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案资料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案资料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案资料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案资料

分数的意义(三)

马鼻中心小学钟文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理解单位“1”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念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联系实际说出具体情境中的分数意义。

2.让学生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知道每个分数都由若干分数单位组成。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4.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并渗透数学来源与生活实际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

教具准备:

圆形若干、长方形若干、正方形若干、菱形若干、巧克力若干、磁铁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课前轻松:用成语“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引出分数

(出示关于“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图片)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玩个游戏。好吗?手机上有一款很风靡的游戏叫做“疯狂猜成语”。

请大家猜猜这幅图表达的是哪个成语?

师:“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个词听说过吗?谁能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师:人们通常用“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来比喻对学习或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没有长期坚持。在这里老师希望大家无论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不要轻易放弃。

师:而在这个成语当中藏着一个数学知识。如果单纯地从字面上可以把它看成是打了三天的鱼,晒了两天的网。请问打鱼的天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2.回顾旧知,关于分数知多少

师:得出答案的请举手,多少,3/5。

师:非常好,这3/5叫做分数,关于分数,你们知道哪些信息呢?

生:分子、分母、分数线、平均分、分数值...

师:同学们知道可真不少啊!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对分数有过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理解单位“1”

1.创设“生日聚会”引出?。

(课件出示:小明生日聚会图片)

师: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小明请来了三个同学来家里做客,妈妈给他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这块蛋糕必须平均分分给4个人,你觉得每个人应该分到多少呢?(?)

师:如果我用这些图形分别代表蛋糕,你们还会分吗?

2.小组合作,动手探究,表示?

折出纸片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老师事先为大家准备好的图形纸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折出这个图形的?,折好后的同学并说一说这个?是怎么折出来的。可以吗?开始!

师:做好了吗?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下你的作品。(展示3幅作品)

生:我把圆形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的部分为其中的1份,表示?。

生:我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的部分为其中的1份,表示?。

师:他的做法可以吗?(可以)在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平均分)

②画出线段的?(贴图)。

师:请看大屏幕,我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你能找出这条线段的?吗?

生:这一段是这条线段的?。

师:可以这一段吗?这一段呢?为什么都可以?

生:因为这其中的每一段都是由这一条线段平均分得来的。所以都可以表示?。

③表示出物体的?(贴图)

师:我这里有一把香蕉,你能找出香蕉的?吗?

生:把这把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1根,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把香蕉的?。师:一份是几根?(1根)这里的这把香蕉是几份?(4份)

师:那也就是说其中的1份占4份的?。也可以说是其中的1份是这把香蕉的?。师:我这里还有一堆苹果(12个)我们把这堆苹果看做是一个整体。你能找出这堆苹果的?吗?

生:把这堆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这堆苹果的?。

师:这堆苹果该怎么分?(平均分)要平均分,每份是几个呢?(3个)那我们一起来分一分吧,在课件中我用虚线来表示。请看,先平均分成4份,我们看到以一份都是3个。这是第一份,这是第二份,这是第三份,这是第四份。我取出其中的一份,这一份就是总数的?。这里的总数是谁?(这堆苹果)那我们就说,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堆苹果的?。

3.回顾发现?的过程,提出质疑

师:刚才我们通过份香蕉和分苹果,都找出了它们的?,想到这里,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师:老师有个疑惑,同样都表示?,为什么这里的?分得多,这里的?分得少呢?

生:因为这里的?分得对象、整体不一样。

师: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第一次分的是一把香蕉由4根组成;第二次是分12个组成的一堆苹果。

师:那也就是说,无论是分香蕉还是苹果,只要平均分的份数相同,那么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些物体的?。这里的这根香蕉是这把香蕉的?;这里的4个苹果为一份是这堆苹果的?。

4.小结单位“1”的概念。

师:看来不管是把像一个图形这样的一个物体或者把像香蕉或者苹果这样的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是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而这里的这个整体我们通常用自然数1来表示,把它叫做单位“1”。

5.理解?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里的?有的是表示一把香蕉的其中一份,有的表示一

分数的意义教案

课题一:分数的意义(一) 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人教版课本第60~6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 2、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正 确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 3、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类比、迁移 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单位“1”用分数的意义。 2、单位“1”的含义。 3、理解“整体”的含义,明确“1”在这里的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一个长方形,6个相同小物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提问:①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3个)②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每人 1)。 分得这个苹果的 2 (比2.指定一名学生用1米长的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是多少米。 3米长,比4米短)。

3.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分数。究竟什么叫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探索研究 1.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算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 (1)出示月饼图。提问学生: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21) (2)出示正方形图。提问:把这张正方形纸怎样分?分成了几份?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这样的3份呢?(41、4 3) (3)出示线段图提问: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1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这样的4份呢? 如果把1分米的长度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7份呢?107表示什么? 2、进一步认识单位“1”。 以上都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4个苹果、一批玩具、一个班的学生等。例如: (1)出示课本第86页的苹果图。提问: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一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2)出示熊猫图。提问:把6只熊猫玩具看作一个整体,平均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

分数的意义 慧芬 教学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单位“1”的意义,分数的 意义,并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利用广阔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渠道,了解分数产生 的背景。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 悦。 教学重、难点: 1、单位“1”概念的抽象和分数意义的归纳。 2、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出数,并板书(数)。 问:这是一节什么课呀?数学课数学课肯定跟数有关,这节课就来研究数。 2、1 问: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数,它的本领可大了,你想知道是几吗? (1 板书)1可以表示几?(板书:一个苹果等) 这还不算什么神奇,实际上你不管说多大的数量,我啊都可以用

“1”表示,信不信?我们来试一试。(板书:56人 47个等) 3、单位“1”,及与1的区别。 (1)这个神奇的“1”与平常的1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是啊,它不仅表示单个的物体,还表示56人 47个等等的 多个物体,象这样的多个物体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 (3)那你觉得单位“1”还可以表示哪些? 4、折纸 这纸也可以用“1”表示。对折,21表示什么?再对折,4 1。 (过渡:除了这两个分数外,你还知道哪些分数?) 二、 展开 (一) 单位“1”的教学 1、展示图。问:你能画一幅简单的图表示你喜欢的分数吗?或在老师的提供的5个图中任选一幅图表示出你喜欢的一个分数? 2、学生操作,师巡视。 3、同桌互说。问:你是怎么表示的? 4、汇报交流。问:你是怎么表示的?再问:把什么看作单位“1”? 说明(谁)占(谁)的几分之几?(板书) 5、完整单位“1” 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称单个物体,也可看作单位“1”。现在你知道单位“1”可以指哪些?一个计量单位除1分米外,还可以是哪些?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教案教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教 案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淮阳县刘振屯乡辛井小学吴林 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 有关的问题。 3、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教具准备:橙子一个,水果刀一把,一盒粉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一个橙子,指名要分给班里的两个同学,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么 分? (引导学生意识到要从中间平均分成两份) 2、教师演示不平均分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可不可以,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要 平均分。 3、提出问题:(1)每个人能分到整数个橙子吗?(不能) (2)每个人分到多少?1/2 (个) (3)引导学生认识到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都是用分数表示的。

4、引导观看课本上的插图,介绍古时候人们在测量时也遇到了不能正好得到整 数的问题。 5、概括总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 时常用分数表示。 大家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来进一步探究分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教学整体的概念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自然数1,让学生说一说在自己身边关于1的例子。 (2)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上讲台,让下面的学生用“1”说一说。然后教师走上前和这个学生站在一起,再让大家想一想能不能用“1”来说一说。 以此推广到班里的每一组或整个班级、整个学校都能看成是一个整体,都可用“1”来表示。 (3)出示插图1 的背面,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一个圆形)展示插图1,你能说说这里的1/4 的含义吗?(教师可作适当引导:把哪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了多少份,表示了几份) 插图1 插图2 插图3 插图2、插图3,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九一学校赵翠梅教学目标 1、在操作、探究活动中,逐步理解一个整体,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引出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3、提出要求: 师:从刚才的表现可以看出**班的同学们都很棒。呆会儿合作时,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再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可以吗? 二、分数的产生

1、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们一起聊到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师: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理解分数的意义 1.理解一个整体 (1)、找出各种材料的1/4。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材料,你能分别找到它们的四分之一吗?师:那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分一分、涂一涂,找出它们的1/4。然后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如何找到它们的1/4的。听明白了吗?(2)、汇报交流 教师进行规范: 生: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生:我是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条线段的1/4。突出整体: 师:这里的1/4是如何得到的呢? 生:我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师:这是他的想法,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 师:说得不错。只要把这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进行知识迁移: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公开课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中深刻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由整数1引入,揭示单位“1”的意义 1.板书数字1,提示单位“1”的概念。 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 学生回答 一群羊、一箱苹果、46人组成的一个班集体…… 师:对于数字1如此丰富的实际意义,数学家们就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2.寻找学具中的单位“1”。 师:请大家倒出你桌上信封内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把它看作单位“1”? 3.小结:像我们刚才所说,一个苹果这样的一个物体,一张长方形纸这样的一个图形,1分米这样的一个计量单位,以及由许多同样的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用单位“1”来表示。

二、研究分数的意义 1.操作学具,得出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研究分数的意义,肯定需要分数,但老师不提供分数给大家,我们研究要用的分数需要靠大家来创造。 ⑴请大家根据自己已掌握的分数的有关知识,分一分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呢? a.每人操作一种学具,说说所得到的分数及表示的意义,在小组内交流; 要求: b.小组交流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①只平均分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一根棉线而得出相应的分数的现象; ②有平均分8个正方形方块和12根小棒而得出相应的分数的现象; ⑷引导归纳,揭示分数的意义 师: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是怎样得到这些分数呢? 生:把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便得到了分数。 师:大家刚才平均分的一个圆、一张长方形纸……,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可以说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小学数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同学在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笼统、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自主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对策: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组织同学动手操作、动脑考虑,自主探索,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和启迪同学考虑。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 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局部。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

交流。 同学汇报所填写的分数,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左起第四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 (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3)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 拿12根小棒自已发明一个分数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假如老师要表示6根小棒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2. 教学“试一试” 同学在小组内说说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和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反馈交流时,教师请同学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 3.完成“练一练” 各图中的涂色局部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书上填空。说说

浓浓爱国情,莘莘学子意──《难忘的一课》语文教学实录

浓浓爱国情,莘莘学子意──《难忘的一 课》语文教学实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文本解读】 浓浓的爱国情意在本课多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几个字上表露无遗。文本看似浅显,但其实内蕴的那股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意如果无法得到彰显,那么,整堂课的教学必然走向失败。本课的教学不仅有了优秀的课堂设计,而且教师的激情显然每时每刻都在牵动着学生的心,引领着学生真正走进了一个爱国的殿堂。 【教学实录】 一、课前“知识快餐”,介绍背景 (著名爱国将领和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在美国考察期间,有一次,他和一名使馆人员去邮局往国内寄东西。邮局职员看了邮单后故意问:“你是哪国人?”吉鸿昌理直气壮地回答道:“我是中国人!”那职员冷笑道:“地球上已找不到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同行的使者却低声劝道:“吉先生,你为何要说自己是中国人呢?你可以说自己是日本人,这样就能受到礼

遇。”吉鸿昌怒不可遏,大声斥道:“你觉得中国人丢脸吗?我却觉得当中国人很光荣。”回到寓所,吉鸿昌越想越气,当即找到一块半尺来长的硬纸板,亲自用毛笔在上面用英文写了5个大字:“我是中国人!”无论是外出,还是出席宴会,他都把它佩戴在胸前。)师:看完了这个故事,我想,一定有很多同学,深有感触地对自己说道:“一定要做个豪迈的中国人”吧?但大家可曾思索过,在这个故事的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是一个多么可悲的时代啊!身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竟到了连自己的国籍都不能堂堂正正说出口的境地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上海外滩公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不能忘记“圆明园”那场空难性的烈火与洗劫,更不能忘记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这种种的种种,让无数的百姓颠沛流离,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当时,在我们的台湾,那里也正经历着一次空前的大劫难。 (出示关于台湾被日本人侵占后的背景资料。)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故事。《难忘的一课》便是其中的一朵小浪花。 (读题。) 情感的积淀是上好一节成功公开课的坚实基础,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0-62页 【课程标准摘录】 1.进一步认识分数。 2.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教学目标】 1、通过图1和图2,认识到分数产生的条件和必要性 2、认识单位“1”的丰富含义,知道单位“1”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能表示一些物体,并且会根据一句话判断单位“1”。 3、能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来解释一个具体分数的意义; 4.能结合创造分数的过程说出分子分母的含义,并且能说出一个具体分数中的分子分母的含义。 能力目标: 5.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和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中拟订教学的重难点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片,四个苹果。 【教学设想】 本节课第一个环节是通过图1学生理解分数产生的意义,然后再通过图2学生更加明白分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 第二个环节是通过平均分的过程,重点理解单位“1”的意义,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结合图2,说明单位“1”还可以是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包饼干。再结合“做一做”,学生理解单位“1”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使单位“1”的概念广泛化。接着通过老师讲解理解分数的分数单位。最后通过练习举例,学生更加了解分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法学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学生对折)和练习法 【评价方案】 1.通过评价样题和练习十第二题第三题完成目标2、3 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4 【教学流程】 一、了解分数的产生 教师:我们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但是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用“米”做单位,结果往往不是整数,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教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包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滨海园区恒兴小学杨忠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出分数: 师:同学们,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4个数字谜,想不想猜一猜?听仔细了。“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各打一个数(板书学生的答案) 师:还认识它们吗?是什么数? 2、引入: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大家有信心学好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理解意义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组图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好,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完成例1,填上分数。 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点多媒体) (2)追问:你能说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吗?(点多媒体)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提问: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是其中的几份? (3)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4)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多媒体出示,板书) (5)提问:①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点多媒体) ②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③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多媒体出示)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多媒体出示) 指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多媒体出示) 2、教学试一试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好,我们交流一下,我请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这个分数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完成“练一练” (1)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作业纸上填空。 (2)好,我们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想的? (3)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练习巩固,深化意义 1、练习六第1题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_教学设计蓝天杯一等奖作品_优质赛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2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材简析:《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又学习了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单位。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能结合单位“1”描述具体分数的意义。 2.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 3.学生在用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过程中,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概括分数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展台、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单位‘1’” 1.揭示单位“1” 从数学游戏《说“一”不“二”》开始,分别从“1个桃、1米长的绳子、1群牛和一群学生”四张图片出发,让学生在游戏中比较、总结,从而引出单位“1”。 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也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们都叫做单位“1”。

2 . 初识单位 “1 ”之后,让学生自主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做单位“1”。 二、借助单位“1”理解、归纳“分数的意义” 1.出示: 提问:这里两幅图可以看做单位“1”吗? 学生口答。 提问:相应的若干个个单位“1”可以用几表示。 接着出示: 提问:这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数表示?这是什么数?它表示什么? 2.在比较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比较:这两幅图单位“1”以及表示涂色部分分数,谈发现。并说说对这里 的 4 3 的理解。 这两幅图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涂色表示的是其中的3份,所以 用分数 4 3 表示。 小结:单位“1”不同,涂色部分都能用相同的分数表示。 3.在例题中强化分数的意义 在例1的具体图中发现具体的分数,并说相应分数的意义。

难忘的一课(公开课教学设计)

23《难忘的一课》教案 兴华小学张双爱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结合背景资料和文中的描写,体会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时的心理感受,并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3.结合文章内容,体会作者难忘的情感。评论 学情分析: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五年级学生对语言有比较高的感悟能力,能体会到字里行间作者表达的感情。但是,对台湾的那一段历史不太了解。 重点难点: 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难忘的情感。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曾经学过的有关台湾的课文吗?对台湾你有哪些了解? 在谈话中,让学生谈出有关台湾的美丽风光以及台湾人民盼望回到祖国怀抱的热烈愿望,为下文的学习做好感情铺垫。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正是发生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故事。曾有一位船员,他在这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堂令他终生难忘的一堂语文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高雄真挚崇高火热闽南语诸葛亮光复 /2、出示主要内容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以后,()在(),见到()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的深厚感情和()的民族精神。 三、精读课文,在台湾光复的背景下理解情感 1、同学们,课文中有一句话出现了三次,是哪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这三次分别在哪里出现?请拿起笔在书中用线画出来。 3、学生汇报 (1)ppt出示: (2)齐读

(3)这三句话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第一次是台湾老师认真、吃力地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第二次是我和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一遍一遍地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第三次是我握着老师的手激动地回答“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4、研读第一次 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在第一次。 (1)①台湾教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 “一笔一画”是什么样子呢?找同学来表演一笔一画 同样是一笔一画,有什么区别吗:? ②从一笔一画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为什么写的吃力?请用课文中语言回答。(因为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理解光复。(出示台湾光复资料)ppt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4年日本侵略朝鲜并向中国挑衅引发“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而遭到失败,于1895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被日本侵占整整统治了五十年!在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他们采取军事占领、民族压迫、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种种措施奴役人民群众,让中国人民蒙受了巨大的耻辱,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才被归还中国。 (3)被日本统治的50年,日本人为什么不准许台湾人讲国语? (4)日本人的阴谋诡计能够得逞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不能,因为台湾人民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的文字;从“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和真挚的心。”感受到的)(5)50年啦!才重回祖国怀抱的激动!都凝注在笔端(反复朗读) 怎么读好这句话?(不对,他们初学国语,国语不太熟练,怎会读得如此流畅?读得好,就是这样,吃力地,生疏地,但非常认真的!) 师引读:50年没说这样的话了——。 女生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引读: 50年了,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说中国话了。 男生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引读:50年的耻辱,现在终于能这样痛快地说出来了。 全体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引读:50年,风雨飘摇的50年啊,台湾的人民过着的是怎样的日子啊,如今终于光复解放了,心情怎能不激动?再读。 全体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5、研读第二次 (1)请同学们说说第二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想想孩子们为什么一点儿也不觉得意外?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教案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淮阳县刘振屯乡辛井小学吴林 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 关的问题。 3、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教具准备:橙子一个,水果刀一把,一盒粉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一个橙子,指名要分给班里的两个同学,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么分? (引导学生意识到要从中间平均分成两份) 2、教师演示不平均分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可不可以,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平均分。 3、提出问题:(1)每个人能分到整数个橙子吗?(不能) (2)每个人分到多少?1/2 (个) (3)引导学生认识到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都是用分数表示的。 4、引导观看课本上的插图,介绍古时候人们在测量时也遇到了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问 题。 5、概括总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 表示。 大家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来进一步探究分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教学整体的概念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自然数1,让学生说一说在自己身边关于1的例子。 (2)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上讲台,让下面的学生用“1”说一说。然后教师走

上前和这个学生站在一起,再让大家想一想能不能用“1”来说一说。以此推广到班里的每一组或整个班级、整个学校都能看成是一个整体,都可用“1”来表示。 (3)出示插图1 的背面,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一个圆形) 展示插图1,你能说说这里的1/4 的含义吗?(教师可作适当引导:把哪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了多少份,表示了几份) 插图1 插图2 插图3 插图2、插图3,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4)引导学生理解:整体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所以平均分的份数相同时,每份不一定一样多。如:4支粉笔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盒粉笔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如果把这两个整体都平均分成相同的份数,那么其中的一份一样多吗? 教师说明: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5)课堂展示:你还能想出其他关于“整体”的例子吗?(鼓励学生多说一说) 2、概括分数意义。 (1)理解分数各部分的含义 提出问题:你能说出分数中分数线、分母、分子的含义吗?同桌讨论一下。 以3/4为例。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3 ……分子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4 ……分母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2) 概括分数意义。 老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单位“1 ”)可以很少,也可以很多。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案

《分数的意义》 导入: 一、创设情境,温故知新 谈话: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个猜谜游戏,好吗? 师:用以下成语各打一个数。 一分为二(1/2)百里挑一(1/100) 七上八下(7/8)十拿九稳(9/10) 同学们,真厉害。 那(1/2、1/100、7/8、9/10)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数呀?那关于分数,你都知道些什么?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瞧: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说出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口答 师:说的真好,同学们,你们发现第4副图与其他3副图有什么不同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ok。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请你来说。 生回答。 师:的确是,一个月饼它是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它是一个图形,一米是一个计量单位,6个圆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平均分。(板书1)小结: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三、内化提升,达成共识 师:这里的1和我们以前学过的1有什么不同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看来呀,单位1可真神奇,那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1呢?

说的真好。 师:我们刚刚写出的这些分数,都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表示其中的几份呢?接下来,请大家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合作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合作要求: (1)小组合作时,组长要合理分配组员的任务,负责记录的同学要认真填写活动表格。(2)各小组试着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并填写在表格中。 (3)活动完成后,组内的同学要互相说一说,每个分数是如何得到的? 你能结合刚才的例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叫做分数? 教师小结: 同学们总结的真好,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四、学态检测,拓展训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难忘的一课

《教材理解》 所谓“难忘”,指印象深刻,难以忘怀。本文叙写的是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和孩子们上了一堂语文课,为什么令他终身难忘?联系课文内容可知,这一课有着特定的时间(抗日战争胜利后)、特定的地点(台湾高雄市郊外)、特定的内容(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特定的感受(充满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思)。因此,“难忘”是解开本文的关键。 本文采用了双线并行的结构方式: 一是以方位转换来展开故事:先写“我”在高雄郊外见到一所乡村小学,接着写“我”来到教室窗外,随后写“我”走进教室,再就是参观小礼堂看中国历代伟人像。市郊小学→教室外→教室内→小礼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序次井然。 二是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贯穿全篇,这句话前后三次出现,实际上成为抒情脉络,一层进一层地叩击读者心扉。 上面两条线其实不能视为“并行”,方位转换是便于展开故事,同一句话前后三次出现才是文章主线,也是“难忘”的根本原因-- 这句话第一次出现是“我”看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抗战胜利了,日本军国主义统治垮台了,所以能教学祖国的语言文字,特地选用这一句,充分体现了师生们诚挚的爱国之情。 第二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是“我”走进教室,跟着师生们一起诵读。“我”是一个普通船员,长期漂泊异国他乡,胸中郁结着怀念祖国的情思。现在,在教室外听到师生诵读这句话,走进教室仍在学习这句话,仿佛一股热流涌进心中,情不自禁地跟着师生诵读起来,传达了“我”和师生们的共同心声,有着一样的爱国之情。 第三次则是“我”在学校的礼堂里,看到中国伟人的画像后,紧紧握住那位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因为台湾“光复”了,中国的伟人画像得以张挂出来,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过去是难得一见的,此时此地,此境此情,自然无法抑制,终于迸发出来,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了。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三次出现,开始是偶然听到,中间是交融一体,后来是喷涌而出,它犹如一根红线贯串全文,织进了“我”和台湾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织进了深厚的爱国情思,这一课所以“难忘”,正是难忘在这里。 因此,抓住“难忘”,紧扣三次出现的同一句话,就提纲挈领、百毛皆顺,可以水到渠成地加深理解了。重点优化 《难忘的一课》(第十册)是一篇讲读课文。不少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紧紧抓住贯穿全文的关键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指导学生阅读,并获得了成功。但我想。假如学生凭着自己的直觉思维,对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愿意带着课题走进课文呢如果学生真的有了这种需要,我们不防就此一试,即从课题入手,就学生的阅读过程而构建教学过程。 先分析课题:中心词“一课”――言事;题眼“难忘”――传情。由课题可知,课文集叙事抒情于一体。再从教与学方面来分析:教者看到课题会推测,文章叙述了什么事抒发什么情学生读了课题,至少会产生如下猜想:这“一课”讲了哪些事为什么这“一课”令作者终生难忘综上所述,依据文情和学情,可以形成这样一条教学思路:紧扣课题,构建三个板块,指导学生阅读。 [点评:阅读教学从何处入手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文章中去,有利于学生快速有效地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上文提出的“指导学生阅读”,其用心也在于此。] 一、感知难忘事 1.检查预习后提问: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什么地方作者经历了什么事 2.让学生速读课文,分别找出“上课”和“下课”的有关段落,并想想这两部分各讲了什么事(学习祖国文字和参观小礼堂) 3.让学生再读这些段落,然后讲讲这两件事。 [点评:第一个板块的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重在让学生“感知”难忘的事情。环节2的教学,渗透

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公开课教案和板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公开课教案 和板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公开课教案和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地图 祖国的板块上,有个美丽而独特的地方,台湾省找到位置了吗? 引入交流:想了解台湾吗??老师介绍台湾的富饶美丽、特殊地理、久远历史、当前局势、 导入课文:日本侵略者曾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不仅在中国大陆横行霸道八年,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等无数大血案,而且侵占并血腥统治了台湾整整50年。我们今天要读的课文就是在台湾刚刚光复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板书课题:23难忘的一课 2、结合文前提示和相关资料自主研读课文。

(1)齐读课题:从课题你们读出什么?“这一课”到底怎样的“难忘”? (2)读出主见:用自己最想用的方式与策略读书。注意读准3个生字。 (3)互助研读:学生在充分自读基础上同坐研读讨论。 3、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和谈谈初读课文体会。 4、质疑交流:主要提出读中疑惑不解的问题。如,作为一个教师,为什么连自己祖国的文字都不会写?这么简单几个字,作者为什么坐进教室跟着读?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到底表达了他们什么样的感情? 二、切入关键句子,体验“难忘”之情。 谈话导入:刚才同学们质疑水平非常高。有一个句子贯穿全文,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你们会写会读这句话吗? 1、一生演板写句子——体会老师板书的吃力。 要求:请你像台湾教师一样来写这9个字。应该怎样写?学生反复朗读文中句子体验:“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为什么会这样?(结合第11自然段,由学生借用资料说背景,老师点拨——当时日本侵略者在台湾实行血腥的统治,不准台湾人民说国语,要台湾人民当忘国奴)面对这个情景,你们有什么话要说? 2、一生尝试读句子——体会师生朗读的认真。

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及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思维品质的深刻性。 3.情感目标:通过分数的意义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合作意识,体验数学和生活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分数的产生 师:上课生:老师您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今天我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心里特别高兴,你们呢?生: 师:同学们,请看这段录像(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刚才两个小朋友的身高能用整米数表示吗?(不能)他们分得苹果的个数会是整数吗?(生:不会)。师: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了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分数)二. 分数的意义 (一)回顾前面学过的分数的相关知识

师:以前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板书: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点击课件) 师:分数的意义中“”是什么??? 生:每份是它的1/4 。 再看,把这个正方形图平均分成了几份?生:(平均分成了4份)师:每份是长方形的几分之几?生:(每份是它的1/4)。师:这3份又是它的几分之几呢?生:(是它的3/4)。师:很好。 以前我们也学过把一个计量单位(板书: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请看,我们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了几份?(生:平均分成了5份)。师:每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生:每份是这条线段的1/4。这4份呢?生:剩下的4份是这条线段的3/4。师:很好,同学们对已学过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练习。(全班行动,教师示范) (二)香蕉图的教学 师:表现真好,同学们已经会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了。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点击课件)水果店里的一堆水果, 商店里的一批玩具,天空中飞翔的一群大雁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能用分数来表示。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香蕉图,(点击课件)这里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抽生答)

《难忘的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23* 难忘的一课 上课教师:刘爱华年级:五年级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3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2、抓住文中三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朗读、理解,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3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三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朗读、理解,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背景,从文中找到重点句子品析,理解这一课让作者难忘的原因。 教学准备: 1、教具:小黑板、学习辅助卡。 2、预习:(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词语,熟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2)再读课文,想一想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熟读课文,在读不懂的地方作上“?”,并试着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4)回想在这一学期的语文学习中,让自己难忘的一篇课文是什么,为什么? 一、导入揭题 1、教师简介时代背景: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4年日本侵略朝鲜并向中国挑衅,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惨遭失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一共勒索了中国两亿三千万两巨额白银。其中,台湾被割让给日本,被侵占统治了整整五十年,侵略者采取军事占领、民族压迫、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措施奴役人民群众,让中国人民蒙受了巨大耻辱,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才归还中

国。本文写的就是台湾刚刚光复时的事情。 2、板书课题,齐读。 二、明确学习目标(在过渡语中和学习反思时明确。)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出示学习要求(一):速读课文,读准字音,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填空:主要讲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境,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画像)的深切感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认读本课生字:闽、诸 (2)指名完成填空,齐读。 (3)完成当堂训练1。 (二)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过渡语:质疑:同学们,这一课在作者眼里是难忘的一课,是因为最难忘一句话,这句话是哪句话呢?(指名回答:“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一共出现三次。) 1、出示学习要求(二):(1)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勾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并想一想这句话每次是在文中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品析第一次出现: 答案预设:①指名读句子。(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②质疑:a.这位老师写字时的词语给你印象最深?(一笔一画) b师生练写这几个字,然后谈写的感受。 C师:为什么台湾老师要一笔一划地写,写得那么认真,写得那么吃力?(因为日本人实行奴化教育,台湾“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玉溪小学韩芬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教材第61~62页,练习十一部分练习。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五、教具准备: 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12根小棒等。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出示一个苹果后,谈话:我要把这一个苹果分给两个同学,使两个同学得到的苹果同样多,你们说说我该怎么分呢? 生:可能会说平均分成两半,一人一半。 师:也就是说,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2份,每人吃其中的一份,我们就说每人吃了多少个苹果呢?(课件出示)

生:1/2个或半个。 出示圆片,引出1/4这个分数。(复习分数有关的知识) 师:同学们,对于分数,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学习了,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你们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涂色的部分吗?(1/4)师:你是怎么想到用这个分数来表示?(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那你还知道这个1/4中的“4”是(分母)“1”是(分子)“—”(分数线),同时板书各部分的名称。通过刚才的考查,我发现同学们对分数的有关知识掌握得还不错,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分数的意义。揭示并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1 .认识单位“1”。(1)动手操作表示一个物体的1/4。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活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你能分别表示出它们的1/4吗?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你打算怎么做?把你的做法和大家分享一下。(交流做法)(学生若无从下手,教师可提示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来表示它们的1/4)(学生动手操作)。师:现在请同学们把你表示出来的1/4展示给大家看一下,同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得到它们的1/4的?(3分钟)(2)动手操作表示一些物体的1/4。师出示P61页下方的香蕉图和面包图老师:黑板上的这些图,你能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1/4吗?同学们先同桌交流你怎么表示。(学生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师:现在请同学上讲台,在图上圈画并说出你是是怎么想的。(学生边画边说:把4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一根就是它的1/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