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

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

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
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

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以下简称《意见》),对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作出部署。

《意见》指出,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可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助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为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基础。推进降低企业杠杆率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有序开展和统筹协调等原则。

《意见》提出了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主要途径。一是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资源整合与使用效率;二是完善现代企业强化自我约束,形成降低企业杠杆率的长效机制;三是多措并举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在做好存量资产清理、整合工作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予以盘活;四是多方式优化企业债务结构,降低企业财务负担;五是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帮助发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渡过难关;六是依法依规实施企业破产,因企制宜实施企业破产清算、重整与和解;七是积极发展股权融资,形成合理的融资结构。

《意见》要求,政府要为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在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中的职责是制定规则,完善政策,适当引导,依法监督,做好职工合法权益保护等社会保障兜底工作;在引导降低企业杠杆率过程中,政府要依法依规、遵循规律、规范行为,不干预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中各市场主体的相关决策和具体事务。

为规范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以下简称债转股),《意见》所附《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债转股的总体思路、实施方式和政策措施,强调要遵循法治化原则、按照市场化方式有序开展债转股,建立债转股对象企业市场化选择、价格市场化定价、资金市场化筹集、股权市场化退出等长效机制,严禁将“僵尸企业”、失信企业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作为债转股对象。

《意见》强调,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组织先行先试,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确保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以下是意见全文:

一、总体要求

降杠杆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通过推进兼并重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自我约束、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债务结构、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依法破产、发展股权融资,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助推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助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为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在推进降杠杆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债权人和债务人等市场主体依据自身需求开展或参与降杠杆,自主协商确定各类交易的价格与条件并自担风险、自享收益。政府通过制定引导政策,完善相关监管规则,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做好必要的组织协调工作,保持社会稳定,为降杠杆营造良好环境。

法治化原则。依法依规开展降杠杆工作,政府与各市场主体都要严格依法行事,尤其要注重保护债权人、投资者和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防范道德风险,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防止应由市场主体承担的责任不合理地转嫁给政府或其他相关主体。明确政府责任范围,政府不承担损失的兜底责任。

有序开展原则。降杠杆要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关系,注意防范和化解降杠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尊重经济规律,充分考虑不同类型行业和企业的杠杆特征,分类施策,有扶有控,不搞“一刀切”,防止一哄而起,稳妥有序地予以推进。

统筹协调原则。降杠杆是一项时间跨度较长的系统工程。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要把建立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自身约束机制作为降杠杆的根本途径。降杠杆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与企业改组改制、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有机结合、协同推进。

二、主要途径

(一)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1.鼓励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支持通过兼并重组培育优质企业。进一步打破地方保护、区域封锁,鼓励企业跨地区开展兼并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出让股份、增资扩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引入民营资本。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向民营资本开放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领域。

2.推动重点行业兼并重组。发挥好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鼓励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加大兼并重组力度,加快“僵尸企业”退出,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实现市场出清。加大对产业集中度不高、同质化竞争突出行业或产业的联合重组,加强资源整合,发展规模经济,实施减员增效,提高综合竞争力。

3.引导企业业务结构重组。引导企业精益化经营,突出主业,优化产业链布局,克服盲目扩张粗放经营。通过出售转让非主业或低收益业务回收资金、减少债务和支出,降低企业资金低效占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

4.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金融支持。通过并购贷款等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方式筹集兼并重组资金。进一步创新融资方式,满足企业兼并重组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鼓励各类投资者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形式参与企业兼并重组。

(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自我约束。

5.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负债行为建立权责明确、制衡有效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加强企业自身财务杠杆约束,合理安排债务融资规模,有效控制企业杠杆率,形成合理资产负债结构。

6.明确企业降杠杆的主体责任。企业是降杠杆的第一责任主体。强化企业管理层资产负债管理责任,合理设计激励约束制度,处理好企业长期发展和短期业绩的关系,树立审慎经营观念,防止激进经营过度负债。落实企业股东责任,按照出资义务依法缴足出资,根据股权先于债权吸收损失原则承担必要的降杠杆成本。

7.强化国有企业降杠杆的.考核机制。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积极推动国有企业降杠杆工作,将降杠杆纳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国有企业的业绩考核体系。统筹运用政绩考核、人事任免、创新型试点政策倾斜等机制,调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有企业降杠杆的积极性。

(三)多措并举盘活企业存量资产。

8.分类清理企业存量资产。规范化清理资产,做好闲置存量资产相关尽职调查、资产清查、财产评估等工作,清退无效资产,实现人资分离,使资产达到可交易状态。

9.采取多种方式盘活闲置资产。对土地、厂房、设备等闲置资产以及各类重资产,采取出售、转让、租赁、回租、招商合作等多种形式予以盘活,实现有效利用。引导企业进入产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价格发现、价值实现功能。

10.加大存量资产整合力度。鼓励企业整合内部资源,将与主业相关的资产整合清理后并入主业板块,提高存量资产的利用水平,改善企业经营效益。

11.有序开展企业资产证券化。按照“真实出售、破产隔离”原则,积极开展以企业应收账款、租赁债权等财产权利和基础设施、商业物业等不动产财产或财产权益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向轻资产经营模式转型。

(四)多方式优化企业债务结构。

12.推动企业开展债务清理和债务整合。加大清欠力度,减少无效占用,加快资金周转,降低资产负债率。多措并举清理因担保圈、债务链形成的三角债。加快清理以政府、大企业为源头的资金拖欠,推动开展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对发展前景良好、生产经营较为正常,有技术、有订单,但由于阶段性原因成为资金拖欠源头的企业,鼓励充分调动多方力量,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统筹运用盘活资产、发行债券和银行信贷等多种手段,予以必要支持。

13.降低企业财务负担。加快公司信用类债券产品创新,丰富债券品种,推动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利用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企业债务结构。鼓励企业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财务公司,加强内部资金融通,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担保机构等措施,提高企业信用等级,降低融资成本。

(五)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

14.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开展债转股。由银行、实施机构和企业依据国家政策导向自主协商确定转股对象、转股债权以及转股价格和条件,实施机构市场化筹集债转股所需资金,并多渠道、多方式实现股权市场化退出。

15.以促进优胜劣汰为目的开展市场化债转股。鼓励面向发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严禁将“僵尸企业”、失信企业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作为市场化债转股对象。

16.鼓励多类型实施机构参与开展市场化债转股。除国家另有外,银行不得直接将债权转为股权。银行将债权转为股权应通过向实施机构转让债权、由实施机构将债权转为对象企业股权的方式实现。鼓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多种类型实施机构参与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支持银行充分利用现有符合条件的所属机构,或允许申请设立符合规定的新机构开展市场化债转股;鼓励实施机构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增强资本实力。

(六)依法依规实施企业破产。

17.建立健全依法破产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破产在解决债务矛盾、公平保障各方权利、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破产清算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健全破产管理人制度。探索建立关联企业合并破产制度。细化工作流程规则,切实解决破产程序中的违法执行问题。支持法院建立专门清算与破产审判庭,积极支持优化法官配备并加强专业培训,强化破产司法能力建设。规范和引导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依法履职,增强破产清算服务能力。

18.因企制宜实施企业破产清算、重整与和解。对于扭亏无望、已失去生存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要破除障碍,依司法程序进行破产清算,全面清查破产企业财产,清偿破产企业债务并注销破产企业法人资格,妥善安置人员。对符合破产条件但仍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支持债权人和企业按照法院破产重整

程序或自主协商对企业进行债务重组。鼓励企业与债权人依据破产和解程序达成和解协议,实施和解。在企业破产过程中,切实发挥债权人委员会作用,保护各类债权人和企业职工合法权益。

19.健全企业破产配套制度。政府与法院依法依规加强企业破产工作沟通协调,解决破产程序启动难问题,做好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和权益保障、企业互保联保和民间融资风险化解、维护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工作。加快完善清算后工商登记注销等配套政策。

(七)积极发展股权融资。

20.加快健全和完善多层次股权市场。加快完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健全小额、快速、灵活、多元的投融资体制。研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创业板相关制度。规范发展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强化融资功能。

21.推动交易所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发展壮大证券交易所主板,深入发展中小企业板,深化创业板改革,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依法保护投资者权益,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证券交易所市场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

22.创新和丰富股权融资工具。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促进创业投资。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发挥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规范发展各类股权类受托管理资金。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探索运用股债结合、投贷联动和夹层融资工具。

23.拓宽股权融资资金来源。鼓励保险资金、年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长期性资金按相关规定进行股权投资。有序引导储蓄转化为股本投资。积极有效引进国外直接投资和国外创业投资资金。

三、营造良好的市场与政策环境

24.落实和完善降杠杆财税支持政策。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落实并完善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资产证券化、债转股和银行不良资产核销等相关税收政策。根据需要,采取适当财政支持方式激励引导降杠杆。

25.提高银行不良资产核销和处置能力。拓宽不良资产市场转让渠道,探索扩大银行不良资产受让主体,强化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竞争。加大力度落实不良资产转让政策,支持银行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打包转让不良资产。推动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多渠道补充银行核心和非核心资本,提高损失吸收能力。

26.加强市场主体信用约束。建立相关企业和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高级管理人员的信用记录,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参与各方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追究恶意逃废债和国有资产流失等违法违规单位及相关人员责任。

27.强化金融机构授信约束。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通过建立债权人委员会、联合授信等机制,完善客户信息共享,综合确定企业授信额度,并可通过约定等方式,避免过度授信,防止企业杠杆率超出合理水平。对授信银行超过一定数量、授信金额超过一定规模的企业原则上以银团联合方式发放贷款,有效限制对高杠杆企业贷款。

28.健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合理确定投资者参与降杠杆的资格与条件。鼓励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或专业投资分析能力,并有相应风险承受力的机构投资者参与企业市场化降杠杆。完善个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依法建立合格个人投资者识别风险和自担风险的信用承诺制度,防止不合格个人投资者投资降杠杆相关金融产品和超出能力承担风险。

29.切实减轻企业社会负担。完善减轻企业非债务负担配套政策,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清理规范涉企行政性、事业性收费以及具有强制垄断性的经营服务收费、行业协会涉企收费政策。加大对企业在降杠杆过程中剥离相关社会负担和辅业资产的政策支持力度。

30.稳妥做好重组企业的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降杠杆过程中的职工安置,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多措并举做好职工安置工作。鼓励企业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通过协商薪酬、转岗培训等方式,稳定现有工作岗位。支持企业依靠现有场地、设施、技术开辟新的就业岗位。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按规定由失业保险实施稳岗补贴政策。依法妥善处理职工劳动关系,稳妥接续社会保险关系,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待遇。积极做好再就业帮扶,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对就业困难人员按规定实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

31.落实产业升级配套政策。进一步落实重点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化解过剩产能的配套支持措施,加大对重点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整合的支持力度,发挥产业投资基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实行市场化运作,推动重点行业破局性、战略性重组,实现产业链整合及产业融合,通过资源重新配置降低企业杠杆率,进一步提升优质企业竞争力。

32.严密监测和有效防范风险。加强政策协调,强化信息沟通与研判预警,提高防范风险的预见性、有效性,严密监控降杠杆可能导致的股市、汇市、债市等金融市场风险,防止风险跨市场传染。填补监管空白与漏洞,实现监管全覆盖,完善风险处置预案,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33.规范履行相关程序。在降杠杆过程中,涉及政府管理事项的,要严格履行相关核准或备案程序,严禁违法违规操作。为适应开展降杠杆工作的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应进一步明确、规范和简化相关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34.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在降杠杆工作中的职责是制定规则,完善政策,适当引导,依法监督,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持社会稳定,做好职工合法权益保护等社会保障兜底工作,确保降杠杆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平稳有序推进。政府在引导降杠杆过程中,要依法依规、遵循规律、规范行为,

不干预降杠杆工作中各市场主体的相关决策和具体事务。同时,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好国有企业出资人职责,在国有企业降杠杆决策中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行使国有股东权利。

固定收益:各种杠杆率的计算方法汇总

实体经济杠杆 实体经济杠杆我们采用“债务余额/GDP”的计算方式来进行衡量。具体到居民政府与非金融企业部门,公式分别为: (1) 居民部门杠杆率=居民部门贷款余额/GDP (2) 政府部门杠杆率=(国债+政府支持机构债+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地方政府或有债务)/GDP (3) 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银行信贷+企业债券+信托贷款+委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城投企业债务余额)/GDP 从实际计算结果来看,居民与政府部门的杠杆率偏低,不足60%,但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较高,2015年底已经达到近140%的高点。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居民杠杆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将回落,企业杠杆将通过市场化的债转股的方式来降低,为对冲居民与企业部门的高杠杆率,政府部门的杠杆水平未来会逐渐提升,但考虑到财政赤字压力,PPP模式可能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金融市场杠杆 金融市场杠杆的计算我们借鉴微观企业中的权益法,即“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在金融市场中表达为:待购回余额/超储。 从实际计算结果来看,超储规模在不断降低,但待购回余额却仍在持续的上升,导致金融市场的杠杆率近两年来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机构加杠杆的行为较为普遍。但后续随着资金成本提高,套息空间缩窄,债市可能会迎来调整,待购回余额增速有望减慢。 债市杠杆债市杠杆分为场内场外两种,场外主要依赖结构化的产品来加杠杆,数据可得性不足,因此债市杠杆主要讨论场内杠杆。场内杠杆主要依靠债券回购负债融资来进行,我们采取资产规模/自有资金的方法,将债市杠杆的计算公式写为: 债市杠杆=债券托管量/(债券托管量-待购回余额) 从计算结果来看,债市杠杆总体水平不高,在110%上下徘徊,呈锯齿状,即在每季度末出现小波峰,而后又回落。 金融机构杠杆 与债市杠杆相比,金融机构的杠杆率考虑待购回、待返售、质押式回购与买断式回购的差别,在综合权衡下,我们将金融机构的的杠杆率计算公式定为: 金融

意见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_0798文档

2020 意见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_0798文档 EDUCATION WORD

意见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_0798 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降杠杆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通过推进兼并重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自我约束、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债务结构、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依法破产、发展股权融资,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为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在推进降杠杆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债权人和债务人等市场主体依据自身需求开展或参与降杠杆,自主协商确定各类交易的价格与条件并自担风险、

自享收益。政府通过制定引导政策,完善相关监管规则,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做好必要的组织协调工作,保持社会稳定,为降杠杆营造良好环境。 法治化原则。依法依规开展降杠杆工作,政府与各市场主体都要严格依法行事,尤其要注重保护债权人、投资者和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防范道德风险,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防止应由市场主体承担的责任不合理地转嫁给政府或其他相关主体。明确政府责任范围,政府不承担损失的兜底责任。 有序开展原则。降杠杆要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关系,注意防范和化解降杠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尊重经济规律,充分考虑不同类型行业和企业的杠杆特征,分类施策,有扶有控,不搞“一刀切”,防止一哄而起,稳妥有序地予以推进。 统筹协调原则。降杠杆是一项时间跨度较长的系统工程。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要把建立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自身约束机制作为降杠杆的根本途径。降杠杆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与企业改组改制、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有机结合、协同推进。 (一)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1.鼓励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支持通过兼并重组培育优质企业。进一步打破地方保护、区域封锁,鼓励企业跨地区开展兼并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出让股份、

银行业杠杆率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修改稿)

银行业杠杆率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一、银行业杠杆率 1.银行业杠杆率提出的背景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欧美主要国家的商业银行虽然有较高水平的资本充足率但扔难以幸免。危机发生后,绝大多数的银行都采取了去杠杆化的应对方法,提高了资本在总资产当中的占比。国际社会对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总结,一致认为仅靠资本充足率指标不能很好地衡量监督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所以,2012年12月的巴塞尔委员会颁布了《巴塞尔协议Ⅲ》,首次提出并确定了杠杆率这一重要指标在资本监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银监会也根据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借鉴吸收杠杆率实践经验后,颁布了《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明确了我国银行业的杠杆率监管体系,确定了杠杆率监管标准,即一级资本占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的比例不低于4%,弥补资本充足率的不足,控制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银行体系的杠杆率积累。 2.银行业杠杆率的定义 杠杆率一般是指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与权益资本的比率。 《巴塞尔协议Ⅲ》将表外资产纳入杠杆率监管,具体的杠杆率计算公式为:杠杆率=(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减项)/(表内表外总资产暴露-核心资本扣减项)。

其中,表内表外总资产暴露=表内资产+表外项目资产+衍生产品。 根据《巴塞尔协议Ⅲ》给出的计算杠杆率方法,各个国家根据本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我国规定的银行杠杆率计算公式为: 银行杠杆率=(一级资本-一级资本扣减项)/调整后的表内表外资产余额。 其中,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是指调整后的表内资产余额与调整后的表外项目余额的和减去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一级资本扣减项。 分析我国银行业杠杆率,可以看出杠杆率能够最大程度地显示出银行业的杠杆水平,对于资本使用了最严格的口径,资产则使用了最大口径,不但能够显示出银行表内外的风险,而且还考虑到了潜在的风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杠杆率的计算过程过程中,将表外项目纳入,能够有效减少银行向表外进行资产转移套利的动机。 3.银行业杠杆率的优缺点 《巴塞尔协议Ⅱ》使用资本充足率作为监管指标,由于其本身的计算方法,银行存在着监管套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巴塞尔协议Ⅱ》规定的交易账户与银行账户监管标准不统一,导致了银行表外业务风险计提不足,这样就为银行逃避监管提供了空间。二是按照《巴塞尔协议Ⅱ》中规定,银行对于自身的风险评估拥有较强的自主性,为其进行监管套利提供了机会。在银行向监管部门提供风险报告确定资本充足率的过程中,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和监管部门审查能力的制约,银行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极易隐瞒其真实风险状况,数

谈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谈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企业一定时期成本支出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收益的实现。同时,企业成本结构的变动,也会对其收益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重视分析成本变动对收益的影响。笔者试从企业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角度,谈谈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一、经营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企业的成本按其特征可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部分。在相关范围内,企业产销量的变动不会改变其固定成本总额,但它会使企业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固定成本发生升降,从而提高或降低企业收益的实现。 假设甲、乙两企业有关数据如下(表一): 项目甲企业乙企业 产品销量 10000件10000件 单位售价50元50元 单位变动成本30元20元 固定成本总额 100000元200000元 税前收益 100000元100000元

由表一可知,尽管甲、乙两企业成本结构不同,但是其实现的税前收益是相同的。由此看来,似乎成本结构对企业收益没有影响,然而,若甲、乙两企业的销量变动,对收益的影响却大不一样。 如甲、乙两企业销量分别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其销量变动对收益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二): 项目甲企业乙企业 产品销量11000件 11000件 单位售价 50元50元 单位变动成本 30元20元 固定成本总额 100000元200000元 税前收益 120000元 130000元 显然,销售量增加的幅度一样,而企业收益增加的幅度不一样,这种效益变动幅度大于销售变动幅度的现象,正是经营杠杆作用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高固定成本、低变动成本结构的企业,相对于低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结构的企业,其经营杠杆功能强(如上例乙企业),经营风险也较大。反之,其经营杠杆功能弱,经营风险也较小。企业的经营杠杆可用经营杠杆率表示。 经营杠杆率(DOL)=收益变动率÷销售变动率 或=边际贡献总额÷税前收益 根据表一资料,甲乙两企业经营杠杆率分别为:

杠杆率

城商行几个关键监管指标数据。具体为,资本充足率上调到10.5%,较2010年提高0.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7.5%,杠杆率不低于4%。贷款拨备率不低于2.5%,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流动性覆盖率不低于100%,净稳定融资比率不低于100% 杠杆率 杠杆率即一个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与资产之比率。杠杆率是一个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应出公司的还款能力。一般来说,投行的杠杆率比较高,美林银行的杠杆率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率在2007年为33倍。 财务杠杆概念: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 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为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影响的是企业的税后利润而不是息前税前利润。 财务杠杆率等于营业利润与税前利润之比,反映由于固定的债务存在,财务费用(利息)对保险企业利润的影响程度。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负债的程度和企业偿债能力,财务杠杆率越高反映利息费用越高,导致ROE指标越低。 简单的讲就是把你的资金放大,这样的话你的资金成本就很小,同时你的风险和收益就放大了,因为盈亏的百分比不是依据原来的资金,而是根据放大后的资金来衡量的 巴塞尔银行管理委员会在汲取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完善新资本协议时,提出杠杆率作为监管指标,设置下限为3%。 杠杆率=核心资本/表内表外总资产风险暴露 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银行体系的表内外杠杆率的过度累积。杠杆率累积也是以前金融危机(例如1998年金融危机)的特征。危机最为严重时期,银行业被迫降低杠杆率,放大了资产价值下滑的压力,进一步恶化了损失、银行资本基础减少与信贷收缩之间的正反馈循环。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将引入杠杆率要求,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1)为银行体系杠杆率累积确定底线,有助于缓释不稳定的去杠杆化带来的风险以及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2)采用简单、透明、基于风险总额的指标,作为风险资本比例的补充指标,为防止模型风险和计量错误提供了额外的保护。 杠杆率计算在不同经济体之间应具有可比性,并调整会计准则方面的差异。某些表外项目将适用100%的信用风险转换系数。并且将测试杠杆率与风险资本比例之间的相互作用。巴塞尔委员会将杠杆率设定为风险资本

[财税金融]银行创新举措助力企业去杠杆典型案例分析

[财税金融]银行创新举措助力企业去杠杆典型案例分析 银行创新举措助力企业去杠杆典型案例分析 20XX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此前召开的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在去杠杆方面,强调“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支持企业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加强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等,降低企业杠杆率”等。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近两年银行业支持“三去一降一补”全面推进,可谓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摸索出一些新路。 银行在助力企业去杠杆方面的相关举措,一方面,银行加大了对企业股权融资、发债、并购融资等直接融资手段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银行自身也加强业务创新,探索投贷联动、债转股等新模式;此外,运用多种手段帮助企业去杠杆、防风险,比如通过债委会等创新形式防止企业过度授信,提高企业自身的债务杠杆约束等。 目前,农行xx县支行存量企业中,暂未运用上述手段进行业务操作。但当地政府针对古贝春、英潮公司等支柱企业组建了债权人委员会,对授信等相关业务组织各金融机构共同协商对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根据近年来国内金融同业在助力企业去杠杆方面的典型案例,我们进行了重点调研和学习,了解银行业在助力企业去杠杆等方面的具体进展和创新做法。下面对相关案例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债转股: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 20XX年11月14日,在与建设银行,xx省国资委共同签署了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合作协议。这次签署的是xx省首单市场化债转股项目,也是全国煤炭行业首单市场化债转股项目。 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xx能源集团一方面面临市场持续下行的行业普遍问题,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发展仍保持着良好竞争力。“实施债转股以前企业面临的资金成本压力比较大”,截止20XX年9月末,集团资产负债率达到73%,有息负债余额合计亿元人民币,其中利息成本在%以上的金额有亿元,企业财务负担较重。” 20XX年以来,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成为降低企业杠杆率、增强企业资本实力、防范企业债务风险的一个新抓手。20XX年10月,及出台,鼓励面向发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11月落地的xx能源集团债转股项目是xx省内首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建立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建立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函 发展改革委: 你委《关于报送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请示》(发改财金〔2016〕1918号)收悉。经国务院同意,现函复如下: 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的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不刻制印章,不正式行文,请按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工作。 附件: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国务院办公厅 2016年10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有关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和协作配合,有序推进降低企业杠杆率(以下简称降杠杆)工作,经国务院同意,建立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 一、主要职责 在国务院领导下,联席会议履行以下职责: (一)研究拟定《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国发〔2016〕54号)相关配套文件。 (二)组织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试点。 (三)研究确定降杠杆的具体政策,组织协调实施降杠杆相关支持政策和监管政策。 (四)跟踪分析研究非金融企业债务问题并提出建议。 (五)开展降杠杆重大问题专题研究,及时协调解决降杠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六)组织建立健全约束机制,推动依法惩处违法行为、联合惩戒失信行为,确保降杠杆不偏离市场化、法治化轨道。 (七)负责就降杠杆问题与地方人民政府沟通协调,引导地方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环境,指导地方做好相关支持和协调工作。 (八)建立降杠杆信息收集和报送机制,组织对降杠杆政策的效果评估。

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

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以下简称《意见》),对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作出部署。 《意见》指出,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可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助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为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基础。推进降低企业杠杆率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有序开展和统筹协调等原则。 《意见》提出了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主要途径。一是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资源整合与使用效率;二是完善现代企业强化自我约束,形成降低企业杠杆率的长效机制;三是多措并举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在做好存量资产清理、整合工作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予以盘活;四是多方式优化企业债务结构,降低企业财务负担;五是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帮助发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渡过难关;六是依法依规实施企业破产,因企制宜实施企业破产清算、重整与和解;七是积极发展股权融资,形成合理的融资结构。 《意见》要求,政府要为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在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中的职责是制定规则,完善政策,适当引导,依法监督,做好职工合法权益保护等社会保障兜底工作;在引导降低企业杠杆率过程中,政府要依法依规、遵循规律、规范行为,不干预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中各市场主体的相关决策和具体事务。 为规范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以下简称债转股),《意见》所附《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债转股的总体思路、实施方式和政策措施,强调要遵循法治化原则、按照市场化方式有序开展债转股,建立债转股对象企业市场化选择、价格市场化定价、资金市场化筹集、股权市场化退出等长效机制,严禁将“僵尸企业”、失信企业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作为债转股对象。 《意见》强调,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组织先行先试,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确保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以下是意见全文: 一、总体要求 降杠杆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通过推进兼并重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自我约束、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债务结构、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依法破产、发展股权融资,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助推供给

《山东省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

山东省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国发〔2016〕5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关于印发<2019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的通知》(发改财金〔2019〕127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6〕54号文件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7〕20号)要求,现提出我省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 一、压实责任加大力度推动市场化债转股扩量提质 (一)鼓励对优质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鼓励对品牌知名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经营运转正常的高杠杆优质国有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充实资本金等方式实施债转股,增强优质企业资本实力。支持债转股实施机构对符合政策和条件的民营企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降低民营企业债务风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二)大力开展债转优先股试点。鼓励依法依规以优先股方式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允许非上市非公众股份公司经法定程序开展债转优先股,合理确定优先股股东权益。 (三)进一步提高市场化债转股资产定价市场化水平。积极引导鼓励发展前景良好、市场竞争力强的省属企业或其优质子公司及业务板块,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开展债权转股权工作,降低

债务风险。债转股定价涉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转股价格不低于公告日前30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或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债转股定价涉及国有非上市公司的,转股价格应综合考虑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同行业其他企业转股价格,本企业收益状况和获得能力等情况确定,不得低于其净资产评估值。 (四)加强对商业银行定向降准资金使用情况的评估考核。根据有关政策要求,落实定向降准考核措施,加强对地方法人银行降准资金使用的引导,进一步推动地方法人银行调动全行资源用好定向降准资金支持市场化债转股。 (五)强化公司治理和社会资本权益保护。引导实施机构依法向转股对象企业派驻董事、监事,实质性参与公司治理,优化股权结构,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二、综合运用各类降杠杆措施 (六)加快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出清。对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要求,倒逼落后产能市场出清。鼓励企业通过产能转换、指标交易、股权合作等方式,加强资源整合,优化资本配置,减少同质化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 (七)加快“僵尸企业”债务处置。建立“僵尸企业”债务处置快速通道,积极推动银企双方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进行“僵尸企业”债务处置,在自主协商的基础上形成处置方案,加

杠杆率监管

杠杆率监管:让银行运行更加稳健 2011年06月10日10:23 来源:经济日报【字体:大中小】网友评论 为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杠杆率管理,有效控制杠杆化程度,维护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健运行,中国银监会起草了《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并于日前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推荐阅读 每日盘点:看看那些错版的真币 LN37开头百元假币出现注意色彩 行长:银行利润高不好意思公布 专家解读:“富过三代”的秘密 听说下调存准率银行经理搞庆祝 武汉一银行门前爆炸致2死10余伤 平安银行产品竟然遭遇“零收益” 《办法》规定:杠杆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有关规定的一级资本与商业银行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的比率;商业银行并表和未并表的杠杆率均不得低于4%;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及其管理状况实施监督检查,对银行业的整体杠杆率情况进行持续监测,加强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近日,银监会《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为推动国际金融危机后去杠杆化过程,Basel III引入了杠杆率监管指标 2010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Basel III),明确了杠杆率的国际监管标准。中国银监会高度重视杠杆率的监管工作,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认真测算的基础上,根据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和其他主要国家当局的实践,制定了《办法》,拟确立我国银行业杠杆率监管政策的总体框架。 《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并表和未并表的杠杆率均不得低于4%;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及其管理状况实施监督检查,对银行业的整体杠杆率情况进行持续监测。《办法》明确了杠杆率监管的基本原则、杠杆率的计算方法和监督管理等,并按银监会关于监管新标准统一规划实施差异化的过渡期安排。对于杠杆率低于最低监管要求的商业银行,《办法》明确了银监会可以采取的纠正措施。 《办法》适用于我国所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适用于资本充足率

降杠杆与金融风险防范-毛振华

降杠杆与金融风险防范 毛振华 自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今年“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任务以来,从政府部门到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各方都围绕清理过剩产能、企业去杠杆、房地产去库存展开了一系列动作,由此带来的各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成为各方关注和争论的焦点。这其中,对于“去杠杆”的分歧较为突出。在宏观经济持续探底的背景下,一方面企业部门仍在大量举债、政府部门的债务规模也在扩大,另一方面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上的杠杆似乎也正卷土重来,与“去杠杆”的任务目标背道而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真正“去杠杆”成为必须关注的问题。实际上,正是由于杠杆与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运行紧密相连,因此在考虑如何实现“去杠杆”这一任务时也需要更为谨慎,注意方法和节奏,同时注重防范风险,避免在这一过程中引发大的经济震荡。 降低企业部门杠杆是控制当前宏观经济风险的重要抓手 杠杆在经济社会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微观到一个企业的权益资产比率,中观到一个行业、一个市场的杠杆倍数,宏观到整个国家的债务率,杠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经济上行周期中,适度的杠杆可以加速经济的增长,但同样的在经济下行期,过高的杠杆也会放大下行压力。站在宏观经济的角度看,杠杆是社会各个部门的债务规模与GDP的比重。截至2015年底,我国社会的总债务率为273%,与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尚不算高。从结构上看,政府和居民部门债务率都在40%左右,金融部门债务率约为13%,都相对较低,但企业部门的债务率却高达180%,这一数字无论是与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大都低于100%)相比,还是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70%-110%左右)相比都是绝对领先。 我国企业部门债务率的快速上涨始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当时政府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冲击推出了“四万亿”刺激政策,而与之相配合的正是“扩信贷、扩投资”的经济增长道路。在这样的增长路径下,企业部门债务率自2008年至2015年7年里上升76个百分点。从危机后经济的反应来看,最开始的两年里依靠政府投资和企业的债务扩张确实让中国经济在短时间内避免跌入全球经济衰退的陷阱,2010年全年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这同时也给世界其他经济体走出经济衰退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但此后几年中国经济增速却开始了持续的下台阶。在这个过程中,M2增速保持在12%-13%左右,货币投放的力度自2011年以来并未下降,但年均M2与GDP的比值却从1.42上升到1.96,反映出原有的宽货币刺激政策边际效用递减、后继乏力。而如果更加深入分析出现这种递减的原因,则会发现在政策的

国有企业降杠杆是时代的选择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金融业加快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降杠杆将是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防范风险、保障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的重要抓手。当下全球需求回暖,企业盈利改善,中国经济韧性足,国有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降杠杆,为企业、经济长期健康、平稳发展奠定基础。 国有企业杠杆率持续上升,可能会导致资金流向效率低,甚至产能过剩的“僵尸企业”,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广大中小微企业还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市场资源配置发生扭曲,不利于经济效率提升。从全球利率走势看,美国利率将推动全球利率中枢缓慢上移,国内盈利能力弱、负债高的企业面临的债务压力将上升。国有企业降杠杆正当其时。 第一,降杠杆仍是主旋律。今年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指出,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目前来看,房地产泡沫化风险已得到有效控制,金融防风险去杠杆取得阶段性成效,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保持平稳,但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高,去杠杆进展相对缓慢。国有企业降杠杆应是重中之重。 第二,降杠杆需要抓住工业盈利回暖的时间窗口。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533.2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1.6%,连续增长24个月。其中,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同比增长23.1%。从发展趋势看,2018年全球经济仍将保持扩张态势,大宗商品有望保持高位运行。工业产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延续正增长,工业企业保持盈利。国有企业应抓住这个有利的“时间窗口”降杠杆,为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经济韧性支持国有企业降杠杆。从长期看,改革开放、区域再平衡、基础设施红利、人才红利、创新驱动等都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从中短期看,我国经济动力正由原来的投资、出口、消费转向为消费、服务为主驱动的经济模式,经济受外界影响有所降低。这一切都增强着当前中国经济的韧性,为减轻国有企业去杠杆造成的阵痛创造了有利时机。

杠杆率

杠杆率 杠杆率一般是指权益资本与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的比率。杠杆率是一个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出公司的还款能力。杠杆率的倒数为杠杆倍数,一般来说,投行的杠杆倍数比较高,美林银行的杠杆倍数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倍数在2007年为33倍。 地方政府杠杆率是地方政府的债务与税收收入之比。杠杆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债务负担情况,如果以清算为基础,可将杠杆率刻画为负债与资产之比;如果以债务的可持续性为基础,则可将杠杆率刻画为债务收入比;就全社会而言,可将GDP作为收入,全社会的杠杆率为各个部门的总债务之和与GDP的比值,按此方法也可对部门、行业的杠杆率进行分析。 据研究,2014年,我国实体部门的杠杆率为217%,整体处于适中水平,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如日本的杠杆率为400%,法国为280%,英国为238%,美国为233%,也高于其他金砖国家及新兴经济体。分部门看,我国政府部门的杠杆率为55%,相较其他国家处于较低水平,其中中央政府的杠杆率为26%,地方政府的杠杆率为29%,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已超过政府部门债务总额的一半,而且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与政府部门债务存在重叠的情况,考虑到此状况,政府部门的债务,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实际杠杆率要高于目前统计;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为125%,高于大部分国家,也远远超过90%的国际警戒线,如美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仅为67%,英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为74%;我

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为38%,处于较低水平。 因此,我国全社会杠杆率虽然处于适中水平,而结构性问题突出,主要是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过高。 金融危机后,我国非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显著上升,由2008年的52%上升至2014年的60%,其中,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具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上升速度更快,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资产负债率由2008年的59.0%上升至2014年的66.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由48.0%上升至57.0%,石油加工业、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由61.9%上升至66.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由57.8%上升至63.7%。而非产能过剩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大都出现去杠杆的现象,如食品制造业的资产负债率由53.0%下降至46.9%,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由54.3%下降至47.9%。

企业风险与杠杆效应

2000年11月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v.,2000第23卷 第4期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 Vol.23 No.4【经济学研究】 企业风险与杠杆效应 邵希娟1,崔 毅2 (1.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0;2.山西大学经济系,山西太原030006) 关键词:决策;财务杠杆;财务风险;经营杠杆;经营风险 摘 要:企业承受的全部风险来自于销售收入的波动及杠杆的大小,杠杆的存在会加大企业风险;但在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增长的情况下,杠杆会使经营收入和股东回报锦上添花。杠杆的大小最终取决于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因此,企业管理者通过掌握杠杆知识,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所承受的全部风险的大小;另一方面可以科学地决策,熟练地操纵杠杆,使企业安全、有效地运营。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35(2000)04-0057-0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将直接面对市场,而市场又充满了风险和机遇;同时只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固定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就产生了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无论企业管理者是否意识到,这些杠杆都是存在的,它们会加速扩大风险带来的损失及机遇带来的利益。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掌握风险、杠杆和决策之间的关系,面对市场的风险和机遇能熟练操纵这些杠杆,以保证企业安全、有效的运营。本文正是出于这一目的,通过企业风险及杠杆的产生和作用过程,揭示企业风险、杠杆效应与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风险定义为预期收入可能的波动程度,即不能达到期望收入的可能性。若预期收入的波动很大,其结果是很有可能不能达到期望收入,甚至使企业收不回成本或无力偿还债务。企业风险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以下分别阐述: 一 经营风险与经营杠杆 经营风险是指公司利息及税前预期收入(简称EBIT)的波动程度,即预期经营收入的波动程度。[1](第226页) EBIT=S-b·S-F=(1-b)S-F 其中:S—销售收入 F—固定成本总额(不包括利息费用) b—单位变动成本 b·S—变动成本总额 可见EBIT大小取决于销售收入(S),固定成本总额(F),利用回归分析法可将企业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b)的大小,EBIT的波动程度(即经营风险大小)取决于销售收入(S)的波动程度以及EBIT对销售收入变化的敏感性(简称为经营杠杆)。 (一)影响销售收入(S)波动的主要因素有: 1.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企业产品需求产生什么影响?例如GNP下降是否会引起产品需求更大幅度的下降? 2.市场竞争程度: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如何?是属于垄断型还是竞争型?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份额比竞争对手如何? 【收稿日期】 1999-03-24 【作者简介】 邵希娟(1965-),女,山西运城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金融与公司财务方面的研究; 崔 毅(1951-),女,山西盂县人,山西大学经济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与公司财务。 57

杠杆原理对企业发展影响

杠杆原理对企业发展影响 【摘要】合理运用杠杆原理,资本结构优化,财务风险控制,企业权益增加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本文在借鉴国内相关财务杠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及具体情况分析广州安怡集团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利用三大杠杆原理的积极作用,帮助以广州安怡集团为代表的上市企业利用好杠杆原理,合理确立企业的资本结构,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关键词】广州安怡杠杆原理资本结构财务风险利润 一、论文背景 财务管理中的三大杠杆原理是指经营杠杆原理、财务杠杆原理和复合杠杆原理。由于杠杆原理存在着作用的放大性,其微妙的变化就能对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以广州安怡集团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财务管理理论知识,通过对广州安怡集团财务报告详细的研究分析,发现其相关的财务杠杆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财务报表分析――公司三大杠杆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经营杠杆现状分析 分析数据表示,2013年广州安怡集团的经营杠杆系数为

1.016,即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量变动率的1.016倍。当销售量每增加1时,息税前利润增加1.016。经营杠杆系数较小,经营风险较小,杠杆作用较小。说明销售量的变动对息税前利润的影响非常小。2014年广州安怡集团的经营杠杆系数为 2.818,即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量变动率的2.818倍。当销售量每增加1时,息税前利润增加2.818。经营杠杆系数较上年增长较大,经营风险也随着变大,杠杆作用较大。说明销售量的变动对息税前利润的影响较大。 (二)财务杠杆现状分析 分析数据表示,2013年广州安怡集团的财务杠杆系数为0.4398,即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 0.4398倍。当息税前利润每增加1时,普通股每股收益增加0.4398。2014年广州安怡集团的财务杠杆系数为0.2539,即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0.2539倍。当息税前利润每增加1时,普通股每股收益增加0.2539。 (三)复合杠杆现状分析 分析数据可以得出该企业2013年、2014年的复合杠杆系数。2013年广州安怡集团的复合杠杆系数为0.4468,即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相当于销售量变动的0.4468倍。当每增加1的销售量,普通股每股收益就增加0.4398。2014年广州安怡集团的复合杠杆系数为0.7155,即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相当于销售量变动的0.7155倍。当销售量每增加1时,普通股

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国际比较与对策研究

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国际比较与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2007年以来,中国非金融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利率也下降。企业的杠杆问题体现在结构性上的。在行业中,工业,材料,公用事业,能源行业的压力相对较高。在地理区域方面,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的压力相对较高。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角度看,国有企业的压力在明显上升。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的非金融企业规模并不大,“问题”产业杠杆水平得到控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非金融企业的信誉度GDP(或GDP小于M)的杠杆率进行了测算,并利用该指标确定了面向全国的杠杆压力。我们认为:中国的非金融企业通常会通过信用/ GDP判断正在面临高杠杆压力,这其实是被误解。这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不利于政府进行决策。我们需要加强对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的关注。各家公司的杠杆率的这个微观经济指标。公司负债水平和偿付能力水平,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指标,通过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国家的角度,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非金融公司杠杆水平的变化情况。为了对中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进行全面调查,本文研究了中国部分上市的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 二、企业杠杆率的相关概念综述 (一)衡量企业杠杆率的指标与杠杆的影响 成本来支持相对较大规模的经营。也就是说,债务运营公司不使用债务,只使用

作用,但与此同时,债务也有可能带来很大的风险,甚至是导致公司破产的。杠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也可以放大企业自身的风险。在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杠杆作用有推动作用,公司可以获得快速发展的动力。企业通过较低成本获得较高的回报;但是当经济进入不景气的时候,债务的反噬作用同样会被放大。因为高的负债,公司可能会陷入偿还债务的困境之中。当资金链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导致公司失去一切,甚至导致破产。社会经济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联系具有普遍性,每个组件都之间都在相互联系着。引入杠杆是为了扩大了收入,但同时也放大了风险。有时杠杆带来的风险除了影响借贷的企业自身,同样会影响其他同类型的企业,进一步会产生系统性风险。“去杠杆”这一要求意味着企业自身或我们个人主观上减少使用债务的频率和额度,尽快偿还原来的债务,并将债务减少到一定的安全边际。 二、企业杠杆率的相关概念综述 (一)衡量企业杠杆率的指标与杠杆的影响 成本来支持相对较大规模的经营。也就是说,债务运营公司不使用债务,只使用 作用,但与此同时,债务也有可能带来很大的风险,甚至是导致公司破产的。杠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也可以放大企业自身的风险。在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杠杆作用有推动作用,公司可以获得快速发展的动力。企业通过较低成本获得较高的回报;但是当经济进入不景气的时候,债务的反噬作用同样会被放大。因为高的负债,公司可能会陷入偿还债务的困境之中。当资金链出现问题时,可能会

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最新)

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x〔x〕54号)精神,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以下简称降杠杆),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一)鼓励国有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省直有关部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组织实施省属国有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出台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出让股份、增资扩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引入民营资本。按照国务院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的要求,再组织10-15户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产能过剩等重点行业兼并重组,加快“僵尸企业”退出,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实现市场出清。积极主动与驻省央企发展协作配套产业,通过产业链整合实现兼并重组。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作用,支持国有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省国资委、财政厅牵头,省发改委、工信委、商务厅配合) (二)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在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期限和担保条件,扩大并购贷款规模。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募集兼并重组资金。引导各类投资基金重点关注和支持我省企业兼并重组。建立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在省内征集、推荐企业并购

融资需求项目。(x银监局、x证监局牵头,省金融办、人民银行x 中心支行、省国资委、财政厅、工信委、发改委配合) 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自我约束 (三)落实降杠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负债行为建立权责明确、制衡有效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将降杠杆纳入对国有企业的业绩考核体系,统筹运用政绩考核、人事任免、创新型试点政策倾斜等机制,调动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降杠杆的积极性。强化金融机构授信约束,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债权人委员会、联合授信等机制,防止企业过度负债。(省国资委、x银监局牵头,省工信委、人民银行x中心支行配合) 三、多措并举盘活企业存量资产 (四)分类清理盘活企业闲置和无效资产。省直有关部门指导企业制定出台清理闲置和无效资产工作方案,使资产达到可交易状态,为闲置和无效资产交易转让奠定基础。通过出售、转让、租赁、回租、招商合作等形式盘活土地、厂房、设备等闲置资产及各类重资产。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价格发现、价值实现功能。(省国资委、财政厅牵头,省工信委、金融办、发改委配合) (五)积极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抓住国家扩大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资产证券化产品常态化发行的契机,积极开展以不动产或财产权益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借鉴上海、天津等地发行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打造高品质物业,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