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章心境障碍.

第8章心境障碍.

第8章心境障碍.
第8章心境障碍.

第八章心境障碍

练习题

(一多选题

【A型题】

1.心境障碍在国内的总患病率约为

A.0.83‰

B.0.37‰

C.0.311%

D.3%

E.0.412%

2.Cotard 综合征,又名虚无妄想综合征,或否定妄想综合征。此综合征常见于

A.精神分裂症

B.老年性痴呆

C.老年抑郁症

D.顶叶病变

E.麻痹性痴呆

3.隐匿性抑郁症的特点为

A.以情绪抑郁为主

B.以记忆障碍为主

C.以思维贫乏为主

D.以行为迟滞为主

E.以躯体诉述为主

4.心境障碍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A.发作一次,加重一次,残留阴性症状

B.一次发作,永不缓解

C.反复发作,从无缓解期

D.反复发作,大多数能缓解

E.一次发作,终生不发

5.关于心境障碍的血缘关系与发病率的关系,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血缘关系与发病率高低无关

B.血缘关系越远,发病率越高

C.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

D.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低

E.以上都不是

6.患者男性,32岁,未婚。近半月来自觉聪明过人,能力非凡,精力旺盛,逢人打招呼,整天喜气洋洋。每天早起出门,很晚回家。乱买东西送人,喜欢唱歌、跳舞,喜欢结交朋友,尤其喜欢接近异性。交谈时,滔滔不绝,自觉思维加快,脑子里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出现,写文章一挥而就。好管闲事,做事虎头蛇尾,举止轻浮,不顾后果,情绪不稳,常为小事而勃然大怒。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精神分裂症

B.反应性精神障碍

C.人格障碍

D.无病

E.躁狂发作

7.碳酸锂中毒的早期表现是

A.发热、定向障碍

B.震颤、共济失调

C.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D.癫痫大发作

E.下肢水肿、多尿

8.关于躁狂症的临床表现,你认为哪项说法正确

躁狂症患者没有幻觉、妄想、思维散漫

躁狂症患者都有幻觉、妄想、思维散漫

部分躁狂症患者有幻觉、妄想、思维散漫,但随情感症状的好转而消失

部分躁狂症患者有幻觉、妄想、思维散漫,但不随情感症状的好转而消失

躁狂症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常受到病态的明显影响

9.问患者几岁时,患者答:“三十三,三月初三生,三月桃花开,开花结果给猴吃,我是属猴的。”这个回答说明患者有何症状

A.音联意联

B.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C.思维散漫

D.强制性思维

E.虚构

10.关于心境障碍的生化研究结果,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

A.去甲肾上腺素的活性升高导致抑郁

B.5-羟色胺降低导致抑郁发作

C.去甲肾上腺素降低导致躁狂发作

D.5-羟色胺升高导致抑郁发作

E.多巴胺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升高,导致抑郁

11.心境障碍的儿茶酚胺假说认为

A.抑郁发作有5-羟色胺升高

B.抑郁发作有去甲肾上腺素活性降低

C.躁狂发作有5-羟色胺降低

D.躁狂发作有去甲肾上腺素活性降低

E.抑郁发作有多巴胺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升高

12.心境障碍的5-羟色胺假说认为

A.抑郁发作有5-羟色胺升高

B.抑郁发作有5-羟色胺升高和降低

C.躁狂发作有5-羟色胺升高

D.躁狂发作有5-羟色胺升高和降低

E.没有任何趋向性变化

13.心境障碍的神经内分泌学说认为

部分抑郁发作患者血浆皮质激素和17-羟皮质类固醇的含量降低

躁狂发作患者促甲状腺素对于促甲状腺素释放因子的反应迟缓

部分抑郁发作患者血浆皮质激素和17-羟皮质类固醇的含量升高

D.部分躁狂发作患者血浆皮质激素和17-羟皮质类固醇的含量升高

E.部分抑郁发作患者促甲状腺素对于促甲状腺素释放因子的反应迅速

14.躁狂发作睡眠障碍的特点是

A.入睡困难

B.多梦

C.早醒

D.睡眠需要减少

E.易惊醒

15.抑郁发作睡眠障碍的特点是

A.入睡困难

B.睡眠过多

C.早醒

D.多梦

E.易惊醒

16.抑郁发作的生物学特征一般不包括

A.情绪呈昼重夜轻的节律改变

B.早醒

C.便秘

D.食欲和性欲减退

E.焦虑不安

17.关于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心境障碍没有幻觉

B.心境障碍没有妄想

C.心境障碍没有思维散漫

D.心境障碍可伴有幻觉、妄想和思维散漫

E.心境障碍伴有幻觉、妄想和思维散漫,且常与情感不协调

18.双相和单相心境障碍比较

A.单相发作持续时间短

B.双相间歇比单相时间长

C.单相比双相易于复发

D.单相发作持续时间长

E.两者无明显不同

19.对轻、中度抑郁发作治疗一般首选

A.MAOIs

B.电休克治疗

C.SSRIs

D.抗精神病药

E.锂盐

20.躁狂发作患者住院治疗,为了加速控制急性期病情,首选

A.锂盐

B.氯丙嗪或氟哌啶醇

C.地西泮

D.卡马西平

E.丙戊酸钠

21.三环类抗抑郁药对大多数病人的起效时间一般为

A.14-28天

B.8-10天

C.1-3天

D.11-13天

E.4-7天

22.阿米替林治疗抑郁发作,每天治疗量为

A.50mg

B.50-75mg

C.75-100mg

D.150-300mg

E.300-400mg

碳酸锂重度中毒时治疗措施不正确的是

A.减少碳酸锂剂量

B.停用碳酸锂

C.补液

D.透析

E.利尿

24.下列哪种药不是三环类抗抑郁药

A.阿米替林

B.氯米帕明

C.多塞平

D.米帕明

E.麦普替林

25.以下那一类不属于抗抑郁药

A.三环类抗抑郁药

B.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C.四环类抗抑郁药

D.苯二氮卓类

E.SSRI类

26.三环类抗抑郁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不包括

A.口干

B.便秘

C.心脏影响

D.血压影响

E.肝脏影响

27.SSRI类抗抑郁药不包括

A.麦普替林

B.氟西汀

C.帕罗西汀

D.伏氟草胺

E.舍曲林

28.躁狂急性发作期碳酸锂的治疗血浓度为

A.0.4mmol/L—0.7mmol/L

B.0.8mmol/L—1.2mmol/L

C.1.3mmol/L—1.9mmol/L

D.2mmol/L—2.2mmol/L

E.2.3mmol/L—2.8mmol/L

29.患者女,29岁,已婚。近3周来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低落,晨重夕轻,兴趣缺乏,精力减弱,言语减少,动作迟缓,自觉脑子笨,觉得前途暗淡,悲观失望,早醒,食欲减退,便秘,性欲减退,自责,自罪,多次自杀未遂。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神经衰弱

B.反应性精神障碍

C.抑郁性神经症

D.抑郁发作

E.隐匿性抑郁发作

(二X型题

1.心境障碍可有以下哪些表现

A.情感高涨

B.情感低落

C.有认知和行为改变

D.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E.有反复发作倾向,发作间期多可缓解

2.心境障碍的发病危险因素涉及

A.性别

B.年龄

C.遗传

D.心理因素

E.社会因素

3.心境障碍的病因学研究发现

A.5-HT参与调节心境

B.5-HT功能降低与抑郁发作的心境低落有关

C.5-HIAA水平降低与自杀行为有关

D.5-HT功能降低与躁狂发作的心境高涨有关

E.某些抑郁发作患者脑内DA功能低下

4.躁狂发作的临床特征有

A.心境高涨,自我感觉好

B.思维奔逸,音联意联

C.思维被洞悉感

D.爱管闲事、挥霍

E.行为怪异

5.抑郁发作的临床特征有

情绪低落,自我感觉差B.思维迟缓,反应迟钝

C.生活疏懒,不修边幅

D.木僵

E.意志活动减退

6.心境障碍的临床类型有

A.抑郁发作

B.躁狂发作

C.环性心境障碍

D.木僵

E.恶劣心境障碍

7.躁狂发作有以下特点

A.大多急性或亚急性发病

B.好发季节为春末夏初

C.发病年龄多在30岁左右

D.90%以上起病于50岁以前

E.自然病程平均3个月左右

8.抑郁发作有以下哪些特点

A.急性或亚急性发病

B.好发季节为秋冬季

C.约30%的病人在一年内有复发

D.长期随访发现,多数病人会复发

E.自然病程平均6-8个月

9.影响抑郁复发的因素有

A.维持治疗的药物剂量或时间不足

B.心理、生理应激

C.社会适应不良

D.有心境障碍家族史

E.抑郁发作时的严重程度

10.继发性心境障碍与原发性心境障碍相比有以下哪些特征

A.有器质性疾病或服用药物史

B.可有意识障碍、遗忘综合征及智能障碍

C.病情常与原发疾病消长平行

D.症状常不典型,常伴有焦虑、激越、情绪不稳

E.多数病人表现典型的躁狂与抑郁发作

【简答题】

一、简述心境障碍的概念

答: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的高涨或低落,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二、简述心境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答:近期研究发现,心境障碍的发病涉及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素质因素、躯体因素、病理生理、生化等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有家族史者,发病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出数倍。

2.神经生化改变有研究发现,抑郁发作患者有5-HT、NE、DA、GABA等的异常;躁狂发作患者有NE代谢产物的升高,改变脑内GABA含量可改变患者的心境,故近年又出现了心境稳定剂的术语。

3.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异常抑郁症患者血浆中皮质醇过多,脑脊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增加。

4.脑电生理变化抑郁发作患者睡眠脑电图显示REM潜伏期缩短,抑郁越

重,REM越短。30%左右的心境障碍患者有脑电图异常,抑郁发作时倾向于低α频率,而躁狂发作时倾向于高α频率或出现高幅慢波。

5.神经影像学变化CT和MRI研究发现,心境障碍患者脑室扩大;功能性影像学研究发现,抑郁发作患者左额叶局部脑血流量降低,降低程度与抑郁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6.心理社会因素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发作的关系非常密切。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发作起促发作用,如丧偶、离婚、婚姻不和谐、失业、严重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患重病或突然病故等。经济状况差、社会阶层低下者易患抑郁,女性较男性易患抑郁。

三、简述导致难治性抑郁症的主要因素

答:导致难治性抑郁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诊断方面继发性、神经症性、伴有严重焦虑和激越、妄想性抑郁等。

2.治疗方面药物剂量不足、疗程不够、服药依从性差、血药浓度低、单胺氧化酶的抑制程度不够。

3.症状方面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4.同病现象伴有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等。

四、简述躁狂发作的主要临床表现

答: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主要有:

1.情感高涨为患者的主观体验,感觉特别愉快,自我感觉特别好,自我评价高,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等。这种情感高涨有感染性,与自身体验及周围环境协调。有的患者情绪不稳,易激惹,甚至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有时可出现自我评价过高,出现夸大或富贵妄想,有时也可出现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等,但不持久。

2.思维奔逸思维过程明显加快,自觉思维非常敏捷,内容丰富多变,有时感到舌头与思维赛跑,语言赶不上思维的速度。表现为言语增多,滔滔不绝。注意力容易分散,随境转移,意念飘忽,可出现音联意联。

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兴趣广泛,活动增多,动作快速敏捷,忙碌,做事有始无终,或虎头蛇尾,爱管闲事,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挥霍、慷慨,喜欢惹人注意,狂妄自大,喜欢社交,轻浮,好接近异性,睡眠减少,自我控制力下降,可有冲动伤人、毁物行为。

4.躯体症状少有躯体不适主诉,常表现为面色红润,两眼有神,瞳孔扩大,心率加快,易出现失水,体重减轻。患者食欲增加,性欲亢进,对睡眠需要减少。

5.其它症状部分患者可记忆增强,常充满许多细节琐事,可有片段幻听,也可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思维不连贯等(谵妄性躁狂。多数患者在发病早期,丧失自知力。五、何为谵妄性躁狂

答:躁狂发作极为严重时,患者呈极度的兴奋躁动状态,可有短暂、片段的幻听,

行为紊乱而毫无目的指向,伴有冲动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这种状态称为谵妄性躁狂。

六、简述轻躁狂发作的临床特点

答: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躁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者存在持续至少数天的情感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有显著的自我感觉良好,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持久,轻度挥霍,社交活动增多,性欲增强,睡眠需要减少。有时表现为易激惹,自负自傲,行为较莽撞,但不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患者社会功能有轻度影响。部分患者有时达不到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一般不易被察觉。

七、简述老年躁狂发作的临床特点

答:老年躁狂发作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易激惹,狂妄自大,有夸大观念及妄想,言语增多,但常较啰嗦,可有攻击行为。心境高涨、意念飘忽和性欲亢进等症状较少见。病程较为迁延。

八、简述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答:抑郁发作临床上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

1.情感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患者终日忧心忡忡,郁郁寡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程度较轻者,感到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平时非常爱好的活动也觉得乏味,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重者可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部分患者可伴有焦虑、激越症状,特别是更年期和老年抑郁患者。典型的抑郁发作有晨重夜轻的特点。自我评价低,常有无用感、无希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感到自己无能力、无作为。想过去,一事无成;看将来,前途渺茫。觉孤独无援,

自责自罪,重者可有罪恶妄想、疑病观念、被害妄想等。部分患者可有幻觉,以幻听为常见。

2.思维迟缓思维联想速度减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主动言语减少,语速减慢,声音低沉,患者感觉思考问题困难,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意志活动减退行动迟缓,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边,重者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顾,甚至出现不语、不动、不食,达木僵状态。伴有焦虑者,可有坐立不安、搓手顿足或走来走去。严重抑郁发作的患者可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4.躯体症状躯体不适主诉可涉及各脏器,主要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阳痿、闭经、乏力等。睡眠障碍主要为早醒,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有诊断意义。

5.其它抑郁发作也可出现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

九、何为抑郁性木僵

答: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抑郁发作,可表现为不语、不动、不食,达木僵状态,但经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这种状态称为抑郁性木僵。

十、简述轻度抑郁的临床特征

答:抑郁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度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的丧失、易疲劳,自觉日常工作及社交能力有所下降,不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临床症状较环性心境障碍和恶劣心境为重。

十一、简述老年抑郁发作的临床特点

答:老年抑郁发作除有抑郁心境外,多数患者有突出的焦虑烦躁情绪,有时也可表现为易激惹和敌意、情绪不稳等。精神运动性迟缓和躯体不适主诉较多。可有抑郁

性假性痴呆的表现。躯体不适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易产生疑病观念,进而发展为疑病、虚无和罪恶妄想。病程较长,易发展成为慢性。

十二、何为抑郁性假性痴呆

答:抑郁症患者因思维联想明显迟缓以及记忆力减退,可出现较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症状,如计算力、记忆力、理解力和判断能力下降,类似痴呆的表现,这种状态称为抑郁性假性痴呆。

十三、何为环性心境障碍

答:环性心境障碍(cyclothymia是指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但程度较轻,且均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时的诊断标准。轻度躁狂发作时表现为十分愉悦、活跃和积极,且在社会活动中会作出一些承诺;但转变为抑郁后,不再乐观自信,而成为痛苦的失败者;最后可到情绪的相对正常时期,或又转为轻度的情感高涨。间歇期可达数月。

十四、何为恶劣心境障碍

答:恶劣心境障碍(dysthymic disorder是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发作。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求治要求,但无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无精神病性症状,生活和社会功能不受严重影响。

十五、简述躁狂发作的病程和预后

答:自然病程一般持续数周到6个月,平均3个月左右,有的只持续数天,个别可达10年以上。现代治疗能使50%的患者完全恢复。反复发作多次可成慢性,少数残留轻度情感症状,社会功能恢复不全。对每次发作而言,显著和完全缓解率为70%-80%。

十六、影响抑郁复发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抑郁复发的主要因素有:

1.抗抑郁药维持治疗的剂量不够和/或时间不足,一般是由于没有接受适当的维持治疗。

2.生活事件和应激,特别是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丧失。

3.社会适应不良。

4.同时患有慢性躯体疾病。

5.缺乏社会和家庭的支持。

6.有阳性情感障碍家族史。

十七、试述躁狂发作的诊断要点

答:临床特征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高涨为主要表现,在情感高涨的背景上,伴有思维奔逸及意志活动增强,思维和情感相协调。可伴有躯体不适症状如食欲增加、性欲亢进、睡眠需要减少。大多为发作性病程,既往有类似发作,发作间期精神状态可恢复病前水平。家族中尤其一级亲属有较高的同类疾病史。体检及试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

十八、试述抑郁发作的诊断要点

答:临床特征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在情感低落的背景上,伴有思维迟缓及意志活动减少,思维和情感相协调。躯体不适症状多见,如早醒、食欲减退、性欲减退,抑郁心境有昼重夜轻的节律改变。大多为发作性病程,既往有类似发作,发作间期精神状态可恢复病前水平。家族中尤其一级亲属有较高的同类疾病史。体检及试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十九、试述心境障碍与继发性心境障碍的鉴别诊断

答:心境障碍与继发性心境障碍的鉴别要点为:

1.继发性心境障碍有明确的器质性疾病、或有服用某种药物或精神药物史,体格检查有阳性体征,辅助检查有相应改变。

2.继发性心境障碍可出现意识障碍、遗忘综合征及智能障碍,而心境障碍除谵妄性躁狂外无意识障碍、记忆障碍及智能障碍。

3.继发性心境障碍的心境症状随原发疾病病情的消长而波动。

4.某些继发性心境障碍所致躁狂发作,心境高涨的症状不明显,主要为易激惹、焦虑和紧张,或表现为欣快、情绪不稳等。

5.继发性心境障碍既往无心境障碍的发作史,而心境障碍有类似的发作史。

二十、试述心境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要点

答:心境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要点为:

1.精神分裂症所出现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郁症状并非原发性的症状,而以思维障碍和情感淡漠为原发症状;心境障碍则以心境高涨或低落为原发症状。

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是不协调的,常表现为言语凌乱、思维不连贯、情感不协调,行为怪异。而心境障碍患者的情感反应与外界环境和内心体验是协调的。

3.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多数为发作进展或持续进展,缓解期常有残留的精神症状或人格改变;而心境障碍是间歇发作性病程,间歇期基本正常。

4.病前性格、家族遗传史、预后和药物治疗的反应均有助于鉴别。

二十一、试述心因性精神障碍与抑郁发作的鉴别诊断

答:心因性精神障碍中创伤后应激障碍常伴有抑郁,它与抑郁发作的鉴别要点为:

心境障碍的概念

1.1心境障碍的概念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affective disorder),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的、基本的或原发的症状,常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的改变;轻重程度不一,轻者无精神病性症状,对社会功能影响较轻,重者可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对社会功能影响较重;多为间歇性病程,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精神活动基本正常,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病程。 1.2心境障碍类型 按ICD-10分类,心境障碍包括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情感障碍、复发性抑郁障碍和持续性心境障碍等几个类型。 1.2.1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manic episode)的典型临床症状是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三高”,可伴有夸大观念或妄想、冲动行为等。发作应至少持续1周,并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躁狂可一生仅发作一次,也可反复发作。若躁狂反复发作,按ICD-10归类为双相情感障碍。 临床表现: 1、情感高涨情感高涨是躁狂发作的基本症状。典型的表现为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心 境轻松、愉快,生活快乐、幸福;整日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其高涨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言语诙谐幽默,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欢笑。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易激惹、愤怒、敌意,甚至可出现破坏及攻击行为,但持续时间较短,易转怒为喜或赔礼道歉。 2、思维奔逸患者联想的速度明显加快,思维内容丰富多变,自觉脑子聪明,反应敏 捷。语量大,语速快,口若悬河,有些自感语言表达跟不上思维速度。联想丰富,概念一个接着一个的产生,或引经据典,或高谈阔论,严重时可出现“音联”和“意联”。 3、活动增多患者自觉精力旺盛,能力强,想多做事,做大事,想有所作为,因而活 动增多,整日忙碌不停,但多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有的表现爱管闲事,爱打抱不平,爱与人开玩笑,爱接近异性;注重打扮,行为轻率和莽撞,自控能力差。患者无疲倦感,严重时可出现攻击和破坏行为。 4、夸大观念及夸大妄想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严重时可发展为夸大 妄想,但内容多与现实接近。 5、睡眠需求减少及其他症状睡眠明显减少但无困倦感,食欲增加、性欲亢进、交感 神经兴奋症状等。多数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即丧失自知力。 1.2.2 抑郁发作

抑郁性神经症有临床表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抑郁性神经症有临床表现 导语:(1)情绪的改变: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 (1)情绪的改变: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多数时间情绪是低落的,即使其间有过几天或1~2周的情绪好转,但很快又陷入抑郁。尽管如此,患者抑郁程度一般并不严重,情绪反应依然存在,几句幽默解嘲的警句,能使之破涕为笑。一场轻松的谈话,能使之心情暂时好转。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2)认知改变:患者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体验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企图自杀。 (3)意志与行为改变:患者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去做。他们想参与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气和信心。患者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心理上的症结在于不愿负责任。一般说,抑郁性神经症很少自杀,但也有部分患者感觉活着空虚,人生乏味,声称想死。 (4)躯体症状:约80%的病例,以失眠、头痛、身痛、头昏、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为主向医生求助。这些症状往往给人体诉多而易变的感觉,在些症状可以长期存在,但无明显加重或缓解。这些症状

第六章 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第六章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 心境障碍没有思维迟缓 B. 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协调和谐 C. 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不相协同 D. 心境障碍没有思维奔逸 2.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下列哪项表现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 A. 明显而短暂的心境高涨或低落 B. 极端偶尔的情绪高涨或低落 C. 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 D. 发作性情感障碍 3.关于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 心境障碍没有思维迟缓 B. 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协调和谐 C. 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不相协同 D. 心境障碍没有思维奔逸 4、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下列哪项表现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 A.明显而短暂的心境高涨或低落 B. 极端偶尔的情绪高涨或低落 C. 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 D. 发作性情感障碍 5..躁狂症的睡眠障碍是:( ) A.入睡困难 B.睡眠需要减少 C.早醒 D.多梦 E.嗜睡 6..治疗抑郁时,首要注意的问题是:( ) A.拒食导致营养不良 B.活动少而引起合并感染 C.自杀.自伤 D.症状波动、昼重夜轻 E.疼痛 7.有关碳酸锂中毒的描述,以下哪项不正确:( ) A.肾脏疾病的影响 B.钠摄入减少 C.中毒不引起昏迷 D.年老体弱以及血锂浓度控制不当等 E.呕吐 8.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方面与行为方面的护理重点是:( ) A.防止伤人毁物 B.防止自杀 C.帮助与环境的接触 D.保证环境的安全 E. 以上都是 9.躁狂症的睡眠障碍是:( ) A.入睡困难 B.早醒 C.睡眠需要减少 D.多梦 E.嗜睡 10..躁狂症思维表现常见:( ) A.思维中断 B.思维奔逸 C.思维贫乏 D.思维破裂 E.思维散漫 11.有关碳酸锂中毒症状的描述,以下哪项不正确:( ) A.共济失调 B.肌肉抽动 C.中毒不会引起昏迷 D.肢体运动协调障碍 E.呕吐 12.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方面与行为方面的护理重点是:( ) A.防止伤人毁物 B.防止自杀 C.帮助与环境的接触 D.保证环境的安全 E. 以上都是 13、双相情感障碍都具备的临床表现是( ) A木僵B睡眠障碍C心境高涨D行为增多 14.关于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心境障碍没有思维迟缓 B.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协调和谐 C.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不相协同 D.心境障碍没有思维奔逸 15.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下列哪项表现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 ( ) A.明显而短暂的心境高涨或低落 B.极端偶尔的情绪高涨或低落 C.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 D.发作性情感障碍 16、某青少年男性,15岁,家人诉其近2年来逐渐变得少语少动,不与人交往,孤僻离群,对亲人冷淡,不讲究个人卫生,常独自发呆自笑。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抑郁症 B、孤独症 C、心境障碍 D、人格障碍 E精神分裂症 17.心境障碍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心境障碍

第八章心境障碍 学习要求 本章重点掌握心境障碍的定义,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方法。 各型试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心境障碍的病程常具有以下特点: A.反复发作,残留阴性症状B.反复发作,有可能自行缓解 C.反复发作,从无缓解期D.一次发作,从不缓解 E.一次发作,终生不发 2.躁狂发作的典型临床症状是: A.精神运动性兴奋B.夸大妄想 C.情感欣快D.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E.意志倒错3.关于自杀,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A.尝试自杀是指有自杀行为,但最终死于自杀 B.尝试自杀的人根本就不想死 C.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而男性自杀身亡率高于女性 D.做心理咨询时,不应与有自杀企图的人讨论自杀问题,以免加重自杀企图 E.如果一个病人公开向医师、护士讲及自杀问题时,说明病人自杀的可能性较小4.抑郁发作的主要精神症状群是: A.心境抑郁、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 B.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活动减少 C.抑郁心境、思维中断、意志减退 D.思想悲观、自责自罪、生活懒散

E.情感迟钝、被害妄想、意志缺乏 5.有关躁狂发作不正确的是: A.情感高涨B.思维奔逸 C.绝无意识障碍D.活动增多 E.意志增强 6.抑郁发作的最基本症状是: A.自我感觉较差B.精力减退 C.行动迟缓D.自责自罪 E.抑郁心境 7.抑郁发作1天之内情绪波动的规律是: A.晨重晚轻B.晨轻晚重 C.中午起逐渐加重D.半夜最重E.中午最重,以后减轻 8.抑郁症的情感障碍是指: A.情感迟钝B.情感淡漠 C.情绪低落D.情感倒错 E.病理性心境恶劣 9.有关心境障碍的混合发作是指: A.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交替出现 B.既往有抑郁发作,本次为躁狂发作 C.既往有躁狂发作,本次为抑郁发作 D.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 E.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之间的快速转换 10.精神疾病中自杀率最高的是: A.偏执性精神病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D.神经症 E.人格障碍 11.抑郁发作睡眠障碍的主要特点: A.入睡困难B.易惊醒 C.多梦D.睡眠减少

精神障碍护理学名词解释2

第一章绪论 精神障碍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障碍病人实施特殊护理的一门科学。是精神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一个分支,是建立在一般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沟通: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目的是为了相互了解、协调一致、心理相容。 心理护理: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学的知识,以科学态度,恰当的方法,美好的语言对病人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分类 精神障碍:是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的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精神活动显著偏离正常,出现精神症状或精神病性症状和个人(社会)功能受损以及(或)本人感动精神痛苦。 精神症状:是精神障碍病人在意识、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活动等方面的临床表现。 社会功能: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不同,导致病人的个人功能或社会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一个人的社会功能包含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工作、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遵守社会规则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 精神病性症状:主要指各种幻觉、妄想及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或迟滞及紧张症性行为。 心理因素:指个体的性格、认知与价值观,对外界事物的情感态度,个体的行为方式及社会(家庭)支持系统等。 社会因素:指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条件、医疗水平、经济状况等。 第三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感觉脱失:无任何感觉称感觉消失或感觉脱失。 感觉减退:指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减低。 内感性不适:是病人感觉体内有不舒服或不能忍受的撕扯、挤压、虫爬感等,但病人不能明确说明不适的部位。 幻觉:是没有客观事物或缺乏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而且产生的知觉体验。 感觉过敏:指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 嗅幻觉:指病人闻到环境中或体内有难闻的气味,如腐臭、化学药品、物品被烧焦等气味,往往引起病人不愉快的情绪或继发被害妄想,认为是坏人要害他而释放的毒气。 味幻觉:病人尝到食物或饮水(料)中有奇怪的味道,可继发被害妄想,认为别人投毒害他,因此而拒食。 触幻觉:病人感到皮肤上有麻木感、虫爬感、刀刺感、电击感等。 内脏性幻觉:病人感到固定于躯体内的某个部位或某个内脏有异常的感觉。 思维迟缓:是思维联系活动抑制,联想速度缓慢。 思维奔逸:是思维联想加快,思维活动中概念增多及转变快速,且不断涌现出新的概念。 病理性赘述:指思维活动停滞不前,描述一个问题时,对不必要的细节描述得过分详尽和累赘,思路进程缓慢但不离题,最后能说明问题所在。 思维贫乏: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和词缺乏。

心境障碍是精神病吗 视病情而定

心境障碍是精神病吗视病情而定 *导读:心境障碍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简称,由于对疾病的特点不了解,担心其属于精神病,但是又不能确定,所以心境障碍是精神病吗的问题备受关注,有关方面的专家指出,轻度的心境障碍不属于精神病,如果病情较重,后果影响大,通常被誉为是精神病的范畴,所以要重视。…… 心境障碍对很多朋友来说想必不再陌生,作为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系列疾病,心境障碍的危害大且发生的概率高,所以心境障碍应给与足够的重视,及时治疗对控制病情发展,避免更大后果及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心境障碍是否属于精神病要结合精神病的特点及患者的病情。 *心境障碍是精神病吗精神病的特点 精神病往往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不能正常地工作与生活,有时可在病态支配下出现危害自身和社会行为。其发生的原因与大脑功能失调有很大的关系,表现为诸如觉(幻听、幻视)及各类荒谬的妄想(被害妄想、跟踪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妒忌妄想、被洞悉感)以及严重的行为、情感障碍等精神症状。 *心境障碍是精神病吗病情的严重性 与精神病症状相似的疾病是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系列疾病,轻度心境障碍包括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神经衰弱、癔

病等都属于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危害和后果相对对精神病轻,通过及时的疏导,心理方面的治疗,绝大多数能实现疾病控制。如果无法控制,严重的心境障碍通常被誉为是精神病。 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很多朋友对心境障碍是精神病吗的问题有所了解。有关方面的专家提醒,心境障碍及时治疗对控制疾病,避免疾病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确保治疗效果,治疗要及时,同时选择正规医院,进而更好的确保治疗效果,避免疾病的各种危害。

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别目录(ICD-11)

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别目录(ICD-11) 神经发育障碍(7A00-7A43) 7A00智力发育障碍,轻度 7A01智力发育障碍,中度 7A02智力发育障碍,重度 7A03智力发育障碍,极重度 7A04智力发育障碍,一过性 7A0Z智力发育障碍,未特定 7A10语音发育障碍 7A11言语流畅发育障碍 7A12语言发育障碍 7A13选择性缄默症 7AlY其他特定的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7A1Z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未特定 7A20孤独症谱系障碍 7A20.Y其他特定的孤独症谱系障碍 7A20.Z孤独症谱系障碍,未特定 7A30学习发育障碍伴阅读受损 7A31学习发育障碍伴书面表达受损 7A32学习发育障碍伴数学受损 7A33学习发育障碍伴其他特定的学习受损 7A3Z学习发育障碍,未特定 7A40协调性发育障碍 7A41慢性发育性抽动障碍 7A4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7A43刻板运动障碍 7A43.1刻板运动障碍无自我伤害行为 7A43.2刻板运动障碍伴自我伤害行为 7A43.Z刻板运动障碍,未特定 7A4Y其他特定的神经发育障碍 7A4Z神经发育障碍,未特定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7A50-7A53) 7A50精神分裂症 7A50.1精神分裂症,首发 7A50.11精神分裂症,首发,目前为发作期 7A50.12精神分裂症,首发,目前为部分缓解 7A50.13精神分裂症,首发,目前为完全缓解 7A50.1Z精神分裂症,首发,非特异型 7A50.2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 7A50.21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目前为发作期 7A50.22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目前为部分缓解 7A50.23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目前为完全缓解

第8章心境障碍.

第八章心境障碍 练习题 (一多选题 【A型题】 1.心境障碍在国内的总患病率约为 A.0.83‰ B.0.37‰ C.0.311% D.3% E.0.412% 2.Cotard 综合征,又名虚无妄想综合征,或否定妄想综合征。此综合征常见于 A.精神分裂症 B.老年性痴呆 C.老年抑郁症 D.顶叶病变 E.麻痹性痴呆 3.隐匿性抑郁症的特点为 A.以情绪抑郁为主 B.以记忆障碍为主

C.以思维贫乏为主 D.以行为迟滞为主 E.以躯体诉述为主 4.心境障碍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A.发作一次,加重一次,残留阴性症状 B.一次发作,永不缓解 C.反复发作,从无缓解期 D.反复发作,大多数能缓解 E.一次发作,终生不发 5.关于心境障碍的血缘关系与发病率的关系,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血缘关系与发病率高低无关 B.血缘关系越远,发病率越高 C.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 D.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低 E.以上都不是 6.患者男性,32岁,未婚。近半月来自觉聪明过人,能力非凡,精力旺盛,逢人打招呼,整天喜气洋洋。每天早起出门,很晚回家。乱买东西送人,喜欢唱歌、跳舞,喜欢结交朋友,尤其喜欢接近异性。交谈时,滔滔不绝,自觉思维加快,脑子里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出现,写文章一挥而就。好管闲事,做事虎头蛇尾,举止轻浮,不顾后果,情绪不稳,常为小事而勃然大怒。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精神分裂症 B.反应性精神障碍 C.人格障碍 D.无病 E.躁狂发作 7.碳酸锂中毒的早期表现是 A.发热、定向障碍 B.震颤、共济失调 C.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D.癫痫大发作 E.下肢水肿、多尿 8.关于躁狂症的临床表现,你认为哪项说法正确 躁狂症患者没有幻觉、妄想、思维散漫 躁狂症患者都有幻觉、妄想、思维散漫 部分躁狂症患者有幻觉、妄想、思维散漫,但随情感症状的好转而消失 部分躁狂症患者有幻觉、妄想、思维散漫,但不随情感症状的好转而消失 躁狂症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常受到病态的明显影响 9.问患者几岁时,患者答:“三十三,三月初三生,三月桃花开,开花结果给猴吃,我是属猴的。”这个回答说明患者有何症状

变态学

第一章绪论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判别心理异常的标准 心理行为异常的类别 变态心理学的简史 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 一、什么是变态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1、人体的功能态:基本态、异常态、特殊态 2、概念:研究揭示心理与行为异常现象(认知、情感、动机意志活动、智力和人格特征异常)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3、相关概念——《变态心理学》钱铭怡 P3 A、神经病 B、精神病 C、精神障碍 D、心理障碍 二、变态心理学的任务: 1、描述现象 2、解释原因 3、治疗干预 三、意义 理论:心理现象的实质,心身、心物的哲学命题 实践:心理健康和精神保健 四、研究方法——《变态心理学》张伯源 P3 1、观察法(概念、分类、内容) 2、个案调查法(概念、材料、内容) 3、实验法 4、心理测验和行为评定法 一位男性与另一位男性在街上见面时相互亲吻 一位妇女在喃喃自语 一个年轻人在奋力砸碎一座文物雕像 一位年轻女性连续多日拒绝进食 一个中年男子披头散发、手舞足蹈的对天大声呼喊 第二节判别心理异常的标准 一、Barlow和Duranf(2001) 1、心理失调(psychological dysfunction) 2、感到痛苦或受到伤害(distress or impairment) 3、非典型性的反应(atypical) 二、Nevid、Rathus和Gerene(2000) 1、不寻常的行为 2、社会不能接受或打破社会常规的行为 3、对现实的感知或解释是错误的 4、个体处于明显的痛苦中 5、行为是非适应性的或自我挫败式的 6、行为是危险的 三、中国的标准陈仲庚、张伯源(1986) 1、统计学指标 2、社会适应性和评价的指标 3、以个人经验为指标(医生、个体) 4、以客观检查结果为指标(医学、心理检测)——李心天(1991年) 第三节心理行为异常的类别 1、行为和人格偏离以及不良适应性反应(青少年行为偏离、人格障碍、性行为异常、适应性障碍)(14章) 2、特殊意识状态(催眠、梦、宗教、气功、药物) 3、轻度心理异常(神经症、癔症、应激相关障碍) 4、心身障碍(心因性疾病) 5、大脑病患及躯体缺陷时所表现的心理行为异常(智力迟滞、器质性障碍) 6、严重的心理异常(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

心境障碍—抑郁症

心境障碍—抑郁症 特征: 1.情绪低落 2.焦虑 3.兴趣丧失 4.精力丧失 5.自我评价低 6.精神运动迟滞 7.自杀观念和行为 8.抑郁心境昼重夜轻 9.躯体或生物学症状 10.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的其临床变异型 案例: 故事的主人翁是小洁(化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她的基本情况吧。小洁是我的一个师妹同时又是我的老乡,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个美丽而热情的女孩,每次在学校遇见她,总是乐呵呵的与我说笑。但就是这样一个热情充满活力的女孩竟然走上了轻生的道路,这几乎断送了她美丽的生命,刚听到这样震惊的消息,我心里特别的不平静,我决定尽我最大的努力来挽救这个美丽的姑娘,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但学了几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一点粗浅认识,我想尽我的所能来帮助她。于是我抽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她寝室看望她,她看到我后神情有点不自然,并显出很忧郁的样子,但随着谈话内容的丰富化和轻松化,她脸上渐渐露出了一丝微笑,可能是身在异乡的孤独,看到我犹如见到了亲人。随着我多次和她聊天,她渐渐也把我当成了朋友,还向我说出了许多我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下面就是在一次谈话中小洁所说的大体内容。 我从小就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父母都是高中的老师,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从小就把我送到乡下的奶奶家抚养,虽然在乡下条件比不上城里,但只要我要什么奶奶总能满足我,父母也定期来奶奶家看我,而且每次来总能拿上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和好看的衣服,还给我不少的零花钱。因此当时在乡下的很多小孩眼里,我是最幸福的,小伙伴们都很羡慕我,并且走到哪里总有小朋友们追谁着,从小我就有了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直到我上中学时奶奶病逝,才回到城里和父母生活。也许父母是因为从小没能很好的照顾我,感到有点愧疚于我,所以回到家后的我,更是受到父母的格外呵护,享受着“小公主”般的感觉,这样的生活一直伴随着我走进了大学。

《精神病学大纲》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熟悉精神病学的概念、任务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了解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教学内容 1、精神病学的概念、任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讲解精神障碍的常见病因:遗传因素、素质因素、促发因素、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目的要求 1、熟悉常见的精神症状名称、定义和临床意义。 2、了解正常的心理活动过程。 教学内容 1、症状学概述:略讲正常的心理过程;强调精神症状的识别与确定对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 2、常见的精神症状及其主要的临床意义,容易混淆的症状的鉴别要点。如:错觉、幻觉与感知综合障碍;内感性不适与内脏幻觉;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强迫观念和强制性思维;痴呆与精神发育迟滞;假性痴呆与真性痴呆;情感低落与情感淡漠;协调性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等。 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目的要求 1、熟悉精神障碍的分类。 2、了解几个主要精神障碍诊断分类系统。 教学内容 1、精神障碍分类的目的、基轴及诊断标准。 2、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国内、国外。 第五章器质性精神障碍 目的要求 1、掌握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2、掌握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掌握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 3、了解导致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常见病因。 4、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的鉴别。 教学内容 1、急性脑器质性综合征(谵妄)、慢性脑器质性综合征(痴呆)及遗忘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 2、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点、诊治原则:强调病因治疗、对症和支持治疗的重要性 3、AD与VD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VD与AD的鉴别要点。

异常心理学 第五章 心境障碍1

第五章心境障碍 第一节概述 一、心境障碍 1、含义: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心境障碍是一种以心境紊乱作为原发性决定因素或者成为其核心表现的病理心理状态,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现称“心境障碍”。本病实际上是多源的,常见于精神科和内外科各科。心境障碍是指悲伤或情绪高涨显得十分强烈,并且持久,超过了对生活事件应激反应的程度。心境障碍有双相(有抑郁与躁狂期)及单相(只有抑郁)心境障碍。双相障碍的发病年龄较轻,周期较短,发作频率较高。双相心境障一般从抑郁开始,而在病程中至少有某一个时期显得情绪高涨。单相心境障碍(重症抑郁障碍)是复发性的抑郁发作,但有1/3病例可能终生只发作一次。以抑郁作为首次发作的病例,约1/5最后证实是双相型。本病属中医“癫”、“狂”范畴。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2、正常抑郁情绪反应与情绪障碍的区别 抑郁症是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的一组情绪障碍/综合症。 抑郁症病人常觉得生活没有意思,高兴不起来,心情沉重,提不起精神,做事缺乏动力,对外界的兴趣减退或消失,自信心下降。病人整日忧心忡忡、胡思乱想、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不能自拔、思维变迟钝甚至动作变迟缓。严重时可有自杀的念头或行动。在抑郁心境的背景上可出现焦虑、激越症状:病人表情紧张、局促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或不停的来回踱步、搓手、揪头发、或无目的地摸索,这种病人特别容易自杀,应严加防范。 抑郁,可以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体验,比如说考试成绩不好时感到郁闷等,也可以指抑郁症的一个症状,或者指一种疾病——抑郁症。主要根据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来判断。当然,同时还会伴有一些其他症状。 抑郁是一种特殊的心境,它是低沉、灰暗的情感基调,可从轻度心情烦闷、消沉、郁郁寡欢、状态不佳、心烦意乱、苦恼、忧伤到悲观、绝望。 二、流行病学 由于疾病概念、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调查工具的不同,因此所报道的患病率相差甚远。根据1982年国内在12个地区开展的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07696%(29/38136),时点患病率为0.037%(14/38136);抑郁性神经症的患病率为0.311%,而且农村(0.412%)高于城市(0.209%)。1992年又对上述的部分地区(全国七地区)进行了复查,发现心境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083%(16/19223),新近一项来自江西的11个城市调查报告显示,抑郁症(包括抑郁发作和恶劣心境)的时点患病率为0.95%,总患病率为1.15%。西方国家心境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在2—25%之间,远远高于我国报道的数字。欧洲国家与美国相近,患病为3—5%,甚至更高。 三、心境障碍的特征P185 ①性别成年人中则女性更常见,为男性的2-3倍。女性应付应激能力低于男性,更易患本病。 ②年龄恶劣心境障碍起病于童年或少年早期的病例,常有多动、品行障碍或精神发育迟滞症状,多表现为易激惹,常流泪,不愿与同伴在一起玩耍,以及学习成绩下降。儿童恶劣心境障碍的患病率无性别差异;恶劣心境障碍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是,家系调查表明:本病患者的一级亲属中重性抑郁症的患病率高于其他人。 ③婚姻丧偶、离婚、婚姻不和谐、失业、严重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患重病或突然病故,均可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并指出丧偶是与抑郁症关系最密切的应激源。经济状况差、社会阶层低下者也易患本病。

心境障碍调研报告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又称情感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的、基本的或原发的症状,常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患者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心境障碍还包括以心境高低波动、但幅度不高为特征的环性心境障碍和以持久心境低落的慢性抑郁为主要特点的恶劣心境两种持续性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可分为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两个主要疾病亚型。 本文主要阐述抑郁障碍的相关内容。 定义 抑郁障碍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重者可发生抑郁性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流行病学 由于疾病概念、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调查工具的不同,故所报道的患病率相差甚远。根据1982年国内在12个地区开展的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心境障碍终身患病率为0.76‰,时点患病率为0.37‰。1993年又对上述的部分地区(全国七地区)进行了复查,发现心境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 83‰,时点患病率为0.52‰。西方国家心境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一般为20‰~250‰之间,远高于我国报道的数字,主要原因可能与调查方法及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同有关。2009年费立鹏等对中国4个省6万余名受试者的一项大型分析研究显示,各种精神疾病总的患病率高达17%,其中心境障碍的现患病率6.1%,总体看来,患病率似有增加的趋势。 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1倍以上,而双相情感障碍患病率男女比例为1:1.2.这一趋势在各种文化和各族人群中是一致的。WHO统计,1990年抑郁症和双相障碍分别排在全球疾病总负担的第5位和第18位,抑郁症加自杀占5.9%,列第2位。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的疾病负担将上升为第2位,仅列在冠心病之后。在我国,1990年抑郁症和双相障碍分别排在第2位和第12位。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大量的研究资料提示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对本病的发生有明显影响。 (一)遗传因素 1.家系研究心境障碍患者中,有家族史者为30~41.8%。心境障碍先证者亲属患本病的概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也越高,一级亲属的患病率远高于其他亲属,并且有早期遗传现象,即发病年龄逐代提早,疾病严重性逐代增加。 2.双生子研究与寄养子研究研究发现心境障碍的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寄养子研究也显示,患有心境障碍的亲生父母所生寄养子的患病率高于正常亲生父母所生寄养子的患病率。这些研究充分说明了遗传因素在心境障碍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影响远甚于环境因素。 关于本病的遗传方式,未获得证实,目前多倾向于多基因遗传模式。 3.分子遗传学研究心境障碍的疾病基因或易感基因尚需深入研究 (二)神经生化改变 1. 5-羟色胺(5-HT)假说该假说认为5-HT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5-HT功能活动增高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阻滞5-HT回收的药物(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抑制5-HT降解的药物(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5-HT的前体色氨酸和5-羟色氨酸具有抗

恶劣心境

国际分类〔ICD-10〕关于恶劣心境: A、至少2年内抑郁心境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其间的正常心境很少持续几周,同时没有轻躁狂发作期。 B在此2年期内的每次抑郁发作、没有或极少在严重度或持续时间上足以符合复发性轻度抑郁障碍标准。 C、在抑郁期内至少有下述表现中的3项:1精力或活动减少。2失眠。3自信心丧失或感到信心不足。4集中注意困难。5经常流泪。6对性活动没有兴趣或对其它愉快的乐趣丧失。7绝望和无助。8感到不能承担一般日常生活的责任。9对前途悲观或沉湎于过去。10社交退缩。11言语比平时减少。 中国标准: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年颁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12.33.2 恶劣心境:症状标准:持续存在心境低诺,但不符合任何一型抑郁障碍症状标准,同时无燥狂症状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较轻、自知力完整或较完整。 病程标准:符合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2年,在这两年中,很少有持续2个月的心境正常间歇期。 从以上可以看出抑郁性神经症、神经性抑郁症、抑郁症、抑郁障碍名称的演变史,表明了抑郁症的复杂性和难以准确诊断的标准性,而恶劣心境则是抑郁症诊疗中的一块巨大的拦路石,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能弄清楚抑郁症恶劣心境的病理学,. 目前世界上一致公认人体大脑内5-羟色胺低下是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围绕着5-羟色胺而研制的药物似孚都产生着巨大的抗抑郁作用,但是没有一种药物敢夸口巳征服了抑郁症,因为抑郁症恶劣心境能挡住抗抑郁药的攻击,造成一部份抑郁症恶劣心境患者遍服抗抑郁药而无效,被列入尴尬无奈的另类:难治性抑郁症。 抑郁症恶劣心境是抑郁症里的一种病症,却又像是游离在抑郁症外,有两大特点显示恶劣心境与抑郁症的不同寻常关系:1:现有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生化病理学不能诠释恶劣心境,按其假说研发的抗抑郁药当然不能很有效地对恶劣心境有所作为。2:恶劣心境与抑郁症躯体症状有时会产生巨大差异,这种差异由每年数万人的自杀来验证,这就是:极其严重的恶劣心境与微小不显的抑郁症躯体症状。 对抑郁症恶劣心境病症的茫然,形成了一种现象,各类专著资料提到恶劣心境时,往往语焉不详,病理学上无假说依据,诊断上无切实可行的依据标准,导至“约有60%的病人在自杀前看过医生,但只有15%的病人接受抗抑郁药的治疗,其中一半的病人还缺乏依从性,自杀前2-3周便停用药物”。 但是抑郁症恶劣心境不是自杀的代名词,按症状分类得知:有抑郁症不一定就有恶劣心境,有恶劣心境也不是都得自杀,但是自杀者必有恶劣心境。 同理:情绪低落不代表有恶劣心境,但恶劣心境者必有情绪低落。

心境障碍与自杀

第七章心境障碍与自杀 心境障碍:以心境紊乱作为原发性决定因素或者成为其核心表现的病理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或情感处于强烈的、持久的正向或负向状态,超过了对生活事件应激反应的程度,从而造成不良适应。 分类 一、躁狂发作 二、抑郁发作 三、双向障碍 四、持续性情感障碍 一、躁狂发作 临床基本特征——“三高”:情感高涨、思维敏捷、动作增多 是一种全面的精神运动性兴奋状态,包括情感高涨、思维奔逸(话多)和活动增多。其中以情感高涨为根本症状。与正常人的心情愉快不同的是,这种情绪状态妨碍了其社会功能,给周围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持续时间至少一周。 (1)情感活动的二重性: ▲情感高涨 ▲易激惹 (2)思维活动的二个特点: ▲思维奔逸 ▲自我评价过高 (3)躁狂状态时的行为特点: ①活动增多。②好交际。③爱管闲事。④行为草率。 (4)躁狂发作的轻重程度类型 轻躁狂;急性躁狂;谵妄性躁狂 二、抑郁发作 临床基本特征——“三低” 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动作减少 三低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 三无症状:无助、无望、无价值 三自症状:自责、自罪、自杀 (1)抑郁状态的基本心境——情绪抑郁(低落) 情绪低落不是正常心理活动过程中的情绪反应,而是一种病理性的情绪体验。 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抑郁情绪妨碍了社会功能(如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能力),或为此感到痛苦,寻求医生的帮助; ②抑郁情绪持续时间长,一般超过二周以上; ③往往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的改变。 (2)抑郁情绪的具体化表现: ①丧失兴趣,不能体验乐趣。 对于一个原本是位兴趣爱好广泛的人,这一点往往很明显。此时对既往嗜好、娱乐活动都没有兴趣,患者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许多患者称愉快不起来,丧失了快感。 ②精力不足、缺乏积极性。 抑郁症患者常显得疲乏无力,感到精力不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上拖拉、积压,效率下降。生活上懒于操持家务;严重时甚至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顾。 ③自我评价过低。 这是抑郁症患者特有的思维方式,存在明显的推理逻辑错误,往往在缺乏充足根据的情况下,对自己进行全面否定。是产生无价值感、自责自罪感、耻辱感和悲观厌世的根源。 ④无助感和无望感: 感到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前途灰暗、看不到光明、毫无希望 ⑤感到生活没有意义: -----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 不只是感到某一种具体的活动没有意义,而是生活中的一切都没有意义,生活本身就没有意义。

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

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 3.26 心境障碍 概念: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改变(高涨或低落)为基本临床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障碍。 1.反复发作 2.预后一般较好 分类 包括抑郁症、躁狂症的单项发作,又包括抑郁症、躁狂症的交替发作,既往称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双相型。不过仅有躁狂相发病者临床较少见。 情感性精神病的发病率我国较西方少见。城市为0.73‰;农村为0.79‰;平均总患病率为0.76‰.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国内有阳性家族史者,较一般人群高10-30倍。国外一级亲属患病达14%;二级亲属患病率达 4.8%。双生子中单卵双生子中 33.3%-92.6%,双卵双生子中5.0%-23.6%。 遗传机理 1.单基因常染色体不完全外显:完全外显发病率为50%,不完全外显达30% 以下,而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发病率为30%以下。故有人认为属单基因常染色体不完全外显。 2.性连锁显性遗传:本病女性多见母女同病多见,父子同病罕见。 3.多基因遗传:较多学者认为本病并非由个别因素决定,而是由具有连续变 异性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生化因素 多种胺代谢新假说:即五羟色胺是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共同生化基础,五羟色胺活动过度出现躁狂,活动不足则导致抑郁。 三、内分泌因素 地塞米松(DST)抑制试验其灵敏性可达67%。特异性达96%。方法:第一天于23点抽静脉血皮质醇做基值,服1mg地塞米松,第二天16点和23点各抽一次血,测查血皮质醇浓度,如果有一次超过基低5微克每分升,则称之为阳性。 四、心理社会因素 约有半数人病前可查到有精神因素。目前还不能肯定哪一种是直接发病因素。 共同的观点是:生物因素构成了发病素质或倾向,心理社会因素起到触发媒介作用。 一、临床表现 (一)临床症状 1.躁狂发作:躁狂发作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障碍以 及活动增多 (1)心境高涨:情感轻松愉快、富有感染性、协调性、不稳定性。表现兴高采烈手舞足蹈。

抑郁症和抑郁性神经症区别

抑郁症和抑郁性神经症区别 抑郁症属于重性精神病,神经症属于轻性精神病,抑郁性神经症是神经症中一种,当然属轻性精神病,两病存在本质的差异似已不容置疑,但这一观点目前开始发生动摇。1980年,美国将抑郁性神经症改名为心境恶劣性障碍,并将其纳入该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系统(DSM—III)中的情感性障碍(即躁狂抑郁症)。数年之后,国际上通用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ICD—10)也将该病划入情感性障碍之中,将其命名为“恶劣心境”。 然而我国目前还是依照传统的习惯,认为抑郁症神经症虽有抑郁症性症状,但其神经症症状更加突出和主要,因此仍将其放在神经症范围内,但国内传统的观念已有向国际标准并轨的倾向。 在临床症状方面,抑郁症性神经症与抑郁症的主要区别在于: 前者也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对前途悲观失望、自我感觉差等一些抑郁症性症状。但病人没有明显的言语、动作减少、思维迟缓等抑制表现,没有达到绝望程度,虽有想死的念头,但一般不会付诸行动,生活也能够自理,病人知道自己的有病,有主动求治的愿望,且又有较多功能的神经症症状,病程一般都较长。 而抑郁症病人较少有神经症症状,其抑制性症十分突出,如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呆滞少动等,病情严重时还可出现消极自杀行为。此外,病人还有早醒、食欲与性欲减退,甚至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病人的症状还有晨重夜轻的特点,早晨情绪最差,午后起渐渐改善,人夜最为轻松,次日重又周而复始。抑郁症的病程一般呈发作性,经过治疗,大多数在数月内能缓解,且基本可恢复至原先的正常状态。上述即是抑郁性神经症与抑郁症的不同之处,可以藉此区别两病。 抑郁性神经症又称神经症性抑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常伴有焦虑不安、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常主动求治,日常生活能力不受显著影响,没有明显精神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病程可迁延,治疗效果良好。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表现 (1)情绪的改变: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多数时间情绪是低落的,即使其间有过几天或1~2周的情绪好转,但很快又陷入抑郁。尽管如此,患者抑郁程度一般并不严重,情绪反应依然存在,几句幽默解嘲的警句,能使之破涕为笑。一场轻松的谈话,能使之心情暂时好转。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2)认知改变:患者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体验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企图自杀。 (3)意志与行为改变:患者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去做。他们想参与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气和信心。患者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心理上的症结在于不愿负责任。一般说,抑郁性神经症很少自杀,但也有部分患者感觉活着空虚,人生乏味,声称想死。 (4)躯体症状:约80%的病例,以失眠、头痛、身痛、头昏、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为主向

第九章心境障碍

选择题 (一)A型题 1.心境障碍在国内的总患病率约为 A.0.83‰ B.0.37‰ C.0.311% D.3% E.0.412% 2.Cotard 综合征,又名虚无妄想综合征,或否定妄想综合征。此综合征常见于 A.精神分裂症 B.老年性痴呆 C.老年抑郁症 D.顶叶病变 E.麻痹性痴呆 3.隐匿性抑郁症的特点为 A.以情绪抑郁为主 B.以记忆障碍为主 C.以思维贫乏为主 D.以行为迟滞为主 E.以躯体不适诉述为主 4.心境障碍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A.发作一次,加重一次,残留阴性症状 B.一次发作,永不缓解 C.反复发作,从无缓解期 D.反复发作,大多数能缓解 E.一次发作,终生不发 5.关于心境障碍的血缘关系与发病率的关系,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血缘关系与发病率高低无关 B.血缘关系越远,发病率越高 C.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 D.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低 E.以上都不是 6.患者男性,32岁,未婚。近半月来自觉聪明过人,能力非凡,精力旺盛,逢人打招呼,整天喜气洋洋。每 天早起出门,很晚回家。乱买东西送人,喜欢唱歌、跳舞,喜欢结交朋友,尤其喜欢接近异性。交谈时, 滔滔不绝,自觉思维加快,脑子里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出现,写文章一挥而就。好管闲事,做事虎头蛇 尾,举止轻浮,不顾后果,情绪不稳,常为小事而勃然大怒。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精神分裂症 B.反应性精神障碍 C.人格障碍 D.无病 E.躁狂发作 7.碳酸锂中毒的早期表现是 A.发热、定向障碍 B.震颤、共济失调 C.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D.癫痫大发作 E.下肢水肿、多尿 8.关于躁狂症的临床表现,你认为哪项说法正确 A.躁狂症患者没有幻觉、妄想、思维散漫 B.躁狂症患者都有幻觉、妄想、思维散漫 C.部分躁狂症患者有精神症状,但随情感症状的好转而消失 D.部分躁狂症患者有精神症状,且不随情感症状的好转而消失 E.躁狂症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常受到病态的明显影响 9.问患者几岁时,患者答:“三十三,三月初三生,三月桃花开,开花结果给猴吃,我是属猴的。”这个 回答说明患者有何症状 A.音联意联 B.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C.思维散漫 D.强制性思维 E.虚构 10.关于心境障碍的生化研究结果,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 A.去甲肾上腺素的活性升高导致抑郁 B.5-羟色胺降低导致抑郁发作 C.去甲肾上腺素降低导致躁狂发作 D.5-羟色胺升高导致抑郁发作 E.多巴胺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升高,导致抑郁 11.心境障碍的儿茶酚胺假说认为 A.抑郁发作有5-羟色胺升高 B.抑郁发作有去甲肾上腺素活性降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