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后美国劳工运动的特点分析

战后美国劳工运动的特点分析

战后美国劳工运动的特点分析
战后美国劳工运动的特点分析

2002年第2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Jun12002 (总第72期)Issues of Contemporary World Socialis m A Quarterly,No12 =国外社会主义纵横>

战后美国劳工运动的特点分析

李会欣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战后美国劳工运动体现着鲜明的美国特色。其中,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劳工组织的分散性、工会官僚主义等特点严重制约了劳工运动的发展与进步,关系着美国劳工的未来,必须予以重视和改善。

=关键词>战后;美国;劳工运动;特点

=作者简介>李会欣,1969年生,女,河北石家庄人,讲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99级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是美国劳工运动。

=中图分类号>D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574(2002)02-0058-10

纵观战后几十年美国劳工运动发展的历程,纵然有起有伏,有正有误,但终归是根植于美国社会的大背景之中,有着其自身的特点。美国劳工运动的主要组织是劳联)产联,从劳联)产联的理论和实践来看,美国劳工运动有其鲜明的特点。

一、以实现美国社会的经济公平与社会公正为目标

劳联-产联5章程6的5前言6中指出,劳联-产联/决心要满足人们对自由、公正和团结这样的人类精神的向往;要促进个人和团体的自由;要消除各种形式的压迫、贫困和残忍;要同所有人联合起来,不论其民族或信仰如何,只要其珍视民主事业,听从团结的召唤,都应该把他们团结起来;要以这些成就为我们的星球增光添彩0。第二章第一条也规定,劳联-产联的目标是/帮助工人提高工资水平,调适工作时间,改善工作条件0。劳联-产联领导人在公开的演讲和出版物中也曾多次做过这样的表述,劳联-产联的目标和使命是改善劳工家庭的生活,把经济公平和社会公正带给美国。总之,劳联-产联认为其目标是使劳工家庭享受经济公平和社会公正。之所以确定这样的目标,是因为劳联-产联认为美国存在着经济不公平和社会不公正现象。

在劳联-产联看来,尽管在20世纪美国经济总体上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失业率

低,就业形势较好,通货膨胀率低,工人的实际工资开始有所增加,但经济的繁荣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富足,美国存在着严重的贫富悬殊和社会不公。美国/联合争取公平经济研究所0近日公布的一项报告表明,从1990年到2000年的11年间,美国企业总裁的工资增长幅度高达571%,而普通工人工资的增长水平只有37%,扣除10年来的通胀幅度32%,工人实际平均工资增长无几。据美国5时代周刊6报道,目前美国老板的平均薪水是一般工人平均薪水的531倍!有经济专家指出,尽管不少人在积极推动提高工人工资,但在目前美国经济疲软、企业裁员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工人能不被裁减就算万幸了,哪里还敢奢望再增加薪水。在可预计的将来,工人和老板间的工资差距,继续拉开的可能性更大。[1]

社会不公还可以从美国的社会贫困状况方面表现出来。据美国官方统计,1970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数是2542万,1980年增加到297212万,1990年达到335815万, 1996年上升为3930万,贫困者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970年的1216%上升到1996年的1511%。[2]1996年,约有1360万名儿童饥饿或营养不良。每年有390万学生辍学,有500万美国人是文盲,9000万人被视为实际文盲。1999年,靠女性工资养家的家庭的贫困率是19%。1999年至2000年,1711%或1200万儿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998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12%的儿童没有享受到正常的医疗照顾。高收入家庭中儿童的这一比例也有5%。1999年,享受不到健康保险的儿童达1000万,占所有儿童的14%,其中西班牙裔儿童的比例是27%,黑人儿童的比例是18%。1999年,1118%的儿童因其家庭收入处在联邦贫困线以下而不得不忍受饥饿。收入高于贫困线家庭的儿童这一比例有119%。1999年,抚养儿童的低收入家庭面临着严重的住房费用负担(一般房租占其工资的一半以上),这样的家庭数目从1987年的140万增加到1999年的180万。[3]总之,劳联-产联认为,辛勤劳动并没有给工人们带来幸福的生活,他们仍然在贫困中挣扎。即使在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预算出现盈余时,社会的不稳定、不安全因素依然存在。劳联)产联认为,国家应该努力保证经济稳定和所有劳工家庭的生活安全,应该继续加强以工人利益为出发点的项目建设,例如健康保险、残疾人保险等;雇主应该继续予以支持并资助社会救济项目,为劳工家庭提供保护。然而,近年来,雇主对社会福利项目的资助大大减少,相继把这部分花费转嫁到工人头上,而且为了逃避对工人应尽的责任,雇主们纷纷变换雇佣形式,这使对劳工家庭的保护程度大幅度减弱。同时,美国主要的联邦社会保险项目,包括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法,也因移交、分解或使基本的社会福利制度私有化等而受到威胁,而这些基本的福利项目恰恰是灾难时期保护劳工家庭利益唯一的缓冲器。所以,美国劳工必须坚决反对任何对基本社会福利的攻击行为,工会有责任为建立一个广泛的社会保障网而斗争,有义务为保护所有劳工家庭的健康、福利和经济安全而奋斗。[4]

为了实现美国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正,在劳联)产联看来,要做到:

11保护公共福利和国家社会保险体制的正常运行。国家安全网的运行方式,直接关系着劳工家庭能否真正享有社会保障。劳联-产联反对把社会保险私有化,同样也反对把联邦项目的管理权利移交给各州,反对把一些重要保险项目的管理权从公共雇员手

里转移到私人领域雇员手里。

21保护最低工资和工人应享有的基本生活标准。1938年,联邦最低工资法生效。自那时起,劳联、产联及其所属工会,就一直在为了保护法定工资标准和工资底线能够稳步提高而进行着长期且艰苦的斗争。1996年,劳联)产联通过斗争达到了提高最低工资的目标,弥补了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损失,当时里根政府和布什政府反对增加最低工资额。1998年11月,华盛顿州劳工委员会取得了巨大胜利,使提高州工资标准的提议获得通过,而且第一次使这样一个年最低工资标准得到执行。除了进行提高最低工资的斗争之外,劳联)产联在全国的近40个社区的确保通过地方基本生活保障法的运动中也扮演着领导角色。它反对在州一级废止5戴维斯)))贝肯法案6、5服务协议法案6以及类似法律的企图,而且还为扩大这些法律的保护范围,增强法律保护的力量而努力。劳联)产联表示将坚决反对任何破坏劳工保护法案的行为。

31反对工作场地伤害。劳联-产联主张制定工人人身安全标准,因为缺乏这样的标准,每年导致60多万名工人受伤,占工作场地伤害总人数的1/3。然而,这样的要求和提议却屡屡遭到大商业主和国会中保守派的反对和抵制。

41结束工作场所歧视行为。1964年,国会法律已命令全面禁止工作场所中的任何歧视行为。劳联)产联表示要继续努力,争取在职业、谈判桌、法院和立法机构等各个方面消除种族歧视,向女性和少数民族工人敞开曾对他们紧闭的大门,实现其要给予所有人公平机会的承诺。

51保护非标准形式就业的工人。过去20多年,雇佣关系已发生很大变化,全日制工作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工人从事的是所谓非标准形式工作)))临时性、部分时制或合同工作,这类工作工资低、福利少或没有福利,工作安全保障有限。从事这类工作的工人很少能受到合法的保护,因为工作保障法和社会保险制度所规定的安全网经常明确地把不能被称作雇员的人排除在外。劳联)产联决心要通过谈判、公共教育和联邦与州立法改革等途径,为从事非标准性工作的工人争取公平的工资与福利以及充分的工作保障。

总之,近30年来,美国今天的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条件为劳工家庭提供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劳联)产联认为,劳工运动应加倍努力以达到这个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劳联-产联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措施,主要包括:(1)组织更多的新会员。(2)加强利于工人的政治力量,要在各级政府部门为劳工家庭争取利益,要在劳工运动内部练就一支政治力量,使之能够在影响劳工家庭的公共问题上代表工人利益,从事有利于工人的活动。(3)工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要代表劳工家庭的利益,要改变工会的角色,使之从一个谈判组织转变成一种代表力量,这种力量能够使所有影响劳工生活(包括资本投资、产品和服务质量、工作计划等)的决定体现劳工的利益。(4)要使整个国家和社会都能够听到劳工的声音,重点要放在创建社区劳工委员会上,加强劳工与联盟的联系。可见,工会各个领域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工人的经济和社会利益而展开的。概括而言,劳联-产联认为,在谈判桌上、投票箱里以及任何权力行使之地,劳工组织都要为保护和改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为加强国家健康保险体系,为提高工资水平,为保护

工人的基本权利,为抵制公共福利和公共管理的私有化,为抵制对工作安全保障的侵蚀,为保证非标准性就业能够为工人带来利益而继续斗争。劳联)产联表示,它将以自己的方法为所有劳工家庭建造一个经济繁荣、工作条件优越的国家。可见,美国劳工的政治行动也是围绕着其经济公平和社会公正的目标来进行的。

二、意识形态色彩较浓

美国劳工运动在政治上较保守,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这一方面表现在冷战期间它与中央情报局配合,破坏进步工会,拒绝与左派领导的工会合作,进行反共的劳工活动方面。冷战期间,劳联-产联的美洲自由劳工发展协会曾与中央情报局合作,充当情报局的先锋,帮助推翻圭亚那、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智利的民选政府,支持波兰的团结工会。实际上,劳联-产联是美国政府推进海外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渠道。美洲自由劳工发展协会从政府那里获得大量资金,在4大洲的85个国家雇佣约100个专职人员和拥护者。他们的使命是推动外国工会与美国政府和商业利益合作。在遇到反抗的地方,如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和俄罗斯,劳联-产联就建立双重工会,与已有的工会进行竞争,或代替已有的工会。例如,在南非,劳联-产联支持1986年由盖特莎#布泽莱兹建立的南非工人工会联合会,使之反对南非工会大会。南非工会大会曾在南非的解放斗争中起着关键作用,是南非反对种族隔离的重要力量,曾使80年代的反种族隔离运动渡过了危机。后来劳联-产联还为布泽莱兹颁发了/乔治#米尼人权奖0。在南韩,它支持韩国工会联盟,反对韩国工会大会(现改名为工会同盟)。可以说,劳联-产联冷战期间的对外政策是/劳工帝国主义0政策。在国际性劳工组织的活动中,1948年,以美国工会为首的反共工会脱离世界劳工组织,组成国际自由劳工联盟,明确称其目的是反对共产主义工会,代表工人利益,反对雇主组织。

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中,美国劳工所进行的反对自由贸易、反对经济全球化、尤其是反对给予中国永久的正常贸易关系以及反对中国加入W TO等活动方面。1995年,/新声音0领导人主政劳联-产联之后,为了改变其国际形象,劳联-产联的确为改变其冷战政策做出了努力,但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却一直是个例外。虽然1997年劳联-产联会议把反共产主义条款从其章程中去掉,但现实表明它仍然难以割断与其反共历史的联系。美国劳工有着长期的反华历史。一个世纪以前,劳工就充当了美国反华运动的先锋。1882年,联邦政府通过5排华法案6。该法案不顾华人在美国铁路建设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对在美国的华人设置财产、移民、投票等众多方面的权利限制,也有驱逐中国移民,残害华人的事件发生。而那时的劳工对此法案表示积极支持和拥护,尽管没有起到主导作用,但工会却是该法案的提议者之一。早期的劳联一直禁止亚洲工人加入美国劳工运动。在劳联第一任主席塞缪尔#龚帕斯的领导下,劳联对中国和中国工人实行了排斥政策。1955年劳联与产联合并后,劳联-产联主席乔治#米尼及其继承人科克兰德都继承了美国劳工的反华传统,极力支持美国的冷战外交政策。到以/新声音0改革派自居的约翰#斯威尼,在试图改变与其他国家(包括古

巴)关系的同时,却唯独对中国的态度依然如故,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甚至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最近比较突出的劳联-产联反华的例子是,在1999年的西雅图事件、2000年华盛顿事件等一系列反对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街头运动中,劳联-产联的劳工领导人把运动的矛头指向了中国。他们极力阻止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他们打出的标语是/没有空支票给中国0。劳联-产联领导人多次表示,反华是其反对跨国公司控制的全球化运动的首要问题。其冷战反共意识仍然没有完全清除。

通常,这种保守化意识有一个思想前提,即/资本主义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0,它能够实现人类的尊严和公正。这种意识形态浓厚的狭隘观念与右翼人士的主张如出一辙,它不但无法使政府和国会制定与通过利于工人的政策和法律,而且还会对右翼势力回潮与泛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但会阻碍国际工人运动的团结合作,而且还会危及到世界的安全与稳定。这方面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有的工会领导人支持布什政府的导弹防御系统。

三、分散性

总体上看,美国劳工运动的团结性和凝聚力较差。这主要是由于:

11虽然劳联-产联5章程6对其所属工会的行动进行了大致的原则性规定,但并没有对具体的工会行动做出详细的说明。各工会在具体行动中基本上是各行其是。

21美国劳工运动实行的是/工会自治0原则。在不违背劳工整体利益和劳联-产联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各工会可以自主行动。劳联-产联5章程6也强调要给予其所属工会充分的自由行动权,以体现民主和自由。

31美国劳工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从历代领导人的讲话、记录和出版物中,可以看出,美国劳工运动没有自己独特的指导思想,没有自始至终坚持下来的思想主张,因而缺乏对广大工人的持久的号召力。劳联-产联5章程6中所强调的自由、民主和公正与社会上所认同的此类概念的内涵与解释并没有什么区别。

劳工运动的这种分散性特征,不但使劳工运动难以达到团结统一,而且也难以避免劳工内部的争夺和歧见,造成劳工运动整体力量的削弱。例如,在政治选举中,虽然劳联-产联总部每次都会告诉其工会会员要支持某位候选人,但在实际的投票中,总会有相当比例的会员不按照总部的要求去做。在1980年总统选举中,卡车司机工会没有按照劳联-产联的要求支持民主党,而却支持罗纳德#里根。根据1998年11月9日5纽约时报6发表的选举投票数据统计,自1980年以来,当工会95%甚至更多的政治捐款用来支持民主党时,有32%-40%来自工会家庭的投票人却支持共和党。在1996年总统选举中,36%的工会会员投票给鲍勃#多尔或罗斯#帕罗特。[5]在2000年总统选举中,虽然民主党10个最大的捐资者中有6个是工会组织,工会家庭的投票者占总投票人数的1/4强,工会家庭成员的投票比1992年增加了480万,但其中仍有30%以上的工会会员投票给布什。

再如,在工会开展组织新会员运动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会对同一个单位的相同的工人进行组织和宣传的情况,它们之间难免不发生冲突。2001年3月,为了组织数百万没有工会保护的医院工人,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已与加利福尼亚护士协会形成联盟。为了增加新会员,这个联盟要在医院工人中开展组织活动。然而,一些与健康照顾行业没有直接联系的工会也在试图把该行业的所有工人都组织起来,操作师工会、食品和商业工人工会、教师工会、通信工人工会、卡车司机工会、劳动者工会、公共雇员工会、钢铁工人工会和矿工工会都已经开始了争夺战。然而,新的健康照顾工人联盟认为,其最艰巨的任务将是同服务雇员国际工会成功地进行竞争。服务雇员国际工会是劳联-产联中最大的、发展最快的工会,已组织了71万健康照顾工人,数目比其他几个工会的总和还多,被劳联-产联当作该行业中的主导工会。

组织运动中的争夺战难免不使各工会的组织力量受到伤害,进而影响到工会大家庭的和谐。目前,国际服务雇员工会还没有公开表示要应对健康照顾工人联盟的挑战。但无论做何反应,人们预计服务雇员国际工会都会控告钢铁工人工会违反了劳联-产联章程。因为很显然,服务雇员国际工会已在健康照顾领域占据了优势地位。[6]劳联-产联内部不同工会之间争相组织相同工人的情况已发生了多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劳联-产联对其所属工会的组织权限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对违犯规定的行为缺乏有力的限制措施。

四、政治上缺乏独立性

美国劳工政治上独立性的缺乏表现在其对政府和国会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在政治活动中,劳联-产联基本上是按照政府和法律既定的规则在行事,很少有打破规则框架的情况发生。其为争取工人利益和权利而进行的斗争,也是以遵守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为前提的。美国劳工的政治活动有着其既定的法律和制度前提,是在美国既定体制框架内的活动,缺乏自己的独创性和灵活性。纵然有法律和制度强制性的因素在其中,也有适应美国国情的考虑,但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劳工在主观上习惯了与政府和国会之间惯有的联系,所以,甚至不曾有过丝毫的突破意念。劳工领导人认为,工会要做的是按照制度规定去争取工人的利益和权利,因此才有了类似/2000年2000人(2000年把2000名工会会员送进政府机构)0这样的计划。劳工领导人所强调的是要争取在决策过程中能够体现工人的声音,所以,在具体的政治活动实践中,他们往往会努力争取在各级政府和国会中担任职务。

冷战期间,劳工对政府和国会的依赖性毋庸多言,基本上充当了政府执行对外政策的排头兵,是美国政府对内对外反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忠诚力量。冷战后,虽然劳工反共的调子降低了一些,但从其对美国政府对外干涉行动的支持和默认中,不难看出其与政府仍然保持着较强的一致性。美国劳工若继续保持这种的态度,则很难与其他各国的工人实现真正的合作与团结,其国际工人团结的呼吁也将只是一句空话。从劳联-产联已有的行动看,在国际团结方面,它正试图改变过去的做法,但同其他工会一样,

它还在探索,试图在国家主义政策和已意识到的国际合作的需要之间寻找最佳的方案,也试图在真正的团结与外国干涉主义之间做出最佳的选择。这种探索将会是相当漫长和艰巨的,因为劳联-产联并没有弄清楚自己究竟该怎样做,其对国际团结与合作的呼吁,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所迫之下做出的选择。按照劳联-产联领导人的建议,其所提倡的全球公正与公平是在已有的全球经济体制和规则中添加有利于工人利益的社会条款。这样的主张虽有其客观性的一面,但同时也体现出劳联-产联对已有体制和制度认可的一面。在大跨国公司占据主导地位的全球经济体制中,劳联-产联主张的实现将是困难重重。

美国劳工运动独立性的缺乏还表现在其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政党,这也是美国劳工运动与欧洲发达国家工人运动的区别之一。因而,其在政党选举中,不得不在两大党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做出选择。没有形成代表广大工人利益的工人政党,虽然与美国的特殊国情有关,但与劳工运动自身因素也不无关系。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美国劳工领导人似乎对成立工党或劳工党或其他类似名称、代表工人利益的政党并不感兴趣,反而还对主张成立劳工党的工会(如美国护士协会)表现出敌对和不友好。劳工没有自己的政党,就无法使劳工的主张在激烈的政治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就更没有机会成为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主张。因而,劳工也只好跟随两大党,对其中稍利于工人的一党的主张予以支持和拥护,为工人争取有限的权利和利益。一些工会活动家在谈及美国劳工运动的未来发展时,主张劳工要建立自己的政党,争取政治上一定的独立性。这不无道理。

五、实用主义

这与美国劳工以经济利益为目标是相关联的,同时又由于劳联-产联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政治上缺乏独立性,所以美国劳工运动在具体的行动上时常表现出较强的实用主义色彩。通常认为,只要某项政策能够为工人带来现实的利益,就可以对其予以赞成和支持。国际机械师工会主席之所以对现任布什政府的导弹防御体系表示支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能够为其带来成千上万个就业机会。国际机械师工会是代表国防产业工人中的最大的工会,拥有会员75万。建筑工会和卡车司机工会虽然没有公开表态,但对导弹防御体系也有赞成的倾向,其理由是同样的。

同样,虽然布什政府的能源计划会对北极的野生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但它还是得到了卡车司机工会、建筑工会和矿业工人联合会的赞成与支持,这也是不难理解的。2001年5月,布什总统曾邀请12位工会主席到白宫讨论他的能源计划。该计划实际上是按照石油公司和能源行业的要求制定的。因为该计划承诺会增加几千个建筑业工作机会,所以得到了卡车司机工会、建筑工会和矿业工人联合会的拥护。而这项计划却允许在阿拉斯加的北极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进行石油开采。一位卡车司机工会的代表罗#布莱克说:/对布什的能源计划我们还有商讨的余地,我们并没有完全支持它。支持在北极的能源开采,是因为它会创造215万份卡车运输工作。我们赞成电厂和管道工程,也是

基于同样的理由。0[7]不惜对自然环境进行破坏,也要为工人争取工作机会,这不能不说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表现。

为了争取劳工选票,布什政府也会见了钢铁工人联合会主席里昂#杰拉尔德,讨论反对外国竞争,保护美国的钢铁产业问题。会见之后,布什表示要对钢铁行业的海外对手的/不公平0竞争行为进行调查,有可能会限制钢铁进口。于是,钢铁工人工会对布什政府的态度自然也就会发生转变。

美国劳工的这种实用主义态度,使其难免经常处于摇摆不定的状况之中,给人以不可靠的印象。这不仅会使其成为两党争相利用的工具,而且也给工人留下了难寄望于之的印象,因而在公众中难以树立良好的形象。

六、劳工内部分化与组合频繁

劳工内部频繁发生分化与组合现象,这是美国劳工运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分化组合频繁固然有着不少具体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如上所述美国劳工运动缺乏制度和思想意识上的约束,没有统一、公认的指导思想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劳联-产联就是由劳联和产联两个工会于1955年联合而成的,之后不断发生大小工会脱离劳联-产联,或劳联-产联开除某某工会的事件。其中,比较有名的是60年代美国反共狂潮中劳联-产联开除几个支持共产党或与共产党关系密切的工会事件,以及1968年因劳联-产联支持越南战争而发生的汽车工人联合会脱离劳联-产联的事件。后汽车工人工会又于1981年加入劳联-产联。此后劳联-产联内部仍不断发生分化组合运动:1996年劳联-产联的所属工会有74个,1998年减少到71个,2000年5月减少到68个,2000年底又减少为65个,2001年3月因木匠与工匠国际工会脱离劳联-产联,其所属工会又降至64个。2001年6月,美国最大的独立工会美国护士联合会加入劳联-产联,又使其所属工会增加到65个。2001年8月,加利福尼亚学校雇员协会应劳联-产联之请加入劳联-产联,成为其第66个有自治权的工会。

在劳联-产联各所属工会内部所发生的分化组合事件则更是难以记述。较有名的有:1996年5月,密歇根地区木匠委员会脱离底特律和密歇根市区及郊区建筑工会委员会;2000年9月,电子工人国际工会与美国通信工人工会合并;国家健康与人类服务雇员工会在1991年脱离劳联-产联工会后,又于1996年回到劳联-产联;1995年,新的针织纺织工业雇员工会由两个服装和纺织业工会合并而成;报业协会则与代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婴儿摇铃公司的通信工人工会合并等等。频繁的分化与组合几乎成了美国劳工运动的一大景观。

七、社会化倾向日渐突出

这是自斯威尼任劳联-产联主席之后,美国劳工运动所表现出的一个新特点。为了重建美国劳工运动,斯威尼领导下的劳联-产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建措施和方案,其

中体现了较明显的社会性特征。在组织运动方面,提出要重树工会形象,把美国工会建成全美国劳动者的工会,注重从社会中招募和培训新组织者,通过/工会之夏0、/六月中的七天0、/工作之声0、/神学院之夏0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培养新的工会组织者,加强与学术界、宗教界以及其他社会各界的联系,扩大工会的社会影响。在政治活动中,在积极参与选举活动的同时,则注重加强与各级政府官员的联系,使之关注劳工家庭问题,支持(至少不反对)工人的要求和主张;此外,还积极把工会会员送进政府部门,加重政府决策中工人利益的表达。在经济方面,则关心失业、贫富分化等公众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自己的建议和主张,要求实现经济公平和社会公正。在其他社会问题方面,劳联-产联开始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与环境保护主义者结成联盟,共同关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并开展防止污染教育与培训等各种教育活动;同时,劳联-产联也对艾滋病、童工、恐怖主义、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等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表示关心。总之,美国劳工越来越多地呈现出社会性的一面。

这一点从去年木匠和工匠国际工会脱离劳联-产联这一事件中也有所反映。工匠和木匠国际工会的财政部长安德里斯#西林斯除了责备劳联-产联华盛顿总部的职员太多和其组织发展工作速度与程度不够之外,还对其工会的脱离行动做出了另一种解释。西林斯接受采访时说:/劳联-产联已偏离了劳工运动方向,注意力完全转到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上,这些问题与增加工资、改善劳工的工作环境无关。0西林斯的工会政策观点在一个世纪之前就已有所发展。这种观点认为,工会应该远离政治,因为用于资助候选人身上的资金能够更好地用在组织活动、推进合同签订和解决工人疾苦上;认为工会会员的政治行为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工会活动,毕竟,对政治的支持会使工会内部产生摩擦,因为其会员所支持的政党总是不同的。幸运的是,这种关于工会职能的近视观没有能够占据上风,否则,美国工人可能永远也得不到社会保障、40小时工作周、加入工会的权利、职业安全和健康保护以及其他有助于劳动者、有助于国家富强的措施。可见,劳工运动的社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有社会思想的工会,其为会员而进行的斗争超出了/面包和黄油0此类问题的界限,而是扩展到低薪工人住房、进入较好的学校、净化环境和支付得起的健康保险等问题。这些工会使公众的注意力聚焦在由公司贪婪而衍生出来的问题、种族偏见问题、性别歧视问题、艾滋病传染问题、饥饿和无家可归的儿童问题、学校暴力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上,而且不只是局限于美国,而是遍及世界。对于问题的处理,工会帮助说服公众,使之了解工会有着不同于自私自利的/特殊利益0集团的原则和理想。当前,劳联-产联主席斯威尼与环境保护活动家结成的联盟,正受到来自建筑工会、卡车司机工会以及布什政府的威胁。如果劳工-环境保护者联盟破裂,布什政府就会很容易地把扩展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快捷贸易0职权的运用遍及到西半球。为此,工会领导人和主要环境组织的代表有必要共同举行一次会议,来商讨预防他们之间发生分裂。

对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表示关心是美国劳工的一大进步,它不仅会引起公众对工会的关注,还使其找到了与其他国家工会合作的切入点和共同点,利于加强与各国工会的联系与团结。但是,这只是开始,以此为基础的国际工会合作与团结究竟要发展到何种

程度,还要看劳联-产联未来的行动。

八、工会官僚主义

工会官僚主义一直是美国劳工运动中存在的痼疾,严重损害了工会的形象和声誉。虽然/新声音0派领导人决心要改变工会的官僚化状况,对与工人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关注,也实施了一些改善措施,如动员工人就劳动家庭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使之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和需求等。

但是,积习难改,工会官僚主义气息依然存留于美国劳工运动之中。这不仅从工会官员对工人罢工的强行干预、工会官员选举的不民主以及工会信息的不畅通等方面表现出来,而且也在工会官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方面有所体现。在2000年6月,卡车司机国际兄弟会举行的一场选举中,当时该工会的主席吉姆#豪法的代理人,西部地区副主席查克#迈克同豪法的竞争者利德海姆之间有一场关于工会官员是否该领取多份工资的争论。利德海姆认为,有的工会官员的年薪多于50万美元,应该废除这一工会官员拿多份工资的制度。而迈克则承认自己拿了双份工资(一份来自自己的地区,一份来自联合委员会),但他认为那是自己努力工作的结果,是自己应得的。同时,迈克还认为,国际工会官员领取每日75美元的食品补贴是合理的,而利德海姆则指出,成千上万的卡车司机的罢工福利却每周只有55美元。可见,在工会官员的工资和福利方面所体现出的工会官僚倾向是非常明显的,美国工会要克服其官僚主义弊端,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工会官员们需要从自身做起。

参考文献

[1]http://www1labournet1com1cn/xunli/haiwai/hai w ai1071htm。

[2]5美国统计摘要61995年,第480页。

[3]http://www1wsws1org/articles/2001/aug2001/welf-a24_prn1shtml。

[4]http://www1aflcio1org/AFL-CIO23rd Biennial Convention Book One1html。

[5]Part of the union,but not part of the party,http://www1je wishworldre vie w1c om。

[6]http://www1laboreducator1org/inside21htm。

[7]http://www1laboreducator1org/inside101htm。

(责任编辑:蒋锐)

黑人英语

黑人英语 全屏 发表时间:2013-5-10 11:30:25 浏览:6 评论:0 引言上世纪70年代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中,把黑人英语描绘成贫穷和愚昧的象征,否定了它的文化意义。黑人英语一般指的是那些居住在美国南部和其他地区大城市里,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所讲的英语。并不是所有黑人都讲黑人英语,而讲黑人英语的绝大多数是黑人。美国黑人英语(Black American English)是和美国标准英语( Standard American English)相对而言的。很多语言学家也把这种语言变体称作Black English, Black Vernacular English, 或者Afro-American Vernacular English。 黑人英语的产生和发展与黑人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有很紧密的联系。一般来说,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洋泾滨语阶段,克里奥语阶段,克里奥语解体化阶段和独立语言阶段。早期的黑奴贸易,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及母语迁移等都促进了黑人英语在美国的特殊社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黑人英语是一种特殊的英语变体, 也是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明显不同于标准英语的特征,了解黑人英语的主要特征将促进我们对黑人英语语言及文化的了解。 二.黑人英语主要特点 1.语音 1). “th”的发音。在标准英语中“th”有两个音,而在黑人英语中,依据它在词中出现的位置以及清浊辅音,它一共有五个音。a. 词头清辅音th发成t音。例如, “thin”发成“tin”, “thanks”发成“tanks”。 b. 词头浊辅音th发成d音。例如, “the”, “that”, “those”分别发成“duh”, “:dat”, “dere”。c. 词中清辅音和浊辅音th分别发成f

美国联邦法规第16部分

美国联邦法规第16部分(CPSC 16CFR)要求 2007-09-20 美国联邦法规与玩具有关的内容如下: 1、1303部分:关于含铅油漆和某些含有铅油漆消费品的禁令条款 1) 在1303部分,消费品产品安全委员会根据消费品安全条例(CPSA)15U.S.C.2057,2058第8.9章公布,供消费者使用的油漆和类似的涂层材料含铅或铅化合物(以金属铅计)不得超过总的不挥发油漆重量或干漆层重量的0.06%,否则则为危险品,禁止使用。下列消费品被宣布为禁止使用的危险品。 a) 用于儿童使用的,含有“含铅油漆”的玩具和其它制品; b) 供消费者使用的,含有“含铅油漆”的家俱制品。 2) 本禁令适用于(a)段所述的1978年2月27日后制造的产品,这些产品称为“消费品”,该术语已在SPSA第3(a)(1)中作了定义。法规包括上文述及的习惯为销售、使用、消费或家庭内外,学校、娱乐场等供消费者观赏的产品和分发的消费品。摩托车、轮船所用的油漆,不包括在本禁令的范围内,因为它们超出了“消费品”的定义。除了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产品外,本禁令还适用于售后被消费者使用的产品,如用于住宅、学校、医院、公园、运动场、公共建筑或其它消费者可能直接接触油漆表面的区域。 3) 根据(1)发现儿童触及的油漆、涂层含铅量超过0.06%,则有铅中毒的极大的危险。 2、1500部分:对危险物质和危险品管理及执行的法规: 2.1 1500.44 鉴别极易燃或易燃固体物质的方法 1) 样品制备 a) 颗粒、粉未和糊状的样品:把样品放入一个平底的矩形金属舟中,舟的尺寸为152.4mm ×25.4mm,深6.35mm。 b) 硬质或软质固体:测量样品尺寸,用金属环形架,夹子、环或其它装置,将样品固定,使其长轴水平放置,使样品最大表面积自然暴露。 2) 步骤:把制备好的样品置于无气流处,该处能在每次试验后进行通风和清洁。试验时,样品温度应保持在20℃~30℃之间。取一根直径不小于25.4mm的还在燃烧的蜡烛,使火焰与试验样品的长轴方向的端部表面接触5秒,或者一直到燃烧为止,然后移去蜡烛,用秒表测定样品的点燃后的自燃时间。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妇女生存状况与妇女运动研究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妇女生存状况与妇女运动研究 【摘要】:1920年代和1930年代处于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期,也是美国第一次女权运动和第二次女权运动之间的一个低潮期,此时美国社会经历了经济繁荣——危机——复苏的过程,处于一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急剧转变时期,美国妇女生活丰富多彩,其外表、行为、婚姻家庭和就业都呈现新的特点。1920年代随着经济的繁荣,出现消费社会,新的大众媒体促进了信息的沟通和全国性价值观的形成,美国妇女享受着现代化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其中特立独行的“新女性”群体尤其引人注目,成为1920年代女性自由与解放最突出的代表,并成为喧嚣的1920年代的象征。但随着大萧条的到来,美国妇女的生活状况急转直下,1930年代期间美国妇女的婚姻、家庭、就业都受到大萧条的的巨大冲击,她们承受着物质匮乏和精神痛苦的双重磨难,设法应对危机,努力维持家庭和自身的生存,她们不仅经受住了大萧条的考验,而且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有所提高。本文选取这个时期的妇女生存状态进行个案研究,考察此时美国妇女的婚姻家庭、就业和她们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的具体状况,指出这个时期美国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迁而变化。进而,在个案研究基础上,探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与妇女地位和角色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妇女的生存状态受到外部世界的规范,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变动对她们的生活有根本性的影响,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自身的努力是关键,其中经济独立是妇

女走向平等和解放的基础。无论在私人领域还是公共领域,女性的地位与角色很大程度取决于其经济独立能力,这是女性思想解放、个人发展的原动力,但经济平等不仅取决于生活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受制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这些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达到。同时,传统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同样是强大的,在女性走向平等和解放的道路上,观念上的解放与经济上的平等同等重要。本文共分为5个部分,具体安排如下:序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依据、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章主要观点。笔者认为,1920年代和1930年代期间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变动剧烈,妇女生活丰富多彩,但对1920年代和1930年代期间妇女状况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70年代以后才出现大量研究成果,对这个时期不同种族和阶级群体的妇女生存状态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对正确评价1920年代和1930年代期间妇女的地位和作用、全面了解这个时期的社会变迁起了重要作用,但大多数的研究侧重于展现妇女具体生存状况,而且多从“她史”角度进行研究,对社会性别关系中妇女地位和角色的变迁很少探讨,也很少把1920年代和1930年代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这为笔者利用已有成果、运用社会学、历史学和妇女学等方法、在“社会性别”角度综合考察这个时期妇女的生存状况及其地位和角色变迁留下了空间。第一章侧重分析1920年代妇女的生存情况以及其地位和角色变迁。本章首先分析了1920年代之前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变迁,笔者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妇女观,社会文化在20世纪初也逐步走向开放,部分妇女走出家门,进入劳【关键词】:1920年代

高一历史小论文范文

高一历史小论文范文 (华中师大来凤附中陈峰) 关于高一历史小论文,高一历史有一种题型,是就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某个话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这样的论文该如何写作,我们是否有什么参考性的范文能给大家提供帮助。下面是高一历史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析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的世界性大危机, 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 ,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分裂: 德、日等国乘机走上法西斯道路 ,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 美、英、法等国家走向垄断资本主义。其中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的严重后果和由此激化了的阶级矛盾, 部分地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困境,逐步恢复了社会生产力, 同时还使美国避免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并为美国参加反法西斯阵营和最后取得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沉重打击 1936年9月26日,英格兰银行为阻止黄金外流 ,保护英镑在国际汇兑中的有利地位,将银行利息提高到6 .5% ,致使原来流入美国市场达几亿美元之多的黄金从纽约倒流回伦敦 ,导致纽约证券市场的价格一度下跌。1 92 9年1 0月2 4日 ,纽约证券市场上有1300万股票易手。美国的劳动人民日益贫困由于大批工厂倒闭,致使大量的工人失业。“1929年,失业者约150万,占民用劳动力总数的3.1%,1930年10月近400万,1931年10月近1100万,1933年初约1200~1400万”。最严重时超过1500万,甚至可能高达1700万,占整个劳动大军的1/4。在业工人的工资也下降了30~50%,“1929-1933年,劳工总收入从530亿降至315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工资总额从近120亿美元跌至70亿美元。” 美国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大危机的袭击下,美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不断地激化,反对贫困、饥饿、失业和所谓的“保卫自由民主运动”到处可见。1931年夏,美国联邦基督教协会的一个委员会草拟了一份声明,严厉谴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公正。该协会的新闻公报———《基督教的社会理想》在控诉了不合理的体制后,还提出了许多改革方案,包括“对年老和失业者实施社会保障”。路易·斯安那州的联邦议员休伊·朗甚至提出要“共享财富”的复兴计划,并立即掀起了一个要求重新分配国家财富以拯救国家的运动。据统计,“1929-1933年,美国共发生了近3000多次罢工,罢工人数由90万增至156万。”他们强烈要求就业和救济。1932年夏,依阿华州农民进行暴力反抗斗争,他们用路障和暴力阻止载

黑人常用的俚语

O.G. - 即Original Gangster,用来指有案底的帮派份子。red rum - 就是谋杀(murder) 的意思,只是这里把它反过来写。Rolling 60's - 一黑帮的支派。set - 帮派分支。Set tripping - 帮派内斗。smoke - 杀人。Soldier - 没有案底的帮派份子。toa - 帮派间的义气。thug - 身无长物的人,也可以称为“恶棍”。TTP - 指Tree Top Piru,一黑帮的支派。up north trip - 被送往监狱。madhatter - 贩毒的人。slang - 贩毒。trap - 贩毒。rock star - 吸毒上瘾的人。primo, turbo, zootie - 此三名词皆为掺了可卡因的大麻。slab, snow - 皆指可卡因。smacked - 药效发作。through - 嗑药的兴奋状态。triple beam - 原来是拿来秤金子,但后来被拿来当作秤毒品的秤子。skins, zig zags - 皆为卷大麻烟的纸。sherm stick - 浸泡过精油的大麻烟。roll - 卷一管大麻。zooted - 抽大麻。spliff - 牙买加产的大麻烟。Vegas - 一家卖大麻烟的厂商。另外,还有许多大麻的同义字。像是:bammer, bonic, brown, bud, buddha, cannabis, cheeba, chronic, dank, doubage, ganja, grass, green, groove weed, hash, herb, home-grown, ill, Indo, iszm, Lebanon, Mary Jane, maui, method, pot, sess, shake, shit, skunk, stress, tabacci, Thai, tical, wacky, and weed. 都是大麻。phat - 当指女生时有两个意思:一为大屁股,二为外在的吸引力。shorty - 指女性时,意思就像baby 或honey。sister - 女性友人。skank - 有丑闻上身的女人。skirt - 就是指女生。trick - 贱女人,相当不雅的字眼。Accessory –男朋友/女朋友Ace –最好的朋友Bag –一瓶啤酒Beastie –形容一个人看起来很粗暴或具威胁性Blow up –变得有名气Bone – 1.香烟2.一首歌Booya –我赞成Break –在第一时刻现身Break night –熬夜Bump –音乐放得很大声Burn –香烟Bust on the scene –到达Cabbage –脑袋Check – 1.批评2.停手做…事Chop –丑人Deep –严肃的、认真的Dig –了解Dog –朋友Down with –狂热的Funky –1.原始的2. 难闻的、恶心的Hard, hardcore –猛烈的Heavy –严肃的Heffa –丑女Hood rat –邻居Keep it real–坦白说Loc –疯狂的Locin’–发疯了Main squeeze –某人最好的女朋友Nasty –性的吸引力Old school –老朋友Seeds –小孩子Sleep on –忽略Vibes –直觉的感应Whoomp! –超兴奋Wisdom –女朋友Word; word up –我同意形容一个人在rap - to break, bust, bust out, bust rhymes, fli, Freak the beats, freestyle, kick, kick the ballistics 打招呼- Ayo, Eh G, Hayo, S'up, Wassup, Yo 枪- bis, calico, flamer, four pounder, gak, gat(最常用), heat, heater, Joint, strill, toast 开枪-to blast, buck, bust a cap, dent, fade, gat,ice, lead up, smoke 杀了一个人-

美式黑人英语语言特征探析

西江月 2014年3月上旬刊作者简介:董筠(1981—),女,湖北武汉人,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外国语系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应用语言学及外国语言学。【摘要】关于美式黑人英语的本质的研究,其意义是多方面的。本文认 为,美式黑人英语本质上是一种独立的体系。它与标准英语之间的关系远比一种方言与其标准语之间的关系复杂得多,应该将它作为二种独立的语言进行研究。【关键词】美式;黑人英语;语言;特征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从日耳曼语族的一个小语种逐渐发展成为当 今世界的通用语言。英语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 并产生了多种英语变体:英国英语、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南非英语等都是英语的不同变体形式。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文化的输出,以及美国巨大的国际影响力,美国英语更是为大众所接受。由于历史的特殊性,美国是一个以欧裔 白种人为主,亚、非、 拉裔等民族所组成的国家。在这个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人口最多的国家中, 白人的标准英语占主流地位。而在少数民族中,黑人的数量居首位,人口总数达到两千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2%。他们所用的英语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正逐渐增大。美式黑人英语的发展,经历 了洋泾浜语阶段、克里奥语阶段、 克里奥语崩溃化阶段和独立言语阶段这四个阶段。 洋泾浜语阶段。洋泾浜语就是指操不同言语的群体为完成某种无限的交际需求而开展起来的一种混合性言语。洋泾浜语就是黑人英语的初 始方式,构成于17世纪,是非洲母语与便准英语的混合体。 克里奥语阶段。美国内战前,黑人英语已成为一种克里奥语。 克里奥语和任何一种母语一样能表达人类全部的生活经历,有使用者常用的词 汇、句法和标准的发音形式, 可以施行母语言语的任何功用。克里奥语崩溃化阶段。黑人的克里奥语在美国内战后进入崩溃化阶段。1863年1月1日,由联邦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公布的《解放黑奴宣言》正式施行。延续了二百多年的美国黑奴制度就此终结。黑人英语与美国白人的标准英语逐步接近。黑人的克里奥语英语进入崩溃化阶段。 独立言语阶段。近几十年来,一些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认为美式黑人英语已经发展为一种独立的言语,并有着内在规则变化的言语体系。 二、美式黑人英语的语言特征 2.1语音 2.1.1辅音的弱化。美式黑人英语由于受西非语言的影响,有些浊辅音的读音与其对应的清辅音的读音完全不一样,例如:他们将[b]、[d]、 [g],发成[p]、[t]、[k],并且有时还不发音。有时为了体现相互之间的差别, 只是把浊辅音前的元音读得稍重一些,例如:在heat 与heed 中。在辅音与元 音组合而成的音节中,其鼻音也可弱化,如在sum 、sun 、sung 等,只是词中元音的读音[a]受到了鼻音的影响,有些滑音。 2.1.2辅音的简化。辅音简化是美式黑人英语的一个明显特点。英语中的爆破辅音有[p]、[b]、[t]、[d]、[k]、[g]。美式黑人英语经常省略词末的爆破音,将side[said]发成sigh[sai],passed[past]发成[pa:s]. 2.1.3单词重音前移。 英语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单词的重音逐渐趋向开头音节。这一趋势在美式黑人英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police ,motel 等词的重音就移至词首。 2.1.4“th ”的读音。在标准英语中“th ”的发音为[θ]或[e]。美式黑人 英语将[θ]读作[f],[e]读作[v]。 2.2语法 句法是最能体现黑人特色的领域。在动词体系上, 美式黑人英语和标准英语差异最大, 与其祖先使用的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语最接近。最初的美式黑人英语语法系统的研究是基于对北方城镇青少年的口语数据的搜集得出的。这些分析表明美式黑人英语和标准英语最基本的差别在 于时态标记和“be ”的现在时用法上。 2.2.1时态。美式黑人英语中句子中动词只需表明一个或数个动词的时间概念就足够,其他动词可用动词原形表示。有时可以完全省略时态,只要上下文给出必要的时间提示。例如:在下面的一段黑人布道词中,布道者已清楚地表明他是在谈过去,因为他所讲的耶稣的生平及其献身都是过去,但是,句中所有动词都以动词原型形式出现,没有变形为动词过去时 “The man Jesus ,he come here.He die to save you from your sins!He walk the earth.He go among the thieves and try to Save the unrighteous.The master say whoever win let him come!” 另外,在美式黑人英语中,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动词词尾不加-s 。例如:She work in the hospital. 美式黑人英语有两种完成体形式:由been 构成的“遥远完成体”(remote perfect aspect)和由done 构成的“最近完成体”(immediate perfect aspect)。在这点上, 美式黑人英语和西非语言极其相似。(Ⅰ)遥远完成体中的been 表示一个明确的过去动作。这类完成体又分为两种形式:I been know him .(瞬间动作)I been knowin ’him .(进行动作) (Ⅱ)最近完成体使用助动词done 。在现代美式黑人英语中, 经常出现下列句子: 1.I done go . 2.I done went . 3.I done gone . 这三者用于不同的场合。1.用于最近现在时的句子里,2.用于过去时间,3.则出现于半形容词形的结构中。 2.2.2be 的用法。 系动词be 在美式黑人英语中的用法是非常独特的。如果一个动作、事件或状态不是经常发生,那么句子中的be 就会被省略。如:He in the house watchin ’TV 。系动词的形式is 和are 的缩写形式也可以省略。另外,在行为者不表示出来的被动语态中,be 也常被省略。例如:The factory burn in 1958.但是如果一个动作经常发生,那么谓语动词可以直接用“be ”,例如:They be out in the open air every night. 2.2.3句子结构。美式黑人英语另一个重要的特点体现在它的从句结构中。在美式黑人英语中常说:Can she go?和Where she can go?当把它们作为从句放入一个复合句中,得到的句子就是:I wonder can she go.,和I wonder where can she go.这时,从句的动词都置于主语之前。美式黑人英语中通过使用双重主语来达到强调的目的。比如:Betty ,she sad .美式黑人英语不仅可以省略从句中作宾语的关系代词,作主语的关系代词也可以省略。比如:He got a sister was here yesterday morning . 2.2.4否定。美式黑人英语有三种不同的否定形式:ain ’,don ’,dit ’n . 前两种也可写作ain ’t ,don ’t 。否定词ain ’t 的某些用法是美式黑人英语特有的。例如:ain ’t 用作单一过去否定形式,I ain ’t see (I did not see)。美式 黑人英语的一个特点就是使用多重否定。 在一个句子中,否定表达多次重复出现:I ain ’t see nothin ’like that no place .其意义相当于:I did not see anything 1ike that anywhere .(我从没在任何地方看到过这种东西)。仅就美国美式黑人英语中的语音和语法所进行的讨论中,不难发现美式黑人 英语中还有很多方面, 如它与美国标准英语之间的关系,值得研究。三、意义与启示 关于美式黑人英语的本质的研究, 其意义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美式黑人英语本质上是一种独立的体系。它与标准英语之间的关系远比一种方言与其标准语之间的关系复杂得多,应该将它作为二种独立的语言进行研究。 研究美国美式黑人英语的本质, 也具有社会学、教育学的意义。将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体系来研究,可以唤起广大公众对黑人处境及其黑人孩子受教育情况的关注,以便将更多的注意力用在改善黑人学生的学习上,提高黑人学生的自尊与自信,促进白人教师与黑人学生之间的相互 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 这在黑人学生成绩低下,辍学率居高不下,问题成堆的情况下,探索新的解决方法具有特别的意义。 【参考文献】 [1]Dillard J .L .Black English[M].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78.[2]Ferguson c .,Heath .s .B .Language in the usa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3]Mufwene S .S .What is African American English[A].In sonja L .Lanehart .ed .Sociocu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African American EngIish [c].Amsterdam,PhiI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1. [4]陈蓓.浅谈美国黑人文化对黑人英语的影响[J].湘潭大学学报,1994(1).[5]韩有毅.美式黑人英语的语言特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4).[6]刘锦明.黑人英语对标准英语的影响[J].现代外语,1996(1). 美式黑人英语语言特征探析 ■ 董筠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湖北武汉430000)文化语言·285·

iso技术委员会整理

JTC1 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 秘书处:ANSI美国 范围: Standardization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标准化 联系方式: 地址: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1899 L St NW, 11th Floor US-Washington, DC 20036 邮政地址: 25 West 43rd Street , Fourth Floor US-New Y ork, NY 10036-7417 电话: +1 212 642 49 00 传真: +1 212 398 00 23 电子邮箱: info@https://www.doczj.com/doc/6c6028611.html, 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6c6028611.html, 秘书处联系方式: 电话: +1 212 642 49 31 /+1 212 642 49 32 传真: +1 212 840 22 98 电子邮箱: lrajchel@https://www.doczj.com/doc/6c6028611.html, JTC 2 Joint Project Committee - Energy efficiency and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Common terminology 项目合作委员会-能效和可再生能源通用术语 范围: Standardization in the field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Common 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标准化- 通用 秘书处:France (AFNOR) 法国 地址: Association fran?aise de normalisation 11 rue Francis de Pressensé FR-93571 La Plaine Saint-Denis Cedex 电话: +33 1 41 62 80 00 传真: +33 1 49 17 90 00 电子邮箱: uari@https://www.doczj.com/doc/6c6028611.html, 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6c6028611.html, 秘书处联系方式: 电话: +33 1 41 62 86 59 传真: +33 1 49 17 90 00 电子邮箱: sylvie.fernandez@https://www.doczj.com/doc/6c6028611.html, TC 1 Screw threads 螺纹 范围: Standardization of series of internationally interchangeable fastening and traversing screw threads with a minimum variety of basic profiles, pitches and diameters including tolerances and verification. 国际上关于螺纹的互换固件和测量的基本模型,螺距,直径的公差和检验方面的标准化。 秘书处:SAC中国 联系方式:暂无 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6c6028611.html,/livelink/livelink/open/tc1 TC 2 Fasteners 固件 范围: Standardization of dimensions, tolerances, mechanic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test methods and acceptance procedures of fasteners. 紧固件的尺寸,公差,机械和功能特性,测试方法和验收制度的标准化。 The term fastener covers all types of products

5.1劳动节的由来

5.1 劳动节的由来 篇一:“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 1、来历 1886 年 5 月 1 日,美国芝加哥 20 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 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 5 月 1 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意义:工人斗争取得可喜成果,工人的工作时间普遍缩短。在工人的 压力下,一些国家的政府颁布了有利于工人利益的法律,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斗争信心,也为国 际工人运动积累了富贵经验。 2、意义 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 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才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所以, 人们才这么注重劳动节。 3、简介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或者 May Day),是世界上 80 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 共同拥有的节日。1889 年 7 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 议,规定 1890 年 5 月 1 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 5 月 1 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 1949 年 12 月作出决定,将 5 月 1 日确定为劳动节。 1989 年后,国务 院基本上每 5 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 3000 人左右 5 月 2 日施光南逝世纪念日 施光南(1940 年 8 月 22 日—1990 年 05 月 02 日),被称为“时代歌手”,为新中国成立 后我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祖籍浙江金华市源东乡叶村,为中国成立后我国自己培养的 新一代作曲家, 被称为“时代歌手”。 曾任全国青联副主席、 中国音协副主席、 中共十三大代表。 1990 年 4 月 18 日中午,施光南兴致很高,还与夫人开玩笑,故意藏起她的车钥匙。直 到夫人上班时间到了,目送着她离开家门。紧接着发生的事情洪如丁一辈子都忘不掉。洪如丁 在工作中, 女儿突然打电话告诉她: “爸爸唱歌的时候, 手突然麻木, 已经把他扶到了沙发上。 ” 并急切地叫她赶紧回家。因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洪如丁半信半疑地回来了。母女俩把施光南送 到了医院。接下来的事情让人出乎意外,医院通知单位来人。洪如丁当时就懵了:经诊断,施 光南得的是脑溢血。 医务人员全力抢救 14 天, 但是施光南的心脏还是于 5 月 2 日停止了跳动。 洪如丁后来才了解,其实当天晚上,施光南已经是脑死亡了,照西方医学观点,病人出现脑死 亡就意味着去世了,所以这天就成了施光南的祭日。 “五四”中国青年节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 1919 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 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 年,陕甘宁边区西北 1 / 7

一些美国黑人常用俚语_-_American_Slangs

?一些美国黑人常用俚语 - American Slangs 美国黑人常用俚语 - American Slangs 2010-08-18 20:03:56 来自: Afra O.G. - 即Original Gangster,用来指有案底的帮派份子。 red rum - 就是谋杀 (murder) 的意思,只是这里把它反过来写。Rolling 60's - 一黑帮的支派。 set - 帮派分支。 Set tripping - 帮派内斗。 smoke - 杀人。 Soldier - 没有案底的帮派份子。 toa - 帮派间的义气。 thug - 身无长物的人,也可以称为“恶棍”。 TTP - 指 Tree Top Piru,一黑帮的支派。 up north trip - 被送往监狱。 madhatter - 贩毒的人。 slang - 贩毒。 trap - 贩毒。 rock star - 吸毒上瘾的人。 primo, turbo, zootie - 此三名词皆为掺了可卡因的大麻。 slab, snow - 皆指可卡因。 smacked - 药效发作。 through - 嗑药的兴奋状态。 triple beam - 原来是拿来秤金子,但后来被拿来当作秤毒品的秤子。skins, zig zags - 皆为卷大麻烟的纸。 sherm stick - 浸泡过精油的大麻烟。 roll - 卷一管大麻。 zooted - 抽大麻。 spliff - 牙买加产的大麻烟。 Vegas - 一家卖大麻烟的厂商。 另外,还有许多大麻的同义字。像是:bammer, bonic, brown, bud, buddha, cannabis, cheeba, chronic, dank, doubage, ganja, grass, green, groove weed, hash, herb, home-grown, ill, Indo, iszm, Lebanon, Mary Jane, maui, method, pot, sess, shake, shit, skunk, stress, tabacci, Thai, tical, wacky, and weed. 都是大麻。 phat - 当指女生时有两个意思:一为大屁股,二为外在的吸引力。shorty - 指女性时,意思就像 baby 或 honey。

黑人英语特点

黑人英语(Black English)是英语的一种变体,使用者多为身处社会下层的美国黑人。现在的好来坞大片黑人英语可谓是大行其道。将黑人英语视为劣等英语是一种基于种族歧视的社会观,与语言学观相悖。黑人英语的语音、形态、句法和词汇系统有明显不同于标准英语的特征,但它符合“语言是规则系统”的原则,是语言规则操作的产物,有着明显的自律性和系统性。 黑人英语 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很多的黑人生活在美国,成为了美国社会的一个令人注目的社会阶层,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也由于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享有 了一个独特的名字———黑人英语。然而,近几十年来对黑人英语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黑人英语这个名字实际是不甚确切的,因为它不是单纯由民族差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它的使用是与经济地位、教育水准等社会因素密切有关的,由此可见,近年来美国的黑人英语已逐步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方言,而不是单纯的民族方言。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美国黑人都使用黑人英语,黑人英语作为一种英语变体使用于美国社会中那些经济地位低下的黑人中, 或者是那些虽然已上升到中等收入水平,但与原来的阶层仍保持联系的黑 人中。另一方面也有许多讲黑人英语的人并不是黑人。 认为黑人语言是一种所谓的“天生劣等”、“欠缺性”、“非完整” 的语言的观点是不正确的。黑人英语的区别性特征继续存在不是由种族因素造成的,而是由社会、教育和经济因素造成的。种族歧视和隔离政策加剧了黑人英语与美国标准英语之间的差异,也使黑人英语使用者难以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首先,由从语音、拼写、句法三个方面来阐述黑人英语与普通英语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语音区别 就语音而言,最为显著的语音特征是对词尾的辅音连缀进行简化,如下表。 Words Black English Standard English Passed /pæs/ /pæsd/ Past /pæs/ /pæst/ Desk /des/ /desk/ 二.拼写区别 1.最常见的,就是把er结尾的字母改成单一的"a",如最为黑人垢病的字眼nigger(黑鬼)被简化成nigga,另一字motherfucker也被简化成muthafucka,此外如player一字,也改成了playa,只要字尾是er的,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教案 人民版(精品教案)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教案 ●劝学:标准要求 、知识能力目标—→知道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掌握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和教训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对巴黎公社革命主要内容的学习,特别是对革命措施、革命性质、失败原因的分析,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有关材料,积极主动地尽心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巴黎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场景的神入,激发学生树立不怕艰难、勇于斗争的优良品格,帮助学生养成革命英雄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情操。通过对巴黎公社的成立和失败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合作:学习要点提炼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 自主阅读、第一国际是历史发展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之后,国际工人运动再度高涨,各国工人的联系也不断加强。因而为第一国际成立提供了客观条件。年,英、法、德三国工人利用伦敦举行会的机会,进行会晤,因而成为推动建立国际工人联合会的直接因素。年,英法等国工人支持波兰反对沙俄压迫的起义,这一运动直接促成了年国际工人大会的召开。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这是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的主观条件。 、第一国际的成立。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在召开大会,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的性质、任务、指导思想和领导。 性质:它是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 任务:一是斗争,二是反对第一国际内部的各种思潮和派别的斗争。此外还帮助各国建立无产阶级独立的政党,促进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 指导思想:马克思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为第一国际确定了正确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表明实际上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 领导:英国人和是第一国际临时中央委员会(后改为总委员会)的主席和总书记,马克思被选入总委员会,担任德国通讯书记,但几乎所有的国际纲领性文件和决议草案,都出自马克思之手或者体现他的思想,实际上,是当时公认的国际领袖,是第一国际的实际领导人。 ●学习重点、巴黎公社革命的背景。 ⑴年月,普法战争中的战役,法国大败,法国皇帝投降。(普法战争是德意志统一过程中一场重要的王朝战争,普鲁士赢得胜利后即建立) ⑵月日,巴黎爆发革命,建立第三共和国(法国大革命中的年成立第一共和国,革命中成立第二共和国),但政权被资产阶级窃取,成立了临时政府。 ⑶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改成)对外投降卖国,和德国签署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对内要解除人民()的武装。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巴黎人民坚决要求武装起来。 、巴黎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新型政权——巴黎公社,这是历史的创举。 ⑴年月日,反动政府的军队偷袭高地,被发现,人民随即发动起义并成功,反动的资产阶级政府逃亡。 ⑵巴黎公社选举中,当选的委员中,不少人还是第一国际会员,如、等。月日公社正式成立,

一年级作文:劳动节简介

一年级作文:劳动节简介 亦称;五一节;,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队级、劳动人民的共同拥有的节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劳动节由来 为什么要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呢?这还得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说起。 当时,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

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他们知道,要争取生存的条件,就只有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工人们提出的罢工口号,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不久,队伍日渐扩大,工会会员人数激增,各地工人也纷纷参加了罢工运动。 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虽然被迫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但是,狠毒的资本家根本不予理睬,这项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工人们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倍受资本家的折磨。忍无可忍的工人们决定将这场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准备举行更大规模的罢工运动。 1887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一个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这一天终于来到了。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各种肤色,各个工种的

美国对国际人权条约政策的 变化及其缘由

《美国研究》2000年第1期 美国对国际人权条约政策的 变化及其缘由 周 琪 〔内容提要〕虽然美国是国际人权公约的倡导者,但从实践上看,美国对设立保障人权的国际法律体系和监督机智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很长一段时期,并不积极。直到1992年,美国才成为《公民 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参加国。综观美国国际人权公约态度转变 的全过程,可以看出,不管是反对还是批准该条约,都与冷战开启和 结束密切相关,其过程与美国人权外交的确立和发展历程相一致。 关键词:人权条约/国际/美国 近年来,当美国政府要求中国政府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并把它作为放弃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联合其他欧盟国家提出谴责中国人权状况的议案的条件之一时,它似乎淡忘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直到1992年才成为《公民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参加国,而且至今没有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也不是《美洲人权公约》和其他重要的人权条约的参加

国。虽然在成为联合国成员国和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后,美国承担了一些根据条约产生的人权义务,它也是日内瓦四公约和其他各种规定人权义务的双边和多边条约的参加国,但是,在批准人权条约(无论是世界性的还是地区性的)方面,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美国的记录非常有限。对于这样一个自诩天生是人权捍卫者的国家来说,这似乎十分令人费解。然而仔细考察美国国内讨论和审查国际人权条约的历史过程,就不难解开其中的迷团。 一 国际人权法的产生及美国的作用 国际人权宪章的产生同美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早在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国际人权事业就受到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关注。罗斯福1941年1月6日给国会的年度国情咨文中提出,我们“把自己的信念寄托在上帝指引下的自由上。自由意味着在世界所有地方人权至上。我们支持为争取或保卫人 权而斗争的人。”①他号召建立一个“以四项人类基本自由为基础 的世界”,即言论和表达自由、以自己的方式信仰上帝的自由、不虞匮乏和不虞恐惧的自由。罗斯福关于国际秩序的设想有助于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抗击法西斯的斗争,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联合国设想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国际人权条约形成的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志第三帝国制造的大规模种族灭绝和对人权的极大?24?美国研究 ①Micheline R.Ishay ed.,The Human Rights Reader ,M ajor Political Essays ,S peeches ,and Documents From the Bible to the Present (New Y ork &London :Routledge ,1997),p.40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