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圣乡旅游规划书

三圣乡旅游规划书

三圣乡旅游规划书
三圣乡旅游规划书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6——2015年

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名称: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委托单位: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旅游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

旅游规划设计证书编号:旅规甲08-2003

规划成果专用章:

规划编制完成时间:2006年2月

项目组织

项目名称: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15)

项目委托单位:锦江区人民政府

项目承担单位: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建德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唐映辉区旅游局局长

李旭三圣街道党工委书记

成员:王耀军区委办副主任

蹇一萍区政府办副主任

刘卫华区信息办主任

齐鸣区安监局局长

张轶区物价局局长

李华昌区科技局局长

陈武区劳动保障局局长

李青区建设局局长

杜朝伦区交通局局长

王强三区城乡一体化工作局局长

洪瑞鹏区文体局局长

张继祥区卫生局局长

伍建科区环保局局长

王开双区市容环境局局长

易丹锦江工商局局长

余子游区质监分局局长

张毅区公安分局副局长

钟为春区残联理事长

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旅游局局长唐映辉同志兼任。

项目顾问:

何一心:四川省旅游局高级工程师

陈隆志:四川省旅游局高级经济师

陈茂勋:四川省科技顾问团成员、高级规划师

课题组长:

徐蓓兵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级规划师

课题组副组长、技术负责人:

吕一飞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博士

课题组成员:

李柏槐教授、博士

董思雨工程师

王丽工程师

李晓明工程师

李雪梅硕士

潘懿丹硕士

程利辉硕士

前言

三圣花乡旅游区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辖区,行政区划包括5个村,红砂村、幸福村、江家堰村、驸马村、万福村,面积12平方公里,2004年,有农民3840户,13040人。从清代以来,就有种植花卉的传统。

近年来,在成都市和锦江区领导下,三圣花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近年来,三圣花乡又开发旅游,目前已建成比较成熟的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地,有“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5个景区,人称“五朵金花”。2005年,旅游区共接待游客746.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028.91万元。

目前,旅游区景点和基础设施大体建成。投资总额20400万元,其中锦江区政府投入8300万元,用于搭建融资平台,撬动和吸引民间资金投入12100万元。

为了进一步建设好“三圣花乡”,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区,锦江区人民政府委托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环境和资源 (8)

1.1三圣花乡旅游区概况 (8)

1.1.1 旅游区范围和用地性质 (8)

1.1.2 交通区位 (8)

1.1.3 历史沿革 (8)

1.1.4 自然环境 (8)

1.1.5 社会经济环境 (8)

1.2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分析 (8)

1.2.1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8)

1.2.2 锦江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十一五规划纲要 (9)

1.3旅游资源及评价 (11)

1.3.1 旅游资源 (11)

1.3.2 旅游资源评价 (13)

1.3.3 环境容量测算 (13)

第二章旅游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15)

2.1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意义和作用 (15)

2.1.1 结合实际,打造“五朵金花” (15)

2.1.2 发展方式:休闲经济,产业支撑 (15)

2.1.3 生活方式:离土不离乡,就地市民化 (15)

2.1.4 五朵金花的效益 (16)

2.1.4.1 城乡一体化 (16)

2.1.4.2 生产发展 (16)

2.1.4.3 生活宽裕 (16)

2.1.4.4 村容整洁 (17)

2.1.4.5 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17)

2.2建设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意义和作用 (17)

第三章旅游现状和发展前景 (18)

3.1旅游现状 (18)

3.1.1 旅游景区建设现状 (18)

3.1.2 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预测 (18)

3.1.2.1 四川省旅游客源市场 (18)

3.1.2.2 成都市旅游客源市场 (18)

3.1.2.3 三圣花乡旅游客源市场 (18)

3.1.3 公路交通 (20)

3.1.4 其它基础设施 (20)

3.1.5 旅游服务设施 (20)

3.2现存主要问题 (20)

3.3旅游区优劣势和特色分析及前景预测 (21)

3.3.1 三圣花乡优劣势分析 (21)

3.3.2 五个景区的特色 (22)

3.3.2.1 花乡农居 (22)

3.3.2.2 幸福梅林 (22)

3.3.2.3 江家菜地 (22)

3.3.2.4 荷塘月色 (22)

3.3.2.5 东篱菊园 (22)

3.3.3 前景预测 (22)

第四章规划总则 (23)

4.1规划依据 (23)

4.1.1 中央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 (23)

4.1.2 地方性政策、法规、规划 (23)

4.2规划时空范围 (23)

4.2.1 规划时限 (23)

4.2.2 规划空间范围 (23)

4.3指导思想和原则 (23)

第五章旅游开发战略 (24)

5.1主题定位 (24)

5.1.1 五个景区的定位 (24)

5.2形象定位 (24)

5.3规划目标和主要成效 (24)

5.4总体布局和五景区功能分区 (25)

5.4.1 总体布局 (25)

5.4.2 五景区的功能分区 (25)

5.5旅游产品和线路 (25)

5.6目标市场定位 (26)

第六章旅游项目策划 (27)

6.1乡村旅游活动项目策划 (27)

6.1.1 乡村旅游的特色 (27)

6.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观光项目 (27)

6.1.3 三圣乡民俗场景体验 (27)

6.2三圣庙(乡土文化) (27)

6.2.1 资源依托和建设意义 (27)

6.2.2 项目定位 (28)

6.2.3 项目建设 (28)

6.2.4 项目选址 (28)

6.2.5 市场营销口号 (28)

6.3锦江书院(本土文化) (28)

6.3.1 资源依托和建设意义 (28)

6.3.2 项目定位 (28)

6.3.3 项目建设(近期) (29)

6.3.4 选址 (29)

6.3.4 市场营销口号 (29)

第七章游览和旅游安全规划 (30)

7.1游览规划 (30)

7.1.1 游览线路 (30)

7.1.1.1 旅游区主出入口和主环线 (30)

7.1.1.2 景区5条游线 (30)

7.1.2 游客中心 (30)

7.1.2.1 选址 (30)

7.1.2.2 面积 (30)

7.1.2.3 服务和设施 (30)

7.1.3 引导标识 (30)

7.1.3.1 旅游区入口标识 (30)

7.1.3.2 导游全景图 (30)

7.1.3.3 导览图 (30)

7.1.3.4 景物介绍牌 (30)

7.1.3.5 旅游区信息触摸屏(非游客中心的) (30)

7.1.3.6 引导标识设置合理 (30)

7.1.3.7 标识制作水平 (31)

7.1.4 公众信息资料 (31)

7.1.4.1 宣教资料 (31)

7.1.4.2 国际互联网 (31)

7.1.5 导游(讲解服务) (31)

7.1.6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31)

7.1.7 游客公共休息设施 (31)

7.2旅游安全规划 (31)

7.2.1 安全保护机构、制度与人员 (31)

7.2.1.1 安全机构 (31)

7.2.1.2 安全保护制度 (31)

7.2.1.3 安全保护人员总数 (31)

7.2.1.4 流动安全保护人员数量 (32)

7.2.2 安全处置 (32)

7.2.2.1 高峰期游客安全处置 (32)

7.2.2.1 安全巡查 (32)

7.2.3 安全设施设备 (32)

7.2.3.1 危险地带安全防护设施 (32)

7.2.3.2 消防、救护设备 (32)

7.2.4 安全警告标识 (32)

7.2.5 安全宣传 (32)

7.2.5.1 安全广播 (32)

7.2.5.2 安全说明或须知 (32)

7.3医疗及救护 (32)

7.3.1 医务室 (32)

7.3.2 定点医院救护机制 (32)

7.3.3 内部救援电话 (32)

第八章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规划 (33)

8.1旅游交通 (33)

8.1.1 公路建设 (33)

8.1.2 自配停车场 (33)

8.1.2.1 停车场总面积规划 (33)

8.1.2.2 花乡农居停车场 (33)

8.1.2.3 幸福梅林停车场 (33)

8.1.2.4 东篱菊园停车场 (33)

8.1.2.5 江家菜地停车场 (33)

8.1.2.6 荷塘月色停车场 (34)

8.1.3 内部交通 (34)

8.1.3.1 交通标识 (34)

8.1.3.2 旅游步道 (34)

8.1.3.3 特色交通工具 (34)

8.2水电气 (34)

8.2.1 给排水 (34)

8.2.2 电力 (34)

8.2.3 天然气 (34)

8.3邮电服务 (34)

8.3.1 电信服务 (34)

8.3.1.1 电话用户数预测 (34)

8.3.1.2 公用电话服务 (35)

8.3.1.3 移动电话 (35)

8.3.2 邮政纪念服务 (35)

8.4服务设施规划 (35)

第九章资源环境保护和卫生规划 (36)

9.1空气质量保护 (36)

9.2噪音防治 (36)

9.3地面水环境保护 (36)

9.4景观和生态保护 (36)

9.4.1 保护费用的投入 (36)

9.4.2 保护制度和措施 (36)

9.4.3 保护效果 (36)

9.4.4 梅林湿地保护 (36)

9.5建筑布局和环境氛围 (36)

9.5.1 建筑物与景观的协调性 (36)

9.5.2 出入口主体建筑格调 (36)

9.5.3 周边环境与景观的协调性 (36)

9.5.4 绿化与美化 (37)

9.6卫生 (37)

9.6.1 环境卫生 (37)

9.6.2 废弃物管理 (37)

9.6.3 垃圾桶 (37)

9.6.4 餐饮卫生 (37)

9.6.5 旅游公共厕所 (37)

9.6.6 吸烟区 (37)

第十章市场营销规划 (38)

10.1旅游形象定位 (38)

10.2视觉形象设计 (38)

10.3促销方案 (38)

10.3.1 促销策略 (38)

10.3.2 促销方案 (38)

第十一章旅游商品规划 (40)

11.1旅游商品开发现状 (40)

11.2旅游商品开发原则 (40)

11.3旅游商品开发项目 (40)

11.4旅游商品销售规划 (40)

11.5旅游购物管理 (40)

第十二章旅游区经营管理规划 (41)

12.1管理体制 (41)

12.1.1 管理和经营机构 (41)

12.1.2 管理和经营制度 (41)

12.2企业形象 (41)

12.3人力资源 (41)

12.3.1 现状 (41)

12.3.2 开发措施 (41)

12.3.3 需求目标 (41)

12.3.4 培训规划 (41)

12.3.4.1 管理人员培训 (41)

12.3.4.2 导游(讲解)人员培训 (42)

12.3.4.3 宾馆服务人员培训 (42)

12.3.4.4 其它服务人员培训 (42)

12.3.4.5 社区居民培训 (42)

12.4投诉与处理 (42)

12.5特殊人群服务 (42)

12.6通过第三方认证......................................................... 42 第十三章旅游区开发投资效益分析.. (44)

13.1基础设施投入估算 (44)

13.1.1公路建设投入 (44)

13.1.2旅游其他基础设施投入估算 (44)

13.2旅游相关项目投入估算 (44)

13.2.1可持续发展项目投入估算 (44)

13.2.2旅游营销经费投入估算 (44)

13.2.3旅游管理机构投入估算 (44)

13.2.4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估算 (45)

13.3旅游开发项目的投资估算 (45)

13.4旅游开发的投资估算汇总 (45)

13.5收益—成本分析 (45)

附录: (47)

三圣花乡五个景区简况 (47)

关于三圣乡的传说 (48)

清末民初三圣乡社会风俗 (48)

第一章环境和资源

1.1 三圣花乡旅游区概况

1.1.1 旅游区范围和用地性质

三圣花乡旅游区隶属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

三圣街道办事处位于成都市中区东南,北纬30°36′,东经104°08′,东与龙泉区接壤,南与双流县相邻,西连柳江办事处相接,北与成龙办事处毗邻。幅员面积16.31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

三圣花乡旅游区包括5个景区,花乡农居(红砂村)、幸福梅林(幸福村)、江家菜地(江家堰村)、东篱菊园(驸马村)、荷塘月色(万福村),面积12平方公里。

旅游区用地性质属于城市通风口绿地,按国务院批准的成都城市规划,不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土质为龙泉山脉酸性膨胀土,农民形容为“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土地不多人人种,丰产不丰收”。

1.1.2 交通区位

三圣花乡的公路形成“两横两纵”城市交通网络。

“两横”指东西方向的外环路(绕城高速路,80米宽的双向八车道)、石胜路(70米宽双向四车道,一级油路)。

“两纵”指南北向的成龙路(70米宽双向四车道,一级油路)、成仁路(40米宽双向四车道,二级油路)。

可快速通达成渝高速、成绵高速、成南高速、成雅高速、成乐高速、机场高速等高等级公路,距离二环路仅7公里,距火车南站约10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约15公里。交通发达,区位优越。

1.1.3 历史沿革

三圣街道办事处原名“三圣乡”,其名称曾多次变更,先前叫养马场,清朝时叫华阳县高店子或华阳县三圣场。民国时期建立乡政权,称华阳县三圣乡。

解放后,沿用“三圣乡”名,2004年改制为“三圣街道办事处”。“三圣”之得名,因有三圣庙而得名。三圣庙建于清代,供奉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黄帝史官仓颉,后又改奉刘备、关羽、张飞。炎黄二帝系华夏始祖,刘关张乃三国英豪,皆为古代圣贤,故名。

2003年10月,红砂村举办“四川省首届花卉博览会”,建成“花乡农居”,成为第一朵金花。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区和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

2004年12月27日—2005年1月25日,幸福村成功举办中国成都首届梅花节,建成“幸福梅林”,成为第二朵金花。2005年,江家堰村建成“江家菜地”,成为第三朵金花。驸马村建成“东篱菊园”,成为第三朵金花。目前,万福村正在加紧建设“荷塘月色”,将在2005年底基本建成第五朵金花。

1.1.4 自然环境

区内大部分为浅丘台地,地势起伏有致。海拔500米。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四季分明,年降水量约1500mm左右。土质系龙泉山脉酸性膨胀土,粮食产量不高,历来有栽种花木的传统。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评为“中国花木之乡”。

旅游区位于都江堰东风灌溉渠的尾水部位,枯水期用水紧张。

1.1.5 社会经济环境

三圣花乡面积12平方公里,辖5个村,红砂村、幸福村、江家堰村、驸马村、万福村,2004年末,有农民3840户,13040人,人均耕地面积约0.7亩,农民人均纯收入5311元。

1.2 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分析

1.2.1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成都市现辖10区、4市(县级市)和6县,总面积1.23万平方公里。2004年末,总人口1060万,城市中心区人口40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2004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5.7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286.3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9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72元。

2004年,成都市GDP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四(仅次于广州、深圳、杭

州),位居中西部第一。评为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入全国十强行列。

2005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达235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00美元。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预计为7.7∶43∶49.3。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提出:

要把成都建成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00美元。“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之一是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审批稿)提出:未来成都总人口约1500万人,今后,主城区建设用地发展方向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沿放射道路走廊式轴向发展,重点向东、向南、向北3个方向发展,控制向西发展。

未来成都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为:一城(即外环路以内的中心城)、三圈(三个圈层)、六条经济走廊。其中,正东“经济走廊”为成都——龙泉驿走廊,这是成渝经济带的主走廊,最短,但经济流量最大。三圣花乡正处于该经济走廊。

1.2.2 锦江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十一五规划纲要

锦江区地处成都市市东南,属于中心城区。面积62.1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19.5平方公里。2004年末,全区总人口39.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万人。

十五期间,全区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高。2001-200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04.14亿元增长到175.91亿元,名列全市第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2.67万元上升到2004年的4.48万元,位居全市第一。

十五期间,全区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高。2001-200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04.14亿元增长到175.91亿元,名列全市第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2.67万元上升到2004年的4.48万元,位居全市第一。

图1-2 2004年成都市五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比(单位:万元)

锦江区城乡一体化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成功打造了“五朵金花”,打破了城乡界限,奠定了涉农区域尽快全面融入城市的基础,2001-2004年,城市化率由88%提高到98%。

《成都市锦江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2005年

12月)指出:

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协调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构建“时尚锦江、人文锦江、现代锦江、和谐锦江”。到2010年,把锦江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人民富足、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的全国一流强区。

时尚锦江:突出商贸服务业品牌优势,引领时尚潮流,独树一帜。

人文锦江:重视历史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内涵。

现代锦江:加强高中档商务楼、星级酒店及总部经济区构建。

和谐锦江:通过打造“五朵金花”,使锦江区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城乡一体化途径。“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构建和谐锦江。

经济目标:到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000美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10年达到38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1:39:60.9。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幅达18%,2010年达到16亿元。

区域发展空间布局:“一心一带四片区”的多层次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心:商贸核心区,包含春熙路、盐市口街道辖区。

一带:国际商务及高档酒店配套服务经济带,包括督院街、合江亭、水井坊(东大街)、书院街街道辖区。

四片区:酒文化及佛教文化人文休闲区。水井坊街道辖区内“水井坊”遗址及周边区域的水井坊人文休闲区;合江亭街道辖区内大慈寺佛教文化区。住宅文化区,一环路至三环路之间的区域。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区,包括三圣街道辖区的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区域。工业集中发展区和新型“异地”工业发展区,位于柳江及成龙街道辖区。图1-3 锦江区“十一五”空间布局图

图1-4 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区布局图

重大工程与项目:“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基本支撑。其中,包括三圣花乡:

●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区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建设工程

在成功打造“五朵金花”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薄弱环节的建设,如垃圾处理工程、污水排放工程、通往市中心的快速通道工程、区域内交通网络的建设工程等。

●乡村酒店等涉农区域服务业引进项目

为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寻求产业支撑,在“五朵金花”区域内,引进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娱乐性、可参与性强的各种农业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如乡村酒店、俱乐部、特色沙龙及其他休闲娱乐设施经营项目。

小结:三圣花乡旅游区区位于“成都——龙泉驿经济走廊”,开发建设符合《成都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制定的战略目标,符合成都城市向东

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

三圣花乡旅游区开发建设符合《锦江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构建“和谐锦江”的战略目标,符合锦江区十一五空间布局,是锦江区十一五重

大工程和项目。

1.3 旅游资源及评价

1.3.1 旅游资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03年),可将三圣花乡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5个大类、13个亚类、43个基本类型。

表1-1 旅游资源分类表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地文景观综合自然旅游地

浅丘台地型旅游地:三圣花乡位于龙泉山脉浅丘台地,区内有平地、浅丘、

蜿蜒的山脊线错落有致、水库湖泊、湿地等,自然景观多样。

水域风光池沼

观光游憩湖泊:幸福梅林梅香湖,取王安石·《梅花》诗“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之意,故名。面积124亩。湖中有小岛。荷塘月色湖区,面积

约1000亩,栽种荷花,景色美丽。沼泽与湿地:梅林湿地,面积约400亩。

东篱菊园陈家堰湿地,占地约100亩。

生物景观

树木

林地:幸福梅林有1500亩梅林,为全国四大梅花种植基地之一。古树名木:

幸福梅林有两株树龄100余年的“梅花王”,属于真梅种系直枝梅类宫粉型。

花卉地

花卉地:花乡农居:位于红砂村,占地面积3000亩,核心区面积1673亩,

是西南著名的花卉生产地和花卉交易集散地,国家AA旅游区、全国首批农业旅

游示范点。幸福梅林:梅花种植面积1500亩,规划面积3000亩。230个品种,

22万株。东篱菊园:规划1700亩。目前,菊花大田种植面积1000多亩,品种

100余个,盆栽菊花300万盆。荷塘月色:现有荷花种植面积600余亩,

规划面积1074亩。将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荷花基地。

野生动物栖息地

水生动物栖息地:梅香湖、荷塘月色、陈家堰塘等水面约1800亩,有鲤鱼、

草鱼等。鸟类栖息地:梅香湖、荷塘月色的水面有白鹭、野鸭数百只。

建筑与设施综合人文旅游地现代农业观光园:花乡农居成都维生公司花卉温室大棚10000平方米,花卉

1.3.2 旅游资源评价

三圣花乡旅游资源丰富,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相互交融,品味高。

主要表现为三大特色: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地,全国都市近郊大规模的乡村旅游区

三圣花乡是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社区特色鲜明,包括5个景区,面积12平方公里,是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产业结合典范,是全国都市近郊大规模的乡村旅游区。

二、景观组合型好,各有特色

花乡农居以花卉产业为特色,幸福梅林是全国四大梅花基地之一,荷塘月色观赏荷花,东篱菊园观赏菊花,江家菜地以认种、代种蔬菜的生态农业体验为特色,景观组合型好,特色鲜明。

三、乡村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形成特色主题,有一定独创性

旅游区内有特色鲜明的川西民居建筑、特色花卉、人工湖泊和堰塘、缓坡起伏的山际线、乡村特色餐饮,乡村风情浓郁。

旅游区建设注入了相应的文化因素,源自陶渊明的“东篱菊园”,来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中国传统的“梅文化”和历代诗人的咏梅诗,江家菜地有“农业文明记忆馆”和民间农事谚语,文化底蕴深厚。

旅游区已形成乡村休闲·花卉观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色主题,有一定独创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三圣花乡旅游资源评价赋分值和等级如下:

表1-2 三圣花乡旅游资源评价赋分值和等级表

注:根据三圣花乡旅游区实际情况,评价对象采取群体。

资源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

根据以上标准,三圣花乡资源分级如下:

导向型旅游资源(优良级):花卉地、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社区、川西民居。重要性旅游资源(优良级):民风民俗

配套性旅游资源(普通级):现代节庆

1.3.3 环境容量测算

三圣花乡旅游区环境容量测算公式之一:面积法。

瞬时容量 T

=S/S

日容量 T

1

= T

?(O/O

年容量 T

n

= T

1

?D

式中:S-旅游区面积(m2):12000000 m2(12 km2)

S

-人均基本占地面积(m2/人):300 m2

O-旅游区日均开放时间(小时/日):12小时

O

-人均游览时间(小时):8小时

D-全年可游天数(日):360天

表1-3 三圣花乡旅游区游人容量表

第二章旅游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1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意义和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年11月10日)提出: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锦江区遵循中央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打造“五朵金花”,探索了一条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走在全国前列,具有示范作用,影响较大。党和国家领导人贾庆林、罗干、刘云山、贺国强、陈良宇等先后参观视察“花乡农居”、“幸福梅林”。共接待全国省、市、区参观考察团队15批1200人次。2005年,接待国外考察团30批。

2005年12月,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参观了幸福梅林、江家菜地,并在四川首届冬季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中,肯定了三圣花乡的经验。他说:“成都市着力发展都市旅游,整体提升‘农家乐’为载体的乡村旅游,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推进有条件的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结合。”

2.1.1 结合实际,打造“五朵金花”

三圣乡农村地处城市通风口绿地,按规划不能作为建设用地,土质系龙泉山脉酸性膨胀土,粮食产量不高。

锦江区创新思维,充分利用城市通风口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结合,大力发展都市旅游,整体提升“农家乐”为载体的乡村旅游,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2.1.2 发展方式:休闲经济,产业支撑

锦江区把文化因子和产业因素注入“五朵金花”,促进传统农业向休闲经济发展,培植生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提升产业,旅游致富农民

文化旅游与传统农业相结合。赋予“花乡农居”花卉文化内涵,挖掘“幸福梅林”梅花传统文化,注入“荷塘月色”音乐、绘画艺术内涵,再现“江家菜地”农耕文化,展现“东篱菊园”菊花韵味,变单一的农业生产为吸引市民体验、休闲的文化旅游活动。2005年,红砂村、幸福梅林有农家乐近180家,接待海内外游客730万人次,经济收入达1.4亿元。

二、产业支撑农业

红砂村现有28家花卉企业入驻,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和1亿元的龙头企业各1个,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3个。

2.1.3 生活方式:离土不离乡,就地市民化

“五朵金花”不征地、不拆迁,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保证了农民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权。

一、构建农村保障体系

把农民全部纳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2%的失地农民、66%的准失地农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到了“5060”(女50岁,男60岁)后同城里居民一样享有养老金,生活困难的农民可享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

二、构建城乡教育体系

取消乡管学校,乡村学校统一纳入区教育管理体系,对全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信息技术费进行全额补贴。

三、构建农民就业体系

把城市就业工作向农村延伸。2005 年1—8月,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790人,登记失地农民的就业率达76%。

2.1.4 五朵金花的效益

2.1.4.1 城乡一体化

“五朵金花”以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享有城市文明成果,减少了对城市扩张的压力,消除了新的“城中村”形成,走出了一条农民就地市民化的路子。

2.1.4.2 生产发展

花卉、蔬菜生产经营和都市旅游观光项目开发,使花卉产值、三产经营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1、花卉产值增长。花卉产值由2000年的4124万元,上升到2004年的6168万元,增幅达49.6%。

图2-1 花卉产值曲线图

2、三产收入飙升。2004年,“五朵金花”已经接待海内外游客531.076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14054万元。“五朵金花”打造完成后,可形成每年接待1000万名以上游客的能力,预计实现经济收入3亿元以上。

图2-2 锦江区农村三产收入情况

3、农业产值上升。近年来,锦江区农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虽然由2000年的1.0%下降到2003年的0.5%,但农业生产总值却在五年间增长了6602万元,增幅达85.5%。

图2-3 锦江区农业总产值比较

4、农民资产增值。打造“五朵金花”,改善了农村环境,土地租金由1500元/亩上涨到2000元/亩,土地拍卖价格由50万元/亩上涨到150万元/亩。按老成都民居风格改造后的农房,由500元/平方米上涨到1600元/平方米以上,整个片区农户资产增值超过了13亿元。

2.1.4.3 生活宽裕

农民收入增加。依托“五朵金花”搭建的农民增收平台,为农民提供了四种稳定的收入。一是租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使土地向专业大户集中。农民土地承包权流转,每亩每年可获得1800元以上的租金。农民宅基地出租,每年可获取3—10万元的租金。二是薪金。农民到农业龙头企业或公司务工,成为农业工人,每人每月可获取500元以上的薪金收入。或依托花乡农居从事插花、餐饮、茶社等经营活动,每户每月营业收入上万元。三是股金。引进专业公司对生态观光区域内的农房进行整体策划包装,打造具有独特风格和文化品位的乡村酒店,引导农户以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形式、以“保底+分红”的模式分享收益。四是保障金。农民达到社会保障条件后,每月可领取364元的养老金、210元的低保金、报销住院费等“保障金”收入。2004年,红砂村农民人均收入达6080元。旅游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4426元增长到2004年的5311元,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了城镇居

民。

图2-4 锦江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表

2.1.4.4 村容整洁

五朵金花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适度进行景观打造,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

一、农房改造景观化。按照“宜散则散、宜聚则聚”的原则改造农房,对城市通风口的农房以就地改造为主,由“农户出资、政府补贴”进行改造,改造成川西民居或仿欧式建筑群。

二、基础设施城市化。按照整体规划,以城市道路、污水处理、天然气、通信等生活设施标准,完善乡村基础建设,让农民就地享有城市文明成果。

三、景观打造生态化。打造湿地,新建绿地,保护生态植被,建成微水治旱工程,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2.1.4.5 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五朵金花在“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方面也取得一定成绩。

在各个村委员会门前,都在显著位置醒目地公示有关告示:

1、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乡规民约

2、村民委员会任期目标

3、村组工作人员及职责

4、村务公开小组名单

5、村干部创业承诺公示栏

6、年度村财务收支情况

7、年度粮食补贴情况

8、村集体资产出租情况

9、年度农村低保发放情况

2.2 建设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意义和作用

五朵金花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场所,以优美的田园风光和生态环境,每年吸引了数百万人前来休闲度假,成为了都市近郊乡村的旅游目的地。2004年,“五朵金花”已经接待海内外游客531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1.4亿元。2005年,“五朵金花”已经接待海内外游客730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1.8亿元。

第三章旅游现状和发展前景

3.1 旅游现状

3.1.1 旅游景区建设现状

截至2005年12月,三圣花乡的景点建设已大体完成,基础设施也基本建成。已建成比较成熟的两个旅游景区“花乡农居”和“幸福梅林”。大体建成、尚待完善的是“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

投入的建设资金总额达20400万元,其中锦江区政府投入8300万元,撬动和吸引民间资金12100万元。

3.1.2 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预测

3.1.2.1 四川省旅游客源市场

近年来,四川省旅游产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势头。2004年全省旅游总收入566.23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全年国内旅游收入达542.3亿元,同比增长32.8%;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1425.6万人次,同比增长36.0%;接待入境旅游者达96.6万人次,同比增长114.3%;旅游外汇收入2.89亿美元,同比增长93.1%。据测算,2004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同期GDP的8.6%。

2004年四川旅游概况:全省旅游总收入从1999年的22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566亿元,年均增长28%以上。特别是近三年,一年上一个百亿元台阶。200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70亿元,直接从500亿大关跳入700亿大关。全省旅游总收入与GDP之比由1999年的5.6%上升到2004年的8.6%,旅游业及直接带动相关行业实现的增长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从5.2%上升到12.9%。

近三年四川旅游总收入的全国排名从2002年的12位上升到第9位,入境旅游人数从14位上升到11位,创汇从17位上升到14位。

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15%以上,达到1400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11%以上。入境游客突破200万人次,旅游创汇收入超过10亿美元。

3.1.2.2 成都市旅游客源市场

2000年—2004年,成都市旅游客源市场基本情况如下表:

表3-1 2000—2004年成都市旅游接待情况表

资料来源:四川旅游政务网

成都市在四川旅游中居领先地位:旅游总收入第一,入境旅游者人次数第一,旅游外汇收入第一,国内旅游者人次数第一,国内旅游收入第一。

3.1.2.3 三圣花乡旅游客源市场

2003年,红砂村开始成规模地接待游客,游客人次数319万,旅游收入2025万元。2004年,红砂村游客人次数282.92万,旅游收入10066.6万元。

2005年,幸福梅林、东篱菊园、江家菜地、荷塘月色开始相继接待游客。全年旅游区共接待游客746.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028.91万元。

单位:游客人次(万人次);旅游收入(万元)

资料来源:锦江区旅游局

近年的调查研究证明:城市周边短程度假,将是相当长时期内城市居民旅游休闲的时尚。一般双休日中,城市居民休闲行为呈现了以下特征:休闲出游具有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以成都市为例,94.2%的市场集中在15公里以内的市区。三圣花乡客源市场正

符合上述趋势。

根据本课题组市场调查,并参考四川师范大学调查组2005年对红砂村进行市场调查,三圣花乡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如下:

一、主要客源来自成都中心城区市场

据有关数据,本课题组调查,三圣花乡95%以上的游客来至成都市中心城区。 川师大在红砂村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67份,有效问卷456份。调查显示:成都市场消费者占了绝大多数,所占比例为89.68%,其中东南片区占37.3%,东北地区占19.84%,西南地区占19.84%,西北地区12.70%;其他占10.32%。这与本课题组结果基本符合。

二、旅游方式和旅游收入

目前,三圣花乡旅游方式是乡村休闲,游客主要来观光、喝茶、打牌、餐饮,旅游收入集中在餐饮方面。绝大部分为一日游,过夜游客很少。

表3-3 2005年花乡农居旅游收入分类表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锦江区旅游局

表3-4 2005年幸福梅林旅游收入分类表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锦江区旅游局

从上表可见,三圣花乡旅游收入的绝大部分是餐饮。以花乡农居和幸福梅林两个景区为例,餐饮收入15618.04万元,约占三圣花乡全年总收入19028.91万元的82.08%。购物2391.04万元,占12.57%。住宿475万元,仅占2.5%。

三、出游交通方式

在交通工具方式的选择上,其中自驾私家车的占70.4%,处于绝对优势;其次是单位组织公车或公交车的占16.8%;再次是乘出租车的占8.8%;还有,少数消费者采用自行车、摩托车和步行方式。其中,成都本地车占94.13%,外地车只占5.87%;所调查的汽车中,中高轿车数量占到59.36%,低档车占40.64%。自驾车消费市场是红砂村的市场主力,值得关注的是,在私家车中,中高档轿车的比例已经超过了低档轿车,显示了强劲的消费实力。

四、重游率高

课题组对三圣花乡游客重游率进行了调查,调查者的回答是:肯定会的占38.52%,可能会的占54.92%,不会的只占6.56%。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三圣花乡回头客市场十分广阔。

五、淡旺季

三圣花乡虽全年皆可旅游,但淡旺季仍然较分明:旺季为2月、3月、4月、5月、9月、10月,以3个“黄金假日”为高峰;其余为淡季。

六、入境游客

据有关资料,2005年三圣花乡接待境外游客约3万人次。下面仅仅是红砂村有记

载的团队游客,许多散客不在表中。

资料来源:红砂村委会

3.1.3 公路交通

“两横两纵”主干道:“两横”指东西向的外环路(绕城高速路,80米宽,双向八车道,5.2公里)、石胜路(70米宽双向四车道,一级油路);“两纵”指南北向的成龙路(70米宽双向四车道,一级油路,8.6公里)、成仁路(40米宽双向四车道,二级油路,6.3公里);建设标准为市政道路。

县级支线公路:黉柏路:三级,6.6公里;驸江路:三级,3.5公里。

2005年,锦江区完成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其中三圣花乡村道11.4公里。

3.1.4 其它基础设施

旅游区给排水、电力、天然气等均依托城市相关基础设施。

给排水:成龙路、新成仁路及石胜路侧埋设有ф600mm的城市自来水主管。成龙路敷设城市排污系统。旅游区社区居民基本用上自来水。

供电:旅游区已完成农网改造,电力供应依托城市电网,供电充足。

天然气:成龙路、石胜路均敷设市煤气公司主管道。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景区内的天然气管网建设尚待完成。

二、各景区内的排污管网建设尚待完成。

3.1.5 旅游服务设施

三圣花乡现有农家乐约180家。主要从事餐饮,住宿床位少,因为绝大多数游客都来自成都市区,目前几乎都是一日游。

3.2 现存主要问题

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三圣花乡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3.2.1 旅游区档次有待提升,旅游产品有待丰富

旅游区档次有待提升,从国家AA级提升到AAAA级,从一般的农家乐提升到文化特色鲜明、服务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总的来说,目前5个景区旅游产品还比较单一,缺乏各自特色产品和体验产品,多数还停留在“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院,干农家活,购农家品”初级农家乐阶段。

3.2.2 文化内涵尚待深入发掘和丰富

景区文化内涵不够,特别是缺乏三圣乡和锦江区历史文化内涵。三圣花乡要从一般的农家乐提升到国家AAAA旅游区档次,就必须大力加强文化项目建设,丰富人文内涵,突出本土文化特色。

3.2.3 旅游区缺乏总体规划

旅游区缺乏总体规划,5个景区各自做规划,相互未衔接。

3.2.4 景区基础设施尚待完善

公路交通。由于绕城高速公路封闭的特点,万福村缺乏对中心城区的沟通和联系,交通发展严重不足和滞后。五朵金花内部的游览道路也尚待完善。

景区内部天然气管网、生活污水管网尚待建设。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尚待完善。

3.2.5 管理体制不完善

旅游区尚未成立统一的管理机构,5个景区由各自的管理办公室管理,管理体制尚

乡村旅游平时作业一(电大)

.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实务平时作业1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文本编制一般分哪几个结构()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背景篇 b. 现状篇 c. 规划篇 d. 构思篇 e. 保障篇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解析:村旅游发展规划整个规划内容以背景篇和现状篇为基础,以构思 篇和规划篇为主体,以保障篇为补充,脉络清晰,层次合理。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背景篇, 现状篇, 规划篇, 构思篇, 保障篇题目2 标记题目 题干 乡村旅游与社区乡村经济联动发展的最终目标均是为了( ) 选择一项: a. 丰获农业资源 b. 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c. 社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d. 产生效益,扩大影响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解析:乡村旅游与社区乡村经济联动发展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社区政 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效益的全面提升,不是单纯的旅游或经济 的发展。 正确答案是:产生效益,扩大影响 题目3 标记题目 题干 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b. 有利于实现均衡发展 c. 有利于促进农村就业 d.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解析: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产物,淡季时可以农业生产为主, 旺季时转为以旅游接待服务为主,从而克服了传统旅游业的季节差异问 题。发展乡村旅游,可充分发挥农业本身的观光旅游等功能,促进农业

结构调整、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目 标。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有利于实现均衡发展, 有利于促进农村就业,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题目4 标记题目 题干 差距分析评价模型中的差距五是指() 选择一项: a. 游客对乡村旅游服务的期望与管理者对游客期望认知之间的差异 b. 管理者对游客期望认知和服务质量规范标准之间的差异 c. 服务质量规范标准和旅游企业提供的服务之间产生的差距 d. 旅游者的服务期望与服务感受之间的差距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解析:游客实际感知的服务质量与游客服务期望之间的差距就是差距五, 它反映了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的高低,当游客对乡村旅游服务的期望与管 理者对游客期望认知之间的差异到差距四累加的差距越大,差距五也就 会越大,游客的满意度也就越低。 正确答案是:旅游者的服务期望与服务感受之间的差距 题目5

风景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风景名胜区**寺景区建设项目规划 建筑景观设计方案任务书 一、项目概况 **寺风景区位于**市**区,距市区6公里。风景名胜区总规划面积为3.3平方公里,有“山川第一江西景”之称,具有“翠、幽、秀、奇”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闻名的佛教圣地。1993年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1995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014年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3、《**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4、《**市绿地系统规划》(2009-2020); 5、《**市中心城区绿道规划》(2013-2020); 6、《**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 7、《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8、《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 9、《村庄整治技术规范》(2008年); 10、《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11、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等。 12、《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 1 —

13、《风景名胜区**寺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4、与其它正在编制的规划相衔接。 1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修订版 三、设计要求 (一)设计目标 提升景区整体品位,达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 (二)设计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遵循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思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适度开发,集约用地,保护生态,传承文明,改善人居环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达到最优化、协调化和可持续化。 2、统一性原则 强调景区地块内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并要求对整个景区内的旅游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共享品牌,分散建设,捆绑、打包营销”。 3、以人为本的原则 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创造舒适、轻松、独具特色的休闲观光环境。 4、产业联动开发原则 — 1 —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集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集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远景近年来也不断丰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经验,对行业动态和相关政策法规也认真学习,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乡村特色休闲及景观建筑设计、乡村游乐项目策划、农家乐升级、民俗村度假开发、古村落文化休闲开发、农业生态园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拓展休闲农业园区策划、特色农业观光主题园区、休闲农业博览园、特色采摘度假区、新农村整体规划设计、新农村风貌设计、乡村旅游景区规划、乡村主题度假区规划、乡村会所、温室建筑设计等等。 国外案例: 一、法国普罗旺斯,拥有最丰富的乡村度假地 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不仅是法国国内最美丽的乡村度假胜地,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普罗旺斯的特色植物——薰衣草机会成为普罗旺斯的代名词,其充足灿烂的阳光最适合薰衣草的成长,因此,游客不仅可以欣赏花海,还带动了一系列格式薰衣草产品的销售。除了游览,其特色美食——橄榄油、葡萄酒、松露也是享誉世界。还有持续不断的旅游节庆活动,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艺术氛围,不断吸引来自全球的度假游客。 二、澳洲葡萄酒庄园,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的完美结合

澳洲乡村葡萄酒庄园已成为澳洲本地及世界旅游市场的热门度假项目之一。最具特色的当然还属其葡萄酒酿造业,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蜚声海内外,以口感好、甜味始终,价格实惠著称。游客不仅因葡萄酒而来,也因其特色壮丽的葡萄种植园和庄园城堡的特色景观。葡萄酒庄园还围绕葡萄酒酿造开展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如:葡萄采摘、葡萄酒品尝、参观葡萄酒酿制过程、参加酒艺培训学校等,完美的结合了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 远景案例: 一、康绿鲜生态农业庄园

康绿鲜生态农业庄园位于彭镇沿河坝村,紧邻成新蒲快速通道。占地约929亩,地势平坦,土壤质量较好。气候温和,发展条件较好。远景将康绿鲜以打造集示范、教育、生产、度假、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园区为设计理念。立足生态原则,结合国内庄园的发展形势与优秀范例来进行布图与设计。此次设计灵感主要来自“田园地方”这一传统文化。设计以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方向为两条主要景观轴线,外轮廓形似卵圆形的多功能体验区是农庄的核心,象征“天圆”,内部道路系统围绕两条轴线分布,象征“地方”,以此实现外圆内方、天圆地方的分布方式。农庄的种植区栽植模式围绕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两条轴线来分布,道路系统围绕整个园区穿插分布,使整个园区感官上更具规模,操作上更科学合理,同时有利于作物接受充足光照,良好的生长。 二、仁寿清见开发示范园

徽州文化园项目二期规划设计任务书2

徽州文化国际旅游度假区(徽州文化园二期项目)规划方案优化与建筑设计任务书(初稿)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项目发展定位 第二章规划设计要求 1、规划设计原则 2、规划设计目标 3、规划设计依据 4、规划设计要求 总体要求、总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 第三章规划设计成果要求 前言 徽州文化国际旅游度假区(徽州文化园二期项目)在承接一期项目的基础上,顺应“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发展契机,本着打造“生态、文化、休闲” 创新型文化旅游新产品为目标,拟划建设徽州文化主题公园和养生(养老)国际度假区,并将利用四年时间,将徽州文化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集“艺术创作、教育培训、展示交易、论坛会议、文化休闲、养老养生、观光旅游、健康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型文化旅游度假圣地。 徽州文化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是黄山徽州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文化旅游+健康度假”商业模式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出品牌、出利润、出模式、出网络、出人才”的使命与责任,必须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建设,确保品质,成为行业的标杆项目。 第一章项目发展定位 一、项目发展目标 塑造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旅游项目发展的蓝本、引领者、先行示范园。 ◆中国徽州文化传承和创新示范园

◆中国书画艺术创作与雅集的圣地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 ◆高端度假式健康养老的全新商业模式 二、项目发展策略 立体化跨界模式促进文化创意(中国书画艺术)、健康养老养生产业聚集,实现经济、生态、环境、文化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以新安艺术馆、小岩书院、徽商博物馆、新安理学馆、艺术度假酒店、教育培训中心、祠堂等构筑徽州文化主题公园与徽派山水园林,实现震撼性体验,打造项目的文化品质和精神标签。(一期项目用地与预留用地内考虑建设) ◆嫁接传统徽文化和中国当代书画艺术,以艺术家艺术馆群(含艺术家公寓)、企业(私人)度假会所群打造项目的价值点;同时打造书画艺术创作、展示、交易产业经营平台。 ◆嫁接度假功能,发展健康养老、养生服务体系,以健康养生中心、养生公寓、老年公寓的建设运营成就高端度假式健康养老的全新商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经营平台。 三、项目发展定位 1、总体定位: 以“生态、文化、休闲”为主题,通过大水系延展和徽派山水园林塑造提升环境品质,以创新型的文化休闲体验为目标,以书画艺术和健康养老、养生度假为核心吸引,集合“艺术创作、展示交易、教育培训、论坛会议、文化休闲、健康养老、观光旅游、养生度假”等功能为一体,打造徽派山水园林特色鲜明、服务要素齐全、宜游宜居、富精神内涵与品位的徽州文化国际旅游度假园区。 关键词解读: 宜游:符合度假需求、以徽州古村落为原型,融合传统风水学,运用传统叠石理水的造园手法与理念,构筑功能布局与景观系统合理的大山水结构。 宜居:以山为体、以水为带、以园林为衬托,建筑点缀其中,形成一幅生态与建筑、自然与经济共荣的空间画卷。

旅游地产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任务书

世联清水湾旅游地产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任务书 清水湾旅业阳光·卡梅尔项目_ 概念性规划设计任务书 目录 1.项目概况及周边条件 (2) 1.1项目区位 (2) 1.2建筑规模 (2) 1.3地块条件 (3) 1.4道路交通 (4) 1.5周边区域环境及设施 (4) 1.6周边基础设施 (5) 2规划设计的差不多原则 (7) 2.1设计理念及意向 (7) 2.2规划设计要求 (8) 2.3项目总体布局 (9)

2.4启动区(前期策划成果之一,仅供提示) (10) 3规划设计要求 (12) 3.1总体要求 (12) 3.2项目住宅产品布局 (12) 3.3项目住宅产品户型配比 (13) 3.4配套及功能设施建议 (13) 3.5建筑风格建议 (17) 3.6园林风格建议 (18) 3.7区域识不系统建议 (20) 4设计成果要求 (22) 4.1设计成果 (22) 4.2方案数量 (23) 5设计时刻打算 (24)

1 .项目概况及周边条件 1.1 项目区位 项目地块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东部沿海清水湾度假区内,距三亚市区航空距离45公里,距离三亚机场60分钟车程;距离陵水县18公里。 项目区位 图 本项目位于清水湾一线临海核心位置。 三亚市 三亚市区 45公里 清水湾 海棠湾 土福湾 亚龙湾 三亚湾 大东海 香水湾 机场三亚机场 本项 清水湾区域规划图

1.2建筑规模 本项目占地面积824亩,容积率1.0,建筑面积55万M2左右。用地性质为旅游度假居住用地。 800米 620米 760米 790米 项目用地范围示意图 1.3地块条件 1.3.1地块周边条件 东至:规划为区域内次要交通干道;道路以东为雅居乐用地,已取土地证,目前为沙地未开始建设; 南至:防护林和沙滩,一线强势海景; 西至:规划为区域内次要交通干道,目前仍为土路,路的西侧为高坡及防护林;

乡村旅游规划方案两篇

乡村旅游规划方案两篇 篇一:乡村旅游规划方案研究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特定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间农、林、牧、副、渔、手工业等各类生产活动、村野风光、村寨文化、地方民族、乡村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的观光游览、体验乡村风貌、乡村生活、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等旅游活动。 一、乡村旅游总体规划 乡村旅游,是一种集乡村产业、乡村旅游和乡村接待服务为一体的体验型的休闲度假产品,具有乡土气息浓郁、投资较少、带动面大、旅游空间大、发展规模大、经营方式灵活等特点。乡村旅游旅游吸引物包括保护完好的自然资源、美丽的风光和宁静的环境、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住宿、土风十足的手工艺品和不可多得的物产、风味餐馆、传统民俗文化等等。 (一)规划原则 乡村旅游规划除了依据旅游发展规划的一般性原则之外,还需强调以下原则: 1、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交通、用水、用电、通讯等生产生活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共同任务,乡村旅游规划应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乡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好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就有了基础。在乡村旅游规划中,要把旅游乡村的住宿、餐饮、旅游公厕、停车场、农产品购物点等配套设施与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结合起来,营造村容整洁卫生、村民文明友善的旅游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 从各地的实践看,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整洁的村容村貌,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村容村貌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通过新农村建设,极大促进和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交通、通信、卫生和饮水等条件的改善,使乡村旅游业的设施条件和自然环境大为改观。 2、突出优势 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丰富、规模宏大、种类多样,但是同时由于乡村产业的相似性,带来了各地乡村旅游资源的相近。因此,在乡村旅游规划中,要进行横向资源类比分析,突出区域优势,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突出优势,一是要突出乡村自然景观优势,引导游客领略独特的乡村风光和山水景观;二是要突出乡村的

《老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及外缘景区详细规划》 设计任务书

附件1 《老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及外缘景区详细规划》 设计任务书

《老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及外缘景区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规划设计要点 规划设计范围:东至浦泗路-331省道,南至沿山大道,西至宁合高速,北至宁西铁路-宁连高速。具体范围详见附图。规划总面积约153平方公里。 规划参考和依据: 1、《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报批稿)》及相关专题专项 2、《浦口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报批稿)》 3、《老山风景区总体规划(2008-2020)(报批稿)》 4、《老山现代文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5、《汤泉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6、《岔路口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7、《珍珠泉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8、《象山湖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9、《琥珀泉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0、已有规划审批资料 11、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规划内容与深度: 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对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突出“山、泉、林” 的资源特色,研究确定老山风景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规模、 发展策略,旅游特色、提出实施路径和建议,保护老山自然风景资源,

协调老山与江北副城建设之间的关系,促进老山风景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老山风景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整合《老山现代文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中关于旅游、城乡统筹等方面的内容。在拼合汤泉小镇等5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做好老山南北麓剩余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成果的内容和深度符合国家和南京市关于风景区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 规划重点: 1、做好现状调研,包括自然资源;风貌特色;大单位、农村居民点、小农庄等现状建设行为;以及如无序建设和开山采石破坏性行为等存在的问题。 2、结合规划对老山地区的定位,按照国家级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的目标要求,高标准、高起点的进行规划设计。 3、参照《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合理划定核心景区、外围保护区和建设协调区的范围并明确各自主导功能和相应的建设控制要求。 4、突出生态保护,合理确定老山风景区的环境容量和游人承载力,保护现有生态资源,做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5、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打造地区特色,提升休闲功能和地区活力。 6、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确定可建设用地的范围、功能及配套设施要求,进一步突出非集中建设地区控规的编制特点。 7、完善老山交通功能,做好道路交通规划,并根据外围交通合理确定接待节点。结合大交通发展设想考虑再预留老山隧道的可能。 8、对规划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做出安排,对已有的破坏性行为(如宕口等)提出恢复或利用措施。

黟县乡村旅游规划文本A3

前言 一、规划背景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2007年确定为“城乡和谐游”,认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地区是旅游资源富集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极大丰富了旅游产业的供给体系,将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的主要支撑。 黟县旅游总体上属于乡村旅游的范畴。 乡村旅游的特点是: ?乡村性 乡村旅游的空间、活动、规模以及社会结构和文化都具有乡村的特点。 ?文化性 乡村作为传统农业文化的保留地,具有“原始、古朴、真实、自然”的独特性,不仅契合了现代旅游者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和愿望,而且在当今城市国际化、信息化和飞速发展的激流中,乡村传统文化愈发显示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和归宿。 ?生态性 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纯朴的民俗文化,使乡村保持着人与自然的真实接触,体现了传统农业社会“天人合一”的精神本质和现代人回归大自然的精神需求。 ?体验性 乡村旅游是以体验农耕文化和乡土传统为特色的旅游,乡村旅游适合于在生活中去感受和体验。“文化体验+乡村休闲=绿色度假”是乡村旅游的核心。 基于以上认识本次规划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 ?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明确旅游业发展对于黟县社会经济和城乡建设的重要作用; ?从旅游业发展现状、资源与市场、区域竞争与合作等方面综合比较分析,客观评估黟县 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就与问题、机遇与挑战; ?摸清家底,客观分析评价黟县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条件; ?从市场细分的角度分析、判断和预测黟县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 ?结合大黄山旅游圈和古徽州乡村旅游联盟的发展,明确黟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定位、目标、 发展战略与发展思路,确定黟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形象; ?合理进行黟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明确各片区的功能定位; ?按照资源——市场双重导向原则确定黟县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体系; ?策划黟县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项目; ?制定黟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目的地营销推广战略和具体措施; ?从旅游大产业的发展观出发,提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服务提升规划; ?围绕战略目标,制定规划实施的五年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 二、规划理念 2.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业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实事求是地从乡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不脱离农民、不脱离乡土、不脱离当地资源条件、不脱离旅游消费水平、不脱离发展阶段,培育乡村旅游产业,促进黟县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2.2以科学实证的方法调研细分市场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需求是旅游地发展的真正驱动力。必须依靠实证的科学方法,对客源结构及其旅游行为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从而为选择和开拓旅游目标市场,改进旅游地产品的适合性和适度性,提高旅游地的市场营销和服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xx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范本)

安徽桐城市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 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概述 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主要由十甲明清街坊、院落、条石街道、三八河及沿岸等组成,总用地约为177公顷,包括古镇休闲度假区、滨水休闲度假区、商务会议活动区及入口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域。其中建设一期即古镇休闲度假区占地约14公顷(212亩),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临街商铺、居住民宅;二期主要为商务会议活动区,将包括高星级度假酒店等。 二、规划设计任务 本次规划设计主要任务,是在已通过评审的《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建设一期即古镇休闲度假区进行深化和细化设计,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设施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古镇休闲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古镇休闲度假区施工图设计 三、规划设计原则 本项目主要为对古镇休闲度假区的临街建筑及居住民宅进行原翻原建、修旧如旧以恢复古镇旧貌的修缮建设或重建建设等,但对于建筑及院落内部将在功能利用上予以改造提升。 ?保留老街核心区街巷地形道路肌理不变 ?保留老街外形结构及古风貌不变 ?保留老街临街建筑前店后舍的模式不变 ?保留及利用当地材料 ?对建筑及院落内部功能空间进行改造提升,增加现代娱乐及休闲设施(如SPA、酒吧等),体现高 端度假接待品质。 四、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成果要求 (一)项目核心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用以报当地规划部门审批,以取得规划许可证。 其内容包括: 综合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 用地及功能布局; 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旅游服务设施及附属设施系统规划设计; 工程管线系统规划设计; 竖向规划设计; 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系统规划设计;

蔺家庄-乡村旅游概念规划

昌邑市蔺家庄乡村旅游概念性规划The Conceptual Rural Tourism Planning Of Linj iazhuang In Changyi (2010-2014)

目录 前言 一、旅游规划总纲 (01) 二、SWOT分析 (01) 三、发展战略定位 (01) 四、旅游规划空间结构………………………………………………01 五、旅游项目规划……………………………………………………01 六、旅游线路规划 (01) 七、旅游产品结构……………………………………………………01 八、旅游市场营销 (01) 九、经济技术指标与新建项目投资估算 (01) 十、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01)

前言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 乡村旅游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功能,在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同时,有效促进了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成为城乡互动的一种有效模式。 蔺家庄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突出,自然资源优势明显。立足于景色优美的生态环境,依托古朴醇厚的民风民俗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深入发掘旅游发展核心要素,重点整合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脉络,高瞻远瞩,为蔺家庄乡村旅游指出一条明晰的道路,是本次规划的重要目标。同时,根据蔺家庄现阶段实际情况,结合整体规划的布局和指导思想,合理规划近期开发的旅游项目,以点带线,线线联动,从而全面开启蔺家庄乡村旅游大发展的序幕。 一、旅游规划总纲: 1、规划范围: 昌邑市蔺家庄辖区内潍河及其岸边区域。 2、规划依据: 1)《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 2)《昌邑市城市总体规划》(昌邑市政府) 3)《昌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昌邑市政府) 3、规划指导思想:

设计--招标附件--设计任务书(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弱电智能化系统 设计任务书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设计依据及标准 (3) 第三章设计原则 (5) 第四章设计范围 (7) 第五章设计内容 (8) 第六章各子系统规划方案 (9) 6.1 信息设施 (9) 6.1.1 综合布线网络系统 (9) 6.1.2 程控电话交换系统 (10) 6.1.3 无线网络覆盖 (10) 6.1.4 无线对讲系统 (10) 6.2 安全防范 (10) 6.2.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10) 6.2.2 防盗报警系统 (12) 6.2.3 出入口控制系统 (12) 6.2.4 电子巡更系统 (14) 6.2.5 停车场管理系统 (14) 6.2.6 景区森林防火监控系统 (16) 6.2.7 电子票务管理系统 (18) 6.2.8 GPS定位与调度管理系统 (19) 6.3 音视频 (20) 6.3.1 视频显示及信息发布系统 (20) 6.3.2 公共广播系统 (20) 6.3.3 多媒体会议系统 (20) 6.4 机房工程 (21) 第七章设计目标 (22) 第八章设计工期及提交成果 (23)

第一章工程概况 ××××××旅游景区坐落于××××××,位于××××××,占地面积××××××。 ××××××旅游景区以发展现代特色旅游为目的,具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

第二章设计依据及标准 遵循如下的设计标准和原则(不仅限于以下): 《XXXXXXXXX项目招标图纸》 《XXXXXXXXX项目招标文件》 《XXXXXXXXX项目答疑回复文件及补充文件》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2-200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DBJ 13-32-2000 《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119-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200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 308—2001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 GA/T 669—2008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7—2001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71-2006 《监控中心场地通用规范》 GB 2887—2000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书编制指南》 GB 9385—88 《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 GB/T 9361-2011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 ISO/IECll8 D 1-95 《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98-201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GB 8898-2011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要求》 GB2 0815—2006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5—2007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2004 《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管理、应用规范性文件汇编》 《警用专题地理信息属性结构》

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任务书

广西大新县格强河文化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诺狮设计 广西大新县格强河文化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设计任务书 2012年01月29日

1

广西大新县格强河文化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诺狮设计 一、规划主旨: 本次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在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原则指导下,构建健康舒适、和谐生态的休闲文化旅游区,采用积极保护、有机更新的方法,对园区范围内的历史风貌、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历史文化遗产和 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契机;改善环境品质,以提高空间品质,加强文化旅游和商业功能, 进一步挖掘和发挥其文化和商业价值。通过规划及实施,形成开放、生态、休闲、充满历史文化特色、 富有活力的文化旅游观光区。 二、规划自由度: 本次项目规划在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 93(2002 年版 ) 》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规划成果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 在《详细规划》中,根据项目目前的进展状况,结合《概念规划》中的内容,合理布局和调整详细 规划中地块范围的空间布局、绿地系统、交通组织、管线规划等,并根据业主需求对景观建筑形态和重 要的节点进行设计,实现景观面的最大和组团的合理配置等要求。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年版)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6 年版) (3)、建设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GB50357-2005) (4)、《广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 (5)、《崇左市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6)、《崇左市城市总体规划》 (7)、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范 三、规划内容:修建性规划 ⑴ 项目用地分析 根据规划地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地质地貌等特点,综合考评社区建设条件,提出用地建议。 ⑵ 规划原则设计 根据目前高端社区的发展趋势和当代建筑发展潮流,在充分考虑人性需求的基础上,拟定规划原则。 ⑶ 总体规划设计 根据规划要求和当地条件,结合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各分区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并探索适用、合理、创新的设计途径设计适宜的各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作出分区、道路和绿地等的空 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⑷ 绿地系统规划 明确区内绿地及滨水系统,对绿地布局与风格,植物选择与配置,环境小品位置、风格进行系统规划设计。 根据社区环境和景观需求,合理进行绿化植物配置,对设计地段内的花坛、座椅、垃圾箱、站牌、路标、电话亭、

乡村旅游规划范文

乡村旅游规划范文 1.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交通便利,地理区位优越,省道211线、岳汝高速和浏阳河花木产业带公路穿境而过。镇区中心距离长沙、株洲、浏阳市区和黄花机场、武广南站车程均在半小时左右,处于长株潭融城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承接长株潭经济辐射的“第一站”。随着南横线和**连接线的修建,**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完全具备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潜力。 2.资源丰富,风光旖旎 跃龙互通口——金牌车田屋场——浏阳河风光带(**段)——游船百步滩,做客渔业社——漫步万亩油茶林——章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钟佛寺宗教文化旅游综合区 1.金牌车田屋场:“享隋唐千年古樟福地,游大美浏阳河第一湾,品明朝百年古井清泉,感浏河明珠淳朴民风。”浏阳河流入长沙的第一道湾环绕车田,这里土地肥沃、果木飘香、安静祥和,素有“小桃花源”之称。“浏阳河第一湾”、“千年古樟”、“百年古井”,这是一个充满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魅力的幸福屋场。

2.浏阳河风光带:600余米的浏阳河风光带一期已建成,集亲水 平台、钓鱼台、老码头、传统水车、吊桥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从建成至今,已经吸引了周边不少乡镇的居民来此游玩。 3.百步滩、渔业社:百步滩长约600米,最宽处200余米,四面 环水,零星还散布着几处小岛,其实就是几棵长于水中的大树,挡住了河里的泥沙,慢慢堆积,也就成了小岛。乘船上洲,洲上有成片的橘林,秋收季节,满目的果实,橙色甚是喜人。现如今,还增添了烧烤、钓鱼等场所,浏阳市、长沙市多家媒体曾多次对其进行报道,也就有了“浏阳河上的橘子洲”一说。 游经浏阳河上百步洲时,还可拜访下曾经的渔业社,这里曾有浏 阳唯一的专业渔业社——湘淮渔业社,随着经济的发展,尽管渔业社后来解散了,但现在还有零星的渔船停靠在浏阳河沿岸,一舟、一篙、一网,水乡人家的乐趣,是周末不错的选择! 4.万亩油茶精品走廊:万亩油茶林,只等君来识。万亩油茶产业 精品走廊包括了油茶高接换冠示范基地、现代油菜加工企业金霞油茶、油茶生态文化博览园(在建)、低产林改造示范区、绿海油都土桥林场观景台。来这里,你不仅仅震撼于成片成山的油茶,还可亲身体验采摘茶籽的乐趣、土榨茶油的方法,以及农家乐里用油茶烹饪的美味。

(完整版)九龙湖旅游度假区概念设计任务书

概念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概况: 1.1 开发商:宁波御都置业有限公司 1.2项目地点: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旅游度假区 1.3项目名称及简介: “宁波市九龙湖御水龙都项目”为宁波市重点建设项目,位于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旅游度假区。该项目内开发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内含高尔夫球场、精品五星级酒店、温泉馆、影院、博物馆、商业及高档住宅区。开发周期为5-8年。本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宁波唯一一个高尔夫社区,并将极大提升周边区域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1.4项目用地面积: 项目总用地面积:304.2公顷 高尔夫用地面积:77.67公顷 可建设用地面积:153.7公顷 一期建设用地面积:约21公顷 1.5本次设计范围(详见附图1-2): 1、地块一(商业):21.7亩鸿山湖西侧地块:14940平方米 2、地块二(商住):鸿山湖周边区域(总平面图上为L-1,L-3,L-5,L-6), 总用地面积:约93498平方米。 3、地块三(住宅):沿山大河北侧地块(总图上为S-1,S-2), 总用地面积:约101280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 1.1建设单位提供的条件图及御水龙都项目城市设计方案。 1.2初步拟定的规划设计条件。 1.3国家及浙江省相关规范规定 1.4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5宁波市建设工程停车配件指标规定(甬政发(2009)96号 三、设计原则 1.1创新与特色的原则: 根据本项目定位、高尔夫社区及周边地域文脉,寻找合适的建筑风格。设计需考虑一期项

目与总体项目之间的关系。设计理念应有创新,并结合高尔夫社区的概念,提升整体项目及周边区域的城市品质。 1.2经济性原则: 在保证设计创意及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合理的造价。 四、规划控制条件及要求 地块一:21.7亩地块(ZH09-01-39):1、用地面积:14940 m2容积率:1.05 密度<42% 绿化率:20% 2、具体要求及红线图见附件一(规划控制条件) 3、该地块需与地块一综合考虑设计。但应单独标注各项规划指标。 4、地块位于鸿山湖西侧滨湖地块,北侧与高尔夫地块接壤,商业规模设计 需要错落有致以便景观渗透,地块与龙都路主干道通过规划道路联系, 将于地块二规划整体考虑进出入口问题。设计需表现以湖面观商业体整 体效果,充分考虑沿湖亲水界面设计。 地块二:1、用地面积:93498m2,容积率:自定,密度自定(一般不大于42%),绿化率:自定,限高40 /80m 。 2、该区域需设置温泉健康管理中心、高端会所(会议中心、博物馆)、高尔 夫俱乐部、高级公寓(公馆)、高端温泉别墅、商业、为社区提供的社区 活动中心。 3、项目总平面规划图中L-4地块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在本次红线范围 内,但设计时候需与温泉健康管理中心结合考虑,强化优势,弱化弊端。 4、本地块建筑风格及功能定位可参考御水龙都项目概念方案及策划文本。 建筑风格上应协调,过渡自然。 5 、设计中考虑到将来每个项目的独立经营与管理,避免人流车流互相交叉。 6、合理考虑各区域交通流线及停车问题。 7、处理个公建项目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项目与周边环境景观的关系,做到 可持续开发,配合整体御水龙都项目的后续开发。 8、合理布置日湖文化活动广场的位置,考虑其与周边及后续开发地块的轴 线关系。

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 滦河谷旅游聚集区项目总体规划初步设定为三个旅游区块。 一、九龙山佛教文化传承区 九龙山佛教文化传承区建设有唐朝大庙、佛学院、佛教人士关怀中心、菩提禅院、塔林五个建筑区域,建筑及景观设计的要求如下: 1、唐朝大庙复建建筑设计 唐朝大庙的建筑选址在原有唐朝大庙的基础上,原有唐朝大庙已毁,建筑面积、地基等已无法考察,唐朝大庙的设计应表现比较原汁原味的唐朝建筑形式,以日本仿唐朝寺庙、古字画、中国各地历史文献所表现的唐朝建筑格局设计。 院落为二进设计,因地势狭窄,所建设的庙宇应为精雕细琢的小庙。僧寮部分及生活区可不设在庙宇内部。供奉佛像为玉佛或金佛,体量不宜大。 东西两侧厢房部分作为玉佛或金佛的玉质或金质微缩纪念品,玉质或其他贵重材料制作的佛珠等佛教用品,设计中需考虑保管问题。其中不设商业气氛浓烈的柜台、陈列台,由僧侣在纪念品前长期供奉。 设计中庙宇按照唐朝礼仪举行拜佛仪式,入殿脱鞋为礼,地面应为木地板,采用地采暖。 庙内采取鲜花供佛的形式,每位拜佛者仅按照佛礼燃细香三支,需考虑鲜花的摆放面积,以游客不认为会重复使用为宜。鲜花处理方式需设计,即要让游客看到,又应以一种较为隆重的方式处理。

庙内设净口净心处,以一精致的水池盛放清水,用于该礼仪。需考虑落叶等影响观感的因素,为可直接饮用水源。 景观设计部分可作出两种选择性设计,一为枯景,一为四季有绿。 僧寮设计在庙后的较为开阔地区,可考虑设计一个练功场所,作为武僧的表演场地。 藏经阁设计在唐朝大庙与米沟水库之间。佛教有辩论的传统,藏经阁为吸引游客,可设计数个辩经室,供僧侣辩经的场所,户内、户外应均有,应有听众的座位,提高游客的参与性。藏经阁为佛学院与唐朝大庙共用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参照现代图书馆,设立借阅室、阅览室。 建设音像室,逐步搜集整理高僧的音像资料,提供借阅使用。 2、佛学院 应能满足1000人学习、住宿、吃饭需要的建筑规模。 建筑选址在米沟水库的西北角,建筑风格上应采取中国传统的建筑符号,以现代的建筑风格为主要形式,着重在以建筑体现中国建筑的发展与佛教的发展融合。此设计意图也与米沟水库地势不够开阔有关。建筑采用多层形式。 建筑临水而建,局部应延伸到水中。 授课用大型讲经堂,用于200人左右的讲经使用。小型讲经堂,为40-50人用。应在较为开阔地开辟一室外讲经场所,用于著名高僧前来讲经时,全体学员及慕名而来俗家居士听讲之用。

云照村乡村旅游规划文本

云照村乡村旅游规划(文本) 概况 云照村位于锦屏县中西部高山区,距县城 46 公里,海拔800—1000米,在村的后山,也就是云照风景最美的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地势为平地和起伏相连的小山,最高的地带是一块比较平的,海拔高有一眼望三地的优势,黎平、天柱、湖南靖州等周边县群山远景尽收眼底,村里有300多户居民,1500多人口,均为苗族。云照村有四条分别从四个方向进来,交通便利。而且有千年参天大树。风景更是优美。 规划范围 项目区位于云照村,西自沙优,东到云照油山尽头,南自云照最高点坡的噶、北至云照村大寨、包括山体、参天大树区、农田区域,规划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中规划重点在坡的噶区域和大寨。 规划原则 规划应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特色原则、生态原则、环境保护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文化原则、居民利益协调原则、精品支撑原则、阶段式滚动开发原则、区域网络原则、产业联动原则。 旅游区性质 以“苗族文化和当地风光”为开发理念,以特色苗族文化、休闲度假为主题,以云照特有的风光,与设施、人居和谐的田园风光为载体的旅游度假区。集苗族服饰、银饰展览,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运动、康体、美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满足于现在浮华的生活节奏想要放松的一个休闲度假旅游区。 旅游区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分析 一、综合服务区 1、云照文化背景分析 云照村全部是苗族,历史悠久。原先当地祖先是明朝由于躲避战争而逃到这里定居,《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战争和朝廷的追杀与民族文化迁徙秘密等易暴露予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所以现在村里都只是保存有苗衣服饰、银饰,当地还保存着许多以前的耕作的农具,因此可以设置一个展览当地文化的一个展览馆(云照文化区) 2、云照建筑分析 在建筑上,云照都是木制建筑,一般为三层构建,第一层一般为了解决斜坡地势不平的问题,所以一般为半边屋,堆放杂物或者圈养牲畜,第二层为正房,第三层为粮仓,有的人家专门在第三层设置“美人靠”供青年姑娘瞭望及展示美丽,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关系。

旅游服务中心设计任务书.

旅游度假村设计任务书 一、建设地点 位于呼和浩特市西乌素图村(见附图。 二、设计要求 1、旅游建筑设计概念 旅游作为一产业的产品特征应能达到满足人们的物质与高层次精神的需求。这就需要有赏心悦目的旅游资源以及舒适的旅游设施和便利的交通,以使人们在领略绚丽的山川佳色、了解各地的民情习俗、参观宝贵的文化遗产、欣赏灿烂的文化艺术以及浏览现代社会建筑成就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传播友谊。围绕这一目的而开发就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把大自然的景观、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通过设计策划开发成为旅游景点,点缀建筑使人们在舒适、方便的条件下游憩,并做到维系生态、保护古迹、美化环境,这也正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具体要求。旅游建筑设计是围绕服务于游客而作的,因而设计要把握现代社会的人们希望在旅游中贴近自然、追求野趣、增长知识的心态进行策划,挖掘自然的奇持.把人类创造的精华融合于旅游建筑综合开发之中,使人们在旅途休闲中获得精神与物质的满足才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对于西乌素图村来说,大型商场、娱乐等消费型场所都不适合当地经济现状,因此,招商引资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带动其他行业共同发展,是政府规划方向的一条支路。因此在此建设一个旅游服务中心是较为合适的。 2、掌握旅馆设计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决各部分的功能关系,满足其使用要求。 3、充分结合地形,密切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在平面布局和建筑形体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4、建筑各部分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5、做好室内外环境设计,安排好建筑与场地,道路交通方面的关系,布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及绿化面积。入口前庭要求设置10辆小车、5辆大客车停车场地。

乡村旅游规划十一大经典案例分析

乡村旅游规划十一大经典案例分析案例一: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位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广东省梅县雁洋镇,总面积450公顷,广东宝丽华集团公司饱蘸着祖国茶文化,在青山绿水间浓墨重彩挥洒而就的融茶叶生产、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山区“三高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开放型旅游度假区。雁南飞茶田把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融茶叶、水果的生产、生态公益林改造、园林绿化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按照“茶田风光、旅游胜地”为发展方向,营造浓厚的茶文化内涵并融客家文化于其中,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农业开发、度假功能。在弘扬茶文化方面,创出了一个新的模式。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先后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青年文明号等二十多荣誉称号。 案例二:广东顺德长鹿休闲度假农庄

长鹿农庄建于2002年,现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长鹿农庄是一个集岭南历史文化、顺德水乡风情、农家生活情趣,以吃、住、玩、赏、娱、购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是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商务会议的最佳场所。 主要由“长鹿休闲度假村”、“机动游乐主题公园”、“水世界主题公园”、“农家乐主题公园”和“动物主题公园”五大园区组成,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吃:岭南特色农家美食 住:超五星级湖景别墅 玩: 游乐城、欢乐岛主题乐园 赏: 农家五绝表演 娱: 度假村KTV、原始部落、瀑布游泳池、药浴温泉 购:特色购物一条街,汇聚东西南北地区各种驰名特产 案例三:湛江炭疗理休闲山庄 位于湛江市东海岸的破头区龙头莫村,结合滨海垂钓、美食的炭理疗美容保健休闲度假的旅游景点。分炭乐区、旅业区、旅游餐饮区、炭烧烤区、垂钓区和炭文化展示区等6个功能区。湛江炭疗理休闲山庄主要是以高温度烧炭过程炭窑余留的远红外线、负离子、纯氧热能对人体有益的物理作用,刺激皮肤出汗,促进人体和细胞新陈代谢,打通人体经络,

江华瑶族自治县旅游规划方案招标任务书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旅游规划方案 招标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旅游发展规划方案》 分为三部分: 1.《江华瑶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2.《江华瑶族自治县涔天河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 3.《江华瑶族自治县旅游重点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二、规划区概况 1.基本概况 江华,古称“冯乘”,于公元前111年置县,迄今2000多年历史。江华地处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全县总面积3248平方公里,共辖22个乡镇,1个国有林场,总人口49万。有瑶、汉、壮、苗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0.7万。其中瑶族人口29.2万,占全县总人口的60%,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瑶族自治县,被誉为“神州瑶都”。是湖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还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湘西地区开发县和革命老区县。 2.资源情况 江华地处南岭山脉腹地,潇湘源头,萌渚岭由北往南纵贯县境,形成岭东山地,岭西丘陵的地貌特征,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森林密布,山峰耸立,水系发达。其中原始森林20余万亩,千米以上的高峰700余座,大小溪流291条,历来就有“九江十五河五十一源”之称。江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态植被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6.7%,气候调节能力强,素有“华南之肺”的美誉;江华空气质量良好,被称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最多处每立方厘米达6万余个,有“天然氧吧”之称;江华水质优良,绝大部分地区的水体均达到国家一类水质标准,是康体健身、森林旅游、度假休闲的天堂。 江华自古以来就是瑶族的发祥地、大本营和中转站,是世界瑶族聚居的中心,江华的盘王殿是海内外瑶族同胞祭祀始祖盘王的圣殿。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2002年到江华考察时,亲笔写下了“神州瑶都”的题词,已成为解读江华钟灵毓秀的“人文名片”。勤劳智慧的江华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淀形成了内涵丰富、颇具特色的瑶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有以长鼓舞和盘王大歌为代表的歌舞文化,以龙犬图腾为代表的宗教信仰文化,以盘王节、赶鸟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以吊脚楼为代表的居住文化,以瑶家腊肉、瑶家十八酿、荷香米粉肉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坐歌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