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算乘法练习题和答案

口算乘法练习题和答案

口算乘法练习题和答案
口算乘法练习题和答案

《口算乘法》练习题和答案

1、填空:

(1)600里面有( )个十,140里有( )个十.

(2)25个十是( ),32个百是( ).

(3)43×3可以读作( )乘以( ),还可以读作( )乘( ).

(4)18×4可以读作( )乘( ),还可以读作( )乘以( ).

2、在○里填上“>”、“<”或“=”.

13×3○4070×3○200

230×2○46030×4○60×2

3、口算:

7×3026×5

60×533×7

17×448×2

31×529×3

67×236×20

42×4052×4

23×866×2

20×5070×7

30×608×80

14×392×2

19×360×5

28×49×80

35×640×50

43×683×3

72×391×4

9×5073×2

60×740×60

12×4050×80

4、列式计算.

(1)乘数是20,被乘数是17,积是多少?

(2)43乘30的积是多少?

(3)12乘以60积是多少?

(4)16个50是多少?

(5)16的50倍是多少?

5、脱式计算.

159-17×5500-432÷2

8×(36-6)642÷6×30

(234+198)÷4430-(216-198)

6、应用题.

(1)商店运来30箱香皂,每箱45块,卖出125块,还剩多少块?

(2)果园有苹果树60棵,梨树是苹果树的4倍,一共有多少棵树?

(3)校办工厂加工一批纸盒,每天加工25箱,一个月(30天)可以加工多少箱纸盒?

(4)工程队修路5天,平均每天修了20米,还有180米没有修.这条路有多长?

(5)果园里种了60行桃树,每行15棵,果园里一共有多少棵桃树?

7、思考题.

(1)水果店有同样多的苹果和梨,上午卖出苹果42千克,卖出梨26千克.结果所剩梨的重量是苹果重量的3倍,苹果和梨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2)小红、小芳、小明三个人分练习本,小红得的比总数的一半多1本,小芳得的比剩下的一半多1本,小明得8本.问原来共有多少本练习本.

口算乘法练习题答案

1、(1)6,14 (2)250,3200 (3)43乘以3,3乘43 (4)4乘18,18乘以4

2、<、>、=、=

3、略

4、(1)340 (2)1290 (3)720 (4)800

(2)1290 (3)720 (4)900 (5)800

5、74、284、240、3210、108、16

6、(1)1225块 (2)300棵 (3)750箱 (4)280米 (5)900棵

7、(1)各有50千克 (2)38本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乘法公开课教案

第1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第1课时口算乘法 课题:口算乘法 教学目标: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难点: 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练习: 30×3 20×6 20×4 13×3 2×4 200×4 9×50 120×2 40×7 2×3 23×2 400×2 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1页例1. 出示例1.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怎样列式呢?生回答,教师板书:15×3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方法一: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1和3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果是45. 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加以评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教师:想一想,150×3=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一个0. 2、学习教材第42页例2. 出示例2. 师:观察图,你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10.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口算10×6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求出9个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个6是多少,因此,还要再加上一个6 列式解答:6×10=60(个) 答:10盒有60个。 室:要求20盒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呢? 生答,师板书:12×20 教师: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因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时,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积,然后再用12与2相乘得积乘10. 列式解答:12×20=240(个) 答:20盒有240个。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选几名同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练习题100道.docx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练习题100道 一口算: 80×10 = 60×20= 50×40= 24×10 = 700×20 = 50×60= 22×30= 80×70= 90×90 = 40×80 = 12×200= 40×40= 90×50 = 80×20 = 200×40= 12×30= 11×70 = 60×60= 50×30= 60×300 = 40×90= 23×20= 70×70= 30×80 = 60×90= 31×20= 20×50= 50×50= 20×70= 80×50 = 40×60= 11×40= 40×30 = 60×80= 90×70 = 43×20 = 22×30= 20×90= 12×40 = 80×60 = 90×80 = 33×30= 70×60= 500×30= 40×70 = 70×20 = 12×50= 32×200= 18×30= 11×60 = 800×20 = 30×15= 16×30= 70×70 = 33×30 = 80×80= 11×44= 70×5 = 80×4 = 30×50= 18 × 88 =23 × 55 =93 × 14 =88 × 67 = 44 × 55 =22 × 14 =91 × 69 =61 × 55 = 31 × 60 =73 × 54 =67 × 37 =25 × 31 = 79 × 26 =97 × 75 =35 × 35 =17 x 15 =

15x16= 18x21 = 33 x 32 = 21 x 35 = 32×30= 11×50= 20× 40= 57—19= 40×5= 37+8= 40× 21= 90÷3= 120×3= 630÷3= 25× 40= 8×50= 30×13= 60×50= 62× 0= 12+20= 30×23= 40×50= 24÷ 2= 400÷2=

(完整版)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68页、69页例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经历口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学会口算方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玩吗?你去过哪个游乐场玩?有些什么玩?生:… 师:去没去过都无所谓,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游乐场玩好吗? 学生大声回答:好!(声音能大声点吗?) 出示游乐园主题图。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用乘法计算的) 师:漂亮吗?大家看画面,请同学们擦亮你们的眼睛认真观察一下,你能发现游乐园有什么好玩的吗?你最喜欢玩什么?它的价钱是

多少? … (学生说出许多游乐项目后,表扬其眼睛真厉害) 师:现在看谁爱动脑筋,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1:玩3次过山车需要多少钱? 生2:玩5次碰碰车需要多少钱? 生3:玩7次旋转木马要花多少钱? 师:大家提的问题非常好!说明同学们爱开动脑筋,真聪明!刚才有很多同学喜欢玩旋转木马,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这个问题:【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激发其探索的欲望。】出示例1的第(1)题。 坐旋转木马第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 2×9=18(元)2×10=20(元) 探究10乘几。 师:我们看这道题,2×10=20,得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 师:很好,其它同学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想一想。 生:可以看成10个2相加,是20。 生: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就是20。 … 师:很棒,大家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结果,现在谁能给大家出几道这样10乘几的算式,我们大家来做一做?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乘法练习题和答案

《口算乘法》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1、填空: (1)600里面有( )个十,140里有( )个十. (2)25个十是( ),32个百是( ). (3)43×3可以读作( )乘以( ),还可以读作( )乘( ). (4)18×4可以读作( )乘( ),还可以读作( )乘以( ). 2、在○里填上“>”、“<”或“=”. 13×3○4070×3○200 230×2○46030×4○60×2 3、口算: 7×3026×5 60×533×7 17×448×2 31×529×3 67×236×20 42×4052×4 23×866×2 20×5070×7 30×608×80 14×392×2 19×360×5 28×49×80 35×640×50 43×683×3 72×391×4 9×5073×2 60×740×60 12×4050×80 4、列式计算. (1)乘数是20,被乘数是17,积是多少? (2)43乘30的积是多少? (3)12乘以60积是多少? (4)16个50是多少? (5)16的50倍是多少? 5、脱式计算. 159-17×5500-432÷2 8×(36-6)642÷6×30 (234+198)÷4430-(216-198) 6、应用题. (1)商店运来30箱香皂,每箱45块,卖出125块,还剩多少块?

(2)果园有苹果树60棵,梨树是苹果树的4倍,一共有多少棵树? (3)校办工厂加工一批纸盒,每天加工25箱,一个月(30天)可以加工多少箱纸盒? (4)工程队修路5天,平均每天修了20米,还有180米没有修.这条路有多长? (5)果园里种了60行桃树,每行15棵,果园里一共有多少棵桃树? 7、思考题. (1)水果店有同样多的苹果和梨,上午卖出苹果42千克,卖出梨26千克.结果所剩梨的重量是苹果重量的3倍,苹果和梨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2)小红、小芳、小明三个人分练习本,小红得的比总数的一半多1本,小芳得的比剩下的一半多1本,小明得8本.问原来共有多少本练习本. 口算乘法练习题答案 1、(1)6,14 (2)250,3200 (3)43乘以3,3乘43 (4)4乘18,18乘以4 2、<、>、=、= 3、略 4、(1)340 (2)1290 (3)720 (4)800 (2)1290 (3)720 (4)900 (5)800 5、74、284、240、3210、108、16 6、(1)1225块 (2)300棵 (3)750箱 (4)280米 (5)900棵 7、(1)各有50千克 (2)38本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 上课内容:书本68---69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并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开场白: 同学们你们好,杨老师很高兴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听说我们班的同学 很活跃,学习积极性很高,所以杨老师很期待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希望我们合作愉快。上 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展示幻灯片1)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一、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大家仔细听(神秘表情):(慢速朗读)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位老……师傅,这位老师傅是位能工巧匠,能雕刻出世 界上最美的东西。有位叫阿Q的小男生很仰慕这位老师傅,于是他背起行囊,去拜师学艺。 途中他遇到了这么一个难题,有条小河挡在他前面,幸运的是上面有座桥,但是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你必须回答对它的题目才可通过,否则就会掉进小河里,先声明阿Q不会游 泳。大家可以帮一下阿Q吗?生:好!!师:好,开始行动(出示幻灯片2)生:读题……生:举手…… . 1. 正文引入师: 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为了感谢大家,现在老师带大家到游乐场去游玩。 (出示幻灯片3)大家从图中看到什么呀? 生: 我看到有…… 师:大家想不想玩? 生:想!! 师: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要玩游戏就该怎么样呀? 生:买票 师: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每个项目要多少钱 从(幻灯片)中内容报价 2.正文小分图(一) 师:现在我们第一站是去玩旋转木马(展示幻灯片4),通过插图所给的信息,同学们 你们谁能够提出一个数学的问题呢? 生: ……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乘法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乘法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乘法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即第58页例1,“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二、教材、课标分析: 《口算乘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8页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以往的口算教学过多的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于对数学失去兴趣。本节课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三、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较熟练地掌握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这为学习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做好了准备。教学时,让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教师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索的时间,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切实经历实践与创新的过程,找到新的口算方法、发现规律。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乘法口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

具体问题。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中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4、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六、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解决实际 问题学习口算方法。《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熟悉的实际生活的情境素材,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口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以学生所熟悉的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为教学情境,创设熟悉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口算方法,不仅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乘法(一)》优秀教学设计

《口算乘法(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并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感受算法多样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口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三、教学准备 主题图、小方块等。 四、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导入新课 出示口算题: 学生口答,并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一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1:每组的第二题都是整十数乘一位数。 学生2:后两组的第三题都是在求前两题的计算结果之和。 教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知识!(板书:口算乘法)(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观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41页例1主题图。 (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先跟同桌说一说,再找学生回答。 (2)根据学生收集的数学信息,进行板书:每筐装15盒草莓,买了3筐。(3)让学生根据刚才收集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4)让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学生独立列式,汇报结果。(板书:15×3=?) (2)小组讨论口算方法,并指定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述,并板书学生的口算方法。 口算方法预设: 方法一:15×3表示3个15相加,即15+15+15=30+15=45。 利用学具小方块摆一摆,演示计算过程,如下图: 方法二:列竖式进行计算。 教师板书列竖式的计算过程。 方法三:15分成5和10,10×3=30,5×3=15,30+15=45。

四年级口算乘法

《口算乘法》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口算乘法,课本第45、46页及练习六的部分习题。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积在1000以内)的口算方法。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速度的含义及读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积在1000以内)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积在1000以内)的口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通过小组学习,在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合作的习惯。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积在1000以内)的一般口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算法的特点,选择学生能理解又优化的一种算法。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我和同学们交流:同学们,秋天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你们喜欢旅游吗?出门旅游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然后课件出示6种交通工具速度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使学生初步理解“速度”的含义。接着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 2、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1)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2)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完整)二年级口算乘法题

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口算练习1(时间:10分钟)姓名做对题 2×1= 2×2= 2×3= 2×4= 5×6= 5×7= 5×8= 5×9= 9×6= 9×7= 9×8= 9×9= 3×6= 3×7= 3×8= 3×9= 8×1= 8×2= 8×3= 8×4= 4×6= 4×7= 4×8= 4×9= 5×1= 5×2= 5×3= 5×4= 7×6= 7×7= 7×8= 7×9= 4×1= 4×2= 4×3= 4×4= 2×5= 3×5= 4×5= 5×5= 3×1= 3×2= 3×3= 3×4= 6×5= 7×5= 8×5= 9×5= 6×1= 6×2= 6×3= 6×4= 2×6= 2×7= 2×8= 2×9= 7×1= 7×2= 7×3= 7×4= 6×6= 6×7= 6×8= 6×9= 9×1= 9×2= 9×3= 9×4= 8×6= 8×7= 8×8= 8×9= 26+8= 63-7= 47+6= 42+40+5= 7×6= 7×7= 7×8= 7×9= 2×5= 3×5= 4×5= 5×5= 81-5= 45+25= 100-9= 78+9-20= 5×6= 5×7= 5×8= 5×9= 9×6= 9×7= 9×8= 9×9= 48+9= 50-3= 26+25= 25-15+30= 6×5= 7×5= 8×5= 9×5= 6×1= 6×2= 6×3= 6×4= 68-32= 84+7= 49-18= 68-14-30= 3×6= 3×7= 3×8= 3×9= 8×1= 8×2= 8×3= 8×4= 83+17= 54-5= 16+60= 48-7-20= 6×6= 6×7= 6×8= 6×9=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一)》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一)》 (一)通过实物图,学生理解算理并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推理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方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二)难点:准确、快速地进行口算。 教具与学具 (一)教具:投影片、小棒图、口算卡片。 (二)学具:6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抢答) 82= 75= 87= 49= 89= 55= 37=

69= 93= 2.口答:(投影,指名回答) (1)30是几个十?800是几个百? 100是几个十?90是几个十? 6000是几个千?500是几个百? (2) 4个十是多少?12个十呢? 12个百呢?17个百呢? 3.导入:以上的练习是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旧知识做基础,来学习新知识。 板书(口算乘法)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1)学生动手摆小棒。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每堆摆2捆小棒,每捆10根,摆3堆。教师同时用投影片出示小棒图。(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 (2)看图思考:(列算式,推出算法) 问: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计算? (用加法计算:20+20+20=60) 教师板书算式:20+20+20=60 问:还可以怎样计算? (用乘法计算:203=60) 问: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因为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问:如果没有加法算式,你怎样想20乘以3得多少呢?(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后,找表达较好的学生说一说) 答:(指着小棒图说)因为3个2捆是6捆,也就是3个20根是60根,所以20乘以3就等于60. 问:如果没有小棒图了,你看到203=这个算式,你怎么想203得多少呢? (分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小组,了解情况)每小组派代表发言。(想乘法口诀,因为二三得六,所以3个20就是60) 2.教学乘法算式的另一种读法。 教师指着203提问读法。(读作 20乘以 3)(板书) 教师指着算式讲:203这个式子,如果我们从被乘数开始读,就读作20乘以3,如果从乘数开始读就读作:3乘20.(板书)(以上两种读法让学生多读几次) 3.做一做: (1)用两种读法读下面的乘法算式,再口算。(看书) 204= 20xx= 20xx3= (2)在书上第一页上算出得数,订正后,说一说为什么? 42= 303= 20xx=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乘法

《口算乘法》 教材分析:口算乘法是是第四单元第一个课时,口算乘法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一百以内的进位乘法),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乘法(进位)。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第二部分是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文本讲解是由两个课时完成,而在本教学课中,我把这两个内容编成一个课时内容。在上册中学生也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乘法。只需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即可。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整百的口算方法,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2、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整百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掌握多种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一张《西游记》师徒四人去取经的图片,师 徒四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取道心经。今天老师也带领学 生取取“数学心经”即《口算乘法》。你们有没有信心闯 过数学难关取道心经。

2、复习预热 5×3= 13X3= 10×5= 8×4= 23X2= 20×3= 3×4= 200X4= 40×2= 你能挑选一个算式说下口算过程?注意观察第二组算式是怎样是算的?(右边是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在积德末尾添上“0”) 二、探究新知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学习教材第41页例1. 出示例1.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怎样列式呢?生回答,教师板书:15×3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法。 方法一: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 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1和3相乘得3个十,加 上个位上进上来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果是45. 教师 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加以平价, 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三) 一、如果博物馆的门票为每张8元,学校要组织198名同学去参观,带1600元钱够不够? 二、彩色丝带每米售价6元,购买20米、30米……彩带分别需要多少元? 先填一填下面的表格: 然后,观察表中长度和价钱的对应关系,并看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表中你观察到什么?发现了什么? (2)估计一下买15米的彩色丝带大约要多少元?25米呢? (3)假如第二次买丝带的米数是第一次的3倍,那么第二次花的钱数应是第一次的几倍? 三、速算:321+322+323+324+316+317+318+319 四、一位数同99相乘怎样巧算?

参考答案 一、分析:这里只要检验带1600元是否够用,不必准确算出门票的总价,而是观察198接近谁?它接近200,就可以用200×8口算正好得1600元,因为1600元的是200人的门票钱,198还没到200,所以通过估算就可以知道带1600元足够买参观门票了。 二、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分别口算出结果填入表格。然后观察表中数据,不难发现:长度每增加10米,钱数就随之增加60元。如果买15米中应含有10米的价钱和5米的价钱两部分;10米是60元,则可推算出5米就是30元,因此共需90元。表中的长度数量和所需的价钱之间还可以说存在着相应的倍数关系(即正比例关系),也就是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长度扩大(可缩小)若干倍,价钱也随之扩大(或缩小)同样的倍数。那么假如第二次买的米数是第一次的3倍,则第二次花的钱数也应是第一次的3倍。 三、分析:认真观察各个加数,就会发现它们都很接近一个数,它就是320。再仔细分析将这8个数分为4组;321和319,322和318,323和317,324和316把每组前一个数个位上的数补给后一个数,每个数可以变为320,所以这个算式等于320×8就可以一下子口算出结果是3560。也可以想每两数之和都是640,共有这样4组,因此用640乘4同们可以口算出结果是2560。 四、分析:先举个例子来试一试。 如99×3= □,可以想3×99表示99个3相加的和是多少。要求99个3就可以先算出100个3即100×3,再从300中去掉一个3,也就是99个3的得数即297。再试几个。如:99×6=(100-1)×6=600-6=594,99×5=(100-1)×5=500-5=594,99×2=(100-1)×2=200-2=198……由以上例子,寻找规律就不难发现,99同一位数相乘,得数是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十位上是9,百位和个位上的数是由与99相乘的一位数同9相乘的表内乘法口诀的积组成。再遇到99乘一位数,我们就能准确而迅速的写出得数了。

四年级数学上册 口算乘法教案 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教案人教版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的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提高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说出每个算式表示什么?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1004 xx 3006 320 640 940 二、新授 1、1004表示什么?用图可以怎样表示? 每行有100个方格,需要多少行? 观察这副方格图,你还可以怎样列式?(4100)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100个4是多少?) 2、比较1004与4100这两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两个算式中的数都是一样的,只是数的位置不同;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它们都可以表示同一副图;它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归纳:1004与4100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3、独立试算:10012= 19100= 12100= 10019=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你有什么发现? (100乘几,就可以算成几乘100,他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试算:720= 7200= 7300= 7400= 说出你的想法。(7和2个相乘,得14个,是140……) 根据上面的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12300= 8500= 24600= 21500= 5、讨论交流:通过上面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1)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相乘,可以用这个因数与乘数百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后面添上2个0、(2)用这个因数与几个百相乘,得多少个百。 6、同桌之间能互相出几道这样的题目,练一练吗?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006 4002 30012 8700 15400 6100 2400 12300 20600 33700 2、列式计算: (1)30个15是多少? (2)25的200倍是多少? (3)6乘400是多少? (4)

三年级口算乘法

一、复习引入 T:你能说一道我们学过的口算乘法吗? S:9×9=81 S:7×8=56 S:5×8=40 二、精选情境,理解算理 T:课件出示运动会三年级奖品采购单 铅笔:一盒20支3盒笔记本:一本8元40本星星:一盒500个7盒T:你能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怎么回答清楚,完整,想好举手 S:铅笔比书本少几支? S:不可以,单位不同不能减,还要用乘法 S:铅笔一共有多少支?20×3= S:笔记本一共有多少元?8×40= S:星星一共有多少个?500×7= T这些你会吗?会 T:那这节课我们不是没事干了。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充分交流表达,怎样说得清楚简练,让大家一听就明白。 T:20×3= 你是怎么算的? S:2乘3等于6.3乘0等于0,所以就是60 S:2乘3等于6,再在末尾添0(师板书2×3=6) S:20+20+20=60 T:出示情境图:每盒两捆,有三捆铅笔2其实是什么?2捆就是——2个十,2个十乘3等于6个十就是60 T:谁能完整说一说?谁还会说?同桌说一说(说得更流利了。) T:40×8= S:4乘8等于32,再添一个0 T:这个4其实表示——4个十乘8等于32个十等于320 T:谁能再完整说一遍 S:4个十乘8等于32个十等于320 T:(说得越来越好了)

T:谁能再完整说一遍 S:4个十乘8等于32个十等于320 T:(说得越来越好了) T:刚才小朋友用了遮0相乘再添0的方法,不但会说算法还会说算理了。真了不起 T:今天学的和我们以前学得有什么不同? S:以前学的乘法都用乘法口诀算就可以了,今天学的乘法因数和积的末尾都有0 T:谁来出类似的题目 S:300×9=2700 S:4000×5=20000 T:(师:这题目出的有水平,)看来再大的数,最多的0也不怕。我们今天学的就是整千数乘1位数的乘法。我们今天是怎么算的? S:先算前面的,再添0。 T:0怎么添了? S:因数末尾有几个0 ,积末尾就有几个0 T:停顿,4000×5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呢?怎么不是3个0 S:因为4×5=20,本身有一个0了。 T:刚才我们小朋友概括了“先按表内乘法计算”,再“根据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方法,其实我们就是把整十整百整千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然后再用口诀算出答案。其实最重要的是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这种学习方法对我们学习非常重要。 三.分层练习 1.基本练习: 刚才这算式,你能把它改编成今天的算式吗?看谁写得又多又快?校对。(用磁贴)谁能上来把刚才小朋友写的算式排一下,让这些算式有规律7×80=560 70×8=560 7×800=5600 700×8=5600 7×8000=56000 7000×8=56000 横着看有什么规律?交换因数0的位置,积不变竖着看有什么规律?一个因数末尾多几个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的末尾也多了几个0 2.变式练习: 小刺激: 小鱼:10×4 4×300 500×6 2000×6 40×8 700×8 60×7 6×40 9

四年级上册口算乘法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口算乘法练习题 姓名: 一、口算下面各题。 25×4 31×30 18×4 300×8 70×11 120×7 130×5 60×11 100×24 24×4 16×4 75×3 25×2 2×310 70×13 21×60 55×2 450×3 360×5 48×7 二、判断。 31×30=93()30×50=1500()200×12=2400() 三、列式计算。 40个21是多少?200乘18得多少? 40的15倍是多少?600个12相加,得多少? 四、食堂每天用大米200千克,一个月(30天)要用多少千克大米? 五、一台电扇的价格是200元,买19台这样的电扇共需要多少元? 六、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450()×7<50015×()<610()×30<280 27×()<550()×40<98071×()<600()×19<960 七、一把椅子的价钱是96元,是一张桌子价格的一半,一张桌子的价钱是多少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测试题姓名: 一、想一想,填一填。 1、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积是()。 2、200个18是(),125的40倍是()。 3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6小时可行( )千米. 4、在○填上“>”、“<”或“=”。180×5○160×6 47×100○470×10 5、光明小学有789人,大约是()人。 6、根据6×50=300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18×50=()42×50=() 7、一架飞机的速度可达每小时900千米,可以写作()。 二、用心选一选。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A、不变B、扩大10倍C、缩小10倍 2、125×80的积的末尾有()个零。A、2 B、3 C、4 3、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A、四位数B、五位数C、四位数或五位数 4、美园小区有五栋楼房,每栋有120户人家,小区共有()户人家。A、600 B、500 C、125 三、口算 34×3= 20×45= 60×90= 8×105= 50×70= 18×5= 350×4= 500×5= 四、计算题要仔细。 1、估算。603×21≈399×42≈538×48≈ 2、竖式计算 138×16= 407×35= 930×22= 523×60= 五、解决问题。 1、星月饭店平均每天要用掉258双一次性筷子。这个饭店每个月大约要用掉多少双一次性筷子?(按30天计算) 2、新华书店为庆祝“六一”儿童节,买4套儿童百科送1套。 每套45元 3、星期天王华一家去郊游,去时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 (1)从王华家到郊游地有多远?(2)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二年级上册1-9乘法口算练习题(可直接打印)

3×1-1=2×5=8×3=2×4=5×6=5×7=5×8=5×9=9×6=9×7=9×8=9×9=3×6=3×7=3×8=3×9=8×1=8×2=8×3=8×4=4×6=4×7-2=4×8=4×9=5×1=12-(5×2)=5×3=5×4=7×6=7×7=7×8=7×9=4×1=4×2=4×3=4×4=2×5+1=3×10=4×5=5×5=5×1=3×2=3×3=3×4=6×5=7×5-3=8×5=9×5=6×1=6×2=23-(6×3)=6×4=2×6=4×7=2×8=2×9=10×1=7×2=7×3=7×4=6×6=6×7=6×8-1=6×9=9×1-1=20- (9×2)=9×3=9×4=8×6=8×7=8×8=8×9=2×2= 5×7=8×6=9×7=2×5= 6×7=8×2=10×7=

7×6=7×7=7×8=7×9= 10×5=3×5-5=4×5=5×5= 5×6=5×7=5×8=5×9= 9×6=9×7-12=9×8=9×9= 6×5=7×5=8×5=9×5= 6×1=6×2=6×3=6×4= 3×6=3×7=3×8=3×9= 8×10=8×2=8×3-6=8×4= 6×6=6×7=6×8=6×9= 9×1=9×2-3=9×3=9×4= 4×6=4×7=4×8=4×9= 5×1=5×2=5×3=5×4= 8×6=60-(8×7)=8×9=8×8= 7×1=7×2=7×3=7×4= 5×6=5×7=5×8=5×9= 9×6=9×7+2=9×8=9×9= 6×5=7×5=8×5=9×5= 6×1=6×2=18-(6×3)=6×10=3×6=3×7=3×8=3×9= 8×1=8×2=8×3=8×4+12=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口算乘法2教学设计

口算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 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初步建立“速度”这一概念。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绿叶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教师:孩子们,现在世间万物已进入了秋季。哪个细心的孩子愿意告诉老师秋天里,在上学路上你发现了些什么变化? 2.根据孩子们的回答,适时引出“大树的叶子落光了”,这时老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棵没有了叶子的树。 3.教师:树上的叶子落光了,大树真可怜,孩子们愿意帮助大树找回绿叶吗?可是这是自然变化规律,我们怎么帮呢?别着急,老师这里有很多绿叶,只要孩子们能答对绿叶上的口算题,就能为大树添上一片绿叶。 4.学生口答绿叶卡片上的口算题,答对后将绿叶贴在画的大树上。 (让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拥有一颗宝贵的爱心,同时达到激趣目的和为新知铺垫的目的。)

(二)激趣引入 1.教师:感谢孩子们共同为大树穿上了漂亮的绿衣!当大树枝繁叶茂时,如果是烈日当空,我们就可以去树下做什么呢? 2.学生大胆交流后,教师适时引出“农民伯伯驾着马车到树下乘凉”,并用课件演示。(创设情境,自然过渡引入。) 3.教师:马车是一种交通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呢?学生交流。 (三)探究新知 1.教师:孩子们知道的真不少,那么这些交通工具各自己拉开速度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本45页,并与你周围的同伴交流。 2.探究学习例1(1) (1)教师:在这些交通工具中,同学们经常亲自驾驶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是自行车,并介绍其速度是约16千米/时。 (2)将课本上的例题更生活化,改编为“老师骑自行车也是1小时约行16千米,老师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3小时行了多少千米?”(例题的改编,让数学学习更生活化。)(3)引导学生读题,找到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时间,分析怎样想怎样列式,得出16×3。 (4)小组内讨论探究:16×3如何口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5)学生交流汇报。(学生可能会想竖式口算;可能会把16分成10和6,先用10×3=30,再用6×3=18,最后30+18=48等等。)教师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进行口算,大胆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6)及时练习课本46页“做一做”的第一横排题目。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充分尊重学生),并大胆说出自己的算理。(让学生多说一说,既巩固了方法的应用,又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探究学习例1(2) (1)请学生说出特快列车的速度,让学生提一个与例1(1)类似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出“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2)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列式,思考计算方法。(在合作学习完例1(1)后,可以训练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4.1口算乘法练习题(I)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4.1口算乘法练习题(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计算48×72时,第二个积百位上的“3”是表示()。 A . 3个百 B . 33个百 C . 3个十 D . 没意义 2. (2分)校办厂今年3月份平均每天用电70千瓦·时,3月份一共用电千瓦·时() A . 2100 B . 2030 C . 2170 D . 2070 3. (2分)下面算式中,积的末尾有两个0的算式是()。 A . 50×20 B . 35×40 C . 52×40 4. (2分) (2019三下·宝安期中) 下列各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最接近200的是() A . 50×5

B . 13×13 C . 14×14 5. (2分)一个学生重30千克,3个学生重多少?() A . 90克 B . 9000克 C . 90000克 6. (2分) (2020三下·磐石期末) 45×80的积的末尾有()个0. A . 1 B . 2 C . 3 7. (2分)40×90=() A . 1200 B . 1700 C . 2400 D . 3600 8. (2分) (2019四上·商丘月考) 一块长方形苗圃长250米,宽80米,则这块苗面的面积是()。 A . 2公顷 B . 2平方千米 C . 2000平方米 9. (2分) (2020三下·新沂期中) 一袋大米重25千克,80袋这样的大米重()吨。 A . 200 B . 2000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练习题100道

一口算: 80 X 10 = 60 X 20= 50 X 40= 24 X 10 = 700 X20 = 50 X 60= 22 X 30= 80 X 70= 90 X 90 = 40 X 80 = 12 X 200= 40 X 40= 90 X 50 = 80 X 20 = 200 X 40= 12 X 30= 11X 70 = 60 X 60= 50 X 30= 60 X 300 = 40 X 90= 23 X 20= 70 X 70= 30 X 80 = 60 X 90= 31 X 20= 20 X 50= 50 X 50= 20 X 70= 80 X 50 = 40 X 60= 11 X 40= 40 X 30 = 60 X 80= 90 X 70 = 43 X 20 = 22 X 30= 20 X 90= 12 X 40 = 80 X 60 = 90 X 80 = 33 X 30= 70 X 60= 500 X 30: 40 X 70 = 70 X 20 = 12 X 50= 32 X 200= 18X 30= 11 X 60 = 800 X 20 = 30 X 15= 16X 30= 70 X 70 = 33 X 30 = 80 X 80= 11 X 44= 70 X 5 = 80 X 4 = 30 X 50= 18 X 88: = 2 3 X 55 = 93 X 14 = 88 X 67 = 44 X 55 : =22 X 14 = 91 X 69 = 61 X 5= 31 X 60 : =73 X 54 = 67 X 37 = 25 X31 = 79 X 26 : =97 X 75 = 35 X 35 = 17 x 15 =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练习题100道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