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通气口腔护理修订稿

机械通气口腔护理修订稿

机械通气口腔护理修订稿
机械通气口腔护理修订稿

机械通气口腔护理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操作

Endotracheal Tube and Oral Care

审译:杨磊(ICU 行政科主任、ICU 专科护士)

操作目的:

对气管插管者实施口腔护理可以预防气管插管对面颊、口咽、气道的损伤;改善口腔卫

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须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

1. 掌握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2. 掌握口腔的解剖和生理。

3. 气管插管可以保持气道通畅或进行机械通气。人工气道(尤其是气管插管)的建立,患

者无法有效咳嗽和排除分泌物,须要使用吸痰技术定期清除分泌物。气道吸引必须严格

无菌操作以防止医院获得性肺炎。

4. 气道吸引操作要遵循指征吸引,而不可以常规定时吸引。

5. 合适的气道湿化有助于分泌物的清除。

6. 恰当的气管插管气囊护理,可以避免气道分泌物的误吸,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减

少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7. 气管插管可以导致鼻腔或口腔粘膜破溃。

8. 如果病人焦虑或是不配合,在重新固定气管插管时就需要两个人来完成,以防止气管插

管意外脱出。

9. 气管插管时间超过 24 小时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将增加。通常以为,呼吸

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胃液反流或是口腔分泌物或是两者及牙癍引起的口腔内细菌繁

殖有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仅仅发生于机械通气期间,在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期间、住

院期间都会发生。

物品准备

1. 护目镜或眼镜、面罩。

2. 牙垫或是口咽通气道(必要时)

3. 胶布或寸带、气管插管支撑物(以方便口腔护理和吸引)。

4. 生理盐水。

5. 成人/小儿软毛刷或可吸引牙刷。

6. 口腔护理液(如,%双氧水、洗必泰、牙膏等)

其他根据患者需要准备物品包括如下:

1. 配有合适型号吸引管的密闭式吸引装置。

2. 5-10ml注射器。

3. 口腔与鼻腔吸引管要分开单独应用。

4. 两套吸引装置(固定的或是便携式的)。

5. 连接管。

6. 非无菌手套。

7. 听诊器。

患者及家属宣教

1.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气管插管护理的程序,包括气管插管护理的目的及有效的口腔护理在

预防感染上的重要性。

2. 根据情况,告诉患者口腔护理过程中如果配合。

3. 气管插管后患者不能说话,需要有其他的沟通方式的来进行沟通。

4. 为了防止导管意外脱出,给予患者必要的保护性肢体约束。

患者评估及准备

患者评估

1. 评估口腔及气管插管护理的指征

口腔或气道内有过多的分泌物

牙菌斑

固定带被污染

患者咬合或是扭曲插管

导管或固定装置压迫鼻腔、口角或是舌头

插管过深或是脱出

病人自诉不适

原因:评估可以引起对必须及早实施气管插管护理的重视。

2. 评估患者意识水平和焦虑程度。

原因:这项评估可以决定气管插管过程中是否需要镇静。

患者准备 1. 告知患者操作步骤,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2. 协助患者采取对患者和护士操作都舒适的卧位,通畅是半坐卧位或是坐位(大于300),

增加舒适与误吸风险。

气管插管及口腔护理操作程序

步骤操作原理注意事项

1. 洗手,戴口罩。

2. 确保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的连接使用了旋转支架

3. 必要时,采用支架支撑气管插管或呼吸机管路

4. 气道吸引前,给予高浓度吸氧

5. 松开并去除旧的固定装置

6. 如果患者是经鼻气管插管,那么要用盐水纱布或棉签擦拭导管周围。

(接步骤8)

7. 如果是经口气管插管,要去除牙垫或是口咽通气道。(接步骤8)

8. 保持口腔卫生,用小儿或成人的软毛牙刷一天减少细菌及分泌物的传播标准预防减少呼吸机管路导致气管插管压迫口腔的压力,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气道吸引避免按时吸引,有气

道吸引指征时吸引。清除分泌物时,会对皮肤产生压力,甚至引起皮肤破溃。牙垫或是口咽通气道可以起到防止病人咬气管插管而引起的通气障碍的作用。良好的口腔卫生可以减少口

腔内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如果这种固定气管插管的方法影响有效的口腔护理,要考虑更换其他固定方法。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推荐经鼻气管插管的病人

尽快改为经口气管插管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风险。牙垫要安全的与气管插管分离,以防插管脱出。牙垫的存

在可能会影响提供有效的口腔护理。对于插管的成年人,小儿牙刷或是软硬适中的短毛牙刷更至少刷牙两次,可以清除牙齿上的牙菌斑。(推荐级别Ⅳ级)9. 另外一天刷牙两次,用%的过氧化氢口腔棉签每2-4小时清洁口腔,以保持口腔黏膜和口唇湿润。(推荐级别Ⅳ级)

10. 经常的口腔或咽部吸引。(持续吸引,推荐级别为Ⅱ级;间断的吸引,推荐级别为Ⅳ级)

11. 将气管插管移到口腔的另一边,有必要的话更换固定气管插管的牙垫或口咽通气道。

关的细菌定植每2-4小时做一次口腔护理看起来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了,但是如果每4-6小时还不能进行一次口腔护理,那么之前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大多研究证明,去除牙癍并保持齿龈健康的过氧化氢的安全而有效地浓度为1%-3%。唾液提供黏膜保护作用,机械通气引起口腔黏膜干燥、影响唾液流动、引起革兰氏阴性杆菌繁殖。清除滞留在气囊上,并可能引

起微误吸的分泌物。

已经证明持续的声门下吸引

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性肺

炎的发生。

已经证明经过大量改进

后的间断深部口腔吸引

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的发生。

尽最大可能的预防并减少导

管对口唇、舌头、口腔的压迫。

便于操作

泡沫棉签能有效刺激粘膜组

织,但却不能去除牙癍。

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推荐通

过贯彻执行综合的口腔护理

程序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的发生。

不主张将漱口液作为清洗剂。

心脏外科术后术后患者是唯

一推荐每日两次刷牙后应用

2%洗必泰的人群。

疾病预防科控制中心对 2%的

洗必泰在危重患者口腔护理

中的使用还没有达成共识。

口腔吸引物品及吸引导管每

24 小时更换一次。

非一次性口腔吸引用物每次

应用后要用等张的无菌盐水

进行冲洗然后放于纸巾上或

是覆盖。

密闭式吸引装置的断开连接

处可能会增加细菌的定植。12. 应用最小漏气技术与最小容量闭合技术确保气

囊压力合适。

13. 确认导管的位置,并记

录导管尖端距离门齿或

鼻孔的位置(导管插入

深度)。

14. 根据习惯的标准,妥善

固定导管的位置。

减少误吸风险。

避免气体进入胃内,导致胃胀

气。

通常,导管尖端距离门齿的距

离女21cm,男23cm。

防止意外脱管。多种方法固定气管插管,包括

气管插管固定器、寸带、胶布

等,固定方法应该不影响实施

口腔护理操作。

操作预期结果意外情况

1. 保持气道通畅

2. 安全气管插管

3. 清除口腔分泌物

4. 完整的口腔与鼻腔粘膜

5. 减少口腔内细菌定植

6. 湿润、粉红的口腔粘膜

1. 意外脱管

2. 堵管

3. 气囊漏气

4. 压迫口、鼻、口唇

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步骤原理需报告的情况

1. 除非禁忌,一般都要抬高床

头至少300(推荐级别Ⅳ)

2. 根据临床指征痰

3. 观察分泌物的量、性状、颜

禁忌症包括:血流动力学不

稳定、脑灌注压低、俯卧位

保持气道通畅

以下这些情况需要报告,尽

管他们坚持不顾护士的干

预措施

无法通过吸痰管

分泌物量和性状的改变色

4. 如果是经鼻气管插管,观察

鼻腔分泌物情况

5. 每8小时评估一次口腔和口

唇的情况,根据需要每2-4

小时做一次口腔护理

6. 通过口腔护理,评估牙齿上

蓄积的牙癍及潜在的口腔脓

肿感染的风险

7. 重新确定导管的位置,并标

记导管距离门齿或鼻腔的距

离,每24小时重新固定导管,

或是根据导管是否污染、松

动随时固定

如果每4-6小时的口腔护理

不能坚持,那么之前的努力

都将白费。及早识别压力及

分泌物的情况,尽早采取干

预措施

评估并去除牙癍以减少口

腔内细菌定植

导管妥善固定

脓性分泌物引出

口腔、口唇、舌头皮肤破溃

口腔溃疡

牙癍继续在牙齿上蓄积

导管过深,或过浅

护理记录内部包括:

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

患者是否耐受吸引。

吸引的量、性质和颜色

鼻腔引流

气管内导管位置的更换

气管内导管的再固定

口腔护理、湿度和口腔吸引。

口唇、口腔和舌头情况。

是否有气囊漏气

气囊充气量

气管内导管的标记刻度

气管插管的鼻孔

参考文献:

AACN. Endotracheal Tube and Oral .

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T∕CNAS 12-2020

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的基本要求、评估及操作要点。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经口气管插管术 orotracheal intubation 将气管导管通过口腔经声门置入气管,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等提供最佳条件的一种技术。3.2 声门下吸引 subglottic secretion drainage 应用带有声门下吸引装置的气管导管,通过负压吸引,直接吸引积聚在气囊上方的分泌物的方法。 4 基本要求 4.1操作前后手卫生应遵守WS/T 313的规定。 4.2对于患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按照WS/T 311中的规定进行隔离和自我防护。 4.3应每6~8 h 进行1次口腔护理。 4.4应双人操作,保持气管插管末端至门齿的距离不变。 4.5应监测并维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25~30 cmH2O。 4.6 对于无禁忌证患者,应抬高床头≥30°,头偏向一侧。 5 评估 5.1 应评估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配合程度等。

5.2 应评估机械通气潮气量、气道压力、报警限等参数。 5.3应评估气管插管有无移位及气道通畅情况。 5.4 应评估口腔卫生状况(如牙齿、牙龈、舌、黏膜、唾液、口唇、气味等)及口腔周围皮肤。 6 操作要点 6.1 应首选冲洗结合刷洗法,对于Ⅱ级及以上口腔黏膜炎(见附录A)、有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患者,宜选择冲洗结合擦拭法。 6.2 可选择生理盐水、0.12%氯己定含漱液等进行口腔护理。使用含漱液时,应确认无误吸风险。 6.3应按附录B中指明的流程进行口腔护理,方法见附录C、附录D。 6.4应以下颌为支点,以拇指和食指固定气管插管。 6.5 清洁一侧口腔时,应将气管插管移向对侧臼齿处。 6.6 应动作轻柔,避免触及咽喉部。 6.7 应将负压吸引值控制在-80~-120 mmHg,按需进行口鼻、气道、声门下吸引。 6.8 应观察吸引液的颜色、性质、量,冲洗时注液速度不宜过快,擦拭时棉球以不滴水为宜。 6.9 应避免气管插管及固定装置压迫舌或口唇。 6.10 应监测呼吸机运行状况及患者对机械通气的反应,观察有无呼吸困难、人机对抗等。 6.11 口腔护理中若出现气管插管脱出、受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见附录E)。

机械通气健康宣教

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健康宣教 一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宣教 1.部分患者对面/鼻罩,尤其是面罩带有恐惧心理,几乎所有接受正压无创通气的患者均对面罩有一个适应过程,无创通气治疗前必须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使用的必要性、意义,说明此方法能帮助患者缓减呼吸困难的症状,是治疗呼衰既有效又安全的措施,消除患者恐惧感,树立患者信心,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2.简单介绍面罩基本结构,教会患者正确配戴方法,告诉患者在需要咳痰,饮水或进食时,可以配合取下面罩,可以允许间歇休息。并在使用初期不断给予安慰和鼓励。使患者坚持使用呼吸机,提高依从性。 3.切忌先将面罩连接好呼吸机,再固定面罩,此时呼吸机因漏气量大,引起很大的漏气补偿,吸气流量从40-60L/min猛增到100-150L/min,气流冲击脸部,仍达不到预置压力,呈持续吸气状态。患者气流太大,透不过气,不能切换为呼气,难以忍受。 4.训练患者配合呼吸机,先作缩唇呼气,随后闭嘴鼻吸气的腹式呼吸锻炼。 5.向患者说明无创通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漏气 面/鼻罩周围漏气或使用鼻罩时经口漏气是使用无创通气的常见问题。压力限制通气时,少量漏气可以通过呼吸机自动增加流速加以补偿;而容量限制通气时,需增大预设潮气量以补偿漏气,但漏气量的不断变化给容量补偿带来了困难。较大量漏气会影响呼吸机触发和切换同步性能、通气效果和患者舒适程度。减少漏气的方法包括:选择适合脸型的面/鼻罩,调整面/鼻罩位置和固定带张力;使用鼻罩时指导患者闭住嘴巴或使用下颌托等。 (2)局部皮肤压迫损伤 为避免大量漏气、保证通气效果,面/鼻罩必须以一定压力紧贴皮肤,不可避免地会对局部皮肤产生压迫,甚至造成皮肤损伤破损。鼻梁部位因承受压力大且血液供应较差,更容易发生皮肤破损。嘱患者若感觉局部皮肤压迫处疼痛明显或加剧及时报告医务人员。选用合适的面/鼻罩、调整好固定面/鼻罩的张力、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面/鼻罩以改变压迫部位、间歇使用无创通气等均有利于减轻压迫、避免皮肤损伤。另外在鼻梁等部位预防性使用对皮肤有保护作用的敷贴,也有一定作用。避免系带拉力过大造成病人不适和抵触。 (3)胃肠胀气 无创通气的正压除作用于气道外,也作用于食道。在送气压力过高、患者反复吞气等情况下,气体就会进入胃肠道,引起胃肠胀气甚至呕吐。食道返流、昏迷和一般状态差的患者由于食道贲门括约肌张力降低,更容易发生胃肠胀气。防治方法包括避免压力过高(控制气道峰压<25cmH2O,缓解患者紧张情绪、避免吞气,对胃肠胀气明显者可留置胃管以减压。(4)误吸和排痰障碍 由于没有人工气道的保护,口咽部分泌物、胃内容物或呕吐物的误吸可以造成吸入性肺炎和窒息。防治措施包括:应用促胃肠动力药;必要时使用胃肠减压;适当抬高头部、半卧位;必须预先教会患者在呕吐时迅速摘除面罩的方法。 使用面罩的患者不能有效排痰,并发的气道干燥加重了排痰困难。对痰多的患者使用避免使用面罩,并注意充分湿化。 (5)鼻腔、口咽、眼部干燥刺激 上呼吸道具有湿化功能,短期(<1天应用无创通气不需要常规使用湿化器。当漏气较多、通气量大、气温低且干燥、使用时间长等情况下,从呼吸道丢失水分增多,造成鼻腔、口咽部千燥,严重的甚至会引起鼻出血。肺部感染时,痰液粘稠,需加强湿化促进分泌物的

【实用】-机械通气病人护理常规

机械通气病人护理常规 是在病人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呼吸机)使病人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 1. 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 1.1评估患者呼吸,发绀,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的结果。 1.2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皮肤完整性、出入量是否平衡。 1.3观察痰的颜色、性质、气味、量、伴随症状、与体位的关系、影响睡眠的情况。 1.4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以及人机协调性,气管插管深度,呼吸机的参数和功能。 1.5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如通气过度、通气不足、循环功能障碍、气道损伤、呼吸道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2. 护理问题 2.1并发症:肺损伤、呼吸性碱中毒、氧中毒、呼吸系统感染 3.护理措施 3.1环境管理:保持病室温度23~25℃,温度为50%~60%。 3.2 BiPAP呼吸机的参数设置:包括吸气压,呼气压,吸气压力上升时间,吸氧浓度及后备控制通气频率等。参数调节原则:压力从较低水平开始,吸气压 O,待患者耐受后再逐渐上调直到达满意的通与呼气压之差最好不低于6~8cmH 2 气和氧合水平。 3.3向清醒患者做好解释,使其配合,对患儿应约束四肢,必要时应用镇静剂,防止导管脱出。 3.4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或套管,严防脱出、移位,一旦出现应立即重建人工气道,并同时面罩加压给氧气或口对口人工呼吸,保持氧供。 3.5接呼吸机后应立即观察呼吸机的供氧情况:(1)胸廓起伏是否对称。(2)、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对称。(3)、观察指(趾)甲末梢是否转红润。(4)、血氧饱和度是否逐渐上升。 3.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肺部听诊有痰鸣音时应及时吸痰,吸痰前给予纯氧吸入2分钟,翻身扣背,对痰液粘稠者,行呼吸机气道雾

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1、将消毒备用的呼吸机管路、接头、湿化器等用物与呼吸机正确相连。 2、连接呼吸机气源及电源,将模肺和呼吸机管路正确连接,开机运转,以确认 呼吸机工作性能及运转情况有无异常。 3、病人意识清楚的,应向其解释使用呼吸机的目的,取得配合。 4、根据病人的病情、体重、性别设定呼吸机模式及参数,开启必要的警报并调 节警报参数上下限,打开湿化器。 5、使用呼吸机后应严密观察病人的通气或换气功能是否得到改善,监测生命体 征及氧饱和度的变化,并注意听诊肺部呼吸音。 6、使用呼吸机或呼吸机参数有较大调整,都应在30分钟后做血气分析,以便 了解病人的呼吸功能是否得到改善。 7、准确、及时填写重症护理记录单,如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呼吸机参数调整 情况等。 8、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湿化器的湿化效果,及时为病人清除气道及口鼻腔的 分泌物。 9、呼吸机若出现报警,应立即正确判断警报原因,及时处理,解除警报,恢复 呼吸机正常工作。 (1)“气道压力过低”报警:通气环路断开或漏气,应检查环路有无脱落。(2)“气道压力过高”报警:病人自主呼吸与呼吸机辅助对抗,病人有呛咳或气道梗阻,应及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或调节呼吸机参数模式,或对病人适当镇静。 10、床旁常规备简易呼吸器,以备停电、呼吸机故障等紧急情况下使用。 11、呼吸机模式及参数的调整应经医生同意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护士不可随意调整呼吸机参数。 12、床头抬高30°,防止误吸,做好基础护理,如口腔、尿路及皮肤护理,防止出现口腔炎、尿路感染及压疮。 13、加强与病人的交流沟通。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 一、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在通气48小时后出现大的肺部感染,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可由此导致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预防和减少VAP 的发生,可大大地提高抢救成功及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一)发生原因 1、未及时更换呼吸机管道及清除集水瓶的冷凝水,实验证明呼吸机管道和集水瓶中冷凝水的细菌培养阳性率高达86.7%,痰培养发现的细菌有84.6%可在呼吸机管道中培养出,说明冷凝水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主要来源。由于气管管道内细菌不能被机体抗菌措施清除,也不能被抗生素杀灭,并易随着喷射吸入气流形成的气溶胶或通过污染的冷凝水倒流进气道,而因气管插管建立的人工气道影响了原有气管纤毛的摆动清除功能。所以,细菌很容易逆行至下呼吸道而引起VAP。同时下呼吸道的细菌容易随着呛咳或呼出气流而种植于呼吸机管道内。如此可造成恶性循环,使肺部感染反复发作, 2、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管理处理等气道护理操作时,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增加污染机会。 3、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管直接向外界开放,失去正常上呼吸道的过滤及非特异性免疫保护作用,如病房空气污浊,病原体可直接进入下呼吸管道。 4、患者痰液分泌多且黏稠,痰液清理不及时、不彻底。 5、肠内营养患者,如鼻饲时速度过快、量过多易造成返流,导致误吸。 6、潮气量和气道峰压的大小设臵对VAP的发生有影响。潮气量和气道峰压的大小对个体的损伤具有高度异质性,个体肺几何形状对肺泡通气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不同患者肺的顺应性不同,对潮气量和气道峰压耐受性也不同。对于耐受性差的患者来说,过度的机械牵拉可使肺泡上皮的紧密连接、气道表面的液体稳态、有效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均受到伤害,从而有利于细菌的粘附和定植,VAP发生的机会增加。且过度的机械牵拉还可明显的增加肺脏局部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和氧化—抗氧化的失衡,以及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代谢,从而诱发或加重肺部的炎症反应。 7、患有肺水肿、肺微血栓形成、肺缺血、肺淤血的患者,使用呼吸机易致细菌感染。

机械通气口腔护理修订稿

机械通气口腔护理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操作 Endotracheal Tube and Oral Care 审译:杨磊(ICU 行政科主任、ICU 专科护士) 操作目的: 对气管插管者实施口腔护理可以预防气管插管对面颊、口咽、气道的损伤;改善口腔卫 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须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 1. 掌握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2. 掌握口腔的解剖和生理。 3. 气管插管可以保持气道通畅或进行机械通气。人工气道(尤其是气管插管)的建立,患 者无法有效咳嗽和排除分泌物,须要使用吸痰技术定期清除分泌物。气道吸引必须严格 无菌操作以防止医院获得性肺炎。 4. 气道吸引操作要遵循指征吸引,而不可以常规定时吸引。 5. 合适的气道湿化有助于分泌物的清除。 6. 恰当的气管插管气囊护理,可以避免气道分泌物的误吸,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减 少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7. 气管插管可以导致鼻腔或口腔粘膜破溃。 8. 如果病人焦虑或是不配合,在重新固定气管插管时就需要两个人来完成,以防止气管插 管意外脱出。 9. 气管插管时间超过 24 小时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将增加。通常以为,呼吸 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胃液反流或是口腔分泌物或是两者及牙癍引起的口腔内细菌繁 殖有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仅仅发生于机械通气期间,在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期间、住 院期间都会发生。 物品准备 1. 护目镜或眼镜、面罩。 2. 牙垫或是口咽通气道(必要时) 3. 胶布或寸带、气管插管支撑物(以方便口腔护理和吸引)。 4. 生理盐水。 5. 成人/小儿软毛刷或可吸引牙刷。 6. 口腔护理液(如,%双氧水、洗必泰、牙膏等) 其他根据患者需要准备物品包括如下: 1. 配有合适型号吸引管的密闭式吸引装置。 2. 5-10ml注射器。 3. 口腔与鼻腔吸引管要分开单独应用。 4. 两套吸引装置(固定的或是便携式的)。 5. 连接管。 6. 非无菌手套。

无创呼吸机护理常规

无创呼吸机护理常规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程度,评估使用机械通气的种类及方式,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原发病的治疗情况,异常检查及化验结果,评估既往史以及全身有无并发症等。评估患者的饮食,二便以及睡眠。 2、呼吸机使用评估:评估使用呼吸机的情况以及呼吸机的模式、参数 3、安全评估:评估患者有无躁动、年龄、精神状况、活动和自理能力。评估各种管路固定情况以及有无拔管倾向等。 4、皮肤评估:评估患者营养、卧位及活动能力、水肿程度等。 5、疾病认识:评估患者以及家属对疾病以及机械通气的认知程度,对治疗疾病和使用机械通气的配合程度。 6、心理评估: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 二护理要点 1、机械通气治疗前的准备:(1)仪器准备: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呼吸机,备好消毒完好、功能完好的呼吸机并连接好电源、空气和氧气接头。备好吸引装置,检查负压 (2) 心理沟通:做好必要的解释、沟通,使患者了解无创呼吸机治疗的重要性,向患者讲解呼吸机治疗时的不适及配合方法。 2、床旁监测;(1)是否与呼吸同步,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类型及两侧呼吸运动的对称性,有无啰音。(2)心率血压:心率增快,

心律失常提示有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机械通气开始20—30分钟可出现轻度血压下降,如血压明显下降或持续下降伴心率增快,应及时通知医生。(3)意识:观察意识障碍程度有无减轻,若烦躁不安,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多为通气不足。(4)体温:每日测体温4次,发热常提示感染。(5)皮肤、粘膜及周围循环情况:观察皮肤的色泽、弹性、温度以及完整性的变化,每1—2小时更换体位,及时发现压疮,给予处理。禁饮食者每日行口腔护理。(6)出入量:准确记录出入量,尤其是每小时尿量的变化(7)仔细观察痰液的色、质、量,及时留取标本送检,为治疗提供依据。 3、实验室监测:遵医嘱每日监测血气分析,掌握异常化验指标。 4、气道护理;(1)加强呼吸道的湿化:使用加湿器经气道湿化,及时加入灭菌注射用水,保证水位并及时倾倒积水,以免影响通气治疗。(2)适当补充水分:根据病情适当补充水分。(3)环境:维持适宜的室温(18—20度)与湿度(50%--60%),以便充分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4)保证气道通畅:在停用呼吸机间歇期加强雾化吸入,指导适量饮水,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机械吸引,保证气道通畅。(5)管路的护理:妥善固定面罩,防止面罩与呼吸机管路滑脱,使用面罩时,选择减压贴等措施防止头面部皮肤压迫与受损,定期消毒面罩和管路。(6)体位:保证床头抬高30度,防止VAP的发生。 5、用药护理:准确按时给药,治疗原发病,观察药物作用以及不良反应。

机械通气口腔护理

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操作 Endotracheal Tube and Oral Care 审译:杨磊(ICU 行政科主任、ICU 专科护士)操作目的:对气管插管者实施口腔护理可以预防气管插管对面颊、口咽、气道的损伤;改善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须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 1. 掌握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2. 掌握口腔的解剖和生理。 3. 气管插管可以保持气道通畅或进行机械通气。人工气道(尤其是气管插管)的建立,患者无法有效咳嗽和排除分泌物,须要使用吸痰技术定期清除分泌物。气道吸引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止医院获得性肺炎。 4. 气道吸引操作要遵循指征吸引,而不可以常规定时吸引。 5. 合适的气道湿化有助于分泌物的清除。 6. 恰当的气管插管气囊护理,可以避免气道分泌物的误吸,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7. 气管插管可以导致鼻腔或口腔粘膜破溃。 8. 如果病人焦虑或是不配合,在重新固定气管插管时就需要两个人来完成,以防止气管插管意外脱出。 9. 气管插管时间超过24 小时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将增加。通常以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胃液反流或是口腔分泌物或是两者及牙癍引起的口腔内细菌繁殖有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仅仅发生于机械通气期间,在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期间、住院期间都会发生。 物品准备 1. 护目镜或眼镜、面罩。 2. 牙垫或是口咽通气道(必要时) 3. 胶布或寸带、气管插管支撑物(以方便口腔护理和吸引)。 4. 生理盐水。 5. 成人/小儿软毛刷或可吸引牙刷。 6. 口腔护理液(如,%双氧水、洗必泰、牙膏等)其他根据患者需要准备物品包括如下: 1. 配有合适型号吸引管的密闭式吸引装置。 2. 5-10ml 注射器。 3. 口腔与鼻腔吸引管要分开单独应用。 4. 两套吸引装置(固定的或是便携式的)。 5. 连接管。 6. 非无菌手套。 7. 听诊器。患者及家属宣教 1.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气管插管护理的程序,包括气管插管护理的目的及有效的口腔护理在预防感染上的重要性。 2. 根据情况,告诉患者口腔护理过程中如果配合。 3. 气管插管后患者不能说话,需要有其他的沟通方式的来进行沟通。 4. 为了防止导管意外脱出,给予患者必要的保护性肢体约束。患者评估及准备 患者评估 1. 评估口腔及气管插管护理的指征 口腔或气道内有过多的分泌物 牙菌斑 固定带被污染 患者咬合或是扭曲插管 导管或固定装置压迫鼻腔、口角或是舌头

上呼吸机病人的护理

上呼吸机病人的护理措施: 1、做好病情监测 2、做好气道护理 3、预防感染及受伤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营养状况,准确记录出入量,按时完成补 液计划,注意尿比重和电解质的变化。 5、心理社会支持 上呼吸机病人的病情监测 目的:了解机械通气的效果,预防并及时发现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监测内容: 1、呼吸:有无自主呼吸 与呼吸机是否同步, 呼吸频率、 节律、 幅度、 类型 两侧呼吸运动的对称性 呼吸音性质 有无罗音 2、HR、血压: 3、意识: 4、体温:感染?中枢性高热? 5、皮肤粘膜及周围循环状况 6、检查腹部胀气及肠鸣音情况:气管插管气囊漏气可引起腹胀,肠鸣音 减弱应警惕低钾血症 7、出入量,粪便外观 8、ART:评价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最直接最正确指标 9、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氧 气道护理 1、加强呼吸道湿化:呼吸机湿化装置;气管内直接滴注盐水或蒸馏水, 每次不超过3-5毫升,每日湿化量400-500毫升,以患者分泌物稀薄 痰液易吸出为目标。(观察证明:使用生理盐水不仅不能稀释痰液,而 且还会造成细支气管阻塞和感染。)湿化温度为气道口气体温度 30-37°C,所以湿化器内水温50°左右 2、按需吸痰或定时吸痰;安全吸痰:严格无菌操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

过15S,每次抽吸间隔时间在三分钟以上,等Spo2S上升后再吸。吸痰管外径小于气管内导管内径1/2,长度40-50厘米,压力 0.03-0.053MPA,不大于6.6Kpa(50mmHg)。严重缺氧者在吸痰前应适 当增加FiO2和通气量。 预防感染: 1、加强气道湿化 2、按需或定时吸痰,安全吸痰 3、妥善固定,防止人工气道移位、脱出、阻塞 4、气管套囊充气适当,气囊压力不超过2.0kpa(15mmHg),因为成人气管 粘膜毛细血管V端压力2.4kpa,压力过高,可阻断血流,引起缺血,溃疡,甚至导致日后的气道狭窄。 5、注意痰液外观,及时做痰培养药敏实验 6、定时翻身和胸部叩击,防止压疮,促进痰液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肺部感染 7、防止胃管脱出,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8、做好口腔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真菌等感染 9、保护昏迷病人眼睛,防止角膜干燥、溃疡 10、保持尿道通畅,做好会阴抹洗,预防并观察尿路感染 11、有条件的每天更换呼吸管道,湿化器等物品,最长不宜超过3天 12、做好病室的空气和地面消毒 13、限制探视人数,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要认真洗手以避免交叉感染。 14、 15、(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16、

呼吸机的护理常规

无创呼吸机的护理常规 无创通气首要的关键问题还是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要向其做好解释工作.绝大一部分患者是不能配合,也一时是无法接受的,在必要时我们还是的上好约束带,做好相应护理.上机时要从小的压力开始,尽量让病人有 一个适应的过程,瞩其闭口呼吸,教会病人如何与呼吸机同步呼吸,很多病人不能很好的配合常导致的结果就是腹胀,可以予胃肠减压或肛管排气.而上无创最重要的是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严防痰 窒息,要加强呼吸机的加温湿化工作,做好相应的管路护理,加强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一定要保持气道的通畅.复查ABG调节呼吸机参数及必要是做对症处理. 无创通气患者的护理 1.做好健康宣教。清醒患者每次进行无创通气时要进行解释,解除病人的恐惧感,同时指导患者与机器同步呼吸,在使用过程中呼吸道分泌物可拿开口鼻罩吐出,使用鼻罩时闭嘴防漏气,进食饮水时小心呛咳。随时检查呼吸机是否处于正常、面罩是否漏气,随时询问患者是否有腹胀、胀气,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2.擦痰或者需要卸下面罩操作时的具体操作如下:关闭开关,解开一侧固定带,打开开关,检查面罩是否漏气,呼吸机是否正常工作,观察SpO2变化。 3.根据病情调节呼吸机参数。 4.使用时注意观察,缺氧症状有否改善等。同时注意不良反应。1)胃肠道胀气,吸气压力大于25厘米水柱易出现;2)有无出现呕吐,误吸;3)罩压迫鼻樑适当调整固定带松紧;4)观察潮气量。口鼻罩.鼻罩有无漏气;5)口咽干燥适当加温及湿化;6)上呼吸道阻塞.肥胖.颈短病人可置病人于侧卧位。 5.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达不到治疗效果或无效时,注意病情是否加重,对病人宣教措施有无落实,机器使用参数调节是否合理。无创呼吸机在ICU应用通过医护人员严密观察,及时根据病人病情进行参数调节,治疗达到满意效果。 气管切开护理 (一)术后护理 1、将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为存放,以备急需。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另外,在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5、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6、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 (1)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 (2)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患者的意识状况、生命体征、呼吸状况、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2、呼吸机的连接方式、呼吸机的型号、通气模式及参数选择。 3、患者的配合情况、有无人机对抗。 4、呼吸机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 5、人工气道的状况。 二、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包括患者意识状态、患者自主呼吸的频率、节律与呼吸机是否同步、生命体征及胸廓活动度、皮肤紫绀及四肢循环情况。 2、体位:床头抬高 30-45 度。 3、血气监测:使用呼吸机前后 30 分钟或调整呼吸机模式参数后 30 分钟均需监测血气指标。 4、心理护理:使用呼吸机要取得患者的配合,对躁动患者适当约束,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 5、人工气道管理 (1)气管插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出。 (2)气囊充气要适量,气囊压力维持在 25-30cmH20,每班观察。 (3)气道要适当进行湿化,预防管道堵塞。 (4)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成人吸痰负压

100-120mmHg。 (5)气管切开的伤口敷料每 6 小时更换一次,带内套芯的导管6 小时清洗消毒。 6、保证呼吸机管道通畅,避免扭曲及打折。集水杯处于最低位,及时倾倒冷凝水。人工鼻及螺纹接头有污染及时更换。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每周更换 2 次呼吸机管道。 7、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呼吸机使用完后,机器表面清洁消毒,管路及湿化器送供应室消毒。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8、营养支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及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9、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炼,协助完成床上活动,争取尽早脱机拔管。 三、健康指导要点 1、使用呼吸机的目的,指导患者与呼吸机同步。 2、呼吸训练及床上活动方法。 四、注意事项 1、使用呼吸机前完成机器自检,启动声光报警。 2、严格无菌操作,物品专人专用。 3、冷凝水及时倾倒。 4、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 2 次。

机械通气的护理常规

机械通气的护理常规 一.机械通气前的准备 1.患者的准备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机械通气、选择有创或无创通气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士应该配合医师做好通气治疗的油光准备工作。 2.呼吸机的准备呼吸机平时应有专人维护,随时处于备用状态。临床上一般按照以下步骤准备呼吸机:(1)呼吸机使用前要安装妥当,将湿化器安装在湿化器座驾上,有些湿化器储水罐中需要置入过滤纸,然后再加无菌注射用水(或蒸馏水)之上下限刻度之间,注意勿加入生理盐水,以免氯化钠结晶析出,沉积粘附于气管、支气管壁上,影响气管,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不利于痰液排除。(2)接好呼吸机处外部管道和模拟肺,呼吸机管道按照送气、呼吸的顺序连接好并温度传感器和呼吸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探头。根据病情和体重选择通气模式及设定需要的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通气频率、FiO2、I/E等参数。一般可以首先给予控制/同步通气模式。(4)色核定各报警限,检查气源压力、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接通气源和电源,通电试机,观察机器有无故障,管道有无漏气,参数是否根据需要设置,参数显示是否准确,设置参数和显示参数是否一致,是否稳定等。(5)检查各种报警设置,如压力上,下限报警,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窒息报警器和触发灵敏度等实际值与设置值是否一致。呼吸机开机运行后,可由其带模拟肺运行,如运行正常,人工气道建立后即可连接使用。 二、机械通气期间的检测及护理 1、心理护理 对呼吸机治疗神志清醒到得患者应认真做好心理护理,护士耐心细致的解释以及语言上的精神安慰能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2、一般护理 (1)皮肤的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由于病情危重、营养不足、末梢循环差、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容易发生褥疮。应使用气垫床、经常翻身变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营养,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2)眼睛护理昏迷患者为防止眼球干燥及角膜溃烂,可滴氯霉素眼药水或涂四环素眼膏,再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眼睛。 (3)口腔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每日应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空腔护理2-3次,或根据口腔PH值选择漱口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应有两人进行口腔护理,注意防止气管导管脱出。 3、机械通气的监测护理 (1)神经系统的监测神志变化包括深昏迷、浅昏迷、嗜睡、谵妄、躁动、淡漠、清醒等,她们的变化时病情变化的反映。护理观察内容包括瞳孔的大小、直接及简介对光反射、各种感觉反射、神经反射、运动状态等监测。 (2)呼吸系统的监测监测内容包括观察呼吸频率与节律,胸廓的起伏情况,胸部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是否有哮鸣音,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的协调情况等。 (3)循环功能的监测主要观察记录血压的高低及脉压差的大小、心率、心律及监护心电图的变化、末梢循环的变化等。 (4)体温皮肤的监测体温升高可能有感染,体温下降,皮肤苍白湿冷表示有休克的表现。口唇、甲床青紫提示低压血症、末梢循环不良。 (5)肾功能的监测监护记录每小时尿量及尿比重、总出入量的对比、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状态等。 (6)PaO2、SpO2的监测动脉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低氧血症及低氧血症是否纠正的主要临床试验指标。SpO2一般可以在患者上机后立即观察到其变化情况。当患者接受呼吸机治疗后半小时左右即可进行动脉血氧分析,如低氧血症已被纠正,即

机械通气的护理

机械通气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1-24T09:16:54.7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6期供稿作者:李华 [导读] 呼吸机湿化罐内要及时加无菌蒸馏水,避免无水干吹,湿化罐内无菌蒸馏水每日更换一次。 李华(山东淄博周村解放军148医院呼吸科山东淄博 255300)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6-0292-01 对呼吸衰竭病人及心肺复苏病人行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病人一项重要技术。呼吸机能增加通气,该善换气功能,维持呼吸功能的目的。在整个机械通气过程中,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管理,往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人工气道的管理 1.1吸入气体的温度、湿度。插管病人失去了上呼吸道对气体温度湿度的调节。机械通气时需湿化器来调节,要求吸入气体的温度应保持在32-36℃的范围内,避免温度过高烫伤呼吸道黏膜,过低使呼吸道黏膜过于干燥,同时应经常将管道积水排入积水瓶中倒掉,保持呼吸机管路通畅。湿化液量根据痰液的性质决定,24小时湿化液量以0.45%氯化钠注射液200-220ml为宜。防止因气道干燥导致分泌物浓缩阻塞气道。 1.2吸痰。(1)每次吸痰前给吸入100%纯氧,或增大吸入氧流量10L/min,1-2min后,再进行吸引。(2)同时吸引管应选择外径小于气管内径的1/2。(3)吸痰时带无菌手套,关闭负压,将吸痰管迅速插入气管内,遇到阻力后,再退出0.5cm。(4)打开负压后,边旋转边吸引,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提倡一次性吸引,插管最多不超过两次,插管动作要轻柔,禁止粗暴操作。(5)如痰液粘稠,可先行气管内注入0.45%氯化钠注射液或按医嘱给药, 5-10ml/次,再行吸引。(6)吸痰管口腔、气管应分开,预防交叉感染,应遵循先吸气道,再吸口腔的原则。(7)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一次用一根,禁忌重复使用。 1.3口腔护理。行气管插管后,应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护理2次/日,行口腔护理时,应妥善固定气管插管,防止脱出。 1.4翻身、拍背。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翻身、拍背的次数。翻身时,先有一人扶气管插管和患者头部,另一人扶患者身体,使患者头部和身体同时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30-60分钟/次,2-3次/日。拍背时手掌呈空心掌,自上而下,由外至内反复拍,使粘稠分泌物松动,以利痰液吸出。 1.5气囊的管理。机械通气过程中应定时放导管气囊,一般2-4小时放气一次,5-10ml,放松气囊时最好两人操作,便放松气囊边及时吸引渗漏的分泌物。气囊放气时要求病人一定要取平卧位,先吸气管内痰液,再吸口鼻中分泌物。气囊内充气5-10ml,视病人情况而定。 1.6呼吸机附件管理。螺纹管的位置随病人体位变换,防止过伸、过曲、或牵拉管道,造成套管脱出。螺纹管中段应低于病人头部,防止管内积液倒流入呼吸道。连接管每天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每周更换一次。 1.7湿化器。呼吸机湿化罐内要及时加无菌蒸馏水,避免无水干吹,湿化罐内无菌蒸馏水每日更换一次。 1.8留置胃管。采取少量多次喂食,减少胃内容物的返流,达到降低肺部感染的机会。喂食后,头部抬高30℃,保持30-60分钟。 1.9病室要求。为减少病室的细菌数,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室温20-22℃,紫外线消毒2次/日。病室地面、床头柜、桌、凳等,用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日。 2、小结 患者行机械通气的过程,有并发症发生,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过实施以上护理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临床抢救成功率,使病人顺利脱机,起到了关键作用。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护理 科室:急诊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护理 械通气是借助人工装置——呼吸机的力量,产生或辅助呼吸动作,达到增强和改善呼吸功能目的的一种治疗措施和方法【l】。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病房中用于抢救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停止和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是危重患者生命支持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2】。作为一种高风险治疗措施,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存活率。如果护理或操作不当,极易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狭窄等多种并发症,不仅造成患者脱机困难,延长住院周期,增加患者住院费用,更可致患者病死率增加。 1、监测 1.1 生命体征监测 监测患者的血压、体温、皮肤、尿量变化、意识、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等内容,并注意观察患者两侧胸廓的呼吸运动和呼吸音是否对称,观察呼吸的节律、频率是否与呼吸机一致,有无异常呼吸。 1.2 呼吸机监测 注意监测呼吸机的参数和工作状态,呼吸曲线是否正常,并及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如出现呼吸机报警和参数变化及时调整,确保呼吸机正常工作。 2、气道护理 2.1 严格无菌操作 气道切开及插管为侵入性有创检查,人工气道的建立增加了外界细菌入侵的机会;且由于机械通气患者病情危重,抵抗能力下降,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尽可能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3】。 2.2 固定气管导管 如患者昏迷程度较轻或意识清楚,则易由于耐受性差而吐管,不仅影响通气效果,还可损伤支气管黏膜。因此,在气管切开后,外套管固定带应打死结,并保持松紧以能通过1指为宜。并随时调节呼吸机支架,妥善固定呼吸机管道,使气管套管承受最小牵拉,防止牵拉过度致导管脱出。必要时可给予患者镇静类药物应用。 2.3 气道湿化护理 气管切开后,水分蒸发增加,且因为机械通气导致通气量增加,加速了气道水分的蒸发。如不及时气道湿化,则可导致黏膜干燥,气道分泌物干结,影响气道黏膜纤毛运动导致排痰不畅,导致呼吸道阻塞,在影响通气效果的同时也可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因此,应及时对气道进行湿化护理。首先,应保证患者有足够的液体摄入,并在气道内持续滴注湿化液;其次,可应用湿化器对气道进行湿化,在应用的过程中注意控制湿化器温度在32~36℃之间;另外,可应用生理

有创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有创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目前病情、生命体征、意识与精神状态,缺氧的表现程度与原因;评估局部情况,包括口唇、鼻尖、耳廓、甲床等皮肤粘膜颜色、发绀程度;评估呼吸时有无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三凹征”;评估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浅度变化。 2、评估呼吸机性能,使用前用模拟肺检测呼吸机的性能是否良好,评估供氧、负压装置、抢救车、抢救药物是否齐全。 3、评估环境是否清洁,有无烟火、易燃品等。 [护理措施] 1、向患者说明使用呼吸机的必要性以取得合作。 2、将呼吸机与患者连接。根据病情调节呼吸机的参数及模式,锁定操作按钮并做好记录。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掌握呼吸机监测的各项指标和血气分析结果,了解缺氧的改善情况,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 4、评估呼吸机的运行状态,了解常见的报警及其原因,及时报告及处理。 (1)每分钟通气量报警 1)上限报警:常表现为病情变化,呼吸频率增加、患者躁动、过度换气所致。2)下限报警:常见于呼吸机和患者之间的管路松脱或湿化器加水后松动漏气、气管套管上的气囊破裂或囊内充气不足导致气管套管与气管壁之间漏气。还可见于患者憋气,使用辅助呼吸模式时患者呼吸量不足等原因。 (2)气道压力报警 1)上限报警:见于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呼吸道痉挛、气管插管位置不当、螺纹管扭曲,患者咳嗽或体位改变、气管或肺塌陷、气胸等。 2)下限报警:见于螺纹管与患者断开、螺纹管漏气等。 (3)氧浓度报警:常见于氧气供应故障,氧电池不足。 (4)电源报警:断电。迅速接人工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专人守护,并迅速与配电室联系,产找断电原因,以便迅速恢复电源。 5、做好患者脱机的护理 1)遵医嘱试脱机,连接氧气吸入。 2)询问患者的感觉,有无气促、憋气和呼吸困难,观察口唇有无发绀并记录。3)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心律、血压,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专人守护。4)拔管前注意保护气管插管,防止脱管,以备患者病情变化时接用呼吸机。

机械通气题库1-1-8

机械通气题库1-1-8

问题: [单选,A1型题]以下哪项不是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 A.隆突附近的狭窄 B.长时间机械通气治疗 C.长期昏迷患者 D.高位颈椎损伤 E.脑卒中后反复误吸 气管下段狭窄为气管切开术禁忌证。

问题: [单选,A1型题]以下是人工气道的管理措施,但不包括() A.固定插管 B.气囊管理 C.口腔护理 D.呼吸机参数调节 E.气道湿化 ABCE为人工气道的管理内容,呼吸机参数调节为呼吸机管理内容,故答案为D。

问题: [单选,A1型题]以下是气管插管的主要并发症,但不包括() A.插管误入食管 B.插管过深致单肺通气 C.声带损伤 D.气胸 E.气管插管被痰痂或血块阻塞造成窒息 气管插管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插管误入食管;插管过深致单肺通气;声带损伤、狭窄;气管插管被痰痂或血块阻塞造成窒息;气管-食管瘘等。而气胸为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故答案为D。https://www.doczj.com/doc/6816738212.html,/ 在线小游戏

问题: [单选,A1型题]长期机械通气的病人吸痰或鼻饲时有胃内容物从气道吸出或咳出,需警惕什么() A.气管-食管瘘 B.胃动力差导致食物反流 C.气管插管误入食管 D.气管插管被痰痂或血块阻塞造成窒息 E.肺部感染 长期气管插管病人,如气囊长时间压力高或导管质量不好可导致局部气管黏膜坏死,出现气管-食管瘘。表现为机械通气时出现血氧下降、呼吸急促,吸痰或鼻饲时有胃内容物从气道吸出,并排除气囊漏气问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明确诊断,这是长期人工气道患者严重并发症,其他选项为干扰选项。故答案为A。

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1、将消毒备用的呼吸机管路、接头、湿化器等用物与呼吸机正确相连。 2、连接呼吸机气源及电源,将模肺和呼吸机管路正确连接,开机运转,以确认 呼吸机工作性能及运转情况有无异常。 3、病人意识清楚的,应向其解释使用呼吸机的目的,取得配合。 4、根据病人的病情、体重、性别设定呼吸机模式及参数,开启必要的警报并调 节警报参数上下限,打开湿化器。 5、使用呼吸机后应严密观察病人的通气或换气功能是否得到改善,监测生命体 征及氧饱和度的变化,并注意听诊肺部呼吸音。 6、使用呼吸机或呼吸机参数有较大调整,都应在30分钟后做血气分析,以便 了解病人的呼吸功能是否得到改善。 7、准确、及时填写重症护理记录单,如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呼吸机参数调整 情况等。 8、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湿化器的湿化效果,及时为病人清除气道及口鼻腔的 分泌物。 9、呼吸机若出现报警,应立即正确判断警报原因,及时处理,解除警报,恢复 呼吸机正常工作。 (1)“气道压力过低”报警:通气环路断开或漏气,应检查环路有无脱落。(2)“气道压力过高”报警:病人自主呼吸与呼吸机辅助对抗,病人有呛咳或气道梗阻,应及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或调节呼吸机参数模式,或对病人适当镇静。

10、床旁常规备简易呼吸器,以备停电、呼吸机故障等紧急情况下使用。 11、呼吸机模式及参数的调整应经医生同意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护士不可随意调整呼吸机参数。 12、床头抬高30°,防止误吸,做好基础护理,如口腔、尿路及皮肤护理,防止出现口腔炎、尿路感染及压疮。 13、加强与病人的交流沟通。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机械通气是抢救严重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它的应用为抢救病人争取了时间和条件,但只有在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的保证下,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机械通气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机械通气是应用呼吸机进行人工通气治疗呼吸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肺泡通气,减少病人呼吸作功和改善氧合。 一.机械通气的常规护理 1.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1)一般生命体征的监护 注意病人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皮肤、神志变化及尿量等。 体温升高通常是感染的一种表现,体温下降伴皮肤苍白湿冷,可能是休克的表现,应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机械通气时气道内压力升高,回心血量减少,可引起血压降低,心率反射性增快,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和血压下降,可引起肾血流灌注降低,机械通气时血浆中抗利尿激素、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升高,这三种激素升高,均能减少尿液的生成与排出。机械通气时,可抑制吸气,尤其是潮气量大时,可导致自主呼吸停止。皮肤潮红、多汗和表浅静脉充盈,提示有二氧化碳潴留;脸色苍白、四肢末端湿冷,可能是低血压休克的表现。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很差,机械通气病人如通气不足,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首先表现为意识状态的改变,甚至昏迷。机械通气治疗得当,呼吸道保持通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缓解,神志转为清醒。所以,对一般生命体征的观察要仔细,并认真作好详细准确的记录。 (2)胸部体征 机械通气时,两侧胸廓运动和呼吸音应对称、强弱相等,否则提示导管进入一侧气管或有肺不张、气胸等情况。 (3)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的监测 要密切注意病人自主呼吸的频率、节律、与通气机是否同步,机械通气后通气量恰当,病人安静,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同步,如出现烦躁,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多由于通气不足或分泌物增多,应及时清除痰液,增加通气量。如自主呼吸较强过快,与呼吸机不同步,可予镇静剂(安定等)或肌松剂(万可松等)以抑制自主呼吸而达到控制呼吸。 (4)血气监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