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及答案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及答案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及答案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及答案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姓名: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46.0分)

1.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

是()

A. 长江水的灌溉

B. 雨热同期且地势平坦

C. 纬度位置好

D. 地势平坦

2.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 ( )

A. 中国大陆

B. 美国

C. 英国

D. 澳门

3.按照湘江从上游至下游的顺序,三个城市排列正

确的是()

A. 长沙、株洲、湘潭

B. 长沙、湘潭、株洲

C. 株洲、湘潭、长沙

D. 湘潭、株洲、长沙

4.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转移到了内陆省份

B. 正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 农产品出口创汇少

D. 深圳、珠海、汕头都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特区

5.下列关于图所示区域工业、城市密集原因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A. 地理位置优

越,处于沿江与沿

海的结合部,交通

条件得天独厚

B. 资源丰富、能

源充足

C. 人才、信息等

优势明显D. 历史上经济就发达

6.下列各组城市中,均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

A. 广州、佛山、东芜、珠海

B. 广州、株洲、湛江、汕头

C. 广州、南宁、南昌、厦门

D. 广州、深圳、海口、三亚

7.香港地形主要是( )

A. 平原、丘陵

B. 低山、丘陵

C. 低山、盆地

D. 平原、盆地

8.香港与祖国内地在发展经济中优势互补、互惠互

利,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祖国大陆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低廉

B. 香港具备丰富的人才和管理经验

C. 祖国大陆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D. 祖国大陆资金丰富,技术力量雄厚

9.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

A. 电子工业

B. 纺织工业

C. 旅游博彩业

D. 玩具制造

10.下列关于香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珠江东侧②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组

③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水域,是世界上最优

良的天然海港之一

④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运输中心和金融中心之一.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11.港珠澳大

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大挢,大挢主航道位置采用隧道形式,确保不影响前往广州和深圳港口船只的通行往来.据此读图,回答.

与澳门毗邻的经济特区是()

A. 珠海

B. 深圳

C. 厦门

D. 广州

12.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不正确的是()

A. 地势低平、气候湿润

B. 其核心城市上海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

C. 其北翼的中心城市是杭州

D.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之称

13.西气东输工程能减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哪一种环

境问题()

A. 水资源污染

B. 水土流失

C. 酸雨污染

D. 汽车尾气污染

14.图中虚线范围内的

行政区是( )

A. 广东省

B. 海南

省C. 澳门特别行

政区

D. 香港特别行政区

15.有关长江三角洲区域概括不正确的是()

A. 其核心城市上海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

B. 本区湖泊星罗,河网密布,是我国“鱼米之乡”

C. 本区工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 本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

16.港

接香港、澳门和珠海,对促进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地

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读图,完成.

大桥修建海底隧道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节约建设成本

B. 降低技术难度

C. 保持区域内的

通航能力D. 促进港澳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读下面的“我国长江三角

洲图”,回答。

17.下列景点不在图示区

域的是()

A. 杭州西湖

B. 颐和园

C. 古镇周庄

D. 拙政园

18.图中的湖泊是()

A. 太湖

B. 洞庭湖

C. 鄱阳湖

D. 洪泽湖

19.目前,香港的许多工业已转移到祖国内地,其主

要原因是()

A. 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B. 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C. 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资源有

限D. 祖国内地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20.关于港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澳门位于珠江口东侧

B. 香港的经济支柱是博彩旅游业

C. 紫荆花是澳门的区花

D. 香港地狭人稠,采取了“上天”、“下海”的方

式扩展城市建设用地

21.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计算机软件基

地,选择厂址时应优先考虑( )

①临近原料产地②靠近市场

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④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读甲、乙两图,完成。

22.甲、乙两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甲地相

比,乙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A. 煤、铁等矿产分布集中

B. 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 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D. 高等院校众

多,工业基础好

23.甲、乙两区域:

A. 都位于河口三角洲上,地势低平,都是热带季风气

候。B. 主要依靠外来的农民工发展地方经济。

C. 甲区域进入雨季较早,受台风的影响较大。

D. 乙区域是我国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区,产口主要

供应国际市场。

24.读下图,完成.香港和澳门均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

其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A. 位于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邻

B. 人多地狭

C. 均为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D. 经济支柱都

是博彩、旅游业

25. 与乙相比,甲所示区域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A. 煤、铁等矿产分布集中

B. 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 毗邻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D. 高等院校众

多,科技力量雄厚

读中国部分地区经

济区和城市带分布

图,完成25~27题。

26.江西省矿产资源的优势是

A. 有色金属地位突出

B. 以“锑都”、“煤海”著称

C. 油气资源分布广

D. 多富铁矿

27.关于乙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心城市是南昌

B. 有著名风景区武陵源

C. 京沪高铁纵贯

D. 地处湖南省的东部

28.制约“珠三角”和“长三角”社会经济发展主要

的自然因素是

A. 能源短缺

B. 河网密集

C. 水旱灾害

D. 临江面海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读中国四大区域图,完成下面各题。

29.下列关于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三江源地区——中华水塔

B. 乙——长江三角洲——鱼米之乡

C. 丙——黄土高原——白山黑水

D. 丁—---港澳——---东方之珠

30.下列区域主要问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甲—水污染

B. 乙—草地退化

C. 丙—水土流失

D. 丁—火山地震多发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31.(6分)读“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铁路干线:B C

(2)省会城市:⑦⑧

(3)核电站:⑨⑩

32.读珠江口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香港气温降雨量分配图上分析,该地属

于气候。

(2)A地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模式被称为

“”,与内地相比A地的

优势条件是,B地的主导产业

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香港交通旅游业发达,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成为东西文化的荟萃之地

B澳门的面积不断变大是因为珠江口泥沙淤积和填海造陆双重因素造成的

C港澳跨海大桥的建成,加强了俩地的联系,促进了俩地的发展与合作

D内地有丰富的资源,应将香港建成大型的重工业基地

四、连线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3.地理探究: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和长江三角洲

地区地理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填图

中字母);图中数码①代表的铁路线名称

是。

(2)该地区发展了水稻种植和淡水养殖,符合发展农业要“”的原则。城郊地区积极发展

菜、肉、蛋、奶等生产,主要考虑的社会经济条

件是。

(3)请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说明该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4.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

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

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

城市最密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

图”“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和“甲

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

(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灌溉

______________,同时为对外联系提供了便利的

_________________交通。

(2)图中甲___________(城市名称)是长江三

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

__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3)借助本区域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

江三角洲的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

活在同一个城市,这种现象叫

“______________”。

(4)欣赏

下列旅游

景观图,

指出位于

长江三角

洲的

是。

(5)说说长江三角洲称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

件。(至少三点)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170.0分)

35.读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

城市:①_______

经济特区:④_________

特别行政区:③________

(2)该地区与特别行政区⑤形成

“___________”的经济模式

(3)珠江三角洲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紧邻港澳,

很多地方是著名的“_______”,有利于引进大量

资金和技术,大力发展“__________”型经济。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A 香港和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香港和内

地的优势互补,香港在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

已经成为内地经济走向世界、世界经济走进中国

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必将为祖国内地的现代化建

设做出重要贡献。

材料B 内地在香港转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图

(1)根据图示B,1970年,内地在香港的转出口

比重为。2000年与1980年比较,内地在香港

转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转进口增加了,转出

口增加了。至2000年,香港转进口、转出口

比重都呈趋势。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内地

与香港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强或弱)。

(2)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转

出口贸易增长幅度最大的时间段是,这主

要得益于政策。

(3)分析香港与祖国内地在经济发展中各自有哪

些优势?(香港和内地的优势各自至少3点)37.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铁路线:C________,

城市:D________。

(2)B地区是________其与内地的经济合作,优

势互补,互惠互利,它可为内地提供:________。

(3)图示地区农业发达。棉花、甘蔗、甜菜和水

稻等农作物中,适宜在该地区种植的是________。

38.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以________(地形)为主,属于

________(气候类型)。

(2)城市:A.________,B.________(我国最大

的城市),C.________,在E________修建了跨海

大桥。

(3)铁路干线:D.________。

(4)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湖密布,被称为

“________”。

(5)试分析该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9.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

洲的富庶.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

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

达、城市最密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据报道,2005~2020年长江三角洲各城市

间将建设5条城际轨道交通线,形成沪宁杭“1至

2小时快速交通圈”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地理位置优越,“江”是指 ,其发达的干支流水运,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海”是指

,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

(2)杭州的小丽说杭州多了一个“外滩”,上海的小明说上海多了一个“西湖”,长三角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这种现象叫“ ”,这种生活方式依赖的条件

是 。 (3)备受关注的京沪高铁长1318千米,而桥梁有247座,总长超过1059

千米,占了全线长度的80%,全线优先采用这种“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 (填字母)

①方便地面车辆和行人出行 ②路基稳,运行安全 ③节约土地资源 ④适应沿线地区的河网密布的状况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40. 读下图,完成下列有关港澳地区的问题。

(1)香港北邻② ________经济特区,澳门北临③________经济特区。

(2)香港是 ________中心、运输中心、________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________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澳门重要的经济支柱。

(3)港澳地区地狭人稠,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经济,扩展城市用地的两种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香港在与内地的经济合作中,为祖国内地提供的是丰富的 ________、________、人才和________,内地为香港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5)填写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城市),④________岛,⑤________半岛,⑥_______铁路线,⑦______海。

41.读香港澳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3分)

(1)图甲澳门主要由A 、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图乙中铁路线D

名称。(1分)

(2)试写出两个澳门著名的旅游景点

、。(1分)

(3)香港降水丰沛,为什么水资源会极度匮乏?

(1分)

42.读“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方框内填上深圳和珠海经济特区。

(2)水域A________;特别行政区B________;铁

路线C________线、D________线。

(3)特别行政区B由________半岛、________岛和

________岛组成。

43.(三)读港、澳地区略图回答(每空2分,共10

分)

(1)铁路:⑥

(2)经济特区:③⑤

(3)②是特别行政区,市区环境幽雅、绮丽

纤巧,素有“”之称。

44.对比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

列问题。

(1)人们常用“”来形容东

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东北地区的耕地类型是以______为主,粮

食作物主要是______。

(3)东北地区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成为我

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但是近年来为了改变东北地

区工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国家提出战略。

(4)比较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下表。地区气候

类型

植被类型熟制

东北地区①温带落叶

阔叶林

长江三角洲

地区

②③一年两熟

(5)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是。

(6)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

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

4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开门

迎客,并举办为期数日的盛大开幕庆典,在北京

生活的刘洋同学决定暑假去上海旅

游.

(1)下面关于上海的描述中,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双项选择)

A .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和金融中心B.是我国政

治、文化中心

C.水陆交通便利,能源资源丰富D.经济发达,对周边地区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2)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如图1所示,上海最冷月气温为℃,全年有个月降水量超过100mm,气候特点是:夏季,冬季.根据上海夏季气候特点,你认为刘洋出行前应该准

备好哪些物品?(写出两种以上)

(3)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

一城市,我们将其称之为“效应”,便利快

捷的交通给旅游提供了方便,刘洋打算顺便到上

海周边地区游玩,请你帮刘洋提供上海周边地区

的一些著名景点(写出两

个)、.

46.读我国两大著名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A是_____________三角洲;图B是

_____________三角洲。(2分)

(2)图A地区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是

_______________;图B地区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

是_______________。(2分)

(3)简要回答图A三角洲地区没有形成大港口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47.下图为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________省的东南部,濒

临________海,是我国以________为主的工业基

地。

(2)泛珠三角地区包括我国________地区的九省两

区,其中的两区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填简

称)。

(3)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是指将各省区的优势整

合,形成经济发展的合力。云南省在区域合作中

定位于建立泛珠三角地区与东南亚、南亚地区经

济和文化交流的大平台。请问在泛珠三角区域合

作中,江西省又可做怎样的定位呢?

48.读“台湾省示意图”(图一)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示意图”(图二),回答相关问题。

(1)两个地区发展经济具有共同的优势:南临

________,海上交通便利。两个地区都有一条特

殊纬线________穿过,热量充足,都有________、________季风气候。

(2)台湾西部平原土壤肥沃,盛产水稻,有________

之称。西隔台湾海峡与________省相望。

(3)图二中城市A是________;B是特别行政区

________。

(4)台湾省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形成________

型经济。

(5)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形成了

________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4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省级行政区)

③(经济特区)

⑤(省级行政区)

⑵在①地扩展城市建设用地方式中,“上天”是

指,“下海”是指。

⑶②地区主要的经济支柱是。

50.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台湾岛图”回答下列问

题.(8分)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铁路

线C ,城市:F .

(2)B地区与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

互利,它可为内地提供:.

(3)宝岛台湾具有丰富的物产资源,请你从气候

和地形两方面,简要分析台湾岛发展粮食生产的

有利条件..

(4)近几年到台湾旅游的大陆游客越来越多,你

知道台湾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吗?(请任意写

出2处).

(5)台湾树种丰富,有“森林之海”之称,其影

响因素是:.

51.读珠江三角洲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表示京九线的是,

③所在海域的名称是。

(2)图中与深圳相邻的特别行政区是,

与珠海相邻的特别行政区是;我国对特别

行政区开创性的实行__________政策。

(3)广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填方向),珠海

位于珠江口以________(填方向),广东省简称是

__________。

(4)写出图中A点的经纬度:经度

__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____。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46.0分)

1. 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

原因是()

A. 长江水的灌溉

B. 雨热同期且地势平坦

C. 纬度位置好

D. 地势平坦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

江沿江地带,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等情况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长江三角洲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雨热同期适宜于农业发展,尤其是水稻的生长,再加上地势平坦,河湖众多,有利于淡水鱼的生长,形成了“鱼米之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 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 )

A. 中国大陆

B. 美国

C. 英国

D. 澳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香港的知识,掌握香港经济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香港人多地狭,工业多属加工工业,以出口外销为主;对外贸易,特别是转口贸易是本地经济的重要支柱。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中国大陆。故选A。

3. 按照湘江从上游至下游的顺序,三个城市排列正确的是()

A. 长沙、株洲、湘潭

B. 长沙、湘潭、株洲

C. 株洲、湘潭、长沙

D. 湘潭、株洲、长沙

【答案】C

【解析】湘江自南向北流注入洞庭湖,沿湘江从上游到下游排列的城市是株洲、湘潭、长沙.

4. 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转移到了内陆省份

B. 正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 农产品出口创汇少

D. 深圳、珠海、汕头都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特区【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进入21世纪面临着经济的升级转型,所以一些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的工业企业向经济落后地区转移;所以A说法正确,B选项错误;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紧跟市场,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型现代农业,因此C选项错误;珠江三角洲区内有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汕头不位于珠江三角洲,所以D选项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5. 下列关于图所示区域工业、城市密集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沿江与沿海的结合部,交通条件得天独厚

B. 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C. 人才、信息等优势明显

D. 历史上经济就发达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地形、经济等,熟记课本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冲积形成的,地形以平原为主,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与长江的汇合处,地理位置优越,该地区经济发达,该地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是资源和能源缺乏。根据题意,故选B。

6. 下列各组城市中,均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 广州、佛山、东芜、珠海 B. 广州、株洲、湛江、汕头

C. 广州、南宁、南昌、厦门

D. 广州、深圳、海口、三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城市。

A.广州、佛山、东莞、珠海都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故符合题意;

B.株洲位于湖南省,汕头和湛江位于广东省,但不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故不符合题意;

C.南宁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昌位于江西省,厦门位于福建省,故不符合题意;

D.海口和三亚位于海南省,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香港地形主要是()

A. 平原、丘陵

B. 低山、丘陵

C. 低山、盆地

D. 平原、盆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香港的相关知识,香港位于我国的东南地区,主要的地形是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较小.故选:B.

8. 香港与祖国内地在发展经济中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祖国大陆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低廉

B. 香港具备丰富的人才和管理经验

C. 祖国大陆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D. 祖国大陆资金丰富,技术力量雄厚

【答案】D

【解析】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而香港则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目前,香港80%以上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80%以上的工业已转移到祖国内地。D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9. 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A. 电子工业

B. 纺织工业

C. 旅游博彩业

D. 玩具制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澳门经济特征。

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建筑业等,其中,重要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故选C。

10. 下列关于香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珠江东侧

②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组成

③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水域,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天然海港之一

④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运输中心和金融中心之一.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香港的地理位置、组成及城市特征。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下)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2.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3.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4.理解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2.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难点 1.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2.理解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填图,讨论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秦岭——淮河一线,四大地理区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外国友人到中国旅行,他乘飞机从中国的北方飞到南方,从东部到西部转了一圈。有人问他对中国有什么印象,他说:“我看到了黄色中国、白色中国和绿色中国。”这些不同的颜色各指哪些地方? 学生翻开中国地形图,分别找出上述地区,试说出主要区别,引出地理区域的划分。 二.秦岭——淮河一线 1.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 看图A,找出下列地理事物:秦岭、淮河、长江、黄河、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教师画出区域空白图,抽学生在图上填出上述名称。理解、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

2.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1)认识秦岭,看图B,结合文字说明,记住秦岭的基本情况。 2)认识淮河,看图C,结合文字说明,了解淮河的基本情况。 3)读图D,找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降水和气温有什么不同。 明确:降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是半湿润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是湿润地区。(结合课文,分析原因)气温,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寒冷,河流要封冻;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季温暖,河流不封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3.列表比较,进一步理解、记住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侧的自然差异 三.四大地理区域 1.看图L,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教师画出四大区域划分空白图,抽学生填出我国的四大区域。 2)看图H——P,将图示的景观图填在相应的位置。 四.作业 复习本节知识,预习下节内容。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一、北方、南方地区 二、西北、青藏地区 三、北京 1、地位: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

2、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40°N,116°E); (2)地理区域位置: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华北地区); (3)地形区及行政区域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西北经河北省出居庸关进入内蒙古高原,东北经河北省出山海关进入东北平原,向东经天津达渤海,距渤海仅150千米,向南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向西经河北省出太行山进入黄土高原。 3、气候: (1)处于暖温带; (2)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夏季高温湿润,冬季寒冷干旱。 4、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1)北京市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许多新区和卫星城; (2)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同时兴建地铁、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中华世纪坛以及一些高级旅游饭店和住宅小区等现代建筑; (3)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建设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以及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城市快速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关村是我国最早的高科技园区。 三个特别行政区: 四、香港 五、澳门

六、台湾省 1、位置: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弯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2、台湾自然地理: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最高山是玉山,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最长河是浊水溪,最大湖是日月潭,气侯是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侯,温暖湿润。 3、资源: (1)台湾岛是美丽而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2)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之称; (3)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森林之海”的美誉,樟树世界闻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4)旅游资源:我国东部最高峰玉山,日月潭等; (5)台湾岛其他的美称:“东南盐库(海上盐仓)”。 4、经济: (1)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产品以工业产品为主。有利因素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海岛多港口;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2)台湾最大的城市和省会是台北,最大的海港是高雄港,台湾的城市分布在西部。 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地位和位置: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邻国最多的省区。省会是乌鲁木齐。是一个以维吾尔、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2、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它们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 3、气候特征: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为温带大陆性气侯。这里有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4、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1)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众多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2)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热量充足和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如西红柿、石榴和枸杞),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

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的生活与区域有关,我们经常听说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用语。 (提问)什么是区域?区域是如何划分的?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概念: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和可量度的实体;区域内自然、社会等要素间相互联系,使区域保持一定的相似特征 2、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级别、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 (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的级别有高有低,划分的指标也不尽相同 3、划分指标 单一指标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某一方面。 综合指标多种要素, 思考:经济区域、社会区域、文化区域的划分是依据什么进行的? 经济条件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等社会条件政治、文化、交通、人口、民族与宗教等 自然区域的划分是依据自然特征的差异来进行的?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 4、区域差异: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5、区域研究的重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 6、区域研究的意义:为选择区域的发展方向、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提供依据。(第一课时)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一)区域差异比较 区域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往往表现出相互渗透的过渡性特征。区域之

间的差异显著,但区域内部则表现出相对一致和相似的地理特征。 1、差异产生的原因: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 2、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名称地形,气候、 分区东部季风区 非季风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青藏高寒区 内部相对一致性。 3、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与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比较接近。青藏高寒区东部选取了3000米等高线作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青藏高寒地区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4、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比较: 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东部季风区,从低纬到高纬,都以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为主。濒临海洋,降水丰富,植被茂盛,河湖众多,种植业发达。地处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和盆地为主。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第 1 课时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1、我国有哪些不同的地理区域? 2、我国可划分哪四大地理区域? 3、尝试划分不同的地理区域。 重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界限。 (二)导入新课: 寒假期间哪些同学去过别的地方,从地理的角度按照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两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其他同学总结他去的地方与自己的家乡有何不同? 通过第一个活动设计,学生的兴趣高涨,顺理成章就引入《中国地理差异》的教学,既然存在差异,自然就会划分出一个个的区域,请你回忆上学期学习过的区域划分,列出来说一说: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五带、地形区、工业区、温度带、干湿地区等的划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三)自学指导(出示投影) 请大家认真自读课本P2-3,思考下列问题,约10分钟后同桌或前后桌学生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比谁自学能力强,自学效率高。 1.请你用简短的文字描述你的家乡所在的地理区域。 (在长江中游南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鱼米之乡”的美称。) 2.读P3图5.2:说明划分区域的理由? 山区——海拔在500米以上,颜色、等高线密;——林区。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平坦。——农耕区(农作物分布)。 3.读P4图5.4:说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界限。 四大区域的名称位置范围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 以北,东临黄、渤海季风区的北部,一月00C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以南,以东, 东南部临、海季风区的部,一月等温线,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 山—阿尔金山以北非季风区,西北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 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课堂活动 1.读P5图5.5:请你说出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它与四大地理区域的

1中国区域地理定位练习(教师版)

南丹高中2012届高三地理复习资料 考纲要求: 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①地理位置。②国土构成。③行政区划。 2.中国的民族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3.中国的地形①地形的总体特征。②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③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④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4.中国的气候①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②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③气候的主要特征。④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5.中国的河流和湖泊①外流区和内流区。②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③湖泊的分布。 ④主要湖泊。⑤长江、黄河、珠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⑥京杭运河概况。 6.中国的区域差异①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②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 ③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北方地区①地理位置和范围。②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③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④主要城市。 8.南方地区①地理位置和范围。②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③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④主要城市。 9.西北地区①地理位置和范围。②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 ③主要矿产地。④主要城市。 10.青藏地区①地理位置和范围。②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 ③能源和矿产资源。④主要城市。 11.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①地理位置和范围。②经济发展的特点。③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12.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 ①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②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③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⑤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⑥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 ⑦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⑧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⑨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 ⑩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 考向分析: 以我国某区域图为背景,综合考查区域内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特征及对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评价。 知识模块: 1、中国地理定位练习 2、中国的地形 3、中国的气候 4、中国的河流、湖泊 5、中国的资源 6、中国的农业 7、中国的工业 8、中国的交通 9、国土整治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1 成本学说成本学说是运用生产成本的比较来解释国际分工的一种理论。这里,主要介绍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这样,如果各个国家都能够利用优势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部门,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使各国的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正确的分配和最有效的利用。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用成本最低的产品去进行自由贸易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商品,从而比它们各自都去生产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更能增加国民财富。因此,他主张国际分工的原则是,就某种商品而言,如果别的国家生产的成本比本国低,那么该国就不要生产这种商品;输出本国绝对成本低的商品去换来货币,然后购买别国生产的廉价商品,就会更经济、合理。斯密的学说最早成为扩大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不难发现,根据他的观点,如果一个国家与其它国家相比,在商品生产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这显然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实际相矛盾。 比较成本学说是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国家间不能完全自由地流动和转移,所以,不应该以绝对成本的大小来作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则,而是要依据比较成本来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如果有两个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而相互获得利益。因为,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如何,都有其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也能从中发现相对优势。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国应该把资本和劳动用于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部门,生产本国最有利的产品,利用国际分工和贸易完成相互之间的互补,从而在使用和消耗等量资源的情况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要素禀赋学说要素禀赋学说是由赫克歇尔(E.Heckscher)和俄林(B.C.Ohlin)提出的。1919年,赫克歇尔就提出了要素禀赋的有关论点。在此基础上,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提出了要素禀赋学说。所以,后人也把要素禀赋学说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或H-O 学说。 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一般地,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利息率水平相对低于工资水平。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水平相对低于利息率水平。所以,如果各个国家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也就是说,资本丰富的国家可以较便宜地生产需要大量资本的资本密集型商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则可以较便宜地生产需要大量劳动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它们就能够出口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进口使用昂贵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又满足了相互的需求。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从而更有

4、中国区域定位及其地理特征

4、中国区域定位及其地理特征 1、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 ) A.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 B.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 C.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 D.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 2.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结合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气候因素判断其原因最可能是①地( ) A.光照更强 B.土壤的水分更好 C.坡度更缓 D.植被覆盖率更高 2、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所示河流( ) A.冬季有结冰期

B.以雨水补给为主 C.年径流量小 D.汛期短 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科技发达 ②水电廉价 ③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④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18年8月,取材于此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开播。塞罕坝位于滦河的发源地。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土地退化严重。新中国成立后,三代造林人让贫瘠的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塞罕坝植树造林适宜的树种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 B.热带季雨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阔混交林 2.林场建立之初,塞罕坝造林成活率不到8%的自然原因有( ) ①地处高原、山地,海拔高,热量不足 ②地处季风区边缘,降水少 ③靠近冬季风源地,易受风沙危害

④野生动物数量多,破坏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下图为我国某省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调查发现,图示区域的古长城损毁严重,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强 B.流水侵蚀作用强 C.地震频繁导致破坏 D.农民耕作活动的破坏 2.下列说法属于图示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的是( ) ①资源贫乏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水资源短缺 ④交通落后 ⑤劳动力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5、下图为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区域分工与协作

区域分工与协作 一、经济联合与协作工作存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融入世界经济,经济联合与协作工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1.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决定了经协工作的长期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社会化大生产实际上就是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佳组合。这种有效配置和组合的过程就是形成新的生产力的过程。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小到一个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都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和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要素和资源配置的结果,直接决定着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别是我国资源分布落差大,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通过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实现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这个配置和组合的过程是靠人来实现的,而且是靠众多的人来实现的,这些人组成的组织称为合作组织或经协组织。因此,只要有人类存在,有生产过程,就会有要素和资源的配置和组合过程,这个过程的必要性和长期性,也就决定了经济协作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经协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经济已打破了原有的国界,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我国经济将在更高程度和更大范围内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必然使经济主体间的协作也超出国界,实现国内协作与国际合作的进一步融合与互补。同时,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些都为经协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着眼于国内外统一的大市场,按照“以内促外、以外促内”的原则,坚持对内经济协作与对外经济合作相结合,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综合竞争力。 3.扩大内需的方针,为经协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将有力地拉动经济增长,也为扩大对内开放和开展经济联合与协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扩大内需与扩大对内开放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做的都是开拓国内市场这篇大文章。扩大内需是由国家注入资金,拉动需求,资金投入是纵向的,对内开放是省市间的联合与协作,是横向的,纵向投入越大,横向工作内容越多,扩大对内开放就会有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4.经协工作自身的职能,决定了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经协机构作为综合职能部门,既没有项目审批权,也没有资金调拨权和行政执法权,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作用,主要应从四个方面搞好协调和服务:一是综合服务。以市场导率团出访为契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组织、引导有关部门和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搞好合作。二是协调服务。发挥经协职能,积极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帮助协调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三是信息服务。发挥经协网络作用,为党政领导机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天津经协办每年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信息5500多条,采纳1800多条。四是政策服务。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先后制定了《天津市鼓励外地在津投资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内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进一步优化对内开放环境为外地投资服务试行办法》等,经市政府批转全市执行。 上述四个方面充分说明了经协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和长期性,那么,为什么理论上必要,干起来需要,而在机构改革中,经协部门总是作为最先考虑的精简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部门设置上存在“唯上”思想,更多的是考虑有没有上级对口部门,而很少考虑客观实际需要。而天津是从客观实际需要出发的。二是经协部门作为协调服务的综合职能部门,是专业部门不能替代的,而当前往往存在着综合与专业混淆

浙江省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四 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专题强化训练

专题十四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 专题强化训练 下面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1~3题。 1.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 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 2.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 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3.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 )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 ②暖温带和中温带界线 ③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界线 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界线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解析:第1题,甲、丙分别是我国黑龙江省附近和山东地区。山东位于沿海,黑龙江距海也不远;山东纬度位置显著低于黑龙江,受夏季风影响更大,降水和热量条件都较黑龙江充足。第2题,三个地区都位于季风气候区,故A正确。只有黑龙江地广人稀,B错;春小麦和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山东是暖温带,C错;只有黑龙江分布有黑土,D错。第3题,乙区域中的山脉是贺兰山,①③正确。贺兰山位于中温带内部,②错误;④对应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答案:1.B 2.A 3.D (全国卷Ⅲ)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4~6题。

4.已不再是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 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 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 5.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 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 6.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珠江下游区稻谷供需结余为-655~-150万t,供不应求,已不再是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第5题,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人均耕地多,粮食产量丰富,稻谷供需盈余。黑龙江省的劳动力较安徽省少,复种指数较安徽省低,淡水资源不如安徽省丰富。第6题,水稻是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南方水稻产区产量减少;南方地区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需要从北方调运大米,造成稻谷运输成本上升。 答案:4.C 5.A 6.B 下表为2016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指对数据进行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和服务为主的相关产业)指数排名前10名的省市。完成7~8题。 省(市) 产业指数省(市) 产业指数 北京78.22 广东74.72 上海69.14 江苏66.13 浙江64.48 山东60.12 贵州57.73 重庆54.65

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 一、区域分工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一)区域分工的内涵和实质 1.分工的内涵 分工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或者说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的行为方式,是指将原来由一个经济活动或一个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操作分解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行为主体承担。分工和专业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专业化则指的是一个人或组织减少其生产活动中的不同职能的操作的种类;或者说,将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专业化和分工越是发展,一个人或组织的生产活动越集中于更少的不同职能操作上。通常意义的分工与专业化,往往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程度或状态;二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趋向或过程。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分工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因素,而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在生产领域中的集中反映。斯密在论述分工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揭示了分工对于促进发明创造、扩大交易规模与市场范围、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分工的深化不仅促进了生产制度的创新,而且推动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来收益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 马克思将分工分为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内分工。企业内分工是指在企业这样一个组织内的个人之间的分工。社会内分工是指在一个社会内,微观经济单位之间形成的分工与专业化。马克思在对这两者进行区别的大量分析中,十分深刻地揭示了分工的制度内涵。首先,分工不仅是单个企业的生产组织制度,而且是整个经济活动的生产组织制度。其次,分工不是没有历史背景的生产要素组织,而是以特定的经济制度,尤其是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前提的,是所有制在具体生产组织上的反映。最后,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有统一的一面,但也有冲突的一面,即企业内部分工的有组织有比例与市场经济下社会分工的无组织无规则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而这个矛盾正是私有制市场经济中必然存在的根本矛盾在分工制度上的集中体现。 自给自足、局部分工和完全分工,并用图形对分工及其演进作了直观的示意。如图3-1所示。 (a)自给自足(b)部分分工(c)专业化分工 分工的演进。杨小凯认为随着交易费用发生改变,有关分工与专业化的决策可能会发生连

区域和区域差异

区域和区域差异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教学目 标 1、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初步掌握比较区域的 差异的基本方法,增强归纳探究能力的培养。 2、以我国的区域差 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出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讨区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3、了解东部季风区南方和北方的差异,体会人地关 系协调统一。增强因地制宜的思想。 4、了解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掌握分析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思想,增强实现我国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社会责任感。重点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并探讨其原因,难点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归纳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类比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引入)我们的生活与区域有关,我们经常听说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用语。(提问)什么是区域?区域是如何划分的?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概念: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和可量度的实体;区域内自然、社会等要素间相互联系,使区域保持一定的相似特征 2、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级别、界线(2)有明确的区位(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的级别有高有低,划分的指标也 不尽相同 3、划分指标单一指标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某一方面。综合指标多种要素,思考:经济区域、社会区域、文化区域的划分是依据什么进行的?经济条件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等社会条件政治、文化、交通、人口、 民族与宗教等 自然区域的划分是依据自然特征的差异来进行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 4、区域差异: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5、区域研究的重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 6、区域研究的意义:为选择区域的发展方向、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提供依据。 (第一课时)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一)区域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2

八(下)地理第一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练习题1 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0o C ________ 河流封冻状况________ 不封冻 年降水量<800毫米________ 植被类型_________________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_、玉米________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茶叶、油桐主要运输方式____________ 公路、铁路、水运 1、AB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该线是() A.青藏高原边缘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D.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下图中能反映丙.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3、读右图,图中秦岭-淮河线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不.属于该线的是()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 B.1月份0o C等温线 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旱地、水田分界线 4、下列数据中,有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A. 5o C B. 8o C C. -4o C D. 16o C 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限的划分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A.纬度位置 B.夏季风的影响 C.地形地势 D.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6、下列各省级行政区中,位于秦岭-淮河 线以北的是() 7、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 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地势 8.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上所显示的地理景 点,两处景点所在地理区域分别是()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青藏地 区C.西北地区、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青 藏地区 9.下列山脉不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巫山 B.南岭 C.武夷山D.太行山 10.导致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产生很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区域和区域差异教学案 第一课时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教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区域的概念及特点。 2.结合图示,理解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利用景观图,学会分析比较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特点及其人类活动的差异。 ●教学重点 理解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利用景观图,学会分析比较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特点及其人类活动的差异。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利用景观图,学会分析比较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特点及其人类活动的差异。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述法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本节课是必修三的开篇之作,意在为日后各种类型区域的学习做以基础铺垫. 自主研习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是一个的实体。作为一个实体,区域包含、、方面的许多要素,一个区域内各 要素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外部形态特征相似。 2.区域划分的指标有、和等某一方面的,也有 性的。相应的区域有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 3.区域差异指。 4.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主要是比较区域发展的、,从而为选择 、调整和提供依据。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5.决定区域差异的基本自然因素是和,自然区域的标志是 和。 6.中国自然区域差异的突出表现,就是、和这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7.三大自然区地理特征表

8.不同区域的人类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表现出相应的差异性: 思考:为什么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教材知识梳理探究 探: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及地域差异表现和成因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 由于受纬度位置(热量)、海陆分布(降水)和海拔高度(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的自然环境整体特征产生了差异。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具体如下所示: 2.地域差异的表现及成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7章比较区域差异 第一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填空题 1.从自然环境分异上看,中国分为、和三大自然区。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河流)一致。3.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 4.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5.西北地区分布在我国西北的,地形多为和,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由于降水少,屋顶一般建的比较。 6.北方地区分布在秦淮以北的,地形多为和,耕地以为主,是我国、、杂粮的主要产区。 7.南方地区分布在秦淮以南的季风区,地形多为和,耕地以为主,是我国、、的主要产区。 8.青藏地区主要分布于上,地形多为和,地势高,以等高寒畜牧业为主,少数地方可发展等高寒农业及林业。 二、选择题 9.下列各组区域是描述自然区域的一组是() A.城市、乡村、农田、林地 B.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青藏高原 C.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 D.福建、广东、湖南、河北 10.下列区域属于不同级别的,并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A.省(自治区)、市(直辖市)、县(自治县、市) B.温带、亚热带、热带 C.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 D.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1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划分与下列地理要求有关的是()

A.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大于或小于10℃有关 B.与能否被夏季风影响有关 C.与地形海拔高度是否高于3 000米有关 D.与年降水量大于或小于800毫米有关 12.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是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它们是我国1月平均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C.它们是热带地区与温带地区的分界线 D.它们是我国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13.根据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下列几组自然事项属于南方地区的是()A.由于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大多结冰 B.由于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 C.这里的气候深受西北季风的影响 D.由于降水量丰富,河流水量充沛 14.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为() 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D.三年两熟 15.下列不是我国南方地区水果的是() A.山楂B.柑橘C.菠萝D.荔枝 三、综合题 16.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结合区域优势、区域分工理论,试以某城市为案例,分析其在区域分工中的特点和问题

结合区域优势、区域分工理论,试以杭州为案例,分析其在区域分工 中的特点和问题 杨加利规划11乙1191710234 (一)区域特征 近几年来,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实施大都市发展战略,是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杭州始终把推进城市化摆在重要位置,市第九次党代会做出了实施大都市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和重大举措,包括萧山、余杭撤市设区,调整高新区、滨江区管理体制,调整之江旅游度假区和西湖区管理体制建立西湖风景名胜区,开展两轮撤乡(镇)建街、撤村建居,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十大工程”和西湖综合保护等重大工程,有力地推动了杭州的城市化建设。这些都是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也是杭州区域创新建设必须把握的大环境。具体表现在: 1.城市定位奠定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点 杭州着眼于“浙江省省会城市、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从浙江、中国、世界这三个不同层次为杭州未来的发展定下了基调,也决定了杭州区域创新体系范围和内涵。对浙江而言,杭州是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必须构筑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和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增强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类要素资源和集聚辐射能力,真正发挥领跑作用。对中国而言,杭州是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必须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的分工与合作,提升在长三角城市群和新经济网络中的节点区位优势,拓展腹地辐射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对世界而言,杭州是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必须以国际化为先导,发挥独特风景旅游资源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成为世界有影响的休闲之都。杭州城市定位的三句话实际上为杭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定下了基点,从长远来看,杭州的区域创新体系必须从三个层次来满足杭州发展需要,即要满足于浙江省区域中心发展的要求,要满足于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发展的需求,也要满足于打造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需要。

第二讲 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试题部分)

第二讲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 探考情悟真题 【考情探究】 考点内容解读要求 5年考情 预测热度考题示例考查点 一、区域差异1.区域差异 ①我国东部季 风区、西北内陆 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的 自然地理环境 特点 ②我国四大地 区的发展差异 ③秦岭—淮河 的地理意义 ④我国南方地 区与北方地区 的差异 b b b c 2019浙江4月选 考,3—4,4分 2018浙江11月选 考,3,2分 2018浙江4月选 考,27(4),3分 2017浙江4月选 考,22—23,4分 2017浙江4月选 考,27(3),3分 2016浙江4月选 考,27(1)(2)(4),6 分 2015浙江10月选 考,25,2分 土地利用类型差异 四大地区发展差异 东北地区的环境特点 区域发展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 义 长江流域自然和人文地 理特征 四大地区的区域差异 ★★★★☆ 二、区域联系2.区域联系 ①我国东西部 经济合作的主 要方式 ②南水北调、西 气东输、西电东 送的方案及图 示 ③资源跨区域 调配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 ④我国产业转 移的一般规律 b c c d 2019浙江4月选 考,1—2,4分 2018浙江11月选 考,27,10分 2017浙江11月选 考,5,2分 2017浙江4月选 考,27(1),2分 2016浙江4月选 考,20,2分 2016浙江4月选 考,29(4),3分 2015浙江10月选 区域经济差异 资源跨区域调配 区域经济联系 西气东输 区域产业升级 三大产业就业方向 产业转移 区域发展与产业转移 ★★★★☆

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考,23—24,4分2015浙江10月选考,27,10分 三、区域综合3.区域综合 ①区域地理环 境的特点 ②区域自然环 境的整体性 ③区域地理环 境与人类活动 的相互关系 ④区域可持续 发展的策略 ⑤不同区域差 异的比较 ⑥区域合作对 区域发展的影 响 c c d d d d 2019浙江4月选 考,27,10分 2019浙江4月选 考,29,15分 2018浙江11月选 考,29(2),3分 南水北调工程 区域综合分析 区域综合分析 ★★★★☆ 分析解读本讲内容主要是中国区域地理的知识梳理和区域背景介绍。从近几年的试题特点看,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命题次数较多,三大自然区的过渡地带,如祁连山脉附近、大兴安岭附近和横断山区附近等有关内容的考查频率很高。我国的自然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可持续发展、产业转移等内容经常考查,所占的分值高。我国的四大地区、三大自然区之间的差异,复习时一定要考虑“具体区域”,从自然条件、人文差异等进行“具体分析”。区域综合对区域特征多进行高层次考查,复习时要结合区域背景,横向联系河流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主干铁路线沿线的地理特征等,注重提高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教案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 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全书教材分析:分区地理中区域差异就是自然环境的一大特点,区域划分就是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但对于学生来说,区域划分就是怎么回事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学生已有的感性知识基础上教授本章,我认为就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与基础。而第一节课又就是基础的基础,全书的关键,所以这节课的教学要体现这样的特征。 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首先就是“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其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角度上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本节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突出课堂教学的主体性,问题性,开放性,过程性与民主性。立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学生学习方式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先学后导——自主合作——问题评价”为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关注细节,重视评价,全面落实“三维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与主动探究能力; ?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三、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四、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五、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归纳法、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案设计

八下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课题】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2、说明秦岭—淮河的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基础梳理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1)依据、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 和可将我国划分为地区、西北地 区、和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大致经过— 一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经过;划 分的主导因素。 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界线经过昆仑山脉、 山脉、山脉、、。划分 的主导因素。 (3)我们的家乡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 的。 二、秦岭—淮河一线 1、秦岭—淮河与1月℃等温线; 2、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 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 北 秦岭—淮河以南 河流封冻状况 主要的植被类 型 耕地类型 主要的粮食作 物 耕作制度 主要的经济作 物 (一)、学生阅读课文 自学; (二)、分组讨论交流; (三)、交流后集体回 答问题: 一、四大区域的划分 1、(1)地理位置、自然 条件、经济活动、人文 地理景观气候、北方、 南方、青藏; (2)、秦岭、淮河;气 候因素、大兴安岭、季 风因素、昆仑山、阿尔 金山、祁连山、横断、 地形地势因素。 二、1、0℃、800 (略) 通过学生 自学,培 养学生正 确表达和 分析能 力。 合作探究一、多媒体展示下图并提问:1、思考; 2、组织讨论; 3、组选代表说 出: 地形、气候、 气温、降水等。 提高学生 自我解决 问题的能 力和同学 间的协作 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