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和城市

人口和城市

人口和城市
人口和城市

专题三人口与城市

第一讲人口数量与人口迁移

复习目标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考点透析

一、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

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不同人口增

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

的速度快慢不同,对人口发展进程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

有利有弊,如下表所示:

人口增长模式利弊原因

原始型(高高低)能满足农业社会对农

业劳动增长的需求

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

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

高,自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大

传统型

(高低高)

劳动力充裕,促进经

济发展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

面的压力,导致积累减

少、经济发展速度降

低、贫困加剧等,进而

引发各种资源、环境和

社会问题

自然增长率高,人口急剧增长

现代型(低低低)利于经济积累和经济

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和兵员短缺,养

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

口生活困难和生活孤

单等

少年儿童比重不断下降,老年人

口比重不断上升

二、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的区别

项目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

角度主要是从自然资源(淡水、土地等)

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来确定地球可

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及经济、社会发展和

消费水平角度确定的最适宜的人口数

“生存”和“发展”它强调生态系统供养人口的自然基

础,体现的是人口生物学意义上的“生

存”,它表示的是一个警戒值

较好地体现了人口在“发展”层面上的意

义。不仅反映了人口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

展,而且体现了人口数量与一定的经济、

社会发展的相适应性

人口数量大;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的环境

承载力是生物生理性的人口容量,即

把人均消费水平压缩到最低所估算的

最大抚养人口容量

小;根据现有的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

生活及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量变

动情况,来估算的未来某一时期所能容纳

的人口规模

因素受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制约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三、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推力和拉力因素。而一地的推力和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人口迁移对环境、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下图:

四、国际人口迁移与我国人口迁移 时间 主要流向

主要原因

特点

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 欧洲→美洲,非洲→美洲,亚洲→美洲,中、日、印→东南亚 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辟,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 旧大陆→新大陆,已开发地区

→未开发地区

二战后

拉美→北美,东南亚→西亚,南欧→西欧(欧洲人从美洲回迁,使欧洲变成人口迁入区,且欧洲移民减少,拉美和亚洲成为移民主要来源地)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永久性移民比例减少,迁移形式更加多样。政治性人口迁移激增;流向发生很大变化

我国人口迁移

古代

迁往社会环境及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①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②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和自然灾害

大批迁移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东部人口稠密区→东北、西北等地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发内地、建设边疆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山区→平原,农村→城镇,贫困区→发达区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农村大量劳动力获得解放

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人口素质较低;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本世纪,我国将迎来劳动年龄人口、老龄人口、总人口三大高峰。在人口问题现状中,五大难题相互

叠加: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艾滋病呈蔓延之势;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增大。

2.我国的人口政策: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

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

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考例透析

(2014·新课标I卷)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

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下图,完成1-2题。

1.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

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A.① B. ② C.③ D.④

2.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 1950-1970年

D. 1970-1990年

3、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

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

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2014·福建卷)人口抚养比是指

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

口数之比。图3示意1980~2030年我国

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4~5题。

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

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

育程度 D.年龄结构

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

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

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2014·江苏)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1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2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1~2题。

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放

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2014·黄山一模)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

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的社会。读我国老

年人口统计及预测图,完成3~5题。

3.据材料可知()

A.2000年后,我国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

B.2023年我国60—65岁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C.2010年我国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D.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4.我国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近年两者老龄化程度逐渐接近,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

B.不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C.农村迁入城市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小D.城市老年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

5.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状况,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B.适当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C.大量接纳海外移民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读下面两幅图,回答6~7题。

6.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C.人口的迁入,不会对A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D.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7.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

①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③促进了该市的产业结构的升级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下图示意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迁移数量的关系(曲线分别表示乡村之间、

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四种人口迁移类型)。读图完成8~9题。

8.影响①曲线的因素可能是()

A.矿产资源的开发B.土壤肥力衰竭C.城市化D.新航线的开辟

9.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为()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1995~2003年净迁移人口(停

留时间90天以上的迁入和迁出人口差值)占该地区总人口

的比例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各省级行政区()

A.人口迁入量平原小于山区B.北京市人口迁入量最大C.直辖市以人口迁入为主

D.少数民族自治区以人口迁出为主

11.以下省区人口迁移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江西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红壤贫瘠

B.四川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

C.新疆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

的需要D.北京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政策鼓励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

图,完成12~13题。

12.该区域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合理排

序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

13.②时期该区域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地矛盾尖锐B.人口增长过快C.劳动力过剩D.社会负担过重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我国某省常住人口为94 023 567人。下图中N点表示该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在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21.00%;15~64岁人口占70.64%;65岁及以上人口占8.36%。M 点表示该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据此完成14~15题。

14.近10年来,该省()

A.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B.接近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逐渐出现

C.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D.劳动力数量增加,但所占比重减少

15.该省老年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为()

A.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B.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C.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出D.自然灾害频发

二、综合题

1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据日本朝日新闻2014年8月20日报道,截止到今年3月为止,日本人口为1.2 239亿人,比去年减少26万6004人,连续四年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创历史最高,为25.9%。与此同时,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则降至历史最低,为13.4%。50年后日本人口减少至8 674万人。下图为2008年日本人口金字塔示意图。

(1)简述日本人口增长的特点。

(2)简析日本2014年以来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3)判断日本人口结构类型,并评价此类人口结构的利弊。

(4)提出解决日本人口问题的一条措施,并阐述理由。

17.“十二五”期间,宁夏实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让35万贫困人口告别西海固,实现异地安家、异地创业、异地致富。所谓生态移民,就是实施有土有水安置,移民还是以从事农耕业为主。下表为生态移民移出县——西吉县和移入县——红寺堡部分自然要素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2)简析生态移民的社会经济意义和生态影响。

(3)依据表格信息分析,红寺堡适合发展种植业还是畜牧业?请阐述理由。

第二讲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

复习目标: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考点透析一、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分区的成因影响举例

历史因素早期土地利用有深远影响上海现代化中心商务区是外滩和陆家嘴

功能分区也在变化西方国家有些大城市中心边缘住宅成为贫民区

经济因素交通通达度市中心通达度好,租金最高;主要公路两旁和

公路交会处,租金较高

距市中心远近商业区多布局在市中心

社会因素收入的高低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

常见原因

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形成

知名度可以提高身份与地位,是一种

强大的积聚力量

美国好莱坞

种族或宗教信仰可以形成聚居区北美和欧洲的唐人街和黑人社区

行政因素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

划,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兴工业园区的建设

其中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总结如下:(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城市地价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

地价随距市

中心距离的

变化

各类土地利

用付租能力

随距离递减

示意图

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付租能力商业用地付租能力随

距离递减最大,距离

市中心远近对商业影

响最大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

距离递减较小,距离市

中心远近对住宅影响较

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

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的影响

最小

区位市中心靠近市中心处远离市中心处

区位选择原因最大程度接近消费人

群,商业付租最高

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

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空间较大,地租成本比

例高,该区域内工业付租最高

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具体分析如下:①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②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通达度差,地租较低,一般为住宅用地。③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地租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比较

特点及成因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特点起步早晚晚早发展快慢快慢城市化水平低高

发展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特点及成因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形成的原因①产业革命比发达国家晚,二战后,

发展中国家纷纷取得民族独立,经

济迅速发展②乡村人口基数大,增

长快③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

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①产业革命开始早②新技术革命以来,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大提高,使大量乡

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③人们对环境质

量要求提高;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

主要表现成因危害整治措施

环境质量下降大气

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

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

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

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

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

降,危害人体健康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严

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

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

城市地面径流

危害人体健康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

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

垃圾

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

垃圾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

收、利用

噪声

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

工和社会生活

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

谈、甚至损害人体健康

噪音大的工厂远离城市

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汽车数

量不断增加

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

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

环境质量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

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

住房建设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

无序迁入

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

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

业岗位

工业区的合理布置原则

便利的交通工业为降低成本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工业区与生活居民区之间要有方便的联系;使用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或拥有女性劳动力多的工业,接

近生活居住区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民的污染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污染较大和危险的企业尽可能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

污染空气和水源的企业可布置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

在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绿化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在环境免受工业区直接污染

带内可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非长期停留的建筑,如消防车库、仓库、停车场、市政工程构筑物等。

考例透析一、

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1)据此完成1-2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

(2014·广东卷)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由图可知,下列描

述符合该地乡村聚

落数量空间分布特

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

海拔1250-1400m的

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海拔段中,

坡度﹤2°的区域聚

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在各海拔

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2014·山东卷)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

成5-6题。

5、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的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6、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A、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图1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2题。

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

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散

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

(2014·四川)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

图回答3~4题。

3.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A.2千米附近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D.10千米附近4.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读武汉城市圈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示城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A.武汉B.咸宁C.孝感D.黄石

6.关于该城市圈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武汉市的服务范围可以扩展到城市圈的其他城市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远③天门市比武汉市服务种类少、级别低④各级城市间相互独立、互不联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4·宝鸡质检)延安坐落在陕北黄土高原的中部,延河与南川河的交汇处,周围有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环峙,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城市。

读延安市地域形态分布图和“引黄济延”线路示意图,完成7~8题。

7.对延安市地域形态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交通运输D.城市规划

8.“引黄济延”是跨流域调水的大型工程。该工程的建设不仅为延安城区提供了水源,而且解决了延川县城、永坪石油工业区以及延安姚店工业新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该工程对延河流域和延安市城区的主要影响有() A.改变延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B.减小延河流域污水的排放总量

C.改变延安市城区的地域形态D.缓解延安市城区用水紧张的状况

读某市示意图,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该市功能区分布及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京珠高速公路东侧为老城区、西侧为新城区B.城市空间发

展战略方向主要是西北—东南方向

C.“西山”和“北水”区域以生态恢复为重点,构建旅游休闲带

D.M工业区的规划布局有利于保护市区的大气环境

10.该市欲在N1或N2处建一个批发型商场,应选择的位置及理由是

A.N1处商业经营成本更低B.N2处与工业区距离较近,离

货源地更近

C.N1处更利于批发等业务的开展D.N2处市内外联系更加便捷

城镇化率指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指拥有城镇户籍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举家迁移比率=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读我国城市化进程表,完成11~13题。

2002年2012年年均增长

城镇化率(%) 30.09 52.57 3.07%

户籍人口比率(%) 27.89 35.29 2.38%

举家迁移比率(%) 22.38 20.66 -0.80%

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千米) 25 973 45 565 5.78%

11.2002—2012

A.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B.城镇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

C.人口城镇化慢于人口市民化D.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

12.表格中数据反映的突出问题是()

A.环境污染逐步加剧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C.城镇人口增长过快D.城镇土地扩张过快

13.为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兴建卫星城镇,增加城市人口容量

B.扩大城市用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C.调整行政区划,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D.加快产业发展,繁荣区域社会经济

右图为某城市用地规划示意图(甲组团为老城区)和该

城市局部地区交通通达度等值线图(图中数值越大表

示通达度越好),读图回答14~16题。

14.拟规划的物流中心应选址在()

A.甲组团B.乙组团C.丙组团D.丁组团

15.依据该城市局部地区交通通达度等值线图判断,该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在()

A.A地B.B地C.C地D.D地

16.图中D处交通通达度较差,其原因最可能是()

A.建筑物稠密,道路狭窄B.紧邻中心商务区C.地形崎岖D.处在城市的几何中心

二、综合题

17.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和上海市区及郊县

土地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分析上海地区

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

区,请说明其原因。

(3)请从资源、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

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你认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应从哪些方面来推进?

人口参考答案

考例透析一【答案】1、A 2、C 3、C 4、D 5、B

强化训练1、【答案】 B 【解析】1980年以后,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由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4‰,说明人口规模持续增长。

2、【答案】 C 【解析】放开单独二孩,可以增加少儿比重,从而减少老年人口比重,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3、【答案】 A 【解析】2000年后,65岁以上人口超过7%,说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C项错;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说明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A项对;分别读出不同年份60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两者之差最大的年份才是60~65岁人口数量最大的年份,而两者之差最大的年份并不是2023年,所以B项错;由图可知,2050年老年人口数量大于2040年,所以D项错。

4、【答案】 C 【解析】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人口,老年人口比重很小,这样就导致农村老龄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程度加剧,而城市由于青壮年人口的迁入,老龄化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5、【答案】 B 【解析】我国目前人口仍然过多,故不能取消计划生育政策;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应适当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大量接纳移民不可取;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能解决赡养费用高、社会负担重等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6、【答案】 D 【解析】从图中无法判断该市人口与外来人口的多少;人口迁移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由图可以看出,迁入人口的性别比例不平衡,可能会使A市产生婚姻生育等问题,迁入人口中年青女性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的产业结构有关。

7、【答案】 C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迁入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可以缓解该市劳动力短缺状况,促进该市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由于该市从业人员以第三产业为主,所以迁入人口对该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帮助不大。

8、【答案】 B 【解析】读图可知,①表示乡村之间人口迁移,它是人口迁移最早的形式,人口迁移数量小,可能是因为某一区域土壤肥力衰竭。

9、【答案】 D 【解析】①表示乡村之间,②表示城市之间,③表示城市到乡村,④表示乡村到城市。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所以人口迁移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

10、【答案】 C 【解析】读统计图可知,直辖市以人口迁入为主;图中数据不能反映人口迁入量与迁出量;北京市与广东省净迁移人口率相等,但广东省人口比北京市多,所以广东省人口迁入量比北京市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不一定以人口迁出为主,如新疆、西藏就是以迁入为主。

11、【答案】 C 【解析】江西、四川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相对落后;新疆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北京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

12、【答案】 D 【解析】金字塔的底部大,顶部小,反映年轻型人口结构,即图②;底部变小,中部变大,反映成年型人口结构,即图③;顶部变大,底部变小,反映老年型人口结构,即图①。按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②③①。

13、【答案】 B 【解析】从②图可知,婴幼儿所占比重较大,说明人口出生率较高,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14、【答案】 C 【解析】0~14岁人口所占比重减少,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上升,增加到8.36%,说明该省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15、【答案】 B 【解析】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增加,表示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得到提高。

16、【答案】(1)人口数量减少;老年人口数量增加;青少年人口数量减少;死亡率上升等。

(2)受2011年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影响,人口死亡率上升;受文化观念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负增长;国际移民减少等。

(3)根据人口金字塔图及文字信息判断,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总人口数量减少,人口结构为老年型。利:社会稳定,经济稳步增长,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弊:劳动力逐渐短缺,养老负担较重等。

(4)积极发展社会养老福利事业。有利于妥善解决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或积极引进国际移民,有利于节约教育投资,解决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解析】第(1)题,人口增长特点从人口总量变化,出生率、死亡率变化,不同年龄人口增长情况方面分析。第(2)题,人口数量变化从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两方面来分析。分析日本2014年人口变化时,应注意2011年自然灾害对日本的影响。第(3)题,根据人口金字塔可推断人口结构,收缩型金字塔为老年型人口结构。老年型人口结构的利弊,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4)题,措施应根据人口老龄化问题来提出,选择措施的理由即措施的具体作用。

17、【答案】(1)山地、丘陵地形,干旱、缺水的环境不利于人类生存;土壤贫瘠,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

(2)社会经济意义:促进移入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农牧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增加居民的就业,提高收入;加强移入区和移出区社会文化交流;调整人口分布等。生态影响:减轻移出区生态环境的压力,有利于生态的自然恢复和重建;增加移入区人工草场和植被的面积等;不合理的开发易导致土地盐碱化、荒漠化等问题。

(3)适合发展畜牧业。降水少,蒸发旺盛,日照时数多,适合发展畜牧业。或适合发展种植业。宜农荒地多,日照强,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种植业。

城市学案参考答案

考例透析一、1、D 2、B 3、C 4 、A

【答案】5、B 6、A 【解析】5.通过读图分析,该图中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林地分布在城区之间,并且面积较大,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B正确项;但这种布局延长了居民出行距离,不利于各区之间联系,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因此A、C、D错。 6.根据所学知识和风频图示:物流园区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地租较低、面积较大的①处;而化工园区应布局在风频较小的③处或④处。但④处位于河流的上游,易污染水源,并且④处距离城市较近,易污染城区大气,因此化工园区布局在③处较合适。考点:城市布局模式的优点;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的布局。

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3、【答案】 D 【解析】考查了距市中心远近人口密度变化。根据图中两条曲线分析,距市中心6千米以外2010年较1990年增长,在10千米附近,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选项D正确。

4、【答案】 D 【解析】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等级及城市化。根据图中人口密度变化分析,2010年市中心区人口密度显著下降,城市郊区人口密度上升,说明该地区城市化明显,城市化水平提高,选项A错误;人口密度变化受城市地租水平影响较大,选项B错误;城市等级提高在图中表现不明显,选项C错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促进了人口密度的变化,选项D正确。

5、【答案】 A 【解析】武汉市为湖北省省会且位于水陆交通的枢纽位置,服务范围最广,等级最高。

6、【答案】C【解析】武汉市是区域中心,服务范围最大,服务种类最多;低等级城市数量多,但相距近;各城市通过公路、水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联系。

7、【答案】 B 【解析】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是当地地形的典型特点。图中显示延安市的地域形态主要是由地形因素造成的。

8、【答案】 D 【解析】延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受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影响很小;黄河水引入延安后,该地用水量相应增大,污水排放总量有可能增大;延安市的地域形态主要受地形影响,跨流域调水不会改变城区的地域形态。

9、【答案】 C 【解析】京珠高速公路东侧为新城区、西侧为老城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主要是南—北方向;M工业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区,不利于保护大气环境。

10、【答案】 D 【解析】批发型商场面积较大,建在地价廉价的城市边缘,还必须有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11、【答案】A【解析】通过表格数据可知,城镇化率年均增长大于户籍人口比率增长;我国城镇化水平较低;举家迁移比率年均增长为负值,说明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

12、【答案】D【解析】从表中数据看,城市建成区面积在扩大,其年均增长率大于城镇化速度。

13、【答案】D【解析】兴建卫星城镇主要是为了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提高城市化水平,应该大力发展经济,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14、【答案】 B 【解析】物流中心拟规划在交通发达的地方,乙组团靠近高速公路出口处,适合规划物流中心。

15、【答案】A【解析】从该城市局部地区交通通达度等值线图分析,A地交通通达度最好,判断该地为城市的中心商务区。

16、【答案】A【解析】图中D处交通通达度等值线较小,即该地交通通达度较差,这最可能是因为该地建筑物稠密,道路狭窄。

17、【答案】(1)1980年以后上海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而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说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3)耕地资源锐减(土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

(4)将城镇的务工人员转为城镇居民,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扩大城镇用地规模等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人口2009-2014各大城市流入数据

人口2009-2014各大城市流入数据 热点分析北上广之外,中国人口正集中涌入五大城市只 五年前的2009年,一场世界金融风暴袭来,东莞的出口加工制造业深受重伤,随后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产业转移浪潮。与之相伴的,是农民工们回乡就业的新闻,不断出现在网络上。 那个传说中的世界工厂,就此衰落了吗? 数据告诉我们,在过去的五年,东莞流入人口200万,比内陆任何一个城市增加的人口都要多,东莞的制鞋服装厂搬走了,旁边深圳不堪高地价压力的高端制造业又搬过来了,比如华为和大疆创新的新生产基地,都聚集在东莞松山湖周边,这里离深圳市中心的高速公路也不过大半个小时的车程,往来交流相当方便。而深圳白领到东莞置业,正在和二十年前的香港人到深圳买房一样,成为新的流行趋势 以下是最近五年的一二线城市人口流入情况: 464472269.jpg 注:数据来自各地政府统计公报或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万人。 人口流入呈现三个规律—— 第一,高度集中在三大都市圈。 人口流入超过100万的13个城市,三大都市圈就占了8个,长三角有沪苏,珠三角有广深莞佛,渤海湾有京津。 长三角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常州=流入863万人。 珠三角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流入796万人。 渤海湾北京+天津=流入684万人。 流入速度非常凶猛,以这个速度,2020年左右,上海就将拥有3000万人口,北京也将突破2500万人口,天津将拥有1800万人口,广州和深圳将分别突破1500万和1300万人口。 长三角7大城市将合计拥有8000万人口,珠三角4大城市将合计拥有4800万人口,京津合计将拥有4300万人口。 放在全世界来说,这三大都市圈所拥有的人口数量都将是进入前三名的。 第二,非都市圈人口,流入集中在五大枢纽城市。 流入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中,只有郑州、成都、重庆、厦门、武汉五大城市不在三大都市圈。 其中的成都、重庆、武汉,这三大城市是近年来GDP快速增长的明星城市,分布在长江中上游的枢纽位置,既是国家规划中成渝都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又得益于近年来沿海产业转移的东风,出现在榜单上一点都不意外。 意外的是郑州和厦门。 郑州的GDP不高,经济水平并不瞩目,但是其周边巨大的农业人口数量,和作为省会城市、铁路交通中心所拥有的得天独厚优势,使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五年时间里,这座城市吸引了185万人口流入,以这个速度,五年之后就将追上武汉,成为中部第一大城市。 郑州近几年比较引人关注的,一个是吸引了富士康落户,光这个工厂招聘的工人就超过了30万,二是李博士发起的郑东新区建设,大手笔的一挥,就划了1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早年间曾经是著名的鬼城,不过现在的入住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说。另一个是厦门。在一片巨无霸城市中,厦门只能算是袖珍级的。不过近年来,福建经济发展的不错,得益于最高层的亲切关怀,引入了一大堆石油化工厂,湄洲湾和古雷半岛现在都已

第三章:交通调查与分析

第三章交通调查与分析 §3·1交通调查的意义、内容及要求 一、交通调查的目的 交通调查是指通过统计、实测与分析判断,掌握交通状态发展趋势及有关交通现象的工作过程。 交通调查的目的: ①准确掌握交通现状及其变化规律; ②为未来的交通需求提供相应的道路工程设施及交通管理控 制手段。 二、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 交通调查涉及人、车、路与环境等综合交通系统中的各个方面,范围相当广泛,主要有 l.交通流要素调查 2、交通需求调查 3.交通事故调查 4.交通环境调查 由于交通需求调查已成为交通规划部门的专项调查,交通事故调查、交通环境调查均已成为交通管理部门及城市建设部门的专项调查。 三、交通调查的基本要求 ①调查条件、目的必须予以注明; ②交通调查与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也应视实测目的要 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予以选择; ③调查人员要有较好的素质,其中包括技术水平和分析能力、 工作态度; ④需要有广泛的协作和良好的组织。

§3-2交通量调查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一、交通量调查目的. 交通量的调查是在固定地点、固定时段内的车辆数量调查。 调查汽车交通量的目的是: 1、在某一地点作周期调查,了解交通的组成、分布,掌握交通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据此可预测交通量及其发展趋势; 2、为道路规划、建设及交通营运管理与控制,提供交通流量流向、车速、延误、停车等数据: 如:为确定投资顺序,安排资金与效益评估提供依据; 确定设置信号,标志及采取某乡交通管理措施; 为道路几何设计及交通控制设计提供依据…… 3、通过事前、事后的交通量调查,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与交通管理措施的效果; 4、在交通研究中通过交通量调查掌握交通实态与变化的规律; 5、用于推算道路通行能力、预测与计算事故率及道路运输成本和效益等为制定交通政策法规与科学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二、交通量调查的种类 就交通动态观点分类交通量调查有如下几种: 1.区域交通量调查 2.小区边界线交通量调查 3.核查线调查 4.特定地点或专项交通量调查。 三、交通量调查的方法 1.确定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应根据调查目的来确定,一般选在下列各处: 1)不受平面交叉口交通影响的路段; 2)交叉口各人口停车线处;

中国七大中心城市人口概况

中国七大中心城市人口资源大调查 张志忠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制约我国高速发展的关键却是人口问题。因此本文特从我国地域划分上的七大区域,选取七个代表性的中心文化城市,从人口数量、人均寿命、家庭规模、男女比例、人均收入、文化素养及配套的医疗保健等多方面,作了较为详实的调查,以期对我国的人口决策有所助益。 华北华北——————北京北京 北京市常住人口:1381.9万人 北京市人口密度:668人/平方公里 北京市“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3.6万人 北京市共有家庭户:417.6万户 北京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人 家庭规模:三口人和两口人是北京市家庭户的主体 北京夫妻之间的平均年龄差为:2.6岁 北京平均每户就业人口:1.58人 北京市人口出生率:6.0‰ 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0.9‰ 北京市人口死亡率:5.1‰ 北京人口的平均年龄:35.7岁, 北京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76.7岁,其中男性为74.9岁,女性为78.6岁 北京人口的平均寿命:75.85岁 北京市的男性:720.6万人,占总人口的52.1% 北京市的女性:661.3万人,占总人口的47.9% 北京市人口的性别比为:109(以女性为100) 北京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071. 6万人 北京市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10.3万人 北京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263万人 北京市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87.8万人, 北京市市人口中,0—1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6% 北京市市人口中15—64岁的人口为:1078.6万人 北京市市人口中15—6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8.0% 北京市市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5.5万人 北京市市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4% 北京市人口中拥有的少数民族:56个 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77.8元 北京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98.8元

2020高考地理二轮课标通用专题提升练7 人口、城市和交通

专题提升练7人口、城市和交通 能力升级练第16页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下表为年份指标甲国乙国 2000 老年人口比重 6.916.2 老年抚养比10.024.8 2010 老年人口比重8.517.0 老年抚养比18.625.6 2020(预测) 老年人口比重11.920.8 老年抚养比26.333.0 A.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乙国 B.甲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小 C.乙国人口老龄化早于甲国 D.乙国人口老龄化晚于甲国 2.2000—201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甲国() A.少年人口增长速度慢于老年人口 B.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 C.大量劳动力的国际劳务输出 D.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乙国人口老龄化时间早于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甲国。第2题,从题干材料可知老年抚养比是指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说明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 (2016·天津卷,5)读图,完成第3题。 我国某省1990—2014年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 3.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率的变化。由图中可以看出该省1990—2000年常住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说明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增长率较高;2000年之后,人口数量增加速度放缓,人口增长率较低。D项符合要求。 读2005—2012年河北省城镇化率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2005—2012年,河北省的城市化处于() 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5.河北省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有() ①地处环首都、环渤海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②国家“十二五”规划将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有政策支持③城镇体系不完善,大城市带动能力弱④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4.B 5.B 解析:第4题,从图上可以看出,2005年河北省的城镇化率为37.70%,到2012年城镇化率为46.80%,说明河北省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逆城市化是出现在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的现象;再城市化是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退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第5题,河北省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城镇体系不完善,大城市带动能力弱;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而地处环首都、环渤海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国家“十二五”规划将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有政策支持,是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2018·海南卷,4~5)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下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第6~7题。

2017城市人口排行

2017年中国人口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城市人口是怎样排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了2017年中国城市人口排名,一起来了解吧。 2017年中国城市人口排名 1、重庆市2884.62 重庆人口多,不过神奇的是,重庆的房价并不高,不过新政出台,央行年内三度降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楼市迎来了大利好,重庆楼市回暖会越来越明显。 2、上海市2301.91 均价:31670元/㎡,环比:↑1.13% 业内相关人士指出,上海的房价已进入一个常态化的上升通道,北广深的房价未来将延续上涨态势。 3、北京市1961.24

均价:32131元/㎡,环比:↑2.12% 4、成都市1404.76 成都是有名的天府之国,不过人口虽然多,房价也不是特别高企,是不少人安居乐业的好去处。 5、天津市1293.82 平均价格:12033元/平方米环比涨跌:-0.49% 6、广州市1270.08 均价:18484元/㎡,环比:↑1.02%%

7、保定市1119.44 保定虽然名气不大,不过想不到小小的城市中,也有那么多的人口。 8、哈尔滨市1063.60 进入春季后,哈市楼市加速回暖——为完成年终销售大单、推盘走量,抢跑红五月烧热红六月已成为各家开发商的共识。

9、苏州市1046.60 平均价格:11503元/平方米环比涨跌:-0.03% 10、深圳市1035.79 均价:30615元/㎡,环比:↑0.08% 深圳房价疯涨,然而没想到深圳的人口竟然不是的2017排名城市或地区人口(万人) 1重庆市2884.62

3北京市1961.24 4成都市1404.76 5天津市1293.82 6广州市1270.08 7保定市1119.44 8哈尔滨市1063.60 9苏州市1046.60 10深圳市1035.79 11南阳市1026.30 12石家庄市1016.38 13临沂市1003.94 14武汉市978.54 15邯郸市917.47 16温州市912.21 17潍坊市908.62 18周口市895.32 19青岛市871.51 20杭州市870.04 21郑州市862.65 22徐州市858.05 23西安市846.78 24赣州市836.84 25菏泽市828.78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6第1讲逐题..docx

第一部分专题六第1讲 逐题对点特训 (2016-山东青岛3月模拟)甲、乙为人口超10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1?3题。 甲 0 2 6 8 10 1.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最大的原因是(D ) A.战争 B.自然灾害 C.经济发展水平 D.国家政策 2.缓解甲国人口问题的对策(C ) A.控制人口增长 B.人口迁移 C.提升国民素质 D.奖励生育 3.推测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A) A.具有成木优势 B.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升 C.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增加 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解析:由题意知,甲为中国,乙为印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本组题,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2016-浙江台州中学模拟)下图是1950年?2050年中国死亡率、出生率、劳动人口比例、老年人口抚养比变化曲线和印度劳动人口比例变化曲线图。据图完成4?5题。

D.甲一印度劳动人口比例 乙一出生率 丙一死亡率 丁一中国劳动人口比例 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 A. 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20?2025年 B. 印度劳动力拐点比中国推迟约25年,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 屮国劳动力优势在2013年开始逐渐下降,养老压力迅速增大 D. 中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人口历史上一直正增长 解析:第4题,我国现在人口模式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以后也会维持在低自然增 长率水平。所以甲、乙是出生率和死亡率,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所以甲是出生率,乙 是死亡率,A 、D 错;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儿童抚养比低,印度没有实行计划生育, 儿童比重大,所以目前中国的劳动人口比例较印度高,丙是印度劳动人口比例,丁是中国劳 动人口比例,所以B 对,C 错。第5题,读图,约2025?2030年间,中国人口岀现负增长, 人口总量是最多年份,A 错;印度劳动力拐点比中国推迟约25年,但不一定要大力发展劳动 密集型产业,B 错;根据图中曲线,中国劳动力优势在2013年开始逐渐下降,养老压力迅速 增大,C 对;中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人口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负增长,D 错。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屮等城市198()?2010年人口变化率图[注:净迁移率(%)=(迁入人口一 迁出人口)/总人口数]。完成6?7题。 6. 据图推断该城市人口( A ) 4. A. B. 卜?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B ) 甲一死亡率 乙一出牛率 丙一印度劳动人口比例 丁一中国劳动人口比例 甲一出生率 乙一死亡率 丙一印度劳动人口比例 丁—中国劳动人口比例 C.甲一出生率 乙一死亡率 丙一中国劳动人口比例 丁一印度劳动人口比例 "然 増 K 屮 (*) (%)主淋卑二枫

中国城市常住人口排名

中国城市常住人口排名(前50,2011年)注:按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排名

排名省内排名市区名称08市区常住人口(万)08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万)其中外来人口分布地域面积统计排名依据地域组成 1 上海市1750 1230万340 1000KM 2(2007年上海常住人口1858万人,户籍人口1378.86万人,来沪流动人口约660万人06中心建成区面积820平方公里)8区+闵行宝山浦东一部+真新新村街道 数据2:1750 1360万370 1600KM 2(06中心建成区面积820平方公里)8区闵行+宝山浦东大部+真新新村街道 2 北京市1600 1020 300 1160(2007年,北京市户籍人口达到1213.3万人,外来人口419.7万人城镇人口达1379.9万人06建成区面积1182平方公里中心建成区面积770平方公里,原规划城区面积1042平方公里)8区 3 粤1 广州市1020 680 195 920(07 建成区面积780平方公里规划2010年广州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将扩大到1000平方公里,并以新区建设为主,抽疏老城区的人口。届时广州的城镇人口将从2005年的601万人增加到1040万人2010年全市总人口1290万,其中市辖10区1090万。在空间分布上,中心组团总人口715万,城镇人口662万;番禺组团总人口255万,城镇人口218万;花都总人口120万,城镇人口90万)中心5区+白云区街道+番禺2街道)+萝岗区街道(传统城区) 数据2:广州市1020 860 300 1400 (07 建成区面积780平方公里)中心5区+白云区街道+番禺大部(沙湾以北)+萝岗区街道+佛山黄岐街道 4 天津市960 570 8 5 1150 (截至2007年,天津市城镇化率已达76.31% 2007年,城镇人口为850.89万人0 6 中心建成区面积53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是指外环绿化带围合的范围。中心城市由中心城区和滨海城区及多个组团组成规划2010中心城市实际居住人口66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25万人中心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56平方公里)中心6区+近郊4区一部分(外环以内)

人口城市与交通

人文地理专题一人口、城市与交通 知识体系 ■ 核心提炼 1 模式。 2.人口问题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 3.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 4 考点透析 1.人口增长 发展水平、人口政策、文化背景和婚育观念等方面分析人口增长特点。 2.人口增长模式 (1)判断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高(>3.0%) 高(>3.0%) 低(<1.0%) 传统型高(3.0%左右) 低(2.0%左右) 高(>1.0%) 现代型低(<2.0%) 低(<1.5%) 低(<1.0%) (2)影响 图6-2 3.人口问题 (1)人口结构 项目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人口问题 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 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 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 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 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 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 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的增 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 题 ②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 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 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需要鉴别胎儿性 别。 ③人口的文化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各学历层次人 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人口总体文化水 平过低,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 应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 (2)人口问题的区域差异 图6-3 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1 图6-1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 图6-1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考向一人口增长特征分析 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图6-4),回答1~2题。 图6-4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 B. 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C. 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苏 D. 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宁夏 2.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长呈现出较高的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特点 B. 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 C. 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D. 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的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北京的低 考向二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一个劳动

第六次人口普查 各大城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列表

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大城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列表 备注: 中心城区人口计算方式有两种口径: ①行政上属于主城区的辖区人口,加上近郊区城市化率已达100%的街道(整个区县所有街道达标则全部计算)。鉴于查询到每一个城市街道数据很困难,①口径用的是近郊区人口乘以城市化率得到的估算人口,不保证精确度。 ②行政上属于主城区的辖区人口,城市化率均为100%; 一线城市: 上海①中心九区、闵行区、宝山区、浦东区、嘉定区:1783万(这几个近郊区的城市化率已达到100%) 上海②中心九区:699万 北京①中心八区、昌平区、通州区、大兴区等部分街道:约1500万 北京②中心八区:1295万 广州①中心5区、黄埔部分街道、萝岗区部分街道、番禺区部分街道、花都区部分街道、南沙区部分街道:约950万-1000万 广州②中心5区:727万 深圳①关内(盐田、罗湖、福田、南山),宝安区、龙岗区:957万 深圳②关内(盐田、罗湖、福田、南山):354万 其他城市: 成都①中心五区(含高新区)、双流县部分街道、郫县部分街道、温江区部分街道、新都区部

分街道、青白江区部分街道、龙泉驿区部分街道:约790万 武汉①中心七区、东西湖区、经开区、江夏区部分街道、蔡甸区部分街道、黄陂区部分街道、新洲区部分街道:约700万 天津①中心六区、东丽区部分街道、西青区部分街道、津南区部分街道、北辰区部分街道、滨海新区部分街道:约650万 重庆①中心六区、渝北区部分街道、北碚区部分街道、巴南区部分街道:约650万 南京①江南六区、浦口区部分街道、雨花台区部分街道、栖霞区部分街道、六合区部分街道约600万 武汉②中心七区:573万 西安①中心六区、长安区部分街道、阎良区部分街道、临潼区部分街道约550万 成都②中心五区(含高新区):530万 杭州①中心六区、萧山区部分街道、余杭区部分街道约530万 沈阳①中心5区、东陵区部分街道、于洪区部分街道:约480万 哈尔滨①中心四区、平房区、松北区:452万(哈尔滨没有查到平房区、松北区城市化率,按100%计算) 重庆②中心六区:451万 西安②中心六区:448万 南京②江南八区 439万 天津②中心六区:434万 哈尔滨②中心四区:409万 沈阳②中心5区:404万 杭州②中心六区:356万

2018年度高等考试地理精选题收集06人口,城市与交通【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专题06人口、城市与交通【解析】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人口数据,数据显示,2016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3.6782亿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读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出生率仍呈增长态势,人口总量仍在增大 B.人口总数持续下降,老龄人口比重继续增大 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人口总量逐年减小 D.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解析】由图可知,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我国由于实现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目前人口总量仍在增大。 【答案】D 2.促使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劳动力需求量大 B.工业化迅速发展,劳动力需求量大 C.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生活方式普遍得到认可 D.人口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降低 【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降低,促使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答案】D

下图为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0.5%。据此回答3~4题。 注:数据来源于全国人口普查。3.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住人口减少是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是由于人口自然增长 C.劳动力不足,劳务输出数量减小 D.目前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解析】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因此常住人口减少主要是人口外迁导致的,这也说明该省的劳动力较充足;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根据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和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可知,该省目前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较低。 【答案】D 4.解决该省目前人口问题的对策最可行的是( ) A.鼓励生育 B.推迟退休年龄 C.接纳外来移民 D.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 【解析】根据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可知,该省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因此应通过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来应对这一问题。 【答案】D 读“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5~6题。

人口与城市与交通解读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单项选择题 [2013·石家庄联考一]读某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地区构成和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完成1~2题。 1.该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解析:读表可知,人口流入的地区主要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而人口流出的地区主要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乡村流出人口较多,流入人口较少,而城市流出人口较少,

流入人口较多。由此可判断,该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具有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的特点。 答案:C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有() 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②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高于人口流出地区③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机会多于人口流入地区④人口流出地区的生活环境优于人口流入地区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高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答案:A [2013·黑龙江东部高三联考]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完成3~4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上海 B.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C.北京、上海人口出现负增长

D.每年净增加人口西藏多于宁夏 解析:图中各省市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差值为死亡率,可见上海的死亡率最高,北京最低;北京自然增长率为正值,表明人口仍在增长;西藏人口基数远低于宁夏,尽管出生率略高,但人口净增长值小于宁夏。 答案:A 4.从图中可以看出() A.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一定高 B.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相差明显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D.江苏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超过其他四区市总和 解析:上海人口出生率高,但自然增长率低于北京;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死亡率相差不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存在负相关关系。 答案:D [2013·新课标高考原创卷]读西欧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5~7题。 5.该市①、②、③、④功能区最可能分别是()

人口与城市(区位分析)1

区位分析 区位的含义: 1、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 2、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人口的分布:气候舒适,利于开发的地区(温暖湿润的沿海平原) 利于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水热条件较好、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带 利于工商业发展的自然条件——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 1. 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2. 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 (36分)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11为东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图10中M 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6分) 4. (30分)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 (4)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 里?判断依据是什么?(6分)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5. 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 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 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A.人口密度低 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广阔 8. (34分)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有着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中国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美国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北战争后,在美国中西部地区逐步 形成以煤炭、钢铁、机械制造、农畜产品加工为主 的工业带。大西洋沿岸各州生产的工业品在全国所 占比例,从1860年前的30%下降到1890年的58%,原来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在制造业方面超 过了东北部。 (3)说明美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社会经济原因。(4分)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 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9. 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 N 流 域

中国各省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名

中国各省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名 作者:PHBang 来源:综合时间:2014年11月24日 据全国老龄办的调查数据,截止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0.97%,并且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2014年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 21世纪,全国老龄办将百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快速老龄化阶段(2001~2020年),这一阶段,中国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第二阶段是加速老龄化阶段(2021~2050年),这一阶段中国平均每年增加620万老年人口。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第三阶段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2100年),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80岁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名: 第1名:重庆 2010年,重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为中国“最老”的地区。 第2名:四川 2010年,四川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2.08个百分点,略低于重庆,居全国前列。预计:四川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从2000年623.2万人上升到2020年1488.1万人,年均增长率4.45%。其相对人口比重将从2000年的7.24%上升到2020年的16.19%。第3名:江苏 南通共有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170.8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23.5%,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 第4名:辽宁 截至2010年末,全省户籍总人口为4265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691万人。全省老年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例为16.21%,与全国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3.26%相比,高出2.95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在全国排名第六位。 第5名:安徽 2020年安徽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097.1万,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5.1%;204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276.6万,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 截止2010年11月,阜阳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1131894人,占常住总人口比例14.89%;65岁及以上人口为76.2万人,占总人口的10.03%。 第6名:上海 截止2011年底,上海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47.76万,占总人口的24.5%。预计到2015年末,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430万,比例接近30%。 第7名:山东 山东老龄人口942.98万。 威海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5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0.5%,远远高出全国的13.7%和全省的15.3%的人口比例,是全省乃至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而且平均每年还在以3%的速度增长。 青岛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32.7万人,占总人口的17.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个

中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

2007年中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按常住人口 计算) 名次城市人口数(万) 01、重庆市:3200 02、上海市:1845 03、北京市:1633 04、成都市:1221 05、天津市:1115 06、广州市:1005 07、哈尔滨:975 08、武汉市:891 09、东莞市:869 10、深圳市:846.43 11、西安市:830 12、青岛市:820 13、苏州市:810 14、温州市:790 15、杭州市:786.2 16、沈阳市:745 17、南京市:741 18、唐山市:738.3 19、宁波市:689.5 20、香港:678 2007年中国各个城市的总人口数排名?(总的,包括流动人口)2008年02月18日星期一上午09:192007年中国各个城市的总人口数排名?(总的,包括流动人口) 2008-1-13 18:57 1 上海1270.22 2 北京1067.00 3 重庆999.05 4 武汉768.10 5 天津752.21 6 广州583.89 7 西安497.38 8 沈阳488.66 9 南京480.35 10 成都439.79 11 杭州387.01

12 佛山338.98 13 济南327.55 14 哈尔滨311.77 15 长春303.94 16 唐山292.75 17 大连273.23 18 淄博271.84 19 淮安266.58 20 太原245.65 21 青岛241.74 22 郑州236.71 23 昆明220.04 24 襄樊217.67 25 无锡215.92 26 常州214.63 27 苏州212.40 28 枣庄206.16 29 石家庄204.96 30 宁波203.41 31 莆田200.81 32 贵阳194.92 33 兰州191.70 34 长沙188.98 35 临沂187.22 36 南充182.49 37 阜阳181.77 38 南昌180.99 39 吉林178.90 40 六安175.56 41 烟台168.45 42 乌鲁木齐167.74 43 贵港167.58 44 南阳167.57 45 随州165.71 46 徐州164.55 47 福州157.64 48 泰安157.17 49 东莞156.19 50 商丘151.91 51 洛阳147.81 52 合肥146.50 53 鞍山145.54 54 台州145.00 55 齐齐哈尔143.85

人口、城市与交通

人文地理专题一 人口、城市与交通 知识体系 ■ 核心提炼 1 模式。 2.人口问题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 3.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 4考点透析 1.人口增长 结合时空分布,从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政策、文化背景和婚育观念等方面分析人口增长特点。 2.人口增长模式 (1)判断 (2)影响 图6-2 3.人口问题 (1)人口结构 ①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②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

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 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 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需要鉴别胎儿 性别。 ③人口的文化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各学历层次人 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人口总体文化水 平过低,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 应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 (2)人口问题的区域差异 图6-3 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1 图6-1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 图6-1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考向一人口增长特征分析 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图6-4),回答1~2题。 图6-4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 B. 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C. 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苏 D. 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宁夏 2.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长呈现出较高的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特点 B. 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 C. 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D. 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的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北京的低 考向二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中国城市排名人口排名

中国城市排名/人口排名(前50) 注:按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排名 排名省内排名市区名称08市区常住人口(万)08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万)其中外来人口分布地域面积统计排名依据地域组成 1 上海市1750 1230万340 1000KM 2(2007年上海常住人口1858万人,户籍人口1378.86万人,来沪流动人口约660万人06中心建成区面积820平方公里)8区+闵行宝山浦东一部+真新新村街道 数据2:1750 1360万370 1600KM 2(06中心建成区面积820平方公里)8区闵行+宝山浦东大部+真新新村街道 2 北京市1600 1020 300 1160(2007年,北京市户籍人口达到1213.3万人,外来人口419.7万人城镇人口达1379.9万人06建成区面积1182平方公里中心建成区面积770平方公里,原规划城区面积1042平方公里)8区 3 粤1 广州市1020 680 195 920(07 建成区面积780平方公里规划2010年广州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将扩大到1000平方公里,并以新区建设为主,抽疏老城区的人口。届时广州的城镇人口将从2005年的601万人增加到1040万人2010年全市总人口1290万,其中市辖10区1090万。在空间分布上,中心组团总人口715万,城镇人口662万;番禺组团总人口255万,城镇人口218万;花都总人口120万,城镇人口90万)中心5区+白云区街道+番禺2街道)+萝岗区街道(传统城区) 数据2:广州市1020 860 300 1400 (07 建成区面积780平方公里)中心5区+白云区街道+番禺大部(沙湾以北)+萝岗区街道+佛山黄岐街道 4 天津市960 570 8 5 1150 (截至2007年,天津市城镇化率已达76.31% 2007年,城镇人口为850.89万人0 6 中心建成区面积53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是指外环绿化带围合的范围。中心城市由中心城区和滨海城区及多个组团组成规划2010中心城市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辅导与检测:(七)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专题跟踪检测(七)人口、城市与交通 A级——基础提速练 下图为2005~2010年安徽、河北、四川、广东四省人口迁出及影响的省级行政区统计图。据此回答1~3题。 1.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河北、安徽、广东、四川B.四川、安徽、河北、广东 C.河北、安徽、四川、广东D.安徽、四川、广东、河北 2.下列有关③省人口流出至迁入地所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迁入地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大幅度减轻 B.提高迁入地城市化水平 C.缓解迁入地环境压力 D.加剧迁入地人才外流 3.与③省人口迁移相比,④省() A.影响范围大,影响程度弱 B.影响范围大,影响程度强 C.影响范围小,影响程度弱 D.影响范围小,影响程度强 解析:1.A 2.B 3.B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人口迁出地与人口迁入地空间距离较近,有利于人口发生流动,故①应为河北、②应为安徽、③应为广东、④应为四川。第2题,③为广东省,它与迁入省级行政区存在经济水平的落差,广东省向周边这几个省级行政区迁出的人口以经商、务工为主,由广东省流出至迁入地的人口规模不大,难以削弱当地人口流出的影响,所以不会大幅度减轻迁入地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人口的迁入会使迁入地环境压力加大;人口的迁入会帮助迁入地留住更多的人才,促进工业化,从而促进迁入地城市化

发展。第3题,读图可知,与③省相比,④省人口流出影响的省级行政区较多,范围较大,影响程度总体较强。 “P+R”停车场,即驻车换乘停车场。市民早上驾车停进“P+R”停车场,然后换乘地铁或公交抵达工作单位,下班后再坐地铁或公交到达停车场,驾车回家。2016年北京市建设了一批“P+R”停车场,凭当天公共交通凭证,在规定时间段内停放车辆每次收费2元。据此回答4~5题。 4.北京市“P+R”停车场适宜布局的地点及原因是() A.二环以内,流动人口多,停车场利用率高 B.三环到四环之间的住宅区附近,出行方便 C.五环到六环之间的地铁站附近,换乘便利 D.六环以外的高速公路沿线,地价低且交通通畅 5.建设“P+R”停车场能够() A.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状况B.减少私家车的拥有量 C.促进城区商业中心外迁D.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解析:4.C 5.A第4题,据材料可知,驻车换乘停车场适宜布局在距离地铁站近,而且有便捷的交通与之相连的地方,故C选项正确。第5题,建设“P+R”停车场,能够方便人们换乘地铁交通,减少地面交通的使用量,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状况,故A选项正确;“P+R”停车场可能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量,但不会减少拥有量,故B选项错误;商业中心一般布局在交通便利,接近消费人群的市中心,故C选项错误;建设“P+R”停车场可以获得较高的出行效率,但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故D选项错误。 省会城市首位度的计算,一般采用某省级行政区省会城市规模(生产总值、人口)与省会城市以外生产总值最大城市规模(生产总值、人口)之比。省会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经济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或者等于2,表明结构正常、资源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资源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省会城市经济、人口首位度统计图,回答6~8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