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孙权劝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两个成语。

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理解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的含义,积累古代文化知识。

问题记录【导学流程】

一、知识链接

【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

史,294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是当时皇帝

宋神宗定的,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意

思是说,这是帮助宋王朝治理国家的整个历史借鉴。(资,帮助。治,治理。

通,贯通。鉴,借鉴。)该书以政治、军事为主,涉及经济、文化等。取材

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二百二十二种。

“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走近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居涑(s

ù)水乡,世称涑水先生。晚年自号迂叟。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宝元年间中进士。北宋著名的政治

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

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内容丰富,叙事简练,是富有一定文学价值的历史名

著。

二、基础感知

(一)调动积累,激趣导入。

列举自己知道的关于“劝学”的名句或典故。

(二)朗读积累,整体感知。

1.读准读顺。

反馈指导:范读课文,正音断句

(1)听范读,注意正音断句。

岂(qǐ)邪(yé)遂(suì)更(gēng)即(jí)

卿(qīn g)孰(shú)涉(shè)猎当(dāng)涂

(2)同桌互读,互相订正。

(3)读无标点课文,要读音准确,断句正确。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

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

友而别

(4)齐读课文

2.读通读懂。

(1)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关注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做好笔记: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一词多义

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辞】古义:推脱。(蒙辞以军中多务) 今义:美好的词语。

【治】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及】古义:到了……的时候。(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以及。

【过】古义:到。(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经过。

【更】古义: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今义:更加。

【但】古义:只。(但当涉猎)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博士】古义:当时掌管经学的学官。今义:学位名称。

【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

【就】古义:从事(文中) 今义:就

成语积累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学识尚浅。现在多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圈点勾画疑问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学法指导: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堂测堂练】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谓:涉猎:以:岂:若:孤:乃:即:何:遂:卿:孰: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2020年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 菜畦(qí)宛转鉴(jiàn)赏消声匿迹 B. 抽噎(yē)肥硕龟(jūn)裂至理名言 C. 伫(zhù)立嘹亮贪婪(lán)气冲斗牛 D. 甄(zhēn)别黄晕枯涸(hé)迥乎不同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⑴油菜籽和豌豆的长长荚儿,被圆圆的喜欢了。 ⑵金黄色的枇杷带着甜甜的诱惑,把园子里的枝枝杈杈了。 ⑶黄瓜的绿藤、四季豆的青藤、葡萄的长藤,把瓜棚、豆架、篱笆了。 ⑷一块块新做的秧田,被稻谷吐出的绿云了。 A. 装满爬满盖满挂满 B. 装满挂满爬满盖满 C. 盖满装满挂满爬满 D. 挂满盖满装满爬满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是一部荡气 回肠的交响乐。 B. 我们要认真地阅读那些经过几代读者考验的,经过时间老人筛选的中外文学名 著。 C. 面对面交谈,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时常与父母聊一聊自己的心事,心结也 许就能解开。 D. 张晓同学的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明朝那些事儿》、《曾国藩》、《哈利波特》…… 等几十本小说。 4.将下面句子组成文段,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柳抽青之所以被选为初春的代表,并非偶然之事。 ②树木抽青是初春很重要的标志,这是肯定的。 ③从唐宋诗人的吟咏看来,杨柳要算是最受重视的了。 ④但是,各种树木抽青的时间不同,哪种树木的抽青才能算是初春指标呢? ⑤第一,因为杨柳抽青早;第二,因为它分布区域很广,南从五岭,北至关外,到 处都有。 A. ④①②③⑤ B. ②④③①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④③①⑤② “语文”在不同时代中的流变

《孙权劝学》原文及注释

《孙权劝学》原文及注释 《孙权劝学》原文及注释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一一《资治通鉴》。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孙权劝学》原文及注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孙权劝学 司马光撰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

《孙权劝学》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完整word版)人教版《孙权劝学》原文及课下注释(可编辑修改word版)

孙权劝学1 初,权谓吕蒙2曰:“卿3今当涂4掌事,不可不学!”蒙辞5以军 中多务6。权曰:“孤7岂欲卿治经8为博士9邪10!但当涉猎11,见往事12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13始就学。及14鲁肃过15寻阳16,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17, 非复18吴下19阿蒙20!”蒙曰:“士别三日,即更21刮目相待22,大兄23何见事24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选自《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 年版)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 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 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ft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ft(现在河南光ft)。北宋政治 家、史学家。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 者。 2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3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4当涂:当道,当权。 5辞:推托。 6务:事务。 7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8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春秋》《礼》等书。 9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0邪(Yé):通“耶”,语气词。 11涉猎:粗略地阅读。 12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3乃:于是,就。 14及:到了……的时候。 15过:到。 16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17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18非复:不再是。 19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 20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21更:重新。 2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2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4见事:认清事物。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赢.弱(1éi)告罄.诲.人不倦据理臆.断 B. 俯瞰.(kàn)钦.佩千钧.重负心有灵犀. C. 迸.溅(bèng)吞噬.忍俊不禁.以身作则. D. 颤.抖(zhàn)闲暇.天涯.海角珊珊 ..来迟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______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______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______,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 炉火纯青内涵出类拔萃境界 B. 融会贯通内涵脱颖而出境界 C. 融会贯通内容出类拔萃境况 D. 炉火纯青内容脱颖而出境况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随着总决赛第六场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意味着多伦多猛龙队以总比分4:2力 克对手,夺得了冠军。 B. 面对一支连续五年进入总决赛、近两年总决赛仅输1场的王朝球队,猛龙队球 员勇敢应战击败劲敌。 C. 由于猛龙队在今年季后赛里的出色表现,球队的品牌价值高涨,电视转播收入 和主场门票收入攀升。 D. 猛龙队与勇士队之战,是东西部榜首的顶级对决,也是杜兰特和伦纳德这两个 顶级前峰的正面交锋。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的一项是() A. 不是每一种土壤都适合耕种,人们可因地制宜,通过灌溉、施肥和翻耕等活动 改变土壤结构、水分、养分状况以及微生物活动等,最终将贫瘠土壤改良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优质土壤。 B. 对于坡地,人们可改变坡度,加厚土层,增加雨水渗入量,从而减少水分、土 壤和养分流失;对于渍水、干旱、盐碱土壤,人们可通过排水、灌溉等水利措施进行整改,从而改善土质。 C. 造纸、化工、钢铁、采掘等工业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气和废渣等直接或 间接地造成土壤污染,如重金属污染、有毒有机化合物污染、土壤酸化等,严重破坏了土壤生态系统平衡。 D. 除风蚀外;土壤水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土壤水土流失,是我国发生范围仅次 于土壤沙化和沙漠化的重要土壤劣化过程,主要发生在暴雨集中的黄土高原和雨量充沛的南方山丘地区。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5.默写。 斯是陋室,______ 。(《陋室铭》刘禹锡) 子独爱莲之______ ,灌清涟而不妖。(《爱莲说》周敦颐) ______ ,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武汉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

武汉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烘托渊搏美不胜收煞有介事 B.淅沥鉴赏花枝招展喜出往外 C.贮蓄烂漫各得其所废寝忘食 D.粗犷遮蔽不求深解花团锦簇 2 . 下列加着重号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分歧(qí)一霎(chà)瘫痪(tān huàn)翻来覆去(fù) B.匿笑(nì)心绪(xù)捶打(chuí)喜出望外(wàng) C.诀别(jué)荫蔽(yìn)徘徊(pái huái)各得其所(dé) D.侍弄(chì)祷告(dǎo)憔悴(qiáo cuì)絮絮叨叨(xù) 二、基础知识综合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阅读让你的世界草长yīng① (A.鹰 B.莺)飞,繁花似锦;让你身居斗室,漫游广袤宇宙。通过阅读,使你的心灵宛如秋雨中的池塘,逐渐丰盈。阅读更是写作灵感之泉永不干涸②(A.gù B.hé)的秘谛。一个人(甲)(A.纵然 B.虽然)有支生花妙笔,(乙)(A.尽管 B.倘若)没有经过阅读的浸润滋养,恐怕也会有江郎才尽之时。 (1)根据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 ②处_____ (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 乙: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盲人看 毕淑敏 每逢下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铁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那是家长等着接各自的孩童回家。 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息地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咱们回家。”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横穿马路。 多年前,这盲人蹲在路边,用二胡奏很哀伤的曲调。他技艺不好,琴也质劣,音符断断续续地抽噎,叫人听了只想快快远离。他面前盛着零碎钱的破罐头盒,永远看得到锈蚀的罐底。我偶尔放一点儿钱进去,也是堵着耳朵近前。后来,他摆了一个小摊子。有一天,我买了一堆杂物,然后放下了50块钱,对盲人说:“不必找了。” 我抱着那些东西,走了没几步,被他叫住了:“大姐,你给我的是多少钱啊?” 我说:“是50元。” 他说:“我从来没拿过这么大的票子。” 见他先是平着指肚,后是立起掌根,反复摩挲钞票的正反面。我说:“这钱是真的,你放心。” 他笑笑说:“我从来没收到过假钱。谁要是欺负一个瞎子,他的心就先瞎了。我只是不能收您这么多的钱,我是在做买卖啊!” 我知道自己错了。 他不知在哪里学了按摩,经济上渐渐有了起色,便从乡下找了一个盲姑娘,成了亲。 一天,我到公园去,忽然看到他们夫妻相跟着,沿着花径在走。四周湖光山色美若仙境,我想,这对他们来讲,真是一种残酷。闪过他们身旁的时候,听到盲夫有些炫耀地问:“怎么样?我领你来这儿,景色不错吧?好好看看吧。” 盲妻不服气地说:“好像你看过似的。” 盲夫很肯定地说:“我看过,常来看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 案 一、学习目标: 1.初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顺句子。 2.研读:读清字词,读懂文意。 3. 精读:读丰故事,读出个性。 二、学习层次: A层:读懂课文,领略古文的语言之美,培养语感。 B层:与作者对话,与古人交流,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C层:使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三、学习步骤:合作探究读出味道,个性解读读出思考。【课前自主学习部分】: 1、自己查找资料,了解鲁肃、吕蒙、孙权的相关信息并整理记录。 2、查阅有关《资治通鉴》的信息,自己整理并填写在下面。《孙权劝学》选自,这部书是主持编纂的体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本书的编者是(朝代)、家。 3、阅读文言文要注意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 )②涉( )③邪( )④孰( )⑤遂( )⑥岂( )⑦更()

4、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①权谓吕蒙曰:②卿: ③当涂:④辞: ⑤治经:⑥邪: ⑦涉猎:⑧见往事: ⑨及鲁肃过寻阳: ⑩过寻阳:⑾即更刮目相待: ⑿见事:⒀蒙乃始就学:⒁肃遂拜蒙母: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④即更刮目相待。 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课堂自主学习】 (一)初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小组活动:1、推选一位同学负责读课文一遍 2、其余同学边听边在书上圈出你个人认为不太准确的字词; 3、读完后,大家把圈出的字词正音。 方法链接:如何读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停顿? 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

湖北省武汉市2018_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测试试卷(有答案)

武汉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锋芒必露澎湃殷(yān)红锲(qì)而不舍 B.硕果调羹目不窥(kuī)园仰之弥(mí)高 C.屏障咀嚼气冲斗(dǒu)牛酣(hān)然入梦 D.沥尽心血浊流迥(jiǒng)乎不同哺(bǔ)育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青春,是一本自传体的大书,书的作者是自己。那么,这本书怎样才能写好?我们要用的头脑构思,用良好的道德立意,用的理想布局,用的信念写作,用奋斗的精神修改,用的追求出版! A.智慧坚定执着崇高 B.坚定崇高执着智慧 C.执着智慧坚定崇高 D.智慧崇高执着坚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B.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C.在老师的苦口婆心的教育下,使我迅速地成长起来了。 D.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不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因为鲁迅先生的胃不太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胃药丸一、二粒。 B.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C.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 D.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大脑喜欢怎样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说因为自己老了,没有年轻时脑子好了。大脑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就像我们的牙齿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各种问题一样,也许这和年龄相关,但并不存在定的因果关系,可能更多的取决于我们对待它们的方式。大脑,这个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怎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它所喜欢的呢? 从前大脑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是它们驾驭着人类祖先在动物界中并不算强壮的身体走出非洲,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了生存,人类每天平均大约要行走20千米。甚至有学者认为人类之所以能进化得到比其他动物更聪明的大脑,就是因为人类在不停的运动、行走中不断地解决问题。人类虽不健壮也跑得不够快,但人类可以称得上是最有耐力的动物,可以不停地奔跑,要知道有学说认为人类曾经是靠着不停奔跑使得猎物精疲力竭而获得食物的。运动对大脑的好处非常明显,它使得更多新鲜血液携带着大量氧通过大脑,给大脑丰富的滋养。同时,运动可以刺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大脑神经元的生长。 当我们面临危险时,大脑会处于~个特别的状态一—应激状态,这时候肾上腺素会大量分泌,吹响身体各个器官的集结号,准备应战。潜力就这样被调动起来了,这时的人可能完成一些平时无法完成的任务。但人不能总是处于应激状态,“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刚开始的压力还是动力,到后来压力就是阻力,使人变得迟钝。压力使得肾上腺分泌皮质醇,而皮质醇过高則可以杀死大脑中对学习和记忆起到关键作用的脑细胞。 大脑所处的环境就像血汗工厂一—不但生活不好,工作环境恶劣还超时加班,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睡觉绝不是无故旷工、浪费时间。实际上在你睡觉的时候大脑一点也没有休息,而是在紧张地整理你这一天所摄入的信息。而如果你坚持5天不睡觉,很可能出现老年痴呆的症状,并且伴随严重的判断力缺失和幻想。大量研究证实,缺乏睡眠的人语言能力、创造力和制定计划的能力都会降低,这很可能与缺乏睡眠后,大脑前额叶皮层活动降低有关。缺乏睡眠不仅影响大脑认知功能,更会对人体免疫力产生严重打击,因此缺乏睡眠

人教版《孙权劝学》原文及课下注释

人教版《孙权劝学》原文及课下注释人教版《孙权劝学》原文及课下注释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课下注释 选自《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托。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春秋》《礼》等书。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Yé):通“耶”,语气词。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乃:于是,就。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 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更:重新。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见事:认清事物。

武汉市第六中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试题七

武汉市第六中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试题七编辑人:丁济亮 班级:姓名:得分:(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考查(每小题3分) 1、下面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阐述(ch?n)接纳(là) 措(cuò)施成吉思汗(hán) B.呵责(hē)鞭策(chè)蹂躏(lìn ) 蟠龙( pán ) C.停滞(zhì)寒噤(jìn)鲜嫩(nèn) 免疫(yì) D.熹微(xī)崭新(z?n)蹿(cuàn)兀兀(wù)穷年 2. 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思辨诚挚崎岖一代天骄 B. 消遣键谈憧憬张惶失措 C. 痊愈蚕食安逸迥乎不同 D. 腌臜颀长蜷身锲而不舍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⑴半夜以后,小船又_______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 ⑵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_______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⑶外星人考虑着当时的情况,暗自_______着应该怎么办。 ⑷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_______着我。 A 飘敲盘算驱赶 B. 驶敲思量驱赶 C.飘砸盘算鞭策 D. 驶砸思量鞭策 4..下面的短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技术祖国大地学生学习注重科学考虑周到 B.阴森黑暗躲避炮火尖利明亮运输粮草勋章绶带 C.住一年躲不开学习重要神奇的纳米说和做 D.破旧短裤特别明亮我的信念桌子上面认真地学习 5.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连天蔽日的杉木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A ④②③①⑤ B④②①③⑤C⑤②①③④D⑤①④③② 6.下面的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更加 B公亦以此自矜夸耀 C君有疾在腠理重病 D桓侯故使人问之所以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赢弱(1éi)告罄诲人不倦据理臆断 B. 俯瞰(kàn)钦佩千钧重负心有灵犀 C. 迸溅(bèng)吞噬忍俊不禁以身作则 D. 颤抖(zhàn)闲暇天涯海角珊珊来迟 【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颤抖”的“颤”应读作“chàn”,“珊珊来迟”的“珊珊”应为“姗姗”。故选:D。 此题不仅考查学生对汉字读音的掌握,而且考查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音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识记。 做这类题,就得注意平时积累容易读错的字和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平时的学习中也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识记。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______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______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______,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 炉火纯青内涵出类拔萃境界 B. 融会贯通内涵脱颖而出境界 C. 融会贯通内容出类拔萃境况 D. 炉火纯青内容脱颖而出境况 【答案】A 【解析】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融会贯通: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根据语境“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用“炉火纯青”形容技术是恰当的,“融会贯通”不

武汉市硚口区七年级上质检语文试卷

武汉市硚口区七年级上质检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6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阻遏(è)寒噤(jìn)诘问(jié)琐屑(xuè) B . 歼灭(qiān)仄歪(zè)珐琅(fà)滞笨(zì) C . 惧惮(dàn)塌败(tā)豁然(huò)矫首(jiǎo) D . 蜿蜒(wān)荒谬(miào)伎俩(liáng)吊唁(yàn) 2. (6分) (2018九上·鱼台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冲倒了,挟卷着,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一泄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1)下列加下划线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挟(xié)卷巉(chǎn)岩 B . 催(cuī)逼羞怯(qiè) C . 吟(yín)唱惊骇(hài) D . 浑浊(zhú)扰(rǎo)乱 (2)文章中画线字词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催逼浪漫 B . 羞怯激电 C . 峻岩前阻心平气和 D . 心魂惊骇一泄千里 (3)文章中画线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A . 悬崖峭壁滚滚沙石层沙积土 B . 悬崖峭壁层沙积土滚滚沙石 C . 滚滚沙石悬崖峭壁层沙积土 D . 层沙积土悬崖峭壁滚滚沙石 3. (2分) (2016七上·仪征月考)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案新人教版 (49)

4 孙权劝学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常见用法,掌握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言的含义。(重点)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方法;揣摩文中的对话,感受人物说话时口吻、神态和心理,体会利用对话组织材料的妙处。(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启迪。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可听读、齐读、思读、分角色读等。 2.表演法。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领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再现人物形象。 3.讨论法。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习惯,使学生懂得“善劝”“好学”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很熟悉。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一面用计迷惑关羽,一面命一个人为大都督,率兵袭取荆州。这个人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穿白衣,伪装商人西进,然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关羽率军回救荆州失败,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计。这个夺荆州擒关羽的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三国演义》第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吕蒙,字子明,三国吴国名将,初不习文,怎么会变得这么厉害呢?今天要学的《孙权劝学》会告诉我们这个原因的。 基础梳理 1.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卿(qīng)涉猎.(shè)孰(shú)遂(suì) (2)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同“耶”,语气词) (3)古今异义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孙权劝学》注释、翻译、阅读带答案

《孙权劝学》精品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4课】班级:姓名: 一、重点注释默写: 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2、【当涂】当道,当权。 3、【辞】推托。 4、【务】事务。 5、【孤】古时王候的自称。 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7、【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9、【但】只,只是。 10、【涉猎】粗略地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2、【及】到,等到。 13、【过】经过。 15、【今者】如今,现在。 16、【才略】才干和谋略。 17、【非复】不再是。 20、【更】重新。 21【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2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23、【见事】知晓事情。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翻译:你现在掌权管事了,不能不学习! 2.蒙辞以军中多务。 翻译: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翻译:我哪里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呀!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翻译: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读书人分开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了,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 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 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 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 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 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真不知马也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 C.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得为.众人而已耶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解析】A代词,他;表推测语气,大概。B完成;靠近。C最终;最终。D成为;为了。 2.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忽啼求之.何陋之.有B.稍稍宾客其.父窥镜,谓其.妻曰C.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D.结友而.别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资料精编版(学生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姓名:班级: 一、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树杈()伶仃()憔悴()模样() 点缀()瑟缩()肃杀()嫌恶() 什物()惊惶()惩罚()虐杀() 堕落()寂寥()凝注()馨香() 婆娑()爽飒()厮磨()谛听() 红喙()荫翳()悒郁()怅然() 班驳()恍惚()奢侈()浏览() 微醺()桎梏()鹧鸪()木樨() 笨拙()缥缈()篾簟()廊檐() 魂牵梦萦()撮一撮()()袅()檀香() 桂花卤()山坞()栗子羹()满觉陇() 怦怦()逮着玩()抹眼泪()攥着() 二、完成下列句子 1、而远处有一二风筝,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我在破获秘密的中,又很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 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3、当然,山上有的是的花、的树,有的是的岩石、 的风、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 4、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一座小小,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 5、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三、诗词背诵 《秋词》

《画眉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泊秦淮》 《夜雨寄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四、文言文 (一)粟粥荠菜 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①遂凝,刀割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荠菜②十数茎于盂③,暖而啖④之。如此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谥文正公。 〔注:①宿:xiǔ,宵,夜。②荠(jì)菜,一种野菜。③盂,yú,一种圆口器皿。④啖,dàn,吃,〕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惟煮粟米二升惟:只。 B.经宿遂凝遂:就。 C.暖而啖之暖:暖和。 D.谥文正公谥:shì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这里用作动词。2.这段文字表达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展家书 宋,胡瑗(yuàn),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武汉市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试卷1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告诫阴霾(mái)蕴藏(yùn)眼花缭乱 B.崛起洗濯(zhuó)桎梏(gù)魂牵梦萦 C.决别蓦地(mù)憧憬(chōng)一如即往 D.睿智翱翔(áo)馨香(xīn)恍然大悟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⑴你长得多么高、多么直啊,望着你昂扬向上的树身,谁都会觉得,你的树冠,一定是____着当顶的太阳长成的。 ⑵哆哆嗦嗦,你的根须碰到了几星泥土。那是你与阴影______的支点啊,小心地聚拢了。 ⑶在你的年轮里,第一次____进了光的信息。 A.瞅抗拒嵌 B.瞄抗衡嵌 C.瞅抗衡镶 D.瞄抗拒镶 3.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武汉与闻庆成为第6届军运会闭幕式出彩的两个城市。 B.国内最大足球主题公园将在沌口开发区投入试运行。 C.全市中小学生将免费获赠一本《国学经典读本》。 D.武汉中学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空前的阅读热潮。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妈,你不去,我会害怕的。”彤彤说,“你在台下看着我,我就有底气了。” B.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水仙、梅花、山茶、墨竹……等等,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了。 C.今天大扫除,谁擦黑板,谁扫地,都由卫生委员决定。 D.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做了也不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明代福船 ①在中国科技馆一层“华夏之光”展厅有一件叫“明代福船构造”的展项。你未必听过“福船”,但你一定知道郑和七下西洋,乘风破浪,往来于汹涌深邃的远洋;也一定知道抗倭名将戚继光,历时十余年,扫清东南沿海的猖獗倭患;还有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渡海东征,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他们的船队和水师的主要船型正是福船。 ②福船,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名。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物产丰富,气候温暖,生产的杉、松、樟木等耐海水木料,利于造船和航运。另一方面,福建临近南北急流的黑水洋,自古常有突发性狂风恶浪,这也使闽越先民具备丰富的航海经验,早在先秦时期,那里的古人便制成了首尾尖高的独木舟。 ③三国时代,吴国在福建沿海设有专门的造船工场,作为孙吴政权的重要水军基地;在西晋初期,福建能建造有8个水密隔舱的海船;到了唐

《孙权劝学》译文及注释

《孙权劝学》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浏览,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一样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天下大事。鲁肃非常吃惊地说:“以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下(的老大粗)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了几天,就应重新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一 道理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 6、今:现在。 7、当涂:当道;涂,道路 8、掌事:当道,当权 9、辞:推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专攻。“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 16、邪[yé]:通“耶”,语气词。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同“尔”,语气词,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坍塌(dān)热忱(chén)虐待(nǜe)畏罪潜逃(qián) B.抽噎(yè)怅然(chàng)温驯(shùn)神采奕奕(yì) C.嗔怪(chēn)惩戒(chéng)狭隘(ài)拈轻怕重(niān) D.狡黠(xiá)蜷伏(quán)称职(chèng)随声附和(hé)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 ) A.怂恿雕象安详力不遐供 B.纯粹张扬溜达漠不关心 C.炫耀硬朗余晖大相径庭 D.滑稽晕眩气概怪诞不经 3.下列词语选择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新出世的雏凫只对母凫的叫声有本能的。 ②我缓慢地爬着,紧紧地住岩石的表面。 ③鹦鹉伸开翅膀了一会儿,然后敛翼俯冲而下。 ④小猫很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A.反应趴迟疑悲惨 B. 反映扒怀疑悲楚 C. 反映趴迟疑悲楚 D. 反应扒迟疑悲楚 4.下列关于语文知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从很多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一丝不苟,不愿马马虎虎地过日子。 B.我刚才仔细地寻找了一遍,没有看见猫。 C.成功的花,人们只惊艳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D.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就在雪的群峰的围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 5.牧羊人要挑选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下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

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他们分开。 ③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 ④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⑤过了一会,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 ⑥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 ⑦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 A. ①③⑥⑤②④⑦ B. ③②⑥①④⑤⑦ C. ③⑥①⑤②④⑦ D. ③①⑥⑤②④⑦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杞人忧天》这则寓言讽刺了生活中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 烈的忧患意识。 B.《纪念白求恩》是一篇在中国产生过极大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内曾家喻户晓。 C.《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所作的童话,所谓的“新装”根本不存在,但大人都不敢说出真相,引人深思。 D.《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与传说中的悲剧结局不同,表达了郭沫若的美好愿望。 二、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 7~10 题。 (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甲文)狼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日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廉。盖以诱敌。 (乙文)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xū)刻, 地大震。余适客稷(jì)下①,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 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 3 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 方知地震。各疾趋出, 见楼阁房舍仆面复起墙倾屋塌之与儿啼女号喷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 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yí)水陷穴, 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注释:①稷下:今山东临淄县西北, 距震中约一百五十公里,属破坏性地区。(两段文字均节选自《聊斋志异》)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无答案)

武昌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羸弱(léi)告罄(qìng)诲人不倦据理臆断B.俯瞰(kàn)钦佩(qīn)千钧重负心有灵犀C.迸溅(bèng)吞噬(shì)忍俊不禁以身作则D.颤抖(zhàn)闲暇(xiá)天涯海角珊珊来迟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炉火纯青内涵出类拔萃境界B.融会贯通内涵脱颖而出境界 C.融会贯通内容出类拔萃境况D.炉火纯青内容脱颖而出境况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总决赛第六场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意味着多伦多猛龙队以总比分4:2力克对手,夺得了总冠军。 B.面对一支连续五年进入总决赛、近两年总决赛仅输一场的王朝球队,猛龙队球员勇敢应战,击败劲敌。 C.由于猛龙队在今年季后赛里的出色表现,球队的品牌价值高涨,电视转播收入和主场门票收入攀升。 D.猛龙队和勇士队之战,是东西部榜首的顶级对决,也是杜兰特和伦纳德这两个顶级前锋的正面交锋。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不是每一种土壤都适合耕种,人们可因地制宜,通过灌溉、施肥和翻耕等活动改变土壤结构、水分、养分状况以及微生物活动等,最终将贫瘠土壤改良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优质土壤。 B.对于坡地,人们可改变坡度,加厚土层,增加雨水渗入量,从而减少水分、土壤和养分流失;对于渍水、干旱、盐碱土壤,人们可通过排水、灌溉等水利措施进行整改,从而改善土质。 C.造纸、化工、钢铁、采掘等工业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水、废弃和废渣等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土壤污染,如重金属污染、有毒有机化合物污染、土壤酸化等,严重破坏了土壤生态系统平衡。 D.除风蚀外;土壤水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土壤水土流失,是我国发生范围仅次于土壤沙化和沙漠化的重要土壤劣化过程,主要发生在暴雨集中的黄土高原和雨量充沛的南方山丘地区。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①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对于这个问题,社会各界进行了无休止、不厌其烦的探讨。从哲学,到古生物,更到生命科学领域。 ②鸡和鸟是什么关系呢?鸡,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依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案设计 一、谋篇立意 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再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全文抓住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来写,即先写出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怎样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怎样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表现孙权的善劝,而完全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长进之快之大,至于鲁肃与吕蒙“结友”,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并为其才略所折服的余韵。 二、以对话表现人物的写法 课文着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于劝说,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的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目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现自己的才略长避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两人的话则有调侃意味,二者的情调不同。 三、侧面烘托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课文除正面记言外,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四、精当的详略安排 文章材料取舍精当,详略安排得当。课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一带而过,或简说,或不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