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县洪涝灾害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方案

县洪涝灾害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方案

XX县洪涝灾害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方案

为迅速启动洪涝灾害后恢复重建工作,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科学评估、系统谋划,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精准施策、务求实效”的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务实细致的举措,以强大的落实力和保障力,奋力践行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方针和市委“六个奋勇争先”要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统筹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抗洪救灾攻坚战、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战,努力让受灾群众的生活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恢复农业生产秩序。抓紧组织专业机构和人

员组成工作组,对水毁农田、耕地、林地,因灾损毁的林木育苗场、繁殖场、繁育场、温室大棚等农林渔畜牧业生产设施进行核查。加强恢复生产所需资料的储备调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强化对农业林业生产恢复工作的培训、指导、服务,超前谋划秋冬农业和林业生产,力争最大程度挽回农业和林业损失。(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配合单位:各乡镇场)

(二)做好农村安全饮水、水利设施恢复重建。把灾区农村饮水重建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受灾群众喝上干净、安全、放心水;把水毁水利设施重建作为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基本工程,抓紧修复因灾损毁的农村供水设施、灌溉骨干渠道、堤防、水库、山塘、水闸、防汛监测预警等水利设施,确保防汛安全、饮水安全及农业灌溉等用水需求。(牵头单位:县水利局,配合单位:各乡镇场)

(三)加速灾后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把交通设施恢复重建作为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基础保障,坚持先通后畅、先急后缓、先运行后提高的要求,切实加强灾毁公路、桥梁、涵洞和乡村道路、林区道路的抢修和除险加固,确保灾区交通运输尽快恢复通行,充分保障交通运输需求和群众出行需要。(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各乡镇场)

(四)保障能源、通信设施快速恢复。全面核查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情况和安全隐患,加快渍水设备、受损线路、损毁管网、通信基站、通信线路抢修,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用电用气及通信设施。(牵头单位:县供电公司、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县广电网络公司,配合单位:各乡镇场)

(五)抓好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全面核查灾后公共服务设施损毁情况,做好受灾学校、医院、养老院的危房排查,尽快启动修复重建工作。抓好损毁广播电视、社会福利、文化体育等设施恢复重建,尽量降低灾害对群众正常生活的影响。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谋划实施一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着力提升灾区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牵头单位:县教体局、县卫健委、县民政局,配合单位:各乡镇场)

(六)快速推进市政设施、城乡住房恢复重建。加紧修复受灾地区损毁的城镇道路、供水设施,确保灾区群众出行和饮水安全。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雨污管网等基础设施修复,进一步提升城镇防涝排涝能力和市政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倒损房屋核查鉴定和隐患排查,对损毁严重的房屋,积极开展恢复重建,并结合移民搬迁、保

障性安居工程等,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牵头单位:县住建局、县城管局,配合单位:各乡镇场)

三、主要工作

(一)科学开展灾后重建恢复评估。全面摸清灾害损失,分乡镇、分领域、分行业开展灾损评估,统筹做好报灾核灾工作,增强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的针对性、精准度。各乡镇场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将受灾情况统一报送至县应急管理局汇总。农业农村、水利、交通、能源通信、公共服务、市政等方面重点任务牵头单位要全面统计受灾情况,尽快形成灾情评估报告报县发改委备案,为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依据。

(二)抓紧编制重建设施建设规划。编制灾后重建规划,按照近期、中期、远期相结合的原则,明确主要任务、具体举措和项目清单。近期要抢先修复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设施,积极组织灾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中期要抓紧组织实施一批改善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恢复增长、在今年年底前必须开工建设的灾后重建项目;远期要针对洪涝灾害中暴露的短板弱项,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实施,谋划推进一批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三)全力推进灾后重建项目实施。在继续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抢险工作的同时,要迅速组织开展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各项工作,尽快恢复受灾乡镇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并按照灾后重建规划进一步细化落实任务,实行挂图作战、台账管理,加快灾后重建项目组织实施。对近期实施的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和项目,要不等不靠,抓紧启动实施;对中期、远期实施的事项,要纳入灾后重建规划,实行项目化管理。

(四)着力强化重建恢复工作保障。切实加强各类要素的支撑和保障,加大筹集、调配力度,确保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顺利开展;对近期实施的项目,要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立即组织抢修;对中期、远期实施的灾后重建工程,也要开辟绿色通道,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间,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按照“五个一批”思路,加强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资金保障。加强与上级部门汇报衔接,在目前国家已下达中央各类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再着力争取一批资金用于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县财政局要会同有关部门,统筹一批现有专项资金,优化支出结构,支持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支持,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努力筹措一批资金用于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有效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捐赠一批资金用于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XX担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XX、XX担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教体局、县卫健委、县住建局、县城管局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见附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建立成员单位工作例会、任务台账管理、定期调度通报、实施情况检查督导等制度,统筹高效推进全县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各牵头单位应尽快出台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灾后重建和恢复工作。并根据各自工作职责,认真开展灾情核查和灾后救助工作,摸清受灾情况底数,准确掌握受灾群众生活状况,重点摸清灾民倒房、急需救助等情况,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妥善安置灾民生活。

(二)确保社会稳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量大面宽,涉及受灾群众的切身利益,各乡镇场,各部门要扎实细致做好

群众工作,确保恢复工作公平公正,切实做好受灾群众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市场稳定,做好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工作,加强水源保护,保障饮水卫生和食品卫生安全。

(三)严格落实责任。各乡镇场,各部门要把灾后重建工作与“六稳”“六保”工作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确保将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到人。县有关部门要制定专项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和政策支持,协调资源要素。各乡镇政府是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具体承担和落实重建项目建设条件,协调推进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安全。

五、有关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乡镇场、各部门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出发,把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提上重要日程、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最紧迫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不折不扣地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强化工作作风。各乡镇场、各部门要坚决整治形

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按照纵深推进“五型”政府建设的要求,真正做到“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以上率下、靠前指挥,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工作局面。

(三)营造良好氛围。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型媒体,大力宣传灾后重建的各项政策措施,广泛报道灾后重建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弘扬正能量,增强凝聚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灾后重建的良好氛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