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二年级语文 《史记》综合测试题

高中二年级语文 《史记》综合测试题

高中二年级语文  《史记》综合测试题
高中二年级语文  《史记》综合测试题

《史记》(鲁人版)综合测试题

第Ⅰ卷(36分)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涉及选修内容中的《史记》部分,命题以讲读课文为主,适用于鲁人版。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HB或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每小题3分,24分)

1.下列句子全都有通假字一组是()

A.召有司案图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公子与侯生决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国人哀之,故见龟策

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C.侯生果北乡自刭

三年不蜚又不鸣

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

D.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

骓不逝兮可奈何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韩厥许诺,称疾.不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公子闻之,往请.

请.数公子行日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

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

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

D.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

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璧有瑕,请指示

..王

世人皆以赢为小人,以公子为长者

..

江东虽小,地方

..千里

彼以我能成事

..,故先我死

B.臣所以去亲戚

..而侍君者

执法

..在傍,御史在后

沉湎

..不治,委政卿大夫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

..以伐齐

C.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

..也

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

..为太常掌故

明日

..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D.吾不忍

..为之民也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

..不过数千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

..者也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赵襄王郊.迎甘罗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

..人骨肉

B.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

若幸而男.,吾奉之

C.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怀.其璧,从径道亡

武安君南.挫强楚

D.昔下宫之难不能死.

田单乃起,引还,东向坐,师.事之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地十余年

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

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B.即不灭,若.无声

君不若.引兵直走大梁

史记练习题答案

史记练习题答案 【篇一:史记李将军列传练习题及答案】 p class=txt>(1)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2)吏当广所失亡 多()(3)辄分其麾下()(4)广讷口少言()(5)以为 李广老,数奇()(6)意甚愠怒而就部((7)大将军使长史持 糒醪遗广()(8)遂引刀自刭()(9)悛悛如鄙人()(1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同(2)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同(3)行十余里,广详死同 (4)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同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广家世世受射(2)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3)大军不知广 所之,故弗从(4)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5)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6)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________ (7)专以射为戏,竟死(8)广数自请行 (9)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10)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11)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12)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 广(13)因问广、食其失道状(14)遂引刀自刭 (15)其李将军之谓也(16)此官虽小,可以谕大也阅读下面的文 言文,完成4~10题。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 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 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 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 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 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 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中贵人将骑数十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

高中语文 古诗词大全 1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 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2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象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3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 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册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册综合测试题 一、填空。 1.看图填空 (1) 一共有( )个同学 ,每4人一组做游戏,可以分( )组。 (2) 平均每盘放( )个。 (3) 的只数是 的( )倍。 (4) 写作: 写作: 2、一个数,从右起第二位是( ),第三位是( ),第四位是( ),万位在第( ) 位。 3、圈出合适的重量。 4克 3千克 5克 450克 30千克 50克 450千克 300千克 500克 4、读数、写数。 (1)实验小学有学生2836人。2836读作( )。 (2)郧阳汉江大桥全长二千一百米。二千一百写作( )。 5、52-(19+17)=( ) 8+8×7=( ) 6、583+419≈( ) 718+179≈( ) 631-409≈( ) 529-247≈( ) 7、把下面的数按顺序排列。 898 396 890 809 9898 ( )<( )<( )<( )<( ) 个 十 百 千 万 个 十 百 千 万

8、○+○+○+○+○+○=54,○=( ) 9、4个千,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10、5698这个数是( )位数,5在( )位上,表示5个( );9在( ) 位上,表示9个( )。 二、口算。 42÷7= 5×8= 45÷5= 63÷9= 81÷9= 4×6= 27÷3= 24÷8= 32+58= 90-63= 43+54= 80-66= 56+34= 53-7= 48÷8= 32÷8= 6×8= 12÷4= 63÷7= 30÷6= 72÷9= 64÷8= 9×6= 56÷8= 9×5= 64÷8+46= 1800+500= 9×6-37= 1400-900= 三、竖式计算。 530-480= 650+270= 380+320= 525-239= 180+340= 320-170= 106+439= 275+ 437= 四、列式计算。 1、除数是7,被除数是49,商是多少? 2、把54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1.一个 的价钱是一个 的多少倍? 2.买4个 的钱可以买几个 ? 3、用100元买一个 和一 个 ,还剩多少钱? 4.请你想出一个问题,并列式解答 54元 36元 9元 6元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目录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目录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6本) 选修五个系列 一.诗歌与散文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3.《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二.小说与戏剧 4.《中国小说欣赏》 5.《外国小说欣赏》 6.《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7.《影视名作欣赏》 三.新闻与传记 8.《新闻阅读与实践》 9.《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四.语言文字应用 10.《语言文字应用》 11.《演讲与辩论》 12.《文章写作与修改》 五.文化论著研读 13.《先秦诸子选读》14.《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5.《外国文化著作选读》(暂缺) 16.《中国民俗文化》 选修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春花江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游夜书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李煜《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 《国殤》/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柳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 一、(每小题3分,24分) 1.下列句子全都有通假字一组是() A.召有司案图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公子与侯生决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国人哀之,故见龟策 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C.侯生果北乡自刭 三年不蜚又不鸣 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 D.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 骓不逝兮可奈何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韩厥许诺,称疾不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公子闻之,往请 请数公子行日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 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 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 D.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 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璧有瑕,请指示王 世人皆以赢为小人,以公子为长者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彼以我能成事,故先我死 B.臣所以去亲戚而侍君者 执法在傍,御史在后 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C.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 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晁错,颍川人也。”——蔺相如 C.“定三秦,遂分兵以北,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张良 D.“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项羽 8.对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史”是指清代乾隆年间编定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 我想,说到这里,我已经约略勾画了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 20.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历史的母本”的理解。(4分) 21.作者在文中说,司马迁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你怎么看?请结合本文和《史记》谈谈你的看法。(4分) 六、(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高中二年级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

高二地理期末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读下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农业稳产,改良的因素是( ) A.地形B.降水 C.水源 D.土壤 2.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 A.防洪 B.发电 C.养殖 D.防治水土流失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荒漠带 D.山地冰雪带 4.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 2009年2月7日上午我国西北某军用机场,三架轰炸机相继升空,先后5次进入段黄河冰凌区实施轰炸,24枚炸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炸凌任务圆满完成。据此回答5~6题。5.黄河凌汛灾情监测中主要用到的技术是 ( ) A.GIS B.GRS C.GPS D. RS 6.在对黄河冰凌区实施轰炸,飞机准确轰炸目标时可能用到________技术来完成 A.RS B.GRS C.GPS D.GIS 下为我国东南地区某地形的素描图。读图,回答7~8题。 7.若将其转绘成等高线图(单位:米),则应为下列四图中的( )

8.如果该地形区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直接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 A.水土流失 B.土壤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生物物种灭绝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工程标志着西部地区成为我国21世纪能源开发的重点和战略基地,西部的能源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读下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9~10题。 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变化图 9.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B.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10.关于我国西部能源生产系统产生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B.改革开放出后产效益增长最快 C.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读某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为( ) A.能源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1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积极作用体现在( )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问题。 B.促进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资源调配的前提是调出区和调入区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D.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前提是市场需求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 目录(1-16)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目录(1-16)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6本)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4.《中国民俗文化》 5、《影视名作欣赏》 6、《新闻阅读与实践》 7、《先秦诸子选读》 8、演讲与辩论 9、中国小说欣赏 10、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12、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13、语言文字应用 14、外国小说欣赏 15、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16. 文章写作与修改 选修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蜀相/杜甫 书愤/陆游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臵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春花江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游夜书怀/杜甫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 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 李凭箜篌引/李贺 虞美人/李煜 苏幕遮/周邦彦 推荐作品 国殤/屈原 燕歌行/高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柳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 自主赏析 庖丁解牛/《庄子》 项羽之死/司马迁 阿房宫赋/杜牧 推荐作品

史记故事练习题答案

史记故事练习题答案 【篇一:史记故事练习题】 一、填空。 1.黄帝名(),他和()的两支力量合并在了一起,中华民族是()的说法由此而来。 2.()的儿子启建立了夏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制王朝。 3.烽火台上的士兵一旦发现敌情,白天就点起(),夜间点燃()向四处报警。 4.郑国商人()把自己贩卖的()送给秦国军队,还假称这是郑 国国君对秦军的慰劳,使得敌人放弃了对郑国的偷袭计划。 5.公元前()年,()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 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 6.“不鸣惊人,()”的()善于纳谏,从一个昏君变成了一个英 明的君主,使楚国成为了诸侯中的强国。 7.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年。孔子周游列国()年。因为苏秦的合纵策略,秦国有()年不敢出()关攻打六国。 8.司马迁说:“假如()还活着,我即使为他驾车,也是心甘情愿的。” 9.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10. ()建议秦始皇修筑(),以保护秦朝不受北方各少数民族 军队的滋扰。 11.淮阴侯()年轻时就敢于忍受(),承受各种折磨,后来成了 一代名将。

12.通用至今的诊脉疗法,仍遵循着确立的理论。 13. ()通过赛马的方式,向齐威王推荐()。 14.屈原创造的诗体被后人称为()。 15华夏民族的祖先是()和()。 1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17历史上所说的“春秋五霸”是指() 18“管鲍之交”指的是著名历史人物()和()。 19使秦国由弱变强,逐步走上霸主之位的著名变法是()。 20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 21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时即兴创作了一首著名诗歌,题目是() 2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里的“成败人物”是指()。 23走出一条中原通西亚的“丝绸之路”的人物是() 24《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 122 年),共 3000 多年的历史。作者( )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判断题。 1.刘邦月下追韩信,并任命他为大将。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3.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胡服,并招募士卒训练骑射,使赵国的实力很快增强了。 4.孔子出身于贵族之家,从小家境富裕,遍览群书。() 5.虞国国君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借道给晋国去攻打虢国,结果也被晋国吞并。()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4篇 2017

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64篇 (可能有微调,请以当年高考大纲为准!!) 1.《论语》十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曾子曰:“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

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二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题 一、词语对对碰:看拼音.写词语。(24分) yǔ zhòu yíng yǎng zhǔn bèi nài xīn ( ) ( ) ( ) ( ) xiū lǐ xìng fú cān guān nóng lǜ ( ) ( ) ( ) ( ) rè nào xiōng è yě shòu xiān yàn ( ) ( ) ( ) ( ) 二、词语万花筒。 (一)变:比一比.再组词。(8分) 战()篮()爪()鹊() 站()蓝()瓜()雀() (二)又变: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6分) 月()车()饣() 刂()米()丬() (三)再变:把下面的字换一个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5分) 例:杨扬(扬州)冷()缓() 恨()底()谁() 第三关:书虫总动员 1、把句子补充完整.再加标点。(6分) (1)你吗 (2)这朵花真 (3)白云有时像有时像 (4)我一边一边 2、按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默写《春雨》。(4分) (2)孟郊永远 .就在他50岁那年.写成了著名的小诗《》.这首诗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 . 。”(4分) (3)这个学期.我认识了碰钟、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乐器.我最喜欢的乐器是______________。 (4)从课文中.我知道了我国许多传统的节日:春节、、……在节日里.人们非常高兴.处处热闹非凡.这使我想到了几个成语。(4分) 3、把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填上序号。(6分) ()一下课.他就去擦(cā)黑板。

()只见他右手拿着黑板擦.一下一下地擦着。 ()今天是小书虫值 ()上面够不着.他就站在椅子上擦。 ()小书虫这才开心地笑了。 ()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都被他擦得干干净净。 第四关:精彩大世界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小书虫过生日 五月三十日是小书虫的生日.许多小动物都来向他祝贺(hè)。 “汪汪汪——”调皮的小狗送来了骨头。“哞哞哞——”勤劳的小牛送来了牛奶。“嗡嗡嗡——”可爱的小蜜蜂送来了蜂蜜。 大家一起唱歌.一起跳舞.祝小书虫生日快乐。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1分) 2、______、______和_______来祝贺小书虫生日快乐。(3分) 3、还有谁来给小书虫庆祝生日了?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写下来。(2分) 4、用最喜欢的符号把写大家祝小书虫生日快乐的句子画下来。(1分) 第五关:胜利大冲刺 第二天.小书虫要到河对岸去找好朋友们玩.可是夜里河上的桥被大水冲走了.小书虫过不去.怎么办呢?请你展开想象.帮小书虫想想办法.把内容写下来.看谁想的办法最有意思!(7分) 小学教育资料

史记综合测试题

高三教学质量调研 《史记》综合测试题(A) 第Ⅰ卷(36分)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涉及选修内容中的《史记》部分,命题以讲读课文为主,适用于鲁人版。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HB或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每小题3分,24分) 1.下列句子全都有通假字一组是() A.召有司案图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公子与侯生决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国人哀之,故见龟策 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C.侯生果北乡自刭 三年不蜚又不鸣 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 D.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 骓不逝兮可奈何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韩厥许诺,称疾.不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公子闻之,往请. 请.数公子行日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 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 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 D.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 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璧有瑕,请指示 ..王 世人皆以赢为小人,以公子为长者 .. 江东虽小,地方 ..千里 彼以我能成事 ..,故先我死 B.臣所以去亲戚 ..而侍君者 执法 ..在傍,御史在后 沉湎 ..不治,委政卿大夫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 ..以伐齐 C.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 ..也 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 ..为太常掌故 明日 ..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D.吾不忍 ..为之民也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 ..不过数千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 ..者也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赵襄王郊.迎甘罗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 ..人骨肉 B.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 若幸而男.,吾奉之 C.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怀.其璧,从径道亡 武安君南.挫强楚 D.昔下宫之难不能死. 田单乃起,引还,东向坐,师.事之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地十余年 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Ⅰ.文言文部分 《兰亭集序》王羲之 1.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2.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4.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 《赤壁赋》苏轼 1.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6.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1.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1.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2.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鸿门宴》司马迁 1.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3.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1.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狗彘食(sì四声)人食(shí)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劝学》(《荀子》) 1.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中二年级地理区域地理测试题

高二地理第一次段考(2017.03.15)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题2分,共44分) 下图是两地日平均气温≥10℃日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1~3题。 1、导致图中①②两处等值线弯曲的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纬度位置 2、乙地日平均气温≥10℃日数大于甲地,其主要原因是乙地( ) A.纬度低 B.冬半年受来自海洋的气流控制 C.海拔低 D.夏半年受高气压带控制 3、关于图中①③两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地气温年较差大于①地 B.两地河流均有冰期 C.①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小于③地 D.两地自然带相同 读某区域图,回答4、5题。 4、图中阴影地区是优质翡翠产地,含翡翠矿石的沉积物分布于山丘的宽河道,根据信息判断该地翡翠矿石开采时间集中于( ) A.1~5月 B.6~10月 C.8月~次年3月 D.11月~次年5月 5、图中甲港口是通向我国的油气管道的起点,该管道建设的最 大障碍因素是 A.地形地质 B.水文气象 C.居民搬迁 D.高寒冻土 图示地区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有时可观赏到滚滚沙 流飞泻入海的“倒沙入海”的奇景。沿海地区几乎完全无雨,

动植物主要依靠露水和雾水生存。回答6—7题 6、“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是因为 A.当地盛行离岸风 B.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沿岸洋流对泥沙的搬运 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7、沿海地区多露和雾的主要原因是 A.夜间降温剧烈使空气变冷 B.临海水气供应充足 C.沿海寒流使空气变冷 D.沙漠中地下水丰富 1960年独立初期到70年代以前,尼日利亚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棉花、花生等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70年代起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转向石油工业,花生产业每况愈下。近年来,南部热带经济作物发展迅速。图1示意尼日利亚的主要经济作物和石油产地分布。据此完成8~10题。 8、尼日利亚南部发展可可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A.灌溉便利 B.科技水平高 C.能源充足 D.热量丰富 9、20世纪70年代以来,尼日利亚花生产业衰落的主 要原因是 A.石油工业及相关产业兴起 B.花生加工能力低 C.花生种植的自然条件越来越差 D.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兴起 10、20世纪70年代以前,尼日利亚大力发展花生种 植业,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森林减少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草原退化 D.水土流失 下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①②③为三个 水文观测站。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乌拉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径流量季节变化小而年际变化大 C.全流域航运价值大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诗文默写训练

《人教课标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文默写专项训练 1、(),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 2、上穷碧落下黄泉,()。 3、(),梨花一枝春带雨。 4、(),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以上出自白居易《长恨歌》) 5、帝子降兮北渚,()。(),洞庭波兮木叶下。 6、时不可兮骤得,()。(以上出自屈原《湘夫人》) 7、人生亦有命,()。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8、(),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9、(),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10、(),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11、( )?(),月满西楼。()。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 12、春江潮水连海平,()。 13、()?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不知江月待何人,()。(以上出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4、千岩万转路不定,()。云青青兮欲雨,()。 15、(),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须行即骑访名山。(),使我不得开心颜?(以上出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6、黄尘清水三山下,()。遥望齐州九点烟,()。(李贺《梦天》) 17、(),乾坤日月浮。(杜甫《登岳阳楼》) 18、(),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19、日出江花红胜火,()。 20、山寺月中寻桂子,()。(以上出自白居易《忆江南》) 21、(),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23、(),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 24、二十四桥仍在,(),()。念桥边红药,()?(姜夔《扬州慢》) 25、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2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7、(),千金散尽还复来。(以上出自李白《将进酒》) 28、(),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29、昆山玉碎凤凰叫,()。 30、女娲炼石补天处,()。(以上出自李贺《李凭箜篌引》) 31、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

2015-2016史记期末测试题[1]

高二语文训练17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兴礼正道对薄公堂运筹帷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B.沐猴而冠怀瑾握瑜因才施教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C.唯唯诺诺曲肱而枕高山仰止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D.分廷抗礼破釜沉舟逐鹿中原不奋不启,不悱不发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猴年到来,各地节日氛围非常浓厚,大家都在置办年货,除此之外年夜饭的预订也十分抢手,深圳某酒店推出8888元天价年夜饭还遭到抢购,真是一饭千金 ....啊。 B.何敬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西画法的研究工作,他在西洋油画方面的功底非常深厚,对中国画的春. 秋笔 ..法.也十分熟稔,寥寥几笔,一个鲜活的形象便会跃然纸上。 C.山东泰安县各界群众在县人民广场召开追悼会,深切缅怀为阻止歹徒闹市行凶,与歹徒殊死搏斗,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正义而临危授命 ....的三位民警。 D.大批博士涌入公务员队伍,或可改变地方的政治生态,使得其他官员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对科技 存有一些敬畏,兴起学习之风,避免一些相得益彰 ....的官场沉疴。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安全面前无小事,不能在安检上搞“双重标准”,公共服务提供者对乘客与他们的行李必须一视同仁。 B.如果劳动者的收入用于生活都捉襟见肘,那么非生活必需品怎能卖得动,更不要奢望提高产品附加值了。 C.万里茶道是衔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关键,万里茶道跟长江经济带的融合,将使双方都如鱼得水。 D.资本的逐利性导致中国电影热衷于赚快钱,于是电影跟风严重,粗制滥造、票房造假、市场泡沫等问题也络绎不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道侗族自治县以红色资源、绿色生态、人文景观为依托,形成了旅游景区依托型、民俗文化村寨型等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B.以“老赖”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第一条便是最高法公布的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从中可查到有信用污点的个人及其有关信息。 C.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推出,让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刘文英充满期待,因为改革的目的就是增强民众的获得感。 D.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学习的各种科目并不是“浪费生命”,而是给学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人生走向提供更多的选择。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112句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112句 一思辨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二情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6.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三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四奉献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高中二年级区域地理测试题

2015—2016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Ⅰ卷 一、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每题1.5分共66分)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1~2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北流向东南 C.西南流向东北 D.东南流向西北 2.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500米 “最大可能蒸发量”是指地表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产生的最大蒸发量。下图是某地1961~1990年间相关统计资料图,完成7、8题。 3.该地最可能是( ) A.莫斯科 B. C.罗马 D.悉尼 4.从水平衡角度来看,该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下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经过( ) A.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

B.马六甲海峡-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C.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D.东南亚沿岸-西亚沿岸-南亚沿岸 6.北极航道是( ) A.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 B.太平洋联系大西洋、印度洋的捷径 C.北非联系亚洲、大洋洲的捷径 D.大洋洲联系南美洲、北美洲的捷径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7、8题。 7.A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 A.海岭 B.海沟 C.海盆 D.大陆架 8.关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B岛是由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的 B.图中B岛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种植业发达 C.该区域处于板块消亡边界,火山、地震多 D.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区,旱雨季分明 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9、10题。 9.E地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 伸2 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 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 A.地形影响 B.降水影响

史记练习

《史记》练习题 一、填空。 1. 《史记》作为第一部,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余年历史。司马迁首创的一种述史方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即,就是将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一件历史事件的始末经过,分散在数篇之中,参差互见,彼此相补。 2. 黄帝名,他与的两支力量合并在了一起,中华民族是 的说法由此而来。 3. 的儿子启建立了夏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制王朝。 4. 烽火台上的士兵一旦发现敌情,白天就点起,夜间点燃 向四处报警。 5.公元前年,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 6.“不鸣惊人,”的善于纳谏,从一个昏君变成了一个英明的君主,使楚国成为了诸侯中的强国。 7. 词的流派分为派和派,前者代表词人有,后者代表词人有。 8.司马迁说:“假如还活着,我即使为他驾车,也是心甘情愿的。” 9.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10. 建议秦始皇修筑,以保护秦朝不受北方各少数民族军队的滋扰。 11. 屈原创造的诗体被后人称为。 12. 华夏民族的祖先是和。 1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14. 历史上所说的“春秋五霸”是指。 15. 走出一条中原通西亚的“丝绸之路”的人物是。 16.使秦国由弱变强,逐步走上霸主之位的著名变法是。 17.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 18.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时即兴创作了一首著名诗歌,题目是。 19.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里的“成败人物”是指。

二、选择题。 1、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人物是: A 、李白 B 、鲁迅 C 、巴金 D 、老舍 2、成语“破釜沉舟”讲的是谁的故事? A 、刘邦 B 、韩信 C 、项羽 D 、勾践 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讲的著名历史人物是: A 、韩信 B 、萧何 C 、张良 D 、孙膑 4、“烽火戏诸侯”故事中讲到的昏君是: A 、纣王 B 、周幽王 C 、夫差 D 、燕昭王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 A 、秦始皇 B 、周武王 C 、刘邦 D 、商纣王 6、“智过昭关,一夜之间白了头”的著名历史人物是:. A 、齐桓公 B 、伍子胥 C 、勾践 D 、夫差 7.、刘邦于项羽划定了楚汉边界,它就是() A邗沟B鸿沟C长城 8、.“国人暴动”时,平民和贵族要杀死() A周幽王B周厉王C周武王 9、.主张连横实现秦国统一六国的是() A苏秦B张仪C商鞅 10、.涿鹿之战的对战双方是() A刘邦与项羽 B 黄帝与蚩尤C周武王与商纣王11、下令焚书坑儒的是() A秦始皇B胡亥C扶苏 1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的沛公是() A刘邦B范增C项羽 13、()是六国中最后灭亡的。 A赵国B齐国C楚国 14、孔子出生在() A鲁国B燕国C韩国 15、()答应与楚国交战时晋军将退避三舍。 A 楚成王B重耳C子玉 16、()首先起义抗秦。

2017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篇目

2017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高考大纲要求必背古诗文篇目 高中14篇: 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粤教版)、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初中50篇: 《孔子语录》、孟子《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左传·曹刿论战》、《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出师表》、陶潜《桃花源记》、郦道元《三峡》、韩愈《杂说(四)》、刘禹锡《陋室铭》、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曹操《观沧海》、陶潜《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湾《次北固山下》、王维《使至塞上》、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无题》、李煜《相见欢》、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王安石《登飞来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水调歌头》、陆游《游山西村》、辛弃疾《破阵子》、文天祥《过零丁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龚自珍《己亥杂诗》 (一)高中课程标准中建议的诵读篇目 1、《荀子·劝学》(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