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大中小城市划分标准

中国大中小城市划分标准

中国大中小城市划分标准

一、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人口规模是衡量一个城市大小的重要指标。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标准,城市人口是指城市建成区内的常住人口,因此城市人口规模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人口聚集程度和城市发展水平。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大城市: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

2、中等城市:人口规模在50万至100万之间;

3、小城市:人口规模在50万以下;

4、建制镇:不属于城市的人口聚集地,但与城市有密切联系的乡镇。

二、城市地理位置

城市地理位置也是划分城市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以下几类:

1、华北地区城市:包括东北、华北平原及沿海地区的城市;

2、西北地区城市:包括西北内陆地区的城市;

3、华东地区城市:包括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及沿海地区的城市;

4、华南地区城市:包括珠江三角洲、海南岛及沿海地区的城市;

5、西南地区城市:包括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等地区的城市;

6、东北地区城市: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的城市。

三、城市经济实力

城市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根据国内生产总值(GDP)等指标,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1、经济发达城市: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人均GDP较高;

2、经济中等城市:GDP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人均GDP较低;

3、经济欠发达城市:GDP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很低。

四、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多个方面,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和覆盖面积,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1、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覆盖面积广,交通便利;

2、基础设施中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一般,覆盖面积较广;

3、基础设施欠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覆盖面积较小。

五、城市社会服务

城市社会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是衡量一个城市社会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社会服务的普及程度和质量,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1社会服务完善城市:社会服务普及程度高,质量好;

2社会服务中等城市:社会服务普及程度一般,质量一般;

3社会服务欠佳城市:社会服务普及程度较低,质量较差。

六、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宜居程度的重要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音污染等多个方面。根据环境质量的好坏程度,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1环境质量良好城市:空气质量好,水质纯净,噪音污染小;

2环境质量中等城市:空气质量一般,水质较纯净,噪音污染一般;

3环境质量较差城市:空气质量差,水质污染严重,噪音污染大。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展开全文 一级城市:人口在500 万以上或经济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省会城市或大城市。 二级城市:人口在300 万以上或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或一般省会城市。 三级城市:人口在100 万以上或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的中小城市。 四级城市:除以上三级以外的其他城市。 中国城市级别划分: 第一级(18 个):直辖市、特别行政区、GDP 大于1600 亿且市区人口大于200 万的 城市: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济南、青岛、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广州、 深圳、香港、澳门、重庆、成都、西安 第二级(25 个):其他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城市、省会、苏锡二市:石家庄、长春、 呼和浩特、太原、郑州、合肥、无锡、苏州、宁波、福州、厦门、南昌、长沙、汕头、珠海、 海口、三亚、南宁、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 第三级(24 个):14 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发达且收入高的城市:唐山、秦皇岛、 淄博、烟台、威海、徐州、连云港、南通、镇江、常州、嘉兴、金华、绍兴、台州、温州、 泉州、东莞、惠州、佛山、中山、江门、湛江、北海、桂林 第四级:其他人口大于100 万的城市、重点经济城市:邯郸、鞍山、抚顺、吉林市、

齐齐哈尔、大庆、包头、大同、洛阳、潍坊、芜湖、扬州、湖州、舟山、漳州、株洲、潮州、 柳州(18 个) 第五级:其他著名经济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人口大于50 万、重点旅游城市:承 德、保定、丹东、开封、安阳、泰安、日照、蚌埠、黄山、泰州、莆田、南平、九江、宜昌、 襄樊、岳阳、肇庆、乐山、绵阳、丽江、延安、咸阳、宝鸡(23 个) 以上城市共有108 个,其他城市均为第六级

城市划分新标准:未来或现十个超大城市

城市划分新标准:未来或现十个超大城市导读: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大城市?你住在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最新出台的标准帮你释疑解惑,而新标准可能给一些城市带来新的机会。 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大城市?你住在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最新出台的标准帮你释疑解惑,而新标准可能给一些城市带来新的机会。 为何出台新标准? 国务院20日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更好地实施人口和城市分类管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现将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为: 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为中等城市;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为大城市;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此前,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是市区(不包括市辖县)的非农业人口总数,在统计工作中主要分为几组:100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50万~100万为大城市;20万~50万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为小城市。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过去的划分标准是按照市区非农业人口来划分的,现在非农业人口的概念已经不再用了。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过去几十年中国采用的是跟世界接轨的标准,但中国的国情跟发达国家不一样,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多普通地级市甚至县级市都达到了50万以上人口,这在国外就是大城市,但在中国显然不是,因此调整城市标准也是为了符合城镇化的需求。 新标准有啥用? 那么重新划定标准会有哪些影响呢?《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出台的与城市规模分类相关的政策、标准和规范等要按照新标准进行相应修订。 牛凤瑞告诉本报,我国现有的很多政策都是根据城市规模来制定,比如一直在限制特大城市的建设用地供应,那么何谓特大城市,按照过去100万人口以上就是特大城市,但现在这些城市还处在发展过程中,远没有到需要限制发展的程度。再比如我国新型城镇化提倡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放开中小城市落户,按过去的标准,只有50万人口以下的才符合放开落户的标准,但现在范围就大了很多。 此外,像轨道交通建设与否也跟城市规模息息相关。比如目前修建地铁所使用的标准仍是200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即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城区人口应在300万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GDP达到1000亿元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每小时3万人以上。

中国大中小城市划分标准

中国大中小城市划分标准 一、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人口规模是衡量一个城市大小的重要指标。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标准,城市人口是指城市建成区内的常住人口,因此城市人口规模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人口聚集程度和城市发展水平。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大城市: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 2、中等城市:人口规模在50万至100万之间; 3、小城市:人口规模在50万以下; 4、建制镇:不属于城市的人口聚集地,但与城市有密切联系的乡镇。 二、城市地理位置 城市地理位置也是划分城市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以下几类: 1、华北地区城市:包括东北、华北平原及沿海地区的城市; 2、西北地区城市:包括西北内陆地区的城市; 3、华东地区城市:包括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及沿海地区的城市; 4、华南地区城市:包括珠江三角洲、海南岛及沿海地区的城市; 5、西南地区城市:包括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等地区的城市; 6、东北地区城市: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的城市。 三、城市经济实力 城市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根据国内生产总值(GDP)等指标,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1、经济发达城市: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人均GDP较高; 2、经济中等城市:GDP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人均GDP较低; 3、经济欠发达城市:GDP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很低。 四、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多个方面,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和覆盖面积,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1、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覆盖面积广,交通便利; 2、基础设施中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一般,覆盖面积较广; 3、基础设施欠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覆盖面积较小。 五、城市社会服务 城市社会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是衡量一个城市社会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社会服务的普及程度和质量,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1社会服务完善城市:社会服务普及程度高,质量好; 2社会服务中等城市:社会服务普及程度一般,质量一般; 3社会服务欠佳城市:社会服务普及程度较低,质量较差。 六、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宜居程度的重要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音污染等多个方面。根据环境质量的好坏程度,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1环境质量良好城市:空气质量好,水质纯净,噪音污染小;

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方案2019解读.doc

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方案2019解读 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方案解读 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方案》 根据了解,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配套文件《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方案》,已经以国发2015第51号文的形式发布了。 上述新的标准,相比原先的标准,则大为变化。 根据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发布的城市规划法等,特大城市的标准是中心城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达到100万以上。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近期指出,按照新的城市规模标准,现在把城区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下的城市变成了小城市。城区人口50万到100万之间的叫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在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都为大城市。常住人口超过500万,在500万到1000万以下的,定义为特大城市。城区的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叫做超大城市。 其中,小城市则又进行了细分,20万到50万之间的城市叫一类小城市,20万以下的是二类小城市。新的标准则有所提高。大城市也分成两类,100万到300万的是大城市的一类,300万到500万之间的是二类的大城市。

中国经济: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为五类七档,适应城镇化发展要求 路透北京11月20日- 中国国务院发布关於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有利於更好地实施人口和城市分类管理,适应城镇化发展等新形势要求。 中国政府网刊登的通知明确,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与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相比,新标准有四点重要调整,包括城市类型由四类变为五类,增设了超大城市。将小城市和大城市分别划分为两档,细分小城市主要为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细分大城市主要是实施人口分类管理的需要。 人口规模的上下限普遍提高。小城市人口上限由20万提高到50万,中等城市的上下限分别由20万、50万提高到50万、100万,大城市的上下限分别由50万、100万提高到100万、500万,特大城市下限由100万提高到500万。 将统计口径界定为城区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

中国大区划分

中国大区划分 1.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 2.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 3.华中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 4.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福建) 5.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河南) 6.西北地区(包括新疆、宁夏、青海、甘肃、陕西) 7.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重庆、云南、贵州) 8.港澳台地区 中国目前划分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主要标准中国目前被普遍公认的一线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简称北上广深) 北京(全国政治、文化、教育中心)、上海(全国经济中心)、广州(经济发达、中国第三大城市)、深圳(经济发达、特区城市)。 中国目前被普遍公认的二线城市是: 二线强杭州、济南(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天津(重要经济大港)重庆(直辖市)青岛、大连、宁波、厦门(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二线中南京、武汉、哈尔滨、沈阳(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西安、成都、长春(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长沙、福州、郑州、石家庄(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苏州、烟台、佛山、东莞(经济强市) 二线弱太原、合肥、南昌、南宁、昆明(地级市省会) 温州、无锡(重要的经济城市)淄博(重要的工业城市) 准二线呼和浩特、兰州、乌鲁木齐、贵阳(边疆地级市省会) 泉州、南通、常州、潍坊(新兴的经济强市) 唐山(环渤海重工业大城市)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了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 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由国家确定,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由地方确定。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济南、上海、南京、宁波、杭州、厦门、广州、深圳、郑州、武汉、重庆、成都、南宁、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共21个城市。 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包括:哈尔滨、长春、包头、呼和浩特、石家庄、唐山、太原、合肥、福州、南昌、长沙、昆明、贵阳、海口、西宁、银川、拉萨共17个城市。 物流节点城市要根据本地的产业特点、发展水平、设施状况、市场需求、功能定位等,完善城市物流设施,加强物流园区规划布局,有针对性地建设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业服务型、国际贸易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的物流园区,优化城市交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努力提高城市的物流服务水平,带动周边所辐射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形成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物流中心和三级物流节点城市网络,促进大中小城市物流业的协调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 第二节城市等级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2.理解不同等级城市其服务功能及服务范围的区别,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等级的变化。3.学会运用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掌握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 (1)划分标准:通常是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的。 (2)等级:从小到大一般可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 2.城市服务范围 (1)地域空间范围:城市本身及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2)特点: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 (3)城市等级和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的关系 3.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等。 (2)社会因素:包括资源、交通等。 思考 同一等级的城市,其服务范围一定相同吗? 答案不一定相同。因为城市服务范围除受城市等级影响外,还受交通、人口密度等其他因素的制约。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城市等级体系 在同一个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 2.启示 (1)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等级较高的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

城市的服务范围。 探究点城市等级体系 河北省枣强镇隶属于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为衡水市第一大镇。读“为枣强镇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城市图”,思考以下问题。 (1)图中城市分为________个等级,其中等级最高和最低的城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服务范围最大,服务职能最全的是________。 (3)三个不同等级城镇资料对比表 把以下三组服务功能的序号填入上表中正确的位置。 ①购买纸、笔、米、面等日常消费品,看头痛感冒等常见病,上小学等。 ②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看一些大病或者上高中等。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一级城市:人口在500 万以上或经济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省会城市或大城市。 二级城市:人口在300 万以上或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或一般省会城市。三级城市:人口在100 万以上或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的中小城市。 四级城市:除以上三级以外的其他城市。 中国城市级别划分: 第一级(18 个):直辖市、特别行政区、GDP 大于1600 亿且市区人口大于200 万的 城市: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济南、青岛、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广州、 深圳、香港、澳门、重庆、成都、西安 第二级(25 个):其他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城市、省会、苏锡二市:石家庄、长春、呼和浩特、太原、郑州、合肥、无锡、苏州、宁波、福州、厦门、南昌、长沙、汕头、珠海、 海口、三亚、南宁、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 第三级(24 个):14 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发达且收入高的城市:唐山、秦皇岛、淄博、烟台、威海、徐州、连云港、南通、镇江、常州、嘉兴、金华、绍兴、台州、温州、 泉州、东莞、惠州、佛山、中山、江门、湛江、北海、桂林 第四级:其他人口大于100 万的城市、重点经济城市:邯郸、鞍山、抚顺、吉林市、 齐齐哈尔、大庆、包头、大同、洛阳、潍坊、芜湖、扬州、湖州、舟山、漳州、株洲、潮州、 柳州(18 个) 第五级:其他著名经济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人口大于50 万、重点旅游城市:承德、保定、丹东、开封、安阳、泰安、日照、蚌埠、黄山、泰州、莆田、南平、九江、宜昌、 襄樊、岳阳、肇庆、乐山、绵阳、丽江、延安、咸阳、宝鸡(23 个) 以上城市共有108 个,其他城市均为第六级。

几线城市划分的标准

几线城市划分的标准 在中国,城市划分为几线城市一般基于多个指标和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 1. 经济规模:通常使用GDP总量或人均GDP作为衡量城市经济规模的指标。一线城市经济规模一般较大。 2. 人口规模:城市的人口数量也是划分城市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一线城市通常拥有较高的人口规模。 3. 城市功能:城市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服务功能等因素也会考虑在内。一线城市往往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布局和高水平的服务能力。 4. 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等也被视为城市等级划分的参考因素之一。 同时几线城市划分标准也是通过生产、服务、金融、创新、流通、综合商业指数等发展水平来划分。划分规则如下: 1、一线城市。一般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的吸引力等各层面。 一线城市在生产、服务、金融、创新、流通、综合商业指数等全国社会活动中起到引领和辐射等主导功能。 2、二线城市。大多数都是中东部地区的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级市。 主要有杭州、南京、济南、重庆、青岛、大连、宁波、厦门、成都、武汉、哈尔滨、沈阳、西安、长春、长沙、福州、南昌、合肥、石家庄、郑州、苏州、佛山、东莞、无锡、烟台、太原等城市。 3、三线城市。指有战略意义或比较发达、经济总量较大的中小城市。三线城市可按行政级别、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和GDP总量等标准综合划分。 大多数省份(粤、苏、浙、鲁、闽等经济发达省份除外)除

人民防空重点城市四类分类标准

人民防空重点城市四类分类标准 人民防空重点城市四类分类标准 人民防空是指国家通过组织人民和利用民用和国防建设工程设施等资源,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人民防空的重点城市分类标准是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人口规模和重要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划分,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防空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以及组织人民进行有效的防空工作。 一、一类重点城市 1. 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 2. 重要的军事基地城市; 3. 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4. 重要的科研教学城市。 二、二类重点城市

1. 有较强经济实力和较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 2. 重要物资储备和生产基地城市; 3. 极具挑战性的地理环境城市,如山区、沿海城市等。 三、三类重点城市 1. 有一定工业和经济发展基础的中小城市; 2. 人口密度适中,生活设施完善的城市。 四、四类重点城市 1. 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小城市和农村地区; 2. 人口密度较低,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城市。 以上是根据人民防空的重点城市分类标准,不同类别的重点城市在人 民防空建设和防空工作中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和特点。对于一类重点城市,应当加强重点防护和重点保障,提前做好各种应急预案,并加强 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对于二类重点城市,也需要重视人民防空建设 和防空工作,但可以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安排。

对于三、四类重点城市,虽然重要性相对较低,但也不可忽视,应当 根据情况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安排。 总结回顾 人民防空是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防空重点城市的分类 标准是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人口规模和重要性等因素进 行综合评估和划分的。一类重点城市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重要的军事基地、交通枢纽和科研教学城市。二类重点城市是经 济实力和人口密度较高的大城市,以及重要的物资储备和生产基地城市,和极具挑战性的地理环境城市。三类重点城市是有一定经济发展 基础的中小城市,和人口密度适中、生活设施完善的城市。四类重点 城市是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和人口密度较低的主 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城市。 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我看来,人民防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 生命财产安全。对于不同类别的重点城市,人民防空工作应该根据具 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防空建设和防空工作,提高城市抵御风险能力 和自救能力。特别是对于一类重点城市,更应该加强重点防护和重点 保障,提前做好各种应急预案,并加强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希望国 家能够加大对人民防空工作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城市抵御风险能力和

大中小城市划分标准

大中小城市划分标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1. 引言 大中小城市划分标准是国家根据城市的经济、人口、功能和规模等因素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旨在合理划分城市等级,引导城市发展,平衡区域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中小城市划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大中小城市划分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标准的制定、执行和效果等。 2. 大中小城市划分标准的制定 大中小城市划分标准的制定一般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在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2.1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划分城市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具备更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经济因素包括城市的GDP总量、人均GDP、第一 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将城市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等。 2.2 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也是划分城市等级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人口数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市场潜力。一般来说,大城市的人口数量较多,具备更大的聚集效应和消费能力。人口因素包括城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人口密度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2.3 功能因素 功能因素是划分城市等级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城市的功能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和卫生等方面。一般来说,大城市具备更为完善的功能,更具有综合竞争力和发展优势。功能因素包括城市的行政级别、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交通基础设施等。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2.4 规模因素 规模因素是划分城市等级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城市的规模可以反映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空间扩展程度。一般来说,大城市具备更大的面积和更多的行政区划,拥有更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规模因素包括城市面积、城市人口规模、行政区划等。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线二线城市的划分标准

一线二线城市的划分标准 在当今社会,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同,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及其他城市,每一种城市的特点都不同,那么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划分标准有那些呢? 一、外部经济活动程度 一线城市都是我国发展最快的城市,其与国家经济政策及其全局经济发展都高度紧密相关,外部经济活动推动了其自身经济发展,经济活动范围广,联系紧密,投资流动性强,其发展较一线城市更具有扩张性,而二线城市则主要依赖本地经济和资源,发展速度较慢。 二、交通条件 一线城市的交通条件非常完善,公共交通设施设备先进,公路、机场、港口、高铁线路等贯通各区,交通互联互通,同时也是这些城市的一大特色,而二线城市则相对比较落后,交通条件限制了其发展潜力。 三、经济发展 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结构,依赖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工业贡献度较低,工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金融服务先进,生产要素较为丰富,经济效率高;而二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一线城市有很大的差异,主要由服务业支撑,工业贡献较高,金融服务先进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四、流动性 一线城市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人口流动性强,吸引了大量内外流

入人口,形成了高度繁荣的都市社会,而二线城市多为居民少的城市,人口流动性较弱,少量内外流入人口,城市文化发展程度较低。 本文从外部经济活动程度、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流动性等方面对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划分标准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可见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区别很明显,在当今的社会,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以及发展速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只有政府和社会加大对中小城市的投资,才能使二线城市真正实现快速发展并走向繁荣。

中国几线城市划分标准

中国几线城市划分标准 中国的城市划分标准一直是中国人民最关注的话题之一,而最经典的分类方式就是按照“一二三四线城市”分类。其中,一线城市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它们一般通过地区GDP、政府储备、城市发展势头、城市文化等多方面的指标来衡量,其中的代表性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二线城市包括青岛、重庆、南京、武汉等有着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一般可以分为区域一线城市和国家一线城市,区域一线城市在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较大,而国家的一线城市拥有更大的全国影响力。 三线城市指的是中国中小城市,一般这些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轻度发展,虽然发展水平贴近全国的平均水平,但因为规模较小,因此缺乏市场实力,如郑州、长沙、苏州等城市归入此类。 四线城市是指那些小得不能再小的城市,它们在中国经济中处于次要地位,政府投资和发展势头都比较弱,一般这些城市拥有较低的经济水平和文化含量,可以算作农村的一种,如神木县,张掖等。 从不同层面来分析,中国的一二三四线城市划分标准可以分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投资、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城市规模、生活质量、地理定位和其他综合指标等。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二三四线城市的最重要指标,它可以通过地区GDP、城市资产储备、城市发展势头等指标来衡量和判断,一二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会远远超过三四线城市。

其次,科技投资的多少也是影响城市分线的一种重要因素,一二线城市势必拥有较多的科技投资,而三四线城市则几乎不会有明显的科技投资,随着技术的发展,科技投资的占比也在不断提升。 再者,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也是影响一二三四线城市划分标准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拥有更高水平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比如规划、投资、财政等,而三四线城市则只有地方政府能够出资,但尚未达到上述水平。 此外,城市规模是影响城市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来说,一二线城市的规模会比三四线城市大的多,以上海为例,上海的城市规模比如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几倍甚至更多。 最后,生活质量和地理定位也是影响城市分线的重要因素,一二线城市大多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而三四线城市则位于经济落后地区,拥有较低的生活质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一二三四线城市划分标准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投资、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城市规模、生活质量、地理定位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政府管理和投资的投入,中国的一二三四线城市分类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

京津冀城市等级体系分析

京津冀城市等级体系分析 摘要:合理的城市规模等级有利于区域内部人口、资金、技术等各种要素的流动,同时合理的城市等级规模布局也有利于区域内产业的合理分工以及城市之间的有序合作。本文利用京津冀各市的人口数据,讨论京津冀的城市人口规模体系及分布特征,并由此得到京津冀城市等级分布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体系;京津冀;位序-规模原理 京津冀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其目标是建立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目前城镇体系呈“哑铃”型、人口分布呈“倒金字塔”型、区域内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等突出特征。“双极”化效应明显,超大城市高度集聚、中小城市吸纳力不足,城市规模断层严重等问题突出。 一、城市体系和城市首位率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组规模不同,特点各异而又相互关联的城镇组成的空间系统。城镇体系的研究可作为城市体系规划、布局的科学依据,对于城市体系的完善和合理化,提高区域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首位度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常用指标,是指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而首位分布则是指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首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体系中的城市人口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但仅仅选用两城市指数可能会有些以偏概全,为了改进首位度两城市指数的过于简单化,又有人提出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 按照位序-规模的原理,理想的城市结构规模状态应当是两城市指数为2,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都为1的状态。显而易见的是,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比只考虑两个城市更能全面地反映城市规模分布的特点。三种城市指数的核心在于都抓住第一大城市与其它城市的比例关系,因此我们把两城市指数、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统称为首位度指数。本文便主要采用为序-规模原理对京津冀城市等级规模进行讨论。 二、京津冀城市规模体系分布特征 城市规模分布是指一个区域内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城市规模分布特征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区域内城市从大到小的序列与其人口关系,解释区域人口在城市中的分布特征。本文使用城镇人口作为城市规模的一种度量。选取了京津冀13个城市 (见表1),对城市规模体系进行分析 表1 2014年京津冀各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状况

市、县级市、县、镇、镇级市的概念、设立标准和异同

市以下各级政府的概念、设立标准和异同 我国《宪法》第九十五条、第一百零五条规定,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 一、概念 1、市。一是指集中买卖货物的固定场所,即商品交易的市场。二是指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或人口较稠密的地区,一般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三是行政区划单位,分直辖市和市。行政意义的市又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根据人口规模,又将市分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巨型城市。《2013年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提出的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是:市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50万~100万的为中等城市,100万~300万的为大城市,300万~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巨型城市。 2、县。在中国,“县”作为行政区划,始于春秋时期,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是县制正式设置的开端。现代中国,县与县级市、市辖区、自治县、旗、自治旗、矿区、林区、特区一道,作为“县级行政区”。

3、县级市。即《宪法》中所称的“不设区的市”,属于县级行政区,地位与县、区(市辖区)相同。不考虑工业产值,从人口规模要求,设立县级市有以下3种情况的标准:①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四百人以上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十二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30%,并不少于十五万。②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百人至四百人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十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七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5%,并不少于十二万。③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百人以下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六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0%,并不少于十万。 4、市辖区。市辖区为现代社会中对城市中所设行政区划类型的泛称,是城市的组成部分,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城区划定的行政分区,市辖区同县、县级市同层级。其设立标准为:市区总人口100万人以下的市,平均每40万人可以设立1个市辖区;市区总人口100-300万人的市,平均每50万人可设立1个市辖区;市区总人口300万人以上的市,平均每60万人可设立1个市辖区。最小的市辖区人口不得少于2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不得少于10万人。 5、镇。最早为军事据点,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我国现在所设的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的镇,

大中小城市划分标准

大中小城市划分标准 在中国,根据城市的规模、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可以将城市 分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类型。下面是具体的划分标准: 一、大城市 大城市一般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城市: 1.人口超过500万。大城市人口数量较多,具有很强的集聚能力和辐 射能力,广泛吸纳着各类人才和资源。 2.经济实力强大。大城市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产业基础,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3.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大城市集聚了大量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高端人才,拥有强大的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 4.城市规划建设较为完善。大城市要求城市规划建设高效、合理、科学,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服务设施。 5.政治、文化、社会等综合实力较强。大城市作为国家、地区的中心城

市,其综合实力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二、中城市 中城市是指那些城市规模不如大城市,但人口和经济水平等方面仍然较为不俗,且对周边地区具有显著的辐射能力,是地区性中心城市。 1.人口在100万到500万之间。虽然人口数量比不上大城市,但中城市仍然拥有若干数量相当的人口,并且很多中城市正在快速扩张。 2.经济发展较快,但与大城市相比略显落后。中城市不少地区也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经济环境,成为了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 3.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中城市的地理位置常常比较优越,交通也比较便利,成为周边地区的贸易和物流中心。 4.城市功能完善,但相较于大城市还有不少缺陷。中城市的城市规划、建筑、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具备较为完善的条件,但可能仍需要在某些方面获得提升。 5.在当地,其政治、文化和经济等方面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

最新版大中小城市划分标准

最新版大中小城市划分标准 2010年10月,由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第七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2010年《中小城市绿皮书》发布会”在长沙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0):中国中小城市绿色发展之路》。 绿皮书显示,我国中小城市数目已达2160个,56%的地级以上城市为中小城市。绿皮书指出,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原有的城市划分标准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为此,绿皮书依据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现状,提出的全新划分标准为:市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50万—100万的为中等城市,100万—300万的为大城市,300万—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巨大型城市。 第一档:北京上海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亦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政治、文化、科研、教育中心。至于经济方面,虽然有一大批人才,有自己独立的赶超国际的独立见解,但完全受制于中国上海,在短期内还不可能有很大的进展。但值得标榜的是,这里有中国的硅谷——“中关村”,这里有在亚洲比较知名的大学——清华、北大、人大、北航、北理工等。所以北京可以说在整个亚太地区乃至泛欧亚大陆都具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这一点,在中国,是其它任何一个城市都不能比拟的。众所周知北京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奥运效用对北京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北京可以当之无愧地栖身于世界大城市行列。 上海:中国最具有国际气息的都市,这里汇聚了众多的外国人士,具有极高的国际知名度,甚至可以说在亚太地区完全能够媲美东京、香港、新加坡等著名城市。它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地缘领导能力,拥有中国所有城市中最高的GDP总值和人均GDP值。并且强有力的辐射整个华东地区,使其成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而且上海拥有全国最大的海港,运输能力也已进入世界前十。经过将近十年的大幅建设,上海早已成为了中国的金融中心。这里吸引了众多的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以及金融寡头。上海将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以及最先跻身世界级的城市。 第二档:广州,深圳 广州:目前广州和北京、上海并称京、沪、穗,是大陆名副其实的第三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华南地区的唯一超大级城市,其得益于中央的政策绝非其它城市可比。但作为广州本身,也有相当的实力,其迅猛发展势头带动了一连串的周边效应,使周边一系列县市都受益匪浅。在这样迅猛势头的冲击下,往日的广州城已经无法保障如野草般的发展态势,只好将附近的番禺、花都列为附属区,发展可想而知。但是广州也有一个不小的缺点,广州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却缺少足够的文化底蕴。广州已是南中国的中心,要想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还有一段路要走。 深圳:中国最年轻的一个城市,也是全国最具活力的城市,。这个昔日的小镇子,已经一跃成为在中国具有重要地位的窗口城市,它的今日辉煌同样取决改革开放。作为首个试点城市,由于国家政策的放松。它尝尽了别的城市没有吃到过的甜头,发展完全取样于资本主义国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