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七年电影

十七年电影

十七年电影
十七年电影

“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1966)

一)建国初期的蓬勃发展

1)主要艺术成就

一是,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初步形成了自己新的风格,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解放战争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电影创作人员,充满真情实感,拍出的影片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这一点是后来“四人帮时期”的影片无法比拟的。

二是,当时的影片创作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大胆创造,提倡从纪录片基础上来发展国产国产故事片。影片结构比较自由。如《中华儿女》,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场景的转换很自由。

2)存在的问题

根本的问题是如何看待我国30年以来进步电影的优良传统,由于对中国解放前进步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都认识不足,因此对解放初期私营厂生产的较好影片没能给予充分肯定。如《我这一辈子》《乌鸦与麻雀》等影片。

3)主要导演和作品

一是凌子风、翟强的《中华儿女》。影片最大的特点是行是行,用拍摄纪录片的方法来拍摄故事片。首先是编剧方面,故事一切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出发,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如行云流水一样自然地流淌。其次影片在体现朴素、明快的艺术风格时,也流露出一种稚气,特别是在演员对白方面,舞台腔痕迹很重。

二是王滨、水华的《白毛女》

电影《白毛女》从改编到摄制比较成功,既保留了歌剧的精华,又注意了电影艺术特点。其电影语言的运用精炼而丰富、流畅而含蓄,导演极为注重环境描绘,要求典型真实。

三是石挥和《我这一辈子》

在剧作方面,故事选取了在敌人营中普通善良的一份子的视角。在剧作结构上,抓住了老巡警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展开几个横断面,围绕其命运而贯穿。

表演方面,石挥技艺高超,其表演既有安排和设计,又非常生活自然,不做作、不卖弄。二)1956年前后的发展

1)电影创作概况

1952年,出现了《南征北战》反响不错的影片。此后的五年间,影片的数量不断增加,基本以故事片见长。如1954年的《鸡毛信》、1955年的《天仙配》等。。

2)艺术特点

一是,向生活的各个方面拓展。这一时期我国电影创作继续沿着现实主义道路前进,从题材内容看,反映现实生活生活的方面更加丰富、渗入。这一时期的影片不仅反映了工农兵的生活,而且也反映了知识分子的生活,甚至是资本家。

二是,艺术上大胆突破。电影的镜头重新地将焦点对准了人。中国电影从一度离开描写“人”,写政策,写重大事件又回到了写人,写人性人情,是电影艺术家重新显示了各自的艺术才能和个性。

三是,风格、样式上比较丰富多彩。其突出成就是是对喜剧片样式的大胆探索。如讽刺喜剧片《新局长到来之前》《乘风破浪》等。

3)主要导演及作品

一是,郭维及其《董存瑞》。影片首先从剧作方面看,影片以塑造人物见长,敢于大胆揭示矛盾;其次是在电影化方面,注重电影的运动和节奏,丰富了电影语言。

二是,桑弧及其《祝福》。《祝福》是我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改编自鲁迅的小说。桑弧把原著、改编和主演者的风格和谐地同意在影片当中,并准确地把握剧情发展的起承转合,使影片跌宕起伏,收到了非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三是王平及其《柳堡的故事》。王平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位女导演,其影片特点首先是深入挖掘人物复杂、细腻的感情,如李进的感情真诚,使观众看到了解放军战士心灵深处丰富的个人情感,体会到了战士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其次是影片充满了诗情画意,还有片中的歌曲有着特殊的作用,在影片结尾,出现一段女声独唱,这首歌是男女主角们的爱情象征,表达了他们爱情明朗、健康、快乐的基调。

三)1959年达到50年代的高峰

1)艺术特点

一是,将时代精神融入革命历史题材之中,从选材看,为总结和回顾历史经验,鼓舞士气,这批献礼片大多是选择革命历史题材,反映现实生活。

二是,创作方法与时代相一致,毛主席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如影片《林则徐》给人以鼓舞力量。

三是,影片艺术质量普片提高,新生力量迅速成行,创作人员的艺术素质也是普遍提高。、2)存在的问题

一是,相当一些影片幻想脱离实际,革命浪漫主义成了外加的表面东西。一些影片为了“鼓舞作用”几乎所有的影片都加了一个“光明的结尾”。

二是,现实主义创作深化方面受挫。反映现实生活的、尤其是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影片较少,渗入反映现实矛盾的和社会问题的几乎没有。

三是,从剧作方面看,夏衍的《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主要论述了戏剧式结构的影片,灭有集体其他结构样式的。所以此时期产生的影片可以说是“类型片”。

3)主要导演和作品

一是,郑君里的《林则徐》。影片将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众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做到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导演在处理戏剧性较强的长米按,用极为洗练的首府阿介绍环境、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展开情节,使影片跌宕起伏,达到了比较挖煤的艺术境界。

二是,沈浮的《老兵新传》,这是我国第一部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导演注意避免人物性格平面化,单一化的弊端,不但表现他热情、直爽、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而且不隐讳英雄个人物的缺点。

三是,水华的《林家铺子》,影片节奏以舒缓为主,也有急促,全篇色调以灰暗的调子为主,但也有鲜艳,影片塑造了林老板这样一个复杂性格的人物,散文式的结构、朴实、含蓄、淡雅的影像风格,是其独创性所在。

四是,王炎的《战火中的青春》

五是,王家乙的《五朵金花》

四)一个未能成形的电影创作高潮(1961年—1963年)

1)电影创作的发展

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进口胶片有限,从1961年之后,每年影片的总量不多,但质量很高。如《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等。

2)主要导演和作品

一是,谢铁骊的《早春二月》。其艺术特色主要有:一是摆脱喜剧原则,探求电影的“多场景组合”,探求电影的“多场景组合”,取得较大突破。二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影片侧重揭示人物的心理变化,内心情绪的演变,抒发人物的情感,都是借景抒情。三是精炼地表现环境。四是细节描写成功,导演运用电影艺术技巧表现细节,除人物面部表情之外,还注意通过人物的手和脚来表现人物心理。

二是,崔嵬的《小兵张嘎》,这是该导演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影片充满激情,塑造了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张嘎这样一位小英雄的“嘎”表达着坚毅、顽强、任性且有执拗。其影像风格鲜明、坚实、纯朴。

三是李俊的《农奴》

四是谢晋的《舞台姐妹》

五是郑君里的《枯木逢春》

五)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小结

1)十七年电影创作值得借鉴的方面

一是,现实感与时代感。就作品实际来看,革命历史题材真实性与倾向性比较容易统一,如《林则徐》《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等影片,形象地展示了中国人民近百年来革命斗争史。二是注重人物形象塑造。十七年电影艺术家们遵循现实主义创作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艺术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林则徐、张嘎、李双双等。

三是早就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电影艺术家。如电影剧作家海默、于敏;摄影艺术家钱江,以及导演凌子风、郑君里,桑弧、王家乙、谢晋等。

四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传统,创造出一批不同风格样式的、群众喜闻见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影片。

2)十七年电影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由于“十七年”的时代环境,所有的文艺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要为政治服务,无法避免地重犯了“直、露、多、粗”等毛病,

二是没有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从宏观方面蓝,在表现时代精神,重大题材方面,“十七年”影片创作积累了一些经验,而从微观方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在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的时候,都还很欠缺。

三是,很少借鉴国外电影的艺术成就。

四是对电影本体的研究基本没有展开。其中主要原因是不敢公开研究电影本体,对影片大多只是停留在对政治性的评论集层面上,直至“四人帮”垮台才开始引起重视。

爱情类电影赏析

爱情类电影赏析 今年爱情类电影上映了不少。譬如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青春派》、《我想和你好好的》、《分手合约》、《101次求婚》等等。相比于以往的爱情类电影,最近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要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要么就是给人们追求爱情的期望。 能产生共鸣,追忆青春的电影,近期就有两部典型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那些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两部电影都是票房特别高的,尤其是《那些年》。为什么呢?首先,对于这两部影片,我个人的感受是痛到了心里去。这两部影片都关于校园的爱情,都是在追悼错过的失去的爱情。谁没有校园?谁没有爱情呢?而,我个人认为最红的一部爱情类电影是《初恋这件小事》,原产国,泰国。这部电影,几乎无人不知。它讲述的是关于暗恋到分离到结合的过程。这三部电影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异在剧情,同在感受。 能给人们追求爱情的期望的,也有不少。譬如说:《失恋33天》和《101次求婚》。相比于之前的三部,这两部的现实性太小。可是偏偏这两部也是很受热捧。一方面,这两部电影看的很爽,不受压抑。另一方面,这两部电影都给普通人追求崇高爱情的希望。即使,它们都不是很现实,但是,至少,我们是能接受的。 人们总是忙碌于自己的生活中,而无暇反思自己的爱情。而这些电影就是通过剧情,给人们反思、追忆、感受爱情的。电影是浓缩的艺术表现形式,包含着心理的和文化的意义。美国电影理论家劳逊指出:“电影是一种无比的社会力量,它给予千百万人以文化生活,并给他们解释生活,这种解释影响到他们的信仰、习惯和情绪状态”。而爱情是电影永恒的主题。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总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和探讨爱情,爱情影片就如同一个个现实的案例,一段段丰富的爱情生活,把爱情中人的种种想法、行为和观念都生动鲜活地呈现出来,给观影者带来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深切触动。 虽然大部分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都有角色相互爱恋的情节,但爱情电影指的是那些中心剧情主要围绕着故事主角恋爱关系发展的电影。这类电影常见的主题是,电影中的角色们基于相互间新发现的魅力而作出相应的决定。这类电影通常

中国电影发展简史

中国电影发展简史 早期中国电影(1931年以前)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动影戏部,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和《红粉骷髅》。1922年,张石川与郑正秋、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与此同时,出现了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于1925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于民间故事,拍摄一批古装片,并在上海掀起拍摄古装片的热潮,还以此立足于南洋市场。1925~1927年间,上海先后成立140家中小型电影公司;广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摄影片。1928年明星公司开拍《火烧红莲寺》后又形成一股武侠片热潮。此后的4年间上海各公司拍摄了4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大半是“火烧”、“武侠”、“神怪”之类光怪陆离、粗制滥造影片。1928年,民新、大中华百合等影片公司组合成联华影业公司,先后拍摄了《恋爱与义务》、《恒娘》、《桃花泣血记》等片。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和友联影片公司试制成功蜡盘发音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和《虞美人》。1931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国第一部片上发音影片《雨过天晴》。到1935年,中国完成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左翼电影运动(1931~1937) 193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于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的抗日战争爆发,电影界的有识之士深感时代需要反映现实的影片。1932年5月,明星影片公司聘请黄子布(夏衍)、郑君平(郑伯奇)、钱谦吾(阿英)担任编剧顾问,与郑正秋、洪深等一起组成编剧委员会。1933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成立,由夏衍任组长,成员有钱杏邨、司徒慧敏、王尘无和石凌鹤。电影小组的成立推动了明星、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的电影创作,也影响了天一和其他小公司的电影创作。当年生产了《狂流》、《都会的早晨》、《春蚕》、《姊妹花》、《民族生存》、《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等一批优秀影片,左翼电影运动取得辉煌成就。国民党统治当局在开展对中国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军事“围剿”的同时,加强了对革命文化的“围剿”。针对这种更为尖锐、复杂的形势,左翼电影工作者进行更加隐蔽的斗争,创作出《渔光曲》、《新女性》、《大路》、《神女》、《生之哀歌》、《逃亡》等有影响的片目,与此同时,左翼电影工作者还开辟了新的制片阵地——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桃李劫》、《风云儿女》等优秀影片。这个时期还创作一批优秀电影歌曲,如影片《大路》里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歌》,《桃李劫》里的《毕业歌》和《风云儿女》里的《义勇军进行曲》等,随着影片的放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将全国人民爱国运动推向一个新高潮,上海电影界为适应新的形势,建立起电影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继“国防文学”口号提出后,1936年2月,“国防电影”作为电影创作口号也被提出。1936~1937年7月,上海各电影公司拍摄出一批不同题材样式和内容的国防电影,有《生死同心》、《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迷途的羔羊》、《狼山喋血记》、《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等影片。

十七年时期电影和爱国主义-精品文档

十七年时期电影和爱国主义 电影是媒介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点。建国初期,爱国是与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的。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内涵则是:维护国家独立和统一,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促进历史进步和发展。随着爱国主义内涵的历史性变化,对爱国主义电影的要求也将改变。 如何让爱国主义电影深入人心,是一个值得思索的主题。打破以往把电影划分为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三种电影形态的惯例,力图拍摄出既叫好、又叫座,且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是现在电影人追求的目标。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即将推出一系列的爱国主义电影。在新电影不断涌现之际,有必要再次回顾建国初的十七年(1949―1966)时期电影。不可否认,十七年时期的电影存在“教化”色彩严重、人物塑造脸谱化等缺憾。但是,正确看待十七年时期电影缺憾出现的原因,肯定当时电影人为艺术抗争的努力。认识爱国主义电影在人物塑造与家国关系设置等方面不同的时代特色。这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电影教育不可或缺的一课,只有正确看待过去,才能真正明白爱国主义的与时俱进的内涵。 一、从人物单一化到人性的多元呈现 1993年由中宣部、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文化部统

一发布了《关于运用优秀影视片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在推荐的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篇目的名单中,十七年时期的电影有《林则徐》《小兵张嘎》《南征北战》《鸡毛信》《林家铺子》等二三十部之多。影片多为抗战题材,最大的特征是阶级化身份定位以及单一化人物塑造。 阶级身份上,敌我对立二元划分,并对人物进行单一化演绎。敌人的凶残愚蠢、富人的狡猾胆怯已经被定性。即便表现敌我战争的严酷与艰辛,也是为了显示革命的神圣和英雄的无敌。叙事模式类型化处理本不是坏事,问题是,人物身份的阶级性与性格的单一联系起来,没有多元可能性的参与,只会导致类型化电影中人物的单薄。 例如,《鸡毛信》《小兵张嘎》等电影,人物设置一般为两派:一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或其他地方武装以及贫苦百姓;另一派是以日本侵略者为首的正统日军、日伪军以及与之勾结的土豪劣绅。影片的情节模式一般演绎为:压迫、侵略,然后是抗争、受挫、再抗争,最终胜利。人物立场经纬明晰。简单化的处理,使得好人坏人清晰明确,而且最终永远是好人胜利、坏人失败。 但是,任何事情的简单化必然导致事物背后本质内涵的模糊。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如何看待战争对立国的国民?如何避免战争的再次发生?等等。这一类问题不能因为敌我简单化的处理,就无视对其思考的必要。爱国立场不能仅仅立于对抗层面,而应

经典爱情电影名录

欧美: 美味情缘---------------帅哥美女,肯定少不了美妙的爱情 穿越时空爱上你---------好看,真的好看 真爱至上---------------Hugh Grant和Colin Firth主演的...很多段感情最喜欢其中的一个卡片男西雅图夜未眠-----------梅格瑞恩,汤姆汉克斯谱写美好的爱情~~ 初恋五十次-------------爱情轻喜剧!笑中带着感动!适合情侣~ 诺丁山-----------------休格兰特和大嘴美女茱莉亚罗伯茨合演的。很温馨很感动。 天使之城---------------让人感动的爱情 wall.e-----------------特殊的爱情~~~~ 电子情书---------------缘分上天注定~ 这个杀手不太冷---------一份特殊的爱`~~ ps,i love you----------07年一个新片。很不错。温馨的爱情。感人。推荐! if only----------------哭啊~特别的感人啊~ 缘分天注定-------------喜欢男主,两人还真是有缘~ 触不到的恋人(美版)-----讲的是时空的错落的恋人,比异地恋更高境界,这可是超越时空的爱恋 剪刀手爱德华-----------想要得到真爱真的这么难吗? 人鬼情未了-------------这个不用说了啊~经典啊~~ 爱情三选一-------------温馨的小片子!记得看的时候哭了!叙事结构很有心意!也是那种让人看完心头暖暖的片子!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一开始摸不着头绪,后来明白了~恍然大悟 恋恋笔记本-------------这是我看一次哭一次的电影....表达了人类对于真爱的渴望.. 爱很复杂---------------爱真的很复杂~~ 其实你不懂他的心-------这部电影推荐广大女性同胞看~~~~~ 情人节-----------------浪漫的爱情电影~~~~~ 欲望都市---------------哇哦~一个专栏女记者的情感生活~ BJ单身日记-------------这个有两部,我强烈推荐~很喜欢女主~~ K歌情人----------------又是休格兰特的一个片子。故事好,音乐也好!爱情轻喜剧!happy ending!

高考英语阅读素材:经典爱情电影:最感人的台词赏析

经典爱情电影:最感人的台词赏析 Love means never having to say you're sorrry. 爱就是永远不必说对不起。(《爱情故事》) Mama always said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妈妈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阿甘正传》) There is no crying in baseball. 在棒球运动中没有哭泣!(《红粉联盟》) A boy's best friend is his mother. 一个男孩最好的朋友是他的母亲。(《惊魂记》) Keep your friends close,but your enemies closer. 亲近你的朋友,但更要亲近你的敌人。(《教父》) Listen to them.Children of the night.What music they make. 快点来听!黑夜中孩子的声音是他们缔造的美妙音乐。(《吸血鬼》) Frankly,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 坦白的说,亲爱的,我一点也不在乎。(《乱世佳人》) I'm goig to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 我会给他点好处,他无法拒绝。(《教父》) Here's looking at you,kid. 就看你的了,孩子。(《卡撒布兰卡>) Go ahead, make my day. 来吧,让我也高兴高兴。(《拨云见日》)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推荐)十七年电影

(推荐)十七年电影 导读:本文(推荐)十七年电影,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目录 导言 第一章十七年电影批评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左翼电影批评 第二节“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提出 第二章“工农兵电影”的建构 第一节《武训传》:反人民的叙述 第二节《电影的锣鼓》:什么是工农兵电影 第三节“工农兵电影”的最终确立 第三章电影批评的体制化 第一节电影生产制度的国营化 第二节影评人的体制化 第四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批评的确立 第一节十七年间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流变概述 第二节艺术真实,还是生活真实 第三节题材决定论 第四节英雄典型论

第五节夏衍的电影批评实践:对《几个剧本问题》的文本分析第五章十七年电影批评的现代性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在中国,电影美学的追求不只是理论上自主自发的状态,而且总是根据政治的需要来进行选择取舍。由于中国电影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及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使得中国的电影评论不仅仅局限于电影美学和理论的范畴,而更多地与时代、政治、社会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在每一个时代,它都是一定历史语境下的产物。1949年新的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带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艺术在更大程度上成了一种工具,对时代洪流中的艺术家来说,是抒发胸臆的生命渠道;对新生的共和国来说,是确立新的国家意识形态、保障政治权威的有力手段。因此,1949—1966十七年间的中国电影批评作为新电影文化的舆论支持,在体现艺术自觉意识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与国家强大的政治意志交融在一起。本文通过

对十七年影评形成与演进的分析,力图再现作为社会文化形象记录之一的电影批评所体现的历史风貌。 本文共分导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导言部分是对十七年电影创作与批评的历史定位,重在阐明十七年影评在这一时期电影文化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与时代、社会和政治因素是如何纠葛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本文的写作意义与大致思路:以服务于“工农兵电影”电影形态的十七年批评的具体历史为线索,详尽地分析其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并对支撑“工农兵电影”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政策进行讨论,并提出有关十七年影评和现代性的问题。 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十七年电影批评的历史渊源”是对十七年影评的历史背景的说明,旨在通过对建国前文艺界/电影界、解放区/国统区文艺和电影思想与实践的考察,发掘十七年影评的思想渊源与理论依据。本章又分两节:第一节“左翼电影批评”以三十年代的左翼电影文化为关照对象,重点揭示了左翼影评人的理论背景与批评作风,以及这些历史线索在十七年影评中的反映。第二节“‘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提出”则以与国统区相对应的解放区为地域分界,介绍了作为十七年影评宏观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其直接指导方针的毛泽东文艺思想,在40年代是如何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成为指导文艺实践的党的政策的,并随着时间的演进和地域的拓展而对创作批评者施加影响的。 第二章“‘工农兵电影’的建构”目的是理清十七年影评形成演进的过程,并指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是如何贯彻到电影

100部超感人的爱情电影

100部超感人的爱情电影 小编导语:爱情,是电影的永恒题材。一部好看的爱情电影,可以轻意的把我们带到主角的世界里,陪着主角们一起哭笑。 1、《泰坦尼克号》Titanic 美国 1997 一段让少男少女撕心裂肺的爱情。 2、《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 美国 1934 一种童话般的美妙,属于过去了的年代。 3、《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 美国 1935 情感的纠结,爱与殇。 4、《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n Wind 美国 1939 宏大的场面,诗史般的爱情,经典中的经典。 5、《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 美国 1939 勃朗特的传世悲剧,阴郁凛冽的情感。 6、《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 美国 1940 舞剧,歌声,一个具有非凡魅力的女人,一段让人怆然泪下的爱情。 7、《碧血黄沙》Blood and Sand 美国 1941年 荣誉与侮辱,爱情与诱惑,青春与死亡。这部影片将迷倒整个好莱坞的“坏女人”令人迷惑的性感女子丽塔海华斯的知名度推向了高峰。 8、《北非谍影》(又译《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美

国 1942 永远的卡萨布兰卡,永远的亨弗莱鲍嘉与英格丽褒曼。 9、《鸳梦重温》Random Harvest 美国 1942 丢失了记忆的爱情,有种特别的魅力。 10、《简爱》Jane Eyre 美国 1944 一种经典爱情的气质,充满人文的温厚与关怀。 11、《美人计》Notorious 美国 1946 希区柯克、加里格兰特、英格丽褒曼,铁三角经典组合。 12、《小城之春》Spring in a Small Town 中国 1948 中国式的爱情,含蓄,内敛,沉静。 13、《欲望号街车》Streetcar Named Desire 美国 1951 诗一般的对白,谜一样的女人,一段令人心碎的故事。 14、《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 美国 1953 集合了一切让人难忘的电影元素:罗马街景,宫廷舞会,美丽的公主,英俊的记者,浪漫而忧伤的故事。 15、《情断巴黎》the Last Time I Saw Paris 法国 1954 又一出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此外还有纽约、巴黎的城市魅力和伊丽莎白泰勒的迷人双眸。 16、《广岛之恋》Hiroshima Mon amou 法国、日本 1959 一部充满手法和象征主义的爱情电影。 17、《刘三姐》中国 1960 很多中国人的最爱,用歌声来传递的爱情。

盘点十大国产爱情电影

盘点十大国产爱情电影 忆似水年华的青春,往昔留恋心底的深沉浓浓爱情,有多少电影画面诠释了我们现实之中的爱,有多少电影台词终结了我们对爱的表达,记住这些曾经在某一瞬间划过我们心底,给我们回答爱情的画面,他们中有简单之美,有纠结之情,有深沉之爱,有失恋之痛,也有回味之无穷。 失恋33天 “如果分一次手要用一个月才能不再阵痛,不再时时都想求他回头,想到他名字时不再心慌手颤,那我已经成功的走过了三分之一的路段。” 如果单从经典爱情电影来剖析,可能《失恋33天》根本不可能在浩瀚无垠的影片圈中占得一席之位,但是《失恋33天》打破小成本电影的制作,赢得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并且将“小清新”这种清新的故事带到这个浮华的社会现实中,华丽而惊艳的展示在世人面前,将爱情解析的透明无比,谁敢否认若干年后,她的口碑票房的影响力。 2.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我想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因为有了我,这个世界会有一点点的不一样,而我的世界,不

过就是你的心。” 这是21世纪最彻底的青春曲,这是21世纪最直白每一个经历青春的人最好的见证作品,我们都在追女孩**的青春中纪念我的爱情,那么清晰,那么自然,那么直击我们的心底,那么透明的揭穿我们青春的心思。 3.《山楂树之恋》 “我要你好好活着,为我们两个人活着,帮我活着,我会通过你的眼睛看这个世界,通过你的心感受这个世界。我要你结婚,生孩子,我们两个人就活在孩子身上,孩子又有孩子,我们就永远都不会死。生命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有着史上最干净的电影之称,中国电影界泰斗张艺谋的作品,光有这俩头衔,《山楂树之恋》就奠定了她在爱情片上的地位,而干净纯洁的爱情本身就是这个虚伪世界的稀罕物品。 4.《大话西游》

中国电影史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史发展历程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卢米埃尔(1864~1948)法国电影发明家,导演。1864年10月5日生于贝桑松,1948年6月6日卒于邦多勒。1895年,他与其兄获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专利。1895年12月28日,他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厅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放映了自己拍摄的影片《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这一天被认为是电影的诞生日。从1896年起,他培训了大批放映员在世界各地巡回放映,使电影迅速流传全世界。他的影片是早期电影的经典之作,他的影片运用了特写(《婴儿午餐》)和景深镜头(《火车到站》);他还拍摄了最早的喜剧片(《水浇园丁》)。1897年,卢米埃尔兄弟把原先独立反映的四部影片《火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遇难者》将其连成一部来放映。得到观众欣赏,由此形成最初的剪辑。他是电影的创始人。 既然中国与电影的发明无缘,那中国电影发展就由电影放映开始。1896年,卢米尔兄弟雇用了二十个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电影。就是这样,电影这种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在西方商人扩大市场商业策略推动下,传入了中国。随后,很多欧美商人见中国的放映业有利可图,纷纷来华投资。他们经营放映业,修建及发展连锁式影院,甚至在中国建立电影企业,摄制影片。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

经典爱情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现在爱情片电影很多但是说经典的几乎没有了这不得不让我们回味一起那些经典的爱情电影。下面徐峥影院就来为广大爱情电影影迷推荐经典爱情电影排行榜前十名希望您能在空闲之余看完感受世上最纯美的爱情故事。 经典爱情电影排行榜第一名:《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是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和派拉蒙影业公司共同出资,于1994年拍摄的一部浪漫的爱情灾难电影,由詹姆斯·卡梅隆创作、编辑、制作、导演及监制,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斯莱特主演。影片于1997年11月1日在东京首映。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其处女启航时触礁冰山而沉没的事件为背景,描述了处于不同阶层的两个人——穷画家杰克和贵族女露丝抛弃世俗的偏见坠入爱河,最终杰克把生命的机会让给了露丝的感人故事。该片上映全球票房超过18亿美元,是1997年至2010年间票房最高的电影,并获得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等11项奖。《泰坦尼克号》在2012年4月4日以3D版形式再度上映,纪念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100周年,3D版上映后中国票房是亿元,北美票房5700万美元,全球票房亿美元,总票房已达到亿美元。 经典爱情电影排行榜第二名:《乱世佳人》

《乱世佳人》是根据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改编的一部美国电影。由维克多·弗莱明、乔治·库克、山姆·伍德导演。克拉克·盖博、费雯·丽、托马斯·米切尔、海蒂·麦克丹尼尔斯、奥利维娅·德哈维兰等人主演。影片讲述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郝思嘉与白瑞德的爱情故事。郝思嘉一直爱着艾希礼却得不到他,在战争爆发那一天,她遇到了白瑞德。两个人历经磨难,白瑞德一直对她不离不弃,但直到他最终离开,郝思嘉才发现自己其实爱的是白瑞德。本片于 1940年1月17日(美国)上映,在世界各地文化与商业上都获得极大的成功和轰动,成为了电影史上的不朽名作。1940年的奥斯卡奖中,本片独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等十项,并在1998年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20世纪最伟大100部电影排名第四。 经典爱情电影排行榜第三名:《人鬼情未了》 影片《人鬼情未了》由杰瑞·扎克执导,布鲁斯·乔伊·罗宾担任编剧,帕特里克·斯威兹、黛咪·摩尔、乌比·戈德堡和托尼·戈德温等联袂出演,影片于1990年7月13日在美国上映。电影讲述年轻的银行职员萨姆与未婚妻美莉相爱至深。而在一次看戏归来时,遭到歹徒的抢劫萨姆中枪身亡,美莉悲痛欲绝。从此萨姆变成一个幽灵,他发现朋友卡尔竟然是导致他死亡的幕后策划。为了窃取银行里的巨款,他想要获得萨姆所掌握的密码,又对美莉展开追求。

中国电影史简答题总结

中国电影史 第一章“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 1、投机性的电影生产对中国电影初期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答:中国最早的一些电影企业大部分都是为了商业投机的目的而兴办的,缺乏坚实的经济技术基础,创作上低级趣味,粗制滥造,脱离时代,脱离人民生活。 但也有一批有志之士对中国电影事业和艺术基础的奠定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如商务印书馆成立活动影片部,坚持严肃的制片方针,可以说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认认真真地把电影作为一种事业来办的开端。 还有一些人虽然开始也是以投机为目的涉足电影,但最终致力于电影事业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如“明星”电影公司等一些影片公司,形成了一批比较稳定的电影生产队伍,成为左右中国电影市场的主要力量。这些电影公司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功罪各有不同,但它们的出现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有了这种事业的基础,中国电影才有可能在艺术上逐渐进步。 2、郑正秋在中国电影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答:郑正秋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早期最主要的电影艺术家。他早年以“药风”为笔名从事戏剧评论,主张戏剧应是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对提倡新剧、改良旧剧做了不少工作。郑正秋坚持主张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化的方针,把他丰富的戏剧经验运用到电影创作中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1923年由他编剧、张石川导演拍摄了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艺术形式上,《孤》没有像当时大多数中国电影那样盲目模仿西方电影,而是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剧学习了许多表现方法运用到影片拍摄之中。《孤》是中国电影成为一种有民族特色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的一个开端。它的成功不仅在经济上拯救了“明星”公司和初兴的中国电影事业、促进了对电影的投资,而且在艺术上奠定了郑正秋在当时电影创作界的领导地位,推动了他的艺术主张的传播。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使“影戏”风格在中国电影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电影编导,郑正秋在艺术创作上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郑正秋作为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其主要的功绩并不是把某种电影语言的具体表现手段介绍到中国来了,除了在电影事业的开拓方面的功绩之外,最主要在于他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从戏剧舞台艺术方面吸取丰富的创 作养料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电影艺术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3、如何看待田汉等人早期的电影主张? 答:在知识分子加入到电影行列之中,田汉早期的电影主张提得最明确,也最有代表性。田汉1926年组织了“南国电影社”,筹拍了《到民间去》和《断笛余音》两部带有明显民粹派色彩的影片。田汉把电影看作是

“十七年”时期(1949―1966)译制片海报一瞥

20世纪30年代初期,国民党政府所属的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出版过很短一段时间的电影审查公报,此公报是对当时的国产电影和进口影片进行审查后的详细记载及说明。当时,占据中国银幕的影片90%为美国电影,因此对美国电影的修剪、禁演的说明最为详尽繁复。如对色情场面、对有辱国人形象的场面、对恐怖场面、对抽烟、赌博场面、对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场面等都有修剪说明。以“性主题”为例,1936年《国民党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公报》上曾对一部美国片《爱的协调》(原名《欲焰(symphony of love)》)提出了以下修改意见:“本片剪去爱伐卧床思想……水中之裸影……爱伐卧于草地上”①当时的国民政府对国产片及外国片中的情色场面控制得相当严格,其实不仅是国民政府,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同样在审查美国电影时保持着相当高的警惕性。1929年,《字林西报》刊登了一篇《有声电影在日本――审片官在审查“野餐”时的繁重工作:口音问题》的文章,《野餐》是美国联美公司1929年出品的一部影片,文章写道:“《野餐》是在日本上映的第一部全对白影片,但同时也在这一年的电影目录上成为了第一部被电影检查官做了最大幅度删减的有声片……下令删掉吻戏场面,裸戏场面等这些根据提倡日本道德保护原则的人士的观点看来是挑动情欲的成分……” [1] “我们从来不理会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中国人有权利决定让什么电影在中国上映,第二,在看了很多中国生产的影片后,我们不认为在拍摄床上镜头和充满性内容的镜头等方面,好莱坞可以与中国制品厂竞争。因为中国影片在这方面其实已经做的很地道了。但有一个领域,电影审查部门应该为所有当地人民(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利益着想而实施权利。我想说的是出现在上海的中文报和外文报上关于好莱坞电影的广告问题。好长一段时间,我们都看到一部叫‘ingagi’的电影广告。这部影片正在上海的captical 戏院上映,它的故事情节我们不得而知,而且现在也没有兴趣到电影院去观看,诞生报纸上广告语的标题写着:‘殖民地大发现,此地每年都将一名妇女送于一只猩猩。’在标题下面,是一副插图:一只身材巨大的猩猩怀抱一名黑肤色的非洲少女。匆匆看过插图,会发现这位非洲少女仅在脖子和手腕上系着丝带或彩带这类的东西。通过标题和图画,你会觉得这只大猩猩正在和这位非洲少女亲热。在我们办公室的一位中国助理在看过同样插图的中文报纸后说,这则电影广告实在太糟糕了,只适合男人去看。我们不知道‘ingagi’是好还是坏,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则广告给人造成的印象实在太坏,这对电影作品来说是不公平的,在当地的中文报纸和外文报纸上出现的这种关于美国电影的劣质广告太多了,这里仅只是一例而已……我们并不是说要如何美化电影广告,但如果一个人仅凭广告来判断电影本身,那么留给他的印象一定是及其糟糕的。造成这种广告的原因就是竞争,每个电影制片商都想战胜所有对手,方法就是刊登这种包含夸张成分的广告,更糟糕的是用特意设计的插图来满足观众的一些最低级的本能要求。上海国际租界(英美租界)最近成立了一个新的电影审查委员会,由当地的美国人、英国人和中国人组成。我们希望中国委员会首要关注的不是电影审查,而是当地新闻媒体上所刊登的电影广告的审查。因为这个行业激烈的竞争状况,电影的低俗广告对大众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影响,迟早会对整个电影业的发展造成危害。”[2] 以充满“性暗示”的电影海报为同样充满性挑逗的美国影片做宣传推广似乎是“门当户对”的事情,只是电影可以审查删减,海报则不在政府的审查范围之内。因此,当我们看到以下这则撩人心绪的电影海报――甚至连片名也做足挑逗功夫――便无需惊讶了:片名《露滴牡丹》①与荡漾春无限的画面真是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1949年,中国历史展开了一页新的篇章,充满毒素的美国电影连带同样遭人唾弃的电影副产品――如低俗色情的电影海报――在政府的宣传攻势与民间的响应行动中顷刻间被涤荡得干干净净。 据统计资料显示,1949年,在上海银幕上映出的国营厂摄制的影片3部(占1.5%);民

最经典的爱情电影对白

最经典的爱情电影对白(2008-10-08 22:34:31) 经典爱情电影对白 在这情感如同荒漠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他”与“她”的故事,“我”是什么呢?愿上帝为迷途的羔羊指点通往绿洲的道路。上帝又是什么呢?这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自私自利的我们总是是己而非人,一边高呼相信爱,爱在哪;另一边践踏爱,吝于付出爱,空虚而孤独。为了生存,甚至不知为何,挣扎着了结生命。培根曾说:“LoveorDie.”可以理解为“相爱或者(否则)死亡”。在他看来生命没有爱就完全消失了存在的意义。我们愿意相信爱,愿意付出爱,也学着用宽容之心包容一切。 1《简爱》 你为什么要和我讲这些,她跟你与我无关。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也有的。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上帝没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的站在上帝面前。 2《我的野蛮女友》 第一、不要叫她温柔第二、不要让她喝三杯以上,否则她会逢人就打第三、在咖啡馆一定要喝咖啡、不要喝可乐或橙汁第四、如果她打你,一定要装得很痛,如果真的很痛,那要装得没事第五、在你们认识的第一百天,一定要去她班上送一支玫瑰,她会非常喜欢第六、你一定要学会击剑,打壁球第七、要随时做好蹲监狱的思想准备第八、如果她说她会杀了你,那不要当真,这样你会好受些第九、如果她的鞋穿着不舒服,一定要和她换鞋穿第十、她喜欢写东西,要好好地鼓励她 3 《大话西游》 你应该这么做,我也应该死。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犹豫了!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4 《河东狮吼》 从现在开始,你只许疼我一个人,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对我讲得每一句话都要真心,不许欺负我,骂我,要相信我,别人欺负我,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我开心了,你就要陪着我开心,我不开心了,你就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也要见到我,在你的心里面只有我,就是这样了. 5《天下无双》 很多时候,爱一个人爱得太深,人会醉,而恨得太久,心也容易碎。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等待,我不知道她等了我多久,我一直以为我不会再有机会见到她,突然间,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不知道怎么讲第一句话,告诉她,我真的很爱她。原来尘世间有很多烦恼是很容易解决的,有些事只要你肯反过来看,你会有另外一番光景,我终于明白,静花水月是什么意思,其实情之所至,应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是男谁是女,又有什么关系,两个人在一起开心不就行了。 《半生缘》 我要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永远等着你。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无 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会有这样一个人。7《情癫大圣》 你有没有想过,爱一个人不一定要有结果,不追求结果就不会有尽头的一天…这种不追求结果的爱才是无限的。 8《泰坦尼克》 露丝:我爱你,杰克。杰克:……别这样……没到告别的时候,……没到,……你明白吗?露丝:我很冷……杰克:……听着,露丝……你会得救……会活下去……呃,……会生……好多的

_十七年_中国电影中的基本美学形态与国家意志_金丹元

2008年9月第15卷第5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Shanghai U niversit y (So cial Sciences)Sep.2008V ol.15 N o.5 [影视理论研究#主持人语] 近年来,/重写电影史0的讨论已成学界热门话题。本期发表的四篇文章,大约以每10年左右为一段,对新 中国电影各主要发展阶段的美学形态,进行了认真分析。在某种程度上,它们相互衔接,构成了一部新中国电影 美学发展简史。美学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作为艺术哲学,美学具有其特有的思想性、情感倾向性和意识形态 存在。对电影美学形态演进的研究,有助于对社会形态特别是社会意识形态折射及其形象演示的深入探求。因 此,对电影美学形态演进的关注,理应成为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一种可行思路。本期这组文章的发表只是一个开 端,我们愿以此为契机,希望引发更多电影研究者对重识中国电影美学形态的研究兴趣,共同促进中国电影研究 的蓬勃发展。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金丹元) 收稿日期:2008-06-20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J50105);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7BWY 006) 作者简介:金丹元(1949- ),男,上海人。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七年0中国电影中的基本美学形态 与国家意志 金 丹 元, 徐 文 明 (上海大学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上海200072) 摘要:在/十七年0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电影创作虽然几经起落,但始终呈现出明显的教化意味与为主流 意识形态服务的导向,其电影美学形态演化在体现现实复杂性的同时,也呈现出高度的国家意志特征。 关键词:/十七年0中国电影;美学形态;国家意志 中图分类号:J9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08)05-0081-07 一、/十七年0中国电影的基本美学形态 新中国/十七年0(1949-1966)(即/文革0以前的)电影美学形态,基本上可概括为从推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0,到大力提倡/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0相结合,再到/阶级斗争0论的普世化这么一个演进过程。长期以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0与/两结合0既是作为能体现中国式社会主义特点的创作方法出现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构成了中国文艺、中国电影的基本美学形态。前者受前苏联文艺理论美学理论的影响极大,同时也强调了必须贯彻毛泽东的文艺路线,主要目的是为了/以社会主义精神教育人民0,它涉及到如何表现/工农兵0、/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0等敏感的政治问题,也与/人民性0、/典型论0等美学范畴紧密相关。当时将/党性0与/人民性0并提,又将它们与典型直接相连。周扬在1953年3月1日召开的/全国第一届电影剧作会议0上的报告中就已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就是创造先进人物。0他一方面认为/只有创造很好地典型,才能很好地表现党性0,另一方面也强调要/克服创作上的公式主义的倾向0, [1]197提出了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描写生活。后者则是由毛泽东提出,又被各)81)

20部关于爱情的经典电影

. 20部关于爱情的经典电影 1. 缘分的天空(又名“西雅图不眠夜”) 1993主演:汤姆汉克斯和美琪莱恩“这部电影使我们更加相信爱情的魔力,可能我们确实都有各自不同的命运,而相爱的人生命的轨迹是会交汇在一起的。” 2. 泰坦尼克号 1997主演:莱昂那多迪卡葡里奥和凯特温斯莉“每个人都梦想有那种完美的爱,体会那一闪即逝的火花。而电影中那对上了年纪的夫妇一起躺在床上,彼此握着对方的手,平静地等待死亡的情景,简直让我感动得要死。” 3. 乱世佳人1939主演: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每个女人都想成为郝思嘉,周围总是有一大群男人环绕着,而克拉克盖博则是每个女人的梦中情人。” 4. 卡萨布兰卡 1942主演:亨佛莱鲍嘉和英格丽褒蔓“整部电影的悲剧色彩,极度的戏剧性,英格丽褒蔓哀伤的眼睛和无可挑剔的脸庞,简直让人心碎。” 5. 风月俏佳人 1990主演:理察德基尔和朱丽亚罗拨姿“每个人都是一颗未经雕琢的濮玉,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找到合适的人来雕琢我们,使我们变成真正的闪闪发光的钻石。这部电影给了我们找到心目中理想对象的希望。” 6. 当哈里遇上了莎莉 1989主演:比尔克里斯多尔和美琪莱恩“这部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在新年之夜,当众人都沉浸在庆祝新年的气氛中,比尔克里斯多尔向美琪莱恩的住所跑去。他讲的话更是精彩:‘当你终于知道自己已经爱上某人时,你就一分钟也不想再过没有她的日子了。’” 7. 人鬼情未了 1990主演:帕特里克斯维兹和黛咪摩尔“真正的爱永远都不会消逝。” 8. 此情可待成追忆 1957主演:加里格兰特和黛伯拉科尔“每

次看到加里格兰特知道了黛伯拉科尔为什么没到帝国大厦楼顶和他见面的原因时,我就止不住自己的泪水,实在是太感人了!” 9. 罗密欧与朱丽叶 1968 1996主演:莱昂那多怀汀和奥丽维亚胡赛 1968 年版本莱昂那多迪卡葡里奥和克莱尔丹尼丝 1996 年版本“这部电影简直很难用言语来形容。即使你一开始就知道结尾了也没有关系。”10. 天使之城 1998主演:尼古拉斯凯奇和美琪莱恩“有人会为爱情而放弃永生的机会,太令人感动了。” 11. 网上情缘 1998主演:汤姆汉克斯和美琪莱恩“这就是今天许多人的相识方式,我们自己也可能在网上碰到一个人,而在生活中我们从没见过。美琪莱恩和汤姆汉克斯简直是绝配。”12.爱情故事 1970主演:瑞安奥尼尔和爱丽马克格劳“电影向我们展示了无条件的爱的真正含义–照顾你所爱的人。”13. 缘定今生 1980主演:克里斯多佛里夫和珍西摩尔“这部电影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使我们更加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缘分的。”14. 廊桥遗梦1995主演:科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梅丽尔斯特里普“每个结了婚的女人都有这样的幻想,只是大部分人没有这样的机会。只有成熟的女人才会欣赏这部电影,十七、八岁的女孩们还没有足够的生活经历来真正理解影片。”15. 辣身舞 1987主演:帕特里克斯维兹和珍尼佛格蕾“坏男孩和好女孩之间的故事总是引人入胜的。”16. 当你沉睡时 1995主演:比尔普曼和桑德拉布洛克“当你迷恋上某人时,你就无法意识到你的真爱是谁。这部电影真实可信,还有一个令人充满希望的大团圆结局!”17. 希望永在 1998主演:小哈里考尼科和桑德拉布洛克“说明尽管你

经典爱情电影语录50条

经典爱情电影语录50条 导读:导语:就算坠入最黑暗的地方,我的爱,也不会让我成为永远的孤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经典爱情电影语录50条,欢迎阅读参考。 经典爱情电影语录1、也许放弃,才能靠近你,不再见你,你才会把我记起。 2、恋爱不等于爱情,爱情决不是游戏。 3、幸福就像你身后的影子,你追不到,但是只要你往前走,它就会一直跟着你。 4、幸福就是,坚持了应该坚持的,放弃了应该放弃的。 5、关于你,我真是从来不需要想起,因为永远都不会忘记。 6、最痛的距离,是你不在我身边,却在我心里。 7、幸福就是为别人着想,为别人做事,不考虑个人得失,幸福就是平安快乐。 8、相逢,不是恨晚,便是恨早。 9、我发现你一直住在我心里某个角落,拿着永不过期的凭证,成了永久的居民。 10、彼此相爱就是幸福。如此简单,如此难。 11、我们都是近视眼,模糊了离我们最近的幸福。 12、幸福,就是和喜欢的人,在喜欢的地方,做喜欢的事情,无论是相爱还是争吵。

13、当一切都已过去,我可以回头望望它,却不可以,把它捡起来。 14、爱情就是一个将陌生人变成情侣,又将情侣变成陌生人的游戏。 15、原来,最初和最后的,始终是一直陪伴着的那几个。 16、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17、白天,我与逃避为伍,晚上,我与忧伤同醉。 18、失去了缘分的人,即使在同一个城市里也不太容易碰到。 19、幻想终究是没有羽翼的天使,飞不出现实的距离。 20、当你真正想去忘记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已经刻在心里。 21、我坚信,一个人想念另一个人的时候,应该是安静的念想。爱,这一力量,往往可以瞬间抵达白发苍苍的彼岸。 22、即使是到了秋天,花儿一样不会结果,生命还是会散落在风中。 23、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侯好好的珍惜那短暂的时光。 24、有的时候,因为依赖,所以期望,因为期望,所以失望。 25、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26、幸福就是,受到伤害以后,不会一蹶不振,尽管很难,但还努力的对生活保持乐观。速度,不是问题;节奏,必须统一。 27、有些话,说与不说,都是伤害。有些人,留与不留,都会离

中外电影史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2)

中外电影史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 上篇 一、绪论 中国电影史与世界电影史有某些共同的发展规律,但更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其一,中国电影史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斗争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它比外国电影史显得更加突出。 其二,中国电影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习惯的影响,它与传统的戏剧、文学、绘画等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国电影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外来技术手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其三,作为综合艺术的中国电影,各个艺术部门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与中国工业技术落后和电影家的电影观念不同有关。 开创期的中国电影(1896——1931) 一、早期电影发展 1、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 2、1905年,任景丰请谭鑫培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无声影片,我国最早的戏曲片《定军山》 3、张石川“处处为兴是尚” 《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掷果缘》是中国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故事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他的一部分片子是宣传改良的社会片,如《孤儿救祖记》、《玉梨魂》等,有一定暴露意义;而相当一部分则是以迎合小市民口味,投机牟利为目的的言情、滑稽故事片,如《滑稽大王游华记》等;他还编导了《火烧红莲寺》连集片,点燃了20年代后期武侠神怪片之火。 郑正秋主张戏剧是改革社会,教化观众的工具 是中国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之一。1913年应张石川之邀编导了《难夫难妻》,因主张教化社会,编写了《孤儿救祖记》,获得

成功。 九一八事变后,认识到“电影是负着时代前驱的责任”,希望电影界叫出“反帝、反封、反资”的口号来。这时期他编导了具有进步意义的《自由之花》、《春水秋波》、《姊妹花》等片,其中1933年摄制的〈姊妹花〉成绩最佳,标志了他思想、艺术发展的高峰,成为他后期代表作。 二、左翼电影运动 (一)1930年3月,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首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宣告成立,此后,又提出了领导电影工作的纲领〈最近行动纲领——在现阶段对于白区戏剧运动的领导纲领〉有关电影的条款。 《最近行动纲领》规划了左翼运动的方向,是党领导的左翼文艺工作者准备向电影节进军的号角。 (二)左翼电影运动的艺术成就 1、拓展了电影的社会性主题。 2、深化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从一系列优秀影片的创作看,可归纳几个特点: 题材现实 人物鲜明 讲究细节的运用和描写的真实 善于运用强烈对比的手法 重视电影的娱乐性与趣味性 3、探索了民族化的表现形式 4、加深了对电影本性的认识,增强了电影观念,突破了戏剧束缚。认识到电影和戏剧的区别: 1)运用蒙太奇思维方法。 2)“闪回”、“叠印”等手法的运用,表现“幻觉”、“梦境”、“回忆”等。 3)重视影像造型。 4)探索与发展了电影语言,特别是长镜头的运用,达到了相当高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