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体会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体会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体会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体会

维普资讯 https://www.doczj.com/doc/6811837274.html,

浅谈《电工基础》的教学体会

浅谈《电工基础》的教学体会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情感,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的能力,改进实验效能等问题。 【关键词】电工;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实验 《电工基础》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气类、电子类等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学习后续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由于《电工基础》的讲授以基本原理、基本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为主,并且教学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数学、物理知识,这让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普遍感到枯燥、深奥、难学。为了改善这一教学现象,提高教学效率,有必要改进电工基础的教学方法,以学好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技能教学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兴趣教学。下面浅谈本人在从事《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感想。 1.培养学习情感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开头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需要有情趣的提问,从而使他们对学习电工基础产生兴趣,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例如,在讲运算放大电路时,这样引入课题:“遥控汽车模型分那几种控制?是比例遥控还是开关控制”、”国庆60周年阅兵式的无人驾驶飞机是如何控制的”等短短的几个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随后就引入运算放大电路的线性比例控制,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又如,在讲授二进制前,先给学生讲“32格棋盘上摆米”的故事,提出从1、2、4、8到2的31次方的数累加和是多少问题,引导二进制的教学过程,寻找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情感是滋生兴趣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人将一种行为进行下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节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抱着消极的或应付的态度去学习,努力在学习中获得真正的乐趣和满足。还可以让学生寻找课本中一些对自己成长有帮助和好处的知识,这些都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 2.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浓厚的学习氛围是达到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课堂教学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阵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电容对交流电的作用时可以这样比喻:电容器与交流电是“亲家”,与直流电是“仇家”,亲家来时开绿灯(允许通过),“仇家”来时开红灯(不允许通过),这样的比喻使学生印象深刻且不易忘记,风趣的语言立即使抽象、复杂、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有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3.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电工基础教学反思

电工基础教学反思 张青 一、走进学生,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电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 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二、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我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电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说,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针对学生情况,坚持强化训练 现行电学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牛顿”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P=pgh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 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电子电工、 电气及仪表专业 适用周数:54课时 南京化工技师学院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一、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电工基础》是机电类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最重要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交、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分析计算方法,并通过在计算机屏幕上模仿真实实验室的工作台,绘制电路图需要的元器件、利用软件里的测试仪器可以实时测量和显示数据;还可利用EWB软件丰富的电路元件库,实现多种电路的设计和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学习有关的后续专业课、进一步接受新的科学知识以及考工(中级维修电工)拿证和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课程的主要任务 本课程是高级技工学校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EWB仿真实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简单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子电工类专业所需的电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日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定理)、基本理论。 2.学会电路分析和计算的一般方法; 3.会说出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的基本作用; 4.对单相和三相照明电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熟悉其组成、接线及工作状态; 5.能利用EWB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电路的基本定律(定理);

1、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机电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既是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本专业其它后续技术基础课的基础。在数控技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课程的基本任务: 1.理解电路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实用性; 2.掌握电路中常用元件的性能及它们的应用; 3.掌握电路中的基本定律及常用的其分析计算方法,熟悉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4.熟练运用相量表达式和相量图分析计算正弦交流电路;5.掌握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以及它的特性; 6.了解非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其分析计算方法;7.掌握电工实训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初步具有选择、使用与电工实训相关的仪器仪表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 ( 1 )掌握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熟练掌握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及电流源等基本理想元件的参数及其电压、电流关系。牢固掌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 2 )熟练掌握直流线性电阻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支路法、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 ( 3 ) 熟练掌握正弦量的有效值、角频率、相位与相位差的概念,理解相量的概念,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相量模型,

相量形式的KCL和KVL,熟悉掌握功率的概念及计算。能计算阻抗串、并联电路,做出相量图。掌握串、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点。 ( 4 )熟练掌握三相电路中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电流与线电流及中线电流的关系。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和计算,熟练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理解三相不对称电路的分析。 本课程重点介绍电工技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基本定律、定理,从简单的元件到一般电路,从基本理论到基本技能。课程结构分为“电工基础”和“电工技术”两大模块。“电工基础”模块包含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分析方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交流电路、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 2. 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1 ) 熟悉磁场基本物理量,掌握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理解互感系数,掌握互感电路的同名端及测试方法。 ( 2 )理解电路的动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掌握RC、RL 动态响应及微分电路、积分电路的原理应用,了解三要素法求解动态电路。 ( 3 ) 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谐波分析,掌握其有效值的计算,熟悉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于线性电路的计算。 ( 4 ) 熟悉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性能、基本磁化曲线,铁心损耗,掌握交流铁心线圈的工作特点。 本模块以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为尺度。电工技术模块包含磁路与铁芯线圈电路、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电量与非电量测试技术等。本模块是技术基础课,以应用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突出新技术的应用。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专业必备的专业基础课。其

【电工标准】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工基础》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总学时: 108学时 适应专业:应用电子专业 长沙工商职业中专赵浩 2010年6月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工技术基础》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104 适应专业: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调试 一、课程概述 本学习领域是针对电子企业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安全用电、触电急救、电气线路的安装于应用、电气设备检修调试等专业能力而设计的学习领域课程,同时通过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素质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是以行动领域为导向,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综合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思路设计的,安排了6个学习情境:用双联开关在两地控制一盏灯的安装、白炽灯照明电路安装与测试、日光灯电路的分析与制作、照明配电箱的安装、吊扇电路的安装与测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分析与制作。 本课程的前设课程为《初中数学》、《初中物理》。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等。 二、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 1)基本知识点: a.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其参考方向的意义。 b.理解电压源、电流源概念,掌握其等效变换的方法。 c.学会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及电路分析方法,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电量。 d.理解正弦交流电路基本概念,了解正弦交流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学会分析计算一般的正弦 交流电路。 e.理解并掌握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经济意义。 f.了解串联、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征。 g.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线的作用和负 载的正确接法。 h.了解分析非正弦周期信号线性电路的概念和方法。 i.了解变压器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机械特性、经济运行和额定值等。 j.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结构和功能,能读懂简单的控制电路原理图,能连线操作。 k.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的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了解测量误差的意义,具有选用仪表类型、量程范围、分析测量结果的初步能力。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 程标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电工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磁路及变压器、谐振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技能。本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课程的前修的基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职教性,体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 职教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

电工基础论文

浅谈中职学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气类专业培养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由于它具有抽象性、实验性均较强的特点,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的下降,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原理枯燥难懂,实验操作困难,于是厌学、畏难情绪油然而生。如何上好这门课是每位电工基础课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个课题,本人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经验,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探寻,分析了《电工基础》难教又难学多种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相关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呢? 1.1教学以现实生活为入切点。 任何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它的使用价值,电工基础作为一门技术理论课,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技能的基础。然而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薄弱,他们对课程的学习无法进入"未雨绸缪"的境界。对此,在电工基础课的教学中尽力以现实生活作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第一次上《电工基础》课程时,先不急于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室里做了两个与本课程相关的电路:一个是家用荧光灯的电路连接;一个是手电筒电路。这两个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电路,但学生并没有亲自动手安装过。当电路一接通,灯管发光的瞬间,教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热烈。学生们显得兴致勃勃,没有人因为电路的简单而不以为然。此时就开始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在电工专业中的地位。又如,在讲授电功和电功率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那就是统计自己家中所有的用电设备的功率和用电时间。到了正式上课的时候,先讲解电功和电功率的一些基本知识,然后教学生怎样计算电功率和用电量,再引导学生自己计算家中一天的用电量和一个月的电费,让学生通过这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事件来理解和运用“电功与电功率”这两个概念。电工基础与现实生活联系很多,我们不妨尽可能多的把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和感知实际事物的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就觉得学有所用,从而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1.2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模拟课件。

电工基础教学方法浅谈【最新版】

电工基础教学方法浅谈 摘要: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用“趣、新、情”教学法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强学生的记忆,使枯燥乏味的知识理论趣味化、生活化,达到活跃课堂气氛、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据此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做一些粗浅探讨。 关键词:趣味;创新;情景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14 《电工基础》作为数控、机电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大多数职业中学学生在学习这一门技术基础课时,产生畏难心理,缺乏学习兴趣。笔者感到: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将难点转化为平时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让学生觉得有画龙点睛的感觉,这样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不但能减少教学难度,而且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懂、易记,更有助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积极性。 一、趣味式教学能使枯燥乏味的知识生活化,活跃课堂气氛

在讲授“磁场对载流导体的作用”时,由于载流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电磁力的大小和磁感应强度、导体中的电流强度、导体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有关外,还与其所处磁感应强度方向的夹角有关,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乡村家庭晾晒衣物较多使用搭杆晾晒,天下雨了,此时横置着的晾衣杆一下子便被淋湿(因为它与雨线垂直)。但如果晾衣杆是竖置的话,那它就不易被淋湿了(因为它与雨线平行,并以粉笔作示范说明)。现在把均匀磁场当作雨线,把载流直导体当作晾衣杆,自然引出结论:当载流导体垂直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放置时(90°),导体所受到的电磁力最大;当其平行放置时(0°)不受力。如载流直导体与磁感应强度方向成a角时,那导体与磁感应强度垂直方向的投影L为导体的有效长度,即有效长度=实际长度×sina,导体所受的电磁力F=BLLsina。这些想象生动有趣,知识中有兴趣,兴趣中有知识,想象的事物来源于生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搞活了课堂气氛。 二、创新式教学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强学生的记忆 在《电工基础》中常碰到的问题是抽象的概念、难记的定义、难懂的结论。在讲解这些知识时,不可能全部用实验得出所有的概念,定义。如“电位”和“电压”,是很多学生学习《电工基础》中一直容易混淆的概念,但又是各后续课程使用较多的概念。若忽视了这两

电工技术基础 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高职数学 后续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机电一体化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在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上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部分要求。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通过高职数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学习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能力。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为学生后续课程,如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等打下基础,以及对学生今后从事电气操作等提供知识、技能支持。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为后续课程提供知识准备和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结合企业电工操作实际案例,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引入课程;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核心能力提炼、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课程设计的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

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通过对课程内容高度归纳,以电工操作所需知识和技能为中心,概括电路分析、电工安全生产知识、基本元器件和材料选用及运维、识图与设计等相关知识,包含了比较全面的知识点和技能,内容的组织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本理论知识到提高知识与技能训练。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应具备的电工方面的职业技能以及为后续课程提供知识准备。 五、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方面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具备安全操作技术技能。 (二)具体目标: 1、知识: (1)掌握电路分析相关知识; (2)掌握电工安全生产知识; (3)了解常用电工工具和测量仪表使用知识; (4)了解常用电工元器件和材料选用方面知识; (5)了解电气原理图识读知识; (6)了解低压配电设计基础知识。 2、能力 (1)能按照安全规程进行电工操作; (2)能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和测量仪表; (3)能选用电工元器件和材料; (4)能进行电气控制原理图分析; (5)能进行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 (6)能进行控制继电控制电路基本故障诊断。 3、素质 (1)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 (2)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

通信电工课程标准-李新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标准 (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课程) 课程名称:通信电工 适用专业:移动通行技术 课程代码: 学时:64 学分:4 编制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编制人:李新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2年7月1日

通信电工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通信电工》是高职高专院校移动通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为后续的高频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是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最基本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本课程强调基础知识,突出能力培养,注重实用原则,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电工基础技术等移动通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移动通信技术等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为了充分体现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完成项目的基本工作过程项目熟悉了解→方案设计→系统流程图的绘制→系统软件和硬件的集成开发→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用户现场安装调试→项目竣工验收→用户指南、技术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的编写与整理”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安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项目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

《电工基础》说课稿

《电工基础》说课稿 授课班级:13机电(中)1、2班 授课地点:2号教学楼303、309 授课教师:李春菊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技能。本课程是《电机与变压器》、《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前修的基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坚持中职性,体现中职人才培养的特色 中职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 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 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 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 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生产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生产岗位任务为基础选定学习项目、组织学习内容,以具体的生产岗位为单元模块,把电工基础涉及的内容进行整合,实现整体性地呈现。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知识拓展的形式,注重补充生产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设计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形成电工电路设计、制作、测试与调试等能力为基本目标,

中职《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一、说明 1. 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技工学校电气维修专业和企业供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磁场和电磁感应,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以及实验技能。 2.课程的任务和内容 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讲授、实验等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二、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序言 教学要求: 1.了解电能和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教学内容: 1.电能的特点和应用,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讲课时应结合专业的特点,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 教学要求: 1.理解熟悉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单位及方向规定。 2.熟悉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的关系。 3.掌握欧姆定律。 4.熟悉电功、电功率的概念。 教学内容: §1—1电路及电路图 一.电路及电路的组成 二.电路图 三.电路的工作状态 §1—2 电流 一.电流的形成 二.电流的方向 三.电流的大小 四.电流的密度 §1—3 电压与电位

一.电压 二.电位 三.电压与电位的关系 §1—4电动势 一.电动势 二.电动势与端电压的关系 §1—5电阻与电导 一.电阻 二.电阻定律 三.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四、常用电阻 五、电导 §1—6欧姆定律 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二.电压、电流关系曲线 三.全电路欧姆定律 四.电源的外特性 §1—7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分析 一.电位的计算 二.电路中两点电压的计算 §1—8电功与电功率 一.焦尔定律 二.电功 三.电功率 实验一: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实验二:欧姆定律的验证 教学建议: 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加强对概念及定义的理解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二章直流电路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4349)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编制单位: 1、课程性质 1.1 课程的定位 《电工技术》是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基础技能课程 . 衔接前导基础课及后续专业课的桥梁,对培养职业能力起主要支持作用。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电类应用学科。它不仅是学科教育 , 更是素质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常用电路分析、设计、安装、维护、测量以及故障诊断等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为学习电子技术、机床电气控制、机电设备维修等后续课程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达到维修电工(中级)职业技能资格考证培训要求。 1.2 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1.2.1课程的设计理念 从生产实际出发所学为所用够用为度根据职业能力确定教学目 标根据工作任务整合教学内容 根据工作岗位设计教学情境根据工作流程设计教学过程根据职 业标准设计评价标准 1.2.2课程的设计思路 以项目式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以具体的 电路检测与连接为载体。融合认知、安装、调试和检测等内容,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 性。以学生为主体,践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原则。参考 行业、企业实践经验进行开发知识、技能、素质三目标的实现贯 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 1.2.3职业面向 机电设备维修岗位、机床操作岗位

1.2.4职业拓展 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岗位、机电产品营销岗位、生产管理岗位 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2.1 工作任务 2.1.1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电工技术基础》典型工作任务如表 1 所示。 表1:典型工作任务表 课程名称(学习领域):电工技术基础 一体化教学学时: 75 学时 典型工作任务 序号典型工作任务学习目标 1理解电路的模型及基本物理量 1万用表电路使用 (测负载的电流、 电压(电位)、 电容;测二极管 P N、 2掌握电压与电流的测量 3理解基尔霍夫定律,并能正确应用 4理解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掌握支路 电流法 5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2 3安全用电与触安全用电与触电急救知识 电急救 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理解有效 值、最大值、瞬时值 白炽灯照明电 2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路安装及测量 方法 3 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瞬时功率的概念,理 解和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doc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 应用 ,了解电容和电容器的基本知识,知道电容器的连接方式及工作原理,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电磁感应现象,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知道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及特征,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及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相电压及线电压的关系,了解变压器及三相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工 作原理 ,具备简单的电路检修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今后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电的基本现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 际应用 ,了解电容和电容器的基本知识,知道电容器的连接方式及工作原理,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电磁感应现象,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知道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及特征,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及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相电压及线电压的关系,了解变压器及三相电动机的基本构造、 工作原理 ,具备简单的电路检修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 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并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能解释基本电现象; 2.能看懂简单电路; 3.能进行简单电路检修。 三、参考学时:60 学时 四、课程学分 4 学分,每16 学时计 1 学分 五、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序教学 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号项目 1.了解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和电气设备额定值的 意义; 2.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3.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掌握电阻定律; 4.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5.理解电能和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焦耳定律以及电能、电功率 简单的计算; 1 直流6.理解电动势、端电压的概念,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掌握 电路电池的串并联知识; 7.掌握串并联电路的性质和作用,理解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和 功率分配的原理,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扩大量程的方法和计 算,掌握简单混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8.了解万用表的构造、基本原理,并掌握它的使用; 9.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以及产生测量误差原因的分析方法; 10.掌握电路中各点电位以及任意两点间电压的计算方法。 活动设计建议 1.认知基本电路 组成; 2.练习基本电路 连接; 3.学会串并联电 路的连接方法;4. 认知电池的串 并联特点及应 用; 5.认知万用表的 基本构造及学会 万用表的使用方 法; 6.学会测量电阻 的方法。 参考 学时 15

浅谈《电工基础》教学

浅谈《电工基础》教学 摘要: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电工不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应用于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在推动工业的发展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發挥着重要作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电工专业人才是摆在我们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浅谈教学中应从对专业课进行兴趣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等方面入手,使学生能对老师讲的专业知识感兴趣,形成“我要学习”的良好教学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职业技术电工基础教学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遵循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课程的教学应当努力做到将理论教学、实验、实习、设计、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注意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的应用特色和能力特征,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概念多、基本知识点多、单位制较复杂。如“磁场与磁路”这部分内容,基本概念有磁力线、磁感应强度、磁通、磁路等,概念多而且较抽象;基本知识点有磁场的性质、安培定则等;单位制有特、韦、高斯等,不常用,易遗忘。同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功底,“电工基础”中公式繁多、复杂,解题的方法较为灵活,电路逻辑性较强,扎实的数学基础是学好此课程必要条件。 而如今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初中刚毕业,对职业技术学校要学的知识了解甚少,但他们这个年龄的特点是: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强,爱好广泛,但怕吃苦,专业知识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对老师讲的专业知识感兴趣,由“你去学习吧”,不如“我要学习”的效果更好。现在我就结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青岛胶南珠山职业学校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工基础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必修适用专业:高级技工 主撰人:张梦欣审核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2、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3、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了解:电路的基本物理量、欧姆定律的基本内容以及使用方法、电桥平衡的条件、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掌握:基尔霍夫定理、掌握正弦甲流电路的三要素以及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平均值的概念。 2、能力要求: 能阅读一般电路图、能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会识别和正确选用电路、电容及电感元件、会正确选用和使用仪器对电路进行测量和调试。 三、学时分配 (一) 电路基础知识(12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和电气设备额定值的定义、电阻的概念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电工基础第四版(中级班)教学大纲

常州冶金技师学院教育标准 《电工基础》教学实施大纲 CYJ 01. 33(1)—2008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大纲是技工学校具体落实电气类《电工基础》教学要求和组织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本大纲中规定了《电工基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教学中的注意问题、教学内容与要求及教学时数分配。 本大纲适用于2009年入学的初中毕业生培养中级电气类技术工人的电工基础教学,本大纲与劳动版电工类第四版《电工基础》教材配套。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大纲中引用而构成本大纲的条文。执行本大纲的条文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技工学校电工基础教学大纲2000 3课程的性质 电工基础课程是电气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它主要讲授交、直流电路、电磁以及有关的电工基础理论和电路分析方法。 4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交直流电路和电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电工理论,能对一般的交直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具有一定的电工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技术课打下基础。 5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应以讲解电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适当联系后继课程和生产的实际。演示实验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要予以充分注意和重视,凡 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州冶金技师学院2008-07-01批准 2008-09-01实施

大纲中规定的实验项目应保证完成。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 1.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2.掌握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 掌握电阻器的色标法 3.掌握电功与电功率的概念。 4.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 教学内容: §1-1 电流和电压 §1-2 电阻 §1-3 欧姆定律 §1-4 电功和电功率 教学建议: 物理课中电学部分内容学生没有学习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讲清基本概念,并采用较多的实物演示。 第二章直流电路 教学要求: 1.掌握串联、并联、混联电路有关计算方法(电流、电压、电阻、电位、功率等)。要求学生对电路的计算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2.掌握电桥的平衡条件。 3.了解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4.掌握复杂直流电路的有关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2-1 串联电路 §2-2 并联电路 §2-3 混联电路 §2-4 直流电桥 §2-5 基尔霍夫定律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授课班级:13机电(中)1、2 班 授课地点:2 号教学楼303、309 授课教师:李春菊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技能。本课程是《电机与变压器》、《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前修的基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坚持中职性,体现中职人才培养的特色中职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 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 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 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 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 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生产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生产岗位任务为基础选定学习项目、组织学习内容,以具体的生产岗位为单元模块,把电工基础涉及的内容进行整合,实现整体性地呈现。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知识拓展的形式,注重补充生产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设计课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 《电工基础教学总结》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篇一:电工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电工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为了更好的做好以后的工作,特对本学期作如下总结: 一.思想素质方面。 根据学校的要求,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进一步明确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重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加强自身品德的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二、本学期主要内容 (一)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2.电路模型 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4.欧姆定律 5.电源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6.基尔霍夫定律 7.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二) 电路的分析方法 1.电阻串并联联接的等效变换 2.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3.支路电流法 4.叠加原理 5.戴维宁定理、 (三) 正弦交流电路 1.正弦电压与电流 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 4.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5.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6.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7.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8.串连谐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思想汇报专题(四) 三相电路 1.三相电压 2.负载星型联接的三相电路 3.负载三角型联接的三相电路 4.三相功率计算 (五) 磁路 1.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2.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3.磁路及其基本定律 4.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三、教研教改方面 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在教学实践中领会新教材的特点、内涵,注意与同事的交流,特别相关专业教师,与他们交流电工基础探索性学习的做法和经验,汲取他人的长处,少走弯路。 如果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对某门课程发生兴趣,并从中体会到乐趣。教学过程就将教师被动地教变成了学生主动地学,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如何在《电工基穿?的教学中,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呢? (一)、联系日常生活及生产用电常识,打消畏难心理,建立学习自信 职业学校的学生都经过初中《物理》的学习,有一定的电学基础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如(来自: 精品:电工基础教学总结)何用电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那么第一堂电工基础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在初中阶段《物理》课学得较差的学生,一定要打消他们的畏难心理障碍,让他们对《电工基础》课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最全面的首先要介绍这门课的知识和日常实际生活及生产中的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了学这门课的重要性,给学生结合实际谈学习电工基础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设想,基本上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