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渗透无损检测安全要求标准

渗透无损检测安全要求标准

渗透无损检测安全要求标准

背景

渗透无损检测是网络安全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目的是评估目标系统的安

全性能及存在的漏洞,并提供安全建议和修复建议。由于其针对目标系统的“攻击”,如果渗透无损检测本身不符合安全要求,就会给目标系统带来严重安全威胁。因此,规范渗透无损检测的安全要求标准,对于维护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安全要求标准

1. 合法授权

渗透无损检测必须经过目标系统的合法授权,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管理员、信

息安全部门或授权的第三方安全服务提供商等。

2. 安全协议

在渗透无损检测过程中,必须使用安全协议进行通信,确保数据传输的机密性

和完整性。安全协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加密传输协议、数字证书和加密算法等。

3. 录音录像

渗透无损检测全过程需录音录像,并保存至安全存储设备中以备查证。相关录

音录像需要至少包括如下内容:检测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分析及评估结果、入侵操作及盗用敏感数据等。

4. 公告通知

在渗透无损检测前,必须向目标系统相关方进行书面公告通知,并保留相关的

申请使用授权材料。公告通知必须明确渗透无损检测的范围、时间、地点、操作目的、操作方式及操作人员等,并征求目标系统相关方的同意和授权。

5. 授权限制

渗透无损检测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进行,不得超越原授权内容和超出预定时间。

在授权期限结束后,必须删除相关的检测记录和数据,保证目标系统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6. 保密性

渗透无损检测涉及到目标系统的机密信息,必须在严格保密的前提下进行。检

测数据和结果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或提供给未授权的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公开、转载、分享、传输等。

7. 应急响应

在渗透无损检测过程中,如果出现目标系统异常、崩溃等情况,必须立即通知

目标系统管理员或信息安全部门,并提供相关操作记录和结果。同时,提供协助排除和修复目标系统漏洞,并承担因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结论

渗透无损检测是网络安全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渗透无损检测的安全要

求标准,有助于维护网络安全,提高渗透无损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如若违反安全标准,将对目标系统造成严重安全威胁,甚至可能引起法律责任。因此,相关人员必须时刻关注安全标准,切实维护网络安全,确保渗透无损检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渗透检验标准

2 检验人员 2.1 凡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渗透检测人员,都必须经技术培训,掌握了解必要的设计、材料、制造、检验方面的基本知识,并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文件“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经过考核取得渗透检测技术资格。 2.2 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为高、中、初级。取得渗透检测方法各技术等级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2.3 凡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渗透检测的人员,除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视力必须满足下列要求: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和远视力应不低于5.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并一年检查一次。不能有色盲、色弱。 3 作业程序、方法及工艺要求 3.1 准备工作 3.1.1 技术准备 3.1.1.1 根据《金属试验委托单》了解被检工件情况,包括材料、规格等。 3.1.1.2 确定检验工作质量等级、检验比例、数量、受检工件质量验收级别。 3.1.2 工艺制订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及现场情况等制订工艺,确定检测方法、工艺流程等。以上参数参见具体检验项目的《渗透探伤工艺卡》。 3.1.3 探伤剂准备 3.1.3.1 本作业使用的是喷灌式溶剂去除型的渗透探伤剂。要求喷灌表面不得有锈蚀,不得出现泄露。喷灌必须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并按要求存放,要附带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3.1.3.2 对镍基合金材料、奥氏体钢、钛及钛合金材料,渗透探伤剂的选择必须符合标准JB/T4730.5的3.2.6~3.2.8条款的要求。 3.1.3.3 用A型试块鉴别渗透探伤剂是否有效。 3.1.4 工艺试验 3.1. 4.1 将B型试件放在第一批被检验工件中,按正常的操作工艺进行渗透探伤,并与预先保存的该试件的缺陷复制板或照相记录进行比较,达到相同效果时,开始进行其他的检验。这项工作在检测前、检测过程或检测结束认为必要时应随时进行。 3.1. 4.2 如果被检工件只有一两件,可将工艺试验与正常检验工作同时进行。 3.2 渗透检测程序及工艺 3.2.1 表面准备 3.2.1.1 工作被检表面不得有影响渗透检测的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铁屑、毛刺以及各种防护层。 3.2.1.2 被检工件机加工表面粗糙度Ra≤25µm;被检工件非机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可适当放宽,但不得影响检验结果。 3.2.1.3 局部检测时,准备工作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mm。 3.2.2 预清洗 3.2.2.1 清洗范围:检测部位及其四周向外扩展25mm。 3.2.2.2 根据工件表面的污物性质选择溶剂、洗涤剂等进行清洗,具体选择见表3.2.2.2。 3.2.2.3 铝、镁、钛合金和奥氏体钢制零件经机械加工的表面,如确有需要,可先进行酸洗或碱洗,然后再进行检测。 3.2.2.4 清洗后,检测面上遗留的溶剂、水分等必须干燥,且应保证在施加渗透剂之前不被污染。 表3.2.2.2 清洗剂选择表

渗透无损检测安全要求标准

渗透无损检测安全要求标准 背景 渗透无损检测是网络安全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目的是评估目标系统的安 全性能及存在的漏洞,并提供安全建议和修复建议。由于其针对目标系统的“攻击”,如果渗透无损检测本身不符合安全要求,就会给目标系统带来严重安全威胁。因此,规范渗透无损检测的安全要求标准,对于维护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安全要求标准 1. 合法授权 渗透无损检测必须经过目标系统的合法授权,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管理员、信 息安全部门或授权的第三方安全服务提供商等。 2. 安全协议 在渗透无损检测过程中,必须使用安全协议进行通信,确保数据传输的机密性 和完整性。安全协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加密传输协议、数字证书和加密算法等。 3. 录音录像 渗透无损检测全过程需录音录像,并保存至安全存储设备中以备查证。相关录 音录像需要至少包括如下内容:检测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分析及评估结果、入侵操作及盗用敏感数据等。 4. 公告通知 在渗透无损检测前,必须向目标系统相关方进行书面公告通知,并保留相关的 申请使用授权材料。公告通知必须明确渗透无损检测的范围、时间、地点、操作目的、操作方式及操作人员等,并征求目标系统相关方的同意和授权。 5. 授权限制 渗透无损检测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进行,不得超越原授权内容和超出预定时间。 在授权期限结束后,必须删除相关的检测记录和数据,保证目标系统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6. 保密性 渗透无损检测涉及到目标系统的机密信息,必须在严格保密的前提下进行。检 测数据和结果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或提供给未授权的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公开、转载、分享、传输等。 7. 应急响应 在渗透无损检测过程中,如果出现目标系统异常、崩溃等情况,必须立即通知 目标系统管理员或信息安全部门,并提供相关操作记录和结果。同时,提供协助排除和修复目标系统漏洞,并承担因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结论 渗透无损检测是网络安全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渗透无损检测的安全要 求标准,有助于维护网络安全,提高渗透无损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如若违反安全标准,将对目标系统造成严重安全威胁,甚至可能引起法律责任。因此,相关人员必须时刻关注安全标准,切实维护网络安全,确保渗透无损检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NBT47013 PT渗透检测工艺规程

NB/T47013-2015渗透检测工艺规程 1 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渗透检测工作的一般要求和操作方法,更好地促进检测人员操作的规范化和适用性,特制订此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承压设备的液体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本规程适用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在制造、安装及使用中产生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3 编制依据 本规程的编制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 3.1 GB/T 1260 4.3 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 3.2 NB/T 47013.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3.3 NB/T 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 3.4 JB/T 6064 无损检测渗透试块通用规程 3.5 JB/T 7523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材料 3.6 GB 11533 标准对数视力表 3.7 TSG Z8001-2013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 4 职责 4.1 质量技术部(或项目部)负责操作指导书编制,操作人员负责检测实施、记录、报告编发; 4.2 检测责任师负责操作指导书、记录、报告审核,并对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4.3 质量技术部负责质量监督管理。 5 一般要求 5.1 检测人员 5.1.1 从事承压设备渗透检测的人员,应按照国家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的相关规定取得检测资格证。 5.1.2 渗透检测人员资格级别分为Ⅰ(初)级、Ⅱ(中)级和Ⅲ(高)级。 5.1.3 取得渗透检测不同资格的人员,按下述规定从事相应工作。

5.1.4 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矫正的近(小数)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且应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5.2 检测工艺文件 5.2.1 工艺规程 表1列出了规程相关因素和非相关因素的具体范围和要求,当相关因素一项或几项发生变化或超出规定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工艺规程。 表1 规程的相关因素和非相关因素 5.2.2 工艺规程验证 采用规程规定的渗透剂材料、检测工艺、镀铬试块对工艺正确性进行验证,并编发报告。当工艺规程重新编制或修订后,需要重新进行验证。 5.2.3 操作指导书 操作指导书:所有检测作业质量活动均应编制操作指导书,并在操作指导书的指导下实施检测作业活动。 1)操作指导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操作指导书编号; b)依据的工艺规程及其版本号; c)检测技术要求:执行标准、检测时机、检测比例、合格级别和检测前的表面准备; d)检测对象:承压设备类别,检测对象的名称、编号、规格尺寸、材质和热处理状态、检测部位(包括检测范围); e)检测设备和器材:名称和规格型号,工作性能检查的项目、时机和性能指标; f)检测工艺与参数; g)检测程序; h)检测示意图; i)数据记录的规定; j)编制者(级别)和审核者(级别); k)编制日期。 2)其内容除满足上述的要求外,至少还应包括: a)渗透检测剂;

GB5097-2005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磁粉和渗透检测中对观察条件的控制。包括对光照度和UV-A辐射照度的最低要求及其测量方法,适用于以肉眼作为主要观测手段的场合。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44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ISO 9712:1999,IDT) GB/T 2900.65 电工术语照明(GB/T 2900.65—2004,IEC 60050-845,IDT) 3 安全提示 应考虑国家和地方的所有有关健康和安全方面的法规。 应尽量减少人暴露在UV-A辐射下。应避免暴露在低于330 nm的UV-A辐射下。应避免暴露在UV-B 和UV-C辐射下(如来自损坏或开裂的滤片)。 4 色对比技术 4.1 光源 检验应在日光或人工照明下进行,不应使用如钠灯等单色光源。 被检表面应均匀照射,应避免闪烁和反射。 4.2 测量 在工作条件下,应使用光照度计测量被检表面处的光照度。光照度计的标称光谱响应按GB/T 2900.65标定。 4.3 要求 被检表面光照度应大于等于500 lx。 5 荧光技术 5.1 紫外辐射源 检验应在标称最大强度值在365 nm处的UV-A辐射源(315 nm至400nm)下进行。 注:UV-A的辐射照度会随使用时间变化,如随灯泡老化,反光罩或滤片的性能变化而变化。非常重要的是降低来自工件上可见背景光或其他UV-A灯及未良好遮掩的其他光源对眼睛的直射。 5.2 测量 在工作条件下,应使用具有图1所示的灵敏度响应的UV-A辐照强度计对被检表面处测量UV-A辐射照度。 测量应在紫外辐射源输出稳定后进行(开启不小于10 min后)。 光照度测量按4.2进行,光照度计上读数应不受UV-A辐射影响。 2005-06-08发布2005-12-01实施

渗透检测方法与验收的要求

渗透检测方法与验收的要求 本标准规定的渗透检测方法是对被检测的工件表面均匀地施加 着色渗透剂,让它渗入到各种表面开口的缺欠中去经过适当的停留时间,然后清除工件表面上所有多余的渗透剂,工件干燥后再施加显像剂。最后用目视检查工件表面,确定是否有显示的痕迹及评定受检工件是否合格。 33渗透检测人员 (1)渗透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实际操作经验对于检测结果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要求从事渗透检测操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具有一定的资格。本条规定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有关技术资格考核机构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2)检测人员的视力和颜色分辨力对于渗透检测评定 结果有重要影响,为此参照ASME规范对渗透检测人员的视 力和颜色分辨力作了规定。为了保证细小显示痕迹不被漏检本条规定了色盲、色弱者也不得参加渗透检测评定工作,并参照JB 4730的 规定,要求渗透检测结果评定者的近距离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 34检测材料34.1渗透检测剂(以下简称检测剂)包括渗透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目前国内生产渗透检测剂的厂家较多,不同厂家的产品使用不同的配方,其检测剂性能存在差异。不同型号的检测剂混用有可能导致检测性能下降或对受检工件造成有害影响,故要求应采用经过批准及鉴定的产品,不同型号的产品不应混淆使用。 如果渗透剂保存温度过高或受阳光直接照射或保存时 间过长,渗透剂的成分或浓度可能发生变化而影响渗透检测的质量。但罐装渗透剂的颜色是否混浊,是否有沉淀等状况 又无法观察到,无法借此判断渗透剂是否变质现象,所以本标准参照JB 4730的有关规定,对每一批新的渗透剂要求从中取出500ml 作为参照样品,在规定的环境中保存起来,以供施工中使用的渗透剂按35.2条的规定作对比试验。 34.4当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检测剂应停止使用: a)渗透剂有明显的混浊或沉淀物、变色,涂敷后难以 清洗; b)显像剂浓度变化,不能在受检工件表面上均匀附着,显像性能不良; c)各种渗透剂用标准试块与参照样品渗透剂进行性能对比试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标准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标准 无损检测是指在不破坏被检测物件的情况下,利用各种无损检测方法和设备对被检测物件进行内部和表面的检测、测量和评定。渗透检测是无损检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用于检测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表面的裂纹、夹杂、气孔等缺陷。为了确保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下面将对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标准包括了检测人员的资质要求。根据国家标准,进行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无损检测资格证书,且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合格方可从事相应的检测工作。这一要求旨在确保检测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标准还规定了检测设备和工艺的要求。在进行渗透检测时,必须选择适当的检测设备和工艺,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例如,在进行渗透检测前,必须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在进行检测时,必须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标准还包括了检测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在进行渗透检测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检测人员和被检测物件的安全。例如,在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渗透检测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化学试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最后,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标准还规定了检测结果的评定标准。在进行渗透检测后,必须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的评定,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记录和报告。评定结果应当客观、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为后续的工程质量评定和安全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总之,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标准对于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检测人员具备足够的资质和技术水

无损检测渗透标准

无损检测渗透标准 无损检测渗透标准是工业领域中一项重要的质量保证手段,它通过非破坏性的方式对材料、部件或产品进行检测,以评估其完整性、性能和可靠性。渗透检测是一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它利用液体的毛细作用,将液体渗透剂引入被检测物体表面,然后通过显像剂将渗透剂吸附到物体表面的缺陷中,形成明显的显示,从而检测出缺陷的存在和大小。 在制定无损检测渗透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被检测物体的材料、尺寸、形状、表面处理方式、缺陷类型和大小等。标准中规定了各种参数,如渗透剂的选择、施加方式、显像剂的类型和使用方法等。这些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无损检测渗透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需要经过充分的实验验证和对比研究。实验数据和统计分析是制定标准的重要依据,可以提供对各种因素影响的深入了解,以及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比较。此外,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协调性,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国际互认和交流。 无损检测渗透标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力能源、轨道交通等各个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渗透检测可以用于检测飞机发动机叶片、涡轮盘等关键部件的缺陷;在石油化工领域,渗透检测可以用于检测管道、阀门等设备的密封性和连接处的缺陷;在电力能源领域,渗透检测可以用于检测变压器、发电机等设备的线圈和绝缘材料的缺陷。 总之,无损检测渗透标准是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质量保证手段之一。通过制定科学、实用的标准,并不断进行实验验证和改进,可以确保渗透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无

损检测渗透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有力的支持。

渗透检测工艺标准

渗透检测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1.1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非多孔性材料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结构件及其他设备的原材料及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 1.2本工艺标准与有关标准、规范、施工技术文件有抵触时,应以有关标准、规范、施工技术文件为准。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标准、规范 2.1.1.1 JB/T4730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2.1.1.2 JB/T6064 《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技术条件》 2.1.1.3 JB/T9213 《无损检测渗透检查A型对比试块》 2.1.1.4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2.1.1.5 施工技术文件要求的其他检测标准 2.1.2 施工技术文件中有关渗透检测的规定 2.1.3 渗透检测方案 渗透检测方案一般包含在安装施工方案中。大型检测项目或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应单独编制渗透检测方案(或包含在无损检测方案中)。渗透检测方案由PT-Ⅱ级或PT-Ⅲ级人员编制,无损检测责任师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2.1.4 渗透检测工艺卡 渗透检测前应编制渗透检测工艺卡。渗透检测工艺卡由PT-Ⅱ级人员编制,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师)审核,现场无损检测技术负责人批准。 2.2 检测作业人员 2.2.1 渗透检测工作应由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考核合格,并取得渗透检测I级或I级以上资格证书的检测人员担任。 2.2.2 Ⅰ级人员应在Ⅱ级或Ⅲ级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渗透检测操作和记录。Ⅱ级或Ⅲ级人员有权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签发检测报告。 2.2.3 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并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2.2.4 检测人员的配备 每个台班应配备PT-Ⅱ级或PT-Ⅲ级人员两名,辅助人员或PT-Ⅰ级人员一名。 2.3 检测设备与器材 2.3.1 渗透探伤剂由渗透剂、清洗剂、显像剂组成。一般情况使用喷罐式渗透检测剂。对同一工件检测时,不同类型的渗透检测剂不得混用。 2.3.2 照度计 照度计用于测量可见光的照度,照度计应至少每年校验一次。

jbt60622018渗透探伤标准

jbt60622018渗透探伤标准JBT6062-2018渗透探伤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适用于金属制品的渗透探伤工作。渗透探伤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通过涂敷渗透剂,让其渗透入材料表面的缺陷中,再通过去除表面多余渗透剂,加入显像剂,并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观察,从而发现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 渗透探伤是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基于材料表面存在的开放性或近表面的缺陷,比如裂纹、毛细孔和气孔等,这些缺陷会在涂敷渗透剂后吸收显像剂并形成缺陷的影像,从而通过观察和评判来判断材料的质量。 JBT6062-2018渗透探伤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范围和引用标准:详细说明了该标准的适用范围,同时引用了其他相关的国家标准,确保在渗透探伤工作中使用合适的相关标准。 2.术语和定义:列举了渗透探伤中常用的术语和定义,确保在使用该标准时,各方对术语的理解是统一的。

3.渗透剂和显像剂:对渗透剂和显像剂的性能和要求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渗透剂的渗透性能、显像剂的显像性能等。 4.渗透表面处理:描述了在进行渗透探伤前对表面进行的处理步骤,以确保渗透剂能够充分渗透进缺陷中。 5.渗透实施程序:详细介绍了渗透探伤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涂敷渗透剂、渗透时间和渗透条件等。 6.渗透剂和显像剂的去除:说明了渗透剂和显像剂的去除方法和要求,以及去除后对材料表面的处理。 7.被测件评判:根据渗透测试结果,对被测试件的缺陷进行评判和分类,并对各种缺陷的处理建议进行了说明。 8.附录:包括一些渗透探伤的实例和示意图,以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JBT6062-2018渗透探伤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提高金属制品质量的检测和监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该标准,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JB4730.5-2005渗透检测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 JB/T 4730.5—2005 代替JB 4730—1994部分 前言 JB/T 4730.1~4730.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射线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 ——第6部分:涡流检测。 本部分为JB/T 4730.1~4730.6—2005的第5部分:渗透检测。本部分主要参照ASME《锅炉压力容器规范》第V卷SE-165《液体渗透检测的标准推荐操作方法》的有关要求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部分与JB 4730—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2. 增加了灵敏度等级分类。 3. 增加了质量控制内容。 4. 增加了在用承压设备的渗透检测;增加了高强钢以及裂纹敏感材料的荧光渗透检测。 5. 增加了渗透基本程序、渗透检测时机等章节。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62)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62)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范宇、邢兆辉、孙殿寿、陈用坚。 1 范围 JB/T 4730的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的液体渗透检测方法以及质量分级。 本部分适用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在制造、安装及使用中产生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fr 473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jbt60622018渗透探伤标准

jbt60622018渗透探伤标准 渗透探伤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无损检测方法,它通过应用 透明性强的渗透剂和图像增强技术来探测和评估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 缺陷。为了确保渗透探伤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其中包括JBT6062-2018标准。 JBT6062-2018标准对渗透探伤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的要求,涵盖 了材料准备、渗透剂应用、渗透剂残留清洗、显像剂应用和评定等方面。在进行渗透探伤之前,必须对被测材料的表面进行充分的清洁和 处理,以保证探测过程中的准确性。标准对材料表面的准备方法作出 了具体规定,包括去除污垢、油脂和氧化物等,同时还要求对材料表 面进行研磨和抛光处理,以消除可能对探测结果产生干扰的因素。 在渗透剂的应用方面,标准要求必须选择与被测材料相容的渗透剂,并对其应用过程进行规范。渗透剂的应用应均匀、连续,并确保其充 满所有可能产生缺陷的表面区域。此外,标准还规定了渗透剂的浸渍 时间、渗透剂的渗透时间以及渗透剂的清除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清除渗透剂残留是渗透探伤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标准对渗透剂 残留的清洗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清洗过程中使用的清洗剂必须与渗 透剂相溶,并能够完全清除渗透剂的残留物。清洗剂的选择和使用应 符合标准的要求,以确保被测材料表面不受损害和污染。标准还规定 了清洗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以及清洗后应进行的干燥处理。

显像剂的应用是评定渗透探伤结果的重要步骤,标准对显像剂的选择和应用进行了规范。显像剂必须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增强性,能够清晰地显示缺陷的位置和形状,以便后续的评定和判读。标准还对显像剂涂覆的均匀性、时间和干燥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要求,以确保显像剂的应用符合标准的要求。 最后,标准还对渗透探伤结果的评定和判读进行了规范。评定时应结合渗透剂和显像剂的应用结果,根据标准所定义的缺陷判据和指标进行评估。评定结构合格与否的标准包括缺陷的尺寸、形状、位置和数量等因素。评定结果还应进行相关记录和报告,以方便后续的跟踪和检查。 总之,JBT6062-2018标准是一份完整而细致的渗透探伤标准,它对渗透探伤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了渗透探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遵守该标准,可以提高渗透探伤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被测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渗透探伤检测规范2011新

上海天合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修订次/版本:0/A TSJ/JW03-19-2011 渗透检测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1年06月20日发布 2011年07月10日实施上海天合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天合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修订次/版本:0/A TSJ/JW03-19-2011 1范围 液体渗透检验方法是一种用于检测非多孔性的金属或其它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有效方法可以用这种方法探测的典型缺陷有:裂缝、裂纹、折迭、冷隔、分层以及气孔。 渗透法的原理是先对被检验的表面施加液体渗透剂,并让它渗入不连续中,然后除去所有多余的渗透剂,干燥零件,再施加一种显像剂。显像剂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吸收剂,将已渗入不连续中的渗透剂吸收出来;二是作为一种本底的衬托,以加强渗透剂迹象的能见度。渗透剂的染色这里选用颜色衬托(在白光下可见到)。 2 器材 选用液体渗透检测类型Ⅱ-着色渗透剂和方法C-作为主要方法的溶剂去除和d溶剂型(非水湿式)显像剂。这个工艺适用于非铁磁性材料以及铁磁性材料。3引用标准 1) ASME Ⅴ卷第6章液体渗透检验 2) ANSI/API Spec7-1 旋转钻柱构件规范 4人员要求 执行检测人员应符合在推荐操作SNT-TC-1A里规定的要求。评估和解释结果的执行检测人员至少持无损检测Ⅱ级资格证书,Ⅰ级人员仅可在Ⅱ级和Ⅲ级人员的监视下才可执行该检测。 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不得有色盲。 5 其它要求 5.1污染物的控制 a)用于检测镍基合金材料的硫含量应不能超过残渣重量的1% b)用于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氯含量不超过残渣重量的1% 5.2表面制备 (a)保持零件的焊接、滚轧、铸造或锻造后的状态,就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如果表面的高低不平,有可能遮蔽某些不能允许的不连续,则可以要求打磨、切削加工或其它方法制备表面。 (b)每次做液体渗透检验之前,需要检验的表面以及相邻的至少为1in(25mm)的区域内当是干燥的,而且不应当有任何可能堵塞表面开口或干扰检验进行的污物、油脂、纤维削、锈皮、焊渣、焊接飞溅物、油、以及其它外来物质。 (c)可以采用典型的清洗剂,有去污剂、有机溶剂、除锈溶剂以及除漆剂等,也可采用除油处理和超声波清洗方法。 5.3制备后的干燥 清洗后,需要检验的表面应采用正常蒸发或适当的强制热空气或冷空气进行干燥。干燥的最少时间间隔,应能保证在施加渗透剂之前使清洗溶剂全部蒸发掉。 6 技术 6.1选用:溶剂去除的渗透工艺。 TSJ/JW03-19-2011

EN 571-1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一般原则

EN 571-1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一般原则 1. 应用范围 本标准定义了渗透测试方法,用来探测诸如裂纹、分层、折叠、气孔和未熔合这些在待测材料表面开口的不规则性。它主要适用于金属材料,但也可在其它材料上执行,只要它们与检测介质不起化学反应,且是非多孔性材料(例如铸件、陶制品等)。 本标准并不作为验收标准,且对于检测设备有特殊用途或要求的单独检测系统的适应性没有作出任何说明。 这里的术语不规则性是在不考虑合格或不合格评估下 使用的。EN 571-2 和EN 571-3 指出了确定和监测渗透检测产品基本特性所采用的方法。 2.引用标准(略) 3.定义(略) 4.安全防护措施 作为渗透检测技术通常要求使用有害易燃和/或易挥发的材料,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应避免皮肤或粘膜长时间或反复接触这些材料。规定工作区域应保持足够的通风,且应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应遵照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来使用渗透检测产品和设备。 当使用UV-A 源时,应确保UV-A 源产生的未过滤辐射不会直接照射操作者的眼睛,不管它是灯的组成部分还是一个

独立的部件,UV-A 过滤器应一直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5.一般原理 5.1 人员 应由胜任的人员来执行或监督该项检测,并且如果有要求的话,应按照EN473 或合同双方认可的系统对人员作出资格认证。 5.2 方法说明 在渗透检测前应先清洗并干燥待测表面,然后将合适的渗透剂施加到检测区,并且让它们渗入到表面的不规则性中,经过一段渗透时间后从表面除去多余的渗透剂,并施加显像剂,显像剂吸收已经进入并保留在不规则性中的渗透剂,使不规则性显示痕迹增强,从而变得清晰可见。 如果要求有补充的无损检验,则应首先执行渗透检测,除非合同双方达成一致不让污染物进入开口的不规则性中;如果在另一种无损检验技术之后采用渗透检测,则应在执行之前仔细清洗表面以清除污染物。 5.3 处理顺序 附录A 中图示说明了一般情况下的操作顺序,检测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 准备和预清洗见8.2 条; b) 施加渗透剂见8.3 条; c) 清除多余的渗透剂见8.4 条;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前言 本标准为新编制企业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参照了压力容器和机械行业的标准,结合本公司 船舶制造中各种试件的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设计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品质保证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编制): 顾秋兵 标检: 徐玉珍 审核:孙嘉钧 本标准由总工程师南大庆批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渗透检测的检验前准备、人员、检验要求和检验过程.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成的船用产品及其零部件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方法和缺陷等级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HB/Z 61—1998 渗透检验 JB/T 6064 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渗透剂 一种能进入到开口于表面的缺陷中去的可见染料溶液。 3。2乳化剂 可使多余渗透剂形成乳化液而易于清洗的液体。 3。3清洗剂

一种能溶解渗透液的挥发性溶剂,用于去除被检工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液. 3。4显象剂 在液体渗透检验中,一种施加在检验面上以加速渗出和增强指示对比度的材料。 3。5渗透时间 在液体渗透检验中,渗透剂与试件表面接触的全部时间,包括施加和流滴的时间。 3.6干燥时间 在液体渗透检验中,使经水洗或经湿显象的受检件干燥所需的时间。 3.7显象时间 液体渗透检验中,施加显象剂和检验零件之间所经过的时间。 4 检测前准备 4。1 探伤剂 4。1.1 探伤剂包括渗透剂(荧光和着色)、乳化剂、清洗剂、显像剂。应具有足够的缺陷检测能力,对被检件无腐蚀作用、对人体无害。 4.1。2 对奥氏体不锈钢制件检测时,每种探伤剂的氯和氟含量之和不得大于1%。 4.1.3 探伤剂的性能要求及其试验方法应符合HB/Z 61中的有关规定,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探伤剂不能混用。 4。2 标准试块 4。2.1 标准试块应符合JB/T 6064的规定。 4.2。2 不锈钢镀铬试块(B型试块)和黄铜镀镍铬定量试块(C型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操作方法和工艺系统灵敏度。使用试块时,应在检测的同时按同样的工艺进行操作,指示应与试块所附照片相同。 4。2。3 试块使用后,要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清洗,清洗后将其置于1:1的丙酮和乙醇溶液中浸渍30分钟,凉干或吹干后置于试块盒内,并放置在干燥处保存。 4.2。4 当发现标准试块有堵塞或灵敏度与原先比较有下降时,应及时更换。 5 人员 5。1 从事渗透检测人员应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并经过技术培训,取得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与其工作相应的资格证书。 5。2 检测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矫正视力不低于1.0,无色盲和色弱。

无损检测--渗透探伤

渗透探伤 §1 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是指不管材料、机器、结构件的特点如何,为了能在不损伤、分离或破坏试验对象的前提下能够知道有无缺陷和其状态或者是对象物的性质、状态、内部构造而进行的全部试验,是一种非破坏性试验。 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应变测定等方法。用哪一种方法,如何运用来进行非破坏性试验,根据非破坏试验的目的而不同,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最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去实施试验。 §2 渗透探伤的目的及特点 渗透探伤试验的目的是将试验体的表面开了口的细微的缺陷扩大之后将其找出来,其特点: 1.可以检查金属和非金属零件或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 2.渗透探伤不受受检零件化学成分、结构、形状及大小的限制。 3.不适用于: a.检查表面是吸收性的零件或材料,例如粉末冶金零件; b.检查因外来因素造成开口被堵塞的缺陷,例如零件经喷丸或喷砂,则 可能堵塞表面缺陷的“开口”。 c.对于会因为试验使用的各种探伤材料而受腐蚀或有其它影响的材料也 不能适用。 非破坏检查使用的试验方法有许多种,渗透探伤作为测试出表面有开口缺陷的试验方法来说是最好的。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手工操作较多,试验结果的可信赖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门实施试验的个人的技术实力,所以这也是对技术熟练程度与经验要求较多的试验方法。

§3 渗透探伤的工作原理 渗透探伤的工作原理:零件表面被施涂含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液后,在毛细管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渗透,渗透液可以渗进表面开口缺陷中;经去除零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和干燥后;再在零件表面施涂吸附介质——显象剂;同样,在毛细管作用下,显象剂将吸附缺陷中的渗透液,使渗透液回渗到显象剂中,并且在覆盖膜中扩大;在一定的光源下(黑光和白光),缺陷处之渗透液痕迹被显示(黄绿色荧光或鲜艳红色),从而探测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 1)毛细管现象 所谓毛细管现象就是在水等液体中插入细玻璃管的话,就会出现液体在玻璃管中上升,管内液面与原液面之间会形成高度差的现象,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 例如,不管是何种材料,表面有缝隙时,将水滴到哪一部分,水就会很快地渗入进去的现象。将水滴到布上,就会很快地渗进去并扩大成圆形的现象,都是毛细吸管现象。间隙越小,液体的粘性越低,这种现象的速度越快。 2)清洗处理(又称除去处理) 所谓清洗处理就是在渗透处理结束的时候,为了将试验体表面粘附的剩余渗透液除去而进行的处理。在溶剂去除型渗透探伤试验的时候,必须从用抹布擦拭开始。用这种方法将表面粘附的大部分渗透液除去,对于表面的凹坑与不平的地方粘附的难以除干净的渗透液,必须将清洗液喷到抹布上,更加细致地将其擦去。 必须注意的是,象这样的溶剂去除型渗透探伤试验的清洗处理中的残留渗透液的清除工作是用抹布擦去,而不是用清洗液去冲洗。 3)渗透处理 所谓渗透处理就是使渗透液渗透到缺陷中去的处理,渗透液不渗透到缺陷中去的话就不成为渗透探伤试验。因此在必要的位置,必须使用够量的渗透液并且为了使渗透液渗透到缺陷中去,必须确保足够的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