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领域最新技术报告

计算机领域最新技术报告

计算机新技术报告

计算机新技术专题课程报告 课题名称:计算机新技术 课题负责人名(学号): 同组成员名单(角色): 指导教师: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提交报告时间:2013年 11月 4日

计算机新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生 [摘要]大家应该还记得《黑客帝国》里面Neo躲避枪林弹雨的高难度动作,这部电影,充满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色彩。算法师通过对数据库的标记、对数据库的检测、编排,甚至对敌人发出攻击,当时看起来相当科幻的镜头,如今已经是被广泛运用的技术。 关键词: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物联网 大家应该还记得《黑客帝国》里面Neo躲避枪林弹雨的高难度动作,这部电影,充满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色彩。算法师通过对数据库的标记、对数据库的检测、编排,甚至对敌人发出攻击,当时看起来相当科幻的镜头,如今已经是被广泛运用的技术。 所谓大数据,即是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明白这一点至关重要,也正是这一点促使该技术具备走向众多企业的潜力。 从亚马逊的比价推荐,到微软纽约研究院的经济学家对奥巴马政府、奥斯卡颁奖礼和NBA联盟数据的精准预测,已充分证明这不是一项噱头技术。 大数据有四个明显的优势:第一,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如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第三,价值密度低。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第四,处理速度快。 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方向,也是一个跨学界的计算机学科,涉及到其他方面的知识,主要内容在于计算机学习人类的自然语言处理。我们无需去遐想如智能终结者这样科幻的画面,那是科学家要研究的事。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产品,如苹果的Siri,它包含的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是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的一部分。在实际的应用中,起到了不少作用,包括智能手机上的服务调配,能解决用户日常的需求。 热炒大数据并不是纯粹跟风,其重点是要解决人工智能的扩展性和成长问题。传统人工智能走过了漫漫几十年路程,近三十年的变化尤其缓慢。这是因为虽然对任何给定的确定问题和场景,传统人工智能都可以解决,但尴尬的是,人们不可能预先穷举出所有例子和参数,因此人工智能已有的模型和算法很难跨系统复制。 众多学者、产业精英赋予了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分析以美好的愿景,即数字化

IT新技术应用 总结报告

IT新技术应用 总结报告 学号: 姓名: 班级:

一、技术总结 1、云计算的IaaS、PaaS、SaaS是什么含义? 三种主要类型的云计算是IaaS、PaaS和SaaS,它们的含义分别是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软件即服务。 2、简述大数据的4V特征? 大量化(Volume):企业面临着数据量的大规模增长。例如,IDC最近的报告预测称,到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扩大50倍。目前,大数据的规模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指标,单一数据集的规模范围从几十TB到数PB不等。简而言之,存储1PB 数据将需要两万台配备50GB硬盘的个人电脑。此外,各种意想不到的来源都能产生数据。 多样化(Variety):一个普遍观点认为,人们使用互联网搜索是形成数据多样性的主要原因,这一看法部分正确。然而,数据多样性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新型多结构数据,以及包括网络日志、社交媒体、互联网搜索、手机通话记录及传感器网络等数据类型造成。其中,部分传感器安装在火车、汽车和飞机上,每个传感器都增加了数据的多样性。 快速化(Velocity):高速描述的是数据被创建和移动的速度。在高速网络时代,通过基于实现软件性能优化的高速电脑处理器和服务器,创建实时数据流已成为流行趋势。企业不仅需要了解如何快速创建数据,还必须知道如何快速处理、分析并返回给用户,以满足他们的实时需求。根据IMS Research关于数据创建速度的调查,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拥有220亿部互联网连接设备。 价值化(Value):大量的不相关信息,浪里淘沙却又弥足珍贵。对未来趋势与模式的可预测分析,深度复杂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Vs传统商务智能(咨询、报告等) 蚁坊软件在舆情大数据处理中注重大量化、多样化、快速化、价值化,凭借自身的大数据平台为客户提供舆情应用服务,其中鹰击提供微博舆情监测分析服务,正是基于这四个维度,其舆情“早发现”的能力显著领先竞争对手,为舆情早报告、早响应提供先机;而蚁坊软件旗下的另外一款典型产品,则是从多样性(全网)、快速性方面独有优势——鹰眼提供全网舆情监测分析服务,方便客户“速读网”,掌控舆情发展态势。

计算机新技术专题报告

计算机新技术专题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计算机新技术专题报告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各种互动、设备、社交网络和传感器正在生成海量的数据。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手段可以更好处理这些数据,挖掘其中的潜在价值。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等新兴服务促使人类社会的数据种类和规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大数据时代正式到来.数据从简单的处理对象开始转变为一种基础性资源,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大数据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题.大数据的规模效应给数据存储、管理以及数据分析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数据管理方式上的变革正在酝酿和发生. 【关键词】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1.机器智能 什么是机器智能 机器智能是指由人工制造出来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机器智能又叫人工智能,通过理解自然智能和发展自适应系统复制机器智能仍然是一个极大挑战。随着近年来脑研究和现代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和工程师将非常有希望找到制造智能系统的方法,这种智能系统在广义上能像人脑一样。具有高鲁棒性、适应性、可升级和容错的特性。人工智能技术是信息技术及相关学科技术的集成,其中包括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远程通信、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语音与听觉、机器人学、过程控制、并行计算、光计算、生物信息处理等信息技术;相关学科包括认知科学、心理学、语言学、生理学、数理科学、微电子学、光学、生物电子学、哲学和系统科学。软件技术应是实现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人们将开发出更高级的人工智能通用语言,更有效的AI专用语言以及AI开发专用机器等。 机器智能的研究领域 “使计算机有智能”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中心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的原理,同时还需要相应硬件和软件的支持。这涉及到脑科学、认识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控制论、微电子学等多种学科。但是这些学科的发展目前还没有达到所要求的水平。人工智能的研究存在许多学

.net新技术报告

.NET新技术报告 一WPF: WPF 为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的缩写,意思是基于windows的图形界面处理,其原来代号为“Avalon”,因“我佩服”拼音首字母组合一样,国内有人调侃地称之为“我佩服”。由 .NET Framework 3.0开始引入,与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及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并行为新一代 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 WinFX 的三个重大应用程序开发类库。WPF是微软新一代图形系统,运行在.NET Framework 3.0架构下,为用户界面、2D/3D 图形、文档和媒体提供了统一的描述和操作方法。基于DirectX 9/10技术的WPF不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3D界面,而且其图形向量渲染引擎也大大改进了传统的2D界面,比如Vista中的半透明效果的窗体等都得益于WPF。程序员在WPF的帮助下,要开发出媲美Mac程序的酷炫界面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WPF相对于Windows客户端的开发来说,向前跨出了巨大的一步,它提供了超丰富的.NET UI 框架,集成了矢量图形,丰富的流动文字支持flow text support,3D视觉效果和强大无比的控件模型框架。 控件的实质: 先从UI上分析,UI的功能是让用户观察和操作数据,为了能显示数据和响应用户的操作通知程序(通过事件来通知,如何处理事件又是一系列的算法),所以控件就是显示数据和响应用户操作的UI元素,也即:控件就是数据和行为的载体。 数据驱动UI: 什么是数据驱动UI呢?我们知道传统的GUI界面都是由windows消息通过事件传递给程序,程序根据不同的操作来表达出不同的数据体现在UI界面上,这样数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受到很大的限制。WPF中是数据驱动UI,数据是核心,处于主动的,UI从属于数据并表达数据,是被

计算机概论专题报告

计算机概论专题报告 1.在如下题目中选择一个论文题目: ⑴列举 3 位在计算机发展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华裔人士,介绍他们的简单 生平和贡献。 ⑵介绍中国计算机发展五十年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 ⑶计算机界的重大奖项知多少。重点介绍除去图灵奖、计算机先驱奖之外其 他奖项(如设置时间、面向的对象、设立单位、知名度等)。 ⑷研究以下发展史之一(也可以是其他计算机相关硬件): CPU ,内存,硬盘,显示器,数码相机,打印机,MP3 播放器(或MP4 播放器) ⑸研究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史。 ⑹研究在计算机发展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机器。 ⑺请说明并分析国内软件盗版的情况,并给出你的解决方案。 ⑻请说明计算机在某个特定领域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可以选择的领域(也可 以是其他的领域): 房地产,政府机关,法律,IT 行业,农业,汽车生产,体育,零售,求职与招聘,电影,音乐,医药与健康,教育,科学,银行 ⑼根据你学到的知识,自己攒出三台计算机(也可以是整机或笔记本电脑), 这三台计算机分别适用于: * 大学学习 * 科学研究 * 家庭娱乐 每台预算¥3000 -¥8000 元,请给出方案并说明原因。 2. 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媒体收集相关资料。要保证资料的正确和可靠。所有引 用的资料都要注明出处(例如,网站的URL ,书报的页码等)。 3. 论文中必须要有个人的分析和见解。

4. 提交一个WORD 文档(对应一个专题报告),文件命名:XXX.DOC , XXX 为学生姓名。论文不少于2000 字,有插图。格式要求如下: ⑴页面和段落设置: 纸型:A4 ;方向:纵向; 页边距:上 3.5cm ;下 2.6cm ;左3cm ;右 2.6cm ; 页眉: 2.4 cm ;页脚:2cm ; 正文行间距:22 磅;标题行间距:32 磅 ⑵字体、字号设置: 大标题:黑体、三号;小标题:黑体、四号; 正文部分:宋体、小四 页眉:加粗宋体,五号,居中排列,页眉内容为:“ 计算机基础专题报告” 。 页脚:宋体、五号,居中排列,页脚内容为页码。 ⑶图片版式:四周型环绕方式。 开始时间:2010.9.22 截止时间:2010.11.22 上交发邮件到:lindaqcher@https://www.doczj.com/doc/6b3050690.html,

计算机新技术专题报告

计算机新技术专题报告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各种互动、设备、社交网络和传感器正在生成海量的数据。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手段可以更好处理这些数据,挖掘其中的潜在价值。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等新兴服务促使人类社会的数据种类和规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大数据时代正式到来.数据从简单的处理对象开始转变为一种基础性资源,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大数据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题.大数据的规模效应给数据存储、管理以及数据分析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数据管理方式上的变革正在酝酿和发生. 【关键词】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1.机器智能 1.1 什么是机器智能 机器智能是指由人工制造出来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机器智能又叫人工智能,通过理解自然智能和发展自适应系统复制机器智能仍然是一个极大挑战。随着近年来脑研究和现代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和工程师将非常有希望找到制造智能系统的方法,这种智能系统在广义上能像人脑一样。具有高鲁棒性、适应性、可升级和容错的特性。人工智能技术是信息技术及相关学科技术的集成,其中包括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远程通信、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语音与听觉、机器人学、过程控制、并行计算、光计算、生物信息处理等信息技术;相关学科包括认知科学、心理学、语言学、生理学、数理科学、微电子学、光学、生物电子学、哲学和系统科学。软件技术应是实现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人们将开发出更高级的人工智能通用语言,更有效的AI专用语言以及AI开发专用机器等。 1.2 机器智能的研究领域 “使计算机有智能”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中心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的原理,同时还需要相应硬件和软件的支持。这涉及到脑科学、认识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控制论、微电子学等多种学科。但是这些学科的发展目前还没有达到所要求的水平。人工智能的研究存在许多学派,如;逻辑学派、认知学派、知识工程学派、联结学派、分布式学派、进化论学派;等等。不同的学派虽然其研究方向和方法不近相同,但内同都离不开机器感知、机器学习、机器行为、智能系统与智能计算机的构造等。从研究领域来看,人工智能的研究主要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自动定理证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智能控制、智能检索、机器视觉、问题求解、人工智能方法、系统和语言工具、自动程序设计、机器人学、博弈、人工神经网等。值得指出的是这些人工智能的子领域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大多数人工智能研究课题都涉及诸多智能领域。

计算机导论专题报告

学校代码: 10128 学 号:201420201025 《计算机科学引论》 课程专题报告 题 目:计算机的发展 学生姓名:王天文 学 院:信息工程学院 系 别:计算机系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计算机14-2班 二 〇一四 年 十二 月

计算机及其网络发展 一、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人类所使用的计算工具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计算工具相继出现了如算盘、计算尺、手摇机械计算机、电动机械计算机等。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这台计算机共用了18000多个电于管组成,占地170m2,总重量为30t,耗电140kw,运算速度达到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300次乘法。从计算机的发展趁势看,大约2010年前美国就可以研制出千万亿次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在短短的50多年里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IC)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四个阶段的发展,使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正朝智能化(第五代)计算机方向发展。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于计算机是从1946年至1958年。它们体积较大,运算速度较低,存储容量不大,而且价格昂贵。使用也不方便,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所编制的程序的复杂程度难以表述。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只在重要部门或科学研究部门使用。 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是从1958年到1965年,它们全部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其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体积为原来的几十分之一。在软件方面开始使用计算机算法语言。这一代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及工业控制。 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是从1965年到1970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电子器件,并且出现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们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等领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实习报告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本科(毕业)校外实习报告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班级:计算机1104 学生姓名:学长 学号:20111639 成绩: 指导老师:高小明 提交日期:

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实习是学生大学本科教学实践的主要环节,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本次实习,能够了解计算机专业的相关新技术,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体验计算机专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拓宽知识面,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为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Android以Linux为核心的Android运行平台,使用Java作为编程语言。本次实习是在学习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综合实践。通过综合训练,要求学生掌握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和Android编程的应用,并较系统地掌握JAVA语言程序设计开发方法以及帮助文件的使用等,使学生通过本次实训,能够进行独立的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1实习目的 1.了解公司,熟悉办公流程及环境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课程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计算机实际应用中的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上,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的思想和方法。 4.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献的能力。 5.掌握MTK Android源码 1.2实习意义 1.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进一步巩固、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市场营销过程的认识; 2.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思想与业务距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了解公司部门的构成和职能,整个工作流程,从而确立自己在公司里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 二、实习内容 2.1 系统学习java语言 (1)Java语言特点 ·面向对象: 与C++相比,JAVA是纯的面向对象的语言,C++为了向下兼容C,保留了很多C里面的特性,而C,众所周知是面向过程的语言,这就使C++成为一个"混血儿"。

计算机新技术专题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新技术专题课程设计》 完成日期2017.3.16 一、课题目的 设计MATLAB的M文件或者Simulink模块,用来实现PID控制器的功能,分析Kp、Kd、Ki三个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用临界比例带法PID参数整定分析。 二、课题步骤 开机执行程序,用鼠标双击图标进入MA TLAB命令窗口:Command Windows、新建M-file(或者搭建Simulink系统框架),输入设计好的程序。调试,检查错误,然后运行。观察系统对不同参数的相应曲线,分析其原因。 三、课题要求 1、实验之前,查阅有关资料(参考文献附后),编写好相应的程序。 2、认真做好仿真记录。 四、课题报告内容 1、叙述Kp、Kd、Ki三个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附程序: 1 % 比例控制 在Command Window里输入: G=tf(1,[1 3 3 1]); P=[0.1:0.1:1]; %由0.1扩大至1,步长为0.1 for i=1:length(P) G_c=feedback(P(i)*G,1); step(G_c),hold on end 运行程序,得到系统闭环阶跃响应曲线,由下至上Kp从0.1至1,一共十条曲线: 2 % 比例积分控制

将Kp固定为1,应用PI控制策略,在Command Window里输入:%比例积分控制 Kp=1; G=tf(1,[1 3 3 1]) Ti=[0.7:0.1:1.5]; for i=1:length(Ti) Gc=tf(Kp*[1,1/Ti(i)],[1,0]); G_c=feedback(G*Gc,1); step(G_c),hold on end axis([0,20,0,2]) 运行程序,得到系统闭环阶跃响应曲线 3 %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设Kp=Ti=1,应用PID控制策略来试验不同的Td值,在Command Window里输入: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Kp=1; Ti=1; Td=[0.1:0.2:2]; for i=1:length(Td) Gc=tf(Kp*[Ti*Td(i),Ti,1]/Ti,[1,0]); G_c=feedback(G*Gc,1); step(G_c),hold on end axis([0,20,0,2.6]) 运行程序,得到系统闭环阶跃响应曲线

计算机专业开题报告

计算机专业开题报告 1.课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 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

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

(完整版)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例

毕业实习报告 姓名:姚佳星学号:20124248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0402 班实习单位:大连华信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实习时间:2016.01.11——2016.01.22 2016年1月

目录 前言 (1) 实习目的 (1) 实习单位简介 (1) 实习任务 (4) 相关技术简介 (4) 实习内容 (4)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4) 数据库设计 (5) 程序代码 (11) 调试运行 (11) 实习总结 (17)

前言 通过实习,将理论联系实际,把自己大学4年所学的知识体系进行巩固和强化并能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变能力。了解毕业设计专题的主要内容,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进行研究,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实习目的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毕业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进一步理解和领会所学的基本理论,了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较为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和信息管理技能,把所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能够利用计算机处理工作中的各种信息,培养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我们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设计专题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学校的需要,在实习单位领导的帮助,对自己今后所从事的事业有一个实习了解的过程。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实习对于锻炼学生能力,了解社会、熟悉民生,看清自己的定位是很有帮助的。而从就业角度来看,拥有丰富实习经历的学生在就业时的优势也是比较明显的。 实习单位简介 学校安排的实习单位是在中国美丽的大连,我们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因此学校给我们安排的单位是大连的一家软件公司-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连华信)成立于1996年5月,是一家中外合资的民营企业,面向全球客户提供领先的应用软件产品、信息服务及行业解决方案,在日本东京、北京、济南、天津、昆山、深圳、沈阳、长春、成都、广州、苏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计算机硬件新技术报告

计算机硬件新技术报告 报告人:李燕摘要:计算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及在众多的领域当中得到广泛使用,计算机向着小型化、网络化、多样化不断的发展着,而构成计算机的硬件也同样在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硬件新技术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比如我们现在通讯设备中需要传输信息的材料,我们电脑上能够将完整的计算机的所有功能都汇聚于一块芯片上,还有用及其微小的纳米器件发明出来的伟大产品等等,所以我们有必要好好探讨计算机硬件新技术的有关内容。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可见少了哪一部分计算机都无法正常运作。计算机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自动进行程序处理的工具,而为了处理这些问题所编出来的程序都是按照一定的算法运作的。通过事先编好的程序来控制计算机处理各类信息,达到预想的效果。当然硬件就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计算机硬件(Computer hardware)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 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这些物理装置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运行提供物质基础。简而言之,计算机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从外观上来看,微机由主机箱和外部设备组成。主机箱内主要包括CPU、内存、主板、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各种扩展卡、线、电源等;外部设备包括鼠标、键盘、显示器、音箱等,这些设备通过接口和连接线与主机相连。(来自百度百科) 相关历史: 第一代计算机是由真空管制造电子原件的计算机,利用穿孔卡作为主要介质,即使其体积庞大,重量惊人,耗电量也十分大,不过这类电子计算机为接下来的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47年晶体管的发明引起了计算机发展的飞跃,晶体管相比较于真空管有 着巨大的优势,计算机开始使用晶体管制造电子元件,这样的电脑被称作第二代计算机。相较真空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无论是耗电量还是产生的热能都大大降低,可靠性和计算能力大为提高。第二代计算机用磁芯制造内存,利用磁鼓和磁盘取代穿孔卡作为主要的外部存储设备。在这一时期,也就1958年,美国德

新技术应用综合报告

新技术应用综合报告 在创意设计产业园2#孵化器工程施工中,公司集中了各方面优势,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项目部高效率的优势,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从而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市建委、公司领导多次到工程现场检查指导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完成了申报书中提出的应用新技术目标,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有关专家有效的配合指导下,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本工程新技术应用的主要情况如下: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创意设计产业园2#孵化器,工程位于市高新区滨路与军威路交叉口。二类高层建筑,地上十一层为办公,地下一层与汽车库相连,建筑高度为39.3米。基地面积为1003.29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为9197.29平方米。工程项目规模等级为中型,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二级,项目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级,耐火等级均为二级;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柱下条形基础。填充墙±0.00以下采用MU10煤矸石烧结砖,M10水泥砂浆砌筑。±0.00以上采用A3.5B06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 M7.5专用砂浆砌筑,墙M5专用砂浆砌筑;外窗采用PA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窗;±0.00全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6,地下防水工程、屋面防水采用SBS防水卷材,卫生间等部位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卫生间、洗手间为防滑地砖防水楼面,其余全部为地砖楼地面;墙分别为:门厅为石墙面,卫生间为釉面砖防水墙面,其余全部为白色涂料面墙;外墙选用挤塑聚苯板保温层,外罩氟碳漆。 工程水电暖通工程:设有给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消防给水,中央空调计量系统;电力系统,照明系统,有线通讯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闭路监控系统。

关于计算机专业的开题报告例文

关于计算机专业的开题报告例文 1.课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

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的整个 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

计算机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计算机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1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1就是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开展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课题研究背景 (1)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 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

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1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1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1个重要课题。时至20xx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于20xx年4月也发表了1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2)课题研究的意义

计算机新技术论文

计算机科学新技术 ——Web数据挖掘 论文摘要:目前计算机Web数据挖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活动,它是随着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技术,已成为现代电子商务企业获取市场信息极为重要的工具。介绍了Web数据挖掘的含义、特征及类别,探究了计算机Web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几种典型应用。 1 引言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库技术的迅猛发展,有效推动了商务活动由传统活动向电子商务变革。电子商务就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及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活动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使现代企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能给企业带来更多有用信息,同时还使其他现代企业管理者能够及时准确的搜集到大量的数据。访问客户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成为电子商务成败的关键因素,因而受到现代电子商务经营者的高度关注,这也对计算机web数据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Web 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它是一种能够从网上获取大量数据,并能有效地提取有用信息供企业决策者分析参考,以便科学合理制定和调整营销策略,为客户提供动态、个性化、高效率服务的全新技术。目前,它已成为电子商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2 计算机web数据挖掘概述 2.1 计算机web数据挖掘的由来 近年来,随着Internet/Web技术的快速普及和迅猛发展,使各种信息能以非常低的成本在网络上获得,而从中取得的数据量便难以计算,而且Internet/WWW 的发展趋势继续看好,特别是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网络应用提供了强大支持,因此,如何在WWW这个全球最大的数据集合中发现有用信息,无疑将成为数据挖掘研究的热点。而Web挖掘便是指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在WWW数据中发现潜在的、有用的模式或信息。它建立在对大量的网络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数据挖掘算法,在具体的应用模型上进行数据的提取、筛选、转换、挖掘和模式分析,最后作出归纳性的推理。计算机Web数据挖掘是一个在Web资源上将对自己有用的数据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Web数据挖掘是把传统的数据挖掘思想和方法移植到Web应用中,即从现有的Web文档和活动中挑选自己感兴趣且有用的模式或者隐藏的数据信息。计算机Web数据挖掘可以在多领域中展示其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库技术、信息获取技术、统计学、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等多个方面,其中对商务活动的变革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方面最为明显。 2.2 计算机Web数据挖掘含义及特征 (1) Web数据挖掘的含义。 Web 数据挖掘是指数据挖掘技术在Web 环境下的应用,是一项数据挖掘技

图形图像新技术专题讲座大报告

图形图像新技术报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邮箱: 日期:2018年6月20日

报告正文 虚拟现实技术的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是由计算机产生,通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具有多感知性、存在感、交互性和自主性等特征。其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列举了一例虚拟现实技术实例,阐述了虚拟现实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虚拟现实;教育应用;经验学习;虚拟现实教育 引言: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参与者能够与真实的三维模型进行实时可控的交互,能高度逼真地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视、听、动等行为,为科学研究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与现状 虚拟现实技术是由计算机产生,通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交互式虚拟现实,具有多感知性、存在感、交互性和自主性等特征。目前已在军事、医学、设计和娱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具有三大重要特征:交互性,沉浸性,想象性: (1)交互性 参与者可对模拟环境中的事物进行操作,并能从环境中获得反馈,其过程的自然程度便是交互性的体现。例如拿取物体的真实感和物体随手的移动运动。通过这一特征,虚拟现实可以模拟出如现实生活中一样的互动体验。 (2)沉浸性 也可称作是临场感,是指参与者在虚拟环境中感受到的真实感程度,其理想状态可以使参与者难辨是现实还是虚拟,使参与者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虚拟环境中,无论是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味觉都如同真实环境一样。沉浸性的高低影响了虚拟现实系统性能高低。 (3)想象性 虚拟现实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不仅可以模拟现实存在的事物,更可以模拟现实中不存在或不常见的事物,通过想象性,来扩大人们的认知范围,以满足人们在各种环境因素下的特殊要求。 虚拟现实这种技术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很近,例如三维计算机游戏。虚拟现实通过逼真的三维模型和仿真环境来使参与者拥有真实的体验,把复杂难懂的数据转化为可观察的三维模型,从而达到使参与者全面直观的了解整个系统信息的目的。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独特发展优势 (一)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代入式教学工具 当虚拟现实技术被应用于教育领域时,它能够体现出诸多的独特优势。

“计算机前沿技术讲座”的教学新设计-2019年精选文档

“计算机前沿技术讲座”的教学新设计 “计算机前沿技术讲座”(以下简称“前沿技术讲座”)是我国大学本、专科计算机专业高年级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虽然课时不多(一般为16学时),但要组织好却也不容易:一是这样的课程没有教材,讲什么?二是这样的课程难度大,请谁讲?三是讲了有没有人听,学生是否感兴趣,等等。 如今,在网络上可以搜索到收费下载的讲座资料,例如《ÍÍ大学计算机前沿技术专题讲座全27讲》,以大校、名校而言,可以邀请20多个不同学科国家级顶尖教授来担纲讲座教授,想来问题不大,但一般的院校恐怕就难了。即使请到个会讲能讲的教授,在学术内容的深浅,尖端方向的把握上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而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长远规划,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事实上,“计算机前沿技术”的内涵又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还不能“一劳永逸”。 新学期我接受了“前沿技术讲座”的教学任务,在广泛学习和搜索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了认真的思考,经过精心设计,最终获得了令大家都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1对“前沿技术讲座”教学对象的思考 “前沿技术讲座”的教学对象一般是本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其特点是: 1)通过几年的大学学习,他们已经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这时,如果仍然停留在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教师满堂灌的方式上,不仅教学效果有限,从根本上讲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2)就一般而言,“应用型”、“教学型”大学的学生思想活跃且活动能力强,但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习自觉性不高、单纯凭兴趣学习的观点弱、刻苦精神差等。应该利用这些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学生求知欲望强的特点重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兴趣。 “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读懂学生是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以上特点来组织我们的教学活动。

新技术专题讲座心得体会1

新技术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通过几次的讲座,我对计算机方面的现阶段的新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计算机云服务,计算机的大数据处理,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有关物联网的计算机技术,下面我就说说我对物联网的了解。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这也是在2003年掀起第一轮华夏物联网热潮的基础。 传感网是基于感知技术建立起来的网络。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3年,美

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由于物联网具有很强的发展前景,所以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对物联网事业的支持的发展。在我国也是同样的,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传感网工程研发中心考察时提出建立“感知中国”中心,要求科研机构今后着力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然后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科技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表示应深入推进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并将其上升到“战略性新兴发展产业“高度。随后,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门组建了传感器网络标准组,正是推动了物联网相关产业发展。 物联网的发展并不是异想天开,因为现如今社会的发展已经表明发展物联网将是互联网的取代者,通过物联网应用,人类社会将实现方便管理和精确管理,极大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率。因此,物联网的应用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 物联网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主要是其现在有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物联网的网络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传感网络,即以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为主,实现“物”的识别;二是传输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s)即通过现有的三网(互联网、广电网、通信网)或者下一代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计算;三是应用网络,即输人输出控制终端,如手机、智能家电的控制器等。 在网络中,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端到端”的业务交换;采用IPV6技术承载各种业务;采用IPV6技术解决地址需求量的问题,提高网络整体吞吐量;采用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 实现层和多种链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