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睡眠的记忆巩固功能研究进展

睡眠的记忆巩固功能研究进展

睡眠的记忆巩固功能研究进展
睡眠的记忆巩固功能研究进展

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

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 10级心理学---张飞飞---201041330157 内隐记忆相对外显记忆相对加工深度较深且对外显记忆有影响,内隐记忆保持时间较长所以消退较慢,内隐记忆的记忆量相对不受记忆数量的影响。对于要想研究内隐记忆,其研究范式存在任务分离法和加工分离法。 任务分离法是由心理学家Tulving于1983年提出来的。任务分离法通过改变测验指导语,生成两种记忆任务,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通过考察两种记忆测验成绩间的关系来确定是否出现分离。其中直接测验主要通过测量外显记忆,要求被试有意识的加工提取先前经验来完成当前任务。间接经验要求被试事先接触其测验信息但是在测验阶段要求被试无意识提取。 加工分离法并不能完全消除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之间的相互污染的问题。意识加工会影响到间接测验,无意识加工会影响到直接测验。为了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来进行间接测量和在在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直接测量,我们可以设立两个彼此对立的测验,使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的作用的方向相反,进而达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分离的目的。 两种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都可以研究内隐记忆。相对任务分离法可以用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的差别进行对照分析。直接测验主要包括自由回忆和再认测验。间接测验主要包括补笔测验、联想测验、辨认测验、拼写测验等。这种方式相对容易理解和施测,便于设计测验,更好的分析过程和结果。同时由于要求被试在间接测量的情况下不能无意识的回忆,还要有熟悉度的提取的作用的混合影响。通常的情况下还要对被试进行时间压力,分散注意力等方面上干扰项。 加工分离范式就是为了解决任务分离范式的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所带来的污染交杂。正如Jacoby所认为的一样,无论直接测验还是间接测验都要包含外显加工和内隐加工的过程,所以加工分离范式就是要使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建立在加工分离的基础在上,而不是要通过任务的分离来达到。 加工分离范式包含两个程序设计,第一个要求被试学过一个项目,然后进行两个不同测验,即为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在包含测验中要求被试用学习过的内容来解答,如果想不起来了就用第一印象的答案。在此种程序下,被试既可以通过有意识加工的内容来回答,被试又可以用无意识加工下的根据第一印象的内容来回答。在排除测验程序下,要求被试不能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来完成任务,如果被试能有意识的回忆出以前学习的内容,就要把此内容从反应测验程序中排除出来,如果被试依然用学习过的内容完成任务,则认为无意识直接起作用。 第二个程序即为再认型试验程序。本次试验程序还是要进行两个测验,给与被试学习一些项目,然后将未学过的内容和学过的内容混合在一起,进行测验。在包含测验中只要求被试能够将所有学过的内容判断成旧内容,能够将所有未学过的内容判断成新内容就行了。在排除测验中要求被试只要将第二个所学项目判断为旧内容,而把第一个所学项目和所有未学项目判断为新内容。 启动型实验范式利用一组项目,要求被试用已学的内容和未学的内容分别解决这样一组项目。被试在无要求的情况下,被试在进行一个项目之时可能首先进行的就是无意识加工的主动反应。被试在要求不能用学过的项目来进行反应之时,被试有时也会不由自主的先进行无意识的加工,排除项目也不能改变先前学过内容对于被试的无意识启动的影响。再认型实验范式利用多个实验项目,先让

睡眠中如何增强记忆 tdcs电刺激篇

睡眠中如何增强记忆?tDCS电刺激篇 文/ 博超同学审稿/ ChenLee yue li 熙祎编辑/shin当研发出假肢,让截肢的患者能够重新走路的时候,同样的科技就能用来为健康人进化升级,如果能够发现防止记忆力衰退的方法,同样的方法也能用来为年轻人增强记忆力,治愈与进化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医学一开始几乎总是要拯救那些低于正常下限的人,但同样的工具和知识也能用来超越正常的上限。《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数十年来,医学与神经科学在精神类疾病治疗上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比如说:用有创的DBS/深部脑刺激技术取代病灶切除手术来治疗癫痫,用无创的TMS/经颅磁刺激技术和tDCS/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通过刺激大脑皮层来缓解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反过来,临床上用于治病的技术,也可能被科学家搬进实验室,用于研究如何增强正常大脑的功能。近年来,类似的研究屡见报端,例如:2014年美国Newsweek 曾报道:Northwest大学研究人员用TMS增强正常人的记忆功能。2006年印度DNA(Daily News & Analysis)曾报道:德国Lubeck大学研究人员通过电刺激使正常人增强记忆。同年新华社也对做了相关报道:科普:睡眠时刺激大脑可能提高记忆力。我的上一篇文章提到,1924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发现睡眠能有效地减缓遗忘。经过多年的研究,科学家逐

步将睡眠的抗遗忘功能与睡眠早期的慢波睡眠联系在一起,研究发现清醒时存储在海马内的短期记忆,在慢波睡眠中会逐步向长期记忆存储中心-新皮层转移,而睡眠当中新皮层- 丘脑-海马的“交流对话”,即slow oscillation-spindle-sharp wave ripple同步振荡为此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便以2006年德国Lubeck大学的科学家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发布了一篇了文章:睡眠中调节慢波振荡增强记忆为例,阐述睡 眠中增强记忆巩固的方法。Question先前的研究中作者发现,在大脑皮层施加微弱的delta直流电流刺激,能增强皮层的 脑电振荡,而在慢波睡眠中,新皮层的慢波振荡以“从上到下”的方式驱动丘脑和海马同步活动,促进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不断转化。能否通过低频电刺激的方式,改变新皮层的慢波振荡,进而增强陈述性记忆巩固呢?Part 1 实验设计慢波睡眠中新皮层的慢波振荡频率为0.5-4Hz(delta波),主频率 为0.7-0.8Hz,在学习后的慢波睡眠中,通过微弱电流刺激 前额叶新皮层,改变新皮层的慢波振荡,探究慢波振荡改变与记忆巩固之间的联系。Part 2 实验流程医学生因为在学习中需要记忆很多知识的缘故,通常都有着出色的记忆能力,因此研究人员招募了一批医学生作为被试。实验分为刺激组和非刺激组,在研究人员的引导下,被试带上电极帽,睡前完成单词记忆任务(能用语言表达的)和程序性记忆任务(说不出但会做的),进入睡眠后第一个睡眠周期的慢波睡眠阶

2020佛山教师考试笔试:如何区分内隐记忆、外显记忆与无意识记、意义识记

2020佛山教师考试笔试:如何区分内隐记忆、外显记忆与无意识记、意义识记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记忆的分类是心理学部分考察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此部分考察形式主要以事例反选或者概念反选的方式出现,由于部分考生对该知识点理解不到位,以至于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会出现概念混淆的情况。本文在此对其在整个心理学中的知识点做出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把握考点第一步之辨概念: 1.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的参与程度,可以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2.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是指事前没有明确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由于缺乏目的性,因而识记内容带有偶然性和片断性,缺乏系统性。 有意识记是指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二、把握考点第二步之明规律: 内隐记忆强调信息提取过程中的无意识性,它经常表现为:人在操作某任务时,在不需要对先前经验进行有意识回忆的情况下,已储存在脑中的经验或信息会在提取和操作中自动起作用,从而影响到作业的绩效。内隐记忆最初是在遗忘症患者身上发现的,表现为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再认等方面的明显缺陷,但是,

他们在残词补全的测验中,完成的状况却接近于正常人。一般在再学时的节省、阈下编码刺激的作用和启动效应等方面能检验到内隐记忆。正常人也存在内隐记忆现象,比如知觉辨认、偏好判断、语词认知、技能学习、人脸识别等,都能够找到内隐记忆的痕迹。 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相对,指人在意识的控制下,主动地收集某些知识经验来完成当前作业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外显记忆是对过去经验的有意识检索和提取的过程,其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信息提取过程中的有意识性,而不是信息识记过程的有意识性,即个体能意识到自己正在积极地检索或提取记忆中的信息,从而实现回忆或再认。外显记忆能够用语言进行比较准确的描述,即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再认等形式表现出来。经典的记忆研究大都是外显记忆研究。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外显记忆中的经验和信息是存储在一个独立的记忆系统中的,它受到个体信息加工水平的重要影响,尤其是语义加工对外显记忆来说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无意识记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尽管在识记时没有自觉的指向和意图,但是其识记内容仍带有明显选择性。那些与人的需要和兴趣密切联系的事物或对人具有重要含义、能引起较强情绪反应的事物容易被无意识记。人对自己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当时虽然没有记住的意图,但事后却能够回忆和再认。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也往往通过无意识记对人发生作用即所谓的“潜移默化”。由于无意识记缺乏明确的目的性,经常带有偶然性和片面性,但仍具有一定选择性,受到人的知识经验和对象本身特点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那些对人的生活意义重大的事件,能引起人的兴趣和激发人的情绪的事物容易被无意识记。无

良好的睡眠对记忆力非常重要

良好的睡眠对记忆力非常重要 新的研究显示:除了能帮助你恢复精力以外,睡眠还能显著地改善你的记忆,保 护记忆免受外界的干扰外。“睡眠对记忆的巩固作用非常大,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博士后、研究负责人杰弗里说。他们的研究结果发布在5月 2日在波士顿举行的美国神经科学年会上。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主要集中于睡眠对“陈述性”记忆的作用上,诸如特殊的事实、情节和事件。“我们的研究旨在了解睡眠是否对记忆的巩固有影响,特别是对事实、事 件和时间的记忆上。”杰弗里说。“我们已经知道睡眠对程序性记忆有帮助,比如学习 一个新的钢琴曲目,但是不能确定睡眠是否对百年来都在争议的陈述性记忆是否有帮助。” 这项研究涉及48名18—30岁的成年人,他们都有正常、健康的睡眠规律,没有 服用任何药物。他们被要求背记20组单词并在12小时后测验回忆,然后把他们分为 不同的环境组进行测试:在测验前睡眠组,测验前清醒组,测验前有干扰的睡眠组, 测验前有干扰的清醒组。清醒的两组在早上9点背记单词,在晚上9点年进行测验, 整日里保持清醒状态。睡眠的两组在晚上9点背记单词,然后睡眠,早上9点进行测验。另外,在测验前,睡眠和清醒各一组要求背记另一组20对单词进行干扰,然后和其他两组一起测验,以了解干扰(竞争性信息)对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睡眠对参 与者的回忆有帮助,即使受到了竞争信息的干扰后也是如此。 研究者发现,那些学习完单词后睡眠的人成绩最好,不管他们是否受到干扰,都 能成功地回忆多数的单词。没有受到干扰的睡眠组参与者回忆的单词组数比没有干扰 的清醒组多12%(94%比82%)。而受到干扰后,两组的差别就更明显了:76%比32%。“我们非常惊讶地看到,数据比率是如此鲜明的证实了我们的研究设想和努力。”杰弗里说。

记忆加工水平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系别:心理系班级:03级姓名:张凌波同组成员:刘家骥刘晓黎廖宗卿肖小溪试验日期:04,11,23 教师评定 记忆加工水平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摘要该实验通过比较三种加工水平逐渐加深的学习方式之后的再认测验和知觉辨认测验 成绩,考察不同的加工水平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借以探求加工水平与记忆持久 性的关系以及加工提取是否具有一致性。结果没有观察到加工水平对外显、内隐记忆的影 响。推测原因与未作单盲设计和心理量难于准确测量有关。 关键词加工水平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1. 导言 当前的记忆理论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两种记忆说和加工层次说(levels of processing或LOP)。 前者认为记忆主要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它们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长时记忆是一个信息库,可以长期贮存大量信息;而短时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容量以内的信息可以在短时记忆中短暂地保持。外部信息首先通过感觉通道进入短时记忆,然后可以通过复述进入长时记忆,否则就被遗忘。这种学说被众多实验,例如经典的自由回忆条件下的系列位置效应,临床以及生物学的证据所支持。 而后者是由Craik和Lockhart于1972年提出的。Craik等人指出,两种记忆说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容量有限是短时记忆的一个重要特性,然而这个有限容量的性质是模糊不清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也不像初期所想象的那样不同;两种记忆说在方法论上也存在着缺陷,等等。因此,他们提出了与之相对立的加工层次模型。这个学说认为,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肤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感觉分析涉及刺激的物理特性;较深的分析则涉及模式识别和意义的提取。这种加工系列体现出不同的加工深度,更深的加工深度意味着更多的意义或认知分析。记忆痕迹实际上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函数。那些受到深入分析的信息产生较强的记忆痕迹,并可持续较长的时间;而那些只受到肤浅分析的信息则产生较弱的记忆痕迹,并持续较短的时间。这样,加工水平说就从信息加工的操作出发,用不同的加工水平来取代不同的记忆结构,提出了与两种记忆说相对立的观点。 加工层次说的实验范式为不随意学习(incidental learning),具体如下:要求被试完成不同的定向任务(oriental task),通常任务水平有字型、语音和字义。结果一般是,完成字义任务的条件下识记效果最好,其次为语音任务的操作,最差的是在对字型这样的物理属性加工的任务之下。有的实验结果同时表明,在加工时间上,语义任务的时间最长,语音任务其次,而字型任务的加工时间最短。 上述早期的理论和研究是针对外显记忆提出和进行的。近10多年来,随着内隐记忆研究的兴起,心理学家们逐渐把注意转向了加工水平对内隐记忆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加工水平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似乎是不同的:较多的意义加工通常会导致较好的外显记忆,但并不一定导致较好的内隐记忆;某些内隐记忆似乎更多地受到感知觉加工数量

睡眠和记忆之间关系的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睡眠和记忆之间关系的研究 作者:宋国萍, 苗丹民, 皇甫恩 作者单位:宋国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北京军区467医院,石家庄,050800), 苗丹民,皇甫恩(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教研室,西安,710032) 刊名: 心理科学 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2004,27(6)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5条) 1.SMITH C Sleep states and learning: a review of the animal literature 1985 2.SMITH C;Conway JM;Rose GM Brief paradoxical sleep deprivation impairs reference, but not working, memory in the radical arm maze task 1998 3.Wilson MA;McNaughton BL Reactivation of hippocampal ensemble memories during sleep[外文期刊] 1994 4.Karni A;Tanne D;Rubenstein BS Dependence on REM sleep of overnight improvement of a perceptual skill[外文期刊] 1994 5.Roehrs T;Roth T Sleep-wake state and memory function[外文期刊] 2000 6.Kamphuisen HA;Kemp B;Kramer CG Long-term sleep deprivation as a game. The wear and tear of wakeulness 1992 7.Tononi G;Cirelli C The frontiers of sleep[外文期刊] 1999 8.STICKGOLD R;Hobson JA Visual discrimination learning: both NREM and REM are required 1998 9.uzsaki G The hippocampo-neocortical dialogue 1996 10.Hinton GE;Dayan P;Frey BJ The "Wake-Sleep"algorithm for unsupervised neural networks[外文期刊] 1995(5214) 11.Timothy R;Thomas R Sleep-wake state and memory function 2000 12.Forest G;Godbout R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performance and EEG spectral analysis in young adults 2000 13.Harrison Y;Horne JA Sleep loss and temporal memory 2000 14.Drummond SPA;Brown GG;Stricker JL Sleep deprivationinduced reduction in cortical functional response to serial subtration 1999 15.Drummond SPA;Brown GG;Gillin JC Altered brain response to verbal learning following sleep deprivation[外文期刊] 200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058 睡眠与记忆[期刊论文]-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1,18(4) 2.吴惠涓.赵忠新.黄流清.WU Hui-juan.ZHAO Zhong-xin.HUANG Liu-qing睡眠对记忆巩固及突触可塑性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9,8(4) 3.刘飞睡眠能为记忆"腾出空间"[期刊论文]-老年教育(长者家园版)2009(4) 4.高妍睡眠对于记忆巩固的影响[学位论文]2010 5.李洋.王得春.胡志安.LI Yang.WANG De-Chun.HU Zhi-An睡眠的记忆巩固功能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8,35(11) 6.张福康.侯一平.宋焱峰.刘向文.王德贵剥夺异相睡眠对大鼠空间参考记忆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

达芬奇睡眠记忆训练法(最新)

以前在我的概念里提到天才想到的就是爱因斯坦我从小也超喜欢爱因斯坦,可是最近由于对达芬奇的了解天才在我的头脑中慢慢变成达芬奇了! 达芬奇睡眠法 画坛泰斗达·芬奇是一位刻苦勤勉、惜时如金的人,他创造的定时短期睡眠延时工作法甚为人们所称道。这一方法是通过对睡与不睡的硬性规律性调节来提高时间利用率,即每工作4小时睡15分钟。这样,一昼夜花在睡眠上的时间累计只有1.5小时,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工作。 前几年,意大利著名生理学家克拉胡迪奥·斯塔皮参照达·芬奇的方法,对一位航海运动员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类似睡眠试验。经测试,受试者的逻辑思维和记忆运算等能力均完好无损。这说明达·芬奇睡眠法不仅能满足机体代偿功能的需要,而且还预示着利用人体生理潜力的广阔发展前景。 然而,有趣的是,在20年前,一位画家就这一方法进行了亲身试验,证实了它的有效性。可是不到半年时间,他又回到正常的8小时睡眠上来。谈及个中原因,画家不无幽默地承认自己并非天才,更不知道这些多出来的时间该如何打发。 一个提醒:当你处于θ波时,你的大脑细胞会调整它的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比例。钠&钾离子的比例涉及到细胞渗透压和细胞间物质的传送。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处于β波,是一种轻微的紧张状态,这使我们的钠&钾离子的比例逐渐失衡,这就是引起我们感到疲劳的原因。一个段简短的θ波(5~10分钟)就可以恢复我们的钠&钾离子的比例平衡并让我们感到精神百倍。这也是小睡带给我们的好处。 转变为我睡眠的睡眠周期并不是一件难事,我是逐渐调整的。慢慢减少晚上的睡眠时间,并在傍晚设置一个小睡时间。小睡的时间只有2个选择,20分钟或90分钟。20分钟的小睡只让你进入第一个睡眠阶段,避免你进入更深的睡眠,使你醒来时精神百倍。 我个人小睡睡90分钟,只是因为我想要一个完整阶段的睡眠。我喜欢睡觉,我并不逃避它。对我来说,睡眠的时间表是很固定的。我享受着小睡的乐趣,我晚上的睡眠也很深(以前我睡得很浅,而且一天睡8、9个小时依然头昏脑胀),清醒而又舒畅。这就像吃一份丰富的大餐。你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去睡眠,又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醒来。一切都是那么的舒适与自然。

睡眠影响记忆巩固功能的研究进展_张晓雯_黄惠敏_潘晓黎

?综述? 睡眠影响记忆巩固功能的研究进展 张晓雯1黄惠敏2潘晓黎3 【摘要】 睡眠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其对记忆巩固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非快动 眼睡眠促进与海马相关脑区的陈述性记忆的巩固有关,而快动眼睡眠与程序性记忆高度相关,且非 快动眼睡眠与快动眼睡眠的协调对记忆巩固更为重要。慢性失眠患者容易出现记忆下降等认知功能 改变。本文就睡眠影响记忆巩固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睡眠;记忆巩固;失眠 Advances in the impact of sleep on memory consolidation Zhang Xiaowen1, Huang Huimin2, Pan Xiaoli3. 1Department of EEG, Dongping Branch,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aishan Medical College, People’s Hospital of Dongping, Tai’an 271500, China; 2Department of Neurology, Yinh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438, China; 3Department of Neurology,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Pan Xiaoli, Email: panxiaoli0708@https://www.doczj.com/doc/6617256748.html, 【Abstract】Sleep is vital to the health of human.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slee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memory consolidation. 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 sleep is involved in consolidation of declarative memory related to hippocampus, while rapid eye movement (REM) sleep correlates with procedure memory. The coordination of NREM and REM suggests a more important impact on memory consolidation while insomnia impaired memory as well as other cognitive function. 【Key words】 Sleep; Memory consolidation; Insomnia 睡眠占据人类生命1/3左右的时间,睡眠和觉醒的昼夜交替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睡眠对人类的健康来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量研究证实,睡眠尤其是慢波睡眠对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恢复体力精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关注睡眠对记忆巩固的影响,新获得的短时记忆在转变为更稳定持久的长时记忆中,快动眼睡眠和非快动眼睡眠均有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一、记忆和睡眠的类型 1. 记忆的分类:根据信息储存和回忆方式,记忆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指与时间、地点有关的事实、情节和资料的记忆。它可以用语言陈述和非语言的映像形式保持在记忆中,这种记忆虽较快建立,但也容易忘记。陈述性记忆还可分为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前者指和时 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6.07.024 作者单位:271500 山东省,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东平分院东平县人民医院脑电图室1;200438 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神经内科2;200032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3通讯作者:潘晓黎,Email: panxiaoli0708@https://www.doczj.com/doc/6617256748.html, 间、地点相联系的个人经验的记忆,后者指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陈述性记忆涉及的脑区较广泛,包括海马、丘脑、内侧颞叶、额叶和顶叶。程序性记忆也叫反射性记忆,是需要反复从事某种技能的操作和学习,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缓慢地保存下来的一种记忆。这种记忆一旦获得,不易忘却。它不上升至意识,也不能用语言表达,具有自主或反射的性质。它涉及的脑区包括新纹状体、苍白球、脑桥、小脑及一些与海马联系不密切的新皮质区域,所以,与内侧颞叶相关的遗忘症很少影响程序性记忆[1-2]。 2. 睡眠的类型:根据脑电图、肌电图等综合指标,可以将人类的睡眠分为两种状态: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或非快动眼睡眠(non-rapid-eye- movement sleep,NREM)和异相睡眠或快动眼睡眠(rapid-eye-movement sleep,REM)。正常成年人入睡后进入慢波睡眠期,根据脑电特征,分为Ⅰ~Ⅳ期。慢波睡眠Ⅰ期的脑电特征是α节律减少和呈现若干的θ波,Ⅱ期特点是在θ波的背景上呈现梭形波或纺锤形波。Ⅲ期、Ⅳ期呈现高幅低频的σ节律。Ⅰ~Ⅱ期是浅度慢波睡眠,Ⅲ~Ⅳ期是深度慢波睡

快速眼动睡眠与学习记忆的关系研究

快速眼动睡眠与学习记忆的关系研究 研究背景 在20世纪,Aserinsky和Kleitman突破性地发现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睡眠),Aserinsky在实验中观察到人们在夜里大概每90 min就出现一次眼球来回转动且脑电活动增加,持续时间从睡眠开始时的几分钟到后来接近1 h,Kleitman发现在REM期叫醒的被试者比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期)叫醒的被试者更倾向说在做梦[1]。solms和Mark提出了REM睡眠(快速眼动睡眠)=梦的公式;Takeuchi和Tomoka等人利用ERP(事件关联电位技术)证明了REM睡眠与梦及其回忆程度有密切关系[2]。梦反映了记忆的活化和重组,这些记忆以及与记忆有关的东西可以在梦加工处理过程中进行修饰[3]。 实验设计依据 虽然睡眠对记忆有促进作用,牢固的记忆力发生在正常觉醒状态时,但还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许多记忆任务是否受REM睡眠的影响[3]。REM睡眠可是否以提高记忆,缺乏实验的验证,本实验通过REM睡眠剥夺和小鼠Morris水迷宫记忆实验,旨在探究REM睡眠对记忆的影响。 REM睡眠时,眼球在此阶段时会呈现不由自主的快速移动。并且梦境中跳跃性运动是眼睛在对记忆进行扫描[4]。但梦境和REM睡眠的

产生与眼球的转动是否有着密切的联系,缺乏实验的验证,本实验通过切断动眼神经,观察小鼠的表现,探究REM睡眠产生与眼球转动之间的联系。 最后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再根据前人实验的结论,达到探究快速眼动睡眠与学习记忆的关系的目标。 研究目标 1.探究REM睡眠产生与眼动之间的联系。 2.探究REM睡眠对记忆的影响。 研究内容 1.动眼神经切断后小鼠REM睡眠产生情况。 2. REM睡眠剥夺后,小鼠的落水次数的变化(REM睡眠产生次数的变化)。 3.小鼠动眼神经切断和REM睡眠剥夺后,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发生的变化。 实验设计 实验动物: 选择年龄、体重等生长状况相同的雄性小鼠40只。分别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每组10只,22℃恒温环境中饲养,开灯时间为早8:00,关灯时间为晚20:00。

2018-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证实睡眠有利于学习和记忆。不仅是学习后的睡眠具有记忆巩固功-word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证实睡眠有利于学习和记忆。不仅是学习后的睡眠具有记忆巩固功 篇一: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证实睡眠有利于学习和记忆。不仅是学习后的睡眠具 有记忆巩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 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 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 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 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 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 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 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第四部分判断推理之四逻辑判断

概念性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熟悉性的关系研究

概念性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熟悉性的关系研究 钱国英Ξ1 游旭群2 (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安,710062) 摘 要 该文运用任务分离法和Remember/Know 程序,以汉词为材料,研究集中注意和重度分散注意条件下概念性内隐记忆和熟悉性提取的关系。结果表明:(1)概念性内隐记忆和线索回忆中的熟悉性在两种注意水平下差异均显著,它们随注意负荷的增加而提高;(2)类别范例测验中不存在错误记忆,而线索回忆中出现了错误记得和错误知道。关键词:概念性内隐记忆 熟悉性 Remember/K now 1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内隐记忆一直是国内 外研究的焦点。对内隐记忆的研究主要围绕不同变量下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比较,通过任务分离和加工分离范式来探讨它们的实验性分离,以验证内隐记忆的存在及其属性。而在外显记忆研究领域中,传统的研究范式已逐渐不为人所重视,研究者开始关注它的内在机制:意识性和熟悉性。目前,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个领域各自发展,但使用相近的变量和研究方法,这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尤其是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熟悉性的关系。 从文献中可以发现熟悉性和概念性内隐记忆的相似之处。Y onelinas (2002)[1]对熟悉性和意识性的近三十年研究作了回顾,熟悉性主要受加工水平、注意水平、脑损伤、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无独有偶,这些因素对概念性内隐记忆有同样的效应。首先,在加工水平上,概念性内隐记忆在深加工条件下的成绩显著高于浅加工条件。如,K elly 和Lindsay (1996)[2]发现阅读条件下概念启动任务的成绩比产生条件下低。杨志新和韩凯[3]在加工水平对不同类型内隐记忆测试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加工水平影响外显记忆和概念样例生成的内隐记忆,而不影响知觉性内隐记忆。是否概念性内隐记忆受意识污染才存在加工水平效应呢?Bergerbest 和G oshen -G ottstein (2002)[4],McBride 和Barbara (2002)[5],McBride 和Shoudel (2003)[6]分别对联想产生任务、类别范例任务进行加工分离,加工水平确实影响了内隐记忆。 其次,概念性内隐记忆的成绩随编码时注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Mulligan (1999)[7]发现当注意负荷是类别间操作时,它才降低了概念性内隐记忆。Schmitter -Edgecombe (1999)[8]要求被试在集中和 分散注意下学习类别范例产生任务,使用加工分离的直接提取模型对之分离,发现集中注意下自动加工记忆的成绩显著高于分散注意。另外,概念性内隐记忆在年龄上存在独立性。 综上可知,外显记忆中的熟悉性和概念性内隐记忆受加工水平、注意水平和年龄上的影响具有惊人的相同之处。那么两者是否可以等同,或者反应了同一种加工过程,跨实验和跨任务的推断存在危险性,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证据来支持。本研究在注意水平和呈现方式变量下考察概念性任务中内隐记忆和熟悉性的关系,把呈现方式作为意识觉察与否的指标之一[9],对注意变量的操纵考虑到它在记忆中的重要性。 2 方法 2.1 被试 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52名,平均年龄20.5。矫正视力正常,没参加过相似的实验。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借鉴Montague (1969)、Hodge (1971)和Roediger (1990)的资料,选取35个高频概念词,编成问卷,要求200名被试至少写出问卷中所列类别词的10个例子词。经过测试,最后选取24个类别,每个类别词中挑选6个例子词,选词时考虑词的顺序和频率。把24个类别分成两组:一组为基线组,一组为学习组,每组12个类别词。2.3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2(注意水平:集中注意/重度分散注意)×2(呈现方式:随机呈现/块化呈现)×2(测验类型:类别范例产生和类别线索回忆测验)混合设计,其中注意水平为被试内因素,呈现方式和测验类型为被试间因素。2.4 实验程序 整个程序由四个阶段组成,学习阶段、问卷调 Ξ通讯作者:钱国英,女。E 2mail :qianguoying @https://www.doczj.com/doc/6617256748.html,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30(1):45-4745

睡眠的意义

睡眠的意义 人的一生中,有将近1/3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睡眠和健康关系密切,睡眠不好,身体机能就会发生紊乱。很久以前,英国有一种非常残酷的刑法,他们让囚犯立正,睁大眼睛,不让囚犯睡觉,再强壮的男子也耐不过10天。即使不死,也会神情恍惚,处于癫狂状态。但人为什么要睡觉,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确切的答案。 一种观点认为,睡眠是从人类祖先从远古时期继承下来的一种原始本能。在远古时期,有一类动物掌握了以假死作为最后自卫的方式,在实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利用假死来迷惑对方,让自己躲过一劫。因为长期使用,假死的功能越来与强大,最后变成了定时睡眠。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想,缺少证据。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睡眠是为了帮助人们恢复体力,减缓身体的、精神的甚至是大脑的疲劳。这种观点也值得商榷,有科学家就对睡眠和体力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过实证研究,发现睡眠减少的情况下,并不直接影响到人的体力。而大脑有点类似于人的心脏,是一个“永动机”,不会因为人处于睡眠状态而休息的。最近十多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脑科学等研究的突飞猛进,人们对睡眠的作用也有了较多的了解,发现有很多种生理机能需要在睡眠状态下进行,睡眠具有修复,代谢和合成,发育,记忆巩固等功能。 睡眠有助于清除脑内代谢废物、从而恢复大脑活力。科学家最近在分子水平上对此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我们都知道,人体中的淋巴系统是一种自清洁系统,通过淋巴液将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清理掉。大脑也是人体代谢最旺盛的器官,脑细胞所产生的废物也需要有类似于淋巴液之类的液体“清洗”。在大脑内,还真的有这样一种液体。多数代谢产物由脑细胞排放到细胞间隙之间的组织间液中。而大脑的脑室会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一种叫脑脊液的液体,沿着脑室与脑室间的孔道不断输送,再运行到大脑表面。随后,脑脊液会沿着大脑表面动脉的间隙一直流入脑内的组织。期间,脑脊液与脑内细胞间液不停地交换,将由细胞产生并排到细胞间隙的“垃圾”带至脑静脉周隙,最后排出至脑外,完成一次“清洗”。人在睡觉时,脑细胞之间的间隙增大,脑脊液在脑细胞间的循环比醒着时加快很多,帮助大脑排出清醒时产生的垃圾。而完成这样一次清洗大约需要8小时左右的时间,与正常人的睡眠时间大体相当。如果你不睡觉,大脑就很难做这样的“清洗”工作,时间长了积累的“垃圾”多了,就会对大脑带来不利的影响。 早在公元1世纪,古罗马雄辩家昆体良就对睡眠与记忆的关系有过阐述,他说:“在睡了一觉之后,之前无法记住的内容突然间就清晰地出现在脑海中。很多人认为睡眠的过程正是导致人们遗忘的过程,但事实上,通过睡眠却恰恰可以加强我们的记忆。”近些年,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深入,睡眠能够巩固和增强记忆这一论述逐渐得到了证实。 我们知道,记忆是从各种感官传递过来的信息,刺激大脑中相关部位的神经元之后,这些神经元产生突触,促使相关的神经元产生联系,形成神经回路的过程,神经回路的保持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忆。记忆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记忆通常存储在大脑不同的部位,它们通过海马体建立起关联,使得我们对经历过、学习过的事情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记忆)。我们还知道,睡眠从浅睡眠到深度睡眠可以细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里,脑电图、眼球运动、肌张力、大脑皮质回路的神经调节、局部脑兴奋程度以及记忆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等都会有所差异。脑科学家研究发现,当人处于睡眠状态后,海马体会重新激活已有的记忆痕迹,并产生与记忆形成时完全一致的活动模式,也就是说,大脑神经元会长出新的突触,用于加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一些很需要或很重要的神经回路将得到保留和加强,而一些被认为是多余的记忆将被“擦掉”。而且,人在睡眠的不同阶段,大脑会激发不同区域的神经元,使得不同类型的记忆被重新激活和增强。如因视觉产生的记忆在人睡眠的所有阶段都会被激发,而运动顺序记忆的激发通常在由浅睡眠向深度睡眠过渡的过程中,运动适应记忆的激发则常

达芬奇睡眠记忆训练法

达芬奇睡眠记忆训练法 一提到天才,大多数人都会立即想到爱因斯坦,我从小也超喜欢爱因斯坦,不过,最近通过对达芬奇的了解,天才在我的头脑中慢慢变成达芬奇了!下面,来为你介绍达芬奇睡眠记忆训练法。 传说达芬奇在500多年前创造了一个奇怪的睡眠作息时间表——“达芬奇睡眠法”,规定每4小时就要小睡15分钟。这样一来,每天只需要睡一个半小时就够了,“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帮助他成为一名罕见的博学家——达芬奇除了是首屈一指的画家,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植物学家和作家…… 如此神奇的睡眠大法,一下子吸引了时间永远不够用的都市人,网上多个教育论坛将达芬奇睡眠法冠以“考前复习必备”之名隆重推出。国外已有厂家专门推出了相应的“达芬奇闹钟”,每4小时就会提醒你该睡觉或醒来。 这样睡觉可行吗?有没有人试过?会不会伤害身心?睡眠专家对此表示质疑,认为会影响睡眠质量。试过者的经验也似乎在提示——此路不通。 像达芬奇一样去睡觉所谓达芬奇睡眠法,其实是多相睡眠的一种。多相睡眠的概念最早由奥地利心理学家J;S;斯塞曼斯奇提出,指

在24小时内进行多次睡眠,与通常晚上一觉睡到天亮的“单相”睡眠,以及晚上睡一觉+午间小睡的“双相”睡眠相对。通俗地说,“多相”就是睡睡醒醒。 多相睡眠法除了达芬奇睡眠法,还有乌布曼、艾瑞曼、迪马逊多相睡眠法。其中流传甚广的乌布曼睡眠法每天只睡3小时,支持者称可“缩短用处不大的睡眠,直接进入更有用的慢波睡眠期”。若能坚持20年,跟每天睡8小时的普通人相比,多相睡眠者相当多延长了约11年的人生。 支持者还声称,多相睡眠头两个星期最难适应,可能出现恶心、头晕等问题,但坚持10~14天之后就好了,“你将享受到更多时间,更清晰的睡梦,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更强——英国诗人拜伦、美国总统杰弗逊、法国皇帝拿破仑等都是这样睡觉的。” 达芬奇睡眠法质疑:多相睡眠的名人查无实据波兰记忆和睡眠专家派奥;沃兹涅克博士在论文《多相睡眠:事实与误区》中称,至今未有确切资料证实达芬奇是个多相睡眠者,反而有很多不支持多相睡眠的证据:达芬奇所处的文艺复兴时期没有电灯、电视和丰富的夜生活,人们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达芬奇本人说过“正如充实的一天会带来愉快的睡眠,好好度过的一生也会带来幸福的死亡”;有达芬奇的传记描述,他在画《最后的晚餐》时一天到晚连续不停地忘我工作,甚至不吃不喝。 针对多相睡眠法支持者认为许多名人也采用此种方法,沃兹涅克对拿破仑等人进行考证,发现他们似乎都没有多相睡眠的习惯。但网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研究进展

四综述四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研究进展 朱文礼一尹良爽 一朱文如? 作者简介:朱文礼,男,42岁, 汉族,本科,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三主要研究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三研究方向: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三 ?摘要?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是一类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易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本文对国内外有关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文献作一综述,为开展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研究提供参考三 ?关键词?非器质性睡眠障碍;认知;记忆;执行功能d o i :10.3969/j .i s s n .1672-187X.2021.01.029?中图分类号?R749.7一? 文献标识码?A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nc o g n i t i v e f u n c t i o n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n o n -o r g a n i c i n s o m n i a Z h u W e n l i ,Y i nL i a n g s h u a n g , Z h u W e n r u ?(F i r s t a u t h o r 'sa d d r e s sT h eF o u r t h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o f W u h u C i t y ,W u h u 241002,A n h u i ,C h i n a )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Z h u W e n r u (E m a i l :10672914@q q . c o m )?A b s t r a c t ?N o n o r g a n i c i n s o m n i a (N I )i sa r e l a t i v e l y c o mm o nt y p eo fm e n t a l i l l -n e s s .T h i s a r t i c l e r e v i e w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l i t e r a t u r e o n c o g n i t i v e f u n c t i o n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N I a t h o m e a n d a b r o a d ,i n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s t u d y o f c o g n i -t i v e f u n c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N I .?K e y w o r d s ?N I ;c o g n i t i o n ;m e m o r y ;e x e c u t i o n f u n c t i o n 一一国外相关研究显示[1],20% 30%的人睡眠质量较差,8% 10%的人会发展成为慢性失眠, 带来一系列精神心理问题及认知功能损伤,降低生活质量三对北京市14054名年龄>18岁的社区居民的 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 ,偶发性睡眠障碍发病率为15.4%,持续性睡眠障碍发病率为8.7%[2] 三 如果考虑睡眠时长二午睡等,存在睡眠障碍的人群比例将更大三睡眠对人类记忆的巩固二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睡眠障碍通常会损伤记忆功能,从而造 成学习能力下降[ 4] 三本次综述选取国外论文使用P u b M e d 二S p r i n g L I N K 二S c i e n c eD i r e c t 数据库,关键词设定为 I n s o m n i a A N D c o g n i t i o n O R m e m -o r y O R a t t e n t i o n O R d e c i s i o n -m a k i n g O R e x e c u t i v e f u n c t i o n O R b r a i n ,国内论文选取万方数据库及知网数据库,关键词设定为 失眠 和 认知 或 记忆 或 注意 或 决策 或 执行功能 或 脑 进行文献检索,国内论文仅采用科技源核心以 作者单位:241002(安徽四芜湖)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朱文礼,朱文如);231131(安徽四合肥)安徽省监狱总医院(尹良爽) ?通讯作者:朱文如(E m a i l :10672914@q q .c o m )上级别期刊的非综述类论文,搜索截止到2012年以 来公开发表的有关非器质性睡眠障碍(n o n o r g a n i c i n s o m n i a ,N I )相关文献三搜索结果显示目前有关N I 患者认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记忆领域,具体如下三 1N I 患者前瞻性记忆相关研究 一一F a b b r iM 等[5] 研究显示,在唤醒时间段,N I 患 者前瞻性记忆损伤与睡眠质量显著相关三麻小莉 等[6] 研究显示,慢性失眠仅仅影响N I 患者事件前瞻性记忆三高莉玲等[7]选取40例N I 患者(N I 组) 及4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研究发现N I 组基于事件前瞻性记忆和基于时间前瞻性记忆得分均低于对照组,N I 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 i t t s b u r g h s l e e pq u a l i t y i n d e x ,P S Q I )评分与基于事件前瞻性记忆呈负相关三张晓倩等[8] 研究发现,N I 组事件前 瞻性记忆和时间前瞻性记忆得分低于H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 I 组在工作记忆中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的反应时长均长于H 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e a r s o n 相关分析显示,N I 组事件前瞻性记忆得分与客体工作记忆反应呈负相关,N I 患者存在前瞻性记忆与工作记忆损伤,前瞻性记忆损伤与工作记 9 11临床心身疾病杂志一2021年1月第27卷第1期一一JC l i nP s y c h o s o m D i s ,J a n .2021,V o l 27,N o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