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频体视显微镜技术参数

视频体视显微镜技术参数

视频体视显微镜技术参数
视频体视显微镜技术参数

视频体视显微镜技术参数

1.品名、数量及用途

1.1 品名:体式显微镜

1.2 数量:1台

1.3 用途:大样品的立体观察

2.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光学系统:平行光路变焦系统。

*2、变倍比为:7.5:1, 极宽的放大倍数范围:变焦范围从0.67到5.0X,。配备2.0倍的辅助镜头,放大倍数最大可以达到100倍。

2.所成图像无畸变,具有真实感,通过选择适当的光学镜片和采用优良的光学设计来成功的进行色差校正。

*3.配备新型高数值孔径及高分辩率1.0倍复消色差物镜,工作距离最高可达115mm。

*4.同轴粗微调焦机构内装有防回转齿轮机构,即使微小的调焦也可以精确控制。5.人机工程学设计保证使用者操作方便、舒适。

6.灵活的构造可增加各种附件,满足不同研究的需要。

7.照明系统:配备12V150W双光纤分叉照明器。

8.底座:配备平板底座。

9.配备单反相机专用接口

3.基本配置

3.1 主机1台

3.2 目镜 1个

3.3 12伏150瓦落射照明系统 1套

3.4 标准单反相机接口 1套

倒置荧光显微镜及配套器材

一、倒置荧光显微镜参数

1 放大倍数: 100X-1600X

2 物镜参数:10X、25X、40X、100X(干)

3 聚光镜:工作距离不低于70mm

4 调焦机构: 粗微动同轴调焦,粗动松紧可调,带锁紧和限位装置板,微动格值:2μm

5 .转换器: 四孔(滚珠内定位)

6 .载物台: 双层机械移动式(尺寸200mmX152mm,移动范围:75mmX30mm)

7 光源:6V 20W卤素灯,亮度可调。

8 插板式相衬装置:对中望远镜,10X、25X、40X 插板式相衬环板

9 光学系统:无限远荧光光学系统

10 适配镜:直径:59mm,放大倍率:0.5倍,内调焦距:0~3mm 调焦后可锁紧

二、数码CCD相机参数及图像采集软件

11 数码CCD相机:高速USB2.0接口,可达480Mb/s ,CCD 有效像素不低于500万

白平衡:自动/手动一键白平衡,帧率:40fps

图象采集分辨率格式:支持8种格式最大采集分辨率2592*1944 软件功能:图像显示、图像拍摄、录像和图象处理功能

12 图像分析软件可完成包括色度调整,图象变形,数学形态学处理,图象增强,图象匹配,纹理分析,特征识别等一百多种专业图象处理与分析功能;

支持24位真彩色图象采集、支持RGB、CMY、HSV、Lab、YUV等彩色模型的处理与分析;

分析数据的可视化处理使分析结果与图象之间构成直接映射关系,便于观察分析;

先进的颗粒自动识别、粘连颗粒自动切分功能,保证了复杂图象的准确分析;

自动分析处理步骤编辑功能,能够完成全自动分析过程的设置;

悔步、重复功能,使用户能够找到最佳处理路径;

几何参数测量功能,细长体、块状体、颗粒体、线状体等各种特征体的自动定量分析功能,分析参数达一万多项。

分析结果可存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制作图表,打印报告,并可以照片质量输出图象。

三、图像采集计算机参数

13 计算机参数联想(Lenovo)家悦E2565台式电脑(双核220 2G内存 500G硬盘 512M 独显

双目生物显微镜技术参数:

带*号的为必须满足的技术指标

显微镜种类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当前使用的显微镜由一套透镜配合,因而可选择不同的放大倍数对物体的细微结构进行放大观察。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能将物体放大1500~2000 倍(最大的分辨力为0.2μm)。 (一)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附图1) 1.光学部分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和光源等。 (1)目镜通常由两组透镜组成,上端的一组又称为“接目镜”,下端的则称为“场镜”。两者之间或在场镜的下方装有视场光阑(金属环状装置),经物镜放大后的中间像就落在视场光阑平面上,所以其上可加置目镜测微尺。在目镜上方刻有放大倍数,如10×、20×等。按照视场的大小,目镜可分为普通目镜和广角目镜。有些显微镜的目镜上还附有视度调节机构,操作者可以对左右眼分别进行视度调整。另有照相目镜(NFK)可用于拍摄。 (2)物镜由数组透镜组成,安装于转换器上,又称接物镜。通常每台显微镜配备一套不同倍数的物镜,包括:①低倍物镜:指1×~6×; ②中倍物镜:指6×~25×;

③高倍物镜:指25×~63×;④油浸物镜:指90×~100×。 其中油浸物镜使用时需在物镜的下表面和盖玻片的上表面之间填充折射率为 1.5 左右的液体(如香柏油等),它能显著地提高显微观察的分辨率。其他物镜则直接使用。观察过程中物镜的选择一般遵循由低到高的顺序,因为低倍镜的视野大,便于查找待检的具体部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粗略视为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聚光器由聚光透镜和虹彩光圈组成,位于在载物台下方。聚光透镜的功能是将光线聚焦于视场范围内;透镜组下方的虹彩光圈可开大缩小,以控制聚光器的通光范围,调节光的强度,影响成像的分辨力和反差。使用时应根据观察目的,配合光源强度加以调节,得到最佳成像效果。 (4)光源较早的普通光学显微镜借助镜座上的反光镜,将自然光或灯光反射到聚光器透镜的中央作为镜检光源。反光镜是由一平面和另一凹面的镜子组成。不用聚光器或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凹面镜能起会聚光线的作用;用聚光器或光较弱时,一般都用平面镜。新近出产的显微镜一般直接在镜座上安装光源,并有电流调节螺旋,用于调节光照强度。光源类型有卤素灯、钨丝灯、汞灯、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等。 显微镜的光源照明方法分为两种:透射型与反射(落射)型。前者是指光源由下而上通过透明的镜检对象;反射型显微镜则是以物镜上方打光到(落射照明)不透明的物体上。 2. 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柱、镜壁、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和准焦螺旋等。 (1)镜座基座部分,用于支持整台显微镜的平稳。 (2)镜柱镜座与镜臂之间的直立短柱,起连接和支持的作用。 (3)镜臂显微镜后方的弓形部分,是移动显微镜时握持的部位。有的显微镜在镜臂与镜柱之间有一活动的倾斜关节,可调节镜筒向后倾斜的角度,便于观察。 (4)镜筒安装在镜臂先端的圆筒状结构,上连目镜,下连接物镜转换器。显微镜的国际标准筒长为160 mm,此数字标在物镜的外壳上。 (5)物镜转换器镜筒下端的可自由旋转的圆盘,用于安装物镜。观察时通过转动转换器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6)载物台镜筒下方的平台,中央有一圆形的通光孔。用于放置载玻片。载物台上装有固定标本的弹簧夹,一侧有推进器,可移动标本的位置。有些推动器上还附有刻度,可直接计算标本移动的距离以及确定标本的位置。 (7)准焦螺旋装在镜臂或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转动时可使镜筒或载物台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成像系统的焦距。大的称为粗准焦螺旋,每转动一圈,镜筒升降10mm;小的为细准焦螺旋,转动一圈可使镜筒仅升降0.1mm。一般在低倍镜下观察物体时,以粗准焦螺旋迅速调节物像,使之位于视野中。在此基础上,或在使用高倍镜时,用细准焦螺旋微调。必须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20□□ 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斑马鱼卵法Water quality —Determination of the acute toxicity —Zebrafish (Danio rerio) eggs method (征求意见稿) 201□-□□-□□发布201□-□□-□□实施生态环境部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方法原理 (2) 5 干扰和消除 (2) 6 试剂和材料 (2) 7 仪器和设备 (4) 8 样品 (4) 9 分析步骤 (6) 10 结果计算与表示 (8) 11 精密度和准确度 (8) 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8) 13 试验报告 (9) 14 废弃物处置 (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斑马鱼卵相关发育阶段 (1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斑马鱼种鱼驯养及维持 (11) 附录C (资料性附录)产卵盒示意图 (12) 附录D (资料性附录)斑马鱼卵鉴别 (12)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24孔细胞培养板试验布局设置方案 (15) 附录F (资料性附录)推荐的数据记录表 (16) 附录G (资料性附录)寇式法计算LC50 (18) 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质急性毒性测定的斑马鱼卵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急性毒性的斑马鱼卵法。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和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 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验证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分析测试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 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 究所和江苏国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ii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维护保养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维护保养 一、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正置显微镜 1、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镜体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清洁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洁,镜身机械部分可用干净软布擦拭。透镜要用擦镜纸擦拭,如有胶或粘污,可用少量二甲苯清洁之。 3、对光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4、安装标本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一定朝上。用弹簧夹将玻片固定,转动平台移动器的旋钮,使要观察的材料对准通光孔中央。 5、调焦调焦时,先旋转粗调焦旋钮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调焦旋钮回调清晰。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若使用双筒显微镜,如观察者双眼视度有差异,可靠视度调节圈调节。另外双筒可相对平移以适应操作者两眼间距。 6、观察若使用单筒显微镜,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除调节反光镜或光源灯以外,虹彩光圈的调节也十分重要。 (1)低倍镜观察观察任何标本时,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因为其视野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2)高倍镜观察从低倍镜转至高倍时,只需略微调动细调焦旋钮,即可使物像清晰。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调焦旋钮,否则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转动物镜转换器时,不可用手指直接推转物镜,这样容易使物镜的光轴发生偏斜,转换器螺纹受力不均匀而破坏,最后导致转换器就会报废。(3)油镜的观察先用低倍镜及高倍镜将被检物体移至视野中央后,再换油镜观察。油镜观察前,应将显微镜亮度调整至最亮,光圈完全打开。使用油镜时,先在盖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镜油),然后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油镜浸入香柏油并贴近玻片标本,然后用目镜观察,并用细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的焦段时停止并调节清晰。香柏油滴加要适量。油镜使用完毕后一定要用擦镜纸沾取二甲苯擦去香柏油,并再用干的擦镜纸擦去多余二甲苯。 7、结束操作观察完毕,移去样品,扭转转换器,使镜头V字型偏于两旁,反光镜要竖立,降下镜筒,擦抹干净,并套上镜套。若使用的是带有光源的显微镜,需要调节亮度旋钮将光亮度调至最暗,再关闭电源按钮,以防止下次开机时瞬间过强电流烧坏光源灯。 (二)倒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与正置显微镜的主要区别在于物镜位于载物台下方,这样有利于观察时在上方对样品进行一些实时操作。 倒置显微镜操作过程基本与双筒的正置显微镜相似,需注意以下几点:观察时可调节铰链式双目目镜至舒适的位置。组织培养液或水溅到载物台上、物镜上或显微镜镜架上可能会损伤设备。如果溅上后,应该立即从墙上插座拔下电源线,擦去溅出液或水。一定要轻柔转动光强调节钮,不要试图将旋钮转过终点位置。使用后一定要先将灯的强度调至最小再关电源。使用后要旋转三孔转换器,使物镜镜片置于载物台下侧,防止灰尘的沉降。 (三)实体显微镜又称体视显微镜或解剖显微镜。操作步骤基本和双筒正置显微镜类似:取用解剖镜时,移动需用双手,保持稳重。若需连镜箱搬动,应将镜箱锁好,同时镜箱的钥匙必须拔除。镜管上若有防尘罩,应取下并换上目镜及眼罩。将样品置于玻片上或蜡盘中再放到载物盘上待观察。拧开锁紧螺丝,把镜

全国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基本仪器装备标准(试行)

附件: 全国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基本仪器装备标准(试行) (2005年-2010年) 一、通用检测实验室仪器装备标准 1、物理化学检测实验室仪器装备标准 序号设备名称仪器设备技术参数数量(台/套) 测量范围:(mOsm/kg)0~3000; 1 1 渗透压仪 精度<500时:2mOsm/kg;>500时:0.5% 2 蠕动泵六通道 5 3 表面粗糙度样块Ra:0.05μm~6.3μm 1 4 扭转试验机扭矩:200Nm,精度:1% 1 5 声级计量程:25dB~140dB 精度:0.5dB;1 6 比重计(重表)精度:±0.1 1 7 比重计(轻表)精度:±0.1 1 8 表面粗糙度轮廓仪精度:±0.01μm 1 9 布氏硬度计精度:±3% 1 10 洛氏硬度计精度:±3% 1 11 邵氏硬度计精度:±1% 1 12 维氏硬度计30Kg,精度:±3% 1 13 显微硬度计量程:20~1000g,精度:±3% 1

14 超声波清洗器 2 15 尘埃粒子计数器≥0.3μm,精度:±6% 2 16 风量仪精度:0.1% 2 17 微压差计 2 18 澄明度测定仪照度:500~4000lx 2 19 非金属材料冲击试验机能量:50J,精度:±1% 1 20 蒸馏水装置 1 21 纯水装置出水电阻率:18.2兆欧/厘米 1 22 磁力搅拌机双向,加热 2 23 涡旋搅拌器 2 24 电冰箱 4 25 电导率仪0.00~199.9ms/cm 1 1400转/分,100目,200目,325目,400目 1 26 电动振筛机 等 27 电热恒温水浴锅精度:±1℃ 5 28 超级恒温水浴精度:±0.1℃ 2 测量准确性:pH±0.003; 29 电位滴定仪 1 滴定管精度:万分之一 50N,100N,1000N,精度0.5% 1 30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 31 10kN,100kN,精度0.5% 1 千分之一 2 32 分析天平 33 万分之一 4

显微操作仪使用规程

显微操作仪使用规程 一、原理 采用显微操作系统(倒置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显微操作器)将供体物(基因、细胞核或细胞其他成分)直接注入宿主细胞(去核卵母细胞、胚胎细胞或体外培养的细胞)中,研究供体物的功能或者获得转基因动植物的技术。 二、显微注射操作过程 2.1 针头装液 1、使用无菌的微量加样器从微注射针头的后部加入0.5~1μl的注射样品。 2、使用玻璃毛细管拉出毛细管针头,里面有与毛细管平行的细丝,有利于液体从后部向针头方向运动。只需在针头后部浸入1mm深度,不需使用手指或其他东西接触,就足以使少量的样品到达针尖部。 2.2 针头定位 1、将装液后的针头的游离端安在连接器上,然后旋紧连接器以固定针头,再将其固定到微操作仪的托针管上。 2、把载有待注射细胞的盖玻片转移到里面有缓冲培养基的平皿中,将其放在中央。 3、将培养皿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尽量将盖玻片上所画圆圈的一个对准光照的中心区,这时光的亮度最好。 4、用低倍物镜对准细胞调焦。 5、将针头推入视野中心,在视野中针头呈阴影状。 6、轻轻的落下针头,直至到达培养基中后停下。 7、通过显微镜观察,移动针头,必要时调整微操作仪,直到针头的阴影在视野的上方。然后确定针头的位置,使其约处在视野中心。 8、轻轻下调针头,直到针头变得清晰一些 9.调到工作放大倍数,调准细胞焦距,找到针尖。 10、如果找不到,重新使用低倍镜,尽量将针头调到视野的中心,重复上述的步骤。 11、小心下调针尖,直到其完全聚焦。 2.3 显微注射的操作 1、使用最低放大倍数(50×),把焦距对准位于盖玻片上注射标记区域的细胞平面上。用肉眼将注射针头对准到照度最亮处的中心,降下针头,直到进入培养基。把针头调入到视野的中心,轻轻放下针头,直到看清楚为止。然后将放大倍数调至工作倍数,即320×,对准细胞表面调焦。将针头调整到中心,下降针头,对准焦距。移动显微镜载物台,使针尖对准细胞核或核周的胞质。 2、小心落下针尖,使其进入细胞核或核周的胞质。 3、使用注射器施加注射压 4、轻轻上提针头,直到离开细胞。 5、移动显微镜载物台,找到下一个细胞,重复2~4步骤。 [注意事项] 1 在整个过程中,注射针尖应远离人员和实验室中的仪器。注射针在持针器上安装不牢时,注射器、管子及注射针内的压力,可能将注射针射出。

光学仪器标准精选(最新)

光学仪器标准精选(最新) G1146《GB/T1146-2009水准泡》 G1185《GB/T1185-2006光学零件表面疵病》 G1224《GB/T1224-1999几何光学术语符号》 G2609《GB/T2609-2006显微镜物镜》 G2831《GB/T2831-2009光学零件的面形偏差》 G2985《GB/T2985-2008生物显微镜》 G3161《GB/T3161-2003光学经纬仪》 G4315.1《GB/T4315.1-2009光学传递函数第1部分:术语、符号》 G4315.2《GB/T4315.2-2009光学传递函数第2部分:测量导则》 G5702《GB/T5702-2003光源显色性评价方法》 G7242《GB/T7242-2010透镜中心偏差》 G7661《GB/T7661-2009光学零件气泡度》 G7895《GB/T7895-2008人造光学石英晶体》 G7896《GB/T7896-2008人造光学石英晶体试验方法》 G9246《GB/T9246-2008显微镜目镜》 G9247《GB/T9247-2008显微镜聚光镜》 G9917.1《GB/T9917.1-2002照相镜头第1部分:变焦距镜头》 G10050《GB/T10050-2009光学和光学仪器参考波长》 G10156《GB/T10156-2009水准仪》 G10810.1《GB10810.1-2005眼镜片第一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 G10810.2《GB10810.2-2006眼镜镜片第2部分:渐变焦镜片》 G10810.3《GB10810.3-2006眼镜镜片及相关眼镜产品透射比规范及测量方法》G10987《GB/T10987-2009光学系统参数的测定》 G10988《GB/T10988-2009光学系统杂(散)光测量方法》 G11162《GB/T11162-2009光学分划零件通用技术条件》 G11168《GB/T11168-2009光学系统像质测试方法》 G11239.1《GB l1239.1-2005手术显微镜第1部分:要求和试验方法》 G12085.1《GB/T12085.1-2010光学和光学仪器环境试验方法第1部分:术语、试验范围》 G12085.2《GB/T12085.2-2010光学和光学仪器环境试验方法第2部分:低温、高温、湿热》 G12085.3《GB/T12085.3-2010光学和光学仪器环境试验方法第3部分:机械作用力》 G12085.4《GB/T12085.4-2010光学和光学仪器环境试验方法第4部分:盐雾》G12085.5《GB/T12085.5-2010光学和光学仪器环境试验方法第5部分:低温、低气压综合试验》 G12085.6《GB/T12085.6-2010光学和光学仪器环境试验方法第6部分:砂尘》G12085.7《GB/T12085.7-2010光学和光学仪器环境试验方法第7部分:滴水、淋雨》 G12085.8《GB/T12085.8-2010光学和光学仪器环境试验方法第8部分:高压、低压、浸没》 G12085.9《GB/T12085.9-2010光学和光学仪器环境试验方法第9部分:太阳辐射》

体视显微镜在理化检测中应用

体视显微镜在理化检测中应用在对材料等宏观特征进行检查时,经常遇到肉眼观察不清的情况,这会对试验判断造成很大的难度甚至出现误判,所以需要借助一些放大设备进行辅助观察,例如对疏松、偏析、气孔、缩孔、白点、裂纹、焊接质量情况等的判定。宏观低倍检验中遇到的肉眼观察不清的情况,运用体视显微镜基本能够解决,降低误判的概率。在失效分析工作中,在对断口分析时,体视显微镜是宏观分析的必备用具,借助体视显微镜能够更好的对失效件进行断口分析,寻找断裂源,进而持续有效的进行后续工作,断口分析结果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能否展开。 金相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在12.5X到2000倍之间;体视显微镜的倍数差异挺大,普通检验用的体视显微镜,倍数一般在0.5倍到100倍之间,如果是研究级的显微镜,在提高光学质量的同时,放大倍数也会提高到200倍到400倍左右。 体视显微镜可以进行连续变倍,方便调节合适的放大倍数;双目镜筒中的左右两光束不是平行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夹角,因此成像具有三维立体感,便于观察材料形貌;虽然放大率可高达200倍左右,但其工作距离甚长,在物镜前加上附加镜后,工作距离可达200mm;焦深大,便于观察被检物体的全层,在低倍率下,焦深可达5.6mm;视场直径大,在低倍率情况下可达65.7mm左右。 金相显微镜机架一般比较大,但由于金相显微镜是做高倍检验用的,它可以放置试样尺寸一般比较小,而且一般要求试样表面比较平,需要制样磨平抛光腐蚀;体视显微镜的机架尺寸一般比较小,但是如果配合大尺寸移动机架,它可以检查不同尺寸的试样,包括直接检查生产线上的产品,所以它对试样要求很低,也不需要专门制样,只要制样表面大概平就可以了。因为体视镜比较轻,体视显微镜调焦方式一般都是升降整个光路主机。 宏观断口分析的最重要目的,是确定裂纹源的位置及裂纹扩展方向,有时某些断口仅做宏观形貌观察就可以判别断口的类型及性质。用肉眼或低倍率光学仪器观察,可以看到特征条纹,而用电镜观察,却不一定能得到断口的显微形貌特征条纹。 断口分析的实验基础是对断口表面的宏观形貌和微观结构特征进行直接观察和分析,确定断口的特征;通常把低于40倍的观察称为宏观观察,高于40 倍的观察称为微观观察。断口分析的第一步就是用肉眼观察断口形貌特征及其失

显微镜部件验收规范 观察头

显微镜部件验收规范观察头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生物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的双目、三筒观察头部件(推拉式和铰链式),不适合于体视显微镜观察头部件。 2.技术要求 目距调节范围不小于55~75mm。 与所用的显微镜镜架配合后,应满足机械筒长160mm(或与之相当)的要求。 双目镜筒轴线应与观察头安装基面垂直,其偏差不大于10’? 左右两系统光谱色应基本一致,其明暗差不大于15%。 双目显微镜左右两系统像面图形方位差不大于40′。 在双眼瞳距为55mm~75mm范围内左右视场中心偏差: a)上下:0.2mm; b)左右外侧:0.2mm; c)左右内侧:0.4mm。 双目镜筒的光轴应平行,在瞳距为为55mm~75mm范围内的任意位臵上进行测量,其平行度公差为: a)水平方向的发散度,不大于60′; b)水平方向的会聚度,不大于30′; c)垂直方向的交叉,不大于30′。 双目镜筒左右两系统处于零视度时,两目镜筒端面高低差不大于1.5mm。 当观察筒作360°旋转时,左右目镜筒内中间像平面上像中心的位移不大于0.6mm。 外表应美观,具体要求如下: a.仪器的外表面不应有毛刺、划痕、锐边应倒棱,接合处应齐整,螺钉起子槽不应 有拧伤现象。 b.涂、镀层应牢固,不应有褪色、剥落和锈斑。相同的涂、镀层颜色应均匀一致。 c.光学系统成像应清晰,无妨碍的杂光。光学零件不应有明显的麻点、划痕、气泡、 灰尘和沉积物。 d.光路转换装臵应灵活可靠,重复性良好。 e.仪器的固定连接机构应紧固可靠。 f.可转动、滑动和倾斜的部位应稳定可靠。有定位时,定位应准确。 g.操作部位不应有因自重和添加附件而引起的位移。 h.制动限止机构应有效、可靠。 3.试验方法 目距调节范围:用出瞳高度计检查。 机械筒长: 3.2.1 试验工具 a. 标准机械筒长双目显微镜镜架; b. 标准齐焦距可调视度自准直分划目镜; c. 标准齐焦距自准直10X物镜,带可测轴向移动距离的平面反光镜; d. 直筒标准160mm机械筒长显微镜镜架。(后三项工具专用筒长测试仪均带) 3.2.2 试验程序 a. 将自准直分划目镜、带可测反光镜自准直10X物镜装上直筒标准机械筒长显微镜镜架,按常规先校正好分划目镜视度,调节物方平面反光镜位臵,直至到达标准物面,记下此时刻度。

双目显微镜技术要求及参数

双目显微镜技术要求及参数 1.工作条件: 1.1 电源:AC220V±10%,50HZ 1.2 温度:5-40℃ 1.3 相对湿度:30-80% 2. 技术规格: 学生显微镜300+32台 1 放大倍数:40-1000倍 2 镜体:内置电源,灯泡规格6V,12-20W。亮度可调。 3 粗微调:粗微同轴调焦,粗微调具有限位装置,调焦行程大于20mm,细 调刻度2微米。 4 镜筒:双目,倾斜30°,可以360°旋转,屈光度可调,瞳距可调节;带 指针;具有防霉装置。 5 物镜转换器:4孔转换器。 6 载物台:方形机械载物台,大小120×120mm,右手推进尺及带刻度片夹, 纵向和横向移动范围75-50mm,游标刻度精度0.1mm。 7 物镜:物镜要求:同轴等焦平场物镜。分辨率要高。全部物镜应齐焦合轴 4×/数值孔径0.10;10×/数值孔径0.25;40×/数值孔径0.65;100×/数值孔径1.25。 8 聚光镜:阿贝式聚光镜,数值孔径1.25,带调中装置,应能够垂直升降。 9 目镜10×/18(FN):广视场,高眼点. 10 具有防霉装置 11 滤光镜:兰色、内置 教师数码显微镜系统12台 1 摄像系统:300万像素高分辨率数码摄像系统,USB纯数码输出、要求成 像清晰,色彩还原真实。可显示90%目视视场的图像,能够白平衡。能够进行基本的形态学测量,以及能够拍照。 2 镜筒:铰链式双目 3 目镜:CPLWF 10×/18大视场,高眼、视度可调 4 转换器:四孔转换器 5物镜:物镜要求:同轴等焦平场物镜。分辨率要高。全部物镜应齐焦合轴4×/数值孔径0.10;10×/数值孔径0.25;40×/数值孔径0.65;100×/数值孔径1.25。 6 机械移动载物台:120×120(mm)矩形台面,75×50(mm)范围可调,精 密分度的右手拉低位同轴手轮,片夹可夹2片生物切片并自由装卸 7. 聚光镜:阿贝式聚光镜,N.A.1.25,中心可调,横向装入,为使用提供 了更高的精确度 8 柯拉照明在任何倍率下,物镜都能获得明亮均匀的照明效果。 9. 亮度调节:稳压开关电源20W卤素灯照明或者LED照明,亮度可调 10 其他:防霉,蓝色滤色片,护眼罩,防尘罩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实验时要把显微镜放在座前桌面上稍偏左的位置,镜座应距桌沿 6~7 cm左右。 2、打开光源开关,调节光强到合适大小。 3、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头正对载物台上的通光孔。先把镜头调节至距载物台1~2cm左右处,然后用左眼注视目镜内,接着调节聚光器的高度,把孔径光阑调至最大,使光线通过聚光器入射到镜筒内,这时视野内呈明亮的状态。 4、将所要观察的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使玻片中被观察的部分位于通光孔的正中央,然后用标本夹夹好载玻片。 5、先用低倍镜观察(物镜10X、目镜10X)。观察之前,先转动粗动调焦手轮,使载物台上升,物镜逐渐接近玻片。需要注意,不能使物镜触及玻片,以防镜头将玻片压碎。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内,同时右眼不要闭合(要养成睁开双眼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习惯,以便在观察的同时能用右眼看着绘图),并转动粗动调焦手轮,使载物台慢慢下降,不久即可看到玻片中材料的放大物像。 6、如果在视野内看到的物像不符合实验要求(物像偏离视野),可慢慢调节载物台移动手柄。调节时应注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看到的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如果物像不甚清晰,可以调节微动调焦手轮,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7、如果进一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应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物像范围缩小了很多)。一般具有正常功能的显微镜,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基本齐焦,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晰时,换高倍物镜应可以见到物像,但物像不一定很清晰,可以转动微动调焦手轮进行调节。 8、在转换高倍物镜并且看清物像之后,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孔径光阑的大小或聚光器的高低,使光线符合要求(一般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要稍变暗一些,所以需要调节光线强弱)。 9、观察完毕应先将物镜镜头从通光孔处移开,然后将孔径光阑调至最大,再将载物台缓缓落下,并检查零件有无损伤,特别要注意检查物镜是否沾水沾油,如沾了水或油要用镜头纸擦净,检查处理完毕后即可铺上防尘布。 购买显微镜之前,首先先了解自己所要做的实验目的,针对选择合适的显微镜,因显微镜种类多。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

显微镜部件验收规范 载物台

显微镜部件验收规范载物台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生物显微镜、金相显微镜的载物台部件,不适合于体视显微镜。 2.技术要求 载物台工作面对镜管(座)安装基面的垂直度,对于低倍普及型应不大于10′;对于高倍普及型及实验室显微镜应不大于7′;对于研究用显微镜应不大于5′。 固定式载物台通孔中心与显微镜镜筒轴线应一致,偏离量不得大于0.2mm(?)。 使用机械式载物台或标本移动尺使标本在5mmX5mm范围内移动时标本像不应模糊,如需要重新调焦时,其调节量: a) 普及显微镜,不大于0.012mm; b) 实验室显微镜及研究用显微镜,不大于0.008mm。 机械式双向移动载物台相对于显微镜光轴的移动量为:纵向不小于±12mm,横向不小于±20mm。 2.5 载物台装压簧和移动尺用孔的尺寸和位置应符合下图的规定: 注:1. 4-φ4H11为用于装压簧的孔;2-φ3H11和M4-6H螺孔用于装移动尺的孔。 2. 对偏光显微镜移动尺的孔的位置可不按图中规定。 3.对普及显微镜,如果不需要移动尺,装移动尺的孔可以省去。 4.装压簧的孔可以为两个或四个孔;对于生物显微镜以外的其他类型的显微镜装压簧的孔可采用螺孔的形式,螺纹尺寸规定为M3。 5.载物台形状不作规定。 6.在特殊情况下(如载物台尺寸限制),有※记号的尺寸可不按本标准的规定。

2.6 外观和感官 a.外表面不应有毛刺、划痕、锐边应倒棱,接合处主尖齐整,螺钉起子槽不应有拧伤现象。 b.涂、镀层应牢固,不应有褪色、剥落和锈斑。相同的涂、镀层颜色应均匀一致。 c. 仪器的固定连接机构应紧固可靠。 d.可转动、滑动和倾斜的部位应稳定可靠。有定位时,定位应准确。 e.操作部位不应有因自重和添加附件而引起的位移。 f.制动限止机构应有效、可靠。 3试验方法 3.1 载物台工作面对镜筒轴线的垂直度: 3.1.1试验工具 a.自准直望远镜; b.平面反射镜(上下二面平行度1′); c.专用镜架(带标准镜筒)。 3.1.2试验程序 将被测载物台装上专用镜架,在标准镜筒内,插入自准直望远镜,被检载物台工作面上安放平面反光镜。观察反射回来的十字线影像和望远镜十字线的偏离值即为对镜管(座)安装基面的垂直度。 3.2 固定式载物台通孔中心与显微镜镜筒轴线一致性 3.2.1 试验工具 a. 标准镜架(带标准镜管); b. 专用载物台中心校具; c. 通用量具厚度规 3.2.2 试验方法 将被测载物台装上专用镜架,在标准镜筒上装上专用载物台中心校具,移动粗调,将专用载物台中心校具头部插入载物台中心孔内,用通用量具测量载物台中心的偏离量。 3.3 标本移动时物平面的离焦量: 3.3.1 试验工具 a)SY-2型血球检验标本片; b)标准镜架(带标准镜筒、10X观察目镜、40X标准物镜、转换器、照明系统) c)分度值为0.001 mm的量仪。 3.3.2试验程序 以40×物镜及10×目镜对标本片进行调焦,当标本片像清晰时,记下此时量仪上的读数及标本片的坐标位置(X向或Y向),然后沿X向或Y向移动标本5mm,如像的清晰度有改变,则用微调手轮重新调焦清晰,读取量仪上的读数,计算出前后二次读数差。检验时X 向及Y向应分别进行检定,同时每个方向应在2~3个位置进行测量,选择最大读数差为测定值。 3.4 移动载物台相对于显微镜光轴的移动量 3.4.1 试验工具 a. 标准10X物镜; b. 标准镜架(带工作台托架、标准镜筒、转换器、照明系统); c.十字分划尺; d. 十字分划目镜; 3.4.2 试验程序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化妆品检验标准

附件2: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化妆品检验机构 装备基本标准(2011-2015年) 一、编制目的 为加强和规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化妆品检验机构建设工作,满足依法开展化妆品检验检测工作需要,制定本基本标准。 二、适用范围 本基本标准适用于省级、地(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化妆品检验机构(下称省市级检验机构)设施、设备和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化妆品监督检验、快速检测设备的建设工作,是指导省市级检验机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化妆品监督检验及快速检测设备建设的基本标准,各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化妆品检验机构设施、设备建设工作,参照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化妆品检验机构设施、设备建设标准执行。 三、省市级检验机构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要求

省市级检验机构建设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围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坚持科学、合理、实用、节约和资源共享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确定检验机构设施、设备建设的规模,体现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等特点。 (一)总体要求 省市级检验机构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规划实验室能力建设,省级检验机构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应包括理化、微生物、毒理学检验检测等,地(市)级检验机构检验检测能力应包括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检测等,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根据化妆品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按照国家化妆品卫生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等对实验室能力要求,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 2.应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测与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ISO/IEC 17025)》和化妆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建立和实施与其所开展的化妆品检验检测工作相适应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3.应配备与其所开展化妆品检验检测工作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人员应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并持续接受相关培训; 4.实验室应符合国家有关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其设施与环境应当满足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 5.应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具备化妆品检验工作所需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信息传输及保证信息网络系统安全与稳定的条件、设施与设备。 (二)设施环境要求

显微镜技术参数

包一:01研究级正置显微镜、02倒置显微镜、03倒置荧光 显微镜技术参数 01、研究级正置显微镜技术参数 用途:可观察普通染色的切片,用于研究工作。 1.工作条件 1.1在电源220V( 10%)/50Hz、气温-5℃~40℃和相对湿度85%以下的环境条件下运行。 1.2配置符合中国有关标准要求的插头,或提供适当的转换插座。 2.主要技术指标 2.1研究级正置显微镜 2.1.1研究级正置显微镜,可作明场的观察 *2.1.2光学系统:UIS2无限远校正光学系统,齐焦距离必须为国际标准45mm 2.1.3调焦:载物台垂直运动方式距离不小于25mm,带聚焦粗调上限停止位置,粗调旋钮扭矩可调,最小微调刻度单位≤1微米 2.1.4观察镜筒:宽视野三目镜筒,倾角为30° *2.1.5照明装置:内装式透射光柯勒照明器,6V30W卤素灯,光量预调开关,光强度发光二极管指示灯,日光平衡滤色片 *2.1.6物镜:平场消色差物镜 4X(N.A.≥0.1,W.D.≥18.5) 10X(N.A.≥0.25,W.D.≥10.6) 20X(N.A.≥0.4,W.D.≥1.2spring) 40X(N.A.≥0.65,W.D.≥0.6spring) 100X(N.A.≥ 1.25,W.D.≥0.15spring) 2.1.7载物台:右手低位置同轴驱动选钮的高抗磨损性陶瓷覆盖层载物台。 *2.1.8目镜:10X宽视野目镜,视野数≥22; *2.1.9物镜转换器:≥5孔物镜转换器 *2.1.10聚光镜:摇摆式聚光镜,N.A.≥0.9 02、倒置显微镜技术参数 用途:普通培养瓶、培养皿中活细胞观察。

1、工作条件 1.1在电源220V(±10%)/50Hz、气温-5℃~40℃和相对湿度85%的环境条件下运行。 2、主要技术指标 2.1倒置相差显微镜 *2.1.1光学系统:UIS2无限远校正光学系统,齐焦距离为国际标准45mm。 2.1.2调焦:通过物镜转盘的上下移动进行调焦(载物台高度固定)。备有聚焦机构同轴粗、微调旋钮,旋钮扭矩可调,由滚柱机构导向。粗调行程每一圈为≥36.8mm,微调行程每一圈为≤0.2mm。 *2.1.3观察镜筒:宽视野三目镜筒,视场数≥22 *2.1.4照明装置:高性能LED光源,LED寿命≥20000h *2.1.5物镜: 2.1.5.1预对中相差物镜4X(N.A.≥0.13W.D.≥17mm) 2.1.5.2预对中相差物镜10X(N.A.≥0.25W.D.≥8.8mm) 2.1.5.3预对中长工作距离相差物镜20X(N.A.≥0.4W.D.≥ 3.2mm) *2.1.5.4预对中长工作距离相差物镜40X(N.A.≥0.55W.D.≥2.2mm) 2.1.6载物台:备有右手用低位置同轴X、Y向传动旋钮。载物台行程:X≥110mm,Y≥74mm。 2.1.7目镜:10×,视场直径为≥22 2.1.8备有可拆装的超长工作距离聚光镜:N.A.≥0.3,W.D.≥72mm *2.1.9相差系统:预对中相差系统,无需相差对中调节。 *2.1.10所采用光学元件均为环保无铅玻璃,样本上有ECO无铅认证标识 *2.1.11配备显微镜与单反相机的转接口 03、倒置荧光显微镜技术参数及专家论证 倒置荧光显微镜技术参数 用途:可观察细胞培养,荧光检测,用于研究工作。 1.工作条件 1.1在电源220V(±10%)/50Hz、气温摄氏-5℃~40℃和相对湿度85%的环境条件下运行。 1.2配置符合中国有关标准要求的插头,或提供适当的转换插座。 2.主要技术指标 2.1显微镜镜体,研究级显微镜专用U型光路设计,更稳定。 *2.1.1物镜转换器:≥6孔编码型物镜转换器,可通过软件自动识别物镜倍数。

废止281项国家标准编号及名称

废止281项国家标准编号及名称

废止281项国家标准编号及名称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1GB 1000.1—1988 高压线路针式瓷绝缘子技术条件 2GB 12266—1990 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 3GB 13232—1991 旋转电机装入式热保护热保护器通用规则 4GB 13308—1998 起重滑车安全要求 5GB 14536.2—1996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家用电器用电控制器的特殊要求 6GB 15703—1995 隔爆型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7GB 16151.10—1996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简式脱粒机 8GB 16151.11—1996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复式及半复式脱粒机 9GB 16151.13—1996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10GB 16151.4—1996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固定式柴油机 11GB 16151.6—1996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铧式犁 12GB 16151.7—1996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旋耕机 13GB 16151.8—1996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圆盘耙 14GB 16151.9—1996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播种机 15GB 16272—1996 木材加工圆锯机安全技术要求 16GB 16490—1996 振动给料机安全规范 17GB 16837—1997 家用和类似用途移动式,无联锁、带开关及熔断器组合插座的安全要求18GB 17584—1998 牛头刨床安全防护技术要求 19GB 17585—1998 插床安全防护技术要求 20GB 17586—1998 拉床安全防护技术要求 21GB 7786—1987 动力用空气压缩机和隔膜压缩机噪声声功率级限值 22GB/T 1007—1976 小六角较扁螺母 23GB/T 10084—1988 振动、冲击数据分析和表示方法 24GB/T 1009—1978 螺母专用技术条件 25GB/T 10155—1988 体视显微镜 26GB/T 10157—1988 复印机械噪声测试方法 27GB/T 1017—1978 铆钉专用技术条件 28GB/T 1021—1976 角形垂直单耳止动垫圈 29GB/T 1022—1976 角形单耳止动垫圈 30GB/T 1023—1976 角形垂直外舌止动垫圈 31GB/T 1024—1976 角形外舌止动垫圈 32GB/T 10607—2001 空气分离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33GB/T 10964—1989 电器附件、控制器和保护器术语 34GB/T 10971—1989 彩色混色头

解剖镜技术参数

一、解剖镜技术参数: 1、显微镜镜体: (1)、伽利略光学系统 (2)、连续变倍比≥16.4(0.7×~11.5×) (3)、总放大倍率7-115倍(1X物镜,十倍目镜) 2、物镜: 1倍高分辨率平场复消色差物镜,数值孔径≥0.15,工作距离≥60mm 3、目镜10X/22,屈光度可调,视力修正范围+5到-5之间 4、观察镜筒:三目镜筒,光路切换: 2段(双眼100%、双眼50%/照相50%、),瞳距调整范围:52~76mm 5、照明方式:高级狭缝透射光 6、500万象素、实时预览的数码相机MP5.0 (1)、CCD芯片:2/3英寸Sony ICX282 Progressive Scan Interline CCD, 彩色 (2)分辨率:2560 x 1920, 500万像素 (3)、像素:3.4μm x 3.4μm (4)、像素混合模式:2x2, 3x3或 4x4 ,彩色 (5)、接口:IEE1394接口 (6)、全幅实时预览功能,速度达25fps (7)、一次曝光就可采集到一幅完整的极高分辨率图像,不需要通过象素移动即可一次成像 (8)、帧频率:全分辨率帧频3幅/秒, Binning 和ROI下速度更快 (9)、读出频率:20, 10, 5, 2.5兆赫 (10)、曝光控制:1.6毫秒到17.9分钟, 1微秒递增 (11)、ROI(Region Of Interest)功能:从1x1 像素到整幅图像,可连续单个像素递增 (12)、0.63倍视频接口 (13)、原装进口 7、图像处理软件 (1)、采集功能:调试CCD拍摄条件,获取,创建,播放序列图像,图像在线预览,测量; (2)、处理功能:背景校正、染料编辑器,增强滤镜功能,彩色通道合成分解功能、

体视显微镜 操作步骤

体视显微镜使用 1.应用:作为植物学、动物学、组织学、矿物学、考古学、地质学的研究。 2.原理: a.体视显微镜是以可见光作为光源的显微镜的一种,是能够用双眼来观察物象从而 有立体视觉的复试显微镜。 b.基本结构是保证成像的光学系统和用以装置光学系统的机械部分。 c.双目镜筒中的左右两光束不是平行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夹角-体视角(一般为12 度到15度),因此成像具有三维立体感; 体视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一、准备观察: A.光电源: 1.打开开关,旋转亮度调节按钮,获得所需亮度。 2.根据物体颜色,选择工作台黑白之一面,将所需观察的物体放在载玻片或培养皿中(实 验鸡胚应要放在培养皿中观察)再放在工作台上。 3.熟悉电源开关、环形光源、透射光源。亮度调节旋钮的位置及使用方法。 B调整对焦旋钮扭矩: 调整对焦旋钮扭矩使得变倍镜头不致因自身量而下滑,获得使用者所需手感。 C调整瞳孔距离: 每换人观察时都要作此调整,调整瞳孔间距直至两眼所见合二为一,双手分别抓住左右目镜套筒,同时移动。

D调整屈光度:每次换人观察时都要做出调整,因为各人的视力不同,。 1.将变倍旋钮转到高倍时,调对焦旋钮对焦于标本上。 2.将变倍旋钮转到低倍时,以左眼透过左目镜观察,调整左目镜上的屈光度调整环对焦于 标本,然后右眼透过右目镜上的屈光度观察,调有目镜上的屈光度调整环对焦于标本上。 3.重复以上两个步骤。直至影像准确位于焦点上,即使改变倍率也不影响观察对象的清 晰度。 二、对焦 A检测工作距离: 聚焦平面与变倍镜筒底面之间的距离称之为工作距离,注意工作距离的变化。 B聚焦于标本之上: 同意方向左右对焦旋钮使臂架上下移动,使焦点落在标本上, C变倍: 1.转动变倍筒左右侧的变倍旋钮可以改变标本影像的放大倍数; 2.总放大倍数为物镜和目镜的乘积。 三、图像记录 为使图像画面清晰,可调节对焦旋钮使图像准焦,可获得最佳图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