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如何看待肿瘤

中医如何看待肿瘤

中医如何看待肿瘤
中医如何看待肿瘤

中医如何看待肿瘤

1 什么是肿瘤

肿瘤是人体中正在发育的或成熟的正常细胞,在不同的相关因素长期作用下,出现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它与正常组织和细胞不同,不按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规律生长,而变得不受约束和控制,并呈无规律的迅速生长,以至可以破坏正常组织器官的结构并影响其功能。

2 中医学对肿瘤认识的理论基础

《内经》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医宗必读》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外证医编》载:“正气虚则成岩”。《景岳全书》亦云:“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这说明肿瘤的发病是因为正气不足,邪气内踞,积而成之。祖国医学的正邪学说揭示了所有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病与发展的本质。然而它是一个总的概括,具体来讲,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无论机体哪条经路,哪个脏腑,哪个组织器官的功能失调,皆可使正气虚损。而无论是阴阳失衡,脏腑失调,气血失畅,情志失和,邪毒侵淫等,都能导致气滞、血瘀、湿聚、痰凝、热毒等“内邪”,若不及时调理治疗,久而久之邪气踞之,则可发为肿瘤。

3 中医如何看待肿瘤的预防

中医理论认为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外邪内侵,加之情志不畅,致使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失和,气血失调,经络阻滞,而引发内部,无论是外邪、内邪,客于人体、经久不去,积而成之则为肿瘤,因此可见正气不足是肿瘤形成的根本原因,“邪气踞之”是肿瘤形成的基本条件,因此扶养和保护正气,避免和减少外邪侵入,阻止和消除内邪的产生,便成为中医对肿瘤预防的重要环节,从预防的角度看“扶正祛邪”属于肿瘤一级预防的范畴。

4 中医治疗肿瘤的特点

一个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的见解

一个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的见解 如果中医是主流医学,大多数癌症病人是不会死的。这当然是有条件的:不手术;不化疗;不放疗;但可以做不伤害性的检查。 中医治病研究天地人的关系,就是从生命生存的规律入手。生命的最重要的规律是什么?就是承认生命必然死亡。因此,中医认为人活到一定的年龄,无论哪一个器官功能衰竭,都必然会死亡。中医不阻止死亡的自然产生。西医尽管承认死亡之不可避免,但是它的做法表明,他们认为可以阻止死亡。我们可以从西医的许多死亡统计报告中看出。他们总是这么说:现在每年死于心脏病的有多少,死于癌症的有多少,死于肾脏病的有多少……就是没有死于衰老的。死于衰老是什么意思?就是正常的死亡率。这些统计,他们从不排除正常的死亡率是什么原因?其目的就是拿病死者来恐吓活着的。他们就可以借研究治病来向国家、向人民要经费,掏人们裤袋里的钱。当然,西医医学不是医生或医院向老百姓掏钱,而是他们背后的一个医药财团。西方医学实质是医药财团手中的木偶。这不是我的发现,而是现代西方的非主流的医学家们和研究者。有本书叫《现代医疗批判》,作者霍恩?罗斯,讲得最清楚不过了。因此,我们应该把所有的医学研究,把这个内涵联系起来。我在2008年11月,在北京开的“原创中医复兴论坛”上发言,突然想到了“市场医学”这个概念。我说:“现在的医学,可以叫做市场医学。市场医学究其实,是个怪物!因为,医学是要命不要钱的,市场是要钱不要命的,结合起来,岂不就成了怪物?!” 治病是为了生命与健康。可是,西医不研究生命与健康,而去研究尸体与细菌。他们认为尸体上有生病的原因。人生病死了,他们就解剖死了的人,研究生病的道理。他们的病理学家,在尸体的某些部位的改变上,判断分析生病致死的道理。外伤致死是可以用这种方法的,而人老或生病致死用这种方法却是错误的。癌症致死论就是这样的思想条件下分析出来的。生、老、病、死,这本来是一个自然过程。人活着是依靠各种器官功能的活动。这些活动就像一条相互衔接的链条在不停地转动。死亡,就像这链条的中断。老了,各种器官的功能由于某一种原因发生中断造成的。因此,用解剖尸体来判断老了死亡的原因,是不准确的。过去有的人老了生了病,未死之前却交代把尸体交给病理学家去检查死亡的原因,有巧查上了尸体上有癌肿块,就把这肿块判断为致死的原因。 癌症致死是因为手术(包括化、放疗)治疗引来的死亡,医学却把这个责任推给所患的疾病——癌症。没有人揭穿把手术称为除根术的错误。因为,手术只能切除可见的癌病灶,而不能切除患癌的原因。既然原因未除就能够复发,而且复发时的身体条件更差,因为已经经过了手术的摧残,抗病能力已大大减弱。可见把称之为“除根术”就是一种明显的欺骗。“除根术”这个概念不无有市场的因素——为了吸引病人。如果医学是一门科学,科学就不能有假。而现在这个“手术除根”却是个明显的假货! 癌症患者因手术治疗而加速死亡的现象,更进一步引起人们的恐癌心理。现在大多数人不是

中医治疗肿瘤的四个原则

中医在两千年以前对肿瘤就有了一定的认识,甲骨文就有"瘤"字的记载,散见于文献中的舌菌、失荣、噎膈、返胃、乳岩、肺积、翻花疮等名称都是对现代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的描述。《黄帝内经》对前人的记载进行了总结,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就肿瘤的原因、症状、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创立了一套理论体系。我们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肿瘤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它的发生、发展、转移等都是人体正气(抗癌能力)不足所致;在治疗上既注意消除外在致病因素,又注意调节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提高自身的抗癌能力。建国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更是集中西医优势于一身,综合各种手段,以病人为中心,从整体出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治疗肿瘤的系统工程。 纵观中医对肿瘤病因的认识主要有正气虚损、气滞血瘀、热毒积聚、痰凝湿阻等。我们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现代医学理论,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研究,研制出了以扶正培本、活血化淤、抗癌解毒为治则的抗癌良药。 1.扶正培本 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正虚邪实的过程,正气虚损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现代医学、分生物学、免疫学的研究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三个抗癌系统:一是抗癌细胞系统,包括NK细胞群、K细胞群、T细胞群、LAK细胞群、巨噬细胞群等;二是抗癌细胞素系统:干扰素、白介-2、白介-6、肿瘤坏死因子等;三是抗癌基因系统,基因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现已证明Rb、P53基因等均有抗肿瘤方面的作用。这些抗癌系统的功能表现都是指中医学的正气,这些功能低下就可能造成癌症的发生。 根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在传统理论指导下,结合中药单体药理研究和人体正气的研究把扶正培本作为治疗脑部肿瘤的第一原则。 2.活血化瘀 中医认为血瘀是肿瘤发病的又一主要病机,传统理论研究,现代医学及药理学研究和我们自己的临床实践都认为血瘀对肿瘤的发生起很大的作用,故以活血化瘀为治疗脑部肿瘤的第二大原则。 3.抗癌解毒 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发生与人体内的毒邪有关,尤其是痰凝湿阻、郁久化火、火毒内蕴、凝滞不化,渐成肿块。另外认为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有邪毒在体内郁滞不能外达。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肿瘤发生时往往是某些外因激活了体内致癌毒素,从而造成人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理论、实践和实验都证实解毒药物都有肯定的抗癌作用,所以我们把抗癌解毒作为治疗脑部肿瘤的又一大治则。 4.辩证施治 肿瘤的发生发展变化有着共同的病因病机,治疗上采用相同的治则,但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它也有其不同之处,不同的病种,不同的系统,不同的部位都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机变化,所以我们以扶正培本、活血化淤、抗癌解毒为主要治则,结合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种进行加减,研制成治疗各种脑部肿瘤的一系列药物。

中医治疗肿瘤的三大优势

中医治疗肿瘤的三大优势 中医治疗肿瘤的三大优势第一,能有效地防范肿瘤的发生发展。治“有形”之瘤,固非中医之所长,但对预防尚未“成形”之瘤的发生,传统中医学有其广阔用武之地。中医学的特点是以“人”为本的整体观点,以调整阴阳辨证施治为核心。而癌症的发生,从致癌物参与人体代谢,癌症的启动、促进,DNA损伤、修复,然后进入癌前病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从癌前病变发展成原位癌,再从原位癌发展成具有浸润或转移能力的进展期癌,约需5~20年左右的时间,这一漫长的过程为中医药提供了充分的预防与治疗空间。其次,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领域还包括多个方面,如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继发症;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改善机体内环境,调整免疫;当肿瘤患者已接受手术或放、化疗缓解后,运用中药防止其复发或转移等。第三,中医学还可以在肿瘤的直接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在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脑瘤、肉瘤,以及已复发或转移的中晚期肿瘤治疗中,若思路对头、应对有序、组合有方的话,完全有可能促使其“柳暗花明”。特别是从天然药物中寻找抗癌有效成分,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诱导癌细胞分化和凋亡,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在这方面,中医药学将大有作为。总之,在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中,中医学有极其重要

的一席之地。走出“传统疗法”的一些误区传统中医药基本上是一种经验性探索所积累的知识体系,有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判决性”实验的检验,故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或经验。尤其是当前有些广告的宣传性词语,值得引起人们注意。以毒攻毒传统的“以毒攻毒”,并非中医药治癌之优势。因为中药中许多毒药,它们的毒性是明确的;但有否抗癌药性,或者说临床是否真的有抗癌功效,是需要打问号的(根据分析,在动物实验中,得出某种提取成分有抗癌性和临床真实个体身上有否抗癌性,许多情况下完全不是一回事,前者很普遍,后者却较难得出阳性结论)。退一步说,真的“以毒攻毒”,不如找化学合成抗癌药更妥当些。这些药物的问世,毕竟经历过较严格的药理学筛选与实验。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抗肿瘤很长一段时间也很时髦,但有许多临床证据表明,对晚期肿瘤患者,特别是肝癌患者,一些活血化瘀药不仅会促使肝内转移,而且容易诱发大出血,导致肝昏迷。一些实验结果也证实,活血药使用不当,会促使肿瘤快速生长与转移。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需慎之又慎!软坚散积“软坚散积”也是常用抗癌疗法,而且以往是作为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研究表明,部分甲状腺肿瘤是“碘”依赖性的,而软坚药中不少是含碘很高的,如海藻、昆布等,故这些自属禁忌!

抗肿瘤中药研究现状

抗肿瘤中药研究现状 【摘要】中药因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扶正固本等功效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可作用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的特点。主要从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等方面对中药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中药;抗肿瘤作用;作用机制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中药可作用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的特点,其在抑制、杀伤肿瘤细胞、改善症状与体征,以及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其具有不良反应低,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其抗肿瘤活性已得到国际公认,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中药抗肿瘤作用及其主要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1 肿瘤病因、病机 肿瘤在中医中属“积聚”范畴,历代诸家均有论述。《难经·五十五难》中“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病不离其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 祖国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产生都离不开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指人体正气虚衰,脏腑失调,气血失和以及七情内伤;外因指六淫之邪和疫戾之气,当人体正气虚衰,邪气乘虚而入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阴阳失衡、气血不调、五脏之气紊乱,致使外来邪气乘机而入,破坏了五脏正常的生理功能,损耗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基础,引起气滞、血瘀、痰凝、湿停、毒聚等病理变化,即气血虚衰、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热毒内蕴、脏腑失调、经络瘀阻。 2 抗肿瘤中药功效与药理研究 根据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中药治疗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分别施以扶正固本、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理气行滞、清热解毒等不同方法。 2.1 扶正培本与增强免疫《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汗法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医宗必读》中提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灵枢·五变》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人腠理?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外证医寨》则明确提出“正气虚则成岩”。因此,扶正培本治疗法则“补之、调之、和之、益之”是防

对肿瘤的认识

对肿瘤的认识 就现在而言患肿瘤的人越来越多,离我们越来越近,肿瘤的防治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但很多人对癌症有着错误的观念人们普遍认为,生癌像山洪爆发一样,如果不及时医治,肿瘤就会很快扩大,一命呜呼,临床上我们看见一些人已经诊断,或者是有一些症状后,病情就会加大剧化,这其中最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自己的心理影响,再加上行为上应对过分,就可能加速死亡。 因此,我们要对癌症有正确的认识:第一,癌,谁都回避不了,谁都需要防范,要采取综合措施,正确判断。第二,对癌需要有个正确的观点:癌症就是慢性病。其实,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个缓慢的过程,从第一个癌细胞发生癌变至少要5年到20年的时间,有的至少要20年。有时候癌细胞还会长期休眠,甚至不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癌症的发病率还会上升,每个人生癌的概率还在提高,但是生了癌活下来的更多,它是一种慢性病,如果心态从容、对策正确,绝大多数人不会马上就面临死亡。临床上得了癌症很快就死亡的患者很少。那些病情发展迅速的患者中,很多人也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对死亡的恐惧。若对癌症有正确的认知,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正确得当的治疗,癌症患者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体能有一定的极限,如果超过了这个极限就会产生副作用。在肿瘤的治疗中进行了手术,又加化疗和放疗,其结果使我们的机体受到多方位的打击,也就有可能超越机体承受能力的极限,其结果必然与治疗目标背道而驰,不仅癌细胞得不到有效控制,而且会导致短时间内肿瘤转移和复发。任何治疗的有效性,都基于“适度”。只有合适的,才是正确的、好的。 临床上,医生患者及其家属都容易产生“除恶务尽”、“追求完美”的心理,总希望手术切除范围广一些,化疗也要打足,能加用放疗最好。有些病人和家属认为治疗手段多多益善,以为这样才能彻底消灭癌细胞。另外,病人及其家属的恐惧心理,总是担心复发,如果化疗疗程不足,放疗没有做,一旦肿瘤复发病人和家属就会感到很后悔。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也会产生过度治疗。所谓过度治疗,就是超出必要性的不合理治疗。因为癌细胞是不可能绝对地被杀灭的。大剂量、长时间化疗使本来就虚弱的机体免疫功能再次受到打击,从而使正常的免疫细胞无法控制残余癌细胞,导致病情恶化,情况更糟。 前两年,颇受欢迎的某中央台著名主持人罗某死于癌症。他的死让很多人感叹不已。其实,这名主持人不仅仅是死于疾病本身,更多的是死于一种错误的治疗思路:罗某从患病到死亡总共仅9个月,而淋巴癌是世界范围内公认化疗效果最好的,化疗后五年生存率可以超过90%以上。但是,罗某在9个月里连续化疗了9次,再加上两次干细胞移植,身体几乎没有一点休养生息的时间,就算铁打的汉子,也抗不住啊! 当前,癌症的治疗方法不少,手术、化疗、放疗和中医治疗等等,但治疗手段的选择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要有针对性地采用对杀灭癌细胞最必要的治疗方案。治疗肿瘤除了设法延长病人的生命以外,更要关注病人的生存质量,这应该是我们治疗肿瘤的宗旨之一。 癌症治疗,要以健脾胃为要,保护好患者的消化道,保护好患者的脾胃。因为,可以说所有肿瘤都是慢性病,治疗常常需要好多年,不是吃几天药就能痊愈的。慢性病需要长期调整,需要长期吃药,所以脾胃功能正常非常重要。脾胃坏了,后续治疗就难以继续。脾胃运化正常,一方面可以保证人体所需营养,使气血充

战胜疾病—— 一位中医十几年治疗癌症的经验总结

战胜疾病——一位中医十几年治疗癌症的经验总结 2013-7-10 战胜疾病——一位中医十几年治疗癌症的经验总结 1、癌症病人舌苔大部分是薄白,舌质淡。其它的腻苔,黄腻苔,光剥苔很少见。

2、癌症病人九成是大便干。大便稀的比较少。病人手术后,凡大便次数多的,大便稀的,效果好。这个腹泻我认为是病人自体排毒,不能治疗。曾有一个食道癌术后三年的病人,让我治腹泻,我对他说,不是治不好,而是不能治。你现在除了腹泻,别的啥事没有,你治腹泻干吗,那是你的身体排毒呢。病人说,腹泻后觉的没劲儿。我说没劲儿也不能治。 这位病人很不高兴的走了。停了十多天,又来了,说医生,我后悔呀,我找别的医生把腹泻治好了,现在不能吃饭了。我只好开药给他,吃后又腹泻了,当然也能吃饭了。象这样除了拉肚子,别无毛病的癌症病人,最好的办法是不理他。一般病人是不会复发和转移的。但要是治的病人不拉肚子了,那就麻烦了。我常给病人讲,癌症啊,不怕大便稀,就怕大便干。病人大便干咋办呢?小陷胸汤就不错。 3、【肝癌的治疗】上,配合介入十分必要。凡是介入1次或2次后吃中药的,失败的极少,好多病人都过了三年了,有的都六七年了,还很好。肝癌的西医治疗,数介入效果好,但不能按西医的要求一个月做一次,一般做一到两次就行了,然后吃中药,疗效理想。有的病人两三年后肝上又长了肿块,没事,再做一两次介入,然后吃中药又没事了。不介入光吃中药的,十个里也就好一两个,比起介入后再吃中药疗效差远了。

4、有的癌症出血,比如肺癌痰中带血,要用活血化瘀的药。我县一个肺癌,痰中血丝好几个月,一直没控制住,我让他吃了点水蛭,很快就不出血了。我现在很少用云南白药来止血,总感觉这个药效没有十年前好了,加量服用也不理想。有时候用三七粉,效果还可以。 5、化疗期间我从不让病人吃中药。以前有个病人肺癌,吃中药很好,偷偷去化疗,边吃中药边化疗,结果骨髓抑制死在医院了,家属问医院要说法,医院说是中药引起的骨髓抑制。所以后来我就不让病人化疗时吃中药了。但放疗时可以。这时一加一大于二。有个吕村的食道癌,放疗时吃中药,放疗后,医生说他的效果是多少年来最好的。当然西医不知道他吃中药了。把他的片子都放到医院的宣传栏了。 6、癌症这个病,年龄越大越好治。只要70岁以上的,十个里好七八个是不成问题的。40岁以下的,难度就大了,十个里能好一两个就不错了。宫颈癌最好治,乳腺癌是第二好治。难度最大的是白血病,难度第二的是胰腺癌,难度第三的是卵巢癌。我治过年龄最大的是鹤壁一个90岁的食道癌。吃了60副中药就好了,93岁时进屋摔了一跤,死了。忘了一句话,鼻咽癌也好治。 7、癌症病人不能过分增加营养,营养越丰富,癌细胞长的越快。我要求病人任何补品,营养品,保健品都不能吃,就连阿胶也不能。西药里的氨基酸,脂肪乳。白蛋白,胸腺肽,干扰素都不能用。有个病人光白蛋白就输了45万。来时全身扩散。邯郸有个乳腺癌,吃中药效果很好的,就是有贫血,他丈夫嫌好的太慢,就给她输了两袋血,还给我

一名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用药心得

一名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用药心得 1、夏枯草:应用于淋巴癌或者其他癌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效佳,常用量30--100克。取其解毒散结之效。 2、天花粉:一般应用于癌症肿块破溃,症见浓汁略稠,有臭味。如乳腺癌,皮肤癌,鼻咽癌等。用量一般15--60克,取其消肿排排脓之功。另外用于各种癌症引起的咽干,口渴,咽痛效果亦可,取其清热生津之效。 3、皂角刺:用于癌症肿块未溃或者已溃,未溃者引之消散,已溃者引之排脓。常用量30--60克,量小无效。 4、鸡血藤和石韦:此两味为对药,用于放化疗治疗癌症时引起的血细胞减少。这是沈绍功家传经验,验证于临床,经得起重复。无论是白细胞还是红细胞等减少均效。常用量鸡血藤15克,石韦10克,石韦不能应用量大,对肾有刺激。由于是家传,用药机理无法解释。 5、石菖蒲和郁金:用于改善癌症病人的忧郁情绪,是沈氏所传的对药,我加于治疗癌症方药中,对神情抑郁,悲观的癌症病人确实起到了缓解的作用。常用量是每味药各10克。 6、山慈菇:现代医学证实,山慈菇是一味不可多得的治疗癌症的高效药物。能治疗多种癌症,如食道癌,胃癌,乳腺癌,甲腺癌其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打粉应用,6--15克左右,我常常作为治疗癌症的基础用药,基本上每方必加。 7、牡蛎、浙贝母,玄参:此三味药既是程钟龄的消瘰丸,凡是没有破溃的癌瘤大多加用,效果非凡。一般用量:生牡蛎30克,玄参15克,浙贝母6--12克;生牡蛎和浙贝母最好打粉应用,效果较佳。浙贝母也可以应用川贝母,平贝母和大贝母代替,但川贝价格昂贵。大贝母散结的效果比较优良。我现在正尝试应用,而且价格比较便宜。 8、生黄芪:生黄芪具有托毒生肌之效,不论虚实寒热之癌瘤都可以应用。一般用量30--200克,破溃的用量应该大些,如治疗乳腺癌已经破溃溃烂,应用量多在百克以上,同时还输液黄芪注射液30毫升,相当于生药60克。我们一般作为治各种癌症的基础用药,作为各种抗癌药的一个动力。 9、仙鹤草:现代医学研究其有抗癌之效,我把其作为治疗各种癌症的基础用药。用量15--100克不等,仙鹤草不单是一味止血收涩之药,其补虚之功亦宏,有类似于激素样作用,干祖望称仙鹤草为中草药中的激素. , 10、生薏苡仁:现代研究其可以治疗各种癌症,我治疗癌瘤时基本上每方必用,常用量30克。有时嘱咐癌症病人每天早晨用薏苡仁熬粥代替早餐。既可以增加营养,又可以抗癌,一举两得。 11、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二药是医学界公认的治疗癌症有效的药物之一,可以治疗多种癌症。但是用量必须加大,最少的30克打底,最大可以应用到200克。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一般不超过100克,这两药质轻,比较占空间。我应用此药,一般大手去抓,根本不用称

肿瘤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第一节胃癌的中西医诊疗方案 一、概述 胃癌是胃黏膜上皮发生癌变的恶性疾患,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症状特征有胃脘不适、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腹块、黑便、腹部积块等。胃癌好发于胃幽门区,其次是胃小弯及贲门部。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男女发病之比为 2.3~3.6:1.任何年龄均可发生,然而大多发生于中年后。以50~60岁最多,30岁以前较少见。胃癌属中医“胃痛”、“反胃”、“疤积”等范畴。 二、诊断 (一).中医辩证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肿瘤疾病诊疗常规及相关教材制定中医胃癌的辩证标准。 1.肝胃不合:胄脘胀满,两胁隐痛,气郁不舒,疼痛则重,纳后疼痛,嗳气陈腐,舌质红,脉弦,苔薄黄。 2.脾胃虚寒:胃脘隐痛,喜温喜按,泛吐清水,恶心欲呕,或朝食暮吐,大便溏,神疲乏力,四肢厥冷,面色胱白,脉细缓或沉细舌质淡,苔白或滑润。 3.瘀毒内阻:胃脘可触及肿块,硬如顽石,胃脘刺痛,痛有定处,痛时拒按,心下痞块,肌肤甲错,面色晦暗,呕吐污血,大便发黑,舌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细涩或涩。 4.胃热伤阴:胃脘灼热,胃脘嘈杂,纳后痛剧,口干欲饮,心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脉弦细或细数,舌质红,舌苔黄少津或少苔。 5.痰湿凝结:胸膈满闷,呕吐痰涎,进食发噎,面色虚肿,四肢乏力,痰核累累,脉细滑,舌质淡经或有齿痕,苔白腻或灰腻。 6.气血双亏:心悸气短,头目晕眩,自汗、盗汗虚汗不眠,面色萎黄,肌肤洧瘦,下肢浮肿,或有腹水,大便溏或秘结,脉沉细无力,舌质淡红,苔薄少。 7. 气阴两虚:气虚可见面色晃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阴虚表现为口干、五心烦热、便秘、尿少、乏力,舌红苔少脉弦细等症状。 (二)、西医诊断标准 按中国抗癌协会编制的《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的诊断,利用胃镜或手术病理学明确诊断为胃癌。

真实记录:认识一位能治好肿瘤、癌症的老中医

真实记录:认识一位能治好肿瘤、癌症的老中医 肿瘤、癌症目前是世界医学难题,近年来,肿瘤、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致死疾病。平时,我们经常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漫天飞舞的广告鼓吹哪家医院治疗肿瘤、癌症治愈率达到100%,还有许多打着“祖国传统医学”、“抗癌秘方”的大量专家,并且伴有现身说法的患者任意夸大如何治好他得癌症。可是真正患上这种病的人,究竟如何呢?本人的一个朋友自来水公司的一位经理,去年患上癌症,可去医院开刀动手术,结果不到三个月就离我们而去。象这种病例在我们周围发生过许多,几乎每次听到谁谁患上癌症,接着不久就听到某某已经走了,留下后人评价他生前如何好的一声叹息!以前没有怎么接触到这种病例,因此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今年5月份在走访市场的时候,发现我网络中的一个客户去年得了癌症,可再次见到他时且看不出他得过任何病的症状,精神的很!通过了解这位客户象我介绍了帮他治好病的一位老中医,这位老中医行医40多年,治好无数肿瘤、癌症(早中期患者)患者。当时我就想,如果老中医真的能用中药治好肿瘤、癌症患者,那将是我国中医行业一个无比巨大的突破! 见到老中医卢师傅,不是我想象中那种仙风道骨、白须飘逸的老人,只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农民老人、一位非常和善

的老人。由于本人非常想了解老中医是如何治疗肿瘤、癌症这一世界医学难题,详细的向老中医卢师傅讨教治疗过程,通过了解,得知老中医卢师傅治疗肿瘤、癌症患者成功率高达90%以上,并且老中医治疗这种病时效非常短,3个疗程,一个疗程8天,24天的时间基本上就能让肿瘤、癌症患者痊愈或者基本痊愈,这让我多少有点膛目结舌。接下来几天的时间,让我亲身经历了老中医采药、用药的过程,下面我将亲身经历呈上,希望有缘人能看到我这篇日记,帮助那些还在与死神挣扎的患者,不要再让他们英年早逝,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回到亲人、朋友的身边,继续享受人生的美好!如果大家转载我这篇日记,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功德无量!首先介绍的是老中医卢师傅:

抗肿瘤中药

抗肿瘤中药的临床应用 恶性肿瘤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卫生部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肿瘤发病率已上升为0.127% ,有人预测2005年北京地区肿瘤发病率比1977年增加15%以上。由于肿瘤患者人数呈总体上增加趋势,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临床上对于抗肿瘤药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抗肿瘤药的年平均增长率高于12% ,大大高于全球其它大类药物的年平均8%的增长。 40余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模式已逐步形成,中药在控制肿瘤、肿瘤放化疗减毒增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在肿瘤的癌前病变、预防复发转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我国是天然药物大国,应用中草药治病历史悠久,抗肿瘤中成药毒副作用较小,使这类药物备受患者青睐。本文重点探讨抗肿瘤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临床用药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的病因为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和劳欲内伤等。病机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正虚主要为气(阳)虚、阴(血)虚、气阴(血)两虚,邪实主要为气滞、痰凝、血瘀、热毒等。治疗的基本原则为扶正祛邪(抗癌)。由于恶性肿瘤目前尚未见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所以用药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的特点。 二、中医指导下的中药应用 中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用药方式:①辨证施治,随证加减;②专病专方,多为院内制剂;③单方、土方、验方。以前两种为主,剂型主要是汤剂。 中药抗肿瘤的实验研究工作:①筛选抗癌复方、单方;②抗癌中药的药效、毒理研究;③探讨作用机理;④对比中西药疗效;⑤抗癌中成药的制剂研究。 中药防治恶性肿瘤的主要机制:①抗突变作用;②直接的细胞毒作用;③免疫增强作用;④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分化;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三、开发治疗恶性肿瘤中药的优势 笔者查阅了1999~20006年的中文期刊,有关该方面的报道有上千篇,总结了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认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有如下作用:①增效减毒。

中医历代医家对肿瘤的认识

???中医历代医家对肿瘤得认识?????摘自《中医内科学》第二版733—--756 李明富李胜涛? 人类在战胜肿瘤得征途上跋涉了多少时间?从《黄帝内经》到王振义教授,励经多少风雨,多少曲折得努力,诱导学说得署光已从东方升起。《我对肿瘤形成认识与治疗方案之建议》认为:肿瘤产生得实质就是:生命体高级生理机制适应低级或原始生理机制而产生得变异性适应性反应,当这一现象发生在高级生理物种时却就是至命得危害。问题得到纠正即能康复。??????? ??????癌症就是多种恶性沿革承传? 肿瘤得统称,人体内局部细胞异常增生得一类疾病。别名多由临床特征产生:息积,肝积,肠覃,锁肛痔。。、。。、甲骨文中已有“瘤”字,《说文解字》释“肿”也。《周礼》言:“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内经》对肿瘤已有分类与系统描述。对其病机概括为:“营气不通”,“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邪气居其间,正气虚,邪气胜之”,“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其搏,久而内著。。。有所结,中于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得返津液(湿)久留,合而为肠瘤”。《难经》说:“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上下有始终,左右有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发无根本,上下无止留,其痛无常处”○1。?????????华佗说: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而发者也。仲景以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治瘕,益气化痰治疗“反胃”,缓中补虚,攻逐瘀血法治疗虚劳。??????葛洪:多渐生。。。难治也,腹中瘕有结积,便宜害饮食,转赢瘦。皇甫谧尝试用针灸治肿瘤、????

《诸病源候论》:诸脏受邪,初未能成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备急千金要方》突出虫类,毒剧药及攻痰药得使用。?《晋书》已有手术治癌得记载。????《圣济总录言》:瘤之为义,留滞不去。????《仁斋直指附遗方论》:癌者上高下深,岩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穿孔透里,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乳,或项或肩或臂,外症令人昏、?????????《严氏济生方》言:调顺阴阳,化痰下气,阴阳平均,气顺痰下,膈噎之疾,无由作矣、?? ???《普济本事方》:大抵治积,或以所恶者攻之,或以所喜者诱之,则易愈。如硇砂水银治肉积,神曲麦蘖治酒积,水蛭虻虫治血积,木香槟榔治气积,牵牛甘遂治水积,雄黄腻粉治涎积,礞石巴豆治酒积,各从其类也。????????刘完素说:世传为寒瘕也坚痞腹满急痛,寒极血凝泣而反兼土制化之,故坚痞满腹。或热郁于内而腹满坚结,痛不可忍者皆可为寒,误矣,误矣。凡诸疾病皆有阴阳寒热,宜推详之。???李东垣说堵塞咽喉,阳气不得出者日塞,阴气不得下午降者日噎。夫噎,寒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令诸经不行,则口开目瞪气欲绝、当先用辛甘气味俱阳之药,引胃气以治其本,加堵塞之药以治其标也。?张子与认为:病之所生,乃邪气所至,并非人体固有,邪去则元气自复。????朱丹溪说:翻胃大约有四:血虚,气虚,有热,有痰兼病,强调痰在病机中得危害,并说“凡积病不可用下药,徒伤正气,病亦不去,当用消积药使之融化,则根亦除矣。???????张景岳说:凡积聚之治,如经之云者亦既尽矣、然欲总其要不过四法:攻消散补四者而矣、《景岳全书》言:噎膈

常用抗肿瘤中成药表

常用抗肿瘤中成药一览表 名称成份、功用与主治药理药效剂型、规格与用法(含注意事项) 康莱特注射液[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1997)卫药准字 Z-108号] 成份:薏苡酯 功用主治:抗癌。用于原发性肺 癌,肝癌,胃癌,鼻咽癌,乳腺 癌,食道癌,胰腺癌,大肠癌,白血 病,胰岛细胞癌,恶性淋巴瘤,脑 瘤,喉癌,腮腺癌等;尤以晚期肿瘤 更适合。 实验证明本品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坏死;对 LA795肺转移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改善肝功能,提 高血白蛋白浓度,降低甲胎蛋白,具有镇痛,改善 食欲功能,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精神状 态;良好的防癌和明显的对化疗药物的增效作用, 对抗癌症恶病质和保护化疗患者的骨髓功能、肝肾 功能等作用;能明显激活T 淋巴细胞,NK 细胞和 LAK 细胞活性,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 免疫功能,同时还能提供机体高能营养,显著提高 免疫力及促进造血功能,激活白介素I 和白介素II 的活力等。 注射剂,100 ML/ 瓶X6瓶/ 盒,静滴,100-200 ML/ 次,10天为一疗程。 海生素注射液[青岛第六制药厂,青卫药制字(97)M200 1- 20] 成份:深海生物中提取的多肽类 活性物质—多个抗癌有效物质的总组 合。 功用主治:抗癌。主治肺癌,胃 癌,肝癌,骨癌,乳腺癌,宫颈癌, 鼻咽癌,胰腺癌,结肠癌,恶性淋巴 瘤,恶性黑色素瘤等。 实验证明本品可直接杀伤癌细胞,对人体正常细胞 无任何损害,同时增加白细胞,提高免疫力。 注射剂,2ml:0.8mg× 10 支。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 次一支,或用生理盐水稀释后 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每次二 支,10天为一个疗程,可连续 用药4-6个疗程。 消癌平注射液[河南新乡前卫制药厂,豫卫药准字(1996)第101006号] 成份:由乌骨藤等天然中药材提 炼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主要含多 糖、生物碱、皂甙类等。 功用主治:抗癌、消炎、平喘、 利尿。主要用于治疗食管癌、胃癌、 肝癌、肺癌等。也可用于治疗慢性支 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1、抗癌:既能直接抑制杀伤多种肿瘤细胞,同时又 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2、消炎:对巴豆油 所致的小鼠耳部炎症和对琼脂引起大鼠足跖肿胀显 示明显的抑制作用;3、平喘:离体豚鼠支气管灌 流实验表明,消癌平能使组织胺引起的气管痉挛松 弛;家兔静脉注射本品95mg/kg ,能对抗组织胺1 倍致死量;3、消癌平可明显增加麻醉犬4小时的 排尿量,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 注射剂,20 ML /支5支/ 盒,静脉滴注,用5%或10%葡 萄糖注射液稀释后滴 注,每次20- 100ml,每日 一次或遵医嘱。注意:个别患 者在用药期间有低热、多汗、 游走性肌肉疼痛等不适,一般 不须特殊处理。 莪术油注射液[黑龙江庆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黑卫药准 字(1996)第100266号] 成份:莪术油,含莪术醇、β - 榄香烯、莪术二酮等多种抗癌活性成 份。 功用主治:非细胞毒性广谱抗肿 瘤药,适用于各种恶性肿瘤,尤其是 肝癌、肺癌、皮肤癌、宫颈癌、外阴 癌、唇癌、恶性淋巴瘤、卵巢癌、膀 胱癌、癌性胸腹腔积液等。 1、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2、免疫保护作用:①本品 能增强T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对辅助性和杀伤性T 细胞均有促进作用,②增强癌细胞的抗原性,促进 机体对肿瘤免疫力;3、白细胞保护作用;4、放、 化疗协同作用;5、改善微循环;6、局部瘤体内注 射,可使癌组织变形、坏死、脱落、溶解、消失 等。 注射剂,20ML/ 支5支/ 盒, 静脉滴注:一日一次,一次 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 500ml稀释,静脉滴注,15日 一疗程。局部瘤体内注射:一 次5-10ml,一日一次。胸腹腔 内注射:每次20-40ml,3次 一疗程。肝动脉内灌注:莪术 油13ml 加碘油灌注,1月一 次,两次为一疗程。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济南三九益民制药有限公司,鲁卫药准字(98)第060434号] 成份:莪术油干燥根茎提取的挥 发油,主要含莪术油、β -榄香烯、 γ-榄香烯等。 功用主治:破血,消积止痛,化 聚消症,抗病毒,抗肿瘤。适用于小 儿病毒性肺癌、流感、疱疹性咽炎、 病毒性肠炎(秋泻)、病毒性心肌 炎、脑炎、甲肝、冠心病及消 实验证明本品具有抗病毒、抗菌和消炎并可增强免 疫功能提高白细胞等作用。大鼠抗血栓形成实验具 有抗血栓形成作用。通过抑制癌细胞DNA 和RNA 及 抑制非程序DNA 合成(UDS )而达到抗肿瘤作用; 对小鼠艾氏腹水癌、小鼠网织细胞肉瘤腹水型、宫 颈癌小鼠白血病等肿瘤模型均具有稳定的抑制作 用。 注射液,每瓶250毫升。静滴 12 岁以上年龄,每日一次,每 次500~750 毫升;6个月以上 儿童用药同上,可单独使用, 也可与其他抗菌素混用。个别 会出现一过性面部潮红,静滴 每分钟30~40滴,不宜过快。

中西医对肿瘤的认识

引言 据国家卫生部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肿瘤发病率已上升为127例/10万人。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60万~170万人,总数估计在450 万人左右。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003年我国城市居民恶性肿瘤致死率为94. 71/10万。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全球癌症状况将日益严重,今后20年新患者人数将由目前的每年1000万增加到1500万,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也将由每年600万增至1000 万。癌症成为第一位致死疾病,死亡率最高的10种癌症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白血病、乳腺癌、鼻咽癌、宫颈癌、膀胱癌;农村居民恶性肿瘤患者病死率更高,为104.01/10万,居全部死亡疾病之首,其中死亡率最高的10种癌症分别是肝癌、胃癌、肺癌、食道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白血病、乳腺癌、鼻咽癌、宫颈癌、膀胱癌。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来自乳腺、肺、结肠、前列腺、卵巢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从这些器官来源的肿瘤通常转移至局部淋巴结和其他器官,如肺、脑、肝和骨。转移癌通常出现在原发肿瘤之后,且有一定的转移途径和规律,一般不难判定。大部分转移癌可通过临床及各种辅助检查寻找到原发灶,但是大约5%-15%的患者经过仔细全面的检查后仍然无法发现原发灶[1.2],这就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诸多困扰。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尚无大型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因此存在很多争论。一般来说,原发灶的检出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最为合理的治疗策略,既能将原发部位作为治疗靶区,又能避免对非原发部位进行不必要的治疗,减少治疗的并发症,同时对患者的心理康复也有积极的影响[3]。 免疫组织化学问世以前,寻找不明转移癌的肿瘤原发灶的困难重重,不明来源肿瘤原发灶的确定对于肿瘤学家和病理学者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常需长期随访观察,反复检查方可发现,甚至始终未能发现。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特别是新型肿瘤标记物的不断发现及使用,使一些原先诊断为MUO 的病例有可能发现原发灶,为临床有针对性的治疗及对于患者预后的判断提供有效帮助。比如,CK7抗体识别的是相对分子质量为54000的一种碱性细胞角蛋白,存在于大多数正常组织的腺上皮和移行上皮细胞中,一般非上皮来源的细胞无表达。卵巢浆液性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乳腺腺癌、肺腺癌中呈阳性反应,另外在宫颈肿瘤、胆管癌、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也为阳性表达。而胃肠道的腺癌、卵巢粘液性腺癌阴性,在鳞状细胞癌、肝细胞和肝细胞癌、前列腺和前列腺癌、肾上皮性肿瘤中均为阴性。现通常认为CK7是腺癌和移行上皮细胞癌的比较特异性的标志。CK20抗体存在于正常的胃肠道上皮、移行上皮、Merkel细胞中。在胃肠道、Merkel细胞癌、胰胆管癌、唾液腺小细胞癌、小肠类癌、卵巢粘液性腺癌阳性表达。而在乳腺腺癌、子宫内膜癌、肺腺癌和鳞癌、除唾液腺和Merkel细胞肿瘤以外的小细胞肿瘤、卵巢非粘液性肿瘤、肾细胞癌、精原细胞瘤、胸腺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组织中阴性表达。此抗体在原发癌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表达是一致的。villin抗体是一种分子量为95000的细胞骨架蛋白,正常分布于肠上皮和肾近曲小管上皮,可用于肠上皮来源肿瘤与非肠上皮肿瘤的鉴别诊断,亦可作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的参考指标。 我们知道,众多转移癌的原发灶不可能用单一抗体检测,数个抗体的联合应用可增加敏感性,从而缩小肿瘤原发灶的寻找范围。[34,35]已有学者研究ck7,ck20

中医治疗癌症常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癌症常规治疗方法 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治法从属于治则,其内容十分丰富,一般概以汗、叶、下、和、温、清、消、补等八法论之。中医防治肿瘤的常用治法有扶正培本、理气活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化痰袪湿、以毒攻毒、养阴清热、健脾益肾、对症治疗等。肿瘤发病较复杂,多属多系统、多组织器官受累,寒热交错,虚实夹杂,因而以上诸法又常配合使用,而且常以扶正培本为基础,清热解毒、以毒攻毒又为肿瘤防治中常用的配伍法。 (一)扶正培本法 扶正培本治则所属治法较多,包括补气养血、健脾益胃、补肾益精等等,但目的旨在于增强机体抗病、防病及其适应能力。扶正培本亦即补法,其常用的益气中草药有黄芪、党参、人参、黄精、白术、淮山药、甘草等;补血中草药有鸡血藤、当归、熟地、干地黄、白芍、紫河车、桂元肉、阿胶等;滋阴中草药有天门冬、麦门冬、沙参、生地、龟板、鳖甲、天花粉、知母、旱莲草、女贞子等;温阳中草药有附子、肉桂、鹿茸、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锁阳、肉苁蓉、巴戟天等。 扶正培本法在肿瘤防治中应用最为广泛,而且收效较佳。扶正培本治疗肿瘤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包括: 1.提高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 2.减轻放疗及化疗的毒副反应。 3.提高手术效果。 4.治疗癌前病变。 5.抑癌抗癌。 6.提高机体免疫力。 7.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等等。 (二)理气活血法 肿瘤的实质多有血瘀,常见有肿块、刺痛、唇舌青紫、舌下静脉曲张、肌肤甲错、脉涩等瘀血见症,故活血化瘀法为肿瘤防治的重要大法之一,中医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与血瘀常互为因果,因此,理气与活血常需配合应用。 常用的理气药有:八月札、柴胡、木香、陈皮、青皮、枳壳、砂仁、玫瑰花、檀香、槟榔、沉香、苏梗、旋覆花、厚朴、川楝子、延胡索、降香、丁香等。 常用的活血化瘀的药物有:丹参、五灵脂、王不留行、桃仁、红花、赤芍、三棱、莪术、

何世东名中医治疗肿瘤的临证经验

环球中医药2015年8月第8卷第8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ugust 2015,Vol.8,No.8985  四名医心鉴四 作者单位:523000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内科(邓丽娥);东莞市 中医院何世东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邓丽娥二宁为民二房 志科) 作者简介:邓丽娥(1984-),女,硕士,主治中医师三研究方向: 中医内科学三E?mail:872714876@https://www.doczj.com/doc/656558069.html, 何世东名中医治疗肿瘤的临证经验 邓丽娥 宁为民 房志科 【摘要】 何世东教授认为防癌二抗癌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产生 癌细胞”的 癌环境”,主张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调整人体内环境,恢复人体阴阳二气血平衡,从源头上控制癌细胞转移和扩散三其主要病机责之于正虚邪实,正虚在脾肾,邪实在痰瘀互结二情志郁结二热毒蕴结,确立攻补兼施,化痰散结二活血祛瘀二清热解毒时,不忘顾护脾肾之本为先的治疗原则,带瘤生存,辨病与辨证结合,动态辨证,分阶段审证,法随证立,方随法出,用药平和,灵活组方,综合调护三 【关键词】 何世东; 肿瘤; 中医药; 经验 【中图分类号】 R27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5.08.029 何世东教授,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二硕士研究生导 师,201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载,深谙岐黄之道,对肿瘤的辨证施治有独到见解三何世东教授认为无论手术二化疗或放疗,都是暂时从表面上杀 伤了癌细胞,体内环境并没有彻底改变三因此,要想防癌二抗 癌就必须改变 癌”状态,改变产生 癌细胞”的 癌环境”,主 张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调整人体内 环境,恢复人体阴阳二气血平衡,从源头上控制癌细胞转移和 扩散三 1 辨根本,正虚邪实 何世东教授根据先人的认识及临床实践总结,认为肿瘤 的形成是日积月累的,主要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三外因 是由于毒邪入侵二饮食劳伤,蕴结于经络二脏腑;内因是正气 不足,情志抑郁,脏腑功能紊乱,使毒邪乘虚而入,蕴聚于经 络二脏腑,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运行失常,致气滞血瘀,痰 湿凝聚,热毒壅塞而逐渐形成肿物三此乃本虚标实之证,多 是因虚得病,因虚致实,相互胶结,且 正虚”是形成肿瘤的 主要矛盾, 邪实”是形成肿瘤的重要条件三 2 辨阶段,攻补兼施 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观察,何教授提出了肿瘤的中医 治疗应分为4个阶段而论,分别为围手术期,辅助阶段,稳 定期,晚期,不同阶段的肿瘤患者有不同的处理原则,各阶 段各具病机特点,处方用药显然不同,准确辨治方能提高 临床疗效三 2.1 围术期,重祛邪兼顾扶正通过化痰散结二活血化瘀二清热祛湿等遏制肿瘤的加速生长二转移;同时兼顾扶正,通过调理气血,健脾行气等提高患者对手术二放化疗等治疗的耐受力,帮助术后二放化疗后的恢复,为后续治疗打好基础三2.2 辅助阶段,重扶正兼顾祛邪主要配合手术二化疗二放疗二生物靶向二免疫等治疗,提倡扶助正气,重视健脾补肾固本培元为主,适时攻邪作为辅助治疗三对于正在实行化疗的患者,即使没有明显的正气虚弱表现,何教授认为防止化疗后期出现正气溃散必先顾护正气,主张 但留一分正气,便得一分生机”三在西医手术二化疗之后正气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应先以健脾二益气二养阴二补肾等法补益,待脾气健运二胃气充实二正气恢复二元气充足时,再配合化痰散结二清热祛湿二解毒泄浊等法攻邪三另外临床上鼻咽癌二肺癌等恶性肿瘤,除手术二化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外,多配合放射治疗,何教授认为放疗为热毒之邪,容易伤人阴津,所以患者多表现为热灼津伤,治疗上注重清热解毒二养阴生津三2.3 稳定期,攻补兼施或称为缓解期主张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二气血和调,坚持抗癌食疗二运动,改善人体内环境,以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肿瘤复发二发展二转移三2.4 晚期,重扶正轻祛邪多正气亏损,甚则精枯气竭二正气衰败,当以扶助正气为主,且多选用大补元气之人参二黄芪;温阳固摄之附子二鹿茸;大补阴精之龟甲二熟地黄二山茱萸等,倘若患者未经西医手术二放化疗等治疗,尽管晚期仍需扶正不忘攻邪三曾有一恶性淋巴瘤患者经化疗后造血系统损伤,血白细胞极低,面色黧黑,疲乏懒言,纳差,需中断化疗,建议寻求中医治疗,何教授通过首先重扶正边祛邪,健脾补肾二补益气血兼化痰之法,配合食疗3个月后,患者白细胞恢复正常,生活可自理,但颈部淋巴结明显增大,所谓 补益容易助邪”,见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