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企业创新与创新管理)【圣才出品】

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企业创新与创新管理)【圣才出品】

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企业创新与创新管理)【圣才出品】
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企业创新与创新管理)【圣才出品】

第十六章企业创新与创新管理

16.1 复习笔记

考点一:企业创新的主要方面★★★

1.市场创新(见表16-1)

表16-1 市场创新

2.管理创新(见表16-2)

表16-2 管理创新

考点二:企业创新管理★★★

1.技术创新过程

(1)产生创新构思。

(2)评价创新构思。

(3)开发试验模型。

(4)进行原型开发。

(5)商业化试生产。

(6)大规模生产。

(7)创新技术扩散。

2.市场创新域及其管理(见表16-3)

表16-3 市场创新域及其管理

3.制度创新管理需解决的问题(见表16-4)

表16-4 企业制度创新需解决的问题

要点具体内容

①企业制度创新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需要各个不同主体(包括

16.2 课后习题详解

1.简述创新的概念,并讨论“企业创新的目的是什么?”

答:(1)创新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企业创新包括三个方面:

①技术创新。

②市场创新。市场创新是指企业管理者把社会需要转化为有利于企业的各种机会。

③制度创新。企业制度创新就是企业内部的体制机制的创新,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重新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创新活动。

④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这种方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即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性的、局部性的管理。

(2)企业创新的目的包括:

①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

②创新有利于企业创造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降低运作成本,增

强企业的竞争力。

③企业的创新活动有助于推动企业提升整体经营水平和适应能力,为持续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④创新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给企业创造出奇制胜的机会。

2.企业创新的关键是什么?如何保证企业的创新一定能够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呢?

答:企业创新的关键是企业创新管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创新管理

以产品创新为背景阐述创新过程的管理:

①创新计划的制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确定产品竞争领域;b.明晰产品创新目标;c.实现创新目标的具体规划;d.应急计划;e.创新计划评估。

②开发过程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明确开发过程控制的任务和重点;b.正确采用开发过程控制的方法;c.决策开发过程中的技术转移。

③创新阶段整合,包括:a.串行整合;b.交叉整合;c.并行整合。

(2)制度创新管理

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以下几点:

①资产所有者拥有公司的所有权;

②股东通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董事会成为由股东大会授权的公司财产托管人,拥有重大决策及对以总经理为首的经理人员的任免权和报酬决定权;

③以总经理为首的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作为董事会的代理人,具体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务;

④监事会对公司财务和董事、监事进行监督,向股东会负责。

3.为什么说企业创新不局限于技术创新?怎么认识商业模式创新的意义呢?

答:(1)企业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即创造新的资源配置方式、生产组织和技术方式,使资源效率更高,创造出新的符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创新包括三个方面:

①技术创新。

②市场创新。市场创新是指企业管理者把社会需要转化为有利于企业的各种机会。

③制度创新。企业制度创新就是企业内部的体制机制的创新,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重新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创新活动。

④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这种方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即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性的、局部性的管理。

(2)商业模式的创新意义

①现代企业的市场创新的意义:

a.开拓一个全新的、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的市场,满足人们有意识的市场需求已为企业广泛实践。

b.创造企业在市场上的持久竞争优势。

c.谋求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的创新策略。

d.营销手段的创新。

②制度创新的意义:

a.有助于企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职工持股制度,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人才流失的问题。当职工的股份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增值时,职工会关心企业的发展,加倍努

力工作。

b.有助于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职工持股制度,组建职工持股会,由持股会代表职工行使公司股东的权利,有利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让职工成为企业的股东,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决策效率。

c.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改革。

②管理创新在现代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a.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b.降低交易成本。

c.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

d.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

e.有助于企业家阶层的形成。

4.徐冠华院士曾经指出,创新面临着两大威胁:“棒杀”和“捧杀”。其中,“捧杀”的威胁最大。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应该如何避免“捧杀”创新?

答:“捧杀”是过分锦上添花,体现的是浮躁和功利;“棒杀”是缺乏雪中送炭,反映的是短视和肤浅。“捧杀”创新就是过分的宣传创新的作用,一切以创新为主,完全看不到创新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要避免“捧杀”创新:

(1)企业创新有科学战略管理。从学科的逻辑结构与思想方式看,创新与战略几乎相同。企业自主创新,首先要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从基于引进与简单制造的经营模式,到整合国外新兴、突破性科学技术和商业资源,创造更高附加值、更环保的产品或服务的经营模式的转变。增强战略管理能力和战略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战略与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是实施自主创新的重要条件。

企业管理概论笔记整理

第一章对企业的基本认识 1、企业:指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 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组织。 2、企业的类型: A: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分:①公有制企业、②非公有制企业 B:按企业所属行业分:①农业企业、②工业企业、③商业企业等 C:按企业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分:①劳动密集型企业、②资金密集型企业、 ③技术密集型企业、④知识密集型企业。 D:按企业规模分:①大型企业、②中型企业、③小型企业 E:按企业组织形式分:①简单综合性企业、②简单专业化企业、③多元专业化企业、 ④跨行业综合性企业。 F:按市场类型分:①商品市场、②金融市场、③技术市场 G:按企业运用的主体技术分:①传统技术企业、②高新技术企业 3、企业集团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①具备一个实力雄厚、对集团成员企业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核心企业; ②组织结构具有层次性,一般分文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四个层次 ③多渠道影响和控制成员企业,以资产联结为主。 分类:产品辐射型、多元复合型、项目成套型、经营服务型、出口导向型。 4、企业经营方式:是指处理企业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经济关系的方式,亦称企业资产经营形式。 就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而言,经营方式就是指通过规范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机构与国有企业之间责、权、利关系所确立的企业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责任制形式。 5、企业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两权分离是企业经营方式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 两权分离的根本原因:①是企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复杂化; ②是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及其股权的分散化。 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1、企业管理的二重性:①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一般职能; ②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特殊职能。 2、企业管理的职能: A基本职能:①一般职能(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职能);②特殊职能(维护生产关系的职能)。 B具体职能:①计划、②组织、③用人、④指挥、⑤控制 3、企业管理的任务: ①、必须始终把经济取得的成就放在首位; ②、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取得成就; ③、履行社会责任。 4、企业管理的内容: A纵向看:①经营战略、决策与计划管理(高层管理); ②专业管理(中层管理); ③作业管理(基层管理)。 B横向看:①技术开发管理、②生产管理、③物资供应管理、④市场营销管理、 ⑤财务管理、⑥人力资源管理等。 5、企业管理的方法论基础:①系统论、②信息论、③控制论 6、企业管理的一般方法: ①按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分:①行政方法、②经济方法、

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圣才出品】

第二章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 2.1 复习笔记 考点一:管理者的作用(见表2-1)★ 表2-1 管理者的作用 考点二: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见表2-2)★★ 表2-2 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图2-1 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考点三:目标管理的内容(见表2-3)★★★★ 表2-3 目标管理的内容 考点四:管理职能(见表2-4)★★★★ 表2-4 管理职能

要点具体内容 计划 2.2 课后习题详解 1.为什么说管理既要追求效率,更要强调有效性? 答:管理者在其管理活动中必须关注管理的有效性和管理的效率。 (1)管理的有效性 管理的有效性是指管理工作对投入后的产出与企业目标一致性的影响。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很好地利用其拥有的资源去实现既定的目标,则说明其管理是有效的。 (2)管理的效率 管理的效率是指管理工作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的影响。投入少、产出多,说明发挥作用的资源比例高,浪费的资源少,管理的效率高。 (3)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是相互联系的。管理中只讲有效性不讲效率,或只讲效率而不讲有效性,都是应当避免的。良好的管理应该既是有效的,又是高效率的;既能达到企业的目标,又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来看,就是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既定的有效产出,或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有效产出。如图2-2所示,展示了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的关系。

图2-2 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2.为什么说企业管理活动存在诸多的目标?请陈述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目标的内容。 答: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往往存在着多重目标。企业的有些目标是考虑本企业以外的组织或个人的利益,而有些目标则是与本企业的成员或其所有者(如企业的投资者)休戚相关。其实,企业管理活动的目标一般很明确,就是实现企业的战略。而企业战略是多样化的,且不同层级有不同层级的战略,战略细分下去为计划,依次类推,所以企业管理活动存在诸多目标。 (1)外部目标 ①管理者必须认识到,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树立为顾客服务的理念,以顾客为导向开展经营活动必须贯穿于整个企业。 ②企业的目标必须同社会的意愿相一致。由法律和条例所表达的社会价值观,以及顾客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接受程度都是企业的外部目标。

企业管理概论 第一章 企业概述.

第一章企业概述 本章学习内容:1.企业的概念; 2.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3.企业的法律形式; 4.企业的组织结构。 一、企业的概念 1.企业的定义 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风险、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2.企业的一般特征: 第一,企业的属性特征—企业是一种社会经济组织。企业有自己的机构及工作程序。在经营活动中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第二,企业的职业特征—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这一特征表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企业主要进行什么活动,发挥什么作用,从事什么职业等。 第三,企业的行为特征—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经济单位。 第四,企业的目标特征—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营利为主要目的。追求最大化利润是企业的基本目标。这是企业的本质特征。 第五,企业的人格特征—企业是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的经济实体。企业通过依法设立,可以获得合法的身份,取得相应的法律地位,得到国家法律的认可和保护。 3.企业的分类 (1)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可以划分为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 (2)按企业所属行业不同划分,可以分为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 (3)按企业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划分,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如金融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 (4)按企业规模划分: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5)从企业财产组织形式方面考察,分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等。 (6)按企业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不同,分为:生产型企业 (主要从事生产的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和建筑安装企业等)、流通型企业(主要指交通运输企业、邮政电信企业和贸易型等企业)、服务型企业(主要指金融、饮食、旅游、咨询、信息服务等企业)。 二、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企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成长壮大。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是商品生产的产物,并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18世纪工业革命前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生产的发展,作为社会基本经济单位的企业,包括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活动的各种企业,开始大量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企业技术装备的不断现代化,现代企业开始出现。以工业企业为例,它是在简单协作的手工作坊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工场手工业,最后

企业管理概论3(尤建新)6

的重要内容。在组织没汁巾重点要研究组织的集权和分权、直线权力和参谋权力两个问题。 [一)集枚与分权 所谓分松,就是上级把其决策权外配给下级织织机构和部门的负责人,以便他们能行使这些权力,支配组织的某些资源,白土解决义些问题,履行其工作职责。与分权相对应的是集枚。所谓集权,是指把决策权集巾在组织领导层,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法令和指示办事,“切行动听上级指挥。 1.共权4分仅的税度 组织日标的一致例:必然要求组织行动的统一性,冈此,集权是必要的。但是,一个组织有共组织结构,存在着上级和r级各组织层次及职能的分工。实行分工就必须分权,否则组织就无法运转。山此,集权均分权对于组织来讲都是必要的和重要的,是缺一不可的,R都是相对的。该由下级d(得的权力而过于集巾,则是上级的“擅权”;同佯,该山上级掌握的权力而过于分散,则是广级的“失职”。所以,集权和分仪都要适度。从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看,许多组织都存在权力过分莱巾的倾向,这样就造成了一系列弊端,如降低决策的质量和速度.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降低组织成员的—I作热情等。 2.影响集权利分权的主要因素 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可能来自主观方面,也可能来自客观方面。从主观方面来讲,组织的最高领导的个人性格、爱好、能

人、价值观等都会影响职权的分散程度。比如,有的广级非常信任其属下,喜欢职权分散一些,既可调动下级工作积极性,义可减轻自己的负扣,何乐而不为呢?W有的上级对别人的能力和动机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学必躬亲,使委任给下级的职权形同虚设,不能起任何作用。客观冈素的影响往往比主观因素更大,主要表现在厂述几个方而: (1)组织的规模。刘管理幅度的认识已使人们懂得,组织规模越大,分权越有必要,对组织效率的提南越为有利。对于一个庞大的组织来讲,其最高领导要从事多方而的工作,担负多方面的责任。他必须把职权适当地委任给他的下级,发挥下级的积极作用,才能提高组织管理工作的效率。 (2)决策的性质。事乡中最高领导进行决策,将会严重影响组织的决策效率和效果。下放决策权应考虑两点:①风险程度。风险大,集权较好;风险小,可以下放职权。⑦缓急程度。政策性的、常规件的工作侧重集权;而某些需要迅速做小反应,有时还需要临场发挥的创造性I:作,则侧重于放权,以便下级把根时机,充分发挥其4能。 (3)投资的结构。—般来讲,独资的组织倾向子集权,而合资的组织则倾向于分权。这是基于投资方利益的考虑,其结果往往)F理想。阀此,为使组织的权

《企业管理概论》第一章

第一章现代企业与企业制度 在这一章节中,大家必须要理解现代企业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掌握企业制度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主要内容。能区分有限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同,掌握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优缺点。明确企业制度与科学管理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企业与企业特征 企业是个历史范畴,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企业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单位,但并非任何经济单位都可以称之为企业。一般地说,企业总是与一定的场所相联系的,但它又不是单纯的场所概念。正如一些企业史学家指出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必须把企业理解为一种组织、一种生产经营制度。企业作为一种组织、一种制度,它的产生、发展主要经历了个体(家庭)手工业、手工业作坊、商人雇主制、手工业工场、工厂、公司这几个阶段。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生产和消费主要是以家庭为经济单位,这样的单位不是企业。当时专为奴隶主、封建主服务的、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作坊,也与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有很大的区别,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由

资本所有者雇佣许多工人,使用一定的生产手段,共同协作,从事劳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它成为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同其他生产单位和消费者发生经济联系。这时,作为社会基本经济单位的企业才大量出现。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生产任务由国家规定,物资由国家统一调拨,产品由国家统一分配,企业的收益和支出也由国家统收统支。企业无权按照变化了的情况适当调整生产计划,改变物资供应渠道,处理多余产品,这就无法利用富余的生产能力去扩大生产,更难以更新设备、改造技术、开发新产品等。加之国家统负盈亏,企业干好干坏一个样,企业没有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经营成果和企业经济利益不挂钩,甚至企业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这就必然影响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造成企业对国家的依赖性。正因为如此,日本学者甚至认为中国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只有生产执行单位。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市场取向”的改革经历了以企业为中心环节的“放权让利”、实行“承包制”、“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几个阶段,表明我国的企业经过不断的探索,逐步走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道路,从而在制度上为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稳固基础。 一、企业的一般特征 (一)、企业的含义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是指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商品与劳务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

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圣才出品】

第七章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7.1 复习笔记 考点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1.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要素(见表7-1) 表7-1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要素 2.员工选聘(见表7-2) 表7-2 员工选聘

考点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见表7-3)★★★ 表7-3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考点三:员工绩效考评(见表7-4)★★ 表7-4 员工绩效考评 7.2 课后习题详解 1.为什么说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请举例回答。 答:之所以说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由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地位性决定的。 (1)人类社会的生产需要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结合运用,由于人力资源的社会属性,人类社会生产所创造的价值是为人类服务的,因而,与物质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主导性、

社会性和成长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充分的表现。 (2)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由于其主导性特点,始终处于起决定性作用的第一资源的重要地位。因此,要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就要优先考虑人力资源的投入需要。由于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和成长性的特点,企业必须基于系统的观点、以开放的视角来认识人力资源,在整合和优化人力资源的同时,挖掘和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这是人力资源有别于其他资源的关键,是企业管理活动中必须关注的重点内容。 2.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必须具有全局性、科学性和应变性,为什么? 答: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任务是根据企业的整体战略发展规划和中长期经营计划,确定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各种专业和层次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未来之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动情形,建立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并使之与企业的发展能够互相衔接。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包括两个层次,即总体规划及各项业务计划。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是有关计划期内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总目标、总政策、总体实施步骤及总预算的安排;而人力资源规划所属的业务计划包括人员补充计划、人员使用计划、人才接替及提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评价及激励计划、劳动关系计划、退休解聘计划等。每一项具体业务计划也都由目标、政策、步骤及预算等部分构成。业务计划是总体规划的展开和具体化,是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目标实现的保证。 3.企业人力资源评价应注意哪几个关键问题? 答:企业人力资源评价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1)侧重于对事不对人的岗位评价; (2)侧重于对人不对事的人员素质评价,或称为能力测试;

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创业和创立期企业管理)【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创业和创立期企业管理 15.1 复习笔记 考点一:创业者的特征和类型(见表15-1)★ 表15-1 创业者的特征和类型 考点二:创立期企业的组织体制与管理★★ 1.创业期的问题 对于创立期企业来说,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人才和知识的管理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技术外泄。 (2)核心技术人员流失。 (3)无法进行技术交流和管理。 2.创立期企业的人才管理 知识参与分配、管理参与分配的主要方式有两种: (1)简单地送给核心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企业股份。 (2)实行期权制度。

3.生存空间的选择(见表15-2) 表15-2 生存空间的选择 15.2 课后习题详解 1.创业的关键是什么?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创业呢? 答:(1)一般而言,创业者在创办企业时,所遇到的首要问题是融资:筹措可以支持研发的资本,否则就难以迈过种子期阶段。这时的风险主要是研发风险,因为一旦研发失败,企业往往无法再继续创办下去。当然,融资一直是创业过程的重要事项,每个阶段都离不开这个重要影响因素。所以,没有良好的创业环境,创业将是步履艰难的。但是,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创业者。 (2)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创业,创业者一般具备以下特征: 创业者通常具有如下一些特征:①具有强烈的取得成就的欲望;②自发性地从事一些冒险活动;③具有自信心;④乐观主义者;⑤具有拼搏的精神;⑥具备协调和处理各种困难的能力。 除了上述的特征之外,要取得创业成功还必须关注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a.创业者的内在素质,包括直觉能力、对外联系能力、风险处理和承受能力、创造性

能力、灵活性、独立意识、时间观念。 b.创业者的管理能力,包括战略规划能力、现金流的有效管理、预算能力、先前的经验、受教育程度、组织能力。 c.创业者的交际能力,包括与信用评估机构和银行之间的良好关系、与用户之间的良好关系、与雇员之间的良好关系。 2.创业过程的各阶段中,创业者应该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答:一般而言,创业者在创办企业时,所遇到的首要问题是融资:筹措可以支持研发的资本。这时的风险主要是研发风险,因为一旦研发失败,企业往往无法再继续创办下去。当然,融资一直是创业过程的重要事项,每个阶段都离不开这个重要影响因素。 研发成功后,创业者关注的重点应该放在知识管理上,技术的外泄、核心技术员工的流失都意味着企业的竞争者变强大,或者企业多了竞争者。 知识管理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申请专利。对于可以申请专利的技术,可以申请专利。 (2)留住核心人员。对于无法或者不便申请专利的技术,而又有必要让其他人员掌握,那么,就想办法让这些人成为核心人员,以稳定这些人员。 (3)建立知识档案。 3.在新形势下,创业的最大财富还是知识和技术吗? 答:在新形势下,创业的最大财富还是知识和技术。 (1)对于创立期企业来说,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人才和知识的管理问题。可以分析以下几种情况:

企业管理概论资料5

企业管理概论5 一、判断题 1.管理具有二重性:生产计划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 2.决策的合理性标准有“最优”标准、“满意”标准、“合理性”标准。() 3.准确的市场定位能增强产品竞争力。() 4.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加强企业生产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5.ISO 9001认证是一种依靠内部力量推动所进行的质量管理方法。() 6.物流管理是指为以最高的物流成本达到顾客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7.相同的财务管理目标,应采取不同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8.织生存和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这支队伍的形成首先需要选好人,做好人力资源的规划和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开端和次要环节。() 9.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部分印象与评价。() 10.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对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并有效地实施规划。() 二、单项选择题 1.()可以概括为四个变量,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简称4Ps。 A.市场营销方案 B.市场营销概念 C.市场营销功能 D.市场营销组合 2.准时化(JIT)生产及精益生产(LP)是现代企业加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A.生产管理 B.设备管理 C.财务管理 D.人事管理 3.全范围、全过程、全员、多方法是()的特点。 A.全面金融管理 B.全面质理管理 C.全面市场管理 D.全面法人管理 4.()是指为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顾客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A.物流管理 B.物流服务 C.物流系统 D.物流活动 5.财务分析()主要包括经营效率分析、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资收益分析、现金流量分析。 A.基本观点 B.基本理论 C.基本内容 D.基本方法 6.()是衡量、评价员工绩效的系统,是促进和确认员工的工作成绩、改进员工工作的有效方式,是确定员工报酬的基础,也是员工晋升的根据,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A.考核评价 B.管理评价 C.绩效评价 D.工作评价 7.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约束和辐射等()。 A.原则 B.功能 C.要求 D.要素 8.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 A.网络 B.管理理论 C.管理方法 D.管理技术 9.企业的竞争战略主要有()、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A.产品领先战略 B.市场领先战略 C.成本领先战略 D.价格领先战略 10.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有()、合同进入方式和投资进入方式。 A.出口进入方式 B.进口进入方式 C.契约进入方式 D.竟争进入方式 三、多项选择题

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企业管理体系)【圣才出品】

第六章企业管理体系 6.1 复习笔记 考点一:管理体系概述★★ 1.管理体系的特征(见表6-1) 表6-1 管理体系的特征 2.管理体系的标准化(见表6-2) 表6-2 管理体系的标准化 考点二: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主要内容(见表6-3)★★表6-3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主要内容

要点具体内容 6.2 课后习题详解 1.什么是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基本内容是什么?管理体系就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简称吗? 答:(1)管理体系是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2)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基本内容:解决或协调好因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带来的三对基本矛盾。即: ①分工与统一的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个性化、专业化、多样化特征日益明显。个体独立的思维习惯、性格、偏好,都有可能影响个体与组织中其他个体的分工与合作关系,甚至产生矛盾,导致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背离。因此,企业必须通过统一的目标取向、严格的纪律、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规范的合作程序和制度,以及明确、透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得分工合作关系协调有序。 ②规模与集约的矛盾 规模化随之而来的是物流、人流、资金流的扩大,生产经营过程的细化和延伸,产品服务数量与种类的增加,整个企业的管理体系日益复杂,容易造成结构庞杂和各个关联环节的

转换出现问题,这些都有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甚至陷入混乱。因此,必须设计明确的分工职能、科学的工作流程、严格的操作准则和统一的成果标准来简化管理过程,以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能够高效运转和相互承接,使企业活动按照统一的轨迹规范有序地进行,以维持扩大规模的效果。 ③开放与协调的矛盾 全球化和信息化正在成为发展潮流,企业将身处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更多难以控制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协调问题。企业要协调开放化的系统,必须遵循社会通行规则,并在企业内部建立与通行规则相适应的规则体系,协调彼此之间的矛盾,确保企业在均衡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发展。 (3)管理体系不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简称,管理体系是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且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而质量管理体系只是关于质量的方面规定的体系,只是整个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不能把管理体系简单的理解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简称,这就缩小了管理体系的范围。 2.为什么要推进企业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工作?一体化的过程中将会有什么障碍? 答:(1)推进企业管理体系一体化工作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日益严格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除了关注顾客的要求(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需求或期望)之外,还必须确保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损害员工的身心健康、不污染环境以及满足更多的社会责任等多种要求。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多种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采用国际/国家标准,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以及其他管理体系。 (2)推进企业管理体系一体化的障碍 ①重复。由于各类管理标准的主要关注对象不同,且都是在不同时间以独立形式发布的,因此企业为了满足不同标准认证的需要,宁愿做重复劳动,出现了三本手册、三套程序文件、

企业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企业管理概论试题1 企业管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14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企业含义正确的表述是( B ) A.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责任最大化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 B.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 C.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组织 D.企业是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的民间组织 2.由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出资,通过签订协议而联合经营的企业属于( A ) A.合伙制企业 B.个人业主企业 C.有限责任公司 D.股份有限公司 3.企业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C ) A.生产属性和经营属性 B.计划属性和市场属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D.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 4.尽管人们对企业管理的具体职能说法不一,但认识比较一致的三个职能是( D ) A.计划、协调、控制 B.计划、组织、指挥 C.计划、组织、用人 D.计划、组织、控制 5.在一个学习型组织中,最佳的学习单位是( D ) A.班组 B.车间 C.科室 D.团队 6.公司制企业最高的权力机构是( A )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高层经理班子 D.监事会 7.甲企业是一家只生产食品包装袋的小企业。由于该企业产品单一、工艺简单、规模小,所以最适合实行的组织形式是( B ) A.直线职能结构 B.直线结构 C.事业部结构 D.矩阵结构 8.哈默和钱皮在《企业再造工程》一书中,将当今市场的特征概括为3C,即( B ) A.顾客、竞争、合作 B.顾客、竞争、变化 C.顾客、消费、竞争 D.顾客、合作、变化 9.企业文化的作用对象只有一个,即( A ) A.企业 B.产品 C.市场 D.人 11.安索夫的战略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经营战略由四个要素构成,它们分别是( A ) A.产品与市场领域、成长方向、竞争优势和协同作用 B.战略目标、战略内容、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 C.企业使命、经营哲学、经营宗旨和战略目标 D.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和优质产品战略 12.按照麦肯锡的战略环境矩阵分析法,如果一个企业要对某个行业进行重点投资,则该行业应该落在( B ) A.野猫区 B.明星区

企业管理概论第一章知识点复习总结.doc

笫一章対企业的基本认识 章节框架: 第一节企业的概念与类型(重点) 一、企业的概念 二、企业类型(重点) 三、企业系统结构及特征 第二节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一、企业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类型 二、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 三、企业集团 第三节市场化的企业经营方式 一、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方式的改革 二、企业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 三、我国国有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 历年考题: 1.企业的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之所以发生分离并且普遍化,根本原因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趙势。(P28)(2005年单选) 2.我国国有企业实行的经营方式主要有股份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形式。(P29)(2003年多选) 第一节企业的概念与类型 一、企业的概念 企业: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得利润,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组织。 企业具备的条件: 1.独立经营 2.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C)和劳动力(V)

3.有利润(P):企业必须是盈利的 4.是法人:法人是指依法成立的组织 这一概念的含义: 第一,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 第二,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经济基本单位。 第三,企业是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的经济实体。 二、企业类型 (一)企业类型的划分 1?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 厂「国有■企业 公有制企业 生产资料所有制I L集体企业 什体企业 i非公有制企业[私营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2.按企业所属行业划分 行业可以从两大生产部类或三次产业划分。例如,可以分为农业企业、工业企业(有能源等基础产业企业和机 电等加工制造业企业)、商业企业等。 以行业为标志,还可以分为单一经营的企业和跨行业经营的企业。 3.按企业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划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如金融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 4.按企业规模划分: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5.按企业组织形式划分: ①从生产力的组织形式方面考察:简单综合型企业、简单专业化企业、多元专业化企业、跨行业综合型企业。 ②从财产组织形式方面考察,分为:单个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6.按市场类型划分:市场体系是由多种类型的市场构成的。 1)按市场交易客体划分:商品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等。 2)专业公司的出现 3)按市场范围划分:外向型企业、内向型企业、跨国公司 7.按企业运用的主体技术划分:传统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二)几种企业类型的介绍 1.外商投资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出现了大量外商投资企业,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质量管理)【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质量管理 13.1 复习笔记 考点一:质量特性(见表13-1)★★ 表13-1 质量特性 考点二:质量控制(见表13-2)★★★ 表13-2 质量控制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为什么企业必须强化质量管理? 答:(1)质量管理是企业为了使其产品质量能满足不断更新的市场质量要求而开展的策划、组织、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等管理活动的总和,是企业中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其具体实施涉及企业内的所有员工,但必须由企业最高管理者领导。 (2)由于市场的多变性和对企业发展的导向性,企业的全部质量管理活动都必须围绕着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顾客要求相吻合的质量目标来进行,全面有效地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并讲求质量管理活动的经济效果,使企业、顾客、社会三方的利益都得到满足。 2.为什么说,在今天全面质量管理仍然是我国非常艰巨的任务? 答:(1)全面质量的概念在中国是1978年以后才逐步建立起来的。并且质量管理仅靠检验和统计控制方法是不够的。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还必须有一整套的组织管理工作,现如今,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整套组织管理工作并没有完全形成。 (2)很多企业仅仅是在形式上做做质量管理工作,仍然是以自己的利益为重,不顾企业长远发展。应付式的工作,是管理系统无法健全的原因之一。 3.今天诸多的质量问题都是因为技术问题吗?为什么? 答:今天诸多的质量问题并不都是因为技术问题。跟质量有关的工作如下: (1)质量教育工作 质量管理“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教育理念始终伴随着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质量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质量意识、质量管理知识教育和专业技术与技能教育。质量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的质量“觉悟”;质量管理知识教育的目的是让

企业管理概论00144复习资料95736

《企业管理概论》 第一章 企业的概念:企业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机器大生产代替了工厂手工业时候才生产发展起来的。 含义:1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一盈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 2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经济基本单位 3企业是依法成立、依法经营的经济实体 企业的类型 依照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 非公有制企业(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依照企业所属行业划分: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商业企业 依照企业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划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企业按企业规模划分: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按企业组织形式划分:简单综合型、简单专业企业、多元专业化企业、跨行业综合型企业 按企业类型划分:内向型企业、外向型企业、跨国企业 按企业运用的主体技术划分:传统型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1)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2)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 (3)高新技术企业: (4) 外向型企业和跨国公司: (5)第三方物流商和第四方物流商:所谓第三方物流(3PL)是指专门从事物流的中介组织,按照合约的要求,在制定时间期限内,为制造商提供部分或部分的物流服务经营管理活动。 所谓第四方物流的主体包括集成商及其在一起的分包商。 企业系统结构:产品、人、财、物、信息 企业系统特征:1大概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系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 2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严密 3生产过程具体高度的比例性、连续性、 4生产社会化程度高,有广泛、密切的外部联系 企业组织形式:是指企业财产及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态,它表明一个企业的财产构成,内部分工协作与外部经济联系的方式 (1)按财产构成划分的企业组织形式: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公司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2)按企业内部分工协作划分:单厂型企业、总厂型企业、专业公司 (3)按专业外部社会联系方式划分:联系公司、企业联系合体、战略联盟、虚拟企业 企业存在的种种弊端主要表现在:1产权关系模糊2投资主体单一3企业资产呆滞4政企职责部分 5经济效益不佳 企业集团具有以下的特征:1具有一个实力雄厚、对集团成员企业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核心企业 2组织结构具有层次性,一般分为核心层、紧密性、半紧密层、松散层 3多渠道影响和控制成员企业 按照企业集团实行联系经营的内容和方式来划分:产品辐射型、多元复合型、项目成套型、 经营服务出口导向型 企业经营方式:是指处理企业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经济关系的方式,也可称为企业资产经营形式 按照两权分离的具体形式划分,我国企业实行的经营主要形式有:股份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 第二章 企业的双重性:(1)企业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2)企业管理又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企业的管理职能:指对企业管理的基本工作内容的工作过程所做的理论概括。分为一般职能和特殊职能

企业管理概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对企业的基本认识 一、企业的概念企业是指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组织。 含义:(1)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 (2)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经济基本单位。 (3)企业是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的经济实体。 分类标准类型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 企业所属行业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 使用的经营资源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知识密集型企业。★ 企业规模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 生产力组织形式简单综合型企业、简单专业化企业、多元专业化企业和跨行综合型企业 财产组织形式单个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运用的主体技术传统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1、外商投资企业★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同中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共同投资举办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一种股份制的有限责任公司。双方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指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同中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共同举办的契约式的合营企业。这种方式对合作条件、产品分配、风险和亏损承担、经营管理方式和合作企业终止时的财产归属问题都由双方协商确定,实践中采用广泛,是我国引进外资的重要方式之一。 (3)外商独资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及华侨和港澳同胞、同胞,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租赁土地、独立投资兴办的企业。其特点是外商独立投资、独立经营管理、自负盈亏。 2、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 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私营企业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个体企业是由个体劳动者兴办,生产经营和管理主要依靠个体劳动者本人及家庭成员的企业。 3、高新技术企业 4、外向型企业和跨国公司 5、第三方物流商和第四方物流商★ 第三方物流:是指专门从事物流的中介组织按照合约的要求,在指定时间期限,为制造商提供部分或全部的物流服务经营管理活动。 第四方物流:以集成商为核心,由集成商负责统一组织,选择满足客户要求的合作团队,并利用整个团队来控制和管理客户的点到点式的供应链运作。 四、企业系统结构 企业系统结构的五要素:产品、人、财、物、信息,其中,资金流被称为价值流程。 五、企业系统特征 1、企业的二重性一方面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营相联系的一般属性(自然属性) 一方面具有同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结构相联系的特殊属性(社会属性) 2、工业企业的特征 大规模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系统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 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 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性和连续性。 生产社会化程度高,有广泛、密切的外部联系。 六、按财产构成划分的企业组织形式★ 1、个人业主制企业:由业主一人出资兴办,并由业主自己直接经营,企业盈利全部归业主所有,企业亏损和债务也由业主个人承担,业主对企业债务负有无限责任。我国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独资企业属于此类。 2、合伙制企业:由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出资,通过签订协议而联合经营的企业。全体合伙人共享企业盈利,共担企业亏损,对企业债务负有无限连带责任。 3、公司制企业:由两个以上出资者共同投资、依法组建,以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组织形式。公司制企业三个特点: (1)公司制企业是法人,在法律上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在经济上拥有独立的财产; (2)公司制企业实行有限责任制度,以其全部财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企业管理概论(00144)自考复习资料

企业管理概论(00144)自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对企业的基本认识 1、企业:指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 承 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组织。 2、企业的类型: A: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分:①公有制企业、②非公有制企业 B:按企业所属行业分:①农业企业、②工业企业、③商业企业等 C:按企业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分:①劳动密集型企业、②资金密集型企业、 ③技术密集型企业、④知识密集型企业。 D:按企业规模分:①大型企业、②中型企业、③小型企业 E:按企业组织形式分:①简单综合性企业、②简单专业化企业、③多元专业化企业、 ④跨行业综合性企业。 F:按市场类型分:①商品市场、②金融市场、③技术市场 G:按企业运用的主体技术分:①传统技术企业、②高新技术企业 3、企业集团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①具备一个实力雄厚、对集团成员企业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核心企业; ②组织结构具有层次性,一般分文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四个层次 ③多渠道影响和控制成员企业,以资产联结为主。 分类:产品辐射型、多元复合型、项目成套型、经营服务型、出口导向型。 4、企业经营方式:是指处理企业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经济关系的方式,亦称企业资 产经营形式。就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而言,经营方式就是指通过规范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机构与国有企业之间责、权、利关系所确立的企业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责任制形式。

5、企业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两权分离是企业经营方式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 两权分离的根本原因:①是企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复杂化; ②是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及其股权的分散化。 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1、企业管理的二重性:①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一般职能; ②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特殊职能。 2、企业管理的职能:A基本职能:①一般职能(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职能);②特殊职能(维 护生产关系的职能)。B具体职能:①计划、②组织、③用人、④指挥、⑤控制 3、企业管理的任务:①必须始终把经济取得的成就放在首位; ②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取得成就;③履行社会责任。 4、企业管理的内容: A纵向看:①经营战略、决策与计划管理(高层管理);②专业管理(中层管理); ③作业管理(基层管理)。 B横向看:①技术开发管理、②生产管理、③物资供应管理、④市场营销管理、 ⑤财务管理、⑥人力资源管理等。 5、企业管理的方法论基础:①系统论、②信息论、③控制论 6、企业管理的一般方法: ①按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分:①行政方法、②经济方法、 ③法律方法、④教育方法 ②按照时代特点分:①传统方法;②现代方法 ③按照研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分:①定性分析;②定量分析方法。 7、企业管理理论的新发展:①人本化、②整体化、③战略化、④网络化 第三章企业组织、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生产运作管理)【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生产运作管理 12.1 复习笔记 考点一:生产运作流程分析★★★ 1.生产运作流程的构成要素(见表12-1) 表12-1 生产运作流程的构成要素 2.生产运作流程描述 流程分析中最基本、最典型的工具是流程图。一般流程图中符号的含义,如图12-1所示:

图12-1 流程图的一般符号 3.生产运作流程绩效的衡量 (1)利用率 100%= ?实际的使用时间利用率可被使用时间 (2)生产率 100%= ?输出生产率输入 (3)效率 100%= ?流程的实际输出效率流程标准输出 考点二:生产计划组织 ★★★★

1.看板控制系统(见表12-2) 表12-2 看板控制系统 2.JIT生产方式实施的其他条件(见表12-3) 表12-3 JIT生产方式实施的其他条件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研究的目标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生产运作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就是: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的产品和提供满意的服务。其目标体现了CQSTE五方面的特征,即低成本(cost,C)、符合标准的质量(quality,Q)、满意的服务(service,S)、准时性(time,T)和清洁生产(environment,E)。

(2)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 ①生产系统的设计; ②生产系统的运行; ③生产系统的维护。 2.为什么说流程中的瓶颈可能产生“漂移”? 答:瓶颈是指整个流程中制约产出的各种因素。例如,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利用的人力不足、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某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流阻滞等,都有可能成为瓶颈。正如“瓶颈”的字面含义,一个瓶子瓶口大小决定着液体从中流出的速度,生产运作流程中的瓶颈则制约着整个流程的产出速度。瓶颈产生“漂移”,取决于在特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或使用的人力和设备。因此在流程设计中和日后的日常生产运作中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简述MRP的基本思想,并讨论MRP对企业提高生产运作管理水平的积极作用。 答:(1)MRP的基本思想: ①MRP的基本思想是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产。 ②MRP是以物料为中心来组织生产,以物料为中心体现了为顾客服务的宗旨和按需定产的思想。 ③MRP处理的是相关需求。在MRP中,将所有物料分成独立需求(independent demand)和相关需求(dependent demand)两种类型。 a.独立需求:是指该物料的需求与对其他产品或零部件的需求无关。 b.相关需求:则是指对某些项目的需求取决于对另一些项目的需求。 (2)MRP对企业提高生产运作管理水平的积极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