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的水力计算的要点

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的水力计算的要点

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的水力计算的要点

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的水力计算要点?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渠一般按满流设计。水力计算方法,水力计算数据,包括设计流速、最小坡度、最小管径、覆土厚度以及雨水口布置要求与分流制中雨水管道的设计基本一样。

合流制排水管渠水力计算内容包括:

1.溢流井上游合流管渠计算溢流井上游合流管渠的计算与雨水管渠计算基本一样,只是它的设计流量包括设计污水量、工业废水量和设计雨水量。

2.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的雨水设计重现期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的雨水设计重现期,可适当高于同一情况下的雨水管道的设计重现期的10%~25%.因为合流管渠一旦溢出,溢出混合污水比雨水管道溢出的雨水所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所以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应从严掌握合流管渠的设计重现期和允许的积水程度。

3.截流干管和溢流井的计算合理地确定所采用的截流倍数倍值。

截流倍数∏O应根据旱流污水的水质、水量、总变化系数、水体的卫生要求及水文气象等因素经计算确定。工程实践证明,截流倍数nθ值采用2.6~4.5时比较经济合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截流倍数一般采用1~5∙在同一排水系统中可采用同一截流倍数或不同截流倍数。合流制排水系统宜采取削减雨天排放污染负荷的措施,包括:

(1)合流管渠的雨水设计重现期可适当高于同一情况下的雨

水管道设计重现期;

(2)提高截流倍数,增加截流初期雨水量;

(3)有条件地区可增设雨水调蓄池或初期雨水处理措施,经多年工程实践,我国多数城市一般采用截流倍数nθ二3∙而美国、日本及西欧等国家多采用nθ=3-5.4.晴天旱流流量的校核晴天旱流流量应能满足污水管渠最小流速的要求,一般不宜小于0.35~0∙5πι∕s,当不能满足时,可修改设计管渠断面尺寸和坡度。

排水管网课程设计(排水工程上)

洛阳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某县城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学生: 学号: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11届2班 指导教师: 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二○一三年六月

摘要 排水管网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根据采用排水方式的不同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本次设计采用的是截流式合流制。将街坊、火车站和工厂的雨污混合污水一起经过干管转入岸边与大河平行的截流干管中,通过截流干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在截流干管上设置溢流井,排放暴雨后期的雨污混合污水,以减小截流干管下游的管径。本次设计中简述了方案的选择对比、管线布置、工程量的选择和统计、设计原始资料和合流干管、截流干管的水力计算等。 关键词:排水管网;截流干管;雨污混合污水

目录 前言 (1) 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2) 1.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2) 1.1 设计范围和任务 (2) 1.2 设计原始资料 (2) 1.3 规划设计内容及要求 (3) 1.4 设计成果要求 (3) 1.5 设计参考资料 (4) 2. 方案的选择和确定 (5) 2.1 排水体制的确定 (5) 2.2 工业废水与城市排水系统的关系选择 (6) 2.3 污水处理方式及污水处理厂的确定 (6) 3. 合流管网工程设计 (8) 3.1 合流管网使用条件和定线 (8) 3.2 合流管网的设计流量 (10) 3.3 合流管网的水力计算 (18) 3.4 合流管网工程量统计 (23) 二.排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24) 1. 合流管网设计计算 (24) 1.1 设计管段检查井地面标高 (24) 1.2 排水区编号及其面积 (24) 1.3 合流管网水力计算 (26) 三.结束语 (31) 参考文献 (32) 致谢辞 (33)

城市管道工程与设计复习资料

第一章 第一节:城镇排水系统的体制和组成 1.城镇排水系统的体制: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可以采用一套管渠系统或是采用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来排除,这种不同的排水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系统的体制。 城镇排水系统的体制的选择: 城镇排水系统的体制的分类:合流制(直排式、截流式)分流制(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半分流制)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套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改造老城市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时,常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设有溢流井。 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既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统。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只设有污水排水系统,没有完整的雨水排水系统。半分流制(又称截流式分流制)排水系统既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统,设有跳越井 排水体制的选择: 从城市规划方面看:合流制仅有一条管渠系统,地下建筑相互间的矛盾较小,占地少,施工方便。分流制管线多,地下建筑的竖向规划矛盾较大。 从环境保护方面看:直排式合流制不符合卫生要求,新建的城镇和小区已不再采用; 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卫生条件较好,但工程量大,初期投资大,污水厂的运行管理不便,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实力还不雄厚的城镇和地区,更是无法采用; 在老城市的改造中,常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充分利用原截留式排水体制利用了现有的排水设施,与直排式相比,减小了对环境的危害,但仍有部分混合污水通过溢流井直接排入水体。分流制排水系统的管线多,但卫生条件好,有利于环境保护,虽然初降雨水对水体有污染,但它比较灵活,比较容易适应社会发展,又能符合城镇卫生的要求,所以在国内外得到推荐应用,而且也是城镇排水系统体制发展的方向; 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初期投资少,有利于城镇建设的分期发展,在新建城镇和小区可考虑采用这种体制;半分流制卫生情况比较好,但管渠数量多,建造费用高,一般仅在地面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如某些工厂区等)采用。 从投资方面看:分流制比合流制高。合流制只敷设一条管渠,其管渠断面尺寸与分流制的雨水管渠相差不大,管道总投资较分流制低,但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厂却比分流制的造价要高。由于管道工程的投资占给排水工程总投资的70%~80%,所以总的投资分流制比合流制高。从排水系统的管理上看:合流制管道系统在晴天时只是部分流,流速较低,容易产生沉淀,据经验,管中的沉淀物易被暴雨水流冲走,这样以来合流制管道系统的维护管理费用可以降低,但是,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变化较大,污水厂运行管理复杂;分流制管道系统可以保证管内的流速,不致发生沉淀,同时,污水厂的运行管理也易于控制。 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和工业企业规划、当地降雨情况和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地形和水体等条件,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全面规划,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而定。 新建城镇和小区:分流制老城镇:截流式合流制 干旱少雨地区;街道窄、地下设施多、修建两条管道困难的地区:合流制 2.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收集、输送、处理、利用及排放废水的全部工程设施。 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管渠系统——收集和输送废水的工程设施污水厂——改善水质和回收利用污水的工程设施出水口——废水排入水体的工程设施 第二节:排水管渠及管渠系统上的构筑物 1.管渠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管道或渠道,渠道有暗渠和明渠之分

排水工程 上课后习题&答案

(二)排水管网习题 第一章排水系统概论 一、名词解释 1.排水体制 2.区域排水系统 3.排水系统 4.分流制排水系统 5.合流制排水系统 二、问答题 1. 排水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用途是什么? 2. 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优缺点,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 3. 排水系统有哪些常见的布置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其适用条件是什么? 4. 如何理解工业企业排水系统和城市排水系统的关系。 5. 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 6. 试述排水系统的建设程序和设计阶段。 7. 试述区域排水系统的特点。 第二章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一、名词解释 1.设计充满度 2.总变化系数 3.污水设计流量 4.控制点 5.设计管段 6.非设计管段 7.管道埋设深度 8. 本段流量 9.转输流量 10. 管道定线 11. 设计流速 12. 最小设计坡度 二、简答 1.污水管道中污水流动的特点。 2.确定污水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叫设计管段,每一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可能包括那几部分。 4.为什么污水管道要按非满流设计。 5.污水管道的衔接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那些情况。 6.控制点的位置如何确定,在条件不利时,如何减少控制点处管道埋深。 7.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为什么随着污水平均流量的增加而相应的减少。

三、问答题 1. 试比较排水体制各类型的特点。 2. 试述平行式、正交式、截流式排水管渠布置特点及适用地形条件。 四、计算题 1、下图为污水设计管道示意图,已知1-2管段生活污水设计流量为50l/s ,工厂集中流量q=30l/s ,2-3管段生活污水本段流量为40l/s ,求2-3管段的污水设计流量。 3 2 2. 某肉类联合加工厂每天宰杀活牲畜258t ,废水量定额8.2m 3/d 活畜,总变化系数1.8,三班制生产,每班8h 。最大班职工人数560人,其中在高温及污染严重车间工作的职工占总数的50%,使用淋浴人数按85%计,其余50%的职工在一般车间工作,使用淋浴人数按40%计。工厂居住区面积9.5ha ,人口密度580cap/ha ,生活污水定额160 L/cap·d ,各种污水由管道汇集送至污水处理站,试计算该厂的最大时污水设计流量。 3. 图2-18为某工厂工业废水干管平面图。图上注明各废水排出口的位置,设计流量以及各设计管段的长度,检查井处的地面标高。排出口1的管底标高为218.9m ,其余各排出口的埋深均不得小于1.6m 。该地区土壤无冰冻。要求列表进行干管的水力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标注在平面图上。 图2-18 某工厂工业废水干管平面图 4. 试根据图2-19所示的小区平面图,布置污水管道,并从工厂接管点至污水厂进行管段的水力计算,绘出管道平面图和纵断面图。已知:

截流水力学计算

截流水力学计算 截流- 概述在施工导流中,截断原河床水流,最终把河水引向导流泄水建筑物下泄,在河床中全面开展主体建筑物的施工,就是截流。截流是在河床中修筑横向围堰工作的一部分。 截流是堵截河道水流迫使其流向预定通道的工程措施。截流工程包括进占、龙口范围的加固、合龙和闭气等项工作。为堵截河流,向流水中抛投料物。填筑戗堤的工作称进占。进占后预留的河道泄流口门称龙口。为防止龙口河床和戗堤端部被冲刷或毁坏,需要对龙口范围进行防冲加固。闭合龙口,最终拦断水流的过程称合龙。合龙后在戗堤迎水面采取防渗措施封堵渗流通道称闭气。截流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控制项目,并有一定风险,需周密计划、充分准备,要有足够的抛投强度。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利用土石、麦草、稻草、秸料、柳枝等当地材料,进行堤防堵口和截流工程,有丰富的传统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采用了新技术和新材料在许多工程中截流成功,取得了在岩基和软基河床截流的经验,尤以长江葛洲坝水电枢纽大江截流的规模最大。 截流- 方式 截流方式可归纳为戗堤法截流和无戗堤法截流两种。 戗堤-就是水利水电工程截流施工中,采用进占方式向流水中抛投混凝土预制块、就地取材的填筑料形成的横跨江河的透水堰体。由于戗堤具有机械化强度高、取材便利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在短时间内贯通江河两岸,形成有利的施工通道,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围堰施工一般都是在戗堤的基础上进行的。戗堤在合龙时,由于龙口单宽流量大、流速高,场地狭窄,因此戗堤端部在合龙时易被冲刷毁坏,合龙前需对戗堤端部进行防冲加固处理。合龙后戗堤迎水面需要采取防渗措施封堵渗漏通道,以便进行下一步围堰工程施工。其中土石围堰是以戗堤为基础,继续培土加宽、加高,设置粘土芯墙,处理坝脚、坝踵后形成的。戗堤按照进占方式的不同分为:采用立堵进占由一端向另一端进占的单戗堤;和从上、下游同时立堵进占的双戗堤、多戗堤;还有采用平堵方式均匀布料一次形成拦断江河的全断面戗堤等型式。 戗堤法截流主要有平堵、立堵及混合堵截流;无戗堤法截流主要有建闸截流、水力冲填法、定向爆破截流、浮运结构截流等。在工程实际中应根据当地水文气象、地形地质、施工条件以及材料等条件选择截流方法。 截流方式可归纳为戗堤法截流和无戗堤法截流两种。戗堤法截流主要有平堵、立堵及混合堵截流;无戗堤法截流主要有建闸截流、水力冲填法、定向爆破截流、浮运结构截流等。在工程实际中应根据当地水文气象、地形地质、施工条件以及材料等条件选择截流方法。 戗堤法截平堵 平堵,是先在龙口建造浮桥或栈桥,由自卸汽车或其他运输工具运来抛投料,沿龙口前沿投抛。先下小料,随着流速增加,逐渐抛投大块料,使堆筑戗堤均匀地在水下上升,直至高出水面,截断河床。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第2章

第二章城市排水工程 规划第一节城市排水系 统 城市排水的对象是雨水和污水。对雨水和污水采用不同的排放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大类。 知识点一:合流制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指雨水和污水统一由一套管道排放的 排水系统分为直排式合流制和截流式合流制。 1.直排式合流制 污水和雨水一样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就近分散排放。 特点:工程投资较少,对城市水环境造成污染,一般在城市建设初期采用。 2.截流式合流制 截流式合流制是在直排式合流制基础上,沿排放口附近新建一条污水管渠,将污水截留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输送到下游排放,雨水通过附属的溢流井仍排入原来的水体。 特点:在无雨天可以将全部污水截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输送到下游排放,大大减轻城市水环境压力,且工程量相对较小。当降雨量和污水量超过截流管的截流 能力,多余部分的混合污水将从溢流井排入水体,仍然对城市水环境有影响。 知识点二:分流制排水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是指雨水和污水单独收集、处理和排放的排水系统。 根据雨水系统的完整程度,分流制排水系统又分为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

1.完全分流制 雨水和比较清洁的工业废水由雨水管渠收集,就近排放;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收集,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下游排放。 特点:污水不能不加处理就近分散排放,对保护城市水环境比较有利,但排水管渠工程量大于截流式合流制,一般在城市水环境要求较高,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城市采用。 2.不完全分流制 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是指只有完整的污水设施而没有完整的雨水设施的排水系统。采用不完全分流制有三种情况:一是早期的城市建设;二是降水量很小的城市;三是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城市。 【例题】污水和雨水一样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就近分散排放的排水系统称为( )。 A.直排式合流制 B.截流式合流制 C.完全分流制 D.不完全分流制 【答案】 A第二节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了解)

排水工程测试题

排水试题 一、填空题 1、为了使计算简便,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建议折减系数的采用为:暗管m=2,明渠m=。在陡坡地区,暗管的m=~2 2、设计流速是(与设计流量、设计充满度相应的水流平均速度)。 最小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内不致发生淤积的流速)。 最大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不被冲刷损坏的流速)。 3、管道的衔接方法:主要有水面平接、管顶平接和管底平接三种 4、城市污水总的设计流量是(居住区生活污水、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设计流量三部分之和。 5、(1)按照来源的不同,污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3类。 (2)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与平均流量间的关系式为Kz=(/)当Q<5L/S 时,Kz=();Q>1000,Kz=() 6、定线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应尽可能地在管段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局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 7、水面平接是使(上游管段终端)与(下游管段起端)在指定的(设计充满度)下的水面平接。 8、雨水设计流量Qs=qΨF,其中Ψ的含义是(地面径流系数) 9、在排水管道的接口中,水泥砂浆抹带口属于(刚性)接口 10、污水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雨水管道、合流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75m/s,明渠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4m/s。 11、城市污水是指排入城镇污水排水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12、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目的,在于合理的经济的选择管道(断面尺寸)、坡度和(埋深)。 13、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为(300 mm),相应的最小坡度为()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200 mm),最小坡度为(). 14、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主要包括:正交式分布,截流式分布,平行式分布,分区式分布,分散式分布,环绕式分布。 15、排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称为排水系统。 16、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是(10)m/s,非金属的最大设计流速是(5)m/s。 17、管道平面图应包括(支管)(干管)(主干管)(泵站)(污水厂)(出水口)等的具体位置和资料。 18、一般来说干燥土壤中,最大埋深不超过(7—8)m,在多水、流沙、石灰岩地层中,一般不超过(5)m。 二、名词解释 1、污水管道系统的定线:在城镇(地区)总平面图上确定污水管道的位置和走向 2、极限强度理论:在雨水管道的设计中,采用的降雨历时t=汇水面积最远点的雨水流达集流点的集流时间τ0,此时暴雨强度、汇水面积都是相应的极限值,根据公式确定的流量应是最大值。这便是雨水管道设计的极限强度理论。 3、集水时间t:指雨水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流到设计的管道断面所需时间。 4、城市污水: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 5、(1)最小设计流速:保证管道内不致发生淤积的流速。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习题

《排水管道工程》习题 第一章排水管渠系统 1.名词解释:排水系统、排水体制 2.排水体制主要有和两种形式。 3.合流制排水系统主要有和两种形式。分流制排水系统主要有、和三种形式。 4.不同体制的排水系统在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方面各自有何优缺点? 5.如何选择排水体制? 6.简述排水系统的组成及每部分的功能。 7.简述城镇污水系统的组成及每部分的功能。 8.简述工厂排水系统的组成及每部分的功能。 9.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10. 街道雨水管渠系统上的附属物除检查井、跌水井、出水口等之外,还有收集地 面雨水用的。 11. 在管道系统的组成上,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半分流制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各分流制 系统相似,具有同样的组成部分,只是在截流式合流制管渠上设有和;而在半分流制管渠上设有和。 12.管渠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或,渠道有和之分。城市和工厂中的渠管主要是。 13. 暗渠系统的主要附属构筑物有哪些? 14. 对合格的管道和渠道有哪些要求? 15. 为什么管道的断面形式常采用圆形,而渠道的断面形式一般不采用圆形?选择 管道时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 16. 渠道断面形式有哪几种?它们的特点是什么?适于什么情况? 17. 我国城市和工厂最常用的管道有哪些?试述适用情况及优缺点? 18. 混凝土管管口的形式有:、和。制造方法主要有、、。 19. 钢筋混凝土管管口的形式有:、和。制造方法主要有、、。 21. 简述管道系统各种附属构筑物的功能,适用场合和构造要求?

22. 检查井由三部分组成:、、。检查井井身的构造与是否需 要工人下井有密切关系。不需要下人的浅井,构造很简单,一般为;需要下人的检查井在构造上可分为、和三部分。检查井的底部做流槽是为了。在重要道路上的检查井,有时为了防止因检查井沉降而破坏路面,可设计采用来固定井座和井盖,即使检查井沉降也不影响道路路面。 23. 跌水井的构造无定型,常用的有和两种。 24. 雨水口结构包括:、、三部分。雨水口的形式有、以及。 从地步构造看,雨水口分为和。其中有截流进入雨水口的粗重物体的作用。 25. 倒虹管由、、三部分组成,进、出水井内应设或。 26.确定倒虹管的路线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27.折管式与直管式倒虹管的构造、设计要求适用于什么场合?其优缺点如何? 27. 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倒虹管内污泥的淤积? 28. 污水管道的出水口应尽可能淹没在水中,其管定标高一般应设在什么水位以 下。雨水管道的出水口应露在水面以上,为什么?应露在什么水位以上? 29. 在设计和施工管渠系统上的构筑物时,为充分发挥其功能,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是什么? 30. 为什么在管渠改变方向、坡度、高程和断面处以及管渠交汇处,都必须设置检 查井?为什么在直线管渠上的一定距离处,也必须设置检查井? 原因:一在方向、坡度、高程和断面改变时,管道的方向,直径会发生改变,为了连接方便,宜使用检查井。二,后期的维护,维修,管理方便。三有支路管道的接入。 31. 为什么当管渠口径较大时(例如1200mm),检查井的水平截面的形状采用矩 形而不采用圆形? 可能的原因:当管渠口径大时,管渠与圆形检查井的连接较矩形检查井困难,施工成本较大。 第二章排水管渠水力计算 1.城市排水管网分布及其污水水流有何特点? 2.排水管渠水力计算的任务是什么?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重点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1、给排水系统的三个功能:水量保障,水质保障,水压保障 3、最高日用水量:用水量最多的一年内,用水量最多的一天的总用水量5、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用水量最高的24小时中,用水量最大的一小时用水量 6、三个水质标准是:原水水质标准,给水水质标准,排放水质标准 7、三个水质变化过程:给水处理,用户用水,废水处理 8、水头:位能与压能之和 10、排水系统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 11、污水管网系统:排除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的管网系统 12、雨水管网系统:排除雨水的管网系统 16、城市用水量预测的方法:分类估算法,单位面积法,人均综合指标法,年递增率法,线性回归法,生长曲线 17.给水管网布置原则: (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给水管网,要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2)主次明确,先搞好输水管渠与主干管布置,然后布置一般管线与设施; (3)尽量缩短管线长度,节约工程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 (4)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 (5)保证供水具有适当的安全可靠性; (6)尽量减少拆迁,少占农田; (7)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8)远近期结合,留有发展余地,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 18、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树状网和环状网 19、输水管的最小坡度应大于1:5D,D为管径,以mm计 20、输水管线坡度小于1:1000时,应每隔0.5-1km装置排气阀 21、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给水管网,要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2)先确定排水区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网,应按从干管到支管的顺序进行布置; (3)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和雨水,并使管线最短、埋深最小; (4)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考虑好与企业内部管网的衔接; (5)规划时要考虑到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6)远近期规划相结合,考虑发展,尽可能安排分期实施。 22、排水管道的连接主要采用检查井和跌水井等连接井形式,通常称为窨井 24、污水管网布置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1)划分排水区域与排水流域;(2)干管布置与定线;(3)支管布置与定线 25、区域排水系统具有下列优点:(1)污水厂数量少,处理设施大型化集中化,每个单位水量的基建和运行管理费用低,因而比较经济;(2)污水厂占地面积小,节省土地;(3)水质,水量变化小,有利于运行管理。(4)河流等水资源利用与污水排放的体系合理化,而且可能形成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等。 26、区域排水管理的缺点:(1)当排入大量的工业废水时,有可能使污水出路发生困难;(2)工程设施规模大,组织与管理要求高,而且一旦污水厂运行管理不当,对整个河流影响较大。 27、Re<2000为层流2000-4000为过渡流Re>4000为紊流 28、年费用计算值得计算方法有静态年计算费用法和动态年计算费用法两种。 29、水头:是指单位重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 30、水头分为位置水头,压力水头和流速水头 32、水头损失:流体克服流动阻力所消耗的机械能 34、非满管流水力计算有6个参数:流量q、管径d、水力坡度i、充满度y/d、流速v、管渠粗糙系数n 35、水力等效简化原则:经过简化后等效的管网对象与原来的实际对象具有相同的水力特征 36、水泵是给水排水管网中的加压与提升设备,所提供的能量用扬程表示,即水泵提供给单位重量的机械能。 37、删除连枝要满足两个条件:1保持原管网图的连通性2必须破坏所有的环和回路 39、为防止水锤现象,最大设计流速不超过 2.5-3.0m/s,在输送浑浊原水时,为了避免悬浮物质在水管中沉积,最低设计流速不得小于0.6m/s 40、经济流速:一定年限T年内管网造价和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的流速 41、节点服务水头:节点地面高程加上节点所连接用户的最低洪水压力指标 42、一层楼用户为10米,二层楼用户为12米,以后每增加一层,用水压力增加4米 45.污水管道设计的主要任务: (1)污水管网总设计流量及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2)污水管网各管段直径,埋深、衔接设计与水力计算; (3)污水提升泵站设置与设计; (4)污水管网施工图绘制等 46、排放系数:污水量定额与城市用水量定额之间的比例关系,该比例称为排放系数。 49、污水量总变化系数Kz: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50、设计充满度:在一个设计管段中,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 51、污水管道应按非满管流设计的原因:(1)污水流量的随便变化的,而且雨水或地下水可能通过检查井盖或管道接口渗入污水管道;(2)污水管道内沉积的污泥可能分解析出一些有害气体,需留出适当空间,以利管道内的通风,排除有害气体;(3)便于管道的疏通和维护管理。 52、污水管渠在设计充满度下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生产污水管道最小设计流速宜适当加大,水渠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4m/s 53、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5m/s 54、在居住区和厂区内污水支管最小管径为200mm,干管最小管径为300mm,在城镇道路下污水管道最小管径为300mm 55、管径2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3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 56、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管道的内壁底部离开地面的垂直距离 57、覆土厚度,管道的顶部离开地面的垂直距离 60、污水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一般应满足的要求:(1)防止管道内污水冰冻和因土壤冰冻膨胀而损坏管道;(2)防止地面荷载而破坏管道;(3)满足街区污水连接管衔接的要求。 61、车行道下污水管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 64、管道衔接时要遵守两个原则:1避免上游管道形成回水,造成淤积;2在平坦地区应尽可能提高下游管道的标高,以减少埋深。 65、管道常用衔接方法:水面平接,管顶平接 67、街区和厂区的最小管径200mm,街道下的最小管径300mm。 72、降雨历时:在降雨量积累曲线上取某一时间段 73、常用降雨量统计数据:年平均降雨量、月平均降雨量、日平均降雨量 75、重现期越大,降雨强度越大 76、重现期的最小值不宜小于0.33年 77、汇水面积:指的是雨水管渠汇集和排除雨水的地面面积 78、径流系数是地面径流量与总降雨量的比值,径流系数小于1 82、污水排水管道一般采用非满管流设计,雨水排水管道一般采用满管流设计。 83、雨水调节池的设置形式:溢流堰式,流槽式,泵吸式 84、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优点:管线单一,管渠的总长度减小;缺点:合流制截流管、提升泵站以及污水厂的设计规模都较分流制排水系统大,截流管的埋深也比单设的雨水管渠的埋深大。混合污水溢入水体,仍会使水体受污染。 86、截流倍数:当溢流井内的水流刚达到溢流状态的时候,合流管和截流管中的雨水量与旱流污水量的比值 87、采用截流倍数的原因:从环境保护的要求出发,为了使水体少受污染,应采用较大的截流倍数。但从经济上考虑,截流倍数过大,将会增加截流干管、提升泵站以及污水厂的设计规模和造价,同时造成进入污水厂的污水水质和水量在晴天和雨天的差别大,带来很大的运行管理困难,因此,可以认为截流倍数的值一般采用2.6—4.5是比较经济合理的。 88.、合流制排水管网水力计算内容包括:(1)溢流井上游河流管渠的计算;(2)截流干管和溢流井的计算;(3)晴天旱流情况校核。 89、计算暴雨洪峰流量的方法:洪水调查法,推理公式法,经验公式法 90、排洪沟设计要点: (1)排洪沟布置应与区域总体规划统一考虑; (2)排洪沟应尽可能利用原有天然山洪沟道; (3)排洪沟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 (4)排洪渠平面布置的基本要求; (5)排洪沟纵向坡度的确定; (6)排洪沟的断面形式、材料及其选择; (7)排洪沟最大流速的规定。 91、排洪沟纵向坡度的确定一般不小于0.01 92、给水管道分为金属管(铸铁管和钢管等)和非金属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玻璃管、塑料管等) 93、铸铁管连接方式:承插式和法兰式 94、金属管道的管顶覆土深度通常不小于0.7m非金属应大于1-1.2m 95、砼管的制造方法:捣实法,压实法和振荡法 96、钢筋砼管的制造方法:捣实法,压实法和离心法 97、阀门内的阀板有楔式和平行式 98、穿越铁路或公路时,水管管顶应在路面以下1.2m左右 99、倒虹管顶在河床下的深度一般不小于0.5m在航道线范围内不小于1m 100、水塔和水池需要布置哪些管道? 进水管、出水管、溢水管、泄水管、通风孔、浮标水位尺或水位传示仪。101、管道设计流量分配通常应遵循哪些原则: (1)从一个或多个水源出发进行管段流量分配,使供水流量沿较短的距离输送到整个管网的所有节点上,这一原则体现了供水的目的性 (2)在遇到要向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分配设计流量时,要向主要供水方向分配较多的流量。向次要供水方向分配较少的流量,特别要注意不能出现逆向流,这一原则体现了供水的经济性。 (3)应确定两条或两条以上平行的主要供水方向,如从供水泵站至水塔或主要用水区域等,并且应在各平行供水方向上分配相接近的较大流量,垂直于主要供水方向的管段上也要分配一定的流量,使得主要供水方向上管段损坏时,流量可通过这些管段绕道通过,这一原则体现了供水的可靠性。102、给水排水的管网的管理和维护是保证给水排水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日常工作,内容包括:(1)建立完整和准确的技术档案及查询系统。(2)管道检漏和修漏(3)管道清污垢和防腐蚀(4)用户接管的安装、清洗和放冰冻(5)管网事故抢修(6)检修阀门、消火栓、流量计和水表等 103、地理信息系统是以收集、存储、管理、描述、分析地球表面及空间和地理分布的数据的信息系统,具有四部分功能:信息获取与输入、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转化与分析、成果生成与输出。 104、城市给水排水地理信息系统是融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于一体,存储和处理给水排水系统空间信息的高新信息技术,它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实际需要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输出给用户,借助其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进行各项管理和决策,满足管理部门对供水系统运行的运行管理、设计和信息查询的需要。 105、给水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管理的主要功能是给水排水管网的地理信息管理,包括:泵站、管道、管道阀门井、水表井、减压阀、泄水阀、排气阀、用户资料等 106、防止给水管道腐蚀的方法有:(1)采用非金属管材(2)在金属管表面涂油漆、水泥砂浆、沥青等,以防止金属和水接触而产生腐蚀。(3)阴极保护。 107、管道养护的任务是:(1)验收排水管渠(2)督排水管渠使用规范的执行(3)经常检查、冲洗或清通排水管渠,以维持其通水能力(4)修理管渠及其构筑物,并处理意外事故等。 108、清通的方法主要有水力方法和机械方法两种。 - 1 -

给排水复习要点

给排水复习笔记 1.给排水管网系统组成及作用 给水系统由取水设施(从充足的水源取水),一级泵站,原水输水管道,水厂(包括水处理构筑物,清水池),二级泵站(或送水泵站),清水输水管道,管网,调节构筑物(水塔)等组成。 通常,排水系统是由城市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组成。城市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和工业废水排水系统一般可以合并为城市污水排水系统。 给水管网系统 (1)输水管渠:从二级泵站到配水管网 (2)配水管网 (3)调压设施:泵站,减压阀; (4)水量调节设施:水塔,清水池 排水管网组成 (1)污废水收集设施 (2)输送管渠 (3)水量调节设施:可以在污水处理厂前或雨水排除口前。 (4)提升泵站 (5)附属构筑物:如检查井,跌水井,水封井,雨水口等。 一、给排水管网系统功能和特点 1、功能: (1)水量输送:实现一定水量的位置迁移,满足用水与排水地点要求; (2)水量调节:采用贮水措施解决供水、用水与排水的水量不均问题; (3)水压调节:采用加压或减压措施调节水的压力,满足水输送、使用和排放的能量要求。 给水管网系统承担供水的输送、分配、压力调节(压力、减压)和数量调节作用。 排水管网系统承担污废水收集、输送、高程或压力调节和数量调节任务。 3.给水及排水管网系统中常见的附属构筑物及其设置的位置和作用。 配水管网中,还需要安装消防火栓、阀门(闸阀、排气阀、泄水阀等)和检测仪表(压力、流量、水质检测等)等附属设施,以保证消防供水和满足生产调度、故障处理、维护保养等管理需要。排水管网中设置雨水口、检查井、跌水井、溢流井、换气井等附属构筑物及流量监测设施,便于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4.给水管网系统的类型;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分类; 一、给水管网系统类型 1、按水源数目分: (1)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适用于较小的管网系统 (2)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适用于较大的管网系统;管理复杂程度高 2、按输水方式分类: (1)重力输水管网系统:无动力消耗,运行经济; (2)压力输水管网系统:需要动力消耗; 3、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 (1)统一给水管网系统:相同的水质、水压。 优点:是管网简单,管理方便,处理费用低; 缺点:是水量浪费严重; (2)分区(或分压)给水管网系统:根据地形不同,水压不同 优点:处理费用低,管网简单,运行费用低; 缺点:管理复杂 (3)分质给水管网系统:水压相同或不同,水质不同,将生产水将生活水分开输送。 优点:满足不同要求; 缺点:投资大,管理复杂

排水工程考试题

一、填空题 1、为了使计算简便,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建议折减系数的采用为:暗管m=2 ,明渠m=1.2 。在陡坡地区,暗管的m=1.2~2 。[第三章第2节] 2、设计流速是(与设计流量、设计充满度相应的水流平均速度)。 最小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内不致发生淤积的流速)。 最大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不被冲刷损坏的流速)。 3、管道的衔接方法:主要有(水面平接、管顶平接和管底平接)三种。 (第二章第四节)4、城市污水总的设计流量是( 居住区生活污水、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设计流量三部分之和。 5、(1)按照来源的不同,污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3类——第1章第1节(2)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与平均流量间的关系式为Kz=(2.7/Q0.11)当Q<5L/S时,Kz=(2.3);Q>1000 ,Kz=(1.3)——第2章第2节 6、定线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应尽可能地在管段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局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第二章第4节P39-40) 7、水面平接是使( 上游管段终端)与( 下游管段起端)在指定的( 设计充满度)下的水面平接。 8、雨水设计流量Qs=qΨF ,其中Ψ的含义是(地面径流系数) 9、在排水管道的接口中,水泥砂浆抹带口属于(刚性)接口

10、污水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雨水管道、合流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75m/s,明渠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4m/s。 11、城市污水是指排入城镇污水排水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12、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目的,在于合理的经济的选择管道(断面尺寸)、坡度和(埋深)。 13、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为(300 mm ),相应的最小坡度为(0.003 )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200 mm ),最小坡度为(0.01 ). 14、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主要包括:(正交式分布,截流式分布,平行式分布,分区式分布,分散式分布, 环绕式分布)。 15、排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称为排水系统。(第一章第1节)16、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是(10 )m/s, 非金属的最大设计流速是(5 )m/s。 17、管道平面图应包括(支管)(干管)(主干管)(泵站)(污水厂)(出水口)等的具体位置和资料。 二、名词解释 1、污水管道系统的定线:在城镇(地区)总平面图上确定污水管道的位置和走向)[第二章第4节] 2、极限强度理论:在雨水管道的设计中,采用的降雨历时t=汇水面积最远点的雨水流达集流点的集流时间τ0,此时暴雨强度、汇水面积都是相应的极限值,根据公式确定的流量应是最大值。这便是雨水管道设计的极限强度理论。

关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关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绍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优缺点。从管理和谴计方面上提出了一些个人意见和建议,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污口调查 一、引言 设置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初衷是将城市雨水和污水分别收集排放,可减少污水厂的建设规模和造价,可减少污水入河的排放量,有利于保护水环境,但事实却往往与愿望相悖。深圳特区是新建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与建设采用完全分流制,特区建设投资巨大和充裕,城市建设采用成片规划、成片开发,十分有利于分流制管网系统的形成,可以认为是全国实施分流制较为超前和完整的城市之一,是全国污水厂建设规模较大、处理率(含污水排海工程)较高的城市之一。不过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尽管实施了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但雨污错接现象十分普遍,乱接乱排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分流制系统失效。事实说明,即使实行分流制,如果污水厂与污水管网建设不配套,如果不加强建设管理和运营管理就很难保证污水系统的完整性,城市污水的收集和处理率仍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国外国家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的使用情况 在排水体制方面,有些人士一直认为污水管道采用分流制是先进的、合理的,而合流制是落后的和不合理的。实际上,在我国乃至全世界没有一个大城市真正实现了完全的排水分流制,而太都是分流制与合流制(尤其是能截流和处理污染雨水径流的截流式合流制)并存的复合系统。例如,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的合流制排水管道占排水管道总长度的70%左右,德国科隆市合流制管系甚至占94%,日本东京的合流制排水管道也占到了90%以上。特别是在沿河截污方面则宜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取适当的截留倍数(如n≥2)使设计的沿河岸的截污干管不仅能截流输送全部污水流量,而且在降雨时还能截流初期雨水径流量,并送到其末端的污水处理厂处理。 在截流式合流制的基础上,对溢流混合污水进行处理,这种排水体制在城市排水管网改造中目前已经广泛使用并已初见成效,它利用现状合流管,节约了大量投资,消除了在城市道路上敷设污水管对交通的影响,解决了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并且易于实施,一定时期内不失为一种节约、快捷、有效的污水收集形式。 韩国首尔(汉城)市中心区清溪川生态修复工程,其沿河道两岸设计和建造的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截留倍数取为n=2,污水流量为66万m3/d,雨水径流量为132万m3/d,其沿河截流式合流制下干渠的截污污水与雨水径流的总流量为198万m3/d,其末端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也为198万m3/d,经过生态修复后的清溪川水体清澈,已成为韩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

水控复习重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 第一章排水管渠系统 1 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各自优缺点? 分流制(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半分流制)合流制(直排式,截流式) 2 排水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 城镇污水排水系统,工厂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 4 检查井主要是为了检查、清通和连接管渠而设置的。检查井通常设在管渠交汇、转弯、管径或坡度改变及跌水等处,相隔一定距离的直线管渠也设置检查井。 6 污水管道的出水口应尽可能淹没在水中,管顶标高一般在常水位以下,可使污水和雨水混合的较好,同时可以避免污水沿滩流泻,造成环境污染。 雨水管道的出水口应露在水面以上,否则天晴时河水倒灌管道,造成死水。雨水管道出水口的管底标高,一般设在常水位以上。 第二章排水管渠水力计算 1污水管渠水力设计原则 不溢流,不淤积,不冲刷管壁,要注意通风 2管渠水力设计主要参数:设计充满度:管渠中的水深h和管径D的比值设计流速:污水管渠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明渠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4m/s。金属管道内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 ,非金属管道内的最大设计流速为5m/s。最小管径:污水和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

均为300mm,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塑料管为0.002其他管为0.003。管道埋设深度是指管底的内壁到地面的距离。覆土厚度指管顶的外壁到地面的距离。管道的覆土厚度都有一个最小值,称为最小覆土厚度,它取决于下列三个因素:①必须防止管道中的污水冰冻和因土壤冰冻膨胀而损坏管道。②必须防止管壁被车辆造成的活重荷压坏;③必须满足支管在连接上的要求。 管顶最小覆土厚度在车行道下宜为0.70m,在人行道下为0.6m。 3 管段的衔接: ①管顶平接:异管径一般采用(大—小)。上下游管径相同,下游管径的充满度小于上游时也可采用。 ②水面平接:上下游管径相同,下游管径的充满度大于上游时采用。埋深较小。 ③管底平接:异管径一般(大—小),埋深小。 3 管段衔接原则: ①尽可能提高下游管段的高程,以减少埋深,从而降低造价。 ②避免在上游管段中形成回水而造成淤积。 ③不允许下游管段的管底高于上游管段的管底。 第三章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污水的来源:居住区生活污水,公共建筑生活污水,工企业内生活污水里淋浴用水,工业废水。也可以把前三者称为生活污水。 2 常通过划分街坊的泄水面积来确定设计管段的排水面积可分为:围坊式(街管布置在街坊的四周),低侧式(街管布置在街坊的一侧),

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知识(给水排水)-排水工程-强化练习题三

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知识(给水排水)-排水工程-强化练习题三 [单选题]1.污水厂中预处理单元和二沉池的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哪项确定?() A.平均日流量 B.平均日流量乘以日变化系数 C.平均日流量乘(江南博哥)以时变化系数 D.平均日流量乘以总变化系数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室外排水设计规范》6.2.4条:“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应按分期建设的情况分别计算。当污水为自流进入时,应按每期的最高日最高时 设计流量计算。” [单选题]2.下列关于格栅设计的叙述中,哪项正确?() A.截留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水厂,其格栅应按截流雨水量设计 B.当格栅池深度为8m时,可选用链条式机械格栅 C.格栅除污机、输送机和压榨脱水机的进出料口宜采用密闭形式,并应设除臭 装置 D.污水中有较大的杂质时,不管输送距离长短,栅渣输送均以采用皮带输送机 为宜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6.2.5条,A项中格栅应按合流制流量计算;根据规范6.3.8条,C项格栅除污机、输送机和压榨脱水机的进出料口宜采用密封形式,根据周围环境情况,可设置除臭处理装置。根据规范6.3.7条, 粗格栅渣宜采用带式输送机,细格栅渣宜采用螺旋输送机;输送距离大于8.0m 宜采用带式输送机,距离较短的宜采用螺旋输送机;而当污水中有较大的杂质时,不管输送距离长短,均以采用皮带输送机为宜。故本题选D。 [单选题]3.过滤中和池应选用下列哪项滤料?() A.石英砂 B.无烟煤 C.锰砂 D.石灰石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过滤中和池是用碱性物质作为滤料构成滤层。故选D [单选题]4.污水中总氮由不同形态的氮化合物组成,下述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总氮=氨氮+有机氮+硝态氮 B.总氮=氨氮+有机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 C.总氮=凯氏氮+硝态氮 D.总氮=氨氮+凯氏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污水中含氮化合物有四种形态: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

2022-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知识(给排水)》预测试题7(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知识(给排水)》预测 试题(答案解析)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壹卷 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 1.下列给水处理中用于处理微污染水源的生物氧化技术,哪几项错误?( ) A. B.生物接触氧化池设在絮凝沉淀池之前,曝气生物滤池设在沉淀池之后 C.也能氧化处理原水中的至嗅物质 D.对原水氨氮的去除率低于80% 正确答案:A、B、D 本题解析: 可知A项错误。生物预处理都在沉淀之前,故B项错误。生物氧化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氨氮90%以上,故D项错误。2.以下关于气体灭火系统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洁净气体灭火介质包括高低压二氧化碳、七氟丙烷、三氟甲烷、氮气、IG541、热气溶胶等灭火系统 B.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用于固体表面火灾时灭火设计浓度不小于7.54% C.1G541灭火系统用于固体表面火灾时灭火设计浓度不小于28.1% D.有人工作防护区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大于有毒性反应浓度 正确答案:B、D 本题解析: A项,气体灭火系统不包含三氟甲烷和氮气。 B项,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3.3.1条规定,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第3.3.2条规定,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5.8%。灭火设计浓度为5.8%×1.3=7.54%。C项,第3.4.1条规定,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第3.4.2条规定,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28.1%。灭火设计浓度为28.1%×1.3=36.53%。 D项,第6.0.7条规定,有人工作防护区的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不应大于有毒性反应浓度(LOAEL 浓度),该值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的规定。 3.下列关于活性污泥系统设计及运行管理做法,哪些是错误的?() A.为维持较高的曝气池MLSS,设计采用较低的污泥龄 B.为提高活性污泥有机负荷,采用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C.为节省曝气池供氧能耗,采取减少污泥龄的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