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顺酐水吸收改溶剂吸收可行性分析20141215

顺酐水吸收改溶剂吸收可行性分析20141215

顺酐水吸收改溶剂吸收可行性分析20141215
顺酐水吸收改溶剂吸收可行性分析20141215

水吸收改溶剂吸收可行性分析

瑞华化工

2014年12月

1.概要

常州瑞华化工目前设计的单套5万吨正丁烷法顺酐采用了溶剂吸收法。我们认为溶剂

吸收工艺相比于水吸收工艺,有着顺酐收率高、装置能耗低的优点,尽管传统的溶剂吸收工艺在装置运行时也存在系统堵塞、溶剂消耗量大、废水处理困难等问题,但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妥善的设计考虑,选择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溶剂吸收工艺的优势。

2.装置经济性分析

正丁烷法顺酐的后处理,有水吸收和溶剂吸收两种工艺,前者具有流程短、设备投资省、工艺成熟等优点,但不足之处在于吸收及脱水操作时,温度控制不当易生成富马酸杂质。富马酸的大量生成除了影响装置的顺酐收率外,更严重的危害在于,富马酸易和丙烯酸聚合成胶状物,堵塞塔盘,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塔盘脱落。该聚合胶状物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塔效率,造成了脱水操作的能耗增加;又由于该胶装物无法用水洗除去,必须用碱液蒸煮,这不仅增加了废水量及废水处理难度,同时也造成脱水工序无法连续进行。间歇操作时装置蒸汽不易平衡,另外操作工人的工作强度也随之增加。

溶剂吸收工艺的吸收过程没有顺酐水合成顺酸的过程,尽管由于反应系统中带水仍会有少量顺酸生成,进而异构成富马酸,但生成量比水吸收工艺少得多,装置堵塞的可能也降低了许多,这样不仅使顺酐后处理工艺的回收率比水吸收法高出3~5个百分点,也提

高了装置的操作稳定性,增加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此外,由于没有顺酐水合成顺酸的过程,也就无需相应的脱水过程,顺酐后处理操作消耗的汽量减少,装置可输出更多的蒸汽供界外使用。

按5万吨/年的顺酐规模计算,水吸收与溶剂吸收的经济性比较如下表:(价格以2014年各项价格粗略估算。其中未包括计算人工、维修、仓储、运输、财务成本等费用)

表1 水吸收与溶剂吸收的经济性比较

项目

生产消耗生产成本

单位

水吸收

技术

瑞华溶剂

吸收技术

价格,

元/吨

水吸收技

术,元

瑞华溶剂吸

收技术,元

原料丁烷t/tMA 1.16 1.1 4500 5220 4725 DBP kg/tMA 0 9 10000 0 90 二甲苯kg/tMA 4 0 7100 28.4 0

4MPa蒸汽t/tMA 1.5 -3.68 180 270 -662.4 1MPa蒸汽t/tMA -3.26 0 120 -391.2 0

低压蒸汽t/tMA -3.06 -5.62 100 -306 -562 电kW/tMA 533 1146 0.8 426.4 916.8 锅炉给水t/tMA 6.32 9.3 6 37.92 55.8 工艺水t/tMA 0.5 0 5 2.5 0 冷却水t/tMA 229.5 210 0.35 80.325 73.5 废水t/tMA 0.6 0.18 200 120 36

生产每吨顺酐成本5488.345 4627.7 注:废水处理根据处理方法不同,成本也不尽相同,表中的200元/吨仅为焚烧法处理的估算值。

由表1分析可知,瑞华化工溶剂吸收法的顺酐成本比普通水吸收法的成本每吨低近900元,这是非常可观的。

瑞华化工的溶剂吸收工艺,充分考虑了装置堵塞的解决方案,能使装置连续稳定运行,连续运行周期达到6~12个月。与水吸收工艺相比,瑞华化工的溶剂吸收工艺大大降低了

停车清洗的频次,增加了装置的稳定生产时间,提高了装置产能,在顺酐市场好的情况下,能创造更多的效益;另外,由于停车频次降低,也能降低因停车清洗造成的物耗及能耗,从而提高装置的整体经济效益。

3.运行稳定性分析

正丁烷法顺酐的水吸收工艺的原理是将反应尾气中的顺酐用水吸收,而顺酐遇水生成顺酸,再将顺酸水溶剂脱水得到顺酐。首先,由于顺酸脱水时,在高温条件下易异构成富

马酸,富马酸又会与丙烯酸聚合成高沸点的物质,这使得脱水塔极易堵塞;其次,由于正丁烷法顺酐在反应过程中加入了蒸气,使得产物中的顺酸相比于苯法工艺要高得多,顺酸的熔点比顺酐高得多,为134 ℃,在水吸收工艺的部冷器及溶剂吸收工艺的二冷器中非

常容易在管道中凝固堵塞;另外,由于正丁烷法顺酐工艺在反应时会生成少量丙烯酸,而丙烯酸本身极易聚合,这也使得精制塔顶冷凝器极易堵塞。由于以上三点,水吸收法装置的稳定性很差,几乎半个月就会发生装置堵塞问题,需要停车清洗,这不仅需要花费人力物力,也使得装置开工率不足,整体影响了装置效益。

因而,许多工厂开始采用溶剂吸收法来生产顺酐,尽管传统的溶剂吸收法能降低装置堵塞清洗的频次,但由上述系统堵塞的原因可知,溶剂吸收法并不能避免装置堵塞的可能。为了更好的解决装置堵塞问题,瑞华化工的顺酐溶剂吸收工艺中运用了大量防堵专利技术,这些技术已在国内数十套苯乙烯装置中成功应用,能够保证顺酐溶剂吸收装置能长期稳定运行,最长不停车操作时间有望达一年。

这些技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非水溶剂吸收工艺

采用溶剂吸收的好处是,顺酐不必水合生成顺酸,这减少了顺酸异构成富马酸,从而减少富马酸和丙烯酸聚合生成聚合物的可能,这不仅提高了顺酐收率,也减小了装置堵塞的可能。

2.先进的二冷系统

在以往的顺酐装置中,二冷器是堵塞的重灾区,因而瑞华化工采用了以下技术来保证二冷器的正常生产:

①采用更高的二冷出口温度,减少顺酸、富马酸结晶的可能;

②采用在二冷器进口加溶剂的方案,将结晶出的顺酸、富马酸等高凝固点物质溶解

带出;

③采用一开一备的工艺设计,能够确保装置不停车,保障装置连续生产。

3.设置顺酸脱水塔

吸收塔底的富溶剂在进入解吸塔之前先经过顺酸脱水塔脱水,以减少富溶剂中的顺酸含量,这不仅能得到更多的顺酐产品,也能减少顺酸在解吸塔内的含量,从而减少富马酸含量,减少了解吸塔的堵塞可能。

4.解吸塔再沸器采用一开一备

解吸塔再沸器操作温度高,在生产过程中,溶剂中会富集苯酐、富马酸、重质物等,这些高凝固点的物质容易造成解吸塔再沸器系统的堵塞,因而采用一开一备的形式能保证装置堵塞时不停车连续生产。

5.精制塔采用间歇操作

精制塔在操作时,顺酐中的丙烯酸易在塔顶聚合,进而堵塞精制塔顶冷凝器,因而采用间歇操作,批次生产,不仅能有效控制每批顺酐产品的质量,还能在发生堵塞时及时清理,保证前系统正常连续操作。

4.废水,废气包括固废的处理

尽管溶剂吸收相较于水吸收工艺来说有诸多优点,但溶剂吸收也存在溶剂的损耗、降解、溶剂回收工艺较复杂等问题,另外,目前溶剂吸收工艺最大的难点是溶剂再生时产生的大量废水的处理,这限制了溶剂吸收工艺的推广。在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溶剂吸收工艺中,对废水、废气及固废处理均有周到的考虑。

目前的溶剂再生工艺多为水洗、离心、脱水三步法,在水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由于废水中主要含有反应生成的乙酸、丙烯酸、顺酸、富马酸等有机酸,还含有一些溶剂水解的产物。为了处理这些酸性废水,瑞华化工的工艺先采用三效蒸发装置将废水进行浓缩,被蒸出来的水则送入液环式真空泵做密封液后,再送入溶剂水洗罐水洗溶剂,如此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装置产生的废水量;而浓缩后的酸水则送入尾气饱和塔,被尾气带入焚烧炉进行焚烧,生成CO2和H2O,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目前,瑞华化工拥有成熟的三效蒸发废水处理的成套技术,能够提供完整的撬装设备,模块化的理念方便与现有装置或新建装置进行无缝对接,减少多前期的设备投资,并能有效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当然,对于现有三效蒸发装置,我们也能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顺酸装置的尾气,瑞华化工的处理方法是,将尾气进行充分的回收处理,回收其中的顺酐后,余下的废气送入焚烧炉,烧掉废气中的有机物,同时副产蒸汽以回收热量。废水与废水的处理采用同一个焚烧炉,这样既减少了投资,也能实现废水与废气焚烧时的热量互补,利于节能。

顺酸装置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来自精制塔釜及离心机的焦油。焦油主要由各种聚合物组成,形态为胶状物。瑞华化工的处理方法是,先将各设备的焦油全部收集起来,然后用固废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

至此,顺酐装置产生的三废已完全妥善处理,在瑞华化工的溶剂吸收工艺中,仅用焚烧炉便能将顺酐装置产生的三废全部处理。由于这些三废均来自于生产装置,焚烧炉内仅

加入燃料气,并没有外加其它化学品进行处理,因而这些三废在焚烧处理过程中,仅生成CO2和H2O,能满足废气排放要求。

5.初步预算(设计/设备/工程)

由水吸收工艺改造为溶剂吸收工艺,由于吸收的原理不同,两种工艺差别较大,原有的设备确定可以利用的仅有精制塔,因而,我们直接给出了溶剂吸收单元所需要的投资估算。

对于我们在5万吨/年顺酐项目上,溶剂吸收单元的设备统计及设备价格及工程投资及费用总和估算约为5千万元。

6.改造周期

初步估计,水吸收工艺改为溶剂吸收工艺的整个周期约为6~9个月。

1)工艺包设计 1个月

2)工程设计制造 4~6个月

3)安装调试 1~2个月

国内外C5石油树脂现状与发展

1.1.1.1国内外C5石油树脂现状与发展 1.1.1.2用途 C5石油树脂可与其他石油树脂混合使用,或是作为添加剂使用。由于其对油品油脂类及其它合成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溶解在许多溶剂中,与其他物 质配合耐水性、耐酸性好,熔点低,粘合性好,因而在许多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表22是典型的石油树脂的一般特性和用途。 (一)在胶粘剂中的应用 国外越60%的C5石油树脂用于胶粘剂,该产业已成为十分兴旺的新兴产业,涉及建筑业的结构与装饰、汽车组装、轮胎、木材加工、商品包装、书刊装订、卫生用品、制鞋业等领域。石油树脂是许多胶粘剂,特别是新型胶粘剂如热熔胶、压敏胶必不可少的增粘剂。 (1)热熔胶用增粘剂 热熔胶是加热熔化产生流动性,涂布在被粘接物体上,冷却后固化粘合的一种胶粘剂。热熔胶属工业胶粘剂,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主要包括:妇女卫生巾、婴儿纸尿裤等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制作;食品、饮料、啤酒的纸箱封箱;木工家具制作;书本的无线装订;标签、胶带的生产;香烟过滤嘴的制作;服装、粘合衬得生产;其他领域,如电缆、汽车、冰箱、制鞋业等。热熔胶在使用时必须配以 增粘剂才能粘接牢固。 [iv] (2)压敏胶用增粘剂 压敏胶制品主要为压敏胶带、压敏标签等。压敏胶带可作为电绝缘胶带、各种包装密封胶带、印刷标签用胶带、医用外科创伤膏使用。所用胶粘剂可采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热熔胶,不管使用何种粘结剂,均需配以增粘剂。近年来,C5石油树脂以其剥离粘接强度高,快粘性好,价格较低的特点,开始逐步取代交割较高的萜烯树脂和松香树脂而占主导地位。

(二)涂料添加剂 在涂料工业方面,是由树脂常用于与其他物质混合,这样既降低了产品成本,又使涂料的光泽、硬度、防水性和耐化学性得以改善。石油树脂通常用来制造增强乳胶涂料,浅色的石油树脂可用于生产油溶性涂料,以提高其光泽和附着力。石油树脂作为尤其添加剂,可加快漆膜俄干燥速度,提高漆的耐水性、耐酸碱性以及表面硬度和光泽,可用于刚才的防锈漆、船底漆以及一般的家具漆等。 道路标志漆是石油树脂的主要用途之一,尤其是熔路标漆在国外发展很快,国外石油树脂路标漆的用量占路标漆总量的25%~30%。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高速公路的发展,熔接型交通路标漆已成为路标漆的主流。这种路标漆具有干燥速度快、耐久性好、无溶剂等特点,是由树脂、颜料、反射材料、增塑剂、无机填料等组成。含有10~30%加氢石油树脂的路标漆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候性。随着国内大量建设高速公路的一般道路,用于路标漆的石油树脂将大量增加。目前,我国公路总里程约为150万千米,根据公路建设的规划,到2020年,多有用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将由高等级公路连接形成网络,公路的总里程数达到300万千米,高速公路达8万千米,而公路漆的用量约为1.0吨/千米,由此可见,C5石油树脂的需求量是巨大的。目前年需求量为1.8万吨,预计每年涂料行业所需的石油树脂将超过2.5万吨。 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所用的热熔型路标漆,所用的树脂为C5石油树脂,软化点为97~110℃,色相为2~3,酸值<0.1,价格为1.2~1.3万元/吨[i]。 (三)油墨添加剂 石油树脂能溶于烃类树脂中,且软化点高、性能稳定,因而适用于印刷油墨。它对印刷油墨的流变性和连接料的稳定性影响很大,而且在组成中石油树脂只要达到松香的55~60%即可获得最佳的增塑作用。在配方中加入石油树脂能改进印刷油墨的光泽和耐磨性。预计我国用于油墨的石油树脂将超过1万吨/年。(四)合成橡胶添加剂 在橡胶中加入C5是由树脂可起到软化、补强、增粘等作用,从而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其用量为15%左右。目前最适合丁基内胎生产,对硫化干扰小,可使105℃热永久变形系数减小,提高丁基内胎的使用寿命。国外已在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卤化丁基橡胶等合成橡胶中大量使用C5石油树脂,预期将达到1万吨/年。 (五)纸张施胶剂 石油树脂经马来酸酐改性,再经碱化,即可溶于水中。在造纸工业中以前均用松香作为上浆剂,石油树脂与松香相比,有利于提高纸张的平滑度、疏水性、

[水处理技术]十种常用水处理方法

[水处理技术]十种常用水处理方法 沉淀物过滤法 沉淀物过滤法的目的是将水源内之悬浮颗粒物质或胶体物 质清除干净。这些颗粒物质如果没有清除,会对透析用水其它精密的过滤膜造成破坏或甚至水路的阻塞。这是最古老且最简单的净水法,所以这个步骤常用在水纯化的初步处理,或有必要时,在管路中也会多加入几个滤器(filter)以清除体积较大的杂质。滤过悬浮的颗粒物质所使用的滤器种类很多,例如网状滤器,沙状滤器(如石英沙等)或膜状滤器等。只要颗粒大小大于这些孔洞之大小,就会被阻挡下来。对于溶解于水中的离子,就无法阻拦下来。如果滤器太久没有更换或清洗,堆积在滤器上的颗粒物质会愈来愈多,则水流量及水压会逐渐减少。人们就是利用入水压与出水压差来判断滤器被阻塞的程度。因此滤器要定时逆冲以排除堆积其上的杂质,同时也要在固定时间内更换滤器。沉淀物过滤法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因为颗粒物质不断被阻拦而堆积下来,这些物质面或许有细菌在此繁殖,并释放毒性物质通过滤器,造成热原反应,所以要经常更换滤器,原则上进水与出水的压力落差升高达到原先的五倍时,就需要换掉滤器。2硬水软化法 硬水的软化需使用离子交换法,它的目的是利用阳离子交换

树脂以钠离子来交换硬水中的钙与镁离子,以此来降低水源内之钙镁离子的浓度。其软化的反应式如下: Ca2++2Na-EX→Ca-EX2+2Na+1Mg2++2Na-EX→Mg-EX2+ 2Na+1式中的EX表示离子交换树脂,这些离子交换树脂结合了Ca2+及Mg2+之後,将原本含在其内的Na+离子释放出来。树脂基质(resin matrix)内藏氯化钠,在硬水软化的过程中,钠离子会逐渐被使用耗尽,则交换树脂的软化效果也会逐渐降低,这时需要作还原(regeneration)的工作,也就是每隔固定时间加入特定浓度的盐水,一般是10%,其反应方式如下:Ca-EX2+2Na+ (浓盐水)→ 2Na-EX+Ca2+Mg-EX2+2Na+ (浓盐水)→ 2Na-EX+Mg2+如果水处理的过程中没有阳离子的软化,不只是逆渗透膜上会有钙镁体的沉积以致降低功效甚至破坏逆渗透膜,长期饮用也容易得到硬水症候群。硬水软化器也会引起细菌繁殖的问题,所以设备上需要有逆冲的功能,一段时间後就要逆冲一次以防止太多杂质吸附其上。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采用离子交换原理,去除水中的钙、镁等结垢离子。当含有硬度离子的原水通过交换器内树脂层时,水中的钙、镁离子便与树脂吸附的钠离子发生置换,树脂吸附了钙、镁离子而钠离子进入水中,这样从交换器内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的软化水。 3去离子法

瑞华化工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工艺要点20150130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工艺要点 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1月

1.概述 常州瑞华化工目前设计并转让的单套5万吨顺酐装置,采用的是正丁烷氧化法生产工艺,后续处理采用溶剂吸收法。 全球范围内,因技术成熟性、环保要求及原料来源的问题,超过80%的顺酐产能都来源于正丁烷氧化生产工艺。而中国有较为丰富的苯资源(石油苯,加氢苯),顺酐行业初期的生产工艺都为苯氧化法。截止目前,苯法顺酐产能已经超过100万吨/年。而从2008年开始,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工艺逐渐被行业接受并快速发展。近几年新建顺酐项目多为正丁烷氧化法。目前,包括在建项目,正丁烷法顺酐产能已经接近每年100万吨。较为廉价的原料及突出的环保性,是其相对于苯氧化法工艺具有的优势。 瑞华化工于2011年起接受顺酐项目设计邀请,吸收了国外先进的顺酐工艺技术精华,开发并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顺酐反应及吸收工艺。于2014年完成单套5万吨/年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工艺的商业技术转让,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根据深入的市场调研及今后的行业发展方向,瑞华化工选择了正丁烷氧化法制顺酐工艺进行开发投入。而对于难度较大的吸收工艺,则采用了使用DBP做为溶剂的溶剂吸收工艺。 溶剂吸收工艺相比于水吸收工艺,有着顺酐收率高、装置能耗低的优点。传统的溶剂吸收工艺在装置运行时往往存在系统堵塞、溶剂消耗量大、废水处理困难等问题。为此,瑞华化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开发出先进的设计,给出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溶剂吸收工艺的优势。 2.工艺简述 以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为部分氧化反应。空气与正丁烷按照一定比例进入反应器,在VPO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生成顺酐及部分CO,CO2,H2O。副产物为乙酸、丙烯酸等。反应为强放热反应,采用列管式反应器,以熔盐做为换热介质将反应热移出,并控制反应温度。使用脱盐水换热回收熔盐热量,副产高压蒸汽。 反应产物利用溶剂(DBP)将顺酐吸收后,进一步解吸精制,得到产品顺酐。回收顺酐过程中还生成顺酸、富马酸、焦油等其它副产物。这些副产物首先增加了一定的原料单耗,并且极易造成吸收系统的堵塞,本工艺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发及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常用溶剂干燥的各种方法

溶剂干燥方法 DMF是用4A的分子筛;THF可以用分子筛,也可以加无水硫酸钠,然后加氢化钙或者钠钾合金搅拌,蒸馏;DMSO也是加氢化钙,搅拌,然后蒸馏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问题'.有一次(20年前了,那时我还很年轻)我请教梁先生问题,最后我问:用DMSO-d6测定NMR以后,样品不好回收怎么办呢?(大家都知道DMSO-d6沸点接近200度,很难挥发) 先生说:如果不急着用(样品),就把样品从样品管转移到干净的玻璃皿里,上面盖上滤纸,防止灰尘落入,不要管它,数日之后就会挥发干净.走出先生的家门,我很感慨,先生连这样简单的问题都解答的那么具体!!根据先生的指点,后来我"发展"了这个方法,在湿度大的时候,在想尽快回收的时候,我就把样品移到干净的玻璃皿里(表面积大),下班前放在水浴上,第二天就可以了.这个问题很小吧?但它是经常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宝贵"的微量天然样品和微量合成样品. 沸点189℃,熔点18.5℃,折光率1.4783,相对密度1.100。二甲基亚砜能与水混合,可用分子筛长期放置加以干燥。然后减压蒸馏,收集76℃/1600Pa(12mmHg)馏分。蒸馏时,温度不可高于90℃,否则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二甲砜和二甲硫醚。也可用氧化钙、氢化钙、氧化钡或无水硫酸钡来干燥,然后减压蒸馏。也可用部分结晶的方法纯化。二甲基亚砜与某些物质混合时可能发生爆炸,例如氢化钠、高碘酸或高氯酸镁等应予注意。除水用水泵减压蒸馏就可以了。用氢化钙粉末搅拌4~8 h,再减压蒸馏收集64~ 65℃/533 Pa( 4 mmHg )馏分。、

一般要求,钙氢搅拌过夜,第二天过滤,足可对付大多数无水要求,又简便。。。小心过滤不要过得太干了。。。 基本操作应该:先用活化过的4A分子筛干燥(可以几天),然后放入CaH2、CaO、BaO(首选CaH2)干燥一天以上。然后过滤蒸馏即得基本是无水DMSO。先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作为预处理;然后减压蒸馏,收集76-80度馏分。这也是一般溶剂除水的方法直接用水泵即可,不必要求那个真空度。先在减压下(-0.095MPa),釜温80-90度蒸馏出水分,然后逐渐升温出前馏分,待沸点稳定后就是你要的新DMSO了,水分可以在0.1%以下,如果你控制得好用氢化钙粉末搅拌4~8 h,再减压蒸馏收集64~ 65℃/533 Pa( 4 mmHg )馏分。Rapid purification: Stand over freshly activated alumina, BaO or CaSO4 overnight. Filter and distil it over CaH2 under reduced pressure (~ 12 mm Hg). Store it over 4A molecular sieves.上面是手册上的。。。我知道手册上的方法。钙氢常温搅拌过夜,油泵蒸馏(可能会带出部分钙氢)/水泵蒸馏加入分子筛除水!1其实也不用回流,你把氢化钙放进该开封的DMSO中,放置4到5天,取上层减压蒸馏就可以了。我做过挺好使的。其跟DMF的干燥方法完全一致。此类非质子性溶剂加氢化钙搅拌24h,过滤精馏即可DMSO沸点189℃,熔点18.5℃,折光率1.4783,相对密度1.100。 二甲基亚砜能与水混合,可用分子筛长期放置加以干燥。然后减压蒸馏,收集76℃/1600Pa(12mmHg)馏分。蒸馏时,温度不可高于90℃,否则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二甲砜和二甲硫醚。也可用氧化钙、

常用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介绍及对比

几种常用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 一、概述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目前已相当成熟,其核心技术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对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的改进及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在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已较少使用。根据污水的水量、水质和出水要求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处理费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生活污水几种常用的处理工艺作简单介绍,包括氧化沟、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生物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BAF)、A-0工艺、膜生物反应器(MBR)等。 二、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典型的生活污水处理完整工艺如下: 污水——前处理——生化法——二沉池——消毒——出水 | | ——-——污泥处理系统-- 前处理也称为预处理技术,常用的有格栅或格网、调节池、沉砂池、初沉池等。 由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核心是生化部分,因此我们称污水处理工艺是特指这部分,如接触氧化法、SBR法、A/O法等。用生化法(包括厌氧和好氧)处理生活污水在目前是最经济、最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根据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及现场的条件而选择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投资及运行成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面就目前常用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作一简介。 1、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其池体狭长,故称为氧化沟。氧化沟有多种构造型式,典型的有:A:卡罗塞式;B:奥巴尔型;C:交替工作式氧化沟;D:曝气—沉淀一体化氧化沟 氧化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其规模从每日几百立方米至几万立方米,工艺日趋完善,其构造型式也越来越多。其主要特点是:进出水装置简单;污水的流态可看成是完全混合式,由于池体狭长,又类似于推流式;BOD负荷低,处理水质良好;污泥产率低,排泥量少;

常用溶剂的回收及其精制方法

常用溶剂的回收及其精制方法 溶剂回收 在实验室里,常常使用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这些试剂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助燃,与酸、碱不起作用,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其易挥发,具有一定的毒性,污染环境。正确回收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减少浪费。 常用溶剂的回收及其精制方法 一、石油醚: 石油醚是石油馏分之一,主要是饱和脂肪烃的混合物,极性很低,不溶于水,不能和甲醇、乙醇等溶剂无限止地混合,实验室中常用的石油馏分根据沸点不同有下列数种,其再生方法大致相同。 再生方法: 用过的石油醚,如含有少量低分子醇,丙酮或乙醚,则置分液漏斗中用水洗数次,以氯化钙脱水、重蒸、收集一定沸点范围内的部分,如含有少量氯仿,在分液漏斗中先用稀碱液洗涤,再用水洗数次,氯化钙脱水后重蒸。 精制方法: 工业规格的石油醚用浓硫酸,每公斤加50一振摇后放置一小时,分去下层硫酸液,可以溶去不饱和烃类,根据硫酸层的颜色深浅,酌情用硫酸振摇萃取二、三

次。上层石油醚再用5%稀碱液洗一次,然后用水洗数次,氯化钙脱水后重蒸,如需绝对无水的,再加金属钠丝或五氯化二磷脱水干燥。 二、环乙烷: 沸点,性质与石油醚相似。 再生方法: 再生时先用稀碱洗涤。再用水洗,脱水重蒸。 精制方法 将工业规格环乙烷加浓硫酸及少量硝酸钾放置数小时后,分去硫酸层,再以水洗,重蒸,如需绝对无水的,再用金属钠丝脱水干燥。 三、苯: 沸点,比重0.879,不溶于水,可与乙醚、氯仿、丙酮等在各种比例下混溶,纯苯在时固化为结晶,常利用此法纯化。 再生方法: 用稀碱水和水洗涤后,氯化钙脱水重蒸。 精制方法: 工业规模的苯常含有噻吩、吡啶和高沸点同系物如甲苯等,可将苯1000毫升,在室温下用浓硫酸每次80毫升振摇数次,至硫酸层呈色较浅时为止,再经水洗,氯化钙脱水重蒸,收集79℃馏分。对于甲苯等高沸点同系物,则用二次冷却结晶法除去,苯在固化成为结晶,可以冷却到,滤取结晶,杂质在液体中。

正丁烷溶剂吸收工艺顺酐装置主要物料消耗分析与控制

正丁烷溶剂吸收工艺顺酐装置主要物料消耗分析与控制 摘要:丁烷法溶剂吸收顺酐生产工艺是国外较普遍采用的方法,而在国内正丁烷法溶剂吸收顺酐生产工艺正处于发展阶段,成熟运行的仅吐哈油田公司石化厂一家。但随着顺酐技术的发展和苯价格的上升,国内丁烷法溶剂吸收工艺顺酐生产技术将成为主趋势。该工艺是以正丁烷为原料,通过氧化反应生成顺酐,再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为溶剂吸收顺酐,在解析塔内将顺酐在真空状态下解析出来。解析后的溶剂经过进一步真空闪蒸以降低顺酐含量,最后送至离心分离、气提干燥形成品质较高的新鲜溶剂实现循环利用。但在实际生产中,其生产控制方法往往影响原料及各种辅助材料的消耗,尤其是正丁烷和溶剂消耗的控制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和发展。 关键词:顺酐,物料消耗,因素,影响,分析,控制 前言 正丁烷法溶剂吸收顺酐装置,其工艺过程可分为气分、反应、吸收、解吸、洗涤、精制、造粒包装、司炉等8各工段,对于设有余热发电装置,要同时考虑发电和司炉负荷的合理调整和蒸汽平衡的优化。 主要生产流程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化反应生产顺酐,再经过冷却和使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为吸收剂将顺酐气体充分吸收,然后在解吸工段负压条件下进行顺酐和溶剂的物理分离,分离出的顺酐送往精制工段精制后进行造粒包装为成品出厂销售,溶剂返回吸收工段循环利用,约15%的溶剂送往洗涤工段进行洗涤除去有机酸和焦油等杂质。司炉工段主要提供开工所需蒸汽和补充生产所需蒸汽,同时焚烧反应吸收的尾气及装置产生的部分废液,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生产过程中原料正丁烷、溶剂及水电气消耗的控制是决定生产成本的直接因素,本文着重分析主要物料中原料、溶剂消耗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1正丁烷消耗分析及控制 1. 主要因素分析 1.1 气体分离控制不好,正丁烷纯度低,导致反应副产物增加,目的产品减少,收率下降。 1.2 反应状态控制不佳,收率低,同时由于副产物的影响,容易导致系统堵塞或导致离心机无法有效分离,进一步造成消耗上升。 1.3 贫溶剂或干溶剂含水超标,导致吸收不好或在系统形成富马酸造成损耗上升。 1.4 解吸塔控制不好造成溶剂携带顺酐到离心机或解吸采出携带溶剂影响

NMR常见溶剂峰和水峰

注:JHD为溶剂本身的其他1H对与之相对应的1H之间的耦合常数,JCD为溶剂本身1H对13C的耦合常数,H2O和交换了D的HOD上的1H产生的即水峰的化学位移 氯仿:小、中小、中等极性 DMSO:芳香系统(日光下自然显色、紫外荧光)。对于酚羟基能够出峰。芳香化合物还是芳香甙,都为首选。 吡啶:极性大的,特别是皂甙 对低、中极性的样品,最常采用氘代氯仿作溶剂,因其价格远低于其它氘代试剂。极性大的化合物可采用氘代丙酮、重水等。 针对一些特殊的样品,可采用相应的氘代试剂:如氘代苯(用于芳香化合物、芳香高聚物)、氘代二甲基亚砜(用于某些在一般溶剂中难溶的物质)、氘代吡啶(用于难溶的酸性或芳香化合物)等。 丙酮:中等极性 甲醇:极性大 氯仿—甲醇: 石:乙 5;1小极性 石:丙 2:1——1:1中等极性 氯仿:甲醇6:1极性以上含有一个糖 2:1 含有两个糖 含有糖的三萜皂甙:一般用吡啶

常见溶剂的化学位移 常见溶剂的1H在不同氘代溶剂中的化学位移值

常见溶剂的化学位移 常见溶剂的13C在不同氘代溶剂中的化学位移值

核磁知识(NMR) 一:样品量的选择 氢谱,氟谱,碳谱至少需要5mg. 1H-1H COSY, 1H-1H NOESY, 1H-13C HMBC, 1H-13C HSQC需要10-15mg. 碳谱需要30mg. 二:如何选择氘代溶剂 常用氘代溶剂: CDCl3, DMSO, D2O, CD3OD.特殊氘代溶剂: CD3COCD3, C6D6, CD3CN。 极性较大的化合物可以选择用D2O或CD3OD,如果想要观察活泼氢切记不能选择D2O和CD3OD。 CDCl3为人民币2-3元,D2O为人民币6元,DMSO为人民币10元,CD3OD为人民币30元。 Solvent 化学位移(ppm) 水峰位移(ppm) CDCl3 DMSO CD3OD D2O CD3COCD3

石油树脂产能严重过剩

石油树脂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重组难上加难 目前我国石油树脂生产企业约60-80家,总生产能力在280万吨/年以上,可以生产C5树脂、C9树脂、C5/C9共聚树脂、加氢树脂,生产装置以C9石油树脂为主,占总生产能力的70%,C5石油树脂占30%。朱永旗文章 仅以C5石油树脂产能为例。规模较大的有:扬子石化18万吨,兰州石化12万吨,上海石化15万吨,镇海炼化11万吨,大庆华科10万吨,茂名8万吨。还有众多的小企业合起来也达10万吨以上。 目前,还有很多厂家扩建产能,现有加上在建设和拟建设的,估计在80万吨左右。 由于需求不足,全国C5总产量最多也就在30万吨左右。生产普通C5石油树脂的企业设备闲置严重,开工不足。 C9石油树脂占整个石油树脂份额是70%,因为没有多少技术含量,门槛很低,小企业更多,总产量加上在建设和拟建设的,估计在200万吨以上。大部分装置生产规模小,品种单一,产品质量不高,特别是产

品色度、软化点等主要质量指标不稳定,许多装置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石油树脂技术含量较高的主要是上海金森和扬子公司,是和美国埃浮森、伊士曼合作生产高档石油树脂,主要用于出口。国内石油树脂市场总需求量约为50万-80万吨。 (一) 国内有众多石油树脂公司,除以上提及的外,还有约50多家国有民营,更多的是民营企业。仅举几个。有意思的是,众多石油树脂公司主要聚集在河南和山东,原因一是靠近油田,二是两省市场经济发达,形成了集群效应。山东是全国最大的地炼集群: 山东齐邦树脂分公司公司:年产固体石油树脂2.1万吨,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于2009年投资兴建山东齐邦树脂分公司,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比邻“中海油”东营大炼油乙烯装置,号称为全国最大的石油树脂生产基地。(如果是实际产量,是有可能的,产能肯定不是最大)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汇总

1物理法: 1.沉淀法:主要去除废水中无机颗粒及SS 2.过滤法:主要去除废水中SS和油类物质等 3.隔油:去除可浮油和分散油 4.气浮法:油水分离、有用物质的回收及相对密度接近于1(水的密度近似1)的悬浮固体 5.离心分离:微小SS的去除 6.磁力分离:去除沉淀法难以去除的SS和胶体等 2化学法: 1.混凝沉淀法:去除胶体及细微SS 2.中和法:酸碱废水的处理 3.氧化还原法:有毒物质、难生物降解物质的去除 4.化学沉淀法:重金属离子、硫离子、硫酸根离子、磷酸根、铵根等的去除 3物理化学法: 1.吸附法:少量重金属离子、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脱色除臭等 2.离子交换法:回收贵重金属,放射性废水、有机废水等 3.萃取法:难生物降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 4.吹脱和汽提:溶解性和易挥发物质的去除。 重点介绍 (随着各种工艺不断改进,原有缺点不断被修正,因此只列出各种工艺的优点) 4生物法 1.活性污泥法:废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micro-organism)悬浮在水中的各种方法的统称。 (1)SBR法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工艺流程图:

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优点: 1)工艺简单,节省费用 2)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力大、效率高 3)运行方式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 4)防治污泥膨胀的最好工艺 5)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 (2)CASS法 CASS法是SBR法的改进型,特点是占地小、运行费用低、技术成熟、工艺稳定。 CASS法是在CASS反应池前部设置生物选择区,后部设置可升降的自动滗水装置。 工艺流程图: (3)AO法 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A(Anacrobic)是厌氧段,用与脱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于除水中的有机物。 工艺流程图: 优点: 1)系统简单,运行费低,占地小 2)以原污水中的含碳有机物和内源代谢产物为碳源,节省了投加外碳源的费用 3)好氧池在后,可进一步去除有机物 4)缺氧池在先,由于反硝化消耗了部分碳源有机物,可减轻好氧池负荷 5)反硝化产生的碱度可补偿硝化过程对碱度的消耗 (4)AAO法 AAO法又称A2O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厌氧-缺氧-好氧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工艺流程图:

吸收法废气处理综述.

吸收法废气处理 综 述 姓名: xxxxxx 班级: xxxxxxxxx1301班 学号: x4xxxxxxxxxx 日期: xxxxxxxxxxxxxxxxxx 吸收法废气处理 摘要 吸收法处理是利用液态吸收剂处理气体混合物以除去其中某一种或几种气

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会发生某些气体在溶液中溶解的物理作用,这是物理吸收。也有气液中化学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这是化学吸收。吸收作用常用于气体污染物的处理与回收 中文名吸收法处理含义利用液态吸收剂处理气体混合物 特点某些气体在溶液中溶解的物理作用作用吸收脱除硫化氢、氰化氢 一、基本内容 吸收法处理是利用液态吸收剂处理气体混合物以除去其中某一种或几种气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会发生某些气体在溶液中溶解的物理作用,这是物理吸收。也有气液中化学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这是化学吸收。吸收作用常用于气体污染物的处理与回收,如用石灰乳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生成石膏;用碱性溶液或稀硝酸吸收硝酸厂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回收再用;还有用碳酸钠等碱性溶液吸收硫化氢。我国研究成功的APS法以苦味酸为催化剂,以煤气中的氨为吸收剂,可同时吸收脱除硫化氢、氰化氢,效率较高。吸收法还广泛作为有机废气的预处理,如除尘、除油雾、除水溶性组成,为进一步净化做准备。 二、关于废气中硫化氢的处理方法介绍 硫化氢是高度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有害气体 ,通常很低浓度的硫化氢即可对人身健康和自然界造成严重的危害。现实中硫化氢废气主要来自石油化工、天然气、冶金、硫酸制造和矿物加工等行业 ,也有报道称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厌氧发酵[以及地理沉积处由于硫酸盐的热力化学还原 ( TSR) 都会产生硫化氢气体。我国对环境大气、车间空气及工业废气中硫化氢浓度已有严格规定[ 3 ] ,对其进行达标处理是相关行业不可推卸的责任。 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周围生计环境的质量。工业排放的废气中所含的硫化氢气体,能够导致设备管道的腐蚀、催化剂的中毒、生产工艺条件恶化,并会造成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乃至损害人类生计。因此,必须对排放的 H2S 气体进行处理。而硫磺在动力、化工、医药、农业等方面都是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因此,处理硫化氢废气,使硫化氢气体变废为宝,在实践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国内外硫化氢废气处理的方法总结 这些年,关于 H2S 气体的净化方法研讨越来越活跃。依据各自的特点,可

石油树脂应用及性能、以及关系

一关于粘合剂 石油树脂在不同行业中的使用性能及作用: A、油漆油漆主要使用高软化点的C9石油树脂、DCPD树脂、 C5/C9共聚树脂,油漆加入石油树脂能够增加油漆光泽度,提高漆 膜附着力、硬度、耐酸、耐碱性。 B、橡胶橡胶主要使用低软化点的C5石油树脂、C5/C9共聚树 脂及DCPD树脂。此类树脂和天然橡胶胶粒有很好的互溶性,对橡胶 硫化过程没有大的影响,橡胶中加入石油树脂能起到增粘、补强、软 化的作用。特别是C5/C9共聚树脂的加入,不但能增大胶粒间的粘 合力,而且能够提高胶粒和帘子线之间的粘合力,适用于子午线轮胎 等高要求的橡胶制品。 C、粘合剂行业石油树脂具有很好的粘接性,在粘合剂和压敏 胶带中加入石油树脂能够提高粘合剂的粘合力、耐酸性、耐碱性以及 耐水性,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D、油墨行业油墨用石油树脂,主要是高软化点C9石油 树脂、DCPD树脂。油墨中加入石油树脂能起到展色、快干、增亮的 效果,提高印刷性能等作用。 E、其它树脂具有一定的不饱和性,可用于纸张上胶剂,塑料改性剂等。

石油树脂的特性与热熔胶性能的关系 热熔胶用石油树脂的性能指标 蜡雾点 石油树脂与弹性体之间的相容性通常用蜡雾点表示。蜡雾点作为1 个与树脂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树脂极性相关的性能指标,对热熔胶粘剂的初粘强度、持粘强度和180℃剥离强度起重要的平衡作用,石油

树脂蜡雾点越低,弹性体与树脂、蜡体系之间的相容性越好,热熔胶的初粘强度越高,但持粘强度降低;当石油树脂蜡雾点升高时,持粘强度升高,尤其是蜡雾点在150-1 60℃时,持粘强度较高,但热熔胶的初粘强度降低。初粘强度与持粘强度是2个相互制约的物理量,两者制约的结果使石油树脂存在1 个最佳的180℃剥离强度,因此优质增粘树脂应具有合适的蜡雾点,能够使热熔胶达到初粘强度和持粘强度的最佳平衡,从而优化热熔胶的界面粘接强度和内聚强度,最终形成纤维撕裂粘合模式,达到最佳的粘合效果,石油树脂蜡雾一般以7 0 - 1 10℃为宜。 通常,经苯乙烯、菇烯等芳香烃改性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适中,并且含有环状结构的石油树脂才具有合适的极性,理想的相容性。但近年Donke r 等人研究发现反应温度、催化剂、链转移剂、甚至环戊二烯都能够促进树脂的环化、交链和网状结构的生成; 随着树脂环状结构的增加、交链度的增强,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应的增大、软化点提高,同时树脂的蜡雾点降低、相容性提高。 通过合理的工艺就可以得到软化点在1 0 0 ℃以上,蜡雾点小于9℃,从小于2 C的石油树脂,用这种树脂制备的压敏胶的高温剪切强度较高,克服了芳香烃改性石油树脂制备的热熔压敏胶高温剪切强度低的难题,这也开辟了脂肪烃改性C S 石油树脂用作增粘剂的新方向。 软化点 石油树脂的软化点一般由树脂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和树脂的结构决定,比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约4 0- 5 0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环状结构比重越高,石油树脂的软化点越高。

10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

? 1. 沉淀过滤法 这是一种最原始的过滤方法,它是依靠水中微粒杂质的自身重量下沉来达到分离的目的。常用于水中杂质颗粒较大的场所,如江河湖水的初步自然澄清过滤。 2. 蒸馏法 蒸馏法是把水加热,变成气体,分出混入气相中的低沸点成分或飞沫成分,低沸点气体放于大气中。不挥发性不纯物残留于液相中,成为浓缩液排出。如此把水精制成高纯度的水。 此法耗电耗水量很大,且使用时需有人看守,使用不方便,现已较少使用。 3. 薄膜微孔过滤(MF)法 薄膜微孔过滤法包括三种形式:深层过滤、筛网过滤、表面过滤。 深层过滤是以编织纤维或压缩材料制成的基质,利用隋性吸附或是捕捉方式来留住颗粒,如常用的多介质过滤或砂滤;深层过滤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方式,可去除98%以上的悬浮固体,同时保护下游的纯化单元不会被堵塞,因此通常做为预处理。 表面过滤则是多层结构,当溶液通过滤膜时,较滤膜内部孔隙大的颗粒将被留下来,并主要堆积在滤膜表面上,如常用的PP纤维过滤。表面过滤可去除99.9%以上的悬浮固体,所以也可作为预处理或澄清用。 筛网滤膜基本上是具有一致性的结构,就象筛子一般,将大于孔径的颗粒,都留在表面上(这种滤膜的孔量度是非常精准的),如超纯水机终端使用的用点保安过滤器;筛网过滤微孔过滤一般被置于纯化系统中的最终使用点,以去除最后的残留微量树脂片、碳屑、胶体和微生物。 4、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依靠吸附和过滤作用主要去除水中的异色、异味、余氯、残留消毒物等有机物杂质。 5. 电渗析 渗析是一种物理现象。如将两种不同浓度的盐水,用一张渗透膜隔开,浓度高的盐水中的溶质如无机盐离子通过膜向浓度低的盐水中渗透,这个现象就是渗析。这种渗析是由于含盐量浓度不同而引起的,称为浓差渗析。因为是以浓度差作为推动力,扩散速度始终是比较慢的。如果要加快这个速度,就可以在膜的两边加一直流电极。 电解质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加快迁移的速度,这就称为电渗析。 电渗析耗电量大,且渗析膜片易坏,在反渗透技术出现后已很少使用。 6. 离子交换(IX)法 离子交换法的原理是将原水*中的无机盐阴阳离子如钙离子Ca2+、镁离子Mg2+、硫酸盐SO42-、硝酸盐NO3-等,通过与离子交换树脂交换,使水中的阴、阳离子

顺酐水吸收改溶剂吸收可行性分析20141215

水吸收改溶剂吸收可行性分析 瑞华化工 2014年12月

1.概要 常州瑞华化工目前设计的单套5万吨正丁烷法顺酐采用了溶剂吸收法。我们认为溶剂 吸收工艺相比于水吸收工艺,有着顺酐收率高、装置能耗低的优点,尽管传统的溶剂吸收工艺在装置运行时也存在系统堵塞、溶剂消耗量大、废水处理困难等问题,但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妥善的设计考虑,选择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溶剂吸收工艺的优势。 2.装置经济性分析 正丁烷法顺酐的后处理,有水吸收和溶剂吸收两种工艺,前者具有流程短、设备投资省、工艺成熟等优点,但不足之处在于吸收及脱水操作时,温度控制不当易生成富马酸杂质。富马酸的大量生成除了影响装置的顺酐收率外,更严重的危害在于,富马酸易和丙烯酸聚合成胶状物,堵塞塔盘,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塔盘脱落。该聚合胶状物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塔效率,造成了脱水操作的能耗增加;又由于该胶装物无法用水洗除去,必须用碱液蒸煮,这不仅增加了废水量及废水处理难度,同时也造成脱水工序无法连续进行。间歇操作时装置蒸汽不易平衡,另外操作工人的工作强度也随之增加。 溶剂吸收工艺的吸收过程没有顺酐水合成顺酸的过程,尽管由于反应系统中带水仍会有少量顺酸生成,进而异构成富马酸,但生成量比水吸收工艺少得多,装置堵塞的可能也降低了许多,这样不仅使顺酐后处理工艺的回收率比水吸收法高出3~5个百分点,也提 高了装置的操作稳定性,增加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此外,由于没有顺酐水合成顺酸的过程,也就无需相应的脱水过程,顺酐后处理操作消耗的汽量减少,装置可输出更多的蒸汽供界外使用。 按5万吨/年的顺酐规模计算,水吸收与溶剂吸收的经济性比较如下表:(价格以2014年各项价格粗略估算。其中未包括计算人工、维修、仓储、运输、财务成本等费用)

水是常用的溶剂

1.下表呈现了2种常见的错误操作,请写出正确操作. 序号__(1)__(2)__错误操作__闻气体气味__取用固体__正确操作______ 来源:2016秋·海淀·期中 类型:填空题 答案:分析: 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以及固体药品取用的正确方法分析. 解答: 解:(1)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 (2)取用固体药品时,左手水平拿好试管,用镊子或药匙取药品,放在试管口处,再慢慢将试管直立,使药品慢慢滑落到试管低端. 故答案为:(1)用手扇闻气体; (2)左手水平拿好试管,用镊子或药匙取药品,放在试管口处,再慢慢将试管直立,使药品慢慢滑落到试管低端.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仪器及基本实验操作等相关内容.在化学实验操作时,要按照严格的操作规范进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设计了如下实验,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和食盐,每10g为一份,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冰糖保持为块状,其

余冰糖和食盐研磨为粉末状,按表设计进行实验(所需仪器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所研究的"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 (2)该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其中第________组实验设计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若将该设计中的________改为________后再进行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3)观察第三组实验发现:冰糖全部溶解,食盐有部分剩余,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来源:2016秋·太原·期末 类型:解答题 分析: (1)通过对实验设计表格的分析,重点是看几组实验的改变的条件发现探究的问题,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受外界干扰. (2)根据对照实验的唯一性分析. (3)根据对比得出结论. 解答: 解:(1)通过对实验设计表格的分析,重点是看几组实验的条件发现探究的问题,主要有温度的改变;物质的改变;形状的改变;溶剂的改变等,由于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受外界干扰,所以溶质的形状对物质溶解性无影响. 故答案为: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溶质的形状;溶质的形状; (2)实验中采取了对比法进行研究,第一组实验存在温度与溶剂种类两个因素不同,无法进行对比,若将该设计中的80℃改为20℃后再进行实验,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故答案为:对比法;一;温度与溶剂种类两个因素不同;80℃;

常用的水处理方法

常用的水处理方法 到目前为止,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有:(一)沉淀物过滤法、(二)硬水软化法、(三)活性炭吸附法、(四)去离子法、(五)逆渗透法、(六)超过滤法、(七)蒸馏法、(八)紫外线消毒法等,当然,以后肯定还会有新的水处理方法出现,在这就先讲这些存大的.现在将这些处理法之原理及功能在此一一说明。 一、沉淀物过滤法沉淀物过滤法的目的是将水源内之悬浮颗粒物质或胶体物质清除 乾净。这些颗粒物质如果没有清除,会对透析用水其它精密的过滤膜造成破坏或甚至水路的阻塞。这是最古老且最简单的净水法,所以这个步骤常用在水纯化的初步处理,或有必要时,在管路中也会多加入几个滤器(filter)以清除体积较大的杂质。滤过悬浮的颗粒物质所使用的滤器种类很多,例如网状滤器,沙状滤器(如石英沙等)或膜状滤器等。只要颗粒大小大於这些孔洞之大小,就会被阻挡下来。对於溶解于水中的离子,就无法阻拦下来。如果滤器太久没有更换或清洗,堆积在滤器上的颗粒物质会愈来愈多,则水流量及水压会逐渐减少。人们就是利用入水压与出水压差来判断滤器被阻塞的程度。因此滤器要定时逆冲以排除堆积其上的杂质,同时也要在固定时间内更换滤器。 沉淀物过滤法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因为颗粒物质不断被阻拦而堆积下来,这些物质面或许有细菌在此繁殖,并释放毒性物质通过滤器,造成热原反应,所以要经常更换滤器,原则上进水与出水的压力落差升高达到原先的五倍时,就需要换掉滤器。 二、硬水软化法 硬水的软化需使用离子交换法,它的目的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以钠离子来交换硬水中的钙与镁离子,*此来降低水源内之钙镁离子的浓度。其软化的反应式如 下:Ca2++2Na-EXCa-EX2+2Na+1 Mg2++2Na-EXMg-EX2+2Na+1式中的EX表示离子交换树脂,这些离子交换树脂结合了Ca2+及Mg2+之後,将原本含在其内的Na+离子释放出来。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前言 如今正在使用的共有 3000 多种,有机溶剂如今被广泛的应用于油漆、医药、造纸、印刷、纺织等领域中,并且在工业生产中对于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通常都非常大,这些有机物千差万别,但是有机溶剂的特点就是容易挥发出特定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通常都是有毒物质,之前电视报道的酸雨、酸烟雾时间与这不无关系,同时一些有机物挥发出来的氯氟烷烃对大气臭氧层有非常大的危害,因此能否在日常的生产中有效地回收有机溶剂将显得异常的重要。 1 有机溶剂概述 有机溶剂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并且其本身还能够分解成为燃料、树脂等高分子化合物,所以被广泛的运用于造纸、纺织等领域。 常见的有机溶剂有甲苯、醇类、酯类、酮类、二甲基甲酰胺、氯代烃类、芳烃,卤代烃类、二硫化碳、二氯甲烷等,这些大部分都是有毒物质,并且很多都被证实是具有很强的致癌特性的。在早期的工业生产对这些有机溶剂由于人们并没有注意到其中的危害,所以很多时候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处理,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些有机溶剂的危害,但是采取的措施多是燃烧的方法。 有机溶剂通过气体的有焰燃烧和气体无焰催化燃烧会大大的降低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但是这种燃烧的方法依然不是非常的安全和环保。一方面这些有机溶剂通过有焰燃烧和无焰催化燃烧依然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另一方面,通常这些有机溶剂都不可能进行充分的燃烧,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次生有毒气体,产生的这些气体对环境和人体依然是巨大的危害,因此最终人们意识到,只有真正的在工业生产中将有机溶剂更有效的回收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有

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2 有机溶剂回收的常用方法 有机溶剂的回收有非常多的方法,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有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等这些常用的有效回收方法。这些不同的回收方法很多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有机溶剂根据其特点选择最有效 的方法回收,还有些时候可能会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法结合使用才会更有效的回收有机溶剂。 1 吸收法 吸收法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有机物经典的相似相容原理,运用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来回收工业生产中的有机物。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是将含有待回收有机溶剂气体经过一些油性液体,通常用废弃的柴油等,让气体和液体逆向的运动,让含有有毒有机溶剂的气体逆向通过流动的液体,通过相似相容的原理,气体中包含的有毒有机溶剂大部分会被油性液体吸收掉。 而这些吸收了有毒气体的油性液体会继续作为一些生产活动的燃料加以燃烧,而在燃烧过程中这些油性液体,例如柴油就会被有效的燃烧掉,而这些油性位置中包含的有机溶剂浓度有限,所以通常燃烧的会很充分,所以会减少不充分燃烧产生的有毒物质。当然这种方法并不是最安全的,更为环保的办法是直接将柴油吸收的有毒有机溶剂通过沸点的不同分馏区分开来,达到回收的目的。 2 冷凝法 冷凝法则是主要通过低温让有机溶剂从气体中冷凝下来,直接回收。对于浓度较高的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低温水或冷冻水降温后冷凝,一般能够回收其中约 80%的有机溶剂,对于成本控制和环保都很有利。而对于浓度较低的情况,这种做法困难在于难以创造低温条件,一般

丁烷法顺酐-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菊,祁立超.丁烷氧化法顺酐生产的技术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4,06,25(3) 固定床反应器:正丁烷氧化的固定床工艺技术主要有SD,Monsanto和AlusuisseItalia3家公司。以SD公司为例,汽化的丁烷原料与压缩空气混合进入反应器,空速为1100t2600h~。采用盐泵使熔盐在反应器夹套循环以除去反应热,控制反应器温度在400~450℃。反应生成气进入冷却器与软水进行热交换,冷却后温度低于顺酐的露点,使40~50%的顺酐在分离器冷凝析出并进入粗酐储槽,再送到精制工段精制。分离器顶部出来的尾气转入洗涤塔,用逆水流洗涤使未冷凝的顺酐全部变成顺酸,顺酸溶液聚集在洗涤塔底部的酸储槽里.用泵送到精制工段加工处理,依次在脱水塔和精制塔内脱水和精制。该工艺成熟,尤其是原有的苯法固定床装置可以沿用,只需更改原料和催化剂即可。其主要缺点是投资费用高,催化剂装卸不够方便;催化剂床层热点区的温度难以控制,原料气中丁烷的浓度较低,故生产能力相对较低。回收精制技术:顺酐的回收和精制技术妇有水吸收法和非水吸收(即有机溶剂吸收)法之分。水吸收法是指自反应器而来的富含顺酐的物流中顺酐的一半(过量会导致堵塞)是靠冷凝器的冷凝获得,另一半是经水洗、共沸蒸馏、热脱水而获得的。该法会副产一定量的富马酸,且需蒸发大量水和共沸溶剂,能耗较高。废气中因进料空气带进大量氮气而需采用催化焚烧器,均成本增高。非水吸收法是用有机溶剂洗涤来自反应器的富含顺酐的气流而回收顺酐。该有机溶剂是六氢酞酸二丁脂或环脂酸脂,对顺酐的吸收选择性好,耐热和化学稳定性好,其沸点较顺酐高,回收中仅需蒸发溶质顺酐,使蒸汽消耗较水吸收法低约65%。由于无水的干扰,用一个吸收工序就能从气流中经济地分离顺酐,使操作简化,投资减少,且提纯后收率高达98.5,而水吸收法顺酐回收率则低于96%.故非水吸收法较水吸收法回收顺酐更具吸引力。 [2]姚忠宝.丁烷法顺酐装置溶剂吸收工艺开车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因素[J].化工管理 丁烷法制顺酐吸收顺酐时,需要考虑到各系统之间的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还需控制富液溶剂和吸收剂中的水含量(<1.0wt%),以避免生成副产物富马酸,富马酸会堵塞管道。还需控制温度,高温会导致溶剂分解,低温会导致吸收效果不好。 [3]范磊.正丁烷法顺酐生产工艺现状[J]. 正丁烷法固定床原料正丁烷与空气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后进入反应器,在装填了一定数量催化剂的列管内发生反应,正丁烷与空气的混合比例通常为1.6mol~2.0mo1%。反应器热点温度通常在440—470℃。反应热由熔盐冷却器和气体冷却器移出,产生蒸汽供装置使用。反应生成气体冷却后进入回收工序。目前,催化剂空速最大达到2500hr~,进料总烃浓度最大达到2.1mo1%,使用寿命大于4年,平均粗酐重量收率95~98%。 工艺流程简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