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案1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WHY(师).doc

学案1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WHY(师).doc

学案1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WHY(师).doc
学案1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WHY(师).doc

地理

学案1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

【构建知识体系】

t 知识梳理】

1.区域地理特征

⑴区域自然地理要素

区域要素

具体内容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政治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 方面

地形特征 地形种类、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地势起伏、地形成因、地形对所在区 域其他自

然环境要素(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方面

气候特征 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要素(主要指降水和气温)分布、影响气候的因 素、气

候对动植物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

流征 可寺 水文特征 年径流总量、径流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水文特 征

水系特征 发源地、流向、河长、流域面积、干支流、河网密度、落差、河流分 段与注入

海洋等水系特征

开发利用 河流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 是开发水

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 量稳定的地区,主

要是开发内河航运

(2)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区域要素

具体内容 农业

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 型、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 工业

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 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城市

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交通

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 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人口特征 从居民的语言、民族、宗教、人口数量与素质、性别比、人口年龄构成、人口 迁移、城市

人口比重等方面分析

考点一区域地理特征

【典例1】(2013-福建文综)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

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图例国界—?河流港奕沙漠等高线■石油。天然y 铁路?。城市含古迹13 口岸古统绸之路

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 描述M城气候特征。

(2) 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⑶简析从“幺幺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考点二区域差异比较

【展鬲2)(2013-江苏地理)下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0°90°100°110°120°130°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

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2) 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 原因有。

(3)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 ,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

(4) 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 ,理由是c

口规律技巧

区域差异比较的一般思路

产生环境问题 口应用训练 (1) 甲、乙两地发展种植

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 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2)

关于甲、乙两地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地河流多有凌汛现象 B.

乙地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C.

甲地河流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D. 乙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考点三区域图的判读

【典例3】(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

II )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读下图,完成(1)?⑶题。

y 河流

等温线/无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⑵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⑶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

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规律技巧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 不同地区的区域差异

4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 人与自然矛盾 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础。读图回答(1)?(2)题。

区域图的判读

1. 明确主题,看图名,弄清是什么图。

2. 区域定位

依据经纬度、区域轮廓、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景观等定位方法,确定区域位置,描述其位置特征,如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等。

(1)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区域范围,确定一个具体地点)。

(2) 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根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判断区域。

%1山河位置:根据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判断区域。

%1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邻国、邻省轮廓判断区域。

%1交通地理位置:根据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运输网中线、点的分布判断区域。

3. 分析区域特征

根据所确定的区域及图中信息提炼出构成该区域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地理要素(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的特征, 分析特征的成因及其对其他要素的影响。

4. 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或措施。

口应用训练

读“利比亚城镇及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和“利比亚等高线及油井分布图”,回答下列

(1)据图分析利比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特征。

⑵据图分析利比亚的地形特征。

(3) 描述该国降水量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4) 分析该国城市分布特点及主要区位因素。

典例1答案(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2) 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

(3) 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

度快、安全性高。

(4) 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

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解析第(1)题,从气温、降水及其变化,气候性质等方面进行描述。第(2)题,结合该城地理位置、地形、水源、植被和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要求,以及现代

铁路交通的特点进行分析。第(4)题,从地理位置、产业发展与合作、政策、资源和资金等方面分析。

典例2答案(1)东部多,西部少地形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2) 四川盆地阴雨、雾天多

(3) 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4) 不可行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方法)

解析(1)由图可直接读出: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东部多,西部少,明显是由地形、海陆位置的影响造成的。(2)由图可看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四川盆地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主要是四川盆地阴雨、雾天多的缘故。(3)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水稻种植业,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水稻市场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等。

(4)种植水稻,水热条件都要充足,但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当然,只要青藏高原上能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问题,就可以种植水稻。

应用训练答案(1)B (2)D

解析结合经纬网和区域轮廓知两区域分别位于欧洲西部和中亚地区。第(1)题,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气多,光热不足;中亚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第(2)题,甲河流域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地势平坦,没有凌汛现象,水流平稳;乙河流域受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河流补给主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典例3 答案(1)C (2)A (3)B

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能够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该地区是台湾岛。台湾山脉纵列中东部,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随着地势升高而降低。第(2)题,台湾岛东部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西部多;西部的①④ 两地中,①地相对于④地,受偏南风影响小,年降水量最低。第(3)题,①地和④地降水较少,且位于沿海平原,开发程度高,森林较少。③地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喜温喜湿的樟树生长。

应用训练答案(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低纬度地区(或热带、亚热带)。海陆位置:地处非洲大陆北部,北临地中海。

(2) 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以高原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

(3) 北部地中海沿岸降水多,南部降水少。北部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降水多;南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4) 多分布于沿海和油井附近。区位因素主要有资源、气候、地形、水源、交通等。

解析第(1)题,根据纬度数值分析,北回归线穿过利比亚南部,该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低纬度地区。根据海陆分布判断,利比亚地处非洲大陆北部,北临地中海。第(2)题,地形特征需从地势高低、地形类型等方面分析。据图中等高线判断,利比亚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以高原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第(3)题,北部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多;南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第(4)题,该国北部地中海沿岸城市分布密集,内陆地区城市分布稀疏。地中海沿岸与内陆地区相比,地势平坦,气候更加温和湿润,水资源相对丰沛,有便捷的海洋运输条件。

湘教版必修三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word教案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并能说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范围 2、掌握并能懂得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差异的各项表现及特征 3、懂得并能分析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差异的原因 能力目标: 1、通过众多的文字材料、图片、图表等,采用感觉上强烈的对比冲击,学会比较和综合分析我国的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提高地理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学习我国的区域差异,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和差异的能力,能对实际区域特征要素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我国三大经济区及南北方区域差异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的地理国情,明白中国要走向世界强国之林,东西部南北方要协调发展,让学生树立全局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情分析】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认识并非是主体(学习者)对于客观实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并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高一学生对感性知识接受能力较强,对于理性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正在逐渐加强。特别是在认知心理方面,高中学生已能形成空间表象和空间概念,并善于进行空间思维与空间想象。而且高中地理内容更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式、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主要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当学生获得知识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教学重点] 分析、比较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 [教学难点] 分析形成东、中、西部区域差异的原因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方法、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小组讨论法 [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综合课 【教学新课】 [导入新课] 春节过后,各大城市候车室里旅客总是非常多,他们大多是前往东南沿海务工,提问学生他们为什么到东南沿海,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不远千里过来的?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工资等遇)说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区域发展差异。 【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P13页图1-1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思考:①我国东、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学案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学案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北方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2、掌握该区域地形与气候的特征,理解地形与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的关系。 3、了解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与分布。 4、学会分析重要工业区的发展条件与存在问题。 5、学会分析北方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重点:自然环境与工农业区 难点:分析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学习过程: 一、中国地理分区 在下面图上填出我国四大区的名称,并分析 分区界线与哪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吻 合。 二、北方地区的概况 1、北方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 人口约占全国的,其中_____族占绝大 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名称: 北方地区 位置位于大兴安岭、高原以东, 高原以南, 岭--- 河以北,东临海与海。 范围东北三省、河中下游各省全部或大部分,甘、宁的东南部、皖、苏两省北部 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主要地形区: 平原, 平原, 高原 河流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 径流量;汛期出现在;冬季结冰现象。径流量;一年 有、 两个汛期; 结冰 期;含沙量。 径流; 结 冰期;含沙 量。 气候特点土壤 植被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农林产品 环境问题 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北方图(一)上填注: 北方地区地形骨架: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 五大地形区代号: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辽东半岛、E山东半岛丘陵; 河流代号:a黄河、b渭河、C汾河、d淮河、e大运河、f辽河、g黑龙江、h乌苏里江、i 松花江、j嫩江; 省市代号:①山西省、②陕西省、③河北省、④河南省、⑤山东省、⑥辽宁省、⑦吉林省、 ⑧黑龙江省、⑨内蒙古自治区、⑩北京市。 (2)在北方图(二)上填注: 煤矿代号:a大同、b阳泉、c鸡西、d平顶山; 油田代号:A大庆、B辽河、C华北、D胜利、E中原;铁矿:鞍山、本溪、迁安。 (3)用彩色笔描出并注记铁路干线: ①京哈、②京沪、③京九、④京广、⑤京包、⑥大秦、⑦陇海。 三、主要工业基地(略) 合作探究 1、思考: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2、东北平原与黄淮海平原比较,春旱情况如何?为什么? 四、北方地区的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 1、沼泽的生态功能与保护: 东北沼泽的主要分布区: 平原,该平原就是由、、冲积而成。沼泽形成的自然原因:

中国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高二地理限训(3月9日)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和年等日照时数线(单位:h)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A、B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 200小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B. 4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C. 600小时地形和人类活动 D. 8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3.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距海远近 C. 洋流 D. 植被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 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 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 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 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

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大力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中高端消费品三大优势板块,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中原经济区北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洪涝灾害 C. 水土流失 D. 赤潮 7.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 A. 提升本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D. 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 8.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快发展的措施有() 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②大幅度提高物流收费水平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④鼓励企业自营物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着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A.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夏季风势力强 C. 受沿岸洋流影响 D. 地形平坦开阔 10.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A. 京剧 B. 豫剧 C. 秦腔 D. 川剧 边坡绿化客土法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以达到近似于自然景观的一种绿化方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我国北方地区实施绿化客土法的最佳施工期是 A. 1~2月 B. 3~6月 C. 7~9月 D. 11月~次年1月 12.实施边坡绿化客土法之前,需要清理岩面的碎石、松散层等,对于光滑岩面还要通过挖掘横沟等措施进行加糙处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区域发展差异学案

学案3 区域发展差异(1)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四大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 2、从产业结构、工业化、城市化、对外开放程度四个角度比较四大地区的差异 3、简述南方和北方地区地理差异 4、简述西部大开发区位条件和意义 (第一课时)四大地区划分 基础知识 一、四大地区:根据全国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 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经济区域) 四大地区东部地区(13个)中部地区 (6个) 西部地区 (12个) 东北地区 (3个) 范围(省级行政单位) 京、津、冀、鲁、苏、 沪、浙、闽、粤、琼、 港、澳、台 晋、豫、 鄂、湘、 皖、赣 内蒙古、陕、甘、宁、 青、藏、新、川、渝、 贵、云、桂 黑、吉、辽 划分 标准 自然条件优越较优越较差较优越 经济基础雄厚较薄弱薄弱较好 发展水平较高较低低较低 对外开放程度高较低较低较低 区分: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对应训练 1、在图中描出四大地区的界线,并分别标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所包含的省级行政单位。 2、你的家乡属于哪个地区,查阅资料,指出家乡在区域发展中具有哪些优势条件和哪些限制性条件? 3、对比我国四大地区和三大自然区两幅图,回答问题 (1)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西部地区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重庆市属于东部地区 D.中部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7章中国地理北方地区2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17章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2 【目标解读】以北方地区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区域分析能力、图标判读能力等,形成相应的学科素养。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63-168,熟悉我国北方地区自然资源、交通网络、工业布局等的基本格局。 【合作探究】 1.根据矿产资源状况推断北方地区主 要工业部门及工业结构特点。 2.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两大工业基 地: 、 。试简要分析其工业兴起的区位优势。 3.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发展逐渐产生了哪些问题?试提出解决措施。

【巩固练习】根据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示意图。 材料二位于呼伦贝尔高原上的满洲里市是一 座独领中俄蒙三国风情,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 市,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行政上 为县级市,归属呼伦贝尔市(地级市)管辖。下图分别为满洲里市2012年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特征饼状图。 材料三呼伦贝尔高原上河流纵横,湖沼众多。其中呼伦湖为中国第四大,北方第一大湖;但近年来湖泊水位不断下降,水污染也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堪忧。 (1)分析呼伦湖近年来水污染日益严重的原因。 (2)据材料二,描述满洲里市产业结构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 (3)根据自然环境与工业结构,列举满洲里应积极发展的具体工业门类。 (1)湖泊水量减小,自净能力下降;重工业较发达,排放的污染物多。 (2)特征:①第三产业比重占绝对优势,第一、二产业比重小,尤其第一产业比重很小;②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原因:①重要陆路口岸,边境贸易业发达,且旅游资源独特,旅游业发达,故第三产业比重大;②农业以游牧业为主,故第一产业产值低;③煤炭资源丰富,故重工业较发达。 (3)畜产品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

高二地理学案 1.3 区域发展差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及西部大开发

1.3 区域发展差异第2课时南方与北方及西部大开发学案(湘教 版必修3)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划分及区域发展差异。2.理解并掌握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意义。 一、南方与北方 。 一线 淮河 — 秦岭 ① : 划分界线 . 1 2.区域差异 南方和北方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发展优 势、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北方南方 优 势 自然 条件 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②平 原面积广阔,森林、③煤炭、石油、 ④铁矿等资源丰富 跨越⑤亚热带及少部分⑥热带地区, 热量丰富,⑦水分充足,⑧有色金属 矿产、生物资源、⑨水力资源等相当 丰富 社会 经济 条件 是我国主要的⑩重工业地区和? 能源基地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 ?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存在问题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严重等 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 形破碎等发展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 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 大力加强? 外向型经济建设,同时注意环境保护 二、西部大开发 1.目的:缩小?地区差异,加速西部地区的○ 21社会经济发展。 2.范围:西部地带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部地带的○22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地带的○23广西壮族自治区。 3.背景 (1)优势:自然资源、○24矿产资源、油气资源、○25水能资源、○26土地资源等丰富。 (2)劣势:○ 27基础设施落后,○ 28人才、技术、○29资金匮乏。 4.意义 ?? ? ? ? ??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 推动○30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加强○31民族团结 保持社会稳定与○ 32边疆安全 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结果: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变为○ 33经济优势,将○34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探究主题一我国的南、北方差异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 学案28 北方地区

学案28北方地区 [核心素养目标] 1.借用地图运用区域认知方法掌握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2.运用各类图表,综合分析说明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3.借用地图能够准确地指出或填写该地区的主要矿产地和城市的名称,综合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及工业发展方向。4.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综合分析该地区国土整治工作的重点,提出整治措施,能对该地区国土整治工作进行恰当的评价。 [图表填绘]) 北方地区图 【填图绘图】 在上图中填绘下列内容: (1)描绘出:110°E、115°E、120°E、125°E、130°E、35°N、40°N、45°N、50°N。 (2)填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黄河、辽河、松花江等重要河流;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等重要山脉。 1.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大致位于a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b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地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整体西高东低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典型,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水文特征: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含沙量较大。 2.自然环境与农业 (1)东北地区——“黑土地” ①农业特点: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大豆、甜菜等经济作物,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发展林牧业的条件优越,盛产温带水果。 ②面临的问题:黑土保护、沼泽地改良。 (2)华北地区——“黄土地” ①农业特点:种植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冬小麦、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盛产温带水果。 ②面临的问题:盐碱地改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 3.铁路交通线 北方地区交通、矿产、城市等分布图 (1)东北地区“丁”字形骨架:A 滨洲线、B 滨绥线、C 哈大线。 (2)华北地区以D 北京为中心,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E 京沪线、京包线、京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1)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3

课时1 四大地区的差异 [学习目标] 1.了解四大地区的划分。2.针对两个典型地区,学会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 1.四大地区 (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2)东部地区:①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台 11个省(市、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②中部地区:晋、豫、鄂、湘、皖、赣6个省区。 ③西部地区:陕、甘、宁、新、内蒙古、青、渝、川、贵、云、藏、桂12个省(市、区)。 ④东北地区:黑、吉、辽3省。 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1)总体特点:区域发展差异突出: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相对发达、中部地区加速发展、西部地区各方面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东部地区在转方式、调结构、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 (2)具体表现: ①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但在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②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在东部地区,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但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仍然是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分布密度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③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大西部地区积极加强对外联系,尤其是成功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经贸合作。 思考有人说,我国四大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是造成四大地区差异的根本原因,对吗?答案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国四大地区地带性差异是一系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但不是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条件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1.读教材P15图1-13“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比较”,比较我国四大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并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答案第一产业的比重东部远小于其他三大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东部大于其他三大地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其他三大地区应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中国区域地理第八章青藏地区 主备人:胡露茹 姓名班级学号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准确定位。主要矿产地及能源分布。 2.熟悉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能分析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的形成原因。 3.了解自然资源(如主要矿产、能源)的分布 4.了解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地域类型,能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特点。 5.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理解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认识青藏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的区位。 二、重点难点: 1.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及保护措施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区位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复习材料:《区域地理》P157-163;《图文详解》P199-200 四、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青藏地区概况 一、概况 (一)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占全国1%,具有的特点。 (二)民族与宗教: 1、民族:主要聚居区 2、宗教: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教).位于拉萨市中部的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位置和范围: (1)青藏地区位于山脉以西、山脉以北、山-- 山脉—山脉以南。区内大体可以分为、、 、四个分区 (2)经纬度位置:大约位于N——N,属于纬度的高原; 位于E——E之间, (3)相对位置: 青藏地区西部和南部依次与、、、、、、等国接壤。 利:青藏地区是我国与亚、亚地区的交往的新通道,是我国通往西亚的陆上咽喉要道,将来可能成为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通道。地处我国中巴经济走 廊、中缅经济走廊的起点区。 弊:①与印度存在土地争议,国防压力大。

高中地理第三章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域发展差异时南方与北方及西部大开发学案新人教必修

3.1.3 区域发展差异第2课时南方与北方及西部大开发 题目 3.1.3 区域发展差异第2课时南方与北方及西部大开发第2课时 学习 目标 1.说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划分及区域发展差异。 2.阐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意义。 学习 疑问 学生填写 学习 建议 学生填写 【相关知识点回顾】 1、秦岭—淮河分界线的意义。 【知识转接】 1、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背景。 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的背景。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一、南方与北方 1.划分界线:①一线。 2.区域差异 南方和北方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北方南方 优 势 自然 条件 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②面积广阔,森林、③、 石油、④等资源丰富 跨越⑤带及少部分⑥ 地区,热量丰富,⑦充足, ⑧矿产、生物资源、 ⑨资源等相当丰富 社会 经济 条件 是我国主要的⑩地区和 ?基地 ?和? 发达,?型经济发展迅速

【探究点一】我国的南、北方差异 〖合作探究〗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________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________。乙为我国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在开发早期不利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地区土壤类型耕地类型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平均比较)甲 乙 (3)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所具有的特点? 〖概括小结〗 1、综合地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区域 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 项目 位置约32°N~34°N以南约32°N~34°N以北 地貌丘陵、低山为主平原、高原为主

北方地区

区域地理学案(一)中国北方地区教师寄语: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 知识结构 一、自然地理: 1.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 (2)相对位置: 2.主要地形单元及河流: (1)地形单元: (2)河流: 3.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 4.主要矿产资源: (1)铁矿: (2)煤炭: (3)石油: (3)其他: 二、人文地理: 1.主要农作物: 2.主要工业基地: [预习填图] 读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北方图(一)上填注:北方地区地形骨架: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四大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丘陵; 河流:黄河、渭河、汾河、淮河、京杭大运河、滦河、辽河、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 省市代号:①山西省、②陕西省、③河北省、④河南省、⑤山东省、⑥辽宁省、⑦吉林省、⑧黑龙江省、⑨内蒙古自治区、⑩北京市。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我国为治理北方河流,做了大量的工作。海河、淮河各大支流下游采取的治理办法主要是( ) A.兴修水库B.治理水土流失 C.挖掘入海新河D.筑蓄洪工程 2、我国东北平原的土壤,以及主要农作物是( ) A.黄土、水稻、小麦、大豆B.红土、水稻、油菜、甘蔗 C.水稻土、水稻、甜菜、大豆D.黑土、春小麦、玉米、大豆 3、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三江平原已全部开发完毕 B.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天然森林宝库,其紧迫任务是木材外运 C.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水土流失的结果 D.华北平原上的黄土是流水冲积所成 4、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适宜发展( ) A.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B.以甜菜、棉花为主的灌溉农业

1.3 区域的发展差异第一课时 学案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一课时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和具体内部的差异;通过阅读图1-12记住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分别包括的省级行政区。 2.明确东、中、西部发展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产业结构差异、工业化差异、城市化差异、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3.记住:我国东、中、西部存在着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 【重点】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尤其是产业结构差异。 【学习内容】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A级) 2.通过阅读图1-12完成下面练习。 (1)请在左图上标出三大经济地带的分界线。(A 级) (2)请同学们在图上填写三大经济地带范围内的省 级行政区名称。(A级) (3)数一数:东部包括____个省级行政区;中部包 括____个省级行政区;西部包括____个省级行政区。 (A级) (4)你的家乡位于__________经济地带,它在经济 发展中存在哪些优势与限制性因素?为了加速家乡 经济发展,你有什么建议?(D级) 判断正误: 1.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省级行政单位都临海。() 2.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都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单项选择:3.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1.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突出(如图1-13),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们的发展机遇各不相同。有何不同?请同学们依据此图从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等方面比较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A级) 2.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级) 请同学们通过填下表比较三大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差异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导学案:13区域发展差异(无答案)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四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4、知道我国南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性因素和发展方向。 5、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第1课时 【预学自测】 一、四大地区的差异 1、四大地区(画出四大地区的分界线) 2、并填注各省市区的简称 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东北部经济带范围(包括的 省级行政单 位,写简称) 省级行政单位 数量 划分依据 自然条件 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 对外开放 程度 3、简述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合作探究】 〖见教材14活动1〗分析托克县区域发展的优势与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 【拓展延伸】 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1.田晓的家乡位于 A.黄淮海平原B.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渭河平原 2.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3、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图五),完成下 列要求。 (1)写出三大自然区的名称:a , b , c 。 (2)a区与c区的界线与哪些地理分界线大致吻 合? (3)填写下表,比较a、c两区域自然特征的差 异。 图五 a c 主要地貌类型 气候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润 植被 水文河流较少,水量小 巧学速记:顺口溜记忆四大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东部东北中部西,四大地区显差异分析原因可知底:东部平原地势低, 气候湿润人口集,交通发达区位齐; 西部地区距海远,山地崎岖气候干, 交通不便区位差,发展缓慢水平低, 地带经济不发达,国家西部大开发。

中国区域地理导学案

高二地理DL-018-G2-07 《中国区域地理》导学案 编写人:李群审核人:李群时间:2018-11-20 班级: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组名: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 2、能运用相关地理原理分析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 【重点难点】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与地理特征。 【学法指导】图文结合法、归纳法。 【知识链接】认识区域,既要了解自然地理特征,也要熟悉人文地理特征。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西北地区 1.位置: 西北地区位于 定位:40°N,45°N 90°E、120°E 2.地形:主要地形区(及特 征) 、 3.气候:A.气候类型:B特征: C.成因 D.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E.我国的“热极”在,“干极”在。 4.植被:自东向西大体依次为 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大致在,相当于 5.矿产: 6.河流湖泊: 7.农业:主要农业类型、;主要农产品 主要农业区有、、、(在图中用阴影表示)灌溉农业引发的问题有、、 8.工业:依托丰富的资源,发展特色工业,如 9.人口、城镇:多呈状(东部)或状(西部)分布,原因是 10.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知识点二:北方地区 1.位置:北方地区位于 定位:35°N、40°N、50°N 105°E、120°E、130°E 2.地形:主要地形区有 3.气候:A.气候类型: B.气候特征: C.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温 度带)大兴安岭北部为 长城以北为 黄河中下游地区为 D.年降水量毫米,主要集中在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 E.东北冬季漫长严寒多积雪,为我国的“寒极”; D.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半年的;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4.河流:主要河流有 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南;河流含沙量北南; 结冰期北南;汛期北南(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 5.植被类型:东北地区以为主,华北地区以为主。 6.土壤: 7.矿产: 8.农业:A.耕地类型:以为主 B.主要农业类型 C.三大地形区的农林产品与主要问题存在差异: 9.工业:两大工业区------ 10.主要城市: 11.交通:以为主 12.制约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学案(学生用)

第八部分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学案 考纲浏览: 1、中国的区域差异 2、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4、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5、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6、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7、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热点提示: 1、以局部区域图为背景资料,综合考查各个区域的自然条件、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工农业特色, 西北地区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2、关注台湾问题、南水北调、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第 二条亚欧大陆桥等热点问题 3、关注我国的农业生产与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和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4、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合理开发往往是命题的切入点 自主学习和探究: 第一部分中国区域地理 一、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 北方地区 1、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东,__________________以北,即我国东部________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特征:______面积广大,其中______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___土为主,多_____,北部冻土层厚;_____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冲积而成,土层深厚;________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______,_____性强,地表______保护差,____________严重,__________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____________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____________,以西为____________。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________平原(_____、松嫩、____)、_______平原、____高原、_____

最新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资料

高二地理限训(3月9日)下图为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和年等日照时数线(单位:h)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A、B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 200小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B. 4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C. 600小时地形和人类活动 D. 8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3.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距海远近 C. 洋流 D. 植被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 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 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二十四 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 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 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 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 )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

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大力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中高端消费品三大优势板块,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中原经济区北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洪涝灾害 C. 水土流失 D. 赤潮 7.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 A. 提升本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D. 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 8.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快发展的措施有() 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②大幅度提高物流收费水平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④鼓励企业自营物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 A.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夏季风势力强

区域发展差异学案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 课前自主学习与问题发现 一、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1.依据:① ;② ;③ ;④ 。 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1. 产业结构差异 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 产业相对发达 产业结构 中、西部: 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东部:以轻型或 型产业为主 工业结构 西部:以 产业为主 中部:表现出一定的 特征 总体基本特征: , 东部:工业化进程 ,工业产值 ,工业类型复杂 2.工业化差异 中西部:工业化滞后,工业产值 ,以 工业为主体 东部:城市化水平较 、城市综合实力 、 3.城市化差异 城市分布密度 。 中、西部:城市化水平较 、城市综合实力 、 城市分布密度 。 东部:开放时间 ,程度 ,吸纳外资能力 4.对外开放差异 中、西部:开放时间 ,程度 ,吸纳外资能力 第二部分 课堂重难点攻破 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工业结构“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 主要原因是:区域开放程度

中、西部地带东部地带对外开放时间 对外开放程度 外资吸收能力 第二部分课堂、课后巩固训练 1、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2.下列四组省区全部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A.吉林、山西、湖南、海南 B.山西、内蒙古、陕西、广东 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 D.浙江、山东、辽宁、广西 3.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所属区与三个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4.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我国分为三大经济地带,南京与银川分别属于 A.中部、西部地带 B.东部、西部地带 C.东部、中部地带 D.西部、东部地带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图二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图三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读图完成5-7题。 5、形成我国三大自然区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6、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 7、比较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结论正确的是 A.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B.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C.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D.第一产业比重都占一半以上 8.图甲和图乙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有关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图三 图二

《区域发展差异》教案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湘教版必修3)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一)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4、知道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 5、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二、学习重点 1、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2、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3、西部大开发的优势条件及存在问题。 4、区域差异比较的方法。 三、学习难点 1、东、中、西部产业结构差异。 2、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四、教育用具 导学案、课外材料 五、课时安排 四课时 六、教学时间 七、教学内容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导学】(自主深究并抽查回答) 一、东、中、西差异 1、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经济基础、和对外开放程度。 2、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1〉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和都比较高。 〈2〉中、西部地带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和等方面的原因,总体发展水平还明显地落后于东部地带。 东部地带,和相对发达 〈3〉产业结中、西部地带,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构差异从工业结构来说,我国大致上具有“”的基本特征。 东部地带,、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 工业化产业蓬勃发展,中、西部以为主体。 〈4〉与城市 化差异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东部地带远高与中、西部地带。 东部地带,吸纳外资的能力强中、西部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 对外开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大西部地区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加强对外联系,尤其 〈5〉放的区是成功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 域差异1、有利于引进先进的和,与 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 响到区域经济增长原因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2、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进而提高产品 的 【预习成果展示交流】(自主学习反馈) 【合作交流深究及活动题解析】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学案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掌握该区域地形和气候的特征,理解地形和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的关系。 3、了解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和分布。 4、学会分析重要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和存在问题。 5、学会分析北方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难点:分析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学习过程: 一、中国地理分区 在下面图上填出我国四大区的名称,并分析 分区界线与哪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吻 合。 二、北方地区的概况 1、北方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 人口约占全国的,其中_____族占绝 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北方图(一)上填注: 北方地区地形骨架: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 五大地形区代号: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辽东半岛、E山东半岛丘陵;河流代号:a黄河、b渭河、C汾河、d淮河、e大运河、f辽河、g黑龙江、h乌苏里江、i松花江、j嫩江; 省市代号:①山西省、②陕西省、③河北省、④河南省、⑤山东省、⑥辽宁省、⑦吉林省、⑧黑龙江省、⑨内蒙古自治区、⑩北京市。 (2)在北方图(二)上填注: 煤矿代号:a大同、b阳泉、c鸡西、d平顶山; 油田代号:A大庆、B辽河、C华北、D胜利、E中原;铁矿:鞍山、本溪、迁安。(3)用彩色笔描出并注记铁路干线: ①京哈、②京沪、③京九、④京广、⑤京包、⑥大秦、⑦陇海。 三、主要工业基地(略) 合作探究 1、思考: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2、东北平原与黄淮海平原比较,春旱情况如何?为什么?

中国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高二地理限训(3月9日)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和年等日照时数线(单位:h)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A、B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 200小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B. 4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C. 600小时地形和人类活动 D. 8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3.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距海远近 C. 洋流 D. 植被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 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 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 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 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 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 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 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大力构建竞争力强的 现代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中高端消费品三大优势板块,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中原经济区北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洪涝灾害 C. 水土流失 D. 赤潮 7.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 A. 提升本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D. 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 8.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快发展的措施有() 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②大幅度提高物流收费水平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④鼓励企业自营物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