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盈余质量的分析研究完整版

盈余质量的分析研究完整版

盈余质量的分析研究完整版
盈余质量的分析研究完整版

盈余质量的分析研究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分析研究1

张瑶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510275)

[摘要]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其使用者关注,盈余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日益成为证券关注的焦点。理性的

使用者不仅应当关注盈余的数量,还应关注盈余的质量。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

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随时间变化有无提高。笔者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盈

余质量的定义和属性,回顾了检验盈余质量的常用模型,并构建了一套衡量我

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模型,然后对我国1994-2004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样本进

行了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资本市场盈余价值相关性不

强;盈余的总体质量并没有随时间改变而展现出明显一致的提高趋势。最后,

本文对可能影响盈余质量变化的会计准则、宏观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因素进

行了讨论。

[关键词] 盈余盈余质量证券市场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

20世纪30年代以后,会计信息披露的中心由资产负债表转向了利润表,盈

余(或收益,在本文中两者无区别)日益成为证券关注的焦点。在针对会计盈

余展开的大量研究中,许多实证研究都表明相对于其他公司经营业绩的衡量标

准来说,投资者更多地依赖于盈余信息(Biddle et al. 1995;Francis et al. 2003;Liu et al. 2002)。投资者通常根据会计盈余给股票定价,因为盈余水平和盈余变动可以反映投资者能够辨别并据以进行适当定价的、与公司目前及

未来经济价值创造能力有关的信息(Hawkins,1998)。管理者同样将盈余看作是投资者和分析师评估公司价值的关键尺度(Graham et al. 2003)。在Hirst 和Hopins(2000)设计的一个研究分析师评估活动的有趣实验中,分析师对盈

余信息的关注也是显着的,但是他们对盈余质量的关注并不显着,他们不能很

好的识别盈余管理。赵宇龙、王志台(1999)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为

研究对象,证明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明显的“功能锁定”(Functional Fixation Hypothesis)现象,投资者在买卖股票的投资决策中,对会计盈余数字的反应

仅仅锁定在名义的盈余数字上,而对会计盈余的质量缺乏应有的关注。

如果盈余质量存在严重问题,那么盈余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必然会降

低,进而导致投资者投资决策和分析师的分析结果失误,所以报表使用者需要

更多地关注利润增长源而不仅是利润的数量。借鉴相关研究,本文将以我国证

券市场建立以来所有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评价盈余质量的指标,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我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有无提高

2.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变化的可能因素有哪些

(二)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果,李晓西在《2003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已经达到了市场经济中等水平;樊纲、王

在此感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徐莉萍讲师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小鲁多年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表明我国市场化程度还在不断提高。然而在市场经济国家,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依据会计和统计提供的信息来配置资源,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公允的反映经济状况,必将造成资源配置无效的严重后果,因此会计信息在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凸现出来。

2002年Enron事件后,会计问题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资本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中国证券市场从1992年深圳原野舞弊案起,也出现了ST银广夏、郑百文、ST麦科特、ST生态、ST海洋、ST东方、蓝田股份和科龙等会计造假丑闻。因为会计信息承载着多重的角色,它带来的不同的经济后果给上市公司盈余操纵提供了激励,如:报酬计划,代理人竞争,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激励。而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市资源是稀缺的,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目的很大程度是为了达到保牌、配股的要求,例如:蒋义宏、魏刚(2001)发现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在[10%,11%)上的分布越来越密集,这种操纵的目的显然是为了达到配股要求;刘峰,王兵(2005)通过对比A、B股市场,发现A、B股利润差异来自于职业判断,且职业判断的经济动机在于保牌。

面对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用缺失的状况,市场各方都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公司管理者认识到,真实和公允的反应公司信息从长远来看是得益的,并自愿披露更多信息来显示自己的竞争力;证券分析师和学者们建立了许多模型来识别会计信息的质量,分析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政府作为会计准则的制定者的,正在积极地推动会计准则和各种法案的制定,以规范市场的博弈规则。就我国而言,从1992年11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起到2006初发布的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参照国际惯例对我国会计制度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改革,各项措施如下表所示:

表1-1 各项会计准则(制度)及其主要内容

执行年度名称对会计信息、尤其是利润的影响

1992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基于历史成本原则

1993企业会计准则没有实质性影响

要求提供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

1997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只要披露,任何处理都是可接受的

1998现金流量表等会计准则;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增加了披露的要求;由纯历史成本计价转变为部分采用现行成本,即允许企业自行决定是否计提减值准备以及具体的计提比例,企业自由选择的空间加大

1999债务重组、收入、投资、建造合同等会

计准则;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问题处理问题补充规定引入公允价值,利润所包括的内容更广;为上市公司通过资产置换等创造“账面利润”提供基础;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都必须计提减值准备(四项),但计提比例自行确定

2000非货币性项目、或有事项没有重大变化

2001《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企业会计制度》

重新修订以前发布的各项会计准则如债

务重组、投资、非货币性项目等准则;

发布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等三项

准则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

理问题暂行规定取消公允价值;对于计入利润的项目进行限制,很多原先可以计入利润的项目被强制性计入资本公积或追溯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减值准备从四项扩大到八项;开办费一次摊销;明确关联方之间非商品销售的利润计入资本公积;正常商品销售的利润设定了上限

2002固定资产、存货、中期财务报告等准则没有重大变化

2007《企业会计准则》

包括一项《基本准则》37项具体会计准

则以及1项《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的衔接办法存货管理办法等变革;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债务重组方法变革;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合并报表基本理论的变革;金融工具准则的变革

表格部分资料来源:刘峰、吴风、钟瑞庆(200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质量越来越被其使用者关注,市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基于上述研究目的和背景,本文第二部分将重点介绍西方对盈余质量的研究;第三部分构建分析盈余质量的模型;第四部分以时间为主线,利用统计分析结果,识别在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变化,并探讨影响盈余质量变化的可能因素;第五部总结全文。

二、盈余质量的理论探讨

(一)盈余的属性

美国的通用会计准则(GAAP)与国际会计准则(IFRS)的概念框架中均将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盈余作为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当然应满足这些质量的特征,但是作为专门针对盈余的研究,学者们为它定义了更有针对性的属性,如:Francis et al.(2004)认为盈余有以下属性:

1.应计利润的质量

由于应计项目的可操纵性降低了盈余信息的相关性,证券分析通常认为越具有现金保障的应计利润质量越佳。经营性现金流量在衡量企业经营业绩方面优于净收益数字,因为净收益数字中包含了许多应计、递延、摊销和估计项目,而这些项目的可操纵性和主观性明显要高于经营性现金流量。

2.持续性

持续性越好的盈余质量越佳,因为持续的盈余会再次发生。通常将当期盈余和后期盈余回归模型中,当期盈余的斜率作为盈余持续性的标准。斜率越大,说明持续性越好。但应注意损益表中不同项目的持续性是不同的。

3.可预测性

可预测性是指盈余预测自己的能力。持续性是FASB概念框架中相关性的组成部分之一,可预测的盈余被准则制定者认为是高质量的,同时也被分析师认为是进行价值评估的一个重要部分。

4.价值相关性

这个属性源自于盈余应解释投资回报能力的观点,解释力越强的盈余被认为质量越高。盈余质量与股票收益间应存在正相关关系,盈余质量较好的公司,具有较高的盈余反映系数,股票价格会有正面的反映。

5.平稳性

波动越小的盈余越平稳。平稳的收益被认为是高质量的,因为营业者们运用他们对于未来收入的私人信息来平滑盈余短时间内的波动,并且报告了一个更为有用的信息。

(二)盈余质量的定义

对于盈余质量,目前还没有一致的定义。以下仅选取两个观点作介绍。Hawkins(1998)认为,盈余质量高的公司有以下特征:持续稳健的会计政策,该政策对公司财务状况和净收益的确认是谨慎的;收益是由经常性发生的与公司基本业务相关的交易所带来的;会计上反映的销售能迅速的转化为现金;净收益的水平和成长不依赖于税法的变动;企业债务水平是适当的,并且企业没有使用它的资本结构来进行盈余操纵;稳定的、可预测的能够反映未来收益水平的趋势等。同时他指出:盈余质量并不仅涉及收益一个要素,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特征会对收益质量排列的高低顺序产生影响,如:经营杠杆系数,财务

杠杆系数,流动性,行业因素,另外,经济环境、税收政策、会计政策、使用者目的等也是决定公司盈余质量的重要因素。

Dechow和Schrand(2004)认为,高质量的盈余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反映现在运营状况;第二是未来运营状况的良好预测指标;第三是真实地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因此,当盈余是高质量时,它会:更加的持续且稳定;与未来现金流的实现更为相关;与公司股价或市场价值更为相关。她们同时指出,只有当公司的盈余真实地反映出公司价值时,持续和稳定才有意义,如果孤立地考虑持续和稳定,那么盈余的预测效果是无法保证的。

上述两个定义来均强调了盈余中应计利润的质量、持续性、可预测性、平稳性和价值相关性。盈余各属性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影响的。考虑到各属性的可衡量性,本文仅从应计利润质量、可预测性、持续性和价值相关性四个方面研究盈余质量。

(四)盈余质量的检验模型

1.检验应计利润质量的模型

从长期来看,以权责发生制和收入实现制计量的利润应当是吻合的,所以当期应计盈余和经营现金流量的差异越小,说明会计盈余的现金保证越好,所用的会计估计越少。Dechow和Dichev(2002)设计以下模型检验盈余质量:

TCA

j,t -1=φ

0,t

1,t

CFO

j,t -1

2,t

CFO

j,t

3,t

CFO

j,t+1

j,t

其中:TCA

j,t 代表控制资产规模后j公司第t年的当期应计利润;CFO

j,t

代表控

制资产规模后第t年的经营现金流量;V

j,t

代表应计利润真实值和估计之间的差异。

为了排除资产规模对现金流量和当期应计利润的影响,该模型在控制了资产规模后,将当期的应计利润和前期、当期和未来的经营现金流量联系起来,计算出回归模型后,用AccrualQuality=σ(v?j,t),即估计误差的标准差来衡量应计利润的质量。AccrualQuality的值越大,说明应计利润的质量越低,反之亦反。

2.检验持续性的模型

研究证明,会计利润的持续性比现金流量的持续性高,而会计利润的不同组成部分的持续性也存在差异。Sloan(1996)对经营现金流量和应计利润是否对未来盈余有不同的影响作了检验。根据Earnings=Accruals+CFO,他设计了以下模型检验盈余及盈余中不同项目的持续性:

Earnings

j,t =α+βEarnings

j,t-1

j,t

Earnings

j,t =α+γ

1

Accruals

j,t-1

2

CFO

j,t-1

j,t

其中:Earnings

j,t

代表控制资产规模后j公司第t年的会计收益;

Earnings

j,t-1为控制资产规模后j公司第t-1年的收益;Accruals

j,t-1

代表控制

资产规模后j公司第t-1年的应计利润;CFO

j,t-1

代表控制资产规模后j公司第

t-1年的经营现金流量;ε

j,t

代表j公司第t年的真实盈余和估计值之间的差异。

模型中β,γ

1,γ

2

越接近1说明盈余的持续性越佳。Sloan对两个模型检验

的结果表明:收益中不同的组成部分的持续性是不同的,应计利润的回归系数为而经营现金流量的回归系数为,经营现金流量的持续性比应计利润的要高。

3.检验可预测性的模拟性

基于持续性检验模型EARN j,t+1=α+βEARN j,t+εj,t+1,Francis et al.(2004)以10年为时窗,用各公司各年的误差值ε

j,t

的标准差作为评价可预测

性的指标,即Predictability=σ(ε?j,t),盈余的可预测性越高,说明估计之和真实之间的误差越小,Predictability指标的值就越小,反之亦反。

4.检验价值相关性的模型

研究者常采用两个模型来研究盈余信息的相关性。第一个模型源于Easton 和 Harris(1991)。他们经过数学推理以及实证研究发现:会计盈余水平及其变动数(未预期盈余)在除以期初(上年年报公告日的次日)股价后均与年度报酬率有关。此模型代表了收益表的价值相关性,采用它可得到收益与剩余收益对市场调整后报酬率的解释能力。Easton and Harris模型如下所示:

R j,t = ρ

0,t

1,t

EARN

j,t

2,t

ΔEARN

j,t

j,t

其中:R

j,t 代表经过市场回报率调整后j公司t年的年回报率;EARN

j,t

代表非

经常项目前会计收益除以总市值;ΔEARN

j,t 为EARN

j,t

-EARN

j,t-1

Easton and Harris模型是基于信息观的观点,即认为现行会计盈余能影响预期未来会计盈余,未来会计盈余与未来股利相联系,而未来股利又与股票价格相联系。这样,现行会计盈余与股票价格就具有了紧密的联系。同样,现行会计盈余的变动能影响未来会计盈余的预期,未来会计盈余与未来股利相联系,而未来股利又与股票价格相联系。这样,现行会计盈余的变动与股票价格的变动就具有了紧密的联系。同时,信息观有一个重要假设,那就是市场对股票的定价是有效的,即股票价格反映了公司的经济价值。在信息观产生之后的数十年中,该理论在证券市场研究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个模型是剩余收益定价模型,Ohlson(1995)将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会计信息直接联系起来,研究会计盈余与净资产对企业市场价值的解释能力。Ohlson假设在不同期间的会计盈余和企业的账面净资产以及股利始终符合下面的干净盈余关系等式BV t= BV t-1+ EARN t-D t,时,即账面净资产的变动完全由于会计盈余及股利变动引起的,所有的盈余都体现在损益表中,推导出如下的模型:

MV

j,t = δ

0,t

+ δ

1,t

BV

j,t

2,t

EARN

j,t

+ ξ

j,t

其中:MV j,t代表t年末j公司每股净资产帐面值;BV j,t代表j公司t年年报公布日每股市值

Ohlson模型是基于计价模型观的模型。它代表了收益表与资产负债表联合的相关性,并确立了股东权益账面价值和未来盈余在决定股票内在价值中的直接作用。

5.综合指数模型

采用综合指标代替多个指标,不但可以直观地表示研究结果,还可以减少总体的误差。最简单的方法是先按照每一项单个指标给样本排序,然后计算出每个样本对应的序值(Ranking)的算术平均数,并将此平均数作为综合指数。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介绍

1.单项指标模型

基于第二部分讨论的内容,构建以下统计分析模型:

TCA

j,t =φ

0,t

1,t

CFO

j,t-1

2,t

CFO

j,t

3,t

CFO

j,t+1

j,t

(1)

E

j,t =β

0,t

1,t

E

j,t-1

1,j,t

(2)

E

j,t =γ

0,t

1,t

T A

j,t-1

2,t

C F O

j,t-1

2,j,t

(3)

BHR

j,t = ρ

0,t

1,t

EARN

j,t

2,t

ΔEARN

j,t

j,t

(4)

MV

j,t = δ

0,t

+ δ

1,t

B V

j,t

2,t

EARN

j,t

j,t

(5)

定义应计利润质量,持续性,可预测性,价值相关性四项指标:

A c c r u a l Q u a l i t y

t =σ(v?

j,t

)

(6)

Persistence

t =β

1,j

(7)

Predictability

t

=σ(ε?j,t) or (8)

R e l e v a n c e

t =

,o r

(9)

在四项指标中,Predictability

t 和AccrualQuality

t

值越小代表盈余质量越

高,Persistence

t 和Relevance

t

值越大代表盈余质量越高。

2.综合指标模型

将各年代表盈余质量的各指标(AccrualQuality

t ,Persistence

t

Predictability

t ,Relevance

t

)进行排序,质量特征最好的项次序值定为1,

然后计算每一年度对应的序值(Rank

i,t

)的算术平均数,得到综合指标EQ,即:

EQ

t =( R

AccrualQuality,t

+R

Persistence,t

+R

Predictability,t

+R

Relevance,t

)/4 (10)

EQ的值越小代表盈余质量越高,反之亦反。对盈余持续性和价值相关性本文均采用了两个模型作为比较,因此可预测性也分别有两组值。本文将对这两组值作对比分析,但是仅选择模型2和模型4的检验结果,以及由模型2和模型4得出的持续性、可预测性和价值相关性指标进入盈余综合指数,因为模型2是基于盈余整体的,模型4仅是基于利润表的,它们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扰。

(二)变量选取

表3-1 变量选取说明

为了避免样本抽样带来的误差,本文利用CSMAS系列研究数据库(深圳国泰君安信息有限公司)选取所有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③并用EXCEL及SPSS软件对样本进行整理和分析④。

本文首先对1990至2004年全部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变量都服从正态分布,但数据中有极端值存在。为了排除极端值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文先将总样本中最大和最小的1%的记录剔除,然后用Z值法剔除| Z |> 3的样本。另外由于1991至1993年样本数量较少,不具有统计意义,最后仅选取1994至2004年样本。对于缺失数据,采用删除带缺失值样本的方法。

四、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量

下表报告了剔出极端值之后全部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表4-1 描述性统计

年度项目E t CFO t TCA t TA t BHR t EARN tΔEARN t MV t BV t 1994有效样本2779817399 266167236278215均值

中值

标准差

1995有效样本298271277272 320258266300268均值

中值

标准差

1996有效样本495296298298 559295320499309均值

中值

标准差

1997有效样本695493492488 717494559700543均值

中值

标准差

接上表

年度项目E t CFO t TCA t TA t BHR t EARN tΔEARN t MV t BV t 1998有效样本793804694800 811687717804695均值

中值

标准差

1999有效样本1015896797889 880785811899782

均值

中值

标准差

2000有效样本1095102710201020 10138808801033858均值

中值

标准差

2001有效样本1159110710991097 10791013101311071009均值

中值

标准差

2002有效样本1208115711501149 11501080108011681051均值

中值

标准差

2003有效样本1298121712141205 12111148114812251107均值

中值

标准差

2004有效样本1287130212941300 121112111312均值

中值

标准差

控制市价后的盈余(EARN

t )与控制资产规模后的盈余(E

t

)均值整体上都

有下降趋势,这表明上市公司的整体营利能力在下降,资产利用效率不高;自

2000年起应计利润(TA

t

)的均值均为负数,同时现金流量的均值自1999年起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反映出摊销和折旧对利润的影响在逐渐加强;再结合每

股净资产(BV

t

)1996至1999年逐年下降,此后又逐渐攀升的变动化看,笔者认为这与上市公司1996年后大规模的扩充资产和追逐配股、增发有关,但是资产的扩大并没有提高盈利的能力,相反带来了后续年度折旧、摊销的压力;当

期应计利润(TCA

t

)在正负之间波动较大,很有可能是公司对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的操纵以及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的变动造成的;经过市场回报率调整后的上

市公司年回报率(BHR

t

)中值一直为负数,且方差很大,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报良莠不齐,同时总体回报水平较差。另外,笔者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1995至1999年间,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似乎和回报率成反向关系,这初步的证实我国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不强。

(二)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1.应计利润质量

表4-2 应计利润的质量

模型1. TCA j,t =φ0,t+φ1,t CFO j,t-1+φ2,t CFO j,t+φ3,t CFO j,t+1+νj,t模型6.

AccrualQuality

t =σ(v?

j,t

)

年度φ0φ1φ2φ3年度σ(v?j,t) 19941994

a

19951995

19961996

19971997

19981998

19991999

20002000

20012001

20022002

20032003

a.()内的数字代表相应的t检验的显着程度

从表4-2模型1中现金流的回归系数φ可以看出,本期的当期应计利润

(TCA

t )与当期的经营现金流量(CFO

t

)呈较大的负相关关系,与上期的现金流

量(CFO

t-1)和未来的现金流量(CFO

t+1

)成正相关关系,且上期现金流量对当期

应计利润的影响比未来现金流量大。从长期的发展看,采用收付实现制计量的会计利润和采用权责发生制计量的会计利润应当是趋同的,但是由于会计分期假设,当期两者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上期和未来的现金对本期的应计利润仍然有影响。另外,如果当期的经济收入是真实且一定的,那么经营现金流越多,当期应计利润越少,因此两者具有负相关关系。

从应计利润的质量指标(AccrualQuality)的趋势看,应计利润质量1994至1999有变差的趋势,1999年又稍有上升,其中1997至1998年的变动最大,达到了94%,这一剧烈变化与宏观经济趋势和会计准则修订是吻合的。1998年起宏观经济不景气,配股条件越来越苛刻,而企业的配股动机越来越强,相对于现金而言,用应计利润来调节盈余更为方便易行,因为现金流量表是按收付实现制来进行的,要用现金流量操纵利润必须要有真实的现金交易作为基础;其次,1998年披露现金流量表以来,市场对于现金流量的信息应该有更好的识别。因此,企业通过应计利润来进行盈余管理,使得应计利润质量出现如此大的变动是可以理解的。

2.持续性和可预测性

表4-3 利润持续性的检验

模型2. E j,t=β0,t+β1,t E j,t-1+ε1,j,t模型3. E j,t=γ0,t+γ1,t TA j,t -

1+γ

2,t

CFO

j,t-1

2,j,t

年度β0

β1

Persisitent

γ0γ1γ2 1994

a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a.()内的数字代表相应的t检验的显着程度

从横向比较看,模型2和模型3的解释效力是不一样的:1999年前R2的变动规律不是很明显,但自1999年起模型3的解释效力均高于模型2,证明分别对待盈余中不同成分可以提高整个模型的预测性。

从时间变化的角度看,两个模型都显示1998年前回归方程的斜率在提高,盈余的持续性在加强,但是1999至2002年模型2的斜率β

1

(即盈余的持续性)出现了波动,2002年后又恢复提高的趋势;模型3中总应计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的相关系数γ同样在1999至2002年出现了波动,又在2002年后继续上升,这一

变动应当与会计准则的改革造成的不稳定性有一定的关系。从γ

1和γ

2

之间的差

别来看,正像Sloan(1996)验证的那样,经营现金流量的持续性更高。

表4-4 可预测性的检验

模型8. Predictability t=σ(ε?j,t)

年度σ(ε?1)σ(ε?2)年度σ(ε?1)σ(ε?2)年度σ(ε?1)σ(ε?2) 199419982002

199519992003

199620002004

19972001

表4-4中基于预测误差的分析也表明ε

1

的标准化残差除2000、2001两年

外,均比大ε

2

的大。再次证实了分别对待盈余中不同的成分可以达到更好预测效果的观点。另外,预测性指数(Predictability)一直都有上升趋势,说明我国盈余的可预测性在不断地降低。

3.价值相关性

表4-5 价值相关性检验

模型4. BHR j,t = ρ0,t+ρ1,t EARN j,t+ρ2,tΔEARN j,t+ξj,t模型5. MV j,t= δ0,t+

δ

1,t BV

j,t

2,t

EARN

j,t

+ ξ

j,t

年度ρ0,tρ1,tρ2,t

Relevanceδ0,tδ1,tδ2,t Relevance

a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a.()内的数字代表相应的t检验的显着程度

表4-5反映得结果与刘峰、吴风、钟瑞庆(2004)的结果相似。在模型4和

模型5的检验结果中,盈余的相关系数(ρ

1,t 和δ

2,t

)多次出现负数,并且没有

通过显着性水平,由此可见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不稳定;从模型5的两个相关

系数来看,资产负债表内容(δ

1,t )比损益表(δ

2,t

)的内容更具有相关性;从

两个模型的来看,会计信息是有信息含量的,但是模型4的除1996、1997年外其余年份均低于10%,这表明盈余的相关性不佳;模型5的除1999年和2000年外均其余年份均高于模型4,说明结合了资产负债表信息和损益表信息的模型对于股票的价格更有解释力。

比较两个模型R2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基于利润表(模型4)与基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模型5)的变动趋势基本相同,即自1996年达到最高值后开始波动,并有下降的趋势,在2000、2001两年到达最低后,开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有趣的是这两次转折都与我国会计准的改革吻合,但变化的方向却全然不同。

4.综合指标

由于各单项指标覆盖年度有一些差别,本文只能对所有指标都齐备的年份进行排序。为了排除盈余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干扰,综合指标仅选择模型2和模型4的检验结果,以及由这两个模型计算出的持续性、可预测性和相关性指标进入盈余综合指数,得到表4-6

表4-6 盈余质量综合指标

模型10. EQ t=( R AccrualQuality,t+R Persistence,t+R Predictability,t+R Relevance,t)/4年度应计利润持续性可预测性相关性EQ好盈余质量差

199415374

19952413

19963321

199742423

19988176

1999108647

20007959

20019710109

2002610888

20035695

从表4-6显示的结果来看,1994至1996年间盈余质量的系数(EQ)下降,盈余质量有好转的趋势,但是1998至2001年EQ开始大幅度上升,直到2001年EQ开始下降后,盈余质量才有所提高。为了再次验证统计结果的可靠性,笔者又以1995年全部上市公司(共332家)为基准,持续的选取了10年间这些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的结果仍与上图所示趋势基本吻合。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出现较大波动的两个时点,正是我国会计改革最多的两个年度,但是两次改革的效果似乎皆然相反——1997年的改革降低了盈余质量,而2001年的改革增加了盈余质量——因此会计准则本身不能完全解释这种变化,下文将展开讨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

(三)影响盈余质量变化的因素探讨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均认为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能够相应地实现会计信息高质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开放和完善,对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需求直接推动了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参看表1-1列示的改革进程,再比较美国等国家的会计准则建立过程,我国的会计制度可谓是政府导向性的“批发式生产”。这样的改革纵然达到了在短时间内改善会计准则质量的目的,但是高质量的准则能否同时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呢从本文的研究结果看,会计准则的改革并不一定可以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个结果也和王跃堂、孙铮、陈世敏(2001),刘峰、吴风、钟瑞庆(2004)的研究结果是一致。

Ball(1995)认为会计准则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的应用需要相应的制度环境,特别是法律环境。Ball et al.(2003)对东亚四个国家的研究也进一步表明报告准备者的动机来自于市场和政治的压力,报告的质量最终是由经济和政治因素决定,而不是会计准则;被认为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在不同的经济、政治、法律环境下,会产生不同质量的会计信息。

从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看,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已经在整体上从短缺经济走向剩余经济,国内需求不足,市场竞争相当激烈。自1993年起,我国对国民经济加强宏观调,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受宏观经济不利的影响,1993至1996年我国上市公司业绩总体上程逐年下降的趋势,1997年稍有提升,但始于1997年下半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出口形势面临严峻的考验。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上市公司可谓困难重重,加之中国证监会对配股条件的管制又越来越苛刻,它们为了保牌和配股,只有在会计报表上大做文章。另一方面,1998、1999年会计准则的变革和不完善的法律体系,正好给上市公司创造“账面利润”提供了操作的空间和可能。1998年后我国开始引入现行成本和公允价值,利润的范围开始扩大,企业开始计提减值准备(四项,但比例可以自行确定),这些规定放宽了企业自行选择的空间。从1997年后我国对《证券法》、《合同法》、《公司法》、《会计法》的颁布和修订情况来看,法制环境在逐渐地规范化,惩罚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但是有研究认为上市公司因提供虚假陈述的法律成本仍然很低。根据理性经济人的假说,如果盈余操纵的收益大于成本,那么上市公司就会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

2001年后,我国宏观经济好转,加入WTO也使得市场经济完善程度有较大提高。会计准则的改革措施更强调盈余的真实性和稳健性,如:计提减值准备的项目从四项扩展为八项;取消公允价值计价改为用调整的账面价值记账;对债务重组带来的“收益”一律不确认为利润,直接计入资本公积;非货币交易

原则上也不再确认损益;正常商品销售的利润设定了上限。这些规定都缩小了企业选择的空间,降低了操作的可能。从监管方面看,2001年银广夏事件后,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解散和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会计信息虚假陈述的两个公告,让注册会计师意识到降低会计信息质量的风险所在,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起到了警示作用,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体系在向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这些特定的环境和会计准则因素的综合作用也许可以对1997年和2001年我国会计盈余的剧烈变动做出一定的解释。当然,许多研究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如市场效率,行业因素,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企业生命周期等,由于篇幅限制不再一一讨论。

五、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证明:在我国资本市场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不强;盈余的总体质量在1997至2001年期间大幅的下降,2001年后又开始有较快提高,盈余质量并没有随时间变化展现出一致的提高趋势。造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不仅受到会计准则的影响,还受到市场效率,监管力度,法律风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质量的盈余信息不仅仅依赖于会计准则,还依赖于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政治、法律支持系统。因此,我们在制定准则的过程中,不仅要借鉴国际惯例,更要使之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

相比过去的研究,本文选取了更长时窗来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的变化,但是由于样本的数量、资本市场建立初期信息的不完整和研究选用模型的限制,笔者最后只能得出10年的综合指标,并无法研究最新会计准则对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另外,由于不能将外部环境的因素量化,本文不能确切地衡量政治、经济、法律、会计准则等因素在多少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这些不足都有可能会影响本文的结论。

注释

①1992~1997年间,会计披露信息量加大,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披露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通过这两种报表可以取得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的数据或者直接获得经营现金流量,对于无法直接获得经营现金流量的公司,本文用间接法计算当期的现金流量,虽然这样存在一些误差,但是这样方法可以选取更长时间的样本,并且易于计算大量公司的样本(Francis et al. 2004)。

②年报公布日日期除1994年4月29日,1995年4月28日,2000年4月28日外,均为4月30日。

③考虑到金融行业会计处理的特殊性,选取样本中不包括9家金融行业上市公司。这9家金融企业股票代码为:000562,000563,600030,300816,600000,600015,600016,600036,000001。

④线性回归采用的方法为强制进入法(Enter)。

主要参考文献

王跃堂,孙铮,陈世敏.2001.会计改革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7刘峰,吴风,钟瑞庆.2004.会计准则能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吗——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初步证据.会计研究,5

蒋义宏,魏刚.2001.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与财务问题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邱宜干.2003.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陈收,唐安平.2005.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2

蔡春,黄益建,赵莎.2005.关于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制造业的经验证据.审计研究,2

刘峰,王兵.2005.什么决定了利润差异:会计准则还是职业判断——来自中国A、B股市场的初步证据.第二稿

傅宏宇,桂希,孙瑶.2005.A股和H股净利润双重披露的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分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

Partricia M. Dechow, Catherine M. Schrand, 2004, Earnings Quality, published by Research Foundation of CFA Institute

D. Eric Hirst, Patrick

E. Hopkins, 2000, Earnings: Measurement, Disclosure, and the Impact on Equity Valuation, published by Research Foundation of AIMR, Blackwell publishers

Ohlson, J. Earnings, book value, and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5; Spring

David F. Hawkins, 1998,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nalysis: Text and Cases, Fourth Edition, published by McGraw-Hill Book Co

Jennifer Francis, Ryan LaFond, Per M. Olsson, Katherine Schipper, 2004, Cost of Equity and Earnings Attributes, 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 79,

Christian Leuz, Dhananjay Nanda and Peter D. Wysocki, 2003,Earnings management and investor protection: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69, Issue 3, September

Ray Ball, Ashok Robin and Joanna Shuang Wu, 2003, Incentive versus standards:

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income in four East Asian countri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6

Patricia M Dechow, Ilia D Dichev, 2002, The quality of accruals and earnings: The role of accrual estimation errors, The Accounting Review. Sarasota: 2002.

Ben-Hsien Bao, Lynne Chow, 1999, The usefulness of earnings and book value for equity valuation in emerging capital markets: Evidence from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 Accounting. Oxford: Summer 1999.

A Study of Earnings Quality:Evidence from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Yao Zhang

(School of Business, Sun Yat-sen University 510275)

[Abstract] With the maturity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 the user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gradually focus more attention on earning,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tems in accounting report. A rational user should concern about not only earnings quantity, but also earnings qualit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whether earnings quality in China’s capital market is improved over time. The author first theoretically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and attributes of earnings quality; second reviews the prevailing models used to test earnings quality; then designs a group of regression models to analyze the statistics of all A share listed companies from year 1994 to 2004. The result empirically proves that earnings information in China’s security market is not very value-relevant, and changes of earnings quality do not evidently show consistent improving trend over time. At last the possible factors

which will complicate earnings quality are discussed,including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economic environment, legal environment, etc.

[Key words] Earnings; Earnings Quality; Security Market

毕业论文——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

目录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 (2) 1.绪论 (2)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研究思路与内容 (3) 2盈余质量相关理论分析 (4) 2.1盈余质量及相关概念 (4) 2.2盈余质量的特征 (5) 2.3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6) 3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7) 3.1盈余质量的评价标准 (7) 3.2盈余质量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7) 3.3盈余质量评价指标的设计 (8) 3.4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10) 4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以仪器仪表行业上市公司为例11 4.1样本行业选择 (11) 4.2盈余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11) 4.3盈余数量与盈余质量二维分析评价 (14) 5本文结论及局限性 (15)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及目的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我国的证券市场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在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可以筹集所需的资金,可以预防和改善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缺乏的局面,能更好的增加竞争力,不断改进公司的营运机制,从大方面看,也促进行产业,行业的发展,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但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逐年增加,又加上资本市场在立法,监管等方面的不完善,使得存在较为严重的盈余管理,利润操纵的现象。公司的高管人员运用各种方法进行修饰报表,为了吸引投资者的投资,让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人误解,从而使得因信任报表而与公司利益相关的人损失巨大。进行报表修饰,对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不利,也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而在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会计造假事件典型的有“紫光古汉”四年业绩造假,“万福生科”欺诈上市,还有“绿大地”等,它们使得投资者迫切的需要知道每一家上市公司的盈余的质量的高低。所以对盈余的研究,不应该只是关注其数量,更要关注其质量,如何合理评价公司的盈余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本文对评价盈余质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意在通过研究分析后提供一个可以对盈余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综合指标,从而运用其来评价盈余质量的高低,以在广大的投资者做决策时帮助他们更好的做出正常的选择。 1.1.2研究意义 如今在盈余质量的评价研究上已经有了不少的前人研究的成果,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晚,同时对盈余质量的研究相对于国外来也是较晚的。所以对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的评价,分析和研究是相当迫切的,而且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对盈余质量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及现实意义。 在理论意义上,本文通过理论的分析构建综合的指标,以及通过对模型的应用分析,使得运用上市公司的盈余作为投资选择的基础的投资者对盈余质量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本文对盈余质量的评价研究分析,不仅是对助于完善现在的理论成果,也更充实了研究的成果,对盈余质量的深入分析研究,也为今后的会计盈余质量评价的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一个新的思路。 在现实意义上,我国的证券市场上的盈余操纵案件也是时常的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所以这些都引起投资者对盈余质量的评价的关注。对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的质量

2019会计继续教育《利润表分析》答案最全

利润表分析 1.在下列企业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中,不应列入当期营业外收入的是()。 接受捐赠 固定资产盘盈 出售固定资产 出售无形资产 2.利润不仅包括营业利润,还包括营业外收支净额。() 错误 正确 3.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在营业外收入项目核算。() 错误 正确 4.因自然灾害发生毁损、已丧失使用功能等原因而报废清理产生的损失不影响当期营业利润。() 错误 正确 5.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出售固定资产获得的净收入的是()。 主营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6.利润不仅包括营业利润,还包括营业外收支净额。() 错误 正确 7.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的是()。 营业外收支 资产处置收益 其他收益 利得或损失 8.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后的差额。() 错误 正确 9.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利润表新增“其他收益”项目,反映计入当期损益的与日常活动有关的项目是()。 盘盈 政府补助 捐赠 债务重组 10.利润表新增“资产处置收益”项目,能反映债务重组中因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利得或损失。() 错误 正确 11.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一般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的是()。 销售产成品 销售原材料 出租包装物 销售半成品 12.利润表中新增的“其他收益”项目,反映计入当期损益的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等。

错误

13.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营业外支出的是()。 债务重组损失 盘盈损失 投资损失 捐赠支出 14.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后的差额。() 错误 正确 15.利润不仅包括营业利润,还包括营业外收支净额。() 错误 正确 16.在下列企业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中,不应列入当期营业外收入的是()。 接受捐赠 固定资产盘盈 出售固定资产 出售无形资产 17.其他综合收益分为以后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和以后将重新分类进损益 的其他综合收益。() 错误 正确 18.利润表中新增的“其他收益”项目,反映计入当期损益的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等。() 错误 正确 19.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利润表一般分析的是()。 综合分析 分步分析 分项分析 分部分析 20.因自然灾害发生毁损、已丧失使用功能等原因而报废清理产生的损失不影响当期营业利润。() 错误 正确 21.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营业外支出的是()。 债务重组损失 盘盈损失 投资损失 捐赠支出 22.影响营业利润的收支项目一定会影响利润总额,但影响利润总额的不一定影响营业利润。() 错误 正确 23.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利润表综合分析是()。 成本费用分析 水平分析 分部分析 分项分析 24.营业利润是企业计算利润的第一步,通常也是一定时期内企业盈利最主要、最稳定的关键来源。()

国内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_郑梅莲

– 7 – 会计盈余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及其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众多契约均与盈余信息存在密切联系,会计盈余也因其具有被操纵性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盈余管理理论与经验研究方法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特点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回顾,并进行讨论。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学者研究视角的不同,定义存在差异。盈余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判断的重要依据,也是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执行情况最终结果。因此,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信息观视角和会计准则范围视角的定义。 信息观视角定义,主要源于美国会计学家Schipper的观点,他认为盈余管理实质是企业管理当局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和干涉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如,魏明海(2000)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报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作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 会计准则范围视角的定义,主要源于美国会计学家Scott 的观点,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 国内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郑梅莲 霍冉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摘 要:盈余管理研究是经验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手段和影响因素等五个方面,对国内学者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在借鉴国外盈余管理理论与经验研究方法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特点开始的盈余管理研究进行了回顾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盈余管理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与手段;影响因素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3)10-0007-03 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如,刘杰(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公司的管理层在某种利益的驱动下,在法律和公认会计原则所许可的范围内,对利润进行人为的操纵和管理,使其个人效用最大化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经营行为。 从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盈余管理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①盈余管理的实施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或管理当局的控制人);②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③盈余管理是利益驱动的结果;④盈余管理的手段是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实现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企业是一个法律的虚构,是一个契约的集合(Jensen & Meckling,1976)。作为一系列契约连接点的企业(公司),与外界存在许多的契约关系与利益关联。企业管理当局必然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或非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国外,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学者们对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大量探索,Dechow和Skinner(2000)通过对四类盈余管理的研究,将盈余管理的动机划分为三个大类:①资本市场动机;②契约动机;③规避监管的动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国内学者对盈余管理动机进行大量探索,相关研究以资本市场动机研究为主;随着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股权期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薪酬合约动机研究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一)资本市场动机 资本市场动机指公司管理层在一系列资本市场活动过程中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国内学者普遍认为IPO、配 作者简介:郑梅莲,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资本市场管理。 霍 冉,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本市场管理。 经济研究 现代物业?现代经济 2013年第12卷第10期

浅谈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结合分析

西南财经大学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0届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结合分析 中文摘要 从郑百文到银广夏,从亿万科技到蓝田股份,从安然公司到世界通讯公司,上市公司频频曝出丑闻,盈余管理、利润造假,利益相关者逐渐意识到以会计利润评价企业的业绩存在局限性。与此同时,现金流量不易操纵的特性,有利于评价企业的业绩。企业对业绩的关注开始从盈利能力到盈利质量过渡。盈利能力强调企业获取收益的能力,盈利质量反映盈利的确认是否同时伴随相应的现金流

入。收益质量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尽管许多中外学者分别对现金流量和会计利润进行分析、研究,进而评价和判断企业业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关于收益质量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更没有达成一套公认的收益质量的评价体系。鉴于以上原因,笔者选择了对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作为研究对象,将两者结合起来,评价企业业绩。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的概述。分别对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进行了定义,详细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异同。第二章介绍了会计利润的决策有用性。第三章介绍了现金流量对决策的影响。第四章将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相结合评价企业业绩,具体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来评价企业经营成果。 关键词:会计利润,现金流量,盈余质量

ABSTRACT From Zhengzhou Baiwen Co.Ltd. to Guangxia(Yinchuan) Co. Ltd, from Yi Wan Techonology to Lantian Co. Ltd, from Enron to WorldCom, accounting scandals of public companies are frequently exposed.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income manipulation have made stakeholders gradually realize the limitation of using accounting income as the indicator for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the meantime, cash flow is not easy to be manipulated, which makes it a good measure. Businesses’ focus nowadays has been moving from profitability to earnings quality. The former indicates the ability to gain profits, while the latter shows whether the realization of earnings is accompanied by simultaneous cash inflows. Researchers have also been pay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earnings quality. Although many scholars worldwide use ratio analysis, consider both cash flows and accounting income when analyzing earnings quality, there is no universally agreed evaluating system, even no universal definition for earnings quality. Therefore, the author chooses accounting income and cash flow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ry to evaluate business performance by using the combination. Key word: accounting income, cash flow, earnings quality

浅谈影响企业盈余质量的因素及分析方法

浅谈影响企业盈余质量的因素及分析方法 盈余质量指企业盈余的优劣程度。我国企业报告的盈余,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对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开展的各种经营业务进行确认、计量的结果。部分企业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商业信用、公司上市、保持配股资格、偷漏税等原因,会粉饰会计报表,调节盈余,因此,如何分析和识别企业的盈余质量的优劣程度,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等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问题。一、决定盈余质且分析的相关因素总结大全/html/zongjie/ 1.会计政策与盈余质量的关系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 如企业执行适度稳健的会计政策,有利于产生高质量的利润。在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法中,企业一方面应选择较小可能高估资产和收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及时预计和报告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以销售成本为例,销售成本由存货的历史成本转化而来,存货计价方法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销售利润的质量。在选择稳健的存货计价方法时,就应该考虑:物价水平因素、技术进步、存货保管不善等因素导致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应该提取存货跌价损失准备,在损失发生的当期计入当期损益,使得确认的利润比较实在,从而提高当期盈余的质量。其他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例如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折旧、开办费的摊销等等。如果企业采取稳健的会计方法确认和计量这些费用,就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盈余。反之,如果企业没有采用适度稳健的会计政策,对于有关费用和损失的

确认不够及对和全面,那么该企业报告的会计利润就存在包含潜在的风险损失而降低了质量。开题报告/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2.财务状况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简历大全/html/jianli/ 盈余质量不仅涉及到利润这个因素,一些财务活动也对盈余质量产生影响,这些影响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反映出来。总结大全/html/zongjie/ (1)应收账款周转率。在企业维持稳定的销售水平和信用情况下,各期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应该相对稳定。即便在企业扩大销售的时期,也应该力争实现应收账款余额与销售额同步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销售额和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扩大销售额之前的该比率应基本持平。如果企业在利润额不下降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大幅度下降,说明当期利润的质量由于受到财务状况变化的影响而有所下降。毕业论文 (2)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一般认为,这两个比率高,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好,短期偿债能力强,不存在支付危机。通常认为该比率的上升是财务状况好转的迹象,但从盈余状况来分析。如果二者与前期相比有明显上升,而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应收账款的增加幅度超过利润增加幅度,则说明企业的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或者比例太大,

上市公司利润表怎么看

爱投资-专业全球投资百科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6e15522412.html, 上市公司利润表怎么看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反映一定时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Revenue)减去营业支出(Expenses)之后的净收益(Net Income)。利润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来编制,通过利润表,我们一般可以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管理的成功程度作出评估,从而评价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和报酬。 用途: 反映公司的收入(Revenue)及费用(Expenses),来分析公司的经济效益及盈利能力,评价公司的管理业绩。 反映公司财务成果的来源,来分析公司的各种利润来源在利润总额中占的比例,以及这些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收入和费用: 1. 收入项目(Revenue) 公司可通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取得各项营业收入,也可以将资源提供给他人使用,获取租金与利息等营业外收入。收入的增加,则意味着公司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记入收入账以实际收到的金额或账面价值入账。 2. 费用项目(Expenses) 费用是收入的扣除,费用的确认、扣除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净利润。分析费用项目时,应注意费用包含的内容是否适当,确认费用应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其次,要对成本费用的结构与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分析费用结构是否合理,分析各项费用占营业收入百分比。另外看看费用各个项目的增减变动趋势,以此判定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预测公司的发展前景。 利润表主要说明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情况;各项财产物资变动情况;税金的缴纳情况;预计下一会计期间对公司财务状况变动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爱投资-专业全球投资百科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6e15522412.html,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盈余管理概述 (一)国外关于盈余管理概念的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如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30年间,已有很多中外学者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如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产生的条件和动机、估计盈余管理的模型,盈余管理的影响等。关于盈余管理的诸多方面,学者们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且这些观点和看法都不尽相同。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国外研究者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美国会计学者William R Scott William R Scott.财务会计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 Katherine Schipper Katherine https://www.doczj.com/doc/6e15522412.html,mentary on Eamings management[J].Accounting Horizons,1989. 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披露管理”的概念,即企业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经理、部门负责人)为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在对外进行披露时,有目的地对财务报告进行控制的过程。 美国会计学者Paul M Healy和James M Wahlen Healy P M, Wahlen J M. 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J]. Accounting Horizons, 1999. 认为盈余管理是经营者运用会计方法或者安排真实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盈余为基础的合约。这一定义主要是强调盈余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改变盈余来误导利益相关者和影响以盈余为基础的合约,而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指投资者,以盈余为基础的合约主要包括债务条约和薪酬条约,这说明盈余管理是一个与投资者保护和债权人保护密切相关的问题。 (二)国内关于盈余管理概念的研究综述 陆建桥陆建桥 . 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J]. 北京:会计研究,1999(9). 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出的会计选择。 魏明海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评述[J].会计研究,2000.9. 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件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他的观点是盈余管理会增加或减少会计数据上的报告收益,从而影响相关利益人的决策。 孙铮、王跃堂孙铮,王跃堂.盈余操纵与资源配臵之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999.4. 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

盈余质量分析浅论(一)

盈余质量分析浅论(一) 指企业盈余的优劣程度。我国企业报告的盈余,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对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开展的各种经营业务进行确认、计量的结果。部分企业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商业信用、公司上市、保持配股资格、偷漏税等原因,会粉饰会计报表,调节盈余,因此,如何分析和识别企业的盈余质量的优劣程度,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等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问题。 一、盈余质量分析的必要性 1、从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分析。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包括企业与股东、债权人、政府、职工等之间的契约。其中企业与股东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政府与企业之间也是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的不一致、信息的不对称性、经济主体的自利性使得企业管理者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去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欺骗委托人、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即管理者可以通过控制自己掌握的财务报告中的盈余数字,使其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因此,委托者有必要分析企业的盈余质量,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2、从会计本身的特点分析。传统的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

础的,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在于前者不是以现金实际的收支期间作为确定收入或费用的期间,而是以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作为确认期间,于是产生了许多待摊和应计项目。会计利润中也就包括这部分应计项目,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人为地调整应计项目的确认期间来影响会计利润的大小。另外,会计利润的计算过程中许多项目都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在内,如开办费、固定资产的摊销期间,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这些估计项目来调整会计利润。 3、从我国的会计准则分析。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还不完善,对于许多特殊项目尚缺乏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企业可以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来调节利润。即使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本身也存在缺陷——会计准则具有时滞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涉及到的许多经济事项或交易,在会计准则中都没有相应的规定,如衍生金融工具。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会计准则的漏洞来粉饰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汪 洋 (渤海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摘要]盈余质量是公司财务报告中盈余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表现。尽管一家公司的财务决策并不只依赖盈余 质量一个标准,但它已逐渐成为投资者掌握公司价值的有效工具。随着证券市场参与主体的日渐成熟,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必将受到各方的关注,对公司的经理人而言,通过盈余管理行为美化公司的账面盈余,会降低盈余的质量,不一定有利于公司的股价; 对投资者而言,不能只看到盈余的表面数据,更要对深层次的盈余质量加以关注,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盈余管理;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 A EvaluationandInfluencingFactorsofListedCompanies'EarningsQuality WANGYang Abstract:Earningsqualityisthereflectionoftherelativityandreliabilityofearningsinformationinacompany'sfinancialreport.Al-thoughthecompany'sfinancialdecision-makingnotonlydependsonthestandardofearningsquality,ithasgraduallybecomeaneffectivetoolforinvestorstoassessthevalueofthecompany.Withthematuringoftheparticipatingsubjectsinsecuritiesmarkets,thequalityoflistedcompanies'earningsisboundtobetheconcernedbyallparties.Forhandlers,theadministrativebehaviorbymanipulatingthebooksurpluswillreducethequalityofsurplusandnotalwaysmakesforthestockprice.Forinvestors,inordertomakerightinvestmentdeci-sions,theyshallnotonlyfocusonthesurfacedata,butalsotheunderlyingearningsquality.Keywords:listedcompanies,earningsquality,earningsmanagement,influencingfactors [收稿日期]2012-11-19 一、盈余质量评价的重要性 盈余是上市公司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的表现形式,也是评价经营者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实证会计研究最为关注的财务指标之一。盈余质量是企业会计盈余的优劣程度。会计盈余高并不意味着盈余质量好,因为会计盈余并不等于现在或未来的现金存量,也不等于现在和未来要发生的现金流量,因此盈余质量在对上市公司的质量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盈余质量评价是指从投资者的角度对上市公司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的质量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即对盈余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进行的评价。盈余质量评价的目的应该服从于财务报告的目的,即进行盈余质量评价应有利于投资者透视报告盈余的可靠程度及其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进而进行投资决策。具体说来,盈余质量评价的目的是判断同一公司不同时期或者同一时期不同公司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方面的差异,然而部分企业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商业信用、公司上市、保持配股资格、 偷漏税等原因,会粉饰会计报表,调节盈余,因此,如何分析和识别企业的盈余质量的优劣程度,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等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问题。 二、盈余质量的评价标准及方法 (一)盈余质量的评价标准 尽管现在还没有可以衡量盈余质量高低的统一标准,但从理论上讲,可以对高质量盈余和低质量盈余两个极端情况作出合理的区分。如果财务报表盈余数据是对公司过去、现在和将来经济价值创造力和企业可信任力的评价依据,那么这项盈余就被认为是高质量的。反之,低质量盈余是指公司财务报表上的盈余对公司过去的、目前的经济成果以及将来经济前景的描述具有误导性。 1.经济收益观下会计盈余质量评价标准 在经济收益观下,对现行会计盈余质量的评价标准就是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匹配程度,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越接近,说明会计盈余的质量越高。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会计目标体现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行,且其准则的制订充分体现了收益确认的资产负债观,也就是收益的确认更多地体现为期初期末净资产的变动,目前的会计收益不仅包含营业收益,而且包含了持产收益,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差距已然缩小,提高了会计收益的决策相关性。但由于目前公允价值计量无法普及,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差 第2013年第1期(总第413期) 商业经济 SHANGYEJINGJI No.1,2013TotalNo.413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3)01-0101-03101--

盈余质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质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盈余质量的研究能够帮助投资者采取更为优化的投资策略,从1968 年Ball 和Brown 对盈余质量的研究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广大学者对盈余质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主要从财务分析和公司治理两个方面对盈余质量的文献进行整理。 关键词:盈余质量;财务分析;公司治理 从1968 年Ball 和Brown 的研究“会计盈余的经验评价”及Beaver 的“年会计盈余宣告的信息含量”证明了盈余质量的有用性之后,对于盈余质量的研究开始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这几十年对盈余质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基于财务分析角度对盈余质量的研究 盈余质量,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来讲,就是选择财务指标对盈余质量进行分析,如利润和净现金流量之比,净资产盈余率,每股现金流量,销售净利率等。 Lev and Thiagarajans(1993)引进了计量盈余质量的一个很有创意的方法。他们区分了财务分析师用来评估盈利质量的12 条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应收账款相对销售收入的变动、存货和订单的积压等等。对样本中每个公司的12 条基本原则,Lev and Thiagarajans 分别赋予 1 分或0 分,然后相加,以其总和来计量盈利质量。他们把样本公司按得分高低分成5组,应用回归分析检测各组的盈余反应系数(ERC),发现盈余质量高的样本组其ERC也更高,从而验证了盈余质量同ERC 存在正相关。Sloan(1996)将会计盈余分成应计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两部分,并通过未来会计盈余对应计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的回归来进行盈余质量的研究。研究发现应计利润的系数小于现金流量的系数,从而得出结论:在会计盈余的组成部分中,应计利润的持续性弱于现金流量。这表明,当前会计盈余中,若应计利润所占比重高,这表明盈余质量低。Dechow and Dichev (2002)通过对应计在会计处理上的模型化分析,发现当前的应计可以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和估计错误来表示,从而构建了著名的DD模型。由于长期应计跨度时间较长,可能跨越几个甚至几十个会计期间,因此,无法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进行很好的回归。所以,在DD 模型中只能以短期应计,也就是流动性应计作为因变量,通过回归出的残差来反映流动性应计中的估计错误数量。作者通过与流动性应计的绝对额比较,发现该残差能够更好地区分不同的长期应计前盈余持续性的企业。但是他们并没有讨论长期应计评估的错误问题,也未能阐述对流动性应计回归出的残差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应计总额的盈余质量。从实际应用角度来说,DD 模型受

解读上市公司利润表新变化(1)

解读上市公司利润表新变化 2006年2月,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利润表的内容及呈报进行了不同于西方国家及国际 会计准则的改进,这时的“利润”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利润,其质量和实质都有所变化,下面给予简单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新会计准则中利润表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对利润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要素的调整、会计计量基础的变化上, 其中主要体现在“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即主要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除存货外的大部分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一)利润要素及定义的变化 原会计要素包括六个部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属于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属于利润表要素。新《基本准则》对六大会计要素作了重大调整,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润金额取决于这三者的计量。 (二)利润确认计量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而按照现行国际惯例把公允价值(Fair Value)概念引入中国会计体系,在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都引 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利润。 1、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的调整。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一条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第二十二条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并同时满足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和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估计两个条件的,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损益。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三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及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两个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资产减值产生的损失。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五条规定:“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第十七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5、债务重组收益。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四、五、六、七条中规定: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

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会计学 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目前,国内外研究关于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文献主要分为几个方面:(1)研究是否存在大量企业利用现有资产减值制度进行盈余管理;(2)研究企业利用现有资产减值制度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体现在哪些方面;(3)研究在现有的资产减值制度下能够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和改进资产减值制度的建议措施。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1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关于运用资产减值制度进行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学者们从不同的动机、手段等方面进行解释,并大都采用了实证研究。 Zucca,Campbell(1992)采用实证的方法提取了1978-1983年67家企业公布报表的资产减值数据,结果显示,72%的公司属于制造业,而且大部分企业在第4季度自行确认减值损失。研究表明,超过80%企业的减值行为属于“大清洗”或“利润平滑”,他们的研究验证了利润操纵的存在。 Nichols(2000)的研究表示,因为在前三个季度发布计提减值消息会对公司股票造成很大影响,所以管理层一般都选择在第四个季度才公布减值消息,这和Zucca,Campbell的发现有相似之处。 Krishnan(2003)选取了1989-1998年由6大会计师实务所审计的公司,从审计师的角度检验了其职业水平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公司利润操控可能性相对较小。由此可见,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与前面学者观点不一样的是Francis,Hanna,Vincent(1996),他们对3年间674家美国公司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他们找到价值减损变量、减值损失的变量分别是公司和行业的历史股票回报率、账面市值比以及总资产回报率,验证了资产减值并不是所说的“大清洗”或“平滑利润”的工具。 2 国内文献综述 王跃堂(2002)对1998年 A 股上市公司执行三大减值政策(除坏账准备

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研究的意义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有相当的必要。会计盈余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他是企业决策者,投资者,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作出决策的依据,也是一个企业经营成果评价的重要指标。盈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取得信贷资金,商业信用,公司上市,保持配股资格等。同时从委托代理关系分析,企业的一系列契约组合包括企业与股东,债权人,政府,职工之间的契约,都是一种委托代理管理,但往往各个关系之间的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而作为企业管理者,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去采用机会主义行为,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委托者有必要对盈余质量做出正确的分析。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它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引擎的作用,影响着宏观经济的冷热,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时候,它 对提振我国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而盈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对房地产行业盈余质量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预期目标:通过研究更进一步的了解盈余质量的状况,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政府,职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个有利的判断依据,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出一些影响房地产盈余质量的特殊因素,并将部分特殊因素纳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希望对于这个特殊的行业的发展政策意见上有所帮助。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了会计盈余就开始了评价盈余质量的实务活动,但盈余质量的理论研究则是在会计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才开始的。财务分析收益质量法倡导者之一奥格洛弗(O’Glove)1987 年在他颇有影响的投资咨询报告《收益质量》(Quality of Earnings)中,将收益的持久性作为收益质量的主要问题。自从1968 年,Ball和Brown[在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上发表了“会计利润数字的经验性评价”一文,一场大的会计革命就此发生了。2002 年 1 月,美国会计学会(AAA)专门召开了“盈余质量”研讨会,对盈余质量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盈余质量被定义为:随着时间流逝,由应计制所确认的收益数额与公司流入的现金数额的弥合程度。而关于盈余持续性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后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了。Collins 和Kothari(1989) Easton和Zmiewski(1989) 验证了盈余反应系数与盈余持续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证券的β系数越高,风险越大,盈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分析研究 (ppt 14页)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分析研究 (ppt 14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分析研究1 张瑶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510275) [摘要]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其使用者关注,盈余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日益成为证券关注的焦点。理性的使用者不仅应当关注盈余的数量,还应关注盈余的质量。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随时间变化有无提高。笔者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盈余质量的定义和属性,回顾了检验盈余质量的常用模型,并构建了一套衡量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模型,然后对我国1994-2004年所有A 股上市公司样本进行了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资本市场盈余价值相关性不强;盈余的总体质量并没有随时间改变而展现出明显一致的提高趋势。最后,本文对可能影响盈余质量变化的会计准则、宏观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因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盈余盈余质量证券市场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 20世纪30年代以后,会计信息披露的中心由资产负债表转向了利润表,盈余(或收益,在本文中两者无区别)日益成为证券关注的焦点。在针对会计盈余展开的大量研究中,许多实证研究都表明相对于其他公司经营业绩的衡量标准来说,投资者更多地依赖于盈余信息(Biddle et al. 1995;Francis et al. 2003;Liu et al. 2002)。投资者通常根据会计盈余给股票定价,因为盈余水平和盈余变动可以反映投资者能够辨别并据以进行适当定价的、与公司目前及未来经济价值创造能力有关的信息(Hawkins,1998)。管理者同样将盈余看作是投资者和分析师评估公司价值的关键尺度(Graham et al. 2003)。在Hirst和Hopins(2000)设计的一个研究分析师评估活动的有趣实验中,分析师对盈余信息的关注也是显著的,但是他们对盈余质量的关注并不显著,他们不能很好的识别盈余管理。赵宇龙、王志台(1999)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为研究对象,证明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明显的“功能锁定”(Functional Fixation Hypothesis)现象,投资者在买卖股票的投资决策中,对会计盈余数字的反应仅仅锁定在名义的盈余数字上,而对会计盈余的质量缺乏应有的关注。 如果盈余质量存在严重问题,那么盈余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必然会降低,进而导致投资者投资决策和分析师的分析结果失误,所以报表使用者需要更多地关注利润增长源而不仅是利润的数量。借鉴相关研究,本文将以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所有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评价盈余质量的指标,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我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有无提高 2.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变化的可能因素有哪些 (二)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李晓西在《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已经达到了市场经济中等水平;樊纲、王小鲁多年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表明我国市场化程度还在不断提高。然而在市场经济国家,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依据会计和统计提供的信息来配置资源,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 在此感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徐莉萍讲师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浅谈影响企业盈余质量的因素及分析方法

浅谈影响企业盈余质量的因素及分析方法盈余质量指企业盈余的优劣程度。我国企业报告的盈余,是会计 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对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开展的各种经营业务进行确认、计量的结果。部分企业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商业信用、公司上市、保持配股资格、偷漏税等原因,会粉饰会计报表,调节盈余,因此,如何分析和识别企业的盈余质量的优劣程度,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等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问题。 一、决定盈余质且分析的相关因素 1.会计政策与盈余质量的关系 如企业执行适度稳健的会计政策,有利于产生高质量的利润。在 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法中,企业一方面应选择较小可能高估资产和收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及时预计和报告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以销售成本为例,销售成本由存货的历史成本转化而来,存货计价方法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销售利润的质量。在选择稳健的存货计价方法时,就应该考虑:物价水平因素、技术进步、存货保管不善等因素导致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应该提取存货跌价损失准备,在损失发生的当期计入当期损益,使得确认的利润比较实在,从而提高当期盈余的质量。其他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例如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折旧、开办费的摊销等等。如果企业采取稳健的

会计方法确认和计量这些费用,就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盈余。反之,如果企业没有采用适度稳健的会计政策,对于有关费用和损失的确认不够及对和全面,那么该企业报告的会计利润就存在包含潜在的风险损失而降低了质量。 2.财务状况与盈余质量的关系 盈余质量不仅涉及到利润这个因素,一些财务活动也对盈余质量产生影响,这些影响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反映出来。 (1)应收账款周转率。在企业维持稳定的销售水平和信用情况下,各期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应该相对稳定。即便在企业扩大销售的时期,也应该力争实现应收账款余额与销售额同步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销售额和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扩大销售额 之前的该比率应基本持平。如果企业在利润额不下降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大幅度下降,说明当期利润的质量由于受到财务状况变化的影响而有所下降。 (2)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一般认为,这两个比率高,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好,短期偿债能力强,不存在支付危机。通常认为该比率的上升是财务状况好转的迹象,但从盈余状况来分析。如果二者与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