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外活性实验

体外活性实验

体外活性实验
体外活性实验

体外活性试验相关知识

以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前体细胞,体外诱导其为树突状细胞(DC ),分别负载多肽抗原,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CTL ),以探讨其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抗原肽诱导CTL 制备:

① 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 )的分离:

分别选取(经BCG 免疫,PPD 阳性)HLA-A2.1+、HLA-A3+ 人抗凝外周全血,通过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PBMC 。

② 树突状细胞的诱导:

将PBMC 在24孔板中贴壁培养,分离贴壁的单核细胞,每孔加含FBS 、GM-CSF 和IL-4的1640培养基,于37℃、5%CO2孵箱中,培养至第5天加LPS 诱导成熟,用相差显微镜观察DC 诱导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学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1a 、CD83、CD80、HLA-DR 的表达。

③ 细胞毒T 淋巴细胞(CTL )的体外诱导:

DC 诱导至第5天,加入待测肽,第7天收获DC 。于24孔板中加入用免疫磁珠分选的CD8+ T 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DC 作为刺激细胞,第2天加IL-2,置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用肽负载的DC 按前述方法再重复刺激3次。收获CTL 用于检测。

细胞毒性分析:

④细胞毒活性检测:

CTL杀伤实验用MTT法和4小时51Cr释放法。以抗原肽诱导CTL为效应细胞(E),负载抗原肽的T2细胞作为靶细胞(T)。

MTT法

按效靶比20:1加入96孔板中,靶细胞每孔1×103个,设单独靶细胞孔和单独CTL孔,每组3复孔,每孔200 μL。37 ℃、5 %CO2孵育48 h后,加入MTT 0.2 mg/孔,继续培养4-6 h,去上清,加入DMSO 100 μL/孔,显色,酶标仪于波长570 nm下读数。按以下公式计算杀伤率。同时以不相关肽诱导的CTL作为阴性对照。

杀伤率=[1-(试验孔A值-效应细胞孔A值)/靶细胞孔A值]×100% 4h51Cr释放法

MTT 实验中与阴性对照比较杀伤作用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候选肽使用更精确的4h51Cr 释放法来验证。RPMI1640 培养液洗涤2×106靶细胞,去上清液。用0.5 mL完全培养液悬浮细胞,加入100 μCi(3.7 MBq) Na251CrO4(即按200 μCi/mL),37 ℃水浴中标记1 h,每5-10 min摇晃一次,混匀细胞。用RPMI1640 培养液洗涤细胞三次,每次1000 rpm10 min。再用RPMI-1640 培养液悬浮细胞,置37 ℃水浴30 min,以减少非特异的自然释放。离心1000 rpm 10 min,去上清液。小心用RPMI-1640 培养液悬浮细胞,尽量减少振荡引起的细胞损伤以降低靶细胞的自然释放率,将细胞浓度调整为1×105/ mL 备用。在96孔板中加入51Cr 标记的靶细胞,每孔加100 μL(约为1×104个/孔)。向各孔加100 μL 效应细胞,设定不同效应细胞与靶细胞的比例(效靶比,E:T),同时另一组用不同的肽浓度(Peptide concentration)。阴性对照孔(自然释放)不加效应细胞只加100 μL完全培养液,阳性对照孔(最大释放)中加100 μL 1%NP40(或2%SDS,或1 mol/L盐酸或10 mg/mL Triton X-100 100 μL)每个实验置两个复孔。稍稍离心(1000 rpm 3 min)后,置37 ℃ 5% CO2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4 h。离心培养板(1000 rpm 10min),每孔吸出100 μL上清液置一次性使用的检测管中,在γ-计数仪上(或液闪计数仪上)测定上清液中的每min放射性活性(cpm值)。特异性杀伤活性的计算:细胞毒性(%)=[(实验组cpm-自然释放组cpm)/(最大释放组cpm-自然释放组cpm)]×100%

⑤分泌IFN-γ的T细胞数的检测:采用ELISPOT试验。

各靶细胞的密度均为1×103/mL,效靶细胞的比例为20:1,将靶细胞和效应细胞各取100 μL,加入到预先包被了抗IFN-γmAb的96孔平底板中,于37 ℃、5%CO2 孵箱中培养24 h,参照ELISPOT 试剂盒中的说明书进行洗板后,依次加入生物素标记的抗IFN-γ多抗、碱性磷酸酶标记的链亲合素及显色剂BCIP/NBT 等。用ELISPOT 图象分析仪计数96孔板中每孔形成的斑点数,计算斑点数/1×105 CTL 和分泌IFN-γ的T 细胞的百分率。

八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九、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In Vitro Mammalian Cells Chromosome Aberration Test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检测化妆品原料及其产品的致突变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OECD Guidelines for Testing of Chemicals ( No.473, July 1997) 3试验目的 本试验是用于检测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以评价受试物致突变的可能性。 4 定义 染色体型畸变(Chromosome-type aberration):染色体结构损伤,表现为在两个染色单体相同位点均出现断裂或断裂重组的改变。 染色单体型畸变(Chromatid-type aberration):染色体结构损伤,表现为染色单体断裂或染色单体断裂重组的损伤。 染色体数目改变(Numerical aberration):所用细胞株的正常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结构畸变(Structural aberration):在细胞分裂的中期相阶段,用显微镜检出的染色体结构改变,表现为缺失、断片、互换等。 有丝分裂指数(Mitotic index):中期相细胞数与所观察的细胞总数之比值;是一项反映细胞增殖程度的指标。 5 试验基本原则 在加入和不加入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使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暴露于受试物中。用中期分裂相阻断剂(如秋水仙素或秋水仙胺)处理,使细胞停止在中期分裂相,随后收获细胞,制片,染色,分析染色体畸变。 6 试验方法 6.1 试剂和受试物制备 6.1.1 阳性对照物:可根据受试物的性质和结构选择适宜的阳性对照物,阳性对照物应是已知的断裂剂,能引起可检出的、并可重复的阳性结果。当外源性活化系统不存在时,可使用甲磺酸甲酯(methyl methanesulphonate (MMS))、甲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sulphonate(EMS))、乙基亚硝基脲(ethyl nitrosourea)、丝裂霉素C(mitomycin C)、4-硝基喹啉-N-氧化物(4-nitroquinoline-N-oxide)。当外源性活化系统存在时,可使用苯并(a)芘[benzo(a)pyrene]、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6.1.2 阴性对照物:应设阴性对照,即仅含和受试物组相同的溶剂,不含受试物,其它处理和受试物组完全相同。此外,如未能证实所选溶剂不具有致突变性,溶剂对照与本实验室空白对照背景资料有明显差异,还应设空白对照。 6.1.3 受试物 6.1.3.1 受试物的配制:固体受试物需溶解或悬浮于溶剂中,用前稀释至适合浓度;液体受试物可以直接加入试验系统和/或用前稀释至适合浓度。受试物应在使用前新鲜配制,否则就必

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

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 医学检验实验室指以提供人类疾病诊断、管理、预防与治疗或健康评估得相关信息为目得,对来自人体得标本进行临床检验,包括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检验与临床病理检查等,并出具检验结果,具有独立法人资质得医疗机构。 一、诊疗科目 医学检验科;提供病理相关医疗服务得,应当参照病理诊断中心基本标准、 二、科室设置 包括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专业、临床化学检验专业、临床免疫检验专业、临床微 生物检验专业、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与临床病理专业等。有病案信息、试剂、质 量与安全管理等专门部门或专职人员,以及辅助检查部门与消毒供应室(可以设置也可以委托其她医疗机构承担相应得服务)、 三、人员 (一)至少有1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得临床类别执业医师。 (二)临床检验各专业至少有5名以上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 副高以上、2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得技术人员。 (三)标本采集人员应当有相应资质、 (四)开展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项目得实验技术人员应具备产前筛查与诊断得相应资质、开展二代基因测序项目得,至少有1名生物信息分析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遗传相关基因检测项目得,至少有1名医学遗传学专业人员、 (五)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设置试剂室、辅助检查与消毒供应室得,应当配备相应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六)应当制定人员培训考核与继续教育得相关制度与实施记录。 四、房屋与设施 (一)医疗用房使用面积不少于总面积75%,房屋应当具备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施,重要医疗设备与网络应有不间断电源、 (二)设置1个临床检验专业得,建筑面积不少于500 平方米;设置2个以上临床检验专业得,每增设1个专业建筑面积增加300平方米。

体外细胞实验方法

细胞株在适当的培养基中保持10% FBS。 从Addgene(质粒)购买HA-FLAG-UCHL3。 #22564,然后再克隆到pGEX-4T-2载体(Clontech)中。UCHL3C94A和S75A突变体由位点定向突变层积产生)。抗uchl3抗体购自ProteinTech公司 (12384 - 1 - ap)。抗ub (P4D1)、抗rpa32 (9H8)、抗brca1 (D9)抗体购自Santa Cruz Biotechnology。抗rad51 (N1C2)是从GeneTex购买的。反 γH2AX(05 - 636),anti-BRCA2(OP95)和anti-MDC1(05 - 1572) 从微孔被购买。Anti-BRCA2(推上a303国道- 435 a)和 anti-γH2AX架a300型(- 081 a)从Bethyl购买实验室。抗53bp1 (NB100-304)购自Novus Biologicals。Anti-Flag(m2)、anti-HA anti-β-actin抗体 购买的σ。反磷(血清/thr)atm/atr衬底抗体(2851)是从细胞信号技术中购买的。 CRISPR / Cas9敲除 (sgRNAs)使用:sgUCHL3-1(5′-GCCGCTGGAGGCCAAT CCCGAGG-3′)和sgUCHL3-2(5′-GCCCCGAAGCGCGCCC ACCTCGG-3′)。gRNA序列被克隆到载体中。 LentiCRISPR-V2-puro。细胞被慢病毒感染 sgRNA-puro随后与2μg /毫升嘌呤霉素广泛的选择,和单一的克隆是通过连续稀释和放大。通过免疫印迹鉴定克隆 抗uchl3抗体,并通过DNA测序验证。 重组蛋白表达和下拉试验。 构建表达His-RAD51和GSTUCHL3蛋白的质粒,构建RAD51和UCHL3的编码序列 被亚克隆为pET-32a和pGEX-4T-2。为了产生重组蛋白,每个表达结构都转化为大肠杆菌BL21 (DE3)。总之,在LB培养基培养细菌在37°C到1.2(OD600)和冷却30分钟在冰上。然后细胞连续培养15 h在18°C添加0.8毫米isopropyl-b-D-hiogalactopyranoside之后(IPTG)。细胞 然后用超声波提取和裂解。细胞溶解产物 用16000g离心30min,得到的上清液与他的Mag Sepharose Ni (GE Healthcare)孵育,纯化His- rad51蛋白和GSH珠(Promega),纯化 分别是GST和GST- uchl3蛋白。 体外GST-UCHL3拉试验,50μg重组GST和GST-UCHL3蛋白质绑定到谷胱甘肽珠子被5% BSA 在4°C 2 h其次是孵化与50μg His-UCHL3额外2 h在4°C。然后用不同盐浓度的NETN缓冲液冲洗5次。结合蛋白被筛选了1×SDSPAGE缓冲与加热10分钟在95°C。用单克隆抗his 抗体检测His-RAD51,用Coomassie blue染色GST-UCHL3 体内变性去泛素化实验和体外脱泛素化实验 对于体内去泛素化实验,控制U2OS细胞,UCHL3敲除U2OS细胞,或UCHL3敲除 U2OS细胞稳定表达HA-UCHL3野生型和突变Cys95阿拉巴马州(CA突变)在120年被细胞溶解μL 62.5毫米Tris-HCl(pH值6.8),2% SDS、10%甘油,20毫米NEM,1

IVD-体外诊断产品-行业记录资料

IVD-体外诊断产品-行业记录 (2014-03-22 16:59:43) 转载▼ 标签: 总要 防疫站 生产商 生产厂家 护城河 1. 什么是体外诊断(IVD)行业? 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的血液等组织及分泌物进行检测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的产品和服务。我国医院里俗称的“检验检查”中的“检验”包括了IVD的大多数细分种类——如①生化诊断(clinical chem)、②免疫诊断(immunoassay)、③分子诊断(MDx)、元素诊断、微生物诊断、尿液诊断、凝血类诊断、组织诊断、血液学和流式细胞诊断等。其中前三类为我国医疗机构的主流IVD方式。 诊断试剂分类 体外诊断主要细分领域情况

国内主要IVD企业 国内IVD上市公司各自优势领域和市场地位 上市公司传统优势领域目前市场地位 科华生物免疫诊断在国内率先研制出酶联免疫法乙肝二对半试剂盒,标志着中国酶免疫试剂盒开始进入大规模商品化生产时代。目前生化和核酸诊断业务成为公司发展亮点。 达安基因分子诊断始终立足于核酸诊断,目前国内临床最大的PCR试剂供应商,市场占有率60%左右。拥有先进的技术平台。 利德曼生化诊断走高端路线的生化诊断试剂供应商。目前正在向化学发光领域进军。 中生北控生化诊断曾经是国内生化诊断领域的领军企业,目前市场地位逐渐被科华生物、利德曼和深圳迈瑞所取代。 阳普医疗耗材(第三代国内第三代真空采血管生产企业,面对国内、外市场。产真空采血管)品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博晖创新微量元素检测国内微量元素检测领域的龙头,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50% 九安医疗血压计和POCT 主要从事血压计生产和销售,目前重点领域在快速血糖检测。主要面对国外市场。 三诺生物 POCT 国内血糖快速检测龙头,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迪安诊断独立医学实验室浙江地区最大的罗氏诊断试剂代理商;国内主要的综合性连锁独立医学实验室之一,净利润率最高。

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

实验五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药物的抗菌试验是为了检查药物的抗菌能力。该项试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新药研究和指导临床用药。如抗菌药物的筛选,提取过程的生物追踪、抗菌谱的测定、耐药谱的测定、药敏试验、药物血浓度测定等各个方面。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在实验室进行,优点是方法简便、需时短、用药量少,不需要活的动物、实验条件容易控制。因此,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已广泛应用各种测定了。 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是常用抗菌试验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用系列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 (一)稀释法(结果示教) 稀释法有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和固体稀释法(斜面法)两种。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测定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是指该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通常用μg∕ml或U/ml表示。 (二)琼脂扩散法 它是将抗菌药物加至接种试验菌的平板表面,抗菌药物在琼脂胶内向四周自由扩散,其浓度随扩散距离增大而降低,在药物一定的扩散距离内,由于药物的抗菌效应,试验菌不能生长,此无菌生长的范围称为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与药物的抑菌效应成正比。琼脂扩散法常有纸片法、管碟法、打洞法和挖沟法。 滤纸片法(K-B纸片法)-学生操作 滤纸片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新药的初筛试验(初步药物是否有抗菌作用)及临床的药敏试验(细菌药物第三性试验、以便选择用药)。滤纸片分湿、干两种,可以在试验时用无菌纸片沾取药物溶液放在含菌的平板表面,也以预先做成一定浓度的干燥纸片。一般来说预先做成的干燥纸片实用一些而且准确一些。 至于干燥纸片的制备方法:选用吸水力强而且质地均匀的滤纸,用打洞机制成6mm直径的圆纸片,120℃干燥灭菌2小时。然后把配制好的各种适宜浓度的抗生素溶液,每100张纸片加入0.5ml药液,使它均匀浸润,放在无菌平皿中,

体外细胞培养

第一讲体外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 ●体外细胞培养条件和基本技术 ●体外细胞培养 ●体外培养物的生长生物学 ●细胞系和细胞株 ●培养物的冷冻与复苏 ●培养物的污染、检测和排除 ●一、体外细胞培养条件和基本技术 体外细胞培养的优缺点 优点:简化细胞的生长环境,方便施加实验因素,便于观测实验结果,便于获得均一细胞群,能够进行大规模生物制品的生产。 体外细胞培养不足之处:培养对象脱离了机体的整体支配和调控,细胞间在一定程度上失去组织联系及相互作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与在体时的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分析实验结果时必须考虑这种差异。 一、体外细胞培养条件 (一)、体外培养实验室 1. 准备室 2. 培养室:基本条件要求:清洁、无菌、干燥、不通风,并具有适宜的光线。空气调节用中央空调或分体式空调机。室顶安装紫外灯等消毒装置。 3. 缓冲室 4. 其他实验室 (二)、体外培养的设备和器具 设备:1. 超静工作台,生物安全柜,净化室 2. 培养箱:温度,湿度,pH值 3. 倒置显微镜 4. 水净化装置:去离子水净化装置,石英玻璃蒸馏器, 超纯水装置 5. 冰箱 6. 离心机7. 冷冻保存装置 8. 高压蒸汽消毒装置:电热干燥箱,pH计,天平 培养器具:1. 过滤除菌装置:Zeiss 滤器,抽滤式玻璃简易型滤器, 针头式加压塑料小滤器 2. 培养器皿:(1)溶液瓶(2)培养瓶(3)培养皿 (4)多孔培养板(5)离心管 3. 移液器 4.筛网:金属筛网(不锈钢网、铜网),尼龙筛网 (三)培养用液 ?水和平衡盐溶液(balanced salt solution, BSS) 水:离子交换水,蒸馏水 平衡盐溶液:主要成分:无机盐和葡萄糖 常用BSS: PBS ,Ringer Earle ,D-Hanks,Hanks ?培养液:1.天然培养液:1)血清:小牛血清,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 FBS),马血清,2)水解乳蛋白,3)胚胎渗出液 2.合成培养液:合成培养基的种类MEM,RPMI 1640,McCoy 5A,HAM F12等

抗菌肽体外抑菌实验方法

微量肉汤稀释法(borth microdilution method) 实验方法: 1.用无菌蒸馏水在聚丙烯离心管中将抗菌肽和抗生素溶解制成1280 g/L的储 备液,然后用等量无菌的0.02%乙酸(含0.4% BSA)稀释,在用0.01%乙酸(含0.2% BSA)溶液对等量稀释后的溶液在进行一系列的双倍稀释,得到质量浓度为640,320,160……1.25 mg/L的共10个梯度的系列稀释液, 4 ?C下保存备用。 2.将待测细菌在灭菌MH肉汤琼脂平板上过夜培养,挑取菌落接种于灭菌试管 中的MH肉汤,37 ?C,180 r/min过夜培养。将培养后的菌液稀释至2*10^5-7*10^5 CFU/mL,向无菌的96孔平板中的1-11孔各加入100 μL的菌液,12孔不加入菌液而加入100 μLMH肉汤,然后从1~10孔逐一加入相应的待测抗菌肽,11孔作为扫描对照组不加肽。37 ?C,90 r/min培养18-24 h,这样待测抗菌肽的终质量浓度分别为64,32,16,……0.125 mg/L。(不知道待测抗菌肽添加量是多少,最终抗菌肽的终浓度怎么缩小了10倍) 3.最小抑菌浓度MIC(minin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就是能阻止50%以 上细菌生长的最小肽浓度。用酶标仪在490 nm下对平板进行扫描,肽的MIC 的确定按照比对照孔(11孔)的浑浊程度低50%以上的最小质量浓度计算。 4.最小杀菌浓度MBC(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就是能抑制任何残 余菌落生长的肽的最低浓度。从没有细菌生长的平板孔中的内容物中取10 μL涂布到MH琼脂平板上,37 ?C培养18 h,以此来确定肽的MBC。 参考文献: 【1】汪以真,抗菌肽与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效果比较[J].中国兽医学报,2004,24(3):270-273. 抗菌肽的体外抑菌实验(平板法) 1.稀释:将一定效价的抗菌肽做6个浓度的稀释,将抗生素按正常使用剂量同 样做6个浓度的稀释 2.指示菌:指示菌用液体LB培养基培养24 h后稀释至10^6 CFU/mL

USP87细胞毒性体外试验

87 BIOLOGICAL REACTIVITY TESTS, IN VITRO The following tests are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biological reactivity of mammalia n cell cultures followi ng con tact with the elastomeric plastics and other polymeric materials with direct or in direct patie nt con tact or of specific extracts prepared from the materials under test. It is essential that the tests be performed on the specified surface area. When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specime n cannot be determ in ed, use 0.1 g of elastomer or 0.2 g of plastic or other material for every mL of extraction fluid. Exercise care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materials to preve nt con tam in ati on with microorga nisms and other foreign matter. Three tests are described (i.e., the Agar Diffusi on Test , the Direct Con tact Test and the Elution Test ).1 The decision as to which type of test or the number of tests to be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biological response of a specific sample or extract depends upon the material, the final product, and its inten ded use. Other factors that may also affect the suitability of sample for a specific use are the polymeric composition; processing and cleaning procedures; con tact ing media; in ks; adhesives; absorptio n, adsorptio n, and permeability of preservatives; and con diti ons of storage. Evaluatio n of such factors should be made by appropriate additi onal specific tests before determining that a product made from a specific material is suitable for its in ten ded use. Materials that fail the in vitro tests are can didates for the in vivo tests described in Biological Reactivity Tests, In Vivo 88 . USP R EFERENCE S TANDARDS 11 —USP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RS. USP Positive Bioreaction RS. Cell Culture Preparation —Prepare multiple cultures of L-929 (ATCC cell line CCL 1, NCTC clone 929; alternative cell lines obtained from a standard repository may be used with suitable validation) mammalian fibroblast cells in serum-suppleme nted minimum esse ntial medium hav ing a seedi ng den sity of about 10 5 cells per mL. Incubate the cultures at 37 1 一in a h±midified

体外诊断试剂行业一定要知道的几个概念

一、关于试剂盒的两个必须搞清楚的概念 关于体外诊断试剂盒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下面这两个概念,如果你深刻的理解了这两个概念,对于今后的产品研发、实验室检测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1、体外诊断试剂:是指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包括在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和健康状态评价的过程中,用于人体样本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质控品等产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仪器、器具、设备或者系统组合使用。 2、体外诊断试剂盒:顾名思义就是具有上述体外诊断功能,可以方便实验人员使用的将各检测组分组成起来配有进行分析或测定所必需的全部试剂的成套用品。 二、关于产品必须搞清楚的概念 体外诊断试剂盒是经过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转化之后的一个产品,无论这个生产过程多么的简单,多么的手工化,作为经历过一个生产过程的产品,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 1、产品:在百度百科中对产品是这样解释的:人们向市场提供的能满足消费者或用户某种需求的任何有形物品和无形服务。而狭义的产品是指被生产出的物品。针对体外诊断试剂盒来说,应该是符合产品的狭义的概念的。

2、产品标准:既然产品是经生产出来的物品,那么原材料经过这样一个生产过程之后,是否符合产品的预期要求呢?该如何评估一个特定的产品的内在质量呢?于是,就建立了产品标准这样的概念。 对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称为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按其适用范围,分别由国家、部门和企业制定;它是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约束力的产品技术准则,是产品生产、质量检验、选购验收、使用维护和洽谈贸易的技术依据。 3、产品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区别 产品标准就是针对产品而制定的技术规范,在我国针对产品而制定的技术规范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种。 企业标准就是企业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它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企业标准一般分为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产品标准和企业标准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关系,即产品标准有企业标准,企业标准中有产品标准。但是,产品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根本区别是从不同角度来定义的,即产品标准是从制定标准的客体(对象)——产品而定义的,企业标准是从制定标准的主体——企业而定义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企业标准大多是产品标准,实际上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企业产品标准,也就是企业对所生产的产品而制定的技术规范。 三、关于产品标准中几个相关概念 1、准确度 准确度是指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以误差来表示。它用来表示系统误差的大小。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用标准物质或标准方法进行对照试验,在无标准物质或标准方法时,常用加入被测定组分的纯物质进行回收试验来估计和确定准确度。 在一个特定的产品中,其有可能会被符合率(定性产品)和回收率(定量产品)这样的指标代替。 2、精密度 化学分析中,精密度是指使用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测定均一样品所获得测定值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精密度决定于偶然误差(过失除外),表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机密提醒:这份文件及其传真件、复印件所包含的机密或法律保护信息是只提供给这份文件上所指定的个人或机构。如果您不是预定接受者,我们提醒您严禁以披露、拷贝、散发或任何形式利用这份文件及其传真件、复印件的内容。如果您错误的接收到这份文件及其传真件、复印件,请立即通知我们以便我们可以安排文件及其传真件、复印件返还并不会让您负担任何费用。 第 1 页 共 1 页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一、 当单个细胞在体外增殖6代以上,其后代所组成的细胞群体,成为集落或克隆。每个克隆含有50以上的细胞,大小在0.3-1.0mm 之间。集落形成率表示细胞的独立生存能力。各种理化因素可能导致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发生改变。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可以对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进行检测。[晶莱生物] 二、实验方法 平板集落形成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 (a)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和正常培养的细胞 (b)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非锚着依赖性生长的细胞,如骨髓造血干细胞、肿瘤细胞株、转化细胞系。 三、注意事项 (a)琼脂对热和酸不稳定,若反复加热,容易降解而产生毒性,且硬度下降。因此高压灭菌后应进行分装; (b)细胞在进行克隆形成实验时要求有95%以上的分散度,否则结果的准确度会受到很大影响; (c)软琼脂与细胞混合时温度不能超过40℃,否则将会烫伤/死细胞; (d)接种时细胞密度适度,不可过高。 细胞在低密度、非贴壁状态条件下培养,生存率明显下降,永生细胞系/株克隆形成率可达到10%以上,但初代培养细胞和有限传代细胞系克隆形成率仅为0.5%-5%,甚至无法形成单个克隆。因此,为了提高克隆形成率,有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胰岛素、地塞米松等促克隆形成物质。 细胞接种存活率只表示接种细胞后贴壁的细胞数,但贴壁后的细胞不一定每个都能增殖和形成克隆。而形成克隆的细胞必为贴壁和有增殖活力的细胞。克隆形成率反映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两个重要性状。由于细胞生物学性状不同,细胞克隆形成率差别也很大,一般初代培养细胞克隆形成率弱,传代细胞系强;二倍体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转化细胞系强;正常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肿瘤细胞强。并且克隆形成率与接种密度有一定关系,做克隆形成率测定时,接种细胞一定要分散成单细胞悬液,直接接种在碟皿中,持续一周,随时检查,到细胞形成克隆时终止培养。 四、周期 1-2个月

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方案计划规范标准设计

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 (试行) 为加强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提高医学检验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独立设置的对人类血液、体液、组织标本开展临床检验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设的医学检验科。 一、机构管理 (一)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制定并落实管理规章制度,执行国家制定颁布或者认可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临床检验工作安全、有效地开展。 (二)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设置独立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1.对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2.对医疗质量、医院感染管理、器械和设备管理、一次

性医疗器具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 3.对重点环节,以及影响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4.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5.预防控制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污染物外泄及医院感染; 6.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诊断报告书写、保存进行指导和检查,对病理检查病例信息登记进行督查,并保障登记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7.对设置的试剂、仪器耗材、辅助检查和消毒供应部门进行指导和检查,并提出质量控制改进意见和措施。 (三)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四)财务部门要对实验室业务费用和检验项目费用结算进行检查,并提出调控措施。 (五)后勤管理部门负责防火、防盗、医疗纠纷等安全工作。 二、质量管理 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一)应当以ISO15189:2012为质量管理的标准,建立并实施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体系,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

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

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 (试行) 医学检验实验室指以提供人类疾病诊断、管理、预防和治疗或健康评估的相关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标本进行临床检验,包括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检验和临床病理检查等,并出具检验结果,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医疗机构。 一、诊疗科目 医学检验科;提供病理相关医疗服务的,应当参照病理诊断中心基本标准。 二、科室设置 包括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专业、临床化学检验专业、临床免疫检验专业、临床微生物检验专业、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和临床病理专业等。有病案信息、试剂、质量和安全管理等专门部门或专职人员,以及辅助检查部门和消毒供应室(可以设置也可以委托其他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服务)。 三、人员 (一)至少有1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 (二)临床检验各专业至少有5名以上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高以上、2名中级以上

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技术人员。 (三)标本采集人员应当有相应资质。 (四)开展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项目的实验技术人员应具备产前筛查与诊断的相应资质。开展二代基因测序项目的,至少有1名生物信息分析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遗传相关基因检测项目的,至少有1名医学遗传学专业人员。 (五)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设置试剂室、辅助检查和消毒供应室的,应当配备相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六)应当制定人员培训考核与继续教育的相关制度和实施记录。 四、房屋和设施 (一)医疗用房使用面积不少于总面积75%,房屋应当具备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施,重要医疗设备和网络应有不间断电源。 (二)设置1个临床检验专业的,建筑面积不少于500 平方米;设置2个以上临床检验专业的,每增设1个专业建筑面积增加300平方米。 (三)有相应的工作区域,流程应当满足工作需要。 (四)设置医疗废物暂存处,设置污物和污水处理设施和设备,满足污物和污水的消毒和无害化的要求。 五、分区布局 (一)主要业务功能区。

体外活性实验

体外活性试验相关知识 以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前体细胞,体外诱导其为树突状细胞(DC ),分别负载多肽抗原,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CTL ),以探讨其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抗原肽诱导CTL 制备: ① 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 )的分离: 分别选取(经BCG 免疫,PPD 阳性)HLA-A2.1+、HLA-A3+ 人抗凝外周全血,通过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PBMC 。 ② 树突状细胞的诱导: 将PBMC 在24孔板中贴壁培养,分离贴壁的单核细胞,每孔加含FBS 、GM-CSF 和IL-4的1640培养基,于37℃、5%CO2孵箱中,培养至第5天加LPS 诱导成熟,用相差显微镜观察DC 诱导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学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1a 、CD83、CD80、HLA-DR 的表达。 ③ 细胞毒T 淋巴细胞(CTL )的体外诱导: DC 诱导至第5天,加入待测肽,第7天收获DC 。于24孔板中加入用免疫磁珠分选的CD8+ T 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DC 作为刺激细胞,第2天加IL-2,置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用肽负载的DC 按前述方法再重复刺激3次。收获CTL 用于检测。 细胞毒性分析:

④细胞毒活性检测: CTL杀伤实验用MTT法和4小时51Cr释放法。以抗原肽诱导CTL为效应细胞(E),负载抗原肽的T2细胞作为靶细胞(T)。 MTT法 按效靶比20:1加入96孔板中,靶细胞每孔1×103个,设单独靶细胞孔和单独CTL孔,每组3复孔,每孔200 μL。37 ℃、5 %CO2孵育48 h后,加入MTT 0.2 mg/孔,继续培养4-6 h,去上清,加入DMSO 100 μL/孔,显色,酶标仪于波长570 nm下读数。按以下公式计算杀伤率。同时以不相关肽诱导的CTL作为阴性对照。 杀伤率=[1-(试验孔A值-效应细胞孔A值)/靶细胞孔A值]×100% 4h51Cr释放法 MTT 实验中与阴性对照比较杀伤作用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候选肽使用更精确的4h51Cr 释放法来验证。RPMI1640 培养液洗涤2×106靶细胞,去上清液。用0.5 mL完全培养液悬浮细胞,加入100 μCi(3.7 MBq) Na251CrO4(即按200 μCi/mL),37 ℃水浴中标记1 h,每5-10 min摇晃一次,混匀细胞。用RPMI1640 培养液洗涤细胞三次,每次1000 rpm10 min。再用RPMI-1640 培养液悬浮细胞,置37 ℃水浴30 min,以减少非特异的自然释放。离心1000 rpm 10 min,去上清液。小心用RPMI-1640 培养液悬浮细胞,尽量减少振荡引起的细胞损伤以降低靶细胞的自然释放率,将细胞浓度调整为1×105/ mL 备用。在96孔板中加入51Cr 标记的靶细胞,每孔加100 μL(约为1×104个/孔)。向各孔加100 μL 效应细胞,设定不同效应细胞与靶细胞的比例(效靶比,E:T),同时另一组用不同的肽浓度(Peptide concentration)。阴性对照孔(自然释放)不加效应细胞只加100 μL完全培养液,阳性对照孔(最大释放)中加100 μL 1%NP40(或2%SDS,或1 mol/L盐酸或10 mg/mL Triton X-100 100 μL)每个实验置两个复孔。稍稍离心(1000 rpm 3 min)后,置37 ℃ 5% CO2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4 h。离心培养板(1000 rpm 10min),每孔吸出100 μL上清液置一次性使用的检测管中,在γ-计数仪上(或液闪计数仪上)测定上清液中的每min放射性活性(cpm值)。特异性杀伤活性的计算:细胞毒性(%)=[(实验组cpm-自然释放组cpm)/(最大释放组cpm-自然释放组cpm)]×100%

基础的细胞实验

基础的细胞实验 1.体外培养细胞一代生存期 ?分为游离期、贴壁期、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停止期(平台期)。 ?对数生长期:细胞数随时间变化成倍增长,活力最佳,细胞数量呈指数增长,细胞群体均一。最适合进行实验研究。 ?细胞摇匀的经验: 孔越小,越要好好摇。种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分散种细胞,而不是直接一个小区域种下去。96孔板种细胞轻点打进孔里,打的太猛细胞容易聚集在边缘。六孔板手动8字晃匀效果比较好。种细胞时晃动细胞很重要,但应避免在桌子上推着前后左右晃。在手中两个方向的八字晃会更稳更好。 2. 细胞计数 ?细胞悬液的细胞数/ml=(四个大格子细胞数/4) ×稀释倍数×104/ml ?计数建议: 1)压边线细胞: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2)镜下偶见有两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应按单个细胞计算,若细胞团10%以上, 说明分散不好,需重新制备细胞悬液; 3)每个细胞悬液至少滴样两次求平均值。 ?提问:细胞计数的浓度控制在多少?计数重复几次? 答:建议浓度控制在50-100万/ml。建议表型实验计数4次,普通实验计数2次。建议全部计数完再一起种板。 ?注意点:细胞计数不要同时记超过4株以上的细胞。若有需要,先消化记4株,细胞浓度调好静置一边;再消化计另外的。而后按消化和计数顺序种细胞。这样可以避免多株细胞同时消化而带来的消化不理想。 3. 常用细胞培养器皿

4. 液氮是低温制品,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冻伤。在液氮中操作及存取冷冻物品时速度要快, 要注意轻拿轻放,以免内容物解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 细胞传代 ?消化温度:室温或37℃。 ?消化时间:不超过10 min,也不可太短(须形成单细胞悬液)。 ?注意点: 1)防止细胞成片滑落(4℃消化,延长消化时间较易获得单细胞悬液); 2)轻柔吹打,防止机械损伤; 3)离心时不超过300 g (1000 rpm),实验室目前离心所用转速为800rpm; 4)尽量避免刮伤培养瓶细胞贴附面,否则影响观察且细胞贴壁不均匀; 5)及时换液和传代,不可拖延,避免细胞过爆后细胞状态不好。 6. 细胞消化条件参考 Cell line 胰酶条件时间传代比例长满时间10cm dish细胞数 Huh1 EPET 37℃ 4 min 1:4 5d 400w Huh7 EPET 37℃ 2 min 1:6 4d 200w HLE EPET 37℃ 3 min 1:8 3d 200w HLF EPET 37℃ 3 min 1:8 3d 200w HepG2 0.25%Trypsin 37℃ 4 min 1:3 5d 200w Hep3B 0.25%Trypsin 37℃ 1.5 min 1:4 4d - HUCCT1 0.25%Trypsin 37℃ 6 min 1:10 3d 500w RBE EPET 37℃ 2 min 1:10 3d 200-300w Huh28 0.25%Trypsin 37℃ 6 min 1:3 3d 30w 293T 1/10 EPET RT 1 min 1:20 3d 1000w 3T3 EPET 37℃ 3 min 1:8 3d 400w THP1 - - - 1:4 3 - 7. 换液时机 1)pH降低。培养基颜色由红变橙要警惕,变成黄色前一定要换液。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常用的体外抑菌试验(连续稀释法、琼脂扩散法)。 .(二)熟悉杀菌试验(最低杀菌浓度、最低致死浓度的含义及测定的方法,活菌计数法,石碳酸系数测定法);联合抗菌试验(纸条试验、梯度平板纸条试验、棋盘格法),协同、拮抗、无关、累加的概念。 .(三)了解体外抗菌试验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常用的体外抑菌试验 一、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又称药敏试验,主要用于筛选抗菌药物或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最低抑菌浓度(MIC):指药物完全抑制某种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浓度。 .优点:方法简便、需时短、用药量少,不需要动物。 .缺点:不能根据体外试验结果肯定或否定一个药物的抗菌作用。试验菌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常用 .标准菌株:来自专门机构,我国是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菌种保藏中心提供。 .临床分离株:经形态、生化及血清学等方面鉴定。不得有杂菌污染,不宜用传代多次的菌种,最好是重新活化的。控制培养时间。 .接种菌量的多少的计算培养基 .根据试验菌的营养要求进行选择 .培养基质量控制供试药物 .药物的浓度和总量要精确配制 .供试药物用适宜溶剂溶解并稀释至所需浓度,难溶药物加助溶剂。 .中草药或某些生药原粉的样品,应先提取,再浓缩至所需浓度对照试验 .试验菌对照:在无药情况下,应能在培养基内正常生长 .已知药物对照:已知抗菌药对标准的敏感菌株应出现预期的抗菌效应,对已知的抗药菌应不出现抗菌效应。 .溶剂及稀释剂对照:抗菌药物配制时所用的溶剂及稀释剂应无抗菌作用 (一)连续稀释法 .方法:液体法和固体法。 .用于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 .抑菌:药物可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但不杀死它,在药物除去后,微生物又可恢复生长 .杀菌:药物能杀死微生物,当药物去除后,微生物不再继续生长。 1、液体培养基稀释法 .方法:两倍稀释法 .步骤: 液体培养基稀释药物成系列递减的浓度每 管加入一定量试验菌24-48小时后肉眼观察试管浑浊情况,记录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MIC)将未见细菌生长的各试管内的培养液(各吸取0.1ml)移种到新鲜的琼脂培养基上重新长出细菌的只具有抑菌作用,无菌生长(菌落数﹤5个)具有杀菌作用,记录最低杀菌浓度(MBC)。 液体稀释法图解 抗菌药物的浓度增加最低抑菌浓度移种平板

抗菌药物的体外抑菌及体内抗菌实验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平台》——《抗菌药物的体外抑菌及体内抗菌实验》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小组成员: 实验日期:5月27日-5月30日 微生物综合实验

抗菌药物的体外抑菌及体内抗菌实验 班级16级生物技术1、2班姓名 学号座位号 实验日程安排 日期开始时间实验内容备注 5月27日(周一)14:30-15:30 实验背景、原理、方法 讲解 15:30-18:00 分组准备试剂、培养基、 实验器具 5月28日(周二) 上午 8:00-8:30 体内抑菌实验细菌接 种、培养 8:30-10:30 体外抑菌实验:MIC法 10:30-11:40 固体培养基的配制、体 外抑菌实验:纸片法、 5月28日(周二) 下午12:30-13:30 体内抑菌实验:4小时 实验组稀释涂布 5月28日(周二) 晚上20:00-21:00 体内抑菌实验:12小时 实验组稀释涂布 5月29日(周三) 上午10:00-12:00 体内抑菌实验:24小时 实验组稀释涂布; 体外抑菌实验:纸片法、 MIC法结果观察,分析; 5月30日(周四) 上午8:30-12:00 体内抑菌实验:4小时、 12小时、24小时实验组 结果观察、分析; 所有实验结果的统计与 讨论 抗菌药物的体外抑菌及体内抗菌实验

一、实验原理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抑菌或杀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抗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药物的体外抑菌实验,是指在体外测定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能力的实验。它是常用抗菌实验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有系列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 稀释法有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和固体稀释法(斜面法)两种,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测定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是指该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通常用ug/ml或U/ml表示。其结果判断方法为凡无肉眼可见细菌生长的药物最低浓度即为该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琼脂扩散法是将抗菌药物加至接种试验菌的平板表面,抗菌药物在琼脂胶内向四周自由扩散,其浓度随扩散距离增大而降低。在药物一定的扩散距离内,由于药物的抗菌效应,试验菌不能生长,此无菌生长的范围称为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与药物的抑菌效应成正比。琼脂扩散法常有纸片法、管碟法、打洞法和挖沟法。一般药敏实验常采用纸片法,我们可以根据抑菌圈的大小,来判断菌种对药物的敏感性,是敏感,中度敏感还是耐药。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评定标准,在标准实验条件下根据抑菌圈的大小来判断,如: 复方新诺明(SXT)左氧氟沙 星(LEV) 庆大霉 素(CN) 苯唑西 林(OXA) 氯霉素 (CM) MIC ug/ml 敏感(S)≤2/38 ≤1 ≤4 ≤2 ≤8 中度敏感(I)-- 2 8 -- 16 耐药(R)≥4/76 ≥4 ≥16 ≥4 ≥3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