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感应加热技术

浅谈感应加热技术

浅谈感应加热技术

感应加热设备原理及用途

电磁感应加热的是感应加热电源产生的交变电流通过感应器(即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导磁性物体置于其中切割交变磁力线,从而在物体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物体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即是通过把电能转化为磁能,使被加热钢体感应到磁能而发热的一种加热方式。这种方式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电热片,电热圈等电阻式通过热传导方式加热的效率低下问题。 简单说,电磁感应加热的原理就是利用电、磁、热能间的转换达到使被加热物体自身发热的效果。电磁感应加热设备其本质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在柱体内产生涡流来给加热工件的电加热,它是把电能转换为电磁能,再由电磁能转换为电能,电能在金属内部转变为热能,达到加热金属的目的,从而杜绝了明火在加热过程中的危害和干扰,是一种环保,国家提倡的加热方案。 感应加热设备专业名词解释: 1、感应线圈又称为感应器 采用紫铜管线材绕成的线圈制作而成。 2、内孔感应器

加热空心内表面用的感应器。 3、感应线圈导磁体 按技术要求需要平面或其他异形工件感应加热的位置,用于改变磁场分布以满足加热要求或减轻感应器邻近物体发热。 4、可调匝比淬火变压器 为了能适应各种淬火工件和感应器的电感而制作的高频变压器。 5、感应淬火机床 用于卡装工件并能根据工艺要求使淬火工件位置能上下移动或旋转的机械装置。 感应加热设备的应用领域: 1、焊接:刃具、钻具、刀具、木工刀具、车刀、钎头、钎焊、铰刀、铣刀、钻头、锯片锯齿、眼镜行业的镜架、钢管、铜管的焊接、截齿焊接、同种异种金属的焊接、压缩机、压力表、继电器接触点、不锈钢锅底不同材料的复合焊接、变压器绕组铜线的焊接、贮藏(气灌嘴的焊接、不锈钢餐、厨具的焊接)。 2、热处理:齿轮、机床导轨、五金工具、气动工具、电动工具、液压件、球墨铸铁、汽摩配、内配等机械金属零件(表面、内孔、局部、整体)的淬火、退

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应用中的高效节能措施

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应用中的高效节能措施 摘要:我国的高频感应加热设备是五十年代初期引进了前苏联的设备技术,六 十年代我国才有了自己制造的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到七十年代有了改进型的新结 构产品。高频感应加热设备耗能高,输出功率低。采用新型高效节能措施对阳极 供电主电路、栅极电路、震荡管及振荡槽路等进行改造,改造后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故障率大大降低,输出功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原辅材料利用率提高,维 修费用降低,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得了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高频感应加热设备:振荡管:槽路电容器:高压硅整流:节能措施。 一、现代高效节能型感应加热设备具备的特征 (一)要有适应多种工艺需求的机型,即要有多种功率档次和各种频率档次,要有多种线路形式供用户选用。 (二)要使用高效节能的工业用电子管。 (三)阳极供电主电路要用高压硅整流器和调压装置。 (四)槽路及隔直流电容器要用新型板式、筒式和高压云母电容器其耐压要 高于二十千伏。 有了上述条件设备就调试容易,操作方便,故障率低,耗能低等性能,现代 高效节能型加热设备的效率可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比原来设备高出很多,从经 济效益上讲可提高一倍以上,但与发达国家先比仍存在一些差距,要赶上世界先 进水平还需广大应用界和理论界的同仁一起努力。 二、应用中的高效节能措施 高效节能是国家战略方针,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有效途径。高频感应加 热的应用,与其他加工手段相比用电容量大,其利用率只有25—45%,当前国家 对节能减排非常重视,电力部门把高频加热节能问题放到首要位置,提高效率对 高效节能是一个综合指标,是由许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按照各主要因素性质分别 对待,能达到这一综合指标是有意的。 三、设备的选用 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对感应加热工作的成败,效率高低,能耗的大小,产品质 量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高频设备自身的技术指标有功率、频率、线路结构及外 围设施等区别,我们就要根据感应加热工作所需的功率、容量、频率档次、工艺 加工对线路结构的要求进行选择,有几种技术指标的选择进行探讨。 四、关于功率的选择 感应加热设备所需要的功率,要看其被加工件的大小,单个加工时间的长短 而定,也就是要按照工件所耗用高频电能的多少和加工速度来选择设备的功率档次。当前用于淬火、焊接、熔炼等设备从10KW—400KW等,设备标定功率是指 振荡功率,不是工件上吸收的功率,而工件上能够得到的功率只有标定功率的40—70%,选用设备时要加以考虑。对于工件所需功率可以用下式计算,即在一 秒钟的时间内使M公斤的材料温度升高T(℃)所需的功率:P′=4.186MCT (KW),式中的C是材料比热,金属的比热是随着温度的上升变化的特别铁磁 材料更为显著。 五、旧设备的节能改造 旧设备是指八十年代以前生产的部分设备,属于旧式设备的范畴,其共同特 点是:(1)阳极供电采用闸流管整流调压。(2)所使用的电子管为广播发射电 子管。(3)槽路和隔直电容器为罐式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工作

9 自制感应加热教程 8页

DIY 2.5KW ZVS MOSFET 1.1 1.2 1 N 1.3 10-4m LC 2.1

P=UI 2.2 LC TANK Q L,C Q Q L,C LC GDT MOS LC

C1 C2 C3 L1 T1 C1-C3 L1 L1 1uH 1.3uH 56.5KHz J2-1 C4 S1 T1 1:100 J2-2 C4 CDE 1.7uF 400V S1 35:0.75 2178:1 24:0.75 1024:1 1 2 T2 T1 1:100 100 1V T1 1A J3 J1 T1 90 PLL L1 T1 T1 EE85

PLL PLL CD4046 U1 LM2576-adj PLL 15V2A 15V VDD CD40xx CMOS 74 CD4046 VCO 4 U2 CD4046 B 3 VCO R16 R16 W1 C13 VCO 0-15V 20KHz- 80KHz Vcap J1 J4 PLL R14 D2 D3 CD4046 A 14 Vcap D2 D3 1N4148 1N60 C7 C12 CD4046 CD4046 1 XOR 1, Ui Uo U Ui Uo U Ui Uo 0°-180 U m 4 90 fout Ui Uo 50

14 3 2 2 PWM U4 VCO VCO 14 U2 CD4001 2 R8 R8 C10 C11 RC R8 R8 C10 C11 1.6uS C10 C11 68pF 5-45pF GDT Q1-Q8 R10.R11 CD4001 “1 TIP41 TIP42 hFE 8050/8550 GDT MOSFET GDT 1.6uS MOSFET IGBT MOS ZVS 2KW PLL GDT J1 J4 C1-C4 T1-T4 R5 R6 Q ±15V R1-R4

GB5959.3-2008电热装置的安全第3部分:对感应和导电加热装置以及感应熔炼装置的特殊要求

GB5959.3 2008电热装置的安全第3部分:对感应和导电加热装置以及感应熔炼装置的特殊要求 GB5959.3—2008/IEC 60519-3:2005 电热装置的安全 第3部分:对感应和导电加热装置 以及感应熔炼装置的特殊要求 1 范围 GB 5959的本部分适用于: ——在工频、中频和高频下对固态炉料进行感应和导电加热的装援(对导电加热,也包括使用直流的情况); ——在工频、中频和高频下进行感应熔炼、保温和升温的装置; ——该电热装置中受加热部分影响的传送装置或装卸装置的部件。 应用举例: ——为后续热成形和热处理而对摄材、扁锭、棒材、带材、线材、管材、铆钉等进行感应和导电加热的装置; ——具有坩埚式感应炉或沟槽式感应炉的装置。 本部分包括感应和导电加热装置以及感应熔炼装置的通用要求(1~14章),以及对感应和导电加热装置的特殊要求(附录A)和对感应熔炼装置的特殊要求(附录B)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 595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2900.23--2008 电工术语工业电热装置(IEC 60050-841:2004,IDT) GB/T3984.1--2004 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力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IEC 60110-1:1998,IDT) GB 5959.1--2005 电热装置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IEC 60519-1:2003,IDT) GB/T 6115.1--2008 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ⅡEC 60143-1:2004,MOD) IEC 60364-4-41:2005低压电器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1)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23--2008和GB 5959.1—200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感应加热induction heating 利用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效应的电加热。 [GB/T 2900.23—2008,841-27-04] 3.2 导融加热conduction heating 电流通过被加热材料的电阻加热。 ————————————

高频感应加热原理与应用

高频感应加热原理与应用 您能想象的到,一根铁棒一二秒钟就可以被加热红起来吗?任何金属都可以被很快地加热到其熔化吗?这就是一种人类目前能够做到和掌握的最快捷的直接加热方法——高中频感应加热。 通常人们对物体的加热,一是利用煤、油、气等能源的燃烧产生热量;二是利用电炉等用电器将电能转换成热量。这些热量只有通过热传递的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才能传递到需要加热的物体上,也才能达到加热物体的目的。由于这些加热方式,被加热的物体是通过吸收外部热量实现升温的。因此,它们都属于间接加热方式。 我们知道,热量的自然传递规律是:热量只能从高温区向低温区,高温体向低温体,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自然的传递。因此,只有当外部的热量、温度明显多于、高于被加热物体时,才能将其有效地加热。这就需要用很多的能量来建立一个比被加热物体所需要的热量多的多、温度高的多的高温区。如炉,烘箱等。 这样,不但这些热量中只有少部分能够传递到被加热体上,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而且加热时间长,在燃烧、加热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性物质和气体。它们既会对被加热体造成腐蚀性的损害,又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即便是使用电炉等电能加热方式,虽然无污染,但仍然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加热速度慢等缺点。 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使我们今天无论是对金属物体加热还是对非金属物体加热,都可以采用高效、快速,且十分节能和环保的方式加热.这就是直接加热方式。 对于非金属物体,可采用工作频率约240MHZ及以上,能使其内部分子、原子每秒振动、磨擦上亿次之多的微波加热。 也可以采用低频感应加热,如工频50HZ等。 中频、高频感应加热,是将工频(50HZ)交流电转换成频率一般为1KHZ至上百KHZ,甚至频率更高的交流电,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电感线圈转换成相同频率的磁场后,作用于处在该磁场中的金属体上。利用涡流效应,在金属物体中生成与磁场强度成正比的感生旋转电流(即涡流)。由旋转电流借助金属物体内的电阻,将其转换成热能。同时还有磁滞效应、趋肤效应、边缘效应等,也能生成少量热量,它们共同使金属物体的温度急速升高,实现快速加热的目的。 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可以使金属物体中的涡流随频率的升高,而集中在金属表层环流。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工作电流的频率,实现对金属物体加热深度的控制。既能提高加工工艺,又使能量被充分地利用。当用于红冲、热煅及工件整体退火等透热时,它们需要的加热深度大,这时可以将工作频率降低;当用于表面淬火等热处理时,它们需要的加热深度小,这时则可以将工作频率升高。另一方面,对于体积较小的工件或管材、板材,选用高频加热方式,对于体积较大的工件,选用中频加热方式。 由于感应加热时间短、速度快,并且还是非接触式(加热物体不需要与感应圈接触)的加热。所以,比其它的加热方式氧化轻微,必要时易于进行气体保护。 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子元器件无论是质量方面、效能方面, 还是可靠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体积方面也更为小型化、微型化。这为感应加热技术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与空间。在小信号生成与处理,控制与保护,调节与显示等方面,都更多地运用了可靠性更高、稳定性更好、抗干扰能力更强的数字电路。在功率元件上,更是从耗能大、效率低、工作电压高、辐射量较大的电子管,一代代地经晶闸管、场效应管(MOSFET),发展到了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整机的电源利用率已经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电子管电源利用率只有约百分之六十),冷却水比电子管产品节约了约百分之六十。并且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连续工作。这样不但可以在白天正常使用,还可以在用电低峰电费折扣期的夜间工作。 由于感应式加热,具有耗能少,用电省,加热速度快,无污染、无噪声、无需预热、不易氧化、便于气体保护、可自动控制、具备多项智能保护、安全可靠、易于操作,可不间断地连续工作等优点。

新型高效变频电磁感应加热技术

新型高效变频电磁感应加热技术 一、所属行业:塑料橡胶制造行业等 二、技术名称:新型高效变频电磁感应加热技术 三、适用范围:工业领域加热,特别适用于塑料橡胶制造加工,石油化工、医药食品、染整服装等加热。 四、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通过内部整流滤波电路将市电(50Hz/220v/380v)的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再经过PWM(技术核心)控制电路将直流电转换成频率为20-30KHz的高频高压电,高速变化的电流通过加热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被加热金属物体(导磁导电物体)时,会在被加热金属物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从而使被加热体自身高速发热。是一种新型高效、环保节能的加热方式。 2.关键技术 PWM控制电路及大功率IGBT元器件。 3.工艺流程 五、主要技术指标:

变频电磁加热器与传统加热器比较: 1、热效率95%以上,节电30%-60%。 2、装机容量(功率)可减少40%,大大减少电网负荷。 3、功率密度不受限制,加热温度可以达到600度以上,甚至可达上千度。 4、加热迅速及时,温度控制实时准确。 六、技术应用情况: XX电磁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工业微电脑变频电磁加热器”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这一技术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3年,节能效果较为明显。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XX科技有限公司、XX GROUP CO.LTD等。 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就塑料加工行业而言,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塑料制品年生产量达37138Kt(2009中国塑料工业年鉴),全国现有塑料生产机械约160万套,加热部分的电容量就达2000万千瓦,全年用电量为600亿千瓦时,且每年仍以15%速度递增。若所有的设备都采用该项节能技术,按最少节能30%计算,全国每年可节约用电180亿千瓦时。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优势__中频感应加热设备性能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优势__中频感应加热设备性能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有哪些优点呢?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具有效率高、对工件具有升温快,易于控制,氧化脱碳少,工艺质量可靠等优点。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全部采用进口集成电路模块及绝缘栅双极型功率管。具有加热快、透热均匀、耗电少、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操作简单等特点,是老式高频设备及可控硅中频加热设备较为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主要用于透热、退火等。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文章了解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的优势及性能吧。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优势】 采用MOSFET、IGBT功率器件和变频控制技术,、节能、输出功率更大; 具备恒定电流和恒定功率控制功能,极大的优化金属的加热过程,实现快速加热,产品优越性得到极大的发挥; 在同等条件下具有比传统电子管高频加热设备省电一倍的效果;

具有100负载设计,可连续24小时不间断工作,可配红外测温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提高加热质量,简化人工操作; 具有加热-保温-冷却三段时间功能设定,可获得所需的加热保温过程,适应批量化、重复性的加热场所; 具有过流、过压、欠水、缺相、负载不适等多种状态显示,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根据功率和频率选择电源,频率越高加热深度越浅,频率越低透热性越好;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说明】 感应加热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中频大电流流向被绕制成环状或其它形状的加热线圈(通常是用紫铜管制作)。由此在线圈内产生极性瞬间变化的强磁束,将金属等被加热物质放置在线圈内,磁束就会 贯通整个被加热物质,在被加热物质内部与加热电流相反的方向产生很大的涡电流,由于被加热物质内的电阻产生焦耳热,使物质自身的温度迅速上升利用工件中涡流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的。它加热效率高、速度快、可控性好,易于实现高温和局部加热。 中频大功率感应加热装置,多年来一直采用可控硅做为开关器件。由于不能自行关断、效率低,负载

高频变压器计算步骤精编版

高频变压器计算 (CCM模式) 反激式DC/DC变换电路 电路基本参数: Vo1=15V Io1=0.4A Vo2=-10V Io2=0.4A Vs=15V(范围10V~20V) Po=10W 设定参数: 1.电路工作频率(根据UC3843的特性,初步确定为50KHz),电路效率为G=75% 2.反激式变换器的工作模式CCM 3.占空比确定(Dmax=0.4) 4.磁芯选型(EE型) 设计步骤 (1)选择磁芯大小 Pin=Po/G=10/0.75=13.3W(查表),选择EE19磁芯 (2)计算导通时间 Dmax=0.4,工作频率fs=50KHz ton=8us (3)选择工作时的磁通密度 根据所选择的磁芯EE19(PC40材料)Ae=22mm2,Bmax=0.22T (4)计算原边匝数 Np=(Vs*ton)/(Bmax*Ae)=(10*8)/(0.22*22)=16.52,取整16 (5)计算副边绕组 以输出电压为15V为例进行计算,设整流二极管及绕组的压降为1V 15+1=16V 原边绕组每匝伏数=Vs/Np=10/16=0.625V/匝 副边绕组匝数Ns1=16/0.625=25.6,取整26 (6)计算选定匝数下的占空比;辅助输出绕组匝数 新的每匝的反激电压为:16/26=0.615V ton=(Ts*0.615)/(0.625+0.615)=9.92us 占空比D=9.92/20=0.496 对于10V直流输出,考虑绕组及二极管压降1V后为11V Ns2=11/0.615=17.88,取整17 (7)初级电感,气隙的计算 在周期Ts内的平均输入电流Is=Pin/Vs=13.3/10=1.33A 导通时间内相应的平均值为Iave=(Is*Ts)/ton=1.33*20/9.92=2.68A 开关管导通前的电流值Ip1=Iave/2=2.68/2=1.34A 开关管关闭前的电流值Ip2=3Ip1=1.34*3=4.02A 初级电感量Lp=Vs*&t/&i=10*9.92/2.68=37.01uH 气隙长度Lg=(u0*Np^2*Ae)/Lp=0.19mm

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

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 磁感应加热来源于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也就是交变的电流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导致导体发热。1890年瑞典技术人员发明了第一台感应熔炼炉——开槽式有芯炉,1916年美国人发明了闭槽有芯炉,从此感应加热技术逐渐进入实用化阶段。 20世纪电力电子器件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 1957年,美国研制出作为电力电子器件里程碑的晶闸管,标志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开始,也引发了感应加热技术的革命。1966年,瑞士和西德首先利用晶闸管研制感应加热装置,从此感应加热技术开始飞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电力电子器件再次快速发展,GTO、MOSFET、IGBT、M CT及SIT等器件相继出现。感应加热装置也逐渐摒弃晶闸管,开始采用这些新器件。现在比较常用的是IGBT和MOSFET,IGBT用于较大功率场合,而MOSFET用于较高频率场合。据报道,国外可以采用IGBT将感应加热装置做到功率超过1000kW ,频率超过50kHz。而MOSFET较适用高频场合,通常应用在几千瓦的中小功率场合,频率可达到500kHz以上,甚至几兆赫兹。然而国外也有推出采用MOSFET的大功率的感应加热装置,比如美国研制的2000kW /400kHz的装置。

我国感应热处理技术的真正应用始于1956年,从前苏联引入,主要应用在汽车工业。随着20世纪电源设备的制造,感应淬火工艺装备也紧随其后得到发展。现在国内感应淬火工艺装备制造业也日益扩大,产品品种多,原来需要进口的装备,逐步被国产品所取代,在为国家节省外汇的同时,发展了国内的相关企业。目前感应加热制造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汽车制造业,今后现代冶金工业将对感应加热有较大需求。 一、感应加热特点 感应加热技术具有快速、清洁、节能、易于实现自动化和在线生产、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是内部热源,属非接触加热方式,能提供高的功率密度,在加热表面及深度上有高度灵活的选择性,能在各种载气中工作(空气、保护气、真空),损耗极低,不产生任何物理污染,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针,是绿色环保型加热工艺之一。它与可控气氛热处理、真空热处理少无氧化技术已成为热处理技术的发展主流。 其主要应用有: (1)冶金有色金属的冶炼,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锻造、挤压、轧制等型材生产的透热,焊管生产的焊缝。 (2)机械制造各种机械零件的淬火,以及淬火后的回火、退火和正火等热处理的加热;压力加工前的透热。 (3)轻工罐头以及其他包装的封口,比如着名的利乐砖的封口包装。

感应加热设备-EFD

EFD集团 The EFD group was formed in January 1996 by merger of FDF and ELVA. In 1998, CFEI joined this group and then EFD group became the biggest multinational induction heating equiPHent manufactory in European. EFD集团成立于1996年1月,由当时世界上感应加热领域内的两大著名感应设备制造商:挪威ELVA公司和德国FDF公司合并而成。1998年,法国著名感应设备制造企业CFEI公司也加盟该集团,由此,EFD集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供应感应加热设备的跨国性股份制集团企业之一。 Induktion serw?rmung Fritz Düsseldorf GmbH (FDF), founded in 1950, a high quality machine builder was a European market leader in induction hardening equiPHent and technology. 德国EFD Induction GmbH(原名FDF)公司,成立于1950年,是欧洲中高频感应表面淬火设备的最著名的供应商,其在感应淬火设备的研制和制造方面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 ELVA Induksjon a.s. (ELVA), founded in 1981, formerly was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T rondheim (SINTEF/NTNU) in the mid ‘70s. ELVA pioneered the develo PHent of transistorized induction heating systems and is the world market leader in transistorized power sources for induction heating. 挪威EFD Induction a.s.(原名ELVA)公司,成立于1981年,前身是70年代中期挪威特隆赫姆市技术大学,是晶体管感应加热电源的先锋,在高频固态感应电源的研制与发展方面始终处于世界的领导者地位。 EFD Induction S.A.(CFEI),founded in 1944, is the biggest supplier of induction heating machine in auto and nucleus industry in France. 法国EFD Induction S.A.(原名CFEI)公司,成立于1944年,是法国汽车及核工业感应热处理设备最大的供货商。 So far, EFD group has included 7 manufactures and a world wide sales and service network. EFD is a professional induction heating equiPHents supplier including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 到目前为止,EFD集团已经在全世界拥有了7个生产基地以及遍布全球的销售和服务网络。EFD是一个涵盖了设计、制造和工艺的专业的感应加热设备供应商。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冷轧用低碳热轧带钢的力学性能

第17卷第6期 2005年12月 钢铁研究学报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Vol.17,No.6  Dec.2005 作者简介:张树堂(19362),男,大学本科,教授级高工,钢铁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 E 2m ail :zhangangxh @https://www.doczj.com/doc/6b7726777.html, ; 修订日期:2005205214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冷轧用低碳热轧带钢的力学性能 张树堂 (钢铁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北京100081) 摘 要:综述了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冷轧用低碳热轧带钢力学性能偏高的现状以及性能强化机理。讨论了性能软 化的途径。指出通过提高钢的纯净度、降低夹杂物含量、采用铁素体温度范围轧制、高温卷取(≥700℃ )工艺以及硼微合金化等措施,可以得到屈服强度不超过255MPa 的冷轧用低碳热轧带钢,并生产出合格的冷轧深冲板。关键词:连铸连轧;低碳钢;热轧带钢;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T G 33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0963(2005)0620010206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ow 2C arbon Steel Strip for Cold R olling Produced by Thin Slab C asting and R olling ZHAN G Shu 2tang (Central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81China ) Abstract :The higher strength of low carbon steel strip produced by thin slab casting and rolling ,and its possible reason were described briefly.The softening procedure was discussed.It is found that increasing steel purity ,de 2creasing inclusion content ,rolling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ferrite ,increasing coiling temperature (≥700℃)and B microalloying are possible to obtain the yield strength ≤255MPa for low carbon steel strip and to produce cold rolled deep 2drawing strip up to standard. K ey w ords :casting and rolling ;low 2carbon steel strip ;mechanical property 目前,国内已投产7条以CSP 工艺为主的薄板 坯连铸连轧(TSCR )生产线,另外还有6条即将投产。2005年,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产量可达到2300万t ,其中一部分以中板和薄板热轧材供应市 场,而另一部分为冷轧提供原料。因为我国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后几乎都建有酸洗-冷轧联合生产线,产量大多超过热轧带钢产量的50%,最多达75%。这就要求必须提供合适的热带作为冷轧原 料。但是,根据目前的生产实际情况,国内外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生产的低碳热轧薄带钢的力学性能均偏高,组织细小均匀,作为热轧材具有一系列优点,但是作为冷轧原料则因其力学性能偏高将出现一系列问题。传统热连轧生产的SPCH 带钢的屈服强度(σs )平均值约为250M Pa ,而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的SPC H 带钢的屈服强度平均值约为315 M Pa ,可见其屈服强度大约比传统热连轧生产的SPCH 带钢高26%。这就意味着轧制同样规格的冷 轧产品要多消耗26%的能量。此外,对可轧薄规格的厚度受到限制,比如轧制同样薄规格的产品需降低坯料厚度等。根据目前冷轧生产实际情况,尽管薄板坯连铸连轧热轧带钢的屈服强度偏高,但可以通过调整冷轧工艺生产出合格的SPCC 和SPCE 产品。此外,人们仍力图通过降低连铸连轧生产的低碳热轧带钢的屈服强度来促进冷轧生产的顺行和得到高冲压性能的热轧薄带钢。为此,有必要讨论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条件下,降低低碳热轧带钢屈服强度的方法。 1 低碳热轧薄带钢的力学性能现状 111 国外生产的低碳热轧薄带钢 国外的生产实践证明,各种薄板坯连铸连轧生

感应加热DIY教程

感应加热DIY教程 总体架构: 串联谐振2.5KW 锁相环追频ZVS,MOSFET全桥逆变; 磁芯变压器两档阻抗变换,水冷散热,市电自耦调压调功,母线过流保护。 在开始制作之前,有必要明确一些基础性原理及概念,这样才不至于一头雾水。 一.加热机制(扫盲用,高手跳过) 1.1涡流,只要是金属物体处于交变磁场中,都会产生涡流,强大的高密度涡流能迅速使工件升温。这个机制在所有电阻率不为无穷大的导体中均存在。 1.2感应环流,工件相当于一个短路的1匝线圈,与感应线圈构成一个空心变压器,由于电流比等于匝比的反比,工件上的电流是感应线圈中电流的N(匝数)倍,强大的感应短路电流使工件迅速升温。这个机制在任何导体中均存在,恒定磁通密度情况下,工件与磁场矢量正交的面积越大,工件上感生的电流越大,效率越高。由此可看出,大磁通切割面积的工件比小面积的工件更容易获得高温。 1.3磁畴摩擦(在铁磁体内存在着无数个线度约为10-4m的原本已经磁化了的小区域,这些小区域叫磁畴),铁磁性物质的磁畴,在交变磁场的磁化与逆磁环作用下,剧烈摩擦,产生高温。这个机制在铁磁性物质中占主导。 由此可看出,不同材料的工件,因为加热的机制不同,造成的加热效果也不一样。其中铁磁物质三中机制都占,加热效果最好。铁磁质加热到居里点以上时,转为顺磁性,磁畴机制减退甚至消失。这时只能靠剩余两个机制继续加热。 当工件越过居里点后,磁感应现象减弱,线圈等效阻抗大幅下降,致使谐振回路电流增大。越过居里点后,线圈电感量也跟着下降。LC回路的固有谐振频率会发生变化。致使固定激励方式的加热器失谐而造成设备损坏或效率大减。 二.为什么要采用谐振?应采用何种谐振? 2.1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曾经以为只要往感应线圈中通入足够强的电流,就成一台感应加热设备了。也对此做了一个实验,见下图。

自制感应加热器与磁悬浮加热器(感应炉)

Induction Heater Tutorial 感应加热器教程 3kw An induction heater is an interesting device, allowing one to rapidly迅速的 heat a metal object. With enough power, one can even甚至 melt熔化 metal. The induction heater works without the need for fossil化石 fuels, and can anneal退火 and heat objects of various各种各样 shapes形状. I set out to make an induction heater that could melt steel and aluminum. So far迄今为止 I have been able to feed an input power of over 3 kilowatts! Now that I have done this I would like to share how it works, and how you can build one. At the end of the tutorial I will discuss论述 and show you how to build a levitation coil that will allow you to boil煮沸 metals while suspended in mid air! 一台感应加热器是一台有趣的设备,可以迅速加热金属工件.功率够高时,可以融化金属.感 应加热器不需要石化燃料,可以对工件退火处理,还可以加热各种形状的工件.我制造了一 台可以融化钢和铝的感应加热器.现在功率已经达到了3千瓦!我来教你怎么造一台.在教程 的最后,我将教你造一个可以在半空中融化金属的磁悬浮加热线圈. My induction heater is an inverter. An inverter takes a DC power source and converts it into AC power. The AC power drives a transformer which is coupled耦合 to a series LC tank. The inverter frequency is set to the tank's resonant共振 frequency, allowing the generation of very (high currents高安培电流) within the tank's coil. The coil is coupled to the workpiece工件 and sets up (eddy currents涡电流). These currents, traveling through a conductive, but slightly微小 resistive电阻的 workpiece, heat the piece. Remember, Power = Heat = R*I^2. The workpiece is like a one-turn coil; the work coils has several数个 turns圈. Thus这样, we have a (step-down transformer降压 器), so even higher currents are generated in the workpiece.这样电流就流进工件里去 了. 我的感应加热器有一个逆变器.逆变器可以把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交流电被变压器耦合到 感应线圈和电容组一起组成的振荡器上.逆变器的工作频率决定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振荡器的感应线圈会感应出非常大的电流.感应线圈又将这些电流产生的磁场耦合到工件上产生涡流电.工件中的电阻,阻碍涡流电的流动,导致工件发热.(详细原理参照变压器中的涡流电).记住,功率=热=R乘以I的平方.工件可以看成一个只有一圈的线圈,而感应线圈有多个线圈,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感应线圈和工件看成一个变压器回路,工件的电压低,电流就从感应线圈流向工件去了. I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鸣谢 the invaluable无法估计的 help from John Dearmond and Tim Williams for helping me understand this topic话题. Now, before we talk more, let's see some pictures of what it can do. 谢谢 John Dearmond 和 Tim William大量的帮助,帮我弄明白这个话题.先来看几张图.

感应加热原理及应用

感应加热原理及应用 1.电磁感应原理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faraday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其内容为,当电路围绕的区域内存在交变的磁场时,电路两端就会感应出电动势,如果闭合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利用高频电压或电流来加热通常有两种方法: (1)电介质加热:利用高频电压(比如微波炉加热) (2)感应加热:利用高频电流(比如密封包装) 2.电介质加热(dielectric heating) 电介质加热通常用来加热不导电材料,比如木材。同时微波炉也是利用这个原理。原理如图1: 图1 电介质加热示意图 当高频电压加在两极板层上,就会在两极之间产生交变的电场。需要加热的介质处于交变的电场中,介质中的极分子或者离子就会随着电场做同频的旋转或振动,从而产生热量,达到加热效果。 3.感应加热(induction heating) 感应加热原理为产生交变的电流,从而产生交变的磁场,再利用交变磁场来产生涡流达到加热的效果。如图2: 图2 感应加热示意图 皕赫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TEL: +86 (0)21 60896520

皕赫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TEL: +86 (0)21 60896520 基本电磁定律: 法拉第定律:d e N dt φ= 安培定律:Hdl NI ?= 其中:BdS φ=?,0r B u u H = 如果采用MKS 制,e 的单位为V ,?的单位为Wb ,H 的单位为A/m ,B 的单位为T 。 以上定律基本阐述了电磁感应的基本性质, 集肤效应: 当交流的电流流过导体的时候,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如图3),从而导致电流向导体表面扩散。也就是导体表面的电流密度会大于中心的电流密度。这也就无形中减少了导体的导电截面,从而增加了导体交流电阻,损耗增大。工程上规定从导体表面到电流密度为导体表面的1/e =0.368的距离δ为集肤深度。 在常温下可用以下公式来计算铜的集肤深度: δ= 式(1) 图3 涡流产生示意图 从以上可以看到,如果增大电流和提高频率都可以增加发热效果,是加热对象快速升温。所以感应电源通常需要输出高频大电流。 参考文献:fundalmentals of power electronics, R.W.Erickson (讲义) TPIH2500 Textbook Tetra Pak Technical Training Centre 三 感应加热电源常见框图结构和控制方法 1.感应加热电源常见框图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介绍及应用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介绍及应用 设备简介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采用的串联谐振,即电压型谐振频率跟踪。因此效率较高、功率因数较高。所以有明显的中频感应加热电炉节电效果,加热每吨棒料用电341度。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前级不可控全桥整流,不会在整流段引起波形的变形,没有关断角的削波现象,并且用大电容滤波,因此谐波数小对电网的干扰小。 工作原理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的工作原理是把一根金属圆柱体放在有交变中频电流的感应圈里,金属圆柱体没有与感应线圈直接接触,通电线圈本身温度已很低,可是圆柱体表面被加热到发红,甚至熔化,而且这种发红和熔化的速度只要调节频率大小和电流的强弱就能实现。 中频优势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感应加热领域也再快速发展.由于环保要求以及煤炭涨价,用焦煤加热不仅不符合环保要求,而且在价格和经济上也非常的不合算.另一方面,目前工业加热还大量使用着KGBS以可控硅为主器件的中频加热设备.功率因数低耗费着大量的电能.随着金融危机的曼延,节能降耗,缩减成本已经成为中小企业非常迫切的问题.于是我们利用近20年的感应加热经验,成功研制出JZ(IGBT)系列节能型中频。 设备特点 1.生产操作简单、进出料灵活、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在线式生产; 2.工件加热速度快、氧化脱碳少,效率高,锻件质量好; 3.工件加热长度、速度、温度等可精确控制; 4.工件加热均匀、芯表温差小,控制精度高; 5.感应器可按客户要求精心制作; 6.全方位节能优化设计,能耗低、效率高,比烧煤生产成本低; 7.符合环保要求,污染小,同时还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设备优势 节约特点 加热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氧化脱炭少、节省材料与锻模成本由于中频感应加热的原理为电磁感应,其热量在工件内自身产生,普通工人用中频电炉上班后十分钟即可进行锻造任务的连续工作,不需烧炉专业工人提前进行烧炉和封炉工作。不必担心由于停电或设备故障引起的煤炉已加热坯料的浪费现象。由于该加热方式升温速度快,所以氧化极少,每吨锻件和烧煤炉相比至少节约钢材原材料20-50千克,其材料利用率可达95%。由于该加热方式加热均匀,芯表温差极小,所以在锻造方面还大大的增加了锻模的寿命,锻件表面的粗糙度也小于50um。 环保特点 工作环境优越、提高工人劳动环境和公司形象、无污染、低耗能感应加热炉与煤炉相比,,工人不会再受炎炎烈日下煤炉的烘烤与烟熏,更可达到环保部门的各项指标要求,同时树立公司外在形象与锻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感应加热是电加热炉中最节能的加热方式由室温加热到1100℃的吨锻件耗电量小于360度。 精准特点 加热均匀,芯表温差极小,温控精度高感应加热其热量在工件内自身产生所以加热均匀,芯表温差极小。应用温控系统可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合格率。

感应加热设备..

感应加热设备技术协议 甲乙双方通过友好协商,甲方向乙方购买感应加热设备6台,双方达成如下的技术协议: 1、设备名称、数量及规格型号: 2、交货日期:合同生效后 2 个月 3、交货地点: 4、供货方式:交钥匙方式 5、买方工况 5.1 电气、电子 50HZ(±1)、380V(±10%)三相五线制交流电或50HZ(±1)、220V(±10%)单相交流电。 5.2压缩空气 压力:0.5-0.8MPa。 质量等级:GB/T13277-91 一般空用压缩空气质量等级三级。 5.3设备使用环境 温度室内设备0℃~45℃,室外设备-20℃~45℃ 相对湿度:≤95%。 防腐要求:满足黄骅港地区海洋气候要求。 海拔高度:≤1000m 6、轴承感应加热器热装设备的用途及详细说明(DN-20) 6.1、设备用途及工作过程 工频感应加热装置是用于机车抱轴箱、轮对轴承热装的铁路专用设备。通过输出工频电源到负载(线圈、轴承内套、前挡环、后挡环)产生电磁感应,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对轴承内套、前挡环、后挡环加热,产生热胀效应。 6.2、设备设计制造标准 Q/CAPM002-2001 感应加热工频电源企业标准 6.3、设备主要参数

1 输入 电源:单相AC380V±5% 50HZ 10KW 2 输出 工频额定电压:AC380V 工频额定电流:AC25A 频率:50HZ 3 效率≥92% 4 防护等级:IP20 5控制方式:微电脑控制下可温控或时控。 加热轴承:内径120-300mm,外径≥400mm,宽度≥150mm 时间范围0-999S 加热工件重量:≥250kg 工件加热温度:0~152℃ 6.4、设备的主要特点及结构及详细配置 1 特点 本工频感应加热成套设备具有: 1.1提高装配质量,加热均匀,精度高、能使工件表面硬度内在质量不变。 1.2高工作效率,加热迅速,既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又提高装配进度,达到文明生产 1.3该工频感应加热电源采用继电器互锁、联锁控制,大大简化了控制电路,可靠性更高;控制、操作方便,便于维护和维修;性能稳定,各种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4该电源具有零压起动和自动退磁功能。 2 工作原理 2.1 主电路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