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与城市与交通解读

人口与城市与交通解读

人口与城市与交通解读
人口与城市与交通解读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单项选择题

[2013·石家庄联考一]读某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地区构成和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完成1~2题。

1.该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解析:读表可知,人口流入的地区主要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而人口流出的地区主要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乡村流出人口较多,流入人口较少,而城市流出人口较少,

流入人口较多。由此可判断,该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具有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的特点。

答案:C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有()

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②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高于人口流出地区③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机会多于人口流入地区④人口流出地区的生活环境优于人口流入地区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高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答案:A

[2013·黑龙江东部高三联考]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完成3~4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上海

B.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C.北京、上海人口出现负增长

D.每年净增加人口西藏多于宁夏

解析:图中各省市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差值为死亡率,可见上海的死亡率最高,北京最低;北京自然增长率为正值,表明人口仍在增长;西藏人口基数远低于宁夏,尽管出生率略高,但人口净增长值小于宁夏。

答案:A

4.从图中可以看出()

A.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一定高

B.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相差明显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D.江苏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超过其他四区市总和

解析:上海人口出生率高,但自然增长率低于北京;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死亡率相差不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存在负相关关系。

答案:D

[2013·新课标高考原创卷]读西欧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5~7题。

5.该市①、②、③、④功能区最可能分别是()

A.行政办公区、住宅区、商业区、文化区

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仓储区

C.工业区、文化区、商业区、住宅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化带

解析:①功能区为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广的住宅区;②功能区占地面积较小,且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应为商业区;③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交通线附近,应为工业区;④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应为绿化带。

答案:D

6.N功能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B.就近服务,人口多

C.水资源丰富,水运便捷

D.地势低平,地租低廉

解析:N功能区为高级住宅区,且布局在郊外河湖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有两条公路通往市区,交通便捷。高级住宅区一般布局在地势较高的地方。

答案:A

7.某投资商欲在该市投资一品牌汽车商场,比较合适的地点是()

A.a B.b

C.c D.d

解析:汽车商场占地面积广,适合布局在郊外地价较低、交通便捷的地方。

答案:A

下图为不同年份我国两城市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

8~9题。

8.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小于乙城市的

B.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小于乙城市的

C.甲、乙两城市远郊区人口数量大致相同

D.甲、乙两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均增大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的人口分布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读图可知,1992~2012年,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大于乙城市的;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也大于乙城市的;图中只显示了甲、乙两城市不同年份人口颁的比重变化,无法进行人口数量的比较;甲、乙两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均增大。

答案:D

9.图示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的()

A.初期阶段B.中期加速阶段

C.后期成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解析:读图可知,1992~2012年,甲、乙两城市近郊和新城区的人口比重增大幅度大,郊区城市化现象显著,故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

答案:B

[2013·湖南长沙重点高中测试]《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这是中国历史上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结合下表完成10~11题。

我国某省(市、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A.农业播种面积减小

B.人口总量不断增大

C.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D.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

解析: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的迅速推进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答案:C

11.该省(市、区)最可能是()

A.上海市B.江苏省

C.内蒙古自治区D.四川省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该省(市、区)在1990年以前城市化水平较低,1990年以后城市化加速发展,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了

61.9%,说明其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上海市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城市,2006年其城市化水平已达到88.7%。故该省(市、区)最可能是江苏省。

答案:B

[2013·河北高三质检]下图为我国主要航空站及航线数(注:2008年数据,未统计港澳台)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我国航空站中()

A.航线大于10条的航空站东北多于西南地区

B.航线介于41至80条的航空站最少

C.省级行政中心航空站航线都多于20条

D.航线超过40条的航空站多为省级行政中心

解析:本题考查图形判读能力。据图可知,航线超过40条的航空站多为省级行政中心,即D正确。航线大于10条的航空站东北少于西南;航线介于10至20之间的航空站最少;省级行政中心中拉萨、西宁等少于20条,故A、B、C都错误。

答案:D

13.新疆航空站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①经济发达,航空需求量大②对外贸易密切,进出口人员及货物多③行政区面积较大,城市间距离较大

④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对不便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贸易密切,进出口人员、货物多;自治区面积较大,城市之间距离较远,所以快捷的航空运输更适合,故D正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处于发展中,铁路、公路和管道运输也较为通畅,所以A、B、C错误。

答案:D

[2013·云南昆明高三调研]通勤是指在市中心工作或学习的人们,往返于住所与工作地点或学校的行为。下图为德国某地区某年的通勤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通勤的发展直接得益于()

A.科学技术的进步B.交通条件的改善

C.婚姻家庭的影响D.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解析:由材料中的信息可知,通勤是指人们在市中心和住所之间

的往返行为,这种行为显然直接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

答案:B

15.上图可反映城市部分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状况,其涉及的功能区主要是()

A.商业区与居住区B.工业区与居住区

C.行政区与工业区D.娱乐区与文化区

解析:人们的通勤行为发生在市中心与住所之间,位于市中心的功能区应为商业区,而住所应为居住区,即该图涉及的功能区主要是商业区和居住区。

答案:A

[2013·河南省六市第一次联考]2012年11月11号,被很多年轻人称为“光棍节”。小米手机官方网站的第六轮开放购买于11月11日中午12点开始。截止到11月25日,小米手机单月销售85万台。网上购物,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货比三家,并且网购具有“商品种类齐全、价格实惠、送货上门”等优势。结合下图某商品网购物流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这种商品网购流程①②③环节排序正确的是()

A.订单分发、采购、物流配送

B.订单分发、物流配送、采购

C.物流配送、订单分发、采购

D.物流配送、采购、订单分发

解析:将买家订购的商品送到网络用户手中是靠物流完成的,③为和买家直接相联系的物流配送。故A为正确选项。买家向网店卖家发出订购信息后,网店将相关信息上传,并发出订单,而后进入采购环节,采购完成后交给物流公司配送。

答案:A

17.小米手机在我国许多地方的销售采取“前店后厂”的模式,即后面是组装工厂,前面是销售店铺,这种销售模式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B.原料

C.技术D.市场

解析:店厂紧密结合,目的在于销售,在于接近市场。

答案:D

二、综合题

18.[2013·湖北武汉模拟]下面甲图为1950~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统计图,乙图为1950~2050年中国和全球14岁以下与65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统计折线图(2012~2050年的数据为预测值)。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2)从乙图可以看出,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首次超过14岁以下人口数量大约在________年,试说明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将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3)分析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特点。

解析:(1)结合图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可知,我国人口基数大,年龄结构偏年轻,人口增长速度快,且乡村人口比重大,文化素质较低。

(2)从乙图可以看出,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发展特征,即少年儿童人口百分比下降,老年人口百分比不断上升,并且大约在2030年老年人口数量将首次超过少年儿童人口数量,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经济、科技、医疗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密切相关。这

将导致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3)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老龄化的两大特征:世界人口老龄化总体呈增高的趋势;2000年以后,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

答案:(1)人口增长快、人口基数大、年龄结构偏年轻;乡村人口比重大、文化素质低。

(2)2030'原因:①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率降低;

②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大大延长。负面影响: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

(3)自1950年以来,世界人口老龄化总体呈增高趋势;2000年以后,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或速度)明显加快。

19.[2013·辽宁大连模拟]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9月10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城市监测中心发表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5.7%,按照每年0.8个百分点的增速,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0%,但是也存在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和不健全、城市规划和布局缺乏长远目标等问题。

材料二下面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某市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上图)和该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付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图)。

(1)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判断,图例中甲、乙、丙表示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什么?

(2)简要说明该城市工业区的分布特点,并说明这种分布的优越性。

(3)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试说明该城市在b2地区发展的功能区及主要原因。

解析:(1)由距离市中心远近与地租关系可知,甲位于市中心,地租最高,应为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丙位于郊区,距离市中心最远,地租最低,应为工业区;乙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地租居中,应为住宅区。(2)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城市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外缘和郊区,靠近铁路、公路和河流等,交通运输便利。

(3)根据地租高低规律可知,b1靠近市中心,交通拥堵,地租稍低,应为低级住宅区;b2分布在郊外地势较高的地带,光照好,且靠近河流,又位于盛行风向的垂直方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地租较高,应为高级住宅区。

答案:(1)甲: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乙:住宅区。丙:工业区。

(2)特点:分布在城市外缘,靠近交通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河流)。优越性:工业用地成本较低;交通便利;工业用水方便;对市区环境影响较小等。

(3)高级住宅区。原因:位于盛行风的垂直方向、河流上游;地势较高,光照好,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20. [2013·高考研究原创卷]赞比西河是非洲南部第一大河流,其径流量仅次于刚果河,居非洲第二位。下图为赞比西河流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赞比西河两岸支流呈不对称发育,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希雷河发源于马拉维湖,是赞比西河下游的主要支流。试分析开发希雷河的水能资源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3)坦赞铁路是中国援助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友谊铁路,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西迄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是东非的交通动脉。分析该铁路的修建对赞比亚的重要意义。

解析:第(1)问,影响河流发育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大气降水。第(2)问,可从水能资源是否丰富和影响水能资源开发的气候、地质等条件分析。第(3)问,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经济社会环境分析交通线的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案:(1)该区域降水量由北向南逐渐减小,赞比西河北岸降水量大,支流发育水平高;南岸降水量小,支流发育水平低。

(2)有利自然条件:水量大,水能资源开发受气候变化影响小;地处东非大裂谷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河水含沙量小,对后期水电站的维护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地质条件不理想,适合建坝的地点不多;有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3)赞比亚为内陆国,该铁路的修建为赞比亚提供了出海通道,有利于开发赞比亚丰富的铜矿资源;有利于促进赞比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铁路沿线地区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与社会稳定。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大城市公共交通政策分析(1)

【论文关键词」交通政策机动化研究 〔论文摘要」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小汽车交通(个体交通)不能成为城市交通的主体。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有利于城市交通结构的合理化,并为私人小汽车的合理使用提供必要的城市空间。对中国的大城市来说,要突出强调的是面向公共交通的土地布局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路网布局框架和等级结构,道路功能定位必须与沿线土地使用性质相协调团对汽车交通发展的基本认识 1.1正确理解汽车交通 汽车自诞生以来对人类发展,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城市布局、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汽车交通相对于其他交通方式具有许多优点相对于人力交通方式,它快速、舒适、机动化、大运量;相对于火车、轮船、飞机,它自由、灵活、经济。就小汽车而言,它在现有的各种交通方式中最能体现人性的发展需要。随着人类对自身潜能开发能力的加强,自身价值的提高,时间对人越来越重要,自由、自主对人越来越重要,私密对人越来越重要,远距离的休闲、观光、旅游对人越来越有吸引力。小汽车快捷、舒适、私密等优势都远胜过其他交通工具。我们没有理由在不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不让人们拥有和使用自己的小汽车。汽车的发明和发展尽管从现在看给人类社会、尤其是大城市带来了很大麻烦甚至威胁,但它更多的是作为现代工业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促进了人类的发展;更多的是作为人的代步工具,扩大了人的活动范围,开发了人的潜力,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另一方面,私人小汽车是城市中单位乘客运行成本最高的客运交通工具,这种高成本不仅体现在使用者的成本高,还体现在其社会成本和边际成本也最高,社会资源的消耗大(能源、土地、环境等)。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供需的矛盾日益突出,交通堵塞加剧。尤其是中国许多高密度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如果不对城市私人机动车交通出行进行有效的管理,将会造成城市交通系统的瘫痪,严重影响城市经济运行和人们日常活动。国外发展的经验也表明,小汽车交通(个体交通)不能成为城市交通的主体。 1.2正确理解+:气车化,,和‘机动化,, 汽车的增长和发展,特别是小汽车的增长和发展过程,通常被理解为“机动化”。实际上,“汽车化”不能等同于“机动化”。所谓机动化,确切地说就是用机动的方式替代人力、畜力方式完成人和物移动的过程。将小汽车的私有化、汽车拥有和使用的普及化理解为机动化,这是一种误解,至少是一种片面的理解。机动化在不同国家、地区、城市,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这种不同主要在于占主流的机动化交通方式的不同。摩托车化、小汽车化、公共汽车化、轨道化等都是机动化的表现形式。以摩托车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城市,曼谷、台北、广州是典型;以小汽车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城市,以美国城市居多;以公共汽车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城市,有香港、新加坡、巴西的库里蒂巴等,这些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方式占65%左右;以轻轨或地铁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城市,以伦敦、巴黎、东京等为典型,这些城市以高度发达的经济作支撑,城市高度密集,都具有高度发达的地铁、轻轨网络。摩托车化即摩托车的高速发展和广泛使用。这尽管不是机动化的普遍形式,但也是我国大城市应该尽量避免的。日本的摩托车化是发生在机动化到来的初期—20世纪40年代,持续时间很短(不到10年),但对当时日本城市的冲击却是很大的、使其遭受了一段时间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恶化:交通拥挤、秩序混乱、事故高发、污染严重。随后,城市很快转向大量发展私人小汽车,加强了交通管理,同时不断修建地铁、轻轨等大运量公共交通设施,交通状况逐渐好转。20世纪70年代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先后起飞,开始了机动化进程。台北、曼谷的摩托车保有量急剧增长,摩托车的使用也不受任何限制,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迅速普及。台北的城市交通状况随之急剧恶化,陷入拥挤混乱和空气严重污染的“泥潭”,台北人称之为“黑暗交通”时代。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台北开始从噩梦中觉醒,开始着手整

开题报告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分析

开题报告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分析

需求的角度来看,目前尚不宜采取有力措施限制小汽车的购买和使用。因此,如何科学组织道路交通,充分发挥现有路网的通行效能,显得尤为重要。 道路拥堵早已是一大问题,许多城市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早晚高峰让民警在路面进行管控,随时调节信号灯这是最常见的做法。最近网上还有爆料,一些地方开始让民警红灯时拉绳管理,但这些效果可想而知,即搞疲了警察,还解决不了拥堵问题,对于强闯红灯的行人更是难以管理。所以我基于上诉问题以一问题路口为例,通过借鉴一些他人研究成果,并通过自己调查分析,进行优化,并通过仿真验证,探求在交通管理工作中适合大多路口的优化措施。 目前,全国各地在交叉口交通优化上存在较多的差异,总体而言,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布局不尽合理,缺乏人文特性。地方在交通布局上由于之前没有较好的预见性,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环境,比如道路宽度、车行道宽度走向不合理,加剧了交通的拥挤,造成交通堵塞。 (2)设施建设不完善。很多地区交通标志欠缺,道路没有中心线,护栏设置也不合理,给驾驶者带来许多不便,也增加了交通隐患。 (3)信号灯设置不合理,难以充分利用每一个相位,难以达到最大流量。 (4)缺乏行人诱导、保护措施,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行人随意穿插马路,影响交通对自身带来危险。 (5)诱导向标、标线不明确,设置不明显,或相互有冲突,有些

磨损严重易导致交通秩序紊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围绕信号交叉口,国内外学者研究人员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下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从交叉口渠化、信号灯优化、仿真分析几个方面予以介绍。 1.交叉口渠化 在进行优化过程中,根据影响交通的不同因素确定不同的优化措施。孙斌《城市交通组织优化实践——以太原市为例》通过调整道路交叉口、路段车道宽度,将道路交叉口导向车道宽度进行压缩至,车道数量增加,能提高通行能力。从他的观点可以看到合理压缩车道宽度,能充分利用城市有限的道路资源。 美国的MUTCD(Manual on Uniform Traffic Control Devices)介绍了各种路口渠化措施及相应设施尺寸、颜色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日本的《平面交叉口的规范与设计》对交叉口渠化与设计做了很多论述,认为渠化是很有效的优化措施,渠化措施包括交通岛、导流设施、路障、中心圈等,交通岛可有效保护行人分割车流,导流设施可使车流明确行驶路线,路障阻隔禁止通行车辆,使交通设施为特定服务。 2.信号灯优化 王学军孙志勇商茂华《城市主干道交通组织优化的精细化设计》给予了一种研究思路,以交通调查为基础,确定交通组织优化方案然

人口城市与交通

人文地理专题一人口、城市与交通 知识体系 ■ 核心提炼 1 模式。 2.人口问题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 3.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 4 考点透析 1.人口增长 发展水平、人口政策、文化背景和婚育观念等方面分析人口增长特点。 2.人口增长模式 (1)判断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高(>3.0%) 高(>3.0%) 低(<1.0%) 传统型高(3.0%左右) 低(2.0%左右) 高(>1.0%) 现代型低(<2.0%) 低(<1.5%) 低(<1.0%) (2)影响 图6-2 3.人口问题 (1)人口结构 项目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人口问题 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 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 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 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 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 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 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的增 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 题 ②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 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 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需要鉴别胎儿性 别。 ③人口的文化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各学历层次人 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人口总体文化水 平过低,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 应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 (2)人口问题的区域差异 图6-3 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1 图6-1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 图6-1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考向一人口增长特征分析 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图6-4),回答1~2题。 图6-4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 B. 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C. 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苏 D. 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宁夏 2.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长呈现出较高的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特点 B. 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 C. 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D. 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的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北京的低 考向二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一个劳动

交通调查与分析考试

1、交通调查的含义、研究对象各是什么:交通调 查是一种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与其有 关现象的片段,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也掌握交通流规 律。主要是交通流现象(交通量Q、车速V密度) 2、交通调查的目的、内容各是什么:为了向交通、 城市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以及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提 供用于改善、优化道路的实际参考资料和数据 1、交通量的定义和分类: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 通过道路某一断面(一般为往返两个方向)、如特指时 可为某一方向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又 称为交通流量或流量 2、交通调查的目的、意义:目的在于通过长期连 续性观测或短期间歇性和临时性观测,搜集交通量资 料、了解交通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规律。 为交通规划、道路简述、交通控制与管理、工程经济 分析等提供必需的数据:交通量数据时交通工程学中 的一种最基本的资料。 4、①年平均日交通量:一年内连续累计交通量之和除以该期间的总天数所得的交通量 ②高峰小时系数;高峰小时实测交通量与由 5min或15min高峰区间推算所得的扩大高峰小时交通 量之比,即为高峰小时系数 ③高峰小时流量比:高峰小时交通量与改天日 交通量之比值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④度30为交通量系数: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与 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简称第30h系数 ⑤方向分布系数:用百分数表示的主要形成方 向交通量占双向行车总交通量的比值 8、为什么药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原则和方法: 我国道路中,除了高速公路、一级道路和原修建的二 级汽车专用道路,其余大部分道路都是汽车与其他各 种车辆混合行使,因此就存在一个以什么车辆为标准 和各种车辆如何换算成标准车的问题。根据各种车辆 在行驶时占用道路净空的程度,可以分别确定它们对 标注车的换算系数,在进行交通观察时,必须根据调 查的目的和用途、区分不同车种、分别记录、以便利 用换算系数换算成统一的标准车 9、交通量调查的地点选择:地点:1交叉口之间 的平直路段上2交叉口3交通设施,枢纽的出入口 交通量调查种类:1特定地点交通量调查2区域交通 量调查3小区出入交通量调查4分隔查核线交通量调 查。 1、地点车速调查时,作为代表性的样本必须满足 的条件①样本的选择必须避免某种偏向。高等车速车 辆和正常车速的车辆均有同等的概率被抽作样本。在 我国的城市道路上,车辆组成复杂、在相同的道路, 交通条件下‘车速差别很大,为此要取得的样本能代 表总体,必须与总体的车辆组成一致②样本的各个单 元,相互必须完全独立、如道路上车辆排队行驶时, 可以以排头车作为独立行使车辆③选取数据时地区间 应无根本的差别,构成样本所有项目的条件必须一致。 2、调查时产生误差按成因为那几类,如何提高精 度减少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于 测量系统的不合理不完善所造成的,可通过改善测量 工具或改进测速方法来消除。偶然误差或称随机误差,是测量中不可避免的误差,这种误差时正时负,当测 量的次数足够多时,它服从正态分布,绝对值相等的 正误差与负误差的概率相等,因此测量次数越多,偶 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越小精度越高 3、时间平均车速:道路某一断面上车速分布的平 均值,即断面上各车辆通过时其地点车速的算术平均 值空间平均车速:在给定某一路段上,同一瞬间车 速分布的平均值 8、车速调查时地点车速、区间车速的影响因素及 影响的结果:(地点)交通条件、道路条件、交通管理 条件、环境条件。道路上不同类型的机动车混合行使, 相互干扰严重。坡度对车辆行驶产生阻抗。阻抗随着 坡度增大而提高,平曲线使车辆行驶速度低于直线路 段上的车速,而且在平曲线上地点车速与路段设计车 速之差随着曲率的增大而减小。除了与交通流量密切 相关外,还受到道路条件,交通组成,交通管理,驾 驶员习惯等因素影响 1、9、对区间的车速数据整理采用“前后”对比 分析法时,试分别介绍其各自的适用条件:u检验适 用于“牌照法”的方法测速,样本量一般约用6次或 略大于六次,此时应用t检验车辆密度的概念和常用 的表示方法:交通密度是指在单位长度车道上,某一 瞬时所存在的车辆数。空间占有率和时间占有率。 2、车流密度调查的目的、意义:仅用交通量等参 数难以全面描述交通流的实际状况,而密度的大小可 直接判定拥挤程度,从而决定从用何种交通管理和控 制措施。密度资料是研究交通流理论的重要基础数据、划分服务水平的依据、分析瓶颈交通 3、车流密度与交通量、车速之间的关系如何: k=Q/V 4、简述空间占有率、时间占有率与密度的区别和 联系:道路的空间占有率与密度的差别在于密度不能 直接反应车队的长度,而车辆的空间占有率则在测定 时就已预见到车队的长度。车辆的时间占有率与密度 的差别在于密度是一个区间段内测定的而道路的时间 占有率是在一点测得的,交通量也在一点测得,两者 之间可建立直接的联系 5、简述出入流量法调查密度的适用范围及原因: 本方法适用于较长的规定区间,以提高量测的精度。 随着观测时间的推移,车辆数的误差也累加 6、交通流密度调查中出入流量调查法的基本原 理:出入流量法是一种通过观测取得中途无出入交通 区段内现有车辆数或行驶时间的方法 7、车流密度调查所需的时间和区间长度是范围: 2—4min或3—5min(美国) 100m 、①饱和流量:是指在一次绿灯时间内,入口引道上车 队能连续通过停车线的最大流量③可能通行能力:发生阻 塞时的通行能力即可能通行能力2基本通行能力:指道路 组成部分在理想的道路,交通环境条件下,某车道或某断 面无论服务水平,单位时间锁通过的最大车辆数4设计通 行能力:指一设计中的道路的一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 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某路段或某断面在选用的设计 服务水平下,单位时间所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2、简述停车线法调查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基本原理及观 测地点的选择原则:基本思路是以车辆通过路口,将饱和 通行能力经修正后得到设计通行能力。所以调查主要集中 在对通过某一信号交叉口的饱和车流进行观测和分析上。 观测地点—选择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入口车道、交通流量大、 右转、直线、左转有明确分工的交叉口进口引道。 3、通行能力调查的目的:了解发生阻塞路段的原因。 对特定道路交叉口进行交通设施或交通运营的管理改造。 对现有道路进行综合评价。为拟建的交通设施和拟定的交 通管理方法提供基础资料,检测新建设和改造道路及交通 设施与目前交通需求是否适时。 4、道路通行能力指在一定道路交通环境条件下,道路 上某一断面在单位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作用:是 道路的一项重要指标,是道路规划设计必须的基础数据, 同时也是交通管理的具体指标。 5、简述定周期饱和流量的测定方法:在绿灯和黄灯期 间,以每6s为一个观测单元,记录这些间隔时间内饱和车 流通过的车型、车辆数和方向,最后一个间隔一般都小于 6s,因此要列出最后间隔的时长、通过的车辆数和车型。 6、简述非定周期饱和流量的测定方法:将每周期分为三 个时间间隔,第一间隔为绿灯最初的10s,第二间隔为10s 以后余下的绿灯时间,第三间隔为黄灯时间。测量各个间 隔饱和连续车流通过停车线的车辆数,然后计算饱和流量。 延误:由于道路与环境条件交通干扰和交通管理与控制 设施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的损失。 固定延误:交通控制引起的延误,与交通量大小及交通 干扰无关,主要发生在交叉口处。交通信号,停车标志, 让路标志,铁道口等都会引起固定延误。 停车延误:车辆由于某种原因而处于静止状态所产生的 延误。 排队延误:车辆排队时间与车辆按自由行使车速驶过排 队路段的时间差。 引道延误:引道实际耗时与引道自由行驶时间差。 运行延误:由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干扰而引起的 延误 行车延误调查的目的、意义、必要性 目的:为了确定产生延误的地点、类型和大小,评价道 路上交通流的运行效率,在交通堵塞路段找出延误的原因。 为制定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方案,减少延误提供依据。 意义:通过延误调查可以直接得到行程时间和损失时间 的准确资料,这对于评价道路交通设施的服务质量,进行 道路交通项目的工程经济分析以及研究交通拥挤程度等方 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必要性:由于行程时间包括行驶时间和延误两部分,因 此,要获得行程时间数据,就必须通过延误调查得到延误 数据,此外,在交通流受阻状况评价和其它有关问题研究 中,延误调查都是必须进行的工作。 延误的影响因素:1驾驶员和行人2车辆3道路条件4 交通条件5交通负荷6服务水平7交通控制于管理8道路 环境的影响 分析交叉口延误的原因 主要受三方面影响。1道路条件如:如引道数,宽度坡 度等2交通条件:高峰小时交通量车辆类型,车速等3交 通管理方式:交叉类型,周期长,转向与停车控制等。 1城市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共交通工具线路网 场站及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系统。 2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大小与居民出行关系:公共交通 线路网密度大小反应出居民接近线路的程度。城市公共交 通线路网密度在市中心密些,而城市边缘小些。公共交通 路线网的密度不能太稀,为扩大公交线网密度,公共交通 可以再适宜的支路上行驶。因此,保证公共交通行驶所需 的道路网密度,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前提。 3城市公交系统交通调查内容:城市社会经济及土地利 用基础资料调查城市居民出行OD调查城市流动人口出 行OD调查机动车出行OD调查城市公共交通现状调查 城市道路流量调查城市道路设施调查。 4公共车站调查内容:车站设置位置车站的形式经过 该站的线路和条数站距以及其他枢纽衔接情况。 5城市公共交通现状调查主要内容:公交客运需求现状 调查公交车辆调查公交线网及线路现状调查站点及场 站现状调查主要枢纽情况调查和城市居民的调查 6公共交通调查的目的;一是了解城市公交线路网、公共 交通供给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结构的状况,从而找到制约城 市公交系统发展的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方法和思路;二 是通过调查,获得优化或规划公交线路网、公交站点及枢 纽、公交场站等所需的基础资料。 7城市土地利用形态与交通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作 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决定着交通系统需 求的城市交通出行的强度、密度和时空分布特性,因而从 需求发生源上决定了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基本特征;同 时,交通系统的建设又会带动城市土地开发和城市经济发 展,并通过影响土地利用的强度和空间布局来引导城市土 地利用形态的演变。 8城市实施畅通工程的目的通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进而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最终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9畅通工程调查的目的、意义一是通过畅通工程实施 情况的调查,获取基础数据和资料,以此为依据,并结合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得评价一定时期 内不同类型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二是通过对畅通工程调 查情况的分析评价,看到工作的成绩和薄弱环节,有针对 性的开展工作,为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决策 和系统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进而引导城市 交通管理实现科学化、现代化。 10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因素:城市交通管理体制与政 策、城市结构、城市交通结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城市 交通管理、技术进步。 11城市交通政策与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12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目标的五项量化目标:最小交通 需求最佳服务水平最小资源占用最小环境影响最小运 营费用 13城市畅通工程调查的内容:城市交通管理体制、政策 与规划土地利用与交通结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城市道 路交通管理设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及队伍建设城市交通管理现代化程度城市交通管理效果 评价 14交通规划调查的主要内容:基础资料交通需求交通 设施交通现状 15土地利用调查项目:特殊用地的用地量基础产业用 地非基础产业用地住宅用地量及开发密度 16社会经济调查的内容包括对象区域的指标:(1)人口: 总量、分布、构成、迁移情况、增长情况等(2)国民经 济:人均收入、投入情况、各产业产值等(3)产业:结 构、布局(4)客货运输:运输量、各种运输方式比重等(5) 交通工具:拥有量、构成等 17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步骤:构建可行性研究 组织,开始筹划,调查研究,调查资料整理、计算与分析, 优化和选择方案,详细研究,编写报告,出版送审 18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1概述2项目影响区 域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的现状及发展3交通量的发展预测4 技术标准5建设条件及路线方案6工程环境影响分析7投 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经济评价9节能评价10推荐方案的综 合选定级建设规模11实施方案12问题与建议 19公路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1建设项目概述2建设 项目的过程评价3建设项目的效益评价4建设项目的影响 评价5建设项目目标持续性评价6总结 20 公路项目后评价的步骤:1确定目标,提出要求2筹 划准备,组织机构3深入调查,收集资料4室内分析研究5 编制后评价报告6成果送审 21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后评价的关系:公路项目可行 性研究与后评价有密切的联系。从时间上看,可行性研究 处于项目决策阶段,而后评价则处于项目的运营阶段,两 者共同服务于一个项目,因此在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原则 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两者的资料调查有很多相同之处,在 进行后评价时,可利用可行性研究的调查成果 22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后评价的区别:1两者数据性 质不同2研究的内容不同3比较的标准不同4在投资决策 中的作用不同 1.起讫点:即起点终点 2.期望线:又称愿望线,为连接各个小区形心间的直线, 它的宽度表示出行的次数。其反映人们期望的最短距离而 得名与实际出行距离无关 3.OD表:即表示小区之间出行交换数量的表格 4.小区形心:指小区内出行断点密度分布的重心位置, 即小区交通出行的中心点,不一定是该小区的几何面积重 心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6第1讲逐题..docx

第一部分专题六第1讲 逐题对点特训 (2016-山东青岛3月模拟)甲、乙为人口超10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1?3题。 甲 0 2 6 8 10 1.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最大的原因是(D ) A.战争 B.自然灾害 C.经济发展水平 D.国家政策 2.缓解甲国人口问题的对策(C ) A.控制人口增长 B.人口迁移 C.提升国民素质 D.奖励生育 3.推测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A) A.具有成木优势 B.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升 C.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增加 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解析:由题意知,甲为中国,乙为印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本组题,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2016-浙江台州中学模拟)下图是1950年?2050年中国死亡率、出生率、劳动人口比例、老年人口抚养比变化曲线和印度劳动人口比例变化曲线图。据图完成4?5题。

D.甲一印度劳动人口比例 乙一出生率 丙一死亡率 丁一中国劳动人口比例 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 A. 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20?2025年 B. 印度劳动力拐点比中国推迟约25年,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 屮国劳动力优势在2013年开始逐渐下降,养老压力迅速增大 D. 中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人口历史上一直正增长 解析:第4题,我国现在人口模式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以后也会维持在低自然增 长率水平。所以甲、乙是出生率和死亡率,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所以甲是出生率,乙 是死亡率,A 、D 错;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儿童抚养比低,印度没有实行计划生育, 儿童比重大,所以目前中国的劳动人口比例较印度高,丙是印度劳动人口比例,丁是中国劳 动人口比例,所以B 对,C 错。第5题,读图,约2025?2030年间,中国人口岀现负增长, 人口总量是最多年份,A 错;印度劳动力拐点比中国推迟约25年,但不一定要大力发展劳动 密集型产业,B 错;根据图中曲线,中国劳动力优势在2013年开始逐渐下降,养老压力迅速 增大,C 对;中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人口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负增长,D 错。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屮等城市198()?2010年人口变化率图[注:净迁移率(%)=(迁入人口一 迁出人口)/总人口数]。完成6?7题。 6. 据图推断该城市人口( A ) 4. A. B. 卜?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B ) 甲一死亡率 乙一出牛率 丙一印度劳动人口比例 丁一中国劳动人口比例 甲一出生率 乙一死亡率 丙一印度劳动人口比例 丁—中国劳动人口比例 C.甲一出生率 乙一死亡率 丙一中国劳动人口比例 丁一印度劳动人口比例 "然 増 K 屮 (*) (%)主淋卑二枫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 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868-44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析(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交通是现代城市经济生活、环境质量的关键问题。交通拥堵、交通环境污染以及交通事故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交通问题也成为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道路交通事故分为公路交通事故和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连续几年都居世界第一,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力争减少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提高我国城市道路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加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交通系统是一个人、车、路和环境构成的复杂巨

系统,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必须协调交通系统中的各个因素,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和谐性。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说是由人、车、路、环境要素失去平衡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成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是人的原因,主要是驾驶员、行人等交通参与者行为的因素;客观原因是车辆技术状况、道路状况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等。各种因素造成交通事故的比率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约占总事故的95.30%,其中因机动车驾驶员的过失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占87.5%,非机动车驾驶员占 4.7%,行人、乘客占5.19%,其他人员占 2.63%。可见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是提高交通安全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车辆技术状况不良和道路状况不良也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汽车的制动、灯光和轮胎状况不良是导致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道路狭窄或者破损、交通拥挤以及人车混行也常常容易导致交通事故。我国高级公路占总通车里程的比重也比较

最新长沙市交通状况调查及分析报告资料

长沙市交通状况调查及分析报告城市的交通系统就像一个城市的血脉,是保持城市活力最主要的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中国城市交通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已经成为许多城市所面临的难题之一。长沙位于华中地区,是湖南省会,顶多就是一个中型城市,但是长沙的交通拥堵现状却可以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提并论。本文简述了长沙的交通状况,通过分析出现的问题来寻求解决的方法,希望能为解决长沙市交通问题,为促进长沙市城市交通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截至2009年末,长沙市总人口量为664.22万人,根据调查2010年,长沙市(含5区4县市)机动车保有量达97万多辆。到2011年,长沙市交警部门称,长沙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大关,其中6成以上为汽车,经计算可知每6.6个长沙人就拥有1台机动车。可以说,长沙的汽车已进入大众普及阶段。到目前为止,长沙拥有公交运营线120多条,路线总长度达2000多公里,营运车辆有3900多辆,公交从业人员近万人。但是公交车平均速度为20公里/时,上下班时甚至只有10-15公里/时。按照北京等大城市的拥堵标准,时速20公里以上的平均时速属于绿色交通,时速15至20公里之间是拥堵黄色预警信号,而时速低于15公里属于拥堵红色预警。有专家称,目前长沙主城区在下班高峰时段,时速已低至16公里。从以上种种现状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长沙的交通状况,即人多车多路堵,具体表现为城市道路交通压力大,交通堵塞严重,公交优势不明显。下面就具体

交通状态做简单阐述。 问题之一:道路网增长速度赶不上机动车增长速度 在《2009长 沙市交通状况 年度报告》一 文中有这么一 张图,从图中 可以清楚的看 到2009年,步 行和公交车是 长沙市居民出 行选择的最主要方式,分别占总出行的35.8%和23.0%。电动自行车和小汽车在居民出行中也占据了15.7%和11.2%的较大比重。根据长沙市规划局的统计,近十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一直保持15.5%年均高增长率。其中,2009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74.6万辆,比上年新增15.2万辆,增长率达到25.6%,机动车平均每日增加416辆。尽管长沙市近几年来一直大力建设畅通工程,修路的速度却赶不上机动车增加的速度。2010年,城市轨道一、二号线、长株潭和长益常城际铁路、过江通道、东二环改造、城区交通疏导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强力推进和全面铺开,更是对长沙市的交通运行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近几年长沙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长,小汽车出行比重已由2007年的9.7%上升至2009年的11.2%。而长沙的道路网增长(长度、面积、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 林华杰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林华杰 发表时间:2019-08-26T15:09:54.18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12期作者:林华杰 [导读] 城市不断发展,机动车行驶数量也日益增加,导致交通问题的不断出现。 茂名市安鑫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城市不断发展,机动车行驶数量也日益增加,导致交通问题的不断出现。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接下来详细阐述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最后对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进行具体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同时希望为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做出贡献。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交通工程;设计;技术 引言 现阶段,社会高速发展,城市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的要求也开始日益增多,道路上车辆的大量增多,造成道路交通拥堵,进而产生了一系列交通问题,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因此,交通工程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将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工程设计的主要目标,促进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城市道路交通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中道路分为:快速路、支路、主干路、次干路。快速路主要指在城市中联系机动车辆与交通服务的道路,其可以将交通需求的层次进行分解,快速路形成了城市快速交通的道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快速路由主要指的是城市的主要交通道路,为城市交通可以提供有效服务,加强与交通的各个部门联系,对城市道路交通起到疏导作用,即当城市交通出现拥堵情况,快速路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疏导,衔接各个交通道路,将城市道路连为一体,扩大了城市对外交通,是交通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主干路主要指的是城市在对外交通与城市组团联系的最主要干路,就是指过往车辆必须保持正常速度的交通路线,其设置了6条车道,运用扩大交叉口的方法,加强车辆通行力度,提高过往车辆的通行能力。在主干路的沿线一般会设置一些建筑,吸引过往的行人。次干路分为交通性次干路、生活性次干路。支路是城市中的一些街坊道路,在支路会有住宅和公共建筑,以及会有一些与生活服务有关的功能,起到缓解交通的作用。支路也可以布置一些商业建筑、公共建筑、住宅,同时相关部门也可以设置公交专线、自行车公用道路。交通工程在进行道路设计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对城市的道路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对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有效总结,分析道路的具体情况,了解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使设计能够符合城市交通工程的需求。 2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2.1规划设计 在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城市交通进行整体性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是交通设计的初始阶段,也是交通设计的关键期。因此在规划城市交通格局时,就应该渗透节能环保意识。规划设计奠定了后期建设得理论基础,以环保理念指引开展交通规划,能使施工单位秉持绿色施工原则。在规划阶段,设计人员应该综合考量以下几点:第一,设计人员应该发挥环境保护的功能,使道路交通设计和道路工程结合在一起,确保道路交通设计符合地理环境需要,满足水文地质条件。第二,设计人员应该秉持绿色环保的理念,挑选最佳的线路设计方案,并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尽可能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设成本的最大效益。第三,设计人员应该对城市的植被进行保护,避免工程建设破坏植被环境。在满足上述三个要点之后,设计人员可以对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进行合理设计,并对交通路线进行有效评估。如果路线规划方案仍然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则应该在环境破坏的区域施加防护性举措,削弱环境破坏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可以采用缩短道路长度的方式。另一方面,可以采用降低车流密度的方式。在对交通线路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还应该综合考量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引入绿色景观美化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生物的多样性,实现城市道路建设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 2.2施工阶段设计分析 建设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时,要高度重视按照国家法规合理处理地基,包括填土方、开挖道路地基等。否则,道路工程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会严重受害,尤其是弃渣场、斜坡等废物置放地,一旦出现大雨或暴雨,就会带动松动的水土漂流,以至于生态水土急剧流失。故而,设计施工方案时,设计者应先勘察工程项目地,确定与周边生态环境保持协调的挖填方案,进而在缩小运输距离之上制定水土流失预防措施,有力地规避工程建设引发水土流失。同时,施工时,大型施工机械设备都会发出较大的噪音。这些噪音,不仅会干扰居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还会破坏城市应有的安静。所以为加强绿色施工,设计城市道路交通的施工方案时,设计者要尽量选择低噪音施工设备,或引进消音装置,并定期管理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在夜晚施工等,从而降低道路工程建设给居民带来的噪音污染。此外要注重保护好城市的路面环境和水体环境。道路施工难免会产生扬尘与一些脏水,若不谨慎处理,必然会对居民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基于此,设计者在设计道路工程施工方案时,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定期给施工现场容易出现扬尘的区域洒水,防止灰尘在风的吹拂下进入居民生活区。在废水方面,要严谨直接排放。适当引入废除处理装置和二次回收装置,提高废水循环利用率,减少废水对城市水体的破坏。 3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 3.1横断面形式与选择 交通工程在设计时,相关人员需要以国外和国内先进的设计经验为参考对象,相关人员需要了解道路功能,道路系统功能分级的要求,这包括:城市道路分为之路、次干路、主干路、快速路。断面形式需要尽量减少物理分割,交通流改变时,可以进行有效利用,一块板与两块板为推荐的道路横断面形式。行人与非机动车应当尽量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一般采用高差的方式,而并不是利用分隔带分离。 3.2路段设计 相关人员在对交通路段进行设计时,需要对行人过街道通行空间进行设计,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降低行人在经过道路时对于其他交通流的干扰。此位置应该设置到整条道路上,通常情况下,交叉口需要设行人过街横道,然后依据道路具体情况确定路段增加行人过街横道是否必要。将行人过街横道的宽度设置为3m左右,结合横道设计与行人对过街需求增加通行能力,具体增加幅度应该以1m为单位,行人过街间隔需要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进行不通设计,对于城市中心商业区,行人过街间距需要尽量减小;针对城市你一般区域,由于人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析(2020年)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析 (2020年)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析(2020年) 交通是现代城市经济生活、环境质量的关键问题。交通拥堵、交通环境污染以及交通事故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交通问题也成为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道路交通事故分为公路交通事故和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连续几年都居世界第一,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力争减少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提高我国城市道路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加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交通系统是一个人、车、路和环境构成的复杂巨系统,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必须协调交通系统中的各个因素,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和谐性。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说是由人、车、路、环境要素失去平衡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成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主观方面是人的原因,主要是驾驶员、行人等交通参与者行为的因素;客观原因是车辆技术状况、道路状况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等。各种因素造成交通事故的比率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约占总事故的95.30%,其中因机动车驾驶员的过失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占87.5%,非机动车驾驶员占4.7%,行人、乘客占5.19%,其他人员占2.63%。可见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是提高交通安全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车辆技术状况不良和道路状况不良也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汽车的制动、灯光和轮胎状况不良是导致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道路狭窄或者破损、交通拥挤以及人车混行也常常容易导致交通事故。我国高级公路占总通车里程的比重也比较小,85%以上的公路都是三级及三级以下的低等级公路。从道路设计来看,道路的线形、视距、车道宽度、转弯半径、超高、加宽等都不符合规定,而且存在路基松软、坡度过大,视线不良等状况。这写都从客观上增加了道路交通伤亡事故的发生率。据统计,由于道路不良诱发的交通事故当中,路面光滑所占比重最大,占道路因素的48.58%,其次,非法占用挖掘道路为10.28%,视距不够占8.39%,路拱不符占

人口与城市与交通解读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单项选择题 [2013·石家庄联考一]读某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地区构成和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完成1~2题。 1.该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解析:读表可知,人口流入的地区主要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而人口流出的地区主要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乡村流出人口较多,流入人口较少,而城市流出人口较少,

流入人口较多。由此可判断,该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具有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的特点。 答案:C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有() 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②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高于人口流出地区③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机会多于人口流入地区④人口流出地区的生活环境优于人口流入地区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高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答案:A [2013·黑龙江东部高三联考]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完成3~4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上海 B.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C.北京、上海人口出现负增长

D.每年净增加人口西藏多于宁夏 解析:图中各省市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差值为死亡率,可见上海的死亡率最高,北京最低;北京自然增长率为正值,表明人口仍在增长;西藏人口基数远低于宁夏,尽管出生率略高,但人口净增长值小于宁夏。 答案:A 4.从图中可以看出() A.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一定高 B.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相差明显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D.江苏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超过其他四区市总和 解析:上海人口出生率高,但自然增长率低于北京;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死亡率相差不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存在负相关关系。 答案:D [2013·新课标高考原创卷]读西欧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5~7题。 5.该市①、②、③、④功能区最可能分别是()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问题及对策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27T17:15:27.4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2期作者:杨君位[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升,与此同时,人们的出行量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道路交通设施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城市道路交通设施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12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升,与此同时,人们的出行量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道路交通设施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城市道路交通设施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交通安全;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机动车数量也随之迅速增加,使人们出行更加快捷、方便、舒适,同时也对城市路网建设和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道路的建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大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二是提高城市道路运行效率。道路交通设施是保障道路交通高效运行的基础,提高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水平,规范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习惯,是当前城市道路建设管理的当务之急。 1、道路交通设施及其功能分析 交通设施建设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部分,其具有确保交通通畅、维护良好交通秩序、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的作用,对城市道路交通健康、有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功能,可以将道路交通设施分为两类:一是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主要有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监控系统及交通标志标线等;二是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主要有护栏、隔离栏等。 道路交通设施是交通部门维护交通秩序,保证道路通畅的重要工具。一方面,各种道路交通设施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依靠自身功能,从根本上保证人们出行的安全。确保道路交通设施的安全性及科学性,能有效将交通参与者的相互干扰降到最低,维护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保证道路畅通。 2.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近年来机动车辆在我国一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私家车数量迅速增加,使得城市道路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也存在以下若干问题,使其不能有效发挥应有作用,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2.1 道路交通设施施工质量差 道路交通设施施工质量的好坏主要受现场施工质量及施工监管到位与否的影响。道路交通设施施工单位的管理不到位,不能在现场施工中做好管理工作和监督工作,未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施工,交通设施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道路交通设施施工质量差,监管不到位,道路破坏程度高,对车行道与机动车道没有做出明确的划分,道路标线设置不明显或者标线磨损后不及时修补,甚至有些交叉路口没有设置交通标志,是造成道路拥堵,甚至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2.2 交通设施设置不规范 根据我国《道路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在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中,道路交通设施的设置必须做到科学、合理,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必须做到明确的划分,确保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中,部分城市道路的信号灯、标志标线等基础设施设置都不规范,例如在标牌上的指路标示与在道路及路面标线不匹配,车辆不能提前变道,车辆在即将进入交叉口时才进行变道,加剧交叉口的拥堵,严重的还会发生车辆檫挂、追尾,造成交通事故。这种不科学的设置交通设施不仅没有起到良好的指示作用,反而会误导驾驶人员,在交通高峰期的时候,可能会酿成悲剧。 2.3 道路交通设施与城市规划设计不协调 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保障道路交通设施设置与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及两者的相互匹配和协调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保障道路交通设施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从各地发生的城市交通事故现场报道中不难发现,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与城市规划设计不协调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城市规划中,没有系统的规划设计道路交通设施,以至于城市交通组织混乱。例如在威海市发生的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一辆出租车与一辆私家车在交叉路口相撞,该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道路交通设施与城市规划设计不协调。 3. 改善城市交通设施的措施 3.1 加强管理与维护工作 我国现阶段的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缺乏管理和维护工作,使得道路交通设施辨识度不高,不能有效的保障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因此政府应当加强城市交通道路设施管理与维护工作,保障道路交通设施有效的发挥作用。道路是交通的载体,保障城市交通设施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为了确保城市道路运行顺畅、安全,交通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工作,规范交通参与者的行为习惯,使交通参与者各行其道。市政管理部门应加大道路交通设施的维护力度,对于破损的交通设施及时修补更换,有效的引导驾驶员和行人按照交通标志标线在道路中行动,提高道路运行的效率。 3.2 合理设置道路交通设施 道路交通设施的设置一定要按照规范的设计标准进行设置,掌握各交叉路口的各种交通流量及流向,了解各种交通参与者占用道路的时间和空间及其规律,从而科学、合理地进行路口渠化,使路权分配更趋合理。交通信号灯是控制通过交叉口车辆的同行秩序的有效工具,在一些流量较大的路口,可根据各条道路不同时段交通流量的变化来设置红、绿、黄信号灯,从而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上海的道路交通设施管理中,交通管理部门针对交通流量较大的路口采用交通流量的调节与控制措施,有效的避免了路口交通拥堵。对于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标线的设置一定要明显,从驾驶员到行人能清楚辨识车道状况。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能为交通参与者特别是机动车驾驶人提供及时、完善和清晰的道路信息,加强对车辆的合理引导,以使车辆能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不发生错向行驶,保证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