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国中产阶级购买力的发展

民国中产阶级购买力的发展

民国中产阶级购买力的发展
民国中产阶级购买力的发展

民国时期中产阶级购买力的发展

中国近代化过程因缺乏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而步履维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什么是中产阶级?他们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定义

中产阶级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

这个定义看似严谨,其实过分宽泛。在本文中,我考虑符合下列条件的人群为中产阶级:

1、居住在城市。

2、受过基础的教育。

3、如果在农村拥有地产,则地产收入不能维持其生活水平。

4、如果拥有自己的工商资产,其固定资产(指经营事业所使用的房屋)不得超过2处。

这样,基本可以确定,中产阶级所从事的职业有:

1、政府及工商事业的中高级雇员

2、文教事业从业者

资料选取

主要选取各个工业发达城市的资料,兼顾其他重要城市。

研究时间分段

1、1912-1937,即民国成立到抗战全面爆发之前。

2、1937-1945,抗战期间沦陷区、国统区。

3、1945-1949,内战期间。

具体分析

1、1912-1937

实际上,这一段时间要分成两段来看,在一战结束前与一战结束后,中产阶级的购买力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线,如果说在1919年以前,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而无暇对中国进行经济上的竞争而使民族资产阶级有一个黄金时代,而促使中产阶级购买力逐步提高的话,那么,在一战之后,这种趋势无疑是消极的。中产阶级的购买力随着帝国主义的卷土重来而停滞甚至跌落。

但是这个时间段里,必须承认的是,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准相当富足。

在三十年代的北平,1银元可买6斤好猪肉,40个猪肉饺子、两碗小米粥、外加一盘白糖,两毛二分钱。在重庆,1936年,大米1斤2分5,100斤两块五角。汉口方面,1930年,每百斤麻油和鸡蛋的价格约为20元,每斤棉花和猪肉约为3角钱,1斤鲤鱼不到5分钱,1斤煤油的零售价则长期保持在0.10~0.15元之间。

而工资方面,《银元时代生活史》中,作者陈存仁则毫无顾忌地说自己在上海当见习医生时,每月薪资虽只8元,但袋中常有铿锵的银元撞击声,使他气概为之一壮,外表飘飘然,“第一个月,吃过用过,口袋中还剩下五块钱。”

如此同时,新成立的上海市公安局,巡警月薪10至13元,巡长16至18元。有趣的是,这种工资水平,居然比北洋军阀时期的淞沪警察厅还要高1至2元钱。《银元时代生活史》一书也披露:上海卫生局的一名科长,月薪也不过30元。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并没有反映出相对较接近底层的中产阶级的状况,他们作为办事员、邮差实际工资与以上数据差距较大,另一方面:拖欠工资在这一段时间里并不少见,

综合一下,中产阶级的购买力并不高,但是基本属于稳中有升的阶段。

2、1937-1945

在抗战初期,国统区内由于大量的沿海工业发达地区的人员、财源的涌入,战争对工业品的需求,实际上中产阶级的购买力并没有太大的降低,而对于敌占区的中产阶级来说,由于日资的涌入一开始也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

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在国统区,由于生产设备的不足,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的生产成本上升,致使工商企业出现衰败迹象,同时为了保证战争成本,国民政府进行了物价管制,即面对当时混乱的财政经济秩序,财政部长宋子文向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正式提交了《统一财政、确定预算、整理税收,并实行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以植财政基础而利民生建议案》。就财政政策层面而言,这次改革为国民政府整顿军阀混战以来分割混乱的财经秩序、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提供了体制保障,并为抗战奠定了财政经济基础。

然而在战争的特殊状态下,国民政府银行同时发挥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功能,使贪污和国家机会主义行为制度化。由于四个官方银行的垄断地位,相当大的金融资源主要用来为政府提供战争军费,这就无从有效地支持有利可图的经济发展。工商企业自此衰败。

而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中产阶级的产生,必须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才具有必要的条件的。然而,在战争状态下,中日双方的实际控制区的贸易是受到了严重的干扰,考虑实际的战争控制线,日军控制了大部分工业地区,这样,即使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首先是战争对于物资的要求极大的阻碍了小资本家的事业,然后就是工业品的严重不足。以本文对于中产阶级的定义,中产阶级的购买力是大大削弱的。对于农产品,由于共产党的要求,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妥协下的实施,由于减租减税的实行,农产品的缺乏实际上在城市表现相对工业品来说并不算明显。

但是实际上限制中产阶级购买力的东西恰恰是工业品。这是考虑中产阶级的主要人群仍然多数是从地主转化而来的,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自己的田地。

以上似乎与人们对于抗战期间的印象并不相符,这是因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关于当时中产阶级购买力的材料基本出自学者之手,期间掺杂他们自己的感受,但是,作为中产阶级,他们大多随着学校的向后方迁移而失去了自己的土地,不能代表占中产阶级的绝大多数;作为学者,他们关注的多是下层社会的生活状况。

3、1945-1949

这一段时间的分析侧重于国统区,因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中产阶级都自然集中在国统区里。

日本投降以后,收复地区人民自然欢迎使用法币,但财政部长宋子文规定200元伪币换取1元法币,这样一来大部分中产阶级的财产贬值了几百倍。

1946年7月,敌伪产业接收大体完成。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国民党当局混乱无序的经济接收,给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战后经济丧失了恢复活力的能力,也为之后的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

另外,在国内经济秩序还处于极其混乱的时候,国民政府便战时所采取的各项管制措施一律予以废除。可以想见,过早地放弃对物价、分配、资金等管制是极为有害的,这使社会久久不能走出无序状态。

以上国民政府的过失实际上导致了中产阶级作为消费者的能力大幅降低,在这种大幅降低后,经济由于内战的因素陷于崩溃边缘,国民政府饮鸩止渴试图滥发钞票快速解决战争,在战争不能速战速决的情况下,中产阶级的购买力进一步恶化。

总结

以上对于中产阶级的购买力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可以从中看到中国近代中产阶级发展的艰辛,从而明白,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秩序,中产阶级的发展是没有希望的。

引用:

1、《银元时代生活史》陈存仁

2、《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物价管制》姚文格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一,20世纪8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早期,金融市场领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当时金融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改变这一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将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分开,构建一个所谓双层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央银行专注于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为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机构则从人民银行独立出来,面向企业和居民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具体而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建立或恢复建立的。建设银行过去服务于财政功能;中国银行在恢复设立之前实际上是人民银行内部的国际局(对外加挂一个牌子);农业银行当时是一块虚的牌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过去只做进出口方面涉及的货运险,是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下属机构。 与此同时,80年代还在探索证券交易。当时没有成立股票交易所,80年代后期有个别证券营业部试点开展了证券交易。 二,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金融改革发展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根据,与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相平行,主要特征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当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都已经成立了,但四大行还是专业银行,分别服务于工商业、农业、国际业务和项目建设等行业或领域,相互之间没有充分的竞争。这显然不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难以进行调控。并且,如果国家在某一领域有政策性要求,如有企业发不出工资,国家要求给予支持,那么四大行也必须负责自己领域的政策性业务。这不仅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考虑,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服务,四大行只承担商业性业务,同时四大行不再按专业领域划分业务,相互之间可以交叉、竞争,以便改进服务。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另一重要背景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公司组织结构和初步的治理框架。当时就有一个问题,如果现代企业制度也适用于这些大型国有银行,那么这些专业银行也要像国有企业改革一样,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专业银行的性质,变为市场竞争主体,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营管理。 其次,这一时期建立了证券市场。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建立,国家层面成立了证券委和证监会,后来证券委的发行审核功能合并进了证监会。 再次,保险业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寿险开始初步发展。1998年,专门成立了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世界金融发展史年表

世界金融发展史年表 公元前 3000-1122 年:在中国贝成为支付手段 1500-1122 年:中国开始铸造铜贝。 1154-1122 年:传说中国商纣王厚赋税,实鹿台之钱。 1122 年:中国周克商,散鹿台之钱。 7 世纪:中国早期空首布出现。 7 世纪:地中海盆地出现最初的钱币。(首先在吕底亚。继而在埃奥尼业与亚哥斯)。 6 世纪:希腊出现德拉克马(根据城邦不同,或4.36 克或6 29克白银);波斯出现德利 克(x 41 克黄金)与米底亚的希克勒,1德利克相当20 希克勒。希腊第一批私人银行 出现。 524 年:中国周景王铸大钱。 4 世纪:最初的货币理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其顿人统一了希腊与波斯货币。希腊第 一批公共银行出现。 3 世纪:第一座罗马铸币工场于公元前269 年在卡皮托利山开办;与铜币阿斯(重量逐步由12 盎司降到1 盎司)同时出现奥莱玉斯(10 Q1 黄金)与德尼安(4.55 克银,后降到3.90 克)。奥莱玉斯相当25德尼安或250阿斯。 248 年:安息铸银铜币。 221 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货币,推行半两钱,黄金以镒为单位。 119 年:中国发行白金和皮币。 118 年:中国汉行五珠钱。 114 年:中国汉颁布告缗令。 公元后 7 年:王莽进行第一次货币改革。227年:波斯萨珊王朝铸金银币。 3 世纪:罗马帝国境内,硬币荒引起经济紧缩,物价上涨。 325 年:尼撒主教会议禁止神职人员从事有息放款。 4 世纪:301年,戴克里先发布“最高值法令”; 312 年,君士坦丁进行货币改革:新铸金币(索利都斯奥莱土斯,重4.55 克,其后 成为比尚斯苏又称贝桑)与银币(半西里克,重1.30 克,其后又复名德尼安)。 6 世纪在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皇帝时期开始确定利率为3.6—12%。 621 年:中国唐高祖废五珠钱,铸开元通宝。 7 世纪:阿拉伯人着手铸造蒂纳尔(仿贝桑金币)。 8 世纪:781年,查理大帝进行货币改革,制定银本位制,1镑相当于1斤白银;1 镑相等于20 苏或240德尼安。 789 年在西方帝国(查理帝国)查理大帝把禁止有息放款扩大到在俗教土范围。 9 世纪:中国开始使用纸币(飞钱)。 970 年:越南丁部铸太平兴宝。 996 年:朝鲜铸乾元重宝铁钱和铜钱。 10 世纪:诺曼底人早在军事征服英国人之前把查理大帝的货币制度引进谊国。1 英镑下分为

中国金融史

1.自然币是中国最早的货币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使用得最普遍最为长久的原始 货币。 2.贝有自身的特点:有光泽和花纹,是当时名贵的装饰品;有天然单位,便于计 量;坚固耐用,不易磨损;体小质匀,便于携带;天然海贝,产自境外,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这些使它具备了从当货币的基本条件,便于长期流通转让。 3.贝的计量单位,除个位数之外还有“朋”。在贝玉成为货币之后,“朋必十贝”。 4.商代晚期已出现青铜铸贝,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是我国金属铸币的 开始。 5.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的诸侯割据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铸造的铜 铸币在形制和币制单位上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有四种:布币(由铲形农具演变而来,包括空首布和平首布),刀币,圜钱(战国年代我国北方产生的一种心的铜铸币,开创了中国古代铸币的重要形式,也影响到东亚,东南亚诸国的货币形态),楚铜币(鬼脸钱或蚁鼻钱)。 6.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勤墓中发现的竹简中有秦律,其中的《金布律》是 现存中国最早的货币立法。 7.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特点:货币单位已分成等级;各诸侯国征服没有统一铸币 权,货币铸造具有地方区域性;多种货币,铸币,称量货币和食物货币并存,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发挥货币的职能作用。 8.先秦时期信用的形式: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信用客体);私人信用和国家信 用(信用主体);不计息的“赊”和计息的“贷”(是否计息);普通借贷和高利贷(利息率高低);信用借贷和抵押借贷(信用方式);用于消费性开支的借贷和用于生产经营的借贷(借贷用途)。 9.春秋战国时期的傅别即债券,一般用竹木制成,分为两半,债主执右券,债务 人执左券,是中国最早的信用工具;泉府是当时的财政金融机关,政府借贷由泉府办理,赊贷是泉府的信用业务,是中国最早的信用机构,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国家信用中的赊一般不计利息,是政府赊给民间用作祭祀,治办丧事之用的,贷是征服带给民间经营生产的,会取得收入,故要收取利息,并“以国服为之息”。 10.质人是举债时在市场上设有依质挤书契之行监督。 11.秦始皇统一币制:内容:以金布为主要货币(上币),以半两为下币,金钱双 本位制,确定了中国古代铸币外圆内方的钱币基本形式,在形制上第一次得到统一;意义:不仅是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货币的统一,对于促进物资交流和贸易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就货币制度而言,秦始皇对货币的规定,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个统一的货币立法,而半两钱以重量为名称又是中国量名钱的开端。(秦半两钱—李渊五铢钱为量名钱,李渊到宣统为年号钱)。 12.汉武帝币制改革:内容:统一铸币权,五铢钱统一由中央政府的上林三官负责 铸造;全国统一使用上林三官铸造的五铢钱,非此不许使用。(废秦半两)意义:西汉进入了货币流通的稳定时期,五铢这个重量也就成为了以后历代统治者铸钱的标准重量。 13.西汉的信用以货币借贷为主要形式,也有实物借贷:政府振贷(在于救急,不 在盈利),私人信用(高利贷占有重要的比重,资本称为“子钱”,高利贷者称为“子钱家”)。 14.三国魏晋南北朝的货币流通:金银淡出流通领域,主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金

民国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民国时期的国立北平图书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图书馆,其前身是京师图书馆,发展自中国500多年前的明代皇家图书馆“文渊阁”,其珍藏了许多稀世罕见的典籍,其中有极少数还可以追溯到13世纪南宋宫廷中的藏本,有不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1928年,国民政府在北伐成功后将北京改为北平,同时将国立京师图书馆改为了国立北平图书馆。当时南京政府下设了大学院主管当时的教育及文化,并下令发布将京师图书馆改为北平图书馆。1931年前后北平国立图书馆的建设有着较快的发展。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华北的许多图书馆都被日军掳去,国立北平图书馆作为当时中国最大也最重要的图书馆,也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为了应对这种风险,当时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如一是将部分珍贵藏书分批托运到国内的不同地点;二是增加馆藏的数量及种类;三是开设相关的馆务工作等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保护国立北平图书馆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有着良好的效果。因此,研究民国时期的北平图书馆对其建设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一、民国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建立 国立北平图书馆前身是京师图书馆,是清朝宣统元年,学部依据当时奏折,特别划拨图书给京师图书馆,以提供给士族阶层细心研读。这说明当时京师图书馆早已经获得批准。1928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随即将北京改为北平,且当时在1925年中国教育文化基金开办的北京图书馆也因为不能使用北京这个词,而改名北海图书馆。在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大学院曾翻出历史旧案,想将北平图书馆归入北海图书馆。当时的北平国立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委员联名致电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先生及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极力主张不适合并入的相关理由。他们认为,国立北平图书馆成立以前,是当时中国最为悠久的图书馆,合并以后则会出现倒置的现象,同时该馆还在使用中美教育基金的赞助,并受其监督,且图书馆董事会中有美国人,支配权并不在政府之手。由于当时受到五位筹委会委员的阻止,最终国立北平图书馆并入北海图书馆的议题被搁置起来。 1930年初期,国民政府教育部下发了第九十一号令,核准了合组国立北平图书馆的草案及相应的组织纲要。该条令称:“教育部将国立北平图书馆及中国教育文化基金会所管辖的北海图书馆,统一合并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并经过了董事会有关两馆合并的相关决议,即按照办法的 第二项来制订国立北平 图书馆委员会的组织纲 要及实施办法,并经教育 部呈请行政院审核、鉴定 及备案。”这标志着民国 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正 式发文建立,到了1931 年5月份,国立北平图书 馆正式合并成功,并建立 了新馆[1]33—35。同年6月 份,国民政府教育部下发 了第九百八十四号令,差 遣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先 生代表教育部参加国立北平 图书馆落成的开馆盛典。6月底,国立北平 图书馆新馆正式落成,且开馆仪式也按时举 行,这是国立北平图书馆第二次开馆。 二、民国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建设 1928年7月份,京师图书馆正式改名 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同时,居仁堂也一并划 拨给国立北平图书馆,且受大学院管辖。 1929年8月底,国民政府教育部又将国立 北平图书馆的图书及设备一并交给了国立 北平图书馆委员会。直到1931年6月份国 立北平图书馆落成。一直到解放战争前夕, 国民政府还奖励著名学者傅增湘向北平图 书馆赠书的举措。因此,这些就足以说明国 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仍然直属于 教育部,其本质上就是国家图书馆。国民政 府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直属于国民政府管 辖,并担负着国家图书馆的职责。首先,需要 建立国家图书总库,这就需要搜集当时中国 的全部出版物,同时也需要政府建立相应的 法律规定,将全国各级出版社将自己正式出 版物中等份数统一交付给国家图书馆,以便 建立国家图书总库。 但是在民国时期,由于国民政府迁都南 京,后来又建立中央图书馆,所以在新出版 图书的交付上有着一定改变。但当时主持国 立北平图书馆的委员会委员极力向国民政 府教育部致函,要求将各地馆藏图书交送北 平图书馆。教育部在没有很好的拒绝理由的 情况下,暂时允许国立北平图书馆征集各地 的新出图书,另外,还不得不应允将划拨及 借调教育部代管的部分中央图书馆藏书。同 时,还分别将各级省政府及教育厅、局上缴 的新出版图书一并交给国立北平图书馆,并 代中央图书馆保管。这就说明了,民国时期 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仍在享有接受全国各地 新图书的权利,也即实施着国家图书馆的权 利,上述文件也说明了国立北平图书馆很早 就享有国家图书馆的地位、尊严[2]36—38。随着 日本侵华的加剧,北方的形势空前严峻,为 了应对时局的变化,1935年11月,国立北 平图书馆召开了委员会第21次会议,并决 议将国立北平图书馆的贵重书籍转寄到安 全地方,西方方面的书籍可以暂缓挪动。国 立北平图书馆为了减少书籍的损失,将其大 量的珍贵图书分批次转存到不同地点,这些 都可以从当时各个地方所开具的收条知晓。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及文化 机构的西迁,大量的文人开始研究中国西南 文献。西迁后的国立北平图书馆利用西南地 区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制订了该馆在云南 开展搜索西南文献的工作。到了1938年3 月份召开的馆务会议,研究决定征购西南文 献,同时在实践中收获颇丰,特别是在图画、 文字等方面,有东巴经四千多册,这是非常 珍贵的文献资料。 三、民国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发展 自从京师图书馆开办以来,其馆藏就逐 步在增加,仅1931年到1932年,一年间就 大量购进了经、史、子、集等古代著名典籍, 其中还有满、蒙、藏等少数民族语言的图书 一千三百多种,一万四千多册。另外,还有接 受社会各界捐赠的图书五百多种,六千多 册。民国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馆藏十分丰 富,特别是在中国古籍、善本等方面享誉海 内外。1933年初,为了保护珍贵的馆藏资 源,国立北平图书馆针对当时的形势及政治 环境,迅速、果断地作出了将国立北平图书 馆部分书籍转存到安全地点的决定,其中就 包括善本中的罕见传本、方志稀见件、四库 罕传之本等等。随后便将这些罕见图书逐一 1931年6月25日,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蔡元培主 持了国立北平图书馆新馆落成典礼并出任馆长。 民国时期国立北平图书 馆的建设与发展□李燮慧 dang'ansuyuan·档案 ·溯源 45 兰台世界2012·11月上旬

简述民国服饰的演变

简述民国服饰的演变 在民国时期,由于借鉴、效仿洋人的服饰,因此中国人的服饰也在慢慢改变。其中,“中山装”是中西结合的一款服饰,也是当时最受欢迎的款式。朋友们,你们知道民国服饰的演变资料吗?下面,喜欢的朋友不妨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进入近代之后,一场西服东渐之风给中国服饰带来了极大地冲击。在这风潮的影响下,一些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中国人开风气先,他们效仿洋人,穿西服、西裤用手帕围巾等成为中国广大民众模仿和追逐的对象。中国服饰呈现出新老交替、中西并存、中西交汇的局面,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走向衰落与蜕变。 近代民国初年的男子服饰,孙中山先生当时就非常喜欢,所以有“中山装”之称。不过当时的中山装与现在所称的中山装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另外还有一种男子服装“西装”。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近现代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并被世人称为中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 由于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西方也习惯称呼中山装为“毛装”。在1960和1970年代,

亿万中国成年男性大多穿着中山装。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装和其他时装逐渐开始流行。虽然中山装在民间逐渐被人们遗忘,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出席国内重大活动时,依旧习惯穿着中山装,比如国庆大阅兵等等。 民国男子的服饰品 (一)帽子 民国时期,官绅戴碗帽、招票(毡帽)、绒帽、大甲藤帽、草帽,庶民多不戴帽。从事某些职业的人则戴与该职业的制服相配套的帽子。老年人和在户外工作的农夫或行商走贩冬季多戴“猴帽”(用纱线织成筒状,留有两个眼孔,戴时将上端扎住,平时翻卷起来只盖住头顶,天冷时放下,包住整个头部)。 1、礼帽 清朝末年,礼帽传入中国。民国初年常见于礼仪场合,因此称礼帽。中国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礼帽,先将羊毛擀压成毡坯,再盔烫成帽胎,整理、装饰成帽。 礼帽如果按风格来分,有大礼帽和小礼帽两种。大礼帽的帽冠较高,一般高度在14~19厘米之间最为普遍;而小

清末民国时期珍稀银币大全

清末与民国时期的珍稀银币 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广东用机器自铸银币,广泛流通,各省纷纷仿效开铸,但这些银币标明重量仍未完全脱离银两制。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清政府进行币制改革,以货币单位名称取代原先的货币重量名称,彻底抛弃繁琐复杂的银两制而采用银元制。 这里介绍广东省博物馆近期展出的“馆藏古钱币稀品展”中的清末与民国时期的珍稀银币。 中国试铸的第一套机制银币——光绪十年吉林厂平银币 吉林省因长期缺乏制钱,许多商贾、钱庄的钱票在市场上流通,造成银价高昂,物价上涨。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吉林机器局制造了中国第套机制银币。这套银币有厂平壹两、柒钱、半两、叁钱、壹钱5等币值,但没有发行流通,传世甚少。在满洲语中“吉林”是“船厂”的意思,当地的平砝习用厂平。光绪十年吉林厂平壹两、柒钱、半两三种银币正面方格内有“光绪十年吉林机器官局监制”三行篆书共十二个字,上有圆状篆书“寿”字,两旁有狭长的龙纹,边饰连珠纹。背面方格内标明重量,外有满文对照,地饰卷云纹,边饰圈点纹。叁钱、壹钱银币正面方格内有“光绪十年吉林官局制”三行篆书共九个字,纹饰与上述三种银币相同。背面除纪值不同外,其余样式也相同。 广东铸造的第一套机制银币——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三反版” 光绪年间,全国各地广泛行使外国银元,为了抑制外国银元的大量流通,两广总督张之洞向朝廷奏请在广东设立钱局,用机器铸币。奏折中提到铸银钱“广东华洋交错,通省皆用外洋银钱,波及广西至闽台、浙江、皖、鄂、烟台、天津所有通商口岸,以及湖南长沙、湘潭,四川打箭炉,前后藏无不通行,以致利归外洋,漏卮无底,窃惟铸币便民及国家自有之权利,铜钱银钱,理无二致,皆应我行我法,方为得体。”“外洋银圆每圆重漕平七钱三分,今拟每元加重一分五厘有奇,定为库平七钱三分。”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广东钱局使用机器铸制第一套银币,有库平“七钱三分”、“三钱六分五厘”、“一钱四分六厘”、“七分三厘”、“三分六厘五”5等币值。这套机制银币为中英文对照,但把英文置于银币正面不符合清朝的币制(俗称“七三反版”或“七三番版”)。而且这套银币份量偏重,原意为驱逐外币,但被民间收藏或熔毁以牟利,反而不能正常流通,因此停铸。这套“七三反版”银币正面铸“光绪元宝”四字,满汉文对照,外列英文。背面正中饰蟠龙纹,上有“广东省造”四个字,下方标明重量。 为慈禧太后祝寿而铸制的银币——广东“寿”字壹两银币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广东钱局铸“寿”字双龙银币为慈禧七旬祝寿。近年有人引证清末王无生《述庵秘录》记载,认为应该是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广东巡抚刚毅为慈禧六十寿辰铸造的纪念币。这种银币正面铸“光绪元宝”四字,满

中国金融史(整理版)

中国金融史 第一章原始到春秋战国 中国最早的货币产生于何时?(或什么朝代?) 夏朝产生中国最早的货币—贝币 中国最早出现、使用得最普遍和最长久的原始货币是天然的海贝,贝币产生于夏朝(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 是不是所有贝壳都能成为货币呢? 作为货币的贝壳要求色泽鲜艳美丽,长相匀称,叫做齿贝,学名“货贝”。 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背面隆起部位,全被磨掉,露出孔洞,方便穿绳携带。古代以五贝穿为一串,两串系在一起,称之为“朋”。所以文言文的“朋”指货币单位或货币本身。“朋”也就成了贝币的计算单位。问题:每朋多少贝?一朋=10贝 为何贝壳会成为使用最普遍、最长久的原始货币? 货币经济理论认为,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材料必须具有以下五个特征之一或全部: 价值较高而且稳定;易于分割;便于携带;易于保存;供给充足。 贝壳成为使用最普遍、最长久的原始货币原因: 原始社会贝壳是最珍贵的物质,它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浅海的贝类,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坚固耐用,成为原始居民喜爱的一种装饰品,就像今天的金银项链。由于它大小适中,便于携带,便于计数等特点,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社会的形成,贝作为交换的媒介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天然贝就逐渐充当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所以与财富有关的中国文字,大都带有“贝”字旁,从文字结构上看,也可以证明货贝是我国最古老的钱币。而且是使用最普遍、最长久(夏朝---春秋)原始货币。 商晚期,出现青铜铸币,是我国金属货币的开始 西周钱币:仍以贝币为主,还有称量货币-----铜和黄金。 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铸币: 出现大量铜铸币。 由于政治上的诸侯割据和经济上发展的不平衡,各地的铜铸币在形态和币制单位有很大差异,主要有四种:布币、刀币、蚁鼻钱(楚铜币)、环钱 第一种是布币(韩、赵、魏等国使用) 布币由铲形农具发展而来,主要流通于中原地区的农耕地带,布币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的空首布和后来的平首布。 空首布:首空,可纳柄,原始而厚重,大小不等,多数在30克以内。 平首布:首端变平,不可纳柄,币身完全成片状,轻、薄、小,便于铸造和携带。平首布一般都有文字,多数文字是地名,以表明出处,也有标明重量的,如“一两”、“十二铢”,两、铢都是货币单位,可谓最早的铢两货币。布是与布匹无关。 第二种是刀币(齐、燕、赵等国使用) 刀币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齐国,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齐刀币含铜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制作精美,是刀币的代表作 刀币起源于渔猎和手工业地区,由实用的刀(削刀)演化而来,基本形状像今天的大刀,主要流行于齐、燕、赵等国,依其形制可分为大刀和小刀两类。齐国用大刀,叫齐大刀,燕赵等国用小刀,叫燕明刀。 齐大刀与燕明刀的区别:燕明刀的长度逐渐变短,刀身由宽逐渐变窄,尤其在含铜量方面明显低于齐刀,这与燕、齐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关。 是楚国的一种铜铸币,因形似鬼脸,或蚂蚁爬鼻,俗称鬼脸钱或蚁鼻钱。它由贝币演变而来,

金融发展简史

浅谈近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银行是最重要的现代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债权人和债务人中介的资本企业。他是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鸦片战争前后,主要有两种旧式金融业,一是票号,一是钱庄。1864年以后,票号几乎垄断了京饷和协款的汇解,但是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外国银行插手埠际汇兑,已使票号的汇兑业务受到威胁。十九世纪末,第一家本国银行成立。二十世纪末,户部银行、交通银行和各省银行次第产生,公款的汇兑业务被夺走。银行存款的利率比商号高,存款业务也逐渐被夺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后,庄票的作用显著扩大,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它成了进口贸易中的信用凭证。鸦片战争前,经营银钱兑换是钱庄的业务之一。鸦片战争后,钱庄的兑换业务转移到银两和银元之间来了。同时,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定程度的发展,产业资本有所增长,商品流通也起了变化,钱庄的带有浓厚封建性的业务方向、经营技术与组织制度都不能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钱庄作为外国银行代理人的地位及其在本国金融业中的优势就逐渐由本国银行所代替。 中国银行业产生的历史条件首先是帝国主义在华金融业的刺激。到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在华金融业已有雄厚的基础。帝国主义银行的优厚利润对刺激中国的官僚、商人、买办等创办本国的银行有很大的作用。帝国主义操纵中国财政金融的情况也必然刺激中国人产生收回财政金融权利的要求。其次,新式工况交通事业的兴办,对银行的创办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盛宣怀建议开办中国通商银行就是直接和铁路的修筑联系在一起的。第三、对于国家银行的创办来说,解决财政上的困难是主要的动机。 中国的第一家银行是商办的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5月盛宣怀创办于上海,并先后在各大行省设立分支行。招商股五百万两,先收半数,并商借度支部库银一百万两。1898年中国通商银行取得了“各省关嗣后凡存解官款,但系没有该银之处,务须统交该行收存汇解”的特权。中国通商银行虽然是商办银行,但实际掌权的盛宣怀是大官僚,是洋务派中的显要人物。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洋务派官僚在官督商办企业中营私舞弊的情

人物|翰墨烟云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七)

人物|翰墨烟云——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七) 民国时期的北京书坛名家辈出,他们广泛活动于京城政界、军界、文学艺术界,并利用这一地区独特的历史人文环境和自身的学养,以手中的如椽巨笔开启了民国时期北京书法发展的新纪元。 “题匾高手帖学名家”——记王垿的书法艺术 王垿(1857—1933),字爵生,号杏坊、望石山樵,晚号寄叟,山东莱阳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检讨、国史馆协修、文渊阁校理、右春坊右赞善、左春坊左赞善、右春坊中允、翰林院试讲。光绪二十六年(1900),随慈禧太后、光绪帝西行,至西安,任国子监祭酒。光绪二十九年(1903)任河南学政、兼翰林院学士,光绪三十一年(1905)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法部右侍郎。宣统二年(1910),任法部右侍郎兼实录馆副总裁。辛亥革命后,欲回乡,后因“天津兵变”,道路受阻,又闻莱阳哗变,遂定居青岛。1917年,张勋复辟,任弼德院顾问大臣。王垿像 2009年的济南《生活日报》曾刊登过一篇《普利街“义兴公”石匾面临流失》,文载:“位于该片区的百年老字号义兴公旧址已被拆掉了主体,而门洞上方,义兴公石匾尚悬在半空。由于去掉了表层石灰,'义兴公’三字旁还能看清落款,其题写

者为清末著名书法家王垿。”据称此匾后遗失。谈到王垿,此公书法在清末民初的旧京名重一时,他出身翰林,曾任国子监祭酒,一时间为“山东京官领袖”,旧京曾流传着“有匾皆书垿,无腔不学谭”的说法。据时人记载京中许多银号、钱庄、酒楼、绸缎布店、洋广杂货店铺之匾额均出自王垿之手。北京西单著名的老字号天源酱园内曾悬有他所书对联二副,“天高地厚千年业,源远流长万载基”“酱佐盐梅调鼎鼐,园临长 安胜蓬莱”,两联上下第一字连读即为“天源酱园”,此两联 不仅书法写得好,词也选的妙,为老字号天源酱园增添了一段艺林佳话(惜对联今已不存)。寓居旧京的山东店家也多 喜请同乡王垿书匾。和活跃于民国时期的北京题匾名家冯恕、邵章等人相比,王垿也应算是位先贤前辈。王垿晚年寓居青岛,亦常为当地人书写匾额,因此青岛也有“已闻有匾皆书垿,江右还看刘幼云”之说,可见王垿书法在旧京及齐鲁一代皆很有名气。王垿题“同和祥”匾额 王垿生于耕读之家,其父王兰升、长兄王塾均进士出身,并入翰林院,因此王家有“一门三翰林”之美名。民国以前,王 垿在朝为官,曾受清代状元陈冕(王兰升弟子)、庆亲王奕 诓礼聘为其教育子弟。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爆发,日军侵入威海、登州,王垿与挚友王懿荣受朝廷之命,于登州组成团练,誓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但后因《马关条约》之签订,不得已作罢。戊戌变法期间,王垿认为变法乃强国

中国近代老银元收购价格表

中国近代老银元收购价格表 一、民国袁世凯像像银元 钱币名称面值收购价: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袁像) 壹圆 50000元 中华民国共和纪念币壹圆1500元 中华民国共和纪念币签字版壹圆50000元 中华民国三年壹角50元 中华民国三年签字版壹角5000元 中华民国三年贰角30元 中华民国三年签字板贰角5000元 中华民国三年中圆200元 中华民国三年签字板中圆5000元 中华民国三年七分面像壹圆20000元 中华民国三年七分面像签字版壹圆50000元 中华民国三年壹圆100元 中华民国三年开口贝壹圆120元 中华民国三年面“甘肃”壹圆3000元 中华民国三年签字板壹圆50000元 中华民国三年T字边壹圆20000元中华民国三年人字边壹圆20000元 中华民国五年壹角100元 中华民国五年贰角50元 中华民国八年壹圆200元 中华民国九年贰角1000元 中华民国九年壹圆120元 中华民国十年壹圆120元 中华民国三年“苏维埃”戳印壹圆2000元 二、吉林省造银元 钱币名称面值收购价 吉林方孔光绪元宝厂平机制五钱 50000元光绪8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半两 50000元光绪8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壹两 100000元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壹钱 10000元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贰钱 20000元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三钱 10000元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半两 5000元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柒钱 20000元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壹两无刺龙100000元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0.36钱土吉缶宝 60元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土吉缶宝 80元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土吉缶宝 100元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土吉缶宝 200元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土吉缶宝 800元吉林己亥光绪元宝 0.36钱 60元吉林己亥光绪元宝 0.72钱 80元吉林己亥光绪元宝 1.44钱 100元吉林己亥光绪元宝 3.60钱 200元吉林己亥光绪元宝 7.20钱 500元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0.36钱 60元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0.72钱 80元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1.44钱 100元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3.60钱 200元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7.20钱 800元吉林辛丑光绪元宝 0.36钱 60元吉林辛丑光绪元宝 0.72钱 80元吉林辛丑光绪元宝 1.44钱 100元吉林辛丑光绪元宝 3.60钱 200元吉林辛丑光绪元宝 7.20钱 600元吉林壬寅光绪元宝 0.36钱 50元吉林壬寅光绪元宝 0.72钱 100元吉林壬寅光绪元宝 1.44钱 150元吉林壬寅光绪元宝 3.60钱 200元吉林壬寅光绪元宝 7.20钱 1000元吉林癸卯光绪元宝 0.36钱 80元吉林癸卯光绪元宝 0.72钱 150元吉林癸卯光绪元宝 1.44钱 100元吉林癸卯光绪元宝 3.60钱 300元吉林癸卯光绪元宝 7.20钱 1200元吉林甲辰光绪元宝 0.36钱 60元吉林甲辰光绪元宝 0.72钱 150元吉林甲辰光绪元宝 1.44钱 100元吉林甲辰光绪元宝 3.60钱 200元吉林甲辰光绪元宝 7.20钱 1000元吉林乙巳光绪元宝 0.36钱 100元吉林乙巳光绪元宝 0.72钱 80元吉林乙巳光绪元宝 1.44钱 60元吉林乙巳光绪元宝 3.60钱 200元吉林乙巳光绪元宝 7.20钱 800元吉林丙午光绪元宝 0.36钱 60元吉林丙午光绪元宝 0.72钱 60元吉林丙午光绪元宝 1.44钱 60元吉林丙午光绪元宝 3.60钱 150元吉林丙午光绪元宝 7.20钱 600元吉林丁未光绪元宝 0.36钱 100元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历程与前瞻(一)讲课稿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历程与前瞻(一)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背景 (一)金融危机:催生AMC的国际背景 1、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及其引致的危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要素逐步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自由流动;以IT为主导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及各地区之间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一个整体。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提供难得历史机遇的同时,亦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加快,金融危机也不断爆发:先是在1992年爆发了英镑危机,然后是1994年12月爆发了墨西哥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是1997-1998年如飓风一般席卷东南亚各国的金融危机;此后,金融危机顺势北上,在1998年波及刚刚加入OECD的韩国,这场危机的波及范围甚至延伸到了南非和俄罗斯;接着,金融危机的飓风又跨越大西洋,袭击了阿根廷。 2、危机根源:银行巨额不良资产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学界和金融学界对金融危机进行了多视角研究,研究发现,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在危机爆发前都有共性之处,即巨额银行不良资产。发生危机的国家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层面均比较脆弱,而基本面的脆弱性给危机国家带来内外两方面的巨

大压力,一是外部压力,巨额短期外债,尤其是用于弥补经常项目赤字时,将使本国经济难以靠短期资本的持续流入来维系,只要资本流入减缓或逆转,经济和本币都可能遭受重创;二是内部压力,薄弱的银行监管导致了银行尤其是资本金不充足的银行过度发放风险贷款,当风险损失发生时,银行缺乏资本以发放新贷款,甚至破产,当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银行的不良贷款(NPL)就引发了银行危机。 3、解决银行危机:AMC产生的直接原因 为了化解银行危机,各国政府、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均采取了各种措施,以解决银行体系的巨额不良资产,避免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储蓄贷款机构破产,为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美国政府成立了重组信托公司(RTC)以解决储蓄贷款机构的不良资产,从此专门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出现。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银行业不良资产呈现加速趋势,继美国之后,北欧四国也先后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对其银行不良资产进行大规模重组。随后中、东欧经济转轨国家(如波兰成立的工业发展局)和拉美国家(如墨西哥成立的FOBAPROA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法国等也相继采取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策略以稳定其金融体系。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以及东南亚诸国也开始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银行业的不良资产进行重组,例如,日本的“桥”银行,韩国的资产管理局(KAMCO)、泰国的金融机构重组管理局(FRA)、印度尼西亚的银行处置机构(IBRA)和马来西亚的资产管理公司(Danaharta)。因此,资产管理公司的实质是指由国家专门

世界金融历史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现代国际金融体系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均有一定特点的主体金融体系。 第一阶段国际金本位制时期 从18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结束。 第二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起始于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终止于1973年。 第三阶段牙买加货币体系时期 战后历史的若干个阶段 将二战后时期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和一个中间阶段对我们的分析工作是很有用的。第一个时期是战后重建和发展时期(1945~1963)。从1964年至1966年是一个过渡阶段,其间在西方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经济社会政策转变。从1967年至今是第三阶段,这是全球金融和经济体系不断劣化并最终导致今日严峻危机的30年。 1、战后重建和繁荣发展的时期(1945~1963)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对健康的、实物性的经济增长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这包括:战后欧洲(特别是欧共体的西德、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的经济重建和复兴;美、苏两国强劲的工业和技术进步;许多所谓“第三世界”国家,如中国、印度和部分南美国家,有了真正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社会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两大经济集团都以人均实物产出的增长为目标,而达至这个目标的途径也都是对工业、农业和基础设施等资本密集型项目进行大规模投资。这段时期,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和其他相关安排的保证下,货币相对稳定。这些安排包括:相对固定的货币平价,金本位支持下的美元所扮演的中心角色以及相对严格的货币银行管制。贸易协议准许政府通过合理的关税、补贴、价格支持、支持性信贷和税收政策等多种手段保护和扶持本国生产者,在食品和关键工业部门尤其如此。一般而言,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政府不鼓励投机,而是鼓励在基础设施、工业和农业领域进行公私投资。它们的政策强调高技术资本品的生产和人口科学素质的提高。金融利润主要产生于实物的制造和贸易。结果就是整个金融体系有真实的实物经济作强大后盾。 2、过渡阶段(1964~1966) 在威尔逊的领导下,以前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发展政策被抛弃了。鼓励投资于生产性部门和新技术的各项政策被一步步废除。新的政策取向是创造消费品和非生产性服务的巨大膨胀,从而在中短期内取得较高的倾向回报率。尽管肯尼迪政策的某些正面因素持续到1967年,他的遇刺标志了一个具有决定性经济后果的政治转折点。理解这次政策转变的根本性内涵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美国。直至60年代初期,人们仍理所当然地认为,美国繁荣、财富和力量的源泉在于其工业、农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传统的“美国体制”总是倾向于让国家鼓励对科学和技术进步进行长期生产性投资,支持大规模基本建设,扶持新兴工业部门并以

曹辛之民国时期书籍封面风格分析

曹辛之民国时期书籍封面风格分析 【摘要】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飞速发展,曹辛之是著名书籍封面设计师之一。抗战期间,战火纷飞的大江南北,曹辛之封面设计作品清秀、大方、明净的特点,让生活在抗战中的人民看到生命的曙光。本文将对曹辛之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风格进行分析。 【关键词】曹辛之民国时期书籍封面 《中国宪政论》1944 年生生出版社出版(见图一)、《太平洋现势手册》1944年读书出版社出版(见图二)、《论第二战场》1944 年生生出版社出版(见图三)。这三本都属于谈政治、军事的书籍,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对现实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大家对理论书籍的设计就有中规中矩,沉着、严肃的印象。从《中国宪政论》封面设计中可以看出曹辛之在设计的时候做了深入的思考,看书名就知道《中国宪政论》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籍,白色的底子上整齐的排列着“中国宪政论”五个金黄色的挺拔的宋体字,犹如五个中国士兵排成的方形阵地,庄严透出英勇的身姿,四周加以蓝色的边框,简洁大方,整个设计中的点睛之笔是边框右边那一串隽秀的中国植物纹样,给庄重的版面带来了一丝素雅的气息。封面既有学术刊物应有的质朴无华,而又不至于过于呆板、冷清。把《太平洋现势手册》和《论第二战场》放在一起赏析,是因为两本书的风格类似,而且设计的时间相同。笔者认为这两本书的艺术意境和艺术风格是一致的。曹辛之在设计这两本书的时候摆脱了政治读物总是一览无余的白底红字的设计风格,改用了白底红字蓝边的构图。整个构图、色调,给人一种明朗、素雅的感受。《太平洋现势手册》红色的笔挺的长宋美术字体显得如此的严正而又充满了热情,一只充满力量的手托起一个地球仪的图案造型在封面左上显得特别醒目,在纤细的蓝色外框包裹下,整个设计多了理性的元素,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论第二战场》的封面设计洗练、简洁,在白底上“论第二战场”五个红色长宋美术字屹立在封面正下方,理论书籍严正的风格扑面而来,蓝色的英文标题在封面正上方清晰淡雅,此封面点睛之笔是封面首个英文字母“A”字号比其余的字母都略大并且用的红色调显得格外醒目,作者应该是有为了凸显“A”的用意,观察整个封面发现醒目的“A”与封面右下角的红色火箭图案相呼应,让整个封面产生了趣意。 对以上三帧封面进行分析后,笔者归纳出曹辛之在抗战重庆时候设计的理论书籍具有以下几点规律: ①构图具有清秀、大方、明净的特点。在方寸之间,使用线条和色块分割空间,布局严密,讲究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摒弃理论书籍生硬、呆板的构图。文字与图案相呼应,图文并茂。 ②用色上“惜墨如金”,封面用色不多于三种色相,颜色雅致。 ③美术字端正、挺秀、讲究笔画间架,形神兼备。

银元纪念币大全(建议收藏)

银元纪念币大全(建议收藏) 民国十七年张作霖纪念币正面:张作霖文装正面像,上为“大元帅纪念币”。背面:中为双旗交叉,上为“中华民国十七年”,下为英文一元。此币颇为稀见。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纪念币正面:张作霖正面军装像,上镌“陆海军大元师”6字。背面:中为龙凤黼黻图案,上为“纪念币”,下为英文一元, 两旁大花饰。此币发现极少。民国十六年张作霖纪念币正面:张作霖正面军装像,上为“中华民国十六年”。背面:中为龙 凤黼黻图案,上为“纪念币”,下为英文一元,两旁大花饰。 此币发现极少。民国十五年张作霖纪念币正面:张作霖正面军装像,上为“陆海军大元帅”。背面:中为“纪念”字,上为“中华民国十五年”,下为英文一元,两旁有花饰。该币发现不多,1997年3月9日上海首届银币拍卖会上以40万元成交。褚玉朴纪念币此币系褚玉朴为河北省督军周年之纪念币。正面:褚玉朴着军装正面像。背面:中间为双旗交叉,四周为“中华民国十六年四月十日周年纪念”。段祺瑞执政纪念币正面:段祺瑞半身像,上有“中华民国执政纪念币”字样。背面:中间 为“和平”2字,两侧嘉禾。民国十二年龙凤壹圆小字版银圆 以上两种币面因有龙、凤图案,难免有帝皇色彩,故未被当局采用。民国十二年龙凤壹圆大字版银圆民国12年(1923年)天津造币厂铸样币。此币铸造背景和正面图案,钱币学界

颇有争议。经查考鲁迅先生的日记,现已能确证“十二章图案”系鲁迅先生会同许寿棠(即季市)、钱稻孙3人共同设计,原 拟作国徽的图案,现铸制在本币正面。设计过程介绍如下:鲁迅先生于1912年2月应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到南京教育部任职。不久,教育部随政府进北京。同年5月鲁迅先生抵京,即在教育部报到,直至8月才任命鲁迅先生为检事,随后改任为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当时总统府决定由鲁迅、许寿棠(即季市)、钱稻孙三人同拟 国徽图案。3人接到任务后,即积极研究,共同设计一幅古为今用的十二章图案,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能、献,并将涵义逐一解释于后……以上事例都可从1912年8月28日鲁迅先生的日记和1913年2月当时教育部编的月刊第一卷第一册(文犊录要)栏中《致 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中得到证实。该图设计精美,包罗万象,匠心独特(北京鲁迅博物馆现藏有钱稻孙先生捐赠的《拟民国初期国徽铅模》实物一方)。除此币正面用该图案外,尚有山东张宗昌于1926年试铸金币十圆及二十圆两种。1926年直隶褚玉朴铸银辅币一角、二角两种。1926年张作霖铸“陆海军大元帅”壹圆纪念银圆一种,1927年又铸“中华 民国十六年”壹圆纪念银圆一种,先后总共十种之多。发行流通后深得民众的喜爱。该币正面中间镌十二章图案,上雕“中华民国十二年造”;背面记值文字“壹圆”,根据“壹圆”2字的

民国服饰

民国服饰变化 (一)官方礼制制度。中华民国的成立,与清王朝脱离关系,服饰文化的改变就是这一要求的外在表现。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成立,参议院于民国元年七月公布《服制条例》,规定男女礼服制度。女子礼服为清代汉族女装的发展;男子礼服则分中、西式。中式为长袍马褂,西式礼服分大礼服和常礼服。 男子常服。民国的男子常服主要为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等,纯中式的大襟袄、中式裤、黑布鞋亦存在于广大的农村。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水平以及社交范围不同而形成,另一方面也是因职业、年龄、职务、修养等不同而出现。 1.西装。 在中西文化碰撞下,西装早已为中国人所熟知。西装流行原因有二:是传统礼教彻底崩溃;二是对西洋文化的崇尚,正如郁达夫所说:“大家都知道了西洋文化的好处,于是阿猫阿狗就都穿起了西装,穿上了皮鞋,提起乐手杖,以为这就是西洋文化的一切。”所以在中国民国成立后,西装迅速成为中国上层社会的正式社交服装。长袍、马褂,往往是旧派人物的穿着,思想开放的人士爱穿西装。西装在清朝末期传入中国。 最初,西装仅为来华西方人所穿,后来,广州等沿海通商口岸地区的买办、商人也开始穿着。 中国第一家洋服店,是1879年开设于苏州的李顺号洋服店。广州第一家洋服店,是1880年创办的信孚成记洋服店,它位于沙面租界附近的沙基(现六二三路)。当时,这一带除了信孚成记洋服店外,还陆续出现了元祥号等多家洋服店。1892年,元发号洋服店在高第街开设,店主潘礼、潘伯良从日本学艺回国,有“洋服状元”之称。 但西装真正流行却是民国以后的事情。到了上世纪20年代,许多大城市陆续出现了专门制售西装的公司,还出现国产名牌西装,不少报纸、杂志开辟专栏介绍西装。 当时在广州,穿西装的男子极多,有教师、学生,各机关的办事员和洋行职员。 岭大附中新生入学,要置备的服装规定必须有西装,还要有大褛一件、寒衣二三件、夏衣五六件、衬衣三四件、汗衫裤六至十件,黑袜六对、长袜一对、游泳衣一套、手帕六条。因“九同章”手艺出色,岭南大学师生的西装后来全都由它承做。 岭大学生外出,西装笔挺,洋派十足,当时广州的女孩子中流行着“法政公(老的意思),高师穷,一中广府唔中用(不合适),农业工业晒到黑,惟有岭南才做得(合格老公)”的顺口溜。 西装从开始的星星点点到与中装平分秋色,并有后来居上之势。 在西装流行的同时,一些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还喜欢穿学生装。学生装由西装改造而成,其样式比西装简便。它没有翻领,只有一条窄而低的狭领,穿时有纽扣扣紧,不用领带。衣服下方,左右各有一个暗袋,左侧胸前还有一个明袋。穿着这种服装,有一种干练的感觉。 2.中山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