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生产环境中的致癌因素是造成劳动者癌症超量发病的原因,在生产过程中长期接触焦炉烟气、无机砷、氯甲醚、铬酸盐(制造)、石棉、联苯胺、苯、氯乙烯等有可能诱发特定恶性肿瘤。为了有效地防治职业性肿瘤,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权益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鞍山钢铁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Cancer

GBZ94-200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肿瘤的诊断与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的诊断与处理;职业性接触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的诊断与处理;职业性接触苯所致白血病的诊断与处理;职业性接触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的诊断与处理;职业性接触氯甲醚、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焦炉烟气、铬酸盐(制造)所致肺癌的诊断与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18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3 诊断总则

3.1 肿瘤诊断明确

3.1.1 必须是原发性肿瘤。

3.1.2 肿瘤的发生部位与所接触致癌物的特定靶器官一致。

3.1.3 经细胞病理或组织病理检查,或临床影像检查,或腔内镜检查等确诊。

3.2 有明确的职业性致癌物接触史

3.2.1 接触致癌物的年限符合诊断细则的相关规定。

3.2.2 肿瘤发病潜隐期符合诊断细则的相关规定。

3.2.3 结合工作场所有关致癌物接触状况综合判断。

4 诊断细则

4.1 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4.1.1 肺癌

4.1.1.1 原发性肺癌诊断明确。

4.1.1.2 接触石棉粉尘累计工龄7年以上(含7年)。

4.1.1.3 潜隐期10年以上(含10年)。

4.1.1.4 石棉肺合并肺癌者即可诊断。

4.1.2 间皮瘤

4.1.2.1 必须有细胞病理学诊断。

4.1.2.2 接触石棉粉尘累计工龄1年以上(含1年)。

4.1.2.3 潜隐期15年以上(含15年)。

4.2 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4.2.1 原发性膀胱癌诊断明确。

4.2.2 生产或使用联苯胺人员累计接触工龄1年以上(含1年)。

4.2.3 潜隐期3年以上(含3年)。

4.2.4 联苯胺接触人员所患肾盂、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可参照本标准。

4.3 苯所致白血病

4.3.1 经细胞病理学检查确诊。

4.3.2 苯作业累计接触工龄1年以上(含1年)。

4.3.3 潜隐期1年以上(含1年)。

4.3.4 如有慢性苯中毒史者所患白血病即可诊断。

4.4 氯甲醚所致肺癌

4.4.1 原发性肺癌诊断明确。

4.4.2 生产和使用氯甲醚(二氯甲醚或工业品一氯甲醚)累计接触工龄1年以上(含1年)。 4.4.3 潜隐期4年以上(含4年)。

4.4.4 工作场所中甲醛、盐酸及水蒸气共存时产生的二氯甲醚所致肺癌可参照本标准。

4.5 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4.5.1 肺癌

4.5.1.1 原发性肺癌诊断明确。

4.5.1.2 含砷采矿及冶炼累计接触工龄3年以上(含3年)。

4.5.1.3 潜隐期6年以上(含6年)。

4.5.2 皮肤癌 4.5.2.1 原发性皮肤癌诊断明确。

4.5.2.2 无机砷作业接触工龄5年以上(含5年)。

4.5.2.3 潜隐期5年以上(含5年)。

4.5.2.4 有慢性砷中毒病史者所患皮肤癌即可诊断。

4.6 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4.6.1 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原发性肝血管肉瘤。

4.6.2 从事聚氯乙烯生产,有明确的氯乙烯单体接触史,累计接触工龄1年以上(含1年)。 4.6.3 潜隐期1年以上(含1年)。

4.7 焦炉工人肺癌

4.7.1 原发性肺癌诊断明确。

4.7.2 焦炉工累计接触工龄1年以上(含1年)。

4.7.3 潜隐期10年以上(含10年)。

4.8 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4.8.1 原发性肺癌诊断明确。

4.8.2 从事铬酸盐制造累计接触工龄1年以上(含1年)。

4.8.3 潜隐期4年以上(含4年)。

5 处理原则

5.1 脱离致癌物的接触。

5.2 按恶性肿瘤积极治疗,定期复查。

5.3 需劳动能力鉴定者,按GB/T16180处理。

6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 根据本标准规定,患者必须是确诊的原发肿瘤。

A.2 明确患者所在工作场所存在相关致癌物。

A.3 明确患者所在工作场所有肿瘤超量发生人群。

A.4 患者的肿瘤部位与接触致癌物作用的靶器官一致。

A.5 临床诊断时要参考既往致癌物接触状况(检测记录,或企业原材料、产品、工艺记录,或同期同类企业检测资料等)。

A.6 潜隐期指患者初次接触致癌物至肿瘤确诊的年限。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Heat Illness GBZ41-2002 职业性中暑就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与(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与(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生产劳动(工厂、矿山、农场及其她露天作业等)、体育竞赛时所发生的中暑的诊断与处理。非职业性中暑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就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就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就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18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3 诊断原则 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主要指工作时的气象条件)及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她类似的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 4 中暑先兆

中暑先兆(观察对象)就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5 诊断及分级标准 5、1 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5、2 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与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5、2、1 热射病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就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5、2、2 热痉挛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5、2、3 热衰竭 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6 处理原则 6、1 治疗原则

容易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行业(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2433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容易导致职业性肿瘤的 行业(正式版)

容易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行业(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的危害因素:石棉 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行业举例:参见粉尘类石棉尘。 (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的危害因素:联苯胺 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2、行业举例: 染料制造业:酸性染料合成、硫化染料合成、胺类中间体合成 (三)苯所致白血病的危害因素:苯 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苯所致白血病 2、行业举例:参见化学物质类苯。

(四)氯甲醚所致肺癌的危害因素:氯甲醚 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甲醚所致肺癌 2、行业举例: (1)化学农药制造业:其他除草剂合成 (2)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醚类合成 (3)塑料制造业:离子交换树脂合成 (五)砷所致肺癌、皮肤癌的危害因素:砷 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2、行业举例:参见化学物质类砷。 (六)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的危害因素:氯乙烯 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2、行业举例:参见化学物质类氯乙烯。 (七)焦炉工人肺癌的危害因素:焦炉烟气 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焦炉工人肺癌 2、行业举例: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单项选择题] 1、能引起肺癌的物质,包括() A.氯乙烯、氯甲醚、砷、铬酸盐 B.联苯胺、氯甲醚、砷、苯 C.苯、氯甲醚、砷、铬酸盐 D.氯甲醚、砷、焦炉逸散物、铬酸盐 E.联苯胺、氯甲醚、砷、铬酸盐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2、某颜料制造厂男工,工龄10年,因血尿急诊入院其引起的职业肿瘤应是() A.肺癌 B.膀胱癌 C.白血病 D.皮肤癌 E.肝癌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3、某化工厂男工,从事离子交换树脂工作15年。近来主诉咳嗽、胸痛、气短等症,痰中有血丝,怀疑患肺癌询问职业史时应注意何种毒物的接触史() A.石棉 B.氯甲醚 C.砷 D.铬酸盐 E.焦炉逸散物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4、某化工厂男工,从事离子交换树脂工作15年。近来主诉咳嗽、胸痛、气短等症,痰中有血丝,怀疑患肺癌职业肿瘤的发病年龄多见于() A.20~30岁 B.30~40岁 C.40~50岁

D.50~60岁 E.60~70岁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5、某化工厂男工,从事离子交换树脂工作15年。近来主诉咳嗽、胸痛、气短等症,痰中有血丝,怀疑患肺癌在该部位引起职业肿瘤是因为此部位是() A.接触部位 B.转化部位 C.蓄积部位 D.活化部位 E.代谢产物排泄部位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6、某颜料制造厂男工,工龄10年,因血尿急诊入院采集病史时应注意询问接触了何种生产性毒物() A.铬 B.苯 C.氯乙烯 D.联苯胺 E.氯甲醚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7、某颜料制造厂男工,工龄10年,因血尿急诊入院职业肿瘤发病的潜伏期,正确的描述是() A.一般4~6年 B.一般6~12年 C.一般12~25年 D.一般25~40年 E.一般40年以上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8、某颜料制造厂男工,工龄10年,因血尿急诊入院职业肿瘤与非职业性肿瘤比较的特点是() A.发病年龄提前 B.男性多发 C.女性多发

职业卫生等相关标准 规范整理版

一、职业危害相关标准及规范(源卫生部网站) 《石油加工业卫生防护距离》GB 8195-2011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GBZ/T 229.4-2012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 229.3-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GBZ78-201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2010》GBZ23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229-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职业卫生防护技术规范》GBZ/T231 《核电厂职业照射监测规范》GBZ232-2010 《职业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226-2010 《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GBZ93-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75-2010 《职业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GBZ78-2010 《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GBZ28-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 《密闭空间直读式气体检测仪选用指南》GBZ/T222-2009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 《消防员职业健康标准》GBZ221-2009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213-2008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 189.7—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6部分:紫外辐射》GBZ/T 189.6—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GBZ/T 189.2—2007 《纺织印染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GBZ/T212-2008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GBZ51-2009 《工作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GBZ/T210.1-2008 《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GBZ/T210.2-2008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3部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157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 卫通[2002]8号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保护劳动者健康,现发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157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强制性标准: GB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3—2002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 GBZ4—2002 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GBZ5—2002 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 GBZ6—2002 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 GBZ7—2002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 GBZ8—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 GBZ9—2002 职业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角膜结膜炎)诊断标准 GBZ10—2002 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 GBZ11—2002 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 GBZ12—2002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 GBZ13—2002 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 GBZ14—2002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 GBZ15—2002 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 GBZ16—2002 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诊断标准 GBZ17—2002 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 GBZ18—2002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 GBZ19—2002 职业性电光性皮炎诊断标准 GBZ20—2002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GBZ21—2002 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诊断标准 GBZ22—2002 职业性黑变病诊断标准 GBZ23—2002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GBZ24—2002 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 GBZ25—2002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 GBZ26—2002 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 GBZ27—2002 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 GBZ28—2002 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 GBZ29—2002 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诊断标准 GBZ30—2002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 GBZ31—2002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 GBZ32—2002 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诊断标准 GBZ3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 GBZ34—2002 职业性急性五氯酚中毒诊断标准 GBZ35—2002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GBZ36—2002 职业性急性四乙基铅中毒诊断标准 GBZ37—2002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 GBZ38—2002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1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答:⑴反复发作哮喘,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⑵发作时在双侧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⑶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⑷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哮喘,气急,胸闷和咳嗽⑸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③昼夜PEF变异率≥20%.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2支2、气管哮喘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诊断? 答:心源性哮喘由阵发性咳嗽,常可出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可闻及广泛的湿啰音和哮鸣音,左心界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病情许可做胸部x线检查时,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有助于鉴别 3、.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 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单纯PaO2<60mmHg为Ⅰ型呼吸衰竭;若伴有PaCO2>50mmHg,则为Ⅱ型呼吸衰竭 4、.简述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 答:病程多呈慢性经过,起病多在小儿或青年期.多数患者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病史,以后常有反复发作的下呼吸道感染.㈠1慢性咳嗽,大量脓痰2反复喀血3反复肺部感染4慢性感染中毒症状.㈡体征 5、.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分类? 答:㈠按解剖学部位分类⒈中央型肺癌⒉周围型肺癌㈡按组织病理学分类⒈非小细胞肺癌①鳞状上皮细胞癌②腺癌③大细胞癌④其它⒉小细胞肺癌 6、呼吸性衰竭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答:㈠急性呼吸衰竭1保持呼吸道通畅2氧疗3增加通气量,改善CO2潴留4病因治疗㈡慢性呼吸衰竭1氧疗2机械通气3抗感染4呼吸兴奋剂的应用5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7、心力衰竭的类型中心功能的分级? 答: 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室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一般平时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8、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疼痛的主要症状时什么? 答:①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②诱因多不明显③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④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⑤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9、心绞痛发作时可有哪些体征? ①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②可有出现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马率③可有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④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⑤可出现交替脉 10、稳定性心绞痛诊断 :①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②含用硝酸甘油后缓解③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④心电图检查可见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 11、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是什么? 答: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12、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答:①原为稳定性心绞痛②1个月之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并因较轻的负荷所诱发③休息状态下发作心绞痛或较轻微活动即可诱发

职业病的范围(九大分类)

职业病的范围(九大分类) 我国卫生部规定的职业病共分为九大类:1.职业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钒及其化合物中毒;(8)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9)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砷化氢);(10)砷化氢中毒;(11)氯气中毒;(12)硫化氢中毒;(13)光气中毒;(14)氨中毒;(15)氮氧化合物中毒;(16)一氧化碳中毒;(17)二硫化碳中毒;(18)硫化氢中毒;(19)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铅中毒;(20)工业性氟病;(21)氰及腈类化合中毒;(22)四乙基铅中毒;(23)有机锡中毒;(24)羰基镍中毒;(25)苯中毒;(26)甲苯中毒;(27)二甲苯中毒;(28)正乙烷中毒;(29)汽油中毒;(30)有机氯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31)二氯乙烷中毒;(32)四氯化碳中毒;(33)氯乙烯中毒;(34)三氯乙烯中毒;(35)氯丙烯中毒;(36)氯丁二烯中毒;(37)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38)三硝基甲苯中毒;(39)甲醇中毒;(40)酚中毒;(41)五氯酚中毒;(42)甲醛中毒;(43)硫酸二甲酯中毒;(44)丙稀酰胺中毒;(45)有机磷农药中毒;(46)溴甲烷中毒;(49)拟除虫菊脂类农药中毒;(50)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可以诊断的中毒性肝病;(51)根据《职业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自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它职业性急性中毒。2.尘肺(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一)诊断原则 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主要指工作时的气象条件)及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 中暑先兆 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诊断及分级标准 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热射病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 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二)治疗原则 中暑先兆: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 轻症中暑: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 重症中暑:迅速予以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

副肿瘤综合征

副肿瘤综合征 概述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是发生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在未出现肿瘤转移的情况下即已产生能影响远隔自身器官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疾病。它并不是由肿瘤直接侵犯该组织或器官而产生的一组症状。副肿瘤综合征可影响到体内的许多组织和器官,造成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关节炎、皮疹、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影响的远隔自身器官如在神经系统则称之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neurologic paraneoplastic syndrome),如肌病、神经肌肉接头病、神经根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脊髓以及大脑的病变等。中枢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低,较转移瘤少见(1-2%)。但由此综合征所造成的损害,而出现的临床表现要较肿瘤本身更早,并更为严重,因而,在临床上需要对此有高度的重视,这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在1888年,Oppenheim描述了1例恶性肿瘤合并周围神经病的病例。此年他又描述了1例淋巴肉瘤合并球麻痹,认为是第一例中枢神经系统的远隔效应。Auche (1890年)报道了胃、胰腺、子宫的恶性肿瘤合并周围神经病。Guichara (1956年)提出了副肿瘤综合征这一名词。从此后在国内、外陆续有许多文献报道副肿瘤的各种不同的临床类型。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因此,在临床上会有许多种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它可以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弥漫性灰质脑病、小脑变性、癌性脊髓病及边缘系统脑炎等,可以累及周围神经系统产生多发性神经病、复合性单神经炎以及累及神经肌肉接头而产生重症肌无力、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神经性肌强直及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等。副肿瘤综合征可以仅累及单一神经或肌肉中的某一结构(如小脑的蒲肯野氏细胞,肌肉的胆碱能突触)出现单一的临床表现,前者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后者为肌无力综合症。有时临床表现为一单独的神经系统损害,但是其病理改变却比较广泛,不过仍以其中一个结构损害的症状为主要突出的表现。 病因和发病机制 副肿瘤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以前普遍认为可能由于癌肿分泌某些直接损害神经系统的物质,如分泌激素样物质(hormone-like substances)和细胞因子(cytokines)。肿瘤产生的激素样物质可引起高钙血症、无力以及行为异常。肿瘤产生的异位ACTH造成的Cushing’s Syndrome和行为异常。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可造成肌肉萎缩和无力。 目前认为免疫因素肯定是十分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肿瘤抗原引起对肿瘤本身的抗原抗体反应,产生大量的抗体。这种抗体可以与神经系统内的某些类似抗原性的成分发生交叉性免疫反应,这种交叉性免疫反应既抑制肿瘤的生长,使肿瘤变小或生长缓慢,但也损害了神经系统,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如Lambert-Eaton 肌无力综合征的患者中大约有2/3的患者同时合并有小细胞性肺癌,因肿瘤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与小细胞肺癌细胞的钙通道,以及与胆碱能突触处的钙通道均能产生免疫反应。故在胆碱能突触处的IgG与钙通道的反应,阻止了动作电位到达突触时的钙内流,使乙酰胆碱释放减少,产生肌无力症状群。血浆置换后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IgG被去除,患者症状得以恢复。此血浆直接接种于实验动物也可造成肌无力。 副肿瘤综合征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可发现某些抗体,这些抗体与癌肿或损

2016年新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十类)

2016年新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十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近日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为了保持与《职业防治法》中关于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表述一致,将原《职业病目录》修改为《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目录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呼吸疾病 二、职业性皮肤病 三、职业性眼病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五、职业性化学中毒 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八、职业性传染病 九、职业性肿瘤

十、其他职业病 最新增加职业病名单 政策解读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一)尘肺病 1.矽肺 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1.过敏性肺炎 2.棉尘病

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 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硬金属肺病 二、职业性皮肤病 1.接触性皮炎 2.光接触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5.痤疮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 8.白斑 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三、职业性眼病 1.化学性眼部灼伤 2.电光性眼炎 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

五、职业性化学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铍病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11.铀及其化合物中毒 12.砷化氢中毒 13.氯气中毒 14.二氧化硫中毒 15.光气中毒 16.氨中毒 17.偏二甲基肼中毒 18.氮氧化合物中毒 19.一氧化碳中毒 20.二硫化碳中毒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习题集(答案更正版)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综合习题 四、单一选择题 1.下述关于生产环境监测论述不正确的是 A掌握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和分布情况 B 了解生产环境卫生质量 C 估计人体接触水平 D 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 E 检查预防措施的效果 2.下列关于健康监护论述错误的是 A通过健康监护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劳动卫生标准 B 通过各种健康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 C 是早期发现健康损伤的重要手段 D 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是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之一 E 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健康损害,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3.下列关于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论述错误的是 A主要是在接触人群中,研究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 B 研究职业性损害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 C 常采用断面调查、病例—对照和队列调查方法 D 阐明接触水平—反应关系,制定修订卫生标准和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E 鉴定劳动卫生工作质量,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4.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工作 A生产环境监测 B 健康监护 C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D 阈限值制定 E 实验室测试和危险度评定 5.下列关于实验室测试评价论述错误的是 A包括整体动物实体和体外测试系统 B 常用于测试化学物毒性,预示对人的危害 C 评价有害因素潜在作用 D 结合临床观察结果,阐明接触水平—反应关系 E 制定人体参考界限值 6.下列关于危险度评定论述错误的是 A对有害因素潜在作用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B 估算在一般接触条件下可能造成健康损害的概率和程度 C 为制定法定职业病提供依据 D 寻求可接受危险度 E 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远期效应 7.矽尘致肺癌的调查属于 A劳动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B 回顾性调查 C 专题调查 D 前瞻性调查 E 事故调查 8.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环境职业有害因素控制措施 A从卫生和安全角度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 B 减低劳动强度,减少接触时间 C 正确选择厂址、合理安排车间布局 D 避免使用有毒物质

副肿瘤综合征共8页文档

副肿瘤综合征 副肿瘤小脑变性 副肿瘤小脑变性:特点是亚急性、进行性、双侧、对称性小脑功能障碍。症状有:运动失调、讷吃、肌张力减退及钟摆样反射,并可有痴呆。常见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蛋白含量高,病理见小脑弥漫性萎缩、Purkinje细胞变性,有人认为与Eaton-Lambert综合症合并者可能为自身抗体产生所致。多见于肺癌。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相关抗体检查 患者男性,55岁, 右力手,白种人,以行动笨拙逐渐加重为主诉到休斯顿荣军事务院医疗中心就诊。患者平素健康,就诊6个月前出现身体右侧刺痛感,之后发展为迅速进展的行动笨拙,右侧重于左侧,伴有步态不稳,多次摔倒,视物模糊、重影以及构音障碍。病后1个月,他已达到无法在自己的奶场工作的程度,2个月后,他只能靠轮椅行动。当时患者生活在中西部上游地区,并在当地社区医院入院检查过。头颅MRI无明显异常所见,胸部和腹部CT均为阴性结果,Lyme血清学检查阴性。基于抗麸朊IgA滴度升高的检查报告,患者被诊断为口炎性腹泻,并采取了严格的无谷胶饮食。尽管控制饮食治疗,他的状态每况愈下,他无奈变卖了农场,搬到休斯顿与家人一起生活。到达休斯顿之后,其亲属注意到他有轻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时出现意识模糊,人格改变,伴有偏执狂样想法。 既往史:其他方面健康,既往无外科手术史。 过敏史:无已知的药物过敏史。 用药史:叶酸1 mg/天,阿米替林10 mg/天。 个人史:吸烟超过35年,每天2~3包。不嗜酒,无违禁药物滥用史。患者发病前在中西部地区是一位牛奶场主,能独立工作。否认有任何不寻常的化学物质接触史。 家族史:其母亲死于肺癌,父亲患有糖尿病。 系统回顾:患者否认发热、咯血和夜间盗汗。没有干咳史。病后体重减轻,但否认腹痛、腹泻或便秘。患者诉说晨起有恶心,偶有呕吐,吞咽流食时费劲。 体格检查 一般状态:恶液质,看上去老迈,比陈述的年龄要老得多,无急性痛苦病容。 生命体征:体温97.3 F(36.3摄氏度),脉搏48次/分,呼吸18/min,血压135/85 mmHg。 五官(HEENT):头颅正常大小,无外伤痕。皮肤黏膜无黄染,鼻腔和口咽部清洁,黏膜干燥。 颈部:颈软,淋巴结无肿大,未闻及颈动脉杂音。 胸部:双侧肺部听诊,呼吸音清,胸阔运动良好。

第七章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第七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A1型题 1.致癌性最强的石棉是 A. 温石棉 B. 闪石棉 C. 青石棉(蓝石棉) D. 透闪石 E. 阳起石 2.指出下列哪个因素为职业性致癌因素 A. 铅 B. 苯 C. 汞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3.职业性致癌因素最常见的是 A. 生产性毒物和各种物理因素 B. 物理性致癌物和某些生产过程 C. 生物性致癌物和某些生产过程 D. 化学性致癌物和某些生产过程 E. 以上都是 4.以下物质致癌性大小哪组正确 A. 溶解度为0.0005%砷化物>溶解度为0.005%砷化物 B. 吸人可溶性镍盐>吸人不溶性镍盐 C. 金属镍微粒<金属镍块 D. -萘胺> -萘胺 E. 6价水溶性铬化物>3价水溶性铬化物 5. 主要引起肺癌的物质为 A. 氯乙烯、氯甲醚、砷、铬酸盐 B. 联苯胺、氯甲醚、砷、苯 C. 芳香烃类、氯甲醚、砷、铬酸盐 D. 氯甲醚、砷、焦炉逸散物、铬酸盐 E. 芳香族烃类化合物 6.主要引起膀肌癌的物质为 A. 苯胺、氯甲醚、铬酸盐 B. 苯胺、- 萘胺、氯甲醚 C. 苯胺、- 苯胺、铬酸盐 D. 苯胺、煤焦油、页岩油 E. 联苯胺、p一蔡胺、煤烟 7.联苯胺主要危害是引起 A.膀胱肿瘤 B.白血病 C.肺癌 D. 皮肤癌 E. 肝癌 8.确认人类致癌物,需 A. 流行病学调查已有明确证据 B. 动物试验已有明确证据 C. 临床已见癌肿病例 D. 具备上述各项证据 E. 临床已见癌肿病例和动物试验已有目确证据 9.在工业化学物质中,煤焦油、沥青、蒽木馏油、页岩油、石蜡能引起接触工的 A. 呼吸道癌 B. 消化道癌 C. 泌尿道癌 D. 皮肤癌 E. 白血病 10.职业肿瘤多见于 A. 呼吸系统 B. 消化系统 C. 心血管系统 D. 神经系统 E. 泌尿生殖系统 11.我国法定的职业肿瘤 A. 苯胺所致膀胱癌 B. 电离辐射所致白血病 C. 紫外线所致皮肤癌 D. 镍和镍化合物所致肺癌 E. 氯甲醚所致肺癌 12.石棉致肺癌的病因学诊断主要根据 A. 职业史 B. 工龄 C. 工种 D. 肺癌发病潜隐期 E. 职业史和工龄、工种、肺癌发病潜隐期 13.石棉工人得了肺癌能否诊断为职业性肺癌,诊断依据是 A. 从职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 B. 从肺癌好发部位 C. 从职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肺癌好发部位找出特征性依据 D. 调线特点及组织学分型 E. 根据职业史和工龄、工种。发病潜隐期等进行石棉致肺癌的病因学诊断 14. 接触砷、镍、铬酸盐、放射性物质的工人进行定期体检时,首先应考虑 A. 肺癌 B. 皮肤癌 C. 泌尿道癌 D. 白血病 E. 肝癌

《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

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 卫法监发〔2002〕108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的规定,现将《职业病目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1987年11月5日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的职业病名单同时废止。 卫生部 劳动保障部 二OO二年四月十八日 职业病目录 一、尘肺 1、矽肺 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疾病 6、放射性肿瘤 7、放射性骨损伤 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9、放射性性腺疾病 10、放射复合伤 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三、职业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铍病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11、铀中毒 12、砷化氢中毒 13、氯气中毒 14、二氧化硫中毒 15、光气中毒 16、氨中毒 17、偏二甲基肼中毒 18、氮氧化合物中毒 19、一氧化碳中毒 20、二硫化碳中毒 21、硫化氢中毒 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23、工业性氟病 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25、四乙基铅中毒 26、有机锡中毒 27、羰基镍中毒 28、苯中毒 29、甲苯中毒 30、二甲苯中毒 31、正己烷中毒 32、汽油中毒 33、一甲胺中毒 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35、二氯乙烷中毒 36、四氯化碳中毒 37、氯乙烯中毒 38、三氯乙烯中毒 39、氯丙烯中毒 40、氯丁二烯中毒 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42、三硝基甲苯中毒 43、甲醇中毒 44、酚中毒 45、五氯酚(钠)中毒 46、甲醛中毒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卫生计生委等4部门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 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现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印发给你们,从即日起施行。2002年4月18日原卫生部和原劳动保障部联合印发的《职业病目录》同时废止。 国家卫生计生委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安全监管总局 全国总工会 2013年12月23日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一)尘肺病 1.矽肺 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1.过敏性肺炎 2.棉尘病 3.哮喘 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 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硬金属肺病 二、职业性皮肤病 1.接触性皮炎 2.光接触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 8.白斑 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三、职业性眼病 1.化学性眼部灼伤 2.电光性眼炎 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 4.爆震聋 五、职业性化学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gbz41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Heat Illness GBZ41-2002 前言 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举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依照《中华人民共相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11508-1988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在接触从事高温作业时由于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可能中暑。为了爱护健康,便于开展中暑的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以保障从事在厂矿、农场及其他露天作业环境中劳动以及在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时所发生的中暑。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负责起草。参加起草的单位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要紧表现的急性疾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生产劳动(工厂、矿山、农场及其他露天作业等)、体育竞赛时所发生的中暑的诊断和处理。非职业性中暑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

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18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3 诊断原则 依照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要紧指工作时的气象条件)及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要紧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 4 中暑先兆 中暑先兆(观看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刻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5 诊断及分级标准 5.1 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5.2 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5.2.1 热射病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行业资料:________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一)职业性呼吸道肿瘤 在职业性肿瘤中,呼吸道肿瘤占极高的比例。常见接触石棉、煤焦油类物质、氯甲醚类、各、镍、芥子气、异丙油、放射性物质等职业。 (二)职业性皮肤癌 这是最早发现的职业肿瘤,约占人类皮肤癌的10%。职业性皮肤癌与致癌物的关系,往往是最直接、最明显,经常发生在暴露部位和接触局部。能引起皮肤癌的主要化学物由煤焦油、沥青、蒽、木馏油、页岩油、杂酚油、蜡、氯丁二烯、砷化物等。以煤焦油类物质所致接触工人的皮肤癌最多见。 (三)职业性膀胱癌 此类肿瘤在职业性肿瘤中也占相当的地位。高危职业有:生产萘胺、联苯胺和4-氨基联苯的化工行业。以萘胺、联苯胺为原料的染料、橡胶添加剂、颜料等制造业,使用芳香胺衍生物作为添加剂的电缆、电线行业。 (四)其他 苯致白血病、氯乙烯致血管肉瘤等。 二、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 (一)加强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二)健全医学监护制度 (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四)建立致癌危险性预测制度 第 2 页共 7 页

常见职业危害的三大类别及防护 1.有毒物质及职业中毒防护 1)毒物 凡少量化学物质进入机体后,能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暂时的或永久的病理状态的物质称为毒物。 2)生产过程中有毒物质存在形式 生产性毒物以固体、液体、气体、气溶胶等多种状态存在。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蒸气 e.雾 f.烟 g.粉尘 3)常见职业中毒 a.刺激性气体中毒 b.窒息性气体中毒 c.有机溶剂中毒(苯、甲苯) d.其他有机化合物中毒 4)毒物的个人防护 第 3 页共 7 页

GBZ_41-2002_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前言 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相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11508-1988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在接触从事高温作业时由于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可能中暑。为了保护健康,便于开展中暑的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以保障从事在厂矿、农场及其他露天作业环境中劳动以及在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时所发生的中暑。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负责起草。参加起草的单位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Heat Illness GBZ41-2002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生产劳动(工厂、矿山、农场及其他露天作业等)、体育竞赛时所发生的中暑的诊断和处理。非职业性中暑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18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3 诊断原则 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主要指工作时的气象条件)及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 4 中暑先兆 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5 诊断及分级标准 5.1 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5.2 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5.2.1 热射病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5.2.2 热痉挛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5.2.3 热衰竭 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6 处理原则 6.1 治疗原则 6.1.1 中暑先兆: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

1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1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答:⑴反复发作哮喘,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⑵发作时在双侧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⑶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⑷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哮喘,气急,胸闷和咳嗽⑸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③昼夜PEF变异率≥20%.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2支2、气管哮喘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诊断 答:心源性哮喘由阵发性咳嗽,常可出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可闻及广泛的湿啰音和哮鸣音,左心界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病情许可做胸部x线检查时,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有助于鉴别 3、.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 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单纯PaO2<60mmHg为Ⅰ型呼吸衰竭;若伴有PaCO2>50mmHg,则为Ⅱ型呼吸衰竭 4、.简述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 答:病程多呈慢性经过,起病多在小儿或青年期.多数患者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病史,以后常有反复发作的下呼吸道感染.㈠1慢性咳嗽,大量脓痰2反复喀血3反复肺部感染4慢性感染中毒症状.㈡体征 5、.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分类 答:㈠按解剖学部位分类⒈中央型肺癌⒉周围型肺癌㈡按组织病理学分类⒈非小细胞肺癌①鳞状上皮细胞癌②腺癌③大细胞癌④其它⒉小细胞肺癌 6、呼吸性衰竭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答:㈠急性呼吸衰竭1保持呼吸道通畅2氧疗3增加通气量,改善CO2潴留4病因治疗㈡慢性呼吸衰竭1氧疗2机械通气3抗感染4呼吸兴奋剂的应用5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7、心力衰竭的类型中心功能的分级 答: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室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一般平时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8、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疼痛的主要症状时什么 答:①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②诱因多不明显③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④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⑤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9、心绞痛发作时可有哪些体征 ①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②可有出现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马率③可有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④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⑤可出现交替脉 10、稳定性心绞痛诊断 :①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②含用硝酸甘油后缓解③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④心电图检查可见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 11、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是什么 答: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12、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答:①原为稳定性心绞痛②1个月之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并因较轻的负荷所诱发③休息状态下发作心绞痛或较轻微活动即可诱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