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E水力计算表

PE水力计算表

PE水力计算表
PE水力计算表

表 A.0.1按20℃PN1.6MPa相应壁厚编制;dn为相应的公称外径,流速V单位为m/s,水头损失i单位为mm/m(≈0.01kPa/m);不同系列的管材管壁厚度或计算内径,应将本表所列的水头损失值乘以附录 A 表 A.0.2的修正系数;流速值乘以附录A表A.0.3的修正系数。

表A.0.1 建筑给水聚乙烯类(PE、PE-X、PE-RT)管道水力计算

续表A.0.

1

续表A.0.

1

续表A.0.

1

续表A.0.

1

续表A.0.

1

表A.0.2 不同系列的管材壁厚水头损失修正系

表A.0.3 不同系列的管材壁厚流速修正系

续表A.0.

3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汇总

第三章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基础 本章内容: 1、水头损失计算 2、无压圆管的水力计算 3、水力等效简化 本章难点:无压圆管的水力计算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管道内水流特征 进行水力计算前首先要进行流态的判别。判别流态的标准采用临界雷诺数Re k,临界雷诺数大都稳定在2000左右,当计算出的雷诺数Re小于2000时,一般为层流,当Re大于4000时,一般为紊流,当Re介于2000到4000之间时,水流状态不稳定,属于过渡流态。 对给水排水管道进行水力计算时,管道内流体流态均按紊流考虑 紊流流态又分为三个阻力特征区:紊流光滑区、紊流过渡区及紊流粗糙管区。 二、有压流与无压流 水体沿流程整个周界与固体壁面接触,而无自由液面,这种流动称为有压流或压力流。水体沿流程一部分周界与固体壁面接触,另一部分与空气接触,具有自由液面,这种流动称为无压流或重力流 给水管道基本上采用有压流输水方式,而排水管道大都采用无压流输水方式。 从水流断面形式看,在给水排水管道中采用圆管最多 三、恒定流与非恒定流 给水排水管道中水流的运动,由于用水量和排水量的经常性变化,均处于非恒定流状态,但是,非恒定流的水力计算特别复杂,在设计时,一般也只能按恒定流(又称稳定流)计算。 四、均匀流与非均匀流 液体质点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沿流程不变的流动,称为均匀流;反之,液体质点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沿流程变化的流动,称为非均匀流。从总体上看,给水排水管道中的水流不但多为非恒定流,且常为非均匀流,即水流参数往往随时间和空间变化。 对于满管流动,如果管道截面在一段距离内不变且不发生转弯,则管内流动为均匀流;而当管道在局部有交汇、转弯与变截面时,管内流动为非均匀流。均匀流的管道对水流的阻力沿程不变,水流的水头损失可以采用沿程水头损失公式进行计算;满管流的非均匀流动距离一般较短,采用局部水头损失公式进行计算。

水力计算表

附录B 水力计算表 《水力计算图表》汇集了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常用的水力计算图表。内容包括给水工程用钢管、铸铁管、塑料管水力计算表,圆形断面钢筋混凝土输水管水力计算表;圆形、矩形、马蹄形、蛋形断面排水管道水力计算图,以及梯形明渠水力计算图;热水管、钢塑复合管、蒸汽与压缩空气管的流量与压力损失计算表等。为充分发挥实用设计功能以及配合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水力计算图表》配置了上述所有水力计算图表的电子软件,可通过计算机准确、方便、快速地检索、查询和计算。 B.0.1制表说明。 1水力计算表格按公式(4.4.1-1)编制,管道单位长度沿程水头损失为: i=105C h-1.85dj-4.87q g1.85(B.0.1-1)式中i——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 d j——管道计算内径(m); C h——海澄-威廉系数,C h=140; q g——设计流量(m3/s)。 2建筑给水聚丙烯冷水管水力计算表分别按管系列S5、S4、S3.2和工作水温10℃编制。建筑给水聚丙烯热水管水力计算表分别按管系列 S3.2、S2.5、S2.0和工作水温70℃编制。 i L=0.011dj-4.87q g1.85(B.0.1-2) i R=0.008dj-4.87q g1.85(B.0.1-3) 式中i L——冷水管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 i R——热水管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 dj——管道计算内径(m); q g——设计流量(m3/s)。 B.0.2水力计算表。建筑给水聚丙烯冷水管水力计算表见本附录表B.0.2-1,B.0.2-2,B.0.2-3; 建筑给水聚丙烯热水管水力计算表见本附录表B.0.2-4,B.0.2-5,B.0.2-6。 表B.0.2-1 冷水管S5管系列水力计算 表

热力管道水力计算表

热力管道水力计算表

————————————————————————————————作者:————————————————————————————————日期: ?

热力管道水力计算表(一) Kd=0.5mm r=958.4kg/m3 DN 25 32 4050 DN 253240 50 70 D w×δ32×25 38×2.545×2.557×3.5D w×δ32×2.538×2.545×2.557×3.573×3.5 G(t/h) W R W R W R WR G(t/h)W RW R W R W R WR 0.20.1 0. 95 1.250.63 34.2 0.4 2 1 1.6 0.2 9 4.2 0.1 8 1. 34 0.22 0.11 1.1 4 1.3 0. 66 37 0. 44 1 2.6 0.3 4.5 1 0.1 9 1.4 4 0. 11 0. 34 0.24 0.1 2 1.3 5 1.35 0.68 39. 9 0.46 13.6 0.3 1 4. 86 0.2 1 .55 0 .1 1 0.37 0.26 0.13 1.59 1.40 0.7 1 42.9 0. 47 1 4 .6 0.3 2 5.2 1 0.2 1 1. 6 7 0.1 2 0.3 9 0.28 0.1 4 1. 82 1.450.73 46 0.49 15 .7 0.33 5.5 9 0.2 1 1.78 0. 12 0.42 0.30 0. 15 2.0 8 1.50 0. 76 49.2 0 .5 1 16.8 0.3 5 5.9 8 0.2 2 1.91 0.1 3 0.4 5 0.320.1 6 2.3 7 1.55 0.7 9 52.6 0.53 17 .9 0.3 6 6 .3 8 0 .23 2.02 0.13 0.48 0.340.17 2.7 1 1.6 0.8 1 56 0.5 4 19.1 0.3 7 6.8 0.2 4 2.14 0. 13 0.5

PPR水力计算表

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PP—R)应用技术规程 前言 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PP—R)是国际上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化学建材,它与钢管、铜管相比,具有卫生、质轻、耐压、耐腐蚀、阻力小、隔热保温、连接方便可靠、使用寿命长、废料可回收利用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冷、热水供应系统和纯净水系统,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和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 益。 本规程是参照国外有关资料和上海市建筑产品推荐性应用标准《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PP—R)工程技术规程》DBJ/CT501—99基础上编制的。由于经验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有待在实践中不断完 善。在使用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至:广东省南海市松岗镇沙水工业区,南海市彩虹塑胶实业有限公司,邮政编码528234,以便修订时采用。 本规程编写单位及起草人名单如下: 主编单位: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广东省给排水技术专业委员会 参编单位:南海市彩虹塑胶实业有限公司广西省土木建筑学会 主要起草人:曲申酉、李大鹏、何枫,郭秀英 参加起草人:劳锦华、陈永昌、杜吉军、张海忠、刘勇、余敏 第一章总则 1.0.1 为了使建筑给水系统中采用聚丙烯管道的工程,在设计、施工及验收中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卫生、经济合理、保证质量,特制订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各种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生活给水、生活热水和饮用洁净水的管道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本规程规定的系统工作压力不大于0.6MPa,水温不大于70℃。 1.0.3 聚丙烯管道不得用作消防管道。聚丙烯管道用于输送化工流体介质时,应探讨其化学稳定性,应参考有关资料或做试验确定。

1.0.4 本规程采用的聚丙烯管材、管件的规格、尺寸及性能,均应符合南海市彩虹塑胶实业有限公司产品企业标准Q/CHl.1— 1999、Q/CHl.2—1999的要求,该企业标准中管材等同采用德国工业标准 DIN8077—1996及DIN8078—1996中第三类型管的要求。管件等同采用德国工业标准DINl6962E中第5、6、7、8部分的规定。 1.0.5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 2.0.1 热熔连接由相同热塑性塑料制作的管材与管件互相连接时,采用专用热熔机具将连接部位表面加热,连接接触面处的本体材料互相熔合,冷却后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热熔连接有对接式热熔连接、承插式热熔连接和电熔连接。 2.0.2 公称压力管材在介质温度为20℃,使用期限为50年,以MPa为单位的允许压力称为公称压力。 2.0.3 允许压力在某一介质温度下,对应一定的使用年限,管道系统可以承受的最大压力,称为允许压力。 2.0.4 工作压力为确保管道系统在使用期限内安全运行,各公称压力等级的管道,将其允许压力乘以安全系数后确定的压力,称为工作压力。 2.0.5 自然补偿利用管道敷设中自然存在的曲折或加设的曲折,吸收管道因温差产生的变形,称为自然补偿。 2.0.6 自由臂自然补偿时,利用折角管段的悬臂位移,吸收管道自固定点起至转弯处的伸缩变形,该对应的转弯管段称为自由臂。 2.0.7 电熔连接由相同的热塑性塑料管道连接时,插入特制的电熔管件,由电熔连接机具对电熔管件通电,依靠电熔管件内部预先埋设的电阻丝产生所需要的热量进行熔接,冷却后管道与电熔管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2.0.8 法兰连接件由金属法兰盘及PP—R过渡接头组成,过渡接头与管材用热熔连接套入法兰盘形成法兰连接件。法兰连接件是PP—R管道法兰连接的专用型式,构造示意图如下:

枝状管网水力计算

9)4.10 3.88 单定压节点树状管网水力分析 某城市树状给水管网系统如图所示,节点(1)处为水厂清水池,向整个管网供水,管段[1]上设有泵站,其水力特性为:s p1=311、1(流量单位:m 3/S,水头单位:m),h e1=42、6,n=1、852。根据清水池高程设计,节点(1)水头为H1=7、80m,各节点流量、各管段长度与直径如图中所示,各节点地面标高见表,试进行水力分析,计算各管段流量与流速、各节点水头与自由水压。 以定压节点(1)为树根,则从离树根较远的节点逆推到离树根较近的节点的顺序就是:(10),(9),(8),(7),(6),(5),(4),(3),(2);或(9),(8),(7),(10),(6),(5),(4),(3),(2);或(5),(4),(10),(9),(8),(7),(6),(3),(2)等,按此逆推顺序求解各管段流量的过程见下表。 ,即: q 1+Q 1=0,所以,Q 1=- q 1=-93、21(L/s) 根据管段流量计算结果,计算管段流速及压降见表。计算公式与算例如下: 采用海曾威廉-公式计算(粗糙系数按旧铸铁管取C w =100)

管道摩阻系数 管段水头损失 泵站扬程按水力特性公式计算: 管段编号[1][2][3][4][5][6][7][8][9] 管段长度(m) 600 300 150 250 450 230 190 205 650 管段直径(mm) 400 400 150 100 300 200 150 100 150 管段流量(L/s) 93、21 87、84 11、04 3、88 60、69 18、69 11、17 4、1 11、26 管段流速(m/s) 0、74 0、70 0、63 0、49 0、86 0、60 0、63 0、52 0、64 管段摩阻系数109、72 54、86 3256、05 39093、49 334、04 1229、92 4124、33 32056、66 14109、56 水头损失(m) 1、35 0、61 0、77 1、34 1、86 0、77 1、00 1、22 3、48 泵站扬程(m) 38、76 0 0 0 0 0 0 0 0 管段压降(m) -37、41 0、61 0、77 1、34 1、86 0、77 1、00 1、22 3、48 以定压节点(1)为树根,则从离树根较近的管段顺推到离树根较远的节点的顺序就是:[1],[2],[3],[4],[5],[6],[7],[8],[9]; 或[1],[2],[3],[4],[5],[9],[6],[7],[8]; 或[1],[2],[5],[6],[7],[8],[9],[3],[4]等,按此顺推顺序求解各定流节点节点水头的过程见下表。 步骤树枝管段号管段能量方程节点水头求解节点水头(m) 1 [1]H 1-H 2 =h 1 H 2 =H 1 -h 1 H 2 =45、21 2 [2]H 2-H 3 =h 2 H 3 =H 2 -h 2 H 3 =44、60 3 [3]H 3-H 4 =h 3 H 4 =H 3 -h 3 H 4 =43、83 4 [4]H 4-H 5 =h 4 H 5 =H 4 -h 4 H 5 =42、49 5 [5]H 3-H 6 =h 5 H 6 =H 3 -h 5 H 6 =40、63 6 [6]H 6-H 7 =h 6 H 7 =H 6 -h 6 H 7 =39、86 7 [7]H 7-H 8 =h 7 H 8 =H 7 -h 7 H 8 =38、86 8 [8]H 8-H 9 =h 8 H 9 =H 8 -h 8 H 9 =37、64 9 [9]H 6-H 10 =h 9 H 10 =H 6 -h 9 H 10 =34、16 节点编号i 1 2 3 4 5 6 7 8 9 10 地面标高(m) 9、80 11、50 11、80 15、20 17、40 13、30 12、80 13、70 12、50 15、00 节点水头(m) 7、80 45、21 44、60 43、83 42、49 40、63 39、86 38、86 37、64 34、16 自由水头(m) —33、71 32、80 28、63 25、09 27、33 27、06 25、16 25、14 19、16

专题二-建筑给排水水力计算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专题二建筑给水工程 2.1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实例 1.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的步骤 (1) 根据给水管网平面布置绘制给水系统图,确定管网中最不利配水点(一般为距引入管起端最远最高,要求的流出压力最大的配水点),再根据最不利配水点,选定最不利管路(通常为最不利配水点至引入管起端间的管路)作为计算管路,并绘制计算简图。 (2) 由最不利点起,按流量变化对计算管段进行节点编号,并标注在计算简图上。 (3)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及性质,正确地选用设计流量计算公式,并计算出各设计管段的给水设计流量。 (4) 根据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并选定设计流速,查水力计算表确定出各管段的管径和管段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并计算管段的沿程压力损失值。 (5) 计算管段的局部压力损失,以及管路的总压力损失。 (6) 确定建筑物室给水系统所需的总压力。系统中设有水表时,还需选用水表。并计算水表压力损失值。 (7) 将室管网所需的总压力与室外管网提供的压力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按2.3.1节处理。 (8) 设有水箱和水泵的给水系统,还应计算水箱的容积;计算从水箱出口至最不利配点间的压力损失值,以确定水箱的安装高度;计算从引入管起端至水箱进口间所需压力来校核水泵压力等。 2.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实例 图2.1为某办公楼女卫生间平面图。办公楼共2层,层高3.6m,室外地面高差为0.6m。每层盥洗间设有淋浴器2个,洗手盆2个,污水池1个;厕所设有冲洗阀式大便器6套。室外给水管道位置如图2.1所示,管径为100mm,管中心标高为–1.5m(以室一层地面为±0.000m),室外给水管道的供水压力为250kPa,镀锌钢管,排水管道采用塑料管材。 (1)试进行室给水系统设计。 (2)试进行室排水系统设计。

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

第 2 章气体管流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2-1 某工程中的空调送风管网,在计算时可否忽略位压的作用?为什么?(提示:估计位压作用的大小,与阻力损失进行比较。) 答:民用建筑空调送风温度可取在15~35℃(夏季~冬季)之间,室内温度可取在25~20℃(夏季~冬季)之间。取20℃空气密度为1.204kg/m3,可求得各温度下空气的密度分别为: 15℃: ==1.225 kg/m3 ==1.145 kg/m3 35℃: ==1.184 kg/m3 25℃: 因此: 夏季空调送风与室内空气的密度差为 1.225-1.184=0.041kg/m3 冬季空调送风与室内空气的密度差为 1.204-1.145=0.059kg/m3 空调送风管网送风高差通常为楼层层高,可取H=3m,g=9.807 N/m.s2,则

夏季空调送风位压=9.807×0.041×3=1.2 Pa 冬季空调送风位压=9.807×0.059×3=1.7 Pa 空调送风系统末端风口的阻力通常为15~25Pa,整个空调送风系统总阻力通常也在100~300 Pa之间。可见送风位压的作用与系统阻力相比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但是有的空调系统送风集中处理,送风高差不是楼层高度,而是整个建筑高度,此时H可达50米以上。这种情况送风位压应该考虑。 2-2 如图 2-1-1 是某地下工程中设备的放置情况,热表示设备为发热物体,冷表示设备为常温物体。为什么热设备的热量和地下室内污浊气体不能较好地散出地下室?如何改进以利于地下室的散热和污浊气体的消除? 图2-1-1 图2-1-2

图2-1-3 图2-1-4 答:该图可视为一 U 型管模型。因为两侧竖井内空气温度都受热源影响,密度差很小,不能很好地依靠位压形成流动,热设备的热量和污浊气体也不易排出地下室。改进的方法有多种:(1)将冷、热设备分别放置于两端竖井旁,使竖井内空气形成较明显的密度差,如图 2-1-2 ;(2)在原冷物体间再另掘一通风竖井,如图 2-1-3 ;(3)在不改变原设备位置和另增竖井的前提下,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强制竖井内空气流动,带走地下室内余热和污浊气体,如图 2-1-4 。2-3 如图 2-2 ,图中居室内为什么冬季白天感觉较舒适而夜间感觉不舒适? 图2-2 答:白天太阳辐射使阳台区空气温度上升,致使阳台区空气密度比居室内空气密度小,因此空气从上通风口流入居室内,从下通风口流出居室,形成循环。提高了居室内温度,床处于回风区附近,风速不明显,感觉舒适;夜晚阳台区温

城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程序及例题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部分城市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程序及习题一、程序 #define M 18 #define N 6 #define ep 0.01 #include int sgn(double x); main() { int k, i,ko,q,p,flag=0; double h[M]; double l[]={?}; double D[]={?}; double Q[]={?}; int io[]={?}; int jo[]={?}; double f[N+1],r[N+1],dq[N+1]; for(k=0;k<=M-1;k++) { Q[k]=Q[k]*0.001; } for(k=0;k<=M-1;k++) { Q[k]=Q[k]*sgn(io[k]); } ko=0; loop:

for(k=0;k<=M-1;k++) { h[k]=10.67*pow(fabs(Q[k]),1.852)*l[k]; h[k]=h[k]/(pow(100,1.852)*pow(D[k],4.87))*sgn(Q[k]); } for(i=1;i<=N;i++) { f[i]=0;r[i]=0; dq[i]=0; for(k=0;k<=M-1;k++) { if(abs(io[k])!=i) goto map; f[i]=f[i]+h[k]; r[i]=r[i]+(h[k]/Q[k]); map: if( abs(jo[k])!=i) continue; f[i]=f[i]+h[k]*sgn(jo[i]); r[i]=r[i]+(h[k]/Q[k]); } dq[i]=-(f[i]/(r[i]*2)); } { if (fabs(f[N])<=ep) flag=1; } if (flag==1) goto like;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管网水力计算 ?管网水力计算都是新建管网的水力计算。 ?对于改建和扩建的管网,因现有管线遍布在街道下,非但管线太多,而且不同管径交接,计算时比新设计的管网较为困难。其原因是由于生活和生产用水量不断增长,水管结垢或腐蚀等,使计算结果易于偏离实际,这时必须对现实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用水量、节点流量、不同材料管道的阻力系数和实际管径、管网水压分布等。

1§树状网计算 树状网特点 1)管段流量的唯一性 ?无论从二级泵站起顺水流方向推算或从控制点起向二级泵站方向推算,只能得出唯一的管段流量,或者可以说树状网只有唯一的流量分配。每一节点符合节点流量平衡条件q i+∑q ij=0

2)干线与支线的区分 ?干线:从二级泵站到控制点的管线。一般是起点(泵站、水塔)到控制点的管线,终点水压已定,而起点水压待求。 ?支线:起点的水压标高已知,而支线终点的水压标高等于终点的地而标高与最小服务水头之和。 ?划分干线和支线的目的在于两者确定管径的方法不同: ?干线——根据经济流速 ?支线——水力坡度充分利用两点压差? ? ? ??=D v f i

【例】某城市供水区用水人口5万人,最高日用水量定额为150L/(人·d),要求最小服务水头为16m。节点4接某工厂,工业用水量为400m3/d,两班制,均匀使用。城市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为5.00m,管网布臵见图。 水泵水塔 01 2 3 48 5 67 450 300 600 205 650

总用水量 ?设计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50000×0.15=7500m3/d=312.5m3/h=86.81L/s ?工业用水量: 两班制,均匀用水,则每天用水时间为16h 工业用水量(集中流量)=400/16=25m3/h=6.94L/s ?总水量: ∑Q=86.81+6.94=93.75L/s

建筑给排水中水力计算及其优化

建筑给排水中水力计算及其优化 摘要:作为建筑的重要保障系统,建筑给水排水系统担负着保 障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以及消防安全用水的重要职责。进一步优化建筑给水排水水力计算,科学进行给水排水计算,对保障居民生产、生活安全意义十分重大。水力计算是给水排水管网设计的基础,水力计算采用的计算公式或参数依管材和截面形状而异,随着给水排水管材类别和规格的增多,水力计算工作越来越繁重。本文归纳了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对建筑给排水水力计算中的要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优化计算和设计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水力计算;给水管网;优化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building system,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charged with the safeguard residents of production, domestic water, water for fire safety important duty. further optimization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hydraulic calculation, scientific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to protect the residents of production, life safe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hydraulic calculation is the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network,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formula or parameters differ depending on the pipe and the cross-sectional shape, with an increase in water supply and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基础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基础-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基础 为了向更多的用户供水,在给水工程上往往将许多管路组成管网。管网按其形状可分为枝状[图1(a)]和环状[图1(b)]两种。 管网内各管段的管径是根据流量Q 和速度v 来决定的,由于 v d Av Q )4/(2π==所以管径v Q v Q d /13.1/4==π。但是,仅依靠这个公式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在流量Q 一定的条件下,管径还随着流速v 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所选择的流速大,则对应的管径就可以小,工程的造价可以降低;但是,由于管道内的流速大,会导致水头损失增大,使水塔高度以及水泵扬程增大,这就会引起经常性费用的增加。反之,若采用较大的管径,则会使流速减小,降低经常性费用,但反过来,却要求管材增加,使工程造价增大。 图 1管网的形状 (a)枝状管网;(b)环状管网 因此,在确定管径时,应该作综合评价。在选用某个流速时应使得给水工程的总成本(包括铺设水管的建筑费、泵站建筑费、水塔建筑费及经常抽水的运转费之总和)最小,那么,这个流速就称为经济流速。 应该说,影响经济流速的因素很多,而且在不同经济时期其经济流速也有变化。但综合实际的设计经验及技术经济资料,对于一般的中、小直径的管路,其经济流速大致为: ——当直径d =100~400mm ,经济流速v =-1.0ms ; ——当直径d>400mm ,经济流速v=~1.4m/s 。 一、枝状管网 枝状管网是由多条管段而成的干管和与干管相连的多条支管所组成。它的特点是管网内任一点只能由一个方向供水。若在管网内某一点断流,则该点之后的各管段供水就有问题。因此供水可靠性差是其缺点,而节省管料,降低造价是其优点。 技状管网的水力计算.可分为新建给水系统的设计和扩建原有给水系统的设计两种情况。 1.新建给水系统的设计 对于已知管网沿线的地形资料、各管段长度、管材、各供水点的流量和要求的自由水头(备用水器具要求的最小工作压强水头),要求确定各管段管径和水塔水面高度及水泵扬程的计算,属于新建给水系统的设计。 自由水头由用户提出需要,对于楼房建筑可参阅下表。 表 自由水头Hz 值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资料

第6章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6.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雨水量的大小是设计计算雨水排水系统的依据,其值与该地暴雨强度q、汇水面积F以及径流系数ψ有关,屋面径流系数一般取ψ=0.9。 1.设计暴雨强度q 设计暴雨强度公式中有设计重现期P和屋面集水时间t两个参数。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程度、气象特征确定,一般性建筑物取2~5年,重要公共建筑物不小于10年。由于屋面面积较小,屋面集水时间应较短,因为我国推导暴雨强度公式实测降雨资料的最小时段为5min,所以屋面集水时间按5min计算。

2.汇水面积 F 屋面雨水汇水面积较小,一般按m2计。对于有一定坡度的屋面,汇水面积不按实际面积而是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考虑到大风作用下雨水倾斜降落的影响,高出屋面的侧墙,应附加其最大受雨面正投影的一半作为有效汇水面积计算。窗井、贴近高层建筑外墙的地下汽车库出入口坡道应附加其高出部分侧墙面积的二分之一。 同一汇水区内高出的侧墙多于一面时,按有效受水侧墙面积的1/2折算汇水面积。

雨水量可按以下两个公式计算: 3. 雨水量计算公式 10000Fqs Q ψ=(6-1) 3600Fqs Q ψ=(6-2) 式中 ψ ——径流系数,屋面取0.9; Q ——屋面雨水设计流量,L/s ; F ——屋面设计汇水面积,m 2; q s ——当地降雨历时5min 时的暴雨强度, L/s ·104m 2; h s ——当地降雨历时5min 时的小时降雨深度, mm/h ;

gh Dh Q 2μπ= 雨水斗的泄流量与流动状态有关,重力流状态下,雨水斗的排水状况是自由堰流,通过雨水斗的泄流量与雨水斗进水口直径和斗前水深有关,可按环形溢流堰公式计算 1. 雨水斗泄流量 式中 Q ——通过雨水斗的泄流量, m 3 /s ; μ——雨水斗进水口的流量系数,取0.45; D ——雨水斗进水口直径, m ; h ——雨水斗进水口前水深, m 。 (6-3)

建筑给排水水力计算

目录 前言 (1) 一、设计原始资料 (2) 1、设计题目 (2) 2、设计技术参数 (2) 3、基本要求 (3) 二、给水系统有关计算 (4) 1.生活给水系统 (4) 2.给水管道水力计算 (4) 三、消防栓系统的计算 (5) 1.消火栓的布置 (5) 2.水枪喷嘴处所需压力 (5) 3.水枪喷嘴的出流量 (5) 4.水带阻力 (5) 5.消火栓口所需的水压 (5) 6.水力计算 (6) 四、建筑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7) 1.系统的选择 (7) 2.排水管道水力计算 (7) 总结 (8) 参考资料 (9)

前言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是我们给水排水工程的重要的集中性实践环节之一。安排在我们学完大学的全部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该课程设计的任务是使我们在掌握给建筑排水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建筑给排水工艺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是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以系统化、整体化、以便于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所给的某学校宿舍楼的基本资料及周围市政供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及消防的有关资料,通过有关的设计计算,合理的安排,设计计算出该宿舍楼室内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及灭火器配置.并绘制设计总说明图(含说明、图例及主要材料表、图纸目录等)、首层给排水消防平面图(1:100)二层给排水消防平面图(1:100)、标准层给排水消防平面图(1:100)、系统图及卫生间大样图(含给水系统原理图、排水系统原理图、消火栓系统原理、卫生间给排水支管系统图、卫生间和盥洗间及洗衣房给排水大样图,系统原理图可不按比例,大样图1:50) 这次课程设计是对我们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在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提高了我们的团结合作的能力,为今后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打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所学知识和能力有限,设计中有不足和不合理之处,请老师给予指正。

排水系统水力计算例题

排水系统水力计算例题 例题:某一30层商住楼,五层以下为商场,以上为住宅。现有一根排水总立管,承接住宅的10根排水立管,其中PL-1、PL-3和PL-6每层承接有洗涤盆和洗衣机的排水,PL-10每层只承接洗涤盆的排水;PL-5、PL-8每层承接有浴盆、坐便器及洗脸盆的排水,PL-2、PL-4、PL-6和PL-9每层承接有蹲便器及洗脸盆的排水。排水平面大样及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试进行水力计算,以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和坡度。 解: 由于为高层建筑,排水管采用机制排水铸铁管。 计算方法采用:排水横支管采用最小管径法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和坡度;立管(包括总立管)采用临界流量法确定管径,且立管管径不发生变化;横干管及排出管采用水力计算法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和坡度。 一、排水横支管的计算 根据规范第4.4.12至4.4.15和4.4.9之规定,可确定出下列排水横支管各管段的管径和坡度: 1.厨房洗涤盆排水管:DN75,坡度0.02 2.厨房洗衣机地漏排水管:DN50,坡度0.03 3.卫生间洗脸盆排水管:DN50,坡度0.03 4.卫生间浴盆排水管:DN50,坡度0.03 5.卫生间大便器排水管:DN100,坡度0.02 二、排水立管的计算 由于立管的管径一般不变化,因此计算时按立管最大设计秒流量不超过规范4.4.11表中的通水能力确定管径。 1.确定秒流量计算公式 m a x m a x 18.012.0q N q N q p p p +=+=α 其中α=1.5 2.各卫生器具当量数 洗涤盆:N p =1 洗衣机地漏:N p =1.5 洗脸盆:N p =0.75 低水箱坐便器:N p =6.0 蹲便器:N p =4.5 浴盆:N p =3.0

专题二建筑给排水水力计算

` 专题二建筑给水工程 2.1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实例 1.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的步骤 (1) 根据给水管网平面布置绘制给水系统图,确定管网中最不利配水点(一般为距引入管起端最远最高,要求的流出压力最大的配水点),再根据最不利配水点,选定最不利管路(通常为最不利配水点至引入管起端间的管路)作为计算管路,并绘制计算简图。 (2) 由最不利点起,按流量变化对计算管段进行节点编号,并标注在计算简图上。 (3)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及性质,正确地选用设计流量计算公式,并计算出各设计管段的给水设计流量。 (4) 根据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并选定设计流速,查水力计算表确定出各管段的管径和管段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并计算管段的沿程压力损失值。 (5) 计算管段的局部压力损失,以及管路的总压力损失。 (6) 确定建筑物室给水系统所需的总压力。系统中设有水表时,还需选用水表。并计算水表压力损失值。 (7) 将室管网所需的总压力与室外管网提供的压力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按2.3.1节处理。 (8) 设有水箱和水泵的给水系统,还应计算水箱的容积;计算从水箱出口至最不利配点间的压力损失值,以确定水箱的安装高度;计算从引入管起端至水箱进口间所需压力来校核水泵压力等。 2.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实例 图2.1为某办公楼女卫生间平面图。办公楼共2层,层高3.6m,室外地面高差为0.6m。每层盥洗间设有淋浴器2个,洗手盆2个,污水池1个;厕所设有冲洗阀式大便器6套。室外给水管道位置如图2.1所示,管径为100mm,管中心标高为–1.5m(以室一层地面为±0.000m),室外给水管道的供水压力为250kPa,镀锌钢管,排水管道采用塑料管材。 (1)试进行室给水系统设计。 (2)试进行室排水系统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