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名词解释17

中医药名词解释17

中医药名词解释17
中医药名词解释17

中医药名词解释

烈性药指药性较强烈的药物或有毒或虽无毒而性味强烈副作用明显者如甘遂巴豆乌头附子细辛等

逐水攻逐水饮之义逐水药有毒服用后能引起峻泻使体内潴留的水饮得以排除适用于水肿鼓胀悬饮等药如甘遂大戟芫花等

逐六腑积聚六腑具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功能如果六腑传化水谷功能失常导致饮食停滞大便不通治疗用攻下药以排除肠道水饮宿食称“逐六腑积聚”药如芒硝逐血气逐瘀血通血脉舒畅气血之义药如川芎牛膝红花等如《本经》谓牛膝“主寒湿痿痹逐血气”

逐血痹见除血痹条

逐结固利留?结固留?指积聚有形时有疼痛潜留在两胁间的肿块治宜消坚化积药如朴硝等《本经》谓朴硝“逐六腑积聚结固留?”

逐寒湿能驱逐寒湿之邪的药物作用谓之逐寒湿适用于寒湿久痹肾脏虚冷寒疝冷痛寒湿脚气等症药如胡芦巴柴胡本品原名“?胡”因其“嫩则可茹老则采而为柴故苗有芸蒿山菜茹草之名而根名柴胡也”

钱匕古代量器用汉代五铢钱抄取药末以不散落为度叫一钱匕一钱匕约相当于现在的2克多

乘沸点服此为少数芳香药入汤剂的服法如《本草通玄》

谓白豆蔻“其功全在芳香之气一经火炒便减功力;即入汤液但当研细乘热点服尤妙”意为芳香之气的白豆蔻不宜久煎即使入于汤剂应当研末乘沸汤调服其效更好

透骨搜风祛风通络之力强能驱除深入人体筋骨经络之风邪谓之透骨搜风透骨搜风药多属虫类药适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等药物如白花蛇蜈蚣

透疹透发麻疹之义透疹药性味辛凉或辛温主要适用于麻疹初期疹子透发不畅者能促使顺利透发使疹毒外泄不致发生变证药如荆芥薄荷葛根升麻柽柳等

健运脾胃见健脾条

健脾强健脾的运化功能谓之健脾脾失健运有脾湿气滞脾虚等多种原因燥湿行气补脾等药物均有健脾作用用于脾运失健之证如苍术白术能燥湿健脾陈皮木香砂仁能行气健脾党参黄芪能补气健脾等

健脾化湿能通过补脾以增强脾的运化湿浊功能的药物作用谓之健脾化湿适用于脾气虚弱而有湿之泄泻或妇女带下以及暑湿内蕴之吐泻等症药如扁豆

熄风平熄内风之义熄风药能制止痉厥抽搐震颤等症状用于热病肝风内动中风癫痫口眼歪斜等证药如羚羊角钩藤天麻全蝎蜈蚣僵蚕等

熄风止痉多指平熄肝风制止痉挛抽搐熄风止痉药入肝经尤以虫类药为主适用于肝风内动肢体抽搐角弓反张或中

风口眼歪斜以及破伤风等药如全蝎蜈蚣天麻等

熄风定惊见熄风止痉条

射干本品又名“乌扇”皆以形而得名因其“痉梗疏长正如射人长竿之状得名由此尔”(〈图经本草〉)又因“其叶丛生横铺一面如乌翅及扇之状故有乌扇诸名”(〈本草纲目〉)徐长卿本品因人而得名“徐长卿人名也常以此药治邪病人遂以名之”(〈本草纲目〉)

宽中快膈凡是气味辛香能疏利气机使胸膈及中脘有宽广畅快之感称宽中快膈适用于气机郁滞胸脘胀闷之证药如香橼佛手等

宽肠胃用行气或消食和中的药物以解除食积不化气滞不通脘闷腹胀等证谓之宽肠胃药如厚朴麦芽等〈医学启源〉谓麦芽:“宽肠胃捣细炒黄色取而用之”

烊化中药入汤剂的方法之一将胶类药物放入水中或已煎好的药液中蒸化再倒入已煎好的药液中和匀内服烊化可不使胶类药物黏附于其他药物或药罐上以免烧焦如阿胶龟板胶等益卫固表补益卫气固护肌表以止虚汗谓之益卫固表益卫固表药多甘温适用于卫阳虚腠理疏松易于感冒或表虚不固之自汗等药如黄芪

益气即补气见该条

益气力增强气力之义益气力药大多甘温具有补气血益肝肾等作用气血充盈则肌肉长筋骨坚气力倍增药如断续薯

蓣菟丝子甘草等〈本经〉谓“薯蓣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补中益气力长肌肉”

益气血既能补气又能补血的药物作用谓之益气血亦称补益气血适用于气血亏虚面色萎黄消瘦乏力产后乳少等症药如紫河车龙眼肉等

益气疗蹩指能强壮筋骨补益正气治疗痿蹩的药物功效谓之益气疗蹩如《本经》云:五加皮功能“益气疗蹩”治“小儿不能行”

中医名词解释集锦

四、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2、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3、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四诊(望、闻、问、节)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4、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5、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 6、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7、阴平阳秘:是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守,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 8、阴血: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的作用,故阴与血合称为“阴血”。 9、阳气: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功能作用,故阳与气合称为“阳气”。 10、阳胜则热:是指阳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阳邪致病的性质是实热证。 11、阳胜则阴病:是指阳邪致病,阳偏胜必然要导致阴伤,故说阳胜则阴病。 12、阴胜则寒:是指阴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阴邪致病的性质是寒实证。 13、阴胜则阳病:是指阴邪致病,阴偏胜必然导致阳衰,故说阴胜则阳病。 14、阳虚则寒:阳虚是指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称“阳虚则寒”。 15、阴虚则热:阴虚是指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阳,则阳相对的偏亢而出现热象,称“阴虚则热”。 16、重阴必阳:重阴,是指阴寒盛极。重阴必阳,是阴极生阳,与寒极生热同义。 17、重阳必阴,重阳,是指阳热盛极。重阳必阴,是阳极生阴,与热极生寒同义。 18、阴损及阳:是指阴虚至一定程度,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 19、阳损及阴:是指阳虚至一定程度,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 20、热者寒之:热者,是指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患者;寒之,就是用寒凉药治疗。 21、寒者热之:寒者,是指阴胜则寒的寒实证患者;热之,就是用温热药治疗。 22、阳病治阴:即用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适用于虚热的治疗。 23、阳病治阳:即用扶阳益火法,以消退阴盛。适用于虚寒症的治疗。 24、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25、五气:即是风、暑、湿、燥、寒五种自然气候变化。 26、五色:即是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 27、五志:是指怒、喜、思、悲、恐五种情志变化。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肾在志为恐。 28、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29、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

中医学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2.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 4.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实施治疗的过程。 2.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2.阳胜:多指阳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阳热亢盛的临床症状。 3.阴胜:多指阴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阴寒至盛的临床症状。 4.阳虚则外寒:因为阳虚,温煦功能低下,不能制约阴寒即出现的虚寒征象。 5.阴虚则内热:由于阴虚,无力制约阳热而出现的虚热征象。 6.阴阳互损:一是阴阳偏胜伤及对方;二是指人体内正气(阴阳二气)的任何一方出现了虚损不足,招致对方受损伤的病理现象。 7.实则泻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 8.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应补其不足。 9.阳虚外寒: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 10.阴病治阳:治宜补阳以制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此即“阴病治阳”。 11.阴虚内热: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 12.阳病治阴: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阳病治阴”。 13.五行制化:制,是制约、克制的意思;化,是生化、变化的意思。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五行制化实质上就是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正常联系。 14.相乘: 乘,即乘虚侵袭。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其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金乘木。 15.平肝和胃法: 又称调理肝脾法。指通过抑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以治疗肝气犯胃、肝旺脾虚等证。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绪论(27个) 1)中医学: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医学模式:为一种医学观念,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是人类对生命、健康、疾病、死亡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3)金元四大家:指金元时代最具有学术代表性的四大医学家,即刘完素(寒凉派),李东恒(补土派),张从正(攻邪派),朱震亨(滋阴派)。 4)寒凉派:以医家刘完素为代表。倡导“火热论”,认为外感“六气皆从火化”,因此治病多用寒凉方药。 5)攻邪派:以张从正为代表。主张治病当首先以祛邪为要务,善用汗、吐、下三法。6)补土派:以李东恒为代表。他创立了“内伤脾胃学说”,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在治疗上善用温补脾胃之法。 7)滋阴派:以朱震亨为代表。他创立了“相火论”,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治病时善用养阴方剂。 8)温病学派;以叶天士、吴瑭等为代表,创立了温病学说,认为外感热病多由湿热之邪所致,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方法。 9)汇通学派:以唐容川、朱佩文、张锡纯、恽(yùn)铁樵等为代表,倡导中西医汇通。 10)形与神俱:形即形体、神即精神。中医学认为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产生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11)以表知里:又叫司外揣内,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分析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 12)取象比类:又称援物比类、类比。是将两个特殊的事物(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根据两者有一系列的共同点,推论和证明它们在另一些特殊和规律上也是相同的推理方法。 13)推演络绎:又称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原理推出特殊结论的推理形式。 14)试探:是对研究对象先做一番考察,尝试性提出初步设想,依据这种设想采取相应的措施,然后根据实践结果再作适当的调整、完善和修改原设想,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一种认知方法。 15)反证:是以结果来追溯和推测原因,并加以证实的一种逆向思维方法。 16)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就是指人体本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是中医学的主导思想和基本特点之一。 17)天人相应:天指自然界,天人相应指人对天地自然的依循和适应关系。 18)恒动观念:是指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有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 19)病:即疾病。病是指特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20)症:包括病症与体征。症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即病人的主观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变化。 21)证:即证候。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 22)辨证论治:辩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

中药学名词解释

《中药学》名词解释 归经: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中药学: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地道药材: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炒炭:将净药材或切制品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的炮制方法。 药物偏性:中药中广义的“毒”即为药物的偏性,是指药物之所以可以治病,又有毒性,对人体产生危害,关键在如何应用。 剂量:即药剂的用药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也有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配伍: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十八反: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 解表:解表,是指解除表证。凡能疏解肌表,促使发汗,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坚阴:是固肾精,平相火的方法。 清热燥湿药:以清热除湿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湿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燥湿药。 清虚热:治疗阴虚内热,清除因为阴虚而出现的热证。 峻下逐水:运用具有峻烈泻水作用的药物组方,以攻逐水饮的治法。 回阳救逆:运用具有温热作用的药物,以治疗阴寒内盛危重证的治法。 温阳:温通阳气的治法。 引火归元:将上越之火引导回到命门之中。 温肺化饮:即温肺散寒化痰饮之义。 焦三仙:即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 炒二芽:即麦芽、谷芽。 破血:指的就是这类药物药性峻猛,走而不守,能够破血逐瘀,消徵散积,主治淤血时间长、程度重的徵瘕积聚。 瘀血:血液滞留或凝结于体内,包括血溢出于经脉外而瘀积,也包括血脉运行受阻而滞留经脉腔内,既是病理产物,又可成为继发性致病因素。 潜阳:收敛虚阳,为治疗阴虚而肝阳上亢的方法。 扶正祛邪:对于正虚为主、因虚致实的病证,应采取扶助正气为主,使正气加强,从而达到驱除病邪目的的治疗原则。 截疟:止或治疟疾的意思。 利水通淋:指一种治法。治疗下焦湿热所致淋证的方法。 破气:即用较峻烈的理气药散气结、开郁滞的方法。 血中气药:指能活血兼行气,常用于治气滞血淤证的中药。 1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中医诊断学》名词术语解释 中医诊断教研室编写 1、审察内外:诊察疾病时,要有整体观念,既要审察其夕卜,还要审察其内;并要把病人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 2、辨证求因:分析四诊所得的一系列具体症状,根据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原因之所在,为临床论治提供依据。 3、症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病人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如:发热、头痛等。 4、证: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热等方面作出病理性概括。 5、四诊合参:通过望、闻、问、切,将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有机地综合起来,全面系统地分析病情,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称为“四诊合参”。 6、舍脉从症:指辨证过程中,在症真脉假的情况下,必须舍脉从症。如症见痞、满、燥、实等,脉反见迟细。则症反映的是实热内结胃肠,是真;脉迟细是由于热结于里,阻滞血脉流行,属假,此时,当舍脉从症。 7、舍症从脉:指辨证过程中,在症假脉真的情况下,必须舍症从脉。例如:伤寒,热闭于里,症见四肢厥冷,而脉滑数,脉所反映的是真热,症所反映的是由于热邪内伏,格阴于外,出现四肢厥冷,是假寒,此时当舍症从脉。 8、得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见于正常人,或虽病但脏腑功能未衰,预后良好。 9、失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神衰的表现。神志昏迷,或言语失伦,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目暗睛迷,瞳孔呆滞,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呆板,反应迟钝,动作不灵,强迫体位,呼吸异常,大肉尽脱。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 10、撮空理线:患者神识不清,出现不由自主的动作,手臂向上伸举为撮空,两手呈理线状为理线。撮空理线是失神的一种表现。系病情危重,元气将脱。 ll、循衣摸床:形容神志昏迷的病人,用手摸弄衣被或抚摸床缘的症状,这是热伤心神,邪盛正虚的一种危候。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1、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2、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多发于肌肉深处,结成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成脓。多患于气血虚弱者。 3.肺金:传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性,称肺属金。4.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类中风”是指类似于中风的症状。 5.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症。 6.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7.虚喘: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 8.厥:即厥症。泛指突然晕倒。 9.荣、已:营气、卫气。 10.肝痿:又称筋痿。 11.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 12.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13.真火:指肾阳。 14.血为营,气为已:营指营气,是血中之气,卫指卫气,起卫外作用,固表作用。15.龙雷之火:指肾火,肝火。心肾之火。龙火,指肾火;雷火,指心火。 16.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火。 17.神:神气,传统中医有心藏神的说法。 18.肝气:指肝脏的精气。 19.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 20.肾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21.心火: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 22.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23.肾水:指肾脏的阴液也称肾阴。 24.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 25.后天;指脾胃。人体的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 26.肝为肾之子: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 27.骨蒸:“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 28. 心肾不交: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主要症状: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29.任脉: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同时又出于会阴部,上至前阴,沿着腹部正中线,通地脐部,上至胸部,颈部,是阴部经脉的总纲。

中药名词解释

1. 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之一,它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 独特应用形式的药物。 2. 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的性能和临床应用为主,也旁及其来源、采制等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 3. 道地药材:是指具有地区特色、质量优良、疗效显著的药材。 4.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生药材进行一般修 治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5. 修制:包括纯净、粉碎、切制和水飞。 6. 水飞:是将不溶于水的药物与水共研,再加水搅拌得混悬液,沉除粗粒,倾除细粉混悬液,再 静置后倾出水液,得取微细粉末。用于矿物及贝壳类药物,在五官科、眼科中外用时需极 细粉末者,使之药物易于吸收和减少刺激性。 7. 水制:包括漂洗、浸泡、闷润、喷洒等。 8. 煨:是将药物用湿物料(纸或面)包裹放入火上或火灰中加热的方法。其目的是除去药物中的 挥发油及刺激性物质,以缓和药性,降低毒性或副作用。 9. 煅:是将药物直接或间接用高温加热,使其松脆、纯净,易于煎出或改变药物性能,增强疗 效。多用于矿物及贝壳类药物,如煅牡蛎,加强收涩作用;煅代赭石,是使其有效成分易 于煎出;煅血余炭,使其炭化,加强止血作用。 10. 蒸:是将药物隔水蒸至需要的程度,可清蒸或加辅料蒸。 清蒸是为便于保存并缓和药性,如桑螵蛸,蒸后可杀死虫卵,防止孵化,便于保存,保证 药性;木瓜蒸后便于切片。 辅料蒸,可改变药性,如制大黄,减弱泻下作用;制首乌,加强补益作用。 11. 煮:是将药物用水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煮至所需程度的一种方法。目的是改变药性、增强疗效, 降低毒性。如醋煮芫花,黑豆、甘草煮川乌,能减低毒性;醋煮延胡索可加强止痛作用,提高疗效。 12. 药性(药物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方 面。 13.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 14. 平性:药物的寒热温凉的偏性不明显。 15.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16.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趋向。升,上升举陷,趋向于上;降,下降平逆,趋向于 下;浮,发散向外,趋向于表;沉,泄利向内,趋向于里于下。 17. 归经:是指药物对人体某一部分奏效作用强,而对另一部分作用弱或无作用的趋向。 18. 毒:古代:系指具有治病防病功能的药物总称,即“偏性”。 现代:是指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是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19. 配伍:是按照一定的组合原则,有目的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 20. 中药七情:是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想杀、相恶、相反。其中单行是单味药的应用,其 他是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 21. 相须:性能相似的药物合用,其协同作用,增强原有药物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用后能显著 增强清热泻火作用;银花与连翘配伍同用,增强清热解毒作用。 22. 相使:性能与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以一药为主,一药为辅,合用以提高主药疗效。如黄芪 与茯苓配伍同用,茯苓增强黄芪补气利水作用。 23. 相畏与想杀: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抑制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制它者称相杀;被制者称相 畏。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姜杀半夏、南星; 半夏、南星畏生姜。 24. 相恶:两药合用,可是药效降低或消失。如人参恶莱菔子。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中医诊断学》名词术语解释 1、审察内外:诊察疾病时,要有整体观念,既要审察其夕卜,还要审察其内;并要把病人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 2、辨证求因:分析四诊所得的一系列具体症状,根据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原因之所在,为临床论治提供依据。 3、症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病人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如:发热、头痛等。 4、证: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热等方面作出病理性概括。 5、四诊合参:通过望、闻、问、切,将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有机地综合起来,全面系统地分析病情,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称为“四诊合参”。 6、舍脉从症:指辨证过程中,在症真脉假的情况下,必须舍脉从症。如症见痞、满、燥、实等,脉反见迟细。则症反映的是实热内结胃肠,是真;脉迟细是由于热结于里,阻滞血脉流行,属假,此时,当舍脉从症。 7、舍症从脉:指辨证过程中,在症假脉真的情况下,必须舍症从脉。例如:伤寒,热闭于里,症见四肢厥冷,而脉滑数,脉所反映的是真热,症所反映的是由于热邪内伏,格阴于外,出现四肢厥冷,是假寒,此时当舍症从脉。 8、得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见于正常人,或虽病但脏腑功能未衰,预后良好。 9、失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神衰的表现。神志昏迷,或言语失伦,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目暗睛迷,瞳孔呆滞,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呆板,反应迟钝,动作不灵,强迫体位,呼吸异常,大肉尽脱。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 10、撮空理线:患者神识不清,出现不由自主的动作,手臂向上伸举为撮空,两手呈理线状为理线。撮空理线是失神的一种表现。系病情危重,元气将脱。 ll、循衣摸床:形容神志昏迷的病人,用手摸弄衣被或抚摸床缘的症状,这是热伤心神,邪盛正虚的一种危候。 12、目暗睛迷:眼睛混浊晦暗,没有光彩,活动迟钝,反应缓慢或视物模糊。 13、回光返照:太阳将落时反射的光,比喻没落以前的景象。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但由于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以至虚阳外越而暴露出一时“好转”的假象。这是阴阳即将离决的危候。 14、强迫体位:病人往往因病痛而被迫采取的体位,以求缓解痛苦。 15、神志异常:指精神失常的表现,包括烦燥不安,谵妄神昏以及癫、狂、痫等。 16、神气不足:是轻度失神的表现,症见精神不振,健忘、嗜睡、声低懒言,倦怠乏力,动作迟缓等,多属心脾两亏或肾阳不足以致神气不旺。 17、气色:主要是指病人面部色泽,气指生机,隐含于皮肤之内;色为血色,彰然于皮肤之表,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气由脏发,色随气华”。 18、色随气华:色、色泽,气,五脏之精气,华,外荣的意思。正常的色泽是五脏精气的外荣,上见于颜面,光泽明润,含蓄不露,这是五脏精气充足的征象。如果病重或久病,脏气已衰,则表现出枯槁而败露的各种病色。说明色泽是随五脏精气的盛衰而相应变化的. 19、气由脏发:气是机能活动的总称。五脏主藏精气,是生命活动的中心。故表露出来的各种机能活动——气,都是从五脏发生的。 20、常色:正常生理状况时人的面部色泽,应当是光明润泽,隐约微黄而含蓄不露。 2l、主色:人群中,每人的面色是不一致的,属于个体特征,其面色肤色一生不变者即为主色。 22、客色:指人的皮肤颜色,面色随着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相应的交化,属于生理正常现象。 23,瘸色:指人体疾病时的面部色泽。无论何色,或晦暗枯槁,或鲜明暴露,或虽明润但不应时应位或某色独见,皆为病色。 24、善色:五色光明润泽,说明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称为“气至”,为预后良好。 25、恶色:五色晦暗枯槁,说明脏腑或有败坏,胃气己竭,不能荣润,又称为“气不至”,多预后不佳。 26、真脏色:五色枯槁而显露的色泽,反映脏腑精气已竭,精气外露。如面目全身枯槁如黄土或如千桔的枳实,为脾的真脏色,表示脾胃之气衰败。 27、病色相应:如肝病见青色,是正病正色,为病色相应,属病情发展的正常现象。 28、病色楣克:凡有病的脏腑与面部显现的色泽相克者,均称为病色相克。如肺病见赤色,一般多属逆证。 29、色克病:一般如肝病当见青色,而患者却表现为白色,根据五行相克规律,金克木,为色克病属难治,为凶中之逆。 30、臌胀:单腹肿大,腹大如鼓,四肢反瘦,多属肝郁或脾虚以致气滞、水停血瘀。 3l、脊疳:脊骨如锯,属脏腑精气亏损已极。

中医内科重点 简答 名词解释

咳嗽病机和治则基本病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外感咳嗽为六淫邪气侵袭肺系,壅遏肺气,发生于肺.常以风为先导,或夹寒,或夹热,或夹燥,表现为风寒、风热、风燥相合为病;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病理因素为痰和火,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治疗分清邪正虚实.外多为实证,应祛邪利肺,按病机分风寒、风热、风燥论治.内多为邪实正虚.标实者祛邪止咳,本虚者扶正补虚.同时除直接治肺外,应该从整体出发治脾肝肾. 咳嗽之痰湿蕴肺证咳嗽反复发作,痰多,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早晨或食后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证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代表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哮病之寒包热哮证喉中哮鸣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咳痰不爽,痰黏黄色,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苔白腻罩黄,舌边尖红,脉弦紧.证机: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治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肺痈病机病位在肺,病机总属邪热郁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而致痰热与瘀血互结,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损络伤,脓疡溃破外泄.病理表现为邪盛实热证候,脓疡溃后见阴伤气耗之象.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在于血瘀,血瘀则热聚,血败肉腐酿脓. 胸痹病因病机诊断依据病因: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病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肝脾肺肾,本虚标实:标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气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诊断依据:①胸痹以胸部闷痛为主症,患者多见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可缓解.②常 伴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严重可见胸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脉散乱或微细欲绝等危候,可发生猝死.③多见于中年以上,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或气候变化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不寐之痰热扰心证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暖气,伴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证机:湿食生痰,郁痰生热,扰动心神.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 厥证的病理转归①阴阳气血相失,进而阴阳离绝,发展为一厥不复之死证;②阴阳气血失常,或为气血上逆,或为中气下陷,或气血痰浊内闭,气机逆乱而阴阳尚未离绝,气复返则生,气不复返则死;③表现为各种证候之间的转化,如气厥和血厥之实证常转化为气滞血瘀之证,失血致厥的血厥虚证,严重者转化为气随血脱之脱证. 痢疾症状: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治法热痢清之,寒痢温

中药名词解释

1.中药:就是中医防治疾病得物质基础之一,它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得,具有完整得理论 体系与独特应用形式得药物。 2.中药学:就是以研究中药得性能与临床应用为主,也旁及其来源、采制等基本知识得一门 学科。 3.道地药材:就是指具有地区特色、质量优良、疗效显著得药材。 4.炮制:就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得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生药材进行 一般修治与部分药材得特殊处理。 5.修制:包括纯净、粉碎、切制与水飞。 6.水飞:就是将不溶于水得药物与水共研,再加水搅拌得混悬液,沉除粗粒,倾除细粉混悬 液,再静置后倾出水液,得取微细粉末。用于矿物及贝壳类药物,在五官科、眼 科中外用时需极细粉末者,使之药物易于吸收与减少刺激性。 7.水制:包括漂洗、浸泡、闷润、喷洒等。 8.煨:就是将药物用湿物料(纸或面)包裹放入火上或火灰中加热得方法。 其目得就是除去药物中得挥发油及刺激性物质,以缓与药性,降低毒性或副作用。 9.煅:就是将药物直接或间接用高温加热,使其松脆、纯净,易于煎出或改变药物性能,增 强疗效。多用于矿物及贝壳类药物,如煅牡蛎,加强收涩作用;煅代赭石,就是使其有效 成分易于煎出;煅血余炭,使其炭化,加强止血作用。 10.蒸:就是将药物隔水蒸至需要得程度,可清蒸或加辅料蒸。 清蒸就是为便于保存并缓与药性,如桑螵蛸,蒸后可杀死虫卵,防止孵化,便于保存,保证药性;木瓜蒸后便于切片。 辅料蒸,可改变药性,如制大黄,减弱泻下作用;制首乌,加强补益作用。 11.煮:就是将药物用水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煮至所需程度得一种方法。目得就是改变药性、增 强 疗效,降低毒性。如醋煮芫花,黑豆、甘草煮川乌,能减低毒性;醋煮延胡索可加 强止痛作用,提高疗效。 12.药性(药物得性能):就是指药物得性质与作用。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 性等方面。 13.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 14.平性:药物得寒热温凉得偏性不明显。 15.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得药味。 16.升降浮沉:就是指药物在体内得作用趋向。升,上升举陷,趋向于上;降,下降平逆,趋 向于下;浮,发散向外,趋向于表;沉,泄利向内,趋向于里于下。 17.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人体某一部分奏效作用强,而对另一部分作用弱或无作用得趋向。 18.毒:古代:系指具有治病防病功能得药物总称,即“偏性”。 现代:就是指药物得毒性或副作用,就是药物对机体得损害性。 19.配伍:就是按照一定得组合原则,有目得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得药物配合应用。 20.中药七情:就是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想杀、相恶、相反。其中单行就是单味药 得应 用,其她就是药与药之间得配伍关系。 21.相须:性能相似得药物合用,其协同作用,增强原有药物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用后 能显著增强清热泻火作用;银花与连翘配伍同用,增强清热解毒作用。 22.相使:性能与功效有某些共性得药物,以一药为主,一药为辅,合用以提高主药疗效。 如黄芪与茯苓配伍同用,茯苓增强黄芪补气利水作用。 23.相畏与想杀: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抑制另一种药物得毒副作用。制它者称相杀;被制

中医常用名词解释46453

中医重要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机体自身整体性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称为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根据病史、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比较、分析辨清病因、性质、病位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的这种认识与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 3、辩证施护:就是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去护理病人,称之为辩证施护,就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 4、同病异护:对同一疾病,根据其病程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证候给予不同的护理,称之为同病异护。 5、异病同护:对不同的病,由于其病机相同而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则采取同一种护理方法,称之为异病同护。 6、证:又称证候,它既不就是症状,也不就是病名,而就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学概念,就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就是指疾病的具体单个临床表现。 病:就是指有特定病因、发展形式、病机、发展规律与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7.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与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面、 8、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或就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为基本性质标志形象物为一切事物提供识别标准。

9、五行学说:就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与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 10.相生: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与资生的作用。 11.相克: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与功能具有制约的作用。 12.制化:相互制约、生化的意思,就是把相生、相克联系起来说的。 13.乘侮:五行中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虚侵袭,指一行对另一行的过度克制; 相侮:恃强凌弱,指一行对另一行的反克。 14.精气: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宇宙万物的生存或消亡来自于精气的聚散。 15.精气学说:研究精气及其聚散、运动以及宇宙万物生长消亡的客观规律的学说。 16.气化:泛指气作用下的一切物质形态的变化。 17.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指显于外的生理功能与病理现象。脏藏于内,象显于外,故称藏象。 18.藏象学说:指通过对人体外部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来探求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19、腑脏:就是内脏的总称,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组成。 20、神:(广义)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人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

中药学试题与答案A

《中药学》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归经 2、相使 3、中药学 4、补虚药 5、引火下行 二、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四气是指。 2、苦味的作用是,甘味的作用是。 3、桂枝的功效是。 4、被称为“夏月麻黄”的中药是,治风通用之品为。 5、能够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药物为。 6、利水渗湿药分为类。 7、半夏的功效是。 8、石膏具有之功效,主要用于气分实热证等。 9、人参的功效是。 10、在清热解毒药中,为治痢要药,是治疗肺痈的要药。 三、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桔梗药性上行,牛膝药性下行。( ) 2、在补气血方中,常配入少量肉桂能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生长。( ) 3、荆芥、防风性较平和缓,有和解退热之功,无论外感风寒、风热表证均可治疗。( ) 4、白豆蔻可用于胃热呕吐( )

5、柴胡善升脾胃之阳气而举陷;葛根善直接升举阳气;升麻善疏木达土。( ) 6、白芨收敛止血,用于治疗多种出血证。( ) 7、牛黄平肝熄风,用于肝风内动、惊痛抽搐等证。( ) 8、青蒿具有发汗解表、解毒、截疟之功效。( ) 9、独活辛散苦燥,善祛风湿止痛,凡风寒湿邪痹着于肌肉关节者,无问新久,均可应用。( ) 10、麻黄配杏仁能增强润肺止咳之功效。( ) 四、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肺胃出血当选用:( ) A.大蓟 B.仙鹤草 C. 白及 D. 槐花 E. 白茅根 2、既通阳散结又行气导滞的药是:( ) A葱白 B薤白 C桂枝 D沉香 E枳壳 3、既能运脾消食、固精止遗,又能化结石的药物是 A神曲 B麦芽 C鸡内金 D谷芽 E莱菔子 4、下列功能中,哪项不是桑寄生的功能? ( ) A祛风湿 B活血 C补肝肾 D强筋骨 E安胎 5、下列哪项不是郁金的功能? ( ) A活血止痛 B行气解郁 C凉血清心 D利胆退黄 E开窍醒神 6、衡量药物性能主治的主要标志是:( ) A归经 B四气五味 C升降浮沉 D有毒无毒E配伍 7、善除少阴经风寒,治阳虚外感脉沉的首选药是:( ) A细辛 B独活 C防风 D吴茱萸 E玄参 8、功能补气固表止汗,兼燥湿的药是:( ) A桂枝 B白术 C苍术 D防风 E黄芪

中医内科学名词解释

感冒是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 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成,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喘证是指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严重者可致喘脱。 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血败肉腐,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表现。 肺痨是指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管不利,肺气壅滞,气道不畅,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临床表现见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钳,心悸浮肿等症。 痰饮是指三焦气化失常,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类病证。 血证是指凡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病证。

中药学重点的名词解释

中药:按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医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本草:本:根本,草:除根本以外的其它植物。重要包括植物、动物矿物,但以植物药为最多,使用也更普遍,所以相沿把中药叫“本草”。 配伍: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位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其原有疗效。 相使: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副作用: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中药性能:又称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内容,它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药物偏性) 四气: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五味:是指药物的滋味,具体内容包括辛、甘、酸、苦、咸、涩、淡。 (一)辛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一般发汗的药物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数有辛味;某些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 (二)甘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一般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三)酸有收敛、固涩等作用。一般带有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四)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泻下和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有苦味。 (五)咸有软坚、散结或泻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 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是这样的: (六)淡就是淡而无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数是淡味。 (七)涩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 15.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升浮指上升、发散,即向上向外的作用趋向;沉指收敛泄利,降指下降,即向下向内的作用趋向。 (一)升: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能治病势下陷的药物,都有升的作用。 (二)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治病势上逆的药物,都有降的作用。 (三)浮:就是轻浮、上行发散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表的药物,都有浮的作用。 (四)沉:就是重沉、下行泄利的意思,能治病位在里的药物,都有沉的作用。 16.归经: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17.道地药材:在同种药材中公认的具有明显地域性,品种良,质量优,疗效好的药材。 剂量: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用量。 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性味辛温,发汗力较强,有发散风寒之功,用于风寒表征的药物。 发散风热药:性味辛凉,发汗力较弱,有发散风热之功,用于风热表征的药物。

中医学名词解释(全)

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 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补法:以具有补养气、血、阴、阳等作用的药物,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 补气药:凡具补气功效,以补气为主要作用,治疗气虚证的药物 补血药:凡具补血功效,以补益血液为主要作用,治疗血虚证的药物 补益药:凡具有补益功效,以补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 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发热盛衰起伏有定时,犹如潮汛的表现。包括午后潮热、日晡潮热等 单行:用一味药治疗疾病谓单行 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多属阴虚内热 独语:喃喃自语,喋喋不休,逢人则止,属心气不足之虚证,或痰气郁结、清窍阻蔽所致 夺血者无汗:是指治则而言。由于血汗同源,对于已经失血的病人,其血耗津伤,汗源不足,不宜使用发汗以再耗其血的方法 呃逆:气逆于上,自咽喉出,其声呃呃,不能自主,俗称“打呃” 恶寒:感觉怕冷,虽加衣覆被,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仍不能缓解的表现 反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变成食糜的意思 肝脾不调证: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以胸胁涨满窜痛、纳呆、腹痛肠鸣、便溏不爽为主要表现的证候。1.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 肝气郁滞:肝失疏泄所致,主要表现为胸胁胀痛,纳呆腹胀,精神抑郁,或月经不调等,治以疏肝理气 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由于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关系,肾中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故称~ 攻下药:味苦性寒,具有较强的清热泻火及泻下通便作用的药物称为攻下药,主要适用于热结便秘及火热上炎之里实热证 孤腑:是指三焦。人体五脏六腑之中,惟三焦最大,无以匹配 固崩止带药:凡具有固崩止带功效,以固崩止带为主要作用,治疗崩漏带下的药物称为固崩止带药 归经: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 寒下:以具有泻热通便作用的药物,治疗里热积滞实证的方法 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 汗为心之液: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又称“汗血同源” 化湿燥湿药:凡具化湿运脾功效,以化湿燥湿、强健脾胃为主要作用,治疗湿阻中焦的药物化痰止咳平喘:以具有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物,治疗咳嗽、哮喘的方法 缓则治其本:对于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者,如肺痨咳嗽、热病伤阴等证,虽见有其标证,如咳嗽等,亦应针对其肺肾阴虚之本来加以治疗 回阳救逆:以回阳救逆的药物,治疗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的方法。

中医学常考名词解释

第一章导论 1.整体观念整体是指统一性.完整性和相互联系性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联系,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与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2.辨证是将望.闻.问.切等诊法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辨清疾病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或病 3.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4.司外揣内是通过观察外的表象,以揣测分析及其内在变化的方法,又称以表知里 5.恒动观念恒动,即不停顿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意中医学理论认为:一切物质,包括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而无休止的运动之中因此,摒弃一成不变.静止.僵化的观点,称之为恒动观念 6.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病证,病因不同,用同一种方法治疗 7.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证,病因不同,各用不同的方法治疗 8.疠气又称疫气.毒气.异气等,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疠气致病具有发病急骤传染性强一气一病的特点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思想 1.气化泛指气的作用所产生的变化 2.形气转化概指有形之物转化为无形之气,或无形之气转化为有形之物;以及形与形,即不同事物之间的的相互转化 3.气是最基本的客观存在,是构成自然界万物最基础最原始的物质,古有元气原气之称又由于气是极精极微的肉眼所看不到的精粹物质,故又称精气 4.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5.阴阳偏盛包括阴偏盛和阳偏盛如指阴或阳的一方偏于亢奋的病理状态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盛,多指阳邪偏盛,故表现为一派阳热亢盛的临床症状;阴盛,多指阴邪偏盛,故表现为一派阴寒至盛的临床症状 6.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和阳偏衰指阴或阳的某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如阳虚则外寒,是因为阳虚,温煦功能低下,不能制约阴寒出现的虚寒之象; 阴虚则内热,是由于阴虚,无力制约阳热而出现的虚热之象 7.阴阳互损一是指阴阳偏盛伤及对方;二是指人体内正气(阴阳二气)的任何一方出现了虚损不足,致使对方受损伤的病理现象 8.损其有余阴或阳的一方偏盛亢奋;但尚未损及对方,此为实证,即实则泻之当损其有余 9.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应补其不足 10.阴病治阳指阳虚不能制阴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治宜补阳以制阴 11.阳病治阴指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治宜补阴以制阳 12.五行制化制,制约克制的意思;化,生化变化的意思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属于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正常联系 13.相乘乘,即乘虚侵袭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其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金乘木 14.抑木扶土又称平肝和胃法或调理肝脾法指通过抑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以治疗肝气犯胃肝旺脾虚等证 15.母病及子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 16.子病及母即病变由子脏波及到母脏 17.滋水涵木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指通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