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宗教产生的原因

宗教产生的原因

宗教产生的原因
宗教产生的原因

目录

1民族与宗教起源的理论争论 (1)

2宗教的起源 (2)

3民族的出现与民族宗教的形成 (2)

4一神崇拜与普世宗教的产生 (3)

5宗教产生 (4)

参考文献 (4)

宗教产生原因

摘要:宗教堪称是人类世界中最古老、最神秘、最不可思议的领域。宗教形成的原因不能脱离民族发展的历史,历史上,民族的兴衰和宗教的消长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内容;民族和宗教关系问题往往是经济、政治、社会问题和国家之间、阶级之间矛盾斗争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人类各种社会结构形态、文化和思想差异的重要体现。因此,研究古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问题需要从民族和宗教的起源着手,进而研究民族形成和宗教发展过程中,民族与宗教的关系以及与之同步的国家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宗教起源民族崇拜

我们认为,宗教的起源早于民族的形成,民族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民族认同的标准具有原始性、复杂多样、多变的特点。在宗教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宗教都经历了从自然崇拜起源,从多神崇拜到主神崇拜或一神崇拜的发展过程,而从民族宗教到普世宗教的发展是适应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统治的需要。宗教堪称是人类世界中最古老、最神秘、最不可思议的领域。宗教形成的原因不能脱离民族发展的历史,历史上,民族的兴衰和宗教的消长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内容;民族和宗教关系问题往往是经济、政治、社会问题和国家之间、阶级之间矛盾斗争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人类各种社会结构形态、文化和思想差异的重要体现。因此,研究古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问题需要从民族和宗教的起源着手,进而研究民族形成和宗教发展过程中,民族与宗教的关系以及与之同步的国家的发展过程。

1民族与宗教起源的理论争论

在民族概念上,分歧和争论由来已久,大体上可分作“现代说”和“原生说”两个派别。其中,1913年斯大林提出的民族定义受到广泛关注,他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其他学者也有自己的观点,瑞士-德国政治理论家、法学家J.K.布伦利奇认为民族有8种特质:1、同居一地;2、同一血统;

3、同其肢体形状、

4、同其语言;

5、同其文字;

6、同其宗教;

7、同其风俗;

8、同其生计(经济)。孙中山则提出民族形成的5个要素:第一血统、第二生活、第三语言、第四宗教、第五风俗习惯等。斯大林认为民族是近代以后形成的,那么是否应该

以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作为衡量古代民族的标准,将是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人类远古时期,宗教意识就已经存在,人类早期的尼安德特人遗址中已经出现了特殊的丧葬传统。在西亚地区的考古活动发现,死亡崇拜的传统是最早的宗教传统。在伊拉克东北部的扎维?舌米(Zawi Shemi)遗址,发现了墓葬群,墓葬中有大量陪葬品,主要是珠子、骨刀和燧石刀刃等。在伊朗高原的沙尼达尔(Shanidar)遗址,甚至已经出现殉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普遍出现了瓮棺葬,和在骸骨上涂颜色的风俗,这被认为是祖先崇拜的宗教传统的体现。同一时期,与死亡崇拜有关的宗教建筑、用于祭祀或祭拜的塑像等都已经出现。塑像中以女性形象居多。

2宗教的起源

人类远古时期,宗教意识就已经存在,人类早期的尼安德特人遗址中已经出现了特殊的丧葬传统。在西亚地区的考古活动发现,死亡崇拜的传统是最早的宗教传统。在伊拉克东北部的扎维·舌米(Zawi Shemi)遗址,发现了墓葬群,墓葬中有大量陪葬品,主要是珠子、骨刀和燧石刀刃等。在伊朗高原的沙尼达尔(Shanidar)遗址,甚至已经出现殉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普遍出现了瓮棺葬,和在骸骨上涂颜色的风俗,这被认为是祖先崇拜的宗教传统的体现。同一时期,与死亡崇拜有关的宗教建筑、用于祭祀或祭拜的塑像等都已经出现。塑像中以女性形象居多。

宗教仪式很早就已经出现,在死海附近的那哈尔·海玛尔(Nahal Hemar)出土的石头面具应当就是用于宗教祭祀仪式所用,学者们甚至认为发现石头面具的场所应当是神庙或者其他宗教建筑。公元前9000年,两河流域居民就已经崇拜女性的生殖能力,母神崇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宗教崇拜的主要内容,在安那托利亚地区查塔·休於发现的母神形象突出夸张的胸部和臀部,表现了人类对于繁衍、丰收的信念。

3民族的出现与民族宗教的形成

多重民族构成因素反映在宗教中,表现为民族宗教的多个源头,巴比伦和亚述宗教的主要来源是苏美尔宗教,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入塞姆人、各游牧民族和其他宗教,如埃及宗教、埃兰宗教等的因素。希腊早期宗教中既有印欧宗教成分,又有地中海地区非印欧宗教成分,东方因素也起到重要作用,新旧代神灵继承的神话和天、地两界神灵对立的观念都来自于近东。为冥界神灵行的奠酒礼与印欧宗教传统相关联,而为奥林波斯神的献祭与塞姆宗教习俗的影响有关。宙斯作为天气神则与安那托利亚的天气神关系密切。

血缘关系并非民族认同观念的首要的,或唯一的标准,地域关系、宗教信仰、语言文化等因素所起的作用也许更大。我们所讨论的古代民族,其名称多来自地名。在民族形成之后,各民族往往通过追溯祖先、追溯历史确立血缘上的民族认同意识,表现在追溯共同的祖先,崇拜共同的英雄和神祇等。

在民族认同中,宗教当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共同的神祇崇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宗教观念成为古代民族认同中的重要标志。在民族征服过程中,改变宗教信仰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在亚述人、阿拉伯人、罗马人等的征服战争中,类似情况屡见不鲜。比如阿拉伯人在征服战争中,给被攻打城市或地区提出条件,宣誓皈依伊斯兰教者,被承认为穆斯林,免税收;投降而不皈依伊斯兰教者,减免部分税收;而不投降、不皈依者,杀无赦。在古代民族发展过程中,宗教也不断发展,经历了从原始崇拜起源,从多神崇拜到主神崇拜再到一神崇拜,从民族宗教到普世宗教的发展阶段。

在漫长的民族形成过程中,民族认同标准逐渐形成。古代民族的原始性特点也注定了古代民族认同标准的复杂多样和擅变的特点。

4一神崇拜与普世宗教的产生

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神祇崇拜是国家统治的主要内容和手段。统治者通过建立神庙、供奉神祇等控制国家的经济和宗教势力。在军事征服战争中,抢劫当地主要神的神像或供奉当地神都成为民族征服的主要标志和手段。比如赫梯人劫掠巴比伦人的马尔杜克神像、亚历山大王供奉巴比伦人的马尔杜克神和埃及的普塔神等等。

宗教在国家统治中发挥作用的另外一个表现是主神崇拜的出现。在巴比伦、亚述、波斯人统治中,主神崇拜是配合着专制帝国的统治而形成的。马尔杜克、阿淑尔、阿胡达·马兹达分别形成民族主神。

一神教发端于原始宗教的多神崇拜,在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的主神崇拜中初露端倪,在波斯琐罗亚斯德教中形成,在犹太教中确立,并因罗马人统治时期基督教普世宗教的发展而影响了整个世界。一神教问题并非纯粹的宗教问题,由多神教向一神教的转变过程中,伴随着不断的民族冲突、融合和民族观念的变化。多神信仰与前罗马时代地中海民族和城邦国家孤立发展的政治格局相适应,而普世性的一神教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统一的地域性大帝国的精神需要。

5宗教产生

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对自身命运的担忧与期待因为做为人类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事办不到所以才会想要借助神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愿望,信仰是一种很抽像的东西,你信则有,不信则没有.那些求助于上帝的人证明他是神的信徒,那些求神拜佛的人则说明他心中有神佛的存在.而这些人并不认为没有上帝没有神佛的存在,但是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所以人们才会有不同的信仰,才会产不同的宗教。

参考文献

[1]刘书鹤,刘广新.农村老年保障体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陈功.我国养老方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

宗教的本质及其作用

课题:宗教文化 ——宗教的本质及社会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 06023054 王美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⑴掌握宗教本质的内涵 ⑵掌握宗教的社会作用 ⑶知晓世界三大宗教 (二)、能力目标:⑴学会归纳宗教的本质 ⑵能够深入领会宗教的社会作用 (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⑵形成尊重他人宗教信仰的良好风尚 (四)、创新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与教师合作探究的意识,在师生互动中享受快乐教 学 二、教学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处理: 这是一节政治学科的校本课,宗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这部分内容会使学生对地理和历史学科中学到过的宗教知识有一个全方位的 理解。为此,在处理时,应从宗教史出发,又不拘泥与此,联系地理学、哲学、 历史学的内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渗透一部分文学,建筑学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宗教的本质及产生的根源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 心主义世界观。 产生根源: (1)、认识根源:人对客观事物认识水低 (2)、社会根源:阶级压迫 2、宗教的社会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主要起着消极作用: (1)、宗教是剥削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2)、宗教充当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 (3)、宗教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有着阻碍作用 (4)、宗教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宗教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1)、宗教的产生,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时下层群众的某些政治经济要 求,对社会发展产生过进步的影响。 (2)、宗教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宗教的一些教义、教规,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程 度上起着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 3、对待他人宗教信仰的态度 应该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究式、多媒体计算机 三、学生分析 心理情感准备: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和雕像、图片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言: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引用与宗教相关的图片) (二)、介绍宗教的本质等相关难点、重点内容(以提问互动方式为主,引用多媒体教学)

04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 (县民宗局供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宗教问题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它的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宗教工作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是对宗教的认识和分析不能仅从宗教本身出发,不能单纯用精神性的因素去解释宗教现象,要到宗教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中去寻找宗教的根源和本质,要从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出发来认识和说明宗教。二是社会的发展决定着宗教的发展,只有结合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才能找到宗教发展的客观规律。三是作为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宗教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能动性,要认识到宗教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认识并把握其规律,从而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宗教的本质、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及其消

亡条件、宗教的社会作用,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和原则等。这些基本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它的精髓。 宗教的本质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采取了幻想的方式。宗教以超自然、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反映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神圣化,使之成为主宰人们日常生活的支配力量,这是宗教之为宗教的根本,是一切宗教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规定。宗教作为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较大,经济基础对它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往往同政治、法律、道德等因素相交织,使宗教问题的复杂性突现。 宗教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主张在社会历史中探寻宗教的起源,认为宗教是在原始时代从人们关于他们自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 自然的原始观念中产生的。在原始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由于十分相似的原因,通过自然力的人格化,产生了最初的神。宗教就是在原始人关于灵魂和神等原始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

宗教的来源

宗教的来源及功能 人们接受某种宗教信仰并参加该宗教社团活动时,只要不属于盲从,总要对这种宗教的来源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在这种了解基础上确立他们的信仰态度。因此他们不是把这种了解当做一般的知识,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基本信仰的内容来接受的。从认识途径看,一般的宗教信仰者对于宗教起源的看法不是来自个人对此问题的悉心研究,而是得之于一定的传统。各种宗教都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一系列关于自身起源的神话、教义和理论学说,用以规范其成员的思想见解。宗教信仰者在接受传统观点的同时,结合个人经验形成关于自己信奉的宗教起源的个人见解。 各种宗教传统对于自身起源的说法不一,但其共同之处在于强调自己有超自然的神圣渊源。许多比较古老大的宗教把自己的产生追溯到一位主神,认为神是它们的直接创立者,或认为神与它的信奉者有着血缘的联系。古埃及宗教以太阳神为主神,认为法老是太阳神的儿子。日本的神道教也有类似的说法。天照大神是治理天上的主神,其孙琼琼杵尊为人世间第一位统治者,由此开始了世代相袭统治日本的天皇制度。在中国道教的传统中,春秋时代的思想家老子(李耳,字聃)作为该教教主被神化为列身三清尊神之末的道德天尊。 另一些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自称启示宗教。它们的传统把神的启示看作自己的来源。根据犹太教经典记载,摩西奉上帝之命率领以色列人摆脱埃及的奴役,前往巴勒斯坦地区定居。期间,上帝在西乃旷野中与摩西立约,以色列人从此以后要奉神耶和华的名,而神耶和华则允许给以色列人以庇佑。上帝还把以色列人应当遵守的宗教律法晓喻给摩西,让以色列人世代谨守毋忘。基督教的传统宣称,耶稣基督是降世救人的主。他是上帝的独生子,他把上帝爱人和救人的信息带给人们,最后用生命作代价赎去了人们的罪过。基督教会是基督的门徒根据他的教诲和安排而建立的。伊斯兰教的传统认为,它是穆罕默德根据安拉的天启而创立的。此外,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等宗教传统也认为自己起源于神的启示。 产生于古印度的一些宗教传统,如印度教、佛教以及锡克教等,大都以一些的道的宗教倒是作为自己的渊源。以佛教为例,传统称释迦牟尼想摆脱生老病死的痛苦而弃家求道,虽四处求师并苦修六年而未获其解。后来,他换了一种方式重新思考人生的真谛,终于在菩提树下悟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道理,并开始向弟子传道,建立佛教。这个过程本来并无特别神奇之处,但后来的佛教传统却附会进许多神话因素,如释迦牟尼修道时曾受魔鬼的考验,得到觉悟后具有无边法力等,以渲染其超自然的特点。 各种宗教传统对于自身起源的解释显然不是史实。这些具有传奇

宗教产生的原因

目录 1民族与宗教起源的理论争论 (1) 2宗教的起源 (2) 3民族的出现与民族宗教的形成 (2) 4一神崇拜与普世宗教的产生 (3) 5宗教产生 (4) 参考文献 (4)

宗教产生原因 摘要:宗教堪称是人类世界中最古老、最神秘、最不可思议的领域。宗教形成的原因不能脱离民族发展的历史,历史上,民族的兴衰和宗教的消长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内容;民族和宗教关系问题往往是经济、政治、社会问题和国家之间、阶级之间矛盾斗争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人类各种社会结构形态、文化和思想差异的重要体现。因此,研究古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问题需要从民族和宗教的起源着手,进而研究民族形成和宗教发展过程中,民族与宗教的关系以及与之同步的国家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宗教起源民族崇拜 我们认为,宗教的起源早于民族的形成,民族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民族认同的标准具有原始性、复杂多样、多变的特点。在宗教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宗教都经历了从自然崇拜起源,从多神崇拜到主神崇拜或一神崇拜的发展过程,而从民族宗教到普世宗教的发展是适应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统治的需要。宗教堪称是人类世界中最古老、最神秘、最不可思议的领域。宗教形成的原因不能脱离民族发展的历史,历史上,民族的兴衰和宗教的消长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内容;民族和宗教关系问题往往是经济、政治、社会问题和国家之间、阶级之间矛盾斗争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人类各种社会结构形态、文化和思想差异的重要体现。因此,研究古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问题需要从民族和宗教的起源着手,进而研究民族形成和宗教发展过程中,民族与宗教的关系以及与之同步的国家的发展过程。 1民族与宗教起源的理论争论 在民族概念上,分歧和争论由来已久,大体上可分作“现代说”和“原生说”两个派别。其中,1913年斯大林提出的民族定义受到广泛关注,他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其他学者也有自己的观点,瑞士-德国政治理论家、法学家J.K.布伦利奇认为民族有8种特质:1、同居一地;2、同一血统; 3、同其肢体形状、 4、同其语言; 5、同其文字; 6、同其宗教; 7、同其风俗; 8、同其生计(经济)。孙中山则提出民族形成的5个要素:第一血统、第二生活、第三语言、第四宗教、第五风俗习惯等。斯大林认为民族是近代以后形成的,那么是否应该

汤因比文明史观中的宗教根源分析

收稿日期:2011-02-16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当代冷战遗留问题研究”[20100480515];2009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课题 “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冷战思维因素研究”[09MLC008]作者简介:赵秋梧(1970-),女,江苏海安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二系军事理论教研室教师,主要从事军事思想、军事哲学 与战略研究;钮维敢(1974-),男,安徽定远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博士后,江苏省行政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关系与国家法研究。 汤因比文明史观中的宗教根源分析 赵秋梧1,钮维敢 2 (1.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二系,南京210045;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0) 摘 要:宗教在汤因比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但其文明形态史观流露出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强烈的宗教 意识渗透于他的整个历史思想体系。他在文明史观中所涉及到的宗教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有所不同,他把宗教当作文明的核心和灵魂,并以其作为拯救文明和人类命运的最高手段。 关键词:汤因比;文明形态史观;宗教意识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6152(2011)03-0087-04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因比以文明形态史观著称于世, 在巨著《历史研究》中他通过对近6000年来人类历史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各种文明形态及其起源、生长、衰落、解体的一般规律,其间流露出浓厚的宗教意味。他认为文明形态最深厚的基础是宗教,各大文明实际上就是按照宗教的性质来划分的。最初,他把统一教会视为新文明诞生的准备期和蛹体,而到后来则主张应将文明看作较高级宗教产生的准备阶段。正是经历了文明的兴衰,人类才逐步认识到了上帝。那么, 汤因比所谓的“上帝”,是基督徒心目中的那个人格化的上帝吗?他所说的宗教与上帝是否有其独特的含义? 一、历史学研究的宗教背景 1.从肉体成长到心灵塑造都渗透了宗教元素,决定其研究难以远离宗教的影响 “我承认‘我落在永生上帝的手里,真是可怕的’。这很奇怪,因为当我合乎理性地思考时,我是一个宗教的不可知论者,如果‘上帝’这个词含有人格一类的意义,我就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1] 显然,汤因比并不承认有一个真正的上帝存在,但不可否认,他终生都在对宗教进行严肃的思考。可以说,汤因比具有深刻的宗教感,这与其文化背景和个人 所受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是作为一个正统的英国圣公会教徒而受到培养的,我在易受影响的年龄里就被泡在圣经之中……圣经———当然也包括圣经的语言和具有圣经观点的历史— ——伴随着我的一生。”[2]52 汤因比特地谈 到犹太教认为,历史是神的计划从产生到最后一件事的完成。而这种观点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所共有。“我不是宗教徒。……但是,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对人类历史的态度却明显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并一直伴随着我的思想。 ”[2]52 这些宗教在 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框架中叙述历史,显得比历史学家对于历史的认识更加广泛而深入, 并且单纯而自然,没有人为雕琢、设计的痕迹。汤因比成长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承认宗教历史观甚至比希罗多德等古代历史学家对他的影响还要广泛。他认为研究历史,就是在响应神的召唤的同时,发现自己有职责去感受神在历史运动中的创造, 并由此可以“找到神”。因而,他的历史学研究处处都有宗教的影子。 2.历史研究难以蜕掉宗教信仰底色 汤因比是在20世纪前半叶“西方文化命运之争”这一特定的文化与学术背景下展开历史学研究的。虽然从一开始他就明显倾向于“文化多元论”,倡导文明比较研究,但其文明观的最后结论表明,他 · 78·第30卷第3期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Vol.30No.32011年6月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 (Humanities Science Edition )Jun ,2011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宗教是现实世界在人们的主观意识中的一种虚幻的反映。宗教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文化模式,属于上层建筑,因此受经济基础的制约与影响。 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因此,宗教的基本特征是信仰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它主宰着自然和世俗的社会,成为信徒们崇拜的偶像。 一、宗教的起源与环境 宗教最初、最原始的起源因素是自然因素,即宗教起源的外在影响是自然界。由于各地的自然力、自然物是多种多样的,原始宗教把其神话的结果必然是出现多神崇拜。从大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发展到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在宗教中的原始宗教向民族宗教、世界宗教转变中,有的从多神崇拜转向一神崇拜。这与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都有关系。实际上,一神教都是从原始的多神崇拜发展而来的。环境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原始宗教有四大种:对自然的崇拜(雷公、太阳神阿波罗)、对动植物的崇拜(阿努比斯狼)、祖先崇拜(福建妈祖庙)、图腾崇拜(满族图腾柱)民族宗教有两种。犹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因受压迫,其民族领袖摩西以神的意旨为号召,带领下犹太人返回迦南,因此摩西是公认的犹太教创始人。 印度教亦称婆罗门教,婆罗门教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时雅利安人的自然崇拜。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是在奴隶制中形成的,把社会的等级与种姓制度神圣化直接联系起来。印度教是多神教,内部派别林立,是多种宗教体系和精神文化现象的复杂混合物。 世界性宗教指宗教所信的神灵被认为是整个世界的主宰,教义也是着眼于全人类与各个民族,其神学体系、礼仪和组织规章都较复杂完善。通过教徒和神职人员有组织的向世界各地传播,因而信教人数多,包括各个民族,分布范围广,遍及世界。现今世界性 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犹太地区。公元3年,罗马人征服巴勒斯坦,残酷镇压犹太人。犹太人多次起义均失败,因此寄希望于宗教,期待“救世主”出现

从哲学视角探析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从哲学视角探析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宗教产生和存在的原因。认为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看,宗教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看,宗教具有存在的长期性;从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看,宗教具有存在的可能性、现实性;从其内因看,宗教自身所具有的适应社会调节能力是其存在的关键因素。 标签: ;哲学;宗教;产生根源;存在原因 对宗教起源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既古老又非常现代的问题。说它古老,是由于早在“轴心时代”乃至史前时代,我们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思考这一问题了。如,古希腊埃利亚学派的先驱赛诺芬尼(约公元前565年-前473年)在其《讽刺诗》中断言神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设想出来的。古希腊原子唯物论的奠基人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年-前370年)则断言宗教起源于人们在良心上的内疚和人类对自然的敬畏。而我们的先人同样很早就致力于从民族宗教(“宗族”)和祖先崇拜的角度来探寻宗教的起源。在我们的先人看来,宗族原本是一融血统与神统为一体的字眼,植根于祖先崇拜或神灵崇拜。说它是一个现代问题,不仅仅是因为直到最近一二百年,宗教起源才作为一个重大问题被公开提了出来(这一事件一般地同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及其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决定性影响相关),并得到严肃而自由的讨论;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先前人们对宗教起源的思考都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直接的直观”的性质,尚不是严格科学的以实验为依据的研究的结果。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和比较宗教学等科学门类的兴起和发展,人类对宗教起源的探究才开始真正奠基在“严格科学的以实验为依据”的基础之上。 尽管在探究宗教起源的问题上,人类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停地进行这样那样的探索。在现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究宗教起源,不仅要把宗教放在严格的科学的以实验为依据的基础之上,更需要从哲学的视角用哲学的思维进行剖析,这对理解人们信仰宗教的原因意义重大。 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宗教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 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极其繁多,数不胜数,归结起来无非属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主观和客观这两类现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反映着人与世界关系的最根本的方面,宗教也不例外。宗教本质上属于唯心主义,但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宗教不是存在于真空中,而是在人间,并且是有相当数量的信徒和宗教组织存在的一种社会实体。虽然关于宗教的定义歧义纷出,以致德国著名的宗教学家、人类学家麦克斯·缪勒感叹:“各种宗教定义从其出发不久,立刻会激起另一种断然否定它的定义。看来,世界上有多少种宗教,就会有多少宗教的定义,而坚持不同宗教定义的人们之间的敌意,几乎不亚于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1]但是,不论关于宗教的定义如何,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的:“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2]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论是

宗教存在的意义和根源

宗教存在的意义和根源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征稿的时代,宗教仍然存在于这个社会,虽然马克思主义是支持无神论的,但是在我们的国家,却有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信教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不信教公民)。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法律法规,这说明宗教的存在是有一定的意义的,那么它的意义和魅力在于什么地方呢? 首先,宗教给人类一个心灵上的寄托,在人们内心痛苦的时候,对外界的世界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宗教给人类提供心理上的依赖。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些人不如意时,会努力地解决,而有些人无法努力或经过努力之后依然无望,这时,宗教会给出一个带有希望性质的指引,这个指引会让他们安于现状,期望于死后的获得,比如上天堂或去极乐世界,与之相反的是对未来的恐惧,比如下地狱。病了、不顺了、有困难了,可以祈祷,管用不管用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个精神上的依赖。如此发展下去,便有了精神信仰,宗教是精神上的鸦片,这话一点也不假,对宗教依赖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精神信念中的一部分,上升到了信仰层面。任何事情都能够通过宗教来解释,并且给自己心灵上的安慰。 第二,宗教更为总要的目的是让人们认识自己,认识生命,认识世界的根源。我认为,宗教起源最初的目的,是因为人类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受尽了太多的折磨,当有一天,某个人受不了这样的痛苦的时候,他就会去思考痛苦的根源,强烈的想要摆脱痛苦,这时候他可能会发现一个灵性的向度,那就是内在的平静,静默无声,没有思虑,没有标签,没有痛苦,这时候他们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他们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平安,然后能够感觉到什么叫爱,什么叫自己,什么叫世界,他们通过灵性教导周围的人们,于是,宗教就这样产生了。 第三,宗教的是为了满足人在面对死亡时精神上的终极关怀需求的。原始人是没有宗教的。因为原始人不知道人的睡眠和死亡有什么区别。而当人类的智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明白了死亡的意义,宗教就在那时开始萌芽了。人之所以是人,一个重要特点是人怕死。死亡的来临意味人生的彻底结束,并且是永远的结束。所以,人怕死亡就是怕这种结束,因为死亡来临就是人是一切努力归于零.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就是这个意思.那么人就会思索,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呢? 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为了解决人面临死亡时的恐惧而产生的. 宗教通过把人生的意义延伸到另一个世界的方法,从而减轻或消除了人对死亡的恐惧。这被学者们定义为对人精神上的"终极关怀"。所以,宗教的本质就是是关于人在精神生活中的终极关怀。 第四,社会上大部分的人们对有信仰的人有着尊重和赞扬的态度,就因为信仰能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对于没有知识和文化的人‘教育’对他们而言是很难生效的,宗教信仰却能把一个无知的人很快放下他自己的恶行。这是为什么呢?信仰者一般是为了自私而去寻求宗教对他的保护和援助的,为了自我的安全不得不信仰,信仰了就不能违背宗教的教义,为了自己免受恶报也不得不勉强放下自己的恶行,这就是宗教教化人的特殊作用。宗教发展到后来由于信徒们过分的崇拜和信仰,人们把所有的精神思想都依赖于了神的能力,忘却了宗教改恶崇善的思想教义,把自己的一切行为后果寄托在对‘神’的信仰上了。就如现在各宗教的信徒们,他们认为只要对自己所崇拜的‘神’信仰了,无论自己的行为是善或是恶都会得到神的保佑,最后还能回归到神的世界而享乐。这样的信仰者恰恰却违背了上帝和神的教义,上帝和神是圣者不是凡人,也不需要人们的崇拜信仰来满足自己的虚荣。让人们信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教育人们。上帝和神让人们信仰就能赎掉人们的罪而后回归善满的天国,这不是没有根据的。上帝真正的意义是用人们自己的善行赎自己的罪,赎罪的作用力不在于上帝而是在于行持了圣者的言教。信徒们往往只知道虔诚的信仰而体悟不到圣者的真理,误认为圣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