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线改造
- 格式:ppt
- 大小:722.00 KB
- 文档页数:67
既有线改造确保按点开通的主要措施
1加强要点拨接的组织管理
要点拨接方案的制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方案中明确施工领导、现场指挥员、主管技术员、驻站联络员、安全防护员的名单,并做到“四到位”,即:人员到位、职务到位、责任到位、业务水平到位。
方案中还要明确工程地点、详细的工作内容、影响行车的范围、时间;慢行及要点的开始、结束时间;新线路开通后的注意事项等。
要点施工完毕,加强线路养护,并24小时派人在现场巡查,确保行车安全。
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到线路达标,其它行车设备达标,尽早同工务等有关部门办理交接手续。
2领导组织有力
成立领导小组,主管领导为组长,审查施工方案,组织协调各配合单位的协作关系。
3过渡方案周密
提前10~15天,详细调查既有设备情况,据此制定施工方案,并与运管部门共同论证,确保科学管理。
4责任分工明确
明确各协作部门的职责,做好技术交底,书面通知相关的责任人。
5按章作业
要点计划批准后,于封锁施工前日向车站登记施工地点、时间、施工项目、批准文电号等有关事项;在准备期内,作业人员要服从命令,不提前拆改设备。
6集中劳力,突击施工
充分调度劳动力,保证施工人员数量满足要求,并另外作10%-20%的劳力储备,供突击抢“点”调遣使用。
7加强劳动安全管理
确保人身安全,各级管理者要遵守施工生产的客观规律,组织管理生产严格按有关规章、规则办理,杜绝因抓进度而忽视安全的现象发生,布置施工生产要同时布置安全工作;施工中严格按规程操作,实行标准化作业,杜绝人身伤亡重大、大事故。
既有线铁路工程导改方案一、导改方案的概念和意义1. 导改方案的概念既有线铁路工程导改方案是指为了适应新的运输需求、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改善运输条件,对既有线铁路进行改造、提升和优化的技术方案。
导改方案主要包括线路改造、设备更新、信号改造、站场改造、桥梁隧道加固、沿线设施改造等内容。
2. 导改方案的意义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其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既有线铁路进行导改,可以提高线路运输能力和效率,改善客货运输条件,提升用户体验和满足市场需求,从而促进铁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二、导改方案的编制流程1. 调研阶段:对既有线铁路的运输情况、线路状况、设备状况进行调研,分析运输需求和潜在问题,明确导改的目标和任务。
2. 规划设计阶段:根据调研情况,编制导改方案的初步设计,包括线路改造、设备更新、信号改造、站场改造等内容,进行初步成本核算和效益评估。
3. 论证评估阶段:提交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专家评审和政府论证,充分论证导改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修订并确定最终方案。
4. 方案编制阶段:根据最终方案,编制详细的导改方案书,包括施工方案、工程量清单、工程进度计划、成本预算等内容。
5. 审批批复阶段:提交导改方案书,进行相关部门的审批和批复,获得相关权威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6. 实施阶段:根据批复的方案书,组织实施导改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最终完成铁路导改目标。
三、导改方案的技术内容1. 线路改造:包括线路维修加固、轨道更换、道岔改造、高架桥增设、路基加固等内容,以提高线路运输能力和安全性。
2. 设备更新:包括机车车辆更新、设备设施更新、通信信号设备更新等内容,以提高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和运行可靠性。
3. 信号改造:包括信号系统更新、信号设备改造、规划信号控制区段等内容,以提高线路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4. 站场改造:包括站场设施更新、站台加长、站场辅助设施更新等内容,以提升乘客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
铁路工程既有线改造信号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电缆工程:电缆沟开挖前,技术人员应提前与有关部门索取图纸,了解既有电缆走向,采用地下电缆探测仪仔细探测地下管线情况,以便选择电缆径路时,合理避让既有电缆径路。
电缆过轨处采取钢管防护,防护管的两端伸出枕木不得小于500mm,钢管内径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管口处用油麻缠绕电缆并堵塞紧密。
禁止在岔尖和辙叉心处过轨。
在路肩和两线路间挖沟时,采用铺彩条布的方式,防止道床污染,当驻站联络员通知有车通过时,安全防护员应及时指挥施工人员停止施工,迅速撤至安全地带。
因路基较高挖沟不稳定有坍塌危险的地段设置防护板,并设专人防护,撤除防护时由上而下,不能将防护板一次全部撤除。
在人行或车行通道的道口开挖电缆沟时,开挖后立即敷设并回填夯实,如必须敞口过夜时,搭置人行便桥和车通便道,设防护栏木和警示灯光,并指派专人监守。
尽量避开雨天施工,施工时集中力量开挖一段敷设一段,以免雨水浸泡路基危及行车安全。
电缆沟回填时,挖沟弃土全部回填,并分层夯实,防止塌陷。
电缆灌胶封端时注意安全,防止烫伤人和芯线。
2、信号机工程:新立信号机时,安全防护员要与驻站联络员密切配合,做好防护工作,同时安全防护员加强瞭望,正确行使自己的职责,确保行车安全。
在土质松软,不稳定有坍塌危险的地点挖坑、槽时采取防护措施。
坑挖好后坑底增设混凝土底盘或用碎石夯填,以防止机柱立好后沉陷。
抬运信号机柱等笨重物体时,要有人统一指挥,不得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搬运,且安全防护员要随工班防护。
在混凝土信号机柱上打电线引入孔时严禁打在钢筋上。
机柱顶端及引线管入口处用水泥砂浆封堵,防止漏水。
立机柱的拉绳和叉杆必须绑扎牢固。
严禁将叉杆支在身上和拉绳缠绕胳膊或腰间,立、撤机柱用专用工具。
3、道岔工程:在转辙机作业时,应将安全接点断开,需接通电路使道岔转动时,应确认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无作业人员和工具。
在转辙装置作业时,各连接部分应用小撬棍校正销子孔,严禁手指探入,或将手放在传动部分。
铁路既有线车站改造施工技术摘要:铁路既有线车站的改造主要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速及自动化改造等,它所涉及的方面很多,如电气化、信号、轨道及速度等的改造。
无论哪方面出现问题,都将对铁路交通运输的质量及其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以某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为例,对铁路的既有线车站改造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类似工程的施工及其技术应用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铁路工程;既有线车站;车站改造施工1铁路既有线车站改造施工技术要点某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位于某省北部地区,北起常德市石门县,横跨澧、沅、资、湘四水,经临澧、常德、汉寿、桃江、益阳、宁乡、望城等市(县)到达长沙市。
线路北接焦柳线上的石门县北站,中接洛湛铁路益娄段,东南接京广线上的捞刀河站。
其中SCFX-2标共有既有线改建26处。
1.1改造前的枕木施工技术在改造中,为了使既有线施工对铁路运输的影响降到最低,施工需要在“天窗点”内完成,因此需要提前策划、精确控制,以保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这对施工安全防护及施工组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常德站改造为例,施工前,先发出车辆慢行信号,在各个临界点及驻点接收到通知后再开始限速,并在一定距离位置的路肩上设置限速标识牌。
这样可让司机按标示牌上规定的速度减速,为车站的改造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在封锁车道的改造过程中,需要先清除枕木盒内部的道岔,避免道碴高出枕木盒限定的范围,接下来将枕木道上的螺栓松动下来,需要控制好松动程度,这样既可以保障车辆的通行正常,也可以节约拆除时间。
比如,益阳站的枕木施工将道碴高度有效地控制在枕木盒高度以下,保障了枕木盒之间距离的均匀性,螺栓的松动情况刚好满足实际需求。
1.2道岔预铺施工技术该车站改造工程量较大,其中插铺、拆除道岔工程量为:新建正线道岔15组,5.0m交叉渡线1组,站线道岔16组;拆除正线道岔4组,站线道岔6组。
因此,改造需要分多步进行,为节约时间,需在测定出预铺的道岔岔头、岔心及岔尾位置后,提前定出道岔外移桩,插铺时根据外移桩定位道岔位置。
既有线换填路基施工方案一、引言既有铁路线是指已经存在的铁路线路,包括土地、道岔、桥梁等基础设施。
而换填路基施工是指对既有线进行改造,将现有的路基进行挖掘、填充等工作,以提升线路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针对既有线换填路基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相关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
二、施工前准备1.确定施工范围:根据铁路规划和现有路况,确定需要进行换填路基的具体区段。
2.施工方案设计:根据施工范围和地质条件,设计合理的换填路基方案,包括挖掘路基、填充土方工程等。
3.采购材料和设备:根据施工方案和工程量计算,采购所需的土石方材料和施工设备。
4.人员组织和培训:根据施工计划,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确保每个人员都掌握施工操作要点和安全规范。
三、施工流程1.挖掘路基–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挖掘路基的标高和宽度。
–使用挖掘机等设备进行路基的挖掘,将路基上的土石方挖掉,注意保持挖掘面的平整度。
–将挖掘下来的土石方按要求堆放在指定区域,作为后续填充土方的材料。
2.基底处理–对挖掘后的路基进行基底处理,包括去除松软地层、加固弱地基等。
–在需要加固地基的位置,使用加固材料进行加固,如碎石、混凝土等。
3.填充土方–在基底处理完毕后,根据设计要求,将挖掘下来的土石方逐层填充到挖掘面上。
–每层填充完成后,使用夯实机进行夯实,提高填充土方的密实度。
–注意填充土方的均匀性和平整度,避免出现低洼或高凸的情况。
4.总体验收–施工完成后,对换填路基的总体情况进行验收。
–验收标准包括路基的平整度、坡度、边坡稳定性等。
四、施工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合理调度:根据施工计划和进度,合理调度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3.水土保持: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防止因施工而导致的土壤流失和水资源污染。
4.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注意减少噪音、粉尘等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治理。
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工程难点与要点摘要:铁路工程既有线车站改造、线路改移拨接、更换道岔、立交顶进等要点施工一般是分别组织,分阶段实施,其优点是便于管理,容易实施,其缺点是工期长,不能满足业主工期要求。
关键词: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难点;要点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既有线设备改造升级、地方城市道路改造上跨或下穿铁路、工矿企业专用铁路接轨引入等引起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施工不断增多,制定有效的综合施工运输方案是减少对行车运输的干扰,保证工程进度的有效措施,在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施工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对施工等级划分、列车放行条件确认、制定有效的综合施工运输方案,验证了站场改造综合施工是可行的。
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对计划上报下发加强审核、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工作,方可保证站场改造综合施工的顺利完成。
1 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施工既要加快工程进度减少施工对运输的干扰,又要保证运营安全。
由于既有站场改造施工多为尽可能保持运营设备正常运转状态下组织施工,既要保证工程进度又不能大范围影响铁路运输,致使施工单位面临诸多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改造工程对既有线行车干扰影响较大在当前的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中往往会对行车产生一定的干扰,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干扰,造成施工单位单次作业时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大。
在进行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工程时,都是在不产生行车中断的前提下进行的,主要利用线路慢行或是选择在天窗点进行改造施工。
在进行改造工程施工时,路基帮填、桥涵接长、预铺道岔、道岔插入等工作均对列车运行造成干扰,这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和应对策略,以此来减少站场改造工程对既有线列车运行产生干扰,特别是运输繁忙的线路,产生的干扰更大,安全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1.2 既有设备在站场改造施工中的损坏问题设备安全是保证铁路线路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前提。
在对铁路既有线站场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站内既有设备的调查、调整工作,及时预防并处理好既有设备在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坏问题,安排相关人员对既有轨道的电路进行调整,并将信号设备转移到安全的位置。
既有线接触改造施工探讨摘要:要使铁路提速,就需要对既有铁路进行全方位改进。
在既有线电气化接触网改造施工中,合理采用优化的改造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及质量,减少成本,在诸多条线的改造施工中,保证了施工工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文章主要针对接触网改造施工提出一些想法与大家交流、探讨。
关键词:电气化;接触网;改造施工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施工方案的优化及管理科学两方面是工程项目成败的焦点。
既有电气化线路接触网改造施工,精心安排合理的封闭点和工期,编制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精心施工,管理科学,才能保证利用有限的投资完成更多的工作量,给运营维修和运输安全提供保证,使施工成本做到有序可控。
一、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机构,树立新的管理理念。
针对接触网改扩建工程协调工作量大的特点,施工单位应建立处指挥部、段指挥部、工程队三级管理网络,从施工组织上进行层层分解,处指、段指主要职责是为工程队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处指负责与建设单位、铁路局及设计院等单位的联络;段指负责与施工管段内各施工单位、管理单位、站段等单位的协调,用两级指挥部加大工程施工组织协调力度;工程队负责本专业的施工。
同时将以质量为中心作为整个工程的管理理念,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的思想。
在工程质量上,将每个车站或区间的质量目标进行分解,通过分项工程优良来保证分部工程的优良,通过分部工程优良来保证单位工程优良,应用系统工程原理提供的管理方法控制质量,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二、应用网络技术,实施施工程控。
1.应用网络技术,科学制定施工计划。
接触网改扩建,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工务、电务、供电、电化等各专业、各施工单位总是在同一地段交叉施工,相互干扰,各专业施工又受行车或停电天窗点的限制等等,每一项目施工都要全方位考虑才行。
为使各种多变信息有机地结合,搞好施工过程中的计划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这就需要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贮存和检索各类信息,反映现场实际状况,不仅要求我们编制好施工计划,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对其不断进行动态控制、调整和优化,合理安排各种资源,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地铁既有线施工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地铁作为一种绿色环保、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在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缓解道路压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地铁线路的建设和运营难免会对周边区域的交通产生一定影响。
特别是对于既有地铁线路的改造和施工,更是对周边交通秩序产生较大干扰。
一、地铁既有线施工的主要影响1. 道路占用与临时管制地铁线路改造通常需要在地面进行一系列施工作业,如管线迁移、站台扩建等,这必然会占用一定的道路资源和车行空间。
为确保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往往会对周边道路实施临时性管制,如缩减车道、临时封闭部分路段等。
这无疑会加大周边区域的交通压力,造成车辆拥堵、行程时间延长等问题。
2. 交通组织变更地铁既有线施工期间,为确保施工安全和降低对周边交通的影响,相关部门通常会对周边道路的交通组织进行调整,如调整行车路线、设置临时交通标志等。
这些变化都会对普通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的出行产生一定影响,增加了驾驶者和行人的认知负担,提高了出行成本。
3. 施工噪音与扬尘地铁既有线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大量噪音和扬尘,这不仅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也会给沿线道路使用者带来一定不便。
噪音会干扰驾驶者的注意力,扬尘则可能影响行人和非机动车骑行者的视线,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
二、地铁既有线施工对交通的影响评估1. 交通流量分析地铁既有线施工对周边交通的影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区域周边的道路网结构、交通流量状况等因素。
通过对施工期间和正常情况下的交通流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施工对交通的影响程度,为后续的交通组织调整提供依据。
2. 出行时间成本评估除了交通流量分析,对施工期间和正常情况下的代表性路段或站点的平均出行时间进行对比,也是评估施工影响的重要指标。
这不仅可以反映出行时间成本的变化,还可为交通管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3. 交通安全风险分析地铁既有线施工期间,由于道路占用、交通组织变更等因素,易引发一些安全隐患,如碰撞事故、行人意外等。
对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技术改造的思考城市轨道交通,那可是咱现代城市的大动脉啊!就像人体内的血管一样,把人们输送到各个地方。
而既有线呢,就像是已经在为城市服务了一段时间的血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候技术改造就显得至关重要啦!你想想看,这些既有线每天都要承载那么多的乘客来来往往,要是不进行改造升级,怎么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呢?就好比一辆老车,开久了零件会磨损,性能会下降,得给它换换零件、做做保养,才能让它继续顺畅地跑起来呀!技术改造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这得综合考虑好多方面呢!比如说,要考虑怎么在不影响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这就像是给一个正在跑步的人换鞋子,还不能让他停下来,是不是很难?既要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又不能让乘客们觉得太不方便,这可真是个大挑战!还有啊,资金也是个大问题呢!改造需要钱呀,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就好像要给家里重新装修一样,得准备足够的资金才能把事情办好。
那从哪里来这么多钱呢?这就需要好好去想办法啦!而且呀,技术方案也得精心设计。
不同的线路有不同的特点,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最合适的方案。
这就好比给不同身材的人做衣服,得量体裁衣才行呢!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得有自己的创新和思考。
另外,人员的培训也不能忽视呀!新的技术来了,工作人员得赶紧学会怎么操作,不然怎么能保证安全和高效呢?这就像给战士换上了新武器,得先学会怎么用才行呀!在进行技术改造的时候,我们可不能只看眼前,还得考虑未来的发展呢!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不然刚改造完没几年又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那岂不是白忙活一场?想想都觉得可惜呀!我们的城市在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也得跟上时代的脚步呀!对既有线进行技术改造,就是让它焕发新的活力,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难道我们不应该高度重视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全力以赴吗?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的技术改造顺利进行,让我们的城市出行更加便捷、高效、安全!让我们的城市因为有了更好的轨道交通而变得更加美好!这难道不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吗?。
既有线施工既有线指原先已经建造好的线路,通常是要对此线路进行改造时,称之为既有线。
临近既有线施工纳入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范畴。
主要是指新建铁路工程、既有线改造工程及地方工程与既有线平行、交叉、接入,距离铁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设备或设施外缘,向外延伸20米范围(特殊地形、地貌段外延范围由属地设备管理单位确定)内的非爆破施工;距离铁路行车线中心200米范围内的控制爆破等涉及既有线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施工。
目录.1内容.2安全协议.3等级划分内容既有线施工通常包括2大方面的内容:1、施工作业(1)线路及站场设备技术改造,增建双线、新线引入、电气化改造等施工。
(2)跨越、穿越线路、站场,架设、铺设桥梁、人行过道、管道、渡槽和电力线路、通信线路、油气管线等设施的施工。
(3)在线路安全保护区内架设、铺设管道、渡槽和电力线路、通信线路、油气管线等设施的施工。
(4)在规定的安全区域内实施爆破作业,在线路隐蔽工程(含通信、信号、电力电缆径路)上作业,影响路基稳定的各种施工。
(5)在信号、联锁、闭塞、CTC/TDCS、列控、通信等行车设备上的大中修施工作业。
(6)线路大中修,路基、桥隧大修及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作业,接触网大修作业。
2、维修作业维修作业应利用维修天窗进行,作业开始前不需限速,结束后须达到正常放行列车条件。
安全协议临近既有线施工必须先与铁路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配合协议。
签订施工安全配合协议前必须准备好下列资料并报铁路局设备管理单位、业务处室、总工室、安监室审批同意:1、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2、既有线施工安全专项防护方案。
签订既有线施工安全配合协议前,必须先编制好上述两个方案报铁路设备管理单位、各业务管理处、总工办、安监室批准后才能进行。
电气化铁路需要签订安全协议的部门应该包括:工务段、电务段、水电段、电化段等。
铁道部针对临近既有线施工专门出台了两个管理办法,另外各铁路局根据铁道部的管理办法也分别出台了相应的实施细则。
地铁既有线通信系统改造施工工艺研究地铁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运行安全和畅通对城市的交通运输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而地铁既有线通信系统的改造施工工艺研究,对于地铁系统的运行安全、信息传输效率和乘客出行体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地铁既有线通信系统改造施工工艺进行探讨,具体包括改造的原因、目的、施工工艺技术、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一、地铁既有线通信系统改造的原因和目的地铁既有线通信系统是地铁运行的重要保障,它涉及到列车之间的通信、信号系统的运行、调度指挥系统的信息传输等多个方面。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有的通信系统在信息传输速度、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地铁运营的需求。
对地铁既有线通信系统进行改造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
地铁既有线通信系统改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信号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增强通信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降低系统的故障率,提升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地铁既有线通信系统改造也是为了适应未来地铁系统的发展需求,未来地铁系统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城市环境、更高的运行效率和更多的信息传输等挑战,而现有的通信系统显然已经跟不上这些发展趋势。
1. 检测和评估:在进行地铁既有线通信系统改造之前,需要对原有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包括信号的传输速度、系统的故障率、设备的磨损程度等多个方面。
只有全面了解了原有系统的状况,才能确定改造的方向和重点。
2. 技术选型:地铁既有线通信系统改造的技术选型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方案。
可以采用光纤通信技术代替原有的传输线路,可以选择更加稳定和高效的信号传输设备等。
3. 设备更新:地铁既有线通信系统改造通常需要进行设备的更新,例如更换旧式的信号传输设备、增加信号处理的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更新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调试,确保其能够稳定可靠的运行。
4. 施工过程:地铁既有线通信系统改造的施工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方案制定和技术操作,确保在不影响地铁运营的情况下完成改造任务。
既有线施工一般规定一、概述既有线施工是指对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线路进行改造、维修、扩建等工作的过程。
在进行既有线施工时,需要遵守一些规定,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达标。
本文将介绍既有线施工的一般规定,包括施工前准备、安全措施、施工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二、施工前准备1. 施工方案编制:在进行既有线施工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
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时间、施工人员配备等内容。
2. 施工资料准备:施工前需要准备相关的施工资料,包括工程图纸、技术说明、施工进度计划等文件。
这些资料应按要求进行备查和备案。
3. 施工设备准备:施工前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包括起重机械、电动工具、测量仪器等。
这些设备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经过检测和维护。
三、安全措施1. 动工前安全检查:施工前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包括检查施工场地、施工设备、施工车辆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
2. 安全防护措施:施工期间应加强对工地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秩序和安全。
包括设置警示标志、施工围挡、安全带等措施,防止人员和设备的意外伤害。
3. 施工人员培训: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并参加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四、施工过程1. 施工顺序:在进行既有线施工时,应按照施工方案确定的顺序进行,确保各项工作的协调和有序进行。
2.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检查。
包括对施工材料的检验、工程质量的把关等方面。
如发现施工质量不达标,应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3. 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施工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如发生施工进度延误,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
五、验收和移交1. 施工完成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
包括对施工质量、施工图纸、施工进度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既有线改造旧州站拆除施工技术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铁路也在不断的发展,既有线改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旧州站进行拆除施工中,合理的拆除施工技术成为关键。
本文就既有线改造工程中旧州站拆除施工技术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既有线改造;旧州站拆除;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沙坪至陆屋段里程为K47+054-K70+706。
位于灵山县,途径沙坪、旧州、陆屋三镇11个村。
全长23.624km,为增建二线工程。
旧州站既有正线1条,到发线1条。
改建后旧州站封闭,增建二线线位占既有1道到发线。
改建后正线为60kg/m钢轨,混凝土枕跨区间无缝线路,有砟道床。
旧州站拆除道岔2组,换铺线路0.94km。
二、施工总体方案沙坪至陆屋区间采用双线自动闭塞方式开通。
开通区间上下行线同时,封闭旧州站。
旧州站拆除两端1号、2号道岔,连通1道到发线至新左线,开通沙坪至陆屋区间上下行。
施工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1旧州站改建施工平面图三、具体方案及步骤根据施工总体安排,拆除1号、2号道岔,拨接区间线路,开通沙坪至陆屋区间上下行线,封闭旧州站,最后更换原1道钢轨及轨枕。
具体方案分二步7次封锁完成。
(一)、1号、2号道岔拆除拆除1号、2号道岔及岔后曲股线路,连通1道至二线预铺线路,拨接区间线路。
开通沙坪至陆屋区间双线。
开通后,沙坪至陆屋区间上下行58Km650m~59Km900m段线路,第一列限速35km/h,第二列45km/h,不少于4小时,以后限速60km/h至11月29日捣固后第一列限速60km/h,第二列80km/h,至11月30日捣固后第一列限速80km/h,其后恢复常速。
限速45km/h及其以下时,执行“机工联控”。
(二)、更换旧州站X、SⅡ、XⅡ、S信号机绝缘接头钢轨封锁沙坪至陆屋区间上行58Km500m~60Km100m段线路。
拆除旧州站X、SⅡ、XⅡ、S信号机位置绝缘接头钢轨,插入短轨。
开通后,沙坪至陆屋上行线58Km500m~60Km100m段线路,第一列限速45km/h,第二列60km/h,至11月30日封锁施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