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论本体论

认识论本体论

认识论本体论
认识论本体论

西方哲学中的新人本主义思潮,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系上,与科学主义各流派不同,他们一般地不否定本体论,并在自己设定的本体论基础上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由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唯意志论所开创的,并先后由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属于神学人本主义的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等流派所承袭和发展了的新人本主义,其共同特点是以人本位来观察世界,分别以不同的概念,如“意志”,“生命”、“存在”、“人格”、“意识”等作为世界的本体;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一元论则主张以实践为本体。它们的基本特点是在本体论中突出主体、突出实践的作用。合理地强调主体和实践在历史活动和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有意义,但把主体和实践当作世界的本原、本体,就超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有意义。

西方哲学中的新人本主义,把“人”、“实践”提高到本体的地位,借此歪曲马克思主义,并用被歪曲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比如,自马克思的早年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被发现后,一些西方学者借助于《手稿》里马克思的早年思想中残留下来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痕迹,企图用人本主义来代表马克思的思想。他们认为,“马克思在实践范畴上把人与自然统一起来,这就是真正的统一;而恩格斯试图在物质范畴上强调世界的统一性,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⑤;“恩格斯与马克思不同,他所描述的那种自然界对于马克思来说是根本不存在的”⑥。也有人说,马克思对自然界根本就“没有兴趣”,而恩格斯只承认自然界的“独立存在”,忽视了人的能动性,使人脱离实践。如此等等。

西方的新人本主义思潮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哲学界。国内哲学界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在人和人的实践之外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没有意义的,本体论是旧的哲学观念,是“旧有的思维框架”,“僵化的思维模式”,“只有废除传统的本体论”,“打破本体论的思维模式”,“超越唯物唯心的对立”,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质。所有这些议论,其核心意图似乎不在于取消本体论,而是取消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本体论,用实践本体论取代之。由此,似有必要澄清以下三个理论问题:

①马克思主张实践一元论,还是与恩格斯、列宁一样主张物质本体论?

②物质本体论是否已经“过时”?它在现时代是否还有意义?

③用实践本体论来取代物质本体论能否实现“唯物唯心对立的超越”?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应当毫不怀疑地肯定,马克思是主张物质本体论的。即使在马克思主义早期著作也可证明这一点。当然,不容否认,早年马克思和后来的马克思,思想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如早期《手稿》中遗留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想烙印,谈了许多人性、人性异化、人性复归等问题。但丝毫不意味着他在哲学世界观上主张人本主义。同样,马克思在《手稿》中用大量的篇幅阐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但丝毫不能表明他在哲学上主张实践本体论。恰恰相反,“劳动异化”本身就宣告了不是一切实践都是合理的,不可认为实践就是一切。那些反人性的、反自然规律的实践只能把人们带进文明的阴沟,破坏实践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大自然。在实践和大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至少讲明了三个观点:

首先,自然界是人的类生活,即实践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说:“人的万能正是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就它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言,其次就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而言--变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⑦又说:“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⑧他还明确指出,人直接就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也是受动的、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物,这就是说,他的情欲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在他之外存在着的。“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⑨

其次,人的实践只能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行事。马克思对劳动异化的关心,也就是他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实践所造成的异化后果的关心,其中包括资本主义生产违反大自然规律和人性对大自然和人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破坏。他对这种后果严厉地谴责说:“人又退回到洞穴中,不过这种洞穴现在已被窒息人的文明瘴气所污染”,“光、空气等等,甚至动物所固有的最简单的洁癖,都不再为人的需要了”。“违反自然的满日疮痍,日益败坏的自然界,成了他(劳动者--引者注)的生活要素。”⑩在谈到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的区别时,正面谈到人进行生产的“两把尺度”,其中“按照任何物种尺度”,指的就是按照自然界各种物种的属性及其规律这个尺度。明确指明人的实践必须服从自然规律。

最后,马克思在《手稿》中,第一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人自己的自然规定。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生命物质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人作为特殊的有自己的自然规定的生命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说:“人同自然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11)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为生命物质之间的物质关系,是人作为特殊的生命物质而产生的特殊的社会现象,有利于把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结合为一体,对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和建立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

仅此上述几点就足以说明,马克思从一开始在哲学世界观上坚持的就是唯物主义一元论,而不是实践一元论,后来的思想更加明确,更加科学,说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逻辑一贯性。所谓马克思对自然界从来就“不感兴趣”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把马克思同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对立起来是站不住脚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即本体论是否已经过时,或者是说研究本体论在现时代还有没有意义?本体论在本质上是世界观。从方法论看,本体论在认识论领域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我们知道,物质世界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物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也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作为整个人类认识的客观世界是无穷无尽的,但是,“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映象,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12)因此,“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13)在一定的历史时代,人们只能在有限的实践对象领域内认识有限的客观世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已知的世界来推知未知的世界。迄今为止,人类的实践证明我们周围的世界包括精神现象在内都是物质的世界,因此我们不能断定我们的周围还有一个非物质的世界。按照实践一元论的观点,我们就会把认识对象局限于有限的实践领域之中,把人类实践未及的更加广大的对象领域排除在认识论领域之外。这样一来,不仅会把大片的对象领域留给神和上帝,而且实践一元论所要高扬的主体性也要被窒息在有限的对象领域之中。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两三句骗人的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的艰巨的发展来证明的”(14)。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人和人的实践、人的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演化的结果,人的意识、思维、精神是人脑这块特殊构造的物质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则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是物质世界活生生的现象。因此,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对于现实世界的各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个问题,实践本体论是否实现(13)“唯物与唯心对立的超越”?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有的论者认为,对于实践的观点,“既不能从唯心论的观点去理解它,也不能从唯物论的观点去理解它”,实践的观点是“对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超越”。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从抽象的意义上说,实践的观点既不能笼统地说成是唯物的或者是唯心的。正如人的行动有唯物的,也有唯心的,不可笼统地说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唯物的或唯心的一样。但实践的观点在对象化在哲学理论中时,就必有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实践观点,同黑格尔、实用主义者的实践观点是一样的么?黑格尔讲的实践不是现实的人

的活动,而是由绝对观念逻辑演化出来的,只是绝对观念逐步实现或复归于自身的一个环节;实用主义讲的实践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践,虽然他们公开声称自己的哲学是行动的哲学、实践的哲学,但他们把实践与认识论分开来观察,认为实践是一回事,认识又是另一回事。并从唯我论出发,把“成功”当作实践中所需要的一切,最终还是把实践结果的主观效用当作真理标准。因此,他们的实践观点始终没有超出唯心主义的界域。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

“实践的唯物主义”奠立在唯物主义这块牢固的基石上的。所以我们又称它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可解释为实践的观点贯穿在唯物论哲学之中,也可解释为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无论作何种解释,都必须确认物质第一性,精神、意识第二性这一基本理论原则。离开这一理论原则,就没有实践的唯物主义。所以,对实践只能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上去把握,才能坚持实践的唯物主义。

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6, 5(5), 801-805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6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6d14764464.html,/journal/ass https://www.doczj.com/doc/6d14764464.html,/10.12677/ass.2016.55113 文章引用: 莫东林. 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J]. 社会科学前沿, 2016, 5(5): 801-805. Material Ontology Is the Ontology of Marxist Philosophy Donglin Mo Department of Marxism,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Received: Nov. 8th , 2016; accepted: Nov. 22nd , 2016; published: Nov. 28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6d14764464.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existence of ontology in Marxism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debate in academia. Marxist ontology is the material ontology, because Marxism,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e, carries out the material ontology to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fields; Marxism is more concerned about people, emphasizing the human sensibility; and the material ontology of Marx has a distinct value orienta-tion. However, practical ontology has its limitations. Keywords Ontology, Material Ontology, Existence, Practice 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莫东林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收稿日期:2016年11月8日;录用日期:2016年11月22日;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8日 摘 要 马克思主义是否存在本体论这一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重点问题。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是Open Access

现象学本体论认识论实证主义

现象学本体论认识论实 证主义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现象学: 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 “现象”一词(概念)在现象学之前与在现象学中的意义不同。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启蒙运动之前的“现象” 是神学用语。“现象”是通向神的启示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神学基础——,是不能正确理解现象的。 启蒙运动的“现象” 启蒙运动中最重要、对今天的中国思想文化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的,是英国的经验主义,是洛克、休谟的哲学。他们不认为信仰可以正确解释现象,他们根本就不认为人类的理性可以正确解释任何东西。休谟对人类的理性——不管它是否有神的帮助——提出了最根本、最彻底的怀疑。在他们的冲击之下,传统的形而上学陷入最深刻的危机。 为了拯救形而上学,康德写了出名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在康德那里,对我们人类的理性来说,世界无非就是现象世界。我们的理性具有接受、整理、总结、塑造现象世界的能力。而世界只能通过现象被我们所接受、所理解。而事物本身,人类理性是不能探及的。在康德那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常常被人忽略,叫做“合成”,这是理性接受了现象之后,使用自己的功能对其进行加工的产物。就原则上讲,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合成”的结果。 现象学与现象 为什么胡塞尔和其他一些出色哲学家要把他们的学说叫做“现象学”呢很简单,他们关心的首先是现象,甚至无非现象。现象很重要么因为,既然我们对事物本身——或者用唯物主义和其他本体论哲学喜欢用的术语“本质”——不可能有任何把握,我们的理性的唯一对象无非就是现象,那么,我们能够或者必须研究的唯有现象而已。 但是,胡塞尔并不满足于这样的设定。他认为,“现象”不是事物对人类理性的作用,而是人类理性本身。因为,没有经过人类理性的现象是不存在的。他是把康德的哲学作了彻底的发展。 本体论: 本体论(ontology)是哲学概念,它是研究存在的本质的哲学问题。 从广义说,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的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

现象学、本体论、认识论、实证主义

现象学: 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 “现象”一词(概念)在现象学之前与在现象学中的意义不同。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启蒙运动之前的“现象” 是神学用语。“现象”是通向神的启示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神学基础——,是不能正确理解现象的。 启蒙运动的“现象” 启蒙运动中最重要、对今天的中国思想文化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的,是英国的经验主义,是洛克、休谟的哲学。他们不认为信仰可以正确解释现象,他们根本就不认为人类的理性可以正确解释任何东西。休谟对人类的理性——不管它是否有神的帮助——提出了最根本、最彻底的怀疑。在他们的冲击之下,传统的形而上学陷入最深刻的危机。 为了拯救形而上学,康德写了出名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在康德那里,对我们人类的理性来说,世界无非就是现象世界。我们的理性具有接受、整理、总结、塑造现象世界的能力。而世界只能通过现象被我们所接受、所理解。而事物本身,人类理性是不能探及的。在康德那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常常被人忽略,叫做“合成”,这是理性接受了现象之后,使用自己的功能对其进行加工的产物。就原则上讲,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合成”的结果。 现象学与现象 为什么胡塞尔和其他一些出色哲学家要把他们的学说叫做“现象学”呢?很简单,他们关心的首先是现象,甚至无非现象。现象很重要么?因为,既然我们对事物本身——或者用唯物主义和其他本体论哲学喜欢用的术语“本质”——不可能有任何把握,我们的理性的唯一对象无非就是现象,那么,我们能够或者必须研究的唯有现象而已。 但是,胡塞尔并不满足于这样的设定。他认为,“现象”不是事物对人类理性的作用,而是人类理性本身。因为,没有经过人类理性的现象是不存在的。他是把康德的哲学作了彻底的发展。 本体论: 本体论(ontology)是哲学概念,它是研究存在的本质的哲学问题。 从广义说,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的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 这两种用法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仍同时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采取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立、或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立的方法,而以辩证唯物主义说明哲学的整个问题。 简单的说,本体论就是探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一切是不是在背后都有一个抽象的、不依赖于现实世界的基础。精神的或是物质的,是不是都有自己的抽象的根据。简单的说,形而

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演示文稿

本体论 本体论(Ontology),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的哲学理论。“本体论”一词是由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P·戈科列尼乌斯首先使用的。从广义说,它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 认识论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认识论(epistemology)即个体的知识观,也即个体对知识和知识获得所持有的信念,主要包括有关知识结构和知识本质的信念和有关知识来源和知识判断的信念,以及这些信念在个体知识建构和知识获得过程的调节和影响作用,长久

以来一直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心理学领域中对认识论所进行的研究相对较短,其最早可以追溯到皮亚杰 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它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说明“怎么办”的问题。 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论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对问题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 方法论也是一个哲学概念。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方法论是普遍适用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并起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中经常提到方法论这个概念。

认识论与本体论的关系而论 - 北大未名BBS

主体与客体 ——从哲学发展角度试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本体论 地质系于谦00212011 主体与客体,认识论与本体论的关系而论,是被近代哲学凸现,又被现代哲学张扬的哲学的主要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近现代哲学流派都是以自觉审视、解决这一问题为起点而建构的。近现代西方哲学虽然立足于不同角度分析、阐释了这一问题,但是从总体上看,却都未超越各自认识的局限。马克思主义哲学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基础,实现了物质本体论和科学认识论的统一。 古代哲学是以认识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化为前提的,所以古代哲学的内容主要是本体论。西方哲学自亚里士多德起,就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主要研究本体。古代本体哲学的主要特点是直接分析人所面对的“外在世界”(或自然界),坚信哲学本体论所描述的就是独立自存的“外在世界”之本体。古代哲学没有自觉地把思维、主体从自然界中区分独立出来,所以没有关于主体与客体对立及统一关系的认识论研究,没有突出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问题,古代各哲学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主观特点。 近代哲学以来,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间的差异性问题突出,从而认识论成了哲学的首要问题,近代认识论显著特点是把“主体与客体二分法”作为既定的前提,并力图从认识关系上解决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问题,近代哲学所思考的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实际上是对古代哲学所认同的认识(主体)同“外在世界”(客体)相一致的前提问题的反思。近代认识论的核心是研究认识经验(主体)与认识对象(客体)的关系是否就是“外在世界”(本体)与其相应的认识经验(认识)的关系的问题,而这也即认识论与本体论的关系问题。 近代哲学的特点是从认识论入手解决本体论问题,近代唯物主义哲学以主体、认识的“白板说”、“直观反映论”为前提,解释了主体同客体也即认识同“外在世界”的一致性问题。它承认认识的客体就是“外在世界”,但把客体同“外在世界”关系简单化并忽视主体作用,又成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论。近代唯心主义以承认主体的能动性为前提,通过主体自身的“创造”、“构造”或“同一”活动实现主体与客体,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同一。但是,它的认识所面对的就不再是独立自存的“外在世界”,而是主体产生的、与主体相关联的客体世界,近代唯心主义否定了在认识、主体、思维关系以外的对象,即事物的独立自存性,成为“自我中心困境哲学”。 近代“主体与客体两分法”的思维方式还形成一种以康德为代表的不可知论,它一方面宣告以近代认识论为基础,只能建立关于“现象界”的理论,“物自体”(本体)不可知;另一方面又断定在“现象界”中,人为自然立法。这种不可知论实际上暴露出近代认识论哲学自身的局限性,它集中地突现了近代哲学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矛盾。 现代哲学是以反思近代哲学自身的问题为契机而建立的,它通过“康德问题”,向近代哲学尤其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本体论唯心主义展开论战,逐渐在认识论和本体论上展开新的观念。 新实在论批判了本体论唯心主义哲学的“自我中心困境”性质,肯定了本体论对于认识论的基础作用。一方面断定了认识对象、客体具有不依赖于人的心灵和主体的客观性、独立性,以此反对本体论上的唯心主义而坚持实在论;但另一方面又指出,它所讲的具有独立

认识论、方法论

壹、说明何谓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一本体论的内涵 本体论(Ontology)是在讨论被调查事物的本质(essence)。本体论研究了存 在的本体,究竟是一物?抑或二物或多物?这便产生了一与多的数量问题。故就本体 论的数量而言,一般上分为一元论(Monism),或称单元论(Singularism),二元论(Bualism)、多元论(Pluralism)。简称单元论与多元论。另外,本体论研究存在的本体,究竟为物质?抑或精神?这就产生了心与物的问题。故就本体的性质而言,一般 而言分为唯物论(Materialism)、唯心论(Spiritualism)。 1.单元论与多元论 单元论是英哲华德为避免一元论此名称和心物问题的一元论混淆,故另以单元论 一词来代替。单元论认为宇宙是一个基本原素演化而成,或以宇宙的本体是一个个体 的存在(One Individual Being)。其意味主张「唯一」与「不动」。而反对「多」与「变动」。而单元论的思维方法,多为演绎法的、辩证法。例如:柏拉图以至善的理念,为一绝对原理,理念属于「模型」,现象则是依此模型而被型塑出来的。 多元论的主张,例如莱布尼兹认为宇宙由单子(Monads)组织而成,这单子是无量数的。而原子论派(Atomists)Democritus认为宇宙万物由原子构成,这原子是无量数的,所以他亦是多元论者。多元论的思维方法多为归纳法的、经验的。 2.唯物论与唯心论 唯物论主张「物质」为唯一存在,此为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宇宙根本为一物质的世界,可以离我思唯(心)而独立客观的存在。例如自然唯物论者费尔巴赫主张人身是物质的一部份,脑子是人身上的一部份,故脑子本身就是物质的一部份。而思维(心)附属于脑子,故物质不是精神(心)的产物,精神(心)才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论主张以精神或心灵为构成宇宙之基本原素。例如莱布尼兹认为宇宙由单子(Monads)组织而成,而单子的本质为心灵而非物质的,一切物质的东西,只能视为现象而不能视作实体,这些东西的基本实体,须求于众单子,其精神能力反映在万物,以全宇宙为心灵的范围,故称唯心论。 二认识论的内涵 认识论(Epistemology)在讨论什么可视为知识或事实(fact),即知识如何能 够成立,其性质为何,批判的与经验的知识分际何在,知识的验证标准为何等。(Harmon and Mayer, 1986: 287)一般把认识论所研究的范围分为下列四项: 1.知识起源问题-以理性主义、经验主义、批判主义三观点为例 理性主义(Rationalism)主张知识起源于理性,理性是先天的心灵能力;而经验 主义(Empircism)则主张一切知识的起源于经验,而经验则是后天的。经验主义者也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由我们的感官摄取物象而成。感觉获得经验和数据,加以反省组成了观念,便产生知识。批判主义(Criticism)则认为知识的起源和理性及经验都有关。例如康德认为知识之所成,必然有心灵以识物,是为「先天的」形式,也必然要外物供它作为摄取的对象,此为「后天的」材料,这调合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 2.认识对象问题-以观念论、实在论的观点为例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本体论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本体论 本体论的基本问题 ontology的根本问题是:“存在的最初分类是什么?”不同流派的哲学家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释。 这个问题使得在神学、图书馆学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方面都需要运用本体论的知识,而且反映到宇宙学、道德和审美观念上。另外存在论提出的问题还包括: 什么是存在? 什么是物质物体? 什么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用什么区别确定一个物体? “物质物体存在”的基本定义是什么? 物体的特性是什么? 存在的特性是什么? 什么时候物体不再存在?并不仅仅是变化。 为什么物体可以相对于虚无存在? 存在论历史 存在论最早可追朔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曾经定义存在论为“研究物体的存在的科学”。具体地说是研究物体的分类,也就是说:在什么情况下,一个物体可以被定义为“存在”。比如包括“普遍”的问题和“具体”的问题 观念,物体,联系 关于存在可以提出许多问题:“什么是存在?”“什么在存在?”“我是什么?”等,对于本体论来说,最基本的是找出什么是物体、什么是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启蒙时代笛卡儿提出的“我思故我在”开启了本体论基本问题的先例,但笛卡儿并没有深入研究,也认为没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他认为“我思故我在”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后来的神学家们也认为:“究竟是谁可以将这句话普遍应用到一切事物中?”当然只有上帝。但到了20世纪,当数理哲学,科学哲学和基本粒子物理学的新发现,将以前许多物质的所谓界限都打破了,人们不再满足于神学的说法。 实体和环境 在20世纪各个不同时期存在着形而上学的主观主义学派,客观主义学派,相对论学派等不同流派,后现代主义的实体哲学家们力图通过在不同环境下的哲学行动来重新定义上述的各个问题,主要依赖于生物学、生态学和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动物在自然和人工提供的环境中的认知情况。 命题相对于不同环境的变化,使得存在更难定义。如果人们说:“A是B”,“A必定是B”

知识创造机理从认识论到本体论

第20卷 第6期科 学 管 理 研 究Vol.20 No.6 2002年12月SCIEN TIFIC MANA GEM EN T RESEARCH Dec.2002知识创造机理:认识论———本体论的观点Ξ 元利兴,宣国良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052) 摘要:知识已经成为关键的经济资源,知识创造过程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在对知识创造过程有关文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知识创造过程从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角度进行研究,最终建立了基于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知识创造模型(E-O-ESCI)。 关键词:知识;认识论;本体论;SECI 中图分类号:G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15X(2002)06-0007-03 Knowledge Cre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Epistemological and Ontological Perspectives Yuan Lixing,Xuan Guolia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52) Abstract:Knowledges have become the key economic resources,and knowledge cre2 ation has increasingly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The paper analyses the knowledge cre2 ation process on the base of the previous studies,then set up an holistic knowledge creation model based on Epistemological,Ontological perspectives and SECI model. K ey w ords:Knowledge;Epistemological;Ontological;SECI 德鲁克曾经提出知识已经成为关键的经济资源,而且是竞争优势的主导性来源,甚至可能是唯一来源。这一观点现在被反复引述。Baldridge基金会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的300名CEO把知识管理放在仅次于全球化的第二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知识管理已经发展成为管理知识的一种更为活跃的方式,知识管理体现出组织基础设施、流程、智力资本和内部构架的含义,其目的是更好地创造、吸收、获取和应用各种知识。可以看出知识管理已经正在渗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其重要性也日渐突出。 知识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创造和获取知识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对知识创造过程从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观点对知识创造机理进行研究。 Ξ收稿日期:2002—08—26 作者简介:元利兴(1973-),男,汉族,河北沙河市人,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战略管理、跨国经营与跨国投资。 宣国良(1941-),男,汉族,上海人,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 向:战略管理、跨国经营与跨国投资。

本体论与认识论

本体论与认识论 摘要:本体论是研究哲学所无法绕开的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哲学上发生了几次重大的转向,哲学的研究 视角也不断的发生改变,但本体论哲学并没有随之覆灭,本体论哲学 试图从人所从来的终极存在,始初本基中去理解和把握人的存在本 性、行为、根据以及前途命运的一种理论方式,这种形式逻辑的哲学 与经验世界相分离,但它的这种高高在上的地位并不因远离生活而失 去价值,相反却像明灯一样,指引着人们。 关键词:本性终级存在纯粹原理形式逻辑实在意义 一,导论 哲学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试图为人类提供某种关于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终极性的根据、尺度和标准,也就是为人类提供某种安身立命之本,这就是哲学的终极关怀,也就是哲学的本体论追求。 一般哲学史著作都认为,与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相比,近代西方哲学发生了研究重心的转换,即从重点研究“本体论”问题转向重点研究认识论问题,简称认识论转向(epistemological turn);现代西方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相较,又发生了一次转变,从重点研究认识论问题转向重点研究语言问题,即所谓“语言转向”(linguistic turn)。这种概括有一定道理。但是,近现代哲学所发生的两次“转

向”,并不意味着作为最古老和最基础的哲学分支——存在论的消失;相反,在近代哲学中,按照本体论的方式去探讨存在论问题的取向,特别是继续把它作为一种哲学观念和哲学型态来看待的局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未根本改变。只是在休谟和康德具有摧毁性的批判之后,传统本体论哲学所探讨的问题才成为可疑或必须“存疑”的问题。“存疑”不等于问题的取消,而只是要求对本体论的基础进行“审查”(如康德)。因此,在康德之后,黑格尔通过重建理性工具,又重新恢复了本体论哲学的基本信念。本体论是研究哲学所无法绕开的结,然而,本体论研究的内核是什么?研究本体论的意义何在?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反思,二,本体论的概念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首先把哲学规定为关于“本体”之学,按照他的理解,这种本体之学的目标是寻找“万物始所从来,与其终所从入者,其属性变化不已,而本体常如”的东西。西方哲学中第一次提出“本体论”(ontology)这个术语并为之下定义的是近代德国哲学家沃尔夫,黑格尔曾转述过它的定义:“本体论,论述各种有关‘存在’的、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认为存在是唯一的、完善的;其中出现了唯一者、偶性、实体、因果诸范畴;这是抽象的形而上学。”①我们可以简单的说本体论就是关于“存在”的学说。由于形而上学是以本体论为主要内容的,人们常把形而上学等同于本体论,康德哲学使西方形而上学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故而人们称康德以前的西方形而上学为“传统”形而上学。高清海先生在分析亚里士多德对“本体”观念的理解时指出:“所谓本体论,顾名思义就是试图从人所从来的终极存在,始初本基中去理解和把握人的存在本性、行为、根据以及前途命运的一种理论方式。从这种理论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89页。

认识论本体论

西方哲学中的新人本主义思潮,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系上,与科学主义各流派不同,他们一般地不否定本体论,并在自己设定的本体论基础上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由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唯意志论所开创的,并先后由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属于神学人本主义的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等流派所承袭和发展了的新人本主义,其共同特点是以人本位来观察世界,分别以不同的概念,如“意志”,“生命”、“存在”、“人格”、“意识”等作为世界的本体;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一元论则主张以实践为本体。它们的基本特点是在本体论中突出主体、突出实践的作用。合理地强调主体和实践在历史活动和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有意义,但把主体和实践当作世界的本原、本体,就超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有意义。 西方哲学中的新人本主义,把“人”、“实践”提高到本体的地位,借此歪曲马克思主义,并用被歪曲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比如,自马克思的早年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被发现后,一些西方学者借助于《手稿》里马克思的早年思想中残留下来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痕迹,企图用人本主义来代表马克思的思想。他们认为,“马克思在实践范畴上把人与自然统一起来,这就是真正的统一;而恩格斯试图在物质范畴上强调世界的统一性,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⑤;“恩格斯与马克思不同,他所描述的那种自然界对于马克思来说是根本不存在的”⑥。也有人说,马克思对自然界根本就“没有兴趣”,而恩格斯只承认自然界的“独立存在”,忽视了人的能动性,使人脱离实践。如此等等。 西方的新人本主义思潮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哲学界。国内哲学界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在人和人的实践之外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没有意义的,本体论是旧的哲学观念,是“旧有的思维框架”,“僵化的思维模式”,“只有废除传统的本体论”,“打破本体论的思维模式”,“超越唯物唯心的对立”,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质。所有这些议论,其核心意图似乎不在于取消本体论,而是取消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本体论,用实践本体论取代之。由此,似有必要澄清以下三个理论问题: ①马克思主张实践一元论,还是与恩格斯、列宁一样主张物质本体论? ②物质本体论是否已经“过时”?它在现时代是否还有意义? ③用实践本体论来取代物质本体论能否实现“唯物唯心对立的超越”?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应当毫不怀疑地肯定,马克思是主张物质本体论的。即使在马克思主义早期著作也可证明这一点。当然,不容否认,早年马克思和后来的马克思,思想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如早期《手稿》中遗留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想烙印,谈了许多人性、人性异化、人性复归等问题。但丝毫不意味着他在哲学世界观上主张人本主义。同样,马克思在《手稿》中用大量的篇幅阐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但丝毫不能表明他在哲学上主张实践本体论。恰恰相反,“劳动异化”本身就宣告了不是一切实践都是合理的,不可认为实践就是一切。那些反人性的、反自然规律的实践只能把人们带进文明的阴沟,破坏实践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大自然。在实践和大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至少讲明了三个观点: 首先,自然界是人的类生活,即实践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说:“人的万能正是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就它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言,其次就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而言--变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⑦又说:“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⑧他还明确指出,人直接就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也是受动的、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物,这就是说,他的情欲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在他之外存在着的。“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⑨

本体论

编辑词条本体论 目录 什么是本体论 本体论的研究 本体论其他表述 如何构建一个简单的本体 本体论的基本问题 编辑本段什么是本体论 ontology 本体论:Ontology(本体论)一词是由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Goclenius,1547-1628)首先使用的。此词由ont(?ντ)加上表示“学问”、“学说”的词缀——ology构成,即是关于ont的学问。ont源出希腊文,是on(?ν)的变式,相当于英文的being;也就是巴门尼德的“存在”。“本体”的研究,在希腊哲学史上有其渊源。从米利都学派开始,希腊早期哲学家就致力于探索组成万有的最基本元素——“本原”(希腊文arche,旧译为“始基”)。对此“本原”的研究即成为本体论的先声,而且逐步逼近于对being 的探讨。之后的巴门尼德深刻地提出,“是以外便无非是,存在之为存在者必一,这就不会有不存在者存在”。并且认为存在永存不变,仅有思维与之同一,亦仅有思维可以获致此真理;而从感觉得来者仅为意见,从意见的观点看,则有存在和非存在,存在既非一从而有变灭。巴门尼德对being(是,存在)的探讨,建立了本体论研究的基本方向:对于被“是者”所分有的“是”,仅只能由思维向超验之域探寻,而不能由感觉从经验之中获取;此在超验之域中寻得之“是”,因其绝对的普遍性和本原性,必然只能是一。不过,这一点只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才能真有领会,与他同时的希腊哲人或多或少地有所忽略。因而,如原子论者虽然也区分了真理认识和暗昧认识,认识到思维与感觉的不同;但其探寻的“本原”可否由经验获致却极模糊,因而实际上并未能区分超验和经验。而在苏格拉底那些没有最终结论的对话中,已破除了经验归纳方法获取真理的可能性;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则鲜明地以超验世界的“理念”为真理之根本。 编辑本段本体论的研究 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本体论的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各派哲学家力图把世界的存在归结为某种物质的、精神的实体或某个抽象原则。巴门尼德提出了

实践的观点与“本体论”问题(一)

实践的观点与“本体论”问题(一) 【英文标题】TheRracticalViewandtheOntologyQuestionYangXuegong 【内容提要】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就其性质而言是“物质本体论”而非“实践本体论”;实践观点的本体论意义在于:它为解决本体论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实践论的哲学思维方式;这种意义无论在理论和逻辑上都具有优先性。学界关于实践观点之本体论意义的几种不同说法,如“类推说”、“统摄说”、“论证说”等,是笔者不能赞同的。 【英文摘要】ThisthesisstatesthatthenatureofontologyofKarlMarxsphilosophyismateriala ntologybutnotpracticeantology.Thesignificanceofpracticeofantologyliesinth atitprovidesanewmodeofthinkingtothesolutionofantologicalproblem,thatis ,practicalmodeofthinking.Thissignificancehasthepriorityoverthetheoryandl ogic.The-rehavebeenseveralargumentsonthis,suchasanalagytheory,proofth eory. 【关键词】本体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还原论思维方式/实践论思维方式 Antology/AntologyofMarxspholosophy/Reductivemodeofthinking/Practica lmodeofthinking 【正文】 在我国哲学界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中,一个问题正在成为论争的焦点,这就是:实践的观点是否具有以及具有怎样的“本体论”(注:从

“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

“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 “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贺来) 在哲学和哲学史研究中,有一个流行甚广、影响甚大的观念,那就是认为整个哲学经历了一个从古代“本体论 ”哲学——近代“认识论”转向——现 代“语言学转向”的演变过程。应承认这种概括有一定理论依据,因而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某种解释力。但是,任何普遍性的概括都不免以遗漏和牺牲具体性和差别性为 代价,如果把上述哲学史演化模式绝对化,甚至视为理所当然的理论教条,那么就可能模糊哲学史的真实面貌,并遗漏重大的哲学问题。 在本文,我们将通过对“认识论转向”的具体分析来说明这一点。我们的基本观点是:把“认识论”与“本体论”并列为两个独立发展 阶段的观念是不严格和不准确的,相反,在所谓“认识论转向”后面,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本体论意蕴,“认识论”并没有如通常所理解的那样实现相对于本体论哲学的“根本转向”,而是与本体论不可分割地内在联系在一起。因此,当使用“认识论转向”来总结近代哲学并以之与“本体论 ”相区别时,我们应对这种概括的特定意义和理论有

限性保持清醒的自觉,以免导致对复杂的思想史的简化和对重大哲学问题的误解。 一“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旨趣 “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首先体现在“本体论”构成了近代认识论转向的内在动机和深层旨趣。 众所周知,本体论是古代哲学的根本课题,它所要解决是:世界万物的统一性根据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和把握多种多样、变化无常的现象后面起支配作用的最为根本的原理与原因?用亚里斯多德的说法,古代哲学所要研究的就是“实是之所以为实是,以及实是由于本性所应用的秉赋”(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第56页,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考察的是“实是之所以这实是和作为实是所应有的诸质性”(同上,第61页。),寻求的是“事物之所以成为事物者”和“事物所依据的根本”,即事物的“本体”和本体的“原理和原因”(同上,第57页。)。 古代哲学提出“本体论”课题,其本意是为了把握世界的“统一性”,但为此它所采取的却是一种分裂世界、分裂存在的方式。为了把握“存在”,它在现存可见世界背后悬设了一个不可见的超验

认识论

本体论: 对本体论这个词的定义虽然有各种不同,但一般对它还是有一定的的理解。大体上说,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所用的本体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别。 从广义说,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的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 这两种用法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仍同时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采取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立、或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立的方法,而以辩证唯物主义说明哲学的整个问题 认识论: 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 唯心主义认识论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坚持从意识到物质的认识路线。不可知论否认客观世界可以被认识。 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指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的哲学理论。亦称知识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等等。在哲学史上人们曾用不同的术语表述认识论。I.康德曾用gnoselogy这个词表述;德语中的认识论一词是Erkenntnis Theorie,曾由康德主义者K.L.莱因霍尔德在他的《人类想象力新论》(1789)和《哲学认识的基础》(1791)中使用过;1862年E.泽勒在他的《论认识论的任务和意义》一书中采用了这个术语,以后它便流行开了。英语中的theory of knowledge一词,是德语Erkenntnis Theorie一词的英译;epistemology一词则是由苏格兰哲学家J.F.费利尔在《形而上学原理》(1854)一书中首先使用的,他把哲学区分为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部分。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从孔子到孙中山,都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提出许多深刻的思想。中国古代先贤在研究知行关系时,有的强调知先行后,认为行就是知,知就是行,展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行的意义,提出了带有唯心论色彩的以知为基础的知行统一论;有的强调“行”对于“知”的重要性,认为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提出了以行为基础的知行统一论。这些理论思维的成果对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行和知的关系问题,是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1] 人类从它形成开始,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认识。但是,对认识本身进行认识和研究,并形成作为哲学组成部分的认识论,则是同哲学的产生相联系的。认识论的任务是揭示认识的本质,

哲学与认识论关系研究

哲学与认识论关系研究 我们知道,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等等。认识论上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认识论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坚持从意识到物质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实在,强调认识是人对客观实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则进一步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认识论作为一种哲学学说,哲学与认识论的关系需要我们去研究。 1964年8月24日,毛泽东在北京同于光远、周培源的谈话中,提出了哲学就是认识论的论断。这次谈话是毛泽东读了日本科学家坂田昌一的《关于新基本粒子观的对话》文章后进行的。1963年8月,《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杂志(季刊)复刊第1期刊登了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的《基本粒子的新概念》,毛泽东看了这篇文章后,很赞同坂田昌一的观点。坂田昌一的文章是一篇很尖端的物理学论文,其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基本粒子的一般方法和原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物质的无限可分性的观点。比如,文章第一部分的标题是“基本粒子并不是物质的始源”,提出“电子也是无可穷尽的”、“场论不是最终的”理论。毛泽东非常赞同坂田昌一的这些观点。1964年,他在不同的场合反复提到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其基本意思是说:“坂田说基本粒子不是不可分的,电子是可分的。他这么说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上的。世界是无限的,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穷无尽的。宇宙从大的方面看来是无限的,从小的方面看来也是无限的。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无穷无尽的。在谈话中,毛泽东讲到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工具,提出了哲学就是认识论这一著名命题。 毛泽东关于“哲学就是认识论。”这个论断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40多年来,我国学术界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有人说:“这仅仅是即兴而谈,似无深意。”也有人说:“把哲学归结为认识论,混淆了认识论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从而取消了哲学的研究。”我们认为,哲学就是认识论,同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哲学的论述是一脉相承完全一致的,是对哲学的本质的科学概括。其实,早在1937年,毛泽东在《辩证法唯物论提纲》、《实践论》、《矛盾论》和1938年写的《论持久战》等等著作中,就已经说明了世界观同方法论是一个东西;辩证法、认识论、论理学也是一个东西;认识论就是辩证法,辩证法就是认识论。这些论述就已经包含了哲学就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思想,只是没有明确地作出这样的概括罢了。下面,我们对哲学就是认识论的观点从几个方面作出具体论证。 一哲学与认识论是“二为一体”的,哲学就是认识论,是对哲学本质的科学概括 1.哲学就是认识论,这是毛泽东根据恩格斯和列宁的有关哲学的论述而作出的科学概括。哲学就是认识论,也就是说,哲学与认识论是“二为一体”的,这是毛泽东根据恩格斯和列宁的有关哲学的论述而作出的科学概括。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

第一节 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问题

第一节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问题 晴朗的夏夜,当我仰望广袤无垠的星空,心里便会涌起一种神秘的感觉和无限的遐思。这些星星到底存在于这个宇宙有多少亿万年了?它们因何而生,又因何而灭?浩瀚的宇宙中,是否有和人类同样的生灵在生生息息,以及和我思考同样的问题?我们的宇宙最终会走向何方?如果说万物皆有生灭,那么我们这个地球或者我们人类亦不能例外,那我们人类存在的意义何在,她会不会象一缕青烟随风而逝,永远的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 而当我把目光从远处的星空收回到自己身边,另外一些困惑又会悄悄浮上心头。我自己又是因何而生,又因何而灭?我自己为什么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死?我为什么活着,意义何在?为什么我有烦恼?有时会高兴或生气?我死后我还存在吗?有没有灵魂?“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凡此种种,谜底何在?谁能解惑。 一、本体论 1.本体论的涵义 上面的所有问题,都可归结为一个问题,即这个世界(包括人自身)到底是什么样的?它的本质如何,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及运行规律是怎么样的?这就是所谓的本体论。这些关于世界本质的问题从古至今都有人在思考和探索,无数的圣者和哲人为此贡献毕生。他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某些基本问题和观点 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 一直以来,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将这个世界分成两个相对不同的部分,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或者说外部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物质世界相对于人的精神活动,是一种外在的东西。物质世界的事物有些我们可以看到,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等我们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物理世界另外一些东西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如周围的空气,频率范围之外的光波和声波,但很多情况下我们借助于先进的仪器可以确定它们的存在。一般来说,物理世界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直接观察或通过仪器间接观察到。 而人的意识世界或心理世界的活动是一种内在的东西。一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借助于仪器也是如此,只能观察到相应的生理或神经活动)。我们只有某种模糊的体验和感觉。比如我们心中不断变换的念头或想法,思考问题时的内心活动,我们的情绪和情感活动,高兴或悲伤,痛苦或恐惧,焦虑或抑郁等等,这种念头或活动到底是如何产生和进行的?借助于什么样的介质来完成这些操作?我们自己或者别人都不能清晰的观察到,只能是某种模糊的体验。尽管有时也能相应的在外显行为上部分表露出来。 唯物和唯心 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到底哪个是第一位的?意识是在物质基础上产生的,还是相反?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关系如何?对于这些问题,历史上就有唯物论、唯心论以及二元论等等。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位的,最根本的,意识是在物质的基础上产生的。外部客观世界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世界是独立存在的。而唯心论则持相反观点,认为意识或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意识是第一位的,最根本的。意识决定物质。二元论则采取折中观点,认为物质和意识同时是世界的独立的本源,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