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锥曲线中的离心率公开课教案

圆锥曲线中的离心率公开课教案

圆锥曲线中的离心率公开课教案
圆锥曲线中的离心率公开课教案

开阳一、三中高中数学“微专题”教学研讨活动:圆锥曲线中的离心

率教学设计

开阳一中数学组张荣

2019.04.09

1

3

圆锥曲线的离心率问题专题训练

圆锥曲线的离心率问题专题训练 1.若椭圆1222=+m y x 的离心率等于2 1,则m = . 2.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023=±y x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3. 过双曲线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 、B 两点,若|AB|为双曲线实轴长的2倍,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4.已知 F 1 、F 2是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的两个焦点,椭圆上存在一点P ,使得 S ⊿F 1PF 2=23b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5.若点P 为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上一点,F 1、F 2为左右两个焦点,且|PF 1|=6|PF 2|,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6.若点P 为双曲线)0,0(122 22>>=-b a b y a x 上一点,F 1、F 2为左右两个焦点,且|PF 1|=6|PF 2|,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7.分别过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的左右焦点F 1、F 2所作的两条直线21l l 、的交点总在椭圆内部,,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8.双曲线)0,0(122 22>>=-b a b y a x 左右两个焦点为F 1、F 2,以F 1F 2为一边向上作正三角形PF 1F 2,两边与双曲线的交点恰为所在边的中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9.若点P 为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上一点,A 、B 为长轴的左右顶点,PA 、PB 的斜率之积为3 2-,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10.抛物线x y 42=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l 与双曲线)0(1222 >=-a y a x 交于A 、B 两点。若三角形FAB 为直角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高中数学选修2-1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公开课教学设计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一、教学背景—————————————————————————————— 1.1 学生特征分析 学生的知识储备:必修二学习了直线方程,圆的方程,初步体会了方程与几何对象的对应关系,并能运用代数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学生的方法储备:由于必修二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的学习和本章第一节曲线与方程的学习,学生应基本理解运用坐标法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想法,但还缺少实际运用,对方法的认识不够深刻。 1.2教师特点分析 自己教学中的优势:注重问题引导、思路分析、善于将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善于鼓励学生,能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不足:课堂教学语言相对不够准确简练、板书不够清晰美观。 1.3 学习内容分析 从知识上来讲:椭圆是本章中学到的第一个圆锥曲线,也是三种圆锥曲线中最重要的一个。对上一节来言,是运用坐标法研究曲线几何性质的一次实际运用,也是进一步研究椭圆几何性质的基础。 从方法上来讲:为后续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起示范的作用。 因此无论内容上还是方法上,本节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设计思想———————————————————————————————— 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并且学习了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求曲线方程的想法。 本节课椭圆无论在定义的发现还是方程的推导上都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因此在定义的发现环节,精心设计学生活动,有教师的展示,有学生的动手实验,注重概念的生成过程。 在方程的推导阶段,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类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不断强调几何关系和代数表示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充分领会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提供指导。 在例题的选取上,注重层次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不同层次的数学。讲练结合,讲在关键处,讲在练之后,让学生经历挫折,调整,成功的过程。 在问题的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充分体现学生的分组讨论,团结合作。在学生的分组上,考虑4人小组,每组依据层次编为1—4号,不同小组同号码段学生层次接近,营造即有合作又有竞争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2. 会求简单的椭圆方程;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椭圆概念的产生过程,学习从具体实例中提炼数学概念的方法,由形象到抽象,从具体到 一般,掌握数学概念的数学本质,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巩固用坐标化的方法求动点轨迹方程。 3.在数学思想方法的不断渗透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20届】高考数学圆锥曲线专题复习:圆锥曲线中离心率及其范围的求解专题(教师版)

圆锥曲线中离心率及其范围的求解专题 【高考要求】 1.熟练掌握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并灵活运用它们解决相关的问题。 2.掌握解析几何中有关离心率及其范围等问题的求解策略; 3.灵活运用教学中的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和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学)解决问题。 【热点透析】 与圆锥曲线离心率及其范围有关的问题的讨论常用以下方法解决: (1)结合定义利用图形中几何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2)不等式(组)求解法:利用题意结合图形(如点在曲线内等)列出所讨论的离心率(a,b,c )适合的不等式(组),通过解不等式组得出离心率的变化范围; (3)函数值域求解法:把所讨论的离心率作为一个函数、一个适当的参数作为自变量来表示这个函数,通过讨论函数的值域来求离心率的变化范围。 (4)利用代数基本不等式。代数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往往需要创造条件,并进行巧妙的构思; (5)结合参数方程,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直线、圆或椭圆的参数方程,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均含有三角式。因此,它们的应用价值在于: ① 通过参数θ简明地表示曲线上点的坐标; ② 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及其变形公式来帮助求解范围等问题; (6)构造一个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0。 2.解题时所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一是要注意画图,草图虽不要求精确,但必须正确,特别是其中各种量之间的大小和位置关系不能倒置;二是要会把几何图形的特征用代数方法表示出来,反之应由代数量确定几何特征,三要注意用几何方法直观解题。 (2)转化的思想方汉。如方程与图形间的转化、求曲线交点问题与解方程组之间的转化,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动点与不动点间的转化。 (3)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如解二元二次方程组、方程的根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最值中的一元二次函数知识等。 (4)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如对椭圆、双曲线定义的讨论、对三条曲线的标准方程的讨论等。 【题型分析】 1. 已知双曲线22 122:1(0,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抛物线2C 的顶点在原点, 准线与双曲线1C 的左准线重合,若双曲线1C 与抛物线2C 的交点P 满足212PF F F ⊥,则双曲线1C 的 离心率为( ) A B C D .解:由已知可得抛物线的准线为直线2 a x c =- ,∴ 方程为2 2 4a y x c =;

2.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公开课教学设计

§2.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海南华侨中学王芳文 1.教学背景 1.1 学生特征分析 我授课班级是海南侨中理科班,方法储备上,学生经过学习,已经基本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规律,但是学习方法还是停留在简单模仿,反复练习层次上,对知识的生成与发展,区别与联系认识不深,缺少抽象概括及分析综合能力。 知识储备上,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直线方程,圆的方程以及椭圆的相关知识,学生熟知椭圆的定义,会根据题目条件求简单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但是由于接触学习椭圆的时间还相对较短,对椭圆的基本性质了解不深,而且理性思维比较欠缺,且计算能力的短板约束使得在处理直线与椭圆等综合问题时还存在困难。把新问题转化为已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缺乏选择、调整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1.2教师特点分析 自己教学中的优势:注重问题引导、思路分析、善于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善于鼓励学生,能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不足:课堂教学语言相对不够准确简练、板书不够清晰美观。 1.3 学习内容分析 1、内容分析:学生初步认识圆锥曲线是从椭圆开始的,双曲线的学习是对其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如果双曲线研究的透彻、清楚,那么抛物线的学习就会顺理成章。所以说本节课的作用就是纵向承接椭圆定义和标准方程的研究,横向为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从高考大纲要求和课程标准角度来讲,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作为了解内容,在高考的考查当中以选择、填空为主。正因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对双曲线缺少应有的重视,成为了学生的一个失分点。而且由于学生对椭圆与双曲线的区别与联系认识不够,无法做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在学习双曲线时极易与椭圆混淆。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的类比体会椭圆与双曲线的异同点,使得椭圆与双曲线的学习能相互促进。 2、例题分析: 温故:帮助学生复习椭圆的定义,提出问题。 探究:如图,实验操作:1.取一条拉链,拉开一部分;

圆锥曲线离心率专题

圆锥曲线离心率专题训练 1.已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若椭圆上存在点P,使得PF1⊥PF2,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1) B. [,1) C. (0,] D. (0,] 2.二次曲线时,该曲线离心率e的范围是( ) A.B.C. D. 3.椭圆焦点在x轴上,A为该椭圆右顶点,P在椭圆上一点,∠OPA=90°,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的范围是() A. [,1) B. (,1) C. [,) D. (0,) 4.双曲线的离心率e∈(1,2),则k的取值范围是() A. (﹣∞,0)B.(﹣3,0) C. (﹣12,0) D. (﹣60,﹣12) 5.设F1,F2为椭圆的两个焦点,若椭圆上存在点P满足∠F1PF2=120°,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B. C.D. 6.已知椭圆的内接三角形有一个顶点在短轴的顶点处,其重心是椭圆的一个焦点,求该椭圆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A.B.C.D. 7.已知椭圆x2+my2=1的离心率,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已知有公共焦点的椭圆与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焦点在x轴上,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且它们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PF1F2是以PF1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1,2),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0,) B. (,) C. (,) D. (,1) 9.椭圆的内接矩形的最大面积的取值范围是[3b2,4b2],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 ( ) A.B.C.D. 10.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B∥CD且AB=2,AD=1,DC=2x(x∈(0,1)).以A,B为焦点,且过点D的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1;以C,D为焦点,且过点A的椭圆的离心率为e2,则e1+e2的取值范围为( ) A.[2,+∞)B.(,+∞)C. [,+∞) D. (,+∞)

圆锥曲线离心率专题

圆锥曲线离心率专题训练 1.已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若椭圆上存在点P,使得PF1⊥PF2,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1)B. [,1) C. (0,] D. (0,] 2.二次曲线时,该曲线离心率e的范围是() A. B. C. D. 3.椭圆焦点在x轴上,A为该椭圆右顶点,P在椭圆上一点,∠OPA=90°,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的范围是() A. [,1) B. (,1) C. [,) D. (0,) 4.双曲线的离心率e∈(1,2),则k的取值范围是() A.(﹣∞,0)B.(﹣3,0) C. (﹣12,0)D. (﹣60,﹣12) 5.设F1,F2为椭圆的两个焦点,若椭圆上存在点P满足∠F1PF2=120°,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B. C.D. 6.已知椭圆的内接三角形有一个顶点在短轴的顶点处,其重心是椭圆的一个焦点,求该椭圆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 A. B. C. D. 7.已知椭圆x2+my2=1的离心率,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 B.C.D. 8.已知有公共焦点的椭圆与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焦点在x轴上,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且它们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PF1F2是以PF1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1,2),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0,) B. (,) C. (,) D. (,1) 9.椭圆的内接矩形的最大面积的取值范围是[3b2,4b2],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是() A. B. C. D.

10.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B∥CD且AB=2,AD=1,DC=2x(x∈(0,1)).以A,B为焦点,且过点D的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1;以C,D为焦点,且过点A的椭圆的离心率为e2,则e1+e2的取值范围为() A. [2,+∞) B.(,+∞)C. [,+∞) D.(,+∞) 11.已知双曲线的焦距为2c,离心率为e,若点(﹣1,0)与点(1,0)到直线 的距离之和为S,且S,则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2.已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若存在点P为椭圆上一点,使得∠F1PF2=60°,则椭圆离 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 A.B. C. D. 13.已知方程x3+2ax2+3bx+c=0(a,b,c∈R)的三个实根可分别作为一椭圆,一双曲线、一抛物线的离心率,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4.已知椭圆上到点A(0,b)距离最远的点是B(0,﹣b),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A.B.C. D. 15.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x轴上,它的一条渐近线与x轴的夹角为α,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1,2) D. 16.已知双曲线﹣=1的两焦点为F1、F2,点P在双曲线上,∠F1PF2的平分线分线段F1F2的比为5:1,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1,]B. (1,) C. (2,] D.(,2]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案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中,针对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第一课时内容,笔者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板书设计等方面设计这一节课的教学.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之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研究其几何性质.它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的考点,是深入研究双曲线,灵活运用双曲线的定义、方程、性质解题的基础,更能使学生理解、体会解析几何这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解析几何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对圆锥曲线来说,双曲线有特殊的性质,而学生对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及其性质的讨论方法接受、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及其性质的讨论方法作为重点,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诱导、分析,巧妙地导出了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这样处理将数学思想渗透于其中,学生也易接受.因此,我把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及其性质的讨论方法作为重点.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以及高考的要求,结合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我把渐近线和离心率这两个性质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重点: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及其性质的讨论方法. 解决办法: 1.欣赏优美的几何画板图形,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双曲线渐近线概念与性质. 解决办法:本节课我先选择由教师借助“几何画板”,利用描点法画出较为准确的图形,由学生先观察它的直观性质,然后再从方程出发给予证明. 二、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由于刚学习了椭圆有关问题,学生已经熟悉了图形——方程——性质的研究过程,学生已基本具有由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能力.

高中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中的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研究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属于概念性知识.解析几何是在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上,利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一门学科. 从知识上讲,本节是在必修课程《数学2》中直线和圆的基础上,对解析法的又一次实际运用,同时也是进一步研究椭圆几何性质的基础;从方法上讲,为进一步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从教材编排上讲,三种圆锥曲线独编为一章,体现椭圆的重要地位。解析几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数形结合的思想上.在研究椭圆定义和方程的过程中,几何直观观察和代数严格推导相互结合,同时要借助圆作类比,用类比的思想为学生的思维搭桥铺路.因此本节课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本章和本节的重点. 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二、教学目标设置 1.课程目标 (1)了解圆锥曲线与二次方程的关系; (2)掌握圆锥曲线的基本几何性质; (3)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4)结合已学过的曲线及其方程的实例,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单元目标 (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抛物线模型的过程,掌握它们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图形及简单性质; (3)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双曲线的有关性质; (4)能用坐标法解决一些与圆锥曲线有关的简单几何问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和实际问题; (5)通过圆锥曲线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本节课教学目标 (1)通过用细绳画椭圆的实验,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椭圆的定义,会用定义判定点的轨

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法已

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法 学习目标 1、掌握求解椭圆、双曲线离心率及其取值范围的几类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椭圆、双曲线离心率的求法; 难点:通过回归定义,结合几何图形,建立目标函数以及观察图形、设参数、转化等途径确定离心率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概念 一、求离心率 探究一:利用定义直接求a,c 例1.已知椭圆E的短轴长为6,焦点F到长轴的一个端点的距离等于9,则椭圆E的离心率等于. 练习1:在正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则以B、C为焦点,且过D、E的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5 3 -1 +1 +1 B. 探究二:构造关于e的(a,b,c的齐次)方程

例2.已知椭圆22 221(0)y x a b a b +=>>的上焦点为F ,左、右顶点分别为12,B B , 下顶点为A ,直线2AB 与直线1B F 交于点P ,若22AP AB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 练习2、双曲线x 2a 2-y 2 b 2=1(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 1、F 2,过F 1作 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双曲线右支于M 点,若MF 2垂直于x 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探究三: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为背景,设而不求确定e 的方程 例3.椭圆x 2 a 2 +y 2 b 2 =1(a>b >0),斜率为1 点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OA +→OB 与求e 二、求离心率的范围(构造不等式或函数关系式求离心率的范围) 1、直接根据题意建立,a c 不等关系求解. 例4、已知双曲线122 22=-b y a x

圆锥曲线中离心率及其范围地求解专题(教师版)

圆锥曲线中离心率及其围的求解专题 【高考要求】 1.熟练掌握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并灵活运用它们解决相关的问题。 2.掌握解析几何中有关离心率及其围等问题的求解策略; 3.灵活运用教学中的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和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学)解决问题。 【热点透析】 与圆锥曲线离心率及其围有关的问题的讨论常用以下方法解决: (1)结合定义利用图形中几何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2)不等式(组)求解法:利用题意结合图形(如点在曲线等)列出所讨论的离心率(a,b,c )适合的不等式(组),通过解不等式组得出离心率的变化围; (3)函数值域求解法:把所讨论的离心率作为一个函数、一个适当的参数作为自变量来表示这个函数,通过讨论函数的值域来求离心率的变化围。 (4)利用代数基本不等式。代数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往往需要创造条件,并进行巧妙的构思; (5)结合参数方程,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直线、圆或椭圆的参数方程,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均含有三角式。因此,它们的应用价值在于: ① 通过参数θ简明地表示曲线上点的坐标; ② 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及其变形公式来帮助求解围等问题; (6)构造一个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0。 2.解题时所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一是要注意画图,草图虽不要求精确,但必须正确,特别是其中各种量之间的大小和位置关系不能倒置;二是要会把几何图形的特征用代数方法表示出来,反之应由代数量确定几何特征,三要注意用几何方法直观解题。 (2)转化的思想方汉。如方程与图形间的转化、求曲线交点问题与解方程组之间的转化,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动点与不动点间的转化。 (3)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如解二元二次方程组、方程的根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最值中的一元二次函数知识等。 (4)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如对椭圆、双曲线定义的讨论、对三条曲线的标准方程的讨论等。 【题型分析】 1. 已知双曲线22 122:1(0,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抛物线2C 的顶点在原点, 准线与双曲线1C 的左准线重合,若双曲线1C 与抛物线2C 的交点P 满足212PF F F ⊥,则双曲线1C 的离 心率为( ) A . B C D . 解:由已知可得抛物线的准线为直线2 a x c =- ,∴ 方程为2 2 4a y x c =;

专题 圆锥曲线的离心率(学生版)

专题五 第二讲 离心率专题 离心率历年来是圆锥曲线客观题的考查重点,对于求圆锥曲线离心率的问题,通常有两类:一是求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二是求椭圆和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属于中低档次的题型,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没什么难度的。一般来说,求椭圆(或双曲线)的离心 率,只需要由条件得到一个关于基本量a 与b 或a 与c 的其次式,从而根据221c b e a a ==-(这是椭圆)2 21c b e a a ==+(这是双曲线),就可以从中求出离心率.但如果选择方法不恰当,则极可能“小题”大作,误入歧途。许多学生认为用一些所谓的“高级”结论可以使结果马上水落石出,一针见血,其实不然,对于这类题,用最淳朴的定义来解题是最好的,此时无招胜有招! 一、求椭圆与双曲线离心率的值: (一)、用定义求离心率问题: 122121(05,, 221A. B. C. 2 2 D. 21F F F P F PF ?例、全国Ⅲ)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过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 【强化训练】1.在ABC △中,AB BC =,7cos 18 B =- .若以A B ,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C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 =. 2、已知正方形ABCD ,则以A 、B 为焦点,且过C 、D 两点的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 3、已知长方形ABCD ,AB =4,BC =3,则以A 、B 为焦点,且过C 、D 两点的椭圆的离心率为。

4.已知F 1、F 2是双曲线)0,0(12222>>=-b a b y a x 的两焦点,以线段F 1F 2为边作正三角形MF 1F 2,若边MF 1的中点在双曲线上,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 .324+ B .13- C .213+ D .13+ 5、如图,1F 和2F 分别是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两个焦点, A 和B 是以O 为圆心,以1F O 为半径的圆与该双曲线左支的两个交 点,且△AB F 2是等边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3(B )5(C ) 2 5(D )31+ (二)、列方程求离心率问题:构造a 、c 的齐次式,解出e 根据题设条件,借助a 、b 、c 之间的关系,构造a 、c 的关系(特别是齐二次式),进而得到关于e 的一元方程,从而解得离心率e 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1212,,,A A B B 为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四个顶点,F 为其右焦点,直线12A B 与直线1B F 相交于点T ,线段OT 与椭圆的交点M 恰为线段OT 的中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变式:设双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的渐近线与抛物线y=x 2 +1相切,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A )3 (B )2 (C )5 (D )6 【点评】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方程和离心率的概念,以及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一个公共点,则解方程组有唯一解.本题较好地考查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公开课椭圆的标准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椭圆的标准方程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圆锥曲线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模型,有许多几何性质,这些性质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圆锥曲线也是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素材。 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方法对双曲线、抛物线方程的推导具有直接的类比作用,为学习双曲线、抛物线内容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2、教学内容与教材处理 椭圆的标准方程共两课时,第一课时所研究的是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及其简单运用,涉及的数学方法有观察、比较、归纳、猜想、推理验证等,我将以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归纳猜想、推理验证,引导学生逐个突破难点,自主完成问题,使学生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掌握各种数学基本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 ①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椭圆的定义建立椭圆的标准方程, ②能根据已知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③进一步感受曲线方程的概念,了解建立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能力目标 ①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探索发现能力, ③提高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及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 ①亲身经历椭圆标准方程的获得过程,感受数学美的熏陶, ②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理性和严谨, ③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 4、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①重点:感受建立曲线方程的基本过程,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方法, ②难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二、教法设计 在教法上,主要采用探究性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以启发、引导为主,采用设疑的形式,逐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探究性学习就是充分利用了青少年学生富有创造性和好奇心,敢想敢为,对新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的特点。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自觉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三、学法设计 1

黄振东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公开课)教案

2.1.1椭圆与标准方程(第一课时) 城关中学黄振东 一、教材分析 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它的许多几何性质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是《圆锥曲线与方程》的第一节课,主要学习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它是本章也是整个解析几何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 第一,在教材结构上,本节内容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前面学生用坐标法研究了直线和圆,而对椭圆概念与方程的研究是坐标法的深入,也适用于对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学习,更是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第二,对椭圆定义与方程的研究,将曲线与方程对应起来,体现了函数与方程、数与形结合的重要思想。而这种思想,将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第三,对椭圆定义与方程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实验、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加强了运算能力,提高了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在学习本节内容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初步了解了用坐标法求曲线的方程及其基本步骤,经历了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建立模型的基本过程,这为进一步学习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奠定了基础。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椭圆定义的归纳概括、方程的推导化简对学生是一个考验,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探究学习受阻,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指导。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证明等方法的运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会根据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通过对椭圆的认识及其方程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加强用坐标法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论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感受建立曲线方程的基本过程,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方法。 2.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使学生更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故采用自主探究法。按照“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模式来组织教学。 2.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经历椭圆图形的形成过程、定义的归纳概括过程、方程的推导化简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 3.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一支铅笔、两个图钉、一根细绳、一张硬纸板。 (2)教师准备:用PPT制作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由嫦娥二号绕月飞行的运动轨迹及现实生活中的多幅椭圆的图片引入。(嫦娥二号绕月飞行、行星运行、国家大剧院、鸟巢、亚运场馆沙特馆、油罐车等) (二)动手实验,归纳概念 问:自然界处处存在着椭圆,我们如何用自己的双手画出椭圆呢? 引导:先回忆如何画圆 (学生利用手中的细线画圆,教师再用几何画板画圆) 画圆容易那如果要画椭圆该怎么画呢?(先介绍课前数学实验中的方法用几何画板作椭圆) 让学生回忆起要画一个圆只要一定点和一定长就可以。现在若把一点变成两点,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变成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再把笔紧贴细线画图,得到的图形是什么呢? (学生利用手中细线配合同桌共同完成,得到椭圆。我将在黑板上用借助多媒体生动、直观的演示,使学生明确学习椭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激发他们探求实际问题的兴趣,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高中数学公开课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

高中数学公开课《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下面我将分教材分析和过程设计两部分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阐述与说明. 一、教材分析 我着重从教学内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材重难点的确定这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实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上册)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第一节“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第一课时.其主要内容是研究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初步应用. (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在学生已学过坐标平面上圆的方程的基础上,运用“曲线和方程”理论解决具体的二次曲线的又一实例.从知识上讲,它是解析法的进一步运用,同时它也是进一步研究椭圆几何性质的基础;从方法上讲,它为我们研究双曲

线、抛物线这两种圆锥曲线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从教材编排上讲,现行教材中把三种圆锥曲线独编一章,更突出了椭圆的重要地位.因此本节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和本节的重点内容. (三)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三个维度确定本节课相应的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会根据条件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2)通过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探求,熟悉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2. 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 (1)通过教学情境中具体的学习活动(如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在作出合理推导的基础上,形成椭圆的定义; (2)引导学生寻求椭圆标准方程的研究途径,并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圆锥曲线离心率专题

圆锥曲线离心率专题训练 1.已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若椭圆上存在点P,使得PF1⊥PF2,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1)B. [,1) C. (0,] D. (0,] 2.二次曲线时,该曲线离心率e的范围是() A.B.C.D. 3.椭圆焦点在x轴上,A为该椭圆右顶点,P在椭圆上一点,∠OPA=90°,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的范围是() A.[,1)B. (,1)C. [,) D. (0,) 4.双曲线的离心率e∈(1,2),则k的取值范围是() A.(﹣∞,0)B.(﹣3,0)C.(﹣12,0)D.(﹣60,﹣12)5.设F1,F2为椭圆的两个焦点,若椭圆上存在点P满足∠F1PF2=120°,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6.已知椭圆的内接三角形有一个顶点在短轴的顶点处,其重心是椭圆的一个焦点,求该椭圆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A.B.C.D. 7.已知椭圆x2+my2=1的离心率,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B.C.D. 8.已知有公共焦点的椭圆与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焦点在x轴上,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且它们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PF1F2是以PF1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1,2),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0,)B.(,)C.(,)D.(,1) 9.椭圆的内接矩形的最大面积的取值范围是[3b2,4b2],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的取 值范围是() A.B.C.D. 10.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B∥CD且AB=2,AD=1,DC=2x(x∈(0,1)).以A,B为焦点,且过点D的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1;以C,D为焦点,且过点A的椭圆的离心率为e2,则e1+e2的取值范围为()

圆锥曲线中离心率及其范围的求解专题

圆锥曲线中离心率及其范围的求解专题 【高考要求】 1.熟练掌握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并灵活运用它们解决相关的问题。 2.掌握解析几何中有关离心率及其范围等问题的求解策略; 3.灵活运用教学中的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和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学)解决问题。 【热点透析】 与圆锥曲线离心率及其范围有关的问题的讨论常用以下方法解决: (1)结合定义利用图形中几何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2)不等式(组)求解法:利用题意结合图形(如点在曲线内等)列出所讨论的离心率(a,b,c )适合的不等式(组),通过解不等式组得出离心率的变化范围; (3)函数值域求解法:把所讨论的离心率作为一个函数、一个适当的参数作为自变量来表示这个函数,通过讨论函数的值域来求离心率的变化范围。 (4)利用代数基本不等式。代数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往往需要创造条件,并进行巧妙的构思; (5)结合参数方程,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直线、圆或椭圆的参数方程,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均含有三角式。因此,它们的应用价值在于: ① 通过参数θ简明地表示曲线上点的坐标; ② 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及其变形公式来帮助求解范围等问题; (6)构造一个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0。 2.解题时所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一是要注意画图,草图虽不要求精确,但必须正确,特别是其中各种量之间的大小和位置关系不能倒置;二是要会把几何图形的特征用代数方法表示出来,反之应由代数量确定几何特征,三要注意用几何方法直观解题。 (2)转化的思想方汉。如方程与图形间的转化、求曲线交点问题与解方程组之间的转化,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动点与不动点间的转化。 (3)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如解二元二次方程组、方程的根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最值中的一元二次函数知识等。 (4)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如对椭圆、双曲线定义的讨论、对三条曲线的标准方程的讨论等。 【题型分析】 1. 已知双曲线22 122:1(0,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抛物线2C 的顶点在原点, 准线与双曲线1C 的左准线重合,若双曲线1C 与抛物线2C 的交点P 满足212PF F F ⊥,则双曲线1C 的离 心率为( ) A . B C D . 解:由已知可得抛物线的准线为直线2 a x c =- ,∴ 方程为2 2 4a y x c =;

(完整版)圆锥曲线离心率题型

圆锥曲线的离心率题型解析 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 833400 刘族刚 朱新婉 圆锥曲线的的离心率e 是反映圆锥曲线几何特征(扁平或开阔程度)的一个数量,是圆锥曲线的重要几何性质,也是圆锥曲线“统一定义”的纽带,在全国各地历年高考命题中,有关圆锥曲线离心率的试题屡见不鲜,因而掌握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概念、题型与求解方法,不仅是巩固基础知识、领悟数形结合思想及学好解析几何的需要,也完全符合“备考从高一高二开始抓”的教育理念.本文以离心率的内容为主体,以题型解析为载体,小结出求解离心率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希望对大家的解题有所帮助. 类型一:离心率的定义 例 1 (2014湖北卷) 已知21,F F 是椭圆和双曲线的公共焦点,P 是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02160=∠PF F ,则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倒数之和的最大值为( ) 334.A B .3 32 C .3 D .2 分析:21F PF ?既是椭圆的焦点三角形,也是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因为焦点三角形中的边长蕴含离心率所需的“c a 2,2”,所以利用圆锥曲线定义、离心率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 解析:不妨设)(,,21n m n PF m PF >==,椭圆的长半轴长为1a ,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2a ,椭圆、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21,e e ,则由椭圆、双曲线的定义,得12a n m =+,22a n m =-, 平方得212242a n mn m =++-------①, 2 22242a n mn m =+-------②, 又由余弦定理得2224c n mn m =+----------③, 由①②③消去mn 得2222143c a a =+,即4312221=+e e . 再据平面向量不等式2 22)(?≤?的坐标表示得 221221)33111()11(e e e e ?+?=+316)31)(311(2221=++≤e e

求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几种方法

1经典的,不会那么容易过时------------- 1 关于椭圆离心率 设椭圆x a y b a b 222 21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F 12、,如果 椭圆上存在点P ,使∠=?F PF 1290,求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 解法1:利用曲线范围 设P (x ,y ),又知F c F c 1200(,),(,)-,则 F P x c y F P x c y F PF F P F P F P F P x c x c y x y c 121212122222 9000→ → → → → → =+=-∠=?⊥?=+-+=+=()()()(),,,由,知, 则, 即得 将这个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y ,可解得 x a c a b a b F PF x a a c a b a b a 2 222222 1222 2222 222 9000= --∠=? ≤<≤--<但由椭圆范围及知即 可得,即,且从而得,且所以,) c b c a c c a e c a e c a e 2222222 2212 2 1≥≥-<= ≥=<∈[ 解法2:利用二次方程有实根

2经典的,不会那么容易过时------------- 2 由椭圆定义知 ||||||||||||PF PF a PF PF PF PF a 121222122224+=?++= 又由,知则可得这样,与是方程的两个实根,因此 ∠=?+===--+-=F PF PF PF F F c PF PF a c PF PF u au a c 12122212221222122229042220||||||||||() ||||() ?=--≥?=≥ ?≥ 4801 22 2 2222 22a a c e c a e () 因此,e ∈[ )2 2 1 解法3:利用三角函数有界性 记∠=∠=PF F PF F 1221αβ,,由正弦定理有 ||sin ||sin ||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cos cos PF PF F F PF PF F F PF PF a F F c e c a 121212121212902211222 122 βααβ αβαβαβαβ == ??++=+====+=+-= -又,,则有

圆锥曲线离心率问题

圆锥曲线的离心率问题 离心率是圆锥曲线的一个重要几何性质,一方面刻画了椭圆,双曲线的形状,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参数,a c 之间的联系。 一、基础知识: 1、离心率公式:c e a = (其中c 为圆锥曲线的半焦距) (1)椭圆:()0,1e ∈ (2)双曲线:()1,+e ∈∞ 2、圆锥曲线中,,a b c 的几何性质及联系 (1)椭圆:2 2 2 a b c =+, ① 2a :长轴长,也是同一点的焦半径的和:122PF PF a += ② 2b :短轴长 ③ 2:c 椭圆的焦距 (2)双曲线:2 2 2 c b a =+ ① 2a :实轴长,也是同一点的焦半径差的绝对值:122PF PF a -= ② 2b :虚轴长 ③ 2:c 椭圆的焦距 3、求离心率的方法:求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主要围绕寻找参数,,a b c 的比例关系(只需找出其中两个参数的关系即可),方法通常有两个方向: (1)利用几何性质:如果题目中存在焦点三角形(曲线上的点与两焦点连线组成的三角形),那么可考虑寻求焦点三角形三边的比例关系,进而两条焦半径与a 有关,另一条边为焦距。从而可求解 (2)利用坐标运算:如果题目中的条件难以发掘几何关系,那么可考虑将点的坐标用,,a b c 进行表示,再利用条件列出等式求解 2、离心率的围问题:在寻找不等关系时通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题目中某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是否有围要求:例如椭圆与双曲线对横坐标的围有要求。如果问题围绕在“曲线上存在一点”,则可考虑该点坐标用,,a b c 表示,且点坐标的围就是求离心率围的突破口

(2)若题目中有一个核心变量,则可以考虑离心率表示为某个变量的函数,从而求该函数的值域即可 (3)通过一些不等关系得到关于,,a b c 的不等式,进而解出离心率 注:在求解离心率围时要注意圆锥曲线中对离心率围的初始要求:椭圆:()0,1e ∈,双曲线:()1,+e ∈∞ 二、典型例题: 例1:设12,F F 分别是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点P 在椭圆C 上,线 段1PF 的中点在y 轴上,若1230PF F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 3 B .6 C .13 D .1 6 思路:本题存在焦点三角形12PF F ,由线段1PF 的中点在y 轴上,O 为12F F 中点可得 2PF y ∥轴,从而212PF F F ⊥,又因为1230PF F ∠=,则直角三角形12PF F 中, 答案:A 小炼有话说:在圆锥曲线中,要注意O 为12F F 中点是一个隐含条件,如果图中存在其它中点,则有可能与O 搭 配形成三角形的中位线。 例2:椭圆 (22 21012x y b b +=<<与渐近线为20x y ±=的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12,F F ,P 为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1290F PF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 思路:本题的突破口在于椭圆与双曲线共用一对焦点,设122F F c =,在双曲线中, ''' ' 1::2:1:2 b a b c a =?=,不妨 设P 在第一象限,则由椭圆定义可 得:12PF PF +='122PF PF a -== ,因为1290F PF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