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环境毒理学 环境中重金属的毒性

大学环境毒理学 环境中重金属的毒性

大学环境毒理学 环境中重金属的毒性
大学环境毒理学 环境中重金属的毒性

大学环境毒理学环境中重金属的毒性

4.1 重金属概述

4.2 汞(Hg)

4.3 铅(Pb)

4.4 镉(Cd)

4.5 铬(Cr)

4.6 砷(As)

重金属的界定

指比重在5.0以上的45种金属元素,包括金、银、铜、铅、锌、镍、钴、镉、铬和汞等。

由于砷和硒的毒性和某些性质与重金属相似,所以将砷、硒等类金属也列入重金属的讨论范

围内。目前人们关注的有毒重金属有(17种):汞、镉、铅、铬、锌、铜、锰、钴、镍、锡、钡、锑、铍、锂、铝、砷、硒。

环境毒理学的重点研究对象

主要是:汞Hg、镉Cd、铅Pb、铬Cr、砷As、硒Se;其次还有锌Zn、锰Mn 等。

环境中的重金属为什么会损害人类健康?生物和环境是统一的,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和环境的物质组成也是统一的;各生物元素在体内

的绝对含量及相对比值是生物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只容许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只有如此才能

维持人体的健康;环境元素与生物元素不断交流以保持动态平衡关系,生物体为这种内外元

素的交流提供了通畅的途径;

对于那些非必需的、甚至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如汞、镉、铅等,由于它们在环境中含量很低,

在生命起源和生物演化早期阶段未被选择利用,生物体对它们的适应能力很差;

当环境污染使局部地区的重金属元素浓度过高时,当地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元素交换即会出

现不平衡现象,即人体从环境中摄入的某些金属元素的量超过人体所适应的变动范围,体内

不同元素之间的固有比例破坏了,这时就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引起疾病,发生金属中毒,

甚至死亡。

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对环境造成严重的重金属元素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的生产活动。

工业:

采矿、冶炼、使用重金属的工业生产过程(主要是含重金属的废水和残渣以及生活中的干电

池)。

农业:

施用农药(包括Pb、Hg、Cd、As等)。化石燃料:

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排放出Pb、V、Ni等金属)等。

迁移:

重金属主要是通过水在环境中迁移转运,同时也可以通过复杂的食物链(网)进行转移(逐

级浓集放大)。

重金属在水体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主要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中逐步蓄积,或者被

水中悬浮粒子吸附而沉入水底淤泥中,从水体自净方面看,这似乎是好的一面,但实际上大

量聚集于排水口附近底泥中的重金属,可能成为长期的二次污染源。

转化:

甲基化:无机汞可转化为毒性较高的甲基汞,而三价砷可在生物体内转化为毒性较低的单甲

基胂酸和二甲基胂酸。可以甲基化的金属包括汞、铅、砷、硒、碲、钛、锡等。

金属离子易与腐植酸形成螯合物,可大大增强金属在水中的溶解度。吸收:消化道吸收:整个消化道都可以吸收溶解性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小肠中段是重金属的主

要吸收部位。影响消化道吸收金属盐类的因素主要有:

元素的化学形式:脂溶性强的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和水溶性强的元素的无机盐形式均容

易被吸收。凡能结合形成沉淀的盐如磷酸盐、硫酸盐、草酸盐等,则很难吸收。

元素的种类:消化道对不同金属盐类的吸收率相差甚大。正常人对Cu的吸收率约32%;对Mn的吸收率为3%~4%;对有机Sn(如TBT,三丁基锡)的吸收率在2%~10%以下,对无机Sn的吸收更弱。

胃肠道内的pH:金属元素在胃液的酸性环境(pH1.5~2)中可从食物成分中解离出来,呈

离子状态,如铁、锌、铜、锰、铬等均可形成可溶性氯化物,再在胃内与配体(如氨基酸等)

形成复合物后进入小肠被吸收。绝大部分金属离子在胃液内未形成复合物,进入小肠后在碱

性环境中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则不易被吸收。

年龄:乳儿期肠粘膜未成熟,其胞饮作用大于成人,因而对一些金属如Pb、Cd、Fe、Co等的吸收率较高。

金属间的竞争抑制作用:当两种或更多种金属元素可与消化道粘膜细胞上的同一受体部位

结合时,且这些元素同时存在时,可发生竞争性结合,某种元素过多可干扰另一种元素的吸

收。

呼吸道吸收:大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和气体中的金属元素可从鼻咽腔至肺泡的整个呼吸道进

入机体。长期沉着于肺内的不溶解性化合物,可造成局部损伤,如铁肺

(Fe2O3)、钡肺(BaSO4)、铝肺(Al2O3)、铍肺(BeO)、矽肺(SiO2)等。

皮肤吸收:一些脂溶性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如四乙基铅、有机汞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等

可通过皮肤进入体内。经皮肤吸收主要是通过表皮吸收,也可以通过毛囊、皮脂腺及汗腺吸

收。

※ 能经皮肤吸收并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元素有Ag、Au、B、Be、Co、Cr、Cu、Fe、Hg、Ni、Pb、Ti、Zn及它们的化合物。

转运

血液是金属元素在体内转运的主要介质。进入血液的金属元素,可以游离状态存在,也

可与血中氨基酸、白蛋白等结合,或吸附在红细胞膜上并可进入红细胞内,或与特异转运蛋

白(铁转运蛋白、铜蓝蛋白、金属巯蛋白)结合而运输。

分布

金属元素被机体吸收后在体内各脏器的分布随不同元素而异,同一种元素在不同

组织器官的分布也不相同。不同器官对不同金属的选择性明显不同。在开始阶段,元素的分

布主要取决于器官的血流量,随时间的延长,元素发生再分布,主要受其与器官亲合力大小

的影响,从而选择性地分布在一定器官内。

排泄

经肾由尿排泄:吸收入血液的各种金属元素(小分子形式)大多数从尿中排出。

经消化道排泄:

胆汁排泄—金属在胆汁中几乎均与蛋白结合或形成低分子量络合物;

胰液排出—Zn

消化道上皮细胞的脱落—使积存胞内的金属元素排出体外。

经呼吸道排出:

金属在体内代谢转化为挥发性化合物时,可从呼吸道随呼气排出,如硒、砷、碲等类金属可以在体内转化成挥发性的二甲基硒、三甲基胂、二甲基碲而从呼吸道排出。

蓄积

金属的蓄积作用可使金属形成惰性复合物贮存于组织或组织内(如人体内固有金属的

贮存库如骨骼和金属蓄积机制如各种金属巯蛋白可与金属结合),不表现毒性作用,可预防

急性中毒的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在一定的生理条件下,贮存的金属可释放入血引

起毒效应。

体内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

发生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形成不溶性盐或相对稳定的络合物(复合物)或水溶性化合

物;

竞争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从而影响彼此的吸收和转运;

代谢系统中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以一种金属代替另一种金属,使酶活性降低甚至丧失,

从而影响细胞生理功能;

诱导合成金属巯蛋白或置换金属蛋白中的金属成分。

慢性中毒

重金属污染环境后,由于受到稀释作用,浓度较低,因此主要引起慢性危害,如汞污

染引起的水俣病,镉污染引起的疼痛病等。

致癌作用

金属致癌潜力受其晶体结构、粒子大小、表面负电荷的影响,也与其氧化状态(如Cr3+

不致癌,而Cr6+则致癌)、跨膜能力和对DNA的作用有关。铬酸盐烟雾可引起肺癌;长期饮用高砷水可引起皮肤癌、肺癌和肝癌。

致畸作用

砷、镉、汞、铅、镍等对动物有致畸作用。

变态反应(过敏):

铬可引起眼结膜炎、支气管哮喘、接触性皮炎等。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物对免疫机能的影响一般发生在其它毒性之前,是一个重要的早期毒性作用

指标。如铅与镉可使抗体形成减少;汞能使机体形成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并通过免疫复合

物的形成引起肾损害。

汞的理化性质:

液体金属,汞在常温下即能蒸发而污染空气,汞几乎不溶于水,汞可以溶解Na、K、

Au、Ag、Zn、Cd、Sn、Pb等许多金属形成汞齐,汞齐加温时又产生汞蒸气。在室温下汞

能与硫和氯结合生成硫化汞和氯化汞。

汞在自然界以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的形式存在。有机汞的毒性较金属汞和无机汞大。

有机汞化合物均为脂溶性(如甲基汞、二甲基汞、苯基汞、甲氧基乙基汞等)。

汞污染的来源:

以汞为原料的工业生产过程:氯碱工业(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

和H2时使用的催化剂)、电子工业、塑料工业、仪表工业、含汞农药工业;含汞农药的使

用;煤及石油燃烧释放。

汞的代谢?

吸收:

金属汞主要以蒸气形式通过呼吸道吸收;消化道对有机汞的吸收率很高,无论水溶性的

还是与蛋白质结合的甲基汞在小肠内的吸收率约为90%;汞可通过完整的皮肤而被呼吸。

分布:

金属汞在体内分布的递减顺序为:肾>肝>血液>脑>末梢神经;

甲基汞的分布:肝>脑>肾>血液。

排泄:

经肾由尿排泄;

经肝由胆汁排入肠再随粪排出体外;

可随肠粘膜脱落和从汗腺、唾液腺、乳腺、毛发和指甲排出。

汞的毒作用表现:

汞蒸汽呼吸道水溶性增强难于返回血液

在脑中积累 Hg2

+

慢性神经中毒症状表现为:

体力减退、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无机汞化合物:

无机汞化合物包括汞的硫化物、氯化物、氧化物及其它汞盐,只有离子态的汞才能被吸

收(通过胃肠道和呼吸道)。由于无机汞不易被吸收,一般不易造成肝、肾的损害。在短期

内摄入大量无机汞盐或误食含汞物质,可引起急性汞中毒。有机汞化合物:苯基汞和烷氧基汞:在体内易降解为汞离子

烷基汞:甲基汞、乙基汞、丙基汞等

高神经毒物,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脑细胞富含类脂质,与甲基汞亲和力很强。甲基汞

可以原形蓄积在脑内。中毒症状出现顺序一般为:感觉障碍?运动失调?语言障碍?视野缩

小?听力障碍。

※ 水俣病:生产氯乙烯?使用氯化汞做催化剂?含汞废水?海水?浮游生物?鱼?猫和人

的大脑中?导致狂猫症和水俣病。

甲基汞还可随血流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具有致畸作用。汞的毒作用机理:与含巯基(-SH)的蛋白质(包括酶)和多肽结合,改变或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尤

其对一些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和多肽结构的破坏,导致细胞代谢紊乱甚至死亡。

汞可与细胞膜中一些组成成分的巯基结合,使膜的完整性受到损伤,改变细胞膜的功能,

如可增强K+的通透性和影响糖进入细胞等,从而使细胞功能失常。甲基汞属脂溶性化合物,易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胎儿畸形。

甲基汞对神经系统损害作用的机制之一是影响乙酰胆碱的合成,抑制神经兴奋传导。

铅的理化性质:

硫化铅(PbS)难溶于水,毒性小;

三氧化二铅(Pb2O3)、氧化铅(PbO)等较易溶于水,毒性较大;

铅蒸气形成的烟,颗粒较小,化学性质活泼,且易经呼吸道吸入,毒性较铅尘大。

铅污染的来源:

全世界每年消耗铅量约为400万吨,仅有l/4回收利用,其余大部分以不同形式污染环境。

污染来源主要有: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冶炼、制造以及使用铅制品的工矿企业,如蓄电池、

铸造合金、电缆包铅、油漆、颜料、农药、陶瓷、塑料、辐射防护材料等。汽车使用的含铅

汽油中常加入四乙基铅作为防爆剂。在汽油燃烧中四乙基铅绝大部分分解成无机铅盐及铅的

氧化物,随汽车尾气排出,成为最严重的铅污染源。

吸收:

Pb 消化道门静脉肝脏血液循环环境中的铅主要从消化道,其次从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胆汁肠道

分布:

大部分(约90%)与红细胞结合为非扩散性铅,少量成为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结合性铅或可

扩散铅(主要为磷酸氢铅和甘油磷酸铅)。

进入血液中的铅,初期分布于肝、肾、脾、肺、脑中,以肝、肾中含量最高。数周后转移

到骨骼、毛发、牙齿等,以磷酸铅的形式沉积下来。体内的铅,90%以上存在于骨骼内,血液中的铅仅占体内总铅量的2%。一般认为软组织铅能直接引起毒害作用,硬组织的铅具有

潜在毒作用。

排泄与蓄积:

吸收入体内的铅主要经肾脏由尿排出;

食入的铅由于消化道吸收很少,大部分从粪便排出;

人体内铅的生物半减期,血铅:18天;软组织:20天;骨铅:21年。急性毒性:

铅对人的最小经口急性中毒剂量约为5 mg/kg,成人一次口服醋酸铅[Pb

(CH3COO)2?3H2O]

2~3g可致中毒,致死量约为50 g;

急性中毒时,贫血是主要症状之一;患者口内常有金属味、流涎、恶心、呕吐、便秘或腹

泻,并有阵发性腹绞痛。

慢性毒性:

血液系统——出现贫血,面色苍白(所谓“铅容”),血铅含量增高,一般估计血铅上限值为

0.4~0.5 mg/L,平均值约为100~200 μg/L。

神经系统——早期常见神经衰弱综合症;铅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引起脑病。

消化系统——患者口内有金属味、食欲减退、便秘、腹隐痛。典型症状是腹绞痛。

生殖毒性与致畸作用:

铅中毒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单体型畸变率增加。调查发现铅作业女工中发生死胎、流产、

畸形及早产者较多。

致癌作用:

铅对BaP诱发肺癌可能有协同作用,四乙基铅可使小鼠发生肝癌铅的毒作用机理:

铅可与体内一系列蛋白质、酶和氨基酸内的官能团,主要是与巯基相结合,从多方面干扰机

体的生化和生理功能。受铅干扰最严重的代谢环节是抑制呼吸色素(如血红素和细胞色素)

的生成,通过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和磷酸化而影响能量的产生,以及通过抑制三磷酸腺苷酶而

影响细胞膜的运输功能。铅的毒性作用以对骨髓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最为严重。

镉的理化性质:

镉主要以正二价形式存在。金属镉、氧化镉和氢氧化镉难溶于水,硝酸镉、卤化镉(除氟化

镉外)及硫酸镉均溶于水。

镉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易溶解,而在碱性溶液中可形成沉淀。

镉污染的来源:

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和冶炼排出的废气、废水和废渣(镉常与锌、铅、铜、锰等矿共存);煤和石油燃烧排出的烟气;

餐饮具和食品包装:在上釉的陶器中储存食品,尤其是酸性液体食品,可引起明显的镉污

染。

吸收:

人体消化道对镉的吸收率为l%~2%,呼吸道吸收约30%。人体对空气源的镉污染比饮食

源镉污染更为敏感。

烟草能蓄积大量的镉,吸烟时约10%的镉被吸收,可使肾镉含量明显增加。分布:

约1/3贮存在肾脏(尤以肾皮质的含量最高),1/6在肝脏,其余分布在肺、胰、甲状腺、睾

丸和唾液腺等处。

正常人血镉浓度很低,主要与含巯基的血浆蛋白结合,形成金属巯蛋白。排泄与蓄积:

吸收后主要经肾由尿排出,正常人尿镉低于2μg/L。

蓄积性很强,长期慢性镉暴露的靶器官是肾,镉引起肾皮质损伤的临界浓度为200μg/g湿重;肾镉的生物半减期为18年,而肝为6.2年,全身镉为13年。急性毒性:

人在生产环境中大量吸入镉烟尘和蒸气可引起急性镉中毒,口有金属味,出现头晕、头痛、

咳嗽、呼吸困难、恶寒、呕吐、腹泻等,并产生肺炎和肺水肿。此外,还引起肾功能不良。慢性毒性:

人长期吸入镉尘或镉烟可损害肾或肺。主要症状为肺气肿,嗅觉减退或丧失,牙釉黄色环,

肾小管功能障碍,蛋白尿,体力减退等。

日本神通川流域发生的骨痛病(1931年)——Itai-Itai Disease:神通川上游锌矿冶炼排出的含镉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河水灌溉使镉进入稻田而被水稻吸收。居民长期食用含镉米(每

日仅从大米即可摄入300~480μg镉),并直接饮用被镉污染的神通川的水。

骨痛病以肾小管损害和骨质软化为主要症候,可见糖尿和低分子蛋白尿。患者主诉症状为

疼痛。患者全身各部位发生神经痛、骨痛,不能行动,以至呼吸都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最

后骨骼软化萎缩,自然骨折,四肢象章鱼一样弯曲,一直饮食不进,在疼痛中死去。本病多

发生在40~60岁绝经期妇女,多产者为多,男性病例少。潜伏期一般2~8年。

其它慢性损害:高血压;睾丸损伤;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贫血;骨质疏松。镉的毒作用机理:

镉的部分毒作用机理可能是镉与含羧基、氨基、特别是含巯基的蛋白分子结合,而使许多

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损害肾小管而干扰肾脏对蛋白质的排出和再吸收作用;同时镉对肾功能的损害,使维生素D的活化受到抑制,影响维生素D3的生成,从而妨碍肠对钙的吸收

和钙在骨质中的沉着。镉引起贫血的机理,一方面是由于镉在肠道内可阻碍铁的吸收,另一方面由于摄入大量镉后,

尿铁明显增加所致。

铬的理化性质:

铬不溶于水和硝酸,但溶于稀盐酸和硫酸形成相应的盐类;

铬有二价(Cr2+)、三价(Cr3+)和六价(Cr6+)三种化合物:

Cr2+不稳定,易氧化;

Cr3+最稳定,如三氧化二铬(Cr2O3)、三氯化铬(CrCl3)等。三价铬化合物中,氯化铬(CrCl3)、硝酸铬(Cr(NO3)3)、硫酸铬(Cr2(SO4)3)均易溶于水,而碳酸铬(Cr2(CO3)3)和氢氧化铬(Cr(OH)3)难溶于水。三价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r6+——六价铬化合物中铬酸盐,如铬酸钠(Na2CrO4)、铬酸钾

(K2CrO4)、重铬酸钠(Na2Cr2O7)、重铬酸钾(K2Cr2O7)、铬酸铵((NH4)2CrO4)易溶于水。六价铬化合物是强氧化剂,对生物和人体有毒性作用。

铬污染的来源:

含铬废水是主要污染来源:铁铬、硅铬的冶炼;生产耐火材料;镀铬工艺(只有约10%的铬被镀在物件上,30%~70%的铬随废水排放,一般含铬10 mg/L左右);制革工业(每处理1吨毛皮,要排出含铬约400 mg/L的废水50~60 t);

含铬废渣的堆放。

铬的代谢:

吸收,

铬及其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粘膜进入人体。人体对铬的每日实际吸收量

仅为摄入量的极小部分;

胃肠道对六价铬比三价铬易吸收;六价铬也易由呼吸道吸收,肺的吸收率估计约40%。分布:

正常人血液中含铬甚微(铬代谢较快,可迅速从血液中消失),组织中的铬浓度一般比血液

中高10~100倍。铬以与输铁球蛋白结合的形式分布于肺、肝、脾、心、肾、胰腺、脑、睾

丸中。

一般经消化道吸收的铬主要分布于肝、肾、脾等;经呼吸道吸收的铬,大量积聚在肺内,

其次为脾等。

排泄与蓄积:

铬从各组织器官的清除较慢,有蓄积作用。肾、肝及骨内有明显的铬蓄积。铬在人体内的生

物半减期为27天。

铬的毒作用表现:

金属铬和二价铬化合物的毒性很小或无毒。三价铬化合物较难吸收,毒性不大。六价铬化

合物毒性最强,比三价铬毒性大100倍。

急性毒性:

铬对局部有刺激、腐蚀作用,急性中毒后出现呕吐、流涎、腹泻、呼吸和心跳加快,胃粘

膜发炎、破损、出血、溃疡,肠、肝、肾等器官充血。对皮肤表现为急性皮肤糜烂及变态反

应性皮肤炎。人口服重铬酸钾的致死剂量为3 g左右。

亚急性、慢性毒性:

经呼吸道:可引起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

经皮肤:皮肤长期接触铬化合物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湿疹和皮肤溃疡。“三致”作用:

致癌:六价铬和三价铬均有致癌作用。目前世界公认某些铬化合物可致肺癌,称为铬癌。溶

于酸不溶于水的铬化合物被认为是最危险的。铬化合物致癌的潜伏期很长,平均约20年,早期很难发现,而且铬致癌又为非特异性,与其它原因所致的肺癌并无差异。致畸:三价铬可透过胎盘屏障,抑制胎儿生长并产生致畸作用。致突变:六价铬有较强的致突变作用;六价和三价铬化合物可诱发细胞染色体畸变,不同铬

化合物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诱发作用不同,从强至弱依次为:K2Cr2O7>K2CrO4>Cr(CH3COO)3>Cr(NO3)3, CrCl3

铬的毒作用机理:

强氧化性:可以氧化生物大分子(DNA、RNA、蛋白质、酶)和其它生物分子(如使维生

素C氧化),使生物分子受到损伤;

在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的过程中,对细胞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导致皮炎和溃疡发生。

砷的理化性质:

砷属于类金属,是有金属光泽的银灰色固体,质脆;砷化合物:主要为氧化态的As3+

和As5+,最常见的有:

砷的氢化物(AsH3,胂)、As2O5和As2O3(砒霜);砷酸(H3AsO4)和亚砷酸(HAsO2);

二硫化二砷(雄黄)、三硫化三砷(雌黄)。

在自然界砷多以重金属的砷化合物和硫砷化合物形式混存在金属矿石之中,例如雌黄、雄黄

及砷铁矿(FeAsS)等。

砷污染的来源:

含砷农药的生产与使用:毒鼠剂、除草剂、杀菌剂;

工业生产:采矿、金属冶炼、煤炭燃烧、含砷工业品(如陶瓷、制革、玻璃等)、防腐剂、

防污油漆、染料、铜或铅的合金等。

吸收:

砷化合物经呼吸道粘膜可被完全吸收;

阴离子砷和易溶性砷化合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较迅速,不溶性砷化合物则不易被吸收。有

机砷化合物的吸收主要通过肠壁粘膜的简单扩散方式进行。分布:

无机砷化合物被吸收入血以后,大部分与血红蛋白上的珠蛋白结合,少量与血浆蛋白结合,

并迅速通过血液分布到肝、肾、肺、肠、脾、肌肉和一些神经组织中。

长期摄入时则以无活性的形式贮存于骨和上皮及皮肤附属器官。排泄:

主要是经肾由尿排出,其次是经胆汁随粪便排出,清除的速度很快。

有机砷化合物被吸收后,一般以原形排出;如果摄入无机砷化合物,一般要在体内经生物

甲基化以后再排出(如甲基胂酸、二甲基次胂酸及三甲基胂)。急性毒性:

常见于误食砷污染的食品、误饮砷污染的饮料,或误服含砷农药等,症状表现:胃部和腹部

剧烈疼痛、呕吐和腹泻,患者口内有金属味感,有时呼气有大蒜气味,严重时出现脱水和休

克,一般在急性砷摄入24小时内,由于休克可使患者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砒霜(As2O3)是公认的剧毒物质,由口摄入的急性中毒剂量是5~50 mg,致死剂量在60~200 mg范围内。

慢性毒性:

患者初期表现为无力、厌食、恶心,随后发生结膜炎、上呼吸道炎;皮肤色素沉着(砷性黑皮症),呈褐色或灰黑色弥漫性斑块状,逐渐融合成大片,多见于眼

睑、腋窝及乳晕等受摩擦和皱褶处;

砷性皮肤过度角化,皮肤角质增生变厚、干燥、皱裂,常发生在掌、踱或指、肘及膝关节;

指甲失去光泽,脆而薄,或不规则增厚并出现白色横纹;头发也变脆、易脱落;末梢神经炎;

心血管系统受累。

“三致”效应:

致突变:一般认为砷对人和哺乳动物细胞没有致突变性,或仅有极弱的致突变作用。一般情

况下砷是以辅致突变的形式在细胞突变中发挥作用

致畸:动物试验表明砷具有明显的致畸作用,高剂量的砷对人可能有致畸作用。致癌:国际肿瘤研究机构已经确认无机砷化合物为致癌物,但砷只是辅致癌剂或辅癌剂。砷的毒作用机理:

砷与巯基结合引起酶失活:如丙酮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及ATP酶对砷特别敏感,这些酶在三羧酸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酶的失活将影响细胞呼吸作用、

影响细胞能量供应和物质代谢。一般来说无机砷化合物比有机砷化合物对酶的抑制强烈;五

价砷对巯基的亲和力远小于三价砷。

取代磷酸:在许多生化反应中,砷酸可与磷酸竞争并代替磷酸。

在糖酵解中,由于这种取代作用而抑制ATP的形成。

砷酸可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ADP与砷酸合成ADP-Asi,而不是与磷酸合成ATP;由于ADP-Asi很不稳定,能迅速水解,使氧化和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白白流失。

五价砷还能在DNA合成过程中取代磷而掺入DNA结构中,生成不稳定的键,造成DNA复制和转录的错误。

砷是毛细血管毒物:砷化合物进入血管后,可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和毛细血管壁,引起血管

壁通透性增高,毛细血管麻痹,使细胞代谢障碍,营养缺乏,造成组织损伤。

毒理学重点笔记考点

毒理学重点笔记考点

毒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毒理学概念 -----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外源化学物(外源生物活性物质)——指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科学。 毒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1、描述毒理学:直接关注的是毒性鉴定(毒性试验),为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提供信息。同时可为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提供线索。 2、机制毒理学:研究重点是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分子机制。 研究资料的用途:1)、证实与人类直接相关的实验动物中所观察到的损害作用;(有机磷);2)、验证可能与人类无关的发生于实验动物中的有害效应;(糖精);3)、设计和生产较为安全的化学物以及合理治疗化学中毒和临床疾病;(反应停);4)、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生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了解。 3、管理毒理学:主要的职责和任务是根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物、药品、食品等进入市场时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还需根据危险度评定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描述毒理学和机制毒理学研究提供的科学信息,制定相关的卫生标准. 4、毒理学其它特殊领域包括:法医毒理学、临床毒理学、环境毒理学 第二节、毒理学简史 1、古代与中世纪毒理学 ——是指较低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物质。 2、启蒙时代毒理学:Paracelsus的格言:所有的物质都是毒物,不存在任何非毒物质,剂量决定了一种 物质是毒物还是药物。 3、现代毒理学 第三节毒理学展望 毒理学是借助多个学科成长并繁荣起来的科学。随着现代生物技术信息的快速扩增和现代分析技术与方法的超常发展,毒理学的研究领域、评价过程和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可以预料,毒理学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是: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从体内试验到体外试验;从构效关系到定量构效关系;从定性毒理学到定量毒理学;从微观、宏观到人体;从观察现象、探明机制到科学规范管理。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毒性和毒效应 一、外源化学物和毒性 ):指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1、外源性化学物的分类(按用途及分布范围分类):工业毒物(工业原料、中间体、辅助剂、杂质等)、 环境污染物(工业“三废”)、食品中有毒物质(天然毒素、食品变质产生的毒素、食品中不合格的添加剂等)、农用化学物(农药、化肥、生长激素等)、嗜好品(香烟、化妆品、日用品中的有害成分)、生物性毒物(微生物、植物、动物产生的毒物)、医用药物(包括兽医用药)、军事毒物、放射性核物(内源性毒物、含氧自由基、含氮自由基、同型半光氨酸) 二、损害作用和非损害作用 第二节外源性化学物作用于人体的毒效应谱 一、毒效应谱: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取决于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称为~,可以表现为: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

重金属镉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报告进展

重金属镉的毒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环境科学11级龙家寰 2018021256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三废排放和污水污泥农用的增多,土壤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土壤中过量的镉会对作物产生毒害,尤其是在可食部分的残留将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本文综述了镉的危害,归纳了影响镉在土壤中的生物毒性的主要因素, 如土壤性质、复合污染及植物种类等。 关键词:镉,生物毒性机制,土壤镉污染 Abstract:In recent years,cadmium pollution of soil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with the growing of three industrial wastes and sewage sludge agricultural use.However,excessive cadmium pollution of soil can poison the crops,especially residual in the edible parts.And humans may be endangered by the poisoned crops through food chain.The review has summarized the harm of cadmium and conclude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biotoxicity of the cadmium in soil,e.g.soil property,soil combined pollution of other heavy metal and floristics. Keywords:Cadmium,biotoxicity,Cadmium pollution of soil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有关环境有毒物质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镉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环境污染物,因其对环境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而在动植物体内蓄,最终导致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镉的环境污染问题自20世纪20年代就已伴随锌的生产开始出现,但直到1968年在日本的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出现了痛痛病之后,有关镉污染及其生物毒性问题才真正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镉污染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美国毒性管理委员会(ATSRD>已把镉列为第六位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杨劲松,2006),联合国环境规划署(DNFP>也把镉列入重点研究的环境污染物,世界卫生组织(WTO>则将其作为优先研究的食品污染物。 1.重金属镉 镉位于周期系第II B族,是一种灰色而有光泽的金属,原子量为112.41,密度为 8.642g/cm3,镉的熔点为321.03℃,沸点为765℃,有延性和展性,可弯曲。镉的化合价为2,常温下镉在空气中会迅速失去光泽,表面上生成棕色氧化镉,可防止镉进一步氧化。镉不溶于水,能溶于硝酸、醋酸,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缓慢溶解。镉盐大多数为无色, 但硫化物为黄色或橙色。镉(Cd>是生物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的化学活性强,移动性大,毒性持久,容易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危及人类健康,对人体具有三致( 致病、致癌、致突变>作用,能诱发肾衰变、关节炎、癌症等病

毒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poison, 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称为毒物。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毒效应)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靶器官(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6、生物学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通常把生物学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7、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指毒物在低剂量时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有抑制作用。其基本形式是U型,双相剂量- 反应曲线。 8、半数致死剂量/浓度(median lethal dose or concentration, LD50/LC50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所需的剂量。通过统计处理计算得到,常用以表示急性毒性的大小,最敏感。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数值越小。 9、阈值(threshold):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10、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Zac):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11、慢性毒作用带(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Zch):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 Limac /Limch。Zch值大,说明Limac 与Limch 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 12、毒效应(toxic effect):又称为毒作用,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毒效应是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当改变暴露条件时,毒效应会相应改变。毒性是一种能力,中毒是一种状态,而毒效应是一种表现。 13、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是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由于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不同,可引起机体多种变化。 13、量反应(graded response):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用某种测量数值表示。14、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 15、不确定系数(LIF):根据所得的有害作用阈值量或最大无有作用剂量提出的安全限值时,为解决由动物资料外推至人的不确定因素及人群毒性资料本身所包含的不确定因素而设置的转换系数。1、生物转运(biotransport):外源化学物穿越生物膜的过程,且其本身的结构和性质不发生变化。 2、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转化为新的衍生物的过程,形成的产物结构与性质均发生了改变。特点:反应的连续性、反应类型的多样性、解毒与致毒的双重性。 3、蓄积(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以相对较高的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包括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 4、肠肝循环(enterohepati circulation):一部分如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可为肠道菌群水解,脂溶性增强,被肠道重吸收,返回肝脏,形成肠肝循环。毒理学意义:排泄速度减慢、延长生物半减期、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5、代谢活化(metabolic activation):又称生物活化(bioactivation),一些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这种现象称为代谢活化。 6、脂水分配系数:脂水分配系数=脂相中溶解度/水相中溶解度,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8:血气分配系数:气态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与在肺泡气中的浓度之比为 7、首过消除:经胃肠道吸收的外源化学物通过门 静脉系统首先到达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后,再进入 体循环,这种现象称---- 1、终毒物(ultimate toxicant):指与直接内源 靶分子反应或引起机体生物学微环境的改变、导 致机体结构和功能紊乱并表现毒物毒性的物质。 2、自由基(free radicals):是在其外层轨道中 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特 点:①化学性质十分活泼②反应性极高,半减期 极短,作用半径短。 3、增毒(toxication)或代谢活化:外源化学物 在体内经生物转化为终毒物的过程称为增毒。 4、解毒(detoxication):消除终毒物或阻止终毒 物生成的生物转化过程;在某些情况下,解毒可能 与中毒竞争同一外源化学物。 1、毒物的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 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 2、相加作用(addition joint action):剂量相 加作用指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等于各个 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所产生效应的算术总和。它 们每一化学物以同样的方式、相同的机制,作用于 相同的靶,仅仅效力不同。 3、独立作用(independent action):各外源化 学物不相互影响彼此的毒性效应,作用的模式和作 用的部位可能(但不是必然)不同,各化学物表现 出各自的毒性效应。 4、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外源化学 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外源化学 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增强。 5、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joint action):外 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低于各个 外源化学物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即为拮抗作用。 6、加强作用(potentiation joint action):一 种化学物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 学物同时或先后暴露时使其毒性效应增强。 1、蓄积作用(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连续 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 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 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 积作用。 2、物质蓄积(material accumulation):当实验 动物反复多次接触化学毒物后可以用分析方法在 体内测出物质的原型或其代谢产物时,称为物质蓄 积。 3、损伤蓄积(damage accumulation):如果在机 体内不能测出其原型或代谢产物,却出现了慢性毒 性作用,称之为损伤蓄积(功能蓄积)。 4、一般毒性: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的接触剂量, 一定的接触时间和一定的接触方式下对动物产生 综合效应的能力。 5、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机体一次或24 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 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 1、突变(mutation):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引起 的变异称为突变,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可分为自 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和诱发突变 (induced mutation)。 2、致突变作用或诱变作用(mutagenesis):外来 因素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 且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 4、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基因中DNA序列 的变化,因基因突变限制在一特定的部位,也称为 点突变(point mutation )。 DNA中发生碱基 对的缺失、增添或改变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5、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指染 色体的结构改变,是遗传物质大的改变,一般 可用光学显微镜检查细胞有 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来发现。 6、S9混合液:经多氯联苯处理后制备的肝匀浆, 再经9000g离心分离所得上清液,加上适当的缓冲 液和辅助因子。主要含有 混合功能氧化酶(MFO),是国内常规应用于体外致 突变试验的代谢活化系统。 7、遗传负荷(genetic load):指一种物种的群体 中每个个体所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 的平均水平。 1、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是指具 有化学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大多数是亲电子活性 产物。 2、化学致癌作用(chemical carcinogenesis): 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并发展成为肿瘤的过程。 3、直接致癌物(direct carcinogens):本身直 接具有致癌作用,在体内不需要经过代谢活化即可 致癌。 4、间接致癌物(indirect carcinogens):本身 并不直接致癌,必须在体内经代谢转化,其所形成 的代谢产物才具致癌作用。 5、终致癌物(ultimate carcinogen):指不需代 谢活化的直接致癌物和间接致癌物经代谢活化所 形成的具有致癌作用的代谢物的统称。 1、畸形(malformation):指出生前因素引起发育 生物体的严重的解剖学上形态结构的缺陷(异常)。 2、畸胎(terate):具有畸形的胚胎或胎仔。 3、致畸性(teratogenicity)和致畸作用 (teratogenic effect):均指在妊娠期(出生前) 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后代结构畸形的特性或 作用。(致畸作用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异常,在出生 后立即可被发现) 4、致畸物或致畸原(t eratogen):凡在一定剂量 下,能通过母体对胚胎或胎儿正常发育过程造成干 扰,使子代出生后具有畸 形的化学物。 5、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通常是指外源 性因素造成的孕体着床前后直到器官形成期结束 的所有的毒性。表现为:胚胎 期染毒而出现畸胎、生长迟缓、着床数减少和吸收 胎,也偶有晚死胎。 6、发育毒理学(deve1opmenta1 toxico1ogy): 研究出生前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导致的异常发育 结局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发病 原理、影响因素和毒物动力学等。 7、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出生 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 的任何有害影响。 8、致畸作用敏感期:器官形成期的胚胎对致畸物 最为敏感,一般称为危险期(critical period) 或致畸敏感期。 9、致畸指数:致畸指数=母体LD50/胎体最小致畸 作用剂量。 10、出生缺陷:婴儿出生前已形成的发育障碍。 1、安全性(safety):即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 对人体和人群不引起健康有害作用的实际确定性。 (化学物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对人体 健康不产生损害)。 2、安全性评价(safety evaluation):利用规定 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评价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 效应(损伤、疾病或死亡),并 外推和评价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和人 群的健康是否安全。 4、可接受的危险度:是指公众和社会在精神、心 理等各方面均能承受的危险度。 3、危险度:指在具体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对机体、 系统或(亚)人群产生有害作用的概率,可分为绝 对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 5、危险度评定(risk assessment):以损害作用 评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和接触评定的各种参数 为依据,对外源化学物对人 群健康的危害程度作出估计。 6、VSD:实际安全剂量,相应于可接受危险度的外 源化学物暴露剂量称为实际安全剂量。 7、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收集, 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 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有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 决策。 8、基准剂量BMD:依据动物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的 结果,用一定得统计学模型求得的受试物引起一定 比例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限区间下 限值。 9危险性管理:依据危险性评价的结果,权衡出管 理决策的过程,必要时,选择并实施适当的控制措 施。 简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答: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 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 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①描述毒理学②机制毒理学③管 理毒理学 1、生物学标志有哪几类? 答:暴露生物学标志: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 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 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 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效应生物学标志:机 体中可测出的生理、生化、行为或其它改变的指标。 反映与不同靶剂量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有关 的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易感生物学标志:反映 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 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2毒作用分类: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局部或全身 作用,可逆或不可逆作用,超敏反应,特异质反应 1、简述经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的主要特点 及影响因素。答:⑴经胃肠道吸收:吸收方式主 要通过简单扩散,还可以通过主动转运、滤过、胞 饮或吞噬;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影响胃肠道吸 收的因素:①化学物的脂溶性和水溶性;②胃肠道 的酸碱度;③消化道内容物的数量和性质、胃肠的 蠕动和排空速度以及肠道菌丛等也可对吸收产生 一定的影响。⑵经呼吸道吸收:吸收对象气态物 质(气体、蒸汽)气溶胶(烟、雾、粉尘);吸 收的方式——简单扩散;主要的吸收器官—— 肺;经肺吸收的特点经肺吸收十分迅速,仅次于静 脉注射;不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直接进入体循环 而分布全身。影响因素:①主要取决于脂溶性和 浓度;外源化学物在肺泡气中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中 的浓度差;③血气分配系数;④肺通气量和经肺血 流量;⑤气溶胶颗粒的直径大小⑶经皮肤吸收:外 源化学物经表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穿透阶 段,第二阶段为吸收阶段。主要的影响因素:① 化学物溶解性:既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脂/水 分配系数接近于 1,易被吸收进入血液。光有水溶 性或光有脂溶性吸收困难;②皮肤条件表皮损伤 可促进外源化学物吸收。皮肤潮湿,促进吸收充 血和炎症。 2、简述体内主要的贮存库及分布的毒理学意义。 答:⑴毒物在组织中的贮存:①血浆蛋白作为贮存 库(清蛋白);②肝和肾作为贮存库;③脂肪组织 作为贮存库;④骨骼组织作为贮存库。⑵意义: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贮存具有两重意义,一方面对 急性中毒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靶器官中外源化学 物的量,毒效应强度降低;另一方面贮存库是不断 释放毒物的源头,使毒物在机体作用的时间延长, 并可能引起毒性反应,故认为贮存库中蓄积的毒物 是慢性毒性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 4、简述生物转化的意义、主要类型以及影响生物 转化的因素。 答:⑴毒物经过生物转化可以:①多数化学物经 生物转化后毒性降低,毒效应减弱,水溶性增加, 易于排泄; ②一些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明显增强,甚 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生物转化是机体 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 的主要机制。⑵生物转化反应类型:I相反应和 II相反应;①I相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和水 解反应。②II相反应主要——结合反应。⑶影 响生物转化因素:①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②代 谢酶的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③遗传与代谢酶的多 态性;④代谢饱和状态;⑤其他。 1、简述终毒物的四种类型。答:⑴亲电子剂:指 含有一个缺电子原子(带部分或全部正电荷)的分 子。⑵自由基:在其外层轨道中含有一个或多个 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⑶亲核物;⑷活 性氧化还原反应物:一种特殊的产生氧化还原活性 还原剂的机制。 2、简述靶分子反应的几种类型。答:⑴非共价结 合:通过非极性交互作用或氢键与离子键的形成, 具有代表性的是毒物与膜受体、细胞内受体、离子 通道以及某些酶等靶分子的交互作用。⑵共价结 合:亲电子剂以共价结合方式与靶分子结合。⑶ 去氢反应:自由基可迅速从内源化合物去除氢原 子,将这些化合物转变为自由基。⑷电子转移。⑸ 酶促反应。 3、多数毒物发挥毒性作用经历的4个过程:1、 经吸收进入机体的毒物通过多种屏障转运至一个 或多个靶部位;2、进入靶部位的终毒物与内源靶 分子发生交互作用(反应);3、毒物引起机体分子、 细胞和组织水平功能和结构的紊乱; 4、机体启动不同水平的修复机制应对毒作用,当 机体修复功能低下或毒物引起的功能和结构紊乱 超过机体修复能力时,机体即出现组织坏死、癌症 和纤维化等毒性损害。(无法修复) 1、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答:影响毒作用 的主要四类因素:⑴化学物因素:①化学结构(取 代基不同毒性不同;异构体和立体构型的影响;同 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的影响);②理化性质(脂 /水分配系数;大小;挥发性;气态物质的血/气分 配系数;比重;电离度和荷电性);③不纯物和外 源化学物的稳定性。⑵机体因素:①物种、品系 及个体的遗传学差异;②宿主其他因素对于毒性作 用敏感性的影响⑶环境因素:①气象条件;②季 节或昼夜节律;③动物宠养形式;④外源化学物的 接触特征和赋形剂。⑷联合作用:①非交互作用; ②交互作用 2、试述联合作用的类型。答:⑴非交互作用:① 相加作用:剂量相加作用指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 性效应等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所产生效 应的算术总和。每一化学物以同样的方式,相同的 机制,作用于相同的靶,仅仅它们的效力不同;② 独立作用:各外源化学物不相互影响彼此的毒性效 应,作用的模式和作用的部位可能(但不是必然) 不同,各化学物表现出各自的毒性效应

急性毒性毒理

实验一、LD50的测定 [目的] 通过实验学习测定药物LD50的方法、步骤和计算过程,了解急性毒性试验的常规。 [材料] 小鼠50只(体重17-25g,雌雄各半) 注射器及针头鼠笼普鲁卡因 溶液(本实验以普鲁卡因为试验药物)苦味酸溶液 [方法] 根据试验设计要求不同,下列步骤要求略有不同。 探索剂量范围 取小鼠8-10只,以2只为一组分成4-5组,选择组距较大的一系列剂量,分别按组腹腔注射和灌胃普鲁卡因溶液,观察出现的症状并记录死亡数,找出引起0%及100%死亡率(至少应找出引起20%—80%死亡率)剂量的所在范围。 2. 进行正式试验 在预初试验所获得的0%和100%致死量范围内,选用几个剂量(一般用5个剂量按等比级数增减);尽可能使半数组的死亡率都在50%以上,另半数组的死亡率都在50%以下。各组动物的只数应相等或相差无几,每组10只左右,动物的体重和性别要均匀分配。完成动物分组和剂量计算后按组腹腔注射给药。最好先从中剂量组开始,以使能从最初几组动物接受药物后的反应来判断两端的剂量是否合适,否则可随时进行调整。 LD50测定中应观察记录的项目: 实验各要素:实验题目,实验日期,室温,检品的批号、规格、来源、理化性状、配制方法及所用浓度等;动物品系、来源、性别、体重、给药方式及剂量(药物的绝对量与溶液的容量)和给药时间等。 给药后各种反应;潜伏期(从给药到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时间);中毒现象及出现的先后顺序,开始出现死亡的时间;死亡集中时间;末只死亡时间;死前现象。逐日记录各组死亡只数。 尸解及病理切片:从给药时开始记时,凡两小时以后死亡的动物,均及时尸解以观察内脏的病变,记录病交情况.若有肉限可见变化的则需进行病理检查.整个实验一般要观察7-14天,观察结束时,对全部存活动物称重,尸解,同样观察内脏病变并与中毒死亡鼠尸解情况相比较。当发现有病变时,也同样作病理检查,以比较中毒后病理改变及恢复情况。

关于重金属对海水养殖生物毒性效应及安全性评价项目申报2014年度

关于“重金属对海水养殖生物毒性效应及安全性评价”项目申报201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公示 根据山东省科技厅有关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要求,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对2014年度报奖项目进行公示。 一、项目名称:重金属对海水养殖生物毒性效应及安全性评价 二、申报奖种及等级: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本项目为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由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承担完成。 随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重金属对海洋的污染日趋严重,重金属对海水养殖生物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导致生物损伤、死亡,二是在生物体内积累,直接或间接威胁人类健康。本成果以我国海水主要养殖生物-贝、参、鱼、蟹及重金属污染物为研究对象,针对苗种培育及养成过程的水环境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海洋重金属污染事故评估等需求,采用急性毒性测试、胚胎毒性测试、分子水平毒性测试等方法,建立了重金属对主要养殖生物浓度-效应关系模型,揭示了重金属在不同组织器官内的分布特征,为海水养殖健康生产及水产品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重金属胁迫下生物标志物及DNA损伤研究结果,为建立海水重金属污染的快速、灵敏监测方法提供理论基础;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结合斑点杂交技术应用于重金属胁迫下海洋生物的基因应答变化的研究结果,为重金属及其它污染物对水生生物毒理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形成《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综合评价方法》、《贝类养殖安全分类规范》和《海水贝类养殖区污染物筛选技术规范》3个山东省地方标准,《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1个行业标准,发表论文10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 四、全部完成人及排序: 刘爱英,宋秀凯,马元庆,任利华,刘丽娟,孙国华,姜会超,秦华伟,姜向阳。 五、完成人对项目的贡献: 1、刘爱英: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副研究员 主持项目实施方案的总体设计与全面实施工作。从个体、组织、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系统进行了镉、铬、铜、锌、汞、铅、砷等重金属(类金属)对贝、参、鱼、蟹的急性毒性试验、胚胎毒性试验、慢性蓄积试验、组织细胞损伤、重金属对贝类胁迫的分子效应及生物标志物研究、重金属胁迫对贝类基因表达影响及逆境应答分子机制研究,建立重金属与菲律宾蛤仔、刺参、牙鲆鱼、三疣梭子蟹急性损害的浓度-效应关系,阐明急性中毒特征,确定急性致死浓度;评价重金属对虾夷扇贝、刺参、日本对虾的胚胎毒性,确定胚胎发育的可观测最低效应浓度;了解重金属在各组织器官的分布规律。 2、宋秀凯: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5种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铅污染 是可在人体和动物组织中积蓄的有毒金属。主要来源于各种油漆、涂料、蓄电池、冶炼、五金、机械、电镀、化妆品、染发剂、釉彩碗碟、餐具、燃煤、膨化食品、自来水管等。它是通过南丹矿区污染严重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体内与多种器官亲和,主要毒性效应是贫血症、神经机能失调和肾损伤,易受害的人群有儿童、老人、免疫低下人群。铅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浓度为0.16mg/L,用含铅0.1~4.4mg/L的水灌溉水稻和小麦时,作物中铅含量明显增加。 镉污染 是可在人体和动物组织中积蓄的有毒金属。主要来源于各种油漆、涂料、蓄电池、冶炼、五金、机械、电镀、化妆品、染发剂、釉彩碗碟、餐具、燃煤、膨化食品、自来水管等。它是通过南丹矿区污染严重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体内与多种器官亲和,主要毒性效应是贫血症、神经机能失调和肾损伤,易受害的人群有儿童、老人、免疫低下人群。铅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浓度为0.16mg/L,用含铅0.1~4.4mg/L的水灌溉水稻和小麦时,作物中铅含量明显增加。 汞污染 汞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可在人体内蓄积。主要来源于仪表厂、食盐电解、贵金属冶炼、化妆品、照明用灯、齿科材料、燃煤、水生生物等。血液中的金属汞进入脑组织后,逐渐在脑组织中积累,达到一定的量时就会对脑组织造成损害,另外一部分汞离子转移到肾脏。进入水体的无机汞离子可转变为毒性更大的有机汞,由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全身中毒作用;易受害的人群有女性,尤其是准妈妈、嗜好海鲜人士;天然水中含汞极少,一般不超过0.1μg/L。 砷污染

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元素砷的毒性极低,而砷的化合物均有剧毒,三价砷化合物比其它砷化合物毒性更强。砷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如摄入量超过排泄量,砷就会在人体的肝、肾、肺、子宫、胎盘、骨骼、肌肉等部位蓄积,与细胞中的酶系统结合,使酶的生物作用受到抑制失去活性,特别是在毛发、指甲中蓄积,从而引起慢性砷中毒,潜伏期可达几年甚至几十年,慢性中毒有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病变等。砷还有致癌作用,能引起皮肤癌,在一般情况下,土壤、水、空气、植物和人体都含有微量的砷,对人体不会构成危害。主要来源于采矿、冶金、化化学制药、玻璃工业中的脱色剂、各种杀虫剂、杀鼠剂、砷酸盐药物、化肥、硬质合金、皮革、农药等;危害的人群有农民、家庭主妇、特殊职业工人群体。地面水中含砷量因水源和地理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淡水为0.2~230μm/L,平均为0.5μm/L,海水为3.7μm/L。 铬污染 主要来源于劣质化妆品原料、皮革制剂、金属部件镀铬部分,工业颜料以及鞣革、橡胶和陶瓷原料等;如误食饮用,可致腹部不适及腹泻等中毒症状,引起过敏性皮炎或湿疹,呼吸进入,对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咽炎、支气管炎等。水污染严重地区居民,经常接触或过量摄入者,易得鼻炎、结核病、腹泻、支气管炎、皮炎等。重金属的污染主要来源工业污染,其次是交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工业污染大多通过废渣、废水、废气排入环境,在人和动物、植物中富集,从而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工业污染的治理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方法、管理措施来降低它的污染,最终达到国家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交通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例如:使用乙醇汽油、安装汽车尾气净化器等;生活污染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的污染,废旧电池、破碎的照明灯、没有用完的化妆品、上彩釉的碗碟等,对于重金属的污染只要我们从其来源加以控制,就多多少少可以减少重金属污染。

毒理学

毒理学飞升神卷 一.名词解释 1.毒物 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 2.毒性 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条件下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 3.接触生物学标志物 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 4.LD0 指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二.填空题 1.经生物转化大部分外源化合物的代谢产物,毒性降低,易于排出体外,此现象称

为代谢排毒,经生物转化其毒性增强的显现称为活化。 2.实验动物染毒方法主要包括经口染毒,经呼吸道染毒,经皮肤涂抹染毒和注射染毒四种。 3.毒理学主要分为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三个研究领域。 4.有些有机溶剂的LD50值相似,即其绝对毒性相当,但由于其各自的挥发度不同,所以实际毒性可以相差很大,将物质的挥发度考虑在内的毒性称为相对毒性。该毒性指数对有机溶剂来说,更能反映化合物经呼吸道途径吸收的危害程度。 5.非整倍体指细胞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缺失一条染色体时称为单倍体,增加一条染色体时称为三倍体。 6.外源化合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7.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称为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 8.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排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 9.I 相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10.毒作用带是表示化学物质和毒作用特点的重要参数之一,分为急性毒作用带与慢性毒作用带。 11.经呼吸道染毒包括人工染毒和自行吸入染毒,其中自行吸入染毒又分为静式吸入和动式吸入两种形式。

毒理学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食品毒理学试题第一、二章 第一章: A型题(1×30) 1.关于半数致死剂量叙述正确的是( C ) A.半数致死剂量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够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 B.半数致死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 C.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 D.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时,必须注明染毒时间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连续染毒为3个月 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连续染毒3周 C.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2周 D.急性毒性试验应选用初断乳的动物 3、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 D ) A.剂量 B.作用时间 C.毒性 D.蓄积作用 4、下列哪一项效应属于量效应(B ) A. 尿中δ-ALA的含量 B. 中度铅中毒 C. 动物死亡 D. 持续性肌肉松弛 E. 正常细胞发生恶变 6、.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__B____。 A.LD100 B.LD50 C.LD01 D.LD0 7、急性毒作用带为___D____。 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D.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8、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__D____。 A.直线型曲线 B.抛物线型曲线 C.对称S状曲线 D.非对称S状曲线

9、__A____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A.动物试验 B.化学分析 C.流行病学调查 D.微生物试验系统 10、.MLD指的是___C____。 A.慢性阈剂量 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最大无作用剂量 11、.LOAEL指的是__B_____。也称最低毒作用量(LTD)、最小作用剂量(MED)、阈剂量(TD) A.慢性阈剂量 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C.最大耐受量 D.最大无作用剂量 12、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B.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大部分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C.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D.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高剂量 13、( D )是检查受试外源化学物能否通过妊娠母体引起胚胎毒性或后代畸形的动物试验。A、雌性生殖毒性试验B、急性毒性试验C、致突变试验D、致畸试验 14、毒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研究( B )对人体的损害作用(毒作用)及其机制。 A、源化学物 B、外源化学物 C、分泌物质 D、体代物 15、( C )表示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A、剂量-反应关系 B、剂量-量反应关系 C、剂量-质反应关系 D、剂量-效应关系 16、理论上,毒性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终毒物在其作用部位的( C )和持续时间。 A、溶解度 B、存在方式 C、浓度 D、作用方式 17、一般毒性作用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的长短又可分为急性毒性、( D )和慢性毒性。A、致突变毒性B、生殖毒性C、免疫毒性D、亚慢性毒性 18、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以上都是 19、.毒物是 D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 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 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20、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C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21、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 C 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 C.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D 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22、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 D 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 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

重金属对几种微生物的胁迫生理毒性研究报告

重金属对几种微生物的胁迫生理毒性研究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微生物世界,人类就生活在微生物海洋里,其中土壤和水体是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比较多的两个生活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工农业的发展,各种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人类生活的环境受到各种废弃物的严重污染,这些污染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环境中的各种生物,微生物也不例外,微生物以其独有的特征成为环境污染监测中一个重要指标,如水体中生物监测的对象就主要是细菌。 一般情况下,环境中重金属的存在会对动、植物和微生物造成一定的毒害作用, 但是各种生物对重金属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别。微生物作为一类低等的单细胞的生物,外界环境对它作用具有均一性特征,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微生物对各种污染物的敏感性是比较强的。很多研究表明,微生物在受到重金属胁迫后,往往会在区系组成、生理生化、遗传等方面对重金属作出响应,根据以上指标的变化特点,分析不同重金属在不同浓度梯度下对几类典型微生物造成的影响,为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指导。 外界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主要有三大类:细菌(根据革兰氏染色可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放线菌,它们在结构、组成、形态和大小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征: 革兰氏阳性菌:有细胞壁,构成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肽聚糖层较厚,细胞壁的其他成分是磷壁酸;细胞膜的构成与高等生物一样,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细胞内有一核区,其成分有DNA、RNA和支架蛋白。 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共有成分是肽聚糖,但是,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层较薄,在其细胞壁外有有一层结构复杂的外膜,其主要成分是脂蛋白、脂多糖、孔蛋白等,其他结构成分与革兰氏阳性菌相同。 链霉菌:是放线菌中的一个大属,在土壤中分布广,种类多,属于原核微生物中的革兰氏阳性菌,结构为杆状或丝状。 酵母菌:是真核微生物中的一个大类群,它的特点是细胞中含有细胞核,细胞个体较大,细胞壁的成分多以几丁质为主。综上所述,环境中四类微生物在受到外源性重金属胁迫后,在生理生化、形态、生长、遗传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为环境被外源性重金属污染后在微生物方面响应提供一定的参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目前,大多数的研究多集中于用一种重金属不同的浓度梯度在盆栽或实验室条件下对土壤典型微生物进行胁迫培养,通过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生物学指标、土壤酶活性及给所培养的植物带来的生理生化、基因等方面的变化,分析重金属对土壤典型微生物及植物的影响,而重金属对土壤中三类微生物群体水平上的影响及三类典型微生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响应机理还少见报道。 本课题选择四种典型的微生物(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酿酒酵母菌、链

毒理学名词解释

毒物:是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生物体损伤的物质 增毒: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为终毒物的过程称为增毒。 解毒:消除终毒物或阻止终毒物生成的生物转化过程称为解毒。 治疗指数:是指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表示为TI=LD50/ED50。因此一般说,治疗指数大者,药物的安全度就大,反之则小。生物转化:是指化学毒物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改变而转化为新的衍生物的过程。即代谢。 终毒物:指直接与内源靶分子反应或引起机体生物学微环境改变、导致机体结构和功能紊乱、表现毒物毒性作用的化学物。 细胞应激:指细胞处于不利环境和遇到有害刺激时所产生的防御或适应性反应。 氧化应激:是指由于氧自由基过量生成而导致细胞内抗氧化防御系统受损,导致氧自由基及其相关代谢产物过量聚集,从而对细胞产生多种毒性作用的病理状态。 急性毒性:是指实验动物在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一定剂量的某种外源化学物短期内所产生的健康损害作用和致死效应。突变:遗传物质本身的变化及引起的变异,一般指基因的变化。 致突变作用:广义概念是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物引起细胞核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且该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 致突变物:能够引起突变的物质。 基因突变:是基因中DNA序列的变化。基因突变可分为碱基置换和移码突变。 AP位点:丧失碱基的DNA留下一个无嘌呤或无嘧啶的位点 微核:与染色体损伤有关,是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无着丝点断片或纺锤丝受损伤而丢失的整个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遗留在细胞质中,末期之后,单独形成一个或几个规则的次核,包含在子细胞的胞质内,比主核小,故称微核。 促癌剂:本身不致癌但对致癌物有促进作用。促癌剂单独用时不致癌,却可使启动的突变细胞克隆扩增,促进肿瘤的发展。 胚胎毒性:对孕体器官形成期结束以后的有害影响叫胎体毒性或胎儿毒性,在实验动物发育毒性试验中,往往笼统地称为胚胎毒性。 发育毒性:指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 管理毒理学:是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毒理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外源化学物质危害管理的应用学科 良好实验室规范(GLP):是针对药品、食品添加剂、农药、化妆品及其他医用物品的毒性评价制定的管理法规。 标准操作规范(SOP)::标准作业程序是指在有限时间与资源内,为了执行复杂的事务而设计的内部程序。 危险性分析:是指对机体、系统或(亚)人群可能暴露于某一危险的控制过程。它由三部分构成,即危险度评定、危险性管理与交流。 危险评定:是指特定的靶机体、系统或(亚)人群暴露于某一危害,考虑到有关因素固有特征和特定靶系统的特征,计算或估计预期的危险的过程,包括确定伴随的不确定性。它由4个步骤组成:危害识别、危害表征(剂量-反应评价)、暴露 评价、危害表征(包括定量的和定性的危险度和不确定性)。 转化医学:是连接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桥梁,是从实验室到床边,又从床边到实验室的双向进程、循环式的研究体系。 转化毒理学:是研究如何将毒理学的基础研究成果发展转化为能应用于环境与人群监测、环境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安全性评价、危险度评定和危险性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产品和防控措施的一门新兴的毒理学分支学科,是 “组成”、计算生物学、遗传-表观遗传学等创新的产物。 血液毒理学:是研究药物、非治疗性化学物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对血液和造血器官有害效应的一门科学。 造血作用:即血细胞的生成,是指为了满足运送氧气、宿主防御反应、修复损伤、止血及其他机体重要功能,血细胞前体增殖分化为血细胞的过程。 免疫应答:是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识别并排除异己成分以维持自身稳定的全过程,因而免疫应答是整个免疫学得核心。 生殖毒理学:是生殖医学与毒理学结合而形成的一门重要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对生殖系统产生损害的原因、机制和后果。 内分泌干扰化学物:是环境中天然存在或污染的,可模拟生物体内激素的生理、生化作用,干扰内分泌系统功能,对亲体或其后代产生不良健康效应的外源化学物。 中毒性肺水肿:是指肺损伤后由于急性渗出,使呼吸膜增厚,致使肺脏间质和实质有过量水分潴留。 哮喘:是由于摄入某种哮喘原或其他不明因素所引起的大气道狭窄,临床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对各种刺激因子的高敏感性而发生痉挛,导致反复发作的气短,呼吸困难和哮鸣等器道梗阻。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阻塞性肺病,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水肿。 支气管肺泡灌洗:是用等渗的盐溶液冲洗和气管肺泡区表面的过程,并回收采集支气管和肺泡表面脱落细胞核液体进行分析 血液毒理学:是研究药物、非治疗性化学物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对血液和造血器官有害效应的一门学科,是随实验血液学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毒理学分支,汲取了血液学和毒理学的基本理论。 中毒性表皮溶解坏死(TEN):常由药物或化学物引起,发生非常迅速,可危及生命。(例子:卡马西平) 免疫应答:是指从一个抗原刺激开始,机体内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感应)后,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表现出一定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的过程。 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小球的滤过量大小,即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滤液量。 肾脏清除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每分钟)将多少毫升血浆中的某物质清除,表示为C=UV/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