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的微观构成

物质的微观构成

物质的微观构成
物质的微观构成

第一讲 物质的微观构成

一、中考复习目标

1、

2、 识记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会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了解原子的构成,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认识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

示意图。

4、以NaCl 和HCl 的形成为例,从微观角度简单认识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基础知识回扣(思考完成或小组交流)

自然界的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是 、 、 。

①每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 原子的质量。 质子 ②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 电荷。

③决定 种类。

原子核 ①每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原 中子 ② 电荷。

③决定同类元素中的不同种原子。

子 ①质量约等于 (或 )质量的1/1836。

②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 电荷。

③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的性质。

原子中:核电荷数 = 数 =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阳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

阴离子:核电荷数=

3、下面为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在其下面填写元素名称和元

素符号)

4、NaCl 和HCl 的形成

钠原子(Na ) 电子 钠离子(Na +

)阳离子

氯原子(Cl ) 电子 氯离子(Cl -)阴离子

氢原子(H)

氯原子(Cl ) 三、重点疑点讨论(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1、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所有性质? 只有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吗?

2、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

3、任何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吗?怎样理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

子核上?

4、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吗?

相互作用 氯化钠

通过共用电子对使氯原子和氢原子结合 氯化氢

四、解题方法指导

例题1 构成氧气的分子和构成液氧的分子具有( )

A、相同的性质

B、不同的性质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例题2 钾的相对原子质量较氩的相对原子质量小1,而核电荷数大1,由此可推断,一个钾原子和一个氩原子所含中子数的关系是( )

A、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少1个

B、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少2个

C、钾的中子数等于氩的中子数

D、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多1个

五、知识能力训练

1. (08年无锡)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是 ( )

A.分子

B.原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

2. (08年汕头)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

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种类

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

3. (08年汕头)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 )

A.+1

B.+3

C.+5

D.无法确定

4. (08年汕头)卟啉铁(C34H32ClFeN4O4)对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卟啉铁中含有5种元素

B.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

C.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

D.“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指单质铁

5. (08年汕头)右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 )

6. (08年汕头)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 (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钢铁锈蚀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一环

7. (08年烟台)发射“嫦娥一号”的长三甲火箭燃料是偏二甲肼(X),氧化剂是四氧化二

氮(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N2O4=3N2+2CO2+4H2O,X的化学式为( ) A.H2 B.CH4 C.C2H8N D.C2H8N2

8. (08年烟台)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

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 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9. (08年烟台)我国最近已研究出新型水处理剂C1O2的新制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l+NaClO2==2ClO2+2NaCl

10.(08年烟台)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

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化学式为C6H8N2。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苯二胺属于有机物

B.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

C.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4∶1

D.对苯二胺能被人体少量吸收

11.(08年烟台)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

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

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属物质类别的

( )A.①单质、⑦化合物 B.②碱、⑤氧化物

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

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

12.(08年潍坊)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化学反应微观结构示意图练习题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前后微观结构示意图练习题1.自来水用氯气消毒过程常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1)中生成物与NaOH溶液发生常见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3)反应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右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徽观示意图,“”和“”分别 表示不同原子。 (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徽粒 (选填序号), A. B. C (2)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 (3)写出符合徽观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我国最近已研究出新型水处理剂C1O2的新制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氯原子、“”氧原子、“”钠原子 ¥ , (1)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该反应中甲、乙、丙、丁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4. 若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原子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 (1)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2)任写一个符合该图形的化学方程式。 (3)观察示意图,关于化学反应你的认识为。 5.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 (1)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填图中字母)。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 (5)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6. 下图是某个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为_____ ,属_____ 反应。 (3)该反应在环保上的具体应用为_____ 。 7.下图中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表示氮原子,表示氢原子。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甲丙丁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复习

-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复习 一、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 (3)核外电子优先占有能量较低的轨道,只有当能量较低的轨道排满后,再排能量比较高的轨道。 一最低、一最多、两不超 本节容要求 ?能写出1-20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常见离子结构示意图。 ?能够根据结构示意图判断是何种粒子。 ?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大小,核电荷数,位置关系的比较等。 【例1】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例2】科学家最近合成出了第112号元素,其原子的质量数为277,这是迄今已知元素中最重的原子。关于该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原子核中子数和质子数都是112 B、其原子核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 C、其原子质量是12C原子质量的277倍 - . - 总结资料-

D、其原子质量与12C原子质量之比为277∶12 练习1、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元素周期律 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元素周期 律。 2、本质: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 现周期性的变化的必然结果。 3、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本节容要求 ?会叙述元素周期律的容和实质。 ?知道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依据。 【例3】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②甲原子能与乙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乙单质;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练习2、X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XO3,它的气态氢化物为 A、HX B、H2X C、XH3 D、XH4 3、下列的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A、Ca(OH)2 B、NaOH C、KOH D、Al(OH)3(三)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九年级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剖析

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围观示意图能清晰的使用微观粒子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 例如: 表示的化学反应为:Cl+2NaClO==2NaCl+2ClO 222典型例题解析:一、确定模型表示的物质 例1: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 型中,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图所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 A.HCHO B.CO C.NH D.CH 324【解析】:模型表示物质的确定要从物质的元素种类、每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原子的总数来综合考虑。模型中小球的大小及颜色不同值代表了不同种类的原子,也就是代表了宏观上的元素种类的不同。同种小球的个数代表了同种原子的个数。本题中有三种不同的小球,说明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且其中有两个同种原子,另外分别有两种一个原子。符合条件的只有A。 。A【答案】:

二、判定模型表示的变化 例2: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①②③C.①③A.①②B.②③ 【解析】:化学变化的判定标准就是要有新物质生成。在三个变化中, ①表示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有新物质水生成,化学变化。 ②中变化前是A、B两种物质,变化后仍然是这两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③反应前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答案】:C。 三、观察模型变化的结果 例3: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 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发生的变化是在这一过程中,水变成水蒸

气。. 【解析】:水受热由液态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根据物理变化的定义,变化前后物质不变,水分子的本身大小和个数也不会改变,仅仅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且分子还是均一的状态,不会跑到容器的一端。【答案】:B。 四、判定模型表示的化学反应类型 例4: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解析】:观察反应前后模型的变化,可以知道:反应前只有一种化合物,反应后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符合一分为多这样的特

专题1物质的微观构成

第一章基本概念和原理 复习方法指导 化学基本概念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是化学思维的细胞,是化学现象的本质反映。就初中化学而言,概念繁多(有近百个),要较好地掌握概念应做到以下几点: 1弄清概念的来胧去脉,掌握其要点,特别注意概念的关键词语。 2、要分清大概念和小概念,掌握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概念分成块,串成串,纵横成片,形成网状整体,融汇贯通。 3、熟练地运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达化学概念的意义。 化学基本原理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化学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要较好掌握这些理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掌握理论的要点和涵义。 2、抓住理论要点和实际问题的关系,注意理论指导实际,实际问题联挂理论。 3、加强练习,深化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 知识结构梳理 物理性质- —性质 化学性质厂性 物理变化「I—浓溶液 吸热现象 放热现象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 溶剂溶质---------- 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一物质分类——厂单质 化 学 变 化 组成结构 纯净物一 一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i峪厂酸性氧化物 厂氧化物斗 L碱性氧化物 -酸— 含氧酸 无氧酸 化合态 -游离态 「化合物一 -碱H可溶性碱 1-不溶性碱 一质子 厂原子核斗 L中子 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 L盐含氧酸盐 1-无氧酸盐 化学式——化合价——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简图?离子结构简图——离子符号 —稀溶液 一饱和溶液一溶解度 —不饱和溶液 物质------------- 兀素 离子 分子------------- 原子

专题1 物质的微观构成 一、中考复习要求 1、正确描述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将它们进行区分。 2、会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准确描述原子的构成,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认识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从微观角度简单认识NaCI和HCI的形成过程。 二、基础知识回顾 自然界的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________ 、 ______ 、 _____ 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 1、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人教九上化学3.1.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 课题: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分子的三条性质,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数据、音像资料、生活实例等分析分子的性质,感受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对奇妙的化学世界更加的感兴趣。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了解分子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魔术,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魔术,找一找它的的神奇之处在哪儿。在一玻璃棒上蘸取浓盐酸,另一玻璃棒上蘸取浓氨水,然后两玻璃棒靠近而不接触,同学们看到了什么?两玻璃棒附近会产生白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有同学说是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他的同桌不同意,这两种物质都没有接触,不可能发生反应,看似没有接触却产生了白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师在这里留一个小悬念,带着这个悬念我们一起来走进今天的课堂——《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学完本节课大家就知道其中的奥妙了。(板书题目) (二)新课讲授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我们平时看到的物质都是宏观的,但物质可以继续再分,分为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也就是说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并板书)。大家看一下大屏幕,这是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苯分子、硅原子图片。

需要借助仪器才能观察到,可见微观粒子是比较小的,那到底有多小呢?我们以一滴水为例感受一下:一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全中国的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 个,昼夜不停,需要数3 万多年才能数完。由此说明分子具有怎样的性质?同学们说的都不错,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就是咱们分子的第一个性质。(并板书)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分子非常的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我们放学回家,刚进家门就能闻到爸爸妈妈炒菜的香气,百花盛开的夏夜我们隔着很远依旧能闻到花朵的芬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爸爸妈妈炒的菜也好,夏天的花儿也好,都没有离开原地,但是我们却能在远处通过味道感知到它们的存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我听到有同学说:可能是花香的分子在空气中扩散,被我们所闻到了,因此猜想分子可以运动。 这位同学的猜想非常有意思,那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证明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在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大屏幕,了解一下实验所需要的药品以及注意事项,药品有酚酞和浓氨水,并且通过知识小贴士,我们知道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无色酚酞遇浓氨水变红色。 实验——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现在我们看一下视频中的小实验吧。(教师播放实验视频)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下图所示。观察一段时间,有什么现象发生,解释这一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该实验需要时间较长,可以观看视频。) 我看你观察的最仔细,你来说说烧杯中发生了哪些颜色变化? 非常棒,请坐,他发现: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细致,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那同学们能否结合小贴士分析一下酚酞变红的原因呢?同桌2人讨论一下,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一会儿我请同学来分享一下。 我看这组的同学若有所思的样子,好,你们小组派个代表来说一下吧。非常棒,请坐,她说:结合小贴士,A烧杯溶液变为红色,说明B烧杯中的氨气分子运动到了烧杯A中。因此他们小组得到了一个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并板书) 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你说实验时闻到SO2的刺激性气味,炒菜可以闻到香味,桂花飘香,湿衣服变干,蔗糖溶于水…… 分子除了以上两个性质之外,其实还有第三条性质,是什么呢?我们一起通过一个实验来发现一下。 3.分子间有间隔

九年级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剖析

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围观示意图能清晰的使用微观粒子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 例如: 表示的化学反应为:Cl2+2NaClO2==2NaCl+2ClO2 典型例题解析: 一、确定模型表示的物质 例1: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 型中,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图所 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 A.HCHO B.CO2C.NH3D.CH4 【解析】:模型表示物质的确定要从物质的元素种类、每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原子的总数来综合考虑。模型中小球的大小及颜色不同值代表了不同种类的原子,也就是代表了宏观上的元素种类的不同。同种小球的个数代表了同种原子的个数。本题中有三种不同的小球,说明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且其中有两个同种原子,另外分别有两种一个原子。符合条件的只有A。 【答案】:A。

二、判定模型表示的变化 例2: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解析】:化学变化的判定标准就是要有新物质生成。在三个变化中, ①表示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有新物质水生成,化学变化。 ②中变化前是A、B两种物质,变化后仍然是这两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③反应前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答案】:C。 三、观察模型变化的结果 例3: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 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 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中考化学复习 物质的构成-01宏观现象微观解释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构成-01宏观现象微观解释 (2018?常州)12.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2019?龙海市校级模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体现了分子的性质是() ①分子可分②分子很小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④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⑤分子总在运动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 (2017济宁)3.某同学为验证“分子是运动的”,设计了甲、乙、丙、丁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A.甲、乙、丙B.甲、乙、丁C.甲、丙、丁D.乙、丙、丁 (2019?泉州二检)如图,上瓶充满空气,下瓶充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氧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发生反应),抽出玻璃片,瓶口对紧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两瓶内气体颜色趋于一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说明不断运动 B.当两瓶中气体颜色不再变化时,微粒停止运动 C.实验前后,二氧化氮分子的性质和个数都不变 D.实验后,二氧化氮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18泉州质检)3.氧气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可变成淡蓝色液体,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A.氧分子的大小 B.氧分子之间的间隔 C.氧气的化学性质 D.构成氧分子的原子种类 (2019·娄底中考)27.水变成水蒸气,从分子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分子数目增多 B.分子变大 C.分子间间隙变大 D.水分子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6.(2分)(2019?百色)下列事实能用分子或原子间有一定间隔解释的是()A.汽油要密封保存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物质由微粒构成

物质由微粒构成—分子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是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空气这一章的内容,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学生凭着生活经验,能确信氧气的存在。这节内容所接触的是抽象的分子,正如学生对空气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便于学生对抽象知识及概念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的实验、观察、分析能力,也为将来化学学习垫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 (3)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4)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

高考中常考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高考中常考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1.向滴有几滴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1)上述过程的实验现象为. (2)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 (3)氨水(NH3?N2O)也能使酚酞变色,原因是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离子,该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2)Na+、OH﹣、Cl﹣;(3)OH﹣. 【解析】解:(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氯化钠呈中性,盐酸过量,使反应后溶液呈酸性,中性或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2)反应前,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氯离子,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钠离子;故三种离子分别为:Na+、OH﹣、Cl﹣; (3)氨水(NH3?N2O)也能使酚酞变色,原因是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离子,该离子是OH 2.向K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3)下列物质能与K2CO3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是.(双项选择)

A.Ca(OH)2 B.HCl C.BaCl2 D.(NH4)2SO4. 【答案】(1)产生白色沉淀;(2)K+;CO32﹣;OH﹣.(3)AC 【解析】解:(1)碳酸钾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氢氧化钾,因此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故填:产生白色沉淀. (2)由图中信息可知,表示K+,表示CO32﹣,表示OH﹣.故填:K+;CO32﹣;OH﹣. (3)碳酸钾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钾,因此下列物质能与K2CO3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是Ca(OH) 和BaCl2.故选:AC. 2 3.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①Cu(NO3)2溶液和CuSO4溶液都含有大量(填离子符号)。 ②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③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片,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 是,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 (2)除上述实验外,在溶液中与Cu(NO3)2和CuSO4均能反应的物质还有、(任举二例。填化学式,下同)。 (3)在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而不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任举一例)。【答案】:(1)①Cu2+ ②Cu(NO3)2 + 2NaOH= Cu(OH)2↓+2NaNO3 ③锌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无色;Cu2+、SO42-、Zn2+ (2)Ba(OH)2、KOH (3)BaCl2 【解析】:(1)①Cu(NO3)2溶液中含有Cu2++和NO3,CuSO4溶液中含有Cu2+和SO42-,所以两种溶液共同含有的是Cu2+。③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发生置换反应,

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数(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数不同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____物。(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 2.元素组成物质:如水是有_____组成的,铁是由_____组成的,,氯化钠是_____组成的。 练习:1.研究表明,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从海带中补碘。这里的“碘”是指 A.碘原子B.碘分子C.碘离子 D.碘元素 2.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Zn C.N2 D.CO 3.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金刚石、石墨都是____元素的单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______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人体缺____元素会贫血;老人体缺____元素会骨质疏松;青少年缺____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人体缺____元素,会患甲状腺肿大(即大脖子病) 二、物质的组成、构成 1.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2. 构成:构成的物质粒子有、、。 (1)由___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红磷、白磷、硅等。 (2)由___构成的物质: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CO2、H2、O2、N2、Cl2、O3。 (3)由___构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练习:1.下列粒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分子、中子 B.原子、电子 C.原子、离子 D.离子、中子2.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铜 B.干冰 C.氯化钠 D.金刚石 3.用“分子”、“原子”或“离子”填空。 水由水____构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钠____;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 3.根据化学式表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物质由____组成; (2)物质由粒子(____、____或____)构成; (3)分子由____构成 练习: 1.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水是由________构成的;水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 每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2. 铁是由______组成的;铁是由______构成的 3. 氯化钠是由________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4.鱼油中富含的DHA(化学式为C22H32O2)是大脑细胞形成和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DHA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DHA由三种元素组成B.DH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DHA是有机化合物D.DH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3︰4︰4 4.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及练习班级 _______ 姓名________

“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专题训练

“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专题训练 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 2.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O”表示氢原子,则该化学反应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A.单质B.氧化物C.盐D.有机物 3.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5.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点燃2HCl 6.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 B .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2 C .所有参与反应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D .D 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 8.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生成了2种物质 C .反应物含3种元素 D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9.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是SO 2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 .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10.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 D .该图可示意CO 与O 2的反应 11.如图的反应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 B .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 C .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D .乙分子中A 与B 的原子个数比为1:2 12.(2012?顺义区二模)有机物丁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将二氧化碳转化成丁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产物丁的分子模型为 B .该反应中属于化合物的是甲、乙、丙 C .该过程可实现碳循环,减少碳排放 D .丁可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1)

1、分子和原子: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氧分子(O 2)是由 多数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二氧化碳分子(CO 2)是由 3、注意:水是由水 构成的, 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1个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 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汞是由 4、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 化学变化: 。 如:水蒸发时水分子的 变大,但水分子 ,故为 变化,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 分子就变成了 和 ,故为 变化。 再如,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时, 会分解成 和 ,每 个 结合成 个 ,许多 聚集成 。 5、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 分裂变成 , 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 的 。如: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6、从微观角度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由 如: 又如图: 7、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8、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和原子核是由 和 两种粒子构成的。 9、由于原子核内的质子带__________________,中子____________,原子核带的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________,核外的电子数______________。 10、在原子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不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八年级科学下册2_1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教案新版浙教版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一)教材分析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位于浙教版八年级下第一章第二节,本课题可以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和原子以及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金瓯学习化学不可或缺的基础理论。对本课题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角度得到更深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的结构等内容奠定了基础。同时,本节课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也有重要作用。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好胜心强,善于表现自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创设情景让学生来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八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而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接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结构特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将抽象事物形象化,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和科学课程的内容标准,我为本节课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通过探究实验和学生活动,让学生知道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与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以再分;同 时知道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②通过探究实验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或图片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介绍道尔顿的原子论对化学科学的贡献,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为本节课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知道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知道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五)教法学法 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本堂课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的形式,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如下: 教法 ①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动画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②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充 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活动能力。 ③分组讨论法:针对有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我们常说:“现代文盲不是不懂文字,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学法指导 ①小组合作法:上课之前先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图文稿

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 组成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分子和原子: 分子原子 定 义 性 质 联 系 区 别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氧分子(O )是由 2 )是由 多数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二氧化碳分子(CO 2 3、注意:水是由水构成的, 水分子是由构成的, 1个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 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汞是由 4、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如:水蒸发时水分子的变大,但水分子,故为 变化,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分子就变成了和,故为变化。 再如,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时,会分解成和,每 个 结合成个,许多聚集成。 5、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裂变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如: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6、从微观角度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 纯净物,混合物由如:又如图: 7、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8、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的。 原子核是由和两种粒子构成的。 9、由于原子核内的质子带__________________,中子____________,原子核带的 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________,核外的电子数______________。 10、在原子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不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12、练习: 1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电子在核外是的

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

1、分子和原子: 分子原子定义 性质 联系 区别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氧分子(O2)是由 多数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二氧化碳分子(CO2)是由 3、注意:水是由水构成的, 水分子是由构成的, 1个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 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汞是由 4、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如:水蒸发时水分子的变大,但水分子,故为变化,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分子就变成了和,故为变化。 再如,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时,会分解成和,每个 结合成个,许多聚集成。 5、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裂变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如: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6、从微观角度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 纯净物,混合物由如:又如图: 7、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8、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构成的。 原子核是由和两种粒子构成的。 9、由于原子核内的质子带__________________,中子____________,原子核带的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________,核外的电子数______________。 10、在原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不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12、练习: +12 28 2 电子层 (带电) (不带电)电) (带电) 原子

微观粒子

微观粒子专题复习 制卷人实验二中钱强 1.在物质的宏观性质、微观组成(或结构)和表示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如图: 代表原子的结合),图示中有种分子,该反应属于反应。 3.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 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一个A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 ②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上图中的字母,下同),可用作燃料的是。 4.如图,两种不同单质的分子A2和B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参加反应的A2和B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该化学反应类型为, 物质X含种元素。 5.铷(Rb)是一种银白色蜡状金属,质软而轻,其化学性质比钾活泼。下图表示铷元素的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铷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硫酸铷的化学式为。 6.微观示意“见微知著”,我们常从微观认识宏观的化学反应,下图是乙烯(C2H4)燃烧的图。

(1)该反应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 7.如图A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B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 图. (1)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B图中X=_____,B微粒的符号是_____. (3)如图2是镁在点燃条件下与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后镁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 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根据如图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上述示意图1中,共包含种元素,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不同. ②A B C E中属于阴离子的是(填离子符号) ③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④若D为离子,则B D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9.用“O”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这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能发生以下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据此可知化学反应前后______不变;

2018中考化学题分类汇编微观示意图分类汇编(含解析)

微观示意图分类汇编 1.(2018北京)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会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D 解析:图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 + 5O24NO + 6H2O,甲为NH3,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故A正确;乙为O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故B正确;两种生成物为NO和H2O,它们均由两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故C正确;生成的丙(NO)与丁(H2O)的分子个数比为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之比,即4:6=2:3,故D错,故选择D。 2.(2018河北).图2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答案】D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2C2H6+ 7O26H2O + 4CO2。该反应属于不属于置换反应;生成物丙为H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生成物丁为CO2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故选D。 3.(2018山西)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 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专题1 物质的微观构成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原理 复习方法指导 化学基本概念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是化学思维的细胞,是化学现象的本质反映。就初中化学而言,概念繁多(有近百个),要较好地掌握概念应做到以下几点: 1、弄清概念的来胧去脉,掌握其要点,特别注意概念的关键词语。 2、要分清大概念和小概念,掌握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概念分成块,串成串,纵横成片,形成网状整体,融汇贯通。 3、熟练地运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达化学概念的意义。 化学基本原理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化学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要较好掌握这些理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掌握理论的要点和涵义。 2、抓住理论要点和实际问题的关系,注意理论指导实际,实际问题联挂理论。 3、加强练习,深化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 知识结构梳理 溶液 混合物 浓溶液 稀溶液 溶解度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 质量守恒定律 可溶性碱 不溶性碱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含氧酸盐 无氧酸盐 无氧酸 含氧酸 氧化物 酸 碱 盐 吸热现象 放热现象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原子结构简图 元素符号 离子符号 化学式 化合价 物质 分类 变化 元素 原子分子 离子 物质 游离态 化合态 化合物 纯净物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组成结构 质子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溶剂 溶质

专题1 物质的微观构成 一、中考复习要求 1、正确描述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将它们进行区分。 2、会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准确描述原子的构成,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认识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从微观角度简单认识NaCl和HCl的形成过程。 二、基础知识回顾 自然界的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 1、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粒子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粒子练习(含答案) 1.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 ..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20 mL酒精和2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 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2.有一些物质,它们中的一些原子集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下列物质中含有原子集团的是()。 A.NaCl B.NaNO3 C.CaCl2D.KCl 3.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Na+比Na稳定;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⑤B.②④ C.①③④⑤D.全部 4.分析下列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都属于阳离子B.都属于阴离子 C.属于一种原子D.属于一种元素 5.将深色的衣服和浅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深色染料中的()。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原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C.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6.“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为搜索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还用了许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不同分子性质不同D.分子间有间隙 7.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 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 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8.从下列图片中不能 ..获取的信息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水分子受热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9.最近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的,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称为“零号元素”。有关这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易失去电子 B.相当于一个氢分子的质量 C.不显电性 D.在周期表中可与氢元素占同一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