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第七章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第七章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第七章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第七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A1型题

1.致癌性最强的石棉是

A. 温石棉

B. 闪石棉

C. 青石棉(蓝石棉)

D. 透闪石

E. 阳起石

2.指出下列哪个因素为职业性致癌因素

A. 铅

B. 苯

C. 汞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3.职业性致癌因素最常见的是

A. 生产性毒物和各种物理因素

B. 物理性致癌物和某些生产过程

C. 生物性致癌物和某些生产过程

D. 化学性致癌物和某些生产过程

E. 以上都是

4.以下物质致癌性大小哪组正确

A. 溶解度为0.0005%砷化物>溶解度为0.005%砷化物

B. 吸人可溶性镍盐>吸人不溶性镍盐

C. 金属镍微粒<金属镍块

D. -萘胺> -萘胺

E. 6价水溶性铬化物>3价水溶性铬化物

5. 主要引起肺癌的物质为

A. 氯乙烯、氯甲醚、砷、铬酸盐

B. 联苯胺、氯甲醚、砷、苯

C. 芳香烃类、氯甲醚、砷、铬酸盐

D. 氯甲醚、砷、焦炉逸散物、铬酸盐

E. 芳香族烃类化合物

6.主要引起膀肌癌的物质为

A. 苯胺、氯甲醚、铬酸盐

B. 苯胺、- 萘胺、氯甲醚

C. 苯胺、- 苯胺、铬酸盐

D. 苯胺、煤焦油、页岩油

E. 联苯胺、p一蔡胺、煤烟

7.联苯胺主要危害是引起

A.膀胱肿瘤

B.白血病

C.肺癌

D. 皮肤癌

E. 肝癌

8.确认人类致癌物,需

A. 流行病学调查已有明确证据

B. 动物试验已有明确证据

C. 临床已见癌肿病例

D. 具备上述各项证据

E. 临床已见癌肿病例和动物试验已有目确证据

9.在工业化学物质中,煤焦油、沥青、蒽木馏油、页岩油、石蜡能引起接触工的

A. 呼吸道癌

B. 消化道癌

C. 泌尿道癌

D. 皮肤癌

E. 白血病

10.职业肿瘤多见于

A. 呼吸系统

B. 消化系统

C. 心血管系统

D. 神经系统

E. 泌尿生殖系统

11.我国法定的职业肿瘤

A. 苯胺所致膀胱癌

B. 电离辐射所致白血病

C. 紫外线所致皮肤癌

D. 镍和镍化合物所致肺癌

E. 氯甲醚所致肺癌

12.石棉致肺癌的病因学诊断主要根据

A. 职业史

B. 工龄

C. 工种

D. 肺癌发病潜隐期

E. 职业史和工龄、工种、肺癌发病潜隐期

13.石棉工人得了肺癌能否诊断为职业性肺癌,诊断依据是

A. 从职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

B. 从肺癌好发部位

C. 从职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肺癌好发部位找出特征性依据

D. 调线特点及组织学分型

E. 根据职业史和工龄、工种。发病潜隐期等进行石棉致肺癌的病因学诊断

14. 接触砷、镍、铬酸盐、放射性物质的工人进行定期体检时,首先应考虑

A. 肺癌

B. 皮肤癌

C. 泌尿道癌

D. 白血病

E. 肝癌

15.我国职业病名单中,列入的职业性肿瘤是

A. 联苯胺所致白血病

B. 氯乙烯所致肺癌

C. 铬酸盐制造业所致肺癌

D. 铍所致肺癌

E. 镍工肺癌

B1型题

A. 联苯胺

B. 氯甲醚

C. 苯

D. 氯乙烯

E. 一氧化碳

1.与膀胱癌发病有关的毒物是

2.与肺癌发病有关的毒物是

3.与肝癌发病有关的毒物是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单项选择题] 1、能引起肺癌的物质,包括() A.氯乙烯、氯甲醚、砷、铬酸盐 B.联苯胺、氯甲醚、砷、苯 C.苯、氯甲醚、砷、铬酸盐 D.氯甲醚、砷、焦炉逸散物、铬酸盐 E.联苯胺、氯甲醚、砷、铬酸盐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2、某颜料制造厂男工,工龄10年,因血尿急诊入院其引起的职业肿瘤应是() A.肺癌 B.膀胱癌 C.白血病 D.皮肤癌 E.肝癌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3、某化工厂男工,从事离子交换树脂工作15年。近来主诉咳嗽、胸痛、气短等症,痰中有血丝,怀疑患肺癌询问职业史时应注意何种毒物的接触史() A.石棉 B.氯甲醚 C.砷 D.铬酸盐 E.焦炉逸散物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4、某化工厂男工,从事离子交换树脂工作15年。近来主诉咳嗽、胸痛、气短等症,痰中有血丝,怀疑患肺癌职业肿瘤的发病年龄多见于() A.20~30岁 B.30~40岁 C.40~50岁

D.50~60岁 E.60~70岁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5、某化工厂男工,从事离子交换树脂工作15年。近来主诉咳嗽、胸痛、气短等症,痰中有血丝,怀疑患肺癌在该部位引起职业肿瘤是因为此部位是() A.接触部位 B.转化部位 C.蓄积部位 D.活化部位 E.代谢产物排泄部位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6、某颜料制造厂男工,工龄10年,因血尿急诊入院采集病史时应注意询问接触了何种生产性毒物() A.铬 B.苯 C.氯乙烯 D.联苯胺 E.氯甲醚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7、某颜料制造厂男工,工龄10年,因血尿急诊入院职业肿瘤发病的潜伏期,正确的描述是() A.一般4~6年 B.一般6~12年 C.一般12~25年 D.一般25~40年 E.一般40年以上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8、某颜料制造厂男工,工龄10年,因血尿急诊入院职业肿瘤与非职业性肿瘤比较的特点是() A.发病年龄提前 B.男性多发 C.女性多发

常见的致癌危险因素

常见的致癌危险因素 吸烟:吸烟者患癌可能性高于不吸烟者10倍。吸烟与肺癌、喉癌、食道癌、胰腺癌、膀胱癌、肾癌和口腔癌有关。患癌症的死亡者中30%是吸烟所致,或者说大约每三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是吸烟所致。吸烟和其他烟草产品可增加其他致癌作用,尤其是空气污染,从而造成对周围人群更大的危害。 饮酒:如果饮酒,患肝癌的危险性则大大增加。饮酒同时吸烟还增加了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胰腺癌和膀胱癌的可能。 日光暴露:日光暴露导致了大约1-2%的癌性肿瘤和有30%的非癌性肿瘤。例如90%唇癌和50%恶性黑色素瘤(最严重的一种皮肤癌)就是由于过分暴露于日光所致。 职业危险性暴露:职业性暴露于致癌因素(致癌物)后患癌而死者占癌症致死率的4%。大约有18种工作环境因素被认为有致癌性。它们是苯、石棉、镍、氯乙烯和铬酸盐。如果吸烟与这些职业性因素尤其是石棉混合在一起将增加患癌危险。 暴露于环境污染:科学家认为,就像水和土壤的污染能致癌一样,来自汽车尾气、燃烧石油或煤发电、火炉和烟囱的释放物在癌的发生过程中也起重要的作用。在科学家们未明确这些污染物如何在人和体内引起变化从而致癌时,每个人都尽其所能来保护我们生活的空间。 超重不健康:如果超重,患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胆囊癌、卵巢癌、子宫癌的危险性就会增加。通常,不摄入脂肪,并做定期锻炼将会使您保持适当体重,而且可以减少与高脂饮食相关的患癌危险性。许多低脂食物同时也是低热量、高纤维食物,进食这些食物可控制您的体重并获得丰富的营养。 营养:您可能知道正确膳食会使您生活健康。但是,您知道正确膳食可以防癌吗?专家们同意进食低脂、高纤维、水果和蔬菜可降低患癌风险并可防止发生其他许多严重的健康问题。事实上,科学事实证明35%的癌症可能与我们的膳食有关。另外,40%男性癌症患者和60%女性癌症患者与饮食有关。

职业性致癌因素和职业癌参考文本

职业性致癌因素和职业癌 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职业性致癌因素和职业癌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职业性致癌物的分类 与职业有关的能引起肿瘤的因素称为职业性致癌因 素。由职业性致癌因素所致的癌症,称为职业癌。引起职 业癌的物质称为职业性致癌物。 职业性致癌物可分为3类: (1)确认致癌物,如炼焦油、芳香胺、石棉、铬、芥 子气、氯甲甲醚、氯乙烯和放射性物质等。 (2)可疑致癌物,如镉、铜、铁和亚硝胺等,但尚未 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 (3)潜在致癌物,这类物质在动物实验中已获阳性结 果,有致癌性,如钴、锌、铅。 2.职业癌

我国已将石棉、联苯胺、苯、氯甲甲醚、砷、氯乙烯、焦炉逸散物、络酸盐等8种职业性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 (六)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我国将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列为法定职业病。 (七)其他列入职业病目录的职业性疾病 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黑变病、痤疮、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其他职业性皮肤病)、化学性眼部灼伤、铬鼻病、牙酸蚀症、金属烟尘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等均列入职业病目录。 (八)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与职业有关的疾病主要是指在职业人群中,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它的发生与职业因素有关,但又不是惟一

常见的化学性和物理性致癌因素参考文本

常见的化学性和物理性致癌因素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常见的化学性和物理性致癌因素参考文 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常见的化学性致癌因素 1.常见的致癌物有:无机物中的砷、石棉、铬、镍; 化合物中多环芳烃化合物(3——4苯并芘和苯并蒽、甲基 胆葸即奶油黄、苯等),偶氮染料(β-萘胺)。亚硝胺类 及其前体物质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 香烟的烟雾中的烟焦油含有多种化学性致癌物质,如 苯并芘、严硝胺等。20年前,云南省宣威县肺癌发病很 多,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习惯室内烧煤,煤烟严重污染室 内空气,空气中含有大量苯并芘等致癌物质。各种蒸气机 车、内燃机、机动车工作时燃烧煤,石油、机油、汽油等 都产生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在厨房里由于炉灶烟火和烹调

煎炸产生的油烟,空气中苯产芘含量比普通房间空气中的含量高好几倍,国内外研究证明食物的熏、烤、油炸都可使食品产生苯并芘。说来惊人,焦糊的食物中苯并芘的含量是普通食物的10倍到20倍。脂肪、蛋白质和糖经高温烧烤、油炸的热解过程会生成这些化学致癌物质。熏制食品不仅食品表面有部分变焦,带被附着许多烟雾微粒,所以,苯并芘含量很高。偶氮染料中的萘胺可引起的膀胱癌。 2.研究表明,亚硝胺类及其前体物质亚硝胺类化合物,在低等和高等动物如鱼、青蛙、小鼠、大鼠、兔、狗、猪、猴等身上都能诱发肿瘤。严硝胺类化合物主分用作工业上的溶剂、润滑剂和机动汽油的添加剂,农业上用作杀虫剂等。它存在于烟草的烟中,保存不好的谷类和质量差的酒中,其浓度很小。也存在于用亚硝基化合物制过的肉、鱼、禽等食品中。一般说来,亚硝胺在自然界中存

第七章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第七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A1型题 1.致癌性最强的石棉是 A. 温石棉 B. 闪石棉 C. 青石棉(蓝石棉) D. 透闪石 E. 阳起石 2.指出下列哪个因素为职业性致癌因素 A. 铅 B. 苯 C. 汞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3.职业性致癌因素最常见的是 A. 生产性毒物和各种物理因素 B. 物理性致癌物和某些生产过程 C. 生物性致癌物和某些生产过程 D. 化学性致癌物和某些生产过程 E. 以上都是 4.以下物质致癌性大小哪组正确 A. 溶解度为0.0005%砷化物>溶解度为0.005%砷化物 B. 吸人可溶性镍盐>吸人不溶性镍盐 C. 金属镍微粒<金属镍块 D. -萘胺> -萘胺 E. 6价水溶性铬化物>3价水溶性铬化物 5. 主要引起肺癌的物质为 A. 氯乙烯、氯甲醚、砷、铬酸盐 B. 联苯胺、氯甲醚、砷、苯 C. 芳香烃类、氯甲醚、砷、铬酸盐 D. 氯甲醚、砷、焦炉逸散物、铬酸盐 E. 芳香族烃类化合物 6.主要引起膀肌癌的物质为 A. 苯胺、氯甲醚、铬酸盐 B. 苯胺、- 萘胺、氯甲醚 C. 苯胺、- 苯胺、铬酸盐 D. 苯胺、煤焦油、页岩油 E. 联苯胺、p一蔡胺、煤烟 7.联苯胺主要危害是引起 A.膀胱肿瘤 B.白血病 C.肺癌 D. 皮肤癌 E. 肝癌 8.确认人类致癌物,需 A. 流行病学调查已有明确证据 B. 动物试验已有明确证据 C. 临床已见癌肿病例 D. 具备上述各项证据 E. 临床已见癌肿病例和动物试验已有目确证据 9.在工业化学物质中,煤焦油、沥青、蒽木馏油、页岩油、石蜡能引起接触工的 A. 呼吸道癌 B. 消化道癌 C. 泌尿道癌 D. 皮肤癌 E. 白血病 10.职业肿瘤多见于 A. 呼吸系统 B. 消化系统 C. 心血管系统 D. 神经系统 E. 泌尿生殖系统 11.我国法定的职业肿瘤 A. 苯胺所致膀胱癌 B. 电离辐射所致白血病 C. 紫外线所致皮肤癌 D. 镍和镍化合物所致肺癌 E. 氯甲醚所致肺癌 12.石棉致肺癌的病因学诊断主要根据 A. 职业史 B. 工龄 C. 工种 D. 肺癌发病潜隐期 E. 职业史和工龄、工种、肺癌发病潜隐期 13.石棉工人得了肺癌能否诊断为职业性肺癌,诊断依据是 A. 从职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 B. 从肺癌好发部位 C. 从职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肺癌好发部位找出特征性依据 D. 调线特点及组织学分型 E. 根据职业史和工龄、工种。发病潜隐期等进行石棉致肺癌的病因学诊断 14. 接触砷、镍、铬酸盐、放射性物质的工人进行定期体检时,首先应考虑 A. 肺癌 B. 皮肤癌 C. 泌尿道癌 D. 白血病 E. 肝癌

常见的化学性和物理性致癌因素(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常见的化学性和物理性致癌因 素(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常见的化学性和物理性致癌因素(标准版) 一、常见的化学性致癌因素 1.常见的致癌物有:无机物中的砷、石棉、铬、镍;化合物中多环芳烃化合物(3——4苯并芘和苯并蒽、甲基胆葸即奶油黄、苯等),偶氮染料(β-萘胺)。亚硝胺类及其前体物质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 香烟的烟雾中的烟焦油含有多种化学性致癌物质,如苯并芘、严硝胺等。20年前,云南省宣威县肺癌发病很多,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习惯室内烧煤,煤烟严重污染室内空气,空气中含有大量苯并芘等致癌物质。各种蒸气机车、内燃机、机动车工作时燃烧煤,石油、机油、汽油等都产生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在厨房里由于炉灶烟火和烹调煎炸产生的油烟,空气中苯产芘含量比普通房间空气中的含量高好几倍,国内外研究证明食物的熏、烤、油炸都可使食品产生苯并芘。说来惊人,焦糊的食物中苯并芘的含量是普通食物的10

倍到20倍。脂肪、蛋白质和糖经高温烧烤、油炸的热解过程会生成这些化学致癌物质。熏制食品不仅食品表面有部分变焦,带被附着许多烟雾微粒,所以,苯并芘含量很高。偶氮染料中的萘胺可引起的膀胱癌。 2.研究表明,亚硝胺类及其前体物质亚硝胺类化合物,在低等和高等动物如鱼、青蛙、小鼠、大鼠、兔、狗、猪、猴等身上都能诱发肿瘤。严硝胺类化合物主分用作工业上的溶剂、润滑剂和机动汽油的添加剂,农业上用作杀虫剂等。它存在于烟草的烟中,保存不好的谷类和质量差的酒中,其浓度很小。也存在于用亚硝基化合物制过的肉、鱼、禽等食品中。一般说来,亚硝胺在自然界中存在的量很小,但合成亚硝胺的前体物质(原料)二级胺和亚硝酸盐在自然界比较广泛存在,在适宜条件下,在试管内中身体内可以合成致癌物亚硝胺。研究人员在肿瘤高发区的部分陈粮食、酸菜、发霉的食物、粗制鱼露、薯干、干萝卜条、干咸鱼等样品中测出亚硝胺来。国外报道,在某欧洲国家市场上的香肠、奶酪和啤酒300份样品中,有30%的样品含有亚硝胺。我国腌制肉类时常加入亚硝酸盐作

职业卫生简答

五、简答题 1.何谓粉尘的分散度?其卫生学意义是什么? 粉尘的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 粒子分散度愈高,悬浮于空气中的时间愈长,沉降速度愈慢,被人体吸入的机会就愈多;并且越易参与理化反应,对人体的危害愈大。当尘粒数相同,质量不同时,质量愈高,病变愈重。质量分散度的卫生学意义更大。 2.生产性粉尘对人体健康可造成哪些危害? ⑴呼吸系统疾病有:①尘肺,可分五类(矽肺、硅酸盐肺、炭尘肺、混合型尘肺、金属尘肺)。 ②粉尘沉着症。③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棉尘症、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 ④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性鼻炎、支气管哮喘。⑤呼吸系统肿瘤。 ⑵局部作用:呼吸道肥大性病变、畏缩性改变、堵塞性皮脂炎、粉刺、毛囊炎、脓皮病、角膜病、光感性皮炎。 ⑶中毒作用:铅、砷、锰的中毒。 3.怎样进行粉尘危害的控制? 法律措施——立法、执法;粉尘最高容许浓度。 技术措施——用技术手段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是最根本措施,改革工艺、革新设备;湿式作业;密闭、抽风除尘; 卫生保健措施——健康检查(就业前和定期检查);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防尘八字方针: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4.影响矽肺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二氧化硅类型、粉尘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防护措施、接触者的个体状况等因素。 5.矽肺病的病理改变有哪些? 矽肺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有:矽结节和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矽肺的病理形态可分为结节型、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型、矽性蛋白沉积和团块型。 6.目前矽肺病在发病机制上有哪些观点? ⑴石英表面的羟基活性基团与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形成氢键。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 ⑵石英中产生硅载自由基后,生物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膜损伤。 ⑶石英直接损害巨噬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使钙离子内流。 ⑷巨噬细胞受损后,释放白介素Ⅰ、肿瘤坏死因子、纤维粘连蛋白、转变生长因子等介质。从而刺激纤维物增生。 ⑸石英作用于肺泡Ⅰ型上皮细胞变性、肿胀、崩解脱落,而Ⅱ型上皮细胞不能及时修复,基底膜受损,暴露间质,激活成纤维细胞增生。 ⑹巨噬细胞受损后,启动免疫系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网状纤维上,形成矽结节透明样物质。 7.矽肺病主要X线胸片表现有哪些? ⑴圆形小阴影:⑵大阴影⑶胸膜改变⑷肺纹理⑸肺门⑹肺气肿 8.我国是怎样定义一期尘肺病诊断标准的? Ⅰ: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两个肺区。 Ⅰ+ :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 9.石棉肺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有哪些?

饮食中的14种致癌因素

饮食中的14种致癌因素 目前癌症已经成为男女居民死因的第一位。200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当年死亡的城市居民中,癌症造成的死亡占28.53%。资料表明,尽管癌症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提高,但近20年,一些主要癌症的5年生存率却没有明显改善。癌症的发生与饮食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表明,30%的癌症死亡是有饮食不当造成的。 饮食中动物脂肪(以饱和脂肪为主)过多、蔬菜水果过少、烹调方法不科学、进食方式不合理、某些食物过多等是最主要的致癌因素。饮食主要与致癌有关的饮食因素有一些目前已经基本确认:(受研究方法所限,比如不可能像动物实验那样,用人做癌症发生实验,有些致癌因素对人类的致癌作用还没有最后肯定,但它们对实验动物的致癌作用是已经被证实的) >uhaW@d 1.农药残留 常见农药有有机磷、有机氯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等。有机氯农药主要有滴滴涕(DDT)和六六六(HCH),其致癌性比较肯定,并已被证实可在人体内蓄积。所以,我国及大部分国家已禁止使用。 不过,有调查显示,2000年我国居民每人每天膳食中DDT摄入量极少,但HCH摄入量为3.11ug,与1990年相比

反倒有所增加,主要来自水产类林丹的污染。 由于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机磷农药残留在食品及环境的时间明显地少于有机氯,所以与人类肿瘤关系较少。 2.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生成主要与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有关。目前已发现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共有400余种,其中约20种对实验动物有致癌作用,苯并 (a)芘是最重要且最常见的一种。食品中苯并(a)芘主要来自烧烤类食物、食品加工及包装污染等。 3.有害金属 铅、砷、镉三种金属元素可能对人体有致癌作用。它们主要来自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加工过程污染等,是食品中最难控制的一类环境污染物。一般地,鱼类、海鲜、水产品、高脂肪的肉类、某些被工厂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的蔬菜、粮食等。 4.环境雌激素类 环境雌激素类主要包括已烯雌酚、多氯联苯、二英等物质。已烯雌酚是常用于动物饲料中的促生长激素之一,也是一种性激素。 多氯联苯和二英都是最常见的环境污染物,主要集中(富集作用)于动物的脂肪组织。故应少吃富含脂肪的肉类,如肥肉、五花肉、肥瘦肉、排骨、高脂肪牛排、肥鸭、肥鹅

职卫试题 预防医学用

一、名词解释 1.生产性粉尘 2.正辐射 3.暂时性听阈位移 4.振动性白指 5.射频辐射 6.职业性致癌因素 7.接触评定 8.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9.氧需 10.物质蓄积 二、填空 1、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为主的疾病。 2、脉冲噪声是指持续时间小于秒,间隔时间大于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dB的声音。 3、电光性眼炎是紫外线所致的急性炎症。 4、识别和判定职业性致癌因素主要通过、和三方面研究。 5、职业性有害因素是通过和两种接触机会影响新生儿、乳儿健康的。 6、动物致癌试验阳性,特别是与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类致癌可能性大,但缺少对人类致癌的流学证据,这类物质称谓。 7、漂浮在空气中的____ 、____ 、____ 统称为气溶胶。 8、窒息性气体依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两大类:_______ 和________ 。 9、劳动卫生调查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三大类。 10、中暑按发病机制可分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种类型,其中以________最为凶险。 11、一个工作日中,体力劳动者的劳动效率变化可分为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12、卫生监督按监督实施的阶段,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 13、窒息性气体的主要致病环节均是可引起机体________ 。 三、判断题 1.质量分散度越高,表明径粒较小的颗粒占总质量百分比越大。 2.热射病是因为散热障碍,体温调节紊乱所致。 3.呼吸道肿瘤和皮肤癌在职业肿瘤中最常见。

第六章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第六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 carcinogens&Occupational tumors 研究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Pott首先报告扫烟囱童工成年后易患阴囊癌开始,至1895年德国医生Rehn发现染料业工人的膀胱癌---发现肿瘤的职业线索。 德国的扫烟囱工人 第二阶段:1915~1918年日本人山极与市川用煤焦油涂布家兔耳朵,诱发出皮肤癌---开 创了实验性肿瘤研究的先例。 第三阶段:1945年英国医生Case通过对英国染料业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β-萘胺、联苯胺具有致癌性---开始了职业肿瘤的病因研究。 第四阶段: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 ★开展大规模致癌筛选实验;★建立了肿瘤发病和死亡登记制度; ★对肿瘤的发生过程、机制、预防和干预措施进行了研究,逐步建立了预测制度。 ★我国1981年开始成立全国肿瘤协作调查组,对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到1987年提出将以下八种职业性致癌因素导致的肿瘤作为法定职业性肿瘤。 第一节职业性致癌因素Occupational carcinogens 人们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伏期而患某种特定肿瘤,称职业性肿瘤或职业癌。能引起职业性肿瘤的致病因素,称职业性致癌因素。职业性致癌因素可包括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因素等三类,其中最常见的是化学性致癌因素。 我国目前确定的职业病名单中职业肿瘤有8种:①联苯胺所致膀胱癌;②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③苯所致白血病;④氯甲醚所致肺癌;⑤砷所致肺癌、皮肤癌;⑥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⑦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⑧铬酸盐制造业所致肺癌。 职业性致癌因素(occupational carcinogen):指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的能够引起肿瘤的因素。 三、职业性致癌因素的分类 1.按性质分为 物理性(5%)化学性(90%)生物性(<5%) 2.按化学结构分为: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芳香烃☆多环烃☆高分子化合物单体☆氨基偶氮染料类☆亚硝胺类☆其他 四、职业性致癌因素的典型作用特征 1. 潜伏期 肿瘤的发生通常有一定的时间过程。在首次接触致癌物到肿瘤发生有一个明显的间隔期,称为潜伏期。 2. 阈值问题 对于大多数毒物的毒性作用存在阈值或阈剂量,即超过这个剂量时才可引起健康损害。因此,在预防工作中,以此作为安全接触剂量的依据。 3. 好发部位 职业性肿瘤往往有比较固定的好发部位或范围,多在致癌因素作用最强烈、最经常接触的部位发生。由于皮肤和肺是职业致癌物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和直接作用的器官,故职业性肿瘤也多见于皮肤和呼吸系统。 4. 病理类型 职业性肿瘤往往由于致癌物不同而各具一定的病理类型,例如铀矿工肺癌大部分为未分化小细胞癌,铬多致鳞癌,家具工所致鼻窦癌大部分为腺癌。

职业致癌的因素及预防

职业致癌的因素及预防 职业性致癌因素及其预防方法是什么? 所谓职业性致癌因素,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可能引起劳动者发生肿瘤的各种因素。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害物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证明其中有多种物质有环境致癌物可分为化学、物理和生物三类,其中以化学致癌物的种类最多。诱发的肿瘤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潜伏期。潜伏期一般为20 年左右,长的可达40~50年,短的1~2 年。在致癌的环境因素中,有些是可直接引起肿瘤的致癌物,如煤焦油可诱发皮肤癌; 还有一些是致癌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以及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 而重要的是电离辐射及化学致癌物。常见的有:铬、镍、砷、石棉、煤油、煤焦油、煤燃烧及其产物、苯、芳香胺类、氯乙烯、各种电离辐射(x 线、放射线) 、紫外线等。 环境致癌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空气、水等环境污染水和空气乃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环境要素,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而环境污染物中有许多是属于致癌物或促癌物,如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及工业废气都含有致癌物,主要是多环

芳烃类,如二硝苯芘、3,4- 苯并芘等。所以许多资料证明工业城市中肺癌死亡率高于非工业城市及农村。燃烧木材、垃圾、做饭、取暖,都向空气中排放有害物质。据估计,大气中苯并芘的浓度增加1/1000000,居民的肺癌死亡率将上升5%。近50 年来,我国一些工业城市的肺癌死亡率为邻近非工业城市的3?4倍,可见空气污染的影响。水源污染主要由于工矿企业排放的污水、废渣所造成,污染水土的致癌物包括排放废水中含有的铬、镉、镍、砷、酚、焦油、石油及其产品、有机氯农药、亚硝胺类化合物以及放射性污水等。 (2)食物食物与肿瘤的关系极为密切,现已知食物中的霉菌毒素、食品添加剂、亚硝胺类化合物、某些植物的有毒成分等都有致癌和促癌作用。 (3)职业接触在生产环境中,可以接触许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些是致癌的,由于工人长期接触,可致职业性癌。但一般来讲,由于职业性癌来源明确,故可通过积极的预防措施而达到有效的预防目的。 (4)药物现已发现有些药物有致癌作用 (5)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明吸烟会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尤其是肺癌。

最危险的致癌因素

最危险的致癌因素 肥胖可不仅仅是影响人们的外观而已,专家表示在未来的致癌因素中肥胖就有可能占首位,那么既然肥胖的危害那么大,我们要如何来减肥呢? 未来肥胖人数或超过吸烟人数 长期以来,吸烟一直被认为是我国致癌的第一危险因素,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数据,全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 然而我国超重人数并不比吸烟人数少。今年2月份,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发布中国肥胖指数显示,我国3亿人超重。同样在3月底,全球营养改善联盟(GAIN)发布的《全球营养不良状况报告》也显示,中国逾3亿人属于超重和肥胖人群。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国内控烟的背景下,未来肥胖人数或将超过吸烟人数,成为第一大致癌因素! 2013年美国医学会正式认定肥胖是一种疾病。 较高的体重指数(BMI)与10种常见 癌症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当体重指数在正常基础上每增加5(单位是千克/平方米)时,子宫肿瘤风险增加62%,胆囊癌增加31%,肾癌增加25%,宫颈癌增加10%,甲状腺癌和白血病风险增加9%。同时还增加罹患肝脏、结肠、卵巢和乳腺肿瘤的总体风险。 肥胖为何能致癌 肥胖直接诱发癌症的确切机制,目前并不明朗。不过看看胖子们的生活习惯,就不难理解了。 肥胖症患者多偏好高热量、高动物脂肪食物,膳食纤维、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不足,加上运动量太少,很容易引发便秘。长期便秘会使毒素在体内长时间停留,这其中就含有许多致癌物。此外,高脂肪饮食还会增加肠道内胆汁酸的分泌,对肠道黏膜形成刺激和损害。身体长期处在这种刺激和损害之中,容易诱发结肠癌。 “胰腺功能是消化脂肪,如果一个人总是吃高脂肪食物,一刻不让它休息,必然会造成胰腺负担太重,久之就容易诱发胰腺癌”,李忠主任说。此外,糖尿病也可能引起胰腺癌的发病率上升,而肥胖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原因。Ⅱ型糖尿病患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正式)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 则(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常见的职业性肿瘤 (一)职业性呼吸道肿瘤 在职业性肿瘤中,呼吸道肿瘤占极高的比 例。常见接触石棉、煤焦油类物质、氯甲醚 类、各、镍、芥子气、异丙油、放射性物质等 职业。 (二)职业性皮肤癌 这是最早发现的职业肿瘤,约占人类皮肤

癌的10%。职业性皮肤癌与致癌物的关系,往往是最直接、最明显,经常发生在暴露部位和接触局部。能引起皮肤癌的主要化学物由煤焦油、沥青、蒽、木馏油、页岩油、杂酚油、蜡、氯丁二烯、砷化物等。以煤焦油类物质所致接触工人的皮肤癌最多见。 (三)职业性膀胱癌 此类肿瘤在职业性肿瘤中也占相当的地位。高危职业有:生产萘胺、联苯胺和4-氨基联苯的化工行业。以萘胺、联苯胺为原料的染料、橡胶添加剂、颜料等制造业,使用芳香胺衍生物作为添加剂的电缆、电线行业。 (四)其他 苯致白血病、氯乙烯致血管肉瘤等。 二、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

(一)加强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二)健全医学监护制度 (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四)建立致癌危险性预测制度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常见的化学性和物理性致癌因素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化学性和物理性致 癌因素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926-64 常见的化学性和物理性致癌因素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常见的化学性致癌因素 1.常见的致癌物有:无机物中的砷、石棉、铬、镍;化合物中多环芳烃化合物(3——4苯并芘和苯并蒽、甲基胆葸即奶油黄、苯等),偶氮染料(β-萘胺)。亚硝胺类及其前体物质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 香烟的烟雾中的烟焦油含有多种化学性致癌物质,如苯并芘、严硝胺等。20年前,云南省宣威县肺癌发病很多,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习惯室内烧煤,煤烟严重污染室内空气,空气中含有大量苯并芘等致癌物质。各种蒸气机车、内燃机、机动车工作时燃烧煤,石油、机油、汽油等都产生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在厨房里由于炉灶烟火和烹调煎炸产生的油烟,空气中苯产芘含量比普通房间空气中的含量高好几倍,国内外研究证

职业致癌的因素及预防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797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职业致癌的因素及预防详 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职业致癌的因素及预防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职业性致癌因素及其预防方法是什么? 所谓职业性致癌因素,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可能引起劳动者发生肿瘤的各种因素。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害物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证明其中有多种物质有环境致癌物可分为化学、物理和生物三类,其中以化学致癌物的种类最多。诱发的肿瘤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潜伏期。潜伏期一般为20年左右,长的可达40~50年,短的1~2年。在致癌的环境因素中,有些是可直接引起肿瘤的致癌物,如煤焦油可诱发皮肤癌;还有一些是致癌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以及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而重要的是电离辐射及化学致癌物。常见的有:铬、镍、砷、石

生物性因素与癌症

1、生物致癌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病毒:约有1 50种病毒有致肿瘤的特性。如EB病毒与鼻咽癌有关;肝炎病毒与肝癌有关;疱疹病毒可引起淋巴瘤等。 霉菌毒素:最常见的是发霉的粮食中存在的黄曲霉所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可使人得肝癌、胃癌等肿瘤。 寄生虫:如血吸虫病人易得肠癌,中华枝睾吸虫病人易得肝癌。 生物性致癌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自本世纪初从鸡的恶性肿瘤中发现了劳斯肉瘤病毒以来,已经证明有30余种150余株病毒可以造成动物肿瘤,从动物致癌的实验中已经得到确切的结论。 2、 大约有10余种霉菌可能引起癌症,霉菌产生的毒素有很强的致癌或促癌作用,其中以黄曲霉素致癌能力最强,以白地霉菌毒素的促癌作用最强。黄曲霉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的花生、玉米、大米、豆类食品中,可以诱发肝癌及肾、肺、胃、皮下组织的肿瘤。可产生T—2毒素的镰刀菌在动物体内可诱发胃癌、胰腺癌和脑部肿瘤等,而常见的产生灰黄毒素的青霉菌可诱发小鼠甲状腺癌或肝癌。实验还证明了食物中如娄地青霉、念珠菌、白地霉等几种生活上常见的霉菌,均可促进食物内亚硝胺的形成,镰刀菌的代谢产物和亚硝胺有协同致癌作用。 目前,一些科学家认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胃炎、胃溃疡、胃癌有一定关系,用某些抗生素杀灭螺杆菌可降低胃炎与胃癌的发生率。 体内某些寄生虫与某种癌症有关。如血吸虫病与大肠癌密切有关,原因是血吸虫在病人的大肠黏膜下产卵包,刺激组织增生,诱发肠癌。中东地区的“埃及血吸虫病”可引起膀胱癌。据临床观察,华支睾吸虫与原发性肝胆管癌的发生有关,动物实验也成功地诱发了肝胆管癌,其致病机制可能与虫体的机械刺激及虫体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有关。 3、 除了与我们周围环境化学、物理因素相关的致癌因素,还有许多的肿瘤与病毒等生物学因素密切相关,包括霉菌、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各种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关,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乙肝三部曲,也是其他肝炎的三部曲。而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副主任李爱民教授指出,目前的科学证据证明了癌症是可以预防的,通过改变或避免主要危险因素,超过30%的癌症可以得到预防。譬如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HPV(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洁身自好避免多个性伙伴、远离毒品,预防乙肝病毒、HPV、HIV(艾滋病病毒)感染。实行分餐制有助于预防HP感染。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使用血制品可以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除此之外,感染埃及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华支阜血吸虫均可能致癌,这需要我们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未煮熟的食物,从自我做起避免病从口入。 4、还有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癌症与霉菌、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媒相关联,

容易诱发癌症的原因有哪些

容易诱发癌症的原因有哪些 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癌症没有认识,身处高危之中而浑然不知,为什么容易诱发癌症,以下就是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容易诱发癌症的原因 遗传因素:癌症现在不是明确的遗传性疾病,但是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癌症确实有遗传倾向,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现在,有关癌症遗传的证据较多。从家庭内的癌症发病情况到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都支持癌症具有遗传倾向。这是因为在几乎所有各种癌细胞中都观察到一种癌细胞所特有的遗传失调,从细胞水平分析,说明是可以遗传的。 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基因。正常人体内的基因中,有一类叫原癌基因,另一类叫抑癌基因。原癌基因也可叫作癌基因,如果发生突变,可以导致遗传失调,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使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抑癌基因能抑制、拮抗癌基因的功能、作用,或直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人体有利。如果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也可导致细胞生长失调而发生癌变。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可以说是对立统一的,如果原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两者之一发生突变.就有可能发生癌症。 化学因素:这是导致恶性肿瘤的丰要原因,日前医学界已经发现1000多种化学物质有致癌作用,其中与人类恶性肿瘤关系比较密切的有三十余种,比如,3.4-苯并芘类多环芳香烃、芥子气、联苯胺、

茶胺、偶氮化合物、亚硝胺化合物、铬、镍、锌、镉、砷、硫、钼、杆棉、氯乙烯、苯等。还有一些化学物质对人类有潜在的致癌作用,比如农药,家庭用化学清沾剂、消毒剂等。另外,某些医用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等亦有致癌活性。 医学研究发现,不同的化学物质会引发不同的恶性肿瘤。比如长期大剂量接触铬可引发肺癌,镍则引起肺癌和鼻咽癌,砷能引发皮肤癌和肝癌,镉可引发前列腺癌,3.4-苯并芘主要含于煤烟灰和煤焦油中,易引发阴囊癌和皮肤癌,亚硝胺化合物存在于饮用水和食物中易诱发食管痛、胃癌、结肠癌、肺癌、肝癌等。 物理因素:对人类和动物也有致癌作用,主要有电离辐射、X线、微波和电磁波、放射性物质、热辐射、日光和紫外线,机械性刺激、灼热、创伤等。人类受电离辐射易患白血病、骨肉瘤、甲状腺癌,较大剂量X线接触或受大剂量紫外线照射,可诱发皮肤鳞状细胞癌;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或长期生活在放射性物质污染区域,容易得肺癌和白血病;长期食用过热、过硬食物易诱发食管癌。 生物因素:生物致癌因素可分为二种,其一是病毒,其二是霉菌。有些病毒潜伏到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就会诱发恶性肿瘤,与病毒有关的恶性肿瘤主要有鼻咽癌、宫颈癌、白血病、肝癌等。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谷物、坚果和蔬菜易受多种霉菌污染,比如黄曲霉素、镰刀茵、交链孢菌和杂色曲霉菌,其中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有较强的致癌作用,可以诱发肝癌和胃癌,因此这些食物一旦发生霉变.就不能再吃。

职业性肿瘤的诊断和预防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职业性肿瘤的诊断和预防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职业性肿瘤的诊断和预防 1.诊断原则 1)肿瘤的诊断必须确实可靠:一般要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认,以免误诊。 2)职业性肿瘤的诊断范围:只限于我国现行法定的职业性肿瘤。 3)明确的职业性致癌因素接触史:有具体明确的工程、接触物质、接触方式及接触时间等。尽可能获得接触浓度等有关资料以表示接触水平。 2.职业肿瘤的预防 (1)对职业性致癌剂进行立法管理 由于职业性肿瘤的病因比较清楚,理论上讲,防止人类接触致癌剂是预防职业肿瘤的根本措施,但事实上是做不到的,当职业致癌剂一经识别和确认后,即应采取立法措施,进行管理。各国所采取的立法措施虽然有很大不同,但有以下趋向: 1)对某些致癌力强、生产上又能为其他化学物所替代的致癌剂,如能致膀胱癌的联苯胺、2一萘胺等已分别在英国(1967)、联邦德国(1975)、瑞典(1981)与芬兰(1983)以法律形式宣告禁止生产与使用。我国也已停止生产联苯胺。目前已有13个国家对26种职业致癌剂(如石棉、苯、氯甲甲醚等)进行程度不同的立法措施。 2)某些职业致癌剂在工农业生产上应用仍然很广,且一时无法以其他化学物代替,则由立法规定降低工人接触机会。苯即其中一例,在不少国家限止苯在溶剂中的含量,法国规定不超过0.2%,联邦德国规定不超过1%,Et本规定不超过5%等。将确认的致癌因素的浓度或强度控制在接触限值以下,也是降低工人接触机会的一项措施。另外应加强 第 2 页共 4 页

与职业中毒相同的预防措施。 (2)新化学物质的检出和识别 目前我国常用的化学物质约有1万多种,还有新的化学物在不断投放市场,不可能全部应用动物进行致癌鉴定试验,应在其投放市场以前,用体外试验过筛以观察其诱变性。对产量很大、诱变性很强且从化学结构推测,致癌可能性很大的过去生产中常用的有毒物,假如尚无动物致癌实验结果的,应组织有关科研单位进行。动物致癌实验呈阳性的,应尽快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3)进行医学监护 对接触致癌剂者进行医学监护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职业性肿瘤的重要预防措施。预防体格检查要有针对性,如接触苯者应首选血液作为重点检查项目;接触石棉、砷、氯甲醚、铬酸盐者,则首选肺部重点检查。检查手段应尽量采取方便易行、灵敏有效的方法等。 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肿瘤早期征兆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参考警告,如在乳房、皮肤等处可触及的硬结或硬变;疣或黑痣明显变化,持续性消化不正常;持续性嘶哑,干咳及吞咽困难;月经期不正常,大出血;月经期外出血;鼻、耳、膀胱或肠道原因不明的出血;不愈的伤口;不消的肿胀;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等。这些在职业性肿瘤早期发现中均有重要参考意义。 (4)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主要为阻止致癌物诱发肿瘤,或使癌前期细胞逆转为正常细胞。因而,防癌药物本身应具有安全、无毒或副作用很小、效果好、价廉易得等特点。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多,常见的有维生素A类衍生物、蛋白酶抑制剂、抗氧化剂等。 第 3 页共 4 页

环境致癌因素及致癌机制

环境致癌因素及致癌机制 (1)化学致癌因素1) 2)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这些致癌物不经体内活化就可致癌,如烷化剂与酰化剂。(1)亚硝胺类,这是一类致癌性较强,能引起动物多种 化系统、肾脏等多种器官的肿瘤。(2)多环芳香烃类,这类致癌物以苯并芘为代表,将它涂抹在动物皮肤上,可引起皮肤癌,皮下 (3) 等(4 乙烯单体聚合而成。可诱发肺、皮肤及骨等处的肿瘤。通过塑料工厂工人流行病学调查已证实氯乙烯能引起肝血管肉瘤,潜伏期一般在 15年以上;(5)某些金属,化学致癌物引起人体肿瘤的作用机制很复杂。少数致癌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以直接诱发肿瘤,这种物质称为直接致癌物;而大多数化学致癌物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体内代谢活化或生物转化,成为具有致癌活性的最终致癌物,方可引起肿瘤发生,这种物质称为间接致癌物。放射 (2)物理致癌因素离子辐射引起各种癌

等对人类也有致癌的作用。临床上有一些肿瘤还与创伤有关,骨肉瘤、 (31 和插入突变将遗传物质整和到宿主细胞DNA中,并使宿主细胞发生转化,存在两种机制致癌:①急性转化病毒②慢性转化病毒。2) HPV)与人类上皮性肿 Epstein?barr病毒(EBV B细胞性淋巴瘤发生有关。3.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1)遗传因素 1 性息肉病、神经纤维瘤病等本身并不是恶性疾病,但恶变率很高。这些肿瘤和癌前病变都属于单基因遗传,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规律出现。其发病特点为早年(儿童期)发病,肿瘤呈多发性,常累及双侧器官。2)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综合征如Bloom综合征易 发生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 底细胞癌和磷状细胞癌或黑色素瘤。这些肿瘤易感性高的人群常伴有某种遗传性缺陷,以上三种遗传综合征均累及DNA修复基因。。3)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协同作用,而环境因素更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