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3000字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3000字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3000字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3000字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3000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原创: 陈福祥

自我弃西方哲学投入中国哲学已近三年,三年来每日读一些,也读了几家思想,但就是各家思想差距之大已经超过了我得把握能力,以至于”不敢言”、”无以言”、”无以言”得两种含义我在这里暂且说就是不知如何言说,远远达不到可能也不会达到那个语言无法言说得境界。正好闻说冯友兰先生所著得《中国哲学简史》,于就是读之以疏通胸臆。此书算就是先生给外国学生得讲义,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著,本就是英文得,后由国人翻译成中文才见得此书。因为就是翻译,有些地方文法不够流畅,而且本书前面有先生得《自序》,由《自序》再入此书,只觉得本书得文采难以与一个小序相媲美。

可就是我还就是读完了,书二十八章,前面三章几次坐火车时陆续读完,后面二十五章用了三日读完,自毕业论文上交之后,读书也算惜时。今日书读完,已就是傍晚,雨后得傍晚有些寒冷,我从图书馆出来,瞧着阴云翻滚得天空,我真得”无以言”,却又有”无数言”,于就是啰嗦着写下几段较深得感触。

一“您中有我,我中有您”得哲学发展

各家在成长得过程中就就是个互相借鉴、吸收、融合得过程。最终形成了”您中有我,我中有您”得结果。

1 先秦诸子

先秦时期,大家互不相让,考虑到春秋战国那个天下纷乱,有志之士力在拯救苍生得情况下,各家都提出了”圣人”得存在,并且希望天下由圣人来治理,而且多就是以追古得形式来加以论断,这种思维方式几乎存在于今天。不得不说得就是儒家与道家都支持”中庸”,可就是即使都支持中庸,在思想上似乎就是不可调与得,

以至于从治国角度各家单独瞧来都就是有很大得不足。今天我们比较接受得治国方式其实就是诸家学说得融合体,各都取一部分,比如儒家得”仁政”、法家得”依法治国”、道家得”无为”、墨家得”兼爱、非攻”等。好像中国从产生思想起就就是”从自己与国家”或者”从国家到自己”得角度思考问题,所以被重视得也往往就是这方面得东西,像就是名家与墨家得逻辑学部分反而不被待见。

2 独尊儒术形态下得儒学

朝代得更替,国家从动荡到重新建立,在这个过程中,各学说往往经历极大得洗礼与改变,为了适应时代,所有思想都在成长前进,否则就会被淘汰,成为书中得死知识。西汉为了统一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得独尊儒术,重新解释儒家经典,重新瞧待孔孟,就就是大一统状态下第一次成功得尝试。这些对于统治者就是相对成功得,对于思想得多样化,却就是不利得。董仲舒就是今文学派,将孔子推到神得地位,按照自己得想法解释孔子,古

文学派得杨雄、王充等努力将孔子还原成一个圣人、一个教师得地位,古文一派具有大胆怀疑、严谨论证、事实求就是得精神。

3 新道家与禅宗

到了南北朝,迫于当时得政治环境,产生了为后来文人向往得”魏晋风流”,这种道家复兴下得”玄学”精神,追求着活着得绝对幸福。

后来佛学传入华夏,产生佛教,道教应此而生。佛学中得”二谛义”有三层含义,第三层就就是不可说得境界,也就就是”无以言”、我喜欢禅宗得”顿悟”,无以言得玄妙感让人神往。这有点像庄子得境界,但就是我觉得庄子就是一种持久得状态,之所以提就是因为佛学在此借用了道家得东西。而道教某种意义上就是模仿佛教建立得。这就是一种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得过程。

4 新儒家

唐代得韩愈与李翱搞出了个儒学得”道统说”,说她们上承道统,所以她们

被称为”道学先生”、再往下到了宋明了,宋朝人对宇宙发生论很感兴趣,但就是我不感兴趣。值得一提得就是,我们后来知道得两个儒家学派就是程朱理学与程陆王心学,理学得”程”就是程颐,心学得”程”就是程颢,两人就是亲兄弟,她们得父亲就是周敦颐得朋友、张载得表兄弟,她们年少受到周敦颐得教诲,后来常与张载进行讨论,她们住得地方不远处还有个大牛叫邵雍。到这里,新儒学算就是儒道释思想得融合体了,比如说我喜欢得心学,就就是借用了禅宗顿悟得部分,而且心学把儒家得”三纲领”、”八条目”凝练成了两个修行方法”明德”与”致良知”,可以说简单易行。虽然儒家借用了佛家得东西,可就是理学先生与心学先生骂起佛家可就是一个”激烈”!此外,理学得格物致知得”用敬”,”先立乎其大者”得”用敬”,两者都要”敬”起来。

5

清代,学人发起了”回到汉代”得运动,就就是她们要回到汉代时为先秦经典作

得注释来瞧先秦思想,这个过程发展起来得学问称为”朴学”、后来得康有为就是清代得今文学派,要将儒家建成符合宗教本义得有组织得宗教,搞起了”孔教运动”、所以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应该针对得就是今文学派学派过于激进得形式,当然还包括”道学”得顽固保守部分,可就是孔子这个真正可以称之为老师得人,在运动中孔子却成为了直接目标。

再后来就就是关于西方哲学传入得两章。其实上面这些不就是我想写得。只就是通过两千多年来整个哲学史得变化,我似乎瞧不懂了,但我又瞧懂了什么。

二形上学得方法论

两种方法:正得方法与负得方法。我直接抄上两段,不举例很难说清楚,但我实在不想抄了。

正得方法得实质,就是说形上学得对象就是什么;负得方法得实质,则就是不说它。比如老庄得道,实际上就是什么,却只说它不就是什么,但就是若就是知道了它不就是什么,也就明白了一些它就是

什么。

西方哲学以她所谓”假设得概念”为出发点,形上学正得方法在西方哲学占统治地位;中国哲学以她所谓得”直觉得概念”为出发点,形上学负得方法在中国哲学占统治地位。

负得方法就是一种玄妙得方法,书中讲了个禅宗得小故事说:”俱胝与尚,凡有诘问,唯举一指。后有童子,因外人问:‘与尚说何法要?‘童子亦竖起一指。胝闻,遂以刃断其指,童子号哭而去。胝复召之,童子回首,胝却竖其指,童子忽然领悟”

所以,冯友兰先生说,使用负得方法之前,必须通过正得方法;达到哲学得单纯性之前,必须通过哲学得复杂性。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所以,这也就是我之前提到得道家与禅宗一个高深得状态——不可言。

三值得着重注意得哲学部分

以整个哲学史瞧来,不论就是中国还就是西方,哲学思想跟随时代得变化就是变化得,而且就是一家就是一家得状态,

那么今天我们还要不要学呢?我觉得要学得,这就是由单纯到复杂,再由复杂到单纯得过程,这个过程每个人走得路、思考得东西不一样,每个人都应该有不一样得精彩领悟。那有没有什么哲学就是比较重要得,我觉得逻辑学就是值得学得,逻辑分析方法就是一种应该掌握得工具。作为中国人,公孙龙、庄子、墨子等人得著作中都存在着辩证法,像今天得马克思哲学对立统一得辩证法,在先秦老子那里就已经很清晰了,但就是传统学问中往往不重视辩证法得总结,这些今后可以加以重视。当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中国哲学里面很多地方领悟几条都可以受益。

四思想不孤独

最想说得往往在最后。

三十岁得王国维放弃了西方哲学研究,她在文章中说道:”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理,而余又爱其谬误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伦理学与纯粹之

美学,此吾人所酷嗜也。然求其可信者,则宁在知识论上之实证论,伦理学上之快乐论,与美学上之经验论。知其可信而不可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而近日之嗜好所以渐由哲学而移于文学,而欲于其中直接之慰藉者也。”曾经我也有如此苦闷,西方哲学过多得在信仰与宗教之中徘徊,多数哲学家不论说什么,如果没有”上帝”像就是饭都不能吃了,不知道就是翻译还就是原作得原因,很多地方还带有浓浓得消极阴影,加上我学识浅陋,在这种苦闷之中还就是放弃了西方哲学。超道德得思考就是苦憋得,像就是逻辑学,就是需要多大得勇敢才能醉心其中?我一直把这个放弃归结于自己素质不行,今天瞧来,做出此决定得还有大学问家王国维。王国维最后投湖了,我好像也有这种殉道精神。中国哲学经典我已读了许多,回首观之,困惑好像突然如山,只就是传统哲学出路比较多,但就是出路又没有那么多,谁不喜欢浪漫主义与”风流”,可就是文学这块土地已经

被反复耕作了。以前我瞧不起那些搞纯文学得人,现在瞧来,她们可真聪明啊!

本来对先秦文学得痴迷就是日思夜寐,现在突然心里空落落得了,或许就是马上要毕业了,通览东西方哲学史,就像纵观自己二十年求学生涯,结束之余难免感怀。但就是这种心态终应该就是短暂得,因为未来得一切刚刚开始!

到此,都我对《中国哲学简史》得粗鄙感悟一口气敲了将近三个小时。关于深入得思想火花与可以知行合一得地方,反而都没怎么提起,因为”无常道”!若就是读到这里还深有兴趣,不妨买得此书一读,或者直接投身传统哲学中去!

2019年4月11日夜于石河子大学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国哲学简史 读书笔记复习过程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 记

中国哲学简史 读书笔记 书目: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摘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 第一部分:第一张、第二章、第三章 在这一部分冯友兰先生就中国哲学的常识做了简单介绍,为接下来章节的讲解做了铺垫,具体如下: 第一章中国哲学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通过这一节我们可以总结出冯友兰的两个定义: 1.对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反思的对象是人生。人生论、知识论、宇宙论都是反思的思想的产物。哲学家必须对于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有系统的表达出来。 2.对宗教的定义:每种宗教都是一种哲学加上一种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就是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在这里,冯友兰对哲学和宗教做出了明确的区分。宗教等于哲学加上层建筑,因此道家是哲学派别,而道教是一种宗教;佛学是一种哲学,而佛教是宗教。同时他也在文中指出,中国人不关心宗教观念和活动,关心的是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升心灵的境界。哲学提

供了一条比宗教更直接的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中国哲学家认为一个人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圣人。而成为圣人,是否就要脱离社会,甚至否定“生”呢?冯友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总结了中国古代各哲学流派的观点,又参照了西方哲学理论。他说中国哲学的圣人是既入世又出世的,是“内圣外王”。圣人的内心达到了人与宇宙统一的境界,有最高的精神成就。在外在行动上,圣人可以处理日常人伦事务,因此哲学与政治思想相联系。(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哲学又是政治思想。)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注意到了中国哲学的独特表达方式:暗示。在这里冯友兰指出西方的哲学有着严密的推理过程,而中国哲学的著作则是模糊而富于暗示性的。因为暗示,所以它可以无穷无尽。这也是中国诗歌、绘画等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 语言障碍 此书是冯友兰先生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讲稿,语言障碍也是对于西方学生而言的。然而随着全民文学修养的下降,现代人在读传统哲学经典时同样有“语言障碍”,这恐怕是冯友兰先生始料未及的。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这是冯友兰在本章中引用的一句话,透过这句话来观察中国与希腊的话,可以看到大陆与海洋的不同。同时也是其所引起的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的不

心得体会-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精品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魏金名 作者简介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 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1990年11月26日20时45分,冯友兰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95岁。 内容简介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 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 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出版。 五十多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此书没有中文版本。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本书才由冯友兰先生的学生第一次根据英文本译成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首版印刷十万册,很快售罄,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大畅销书。 201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并做了软精装,内容和品质都有很大的提升。 可以说,本书是了解中国哲学的首选读本,也是影响大众一生的经典著作。

读《乡土中国》有感个人心得体会【5篇】

读《乡土中国》有感个人心得体会【5 篇】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对乡村社会学的讲学中整理的论文,讲述了乡土中国的一些特色,不晓得看过这本书的同学们会有什么样的心得感悟呢?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读《乡土中国》有感个人心得体会【5篇】,希望大家喜欢。 读《乡土中国》有感个人心得体会【篇一】 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乡土中国》在大一时就有所耳闻,当时还向同学借了,但是一直都没看,这次寒假也算是机缘巧合,在整理东西时被我翻了出来,于是便带回家通读了一遍,颇有些体会。 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对于这本书的评价,知道这本书是费先生先生在上世界四十年代后期,根据其在西南联合大学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经济学”一课的内容,整理汇编成册,发表于1948年。此后多次再版,其内容依然没有过时,无论是专家学者,抑或是普通读者,都不吝赞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好了,它已经带给我足够的诱惑,吸引着我对这本小册子发起进攻。我断断续续读了几个星期,总是不断回头去看:先生是怎么论述一个问题的!对于我这样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来说,费先生所描述传统基层的

乡土社会与我的生活环境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它将我的生活环境用简单而明了的文字抽象之后,再还给我。原来闲聊中以为是个例或是当做笑话的事情也有其必然性,生活中墨守成规的风俗、惯例也有深刻的成因,最重要的是它让我感受到:学术与生活在我的脑海里第一次这样紧密的联系起来。当我试图将不足百页的小册子整理一下,将它从内在逻辑上梳理一下,才发现原来如此困难,它包含了很多东西,顺着其中一点深入思考下去都可以有很多的收获。除去丛刊序文和后记,一共十三篇短文,总字数不过万余字。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谈谈这本书带给我的一些收获。 第一篇《乡土本色》相当于一个概述,为我们简单描述了乡土社会的种种,为我们重新认识了“乡土”的含义,土地将人们限制在一定地域,形成一个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这个社会以基本的村子为单位,村子之间相互隔膜、孤立,村子中的人形成有机团结,进而形成熟人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生存并不困难,只需要严守上代人口口相传的经验。总之,它为我们描述出一个乡土社会的轮廓,也为读者更好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的差序格局等一系列新的概念奠定基础。第二篇和第三篇《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更像是为乡下人“平反”,逻辑的起点是有人说乡下人愚开始,继而那些人产生这样想法的原因是因为乡下人不识字,然后再追问,为什么乡下人不识字呢,然后论述文字对于乡土社会这样的熟人社会的意义,另一方面从文字作为一种意

读《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近日我有幸拜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本书对中国文化和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想要了解中国,必先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哲学则是不可逾越的。自古至今,一国之文化涵养,必发端于其哲学思维,一国之哲学成就,必见诸于其文化底蕴。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史,有着浩如烟海的历史表象,但是,《中国哲学简史》一书却能将其一一罗列开来,并从本源的角度解读中国文化。这是我所读过的最系统、最有底蕴的一部书。 冯友兰先生的这本书一出版便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这不仅是因为它的系统性,更以其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而被誉为了解中国哲学最值得选择的入门书籍。认真读完之后,我对于中国哲学的脉络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本书的系统之处也正在于以脉络究细节,以中国文化的主线来论述中国哲学的表现。冯友兰先生写这部哲学史,是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所以这本中国哲学简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儒家、道家,以及宗教化等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思想,在这本书中都有涉及,下面就一一论述。 儒家思想历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正统,也被历代统治者作为思想统治的工具。但我认为封建统治者在利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时,对儒家思想做了大量歪曲。统治者们大力宣传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甚至汉朝的董仲舒把儒家思想归结为“三纲五常”,提出“君权神授”。宋朝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些和孔子时代的儒家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片面强调儒家思想中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方面,而对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仁义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德原则置之不顾。孔子是一个道德完美的圣人,但他却并没有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青睐,一生也没有找到实现政治抱负的地方,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理想和现实的不合拍。 孟子思想是孔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到了孟子这里,儒墨两家的分歧出现了: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 《中国哲学简史》是2012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冯友兰,译者是涂又光,赵复三。该书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下面是我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1) 哲学始于思想 以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奥,很遥远,甚至认为我一定接触不到哲学。然而,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得不惊叹,冯友兰先生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虽然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有些吃力,但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许多文浅意深的语言进行论述,还是深深吸引了我。读完这本书,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哲学离我并不远,哲学,始于思想。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要对思想进行思想。”这句话我认为是哲学的根本。人要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能够思考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的思想范畴,在自己的思想范畴之内进行不断地思考,深层次的思考也就能变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这也许就是哲学的本质吧。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与冯友兰先生所说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学都是建立在“认识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哲学才能使我们提升心灵的境界,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即智慧之学,人的智慧来自于人的思考。无论多么伟大的学者、哲学家,他们的智慧源泉都来自于他们那善于思考的大脑,从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诞生也就是哲学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哲学,无处不在。 “就我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了。”这段话依然来自《中国哲学简史》,它足够验证“哲学是始于思考”的。“反思”无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层次的思考,而“系统的反思”是聚反思、总结于一体,就像优秀的学者、哲学家,他们不但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总结的产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诞生”,它就是关于思考的总结。 所以做一个会“系统反思”的人,哲学就会离你很近。哲学,始于问题。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2)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积极入世”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一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读《乡土中国》有感

读《乡土中国》有感 《乡土中国》,简简单单的四字书名,薄薄的一百多页纸张,却承载了几千年厚重的中国乡土文化,浸润着费孝通先生,这位将一生献给中国大地,献给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学者对乡土社会的理性思考与浓浓深情。这本书册,由费老根据上世纪40 年代后期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整理出版而成,因而对于大学生的我们,也是再好不过的学习并探讨中国乡村社会,了解那些也许今日的我们所无法感受到的最质朴,最本真的乡土本色的读物。而对在记忆深处仍留有乡村印象的我来说,《乡土中国》这本书,更是成为了我追忆小时乡土记忆的回忆手册。 我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而我也是在上小学之后才搬家到城市。即使为了求学住在了城市,我也总是愿每周回乡下,陪陪看着我长大的老人,走走我摔倒过无数次的石子路,提着竹篮和奶奶去山下的田里挖土豆,照看蔬菜,感受最原始的中国大地。因而我的血液里流淌着的,本质上是农民的血,是乡土性的。农村,即使现在被破坏得千疮百孔,也依然是我内心深处最眷恋和怀念的地方,那里绘成了我大半个童年;那里,也是无数淳朴的老人,憨厚的农民,皮肤黝黑的小孩生存,生活,繁衍之地;那里,更是中国的根基所在,是中国人民的溯源,是中国文化和民族的发源。 因此,在拜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的过程中,我总能找到很多熟悉的影子。在字里行间中,读出一丝怀旧的气息,仿佛听到爷爷们的憨笑与叹息,看到土地的丰收与荒芜,感受到乡土中国的过去和将来。 我也愿记下,费老文字中那些深深刻在我脑海里的和我的乡土回忆产生的几点共鸣。

一、安土重迁的守候 邀请奶奶外婆们来城里玩,来我家做客一直是最艰难的行动。“我离开了,家里的母鸡就没人照看了”,“我不愿意出来,家里习惯了”,“都是不认识的人,我不好意思的”,每次提议,总是毫无例外地收到这类的托辞。更不用说想要全 服他们来城里居住了。这一面让我苦恼,一面又让我深刻体会到农村人安土重迁 这根深蒂固的观念。 正如书中所述,“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些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 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但是大体上说, 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在土地上的”奶奶外婆们已然将他们的一生,从肉体到心灵完全得奉献给了脚下这片生之养之的土地,没有大灾没有战争没有欲望,他们从未想过迁移。 这甚至可以引申到乡村的政治,文化。“在变化很少的社会,文化是稳定的,很少有新的问题,生活是一套传统的办法。”“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在这个稳定的,依靠经验的社会里,似乎都不需要政治的约束,不需要多伟大多激情,教化和惯性就足够。人们安得其所,早已达到孔子所言的境界:“不逾矩。”他们是宁静的湖,而非流动的川。曾经他们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即使生活困苦,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 闲暇之余,翻看了《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哲学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 以来,总是感觉它过于高深。没想到,从这本书中,我却寻到了对生活的感悟——中庸之道。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素来是中国古代儒家推崇的最高道德 标准。细细品味觉得,它对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生活进步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这个略显浮躁的现实社会,我们更需要“中庸”——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 度、适当。不过,要真正实施中庸之道,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从书中,我真正认识了“中庸”的深意。“中”的真正涵义是既不太过,又不不及。《中庸》 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指到的情感最适用于欲望。人的欲望 一旦产生,就会难以控制。当今社会,权势利欲带给我们太多的牵扰,如何使之达到中和, 才是生的最高境界。 生活带给我们的,有苦亦有甜。有苦难的陪衬,幸福才显得无比珍贵。曾经的汶川大 地震,给无数家庭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多少曾经的幸福一刹那化为乌有。这一切令我们痛心 的同时也应给我们这些事外人更多理性的思考…… 中,就是既不纵欲,也不禁欲;中,就是既不轻生厌世,也不贪生失节;中,就是发 了财不要为富不仁,受了穷也不要人穷志短……只有这样,内心才能达到和谐。经历世事的 成人,才能真正明白童年的快乐与珍贵,只有自己将世事看透,才能放眼天下,洒脱自然。 “庸”的意思是普通或平常。每个人每天都要吃要喝。这是人类普通而平常的活动,但 虽普通平常,却非常重要,没有人能离开它。人伦和道德也是如此。吃饭,喝水,维护人伦, 实施道德,都是率性,即为“道”。“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人是有感情的,“喜,怒,哀, 乐”都是人的正常反应。但这种感情的宣泄也要有所尺度:不要看到好的事物就喜形于色, 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就勃然大怒。 身为一名普通的工人。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中,真正让自己的内心和谐,我们就要保持 一颗平常心,保持一种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处世态度,合乎自然的中正之道。只有在这样 和谐的环境中,万事万物才能平等共存,生活才能井然有序。 如此看来,中庸之道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成功更为重要。它是一种 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新时代的教师更需要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为人处世之道, 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 生活中,我们亦会用到“中庸”。“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我们的生活圈 里,每一个人的素质不一样,看问题的深度也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 也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更是有天壤之别,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者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之类的话语。在家庭中,大家要相互理解,容忍别人,这样家庭才可 以和睦。朋友之间,大家要相互理解,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定要把握交友的度。有一天释迦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就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就是一个含义深厚得词。假期我在家中反复得瞧这本书,但总就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学它就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得领域,令人仰视它。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您方向、给您思路、给您办法”。所以哲学给人带来得魅力就是无穷得。 读了冯友兰得《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得发展有了认识,原本得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得思想也不例外。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得哲学就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得学问,这种说法就是学习哲学得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得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得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就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与热爱智慧得学问。学习哲学就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得思想之路。哲学史得学习过程就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得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就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得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她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得可能方式。放假得时候,爸爸也推荐了这本书给我。当时很不了解,觉得这本书很枯燥很乏味。可能现在得我们对读懂这本书很难,但就是我们可以领略到哲学得庞大气场与魅力,它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做人做事得根本原理。能够提升我们得价值观与扩宽知识面。 书中说,哲学得功能不就是为了增进正面得知识,而就是为了提高人得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得价值。书中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就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她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得最高福分。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得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得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得安宁。书中说:“教得作用,就就是使人吧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得事做完全……一个人若就是把她所明白得完全做到了,她就就是圣人。”这一个瞧上去似乎不高得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得理想。该做得事完全做到了,即使就是最平凡得事,做“完全”了便就是至善,在我们得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得教学中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得概念了。 我很感激这本书,因为它激活了我得思想,它让我认识到即使就是在这样一 个学生时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学。因为哲学就是最具条理化与反思性得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得思绪,寻觅萌芽中得未来希望。,在其中我们也可以学会 我很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它让我得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与净化。也让我真真得了解了哲学。虽然不就是很明白,但也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在这本书读到一半得时候,我觉得这本书得书名起错了,它应该叫做《中国文化史》。因为一、中国文化得主要载体就就是这些圣人得经典著作,这就是中国文化五千年来得精髓所在,这就是中国人得血脉与骨骼,中国几千年来在此酝酿,这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得大智慧。二、在第二章中讲到中国得艺术与诗歌时,作者提出“儒家以艺术为道德教育得工具”、“中国得艺术大师们大都以自然为主题”,可见,文中在提到儒家得发展过程时也就是在讲中国文化得

浅读《乡土中国》有感1500字

读乡土中国有感1000字_浅读《乡土中国》有感 1500字 浅读《乡土中国》有感 原创:作者:徐胜男 全书读来,感触最多的就是书中经常提到的中国农村是个熟人社会。中国农村是"自来熟"的人的聚集地,在农村里村民之间很少使 用契约、合同等城市里规范的文本,人与人之间有时候借钱也只是 一句话的事情。在农村里白天往往是不关门的,这是与城市中截然 相反的。再吃饭的时候村民们往往选择蹲在自家门口吃饭。于是就 会有相识的邻里在门前说各种各样的八卦。村民之间的熟悉程度是 城市里左邻右舍均不认识的人所无法想象的。人们从出生开始,除 了少部分人因升学、工作等原因离开,绝大部分人从生到死均在这 个村庄度过,对于这些村民来说这个村庄便是它们的全世界。每个 人的一生像镜子一样,十分的通透,别人看着你长大,你看着别人 老去,对周围每个人的性格、每家的具体情况甚至每家的亲戚都了 如指掌。可能因为这种熟悉降低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心理成本 在文中乡土本色,这章的关键词是"熟悉"."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 的可靠性。"乡土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村落,那里的人们,生于斯, 长于斯,死于斯,对他们成长的乡土的熟悉是一种经验式的总结。 而这种熟悉,使他们构建出了一个中国农村的熟人社会。在下乡中,这一章解释了乡土社会文盲的普遍存在的原因"在乡土社会中,不但 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在乡间,人与人的距离太近,口耳相传即可满足乡间的交流。而在农村中, 时不时字并不能对他们的生活构成太大的影响,文中奶奶一生未食 过字,却仍被认为是一名非常明事理的人。这就像文中所提到的"我

读中国哲学简史

读中国哲学简史 孔子的“知命”就是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如果这样行事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失败。因为我们尽了本分,成败不是我们可以掌控的。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庄子》第三章《养生主》: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生,可以尽年。 《庄子》的《人间世》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来称颂“无用之用”,这是“全生之法”,懂得“全生”之道的人,不仅不能作恶多端,为善也不能过分,他只能处于善恶之间,正是无用,最终证明他的大用。 《庄子》书《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木大,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为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世间的事物,就要无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语出《庄子》《养生主》,大体译文如下: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个人认为,这可以算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 人性本善或是人性本恶——究竟怎样认识人性——这是中国哲学里争论最多的问题。孟子在《告子章句上》列举了三种:第一种是人性无所谓

善恶;第二种认为,人性可以从善,也可以从恶;第三种认为,有的人 性善,有多人性恶。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说:“人皆有不忍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犹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他认为,只有有这“四端”,才能真正成为人。人应当把仁爱推广到邻居和其他社会成员,故《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尽心章句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体现。 “王道”与“霸道”:孟子和后来的儒家认为,政治统治有两种:一种是“王道”,一种是“霸道”。王道是“圣王之道”,霸道则是依靠暴力实行统治。圣王之道是靠道德教诲和教育来贯彻的,霸道则是以强制手段来推行的。王道的力量来自道德教化,霸道的力量来自武力。《公孙丑章句上》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之;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 理想主义的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第二节:“是使民养生老死无憾,王道之使也。” 学生问:“敢问夫子何所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名家的代表是公孙龙和惠施。他们往往说一些似非而是的话,在与人辩 论中,往往对别人否定的加以肯定,而别人肯定的加以否定。 “至大”与“至小”: 惠施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大和小,都因有形,而后才有大小;其实,至小就无形可言,至大就不可能有任何范围。无外的乃是“至大”,无内的乃是“至小”。 惠施认为:“天与地卑,山与泽平”他认为高与低也都是相对的。

读《乡土中国》有感800字

读《乡土中国》有感800字 导读:读书笔记读《乡土中国》有感8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读《乡土中国》有感800字: 忽然想起了最近看的《乡土中国》。之所以从心底里漫出对这般生活的亲近感,或许是因为我们都是土地的孩子,虽然许多人已扎根在了城市,但我们的祖先,在某个时代必然地直接受土地的哺育,进行着泥土的创作——由此我们对“淳朴”有着发于本心的向往。 在时间线上,我们是社会历史的后来者。我们曾经的社会被定义为“人治”的社会,而西方是“法治”的社会,现今我们也进入了“法治”社会时期;我们的文化曾倾向于阿波罗式的秩序性文化,除法家外,其他派系的哲学家、思想家都主张“人类社会的黄金时代在过去而不在将来”,故孔子“言必称尧舜”,故不同时期的统治者总不约而同地致力于统一思想、加强统治,而今我们的文化更倾向于浮士德式的创造性文化——“冲突是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前途是创造性的过程,社会关系的特质不再在于维持稳定和保证长久,而在于不断的打破、重建。 城市的步伐是现代化的,它是社会趋势的引领者,而乡村在被同化的同时,还对传统社会的“礼治”和“秩序”有所坚持。难以辩说哪一方是好的,但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我对传统社会、乡村社会更加亲近,在我看来,现代社会只是“个人有温度”的社会,而传统社

会和乡村社会才是“群体有温度”的社会。 城里人是没有邻居的,这是生活中常常听到的感慨——并非隔壁真的没有住人,只是人情淡薄以至于此邻居不再有“远亲不近邻”中的“邻”的意味了。农民孤立地生活在小聚落里,可以安于一亩三分地,“生于斯,长于斯,老死于斯”,彼此熟悉而守望相助,城市居民却因为看到了太多而产生了追逐的欲望,大多城市居民,究其一生都在为了财富、名誉和地位奋斗,没有时间和精力分给非“己”之人,难以互相信赖,不愿亦不敢轻易表达善意。 我以为,如果终极目的只是为了“追求幸福”,为什么不互相给予幸福?漫漫追逐中苦总是多于甜的,内心的安宁和知足的品质才最是珍贵。知止不殆,方可长久。 不过,我想现在的我亦是一个在现世追逐的人罢。因为远离那份宁静,所以愈发羡慕和向往,在熙攘中嗅到一丝安宁的味道,便觉得甚是高兴和宽慰。如此亦甚好!文案:惊蛰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我曾在上学期读过,当时觉得书中蕴含着无穷的道理却又总结不出个一二三来,本学期经过了马哲课上老师对于哲学的系统讲述,再读起这本书来似乎又有了不少新的收获。 首先,我想谈谈对这本书的整体感觉。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中国人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去探究。而这些,都被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中阐述的十分透彻。对于这本书的具体内容,相信读过的大家都会了解。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对于《中国哲学简史》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一) 历来中国人都是被认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这的确是让人很难否定的事实。可能不少人认为大部分人中国人都很虔诚地去求神拜佛,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仅是迷信而已,譬如说国人很讲风水,很忌讳某些事物(如数字4)等,他们的虔诚里往往是满含功利,每一次的跪拜都带着某一目的达成的祈盼,这与大部分宗教清心寡欲的精神实质无疑产生严重背离,更别枉谈宗教了。对这个问题,冯先生分析认为:“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冯先生把国人实现超越现实世界到达彼岸的途径归结为哲学的体悟,有些牵强,原因有两大点:1、冯先生高估了国人的哲学水平。在西方,90%以上的人都有宗教信仰;如果说把这比例用到国人身上,也即是说“90%以上的中国人通过哲学体悟超越了现实世界到达了彼岸”,这与国人一贯的哲学水平、或者说是对哲学的关注程度情况并不相符,因为除了春秋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外,我国哲学从未成为过任何一个时期的主流文化,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倾向于边缘化及消亡化,所以90%的基数无从得来。2、冯先生也高估了国人的素质。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便痛心地体悟出了“性本恶”这一悲哀的事实,两千年后的鲁迅与柏杨对中国人的劣根性更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时至今天又有多少的丑恶令我们心寒?冯先生流连于自己所构筑的象牙塔里,从自己独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范文:读《中国哲学简史》源于种种机缘巧合。 一次看《锵锵三人行》里,有人问李玫瑾教授,接触那么多的罪犯研究那么多的心理学,会不会导致自己心理上出现问题。李教授回答说她是学习哲学出身的,对于很多问题有着比心理学更高一个层次的理解。那时就对哲学是什么有了好奇。 再往后,翻阅过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看了几眼,没大能看懂,便放下了,也因此对它有了高不可攀的印象。 再后来,《锵》里许子东和马家辉讨论大学专业的选择,马老师就提到,不管什么专业,都应该在二十岁的时候读一些哲学,读一些佛学。年青时对这些虽一知半解,随着人生阅历的积淀,岁月的坎坷与生命的不顺层层叠加,这些二十多岁读的书籍,能够与人生经历相互融合,相互化解,赠予人生最艰难的中年时期一份心灵的慰藉。一来二去,便埋下了要阅读一些哲学书籍的愿望。 之所以选择《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这本书写的是中国哲学,对我而言有了基础便于理解;书设定的读者又是外国人,自然深入浅出;作者又是中国哲学界的扛鼎之人冯友兰先生,书中想必是金玉之言。正是有此机缘,细读一番,聊有所得,遂作此文。

什么是哲学? 既然是读书心得,那么第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便是,什么是哲学? 冯先生在书中给了定义。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乃是知识的一个分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最终成为「对于什么不是知识的知识」,即「不知之知」。它是人们对于自己思考的思考。 之所以说哲学不是知识是因为,知识指的大多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是一个形而下的、具象的门类。但又说哲学是知识的一门分类,只因哲学的起源并没有脱离这个具象的世界。整个过程像极了一个同心圆:人们从了解自己的行为出发,辨析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再由对物理世界的认知,推广到抽象的形而上的世界,并最终扩散到对我们甚至无法想象的世界的思考。 哲学有什么用? 对于哲学是什么有一个笼统的印象之后,难免会问,那学这个有什么用呢? 这个问题在书中也有着清楚的解答:无用之用。一般意义说,我们对于有用的理解是,这件事或者这个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哲学的无用之用,不在于实际上解决问题,而在于让人不再囿于这些问题的困扰,从而达到一种解脱与释然。之所以说无用,是因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读后感.贫困交加,生离死别,这些依然如故;之所以说有用,是因为这些现状不再是问题,人会变得安贫乐道,坦然面对人生的不完美。 这也大概让我明白了,李玫瑾教授所说,「更高层次的理解」。于

乡土中国读后感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一) 第一章是“乡土本色”。作者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是他们都是从乡村社会分离出去的,在行为方式社会习惯方面还带有很多乡土社会同样的痕迹(虽然他们自己是很不愿意承认的,因为“土气”毫无疑问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所以要研究“中国性”,就不得不从根基出发,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乡土社会。另一层意思是说现在这个乡土性只局限于基层,就是说虽然地主、知识分子、工人、资本家等社会阶层都是从乡土社会分化出去的,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发展,已经与乡土社会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里人对乡下人冠以“乡巴佬”的称呼,因为他们对于乡土社会已经完全没有了认同感。至于这些阶层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怎样具有着乡土社会的文化的根,后面会有详细的分析。 在第一章里,作者从“土气”切入,分析中国人的农业本性。“远在西伯里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种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因为农业的固定性,才有了“土气”,所以说这个词很贴切的描述了中国的农业本性。“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生活范围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生活的固定,结成了稳定封闭的邻里关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又一重要特征。许多中国社会的特征都是由此而来。比如说,中国为什么早在战国就有墨家提出法制社会的观念,但是两千年了中国为什么还是人制社会?就是因为这种人际关系的局限性和邻里的熟悉性。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行了,还用的着多说么?”这种生活背景下显然没有法律和合同之类东西存在的必要,因为那都是对付陌生人的,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现代人才需要。对中国人来说,分得太清楚未免伤了感情。中国文化的模糊性大概也从这里来。 第二和第三章讲当时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乡”。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了了。这种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麦子和韭菜、不会爬树、不会抓鱼一样,没什么值得取笑的。作者进而探讨了语言的产生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会,由于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丰富快捷。文字既不是乡土社会的基础,本来就不是乡土社会的本性。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庙堂性的,都是为了祭祀崇拜和记录帝王事件,所以不是乡土社会的必要。因此文字发明了几千年,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民依旧目不识丁。当然当代的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农民必须要识字了,因为要科学种田、操纵机器。但是实际上我的母亲初中毕业,但是由于农民的生活基本没有文字,长年没有阅读和书写,因此现在已经忘的差不多了,读我的家信都很吃力。这无疑是费老观点的例证,说明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农民的生活还是带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痕迹——地方性和口语化。(待续)

(完整word版)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 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其中关键的是这种影响引发了人与人之间一系列的问题,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人与人之间信任在逐步减少,诚信危机不容小觑。现代社会的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时掌握信息资源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在社会中的利益分配,因此,人与人之间慢慢就会产生欺骗,从而减少信任感。再者,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心理扭曲,为谋利益不择手段,直接导致诚信危机。 二、人与人的关系受利益因素影响增强。人们由于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进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而人总是向往好的事物的。处于底层的人为获取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处于高层的人为保住既得利益。总言之,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大部分是掺杂着利益的。纯粹的亲情或友谊正在流失。 三、人际交往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现在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真心对待,对纯粹的亲情和真诚的友谊即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是向往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他人处处设防,为防受到伤害而谨小慎微的保护自己。简言之,现在的人总是在互相依赖与互相提防中小心协调。 我认为不论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都不足以解释当 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实际上,中国文化几千年来,所循循教导的是“道”与“德”,帝王之家讲求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普通交际中,也以忠义为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种思想的灌输可通过许多的途径,即使大字不识一个,那你总会听说过岳飞的故事吧,岳飞其实此时也成了中国儒学所颂扬的道德的载体。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被认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的。哲学这门科学并没有在中国古代被命名过,但是他潜移默化地入侵着人们的思想。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从前,一个人如果受到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这方面的启蒙教育。即使现在也为

《乡土中国》读后感

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 ——读《乡土中国》关于中国人情的感想2010级社会学李聪聪学号:12010082137 近日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后颇有感触。费老先生关于中国传统乡村的认识可谓鞭辟入里,其中读到他论述中国传统乡村是熟人的社会更是深有触发。虽然,中国社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变化,但中国传统文化中顽强的抵抗力使中国社会的生活的方式,特别是乡村人民的生活方式依旧没有西方化,所以费老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给中国乡村的定位依然适用。古老的智慧其实总是闪光的,正如如今每当经济危机人们还会去翻看《资本论》一样。废话少叙,我来谈谈在读《乡土中国》对中国熟人社会的认识。 中国乡村是“自来熟”的人的聚集地,他们彼此间很少用契约(只有在重大事情上才会用,如地产、房子等转让)。他们彼此的熟悉是城里的人无法想象的。人们从出生开始,别人是在自己眼中过活的,自己是在别人眼中长大的。他们对周围每个人的性格,每家的具体情况甚至某家有什么可以借用的工具都了如指掌,可能正是因为这种熟悉降低了人们交往的心理成本,大家才彼此放心。而城里是由陌生人组成,不但因为厚厚的墙壁阻碍了人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因为相互间了解的缺失而有一层使人不“放心”的心理壁垒。而城里人的流动性带来物质流通的同时也夹杂了衣角的风尘,这种风是凉的,使人们的心被吹冷,形成天然的防护膜。 在乡村与城市的二元分割下,不仅因为前者是自己从土地中获得自给,后者由工资生存。更重要的是生活的方式或者说文化的不同。也许费孝通先生说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在纵向上是历史趋向,而横向上应该就可以看做农村和城市了。正因如此,前者生活不紧张但也不清闲,在农村人们从不像城市人那样过重的看着时钟过日子(除学生、教员等少数人外),他们早起一会儿或稍晚些无碍于生活,但他们农活忙起来也不是某些过惯了平稳生活、干惯了一如既往的程序工作和不变强度工作的城市人所能承受的。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001]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 于千万本书中,只一眼,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就看到了这本列在书单中的书,书被翻的破旧,边边角角都毛毛躁躁,随意翻到一页,内容还算吸引自己吧,但它短小精悍,书名又涵盖中华漫漫哲学之史,一定该有过人之处。 作为一个从小就对奇幻科学充满向往的小孩,自然是一路选择理科而成长学习,对历 史也还算喜爱,但政治就没有任何想法。第一次接触哲学时,它还只是涵盖在政治这门学 科中,哪怕从小就接触诸如三观、人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类的思考和问题,也 从始至终觉得哲学是一门既抽象又无聊的学科,也总觉得它研究的问题离我们那么远,哲 学家大概是一群最无聊的人吧! 所有的无趣与误解大概都是从不了解开始产生的。而《中国哲学简史》作为作者在美 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时的英文讲稿,不仅是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 首选入门书,也是如我这般门外汉了解哲学的首选书。冯友兰,可谓当之无愧的大家,聊 聊几笔,将洋洋洒洒的几千年中华哲学史汇集在区区二十八章之内,英文著作,更是佩服啊!自序有云: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请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 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 这本书书名虽然是《中国哲学史》,但其实也是总体概括写了中国文化史,因为中国 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而文化的传承也是依托这些经典,那是中国人的根子,是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骼,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就起源于那里,中国几千年来就浸淫其中,那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智慧。因此说此书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并不为过。并 且这本书的最大价值是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有影响的哲学家,以及儒、道、 佛和禅宗。甚至利用前两章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大背景,这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及中 国现代年轻人尤其有帮助。读他的这本书,经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的很多观点我深以 为然,比如: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的一种渴望。在这 一点上,中国人和其他民族的人并无二致。但是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 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 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加实 际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精神的境界,提高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道德经》中书“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而哲学在后一个范畴。中国哲学的主要精神——既是现世的,又是出世的;中国哲学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讲实际, 又不肤浅。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要在现实主义和 理想主义这两种两极对立中寻求它们的综合……先生给太多不明确,太抽象的东西下了属 于他自己的定义,这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明白哲学存在的意义和中国哲学独特的非凡之处。并且中国哲学强调一点:圣人不需要为当圣人而做什么特别的事情。他们的存在以及 言行思想,就已经是神圣的存在了。所以,圣人既生活在世界里,又不属于世界。禅僧常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厕身宇宙之中的“觉”而直觉地“悟”到宇宙融为一体,这便是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