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帝陵祭祀之礼仪

黄帝陵祭祀之礼仪

黄帝陵祭祀之礼仪
黄帝陵祭祀之礼仪

黄帝陵祭祀之礼仪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黄帝陵祭祀之礼仪

《礼记祭法》上说“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者也。心休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大意是说,祭礼不是外在物化的表现形式,而是发自人的内心的产物。内心有思念之情产生,表现于外便是祭礼。所以,只有贤德之人,才能透彻地理解祭礼的真正含义。

这段话确实道出了祭祀活动的本质。所以,和祭祀活动本身相比,祭祀的庙数、祭品的规格、祭典的时间跨度等等具体要求都显得并不重要了。正因为如此,历代黄帝祭典都各不相同。如宋人李筋在《黄帝庙碑序》中称“大宋阐统之十有三祀,开宝纪号之五载”。说明宋初对黄帝陵的祭祀为三年一祭,开宝年间一改为五年一祭。到了明代,又废除了宋开宝年间五年一祭的制度,遵旧规实行三载大祭。明崇祯《菊月刊碑》上说“载稽旧刊,朝廷三年遣官致祀,其伤宇奉将之需,皆出于宜洛中部三县。丙子秋,值大祭之期。”中华民国时期对黄帝陵的祭祀改为每年一祭。从二十四年到三十二年、除二十五年外,每年均于四月份举行祭祀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年举办了第一次祭祀活动,中间隔断五年后,从年至年,均为每年一祭。“文革”期间中断。年正式恢复祭陵至今,即于每年清明节举行祭祀活动。黄陵县又恢复了重阳节民祭活动,使黄陵祭典形成清明公祭、重阳民祭两大系统的祭祀格局。清明公祭由陕西省主祭,重阳民祭则由黄陵县民间团体主祭。

关于祭祀黄帝陵的,近代有民国三十三年叭所修《黄陵县志》的记载。其中由陕西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秘书吴致勋先生所写的《渴祭恭纪》一文,对民国时期的祭陵仪式作了简要介绍。

首先是祭陵场所的布置陵前搭一棚为临时祭亭,棚中置一桌,陈设酒酸、果品、祭菜十碗、杯着、香炉、龟台、面花十余件、花圈两个。祭陵程序为

一、全体肃立

二、奏乐军乐队奏哀乐

三、主祭者就位

四、与祭者就位

五、上香

六、献爵

七、献花

八、恭读祭文

九、行三鞠躬礼

十、静默三分钟

十一、奏乐军乐队仍奏哀乐

十二、鸣炮万字头鞭炮

十三、恭绕陵寝一周军乐队前导,主祭者、陪祭者及参加的民众依次绕行

十四、摄影均集陵前

至此礼毕。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公祭黄帝凌仪式要求以庄严、肃穆为原则。祭陵场地的布置是在祭亭上方悬挂一横额,上书“公祭黄帝陵典礼”七字。祭亭内悬挂吊幅, 两边柱子上悬挂每年新撰的对联。祭桌上陈设着祭器、时鲜水果、鲜花、蜡烛、面花等。祭陵仪程是:

一、全体肃立

二、主祭人、陪祭人就位

三、奏古乐

四、敬献花蓝、花圈、祭品

五、行三鞠躬礼

六、恭读祭文由主祭人宣读

七、讲话

八、鸣放鞭炮、绕陵一周

九、留影

十、植纪念树

祭祀活动一般均在黄帝陵前举行。若遇雨无法上山时,即改在轩辕庙内举行。黄陵县恢复了一年一度的“重阳民祭轩辕黄帝逸仙盛会”,使此前没有固定仪程的重阳民祭活动显得正规而有秩序,热烈而淳朴。民祭典礼仪程是:

一、执事就位四名执事进入岗位,负责组织整个祭祀活动。

二、祭奠子孙肃立所有主陪祭子孙向前跨半步,鞠躬、肃立。

三、奏乐一击鼓鸣钟击鼓三十三响代表三十三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鸣钟十二响代表十二亿子孙二金号三匝长号对空转圈吹三次。三大乐三吹长喷呐吹三响。四大铜三发大铜锣敲三下。五细乐三奏小唤呐吹三响。六鼓乐齐鸣所有长号、哎呐、锣、鼓齐奏。

四、扫尘挂影由一名执事清扫祭亭,悬挂祖先像。

五、上香由两名执事带众子孙,醒香、捧香、纳香、行叩拜礼。

六、奠酒由一名主祭人,行跪拜礼,敬三杯洒一敬天、二敬地、三敬轩辕黄帝。

七、献三牲由十二名子孙分别抬全猪一个,黄牛一头,抵羊一只供献于祖先陵前。

八、献饼羹时果由十名子孙分端各样面花四盘、苹果、寿桃等鲜果六盘供献陵前。

九、献金斗、银斗由子孙代表向祖先献金斗、银斗、播摇钱树各一金斗、银斗用各种彩纸做成。

十、行高奠礼所有祭奠子孙在执事引导下一行三拜九叩礼跪三下,叩九头二由主祭人恭读祭文三由执事焚文化财焚烧纸钱、蟠裱。

十一、扫墓众子孙由执事率领,绕陵撒五谷、水酒、纸钱、饼羹。

值得一提的是,民祭活动除保持了公祭活动中的一些内容外,更突出了民间性,增加了鼓乐队、唤呐队和人组成的仪仗队、人组成的三牲队。除此之外,主、陪祭人都统一穿着印在巨龙腾飞的黄色马夹,肩披绣有“古老中国一条龙,龙的故乡在黄陵”大字的佩带。

当然,祭陵仪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比如年重阳节的民祭仪式,就增加了击鼓响、鸣钟响、植纪念树棵的仪程。鼓声、钟声分别象征着全国个省市、自治区和亿中华儿女大团结。棵树象征着民族同胞骨肉分离载,点明了海峡两岸炎黄子孙企盼统一,共求大同的祭奠主题。

在一年一度的祭祀人群中,来自港、澳、台的同胞和海外侨胞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浪迹天涯的游子远涉重洋,寻根问祖,只为能在始祖陵前献一柱香烛,添一把新土,向始祖轩辕黄帝诉说数十载积郁于胸的眷念之情。据他们介绍,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每于清明时节都要举办“遥祭”黄帝陵活动。台湾每年的

遥祭活动是由“台湾中华伦理教育学会”举办的。每年祭祀的规模很大,参加人数很多。参加祭祖活动的人都统一穿着民族服装,男的穿长袍马褂,女的穿旗袍。除了上香敬献祭品外,还要实行三跪九叩大礼。据全欧崇正总会联合会会长张醒雄先生介绍,在海外,他们也组织华人搞遥祭祖先活动,且仪式很隆重。遥祭仪程是一执事者就位二上香三敬献祭品献三牲、献财帛、献酒四执事者参神鞠躬五宣读祭文六奏乐七礼成鸣炮八舞狮由此可见,不论海内、海外,身居何处,凡我华胃,在轩辕黄帝的旗帜下,都会表达血浓于水,谊属同根的民族感情。千百年来,对轩辕黄帝的祭祀经久不衰的事实,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

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 一、宴饮之礼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层次的进行,到达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标准来指导和约束。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守则。 维吾尔族待客,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糕点、冰糖,夏日还要加上水果,给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吃抓饭前,要提一壶水为客人净手。共盘抓饭,不能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回盘中。饭毕,待主人拾掇好食具后,客人才可离席。蒙古族认为马奶酒是圣洁的饮料,用它招待贵客。宴客时很讲究仪节,吃手抓羊肉,要将羊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献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将全羊各部位一起入锅煮熟,开宴时将羊肉块盛入大盘,尾巴朝外。主人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动刀,宾主同餐。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现代的规范规程是: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得过满。上菜先冷后

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金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 在古代正式的延宴中,座次的排定及宴饮仪礼是非常认真的,有时显得相当庄重,有的朝代皇帝还曾下诏整肃,不容许随便行事。宋真宗曾下诏批评朝中筵宴仪容下端的现象,事见《宋史礼志十六》的记述: 景德二年(1005年)九月,诏曰:朝会陈仪,衣冠就列,将以训上下、彰文物,宜慎等威,用符纪律。况屡颁于条令,宜自顾于典刑。稍历岁时,渐成懈慢。特申明制,以儆具僚。自今宴会,宜令御史台预定位次,各令端肃,不得喧哗。违者,殿上委大夫、中丞,朵殿委知杂御史、侍御史,廊下委左右巡使,察视弹奏;同职殿直以上赴起居、入殿庭行私礼者,委閤门弹奏;其军员,令殿前侍卫司各差都校一人提辖,但亏失礼容,即送所属勘断讫奏。 朝中筵宴,预宴者动辄成百上千,免不了会生出一些混乱,所以组织和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史籍上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其实不太多,我们可以由《明会典》上读到相关的文字,可以想象古代的一般情形。诸宴通例说: (筵宴)先期,礼部行各衙门,开与宴官员职名,画位次进呈,仍悬长安门示众。宴之日,纠仪御史四人,二人立于殿东西,二人立于丹墀左右。锦衣卫、鸿胪寺、礼科亦各委官纠举。 凡午门外饮赐筵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习题准光禄寺,将与宴官员各照衙门官品,开写职衔姓名,贴注席上。务于候朝外所整

学校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完整版)

方案编号:YT-FS-4170-15 学校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 (完整版) Develop Detailed Rules Based On Expected Needs And Issues. And Make A Written Plan For The Links To Be Carried Out T 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学校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完整版) 备注:该方案书文本主要根据预期的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步骤。并对将要进行的环节进行书面的计划,以对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活动名称:清明节扫墓活动 二、主办单位:xx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三、参与单位:xx各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四、活动时间:4月3日—4月10日 五、活动地点:xx烈士陵园 刘少奇纪念馆 六、活动背景: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扫墓,祭拜古人的文化 风俗也仍为广大中华儿女传承。时至今日,我们仍然 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了祖国伟大事业抛头颅撒热血的 革命先烈以及在新时期涌现出的一系列英雄人物,他 们所代表的的精神价值也越来越固定成为社会意识的 一部分,影响着现代的人们。

xx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引导下,在“明德新民至于至善”的校训的鞭策下,秉承“让爱心永驻校园,用真情服务社会”的宗旨,特开展此项活动。 七、活动主题与口号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八、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工作 (1) 4月1日—4月3日,实践部负责联系开封市烈士陵园和刘少奇纪念馆的相关事宜,并规划出志愿者出行的路线和活动内容 (2) 办公室负责购买花环及其他活动当天的相关物资,并做好资金预算和物品登记工作。 (3) 宣传部对于此次活动进行追踪报道,及时以展板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并与校内媒体联系给予关注。 (4) 组织部做好活动当天出勤志愿者登记工作。

中国传统礼仪常识

中国传统礼仪常识 导读: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这里只就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礼仪择要介绍:行走之礼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

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 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

清明节文明祭祀演讲稿

清明节文明祭祀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祭祀,从我做起。 清明节期间有许多不文明的现象出现,我们应该让文明祭祀 成为一种习惯,变成一种美德。 坟前烧纸钱、蜡烛、香火、放鞭炮等极易引起山林火灾,每 年各地都有惨痛的教训。为了切实加强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确保 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此学校向你们发出倡议,大家 行动起来,共同制止烧纸钱、点香烛、放鞭炮上坟祭祖的旧陋习,提倡植树献花文明祭祖新风尚,进入林区不携带火种,不野外用火,杜绝一切火灾隐患,让青山常绿,让绿水长流。 传统的清明节里,祭祖扫墓、追念先人是极为重要的内容, 它表达了人们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尽孝的感情,体现了中国人 重视孝道、重视感恩的道德情怀。但祭扫追念的最终目的在于践 行美德并发扬光大,这正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道德根基。 然而在以往清明期间,总有些不文明扫墓现象出现,所到之处, 垃圾遍地、纸屑纷飞,草坪上烧纸留下的一块块黑迹令人心痛, 更有扫墓引发火灾的报道,诸此种种,不仅污染了空气,破坏了 生态环境,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背离了清明祭奠的 本来意义。

自中央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 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六项禁令”以来,全社会厉行勤俭 节约已蔚然成风。以往清明时节烧纸焚香、放鞭炮、花样繁多的 奢侈祭品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人响应中央勤俭节约 的新风尚,鲜花祭扫、植树祭故人等“低碳”文明祭扫方式,为 传统的清明节增添了时代的气息。与往年相比,今年清明正向着“低碳出行,文明祭祀”常态化方向发展。 一、摒弃陈规陋习,实行文明祭奠。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 的优良传统,树立现代祭扫观念。自觉摒弃焚烧纸钱、摆放祭品、燃放鞭炮等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的祭拜陋俗,倡导采用集体公祭、家庭追思、鲜花祭奠等新型文明祭扫方式寄托哀思,弘扬社会主 义新风尚。 二、发扬传统美德,倡导厚养薄葬。怀念故人,珍惜生者。 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老人在世时,应多尽孝道,对老人多一份关心,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 人逝去后,要从俭办丧、文明祭奠。 三、严防事故发生,确保节日安全。合理安排祭扫时间,尽 量避开祭扫高峰期,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用文明 祭扫的实际行动,破除迷信,移风易俗,保护环境,倡树新风, 共度平安清明,为美丽城市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关于清明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关于清明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诗犹在耳边,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要到来了。许多人又该踏上清明祭扫的征途,去祭奠失去的亲人XX年优秀清明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策划书。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传统的祭扫为烧烧纸钱,放放鞭炮,但其中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喧闹与隐患。因此,我们倡导:采用简祭薄祭和居家祭奠网上祭奠等新的祭奠形式,来表达对先烈、先人、先贤的感恩和敬仰。同时,为能让更多人进行文明祭扫,常山县阳光义工队将配合县殡仪馆开展清明节文明祭扫劝导活动。 在活动中,通过劝阻燃放烟花爆竹、维持公墓秩序、帮助老年人等形式,向市民宣传文明祭扫的重要意义,使市民传统的祭扫理念得到改变,逐步形成安全环保的文明祭扫观。 活动参加人员: 常山县阳光义工队队员。 活动相关事宜: 1、活动地点:南山公墓出入口 2、活动内容:

(1)劝阻市民在墓区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 (2)帮扶去祭祖的老年朋友; (3)协助交通疏导; 3、活动时间: 4月4日-6日为期3天。 4、流程安排: 活动期间,中午11点在华府大酒店集合,由殡仪馆统一安排就餐,午餐后统一乘坐车辆前往南山公墓。下午12:00左右活动开始,至下午3:30左右当天活动结束。 活动物品安排: 鲜花,矿泉水:由殡仪馆负责提供。 参与队员分组: 参与活动的队员经报名后,视情况分批参加活动,每批8至10人左右。 此次活动由队委会全面负责,活动分两组,组长由队委会现场指定。 活动安全及注意事项: 1、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期间要求队员加强责任感,在向市民进行宣传的同时,协助殡仪馆工作人员维护秩序,以防发生意外。 (2)文明祭扫、文明劝阻。活动中注意个人形象,礼貌用语,时刻保持义工队良好的形象。

什么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

什么是中国人的“礼”呢? 中华有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所以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礼仪在古代社会规范着人的道德和行为,也是文明的象征,是中华优秀的之一。 中华有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所以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礼仪在古代社会规范着人的道德和行为,也是文明的象征,是中华优秀的之一。礼仪在历史上被不断的修正、完善、继承和发扬。《周礼》、《仪礼》、《礼记》三部专门阐述礼的经典著作在中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礼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德性的追寻,对和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调。《左传·隐公十一年》所谓:“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那么,什么是礼呢?《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礼是天地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所谓“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左传·文公十五年》)等。礼还成为文明与野蛮的界标,古人以礼分夷夏(即野蛮与文明),而不以血族分内外。礼是秩序,礼对社会秩序、上下尊卑关系有严格的规范。礼是典章制度,《周官》中的官制设计在古代一直是政府机构的主要蓝本。 礼还是日常生活的准则,其根据仁义文行忠信的要求制定的仪轨包罗万象。礼能让人区别于动物,例如食礼中的种种规矩。礼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方式,例如其对称谓、迎送、仪容、宴饮、书信交往等都有相应的规范。以大类划分,它包括吉、凶、军、兵、嘉五礼,以小类划分,则有数十种,以至于《礼记·中庸》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定能做到慎言 除了偶然的自言自语,话通常还是说给别人听的,所以话一说出来就要对别人甚至对社会产生影响,同时也给别人提供了对你作出评价的重要依据,可见说话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决不能等闲视之。因此佛教倡导的修学十种善业中,就有四种讲的是口业,这就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类似的观点,在我国的儒家学说和西方的基督教教义中,都有很详细的论述。最有代表性的自然莫过于《孔子家语》中所说的金人了,他的嘴巴上粘着三道封条,因此被孔子赞为:“此古之慎言人也”。 有些人因为口不设遮栏而变得浅薄。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意愿的工具,因此人总是要说话的。即使是面壁的高僧,也有说话的时候。贾岛驴背上的“推”“敲”,终成文史上的佳话。思想须经深思熟虑方能深邃,语言须经千锤百炼方能惊人。而浅薄之人,思想必多平庸,语言亦必寡味。 一般人言语不慎,其影响还不致太大,但是如果负有一定的责任,甚或负有领导一个地区和部门的大责任,说话就应该更加谨慎,做到三思而后言了。因说话不慎而误国误民,甚至遭灭国之祸的事例,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乱之所生,则言语以为阶。”这话早在《周易》上就写得明明白白。须知“一言成屙”,话既说出来,要挽回是很难很难的。

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材料

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材料 广大市民朋友们: 时至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来。在这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倡导科学文明的祭祀方式,破除祭扫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不断推进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市文明办、市民政局特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转变观念,倡导文明祭祀。自觉摒弃不文明的祭祀方式,不在路边、广场、小区、树林、草坪、建筑物等场所焚烧纸钱、冥物、燃放鞭炮。主动采取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网络祭祀等低碳、环保的方式缅怀故人,让文明祭祀成为一种习惯。 二、传承美德,倡导节俭祭祀。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老人在世时,多尽孝道,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去世后,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让逝者欣慰,让生者无憾。 三、移风易俗,倡导绿色祭祀。积极推进殡葬改革,推行树葬、花葬、壁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葬法,提倡骨灰撒散或者深埋、不留坟头。不私建坟墓,把更多的人类生存土地留给子孙后代。在祭扫过

程中不带冥币、烧纸,自觉抵制不良祭祀方式,不乱扔杂物、不破坏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 四、遵守秩序,倡导安全祭祀。清明期间,正值人流和车流高峰,交通拥堵。广大市民应合理安排祭扫时间,避开高峰,错峰出行。自觉遵守祭扫秩序,增强安全意识,严防火灾、踩踏、车辆事故等不安全情况的发生,确保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文明、和谐进行。 五、模范带头,倡导科学祭祀。广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树立科学的祭祀观念,做告别陋习、文明祭祀的先行者、带头者,积极向亲朋好友及身边群众宣传文明祭扫知识,禁止封建迷信活动。并以身作则,在遗体火化、生态安葬、节俭治丧、文明祭祀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群众。 广大市民朋友们,推动殡葬改革,倡导文明祭扫,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文明祭扫的带头者,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xx市文明办 xx市民政局

中国古代礼仪的小故事

中国古代礼仪的小故事 导读:礼仪,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对于礼仪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也留下了许多关于礼仪的小故事,在这里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

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

中国古代的传统饮食礼仪

中国古代的传统饮食礼仪 【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宴饮之礼】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少数民族待客,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糕点、冰糖,夏日还要加上水果,给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吃抓饭前,要提一壶水为客人净手。共盘抓饭,不能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回盘中。饭毕,待主人收拾好食具后,客人才可离席。蒙古族认为马奶酒是圣洁的饮料,用它款待贵客。宴客时很讲究仪节,吃手抓羊肉,要将羊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献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将全羊各部位一起入锅煮熟,开宴时将羊肉块盛入大盘,尾巴朝外。主人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动刀,宾主同餐。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现代的标准规程是: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得过满。上菜先冷

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金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 在古代正式的延宴中,座次的排定及宴饮仪礼是非常认真的,有时显得相当严肃,有的朝代皇帝还曾下诏整肃,不容许随便行事。宋真宗曾下诏批评朝中筵宴仪容下端的现象,事见《宋史·礼志十六》的记述: 景德二年(1005年)九月,诏曰:朝会陈仪,衣冠就列,将以训上下、彰文物,宜慎等威,用符纪律。况屡颁于条令,宜自顾于典刑。稍历岁时,渐成懈慢。特申明制,以儆具僚。自今宴会,宜令御史台预定位次,各令端肃,不得喧哗。违者,殿上委大夫、中丞,朵殿委知杂御史、侍御史,廊下委左右巡使,察视弹奏;同职殿直以上赴起居、入殿庭行私礼者,委閤门弹奏;其军员,令殿前侍卫司各差都校一人提辖,但亏失礼容,即送所属勘断讫奏。…… 朝中筵宴,预宴者动辄成百上千,免不了会生出一些混乱,所以组织和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史籍上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并不太多,我们可以由《明会典》上读到相关的文字,可以想象古代的一般情形。“诸宴通例”说:(筵宴)先期,礼部行各衙门,开与宴官员职名,画位次进呈,仍悬长安门示众。宴之日,纠仪御史四人,二人立于殿东西,二人立于丹墀左右。锦衣卫、鸿胪寺、礼科亦各委官纠举。 凡午门外饮赐筵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题准光禄寺,将与宴官员各照衙门官品,开写职衔姓名,贴注席上。

清明节文明祭扫通知

清明节文明祭扫通知 清明节是传统祭奠先人、缅怀逝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习俗。按照风俗, 人们会上坟烧纸、烧冥物、燃放鞭炮,祭奠逝去的亲人,表达思念之情。这种 方式既污染环境,又容易引发火灾,隐患很多。为此,我们要倡议开展文明祭祀,弘扬文明新风。以下是清明节文明祭扫通知,欢迎阅读。 清明节文明祭扫通知1 清明节将至,即将进入祭扫活动的高峰期。为防治大气污染,维护城市良 好形象,保护市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殡葬管理 条例》《河北省殡葬管理办法》《唐山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等法律法 规规定,现就清明节期间文明环保祭扫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禁止在市、县城市建成区内道路路口等公共场所开展焚烧纸钱、烧香 化烛、燃放鞭炮等不文明祭扫行为。 二、倡导广大市民群众移风易俗,采取鲜花祭扫、植树祭扫、网络祭扫、 家庭追思等文明祭扫方式,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减少祭扫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火灾隐患。各级各有关部门以及党员志 愿者、社区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要积极开展鲜花换烧纸、丝带寄哀思、社区公祭、集体共祭等活动,大力倡导文明环保祭扫,引导市民群众共同维护优美整 洁的环境。 三、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对本辖区文明环保祭 扫工作负总责,要组织部门和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力量,开展宣传、 引导、巡查、执法工作,并形成常态化治理机制,防止不文明祭扫行为发生。 四、市、县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民政部门要加强对祭扫活动的 管理和服务,会同工商部门加强对各类丧葬用品生产、批发、零售业户的宣传 和巡查,禁止其制作、销售封建迷信丧葬用品。城管部门要加强对市区道路、 广场、公共绿地焚烧纸钱,占道经营祭祀用品等行为的巡查和整治,及时清除 祭扫纸灰;公安部门要维护祭扫现场治安秩序,及时处理因群众祭扫引发的各 类案件。 五、对在市、县城市建成区内焚烧纸钱的,由城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对在市、县城市建成区内占道经营祭祀用品的,由城管 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生产、销售锡箔、冥钞、纸钱、纸扎等封建迷信丧葬用品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工商部门予以 没收,可以并处制造、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六、市政府将对全市文明环保祭扫工作情况进行巡回督查,对责任不落实、屡查屡犯、造成重大影响的地方和部门责任人予以曝光,并严肃追究责任。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1 刘备三请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竭力劝阻。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如愿,实是平生之大幸!”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让将军失望。”刘备却诚恳地说:“我不度德量力,想为天下伸张正义,振兴汉室。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日,尚未达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于是诸葛亮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想一想:刘备为什么能请到诸葛亮?如果第三次还请不到,他还会去请吗?为什么?

清明节祭祀活动方案

清明节祭祀活动方案 清明节祭祀活动方案 为做好今年清明节期间人民群众集中祭扫的安全保障及服务管理工作,按照《xx省201x年清明节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安全保障和宣传引导工作,实现“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的工作目标,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核心理念,开展以“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群众祭奠活动的宣传引导,破除传统陋习,弘扬优秀殡葬文化,树立依法文明祭祀新风,维护祭奠秩序,杜绝森林火灾,确保现场安全,不断推动殡葬改革健康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殡葬改革氛围,发挥殡葬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二、组织机构 成立清明节文明祭扫总指挥部,由区民政局分管副局长解爱心任总协调,xx陵园管理所所长徐德明任总指挥长,

总指挥部下设四个小组:安全保障组,组长万青;后勤服务组,组长胡战疆;宣传引导组,组长周林松;应急值守组,组长喻仕尧。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加强对群众祭祀活动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及时掌握群众祭祀活动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及时掌握群众祭祀活动及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做好清明祭扫各项活动的决策、指挥工作。 三、工作职责 参照20xx年清明节期间的组织管理办法,协调民政、公安、交通、林业、市容管理及周边群众,严密部署,严明职责,严抓落实。 1、安全保障组。组长:万青;成员:苏艺、李鑫。联同区交警二大队、郭镇派出所值班民警、郭镇城管办、森林防火站,负责疏通交通,疏散人流,维护正常的祭祀秩序,控制、疏导祭奠活动人群的聚集规模,缩短群众滞留时间,避免发生人流拥挤,发生踩踏事故。设立专门的鞭炮燃放点,礼花炮一律不准带入墓区,统一在燃放点集中燃放。 2、后勤服务组。组长:胡战疆;成员:任东岳、刘艳玲、邓红香、冯云、龙凤、廖易海、宋新华。为方便群众祭祀,提供优质服务,设立引导服务站,专门负责受理群众意见和建设,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第一时间给予

中国传统礼仪论文

浅谈崇尚中华礼仪弘扬优良传统 [论文关键词]中华礼仪精神文明 [论文摘要]礼仪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促进历史发展、社会文明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今,我们应传承中华礼仪优良传统,以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加快我国文明、进步及和谐社会的创建。本文试从礼仪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功能的角度,对社会现实交往中,礼仪原则及规范的理论意义及具体实践作一探析。 我国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当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腾飞时期,我们需要从先人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中,继承和发扬中华礼仪优良传统,以激发当代民族的创造和进取精神,实现对文明、进步、健康、和谐社会的创建。 纵观历史,礼仪对促使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及地区兴旺发达和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并能体现一个民族精神面貌、文明水平的高低。随着当今时代的开放,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礼仪作为人类社会交往的准则,社会成员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愈来愈显示其不可取代的重要功能。由此,在当今时代,我们全社会需要高度重视礼仪的学习及研究,作为参政党,应责无旁贷的为礼仪精神的传承、礼仪在实践中的运用作出努力。 一、弘扬“礼仪”精神 礼仪,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延续,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并以礼仪文化的历史悠久及影响深远为世界所景仰。我国传统礼仪,即儒家所提倡的“礼”,它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其典章制度、宗教、法律,以及伦理风范、生活方式、做人本分。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我国传统礼仪在其延续中不断扬弃和完善,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礼仪不仅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如礼貌、礼节、礼宾等,还具有其深层的精神内涵,即思想道德及品格修养。显然,礼仪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更合乎人性,并更有利于时代的进步。 从礼仪的社会功能来看,它虽不同于法律功能具有的强制性,但表现出的自律性、内控性和预防性的功能特征,其约束作用更广泛深入、更易于接受,并且对社会个体人格的要求更高。我国现处于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时期,需要倡导礼仪精神,通过“礼仪”的方式,化解种种矛盾、冲突,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创造其互利共赢的局面。审视历史的发展,不可否认,人类生活既要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要受社会规律的影响和制约,社会规律则指道德、法律和礼仪。因而,不可忽视礼仪精神对于当代的重要意义,我们应从民族传统礼仪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二、遵循“礼仪”原则 人类社会发展史可谓一部人类交往史。对此,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无论何种社会关系,都必须通过社会交往表现出来。因而,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人们只有遵循礼仪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有效交往,达到预期目的。 1、“相互尊重”为首要前提。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著名“层次需求论”,为我们揭示了“尊重”在人际交往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每个人都期盼得到外界重视,注重自我尊严的维护,因而唯有做到交往中的相互尊重,才能建立和保持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相互尊重原则,主要指交往中应尊重对方的人格、信仰、习俗、个性及兴趣爱好等。当今,此原则已被世界各民族视为人与人交往的道德底线。 2、“社会道德”为基本准则。社会道德是社会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从历史来看,作为个体的行为准则及价值取向,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在信念、传统习俗的力量,来实现对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因此,作为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不同于法制规范带有强制性,必须依靠道德来维护。从某种意义上说礼仪是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道德则是构成礼仪的内在基础。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要求的是一种秩序道德观,即要求个体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条件下求得自身发展。社会道德反映了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共同相处、彼此交往的最一般关系,它维系着不可或缺的公共秩序和纪律,我们应当奉行这一原则。 3、“平等相待”为情感基础。作为人类先进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礼仪,竭力倡导交往中“人格平等”的礼仪原

《文明祭祀,和谐清明》主题班会教案

《文明祭祀,和谐清明》主题班会教案 1、诗朗诵《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同学们,知道我朗诵的诗歌里是什么节吗? 2、对,清明节。同学们知道清明节吗?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3、马上就是清明节了,这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现在我 宣布《文明祭祀,和谐清明》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4、清明祭祀公众的形式多种多样,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形式呢? 5、是呀,祭祀的形式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发生在其中的一个小故事吧!去年清明节期间在南湾实验林场贤山林区的护林员翟新朋讲述了的一个事例:那天风大,一对老年夫妻在山坡上祭祀时引发了火灾,老两口赶紧灭火,但由于风大,火势起来太快,眼看着火势起来但他们却无能为力,情急中,老太太晕倒在了现场。发现火情后的森林消防队员迅速赶到,从上午9时一直忙到下

关于清明节活动的邀请函5篇

关于清明节活动的邀请函5篇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活动,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清明节活动的邀请函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尊敬的傅氏宗亲: XX傅氏家族定于20XX年4月2日上午(星期六),在XX区傅家大院举行清明祭祖大会,凡我XX傅氏族人及女儿、女婿、外甥、傅家亲戚、祖籍XX的傅氏均可参加,同时邀请XX周边区县及在重庆主城工作和居住的傅氏宗亲光临,需参加的宗亲请提前报名,以便安排接待和伙食。 请大家相互转告。 联系人: 时间:20XX年4月2日上午(星期六)

地址:重庆XX区新盛镇德胜村六社傅家大院 乘车路线: 1、XX开发区四季花城乘105路公交车到拉拉桥站下车,有接待。 2、XX512高速路桥下,早上八点,乘坐XX—南龙中巴,在楼坊路口下车。 自驾车路线: 1、XX开发区—德胜村委—金泰驾校—楼坊路口—傅家大院,全程15分钟。 2、XX普惠—观音—XX生活垃圾场—楼坊路口—傅家大院,全程15分钟。 3、重庆主城—XX开发区,全程38分钟。 特此通知 XX傅氏宗亲联谊会 20XX年3月15日 为响应金盾三小关于红色教育的主题,同时让孩子们体验缅怀先烈不忘本,增加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二年级九班家委会倡议,与清明节前夕,让全班学生体验一次缅怀先烈踏青扫墓活动。 活动地点:费县革命先烈墓地及陈毅纪念馆 活动时间:为避免拥堵,定于下周末(3月25号) 活动流程: 1.向革命先烈致辞并鲜花(班主任领辞) 2.参观博物馆

清明节祭祀活动方案

清明节祭祀活动方案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那么学校组织祭祀活动的方案如何策划?下面给大家介绍关于清明节祭祀活动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清明节祭祀活动方案篇一 一、活动主题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争做高素质的当代中学生" 二、活动目的 1、告诫新时代的学生勿忘国耻,在和平时期仍应弘扬和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舍己为国的精神; 2、增强同学们爱祖国,爱人民,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信念与决心,同时使同学们融入到集体中,培养互相协作的能力,共同进步; 三、活动地点:西海烈士陵园 四、活动时间:20XX年4月1日下午3:15 五、参加人员: ①初一、初二级学生代表;(每班选派2名学生代表) ②行政及教师名单:xxxxx 六、活动准备: 校旗、团旗、花圈 七、活动程序 xxx烈士陵园纪念杯前活动安排:

主持人宣布:xxx中学清明祭扫活动现在开始 第一项:全体立正(主持人宣读缅怀烈士相关文字稿) 第二项:向烈士们敬献花圈,然后全体肃立,默哀半分钟 第三项:参观烈士纪念馆,学习革命先烈光辉事迹。 第四项:参观完毕,集队返回学校。 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按时集合(下午3:15时在大堂前集中乘车出发); 2、集体活动,安全第一;活动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队伍; 3、要求学生穿全套校服,配戴校卡,行为大方; 4、不准在革命烈士纪念馆嬉戏打闹; 5、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6、要求学生带笔记录英雄事迹,回来后将感想形成文字。 清明节祭祀活动方案篇二 一、活动主题:缅怀革命英烈立志民族复兴 二、活动内容:利用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加强学生对革命历史的认识,坚定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立场,引导学生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刻苦学习,健康成长,努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 三、活动地点:换文公园烈士陵园 四、活动时间:20XX年4月3日下午 五、活动对象: 1、高一(1)班至高一(4)班学生及班主任

论中国传统礼仪的现代价值

论中国传统礼仪的现代价值 学号:2011040101034 姓名:江丹丹 摘要:礼仪,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统治工具,上至政治制度、法律思想,下至贫民百姓的吃饭穿衣,无不在礼仪的规范与约束之下,可以说中国古代社会就是一个礼仪社会。礼仪为中国带来了“礼仪之邦”的美誉,也曾经成为近代社会卫道士们戕害进步人士的帮凶,既为现代中国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又夹杂着大量落后的思想渣滓。那么,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与礼仪思想,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还有用武之地吗?中国古代社会丰富的礼仪思想,究竟给我们的是难以抹去的“国民劣根性”,还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传统礼仪现代价值礼仪教育 正文: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中国人“把宗教、法律、道德、礼仪都混在一起,这一切都是行善,都是美德。有关这四方面的箴规就是礼教”。“文人之用于育人,官吏之用于说教,生活中的一切细小的举动都包罗在这些礼教里边”。中国传统礼仪的意蕴非常丰富,且具有多重功能。深刻认识传统礼仪的意蕴,充分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一、传统礼仪 礼仪起源于原始先民的祭神敬鬼活动。当人类社会跨入“文明”的门槛以后,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原始礼仪也就逐渐演变成为社会的行为规范体系。西周的周公“制礼作乐”,十分注重以礼教推动礼制,一生呕心沥血,兢兢业业,留下“周公吐哺”的美谈,堪称遵礼的典范。特别是到春秋时期,孔子积极提倡礼仪及其教育,儒家十三经中,讲述礼仪的精神实质与行为规范的就占了三部,即《周礼》、《仪礼》和《礼记》,通称“三礼”,成为历代读书人必读之书。在孔子看来,礼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不学礼,无以立”,而孔子所设定的具有道德理想人格的“士君子”,更是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另一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也非常重视礼仪教育,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豍南宋儒学大师朱熹,在其讲学的白鹿洞书院制定的《白鹿洞学规》中开宗明义地对学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礼仪要求。凡此种种,中国传统礼仪教育有效地实现了礼仪在全社会的推行,使礼仪文化深入人心,同时也保证了礼仪在历史上的连续传衍,“礼仪之邦”的美称也正是由此产生。 中国的礼仪不同于西方的礼仪。在西方人眼里,礼仪通常是指一种风俗,是依据民族或地域差异来区别的风俗。而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眼里,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一种精神,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蕴含着特殊的意义,涉及政治、道德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二、传统礼仪的现代价值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源远流长的中国

清明节文明祭祀主题演讲稿

清明节文明祭祀主题演讲稿 篇一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文明祭祀,绿色清明。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快来临了,今年的清明节放假时间为4月x日至x日。 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我们地区传统的上坟祭祀、烧纸、放鞭炮等行为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因此,这段时间也是森林火灾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森林防火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大家共同关注,高度重视。 1月24日,安庆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向广大市民发出呼吁:强化安全意识,开展文明祭祀活动。 3月初,安庆市人民政府发布《森林防火“禁火令”》:未经批准,禁止在森林防火区野外用火。要全面落实市包县、县包乡(镇)、乡(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户包人、人包山头的“七包”责任制。防火期内禁止携带火源上山,

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对于上山野外使用明火者,一律依法拘留,如果使用明火造成后果者,一律依法批捕。 上周,县教育局专门下文,号召学校开展“文明祭祀·绿色清明”主题教育活动,为此,学校向每位同学下发了安庆市教育局“关于清明节期间文明祭祀的倡议书”,今天我就清明节祭祀活动及森林防火等方面谈几点建议: 1请同学们尽可能同家长一道参加清明节祭祀祖先活动。清明节祭祀不是一种迷信活动,而是家人对已逝去祖先的怀念,缅怀他们对后人、家庭及社会所做的贡献,激励后辈向他们学习,努力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国家为清明祭祀设定了法定假日,说明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值得我们提倡、参与、弘扬! 2同学们可利用这次清明节祭祀活动,走进广阔大自然,亲切拥抱大自然,去仔细观察、用心思考、不耻下问、勇于探索,一定会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去用心感受阳光的温暖、清风的拂面、溪水的歌唱、花草的芬芳,陶冶自己的情操,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3请同学们参加野外活动时不要擅自带火种(打火机、火柴等),同家长一道祭祀时千万不要烧纸、放炮,建议家长尽量改变传统祭祀方式,可以考虑改用鲜花或者水果祭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