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方文学古代部分

东方文学古代部分

东方文学古代部分

古代东方文学

一、古代文学特征和概况二、《旧约》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艺术特色、价值地位三、迦梨陀娑和《沙恭达罗》古代东方文学:亚洲和非洲的文学多方面反映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末期至奴隶制社会时期的社会生活。古代文学特征: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强烈的宗教色彩体裁丰富,源头多样。

古代东方文学概况古埃及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之一。在诗歌和故事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死亡灵》是古埃及最具代表性作品,是古埃及文学的汇编。巴比伦文学与远古的苏美尔和阿卡德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代表作《吉尔伽美什》是已知的世界文学中最早最完整的英雄史诗,对两河流域文学影响很大。

希伯来文学总集《旧约》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收获。古印度文学作品不仅反映社会生活比较广泛,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其中如古代诗歌总集《吠陀》、民间故事集《五卷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以及迦梨陀娑的喜剧《沙恭达罗》等,都是光辉的成就。

古印度文学的三个时期 1.吠陀时期文学(公元前15世纪―― 前5世纪,雅利安祭司) “吠陀”的意思是“神的启示”或“神

秘的知识” 婆罗门教的纲领:“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主要有颂诗、神话、咒语诗、传说等。代表作《梨俱吠陀》和《阿达婆吠陀》

2.史诗时期文学(公元前5世纪―公元后3、4世纪,苏多歌手) 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印度史诗:用古梵语写成的记载保存下来的原始口头史诗的一种文学样式。

3.古典时期文学(公元前后――12世纪,职业作家) 《五卷书》(婆罗门教寓言故事集) 首陀罗迦的《小泥车》迦梨陀娑的《云使》(抒情长诗)、《沙恭达罗》(诗剧) 文艺理论著作《舞论》(又译《戏剧学》)、《诗镜》和《诗庄严论》。

《旧约》一、历史背景“巴比伦之囚”事件―― “救世主”思想――犹太教经典《旧约》《旧约》不仅是犹太教经典,也是了解和研究希伯来民族历史和文学的宝贵文献资料。

二、基本内容1、法律书5卷:《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又称“摩西五经”。包括希伯来民族神话、亚伯拉罕雅各摩西等人的传说以及犹太教的教义教规。

2、历史书10卷:《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列王记》(上下)《历代志》(上下)《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主要记录

以色列犹大王国形成发展衰亡的历史。3、先知书15卷:《以赛亚书》《耶利米书》等。阐释犹太教教义,评议各种社会

问题,针砭时弊,预言希伯来人的吉凶福祸等。

4、诗文集10卷:主要是诗歌、小说和杂著,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珍品。《诗篇》《雅歌》《耶利米哀歌》《约伯记》《路得记》等名篇。《雅歌》“歌中之歌”,一组热情奔放的抒情歌集。全书中心是讲男女间爱情的欢悦和相思之忧苦。体裁奇特,文字秀丽,富含东方色彩。《路得记》是希伯来文学中最早出现的独立成篇的小说。显示了“神没有弃绝外邦人” 的内容。路得的形象:忠诚、勤劳、勇敢、聪慧、深情

部获米忍被后勒耐隐,《、去人拾谦了们穗卑,从者、但地》忠她里诚们拣。的拾,动剩画作余面和麦描躯穗绘体的了更情描加景写富。农于尽村表管秋情脸季收1857 ―

三、《旧约》的文学特色题材广泛宇宙起源、民间生活、上帝戒律等

体裁多样散文、神话、史诗、小说、诗歌等

想象丰富、情感真挚比如《创世纪》中对世界形成的想象

刻画了众多有着鲜明性格的经典人物形象意志坚定的摩西、温柔善良的路得等

四、《旧约》的价值和影响价值:1、希伯来民族的文献汇编和文献总集,是了解希伯来民族生活和文化历史的重要资料。

2、犹太教的宗教经典,《圣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希腊罗

马文化一起,成为西方近代文化的两大书面源头。影响:对西方文化艺术影响巨大:文学领域和建筑绘画等艺术领域。

列奥纳多芬奇《最后的晚餐》(1495―1497),取材自圣经马太福音第26章,达描绘耶稣在遭到罗马兵逮捕的前夕和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餐时预言“你们其中一人将出卖我”后,门徒们显得困惑、哀伤与骚动,纷纷询问耶稣:“主啊,是我吗?” 这时,唯有坐在耶稣右侧(即画面正方左边第四位)的叛徒犹大惊慌地将身体往后倾,一手抓着出卖耶稣的酬劳、一个装有三十块银币的钱袋,脸部显得阴暗。

迦梨陀娑(约350-472) 古印度最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古典梵剧的最高代表,“印度的莎士比亚”。“迦梨陀娑”意思是“迦梨(时母) 女神的女仆”。抒情长诗《云使》三部传世剧作:《摩罗维迦与火友王》《优哩婆湿》《沙恭达罗》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其列为世家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沙恭达罗》

故事梗概《沙恭达罗》全剧七幕,描述的是国王豆扇陀和净修女沙恭达罗之间感人而热烈,幸福美好而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

沙恭达罗形象

一个集自然美、朴质美和青春美于一身的古代理想妇女形象。在自然界中长大,秀色天成,洁质自生。她与女友一直保持纯洁真挚的感情,与森林中的小动物也始终有着亲密关系。

她敢于突破种种清规戒律,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爱情,跟国王豆扇陀相恋相爱。

艺术成就婉而多讽,含而不露。结构独特,现实情节与神话情节结合。善用不同境界和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和抒发感情。语言优美生动,情感真挚,富有清新隽秀的美感。

在中国,自20世纪20年代起,出现过多种《沙恭达罗》译本,但都是根据英译本或法译本转译的。1956年,中国首次出版依据梵文原著翻译的《沙恭达罗》(季羡林译)。自5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两次将《沙恭达罗》搬上舞台。

自考外国文学史全书精读笔记(东方文学)

【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 第十一~十五章:东方文学 波斯文学第一位比较重要的诗人是鲁达基,他被称为波斯文学史上的“诗歌之父”。 波斯叙事诗大师甘泽维《五卷诗》中的《蕾莉与马杰农》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散文巨著是《古兰经》。 李箕永是朝鲜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之一,代表作为《故乡》。 " “旅美派”纪伯伦代表作《先知》,“埃及现代派”塔哈•侯赛因代表作《日子》。 普列姆昌德被誉为印度“小说之王”。 迦梨陀娑代表作:《鸠摩罗出世》《罗怙世系》(叙事诗)、《沙恭达罗》《优哩婆湿》(戏剧)、《云使》(抒情诗)。(就罗刹有孕,都他妈典范) 《万叶集》中的著名诗人有柿本人麻吕、大伴旅人、大伴家持、山上忆良。 《源氏物语》中的人物有:光源氏、空蝉、紫上、葵上、薰君。 现代朝鲜文学新倾向派代表作家有:崔曙海、李相和、赵明熙。 普列姆昌德的短篇小说集《新国的痛楚》包括:《世界上的无价之宝》、《谢克•默克穆尔》、《世俗的恋情和爱国热情》、《对悲哀的奖赏》、《这是我的祖国》。 “战后派”作家有:野间宏、三岛由纪夫、安部公房。 ) “第三新人派”作家有:小岛信夫、安冈章太郎。 川端康成获诺贝尔奖的作品是:《雪国》、《古都》、《千只鹤》。 古代东方文学的特征(2003-10):①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②强烈的宗教色彩;③题材丰富,多种源(yuán)头。 《旧约》的文学特色(2007-10、2010-01):①题材广泛;②体裁多样;③想象丰富,情感真挚;④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沙恭达罗的艺术形象(2008-01):①作者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②纯真;③聪慧、勇敢;④是个受侮辱迫害又有不满的善良的妇女典型。 《沙恭达罗》的艺术成就:①婉而多讽,含而不露;②结构上的独特性;③善于用不同的境界和手法来衬托刻画人物;④语言优美生动。 《蔷薇园》艺术特色:①题材广泛;②韵散结合,诗文并茂,寓哲理于形象思维中的表达技巧。 |

东方文学古代部分

东方文学古代部分 古代东方文学 一、古代文学特征和概况二、《旧约》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艺术特色、价值地位三、迦梨陀娑和《沙恭达罗》古代东方文学:亚洲和非洲的文学多方面反映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末期至奴隶制社会时期的社会生活。古代文学特征: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强烈的宗教色彩体裁丰富,源头多样。 古代东方文学概况古埃及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之一。在诗歌和故事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死亡灵》是古埃及最具代表性作品,是古埃及文学的汇编。巴比伦文学与远古的苏美尔和阿卡德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代表作《吉尔伽美什》是已知的世界文学中最早最完整的英雄史诗,对两河流域文学影响很大。 希伯来文学总集《旧约》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收获。古印度文学作品不仅反映社会生活比较广泛,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其中如古代诗歌总集《吠陀》、民间故事集《五卷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以及迦梨陀娑的喜剧《沙恭达罗》等,都是光辉的成就。 古印度文学的三个时期 1.吠陀时期文学(公元前15世纪―― 前5世纪,雅利安祭司) “吠陀”的意思是“神的启示”或“神

秘的知识” 婆罗门教的纲领:“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主要有颂诗、神话、咒语诗、传说等。代表作《梨俱吠陀》和《阿达婆吠陀》 2.史诗时期文学(公元前5世纪―公元后3、4世纪,苏多歌手) 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印度史诗:用古梵语写成的记载保存下来的原始口头史诗的一种文学样式。 3.古典时期文学(公元前后――12世纪,职业作家) 《五卷书》(婆罗门教寓言故事集) 首陀罗迦的《小泥车》迦梨陀娑的《云使》(抒情长诗)、《沙恭达罗》(诗剧) 文艺理论著作《舞论》(又译《戏剧学》)、《诗镜》和《诗庄严论》。 《旧约》一、历史背景“巴比伦之囚”事件―― “救世主”思想――犹太教经典《旧约》《旧约》不仅是犹太教经典,也是了解和研究希伯来民族历史和文学的宝贵文献资料。 二、基本内容1、法律书5卷:《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又称“摩西五经”。包括希伯来民族神话、亚伯拉罕雅各摩西等人的传说以及犹太教的教义教规。 2、历史书10卷:《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列王记》(上下)《历代志》(上下)《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主要记录 以色列犹大王国形成发展衰亡的历史。3、先知书15卷:《以赛亚书》《耶利米书》等。阐释犹太教教义,评议各种社会

东方文学概论复习资料汇编

绪论 一、东方的概念 1.地理学的概念 2.历史、政治概念 3.文化概念——“文化体系” (1)中国文化体系 (2)印度文化体系 (3)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 (4)欧美文化体系 前三个属于东方专制主义倾向,具有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伦理道德观念 二、东方文学概念 东方文学是亚非地区社会文学的艺术再现,是东方式的伦理道德、宗教意识、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的艺术载体,是多民族的,地区性的文学结合体,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古代文学(前3世纪——3、4世纪) 特点:(1)多源性;(2)宗教性;(3)口头性与集体性;(4)交流性与影响性 第一节古代埃及文学(前3100——前332年) 一、概况 (1)箴言(教谕文学) 《普塔霍地普箴言》 (2)神话 A.太阳神拉神的创世纪神话

盖勃(男神)大地 努特(女神)天空 B.奥西里斯死而复生的神话 奥西里斯(农耕民族)——尼罗河神、植物之神、丰收之神 伊西斯(妹妹/妻子) 赛特——南风之神 荷鲁斯——战神 C.神话意义: 这则神话形象反映了古代埃及人的死亡或生命观念、宗教观念、王权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 a.奥西里斯是尼罗河水复涨复落、两岸植物荣枯有序的人格化象征。古埃及人认为,人的死亡也像自然界的事物一样,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人既可以复活,也可以进入他界; b.这个神话表明已经建立起人间、天堂、地狱三层宗教、宇宙观,并由此生发出善恶有报的宗教道德观; c.神话客观反映古埃及社会状况,比如人世间的权力之争,血缘家庭关系的确立,长子继承制,妇女忠于丈夫,为父复仇的道德意识形成。 (3)故事 《遭难水手的故事》、《厄运被注定的王子》、《昂普、瓦塔两兄弟》 主题:故事反映了底层劳动者反抗王权统治的强烈愿望和必胜信心,在瓦塔不断死而复生的浪漫主义中,揭示了劳动人民和被压迫阶级百折不挠的精神,同时也表明正直和善良是任何时候也消灭不了的。(4)诗歌 A.劳动歌谣(3首) 《庄稼人的歌谣》、《打谷人的歌谣》、《搬谷人的歌谣》 B.爱情诗

东方文学

东方文学 1.波斯的杰出诗人萨迪的代表作有《果园》和《蔷薇园》,其中《蔷薇园》是有文有诗的 作品集,即诗文集。它主要歌颂并肯定人的价值,宣扬人道主义。 2.中古形成的三大文化圈有: 1)东亚文化圈的文学(以中国文学为中心,周边的日本朝鲜和越南文学在中国文学的 影响下逐步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学) 2)南亚,东南亚文化圈的文学(以印度为中心的,印度上古的史诗,佛本生故事等成 为中古南亚,东南亚地区大多数国家文学的题材本源) 3)西亚,北非文化圈的文学(以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教的兴起为契机,阿拉伯文学是 主力) 3.西亚,北非文化圈的文学中的知识点 (1)悬诗:阿拉伯文学中最早的成果是一年一度的欧卡兹集市上赛事获胜,流传下来悬挂于神袖上的“悬诗” (2)悬诗之王:马姆鲁勃。盖斯,诗才出众,被称为“众诗人的旗手”。 多选 (3)中古波斯七大世界著名诗人: ①波斯“民族诗歌之父”路达基 ②民族史诗《列王记》的作者:菲尔多西 ③四行诗巨擘欧玛尔。海亚姆 ④叙事诗大师尼扎米 ⑤哲理诗翘楚萨迪 ⑥抒情诗王哈菲兹 ⑦波斯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贾米 (3)既是诗人又是哲学家:海亚姆(楼拜体) (4)内扎米的主要作品:《五卷诗》由各自独立的五卷长诗组成,即:《秘密宝库》、《霍斯鲁和西琳》、《雷莉和马杰农》、《七美人》(又名《七宝宫》)和《亚历山 大故事》 (5)“玛卡梅”是一种文体,每篇故事以市井流浪汉为主人公的一种短篇散文故事,叙述他们的行乞,诓骗和计谋,故事篇幅短小,但生动有趣,反映了当时的种 种社会风情。创始者:赫迈扎尼代表作家:哈里里类似中国评书(6)西亚北非中古文学类型包括:诗歌,散文(《古兰经》)、民间故事(或民间文学),小说、戏剧史其缺类 日本近代文学的知识点 (1)1885年坪内逍遥发表的日本近代第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小说精髓》,标志着日本近代文学的诞生。 (2)日本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二叶亭四迷的《浮云》(未写完) (3)夏目漱石的处女座《我是猫》的写作方式是:猫眼看世界。 (4)日本近代《文学界》(第一本杂志,不属于文学流派社团)的主要作家有:北村透谷、岛崎藤村、木通口一叶、横光利一、阿部知二、岛木健作、三好达治。

东方文学概述

东方文学史 本课教学目的:一是系统理解东方各国的主要宗教的基本教义,如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神道教、萨满教以及儒学;二是重点掌握中国文学、印度文学、阿拉伯文学、日本文学、哥伦比亚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作品;三是通过学习与对比,看到中国与东方各国的思想和文学的差异,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反思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全球一体化时代,实践开设《东方文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在中国学习,到东方工作”。 第一章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4学时) 第一节《三国演义》与明清历史小说 第二节《水浒传》与明清英雄传奇 第三节《西游记》与明清神魔小说 第四节《红楼梦》与明清世情小说 影视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第二章印度宗教与文学(4学时) 第一节印度教经典:梨俱、娑摩、夜柔、阿达婆四大吠陀。梵、森林、奥义三大天书。第二节古印度文学:摩可婆罗多、罗摩衍那两大史诗。摩奴法典。 第三节佛教基本教义:苦、集、灭、道四谛。 第四节古印度诗人迦梨陀娑《云使》 影视片:《阿育王》、《章西女皇》。 第三章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文学(4学时) 第一节先知穆罕默德创教 第二节伊斯兰教基本教义和礼仪:安拉使者经典天使后世等五信,念礼斋课朝等五功。第三节伊斯兰教的教派与世界化进程:哈里发时期、阿拉伯帝国(伍麦叶、阿巴斯)第四节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逊尼什叶苏菲)(奥斯曼、萨法维、莫卧儿三大帝国)第五节阿拉伯文学《天方夜谭》 影视片:《阿里巴巴40大盗》、《天方夜谭》。 第四章日本宗教与文学(4学时) 第一节奈良时期文学《万叶集》 第二节平安时期文学《源氏物语》 第三节镰仓时期文学《平家物语》 第四节江户时期文学《俳谐七部集》 第五节 19世纪文学家夏目漱石 第六节 20世纪文学家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 第七节日本神话与神道教 影视片:《平家物语》、《伊豆舞娘》。

东方文学史

东方文学史 第一章绪论 一、“东方”的概念 所谓“东方”,是一个内涵丰富、可作多种诠释的复杂概念,它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 事实上,我们今天所使用的“东方”(Orient)这个名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亚、非两大洲的合称,它不再是狭隘的民族中心论,也突破了“东方学”中“东方”概念的凝固性和西方霸权主义,而成为世界性的共识,是在单纯的、相对的地理概念基础上,融入了历史的、政治的因素,尤其还有统一性的文化的因素,并与“西方”(Occident)相对而言所作的一种划分和概括。 二、西方文化的整体统一性 ①整体性:西方各民族自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再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现代资本主义,有一条清晰的发展线索。 ②统一性: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美洲居民主要为英、法等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其次为印欧混血人、印第安人、黑人,北美还有少数格陵兰人、波多黎各人、犹太人、日本人和华侨,大洋洲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居民是欧洲移民的后裔。他们有源于同一系统的宗教信仰,多信天主教和基督教,有着共同的语系语族和大体一致的历史发展进程,有大致相同的民族个性,崇尚个性自由、民主、法制与科学。 三、中古东方三大历史文化圈 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包括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在内的东亚文化圈; 以阿拉伯文化为中心的西亚、北非即中东文化圈; 以印度文化为中心的南亚、东南亚文化圈。 四、东方文化的整体统一性 “亚细亚生产方式”(经济制度) “东方专制主义”(政治制度) “东方精神”(文化意识形态) 五、获诺贝尔文学奖的7位东方作家 印度的泰戈尔(1913) 以色列的阿格农(1966)

日本的川端康成(1968) 尼日利亚的索因卡(1986) 埃及的纳吉布·马哈福兹(1988) 南非的内丁·戈迪默(1991) 日本的大江健三郎(1994) 六、“东方精神” 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造成了东方人根深蒂固的王权崇拜、家长崇拜意识,还有权威主义、“官本位”思想。 “东方精神”的核心部分是强烈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念。 七、东方宗教 东方的宗教特别发达。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源于东方,其他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大小宗教遍布在东方辽阔的大地上。希伯来民族的犹太教,印度人的吠陀教、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阿拉伯民族的伊斯兰教,波斯人的祆教(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和苏菲教派,中国和日本人的儒、道、释。 东方宗教是专制政体的精神支柱。东方国家往往将王权神化,宣扬君权神授思想,君王神圣不可动摇。 八、东方的伦理道德 东方的伦理道德是东方宗教与氏族血缘关系牢固结合的产物。如封建等级观念、印度的种姓制度,日本的氏姓制度,中国的封建宗法制度等。佛教以“慈悲”为本,提倡献身精神;伊斯兰教强调个人与部落群体不可分离的思想;日本讲究“忠”、“孝”和报恩观念,都是以建立在民族或宗族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爱”之上,以宗教“敬”与“畏”为核心的。 九、东方哲学 东方哲学与宗教、伦理道德的关系十分密切。世界三大哲学传统中的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都起源于宗教,以后又多表现为宗教哲学体系。 东方人的哲学思维方式是神话思维。 个人的哲学追求与最高的抽象实体——天、道、梵、佛、自然等合一。 就哲学的价值论来看,个人意志、个性自由和个人主义在东方从来就受到压抑。 十、东方美学“同情观”

东方文学 第1章 古代文学【00540外国文学史】

东方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 1、古埃及最著名的宗教哲理诗是:《失望者和自己灵魂的谈话》 2、古埃及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亡灵书》 3、核心是颂神的赞歌的作品是:《梨俱吠陀》 4、古埃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篇故事是:《魔术师的故事》 5、《旧约》律法书中文学性最强的一部是:《创世记》 6、下列被称为“歌中之歌”的是:《雅歌》 7、《旧约》中《雅歌》主要表现的是:爱情主题 8、古代印度戏剧《小泥车》的作者是:首陀罗迦 9、《小泥车》的女主人公是:春军 10、被称为“大卫的诗”的是《旧约》的:《诗篇》 11、希伯来文学中最早出现的独立成篇的小说作品是:《路得记》 12、《以斯帖记》通篇宣扬了:爱祖国爱人民的主题 13、“吠陀”:是古印度文学中最早出现的诗体文献,“吠陀”是知识、学问的意思。它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经书,是以人生与宗教为主题的较短的抒情诗。最初是印度人民世代口头流传的集体创作,后由掌握文化的婆罗门祭祀编订成一些集子。主要包括《梨俱吠陀》《阿达婆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 14、《亡灵书》:又译为《死者之书》是古埃及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古埃及文学的汇编,是指导死者生活的诗歌集,汇入大量的神话诗、祈文诗、颂诗、歌谣、咒语等,内容驳杂,反映了古埃及人企图将生活的荣华富贵延续到后世的幻想。 15、《吉尔伽美什》:巴比伦唯一具有代表性的英雄史诗,是古巴比伦神话故事的总汇,是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结晶,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完整的英雄史诗,是世界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16、简述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的思想内容:两大史诗的主要内容重在通过颂扬传说中的民族英雄的业绩,宣扬当时那些有识之士的生活理想。他们确认“正法、利益、爱欲和解脱”是人生的四大目的,肯定人类对利益和爱欲的追求,但认为这种追求应该符合正法,而人生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解脱。两大史诗凝聚着沉重的历史经验,凸显出印度古代有识之士对人类各种困惑的深刻洞察。 17、简述古代东方文学的主要特征:1、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2、强烈的宗教色彩。3、体裁丰富,有多种源头。 18、被称为印度“最初的诗”的史诗是:《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称为“历史传说”) 19、古代印度最早的戏剧理论著作是:《舞论》 20、古代印度的故事文学作品是:《本生经》《五卷书》 21、上古埃及保存文字作品的主要材料是:纸草卷

东方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包括西方(欧美)文学和东方(亚非)文学。 *我们应该先学东方文学,还是西方文学呢?以为应该先学东方文学!东方文学,首先它的产生较为早;其次,西方文学好些都是受了东方文学的影响的。 *定义:东方文学是指古今亚洲和非洲文学的总体,所以也可换成为亚非文学。 Asi ——Asia,是地理上的概念;Orient是历史上的概念。东方学用英语表示应该是:Orientalism。 20世纪初俄国的图拉耶夫,首次提出“东方文学(Oriental Literature)”的概念。其标志为图拉耶夫《东方文学论文集》的出版。 第一卷古代东方文学 第一章总论 一、历史背景原始氏族社会至努力社会的文学。 时间范围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4世纪左右。 思想基础原始宗教神学。——“东方的历史表现为各种宗教的历史”。(马克思) 二、基本特征 1、古老性:古代亚非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古代埃及文学(人类最古老的文学)形成于3000年左右,比西方最古老的希腊文学早了2000多年。 最早的诗歌总集《亡灵书》(古埃及,最早的书面文学,最早的图文并茂的诗歌总集);最早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古巴比伦)。 2、多源性:古代亚非文学在埃及、巴比伦、希伯来、印度和中国分别独立形成和发展,有五大源头,这和西方文学发源于古希腊明显不同。 *中国的历史,喜欢把神话和历史挂钩。 3、民间性:民间口头创作占较大比重,许多佳作源于民间口头创作,文人作品也从民间创作汲取营养。 4、宗教性:某些作品产生之初就与宗教观念密切相关,出现了大量的宗教与文学同体孪生式的著作。 神话是远古东方人对宇宙起源、万物生长以及主体自我认识的最初诠释,而东方原始时代的神话传说往往又与宗教密不可分,神话传说与其他文学形式成为相应的宗教教义的形象阐释者。宗教同样为这些文学创作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母题和原型。所以,古代东方文学就具有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古代希腊文学与古代东方文学的不同发展历史与特点。

古代希腊文学与古代东方文学的不同发展历史与特点。 古代希腊文学和古代东方文学(如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地 的文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发展历史和特点。 发展历史:古代希腊文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的荷马 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些作品被认为是西方文学的 基石。随后,古希腊文学得到了众多作家和思想家的发展,包 括戏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和喜剧作家亚 里士多德、莎士比亚等。古希腊文学的黄金时代可追溯到公元 前5世纪的雅典知识精英时期。 古代东方文学的发展历史更加悠久。中国文学可以追溯到 公元前2千多年的诗经,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学遗产之一。随后,中国文学逐渐发展出诸多流派和体裁,如古代传记文学、史书、戏曲、诗词等。印度和日本古代文学的发展也有自己的 特点和风格,如印度的《马哈巴拉塔》和《拉姆神话》,以及日 本的《源氏物语》和《枕草子》。 特点:古希腊文学强调英雄主义、悲剧和哲学思考。荷马 史诗中描绘了英雄们的艰难奋斗和命运的挑战。古希腊戏剧通 常探讨人类的本质、欲望和道德问题,反映出对人类存在的深 入思考。 古代东方文学强调道德、哲学、宗教和自然界。中国古代 文学注重道德教化和价值观的传达,强调仁爱、忠诚和虔诚。 印度的古代文学则传达了宗教教义和哲学思想,如印度教和佛

教的核心概念。日本的古代文学一方面体现了对自然和四季的敏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细腻的人情世故以及武士道精神。 古代希腊文学重视个体的情感和自由意志,而古代东方文学则更加注重集体和社会责任。希腊文学强调个人的奋斗和命运,东方文学则更加注重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与发展。 总而言之,古代希腊文学和古代东方文学在发展历史和特点上有所不同。希腊文学强调个体的奋斗、悲剧和哲学思考,而东方文学则注重道德教化、宗教哲学和社会责任。

古代东方文学的特色与推广

古代东方文学的特色与推广 东方文学在古代就有着自身的特色和魅力,其瑰丽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 现手法,使得东方文学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然而,在当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东方文学的推广面临着诸多困难。本文将分析古代东方文学的特色以及如何更好地推广东方文学。 一、古代东方文学的特色 1、内容丰富:古代东方文学内容丰富多彩,既有独具特色的神话传说、史诗、戏曲,也有涉及政治、军事、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各种文学作品。从《道德经》到《西游记》,从《红楼梦》到《八仙得道》,古代东方文学涉及的面广,内容精深,丰富多彩。 2、文学形式丰富:古代东方文学在文学形式上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如中国的 古诗、词、曲、文言小说,日本的和歌、俳句、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文学、传统音乐等等,这些形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 3、表现手法独特:古代东方文学的表现手法独特,不同于西方文学那种现实 主义的写作风格,东方文学更多地强调想象、形而上的表现、以及象征性的表达。例如:中国古诗的意境、笔墨、韵律等方面都十分讲究,而日本的和歌则更注重意象和情感的表达。 二、推广古代东方文学的策略 1、与当代文化结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不同于古代,为 更好地推广东方文学,需要将东方文学与当代社会的文化联系起来。比如,可以将古代东方文学的经典名篇改编成现代舞台剧、影视作品,这样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东方文学。

2、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东方文学发扬光大需要国际间的交流互鉴,因此需要 在其它国家地区设置东方文学交流中心,借助传统文化交流、出版、影视宣传、展览、学术外交等方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外文化的互相借鉴和协调。 3、利用新媒体推广。当下是新媒体时代,在这个时代,可以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来推广古代东方文学。比如,通过公众号、博客等平台发布古代东方文学经典名篇、史料和分析文章,以及相关文化活动信息,吸引更广泛的观众。 4、融入教育系统。终极的推广方式就是让东方文学融入到教育系统中,从儿 童教育开始,逐步让东方文学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教育系统中,可以通过中外音乐、绘画、舞蹈、文学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古代东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让其在学习古典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更容易接受和融入现代文化。 结论 古代东方文学以其独特的特色和优秀的艺术成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推广东方 文学需要与当代文化联系起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利用新媒体推广,以及融入教育系统等多种方式,这样才能使得东方文学在当代得到更好的发扬光大。

上古东方文学心得体会

上古东方文学心得体会 上古东方文学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文学时期之一,涵盖了从古代到中古时期的文学作品。这段时期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内容涉及诗歌、散文、小说等各个领域,其中充满智慧和深度的作品仍然影响着后世。通过研究上古东方文学,我深感其独特的魅力和精神内涵。 首先,上古东方文学以诗歌为代表,展示了卓越的艺术和思想境界。《诗经》是上古东方文学中最著名的诗歌集,其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许多以爱情为主题的诗篇,表达了人们真挚而深情的感受。这些诗歌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更展示了上古东方文人对于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其次,上古东方文学以散文为载体,揭示了社会和人性的弊病。《论语》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通过这些对话和思考,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独到的见解和理解。他们讨论了政治、伦理、教育等重要的话题,为后世留下了深思熟虑的思想和智慧。 此外,上古东方文学中的小说也是丰富多样,反映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小说之一,以其绚丽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塑造深受读者喜爱。通过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等角色的爱情和悲剧,小说不仅展示了清代贵族家庭的生活和矛盾,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虚伪和没落。

与此同时,上古东方文学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很多后来的文学作品都受到了上古东方文学的启发和影响。例如,唐代的诗人杜甫就曾在他的诗作中引用过《诗经》中的诗篇,丰富了他的诗歌风格和内涵。这种承袭和延续的精神使得上古东方文学在后世的影响长远而深远。 通过对上古东方文学的研究和阅读,我深刻体会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精神内涵。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更是对于人类生活和思考的思索和探索。它们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思想,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这些传世之作,使上古东方文学成为我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古老而文化底蕴丰厚的国家,深入了解和研究上古东方文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对这些作品的传承与传播,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并在当代社会中发扬光大。

古代希腊文学和古代东方文学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古代希腊文学和古代东方文学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古代希腊文学和古代东方文学是两个不同地域的文学传统,它们在发展历史和特点上存在许多区别。 一、发展历史: 1古代希腊文学: 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古希腊的古典时代。荷马的史诗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希腊文学的重要里程碑。在古典时代,悲剧、喜剧和哲学等文学形式得到了发展和繁荣。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等著名悲剧作家的作品在古希腊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2古代东方文学: 古代东方文学包括中国、印度、日本和波斯等地的文学传统。每个地区的文学发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千年的甲骨文和金文,随后出现了诗经、楚辞和唐诗宋词等重要文学形式。印度的古代文学以梵文和巴利文为主,包括《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等史诗。日本的古代文学以和歌、物语和戏曲为主,而波斯的古代文学以《波斯诗歌集》和《一千零一夜》等作品为代表。 二、特点: 1古代希腊文学的特点: 强调英雄主义: 古希腊文学中的史诗作品着重于英雄主义和英雄的壮丽事迹。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强调英雄的勇气和荣耀。 剧场表演: 古希腊文学中的悲剧和喜剧作品在剧场上演,强调演员的表演和舞台效果。悲剧探讨了人类的悲剧命运,喜剧则通过幽默 口头传统和文学的连结: 古希腊文学具有强烈的口头传统的特点。在古代希腊社会中,文学作品通常是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传播和表演的。诗人和演说家在公共场合表演他们的作品,例如在宴会、祭祀和比赛等场合。这种口头传统的特点使得文学作品更具动态性和互动性,与观众的即时反馈和情感交流相结合。 角色塑造和人性的探索: 古希腊文学通过角色塑造和人性的探索展示了人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悲剧作品中的主人公常常是英雄或王侯,他们经历了命运的挑战和道德冲突。这些角色展现出人性中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选择和决策。通过这样的人物塑造,古希腊文学反映了人类的弱点和矛盾,同时也呈现出人类的高尚品质和追求。 哲学和思想的探讨: 古希腊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作品中经常涉及对人生、道德和宇宙的探讨。

东方文学(1)

东方文学 名词解释 1.物语文学: 物语:古代日本的一种文学体裁,即绘声绘色描写事物。 物语文学的来源:民间文学、中国六朝文学、中国隋唐文学 物语文学的分类:(1)传奇物语:第一部传奇物语《竹取物语》(2)和歌物语:代表作《伊势物语》。紫式部《源氏物语》是“物语”文学的典范,是传奇物语与和歌物语相结合的产物。 “物语”文学是平安时期创作的主要成就,它在日本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悬诗——阿拉伯文学的明珠: 阿拉伯人每年都要到麦加朝觐天房。朝觐之前在麦加附近的欧卡兹进行集市贸易活动,并举行赛诗会。会后,经公认的著名诗人仲裁评选出优秀之作,并将其用金水抄写在麻布上,挂在城墙上,供人阅读观赏,故称之为“悬诗”或“金诗”。 3.《摩诃婆罗多》: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伟大婆罗多族的故事”,作者传说是广博仙人。 共18篇,核心故事是般度和俱卢两个家族争夺王位,主要人物都是轮转王婆罗多的后裔。 《摩诃婆罗多》内容十分复杂,几乎包罗万象,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其中还包含大量的历史材料、宗教法典和哲学论述,被称为“最初的历史传说”。 风格总体明白晓畅,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抒情色,开创古印度文学的新风格,是印度古典文学的典范。被称为“最初的诗”。 4.《吠陀》:是古印度人口头创作的诗歌总集,反映了从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历史面貌。“吠陀”意为知识和学问,四部本集:《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吠陀》文献还包括这四部书的各种梵书、森林书、奥义书。(散文体) 5.《一千零一夜》:英译多叫作《阿拉伯之夜》(Arabian Nights),中译本根据英译本转译为《天方夜谭》。成书的上下限:公元8、9世纪之交最早的手抄本——16世纪埃及文人学士荟萃成书、定型。 《一千零一夜》故事来源于三个部分: ▪印度、古波斯故事集; ▪10至11世纪的伊拉克生活和故事(阿拔斯王朝); ▪13至14世纪的埃及生活和故事。(麦克里克王朝) 论述 (一)举例说明东方文学的主要特征: 1.多源发展,相互交流 2.偏重表现,追求主体内在的主观真实 •诗言志(中国) •诗的灵魂是韵(暗示意义)(印度) •抒情文学发达,诗歌兴旺

东方古代流散文学及其特点

东方古代流散文学及其特点 “流散(Diaspora)”已成为当下跨文化研究的热门,它是指离开母体文化而在另一文化环境中生存,由此而引起个体精神世界的文化冲突与抉择,文化身份认同与追寻等一系列问题的文化现象。“流散文学”(Diasporic Literature)就是流散者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文学理论)。在“流散文学”中,流散中的生存体验与文化问题得到艺术的表现。“东方流散文学”在一般意义上是指以亚非地区和各民族传统文化为母体文化而徙居于异质文化的作家创作的文学。而实际上它包括几种情况:一是亚非各民族作家移居到东方范围内的异国他乡后的创作;二是东方各国作家侨居西方(欧美)后创作的文学;三是具有西方血统和文化背景却长期侨居东方,已将东方文化深深融入精神世界的作家(如小泉八云、戈迪默、库切等人)的创作。“东方古代流散文学”是指东方近代(19世纪中期)以前的流散文学。 从生存状态和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考察“流散”和“东方流散文学”,对于认识当下全球化背景中的人生处境与民族文化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 人类历史进入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扩张,民族之间的相对阻隔状态被打破,历史进入到以世界为一个整体的发展阶段,人类历史“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①。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思潮汹涌泛滥。在这种世界日趋成为一个整体的历史进程中,移民成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因而有论者认为“流散”是20世纪后半期“后”时代的现象,“在文学和文化研究中,使用Diaspora这个词……更重要的是指‘后’时代里超出单一民族的范畴产生的文化现象,以及由此在美学和文化判断上引起的变化”②。 当然,从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和当下“全球化”的自觉意识的角度看,把“流散”现象理解为现代和当代的文化现象是有道理的。但从具有文化层面上的“我与他”的不同族群的自觉意识上来看,应该说“流散”现象古已有之,“流散文学”在东方也很早产生。 从现存的文字材料来看,最早的流散文学作品是古埃及的《西努赫的叙说》。作品被认为“是埃及中王国时代文学的一篇杰作”③。这是一篇公元前19世纪的作品,主人公是古埃及第十二王朝的宫廷侍从,一次随王子(后来成为法老)远征,得知宫中发生政变,他担心殃及自己而离开埃及。经过长途艰辛爬涉,来到叙利亚南部,因其英武和才干受到当地国王阿蒙尼士的赏识,成为驸马,拥有重权,却受到当地武士的挑战,他勇敢战胜了挑战者,占有了对方的全部财产,富有又权倾一切。但他却感受到身在异乡的孤寂,益发眷恋故土。向埃及当朝法老发出“叶落归根”的请求,法老欢迎他回归并加以礼遇。 《西努赫的述说》具备了“流散文学”的基本要素:漂泊途中的艰辛,身在异国的痛苦,回归故国的渴望,第一人称的叙述等。作品中叙述当地武士向西努赫挑战,西努赫有一段向国王的述说: 我不认识他。……我打开过他后室的门吗?我翻超过他的围栏吗?这只不过是嫉妒罢了,因为他看到我为您完成任务。我其实像一头走散的公牛,进入陌生的牛群,这牛群中的公牛指控我,长角牛攻击我。当一位本来处于劣势的人占了优势,他能受人爱戴吗?亚洲人不会与三角洲人交朋友。谁能在山上种活纸草?④ 作品以朴实而生动的比喻,说明流散异地者原有文化与居住地文化的冲突,他作为一个生长于尼罗河三角洲的人难以融合进亚洲土著社群,难免遭到“长角牛攻击”,而生长于三角洲沼泽的纸草,没法在山上种活。当然这是一篇古老的作品,其中强调的是文化的冲突,而不像现代流散文学中强调的是冲突中的融合。 东方和西方的古代社会有着不同的演进路向。西方以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为源头而一脉相承地发展,现在西方的各民族国家是近代以来逐渐形成的,因而古代西方尽管有人员迁移,但不会有跨越民族文化的强烈感受。东方古代的几大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

东方上古文学的概述

东方上古文学的概述 第一章上古文学第一节概述 东方上古文学主要包括亚洲和非洲的文学。亚非两洲是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世界文明的摇篮。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就诞生在这块土地上。早在5000 多年前,东方各民族的祖先已先后摆脱了茹毛饮血的野蛮状态,跨进了历史的文明阶段。较之古希腊罗马的海洋文化,东方各国是典型的内陆大河文化。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尼罗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等,这些大河冲积的平原土地肥沃,便于精耕细作,因而产生了古老的农耕文明和安土重迁、封闭传统的文化心理,但东方各民族勤劳智慧,也创造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古典文学名著。世界上最古老、最庞大的诗歌总集,人类最早和最长的史诗、最早的长篇小说都相继出现在东方。这些具有艺术魅力的文学珍品,是东方各国人民留给世界的不朽遗产。 东方上古文学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时期文学。上古时期,东方地区的奴隶制较原始,甚至尚未超出较为原始的家庭奴隶制的剥削形式,所以无法从根本上彻底瓦解氏族制度的残余和古老的公社——家庭氏族和后来的农 村公社。这种情况严重地阻障了东方奴隶占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使上古时期的东方社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得既缓慢又欠充分。另一方面,上古时期东方地区的专制政体也有明显的特征,即最高的

政治权力完全掌握在专制君主一—国王手中,在体制上是鲜明的东方 专制主义。埃及、亚述、印度和波斯,无不如此。在巩固国王统治权力和威信的过程中,宗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祭司们竭力宣扬王权神授的谬说,把国王的命令说成神意的再现。许多国王由氏族贵族领袖转化而来,氏族贵族的统治势力异常强大和牢固,使古代东方不可能出现民主政体。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上古东方文学的发展就出现了较西方古代文学独特的轨迹,形成了自己的文学特色。 首先,上古东方文学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民间口头文学是东方各民族文学产生的重要源泉,由于年代久远,又缺少文字记载的手段和方法,因此这种文学很难完整地保存下来。现在能看到的少量作品,大都凭口耳相传,或在晚近期根据口头转述记载而成,其形式表现为劳动歌谣、民歌等。它们大都是劳动者在劳作和生活中为宣泄自己的情感而吟唱出来的,表达了劳动人民质朴自然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 在原始社会,由于人们的思维不发达和知识水平低下,无法解释 各种自然现象,因而普遍出现了万物有灵的神话传 说和英雄故事。神话是关于神的故事,一般产生得早,传说 是人和神的后代或部落早期英雄的故事,相对产生得较晚。东方各民族几乎都出现了各种大同小异的开天辟地神话、创世神话、大洪水神话等。由于人类有了理解和顺应自然规律的能力,所以有些神话的神开始具有人的形态,出现了人神同体或人神相似的现象。如在古代埃

Y216-高起专-汉语-《东方文学专题研究》期中作业

《东方文学专题研究》期中作业 第一单元古代东方文学 第一章总论 一、简答题 1、简述古代东方文学史上有哪些世界之最。 二、论述题 1、论述古代东方文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古代埃及文学 一、名词解释 1、解释《亡灵书》 二、简答题 1、简述古埃及的世俗诗。 2、简述故事在古埃及的发展。 3、简述古埃及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章古代巴比伦文学 一、简答题 1、简析吉尔伽美什的形象。 2、简述《吉尔伽美什》的基本思想倾向。 3、简析《吉尔伽美什》的艺术特点。 第四章古代希伯来文学 一、简答题 1、简述《旧约》的主要内容构成。 2、简谈希伯来文学的总体特点。 3、简述《雅歌》的艺术特点。 二、论述题 1、论述古希伯来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第五章古代印度文学 一、名词解释 1、解释“吠陀文学” 2、解释“佛教文学” 3、解释“印度两大史诗” 4、解释“梵语文学”

二、简答题 1、简述《梨俱吠陀》的内容。 2、简谈《沙恭达罗》的艺术特色。 3、简析沙恭达罗的形象。 第二单元中古东方文学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1、解释“东方三大文学圈”。 二、简答题 1、简述《五卷书》的世界影响。 2、简述中古朝鲜文学的“三大诗人”和“三大传”。 3、简述中古东方文学史上的世界之最。 4、简述中古东方文学的三个组成部分。 5、简述阮攸的《金云翘传》。 6、简述《五卷书》的思想蕴涵。 三、论述题 1、论述中古东方文学的特点。 第二章中古日本文学 一、名词解释 1、解释《万叶集》 2、解释“物语文学” 3、解释“浮世草子” 4、解释“俳句” 5、解释“江户三杰” 6、解释隐逸文学 二、简答题 1、简析《源氏物语》的主要思想内容。 2、简析《源氏物语》的艺术特色。 3、简述《源氏物语》对日本文学的贡献和影响。 4、简析《源氏物语》中的主要妇女形象及意义。 5、简论井原西鹤的创作。 6、简论松尾芭蕉的创作。 7、简论近松门左卫门的创作。 三、论述题

简论东方文学发展历程

简论东方文学发展历程 第一章上古东方文学 概述:上古东方文学在上古外国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亚非地区曾经是人类文化的摇篮。亚非古代文学曾经有过光辉灿烂的时期,古埃及、古巴比伦文学曾对希腊罗马文学有过重大影响。印度的两大史诗与荷马史诗犹如对峙的双峰,同时耸立在古代文学之巅,还有印度的戏剧以及希伯莱文学的《圣经》在世界后世文学中都有很大影响。古代亚非文学的特征:历史古老悠久,文学源头的多元性,具有宗教迷信色彩,种类繁丰富多彩,与人民口头创作紧密相联。 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文学中最古老的英雄史诗(英雄叙事诗),是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史诗的内容与苏美尔时期的英雄传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大体上是古代两河流域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的汇集,是在人民口头创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希伯莱的《圣经》是古巴勒斯坦文化史上最巨大最有价值的文献,是希伯莱文学的总集。它原为一部宗教书,分为《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它保留了民间创作清新质朴、健康的艺术风格。语言具有简洁、生动、通俗等特点。它善于把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历史材料与艺术创造结合起来,形成早期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趋向。 印度古典文学的最初源头是诗歌,著名的诗歌总集《吠陀》。寓言故事有《五卷书》、《本生经》等。史诗有《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意为“伟大的婆罗多”,这部史诗规模巨大,内容复杂,反映了古印度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家庭斗争和思想冲突。 迦梨陀娑是古代印度最杰出的诗人和剧作家,被誉为“印度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是《云使》和《沙恭达罗》。《云使》前半部分描写药叉托云带信时,想象雨云经过的道路,此中着重渲染了宇宙的丰美,万物的生机;后半部分是通过药叉的想象,描绘雨云来到他的家乡,见到满带愁容的妻子,着重渲染了阿罗迦城的优美及阿罗迦城女郎的优美。 《沙恭达罗》的情节和主题没有涉及什么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无特别尖锐的戏剧冲突。它所反映的主题主要是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沙恭达罗是剧作中着意描写的女主人公形象,她玲珑剔透,白璧无瑕,最为优美动人。国王豆扇陀是一个被理想化的国王的正面形象,作者对他主要是持歌颂态度的。 第二章中古东方文学 概述:中古时期,随着东方各国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文学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尤其是诗歌显得特别突出,在中古的亚非诗坛上,有长篇叙事诗,长篇颂诗,抒情诗,讽刺诗,以及民间的史诗、歌谣、情歌等等。丰富多彩、百花争艳。同时,也出现了具有世界影响的民间故事集,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享有世界声誉的戏剧创作和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戏剧。 波斯(1935年后称伊朗)文学继鲁达基之后,出现了很多著名诗人。菲尔杜西代表作《列王记》,莪默·伽亚谟代表作《鲁拜集》。萨迪创作很丰富,有抒情诗、叙事诗、颂歌、哀歌等,重要作品有《果园》和《蔷薇园》等。《蔷薇园》是萨迪一生的思想、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作者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广泛地描写了波斯和东方穆斯林国家的社会图景,并以无畏的勇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反对暴君暴政,鞭挞社会丑恶,同情受苦人民。 朝鲜的《春香传》,虽然是描写春香和梦龙的曲折爱情,但它不是一部单纯的爱情小说,作者巧妙地将社会问题和爱情故事结合在一起,突出了春香与封建官僚卞学道之间的矛盾冲突,真实地反映了李朝封建社会末期的基本矛盾,揭露了两班贵族阶级和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和黑暗,歌颂了人民群众追求自由、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反抗精神。春香是中古末期争取爱情和婚姻自由的朝鲜妇女的优美形象。 《古兰经》是穆罕默德在传教期间同阿拉伯半岛多神教徒和犹太教徒斗争的记述,关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