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志愿军”老兵回忆点滴

“志愿军”老兵回忆点滴

“志愿军”老兵回忆点滴
“志愿军”老兵回忆点滴

“志愿军”老兵回忆点滴

mig31:

以前我们有个邻居,姓梅,我们这些小孩都叫他“梅爷爷”,具体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很瘦很小的一个老头,要不是听大人说,还很难想象得到他以前还是去打过仗的人。在朝鲜还得过一枚奖章,那奖章我只看过一回,没什么印象了。他倒喜欢向人“炫耀”他的腿,上面有一连串的伤疤,说是在战场上被机枪打的,一共七个弹孔(真佩服那个时代的医术,竟然没截肢)。他最爱摆的事就是这七个弹孔救了他的命。他中弹后没休养多久就又上战场了,冲锋的时候,他心有余悸,就捡了个弹头揣在兜里,一开始冲,他就趁其他人不注意,狠狠的把那弹头塞进那还没愈合的弹孔里去,一边鲜血直流,一边在地上打滚“哎哟,我中弹了”,就这样,躲脱了那次冲锋。就是那次,他冲上去的战友全死光了。

他还讲过许多朝鲜战场上的事,比如有次被美军火力突击,周围到处都是死人,他幸好只是被炸晕,醒来后,热得不得了,特别是嗓子简直在冒火,结果,他也顾不了这么多了,就喝旁边一滩滩的人血,这才挺过来的。

他还强调美军的素质很高,特别是枪法很准,很远的距离,只要被美国兵发现了,抬枪就射,往往就能把你击中。而志愿军则擅长“摸夜螺丝”(四川方言,晚上活动的意思)但白天,是美国人的天下。我就问他“你们打不打得赢美国兵”他直摆手“打不赢,打不赢”

不过这位梅爷爷在99年就去世了。遗憾。

这或许就是真实的朝鲜战争,比任何影视作品,任何书本上的都残酷,也更有人性。

ddm: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对朝鲜战争的认识都是来源于官方刻意修饰和宣传,曾经的志愿军成了这些年轻人整天YY的精神偶像,其实那个年代真正参过战的老兵都是些极其淳朴普通的农民和社会下层人员,如果他们站在眼前,现在的年轻人保管会认为他们土拉吧唧,那里是宣传中神勇无比的天兵天将。闲话少说,我来摆摆志愿军老兵的一些真实故事。本人祖籍四川,大家知道,四川是朝鲜战争中输出兵员最多的省份之一,死的人也最多。本人老家在四川宜宾地区一个县,根据我家父讲,当时我老家所在的人口约10000(包括农村)的小镇既有约数十人报名参加志愿军,包括我父亲的表姐(她后来成为15军的卫生员)。参军人员主要有以下几类:翻身农民;家庭成分好的学生;社会个体工商户(在街上摆摊的,河里撑船的等等)。兵员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军事素质和常识几乎为零,限于当时的历史限制,绝大多数人的

生活半径不超过20公里,甚至听不懂北

方话。我老家隔壁一个叫王民安的(他原是在街上买锅盔的小商贩)从朝鲜回来后就摆过一个事,刚入朝鲜时有一次遭遇美军空袭,这些四川新兵全愣在当地不知所措,连长用北方话大喊“卧倒!”,这些四川老乡竟然没有听懂(四川方言习惯说“趴倒!”,幸好连长推了他一把滚到了一边捡了条命,有些来不及躲避的就被撂倒了几个。由此可见当时志愿军的普遍素质。今天时间有限,下次再说说我父亲的表姐在15军和一个 60军老兵的故事。

whitehead:

说到空袭, 又想起我父亲的小叔叔的一个事情, 当时他坐着吉普车上前线, 在路上的时候一时尿急, 停车下来小便, 就和后面车的一个人换了座位, 结果在过前面的一座桥的时候, 正好遇到美机轰炸, 走在前面的那辆车上的人全死了. 就短短几分钟的事情, 看来此公确实命大, 不服不行

ddm:

话归正传,继续摆一个原60军老兵的小故事。去年夏天本人回四川探亲,与老父晚饭后去公园散步,路过公园内一茶馆,里面有父亲的熟人招呼,于是跟随入内,原来是一些老人在玩麻将。父亲对着其中一位老者打趣道:“贾老将军手气好啊!”一个白发老头抬头应道:“好啥子哟。”父亲回头对我介绍,说这位贾老先生是个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我一听来了兴趣,忙上前问好敬烟,一边看他们打小麻将,一边随机问了一些问题。问答都是断断续续的,老头手气不错,兴致还可以。“您老高寿啊?”“80多了。”。“您老当年是那个部队的?”“60军。”。我一听60军,顿时有一种见到出土文物的感觉,在朝鲜战争遭受重创的 60军幸存者,确实如出土文物般稀罕。我装着对朝鲜战争不太懂,又问“你们当年打仗怕不怕?”“怕啥子哟,反正你不打他,他就打你。”。“你们在朝鲜打的都是大胜仗唷!”“啥子大胜仗哟,后头被美国人撵得鸡飞狗跳的。”老头说此话时有点低沉。本来我还想问问60军在真实战况以及老头是否被俘,不过当时的环境下我还是忍住了。最后在临别前我祝愿老头:“老先生一生从戎,晚年幸福。”老头喃喃回答;“老子这辈子吃过三个军的饭,国军,共军,美军,能活到现在,啥子都俅不想喽!”告别老头出来后,我问父亲这位贾老先生的情况,据父亲讲,这位贾老先生每月在民政部门领点生活费,天天在公园和帮老头打打小牌。

E.rommel:

美国历来重视远距离步枪火力,很多美军士兵习惯于用步枪在远距离射击目标~~~~我也来讲讲我周围去过朝鲜人的经历,我

同学的爷爷奶奶都是演员, 曾去过朝鲜慰问演出,当时他们做两辆卡车去前线,按

照安排他们应该坐第一辆车,但鬼使神差,他们当天坐了第二辆车,当时他们毫无顾忌空袭,因为他们走的那段路恰好是志愿军空军能够掩护到的地方.快到中午时,突然天边响起飞机的声音,大家都以为是自己人,,但很快飞机开始向车队俯冲,第一辆车立刻被打中了, 整个车里被炸成了碎片,这架飞机绕了一权有飞回来开始向第二辆车俯冲,但奇怪的是居然没有开火,在盘旋几圈后扬长而入~~~我同学的爷爷看到了永生难忘的情景,第一辆车上的人全部被炸死了,到处都是残肢断臂,没有一具尸体是完整的,每当想到这件是它都后怕,而美军飞机为何没向他们投弹,他也说不清,老人总是笑谈说是他命不该绝~~

四野子弟:

本人军人世家,从小在大连第四干休所院里玩大,那些老人非常令人敬仰,问解放战争可以,但他们没有人愿意谈论朝鲜的事,他们到现在都认为老彭指挥有问题,伤亡太大了,4次战役后四野的几个军几乎没有战斗骨干了,最惨的38军从北汉江回来后112+113一共就5000多人,连伤员都没有,送不下来,所有阵地都是人死光了完事,50军打的都没有几个云南老兵了。可惜那些从关里打到关外在打到海南的老兵了。

litdong:

身边有这么多的活历史,应该好好的珍惜这个机会啊!

四野子弟:

兄台说的有道理,本人当时不懂,现在没有机会了,可惜的很。有个孙姓老人,我前几天修鞋的时候遇到了聊了一会,原5师的一个指导员,黑龙江拜泉县人,46年保四平前入伍,全村去了60多人,进关时还有20来人,从朝鲜回来后知道还在世的就2个,他说三次战役的时候,5师的一线战斗部队减员已经很大了,在自身补充(机关后勤等充实一线)后估计缺额2成以上,全师不超过1万人,伤员全靠东北民工饿着肚子往下抬,往往连民工带伤员全交代了。老人总是回忆南下的时候,说那时候打一仗补充一次人员和物资,解放战士挑着要,武器也挑着要,所以越打越强,进关的时候17000多人(不过除了干部基本是解放战士),一个连的重火力比华北部队一个团都好,见谁灭谁,老人那种自豪的表情让人难忘。提到老彭就骂混蛋,到现在还一口一个林总,对林彪的敬重溢于言表。另一个挨骂的是韩先楚,原因没有说,老人有老年病身体不太好,一阵清楚一阵糊涂的,沟通比较麻烦。

litdong:

四野兄

呵呵,我也是东北的,我大姑父就是从朝鲜战场回来的,文职,听父母说,是在战场上受了惊吓

,没多久就过世了(呵呵,fq又要骂胆小鬼了,不过 litdong不在乎)小时候看身边的老人,整天骂张骂李的,对共产党一

百个不满,觉得他们没知识,没文化,说那些骇人听闻的事,你不信,就发火,整天就知道发劳骚,一点都不值得敬佩!现在看来,嘿嘿......

bigreen:

嗯,我父亲当年也是东北的。他老人家没有上过朝鲜战场,但是那个时候他们正在读初中(初三)。据他的回忆,当时就要在他们升高中的时候在学校里进行参军动员,鼓动学生参军。因为这些上过初中的年轻人在军队里面而言还算是知识分子,因此大部分进了通讯兵学校,据说很多都没有回来。大概在上个世纪80 年代,他偶然遇见一位当年参军的初中同学,那位叔叔最后被分配到了高射炮并部队,所以还好,有惊无险的度过了那段岁月。据他回忆,当年志愿军的高射炮兵部队因为在观瞄和控制方面反映不够快,因此就采取“区域防守战术”:将防守的空域划分成固定的几个大块,每一门高射炮都负责有限的一小块空域,美军的飞机出现就用全面的弹雨对抗,反正“斯大林的炮弹多得很”。

民国少将:

我父亲的一位同事,湖南人,我叫他黄伯伯。原来是47军一个炮兵团的战士,据他说原来他给参谋长当通讯员,后来失手打死了参谋长的马,结果下放了连队。他的嘴是歪的,因为当年美军的炮弹片从他脸颊上钻进去,从嘴里出来。老头有一次和我聊起战斗,他极少说战斗的残酷性,只是谈到他的部队时,眼睛中蹦射出激动的神情,他自豪的说:“47军在朝鲜仗打还是很有名的…”,这是只有一个久经战斗洗礼的老兵才会有的神情!去过一次延安,参观359旅旧址时,一支不知道是47军什么部队的营房就在旁边,导游称这只部队有是359旅的血脉。大学参加军训时,在华阴县就是47军带训的。野战军就是凶,正步踢不好当兵的班长真打学生(现在我的一步一动和一步两动还是不错,尽管立正后眼睛已经看不到脚尖啦,哈哈哈…)。平时吃不好,学校用卡车从城里向军营送肉、蛋,给军训的学生补充营养。西安交大是西安陆院带训的,远远没有47军苦。记得还是野战军训练的狠,连学生每周都至少有一个5公里,现在想起来感谢部队给我带来素质的养成。 47军在中国陆军中恐怕算不着精

锐,但是野战军的素质还是高,打仗还是没问题的。我说到这,肯定又有人不爱听了,哈哈哈…

巴黎公社:

我家邻居就是志愿军老兵,2级战斗英雄,他对美军火力印象极深,但对美步兵战斗力持轻蔑态度

四野子弟:

我接触过的四野参加过韩战的老人都看不起起美军的个人战斗力和勇敢精神,但非常敬畏人家的火力、步空炮协同及后勤补给,但我

认为原因在与物质条件的不同,说的直白点,我们最多是一战的物质水平和战争概念,不靠牺牲精神就更没有办法打了,日本鬼子如果有美国人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那么亡命。

wwlc:

小时候隔壁家有个老王,瘌痢头、瞎了一只眼睛,其貌可谓不扬。夏天穿短裤时发现其小腿小指头大小的白癍星罗棋布,有点可怕。后来知道他是个退伍军人,参加过朝鲜战争。家里的老人家隐约谈过,老王年轻时是个混混,拿手好戏是自卖壮丁,拿哪家的钱顶就哪家出的壮丁,没几天就开小差回家,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卖身。记不清第几次当国军时老王又当了俘虏,接着成了“解放战士”到了朝鲜。老王命大,可能多年的卖身生涯使他练成个人精,虽然丢了只眼睛,总算囫囵回家,还闹了个荣军人,也算不亏。具体在朝鲜的经历他守口如瓶,当时我仅仅十岁,自然没本事从他那里得到什么?

酒中仙:

我以前的一个领导曾经在50军当兵,听他讲50军从朝鲜回来的时候基本全打光了!

dyym123:

由于战争的原因,后期补充上去的人员成分混杂。很多素质很差。像未经充分整训的原国民党军残兵,土匪,无业游民等等等等。更不提战斗信念和政治抱负了。慑于严格的军纪。投入战斗问题不大。但是战斗力下降严重。兵痞,流氓什么都有。我爷爷还带人专门去捉临阵脱逃混藏于中朝边境偷鸡摸狗的散兵游勇呢!上百万志愿军出这么几个正常。战场上我们的伤亡很大。美军也并不好过。部队到后期也没什么攻击精神了。两边都疲了。美军的步兵一遇到顽强抵抗。基本上掉头就撤。不大交手战。就是慢无目标的轰炸,炮火覆盖。不要说步兵就是坦克也离着老远不敢开过来。光用炮轰。但是炮弹很贵阿!他又有多少呢!打倒后来自然打不下去了。我们这边相对办法也不多。但是装备改善了很多。基本到后期炮火也开始猛烈了。这样两边就形成了对峙这样打对国内建设影响太厉害了。所以最后停战

灭日敢死队:

小时候。。我爸爸在砖瓦厂工作。我经常去玩。有个老头住在厂旁边的小屋。。在山角下。我父亲说他是朝鲜战场归来。。老人很喜欢小孩子。。对我很好。。不过当我父亲问他在战场的事情。。老人就不说了。。面无表情。。,,目光呆傻。。后来父亲告诉我。。他们部队的人都死的差不多了。老人在93年离

世。。无后代。。民政部门处理后世的。

回忆成长点滴_初二作文

回忆成长点滴 许多往事,走进生命的记忆。我低头看见一片枯萎的树叶让风只吹落,轻轻飘落在我的眼前。那树叶在落地前,还旋着恋恋不舍的弧线,好像心里有很多话语要和你私语一般。这一幕不禁勾起我回忆成长中的点点滴滴,顿时感慨万千。 草木葱葱,翠染整条道路,我和你走在铺满鲜花的道路上,每次,我走在你的面前,你在我的身后步步紧随,我不时的看着你,顽皮向你吐了吐舌头。但这次,我没看见你庞大的身影,我急忙往回寻找你的路上,发现你蹲在草丛中,拾起红的花,黄的花,粉的花……那花朵朵娇艳欲滴。零碎的小野花在你粗糙的大手下像被施了魔法般变成精致的花环,我开心的蹦蹦跳跳。泥泞的小路上留下一排排大大小小的脚印。想起父母的爱,我心里有种痛的感觉。母亲、父亲对于我都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是一个埋在心底,一个在眼前,我正是依靠这两种爱长大。回忆成长的点点滴滴,感谢疼我爱我的父母。 青春,是博击长空的雄鹰,是喷薄的旭日,是竞发的帆船,是挺直了的驱干,舒展了满怀的葱茏,热烈地拥抱蓝天下白杨们最初的珍爱。每天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朗朗的书声在教室回响,每当我们读得激昂有力,老师的嘴角就微微上扬,心中若有所思。一旦我们松懈的时候,颇有气势一声令下:“早读都没声音,现在不好好用早读时间,晚自习就要留下来。”听到这边,我们的状态发生改变,坐姿重新端正好。老师的话似乎凝聚成一股动力,引领我们向前。一

位负责的教师在授业,一位尽职的教师在解惑,一位优秀的教师在示范,一位卓越的教师在启迪。我回忆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就到了初中。在茫茫的人海中,我穿梭而行,脸色苍白,眼神忧郁,像一只孤傲的野狼,不发狂,却有着难以察觉的忧伤。我独自靠窗发呆,两个陌生的身影出现在你眼前,给我的世界带来温暖的曙光。一句亲切的问候,你怎么了?很不开心。我没有用过多的言语表达,只是摇摇头,你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每天在我学习困惑的时候,积极给我讲解题思路,因此在你的帮助下我的成绩有了提高,下课又陪我嬉戏玩耍,宿舍里又教会了我自主独立,我喜欢你听你讲话的声音,因为你的声音总有一种令人安静下来的魔力。此后,我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我们应该珍惜同学之间的点点滴滴,是这些成为我们以后美好的回忆。成长之路,感谢你我的朋友。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逐渐从天真天邪的儿童变为懵懂的少年,再逐渐地变为独立自主的模样。洗尽了铅华,这一幕幕在镜头前缓缓划过,经过反射,成为我成长中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致敬抗美援朝云团课观后感500字5篇

致敬抗美援朝云团课观后感500字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观后感(一) 长津湖战役中,美国战地记者邓肯拍摄了一张著名的照片——一名美军士兵脸上生满冻疮、目光呆滞、仰望苍天。 当时,正值西方圣诞节的前一天,邓肯问这名士兵想要得到什么?沉思许久的士兵吐出一个词——明天。 然而,许多美军士兵再也见不到明天了。 在长津湖战役中,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攻入西伯利亚、号称“北极熊团”的美第7师第31团被全歼。该团印有“白头鹰”的蓝色军旗,作为志愿军的战利品,至今被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先后横扫美国“开国元勋师”骑兵1师,打垮号称“永远忠诚”的陆战1师,粉碎“决不当第二”的步兵2师,让“联合国军”10天溃逃300多公里,被歼3.6万余人。 这是一幕怎样的战争奇观!衣衫褴褛的志愿军官兵,拿着美军认为扔进炼钢炉都不配的简陋武器,吃着美军认为连饲料都不如的少量食物,在漫天飞雪的崇山峻岭中,顶着成吨落下的钢铁火雨,前赴后继追逐着敌人的坦克和卡车,生生造就了“美国陆军史上的最大败绩”。

志愿军的浴血奋战,深深震撼了对手,也深深震撼了世界。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广场的朝鲜战争纪念园,有这样一组雕塑——19个脸上写满疲惫、眼神惊恐、身披斗篷的美军士兵,似乎正在穿过一片危机四伏的战场。 这样的惊恐,几乎贯穿了整个战争的五次战役。 美国人的心中,一定充满了疑惑——如果战争胜负的天平单单取决于物质力量的比拼,这场战争本来不应该有任何悬念。 据统计,1950年美国一共生产了8700余万吨钢,接近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而中国只生产了大约60万吨钢,还不到美国的百分之一。 《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载,美军即使攻击志愿军一个连的阵地,也会动辄用几十辆坦克,且有飞机支援,发射炮弹多达2000到3000发,而志愿军在前三次战役中,总共才发射炮弹5341发。 当时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志愿军最初入朝的6个军,一辆坦克也没有,某主力军90%的战斗员仍在用日军1905年设计的三八式步枪…… 于是,骄横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战前在威克岛上会晤总统杜鲁门,自然得出这样的逻辑——中国参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言外之意,我比你强大,飞机大炮比你多,你就不敢跟我真打! 威克岛,Wake Island,英语“醒来之岛”的意思。但是,至少这位美国五星上将当时是不够清醒的。 麦克阿瑟真正醒来,是在多年之后。他遇到了一生中最强大的对手,他的傲慢与偏见,让他和他的士兵,付出了惨重代价。

回忆里的点滴_高中作文

回忆里的点滴 仰望天壁,静静地倾听时光断裂的声音,咔嚓、咔嚓,那么的清晰、伤感。眼前是长长的时光片断渐次穿过,曾经的我在那些片断中鲜活起来,明亮、绚烂。 回忆里,爷爷家的那一方院子并没有因时光的延长而有所淡忘。爷爷在那方院子中种了很多花以及一株葡萄。夏日,它总能为我撑出一片绿荫。那时的我经常会和爷爷在这株葡萄藤下,听爷爷讲故事,和爷爷下棋。天空上那轮骄阳,笑得格外热烈,它释放的金黄从葡萄叶的间隙撒下,撒在我和爷爷溢满幸福的笑脸上。黄昏时分,夕烟渐次延展穿越院子微微发烫的地面,它将我们的姿势剪成幸福的剪影,留在了弥漫着花香的空气里。夏日毕竟是个多雨的季节。点点的雨滴使整个院子披上一层细细的雨帘。这时,我和爷爷便坐在屋檐下,静听着雨声,细数着雨点,抚摸着雨帘,如此惬意,如此安适。雨不断地从屋檐上掉落下来,摔成更小的碎片,无声地隐入空气。 寂静的院子,在你的寂静中,有我多少美好的回忆。 回忆里,母校的一切并没有因时光的延长而有所淡忘。那高高整齐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在我眼前是那么熟悉而又陌生。漫步在校园中,我真的感觉自己是一个孤单的过客。蓦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身影。在寂静的教室里,沙沙的写字声响是留给这间教室最深的印刻,激昂的读书声依然盘旋在教室上空。课下,会在操场上疯狂地玩耍、追逐,那么单纯、天真。阳光照耀下来,明亮到几乎奢侈。汗水从脸颊慢慢滑落、滴下。我知道,那是幸福的汗水。那时的感觉整个世界就是我手中的幸福的游乐场,除了我,没有人会让它打佯。那时的我,也会将折好的纸飞机向着远方掷去,我不知道那承载着我幼小梦想的纸飞机会飞到何处。我曾在这所学校里笑过,哭过,风光过,悲伤过,去过,也离开过。 沉默的母校,在你的沉默中,有我多少美好的回忆。 渐渐地,我从这些回忆中走出来。对于过去,我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它刻进了我的生命,随着我的血液来回奔涌、翻腾,永不停息,并一直歌唱,而歌唱的旋律,如同暮春樱花惨烈的凋零与飘逝。 有些人说,我就像风信子,总是对过去念念不忘,把已枯萎的花朵留在身边,对过去无法割舍。是的,我承认,有太多的美好回忆都葬在了过去,过去,真的那么容易割舍吗? 当我们回首往事,也许是花相似,但人不同了。转眼间,我们真的已经长大。所以,我们紧闭双眼,用心去看,去看那些曾经温暖鲜艳过的画面,那些回忆里的点滴会再度浮现在我们眼前……。

2021时代楷模人物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2021时代楷模人物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时代楷模人物事迹心得【篇一】 孙景坤是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农民,现年96岁。他先后经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海南岛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在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英勇顽强,出生入死、屡立战功,负伤回国后又坚持重返战场,用热血青春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曾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多次,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等荣誉称号,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受到伟大领导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和平年代,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用执着坚守彰显了***员的初心使命。 徐振明是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现年95岁。他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转战大江南北,经历战斗无数,留下累累弹伤,从“娃娃八路”成长为“战斗英雄”,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舍生忘死、英勇战斗,曾荣立多次战功。他退伍不褪色,转业到杨靖宇烈士陵园工作,父子两代默默付出,守护英雄陵墓60余年,身体力行保护革命遗迹、讲述英雄故事,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教育了无数青少年,感动了广大社会群众,2021年被评为“中国好人”。 时代楷模人物事迹心得【篇二】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央视新闻推出系列报道《英雄无悔》,讲述志愿军老战士的英雄事迹、家国情怀。 孙景坤是96岁高龄的志愿军老兵。他曾舍生忘死血战沙场,作战英勇荣立一等功。载誉回国后,他却深藏功名解甲归田,带领村民改变家乡贫困面貌。 在丹东市光荣院,一件挂满军功章和纪念章的军装挂在孙景坤老人的床头,这是他那段戎马生涯的见证。 孙景坤的儿子孙福贵:我父亲很怀念他牺牲的战友,他有时候经常看这些奖章,再顺手去摸一摸,他的脑海里可能想的很多。 1948年参军入伍的孙景坤曾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多次重大战役,

结合本人大学四年的点滴回忆

结合本人大学四年的点滴回忆,心路历程,实践感想,对成功与失败的自我评判和反思,对青春及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总结成这篇写在最后的论文。 时间如梭,转眼之间就临近毕业。来不及细细回味,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将与我挥手作别。回首四年,生活的点点滴滴见证了我的每一步成长。在平淡中回味精彩,在艰辛中享受快乐,在点滴中学会坚强,平凡的生活中闪现的是一份简简单单的真实。在大四的尾巴上,回忆四年的生活片断,只想为这四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一个终点意味着另一个起点。不应该有太多的失落,因为曾经有过精彩,也不应该有太多的感伤,因为青春尚与我同在。年轻的生命不应该屈服于生活的磨难,而应该在风雨中傲然前行! 一、新的开始 四年前那个稚嫩的脸庞模糊又清晰。背负着父母热切的期望,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我踏进了这所曾经陌生的校园。现在依然清晰记得,大学报到的那时候的点滴。跨出高中,迈入大学的校门,我像鱼儿入水、小鸟出笼一样释放我的思想与灵魂。在这里,同学友爱,室友志同道合,老师对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更是照顾的体贴入微。感觉我们自由了,可以飞了连呼吸到的空气都是自由的。可以下课不用必须都把时间放到自习室,能看自己想看的书,想看到什么时候看到什么时候,可以有自己的计划。当入学的急切心情还未平静,学校里的各项招新活动热烈展开。到处是动员大会,到处是震耳欲聋的音响,学生会、各色社团和协会晃得我们新生眼花缭乱,当时能感觉到我丰

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从这里开始了。 军训是四年学习生活的开始。那个被烈日晒得就要冒烟的训练场还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每天的正步,跑步训练,偶尔的拉歌比赛,还有我们可爱的连长,都已经成了永久的回忆。还记得第一天休息的时候连长让我们坐在地上,可大家都矜持着犹豫着,连长笑着说“嫌脏是吧,不过我敢打赌,不用多了,再有一天,你们会觉得坐在地上是件很幸福的事。”事实证明连长是多么的有先见之明啊,后来的我们都恨不得连长一说休息就躺在地上。军训虽然真的很累,但也是毅志和体力的提高。我想我当时已经为完美的大学开了一个还不错的头。虽然当年达到的标准早已忘掉。但一段美好的回忆和一份真挚的友谊仍在。 二、平淡生活 四年的大学生活也许还是用平淡两个字来形容比较恰当。生活的中心还是学习。认真地上课,认真地做作业,认真地参加考试。考过了英语四级,又考计算机二级,继而又准备考研。四年的学习生活就是在不断地实现着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中度过。浸泡在图书馆里每一个日子虽然单调却充实。上了十几年的学,不敢说喜欢,但绝对是不讨厌学习的。除了温馨的宿舍,我也喜欢图书馆里拥挤又安静的氛围。曾几何时,图书馆就像一个避风的港湾,是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属于我的安全地方,没有污染没有嘈杂。喜欢坐在图书馆里静静地听广播,偶尔看看窗外美丽的风景和校园里各自忙碌的同学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它的过程。我的收获就是在平淡中感受学习

“志愿军”老兵回忆点滴

“志愿军”老兵回忆点滴 mig31: 以前我们有个邻居,姓梅,我们这些小孩都叫他“梅爷爷”,具体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很瘦很小的一个老头,要不是听大人说,还很难想象得到他以前还是去打过仗的人。在朝鲜还得过一枚奖章,那奖章我只看过一回,没什么印象了。他倒喜欢向人“炫耀”他的腿,上面有一连串的伤疤,说是在战场上被机枪打的,一共七个弹孔(真佩服那个时代的医术,竟然没截肢)。他最爱摆的事就是这七个弹孔救了他的命。他中弹后没休养多久就又上战场了,冲锋的时候,他心有余悸,就捡了个弹头揣在兜里,一开始冲,他就趁其他人不注意,狠狠的把那弹头塞进那还没愈合的弹孔里去,一边鲜血直流,一边在地上打滚“哎哟,我中弹了”,就这样,躲脱了那次冲锋。就是那次,他冲上去的战友全死光了。 他还讲过许多朝鲜战场上的事,比如有次被美军火力突击,周围到处都是死人,他幸好只是被炸晕,醒来后,热得不得了,特别是嗓子简直在冒火,结果,他也顾不了这么多了,就喝旁边一滩滩的人血,这才挺过来的。 他还强调美军的素质很高,特别是枪法很准,很远的距离,只要被美国兵发现了,抬枪就射,往往就能把你击中。而志愿军则擅长“摸夜螺丝”(四川方言,晚上活动的意思)但白天,是美国人的天下。我就问他“你们打不打得赢美国兵”他直摆手“打不赢,打不赢” 不过这位梅爷爷在99年就去世了。遗憾。 这或许就是真实的朝鲜战争,比任何影视作品,任何书本上的都残酷,也更有人性。 ddm: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对朝鲜战争的认识都是来源于官方刻意修饰和宣传,曾经的志愿军成了这些年轻人整天YY的精神偶像,其实那个年代真正参过战的老兵都是些极其淳朴普通的农民和社会下层人员,如果他们站在眼前,现在的年轻人保管会认为他们土拉吧唧,那里是宣传中神勇无比的天兵天将。闲话少说,我来摆摆志愿军老兵的一些真实故事。本人祖籍四川,大家知道,四川是朝鲜战争中输出兵员最多的省份之一,死的人也最多。本人老家在四川宜宾地区一个县,根据我家父讲,当时我老家所在的人口约10000(包括农村)的小镇既有约数十人报名参加志愿军,包括我父亲的表姐(她后来成为15军的卫生员)。参军人员主要有以下几类:翻身农民;家庭成分好的学生;社会个体工商户(在街上摆摊的,河里撑船的等等)。兵员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军事素质和常识几乎为零,限于当时的历史限制,绝大多数人的

高分作文范文-记忆点滴

人的一生有许多记忆,有痛苦的,也有欢乐的。通常的情况是,春风得意的人几乎没有精力去回忆那些曾经令他痛苦的往事;但一个生活失意的人,他回味最多的必定是从前的欢乐和温馨。 --题记 谁都希望美好的东西能永远定格在自己的生命里,像一束娇艳的玫瑰芳香四溢的盛开在每一个寂寞的夜晚。然而,生命的年轮却从来都不曾--即使是短短的一瞬--为谁而停滞。岁月残酷地碾过我们的渴望与梦想,只留下一种名叫回忆的东西偶尔浅浅的让你温暖一下那颗历经沧桑疲惫的心。 回忆,它带给我们的绝不只是片刻的慰藉和幻想。那些被一次又一次刻意加深了的早已远逝了的记忆总是一遍又一遍让你更加清醒的意识到--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其实,我们早已在回忆中摆正了回忆的位置。可是,不由自主,我们那蜿蜒曲折前行的思想却始终要固执地守望回忆天空中那一朵朵绚丽的云彩!只因“”回忆能淡化我们今天的苦痛与忧愁,能让我们重拾对生活的激情和追求。 滚滚红尘,熙来攘往。在朝名暮利的日子里,人们累了,倦了,困了可以喝红牛,如果忧了呢?美好的回忆是永远的杜康!面对“没有风雨躲得过,没有坎坷不必走”的人生旅途,回忆是前行道路上、娇阳下的那片绿荫!在绿荫下小憩,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跋涉更远,更远的路! 从我们开始有明确记忆的那一天起,回忆就在我们脑海里筑下了它永远的巢,直到我们丧失记忆,直到我们走到生命的尽头。无论我们是贫贱还是富贵,快乐或是忧伤,它都始终忠实的站在记忆这颗大树的某个不起眼的枝头,将我们来时的路紧紧的守望!许多时候,我们都不经意的将客观存在忘却。而当我们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时,还记得吗?身后那路上与我们紧紧相伴的阳光,只要回过头去,她仍旧给我们温暖给生命力量。 因为回忆,所以风雨旅程中,我们心存感激,心怀温馨,无怨无悔。

2020抗美援朝70周年作文征文5篇

抗美援朝70周年作文(一) 长津湖战役中,美国战地记者邓肯拍摄了一张著名的照片——一名美军士兵脸上生满冻疮、目光呆滞、仰望苍天。 当时,正值西方圣诞节的前一天,邓肯问这名士兵想要得到什么?沉思许久的士兵吐出一个词——明天。 然而,许多美军士兵再也见不到明天了。 在长津湖战役中,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攻入西伯利亚、号称“北极熊团”的美第7师第31团被全歼。该团印有“白头鹰”的蓝色军旗,作为志愿军的战利品,至今被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先后横扫美国“开国元勋师”骑兵1师,打垮号称“永远忠诚”的陆战1师,粉碎“决不当第二”的步兵2师,让“联合国军”10天溃逃300多公里,被歼3.6万余人。 这是一幕怎样的战争奇观!衣衫褴褛的志愿军官兵,拿着美军认为扔进炼钢炉都不配的简陋武器,吃着美军认为连饲料都不如的少量食物,在漫天飞雪的崇山峻岭中,顶着成吨落下的钢铁火雨,前赴后继追逐着敌人的坦克和卡车,生生造就了“美国陆军史上的最大败绩”。 志愿军的浴血奋战,深深震撼了对手,也深深震撼了世界。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广场的朝鲜战争纪念园,有这样一组雕塑——19个脸上写满疲惫、眼神惊恐、身披斗篷的美军士兵,似乎正在穿过一片危机四伏的战场。 这样的惊恐,几乎贯穿了整个战争的五次战役。 美国人的心中,一定充满了疑惑——如果战争胜负的天平单单取决于物质力量的比拼,这场战争本来不应该有任何悬念。 据统计,1950年美国一共生产了8700余万吨钢,接近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而中国只生产了大约60万吨钢,还不到美国的百分之一。 《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载,美军即使攻击志愿军一个连的阵地,也会动辄用几十辆坦克,且有飞机支援,发射炮弹多达2000到3000发,而志愿军在前三次战役中,总共才发射炮弹5341发。 当时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志愿军最初入朝的6个军,一辆坦克也没有,某主力军90%的战斗员仍在用日军1905年设计的三八式步枪……

征文-关于父亲的点滴回忆

征文:关于父亲的点滴回忆 2017-05-21父亲离开已经有些年头了,记忆中的父亲与我们很少交流。 父亲话极少,脾气极坏。 父亲以为三个儿子后会是丫头,可是出生的却是我——他的第四个儿子。 因此,对我更是惜墨如金。 父亲鲜少求人。 他告诉我们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那年高考失利,我选择了复读。 父亲从部队回来。 对我说:能考上?没把握。 想不想当兵?我近视眼!你想不想当兵?我点点头。 于是父亲去找了前院的邻居叔叔。 那是记忆中唯一的一次父亲求人的经历。 我把视力表背的滚瓜烂熟,让爸没有求上人。 半夜父亲和哥哥用自行车驮着我的行李送我。 走了一个多小时,上车前只说了一句在部队好好干。 父亲的低调也影响着我。 我所在的连队修建大连干休所的时候。 我们住的帐篷就在我家院里。

半年后,才因为一次下岗回家,被跟踪在后面的营长发现了。 父亲一生戎马生涯。 从十三岁一个读过书的放牛娃到一个机灵的小交通员,再到抗美援朝驰骋沙场秋点兵的指挥官,亲力亲为。 后来在黑龙江种植高寒米的那几年,落下了肾病。 父亲一生无怨无悔。 从没有听过他在我们面前说起过别人的不是。 即使父亲的战友们喝着小酒,说起某人也只是点到为止。 那个谁……挺好!母亲以父亲为骄傲。 母亲是父亲在朝鲜战场上,登报找到的军中之花——这个老乡。 霸道地撕了母亲手中的一份调令,带着自己手中的调令从别人手中抢走了母亲。 我在姨妈家呆了六年,和父亲生疏。 兄弟四人中但唯独我吃过父亲做的饭最多。 在辽阳干休所,亲自下厨为我做饭。 男儿有泪不轻弹。 那年父亲半身不遂,丧失了语言功能,也几乎不认人了,唯独认识母亲和我。 我给按摩的时候,因为疼了。 他狠狠的甩着不让继续按摩。 我说,爸,你就是用这只脚踢我的吧!因为在路上抢球,没有被

父母点滴的回忆

父母点滴的回忆 时间:2017-09-13 11:29:13 | 作者:强哥 清晨的阳光扫遍了整个城市,心里也有种暖暖的感觉,在家里闲着无聊,就偶然到相册里翻翻,寻找过去的回忆。 我看到了一张爸爸妈妈带我到了广东的照片,那时我才5岁,妈妈跟我说过,他们能摆脱穷困潦倒的乡村来到城市,全都是因为爸爸和妈妈一起的努力,他们共同经营了一片天。 第二张还是比较普通,是妈妈在厂里工作时和同事们一起照的相片,那时妈妈还很年轻,很有活力,在无忧无虑得笑着,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妈妈生下我八个月后就不幸地得了病。 这时妈妈踏了进来,身体有点颤动。对我说:“是不是对过去的事很好奇啊?”,我点了点头,看着比我矮一点的妈妈。于是妈妈就叫我坐了下来,跟我讲了讲过去的事。 “以前我和你外婆和你舅舅大姨们在农村里过得很苦,每天早上出去上学,下午回来放牛,帮忙做农活,晚上要点着煤油灯写作业,当时很穷,连饭也吃不饱,看到鸡蛋就流口水,每年要等到过年才可以吃到奢侈的肉,学费在当时要十块钱,但也很贵,如果不交学费的话老师就要罚我们到后面站,甚至还会让我们退学,外婆和外公就努力,让我们都读了书,当时毕竟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我们都是差不多初中毕业就不读了,我那时就在想长大不能让子女也受这种苦楚,于是就开始努力帮你外婆干农活,二十多岁的时候,我遇见了你爸爸,我们相知相识,然后结了婚,我们又一起开了一间饭馆,但后来还是倒闭赔钱了。后来又开了一家粉饼店,到头来还是不赚钱也倒闭了,那时候你爸爸就开始颓废了,觉得自己很没用,干什么都不行,于是就开始每天打牌。我气不打一处来,然后就跟他说他在打牌我就要回娘家了,经过一番劝导,他终于振奋了起来,带着我和你们去了广东,心想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没想到你们现在都这么努力读书,我们就放心了。”妈妈在跟我诉说着他们过去的事情。 我轻轻拿着相册站了起来,走到房间里,望着窗户,上面染上了点岁月的痕迹,阳光依旧明媚。我笑了一下,爸爸妈妈点点滴滴的回忆就被我抓紧在手里。是啊,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酸甜苦辣咸,谁没有尝过呢?只有体验过这五种滋味的人,才能成就非凡的人生。 所以我坚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内心的光芒,无论多么强大的黑暗来袭,请都不要熄灭它,因为这光芒是比太阳更加耀眼的……。璀璨之光。 轻轻的阳光,微微的风,还有点点滴滴的回忆。

抗美援朝巨制《三八线》观后感

抗美援朝巨制《三八线》观后感 抗美援朝巨制《三八线》观后感【1】 首部正面反映抗美援朝史诗巨制《三八线》即将于8月10日重返荧屏,登陆央视播出。该剧由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嘉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梦继执导,汪裴担任制片人,张国强、王挺、曹曦文、战卫华、张洪睿、汪裴等联袂主演。《三八线》是抗美援朝题材影视剧的破冰力作,是对这段峥嵘岁月的献礼,责任重大,意义非凡。在首轮与二轮播出告捷后,此次,央视三轮播出依然引发了不少观众和媒体的期待。 该剧今年5月在北京卫视和辽宁卫视播出后好评如潮,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收视率问鼎三甲,并且打破历史战争题材电视剧由来已久的年龄界线,在以年轻观众居多的网络平台播放量突破20亿。其公众影响力和覆盖率达到了战争剧的峰值,引发了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广泛报道。人民日报发文评&ldqu;《三八线》的出现非常重要而及时&rdqu;,国外媒体称&ldqu;《三八线》是中国的外交风向标,该剧的播出是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全新的外交姿态。&rdqu; 二轮播出期间,广西卫视特邀十一位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与该剧发行方、媒体记者和广西卫视党支部的部分党员一起,举行了一场名为&ldqu;向最可爱的志愿军老兵致礼&rdqu;的座谈会,老兵们纷纷回忆起自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有血有肉的故事和经历,看到当年的战事在电视剧《三八线》里得到还原,他们倍感欣喜和安慰。参会者也

纷纷表示,一定铭记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把志愿军身上的爱国主义、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继承和发扬光大。 暑期档一直是各类青春偶像电视剧的主场,此次弘扬主旋律大剧《三八线》在暑假期间央视重播,除了对先烈的缅怀与致敬,更是对青少年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平年代,在前线抗洪抢险的战士,在里约奥运场上奋勇拼搏的运动健儿,他们的精神和志愿军的精神一脉相承,都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三八线》用艺术作品教育新一代的年轻人勿忘历史,真爱和平,向社会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抗美援朝巨制《三八线》观后感【2】 张国强入行以来,一直接拍大量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从《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再到《我的兄弟叫顺溜》,他说自己骨子里就有军人的血液在流淌。 &ldqu;打算接拍《三八线》时,看了很多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视频和资料,经常哭得泣不成声,之前这样的体验其实很少,就是多数孩童时期才会有过的哭得直抽的感觉。&rdqu;张国强说,每当在电视中看见老兵出现时,满头白发的耄耋老人大声报出自己当年所属部队的番号,紧接着一个军礼,他立刻会有秒速泪奔的冲动,或许是演绎了太多军人的形象,对于这个职业,内心深处会有不一样的情感。 张国强在《三八线》中扮演李长顺,所住的村子遭到美军的轰炸,死伤惨重,他发誓要给大伙报仇。此时的美军已经快打到了鸭绿江边,他和几个兄弟入伍上了前线变成了几十万志愿军的一员,在战斗中经历了很多个生死时刻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李长顺也由一名普通战士

与吃有关的点滴回忆

小时候爸爸单位因为过年的关系发了一些过年物资,其中有带壳的花生。很多花生都被压碎了,露出半个或者残缺的红胖的身子。看着这些不起眼,难看的花生很无奈帮着爸爸一粒,一粒把好花生拣出来,剩下的零零碎碎,残缺不全的花生以为爸爸会把它们丢进垃圾桶。没想到爸爸很耐心把它们一颗一颗剥了出来。 于是寒冷的冬夜,家人围坐在炉火边,小不锈钢锅里面煮着红红的花生米。在锅内的水沸腾以后,爸爸往锅内加了点盐和一点五香粉。锅内的花生米继续在“咕噜,咕噜”唱个不停。花生的香味慢慢从锅内溢出,整个屋子都是花生的香味。坐在一把矮凳上,靠着爸爸的膝盖,望着香喷喷的花生米,寸步不离,没想到勾起食欲的就是我看不上眼挑剩下来的花生米。 看着端着洋瓷碗吃着香甜的我们,爸爸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吃,那是在我记忆里吃的最香甜的水煮花生米,以后再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花生米了。 爸爸在他能力范围之内总要想尽办法给我们改善生活。当时爸爸上要有老下有小,生活的担子和压力都很大,可是在我每年长尾巴时(爸爸说小孩子过生日就是长尾巴),爸爸总要给我买黄灿灿的枇杷。 每一粒枇杷都很大,肉厚皮薄多汁。轻轻一剥皮可以剥成一圈一圈的歪歪扭扭小蚯蚓,拱成弯弯的小桥堆积在桌面。我可以一口气把数十枚枇杷全部吃光。不懂事的我只会坐在爸爸身边一个接一个吃个不停,却忘了应该和爸爸一起分享。总以为这份爱来的是那么的轻松和理所应当。在奢侈挥霍着爸爸的疼爱,直到爸爸永远离开我们以后才发现这份爱的难能可贵,再也没有人会像爸爸给子女的爱那样无私和宽大。 妈妈因为工作忙的原因除了照顾我们吃穿外也没有什么时间管我,我是姐姐带大的。从小我就是姐姐的小尾巴,姐姐在那里我也跟到那里。姐姐很疼爱我,有几次都是为了满足我的要求,姐姐代为受过,被爸爸教训。 还记得那是杨梅飘香的季节。望着树上密密麻麻,星罗棋布的红彤彤的杨梅,馋的我在树下流口水。姐姐被我缠着没办法,脱下鞋子顺着长满尖刺的和疙疙瘩瘩的树枝往上爬。站在树下的我不时大声指挥着姐姐:“上一点,再上一点,姐姐,树尖上的杨梅最红最大!”姐姐越爬越高,我的头也仰望着姐姐,脖子都快酸了。手里面装的杨梅都快抓不下了,我还在不停指挥姐姐继续给我摘杨梅。 爸爸下班后准备给我们砍他自己种的甘蔗吃,冷不丁发现远处自己的大女儿正在杨梅树顶上顺着风来回晃动。爸爸急得出了一身汗。在爸爸轻声细语喊姐姐下来后,迎接姐姐的是爸爸的雷霆之怒,万一姐姐不小心…… 在爸爸关上门用皮带抽姐姐时,我在门外还美滋滋吃着杨梅,好像与此事没有一点关系。现在想来太对不住姐姐了。 妈妈虽然工作很忙,可也绞尽脑汁为我们弄好吃的。为了我们,妈妈成了一个全才,像包饺子,包子,烧卖,蒸馒头,做拉面等妈妈起先也不会。请教左邻右舍的阿姨后,妈妈是学什么像什么,最后只要是应节的食品妈妈都会做。 有这么能干的妈妈自然会有一个懒惰的女儿。和妈妈相比我顶多会做几样笨笨菜。偶尔家人有意见,我还不高兴:“不老而获者没有资格嫌东道西。”一直信奉“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对于一日三餐要花去大量时间准备和辛劳,我不以为然,索性又赖到妈妈家了,继续享受妈妈对我的照顾和爱。 相对于妈妈做出来的美味佳肴更让我喜欢的是下班后开门看见妈妈和宝贝的笑脸。那浓浓的亲情和家的温馨才是我觉得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2020抗美援朝70周年作文

2020抗美援朝70周年作文征文 抗美援朝70周年作文(一) 长津湖战役中,美国战地记者邓肯拍摄了一张著名的照片——一名美军士兵脸上生满 冻疮、目光呆滞、仰望苍天。 当时,正值西方圣诞节的前一天,邓肯问这名士兵想要得到什么?沉思许久的士兵吐出一个词——明天。 然而,许多美军士兵再也见不到明天了。 在长津湖战役中,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攻入西伯利亚、号称“北极熊团”的美第7 师第31团被全歼。该团印有“白头鹰”的蓝色军旗,作为志愿军的战利品,至今被陈列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先后横扫美国“开国元勋师”骑兵1师,打垮号称“永 远忠诚”的陆战1师,粉碎“决不当第二”的步兵2师,让“联合国军”10天溃逃300多公里,被歼3.6万余人。 这是一幕怎样的战争奇观!衣衫褴褛的志愿军官兵,拿着美军认为扔进炼钢炉都不配的 简陋武器,吃着美军认为连饲料都不如的少量食物,在漫天飞雪的崇山峻岭中,顶着 成吨落下的钢铁火雨,前赴后继追逐着敌人的坦克和卡车,生生造就了“美国陆军史上 的最大败绩”。 志愿军的浴血奋战,深深震撼了对手,也深深震撼了世界。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广场的朝鲜战争纪念园,有这样一组雕塑——19个脸上写满 疲惫、眼神惊恐、身披斗篷的美军士兵,似乎正在穿过一片危机四伏的战场。 这样的惊恐,几乎贯穿了整个战争的五次战役。 美国人的心中,一定充满了疑惑——如果战争胜负的天平单单取决于物质力量的比拼,这场战争本来不应该有任何悬念。 据统计,1950年美国一共生产了8700余万吨钢,接近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而中国只 生产了大约60万吨钢,还不到美国的百分之一。 《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载,美军即使攻击志愿军一个连的阵地,也会动辄用几十辆坦克,且有飞机支援,发射炮弹多达2000到3000发,而志愿军在前三次战役中,总共 才发射炮弹5341发。

在韩已发现180具遗体——18万抗美援朝烈士寻踪

在韩已发现180具遗体 18万抗美援朝烈士寻踪 183108名战士生命的付出,让近代以来中国军队屡战屡败的屈辱成为历史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辉 9月22日上午8时,万家团圆的中秋节,本刊记者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看到“志愿军烈士墙”的上方镶嵌着29个金光大字:“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英名和光辉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志愿军烈士墙”的中间花环中标明了志愿军烈士人数:183108。 “志愿军烈士墙”的两旁分别标注了30个省区市牺牲的志愿军人数:福建1173人;甘肃1259人;云南1604人;江西3258人;辽宁13374人;山东19766人;吉林18499人;四川21051人;湖南11541人;河北11853人;河南11048人;江苏8444人;青海56人;重庆9468人;安徽6375人;北京1551人;湖北7183人;广西3418人;黑龙江8683人;山西5488人;内蒙古1995人;陕西3387人;广东3307人;海南91人;宁夏441人;贵州2957人;浙江3361人;上海1576人;天津808人;新疆93人。 这是目前最新公布的志愿军烈士人数。 “叫化和龙王比宝” 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人数有过多种说法。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公布的数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36万余人。但没有单独公布志愿军牺牲人数。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当代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统计,中国人民志愿军牺牲和负伤36万余人。也没有说明牺牲的志愿军人数。 本刊记者还从有关资料中查到了这样一组数字:根据解放军卫生勤务部统计,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总损失数是:战斗和事故亡11.8万人,负伤38.3万人,患病后送45.5万人;失踪2.56万人。另据后方医院统计,伤员有2.16万人不治身亡,患病者有1.32万人病死。按以上数字,战后统计志愿军总计有14.8万人牺牲。 2000年10月16日,《解放军报》提供数据:据不完全统计,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共伤亡36万余人,阵亡171687人。 坐落在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曾多方搜集资料,最初统计烈士数字是171669人,这些都是能查到姓名的志愿军烈士。

留不住似水年华 却留得住点滴回忆

留不住似水年华却留得住点滴回忆 留不住似水年华却留得住点滴回忆我们的生命如四季的花儿一样,不同阶段有着不一样的美丽。童年的纯真,少年的遐想,青年的冲动,中年的成熟,老年的智慧,都是人生不同阶段的美丽。 如今的我们正处于哪个阶段呢?青年,那么我们该拥有的是什么?是冲动,俗话说:冲动是魔鬼,但你有没有想过,也许就是你的冲动让你有勇气把爱说出来,也许就是你的冲动让你有毅力去完成这件事,也许就是你的冲动让你交到我们所谓的哥们,这就是冲动,这就是我们---青年! 大学的日子,是我们最怀念的。因为这里有我们留下的点点滴滴的回忆,因为大学不同于高中,任何我们走过的路程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回忆,知识回忆的深浅不同而已,高中的好朋友、铁哥们,会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所谓的困难,我想大家都明白是什么?那么大学呢?不能说大学的朋友就不是为了困难,但我想当我们不如社会的时候,我们已经长大了,懂得了自己该干什么?该做什么?所以哪些所谓的困难渐渐的减少,而上大学为的是以后,我们现在交的朋友都是志同道合,因为我们在这么大的世界里能走到一起,不仅仅是缘分,而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且在以后道路上也许会帮助你,所以真正的朋友是帮助了不用说谢谢的人,朋友是步步高升也不用改变称呼的人,这就是朋友。 最让我们难忘的三个朋友是谁?一起蹲过监狱、一起扛过枪、一起上过大学的,所以珍惜你的大学生活,交好你大学里的每位同学。时光匆匆,我们已经度过的一年,还有一年,也许明天马上就要毕业,也许明天马上就要就业,这只在一瞬间,也许当你看这篇文章时,一天就快要过去了,时间就是这样从我们眼前走过,而你却没有留意,我们要学会把每天当成最好一天,这样你才会珍惜每一天。 大学,是一个自由的空间,其实说自由也非自由,我在大学里看到了我身边的同学的热情,看到了他们的真心相待,看到他们为好朋友所做的一切。他们是用真心去对待他们认为值得交的朋友,以前的那些天真、老实被一次一次的打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该怎么做,不

志愿军老兵忆:四十八个兄弟上上甘岭只有四人活下来

志愿军老兵忆:四十八个兄弟上上甘岭只有四人活下来 1950年6月,李亚林在身为当地妇救会会长的母亲的支持下,报名参军。“我们穷人只有靠共产党毛主席才能翻身得解放,我们小时候很苦,六个人靠父亲一个人劳动,土地也没有,每年租人家的田地种,打下来粮食交租子的都不够,家里很苦,但是靠毛主席共产党我们翻身了,土地也分来了,房子也有了。我们要去当兵了,报答党和毛主席对我们的恩情。”当时有很多穷苦出身的年轻人,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选择报名参军。 李亚林在部队学到的第一件事是一边行军一边撒尿。“边走边撒,撒尿都训练过的。蹲下来是不行的,因为我们要打仗,一个安全,一个跟得上部队,掉队不远。”学到的第二件事是听声音。“炮弹不怕,怕机枪。炮弹声音‘呼’,那没关系的,‘呼’这是很远出去了。机枪崩崩崩、崩崩崩朝你开枪,那就危险了。老兵教的,机枪打了是一大片,你要小心了。” 由于读过两年书,会写信,李亚林在排里大受欢迎,“排长拿我当个宝贝看”。当时的李亚林个子很小,才七十多斤重,背包里的东西加起来就有八十斤。不让他打仗,又爱惜他识字,最后班里分配他担任送饭的任务。从班里到连里拿饭有两里路,瘦小的李亚林就这样时常听着炮弹“呼呼”的声音,奔波在这两里路上。 1952年11月14日晚,李亚林所在排接到任务,轻装前进,上级交代除了枪、手榴弹及水壶,其他的全部扔掉,包括棉衣。十一月的朝鲜是寒冷的,这个指示意味着什么,他们并不清楚。直到拂晓前,上级突然下令:登上上甘岭。 李亚林所在的排共四十八名战士,趁天色微亮时突破敌人的封锁线,爬上了上甘岭。他在烽火硝烟中看到山顶飘着雪花。排长交代他紧随其后。李亚林在迅疾的炮弹与漫天飞舞的雪花中,进入了一个坑道,坑道中有八名伤员,是十五军没有来得及撤下的战友。五十多岁的老班长在排长指示下交代李亚林,就在这坑道里待着,负责照顾伤员。“坑道入口是很小的,趴下去才能进入,脚先进去,得爬才行”;“只有那个坑道稍微安全点,出去,不管你往哪边出去,都是子弹,炮弹,到处是死人。我一个不留神,想观察下形势,也被子弹擦伤了,我还得照顾那八个伤员。” 班长交代他一定要把这八个伤员照顾好,如果有什么损伤,就要他的脑袋。 没有白天,没有黑夜,照明弹始终照耀着雪花中的上甘岭。李亚林和八个伤员在那个坑道里待了四天四夜,吃萝卜,吃炸药。“炸药是可以吃一点的,实在饿了的话,但吃多了就不好了。萝卜是最好的东西,老百姓给的,救命的东西啊。中间有一次把洞口炸塌了,我就赶紧挖,又给它挖出来,别憋死在里面。有战友的尸体堵在了洞口,也得挖开。完全失去了

回忆过去的点滴作文

回忆过去的点滴作文 回忆过去的点滴 每次回到家,我总会翻看我的信件,和同学录,每一次都是一字一句慢慢的看过去,有时嘴角微扬,还有,看到搞笑的,就大声笑出来,虽然曾被我爸说我神经有病,说我变了疯婆子,但是我就是要笑,我享受浅忆过去点滴的过程,那点点滴滴,似乎就发生在昨天。 今天晚上,花了两个小时,看完我初中的同学录,那龙飞凤舞的字在眼前跳动,一字一句,我都认真的看,好像害怕错过什么,字里行间,装载着我们点滴的回忆。 同学在同学路里写到对我的印象,很多都说我很坦率,开心时,笑到没完没了,伤心时,哭个你死我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的说我很可爱,特别是笑的时候,眼睛咪成一条线,又很任性,还有点小霸道。还有的说我开朗,坚强!确实,这就是我初中的形象,还有我的任性和霸道是看对谁的! 写写我的班长吧!锦玲,她写给我的,她说,我有时候有一点点野蛮,经常跟她吵架,嘻嘻,那时的是天真到有点野蛮吧!我们也不算吵架啦,是斗嘴吧,对着她,我不知道为什么就那么倔,非得多说几句。今天我在街上遇见她了,她没什么变化,就是有点“营养不良,头发都变黄了,开玩笑的”(染黄头发了)认真的看了一遍,关于当时天真的同学的天真的梦想,很多同学都写着to be a teacher,to be a doctor,我又发现有这梦想的同学很多都去读社会大学,而那仅仅是一个梦,而那些写要成为会计师,工程师的同学,却去读师范了,回望当年我们纯真的梦,仅仅是一个纯洁天真的梦! 那时留下的号码已经没用了! 有的同学给我留言说,记住要保持联系噢,对不起,有很多都好久没联系了,快四年了吧!还有的说,以后做了富婆,到记得不要说不认识我噢!嗯,这个不可能的,现在我的前途虽不可以说黑暗,但还是看不到阳光! 在我的同学录里留下名字的同学,看到你们写的字,那些祝福语很温暖,很亲切。 那个跟我同班三年的女孩,我叫她花花,那个爱叫我秋秋妹妹的女孩,很幸福,分了两次班,我俩都没有分开,那时,我们很要好,她留言说,秋秋妹妹,不要不记得我哦!嗯,我记得,但四年没见面,没联系了!很想很想她。

志愿军老兵回忆点滴

“志愿军”老兵回忆点滴 “志愿军”老兵回忆点滴 mig31: 以前我们有个邻居,姓梅,我们这些小孩都叫他“梅爷爷”,具体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很瘦很小的一个老头,要不是听大人说,还很难想象得到他以前还是去打过仗的人。在朝鲜还得过一枚奖章,那奖章我只看过一回,没什么印象了。他倒喜欢向人“炫耀”他的腿,上面有一连串的伤疤,说是在战场上被机枪打的,一共七个弹孔(真佩服那个时代的医术,竟然没截肢)。他最爱摆的事就是这七个弹孔救了他的命。他中弹后没休养多久就又上战场了,冲锋的时候,他心有余悸,就捡了个弹头揣在兜里,一开始冲,他就趁其他人不注意,狠狠的把那弹头塞进那还没愈合的弹孔里去,一边鲜血直流,一边在地上打滚“哎哟,我中弹了”,就这样,躲脱了那次冲锋。就是那次,他冲上去的战友全死光了。

他还讲过许多朝鲜战场上的事,比如有次被美军火力突击,周围到处都是死人,他幸好只是被炸晕,醒来后,热得不得了,特别是嗓子简直在冒火,结果,他也顾不了这么多了,就喝旁边一滩滩的人血,这才挺过来的。 他还强调美军的素质很高,特别是枪法很准,很远的距离,只要被美国兵发现了,抬枪就射,往往就能把你击中。而志愿军则擅长“摸夜螺丝”(四川方言,晚上活动的意思)但白天,是美国人的天下。我就问他“你们打不打得赢美国兵”他直摆手“打不赢,打不赢” 不过这位梅爷爷在99年就去世了。遗憾。 这或许就是真实的朝鲜战争,比任何影视作品,任何书本上的都残酷,也更有人性。 ddm: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对朝鲜战争的认识都是来源于官方刻意修饰和宣传,曾经的志愿军成了这些年轻人整天YY的精神偶像,其实那个年代真正参过战的老兵都是些极其淳朴普通的农民和社会下层人

留在朝鲜的志愿军老兵

留在朝鲜的志愿军老兵 |龙源期刊网。cn 退伍义勇军留在朝鲜 作者:魏 资料来源:新生代前半月刊11 我在朝鲜读书时,经常和同学们一起散步。我们住的地方是一个小而不发达的城市,空气不太现代。然而,最令人羡慕的是这里到处都是大学。我们经常去的地方是农贸市场,在那里可以高价买到新鲜水果。虽然农贸市场离我们家不远,但肯定有六七英里远。通常,我们周末一起去。一天,我们从农贸市场回来。在路上,我们看到一个修鞋商用韩语询问价格:“钉两只皮革高跟鞋。然后呢。多少钱?” 修鞋匠看着我们,和蔼地说。“一共是花和尚?”也就是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含义我们立刻兴奋起来,说:“易(右)!” 修鞋师把其他客人打发走了,让我们坐在小板凳上开始修鞋。我们心里嘀咕着:在问了半天价格后,我们也没有告诉我们。我真的不知道要花多少钱。 没多久,好几双皮鞋都修好了。我们问,“总数是多少?” “无钱”修鞋者用纯正的中文回答我们都傻了,等到醒来赶紧问;“叔叔,你会说中文吗?”叔叔 鞋匠笑眯眯地点点头 “棒极了!稍后,我们有地方说话“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个会说中文的韩国叔叔,我们不知道该说什么。当

给钱时,叔叔什么也没说他说。“我不要中国的钱,我愿意免费为中国人修鞋“我们说过,”你不想要钱,那生活呢?”“家里的生活相当好,没问题“ 从那以后,我们遇到了一个远离家乡的韩国鞋匠叔叔。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神秘和快乐的色彩。只要我们有空,我们就会去他家,看看他的修鞋是不是一种享受。锋利的修鞋刀在他手里。如果你三乘五乘二,你将切掉应该去掉的皮革,尽可能的薄,尽可能的厚。长文件看起来很笨,拿在手里,他可以用 龙源期刊网做好工作。cn 只是可惜那些大手,无论在春夏秋冬,都暴露在外面,皮肤很粗糙,手背上的三根青筋突出,指甲的四边都是黑色镶嵌,尤其是指甲外面,黑色已经渗透到皮肤里奇怪的是,只要当地人在场,不管我们如何用汉语和他交谈,他总是用韩语和我们交流,就好像他没听到一样。当我们只有几个人在国外学习时,他用中文和我们交谈。 何详细询问了中国的情况,特别是北京的变化,并询问了我们对改革开放的看法。在我们回答的时候,我们也问起了他。 双方都非常珍惜这种交流。每次,他们都认为时间过得太快了... 我们几次提议和他合影,但他都摇摇头。他不仅不同意和我们一起拍照,而且从不邀请我们去他家。 年4月5日,我们所有的国际学生参观了沙里延市的志愿者烈士陵寝,那里埋葬了108名士兵的忠骨。我们把白花别在胸前,站成一排,向烈士们鞠躬三次以表达我们的悲痛。然后,在巨大的坟墓周围,我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