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海洋产业结构的分析

关于海洋产业结构的分析

关于海洋产业结构的分析
关于海洋产业结构的分析

100801132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加快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九十年代,海洋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长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中国的海洋经济已经形成12个主要产业:海洋渔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水利用业、海洋造船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

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迅猛,我国在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海洋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洋经济增速显著。1980年全国主要海洋产业值为80亿元人名币,1990年为438亿元,1995年为2460亿元,1998年为3720亿元;2001年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为31964亿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洋产业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大体上每10年翻两倍。2009年三产业结构之比为6:47:47,大致呈现三、而、二、一的产业结构,可见我国的海洋产业结构在向良性方向发展。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某研究表明:海洋渔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是:滨海旅游业、海洋电力、海洋造船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等;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是:海洋造船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化工业等;海洋矿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是: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等;海洋盐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是:海洋矿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等;海洋化工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是: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业、海洋造船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矿业和海水利用业等;海洋生物医药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是:海水利用业、海洋造船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业、海洋矿业、海洋交通运输业。

虽然中国的海洋经济总体水平在世界海洋国家中处于中上水平,但目前人处

于快速成长期,一些海洋产业在国际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海盐总产量和沿海主要港口全年吞吐量蝉联世界第一。海洋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见成效,区域海洋经济与布局不断优化,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水平日益提高。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但同时我国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海洋经济总体是落后的。我国的海洋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海洋结构仍不合理,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还不平衡,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依然较低,海洋经济受海洋灾害影响仍然较大。在传统海洋产业中,存在着技术改造问题,需要提高其产业化水平,特别是在海洋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海洋捕捞业,海盐业的生产受自然隐私影响较大,生产中科技含量也较低。干口和海上运输综合管理水平还有待加强。同时我国海洋产业还存在的问题有:海洋新兴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我国海洋产业总体发展较快,但存在产业部门和地区间的不平衡;主导产业不明确;海洋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和“低度化”倾向明显。

总之,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协调工作,尚未形成有力的机制,海洋产业还没有拜托资源消耗型的产业格局,行业间用海矛盾加剧,海洋开发的整体效益差,海洋产业技术不配套,总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10年以上,海洋产业投入大、综合效益高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尚未引起高度重视。

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附件1: 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规划》,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努力打造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双引擎、以现代制造业和基础服务业为双支撑、以都市型工业和现代农业为重要补充的产业格局,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实现首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进退有序、松紧结合”。按照首都功能定位的要求,积极发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端产业,推进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的有序退出;研究探索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引导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综合运用产业、财政、规划等政策措施,建立“松紧结合”的政策引导体系,促进符合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加速发展。 “自主创新、循环集约”。按照建设创新型城市和节约

型城市的要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以创新带动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和首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坚持循环经济和集约发展,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扬长避短、重点突破”。紧紧围绕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扬长避短地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将科技、人才、文化、信息、区位、市场、总部等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发展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根植北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产业融合、功能提升”。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带动首都的工业结构调整,推动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提升区域服务功能,使北京不仅成为国际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转移的承载地,更要积极成为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承载地。 “深度开放、双向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外各种所有制经济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双向服务”,一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服务功能,改善服务环境,更好地为中央和全国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吸纳和争取中央在京资源,为首都产业的发展服务。 “明确定位,协调发展”。首都功能核心区着重发展金融、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发展科技研发、体育休闲、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扩大总部经济规模;城市发展新区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和为生产、生活

最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一、大庆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近些年,随着大庆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两头两尾”工程为突破口,助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2014—2018年间,大庆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360.5亿元增加到390.1亿元,增加了8.21%。其中种植业产值增加了15.1亿元,达到171亿元,增长了9.68%,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基本维持在43%左右。2018年与2014相比,种植业表现出“三减一增”态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减少4.5万公顷,其中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种植面积减少3.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减少121.2万吨,油料产量增加1.5万吨,蔬菜产量减少64.6万吨,可以看出在减少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蔬菜产量的同时种植业效益大幅提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明显。林业产值增加了3.7亿元,达到7.1亿元,增长了108.82%,增长最快,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82%。林业完成植树造林减少5.1万亩,实现产值确增加3.6亿元。渔业产值增加了8.7亿元,达到18.6亿元,增长了87.88%,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从2.75%上升到4.77%。其中水产品产量

从9.6万吨增加到11.8万吨。畜牧业产值仅增加了1.4亿元,达到190.3亿元,增长最慢,仅增长了0.742%,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从52.4%下降到48.78%。服务业增加0.7亿元,增加了29.17%(见表1)。 二、大庆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困境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缺乏动力。一是相当一部分农民对种植结构调整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是玉米种植户长期耕种玉米,对玉米形成了长期的技术依赖和政策依赖。二是大庆市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研发主要围绕玉米作物展开的,针对其它农作物的生产配套设施都相对落后,为其它农作物构建的服务体系也不完善,难以支撑大规模大批量的种植业结构转型。三是种植业结构优化需要大量的成本,既包括技术、肥料、农用机械设备、果蔬大棚、冷库及改种其它农作物相关显性成本的支出,又包括改变现有生产模式带来的隐形成本。四是农村金融部门融资门槛较高,农户很难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二)畜牧业发展受阻于环境制约。近年来,大庆市畜牧业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两牛一猪一羊三禽”为主导的养殖格局,但仍存在来自环境和技术的制约。一是对空间环境的约束压力正在逐渐增大。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导致粪便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按照不超过土地承载粪污能力总量的30%要求,一些地

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 【法规类别】国家产业政策 【发文字号】国发[2005]40号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05.12.02 【实施日期】2005.12.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 (国发[2005]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已经2005年11月9日国务院第1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 制定和实施《暂行规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

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责任制,狠抓落实,按照《暂行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制订具体措施,合理引导投资方向,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和修订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相关政策,切实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家发展改革、财政、税务、国土资源、环保、工商、质检、银监、电监、安全监管以及行业主管等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机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增强产业政策的执行效力。在贯彻实施《暂行规定》时,要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务院 二00五年十二月二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社会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新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探析

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探析

[摘要]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要内容。当今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到“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已是国家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唯一出路。本文借助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通过实例分析,探寻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战略 城市经济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变革中求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将《孙子兵法》与正处于产业转型与变革时期的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探寻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即“读古人的书,做当今的事”是十分必要的。 一、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就是说:筹划周密、条件具备就能取胜;筹划不周、条件不周、条件缺乏就不能取胜。使命和远景的确定,目标体系的建立,战略方案的制订会为城市的产业转型与资源的重新配置规划明确的方向。因此为城市的产业转型制定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发展战略的基础:“修道保法” “修道保法”,是指要明确使命与目标,并建立一套确保使命与目标实现的机制。 在产业结构转型上以韩国经济的发展为例,其中经转型后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韩国为规划和发展文化产业,于2001年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该院每年可得到政府 5000万美元的资助。在法制建设方面韩国政府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法》、《设立文化地区特别法》等项法规。近些年又陆续对《影像振兴基本法》、《着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做了部分或全面修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法律法规保障。 可见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其根本就是要促进技术与知识的发展与创新。因此引导产业结构转型也该有相应的政策、法律、措施来保障。 三、发展战略的核心:“知己”

(完整版)东莞市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东莞市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东委发[2009]7号 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探索转型发展之路,2009年4月16日,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重点方向以及主要措施。 一、深刻认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30年来东莞走的是一条典型的传统发展道路,尤其是集粗放型增长与外源型主导为一体的产业结构,带来了土地、人口、资源、环境等难以为继的突出问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东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核心任务,今天不主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明天就会被产业结构所调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加深,东莞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抗经济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凸显,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同时,金融危机客观上带来了市场优胜劣汰的机会,利用时机重新洗牌,就能越洗越强。因此,我们必须坚定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心,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创造性地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团的讲话精神,强化机会意识,抓住国家政策更加有利、国际原材料大幅下跌和企业转型升级主动性更强、空间更大的时机,发挥我市软硬实力较为

雄厚的优势,继续坚持“四个忍得住”,下大气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矢志不移地抓转型升级,坚持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努力稳定加工贸易的增长,着力加快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再创竞争新优势,既为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努力,又为今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全市产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完成之日,就是东莞经济脱胎换骨之时,从而实现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的目标。 二、全面把握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和目标 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为指引,以省委省政府“三促进一保持”的决策部署为工作重点,以产业规划统领结构调整,以帮扶重点企业夯实产业基础,以企业转型带动产业链延伸,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强化产业关键缺失项目招商,稳步推进低附加值项目有序转移,优化调整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确保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双转型。 目标要求: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力争用10 年左右的时间,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并转”、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度重化工业“两翼齐飞”、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产业发展转入自主化、高端化、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的轨道,实现三次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2011年长沙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推动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长沙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第三产业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在推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吸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长沙市第三产业在总量、结构及竞争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已成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长沙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一)第三产业经济总量超2000亿元。2011年,长沙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1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增速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39.4%,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78.64亿元,增长12.4%;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65.14亿元,增长10.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52.83亿元,增长11.5%;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3.35亿元,增长7.2%;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92.21亿元,下降4.1%;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27.35亿元,增长15.7%;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96.02亿元,增长12.6%。 (二)第三产业税收收入突破300亿元。近年来,长沙市第三产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创造了大量的税收收入。2011年第三产业税收收入达313.98亿元,比上年增长35.5%,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占全市税收收入的比重达34.7%,比上年提升1.9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是第三产业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2011年分别实现税收收入95.63亿元和77.6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7.2%和40%。 (三)第三产业成为就业的重要渠道。第三产业具有行业种类多,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于一体的产业优势,可以广泛提供各种就业机会,吸纳从第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大批富余劳动力,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由于就业领域广阔,可以容纳不同知识层次的劳动力,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大幅增加。第三产业已成为开拓劳动就业渠道的产业依托,承接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载体。2010年长沙市第

海洋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新世纪以来,海洋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资源价值日益凸显,海洋成为全球竞争新的焦点,由此海洋战略被推到从未有过的高度。舟山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核心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海洋经济增速一直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出2435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69.8%,在全国地市中比重最高,已成为海洋资源最丰富,海洋产业最齐全的地区,初步形成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在这里我们试图从舟山海洋经济的核心环节――产业结构分析入手,在深入研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助推产业发展。 一、舟山海洋产业结构的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舟山凭借优良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海洋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渔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提高,海洋水产品产量、产值、出口等一直保持全省第一位;水产品精深加工规模继续扩大,船舶工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竞争力增强;海洋运输、港口服务、滨海旅游等产业增长幅度均超过10%。2014年三次产业比重为9.9∶42.1∶48.0。海洋产业门类齐全,形成了各业互促共进、有序推进的新业态。从各产业具体情况看又呈现以下特点。 1、海洋渔业产业链拉长、转型加快 近年来舟山加快了渔业结构调整,通过淘汰落后渔船,改善生产设备,产业结构优化。2014年海洋渔业产量达166.9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出182.5亿元。远洋渔业发展迅速,作业船只达到450余艘,已经形成国内一流的现代远洋船队,无论是数量、技术装备、生产能力都位居全国前列。渔业产业结构呈现出由捕捞向养殖、由近海向深海远洋、由产销为主向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趋势。水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高,目前全市拥有水产加工企业200多家,单冻虾仁、烤鳗生产线、蟹肉罐头等上百条现代化生产线,水产精深加工比例达47%,水产品出口占全国的9.5%左右,初步形成集养殖、捕捞、储运、加工、商贸、网上交易平台、出口、休闲渔业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2、船舶修造业规模扩大、质量提升 2014年实现船舶工业总产值762亿元,约占全市工业的46.9%,占全省、全国船舶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62%和13%,全市造船完工量676.6万载重吨。手持订单1882万载重吨,总体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近年增幅有所趋缓。造船周期明显缩短,目前能够制造常规船型外,还能制造大型原油轮、大型液化气船、大型冷风集装箱船、滚装船等技术含量高的船舶,船舶产业集群化已经形成,涌现了金海湾、扬帆、中远船务、日本常石等国内知名大型船舶企业。造船能力正朝着大型化、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并开始向海工产业拓展。 3、港口物流发展迅猛、辐射增强 2014年舟山港域货物吞吐量达到3.5亿吨,是我国十大港口之一。目前港域有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1个,其中2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深水泊位5个。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内外开放的港口体系,货物吞吐量持续增加,石油储存,煤炭、铁矿石中转发展迅速。海运能力不断壮大,目前共有海运企业274家,海上运力达到543万吨。港口辐射增强,从传统的装卸、转运业务逐步向加工仓储、配送、提供信息服务等高附加值综合物流延伸,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4、海洋旅游特色鲜明、档次提高

2019年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后发展地区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必须只有奋力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对科技创新作出全面部署。xx作为后发展地区,经过上个世纪未国有企业改制,大部分国有工业企业被民营企业所替代。民营企业结果多年的发展,在管理模式、工业技术、产品换代等方面,随着工业高速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从全国的范围来看,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全国工业平均发展水平,很多企业产品单一,创新能力差,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低,企业生存困难,市场竞争力弱。纵观这些企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根本原因仍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低。 一、后发展地区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 为了找准后发展地区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后发展地区72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只有4%的企业生产拥有自己发明专利的产品;35%的企业生产传统产品,31%生产外来引进产品,30%直接贴牌代加工。4%生产自有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在国际国内同行业知名度极高,皆是同行业龙头企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部分企业家极为重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他们重视创新人才的收集和培养,都建有专门编制的产品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每年都

有2-3个新的发明专利和3-5个实用新型专利推出。在与企业家交谈中,我们发现他们即有很大的抱负誓做第一,又有敏感的危机意识不断的通过科技创新去保持自己领先同行的地位。他们都深刻意识到科技创新是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首要前提,并付之于坚定不移的行动中。结果是创造了自己品牌,占领市场,影响市场,很快在几年间完成了跨越式壮大发展。另外96%的没有生产拥有自己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在与企业家的交谈中,感觉到相当一批企业家还是认识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他们创业的初衷仍是与盈利赚钱自足为目的,尽管这种想法在企业初始发展期为积累资金是于情于理可以认可,但相当一批企业在完成初始资金积累后,企业家并没有采取抓住时机,积极拓展谋求发展的态度,而是仅看眼前利益,满足现状,不敢或推迟科技创新的步伐,企业过分的强调了科技创新投入的人力、资金、市场开发的风险,不了解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不了解市场未来的变化,不善于借助国家对科技创新支持力量去帮助企业进行跨越式发展,结果始终停留在被动落后市场一步的境地,很多年来挣扎在市场竞争边缘。总结起来,就是明知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就是下不了决心走出这一步。 (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确立 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后发展地区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据统计,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只有0.76%,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有科技研发活动的企业仅为38.7%,设立研发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的必要性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比改革开放时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目前仍要继续优化。总体上说,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逐步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过去单一的变为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农产品结构和质量问题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明显上升,并且表现出农产品需求多样化的特点。面对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迫切要求农业生产从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向适应优质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转变,从追求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 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我国加入WT()后,农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来安排农产品的生产,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生产资源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有利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从目前看,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依靠增加农产品数量或提高农产品价格来增加收入的潜力已经不大。而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发展名特优新产品,一方面可适应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4.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农业资源一方面相对短缺,过度开发利用,另一方面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挖掘资源利用的潜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就可以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则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由于各地的条件不同,农业产业结构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一般说,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 要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能局限于本地市场,而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不仅要瞄准农产品的现实需要,还要研究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便在未来的市场变化中抢占先机。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变化趋势的研究,逐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反应灵敏的信息

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变迁浅论

2009年第4期 山东社会科学 No.4  总第164期 S HANDONG S OCI A L S CI E NCES General No.164 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变迁浅论3 姜旭朝 毕毓洵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摘要] 建国以来,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经历了海洋产业恢复发展期、海洋产业曲折前行期和海洋产业大发展时期。通过海洋三次产业对海洋经济和国民经济重要性的长期比较,长 期看,三次产业对两者的重要性明显不同,其中第一产业最大程度的体现了这种不同,其次是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则相对较少。 [关键词] 海洋产业;结构变迁;海洋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09]04—0078—04 中国海洋产业的研究在1988年以前主要以单个海洋产业的研究为主,并且没有公开出版过有关整个海洋产业的著作。直到1988年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情报研究所《中国海洋年鉴》编辑部编辑、海洋出版社出版的《1986中国海洋年鉴》,才首次较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海洋产业当时的状况,而且是以资源介绍为主。1996年,由曾呈奎、徐鸿儒、王春林等编辑的第一版《中国海洋志》,其产业篇从事件和成果上,分阶段、详细地描述了1995年以前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历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 B/T20794-2006),海洋三次产业的分类标准:海洋水产业为海洋第一产业;海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水利用业为海洋第二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 中国海洋产业结构的变迁,以时间为序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海洋产业恢复发展期(1949—1957年)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中国海洋各主要产业的目标在于恢复生产。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中国海洋产业在恢复的基础上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个时期,海洋第一产业主要是海洋水产业,而海洋水产业主要是海洋捕捞;第二产业主要是海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盐业、船舶制造业,其中,海水产品加工业和海洋盐业占到第二产业的80%以上;第三产业则是海洋运输业。 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海洋三次产业都处于快速恢复发展期,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从0.823、0.774、0.004亿元分别增长到2.688、3.316、0.264亿元,增幅为226.7%、328.3%、4980.9%,年均增长率为16.0%、19.9%、66.8%,其中,第三产业由于基数小而涨幅较大。这个时期,海洋三次产业的比重是“二一三”格局,而且第二产业份额不断扩大,三次产业的比重从1950年的50.14%、49.50%、0.35%发展到1957年的36.38%、58.94%、4.67%。 建国初期,海洋第一产业比重较大。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渔民获得了生产工具和渔业贷款,加之渔业资源相对丰富,渔业捕捞迅速恢复,产量不断增加。但海洋捕捞的作业船只以木质非机动船为主,生产效率不高,沿海地区因经济发展以温饱为目标,海水产品的市场需求不高,水产品价格也由国家计划控制、定价偏低,因此虽然第一产业增加值在不断上升,但产业比重却呈下降的局面。 海洋第二产业在这一时期占比较大,主要归功于海洋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由于政策的支持,政府投资兴建了大量的冷藏设施,而且海洋盐业和船舶制造业的增长,使得这一时期海洋水产品加工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海洋盐业对资金和技术的 3收稿日期:2008-08-22 作者简介:姜旭朝(1960-),男,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毕毓洵(1981-),男,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研究

海洋产业结构是指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海洋产业内部产业结构具有自身的特点,伴随海洋开发能力的提高,海洋产业也应该有一个从低级利用到深层次开发的结构升级过程。 一、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仍然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但经过一系列的结构调整后,已经呈现出不断优化升级的迹象和趋势,出现了由“资源开发型”向“海洋服务”的转变。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状况总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海洋产业门类较为齐全,滨海旅游业发展迅猛 我国海洋资源类型丰富,为各类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资源条件。我国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发展海洋经济,我国海洋产业已形成以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开采业、海滨沙矿业、沿海造船业、滨海旅游业等海洋主要产业为基础的门类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其中,海洋渔业(包括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始终保持占总产值30%左右,是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业虽然年平均增长速度在48%以上,较其他产业发展最快,但由于起点不高,所以在海洋产业中所占份额并不显著。在海洋产业结构中,从总产值看,海洋渔业所占比重均为最大,为29.6%,居首位,是第一大海洋产业。处于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是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总产值分别占26.2%和19%。因此,传统的三大主体海洋产业的地位即海洋捕捞、海洋交通运输和海洋盐业逐渐被新的三大主体产业即海洋水产、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所取代。这新的三大主体海洋产业总产值约占全部海洋产业总产值的80%左右。 目前我国由海洋水产、海洋运输和滨海旅游三大产业为主体的海洋产业结构,与世界海洋四大支柱产业(即海洋油气、滨海旅游、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的构成是基本相符。此外,我国海洋产业中的海洋水产产量、海盐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造船量居世界第三位,这些产业均在世界海洋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2.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有待提升 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5∶46∶49,海洋第三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但与海洋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研究 赵珍 (浙江海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舟山316004)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陆地资源的日渐枯竭,各国政府越来越认识到海洋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目前,我国海洋经济总产值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文章对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状况进行分析,在明确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后,提出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对策措施。 关键词海洋产业;产业结构;优化

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核心提示 “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全面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是当务之急。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在工作中,我们要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 本期“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联席评论”关注话题——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我们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节能减排工作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节能减排形势还相当严峻。必须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能减排思想不动摇,工作不松懈,力度不减弱,步伐不放缓,全面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要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按照“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做好下面五项工作: 一、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依法严格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审查,严格贷款审批。建立健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责任制,严肃查处越权审批、分拆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坚持高标准,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 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抓紧制定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将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指导、督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安排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央财政统筹支持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加大支持和奖励力度。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公告制度,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严格控制国家安排的投资项目,暂停对该地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办理核准、审批和备案手续;对未按期淘汰的企业,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对虚假淘汰行为,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和地方政府有关人员的责任。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最基础性的产业,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繁荣的发展。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趋势, 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必然途径。因此,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农业产业当然发展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优化措施和建议,最后对农业产业结构做了展望。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结构效率、结构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指静态的农业产业结构水平的高低,而是指通过不断地对农、林、牧、副、渔等结构的调整,使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优化的过程。综观世界农业发展进程,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农业产业结构效益优化,即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二是转换能力优化,即农业产业结构对技术进步、社会资源供给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变化的适应能力的优化,包括传统农向现代农业转换的能力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和比重不断降低的过程。 2 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2.1 农村“三个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协调不够 在“三个产业”的共同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发展速度、水平不同,在劳动力分布、产值和投资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并没有形成农村“三个产业”较好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其具体原因如下:(1)由于农业资源的局限;比较利益少,农产品价格低,抑制了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作物种植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过于狭小,效益低;原有基础设施老化且农田基本建设投入不够;农业投资下降等原因造成农业基础薄弱,后劲不足。(2)农村工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一是技术和管理水平比较低。二是企业所需能源和原材料得不到有效持续供应。三是由于城乡工业规划不统一,乡镇企业在发展中又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加剧了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争夺。(3)农村第三产业仍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农村商业与农村产业结构不适应。其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交通运输资源紧缺。三是农村技术服务状况不佳。 2.2 农村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副、渔各行业比例不够协调 在广义农业层次上,农业的产值比重高达53%,仍然占据第一的位置,林业、牧业和渔业发展仍显不足。在狭义农业内部,粮食生产又占据第一位。 2.3 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其中工业又占有很大比重 农村工业内部结构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农村工业和城市工业的重复率高;二是农村工业与农业的联系性很低;三是农村工业存在着许多自我制约因素;以粗放型经营为典型;“五小企业”(小炼铁,小炼焦,小化肥,小造纸,小煤窑)比重较大,等等。

讨论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讨论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用什么标准或指标来衡量城市的发展水平呢?人们通常按人口数量、用地规模和经济总量,即GDP 来评价。其实,衡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重要或最核心的指标是城市产业结构。所谓城市产业结构是指,城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整体表现。由于可以从不同程度对城市产业进行分类,城市产业结构也就具有多重内涵和呈现复杂的关系。 城市发展过程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过程 1.产业结构反映城市发展阶段 区别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基础最主要的是产业构成或产业结构。农村以第一产业,即农业为主,而城市则以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为主。综观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在城市产生的初期或前期,第一产业不断减少,第二产业急剧增加,并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接着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代替第二产业,并成为城市主导产业。国际国内的经验告诉我们,当第三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其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城市总体发展进

入一个新的时期。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文化产业的兴起,加速了这一过程。 2.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和前景 三次产业比重的不同和结构的差异,往往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和发展前景。许多资源型城市或工业基地城市,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甚至占绝对优势,经常被确定为工业城市或工矿城市;而第三产业,如旅游业、会展业、文化产业、流通产业、金融业发达的城市,却被确定为旅游城市、文化中心城市、商贸中心城市、金融中心城市等。在工业化比较成熟或后工业化社会,后者往往具有更多的发展优势,充满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3.产业结构直接影响城市功能和作用 三次产业比重的不同,对周边城市区域及对全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说,第三产业的辐射力更为深远和影响力更大。如,旅游城市能吸引国内外大量人口来城市旅游、开会、经商以及其他经济文化活动。 4.产业结构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城市总体布局、整体建设,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景观设计,市政设施安排,都要适应产业结构的需要。

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政策研究

第26卷第6期Vol126,No16 2009年6月海洋开发与管理June2009 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政策研究 李宜良1,2王震2 (11中国海洋大学青岛266071;2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300171) 摘要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迅速发展,但正如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一样,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亦有相当部分是依靠对我国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0实现的。因此,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海洋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升级海洋产业结构,保障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主要通过研究我国海洋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产业经济学为基础,提出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海洋经济;海洋产业;产业结构 2008年2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的5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6中指出,/海洋经济发展向又好又快的方向转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0,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据初步核算,2008年上半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3241163亿元,同比增长1414%;同时,通过海洋产业的辐射和关联效应拉动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得海洋经济对地区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显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114%;海洋三次产业进一步优化,海洋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B46B49。 1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 海洋产业结构是指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海洋产业结构是海洋经济的基础,它反映了海洋资源开发中各产业构成的比例关系。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的就是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和协调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的合理的产业结构,获得更高的结构效益,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实现海洋经济增长,从而促进海洋产业更好、更快、更稳定的发展。 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是指促进海洋产业结构的协调化和高度化的发展。海洋产业结构的协调化是指在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协调海洋产业部门的比例关系,为实现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增长打下基础;海洋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的高知识化、高技术化、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的动态过程。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是使海洋产业结构趋于协调,然后在协调化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海洋产业升级。 2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推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和改造传统海洋产业,培育新兴海洋产业和高技术海洋产业,促进海洋产业集约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结合农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与目标 1、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工作力度,做优特色产业、培植优势产业,确保农业优质高效发展、职工持续稳定增收。 2、发展目标:力争到2018年,哈密瓜种植面积缩减到1万亩,其中精品哈密瓜面积达到6000亩;小麦、饲草种植面积6000亩;蔬菜等其它作物种植面积1000亩;畜禽存栏2万头/只。 二、具体做法 (一)做优哈密瓜产业 按照“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的发展思路,每年推进1000亩哈密瓜精品园创建。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园区林路渠配套合理,引进优质、抗病的品种,推广膜下节水灌溉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统一重大技术措施,哈密瓜商品率达到85%。积极引进哈密瓜深加工企业,修建哈密瓜保鲜库,延长哈密瓜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哈密瓜文化产业,建设集观光、游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精品瓜园,宣传哈密瓜文化。 (二)做大畜牧业 1、落实职工多元增收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大田劳动力向畜牧业转移,专业化从事畜牧养殖工作。 2、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推行“合作社+养殖户”的经营模式,逐步扩大养殖规模,稳步提升经济效益。 3、建设饲草种植基地。合作社与饲草种植职工签订饲草订单

合同,按时足额保证牲畜的饲草供应。 (三)发展蔬菜产业 以现有的设施大棚为基础,积极发展大田蔬菜种植,建设500亩的蔬菜生产基地一个,由绿康果蔬专业合作社牵头经营。根据市场需求种植蔬菜品种,为区域群众提供新鲜的蔬菜。 (四)发展其他产业 1、招商引资助力结构调整 引进农业生产经营企业,种植适合区域生长的作物,企业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农场为其提供发展的土地。 2、新作物引进示范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其他经济作物进行试种植,不断总结经验并制定出相应的栽培技术规程,经济效益较好在农场逐步推广。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全场上下必须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抓好落实,确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顺利推进。 2、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配套资金投入比例,逐步改善基础设施现状。 3、加强宣传。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职工主动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探析

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探析 [摘要]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要内容。当今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到“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已是国家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唯一出路。本文借助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通过实例分析探寻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战略城市经济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变革中求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将《孙子兵法》与正处于产业转型与变革时期的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探寻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即“读古人的书做当今的事”是十分必要的。一、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就是说:筹划周密、条件具备就能取胜;筹划不周、条件不周、条件缺乏就不能取胜。使命和远景的确定,目标体系的建立,战略方案的制订会为城市的产业转型与资源的重新配置规划明确的方向。因此为城市的产业转型制定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二、发展战略的基础:“修道保法” “修道保法”是指要明确使命与目标,并建立一套确保使命与目标实现的机制。在产业结构转型上以韩国经济的发展为例其中经转型后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韩国为规划和发展文化产业于 20__年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该院每年可得到政府 5000万美元的资助。在法制建设方面韩国政府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

法》、《设立文化地区特别法》等项法规。近些年又陆续对《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做了部分或全面修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法律法规保障。可见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其根本就是要促进技术与知识的发展与创新。因此引导产业结构转型也该有相应的政策、法律、措施来保障。三、发展战略的核心:“知己” 孙子兵法战略思想的核心是“知己知彼知天知地”。可见任何战略决策的制订都是以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劣势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为前提的。准确的自我剖析与定位可在战略决策中“扬长补短以优取胜”。以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成功转型为例 1990年后,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等问题的显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是辽宁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就首先要考虑辽宁自身的优势。辽宁是历史悠久的老工业城市省内有渤海船舶重工、沈阳机床集团、沈鼓集团、北方重工集团、大连机车、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等50多个装备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在国内甚至国际都有一定的影响力。20__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石化行业成为辽宁省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显然装备制造产业是辽宁的主导优势产业。那么装备制造产业的不断革新升级就是辽宁发展经济的首选。其次辽宁发展装备制造业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如技术开发、高端技术熟练型人才的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