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第五章 十七年戏剧创作

5第五章 十七年戏剧创作

5第五章 十七年戏剧创作
5第五章 十七年戏剧创作

第五章十七年的戏剧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十七年戏剧创作的概况、了解老舍在新时期的戏剧

作品和它们的价值、简单了解田汉和郭沫若在新时期的戏剧创作。

教学重点:老舍的戏剧创作。

教学难点:新时期戏剧创作的价值评判和社会动因。

学时数:3

第一节十七年戏剧创作概述

1、1957年到60年代初,话剧界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热潮,其代表作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曹禺等人共同创作的《胆剑篇》、朱祖贻等人共同创作的《甲午海战》等。

一、关于十七年“戏剧”的文学史概念

十七年时期的戏剧文学创作从总体上可以说是被“话剧”这一独特的形式所占领。在文学史上讲述戏剧文学的内容基本上是话剧,而没有其他的剧种。所以,如果从剧种的角度来看,本章的题目应该是十七年话剧创作。

二、十七年戏剧创作的分期问题。

同其他的三种文学样式一样,十七年的戏剧创作也因为受到特定的政治因素的制约而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

(一)第一个高潮

时间:建国到1956年

背景:新中国刚刚成立,政治上的气氛相对宽松,各个行业的生产生活以及传统的革命热情为作家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和创作激情。在这样的环境下,话剧出现了第一个创作上的高潮时期。

体现:1.全国各地话剧团的纷纷成立。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话剧团。

2.1956年举行了第一次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

3.创作数量庞大。这八年中,共发表的话剧剧本1000部左右。

(二)新历史剧时期

时间:56年以后到六十年代初

背景:五十年代后期,由于受到政治运动和左的思潮影响,无视文学创作规律,强调写重大题材。从而使当时的创作一度出现了粉饰生活、歪曲现实、公式化、概念化等问题。(五边三结合的概念:边采访、边构思、边写作、边排演、边修改;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

1957年到60年代初,话剧界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热潮,其代表作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曹禺等人共同创作的《胆剑篇》、朱祖贻等人共同创作的《甲午海战》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作家为了坚持自己传统的创作手法,躲避当时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就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了历史,从而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历史剧。

作品:田汉《关汉卿》《文成公主》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曹禺《胆剑篇》等等(三)第二个高潮

时间:六十年代初期到六十年代中

背景:进入60年代,中共党中央对各项政策进行调整,对“左”的错误进行纠正。

1962年3月,周恩来、陈毅出席了在广州召开了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这次会议调动了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话剧舞台再一次活跃起来。

1964年6月5日至7月31日,全国京剧现代剧观摩大会在北京举行,集中检阅了各地京剧改革的成果。在演出的36出现代京剧中就有《红灯记》等。(教材中有)

体现:1.全国各大行政区都先后举行戏剧汇演,一大批话剧作品获奖。

2.再次出现了大量的作品

不足:这次高潮到了后期,当中已经开始有追求“高大全”任务的倾向,而且题材也越发单一,又走向了所谓的“重大题材”。这些成为以后的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前奏。

三、十七年戏剧创作的分类

同其他的文学样式一样,戏剧文学的内容在新中国的十七年中也只有那几种特定的类型:

(一)反映生产和建设

这是十七年话剧的最主要内容和题材。新中国成立,生产建设是摆在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话剧作为文学样式之一,它也必然深入这个领域。

作品有:

老舍《龙须沟》《方珍珠》《春华秋实》曹禺《明朗的天》(反映知识分子思想改造)

崔德英《刘莲英》夏衍《考验》胡丹沸《春暖花开》王炼《枯木逢春》(创作契机来自毛泽东《送瘟神》)

(二)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

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在话剧中所占的容量相对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不是太多。其原因就在于话剧的“剧”本质,“剧”对于演的要求性等等。

这类作品有:陈其通《万水千山》宋之的《保卫和平》沈西蒙《霓虹灯下的哨兵》贾六的《雷锋》

(三)第四种剧本

这里要提到当时历史上一个特定的名词“第四种剧本”

所谓“第四种剧本”是评论界对那些并非概念化地表现工农兵生活,以及除表现工农兵生活之外,还描写了工农干部、知识分子等家庭生活、感情生活等剧本的称谓。

当然,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这样的作品是鲜见的。

典型的两个作品: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海默《洞箫横吹》

四、十七年话剧创作的成就

1.十七年话剧创作的发展,给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带来了大量的话剧作品。有的因其质量之高而成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如《茶馆》。

2.十七年话剧创作的发展还有效的锻炼了话剧创作的作家队伍。它不仅焕发了老一代剧作家的创作热情,如:曹禺、老舍、田汉、宋之的等等,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新的剧作家,如:胡可、白桦、沈西蒙,张海默等等。

3.十七年话剧创作所产生的作品,凭借着话剧这一文学样式本身的魅力,对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文学样式所不能达到的。(可以从文学接受者素质的层面来理解)

第二节老舍的戏剧创作

一、部分生平(建国前的在现代部分)

老舍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师。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后留在美国继续文学创作。1949年10月,应周恩来的邀请回国。此后基本上放弃小说,从事话剧的创作。其原因在于:他认为“以一部分劳动人民现有的文化水平来讲,阅读小说也许多少还有困难。可是,看戏就不那么麻烦。”“剧本排演出来,就联不识字的人也能看明白;所以我要写剧本。”老舍这种创作风格的转变从本质上将是受到毛泽东的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观念。认为文艺要符合大众,让众人看懂。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老舍开始了话剧创作。1950年发表了建国后的第一部剧本《方珍珠》。1951年发表了《龙须沟》。这是老舍一篇代表作品。老舍也因此而得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从此,老舍把主要精力放到话剧创作,到65年为止,先后创作了话剧《一家代表》《春华秋实》《生日》《青年突击队》《西望长安》《茶馆》《红大院》《女店员》《全家福》《宝船》《神拳》《火车上的威风》等。从1950年到1965年,一共有剧作23部发表。加上他建国前创作的一些剧本,一共近七十部。后来在文革中遭受迫害,66年投湖自杀。

二、《龙须沟》简介:(问清楚学生中学是否学过在决定是详细还是简略介绍)

老舍在解放后的戏剧创作,构成了新时代、新社会、新社会的一面镜子。论反映生活的深度,当推《龙须沟》和《茶馆》。这两部作品普遍认为最有价值。《龙须沟》写的是北京天桥附近下层百姓聚居区,"旧社会"统治当局对危机民众生命安全的污水沟,不仅不加整治,反以修沟的名目,摊派捐税,敲诈勒索;"新中国"成立,政府便开始了整治工程,而表现了"新政府的真正人民的性质"的主题。作家在表达这一主题时,把清除历朝历代积下的污泥浊水的过程和医治反动政府留给人们的精神创伤的斗争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深刻的反映了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变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它的思想意义和感人力量就在于此。

这出三幕话剧,表现了作家一贯的对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关心。不过,它在当时的被推重,还有更重要的理由:"老舍先生所擅长的写实手法和独具的幽默才能,与他对新社会的高度政治热情结合起来",这"表现了一个艺术家的最可宝贵的政治热情"。《龙须沟》为他赢得在"当代"的最初声誉(北京市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但是这种荣誉也可能使他未能及时对这一创作道路作出反省和调整。

两个不同时代的沟。(旧政府如何对待沟,新政府如何对待,结果怎么样,说明了什么问题

新旧不同时代的人。(旧时代把好人变成疯子,新时代把疯子变成有用的人)

选材的典型性上面,选取了一个最穷的贫民窟旁边的几户人家做对象。

三、《茶馆》分析

《茶馆》生动而精练的描绘了三个时代,它们分别是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末年、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军阀混战时期、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的国统区,作者通过三个贯穿始终的人物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将这三个时代联系了起来。

1、写作动机与艺术处理方法

写于1957年三幕话剧《茶馆》,无疑是老舍在当代的杰作。老舍《茶馆》的叙述动机,来自于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强烈渴望,和对一个不公正的社会的强烈憎恶。新旧社会对比既是他结构作品的方法,也是他的历史观。他对于"旧时代"北京社会生活的熟悉,他对普通人的遭际命运的同情,他的温婉和幽默,含泪的笑,使这部作品,接续了老舍创作中深厚的人性传统。

《茶馆》从1898年戊戌政变写到1945年抗战胜利,通篇是暴露旧社会的黑暗。老舍通

过三幕剧,向人们展示了不同时代人的生活(清末、民国初、抗战胜利后)。

作家对于这样一个横跨中国历史半个世纪的题材的处理是有他自己的方法的。主要是从小人物的观察视角切入,将小人物放置在茶馆这个小社会中,以他们的生活变迁来展示历史时代的变化。

老舍赋予茶馆以明确的社会意义。他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他笔下的裕泰大茶馆和龙须沟一样,也是作为旧北京的缩影出现的。作者以匕首般的锋芒解剖了这个"茶馆社会",固然象作者所说:为了"葬送三个时代",但其用意却在于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来歌颂"解放后的光明"。老舍曾透露过创作《茶馆》的意图:年青人是喝甜水长大的,不了解人吃人的旧社会,我把它搬上舞台,对青年是个教育。舞台上"荒唐的时代、荒唐的人物"所激发的感情,既有对旧时代黑暗的强烈憎恨,又有对"解放后的光明"的无比热爱。如李健吾同志所说:"在短短三幕戏里,写出了牛鬼蛇神,也写出了正直善良;这里有惨剧,也有喜剧;有黑暗,也有光明;而最绝望时,也就是希望即将实现时。"

在结构上,《茶馆》采用的是多人多事的横断面结构法。它并不追求故事情节的连贯奇特,但以富有时代特点的人物和画卷式的场面取胜。三幕剧在一个地点展开,情节横跨三个时代,刻画了七十二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七十二个"小人物",从茶馆的掌柜到形形色色的茶客和其他各种"光顾"茶馆的人。这些人物各有各的性格、思想和命运,而这一切又无不与那个社会的政治发生着有形无形的联系。

2.人物的处理方式:

主要人物贯穿始终(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等

次要人物父子相承(小刘麻子、小唐铁嘴)等

其他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太监、打手、和事老等等)

3.主要人物的命运与道路选择

王利发:是个左右逢缘、八面玲珑的人物。经营了一个祖传的大茶馆,他善于经营、谨小慎微,虽然有着买卖人的自私,为人却还本分,为了在那个社会里求得自己的一席生存之地,他苦心改革自己的经营方式,使之跟得上社会风气的流变。他"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但最后他还是没能争得自己的生存,被那个社会逼上了绝路。最后,作者为了主题的需要,给了他性格上一些变化,使他产生了一些不满,最终把后辈们送到西山参加革命,而自己却自尽了。他的性格说明了“改良道路的行不通”。(王利发的道路)

秦仲义:王利发的房东秦仲义,原是一个掌握着相当家产的血气方刚的阔少,后来主张"实业救国",成了一个立志维新的资本家。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反动统治,尽管他惨淡经营几十年,最后还是彻底破产。他在"事业"失败后自我嘲讽地说:"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告诉他们哪,秦某人七十多岁了才明白这点大道理!他是天生来的笨蛋!"这条救国路也行不通。(秦仲义的道路)

常四爷:剧中的"常四爷"是一个"旗人",是属于享有"铁杆庄稼"(吃皇粮)特权的一类人。他性格耿直、刚强,富于强烈的正义感和爱国心。面对清朝的腐败,他激愤地说:"大清国要完!"因而坐了牢。他参加过义和团的反帝战斗,后来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卖菜人。和"作了一辈子顺民"的王利发不同,他"一辈子不服软,敢作敢当,专打抱不平"。他"只盼国家象个样儿",但结果是"一事无成!"最后他说的"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对他的性格作了生动的总结。(常四爷的道路)

走上革命的道路带来了希望(康大力的道路)

5.艺术特色

(1)巨大的容量和深刻的主题。(这点可以结合到前面的创作目的等进行分析)

(2)成功的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并有深广典型意义的形象。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性格塑造,鲜明的体现了作者的爱憎,同时,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自己的特征。

(3)不以戏剧冲突为线索的独特结构,突破了“一人一事,一线到底”的传统结构模式,不追求完整的情节,没有贯穿始终的事件,而是用富有典型意义的戏剧片段组成了一系列生活画面表现问题。

(4)高度个性化和丰富潜台词的语言。(到作品中找:您?)

四、老舍新时期创作上的政治化倾向

1.在文学的目的上面,他受到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影响。

这可以从他放弃小说主要写剧本可以看出来,因为(上面的他认为的内容)从《茶馆》的创作动机动机可以看出来。

2.在主题表现上的政治化。

《龙须沟》表现的新政府的好,也正因为这样才得到了北京人民政府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茶馆》则是表现了一个中国人民的道路选择问题,说明只有跟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穷人才能翻身,社会才有希望。

第三节田汉和他的《关汉卿》

一、生平

田汉(1898——1968),原名田寿昌,湖南省长沙人,是国歌的词作者。解放前的作品有《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丽人行》等。新中国成立后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务。在文革中受到迫害,于1968年12月10日含冤而死。

二、《关汉卿》

1.创作背景

1958年,为纪念世界名人、元代伟大的戏剧作家关汉卿创作七百周年,作者写出了这样一曲为人民战斗的剧作家之歌。剧本发表后,得到了很好评价。

郭沫若:“我一口气把您的《关汉卿》读了,写得很成功。”

2.主要人物

关汉卿:本篇作品中的主人公,用他在剧中题为《不伏老》中所唱的那样:是一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通过一系列的戏剧冲突表现关汉卿的不屈不饶的“铜豌豆”性格。

朱帘秀:是作品中的一个烘托人物,作为一个歌妓,他衔冤负屈,但是心灵高尚、是非分明,具有誓死抗争性格。

阿合马:反面人物。是个凶残残忍的统治阶层的代表。通过他描写,田汉把斗争锋芒直指封建统治的最高集团。田也因此获罪。

3.特色:

(1)戏中戏的手法是《关汉卿》的一个显著的特色。

(2)以诗歌溶入戏剧,这在其他作家是没有的。(具体内容通过剧本去了解)

十七年里的其他作家作品郭沫若的《蔡文姬》描写了“文姬归汉”的一系列事件。最后,进入了民族精神的颂扬。曹愚的《胆剑篇》讲述了新的“卧薪尝胆”的故事。表现“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的主题。

附件:

本章教学大纲:

一、概述

1、戏剧创作要概述

2、戏剧创作的成就

3、戏剧创作的不足

二、老舍的《茶馆》

1、建国后老舍戏剧创作概况

2、《龙须沟》的思想内容

3、《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巨大的容量和深刻的主题;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并有深广典型意义的形象;不以戏剧冲突为线索的独特结构;高度个性化和丰富潜台词的语言。

三、田汉的《关汉卿》

《关汉卿》的思想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及和衷共济的戏剧艺术家的战斗集体,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巧妙的艺术构思,“戏中戏”的艺术处理。

四、郭沫若的《蔡文姬》和曹禺的《王昭君》。

本章考点:

1、1957年到60年代初,话剧界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热潮,其代表作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曹禺等人共同创作的《胆剑篇》、朱祖贻等人共同创作的《甲午海战》等。

2、《茶馆》生动而精练的描绘了三个时代,它们分别是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末年、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军阀混战时期、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的国统区,作者通过三个贯穿始终的人物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将这三个时代联系了起来。

3、1957年“反右”运动后,历史剧创作相对繁荣,其中有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曹禺的《胆剑篇》。

4、老舍创作于1950年的《龙须沟》是最早反映新旧社会变化的剧作,而《茶馆》则通过表现三个时代,即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末年、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军阀混战时期、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的国统区,揭示了旧时代必将被埋葬的主题。

5、“第四种剧本”

第四种剧本是在1956年春天出现的一批剧本,代表作有《同甘共苦》《布谷鸟又叫了》《洞箫横吹》等。这批剧本是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剧作中,除去概念地表现工农兵生活的“三种剧本”之外,涌现出来的“不属于上面三个框子的”另一种剧本。

6、简析《茶馆》艺术特色。

①作者用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通过茶馆这个窗口,在三幕剧中分别截取了三个横断面,广泛地展现了北京五十多年间的社会面貌。

②采用了“人物展览式”方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

③《茶馆》不仅人物众多,而且个性鲜明。

7、简析《茶馆》的主题。

这是老舍的代表性戏剧作品。作品选择了“茶馆”这一特定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实体为背景,以茶馆业主王利发为经,以进出茶馆的各种人物为纬,两者交织起来,构成了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半个世纪的阴暗丑恶的社会生活画面,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必然要埋葬的历史规律。

8、简析老舍的话剧作品《茶馆》的结构特点。

采用人像展览式方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在艺术结构上采用了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

9、简析《茶馆》中王利发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老舍代表就剧作《茶馆》中的主人公,他是裕泰茶馆的老板,一生都信奉改良主义。逆来顺受,四处应付,苦苦经营。但最终还是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而死。其悲剧是对旧社会的有力控诉,是对改良主义道路的彻底否定。

戏剧的创作

戏剧的创作 中国当代戏剧 回顾建国三十年的戏剧创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即十七年创作期。 创作方法:由于受政治气氛及文学的政治要求,作家的创作基本上是沿着现实主义的道路进行的,无论是老作家,还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作家的都始终沿着这条路走。在理论界起决定性作家的是陈涌。 时间:57年以前是戏剧的发展阶段,有多样的题材,多样的形式,而且创作热情很好,57年到66年是戏剧的繁荣时期。 1、57年前的创作。戏剧的发展首先表现在政府的态度上。49年10月成立了中央戏剧学院,1951年文化部做出了“整顿和充实”文工团的决定,并在这一年6月的全国文工团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央各大行政区及大城市设剧院或专门化的剧团”,“以逐步建设剧场艺术”。在此前后我国有名的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人艺、中青青年艺术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等)相继成立,并且上演西方古典和我国四十年代的话剧创作,并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因为戏剧本身就比其他文学样式在情感上更容易交流,它是集作家、导演、演员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白毛女》演出时小战士拿枪要打死黄世仁的扮演者(吓得一身冷汗),群众用土块、白菜叶扔他。 57年前的戏剧创作的重点在话剧上,在创作上出现了三部有影响的作品。①、十七年第一部有影响的话剧《红旗歌》。由刘沧浪创作,鲁煤执笔。描写工人的生活,赞扬了工人在工作中的热情,表扬了工业上的民主制度,批判了工人中存在的落后作风,这部作品为以后的戏剧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提供有力的经验。②、《战斗里成长》胡可编剧,描写解放前夕部队生活。③、《龙须沟》老舍。1952年1月在北京人艺上演,通过北京的变化和新旧社会的对照歌颂新社会和人民政府,是解放初轰动剧坛的作品。以上三部戏剧被称为当代戏剧的开山之作。 1953年到1957年被称为十七年戏剧创作的第一个丰收期,也是戏剧创作的进一步阶段。这时期比较集中的是反映工业战线和工人、农民劳动的作品。1956年3-4月举行了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对整个话剧创作,以至戏剧界的创作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多题材、多形式的内容。①、反映工业战线的话剧。《考验》夏衍。优点:能够描写现实生活,用典型人物反映典型事件;《刘莲英》崔德志;《幸福》艾明之。②、反映农村合作社运动的话剧。《妇女代表》孙芋;《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③、反映抗美援朝和海防事迹。《战线南移》胡可、《保卫和平》宋之、《杨根思》沈西蒙。④、反映革命烈士斗争的话剧。《万水千山》陈其通。⑤、反映少数民族生活。《在康布尔草原上》汪钺。⑥、反映知识分子生活。《明朗的天》曹禺。⑦反映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的。《新局长到来之前》何求。⑧、儿童剧。《马兰花》任德耀。另还有歌剧等。 2、57年-66年的创作。这一时期的创作比较特殊。从57年下半年起,话剧的创作出现波折。文艺界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和其后的“浮夸风”、“共产风”等左倾社会思潮使话剧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受到干扰。这时期的话剧创作除了胡可的《槐树庄》、王炼《枯木逢春》等少数反映现实的成功之作外,大量的作品都走上脱离现实、粉饰生活的歧途。而57年以前的那些触及社会矛盾的优秀话剧如《洞箫横吹》、《布谷鸟又叫了》等则受到不应有的粗暴批判和指责。在这种情况下,剧作家对反映现实生活矛盾有所顾忌,纷纷转向古代和现代历史去挖掘题材,致使历史剧兴盛一时。郭沫若的《蔡文姬》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60年代初,随着党对文艺政策进行调整,戏剧创作出现转机。首先是话剧,有一批好作品:①、反映工业生活。《第二个春天》刘川。②、反映农村生活。《龙须江》江文等,《青松岭》张仲明。③、反映部队和边防。沈西蒙执笔,漠雁、吕兴臣共同创作的《霓虹灯下的哨兵》(“南京路上好八连”,陈喜,春妮,指导员路华,连长鲁大成)。④、再现革命历史斗争。《杜鹃山》王树元。⑤、反映青年一代教育问题。《千万不要忘记》丛深。⑥、反映少数民族斗争生活。《赫哲人的婚礼》乌·白辛。⑦、儿童剧。《草原小姐妹》葛翠林。等等这些剧目,在1963年-1965年各大区举行的戏剧观摩演出和调演中普遍受到好评。 其次是戏曲。我国的传统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剧目丰富,但由于戏曲是在漫长的社会中形成,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封建思想的侵袭,必须对其进行批判的继承。因此,在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各

第十章十七年戏剧

第十章十七年戏剧 本章概述:中国当代戏剧史的第一幕是由轰轰烈烈的戏曲改革运动开始的。在1949年至1957年间,戏曲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戏曲的推陈出新;在1958年至1966年间,戏曲改革的历史使命则是进行京剧现代戏的革命。戏剧作品良莠不齐,而《茶馆》不仅是老舍的代表作,而且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 教学内容: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1、农村题材的作品 四十年代的延安文艺运动,戏剧是倍受关注的部门。毛泽东还提出对于传统戏曲改革的方针,秧歌剧《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等,是代表性的成果。到了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受到关注,作品有《春风吹到诺敏河》(安波)、《春暖花开》(胡丹沸)、《妇女代表》(孙芋)等。 2、工业题材的作品 50年代前期,被当时的批评界作为成绩而列举的话剧作品,表现“工业建设和工人斗争”的有《在新事物的面前》(杜印、刘相如、胡零)、《不是蝉》(魏连珍)、《考验》(夏衍)、《幸福》(艾明之)、《刘莲英》(崔德志)。 3、军事题材的作品 “革命历史”和写朝鲜战争的话剧,被推荐的有《战斗里成长》、《战线南移》(胡可)、《万水千山》(陈其通)、《钢铁运输兵》(黄悌)等。 4、反映社会矛盾的作品 反映社会矛盾的作品主要有海默的《洞箫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何求的《新局长到来之前》,岳野的《同甘共苦》,苏一萍的《如兄如弟》、赵寻的《人约黄昏后》、鲁彦周的《归来》等。 5、十七年戏剧的主要特征 图解政治概念和政策条文是十七戏剧的最主要特征。 二、老舍的戏剧创作: 1、老舍创作的转型:原因、背景、评价 老舍 (1899—1966)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父早丧,由母亲抚养成人。1913年入北京师范学校学习,1917年毕业后在北京的小学和天津南开中学任教。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讲中文,并进行创作,先后以市民生活为题材创作3部长篇小说,即:《老张的哲学》、《赵子曰》、

寂寞的戏曲散文范文

寂寞的戏曲散文范文 喜欢戏曲,喜欢生旦净末丑。喜欢青衣的端庄秀美,总觉得女孩子应该文静端庄,举手投足应该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喜欢小生的俊朗,举手投足尽显儒雅飘逸。而老生一张口便是满目凄凉沧桑,似荒原上白霜。 那胡琴咿咿呀呀的,反复诉说前世今生的哀怨,多少爱恨绵绵,多少悲欢离合,凄婉的声音将天空都失去的颜色。 一 我小时候的邻居,家里孩子特别多,男孩淘气,女孩机灵。家里整天鸡飞狗跳,吵闹不休。 他们的妈妈用现在的话来说,应该是一个文艺青年吧!黄梅戏,花鼓戏,京剧,楚剧,样样拿手。每到农闲,他们家门口都围聚好多人,屋里坐着的,和门口围观的,人人兴高采烈,像过节似得,场面甚是壮观。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双重贫瘠的年代,这就是一种高营养的精神大餐了。 男的安静地拉二胡,这个平时在地里做农话的中年汉子拉起二胡来倒也轻巧流畅。不时用眼睛温柔地注视着妻子。她的妻子身材娇小,齐耳短发,长相清丽。她不急不慢地清了清嗓子,表情委婉含蓄,眼含笑意。莲步轻移,双手缓缓舞动。他们的几个孩子此刻整满院子打闹,长棍短棒,舞刀弄枪。丝毫不影响他们此刻的吟唱。 什么是幸福,这才是幸福。在物质相对富裕,精神却极度贫瘠的今天。有用多少人会懂得戏剧的美?

在县城相对偏僻的地方,至今仍然保留着一些陋风恶俗。 晚饭后散步,见路边围观许多人。忍不住也挤上来瞧瞧。原来是这一家死了老人,正请专人哭灵。 在旧时,老人死去儿女们是要大声哭灵的,哭的越悲切越大声越说明儿女们孝顺。现在,儿女们都有体面的工作,有头有面的人物,谁愿意当着大家的面痛哭。用物质文明当挡箭牌,如是,就有个专业的戏曲演员哭灵,也叫哭嫂。 她以前在县剧团呢?是个名角。她昨天还带小孙子上学呢!我看见她了。我听见人群中有人小声议论。 素衣镐容,长相清丽消瘦,眼神哀婉,望向远方深不可测的夜空。 在老人的遗像前上香,下跪,磕头,孝子的一切孝道礼节都要尽到。 一声娘啊!儿来晚了!痛苦的喊声让天空都蒙上了厚厚的云彩。让现场的许多人都有一种欲哭无泪的伤感。声音高亢凄凉,像一个悲伤的漩涡,如此反复嚼碎每一颗生命的露珠。 她是个专业尽职的演员。这是用灵魂在唱戏,只要真正投入了,才能营造出这么浓郁的悲伤。 无与伦比的悲伤一浪接一浪的压过来,压得人喘不过气,气氛太沉重了。 如果人有灵魂,那么他一定会安详的上天堂。 二

十七年文学作品书目汇总

十七年文学作品书目汇总 1、《红日》吴强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2、《红岩》罗广斌、杨益言196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红旗谱》梁斌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4、《创业史》柳青196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5、《保卫延安》杜鹏程著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6、《林海雪原》曲波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7、《青春之歌》杨沫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8、《山乡巨变》周立波1958年作家出版社 9、《黎明的河边》俊青1956年新文艺出版社 10、《百合花》茹志鹃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1、《风云初记》孙犁195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2、《敌后武工队》冯志1958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3、《苦菜花》冯德英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4、《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5、《小城春秋》高云览1956年作家出版社 16、《三家巷》欧阳山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7、《山地回忆》孙犁写成于1949年 18、《铁木前传》孙犁写成于1956年 19、《三千里江山》杨朔1953年人文出版社 20、《上甘岭》陆柱国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1、《六十年的变迁》李六如1957年作家出版社 22、《大波》李劼人1958年作家出版社 23、《李自成》(第一卷)姚雪垠196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24、《一架弹花机》马锋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5、《三年早知道》马锋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6、《登记》赵树理1953年工人出版社 27、《三里湾》赵树理1955年通俗文艺出版社出版 28、《不能走那条路》李凖1954年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 29、《农村散记》秦兆阳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30、《春种秋收》康濯1955年作家出版社 31、《宋老大进城》西戎 32、《新结识的伙伴》王汶石1959年文字改革出版社 33、《静静的产院》茹志鹃196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4、《艳阳天》浩然第一卷作家出版社1964年9月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3月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5月 35、《风雷》陈登科1964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6、《铁水奔流》周立波1955年作家出版社 37、《春天来到了鸭绿江》雷加1963年作家出版社 38、《百炼成钢》艾芜1959年作家出版社 39、《上海的早晨》周而复1958年5月版(第1部)、1962年12月版(第2部)作家出版社 40、《乘风破浪》草明1959年作家出版社

论老舍戏剧的艺术特色

论老舍戏剧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老舍先生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巨人、唯一的话剧“人民艺术家”,无疑他对中国现代话剧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语言运用的别具风格,形成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他的戏剧结构设计的别具匠心,打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他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与他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创作意识是分不开的,这也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笔者试从几个方面讨论老舍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产生独特戏剧艺术特色的成因和对《茶馆》和《龙须沟》等作品的分析,从戏剧冲突、结构、人物和语言等方面阐述老舍戏剧独特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老舍、戏剧创作、艺术特色、戏剧冲突、朴素自然、结构、语言幽默、民族性、今京味护话剧

老舍先生生于一八九九年,卒于一九六六年,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作为中国唯一的话剧“人民艺术家”,为中国现代话剧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许多话剧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中的经典。作者生活的年代为十九世纪末到文化大革命,创作期由1924年开始到1966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动乱的时期,而老舍更是经历了“五四”运动后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社会变革,1937年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1946年到1949年在美国从事写作和演讲活动,所以老舍的作品是时代历练的结果,融合了中西方的文化结晶。他虽然在话剧创作的时间上晚于田汉、曹禺、夏衍,而且开始创作的多为抗战宣传剧,其成就和影响远不如田、曹、夏三人,但他却后来居上,在社会体制大转型、意识形态一体化的20世纪50年代,创造出了《龙须沟》、《茶馆》等传世精品,开辟了中国话剧的新时代。 老舍对新时期以来的戏剧创作有着直接、集中、鲜明、突出的影响,它甚至形成了一个“茶馆派”。比如苏叔阳、李龙云和何冀平等人,在进行戏剧创作时都深受以《茶馆》为代表的老舍剧作的影响,表现出类似的文学见解、共同的美学追求和大致相同的文学风格,自觉地向老舍先生学习。也就是说,与《茶馆》等老舍剧作一样,他们的创作也以北京中下层市民为主要描写对象,塑造人物群体的时候充分使用了现实主义描写手法,使得每个主体形象都十分鲜活,通过描写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以及他们生活上的变迁,进而反映社会的变迁,表现出深沉的民族情感与历史意识。《茶馆》等老舍著名剧作对新时期以来我国戏剧创作的深远影响,是以往任何作品所难十比拟的。“如果说老舍抗战期间的剧作中所表现出的京味特色还没有被人们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风格现象引起足够关注的话,五十年代老舍的话剧则以数量多,社会反响大而第一次在北京话剧舞台上刮起了‘老舍风’。老舍的京味话剧以它的高品位使京味话剧在发展道路上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京味话剧也第一次有了公认的权威性的代表作家,京味话剧作为话剧的一种风格流派,从此令世人刮目相看。”作为唯一的话剧“人民艺术家”,老舍对中国现代话剧的贡献是巨大的。后来又真实生动地描绘了现代中国

湖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真题【00—12年】

2000年真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 1.简述《狂人日记》的叙事结构及其主题表现。(25分) 2.述评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25分) 3.简述仇虎的复仇悲剧及其象征意义。(25分) 4.简述赵树理小说与二三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在表现方式上有何不同,并请简要阐释“赵树理现象”的消极意义。(25分)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羊的门》 2.荒诞川剧《潘金莲》 3.“第三代”诗 4.苏童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比较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创作的异同 2.简述张洁“女性小说”的发展演变 3.谈谈余光中“现代散文”的艺术追求 三、论述题(第1题和第2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 1.新写实小说的“生存”视角对八十年代末以来的小说创作有何影响?试联系创作实际论述之 2.试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的基本走向 3.以《创业史》、《芙蓉镇》、《白鹿原》为例,论述当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审美视角的嬗变。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 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文学的民族形式 2.形象思维 3.艺术风格 4.典型人物 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 2.简述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 3.简述文学语言的基本形态及其各自的基本功能。 4.简述诗歌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2.试论文学发展的内在原因。 2001年真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鲁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里回顾“五四” 退潮后的创作经历时说:“《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他“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便将平时的“小感触”写成了《野草》。接着写道: “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集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请结合鲁迅的小说创作,谈谈你对以上这段话的理解。(20分) 二、朱自清称赞冯至的叙事诗“堪称独步”。请结合冯至的作品对这一评价予以阐释。(20分)

【VIP专享】40年代戏剧、散文

40年代戏剧、散文 第一节40年代戏剧概述 戏剧组织 一、中国剧作者协会 1937年7月15日成立,中国剧作者协会(原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这是中国文艺界第一个抗日统一战线组织。 主要活动: 1、创作《保卫卢沟桥》,作为抗战以来第一个宣传鼓动的抗战剧,拉开了抗战戏剧大幕。 2、淞沪会战爆发后,与上海剧团联谊社联合发起组织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成立了十三支救亡演剧队伍,投入抗敌宣传。 二、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 1937年12月13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 重庆雾季演剧活动和上海孤岛戏剧成为抗战时期中国两个戏剧活动中心,迎来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这里没有剧种流派之分,也没有阶级阶层之分,抗战洪流把他们挟裹在一起,只是为着同一个信念。 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938年初,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响应着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号召,新兴的中国话剧艺术“从锦绣丛中走向了十字街头,从上海深入内地,从都市到了农村,从社会表层渐向社会里层。 作品:《好一计鞭子》《保卫卢沟桥》《台儿庄》《八百壮士》《咋们要反攻》《打鬼子去》等。 随着抗日运动的深入,这些组织不断扩大和发展,创作内容不断丰富。戏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对抗日宣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抗战初期各种短剧流行,短剧的形式最鲜明的特色就是打破了舞台和

观众之间的墙,使观众参与到戏剧中来,在演员和观众之间、观众和观众之间,都产生了心灵的感应和情感的交流。这正是戏剧的政治教化功能和宣泄功能的统一。 剧作家 1、阳翰笙(1902——1993)四川高县人 抗战时期历史剧《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还有《草莽英雄》等。 2、阿英(1900——1977)安徽芜湖人 1、上海孤岛时期历史剧《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被称为“南明史剧”,轰动孤岛文坛 2、《洪宣娇》试图以太平天国革命“成长与毁灭”的过程来隐喻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行径。 3、还有现实题材剧《五姊妹》神话传说剧《牛郎织女》 三、杨村彬(1911——1989)北京人 代表作《清宫外史》三部曲:《光绪亲政记》《光绪变政记》《光绪归政记》 四、姚克(1905——1991)福建厦门人 代表作《清宫怨》 这些剧作家从历史中选材,借古讽今。俗话说“读史使人明志”,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对现实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加上剧作家的艺术加工,唤起人们对现实相似境遇的认知,帮助人们反思现实,明确前方的道路,做出正确的选择。剧作家通过剧中人物呼吁抗日救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3、陈白尘(1908——1994)江苏淮阴人,擅长讽刺喜剧 1、“亭子间”剧作《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开始舍弃早年罗曼蒂克情调而逐步走上革命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2、抗战期间的《魔窟》《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其中《乱世男女》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3、抗战胜利前后,以《岁寒图》《升官图》为标志,陈白尘的喜剧创作出现了一个艺术高峰,他将笑的艺术打磨地更加成熟、削刻得更为尖锐。

十七年戏剧

十七年戏剧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1、当代戏曲改革 1949-1957年间,戏曲改革主要历史任务是进行戏曲的推陈出新;1958-1966年间,戏曲改革的历史使命是京剧现代戏的革命;进入新时期以后,戏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则是戏曲的“戏曲化”和“现代化”。 毛泽东在1942年提出了戏曲的“推陈出新”,1944年又提出了“旧剧革命”问题,解放后他发起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改革方针。 第一次戏曲改革发生在1949-1957年间,主要内容和成就是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即“改戏”。在剧目上,把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剧清除了舞台,纯洁和净化了戏曲舞台;对一些剧目的思想进行了改造,抑浊扬清;一批话剧改造者加盟戏曲队伍,新的戏剧理念的传播,提高了传统戏曲的艺术水准。出现了如京剧《白蛇传》、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曲《十五贯》等。 第二次戏曲改革是在1958-1976年间。主要成就是京剧现代戏的重大突破,使京剧现代戏成为一种新样式而得到观众承

认。 革命现代京剧对传统形式的变革主要有: 吸收融合了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打破了“随意赋形”的传统舞美体制; 把话剧的分场、分幕用于戏曲,戏曲的情节更为集中,使戏曲的时空不固定原则发生了变革; 打破了京剧的脸谱化,依照生活真实来刻画人物; 改变了传统戏曲“千部一腔”的音乐体制,歌剧和交响乐被引入京剧,新唱腔、新板式和人物主题音乐运用于现代京剧。 出现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京剧现代戏。 弊端是:话剧加唱的模式流行;京剧现代戏“样板化”一统天下。 2、当代话剧的变革 话剧是当代戏剧的主力。 新中国初期的话剧主要是反映各族人民在新社会里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喜悦和自豪,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崭新的精神风貌。但也存在概念化、公式化的倾向。

40年代的散文和戏剧

第三个十年的散文 一、报告文学的勃兴 著名的报告文学: 丘东平的《第七连》、曹白的《呼吸》、亦门("七月派诗人"阿垅)的《第一击》、骆宾基的《大上海的一日》、曹聚仁的《大江南北》、范长江的《塞上行》、《西线风云》、碧野的《北方的原野》《太行山边》、司马文森的《粤北散记》、沈起予的长篇报告《人性的恢复》、萧乾的《流民图》《血肉筑成的滇湎路》《南德的暮秋》等。 旅行通讯主要有郭沫若的《苏联纪行》、茅盾的《苏联见闻录》、褚安平的《英国采风录》、费孝通的《初访美国》等。 实写抗战中著名人物的纪实性散文(或称人物特写),如沙汀的《我所见之H将军》、周立波的《王震将军记》、陈荒煤的《陈赓将军印象记》等。 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

(一)、"鲁迅风"派(1939-1941) "鲁迅风"派主要活跃在上海孤岛时期,代表作家主要有王任叔(巴人)、周木斋、唐弢、柯灵、许广平等。1938年9月,王任叔等六人合出了杂文合集《边鼓集》,又于第二年1月创办了《鲁迅风》杂志,该流派由此而得名,1941年解体。(二)、"野草"派 "野草"派是围绕着文学杂志《野草》形成的以聂绀弩、秦似、夏衍等人为代表的杂文作家群,活跃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和解放时期的香港,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 《野草》1940年创刊于桂林,出过"野草丛书"13种,坚持到1943年6月,遭当局勒令停刊后,1946年10月迁往香港改月刊为旬刊,郭沫若、茅盾等都为它写过文章,秦牧、周而复等青年作者则在此崭露头角。 三、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 这一时期新进的散文作者并不多,多是已成名的作家在写散文,运笔更加圆熟,有更多样的风致,如靳以的《红烛》;缪崇群的

武汉大学文学理论与现当代文学

1998年现当代文学考题 一,名词解释(20) 1,语丝文体 2,革命浪漫蒂克 3,政治抒情诗 4,新写实小说 二,简答题(20) 1,夏衍抗战时期戏剧创作的艺术特征 2,陈奂生形象的社会意义。 三。论述题(60,每一组选作一题) A 1,分析《伤逝》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意义。 2,试论赵树理的小说的民族特色。 B 1,以《沉沦》为例,谈谈郁达夫的小说创作风格。 2,试论张炜的小说创作的发展变化。 C 1,试论穆旦的诗。 2,试论新时期现代主义艺术试验的利弊得失 1999年现当代考题 一,名词解释(20) 1,新诗戏剧化 2,于质夫 3,大连会议 4,第四种剧本 二,简答题(20) 1,鲁迅《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2,结合《哦,香雪》,《白色鸟》分析80年代小说诗化特征. 三,论述题(60,每一组选作一题 A 1,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派诗的思想艺术特征。 2,80年代“归来”诗人的几种主要类型。 B 1,老舍创作的“北京味儿” 2,80年代知青文学的发展演变 C 1,曹禺《雷雨》所受外国戏剧的影响。 2,比较分析王蒙5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的创作

2000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20) 1.文明戏 2.《中国新诗》 3.肖也牧的创作倾向 4.轰动效应 二、简答题(20) 1.左翼小说的主要特征。 2.“朦胧诗”给当代诗歌带来的革新意义。 三、论述题(60,每一组选作一题) A1.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孤独者》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2.比较分析李准,王汶石的短篇小说创作。 B1.冯至《十四行集》的思想艺术特征。 2.马原小说创作的叙事特征。 C1.曹禺《北京人》的思想艺术特征。 2.高行健的话剧所受外来影响。 2001年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汉园集》(新诗集) 2、《人啊、人!》(长篇小说) 3、太阳社 4、西部文学 二、简答题(共20分) 1、30年代京派小说的总体特征 2、新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 三、论述题(共60分、每一组选作一题) A 1、鲁迅《野草》的艺术特色。 2、90年代“大散文”的艺术特色。 B1、戴望舒诗歌的艺术成就。 2、郭小川诗歌的艺术成就。 C1、为什么所郭沫若的历史剧比后时期的历史剧更有艺术魅力? 2、为什么说《龙须沟》是老舍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

十七年的戏剧

十七年的戏剧 ?第一节十七年戏剧概述 ?一、有关概念 ?主要:话剧 ?二、十七年戏剧创作的分期。 十七年戏剧 ?(一)第一个高潮 ?时间:1949----1956年 ?背景:政治上的气氛相对宽松。 ?话剧出现了第一个创作上的高潮时期 ?体现:1.全国各地话剧团的纷纷成立。 ?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话剧团 ? 2.1956年举行了第一次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 ? 3.创作数量庞大。 (二)新历史剧时期 ?时间:1956-----1960年代初 ?背景:五十年代后期,政治运动频繁,左的思潮影响严重,无视文学创作规律。一部分作家坚持自己传统的创作手法,把注意力转向了历史。 ?代表作: ?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 ?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 ?曹禺等人的《胆剑篇》、 ?朱祖贻等人的《甲午海战》等。 (三)第二个高潮 ?时间:1960年代初-----1960年代中 ?背景: ?进入60年代,中共党中央对各项政策进行调整,对“左”的错误进行纠正。 ?1962年3月,周恩来、陈毅出席了在广州召开了“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1964年6月5日至7月31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在北京举行, (三)第二个高潮 ?体现:1.全国各大行政区都先后举行戏剧汇演,大批话剧作品获奖。 ? 2.再次出现了大量的作品 ?沈西蒙《霓虹灯下的哨兵》,赵寰《南海长城》,贾六《雷锋》 ?不足:这次高潮到了后期,已经开始有追求“高大全”任务的倾向,而且题材也越发单一,又走向了所谓的“重大题材”。成为以后的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前奏。

三、十七年话剧的分类 几种特定的种类: ?(一)生产建设(农村、工厂)题材 ?作品有: ?老舍《龙须沟》《方珍珠》《春华秋实》 ?崔德英《刘莲英》、夏衍《考验》 ?胡丹沸《春暖花开》王炼《枯木逢春》 (二)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 ?数量相对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不是太多。 ?作品有: ?陈其通《万水千山》 ?宋之的《保卫和平》 ?沈西蒙《霓虹灯下的哨兵》 ?白刃、洛丁《兵临城下》 ?贾六的《雷锋》 (三)第四种剧本 “第四种剧本”是相对于三种主流剧本(工厂剧本;农村剧本;部队剧本)而言的。 ?典型的三个作品: ?岳野《同甘共苦》 ?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 ?海默《洞箫横吹》 四、十七年话剧创作的成就与不足 ?成就: ?1.十七年话剧创作的发展,给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带来了大量的话剧作品。有的因其质量之高而成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如《茶馆》。 ?2.十七年话剧创作的发展还有效的锻炼了话剧创作的作家队伍。它不仅焕发了老一代剧作家的创作热情,如:曹禺、老舍、田汉、宋之的等等, 四、十七年话剧创作的成就与不足 ?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新的剧作家, ?如:胡可、白桦、沈西蒙,张海默等等。 ?3. 十七年话剧创作所产生的作品,凭借着话剧这一文学样式本身的魅力,对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文学样式所不能达到的。 第二节老舍的话剧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 ?191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于北京的小学和天津南开中学任教。 ?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讲中文,并进行创作,先后以市民生活为题材创作3部长篇小说,即:

郭沫若的戏剧创作特点

郭沫若的戏剧创作特点 华文戏剧发展一百周年;戏剧大师系列 一九三六年五月,鲁迅在回答埃德加?斯诺关于现代中国文坛最优秀的作家有那些的提问时,把郭沫若同时列入「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最优秀的戏剧家」和「最优秀的诗人」之列,这在当时的新文学作家中是独一无二的。事实上戏剧—主要是历史剧—创作贯穿了郭沫若的一生,亦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重要贡献。 郭沫若的戏剧创作时期 郭沫若的戏剧创作有诗剧、话剧,更以历史剧题材为主,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几乎是与他的诗歌创作孪生于「五四」文学新潮中,迄于六十年代初,这四十余年大致可分为三期:二十年代以《三个叛逆女性》为代表的成型期,四十年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成熟期和建国后产生了《蔡文姬》《武则天》的延续期。 (1)早期诗剧 郭氏共创作了十多部篇幅较短小的诗剧。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二十年代创作的《卓文君》、《王昭君》和《聂萦》。《卓文君》描写汉代孀居才女卓文君不从父命,私奔司马相如的故事。《王昭君》根据历史上汉代女子王昭君被选入宫,后又遣嫁匈奴的身世写成。但作者将王昭君的「命运的悲剧」改写成「性格的悲剧」。王昭君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敢于冒犯帝王淫威,自愿出嫁匈奴。《聂萦》着重表现聂萦、聂政姐弟舍身除暴的侠义精神。这三部诗剧,不仅体现了时代精神,而且也初步显示了郭沫若历史剧豪放、热情、诗情迸发的特点。 (2)抗日战争时期的戏剧创作。 抗日战争时期是郭沫若戏剧创作的高峰。他在一九四一年冬到一九四三年春的一年多时间连续写了六部剧作,其中以《屈原》为标志,思想艺术达到了他戏剧创作的顶峰。一九四二年一月,郭沫若以十天时间完成了他的杰作《屈原》。

《屈原》取材于战国时代诗人屈原的事迹,但剧本未拘泥于实事,而是把屈原与楚怀王为首的统治集团的矛盾集中在一天之内,以南后对屈原的引诱不成,阴谋陷害为主线,以屈原的弟子宋玉变节攀附权贵,而侍女婵娟却代屈原误饮毒酒而死为陪衬,生动地表现出伟大诗人忧国忧民、不畏强暴、磊落坚贞、大义凛然的崇高质量。屈原在暴风雨中的悲愤呼号「雷电颂」,作为「道义美的化身」和「诗的魂」的婵娟之死,控诉了旧中国的黑暗,道出了广大人民的心声,引起当时观众的强烈共鸣,这是中国话剧史上的光辉一页。一九四二年四月,中华剧艺杜在重庆国泰大剧院演出此剧,由陈鲤庭导演,金山饰屈原,白杨饰南后,张瑞芳饰婵娟,顾而己、孙坚白,施超等人演出,引起轰动。其后,《屈原》曾多次演出。并远赴日本,苏联上演,一九七九年第四次在日本公演时,演出五百余场。一九八0年十一月,河原崎长十郎率演出团来华演出,自扮屈原,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 其后,郭沫若继续创作了历史剧《虎符》(一九四二年二月)、《高渐离》(一九四二年六月)《孔雀胆》(一九四二年九月)《南冠草》(一九四三年三月)。多产而创作力充沛的郭沫若身兼浪漫主义诗人与历史学家,在历史剧创作上,他使史与戏、戏与诗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他的历史剧在内容上以古鉴今,在艺术上则发挥激越的诗情和丰富的想象,从而产生出巨大的感染力量。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戏剧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负着繁重政治和文化领导工作的郭沫若开始着手武则天和蔡文姬的艺术形象塑造。 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一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蔡文姬》(导演焦菊隐,朱琳饰蔡文姬,刁光覃饰曹操,蓝天野饰董祀,朱旭饰左贤王)。 一九六0年初,剧本《武则天》创作完成,描写武则天「最成熟的时代」(即六十岁前后的六年),以平息徐敬业策动叛变作为剧情的中心,塑造了一个胸怀大度、才识过人的女政治家形象。《武则天》是郭沫若最后的一部剧作,一九六二年七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北京公演(导演焦菊隐、梅阡,朱琳饰武则天,郑榕饰裴炎,童超饰太子贤,郭莘华饰上官婉儿)。

夏衍的剧作及思想艺术特色

夏衍的剧作及思想艺术特色 夏衍,1900年生,浙江杭州人,他是抗战前期影响较大的剧作家之一。剧本创作开始于1934年,最早的独幕剧有《都会的一角》。1936年4月写的讽喻史剧《赛金花》,是他发表的第一部多幕剧。作者自述此剧的创作意图是“想画一幅以瘐子事变为背景的奴才群像”,“以揭露汉奸丑态,唤起大众注意‘国境以内的国防’”。剧本以妓女赛金花的活动为线索,对清政府上层统治者李鸿章、魏邦贤等之流的反动腐朽和卑鄙无耻进行了鞭打,借历史题材对现实作了讽喻,因而曾遭到国民党禁演。 1936年,夏衍创作的第二部多幕历史剧《秋瑾传》则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比《赛金花》有明显的进步。剧本戏剧冲突比较集中,主人公性格刻划比较明朗突出。作者后来形成的简洁、素淡的风格特色,在这部剧中也初露端倪。1937年4、5月间,夏衍开始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三幕剧《上海屋檐下》。当时正是西安事变之后不久,抗日统一战线处在酝酿之中,国民党政府被迫有条件释放一批长期关押的共产党人和其他政治犯。一些革命者经营救陆续出狱,他们中间有些悲欢离合的故事触动了作者,使他写出了这部一度名为《重逢》的剧作。在这个剧本中,作者认真地用严谨的现实主义去写作,有意识地在人物性格刻划和环境描写等方面下功夫,力图从小人物的生活中反映这个大的时代,让当时的观众听到些将要来的时代的脚步声音。剧本通过一座弄堂房子里五户人家的一天经历,十分真实地表现了抗战爆发前夕上海小市民的痛苦生活。剧作布局新颖而严密,作者把一群各种各样的“小人物”巧妙地拉到一起,使他们的故事齐头并进,却没有一点紊乱的感觉,波澜起伏,紧凑自然,最后达到高潮——匡复出走。能够写成功这样一出个个角色有戏的群戏,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作者对生活的熟悉,他曾经在这种屋檐下生活了十年。应该说《上海屋檐下》标志夏衍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并显露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抗战头三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夏衍先后在广州写成《一年间》,在桂林写成《心防》和《愁城记》。这三部剧作,差不多全取材于沦陷的上海。随后写于1943年的五幕剧《法西斯细菌》则是标志夏衍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更加成熟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剧本以1931年至1942年间国内外某些政治事变为背景,主要通过细菌学家俞实夫由不问政治到“再出发”的曲折的觉醒过程,严正批评了超阶级、超政治的科学至上主义,揭露了法西斯主义与人类一切进步事物为敌的反动本质和国民党统治的黑暗腐败。当时,《新华日报》评论该剧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 1944年底,作者又写成《离离草》和1945年写的《芳草天涯》,惜这两部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不尽人意。而作为一个不断探索和成长的作家,夏衍在创作道路上虽有曲折,有教训,但主流却是健康的,日趋成熟的。从《上海屋檐下》到《法西斯细菌》,夏衍的剧作流露出它独特的现实主义的风格。剧本的选材紧密配合当前的现实斗争,洋溢着争取民族解放的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在揭露眼前黑暗和消极现象的同时,总能够指出些光明、积极的因素,向人们透露未来的曙光。其次,在艺术上它既不同于曹禺剧作那样冲突尖锐剧烈,色彩浓重,也不同于郭沫若的剧作那样诗情洋溢,慷慨激昂,它往往用日常生活中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构成冲突,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朴素,洗炼,以一种素描或淡彩画的笔法来表现严肃的主题,揭示时代的本质,使人感到平易亲切,耐于咀嚼回味,其中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契柯夫和高尔基戏剧影响的痕迹。

5第五章 十七年戏剧创作

第五章十七年的戏剧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十七年戏剧创作的概况、了解老舍在新时期的戏剧 作品和它们的价值、简单了解田汉和郭沫若在新时期的戏剧创作。 教学重点:老舍的戏剧创作。 教学难点:新时期戏剧创作的价值评判和社会动因。 学时数:3 第一节十七年戏剧创作概述 1、1957年到60年代初,话剧界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热潮,其代表作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曹禺等人共同创作的《胆剑篇》、朱祖贻等人共同创作的《甲午海战》等。 一、关于十七年“戏剧”的文学史概念 十七年时期的戏剧文学创作从总体上可以说是被“话剧”这一独特的形式所占领。在文学史上讲述戏剧文学的内容基本上是话剧,而没有其他的剧种。所以,如果从剧种的角度来看,本章的题目应该是十七年话剧创作。 二、十七年戏剧创作的分期问题。 同其他的三种文学样式一样,十七年的戏剧创作也因为受到特定的政治因素的制约而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 (一)第一个高潮 时间:建国到1956年 背景:新中国刚刚成立,政治上的气氛相对宽松,各个行业的生产生活以及传统的革命热情为作家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和创作激情。在这样的环境下,话剧出现了第一个创作上的高潮时期。 体现:1.全国各地话剧团的纷纷成立。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话剧团。 2.1956年举行了第一次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 3.创作数量庞大。这八年中,共发表的话剧剧本1000部左右。 (二)新历史剧时期 时间:56年以后到六十年代初 背景:五十年代后期,由于受到政治运动和左的思潮影响,无视文学创作规律,强调写重大题材。从而使当时的创作一度出现了粉饰生活、歪曲现实、公式化、概念化等问题。(五边三结合的概念:边采访、边构思、边写作、边排演、边修改;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 1957年到60年代初,话剧界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热潮,其代表作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曹禺等人共同创作的《胆剑篇》、朱祖贻等人共同创作的《甲午海战》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作家为了坚持自己传统的创作手法,躲避当时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就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了历史,从而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历史剧。

夏衍戏剧创作的特点

夏衍戏剧创作的特点 夏衍是本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的话剧创作对知识分子题材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30年代,夏衍就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左翼戏剧运动。1937年四五月间创作的《上海屋檐下》,是他抗战前话剧的代表作。剧本通过一座弄堂里五户人家一天的经历,真实地表现了抗战爆发前夕上海小市民的痛苦生活和郁闷的政治气候,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抗议。剧作布局新颖而严密,人物个个有戏,显示出作者深厚的生活底子和熟练的戏剧技巧。 从《上海屋檐下》到《法西斯细菌》,夏衍的剧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不以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慷慨激昂的情调取胜,而以发掘富有意味的日常生活细节和含蓄隽永的抒情见长;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朴素洗练,在平易亲切中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上海屋檐下》:从1937年创作《上海屋檐下》开始,夏衍实现了创作的根本转变:把剧本创作的焦点集中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内心活动”的描绘,“将当时的时代特征反映到剧中人物的身上”。在刻画什么样的人物性格、怎样刻画人物性格这些方面,夏衍根据自己的艺术个性,又有着明确区别于曹禺的独立创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夏衍不像曹禺那样在雷雨般的激烈冲突中去展开人物性格,善于写普通知识分子与小市民平凡的人生,从“几乎无事”的日常生活中去发掘内在的悲剧性与喜剧性。夏衍曾经把自己的一组剧编在一起,题名就叫《小市民》,其中包括《都会的一角》、《中秋》,《重逢》( 即《上海屋檐下》)、《赎罪》、《娼妇》等五篇剧作。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主要以北京市民为题材进行小说创作的,夏衍则把上海小市民的生活搬上了戏剧的舞台。夏衍长期生活在上海洋场社会中,感受到这些小市民生活的痛苦,了解他们的弱点,同时也

十七年时期戏剧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的戏剧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1、“十七年”戏剧的“国家”属性 (1)从戏剧创作的运作流程来看,戏剧被纳入国家监控权限内,予以制度化管理,戏剧成为接受政府指令性计划的?°国家的戏剧?±。即,服务于国家,由政府监管。(2)从戏剧的功能来看,戏剧承担了国家建设的职能,尤其是写国家政策的任务。(3)从戏剧家的创作身份来看,戏剧家既非职业创作,也非专业创作,而是一种职务创作。创作者成为国家机构的成员。 (4)从戏剧家的创作姿态来看,戏剧家放弃个人写作立场,认同国家写作立场;写作在国家的公共空间中进行,写作成为一种国家化创作。 (5)从戏剧的想象和虚构来看,民族国家的形象始终是戏剧建构的中心,戏剧关注的是国家以及国民的?°国?±性,而非单纯的个体。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2、制约“十七年”戏剧创作的关键因素 ●(1)政治运动 在组织戏剧时,基本上围绕国家的各项政治要求和政策条文,使得话剧创作局限于政治话语表达的想象之中。 ●(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举凡戏剧创作的各种要素,如题材的选取、主题的确立、人物的塑造、冲突的设置等,均被《讲话》限制,使得“十七年”戏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是《讲话》的戏剧注解。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后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两结合”),成为包括话剧创作在内的惟一的创作方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毛泽东的《讲话》,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有关的只有一句话:“我们是主张无产阶级的现实主义的”。 《讲话》既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合理衔接,也是内化并使之“本土化”的有效载体。 3、“十七年”戏剧的创作情况 ●“第四种剧本” ●(1)什么是“第四种剧本” ●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鼓励了作家的探索。在戏剧观念上,对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持反对态度的。主张写真实,敢于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表现人民内部矛盾。在题材选取上,主张打破框框,扩展视野,除反映工农兵斗争生活外,也应当写知识分子,写工农兵的家庭生活、感情生活和个人生活。

40年代散文戏剧

40年代戏剧 戏剧概况: 1)1937年7月15日,中国文艺界第一个抗日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剧作者协会(原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 一、抗战初期的抗敌宣传剧 1、戏剧形式趋于小型化、轻型化和通俗化。街头剧、活报剧、朗诵剧、灯剧等。其中“街头剧”最为流行。<战前以城市为中心,以市民、学生、知识分子为主要观众,以细腻的生活描摹、深邃的心理刻画为主要内容的话剧,向实时化、大众化倾斜。>这些小型剧通俗活泼,富有战斗性,使话剧向群众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 二、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37年,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上海成立。戏剧家们在一个峥嵘岁月中支 撑起“艺术与政治”的平衡点,这一切都蕴含在现代剧、历史剧与喜剧创作之 中。戏剧活动转移向大后方的城市剧场,多幕剧产生。重庆雾季演剧活动和上 海孤岛戏剧,成为抗战时期中国两个戏剧活动中心。迎来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 期。 代表作:《保卫芦沟桥》、《台儿庄》《百壮士》 40年代剧作家及作品概述 (一)现实题材的剧作 1、夏衍《上海屋檐下》《一年间》《心防》《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等。 夏衍的剧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规避惊涛骇浪式的宏大场面,代之以平凡的生活画卷,以其沉潜隽永、朴素洗练的风格刻画出知识分子的人生心态,透过日常生活来体现时代精神。 2、田汉剧作表现了抗日和民主两大主题。主要剧本有《秋声赋》《丽人行》。 多场式、多线索、开放化、报告员串联全剧等戏剧手法,是田汉对话剧结构新的创新。 3、于伶(尤兢)的剧作大都以上海的现实生活为题材,《夜上海》《长夜行》等。 5、张骏祥(袁俊):《万世师表》是其代表剧作。 6、陈白尘:戏剧作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讽刺喜剧,著名的《升官图》。 另一类是“正剧”,《岁寒图》。 7、吴祖光:抗战期间创作代表作《风雪夜归人》 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时代标语,嬉笑怒骂,挥洒自如,于荒诞中鉴出真实。 8.宋之的:《武则天》《雾重庆》《群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