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量分析5

重量分析5

重量分析5
重量分析5

习题 5

32.称取CaC2O4和 MgC2O4纯混合试样0.6240 g,在500℃下加热,定量转化为 CaCO3和 MgCO3后为0.4830 g。 a.计算试样中CaCO3和 MgCO3的质量分数;

b.若在900℃加热该混合物,定量转化为CaO和MgO的质量为多少克?(参考答案)

答: a.设试样中CaCO3的质量为x (g),则MgCO3的质量为0.6240-x(g)。

解得:故:

b.换算为CaO和MgO的质量为:

33. 称取纯 Fe2O3和 Al2O3混合物 0.5622 g,在加热状态下通氢气将 Fe2O3还原为 Fe,此时Al2O3不改变。冷却后称量该混合物为0.4582 g。计算试样中Fe,Al的质量分数。

答:冷却后是Al2O3和Fe混合物。查得Ar(Fe)=55.85, M(Fe2O3)=159.69, Ar(Al)=26.98, M(Al2O3)=101.96 设Al2O3为y(g), Fe2O3为x(g),则

解方程组得: x = 0.3460 g, y = 0.2162 g

故:

解法2:设样品中含Fe2O3为mol

34.称取含有NaCl和 NaBr的试样0.6280 g,溶解后用 AgNO3溶液处理,得到干燥的AgCl和AgBr沉淀0.5064 g。另称取相同质量的试样1份,用0.1050 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28.34 mL。计算试样中 NaCl和 NaBr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

答:M(NaCl) = 58.44, M(NaBr) = 102.9, M(AgCl) = 143.3, M(AgBr) = 187.8

设NaCl质量为x(g), NaBr质量为y(g),则

解方程组得故

35.称取纯NaCl 0.5805 g,溶于水后用AgNO3溶液处理,定量转化后得到AgCl沉淀1.4236 g。计算Na 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Cl和Ag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35.453和107. 868)

答:故 M(Na) = 22.989

36.称取含硫的纯有机化合物1.0000 g。首先用Na2O2熔融,使其中的硫定量转化为Na2SO4,然后溶解于水,用BaCl2溶液处理,定量转化为BaSO4 1.0890 g。计算:a.有机化合物中硫的质量分数; b.若有机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214.33 g·mol-1,求该有机化合物中硫原子个数。

答: a.

b. 设该有机化合物中含有n个硫原

故该有机化合物中硫原子个数为1。

37.称取AgCl和AgBr纯混合物0.4273 g,然后用氯气处理,使其中的AgBr定量转化为AgCl。若混合物中AgBr的质量分数为0.6000,用氯气处理后,AgCl共多少克?(参考答案)

答:查得M(AgCl) = 143.32, M(AgBr) = 187.77

混合物中AgCl的质量为:0.4273- 0.4273×60.00% = 0.1709 g

经氯气处理后AgCl的质量为:

解法2:

38. 称取某一纯铁的氧化物试样0.5434 g,然后通入氢气将其中的氧全部还原除去后,残留物为0.3801 g。计算该铁的氧化物的分子式。(参考答案)

答:设该铁的氧化物的分子式为Fe x O y ,则

解方程组,得 x=0.006806 , y=0.01020故为 Fe2O3。

39. 为了测定长石中 K,Na的含量,称取试样0.5034 g。首先使其中的K,Na定量转化为 KCl和 NaCl 0.1208 g,然后溶解于水,再用 AgNO3溶液处理,得到 AgCl沉淀0.2513 g。计算长石中 K2O和 Na2O的质量分数。答:设 K2O 为x(g),Na2O为y(g) ,则

解方程组,得 x = 0.05370 g , y = 0.01900 g

分析化学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答案解析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 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BaSO4,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 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1.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沉淀滴定法所应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反应的完全程度高,达到平衡的速率快,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即反应能定量进行。(2)沉淀的组成恒定,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在沉淀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共沉淀现象。(3)有确定终点的简便方法。 2.写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斯法测定Cl-的主要反应,并指出各种方法选用的指示剂和酸度条件。 答:(1)莫尔法 主要反应:Cl-+Ag+=AgCl↓ 指示剂:铬酸钾 酸度条件:pH=6.0∽10.5 (2)佛尔哈德法 主要反应:Cl-+Ag+(过量)=AgCl↓ Ag+(剩余)+SCN-=AgSCN↓ 指示剂:铁铵矾。 酸度条件:0.1∽1 mol/L (3)法扬斯法 主要反应:Cl-+Ag+=AgCl↓ 指示剂:荧光黄 酸度条件:pH=7∽10.5 3.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1)BaCl2,(2)KCl,(3)NH4Cl,(4)KSCN,(5)NaCO3+NaCl,(6)NaBr,各应选用何种方法确定终点?为什么? 答:(1)BaCl2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因为莫尔法能生成BaCrO4沉淀。 (2)Cl-用莫尔法。此法最简便。 (3)NH4Cl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因为当、[NH4+]大了不能用莫尔法测定,即使[NH4+]不大酸度也难以控制。 (4)SCN-用佛尔哈德法最简便。 (5)NaCO3+NaCl用佛尔哈德法。如用莫尔法、法扬斯法时生成Ag2CO3沉淀造成误差。 (6)NaBr 用佛尔哈德法最好。用莫尔法在终点时必须剧烈摇动,以减少AgBr吸附Br-而使终点过早出现。用法扬斯法必须采用曙红作指示剂。 4.在下列情况下,测定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并说明其原因。 (1)在pH=4的条件下,用莫尔法测定Cl-; (2)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既没有将AgCl沉淀滤去或加热促其凝聚,有没有加有机溶剂; (3)同(2)的条件下测定Br-; (4)用法扬斯法测定Cl-,曙红作指示剂; (5)用法扬斯法测定I-,曙红作指示剂。 答:(1)偏高。因部分CrO42-转变成Cr2O72-,指示剂剂浓度降低,则终点推迟出现。 (2)偏低。因有部分AgCl转化成AgSCN沉淀,返滴定时,多消耗硫氰酸盐标准溶液。 (3)无影响。因AgBr的溶解度小于AgSCN,则不会发生沉淀的转化作用。 (4)偏低。因AgCl强烈吸附曙红指示剂,使终点过早出现。

第九、十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答案

第九章沉淀滴定法练习题参考答案 1. 莫尔法测定Cl-采用滴定剂及滴定方式是( B) (A)用Hg2+盐直接滴定(B)用AgNO3直接滴定 (C) 用AgNO3沉淀后,返滴定(D)用Pb2+盐沉淀后,返滴定 2. 下列试样中的氯在不另加试剂的情况下,可用莫尔法直接测定的是( D) (A) FeCl3(B) BaCl2 (C) NaCl+Na2S (D) NaCl+Na2SO4 3. 用莫尔法测定Cl-的含量时,酸度过高,将使(Ag2CrO4不易形成,不能确定终点),碱性太强,将生成(生成褐色Ag2O,不能进行测定)。 4.关于以K2CrO4为指示剂的莫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指示剂K2CrO4的量越少越好 (B)滴定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C)本法可测定Cl—和Br—,但不能测定I—或SCN— (D)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强 5.(√)佛尔哈德法是以NH4SCN为标准滴定溶液,铁铵矾为指示剂,在稀硝酸溶液中进行滴定。 6. 佛尔哈德法测定Ag+时, 应在(酸性)(酸性,中性), 这是因为(若在中性介质中,则指示剂Fe3+水解生成Fe(OH)3,影响终点观察)。 7.(×)用佛尔哈德法测定Ag+,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用返滴定法测定Cl-时,也应该剧烈摇动。 8.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返滴法以NH4CNS标准溶液滴定Cl-时,下列错误的是(D) (A)滴定前加入过量定量的AgNO3标准溶液 (B)滴定前将AgCl沉淀滤去 (C)滴定前加入硝基苯,并振摇 (D)应在中性溶液中测定,以防Ag2O析出 9.(√)在法扬司法中,为了使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通常加入适量的糊精或淀粉使沉淀处于胶体状态。 10. 卤化银对卤化物和各种吸附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如下: 二甲基二碘荧光

【精品】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及沉淀滴定法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及沉淀滴定法 (4 学时) 【本章重点】: 1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2.指示剂的使用条件与指示终点的方法 3沉淀滴定法中的常用基准物质和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4沉淀滴定法测定无机卤化物,有机卤化物和有机碱氢卤酸盐的含量方法 重量分析法 一、选择题 1 重量分析中,若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C) A. 表面吸附 B. 吸留与包藏 C. 混晶 D. 后沉淀 2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晶形沉淀条件的是(B)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应在不断搅拌下慢慢滴加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3 在重量分析中对无定形沉淀洗涤时,洗涤液应选择(B) A. 冷水 B. 热的电解质浓溶液 C. 沉淀剂稀溶液 D. 有机溶剂 4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无定形沉淀条件的是(D) A. 沉淀可在浓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进行 C. 沉淀在热溶液中进行 D. 在沉淀后放置陈化 5 若BaCl2中含有NaCl、KCl、CaCl2等杂质,用H2SO4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4最易吸附的离子是(D) A. H+ B. K+ C. Na+ D. Ca2+ 6 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的摩尔质量越大,将使(D) A. 沉淀易于过滤洗涤 B. 沉淀纯净 C. 沉淀的溶解度减小 D. 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7 用BaSO4重量法测定Ba2+含量,若结果偏低,可能原因是( B ) A. 沉淀中含有Fe3+等杂质 B 沉淀中包藏了BaCl2 C 沉淀剂H2SO4在灼烧时挥发 D 沉淀灼烧的时间不足 二、填空题

1 重量分析法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①组成必须固定,且与化学式完全符合;②称量形式的性质要稳定;③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 2 吸留共沉淀与表面吸附共沉淀的主要区别在于吸留发生在沉淀内部,吸附发生在沉淀 表面。 3 陈化过程是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的过程,它的作用是①晶体完整化以及小晶粒溶解,大晶粒长大使沉淀变得更加纯净②将吸附、吸留或包藏在沉淀内部的杂质 重新转移进入溶液,使沉淀纯度升高。 4由于无定形沉淀颗粒小,为防止沉淀穿滤,应选用致密(慢速) 滤纸。 5 获得晶型沉淀控制的主要条件是稀溶液、热,沉淀剂缓慢加入、不断搅拌、 陈化。 6 均匀沉淀法是指利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使沉淀剂逐步地、均匀地产生,从而使沉淀缓慢地均匀地形成。其优点是能获得紧密的大颗粒沉淀。 7 在含有Ca2+ 和H2C2O4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尿素CO(NH2)2并加热煮沸,能析出较大颗粒 的CaC2O4沉淀,其原因是随加热反应逐渐进行,NH3浓度均匀增加,[C2O42-]随之增大, 过饱和度小,故颗粒大。尿素发生的反应。 三、问答题 1 无定形沉淀的条件之一是在浓溶液中进行,这必然使吸附杂质量增多,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答: 沉淀完毕之后,加一定量热水稀释,充分搅拌,使表面吸附杂质转移到溶液中去。 2 当用冷水洗涤AgCl沉淀时,为什么会产生胶溶现象?应当选用什么洗涤液? 答: 用冷水洗涤沉淀时,外双电层中带电荷离子被洗掉,使AgCl颗粒带相同电荷,互相排斥,使之均匀分散,故产生胶溶现象,应当选电解质溶液洗。 3简要说明下列溶液中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1)Ag2CrO4在0.0100 mol ? L-1 AgNO3溶液中; (2)AgBr在2.00 mol ? L-1 NH3溶液中; (3)PbSO4在有适量乙醇的水溶液中。 答:(1) 同离子效应使Ag2CrO4得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2) 配位效应使AgBr溶解。 (3) PbSO4在有适量乙醇的水溶液中溶解度明显降低。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思考题 9-1 解释下列现象。 (a )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答:这是由于酸效应的影响。因为()sp sp F H K K α'=?,随着[H +]的增大,()F H α也增大,sp K '也随之增大,即溶解度变大。所以,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b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答:Ag 2CrO 4的p K sp =11.71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11.71 5.71 122 1010[]0.0010 sp K s Ag --+=== mol ·L -1 Ag 2CrO 4 在 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 度 4.36 210s -=== mol ·L -1 所以, s 1< s 2,即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c )BaSO 4沉淀要用水洗涤,而 AgCl 沉淀要用稀 HNO 3洗涤; 答:BaSO 4沉淀要水洗涤的目的是洗去吸附在沉淀表面的杂质离子。 AgCl 沉淀为无定形沉淀,不能用纯水洗涤,这是因为无定形沉淀易发生胶溶,所以洗涤液不能用纯水,而应加入适量的电解质。用稀HNO 3还可防止Ag + 水解,且HNO 3加热易于除去。 (d )BaSO 4沉淀要陈化,而 AgCl 或Fe 2O 3·nH 2O 沉淀不要陈化; 答:BaSO 4沉淀为晶形沉淀,陈化可获得完整、粗大而纯净的晶形沉淀。 而 AgCl 或Fe 2O 3·nH 2O 沉淀为非晶形沉淀。对于此类沉淀,陈化不仅不能改善沉淀的形状,反而使沉淀更趋粘结,杂质难以洗净。 (e )AgCl 和BaSO 4的 K sp 值差不多,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BaSO 4晶形沉淀,而AgCl

重量分析法第七章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 一 、 概述 在重量分析法中,一般是采用适当方法,先使被测组分与试样中其它组分分离后,经过称量得到被测组分的质量,并计算其百分含量。待测组分与试样中其它组分分离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沉淀法和气化法等。 1、沉淀法 :利用沉淀反应使被测组分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后,烘干或灼烧成为组成一定的物质,然后称其质量,再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这是重量分析的主要方法。例如 :测定BaCl 2· BaCl 2·2H 2 BaSO BaSO 4—→2、气化法 : 用加热或其它方法使试样中被测组分气化逸出,然后根据气体逸出前后试样质量之差来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例如:要测定氯化钡晶体中(BaCl 2·2H 2O )结晶水的含量,可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钡试样,加热,使水分逸出,根据加热前后氯化钡质量的变化可得出试样中水分的含量:H 2O%=[试样重(1)—试样重(2)] / 试样重(1) 100% 重量分析法中全部数据都是由分析天平称量之后得来的,因而误差小于容量分析的误差。对高含量组分的测定,一般测定的误差≤0.1%,其缺点是:操作较繁琐,费时较多,对低含量组分的测定误差较大。

重量分析法中以沉淀分析法应用最广。沉淀法是根据沉淀的质量来计算试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的,因此要求被测组分必须沉淀完全,而且所得沉淀必须纯净。这是重量沉淀法的关键问题。为了达到沉淀完全和纯净的目的,必须掌握沉淀的性质和适宜的沉淀条件。这是本章讨论的中心问题。二、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往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出来,所得的沉淀称为沉淀形式。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之后,得到称量形式。然后再由称量形式的化学组成和质量,便可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测定Cl-时,加入沉淀剂AgNO3,得到AgCl沉淀,烘干后仍为AgCl。测定钡盐中Ba%时,加入稀H2SO4为沉淀剂,得到BaSO4沉淀,烘干后仍为BaSO4,此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为MgNH4PO4,经灼烧后得到称量形式为Mg2P2O7。再例如Ca2+的测定中,沉淀形式是CaC2O4·H2O,灼烧后得到的称量形式是CaO,沉淀形式在灼烧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1、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1)沉淀的溶解度要小,要求测定的溶解度的溶解损失不应超过天平的称量误差。一般要求溶解损失应小于 0.2mg (2)沉淀必须纯净,不应混进沉淀剂和其它杂质。

分析化学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第7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一、选择题 1.下述()说法是正确的。 (A)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应该相同 (B)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必须不同 (C)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可以不同 (D)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中都不能含有水分子 2.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同离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一般来说,后一种效应较前一种效应() (A)增大,减小,小得多(B)增大,减小,大得多 (C)减小,减小,差不多(D)增大,减小,差不多 3.氯化银在1mol/L的HCl中比在水中较易溶解是因为() (A)酸效应(B)盐效应(C)同离子效应(D)络合效应 4.CaF2沉淀在pH=2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 (A)大(B)相等(C)小(D)难以判断 5.如果被吸附的杂质和沉淀具有相同的晶格,就可能形成() (A)表面吸附(B)机械吸留(C)包藏(D)混晶 6.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A)混晶共沉淀(B)吸附共沉淀 (C)包藏共沉淀(D)后沉淀 7.若BaCl2中含有NaCl、KCl、CaCl2等杂质,用H2SO4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4最容易吸附()离子。 (A)Na+(B)K+(C)Ca2+(D)H+ 8.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A)稀、热、快、搅、陈(B) 浓、热、快、搅、陈 (C)稀、冷、慢、搅、陈(D) 稀、热、慢、搅、陈 9.待测组分为MgO,沉淀形式为MgNH4PO4·6H2O,称量形式为Mg2P2O7,化学因素等于() (A)0.3625 (B)0.7241 (C)1.105 (D)2.210 10.关于以K2CrO4为指示剂的摩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一、选择题 1 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将钙沉淀为草酸钙,在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算因数为(A ) A. B. C. D. 2 重量分析中,若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C ) A. 表面吸附 B. 吸留与包藏 C. 混晶 D. 后沉淀 3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晶形沉淀条件的是(B )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应在不断搅拌下慢慢滴加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4 在重量分析中对无定形沉淀洗涤时,洗涤液应选择(B ) A. 冷水 B. 热的电解质浓溶液 C. 沉淀剂稀溶液 D. 有机溶剂 5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无定形沉淀条件的是(D ) A. 沉淀可在浓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进行 C. 沉淀在热溶液中进行 D. 在沉淀后放置陈化 6 若BaCl 2中含有NaCl 、KCl 、CaCl 2等杂质,用H 2SO 4沉淀Ba 2+时,生成的BaSO 4最易吸附的离子是(D ) A. H+ B. K+ C. Na+ D. Ca2+ 7 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的摩尔质量越大,将使(D ) A. 沉淀易于过滤洗涤 B. 沉淀纯净

C. 沉淀的溶解度减小 D. 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8 用BaSO 4重量法测定Ba 2+含量,若结果偏低,可能原因是 ( B ) A . 沉淀中含有Fe 3+等杂质 B 沉淀中包藏了BaCl 2 C 沉淀剂H 2SO 4在灼烧时挥发 D 沉淀灼烧的时间不足 二、填空题 1 重量分析法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① 组成必须固定,且与化学式完全符合;② 称量形式的性质要稳定;③ 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 2 吸留共沉淀与表面吸附共沉淀的主要区别在于吸留发生在沉淀内部,吸附发生在沉淀表面。 3 陈化过程是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的过程,它的作用是① 晶体完整化以及小晶粒溶解,大晶粒长大使沉淀变得更加纯净② 将吸附、吸留或包藏在沉淀内部的杂质重新转移进入溶液,使沉淀纯度升高。 4 无定型沉淀的主要沉淀条件是浓、热溶液、加入适量电解质、不必陈化。 5 获得晶型沉淀控制的主要条件是稀溶液、热, 沉淀剂缓慢加入、不断搅拌、陈化。 6 均匀沉淀法是指利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使沉淀剂逐步地、均匀地产生,从而使沉淀缓慢地均匀地形成。其优点是能获得紧密的大颗粒沉淀。 7 在含有Ca 2+和H 2C 2O 4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尿素CO(NH2) 2并加热煮沸,能析出较大 颗粒的CaC 2O 4 2-增大,过饱和度小, ,故颗粒大。尿素发生的反应是 。 8 由于无定形沉淀颗粒小,为防止沉淀穿滤, 应选用致密(慢速) 滤纸 。 9 根据 (NH4) 3PO 4·12MoO 5测定P 和P 2O 5的换算因数分别是 和 (已知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思考题答案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 1. 解释下列现象。 a. 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答:这是由于酸效应的影响。因为'()sp sp F H K K α=?,随着[H +]的增大, ()F H α也增大,'sp K 也随之增大,即溶解度变大。所以,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b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答:Ag 2CrO 4的pK sp =11.71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s 1: 1 5.7111.7122101[]0.001010sp K Ag mol L s ---+?===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s 2 : 1 4.36210mol L s --?=== 所以, s 1< s 2,即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c. BaSO 4沉淀要用水洗涤,而 AgCl 沉淀要用稀 HNO 3洗涤; 答:BaSO 4沉淀要水洗涤的目的是洗去吸附在沉淀表面的杂质离

子。 AgCl沉淀为无定形沉淀,不能用纯水洗涤,这是因为无定形沉淀易发生胶溶,所以洗涤液不能用纯水,而应加入适量的电解质。用稀HNO3还可防止Ag+水解,且HNO3加热易于除去。 d.BaSO4沉淀要陈化,而AgCl或Fe2O3·nH2O沉淀不要陈化; 答:BaSO4沉淀为晶形沉淀,陈化可获得完整、粗大而纯净的晶形沉淀。 而AgCl或Fe2O3·nH2O沉淀为非晶形沉淀。对于此类沉淀,陈化不仅不能改善沉淀的形状,反而使沉淀更趋粘结,杂质难以洗净。 e. AgCl和BaSO4的Ksp值差不多,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BaSO4晶体沉淀,而AgCl只能得到无定形沉淀; 答:各种沉淀都有一个能大批自发产生晶核的相对过饱和极限值,称为临界(过饱和)值。控制相对过饱和度在临界值以下,沉淀就以异相成核为主,能得到大颗粒晶形沉淀。BaSO4和AgCl的临界值分别为1000和5.5,所以前者控制条件,比较容易保持过饱和度不超过临界值,得到晶形沉淀。而后者临界值太小,控制条件仍无法使过饱和度小于临界值,故只能得到无定形沉淀。 f. ZnS在HgS沉淀表面上而不在BaSO4沉淀表面上继沉淀。 答:由于HgS表面的S2-浓度比溶液中大得多,对ZnS来说,此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 1、往AgCl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消失,这是因为() A、盐效应B、同离子效应C、酸效应D、配位效应 2、沉淀掩蔽剂与干扰离子生成的沉淀的( )要小,否则掩蔽效果不好。 A、稳定性 B、还原性 C、浓度 D、溶解度 3、沉淀重量分析中,依据沉淀性质,由( )计算试样的称样量. A、沉淀的质量B、沉淀的重量C、沉淀灼烧后的质量D、沉淀剂的用量 4、称取硅酸盐试样1。0000g,在105℃下干燥至恒重,又称其质量为0.9793g,则该硅酸盐中湿存水分质量分数为() A、97。93% B、96.07%C、3。93%D、2.07% 5、沉淀中若杂质含量太高,则应采用( )措施使沉淀纯净。 A、再沉淀B、提高沉淀体系温度C、增加陈化时间D、减小沉淀的比表面积 6、只需烘干就可称量的沉淀,选用( )过滤。 A、定性滤纸 B、定量滤纸C、无灰滤纸上D、玻璃砂芯坩埚或漏斗 7、在重量分析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因素是( ) A、酸效应 B、盐效应 C、同离子效应 D、生成配合物 8、已知BaSO4的溶度积Ksp=1.1×10-16,将0.1mol/L的BaCl2溶液和0.01mol/L 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 ) A、无沉淀析出 B、有沉淀析出 C、析出沉淀后又溶解 D、不一定 9、在重量法分析中,为了生成结晶晶粒比较大的晶形沉淀,其操作要领可以归纳为() A、热、稀、搅、慢、陈 B、冷、浓、快C、浓、热、快D、稀、冷、慢 10、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 ) A、颗粒要粗大 B、相对分子质量要小 C、表面积要大D、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11、用沉淀称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时,如果称量式是BaSO4,换算因数是() A、0.1710 B、0.4116 C、0.5220 D、0。6201 12、称量分析中以Fe2O3为称量式测定FeO,换算因数正确的是() A、B、C、D、 13、以SO42-沉淀Ba2+时,加入适量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离子沉淀更完全。这是利用() A、同离子效应 B、酸效应 C、配位效应 D、异离子效应 14、过滤BaSO4沉淀应选用() A、快速滤纸 B、中速滤纸C、慢速滤纸D、4# 玻璃砂芯坩埚

重量分析5

习题 5 32.称取CaC2O4和 MgC2O4纯混合试样0.6240 g,在500℃下加热,定量转化为 CaCO3和 MgCO3后为0.4830 g。 a.计算试样中CaCO3和 MgCO3的质量分数; b.若在900℃加热该混合物,定量转化为CaO和MgO的质量为多少克?(参考答案) 答: a.设试样中CaCO3的质量为x (g),则MgCO3的质量为0.6240-x(g)。 解得:故: b.换算为CaO和MgO的质量为: 33. 称取纯 Fe2O3和 Al2O3混合物 0.5622 g,在加热状态下通氢气将 Fe2O3还原为 Fe,此时Al2O3不改变。冷却后称量该混合物为0.4582 g。计算试样中Fe,Al的质量分数。 答:冷却后是Al2O3和Fe混合物。查得Ar(Fe)=55.85, M(Fe2O3)=159.69, Ar(Al)=26.98, M(Al2O3)=101.96 设Al2O3为y(g), Fe2O3为x(g),则 解方程组得: x = 0.3460 g, y = 0.2162 g 故: 解法2:设样品中含Fe2O3为mol 34.称取含有NaCl和 NaBr的试样0.6280 g,溶解后用 AgNO3溶液处理,得到干燥的AgCl和AgBr沉淀0.5064 g。另称取相同质量的试样1份,用0.1050 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28.34 mL。计算试样中 NaCl和 NaBr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

答:M(NaCl) = 58.44, M(NaBr) = 102.9, M(AgCl) = 143.3, M(AgBr) = 187.8 设NaCl质量为x(g), NaBr质量为y(g),则 解方程组得故 35.称取纯NaCl 0.5805 g,溶于水后用AgNO3溶液处理,定量转化后得到AgCl沉淀1.4236 g。计算Na 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Cl和Ag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35.453和107. 868) 答:故 M(Na) = 22.989 36.称取含硫的纯有机化合物1.0000 g。首先用Na2O2熔融,使其中的硫定量转化为Na2SO4,然后溶解于水,用BaCl2溶液处理,定量转化为BaSO4 1.0890 g。计算:a.有机化合物中硫的质量分数; b.若有机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214.33 g·mol-1,求该有机化合物中硫原子个数。 答: a. b. 设该有机化合物中含有n个硫原 故该有机化合物中硫原子个数为1。 37.称取AgCl和AgBr纯混合物0.4273 g,然后用氯气处理,使其中的AgBr定量转化为AgCl。若混合物中AgBr的质量分数为0.6000,用氯气处理后,AgCl共多少克?(参考答案) 答:查得M(AgCl) = 143.32, M(AgBr) = 187.77 混合物中AgCl的质量为:0.4273- 0.4273×60.00% = 0.1709 g 经氯气处理后AgCl的质量为: 解法2: 38. 称取某一纯铁的氧化物试样0.5434 g,然后通入氢气将其中的氧全部还原除去后,残留物为0.3801 g。计算该铁的氧化物的分子式。(参考答案) 答:设该铁的氧化物的分子式为Fe x O y ,则 解方程组,得 x=0.006806 , y=0.01020故为 Fe2O3。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第七章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章节小结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是以沉淀平衡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沉淀的完全,沉淀的纯净及选择合适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是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准确定量测定的关键。 (一)沉淀滴定法 铬酸钾指示剂法是用K2Cr2O4作指示剂,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用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Cl-(或Br-)。根据分步沉淀的原理,首先是生成AgCl沉淀,随着AgNO3不断加入,溶液中Cl-浓度越来越少,Ag+浓度则相应地增大,砖红色Ag2CrO4沉淀的出现指示滴定终点。 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控制K2Cr2O4的浓度。实验证明,K2Cr2O4浓度以5×10-3mol/L左右为宜。(2)适宜pH范围是6.5~10.5。(3)含有能与CrO42-或Ag+发生反应离子均干扰滴定,应预先分离。(4)只能测Cl-、Br-和CN-,不能测定I-和SCN-。 铁铵钒指示剂法是以KSCN或NH4SCN为滴定剂,终点形成红色FeSCN2+指示终点的方法。分为直接滴定法和返滴定法两种:(1)直接滴定法是以NH4SCN(或KSCN)为滴定剂,在HNO3酸性条件下,直接测定Ag+。(2)返滴定法是在含有卤素离子的H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过量的AgNO3,用NH4SCN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AgNO3。用返滴定法测定Cl-时,为防止AgCl沉淀转化,需在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前,加入硝基苯等防止AgCl沉淀转化。 吸附指示剂法是以吸附剂指示终点的银量法。为了使终点颜色变化明显,要注意以下几点:(1)沉淀需保持胶体状态。(2)溶液的酸度必须有利于指示剂的呈色离子存在。(3)滴定中应当避免强光照射。(4)胶体颗粒对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应略小于对被测离子的吸附能力。 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的测定原理及应用见下表7-1。常用的吸附指示剂及其适用范围和条件列于表7-2。 表7-1 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的测定原理及应用 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 指示剂K2Cr2O4Fe3+吸附指示剂 滴定剂AgNO3NH4SCN或KSCN Cl-或AgNO3 滴定反 应 2Ag++Cl-=AgCl SCN-+Ag+=AgSCN Cl-+Ag+=AgCl 终点指示反应2Ag++CrO42-=Ag2Cr2 O4(砖红色) SCN-+Fe3+=FeSCN2+(红色) AgCl·Ag++FIn-= AgCl·Ag+·FIn-(粉红色) 滴定条件(1)pH=6.5~10.5 (2)5%K2CrO41ml (3)剧烈摇荡 (4)除去干扰 (1)0.1~1mol/LHNO3介质 (2)测Cl-时加入硝基苯或高浓度的Fe3+ (3)测I-时要先加AgNO3后加Fe3+ (1)pH与指示剂的Ka有 关,使其以FIn-型体存在 (2)加入糊精 (3)避光 (4)F指示剂

重量分析

重量分析 ( B )1、有关影响沉淀完全的因素叙述错误的 1 A、利用同离子效应,可使被测组分沉淀更完全 B、异离子效应的存在,可使被测组分沉淀完全 C、配合效应的存在,将使被测离子沉淀不完全 D、温度升高,会增加沉淀的溶解损失 ( C )2、在下列杂质离子存在下,以Ba2+沉淀SO42- 时,沉淀首先吸附 1 A、Fe3+ B、Cl- C、Ba2+ D、NO3- ( B)3、莫尔法采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Cl-时,其滴定条件是 1 A、pH=2.0~4.0 B、pH=6.5~10.5 C、pH=4.0~6.5 D、pH=10.0~12.0 ( B)4、用摩尔法测定纯碱中的氯化钠,应选择的指示剂是: 1 A、K2Cr207 B、K2CrO7 C、KNO3 D、KCl03 ( B)5、用沉淀称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时,如果称量式是BaSO4,换算因数是(分子量): 1 A、0.1710 B、0.4116 C、0.5220 D、0.6201 ( A)6、采用佛尔哈德法测定水中Ag+含量时,终点颜色为? 1 A、红色; B、纯蓝色; C、黄绿色; D、蓝紫色 ( A)7、以铁铵钒为指示剂,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银离子时,应在下列何种条件下进行 1 A、酸性 B、弱酸性 C、碱性 D、弱碱性 ( A)8、称量分析中以Fe2O3为称量式测定FeO,换算因数正确的是 1 A、 B、 C、 D、 ( A )9、以SO42-沉淀Ba2+时,加入适量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离子沉淀更完全。这是利用 1

A、同离子效应; B、酸效应; C、配位效应; D、异离子效应 ( C )10、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情况适于沉淀BaSO4? 1 A、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沉淀; B、在热溶液中及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沉淀; C、进行陈化; D、趁热过滤、洗涤、不必陈化。 ( D)11、下列各条件中何者违反了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1 A、沉淀反应易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B、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沉淀剂 C、沉淀反应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D、沉淀宜放臵过夜,使沉淀陈化; ( B)12、下列各条件中何者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 1 A、沉淀作用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B、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沉淀剂; C、沉淀在冷溶液中进行; D、沉淀后立即过滤 13、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是( C ),滴定剂是( A )。 1 A、硫氰酸钾 B、甲基橙 C、铁铵矾 D、铬酸钾 ( D )14. 有利于减少吸附和吸留的杂质,使晶形沉淀更纯净的选项是 1 A、沉淀时温度应稍高 B、沉淀时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 C、沉淀时加入适量电解质 D、沉淀完全后进行一定时间的陈化 ( D )15、基准物质NaCl在使用前预处理方法为( ),再放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1 A、在140~150℃烘干至恒重 B、在270~300℃灼烧至恒重 C、在105~110℃烘干至恒重 D、在500~600℃灼烧至恒重 ( C )16、需要烘干的沉淀用( )过滤。 1 A、定性滤纸 B、定量滤纸 C、玻璃砂芯漏斗 D、分液漏斗 ( B )17、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离子时,如果不加硝基苯(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会使分析结果 1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及沉淀滴定法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及沉淀滴定法 (4 学时) 【本章重点】: 1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2、指示剂的使用条件与指示终点的方法 3沉淀滴定法中的常用基准物质与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4沉淀滴定法测定无机卤化物,有机卤化物与有机碱氢卤酸盐的含量方法 重量分析法 一、选择题 1 重量分析中,若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C) A、表面吸附 B、吸留与包藏 C、混晶 D、后沉淀 2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晶形沉淀条件的就是(B) A、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应在不断搅拌下慢慢滴加沉淀剂 D、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3 在重量分析中对无定形沉淀洗涤时,洗涤液应选择(B) A、冷水 B、热的电解质浓溶液 C、沉淀剂稀溶液 D、有机溶剂 4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无定形沉淀条件的就是(D) A、沉淀可在浓溶液中进行 B、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进行 C、沉淀在热溶液中进行 D、在沉淀后放置陈化 5 若BaCl2中含有NaCl、KCl、CaCl2等杂质,用H2SO4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4最易吸附的离子就是(D) A、H+ B、K+ C、Na+ D、Ca2+ 6 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的摩尔质量越大,将使(D) A、沉淀易于过滤洗涤 B、沉淀纯净 C、沉淀的溶解度减小 D、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7 用BaSO4重量法测定Ba2+含量,若结果偏低,可能原因就是( B ) A、沉淀中含有Fe3+等杂质 B 沉淀中包藏了BaCl2 C 沉淀剂H2SO4在灼烧时挥发 D 沉淀灼烧的时间不足 二、填空题

1 重量分析法对称量形式的要求就是①组成必须固定,且与化学式完全符合;②称量形式的性质要稳定;③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 2 吸留共沉淀与表面吸附共沉淀的主要区别在于吸留发生在沉淀内部,吸附发生在沉淀表面。 3 陈化过程就是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的过程,它的作用就是①晶体完整化以及小晶粒溶解,大晶粒长大使沉淀变得更加纯净②将吸附、吸留或包藏在沉淀内部的杂质重新转移进入溶液,使沉淀纯度升高。 4由于无定形沉淀颗粒小,为防止沉淀穿滤,应选用致密(慢速) 滤纸。 5 获得晶型沉淀控制的主要条件就是稀溶液、热,沉淀剂缓慢加入、不断搅拌、 陈化。 6 均匀沉淀法就是指利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使沉淀剂逐步地、均匀地产生,从而使沉淀缓慢地均匀地形成。其优点就是能获得紧密的大颗粒沉淀。 7 在含有Ca2+ 与H2C2O4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尿素CO(NH2)2并加热煮沸,能析出较大颗粒的CaC2O4沉淀,其原因就是随加热反应逐渐进行,NH3浓度均匀增加,[C2O42-]随之增大,过饱与度小,故颗粒大。尿素发生的反应。 三、问答题 1 无定形沉淀的条件之一就是在浓溶液中进行,这必然使吸附杂质量增多,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实验中采取的措施就是什么? 答: 沉淀完毕之后,加一定量热水稀释,充分搅拌,使表面吸附杂质转移到溶液中去。 2 当用冷水洗涤AgCl沉淀时,为什么会产生胶溶现象?应当选用什么洗涤液? 答: 用冷水洗涤沉淀时,外双电层中带电荷离子被洗掉,使AgCl颗粒带相同电荷,互相排斥,使之均匀分散,故产生胶溶现象,应当选电解质溶液洗。 3简要说明下列溶液中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1)Ag2CrO4在0、0100 mol ? L-1 AgNO3溶液中; (2)AgBr在2、00 mol ? L-1 NH3溶液中; (3)PbSO4在有适量乙醇的水溶液中。 答:(1) 同离子效应使Ag2CrO4得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2) 配位效应使AgBr溶解。 (3) PbSO4在有适量乙醇的水溶液中溶解度明显降低。

分析化学第五版题库试题选编(第九章重量分析法)

2 分(1001)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 将钙沉淀为草酸钙, 高温(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算因数为------------------------------------------------------------------------------------------------( ) A r(Ca) A r(Ca) (A) ─────(B) ────── M r(CaC2O4) M r(CaCO3) A r(Ca) M r(CaC2O4) (C) ────(D) ───── M r(CaO ) A r(Ca ) 2 分(1001) (C) 2分(1002) 1002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的砷,首先使其形成Ag3AsO4沉淀,然后转化为AgCl,并以此为称量形式,则用As2O3表示的换算因数是-------------------------------------------------------------( ) (A) M r(As2O3)/M r(AgCl) (B) 2M r(As2O3)/3M r(AgCl) (C) 3M r(AgCl)/M r(As2O3) (D) M r(As2O3)/6M r(AgCl) 2分(1002) 1002 (D) 2 分(1003) 用重量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质量分数,欲使10.0mg AgCl沉淀相当于1.00%的氯,应称取试样的质量(g)------------------------------------------------------------------------------------ ( ) (A r(Cl) = 35. 5, M r(AgCl) = 143.3) (A) 0.1237 (B) 0.2477 (C) 0.3711 (D) 0.4948 2 分(1003) (B) 2分(1004) 1004 某石灰石试样含CaO约30%,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时,Fe3+将共沉淀。设Fe3+共沉淀的量为溶液中Fe3+含量的1%,则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应不超过下列何数值时,所产生的误差才能≤0.1%---------------------------------------------------------------------------------------( ) (A) 3%(B) 1% (C) 0.1%(D) 0.03% 2分(1004) 1004 (A) 2分(1005) 1005 用重量法测定As2O3的含量时,将As2O3溶于NaOH溶液,处理为AsO43-,然后形成Ag3AsO4沉淀,过滤,洗涤,将沉淀溶于HNO3后,再以AgCl形式沉淀和称重,则换算因数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2分(1005) 1005 M r(As2O3)/6M r(AgCl)

重量分析1

习题 1 1.计算下列重量因数(左边为测定物,右边为称量物) 1)FeO Fe2O3 2)KCl( -> K2PtCl6 -> Pt)Pt 3)Al2O3Al(C9H6ON)3 4)P2O5(NH4)3PO4·12MoO3 答: 2.称取某可溶性盐0.3232克,用硫酸钡重量法测定其中的含硫量,得BaSO4沉淀0.2982克,计算试样中含SO3的百分数。 答: 3.用重量法测定莫尔盐(NH4)2SO4·FeSO4·6H2O的纯度,若天平称量误差为0.2毫克,为了使灼烧后的Fe2O3的称量误差不大于千分之一,应最小称取样品多少克?(参考答案) 答: 4.称取含磷矿石0.4530克,溶解后从MgNH4PO4形成沉淀,灼烧后得到Mg2P2O7 0.2825克,计算试样中P以及P2O5的百分含量。(参考答案) 答: 5.沉淀MgNH4PO4以测定Mg时,沉淀中有1%的NH4+被等量(摩尔)的K+取代。沉淀以 形式称重时,产生多大的误差?若沉淀经高温灼烧成Mg2P2O7称量时,产生多大的误 差?(参考答案) 答: 6.测定硅酸盐中SiO2含量,称取0.4817克试样,获得0.2630克不纯的SiO2(主要有Fe2O3,Al2O3)。将不纯的SiO2用H2SO4-HF处理,使SiO2转化为SiF4除去,残渣经灼烧后重为0.0013克,计算试样中纯SiO2含量。若不经H2SO4-HF处理,杂质造成的误差有多大?

答: 7.称取风干(空气干燥)的石膏试样1.2030 克,经烘干后得吸附水分0.0208克,再经灼烧又得结晶水0.2424克,计算分析试样换算成干燥物质时的的百分含量。 答: 8.有0.5000 g纯KIO x,将它还原为I-后,用0.1000 mol·L-1AgNO3溶液滴定,用去23.36 mL,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参考答案) 答: 因此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KIO3。 9.计算下列换算因数。 a. 根据 PbCrO4测定Cr2O3; b.根据Mg2P2O7测定MgSO4·7H2O; c. 根据(NH4)3PO4·12 MoO3测定Ca3(PO4)2和P2O5; d.根据(C9H6NO)3Al测定Al2O3。(参考答案) 答: a. b. c. 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