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新世纪以来,北京郊区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新时期。社会转型的根本任务,是完成农村的城市化、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最终实现由现代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城市、城镇社会的转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这种转型中,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关键环节。因此,加快郊区的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和人口的城镇化集聚,对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推进郊区城镇化的目标与思路

推进郊区城镇化,突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体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是一项复杂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作为首都北京的郊区,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除了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外,还要注意大城市郊区的特点和优势,探索适合首都特点的发展模式和途径。

(一)北京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目标1.全市的城镇化水平较高,但区域发展不均衡。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根据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09年北京市城镇化率为85%,已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80%~90%的水平。但全市的发展水平不平衡,10个远郊区县的城镇

化率远没有达到这一水平,个别区县甚至还没有达到50%。从经济总量与结构上看,北京市符合工业化后期的特征,与城镇化水平相适应。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2009年北京市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1865.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接近1%(已达到发达国家1%以下水平);人均GDP达到10070美元。

但是,北京也存在不少方面滞后于城镇化水平,最为明显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业户籍人口转移和农民就业转移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8年底北京农业户籍人口为279.1万人,占全市总数的22.7%;而10个远郊区县农业户籍人口的比重高达51.5%,这与第一产业经济总量仅占1.1%的比例结构显然不匹配。而美国、法国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左右,有的更低。另外,北京农村劳动力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为19.2%,就业的非农化程度较低(仅为80.8%)。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城镇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却逐年扩大,比值从2.14∶1上升为2.33∶1。三是2009年北京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4%,说明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仍较大。

2.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按照发展经济学观点,发展应当是和谐的、平稳的过程,增长要避免片面性。因此,城镇化必须

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高华

(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

100053)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252(2011)01-0003-08

第25卷第1期2011年1月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Agricultural Vocation College Vol.25No.1Jan.2011

【收稿日期】2010-12-09

【作者简介】高华,男,北京人,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3——

是一个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既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要有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过程。北京市城镇化目标同样也必须注重从均衡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设定,应当把收入的公平分配、经济的稳定发展、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等都包括在增长和发展的目标之中。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我们认为到2020年本市郊区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到1%以下;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上;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到10%以下;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0%左右;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缩小到1.8以下(大致在1.6 ̄2的范围内)。

(二)乡镇的层次定位

从乡镇层面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郊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郊区乡镇的产业发展和功能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同乡镇已经分化为不同的发展类型。大量事例说明,郊区乡镇的发展演变已经形成了融入城市型、城镇化集聚型、现代农业型和生态服务型四种基本类型。

1.融入城市型乡镇或城市化转型乡镇,分布于近郊区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区县新城列入城市建设范围的地区和大型城市边缘集团及重要产业或功能园区。这些地区的乡镇和农村要完成城市化转型。

2.城镇化集聚型乡镇主要分布于远郊区县的重点镇和城市规划建设区之外又距离城区较近的地区,一般以中心核状集聚或多中心组团状集聚为主,农村最终完成城镇化转型。

3.现代农业型乡镇主要分布在远郊平原地区和浅山区的一般建制乡镇,仍然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主导产业,整体上属于农业人口减少地区,但在本乡镇集聚的数量和规模较小,中心区的集聚规模远远小于重点镇,除建设一部分新型农村社区外,会有一部分村庄随着人口的向外转移而演变为农场、庄园等生产经营场所。

4.生态服务型乡镇主要分布在山区,其中一部分随着沟域经济的开发建设,发展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实现具有山区特点的带状集聚,完成山区传统农村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另一部分山区乡镇由于不具备产业开发和经济、人口集聚的客观条件,随着人口的逐渐减少,将会最终成为以生态涵养功能为主的区域。

(三)郊区农民转变的批次化

郊区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从整体上看,就是靠“三个一批”解决农民和农村问题,即靠城市化转移一批,靠城镇化集聚一批,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升一批。从城市和农村两个方向共同努力,形成良性互动。农民的城市化转移、城镇化集聚和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在不同层次的具体实现形式,应协调推进,基本解决郊区三农问题,完成农村经济社会结构转型。

1.城市化转移一批。包括两个群体,一是位于已经列入城市规划范围的农村地区,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就是完成城市化转型。二是多年来已经在城市特别是在区县新城实现较稳定就业和居所的本市农民,需要逐渐在自愿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化转移。以上两个含义的城市化转移,大体可以解决郊区近100万的农民问题。

2.城镇化集聚一批。远郊区县的农民不可能都转移到区县以上的城市地区,会有很大一部分要靠小城镇建设在本乡本土实现集聚,完成由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城镇化社会的转型。这批靠小城镇和大型城镇化社区集聚的现有农业人口应在100到150万之间。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升一批。城市化转型,城镇化集聚,可以解决郊区大部分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但是,郊区仍然要有农业和农村的存在,只是村庄的数量会减少,我们预测会减少到现有行政村的一半左右,甚至更少。保留下来的农村在新农村、新民居建设中,将逐步改造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4

——

二、郊区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乡镇建设定位不够明确,缺乏具体的分类指导

多年来,郊区乡镇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镇域经济的理念一直不够明确,各乡镇除了一般社会管理职能外,在主导产业的定位和发展、集聚功能、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的方向、目标等方面的统筹功能已经弱化,有的乡镇政府几乎成为区县政府单纯的办事机构。虽然市政府对区县功能分区已有规定,但区县政府仍然缺乏对不同发展类型乡镇的分类指导,不能完全反映现代化进程中不同乡镇的差异性,考核指标趋于雷同。在乡镇建设发展的功能定位上,有两个方向性的问题不明确:一是社会结构转型向何种类型发展;二是在主导产业发展的方向上如何定位。所以,对不同乡镇,应该有不同的发展定位和重点考核指标,并且有不同的配套政策和体制支撑。此外,乡镇一级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能力普遍亟需提高。

(二)科学规划引导不够,出现一定程度的无序现象

1.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北京的规划,除城市建成区的规划外,对新城以下的城镇体系和布局规划仍显粗糙,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特别是对郊区农村社会结构转型的两种基本类型——

—城镇化社区和新型农村社区的不同性质和标准缺乏区分,城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滞后。

2.村庄规划未能完全服从上位规划。新农村建设开始后,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很多村庄按要求进行了村庄规划。但是,这些村庄规划有一部分就是遵从现实的建设规划,并未(也难以)从乡镇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中确定自己的定位,缺乏上位规划的明确规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3.城市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未能完全衔接。村庄的整治合并必须以产业的发展和集中布局为基础,而这种产业的集聚又以集体建设用地的集中配置为前提。所以,各项专业规划必须互相衔接互为条件。现在很多乡镇的村庄体系规划之所以难以实现,主要原因是产业集聚和集体建设用地整理集中的规划滞后,镇域二三产业难以实现集中布局,对村庄结构转型带动能力低,造成村镇规划落实难度很大。

(三)产业集聚程度低,难以带动农村人口的城镇化集聚

长期以来,在郊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重点镇发育不足的问题,限制了郊区农村的城镇化水平和农民就业与生活水平的提高。问题的根源在于两点:一是部分重点镇根本没有自己的工业或其他产业园区,无法进行产业和人口、资源的集聚;二是虽然有产业园区,但由于没有列入北京市28个市级开发区,政策支持、基础设施的投入不够,土地不能变性,影响了企业的入驻,需要补办各类繁琐手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难度,使园区对小城镇的支撑作用大打折扣。

(四)体制支撑不足,集聚机制不灵活

现行乡村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所导致的、分散的、村自为战的格局已经显现出局限性,不利于城镇化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村自为战造成了市场分割,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发育滞缓,难以在区县新城以下的重点乡镇集聚组合。这样的经济运行体制不利于生产要素和资源进行有效的集中和集约配置,对小城镇的发育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微观体制制约。

2.村自为战的发展格局造成产业布局上的混乱和冲突,不同程度上存在过度竞争,功能不突出,难以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显、功能特点突出的小城镇;重复建设投资,大而全,小而全,资源严重浪费。

3.农民权益保障不充分,造成农民城市化、城镇化转移滞后。特别是在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农民集体经济财产的保护缺乏制度性的改革和政策法规,农民土地财产权益受到损失。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缺乏法律保障,造成城市化、城镇化发展中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发挥得不够。

(五)政策保障不充分,缺乏新的突破

1.土地政策。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征地问题。城镇化地区的土地性质问

高华: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5

——

题,是城市化、城镇化所不能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应将征用土地限制在公益性用地上,减少经营性用地的征用,必须征用的土地,也应按照同地同价的原则给予补偿;

——

—集体建设用地一级开发问题。现行土地整理的办法,是土地一级整理开发的权限在市和区县两级的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乡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一级开发权。土地一级开发的收益既没有返还乡镇用于城镇化建设,区县一级又很少承担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投入,延缓了城镇建设的进程。

——

—集体建设用地的集中化配置和股权化问题。农村存在大量集体建设用地,包括村庄占地和企业占地,但由于村自为战的体制制约,不能实现城镇化发展的集中配置,成为制约城镇化集聚产业和人口的基本因素。

——

—城镇化集聚缺少乡镇自己的土地一级开发公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城镇化开发,需要进行土地的整理、置换,在城镇化地区集中配置。但是乡镇一级没有这样的组织。而小城镇建设和旧村改造、农民上楼的资金平衡又主要应靠盘活土地资源解决。于是,出现了很多可以开发的有利位置被开发商占完,把难以开发的“骨头”留给农村,造成旧村改造难以实现。

2.重点小城镇政策。近年来,小城镇建设在原来的几项优惠政策停止后,至今没有新的政策出台,使郊区的城镇化进程处于徘徊不前的境地。对重点镇放权不够,重点镇缺乏优惠政策支持。重点镇是郊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载体,承担着集聚当地农村产业和人口的重要功能。郊区新城发展规划修订后,区县新城以下一般设3 ̄4个重点镇,其布局上已经渐趋合理,这些重点镇的集聚作用要大于一般建制乡镇。但是,开发建设和管理上并没有更多的权限,多数重点镇不能进行土地整理和一级开发,被区里垄断。

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政策。由于以往一些优惠政策的取消,替代政策很少,造成目前郊区小城镇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开发区的治理整顿又切断了靠土地开发融资的渠道,诸多因素造成城镇化建设特别是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更显不足。

4.户籍和社会保障政策。北京郊区的农民工长期处于两栖状态。目前郊区农村劳动力的70%已经进入二三产业就业,其中大部分已经进城、进镇,但不能转为城镇居民,也不能割断与原农村土地的财产关系,没有退出原社区集体组织的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不能转为城镇户籍人口并与城镇社会保障对接,缺乏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安排,造成大量本应完成城市化、城镇化的农民“两栖化”。

5.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补偿政策。北京已经率先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对促进郊区生态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生态补偿的标准并没有相应提高,补偿的机制仍缺乏科学性。

(六)深化改革难度大,农民权益保障和主体作用发挥难

1.城镇发展缺乏对农民权益的有效保障。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整理开发权,基本上被区县以上土地储备整理中心垄断。有的区县避开乡镇政府,由另外成立公司直接开发,土地开发的增值收益既不返还乡镇,又不承担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致使城镇化进程成为无源之水。

2.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城市化、城镇化的对象是农民,不解决农民的问题就没有任何意义。多年来的城市化、城镇化发展,只是拿走了农民的土地,却把人留在了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全市耕地减少了44.5%,而农业人口只减少了18%,按土地减少的幅度计算,有上百万的农民应该转为市民却没有完成这种转移,不要说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就是农民的基本权益也没有得到保障。

3.农民主体作用难以发挥的原因是组织程度弱化。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严重弱化,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应有的法律主体和市场经营主体的地位,农民的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多年来,对农村集体经济在城市化、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没有专门针对农村集体经济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6

——

的法律规范和政策导向,更缺乏对集体经济的支持。这就使城市化、城镇化发展失去了基层组织资源的优势,大量矛盾产生后,政府只能直接面对农民。而农民在失去组织依托后,又不可能不成为弱势群体,在城市化进程中被边缘化。

三、加快郊区城镇化进程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一)对不同乡镇的功能定位及考核应分类指导

对被动城市化地区的乡镇应主要考核城市化转型指标。对重点镇的考核,应主要是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镇区旧村改造农民上楼、农民就业、社会保障、集体经济改制和公司化改造、城市管理等。对一般建制乡镇的考核,应是一定程度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一定程度的城镇化集聚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以生态服务型为主的山区乡镇的考核,应以一定程度的产业集聚和沟域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为主;对以生态环境功能为主的乡镇,应以生态环境建设的考核为主,并加大财政对生态涵养区的补偿力度。

(二)加快制定“十二五”期间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1.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全部近郊区、远郊区县列入新城规划建设范围内的地区和大型城市边缘集团及产业园区布局地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农村的城市化改造、集体经济的改革、集体经济的产业发展空间、产业经济的升级定位、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体制的转变等。

2.农村城镇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所有乡镇中心规划区的村庄、重点镇和城镇化组团型乡镇的城镇化社区、能够独立完成城镇化转型的村庄、需要迁并集中建设城镇化社区的村庄。规划内容包括:城镇化地区的产业发展和人口规模、旧村改造和农民上楼、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体经济改革和产业发展空间、农民土地承包权流转和宅基地置换、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外围现代农业发展等。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上述两类村庄之外的所有农村地区。规划内容包括:新型农村社区和民居的建设标准、规模和布局调整、现代农业和二三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

4.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布局和发展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区域主导产业的布局和发展、设施农业的布局和发展、沟域经济布局和发展、会展农业布局和发展、山前暖带的产业升级、现代农业的流通和服务体系等。

(三)要强化乡镇层次的统筹

1.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配备有经验、有能力的党委书记,并保持稳定,不要轻易调整。党委、政府要分工负责,明确职责,形成合力。要强化乡镇政府的管理职能,特别是社会管理职能,提高乡镇政府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统筹协调能力。

2.改革和完善乡镇财政体制,使乡镇真正成为一级财政,并加大对乡镇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提高乡镇政府的统筹调控能力。

3.有条件的乡镇,特别是重点镇,要成立开发建设公司之类的经济组织,承担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开发、重大项目开发建设、社区物业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等业务,也可以组建专业公司,如物业公司、农业开发公司、物流配送公司等等。探索和支持乡镇公司为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持股的股份制形式,为加强乡镇统筹提供经济支撑和组织载体。

4.更多地赋予重点镇的城镇化社会管理职能,如市政、城管、街道办事处等城市管理职能,应更快的向乡镇延伸,有的可以将管理职能下放到重点镇。

5.支持在乡镇层次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联社,特别是远郊以现代农业为主的乡镇,应提倡由农民的合作经济联合组织建立农业开发公司,引导农业的规模化、公司化发展,避免由社会资本置换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造成农民的失地、失业,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

(四)促进乡镇主导产业的发展和集聚

1.明确不同乡镇产业发展方向。不同乡镇

高华: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7

——

要立足自己的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发展潜力,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和确立要充分利用城市产业和功能向郊区的扩散效应,特别是利用科技、文化、教育、体育、会展、商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向郊区转移的机会,使乡镇产业经济与城市总体功能分区相吻合,促进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平原地区重点镇要积极建设产业园区和农民就业基地,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都市型工业、商贸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一般乡镇要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山区、半山区重点镇要以现有的文化、旅游和生态资源为条件,重点发展三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以旅游集散中心、乡村旅店、度假农庄、生态观光、节庆会展等形式,发展旅游经济、沟域经济和总部经济;边远山区的一般乡镇,应利用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组织农民重点进行生态恢复建设,并根据条件适当发展生态旅游业。

2.大力促进乡镇域内产业的集聚。首先要保证重点镇有产业集聚的用地空间,能够建设产业园区或农民就业基地,重点镇应不少于4 ̄5平方千米、一般乡镇应不少于2平方千米;其次要形成企业向园区或就业基地集中的机制,对现有符合产业政策的园区外的企业,应提倡用地面积等量置换的办法向园区集中,政府给予一定的搬迁补偿;第三是新企业一般不在园区和就业基地以外批准用地,应统一规划布局在产业园区或农民就业基地。

3.完善主导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加快产业园区和农民就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集聚能力和承载力。统筹生态环境建设和山区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生态治理、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环境和条件。

(五)增加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

1.完善乡镇基础设施。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应根据重点镇、一般建制乡镇和农村社区的不同集聚规模,有重点、分层次梯次推进。近期应以重点镇为主,加强镇区路网、供水、污水处理、供热、电力、燃气、通讯和市政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重点镇的集聚承载能力。

2.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按照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公共服务资源应在乡镇层次集中配置。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化并不等于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根据人口的不同集聚程度合理配置。

3.改善生态人文环境。郊区每一个乡镇都应该成为别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优美和谐的乡镇。要同步推进城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生态工程建设,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同步推进民族历史文化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重有价值的村镇建筑风貌的保护和乡村文化的传承,发掘传统文化的教育、宣传和服务等经济价值,创意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六)建立和完善体制支撑与组织载体

要保障和发挥农民在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没有一定的体制支撑和组织载体是不行的,而这种体制支撑和组织载体又离不开现有的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所以,要加快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公司化的集体经济组织。

1.尽快完成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界定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明晰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产权关系,明确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中合法权益和民主地位,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为股份式合作经济组织(股份经济合作社)。

2.在村级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向乡镇一级进行延伸。根据城镇化集聚的不同类型,既可以全乡镇组建一个由各村为股东的股份制公司化经济实体(核状集聚类型),也可分别组建几个股份制经济实体,每个经济实体由相邻的若干个村庄组成(组团状集聚类型)。在明晰各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社)之间的产权关系的基础上,集体土地不变性、不征用,但可以对等置换,集中配置,并由新的公司化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组织开发建设,形成农民是村级股份合作社的股东、村级股份合作社是乡镇一级开发公司股东的新的体制格局,保障农民主体地位和经济权益的实现。

3.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域,加快农业区域布局规划,拓展农业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8

——

的社会服务和生态功能,发展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和企业化经营组织,支持建立和完善乡镇甚至区县的联社体制和组织载体,发展农民合作经济联社兴办公司企业,完善农业的产业化组织体系。

4.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和社区组织建设。要根据城镇化集聚不同类型的发展趋势,适当合并基层党支部,组建党总支或联合支部,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根据村庄整治合并的需要,在原各村委会的基础上建立村民委员会主任联席会议制度,以便于组织协调,化解矛盾。

(七)研究破解融入城市型乡镇的管理体制问题

从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角度看,融入城市型乡镇原来管理农村的职能最终会被城市管理职能所取代,这是必然趋势。但是,在这些地区的农村未完成转型之前,还不能简单地弱化乡镇政府的职能,而应采取过渡性的体制安排。北京市在一些区县已有设立地区办事处的实践,将地区办事处作为农村地区乡镇向城市街道办事处转变过程中的过渡性行政管理主体,成为区政府派出的对地区居民和农民事务统一管理的行政机关,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兼有街、乡两种管理职能,实现一个地区一个行政主体管理,解决了城乡结合部地区管界不清、管理职责不明的混乱现象。朝阳区多采取此种体制,进展较顺利。一些远郊区城乡结合部也有此类实践,目前全市已有50多个地区办事处的试点。在被动型城市化地区设立地区办事处要实现三个方面的主要目标:

1.完成由农村管理体制向城市管理体制的转变。要强化地区办事处的城市管理职能,逐渐弱化乡政府的农村行政管理职能,将行政管理职能逐步转移到办事处。

2.完成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公司化改革。通过社区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资产处置,使乡村两级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与社区社会的、行政的管理职能真正剥离开来,成为不再承担大量社区社会功能的完全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过渡期仍保留乡政府的目的,主要不是延续乡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而是帮助乡村两级完成这种转变和剥离。

3.这种改革必须要有区级公共财政对原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投入的及时跟进作保证,承接原农村社区承担的各种社会公共服务产品投入的责任。地区办事处的设置如果没有公共财政投入的增加,那就没有实际意义,仍然是农民在办社会,大量社会问题仍然无法解决。过去设置的地区办事处之所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要是指导思想不明确。如果在实践中进一步解决好保护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问题,通过改革措施使集体经济组织成为发展和建设主体,公共财政又能及时跟进基础设施和提供公共产品的投入保障,那么,这一试点经验值得在城乡结合部地区逐步推广。

(八)加大对城镇化集聚型乡镇的支持力度

重点镇是北京市城镇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节点,承担着转移当地农村人口和集聚产业的功能,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其发展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一般乡镇对农村管理的职能,而是建设成郊区现代化的生态宜居小城市。所以,其经济和社会管理的责任日益增大,特别是城镇管理的职能会逐渐增加。

1.扩大城镇化集聚型乡镇的城镇管理职能。在城镇化集聚型乡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城镇化社区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管理的任务逐渐增加,如规划、市政、建设、工商、劳动、文化、卫生等,需要建立相应机构,并下放一定的行政管理和执法权。

2.改革城镇化集聚型乡镇的建设用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或增加征地留用比例。除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及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采取征地外,非公益性集体建设用地在原产权主体范围内股权化,不再转为国有土地,直接用于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如果考虑到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后更有利于引进项目,可以采取增加征后留用比例的办法,给集体经济留足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征购转为国有土地的一级整理开发,应由区县和乡镇联合运作,确定一定比例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或由区县土地整理一级开发收益中根据不同情况返还乡镇,用于城镇建设。

在城镇化集聚型乡镇组建城镇开发建设投

高华: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9

——

资公司,进行集体建设用地的整理和一级开发;鼓励各村将集体建设用地以入股的形式置换到城镇化集聚区,统一建设产业园区或农民就业基地,建设标准化厂房,形成“产业入区、村有股权”的发展模式。

在镇中心规划区建设进镇农民集中安置小区。整村搬迁进入镇区上楼的,用集体建设用地置换;单户搬迁进入镇区的,以退出原宅基地为条件置换。

鼓励农民宅基地流转置换。一般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形式:村集体统一集中上楼,建城镇化社区,宅基地功能消亡,权益统一置换;以户为单位在本乡镇范围内进入镇区,宅基地退出;以户为单位在本区县置换到统一安排的经济适用房,或取得货币补偿后自购商品房;在原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农民宅基地权属不变。

3.拓宽乡镇建设的融资渠道。乡镇建设和城镇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如乡镇自身的积累,主要靠盘活开发现有的集体建设用地资源;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如土地出让金的返还,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专项投入等;信贷资金投入,一般又需要财产抵押;引进社会资本等多种形式。

加大对重点镇的财政投资力度。对重点镇的产业园区或农民就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投入;对符合入区规定的园区外二三产业项目企业入区给予补助;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园区或基地内新建项目(如标准厂房等)项目给予补助;对乡镇和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由区县和乡镇两级财政统筹解决,市级财政适当补贴。

搭建区县和重点镇投融资平台。重点镇应在区县的支持下搭建投融资平台,通过抵押、拍卖或转让经过整理的集体建设用地和存量企业资产的产权、经营权进行融资;用集体建设用地和存量资产入股招商合作等形式,引进社会资本,用于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

重点镇的土地出让收入,除国家规定上缴部分外,全部用于城镇化建设,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除上交国家部分以外,50%返还镇财政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九)对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区乡镇加大补偿

山区还有一批非重点的一般乡镇,其共同的特点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很重,经济基础和地理资源条件较差,乡镇中心集聚能力很弱,多数也不具备经济和人口的集聚条件,劳动力和人口仍在外流,靠农村自身解决增收和缩小城乡差别的难度很大。对此类乡镇应解决以下问题:1.不要考核乡镇的经济指标,而是主要考核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同时考核其他社会管理等项指标,以便正确评估领导干部的政绩。

2.应特别注意政策的集成。北京市对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有多方面的政策优惠,市里很多部门都有具体的支持措施和资金。乡镇政府应统筹安排,全盘规划,政策集成,形成合力,组织农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一定规模的旅游服务项目建设,作为解决农民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3.进一步加大对这些乡镇的补贴力度。应在原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补偿增长机制,如根据郊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增长幅度,提高生态林补偿标准。

4.在未来条件成熟时,为了稳定最低限度的山区人口和劳动力(生态养护、安全防火等需要),可以考虑由国家包起来。

(十)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

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变进程,涉及经济、社会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几乎政府的所有职能部门,但任何一个部门又都难以协调解决所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和进一步完善有效的领导体制。市里应该像推进新农村建设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一样,将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统一起来,或与新农村建设领导体制合并,建立统筹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领导体制和协调机构。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0

——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95205252.html,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王德生 来源:《中国房地产》2013年第10期 新型城镇化建设热潮兴起于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新型城镇化建设或称为小城镇建设。当前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不能及时妥善地予以解决将可能成为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存在的问题 1.对城镇化的理解不够透彻 在城镇化建设中,许多人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城镇化就是要建设越来越多新的小城镇,或把原来的小城镇进行扩大或进行旧城改造,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试图通过小城镇建设消除农民的身份。大部分地方推出小城镇建设的量化指标,即通过把大量的农民户口转化为城镇居民户口,以此提高城镇化率。因此,不顾现状与条件,盲目大拆大建的现象到处可见。 2.对“国际化”的认识存在偏差 笔者在各地小城镇建设的调研中发现,有的人谈到“国际化”建设标准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一种不自信的言谈举止,认为“国际化”离本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太遥远,甚至还存在“本地哪有外国人来”的观念,这种不正确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小城镇的建设质量。所谓“国际化”标准,并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现在或将来外国人生活的需求,而是一种高标准、严要求,如规划设计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绿化标准、节能减排标准等应该达到国际通行标准,以确保建设的质量。小城镇化建设不能仅做表面文章,现在不少地方为了遮盖已被破坏的山体,用非植物绿色薄膜进行覆盖,道路两侧用绿色塑料地皮取代植物绿化等,这些行为都显示出其没有真正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3.小城镇建设思路不明 主要表现在规划滞后、建设思路不明确,这是当前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追求短期效应,盲目拆除房屋,建设农民集中区或强制农民购买商品房,这在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中屡见不鲜。部分地区往往是边拆边规划、拆后规划或是边规划边建设,违背建设基本规律,导致重复建设。 4.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配套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是通过融资的方式进行,前期投入多,如果不充分考虑到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仅仅依靠房地产收益很难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发展的

专家纵论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专家纵论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第六届中国国土区域城市经济学家新春论坛在京召开 2013.02.27 本网讯 2013年2月24日,元宵佳节。以“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国土区域城市经济学家新春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和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龙永枢,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家粮食局原局长聂振邦以及来自五个学会的专家、学者80余人出席。 中国国土区域城市经济学家新春论坛(联谊会)始于2006年,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联合主办,紧跟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每次论坛确定一个主题,并已成功举办过五届。论坛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感情沟通的平台,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大力称赞,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参与。2011年、2012年新春论坛的两个主题:高效利用国土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已被写进党的十八大报告。论坛今年新增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和全国经济地理学会位联合主办单位。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

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其中的城镇化,十八大报告将其作为未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手段。为了探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内涵和路径选择,本次会议的主题确定为“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论坛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员柳忠勤主持。 在逐一介绍了与会嘉宾后,柳忠勤邀请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杨重光、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秘书长沈体雁、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孙久文一同走上主席台,一起代表五个学会向大家致新春问候。 本次论坛主题的设定者,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研究员首先作了主旨发言。随后,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从不同角度阐述各自的学术观点:专家学者关于城镇化基本概念与新型城镇化内涵观点碰撞。 尽管“城镇化”一词早已写入教科书和政府文件,然而专家学者们对城镇化的概念仍有很大的争议。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研究员认为,“城镇化”和“城市化”没有本质区别,城镇化从概念上来讲是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也就是农民进城。同时,他也指出,不能片面强调城镇化,而忽略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城镇化也可为工业化提供支持。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管理系主任叶裕民教授并不同意城镇化就是支持农民进城的提法,她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发展面临着差异大、产业同质化、小城镇缺乏活力、大城市饱受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方式,协调好城市和乡村间的发展关系,走好大小城镇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可借鉴产业综合体模式、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这五大城镇化发展路径。 一、产业综合体模式以生态产业为核心形成的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发展路径之一。通过开发创建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做到扶持一个乡镇,带动一片乡村,富裕一批农民。主要包括创意设计型综合体、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以大企业主导的生态制造综合体、商业休闲娱乐综合体等方向。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与新型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结合自身特点,以广阔农村为基础,以广大农民为依托,以乡镇和乡村为主战场,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中小城镇化为载体,创立具有乡村特色的智慧型、生态型、科技型及文化型的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需要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统筹谋划,完善设施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土地流转,集中安置居民,统筹产业形态发展,形成产业综合体发展的整体氛围。企业将技术研发、生产制作、成果展示、创意设计等融入综合体,并为居民和产业工人提供商业和娱乐服务,将产业综合体做成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模式。 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确立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规律,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挖掘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确定特色产业,着力形成“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明显、产业兴镇”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要注意塑造建筑风貌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历史文化是特色小城镇的灵魂,在注重历史的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传承文脉、彰显个性,充分保护、挖掘、弘扬小城镇在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反映中国小城镇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提升小城镇的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保持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二、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把握休闲产业发展浪潮,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改变乡村风貌,推进乡村休闲、文化旅游、

试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试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1、城乡一体化的含义、重要性、目的、意义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宏观因素,城乡分离发展,形成了城乡之间的隔离,造成我国城乡社会发展两极分化的局面,从而产生各种经济社会矛盾,而后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社会进步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事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重视起来,及时的提出解决对策,保证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把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生态一体化和信息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厉以林认为:城乡一体化应该是双向的,即农村居民可以迁往城市,在城市工作或经营企业;城市居民也可以迁往农村,在农村工作或经营企业。还有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

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的过程。总之,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相互融合渗透的过程。 1、城乡一体化过程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镇化水平既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和相当部分发展中国家,也滞后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十分突出。但是,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却在曲折中逐渐提高。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我国城镇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 一、1949年—1978年城乡不协调发展格局 1949年以来,结合自身国情,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施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城市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户籍制度把农民和土地绑在一起,城乡之间缺少市场联系,城乡二元化开始形成。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化三改”,优先发展重工业,强化了城乡二元化,而后随着工业发展的快速推进,导致了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加剧了城乡不协调发展。 二、1979年—1989年城乡一体化起步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阶

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途径

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途径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县域作为我国最基本的综合行政单元、联接城市和农村的空间载体,拥有种类多样的自然资源,丰富多彩的地形地貌,同时也汇聚着大量的城乡人口。县域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将会对我国新型城镇化产生巨大的增量效应。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人口主要分布在县域范围内。加快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不仅有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而且可以推动工农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产和收入水平,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催生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县域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大城市人口承载力越来越接近饱和,特别是受大城市高门槛、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的多重压力影响,大量农村人口很难通过“异地转移”进入大城市实现市民化。通过提高县城

和小城镇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产业和优势要素聚集能力,提升城镇品牌和经济实力,能够就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短时间内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县域城乡统筹发展进度。通过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引导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提高城镇化水平,并协调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县域新型城镇化是工农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县城和小城镇作为县域产业、要素、资源配置的空间集聚载体,在城镇和农村各种要素配置流动中发挥着枢纽作用。产业空间布局关系到区域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对人口空间流动发挥着引导作用,人口集聚和产业结构调整又会对城镇功能提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通过不断拓展城镇和农村的产业及公共服务功能,加速农村人口职业分化和土地资源的聚合,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并与城镇二三产业协调联动、融合发展,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可有效促进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各具特色的资源禀赋和人文地貌又会形成诸多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板块,打造区域特色产业新优势,为城乡、工农融合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县域新型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引擎。县域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互动、工农互惠、文化传承为主线,将更多先

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绿色城镇化是指把传统城镇化建设理念与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精神协调统一起来,融入社会、文化、历史、经济、自然、人文等因素,逐步形成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的,人的创造力、生产力协同的城镇规划。我国城镇发展应以绿色城镇为目标价值取向,并应从切实发展城镇的循环经济、注重城镇的生态规划、治理城镇的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城镇工业结构、土地集约利用、保护城镇绿地生物多样性等六个方面来实现绿色城镇目标。 一、引言 绿色城镇化,作为一种现代新型城镇化道路。不仅是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流,而且也伴随我国十二五规划绿色发展概念的明确提出正在成为当今中国城镇化的标杆。绿色城镇化既是城镇的发展与绿色发展相结合,也是城镇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达到人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2013年全国“两会”中,新型城镇化成为热点议题。而作为新型城镇化重要内涵之一的绿色城镇化,更是重点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四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而其中之一就是新型城镇化对于绿色城镇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明确要求: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在“两会”上,更是将新型城镇化及绿色城镇化的讨论再次引向深入。 对于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曾经这样评价:速度快、质量低、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市民化的程度比较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城乡发展不协调。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剧烈的生态环境改变过程,对我国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目前我国正以全球7%的耕地、7%的淡水资源、4%的石油、2%的天然气储量来推动全球21%人口的城镇化。据专家测算,城镇化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增加能源消耗4940万吨标煤,增加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约11.6亿立方米,增加钢材消耗645万吨,水泥2190万吨,增加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11亿吨,生活COD排放量3万吨,生活氨氮排放量1万吨,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19.5万吨,生活CO2排放量2525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527万吨。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必须转型。新型城镇化绝不能再沿袭过去“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模式,必须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绿色城镇化道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影响来获取最大的城镇化收益,这是我国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绿色城镇化理论综述 所谓绿色城镇化,是指城镇集约开发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城镇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城镇化集中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其中资源节约与低碳减排是具体推进方式,环境友好与经济高效是奋斗目标。 具体内涵可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用全域发展的理念来推进城镇化。推进绿色城镇化就是要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以城市的功能规划全域,实现城乡规划的全覆盖;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就是要建立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功能互补。二是用节约集约发展的理念来提升城镇化。推进绿色城镇化就是要克服传统城市化浪费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弊端,推进口集中、土地集约、人气集聚,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三是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绿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也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城镇化作为最大的内需,必将带来消费群体的迅速扩大和消费方式的提档升级,加之与其相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住宅建设等投资,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持久的内生动力。从全局来看,在东部地区重点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加快培育发展新的城市群,必将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有利于统筹东西部协调发展。就一个地区而言,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必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使城乡市场趋于统一,实现城乡保障体系有效对接、公共服务均等共享,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总之,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城镇化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的战略问题,呈现出速度加快、规模扩展、档次提升的发展态势,但随之也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规划指导相对滞后。因为缺少宏观的、长远的、系统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起点不高、标准较低,一些地方边建设、边规划,“建了拆、拆了再建”的现象时常发生,难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直接影响到城镇化的科学有序推进。二是城镇建设存在趋同性。一些地方不考虑自身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因素,不顾客观条件约束,一窝蜂地建广场、修大厦,简单地把城镇化视同于“高楼化”,有的甚至不惜破坏古建筑搞建设,导致千城一面、丢失特色。三是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一些地方只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培育,不能为人口向城镇集中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无力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使城市发展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四是公共服务体系不配套。一方面,交通、供排水、供暖等基础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规模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在就业、教育、医疗、福利、保险等领域都还存在着制度和政策上的不平衡。特别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挤占耕地、供排水供暖及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不仅破坏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而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衷相背离。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但体现在不同城市也有其个性差异,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张掖是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历

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精)

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闫辉 (2011年6月22日 城镇化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最具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全县上下奋力冲刺“十二五”开局之年各项目标的关键时刻,全面审视我县城镇化发展历程、剖析存在问题,研究探寻思路举措,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必将成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力引擎。 一、我县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县把城镇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城镇化步伐加速推进、城镇规模逐步壮大、城镇职能不断扩展、城镇人口显著增加。目前全县23个乡镇中,省级重点中心镇2个(双沟、半城、市级重点中心镇3个(上塘、梅花、界集、县级重点镇3个(龙集、金锁、临淮,其中临淮、半城定位为水乡特色镇来建设;原有自然村1997个,通过2005年、2008年和2009年三次缩并调整为242个。城镇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我县进一步加快全县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是物质基础已经具备。“十一五”末,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81亿元,五年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大关,达3073美元;财政总收入32.04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3.4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8%和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95元,均实现五年翻番。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城镇化率在30%—70%区间,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也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关键期。我县2010年城镇化率40.12%,按照这一轨迹,我县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期。二是城镇容量快速扩张。城市框架实现了历史性拓展,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8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4万,合围面积达82平方公里。2010年,小城镇新增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城镇容量的成建制、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问题与探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由于祖辈是农村的,我特别关注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今天我就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出一下我的看法以及对于如何更好地实现城乡一体化提出自己的建议。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①,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的概述 (一)城乡一体化的背景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城乡差距非但没有缩小,而且正在逐步拉大。造成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的最直接原因是,长期以来政府运用政策和制度手段,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间接的原因是,在国家人为政策性干预下,城乡居民在税负、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尤其是始于1958年的以城乡分割为特点的户籍制度,不仅在身份上强化了城乡的先天差别,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权益保障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而且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差别制度化②。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结构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综合国力明显提高,2005年全国人均GDP达到1700多美元,农业总产值在GDP中的比重由28.1%下降为12.5%,农业劳动力在总就业中的比例由70%以上下降为46%,城镇化率由17.9%提高为43.0%。这些成果为在新时期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物质保证。按照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一般认为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指标是,人均GDP高于1000美元,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低于15%,农业劳动力在总就业中的比例低于30%,城镇化率高于40%。因此,我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施

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

2014-2018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及投资形势预测专题分析报告 【简介】 由于近期发现华经视点公司原创报告目录被多家网站严重抄袭,华经视点公司已通过法律途径处理此事。任何网站或媒体均不得转载或引用!为了维护客户的利益及保障您所购买报告的准确以及真实性,请您直接从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购买正版报告并享受VIP级别的高端售后服务。 此报告为多用户报告,如果您有更多需求,我们会重新修订报告研究框架,并做出合理的报价。 【目录】 第一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分析 第一节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分析 一、中国城镇化进程滞后的影响分析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分析 三、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挑战分析 第二节中国城镇化水平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分析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特点总结分析 三、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影响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新型城镇化对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框架分析 一、历次推进城镇化建设政策汇总分析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相关产业政策规划 三、新型城镇化的制度设计与政策框架 第五节中国未来城镇化的潜力与空间预测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国际比较 二、农村人口转化基数存在潜力 三、从城镇人口增速看可行性 四、从城镇就业岗位供给看可行性 第二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力机制分析 第一节政府调控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一、政府调控对城镇化的引导作用分析 二、政府调控对城镇化的推动与支持作用分析 三、政府调控对城镇化的约束作用分析 第二节经济环境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一、经济实力对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分析 二、产业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分析 第三节生产要素流动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一、资本投入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分析 二、劳动力资本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分析 第四节自然环境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阶段,而且作为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会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立足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前进,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9月中旬,党中央又一次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这次的主题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回顾历次专题研讨班,均是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问题的研讨。这次关于城镇化的研讨班,在十八大前夕举办,预示着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之一,正如李克强副总理在这次研讨班上所说,“城镇化……是一个事关长远的大战略,要放在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来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大战略 随着金融危机使我国外贸一蹶不振,国家巨额投资计划副作用的逐步显现,扩大内需成为拉动我国经济三驾马车中唯一可以快速前行的力量。 而面对国人收入普遍不高,社会保障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提振内需的抓手又在哪里呢?作为经济学博士的李克强副总理近年来在不同场合,都在强调“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

城镇化”。梳理媒体的报道,李克强最早在2009年底考察广东时就明确提出“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而这个时间正是4万亿投资计划显现成效的时候。 城镇化是我们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我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差距也是潜力,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如果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 2010年2月,李克强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在此后2010年的讲话中,“最雄厚的潜力”成为一个很让人印象深刻的词语。 无论按照联合国的标准还是经济合作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人口比例和非农就业比例都很高,这是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智慧的力量就在于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李克强提出“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

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上)答案(同名10362)

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上)答案(同名10362)

课件名称: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上) 测试题目共:30 ,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 第1题、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2题、近代城市化源于工业化阶段产业资本集中所客观需求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及其派生制度。(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3题、1998年遭遇生产过剩危机以后,我国开始了“三大差别再平衡”。(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4题、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5题、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传统工业文明、以多样性为内涵的人类自觉回归自然的文明形态。(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6题、工业标准化及其就业标准化要求人才向城市集中的制式教育,必然摧毁生态化乡土知识体系。(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7题、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8题、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深化改革,把城乡一元结构作为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提出城乡均等的公共开支。(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9题、科学发展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0题、工业内生资本和技术增密机制,绝不会造成产业集群和形成资本利益集团。(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1题、占人口()的小资和30%的中资都是高度分散个体。(单选题)(分值:3) A. 60% B. 10% C. 30% D. 40% 第12题、《决定》指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单选题)(分值:3) A.和谐社会 B.以人为本 C.改革开放 D.群众路线 第13题、全球()千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的可吸入颗粒物都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年均值。(单选题)(分值:3) A. 17个 B. 20个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强调内在质量全面提升的城镇化,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深刻转变。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人们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必须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制度保障、产业支撑等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仔细的厘清,才能走出一条科学健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标签:新型城镇化;核心问题;产城融合 1引言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与传统提法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实现“内生增长模式”的关键,是整个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的引擎。 自从十八大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以来,关于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探讨不断见诸媒体,形成了不小的波澜。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人们对新型城镇化各有各的理解,其中也涉及到许多关乎全局的问题,如何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深刻内涵,如何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如何提高城市的产业支撑等,这些核心问题的厘清,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内涵—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城镇化的中心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要让人在城镇中更好地进行生产生活,要让少年、中青年和老年等各类人群都能在城镇中找到生存空间。 传统的城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以物为本”,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以至于出现了“空城”、“鬼城”现象。在“人造城镇”这一发展理念下,传统城镇化道路过度依赖资源投入,重发展数量而轻发展质量和效益,已经难以为继。 当前,一些城市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幌子,大搞扩城、造城运动,粗放式占用大量土地,土地强征,房屋强拆,甚至造成了一些恶性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些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仍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思维上,以投资来拉动地方GDP的增长。其结果就是以就业、收入、福利为内容的民生没有得到改善。而且,过度建设只是重走过去的老路,是违背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要素的。 新型城镇化必须始终牢牢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一真正内涵,提高城镇化质

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新世纪以来,北京郊区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新时期。社会转型的根本任务,是完成农村的城市化、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最终实现由现代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城市、城镇社会的转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这种转型中,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关键环节。因此,加快郊区的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和人口的城镇化集聚,对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推进郊区城镇化的目标与思路 推进郊区城镇化,突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体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是一项复杂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作为首都北京的郊区,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除了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外,还要注意大城市郊区的特点和优势,探索适合首都特点的发展模式和途径。 (一)北京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目标1.全市的城镇化水平较高,但区域发展不均衡。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根据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09年北京市城镇化率为85%,已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80%~90%的水平。但全市的发展水平不平衡,10个远郊区县的城镇 化率远没有达到这一水平,个别区县甚至还没有达到50%。从经济总量与结构上看,北京市符合工业化后期的特征,与城镇化水平相适应。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2009年北京市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1865.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接近1%(已达到发达国家1%以下水平);人均GDP达到10070美元。 但是,北京也存在不少方面滞后于城镇化水平,最为明显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业户籍人口转移和农民就业转移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8年底北京农业户籍人口为279.1万人,占全市总数的22.7%;而10个远郊区县农业户籍人口的比重高达51.5%,这与第一产业经济总量仅占1.1%的比例结构显然不匹配。而美国、法国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左右,有的更低。另外,北京农村劳动力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为19.2%,就业的非农化程度较低(仅为80.8%)。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城镇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却逐年扩大,比值从2.14∶1上升为2.33∶1。三是2009年北京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4%,说明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仍较大。 2.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按照发展经济学观点,发展应当是和谐的、平稳的过程,增长要避免片面性。因此,城镇化必须 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高华 (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 100053)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252(2011)01-0003-08 第25卷第1期2011年1月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Agricultural Vocation College Vol.25No.1Jan.2011 【收稿日期】2010-12-09 【作者简介】高华,男,北京人,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3——

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调研报告(精选多篇)-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调研报告(精选多篇):城乡一 体化住户调查调研报告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第一篇: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调研报告第二篇:关于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城镇化的专题调研报告第三篇: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第四篇:关于城乡一体化的调研报告第五篇: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更多相关范文第一篇: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调研报告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调研报告 一、工作基本情况 (一)主要工作做法。一是抓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工作队和北乐村两委班子各屯屯长组成的7个工作组具体负责全村4个屯6个村民小组的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作。二是抓宣传教育。通过召开两委班子、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养殖种植大户代表座谈会,统一了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讲清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工作组深入村屯和农户家中进行广泛宣传和调查走访,使推进城乡一体化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使广大农民认识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势在必行,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增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由之路,提高了农民的思想认识。三是确定工作思路,找准推进工作的切入点。把推进土地流转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在全村4个自然屯都确定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流

转地块加以重点推进,以点带面。在工作中我们运用了对比方法。一是算账对比法。为农民明明白白的算了一笔账,把农民自己种地为收入主要手段的和土地流转后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行业人员的收入进行对比。二是种植技术对比法。把农民自己种的地与附近农场管理的地从地的质量和产量及改良程度进行对比。是农民认识到现在自己经营土地已经不能够成为主要的致富手段,必须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二)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掌握基本情况。一是北乐村基本情况。北乐村有四个自然屯,设六个村民小组。农户总户数673户,人口2600人,其中老年人和儿童占人口总数四分之一。常年在外打工人员980人,在家种地利用农闲期间短期打工人员356人。离土离乡外出打工250户。拥有耕地22148亩。其中,土地自主流转面积7400亩。北乐村在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工作基础。 二、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通过大量的工作,已经有户农民工作被做通,可以流转的土地大约可达到6400亩。有名农民有打工意愿。有35户农户同意搬迁进城。一是把市委关于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精神实质传达到了村屯,宣传到了农户家中,使受灾后茫然无措的农民看到希望,有了新的寄托。 (二)切实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为受灾群众捐款3000元。 三、存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复习资料(答案)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深化农村流通体制目的是要建立具有以下特点的现代流通体制( C )。 A、商品有利于向城市流动 B、农民在市场中地位提升 C、公平竞争 D、没有政府管理约束 2、以下关于城乡一体化要处理的城乡关系正确的是( C )。 A、扭转城乡发展的新城偏向 B、扭转经济发展的服务业偏向 C、扭转国民待遇的市民偏向 D、扭转社会发展的民主偏向 3、把城市和农村严格地分裂开来,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是( A )。 A、户籍制度 B、社保制度 C、医疗制度 D、养老制度 4、“多予、少取、放活”中的“放活”是指( D )。 A、搞活农村市场,促进农民增收 B、灵活地取消农业税 C、变通农村发展的政策 D、不要把农民束缚在土地经营上 5、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需要()。 A、规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政策体系、法规体系 B、加强惩罚措施的制度 C、建立非正式的制度 D、需要从小学生抓起 6、推动( D )建设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率先实现一体化发展。 A、粤东西 B、粤北 C、港澳 D、珠三角 7、在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中,要建立具有以下特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D)。 A、政府引导 B、覆盖全民 C、可持续 D、以上答案皆是 8、以下关于城乡一体化要处理的城乡关系正确的是( C )。 A、扭转城乡发展的新城偏向 B、扭转经济发展的服务业偏向 C、扭转国民待遇的市民偏向 D、扭转社会发展的民主偏向 9、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较低的是( A )。 A、新农合 B、城镇居民医保 C、城镇职工医保 D、商业保险 10、社会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建立( A )。 A、全国统一的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 B、建立全国统一的身份证管理制度 C、建立全国统一的居住证管理为主的制度 D、建立全国统一的户口管理为主的制度 11、为促进珠三角核心区和外围区联动发展,下列对口帮扶正确的是( A )。 A、广佛肇都市圈对清远、云浮,深莞惠都市圈对河源、汕尾,珠中江都市圈对阳江。 B、广佛肇都市圈对阳江、河源,深莞惠都市圈对河源、韶关,珠中江都市圈对汕尾 C、广佛肇都市圈对韶关、云浮,深莞惠都市圈对阳江、汕尾,珠中江都市圈对清远 D、广佛肇都市圈对汕尾、云浮,深莞惠都市圈对清远、阳江,珠中江都市圈对河源 12、我国需要跨越的“中等收入陷阱”战略难题不包含( B )。 A、结构落后 B、外需上升 C、内需不足 D、环境恶化 13、城镇化过程中,( B )的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钱从哪儿来”、“人到哪儿去”等现实问题。 A、产业园区 B、产城融合 C、出让土地 D、招商引资

城镇化论文:土地制约视角下的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路径

城镇化论文:土地制约视角下的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路径摘要:随着河南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大量的农业用地、自然植被和水域转化为城市用地,土地资源匮乏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尖锐的矛盾。针对该矛盾本文提出一些建议:既要保护耕地,又要鼓励城镇化发展,加强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及有效控制建成区面积扩张;加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利用景观生态原理,提升城市土地利用质量,实现耕地保护和城镇化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制约河南省 河南省作为人口第一大省,城镇人口比重从1949年6.3%升至2009年37.70%,年均增长0.52%。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的增加,由于土地资源供给刚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土地资源随着城镇化发展,其稀缺程度将日益严重。因此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让土地充分发挥综合效益,使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对缓解城镇化和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和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1.1 河南省城镇化加速发展 随着河南省经济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入了快

速发展阶段,1979年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是13.82%,到2009年已经达到了37.70%,基本上每年大约有150万新增人口涌入河南省城市。图1-1表明,1995年后,河南省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趋势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将继续。 1.2 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河南省土地总面积16.56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8.13万公顷,林地283.15万公顷,园地31.03万公顷,牧草地1.47万公顷,居民点工矿用地185.57万公顷,交通用地38.96万公顷,水域用地122.23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84.84万公顷。 1.2.1 土地利用数量的变化。表1-2反映,河南省建成区的面积不断扩大,在1985-2000年间增长速度较快,2000年后其增长率有所下降。与建成区的增长速度相比,耕地面积变化规律并不明显,1985-1995年间耕地面积减少率为0.32%;到1998年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其后以0.1%的速度不断的减少;由于在2002年实施开垦荒地和填坑造地,使得耕地面积比2001年增加了5.15%。 1.2.2 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从2000-2009河南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来看,仓储生产性用地比例下降,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比例则不断上升。从各类土地数量的总体变化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分析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分析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发展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概述了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性,总结并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原因,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标签: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问题;对策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695205252.html,ki.1672-3198.2016.29.008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过程。简而言之,城镇化就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镇数目的增多,另一方面是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根据2011年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新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不断提高。新时期,发展新型城镇化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新型城镇化政策的落实和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们党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深入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战略,旨在把我国建设成为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然而,不可否认,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制约城镇化的发展。因此,为了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向又好又快方向发展,做好我国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工作意义深远。 1 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性 1.1 政治层面 发展新型城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新型城镇化带来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变,传统落后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生产效率不高,导致资源浪费。发展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水平的差异,也包括城市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显现出来,发展新型城镇化为城镇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须注重城镇化发展,城镇化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对带动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2 经济层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