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补偿装置检查作业指导书(棘轮)

补偿装置检查作业指导书(棘轮)

补偿装置检查作业指导书(棘轮)
补偿装置检查作业指导书(棘轮)

补偿装置检查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棘轮补偿装置检查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技术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高速铁路棘轮补偿装置检查作业。

2 引用规范性文件

……………

3 作业目的

3.1 检查棘轮补偿装置各部件标准技术状态;

3.2 通过检查与调整,保证棘轮补偿装置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为接触网提供良好的张力补偿。

4 作业程序

4.1 封锁停电天窗作业时间内,人工登杆检查补偿框架及止动卡块状态。

4.2 封锁停电天窗作业时间内,人工登杆检查补偿轮状态。

4.3 封锁停电天窗作业时间内,人工登杆检查补偿绳在补偿轮上的缠绕及补偿绳本体状态。

4.4 封锁停电天窗作业时间内,地面检查、观察限制导管、坠砣堆码等。

4.5 封锁停电天窗作业时间内,人工攀登检查隧道内槽道(内、外)状态、坠砣限制架状态、坠砣挡板、转向轮状态。

4.6 封锁停电天窗作业时间内,人工攀登检查补偿装置(含槽道)的所有连接螺栓、螺母、垫片是否按标准配置并连接牢固。焊接处有无开裂、脱焊迹象。

5 作业内容与要求

5.1 人工登杆检查:

5.1.1 人员及分工:

5.1.2 工具和材料:

5.1.3 开始人工登杆检查:

5.1.3.1 高空作业人员按标准化穿戴,用脚扣登杆后在合适的位置打好安全带。

5.1.3.2 检查补偿安装框架各部件、各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隧道外 隧道内

5.1.3.3 使用水平尽或角度仪检查棘轮的垂直状态,观察是否与补偿绳相磨,记录状态。棘轮不垂直导致补偿绳磨棘轮边时,按以下方法调整(如下图):

首先检查旋转底座上调节板上的两个固定螺栓是否紧固到位,如果是松懈的,就直接用铁锤垫木板敲击棘轮旋转支架,然后用水平尺靠在棘轮小轮的端面,检查垂直度,棘轮垂直后,将螺栓紧固到位。如螺栓是紧固的,用水平尺靠在棘轮小轮的端面检查倾斜度,然后松开旋转底座调节板上的固定螺栓,用铁锤垫木板敲击棘轮旋转支架,用水平尺检查,棘轮垂直后,将松开的螺母紧固。

5.1.3.4 观察坠砣限制杆顶部是否加装一个限制卡箍,如未安装应加装或做好记录补装。

补偿轮垂度调整螺栓

5.1.3.5 观察棘轮上补偿绳排列整齐,无交叉情况,水平补偿绳平顺,无交叉情况。

5.1.3.6 检查补偿绳是否有散股、断股,有则记录并拍照。

5.1.3.7 (竖直型棘轮)用塞棒检查棘轮齿与制动块的间隙是否为隧道外20mm,隧道内14-17mm,记录数值。隧道外小于20mm、隧道内超过14-17mm时应立即调整并拍照。调整方法:松开卡块固定螺栓,调整至合适间隙后紧固。

松开此处螺

栓可调间隙

(水平型棘轮)用塞棒或尺子检查棘轮齿与制动板的间隙是否为3-10mm(隧道内外相同),记录数值。超出标准的应立即调整并拍照。调整方法:松开制动板上4个固定螺栓,通过上下、左右移动调整至合适间隙后紧固。(如下图)

5.1.3.8 检查补偿轮竖直面与水平补偿绳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如果偏角过大导致水平补偿绳磨棘轮内边缘,应立即调整。调整方法(图见5.1.3.3):

5.1.3.8.1 造成这种问题很可能是补偿旋转下底座没有加装圆埑片,应补装后使补偿轮能自由转动,即可解决问题。

5.1.3.8.2 如果是棘轮旋转螺栓被拧紧,棘轮无法随线索方向自动旋转,从而导致棘轮受力角度不对,补偿绳偏磨的问题,首先检查棘轮的垂直度,单纯的角度不对,只要松开旋转螺栓底部的螺母,将棘轮推移到正确的受力角度上,偏磨问题也可解决。

5.1.3.9 更换终端锚固线夹β销为开口销,开口销安装标准见《支撑定位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5.1.3.10 隧道内还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5.1.3.10.1 限制架导向轮与棘轮补偿绳不垂直、补偿绳与制动卡板偏磨问题的。整治方法:移动上部横向角钢,将导向轮与补偿绳成一垂线,调整限制架所有横向、竖向角钢,相互平行、垂直。

5.1.3.11 平衡轮连接部划线标记(见照片)。

5.1.3.12 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划线标记(见照片)

5.1.3.13 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划线标记(见照片)

5.2 地面检查

5.2.1 向下拉压坠砣串,观察补偿棘轮是否转动灵活,记录状态。

5.2.2 隧道外观察坠砣杆上是否有明显的摩擦凹痕,隧道内观察坠砣限制框架内是否有明显的摩擦凹痕。记录状态。

5.2.3 检查补偿坠砣杆(隧道外)、补偿限制框架(隧道内)上的蓝色滑动标记,看坠砣串底部与标记的位置是否有移动,温度不同时,必须要有移动,否则应重点记录并严格检查补偿装置是否卡死。测量温差情况下的坠砣移动行程,是否与安装曲线一致。

5.2.4 检查下锚拉线,不得有松弛,下部螺栓连接良好。

5.2.5 检查隧内坠砣框架纵横向是否垂直,导向角钢内是否涂润滑油。

6 重点控制事项

6.1 重点检查制动卡块与补偿轮之间的间隙,竖直型棘轮:隧道外必须大于20mm,隧道内内必须为14-17mm;水平型棘轮:应为3-10mm(隧道内外相同)

6.2 重点检查补偿棘轮本体垂度和是否能正常转动,不得卡死。

6.3 为防止平衡轮单耳连接端(与绝缘子连接端)抽脱,应重视该处划线标识工作,平时巡视检查也应重点观察。

6.4 严格执行出入栅栏制度;

6.5 严格执行工具、材料编号登记制度;

6.6 防止梯车倾倒或滑移;

6.7 对发现缺陷的设备进行拍照并在更换后再次拍照确认,设备照片进行存档。

6.8 夜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夜间作业劳动安全规定;

6.9 作业完毕必须做到工完料清。

7 记录及表格

7.1 见附表;

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使用问题分析及对策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使用问题分析及对策 学习中心(函授站):洛阳教学中心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肖绍航 学号:12622659 指导教师:马雪琴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20年8月20日

毕业设计(论文)承诺书与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交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读期间所完成的学业的组成部分,同意学校将本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编入有关书籍、数据库保存,并向有关学术部门和国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呈交复印件、电子文档,允许采用复制、印刷等方式将论文文本提供给读者查阅和借阅。 论文作者签名:_____肖绍航____ ___2014__年_12_月_10_日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年 __月____日

北京交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

北京交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班级 2012(春)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肖绍航学号 12622659 题目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使用问题及对策 一、设计(论述)内容: 随着铁路向高速重载方向的发展,对牵引供电系统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接触网作为铁路供电的主要载体,也是保障电力机车持续运行的核心动力。棘轮补偿装置由于其补偿效率高、断线止动性能好的特点。在高速铁路上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同时在普速铁路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运营使用中,由于产品工艺不完善、施工安装不到位、运营维护经验不足方面的问题,造成了接触网运行的安全风险。 要求通过对使用的棘轮补偿装置,针对解决棘轮补偿装置问题的办法和措施的探讨,最大限度的减少棘轮补偿装置自身问题造成或影响波及接触网设备发生供电故障,进行技术参数和现场环境等的系统性分析,探讨出了一套适用于既有线的检调方法,并推广应用于日常设备维护中,确保接触网设备安全供电。 二、基本要求: 1.理论联系实际; 2.观点正确、文档规范。 三、重点研究的问题: 1、接触网; 2、补偿装置构造原理; 3、补偿装置的种类及应用; 4、棘轮补偿装置; 5、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四、主要技术指标: 无。 五、其他要说明的问题

加油机维护检修作业指导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加油机维护检修作业指导 书正式版

加油机维护检修作业指导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 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 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作业准备 1.1着装。按规定着统一工作服,配戴工号牌。员工服装整洁、仪表端庄,不得穿高跟鞋,不准戴老花镜。 1.2切断电源。切断准备保养的加油机电源 1.3悬挂警示牌。在电源开关处悬挂“正在维修”标志牌。 1.4关闭底阀。关闭准备保养的加油机底阀。 1.5备消防器材。在准备保养的加油机旁准备一只有效8kg干粉灭火器。

2开始保养 2.1打开盖板。打开加油机两面泵门的锁,取下盖板放置稳妥处,注意轻拿轻放。 2.2除尘。用毛刷轻轻除去加油机内部各部件上的灰尘及蜘蛛网。 2.3上润滑油。用油壶在加油机内部轴承、螺栓上润滑油。上油时注意橡胶垫圈处禁止上油。 2.4检查部件。检查加油机内部各螺丝,将松动的及时拧紧;检查各部件有无松动、损坏,及时上紧、报修更换;检查垫圈以及各部件有无滲漏油现象,及时更换垫圈或报修。 3保养结束

抽样方法作业指导书

抽样方法作业指导书 3、1抽取样本的原则 3、1、1抽样检验之所以能用样本来评估总体,主要是因为抽样检验本身具有其它非全面检验所不具备的特点,主要是: 3、1、1、1抽样检验的样本是按随机的原则抽取,在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能够保证被抽中的个体在总体中的均匀分布,不致出现倾向性误差。 3、1、1、2抽样检验是以抽取的个体所组成的样本来代表总体。而不是用随意挑选的个别个体代表总体。因此,能够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3、1、1、3所抽取的检验样本容量,是根据检验误差的需求并经过科学的分析所确定的。 3、1、1、4抽样检验的误差,是在检验前就可以根据检验样本数量和总体中各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行计算,并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因此,检验结果的准确程度较高。 3、2基于以上特点,抽样检验被公认为是非全面检验方法中用来推算和代表总体的最科学的检验方法。 3、3抽样的一般程序 3、3、1“确定抽样总体→确定取样范围→确定样本容量→抽取样本→计算样本特征并评估总体”,这是抽样的一般程序。 3、4抽样方式

3、4、1抽样方式一般采用随机抽样(若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则称为随机抽样)。 3、4、2随机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等。通常在实地检验中,经常把这几种抽样方法相互结合运用。 3、4、3随机原则 3、4、3、1 抽样是统计数据质量的灵魂,样本抽选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最终检验结果是否能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质量部抽样方法作业指导书日期xx年10月30日页数第2页共2页 3、4、3、2在抽样检验中,随机原则是至关重要的。在检验工作中,我们事先并不知道总体的分布具有什么特征,这样在抽选样本的时候,如果不能坚持随机原则,可能会给检验结果带来偏差。 3、4、3、3 抽样检验的原则和方法抽样检验设计和实施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抽样必须随机化和样本大小适当。 3、5通常抽样检验也会遇到误差和偏误问题。通常抽样检验的误差有两种:一种是工作误差(也称登记误差或检验误差),一种是代表性误差(也称抽样误差)。但是,抽样检验可以通过抽样设计,通过计算并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把代表性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另外,由于检验个体数量少,代表性强,所需检验人员少,工作误差比全面检验要小。4相关文件 4、1二级文件:无

棘轮补偿装置 说明书

棘轮补偿装置设计 摘要 研究课题是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设计,重要内容有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设计的基本介绍和工作原理,以及棘轮的运动原理、结构、设计的分析和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设计的安装要求。在设计前进行了调查和资料收集,并走访了有关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生产厂家和仔细认真的对实物进行研究了解到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的有关知识,设计过程是从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的概述开始,初步设计出棘轮机构,并从补偿装置的材料的性能和用途中逐步设计出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 其重要功能是连接接触网和火车,使火车在高速运行的情况下能够顺利的供应上电,保证火车的正常运行。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避免了火车受电弓的频繁离线、拉弧以及接触线烧伤等缺陷,且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无需注油、免维修、使用寿命长,很好在火车上运用。 关键词:接触网,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介绍,棘轮结构运动分析,棘轮设计,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安装要求。

Ratchet compensation equipment Abstract Research is the design of catenary ratchet compensation device,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catenary ratchet compensation equipment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a basic introduction, and the movement of the ratchet principle, structure, design analysis and design of catenary ratchet compensation device installation requirements.Before in the design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and visited the relevant construction units, design units, manufacturers and carefully study the phys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atenary ratchet compensation device knowledge, the design process from the catenary ratchet compensation devicean overview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ratchet mechanism, and from the compensation device performance and use of materials designed to gradually ratchet OCS compensation device. The important function is the catenary and rail connections, so that high speed trains in the case of a smooth supply of power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train.OCS ratchet compensation device to avoid the frequent train pantograph off, pull the arc and the line of contact burns and other defects, and no compensation device OCS ratchet oiling, maintenance-free, long life, good use of the train. Keywords: OCS, OCS compensation device described ratchet, ratchet structure, motion analysis, ratchet design, catenary installation requirements ratchet compensation device. 前言 (1)

设备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设备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1、总则 1.1做好设备维护保养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故障,降低动力消耗,延长 设备使用寿命,实现生产的安、稳、长、满、优; 1.2本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适用公司生产装置中的设备。 2、混料搅拌机 2.1结构及工作原理 2.1.1 结构:主要由箱体、搅拌轴、搅拌桨、防结料装置、驱动装置、辅助管道 系统组成。 2.1.2工作原理:搅拌机水平安装,物料运动方向由进料搅笼来料经推动搅拌桨 将物料向后方向移动,同时同轴向运行的反向搅拌桨将还没有混合好的物料由后向进料方向推动,扬起的物料互相接触,达到物料混合目的,在一定的时间下反复运动,混合均匀。 2.2 岗位设备操作规程 2.2.1开车前进行有效盘车,各运动部件应无卡滞现象; 2.2.2设备转动灵活平稳,无异常震动和噪声; 2.2.3传动三角带按设备要求配置,松紧适宜; 2.2.4电动机、减速器和轴向轴承的温升不超过35℃,其最高温度低于70℃; 2.2.5减速机加注牌铭规定的润滑油到油标刻度线,保持润滑; 2.2.6停车前应停止加料,避免带负荷启动设备。 2.2.7料未放完尽量避免停车,如有紧急情况停车,料多时应先将大批的料清出, 严禁带负荷启动,特别是将物料在箱体中较长时间停留板结后再启动,极易造成搅拌奖、轴、减速机电机故障; 2.3 安装和调试要求 2.3.1保证设备本体水平; 2.3.2整体安装时轴向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 2.3.3 减速机和电机传动三角带松紧合适、径向同心; 2.3.4 注意减速箱的油位和轴承座的油脂润滑。

2.4混料搅拌机的维护检查内容及周期 2.5常见故障及处理

运行维护中心作业指导书

运行维护中心作业指导书 (商业、住宅类) 汇编 编制:审核 会签:批准: 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

目录 运行维护人员岗位职责 ------------------------------------------------------------------------------------------------------ 2配电室管理操作规程-------------------------------------------------------------------------------------------------------- 14 弱电系统管理操作规程 ---------------------------------------------------------------------------------------------------- 16 柴油发电机管理操作规程 ------------------------------------------------------------------------------------------------- 19 二次供水管理操作规程 ---------------------------------------------------------------------------------------------------- 22 空调管理操作规程 ----------------------------------------------------------------------------------------------------------- 24 电梯管理操作规程 ----------------------------------------------------------------------------------------------------------- 28 设备设施管理办法 ----------------------------------------------------------------------------------------------------------- 33 给排水系统管理操作规程 ------------------------------------------------------------------------------------------------- 37 装饰装修施工管理办法 ---------------------------------------------------------------------------------------------------- 39 土建维修操作规程 ----------------------------------------------------------------------------------------------------------- 45 水电维修操作规程 ----------------------------------------------------------------------------------------------------------- 50

消防设施检查维护作业指导书

消防设施检查维护作业指导书

XXXXXX管理体系文件 消防设施检查维护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QD/XXXXX— 版本号:I/0 页次:P1-P24编写人:XXXXXX日期:XX年X月X日审核人:XXXXXX 日期:XX年X月X日批准人:XXXXXX 日期:XX年X月X日受控印章: 发文登记号:XXXXXX/WHCX-

XX年X月X日发布 XX年X月X 日实施 XXXXXX

目录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 (2) 2.消防供配电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 (5) 3.消防给水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 (6) 4.室内消火栓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12)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14) 6.水喷雾灭火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17) 7.细水雾灭火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21) 8.气体灭火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 (24) 9.干粉灭火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28) 10.泡沫灭火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 (32) 11.防火门防火窗维护作业指导书 (38) 12.防火卷帘门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40) 13.防烟、排烟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43) 14.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4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一、系统运行要求: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保持连续正常运行,不得随意中断。 2、正常工作状态下,报警联动控制设备应处于自动控制状态。严禁将自动灭火系统和联动控制的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措施设置在手动控制状态。其它联动控制设备需要设置在手动状态时,应有火灾时能迅速将手动控制转换为自动控制的可靠措施。 二、系统检查和试验: (一)系统检查 1、控制器报警自检功能:按下报警控制器自检键,控制器应完成系统自 检。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有本机自检功能,自检期间,如非自检回路有火灾报警信号输入,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2、消音、复位功能:当报警控制器接到报警信号后,按下消音键,观察能否消除声信号;光报警信号能否保持;按下复位键后,看能否手动复位。火灾报警控制器处于报警状态时,声报警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光报警信号在控制器复位前不能手动消除;同时应具有手动复位功能。 3、故障报警功能:卸下系统回路中的任一探测器或将连接线路断线,观察报警控制器能否在100s内发出与火灾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光报警信号。用秒表记录故障报警时间。当火灾报警控制器内部、火灾报警控制器与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与传输火灾报警信号的部件间发生故障时,报警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与火灾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光报警信号。

定量包装商品量检验抽样实施方案的作业指导书

定量包装商品量检验抽样实施方案的作业指导书 定量包装商品量检验抽样方案作业指导书 l、目的 为了规范商品量检测室的抽样活动,确保抽取样本的代表性、完整性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提高检验批的合格质量水平。 2、本抽样方案的理论基础是数理统计理论。所依据的是:JJF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GB/T 10111-1988《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T 2828-2008《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3、人员要求 3.1抽样必须由两名持有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培训合格证件的人员共同完成。本室工作人员必须对下列各点充分理解: 3.1.l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抽样检验是在验收抽样检验合格基础上的一种复检,主要作用是监督产品的包装质量和管理水平。 3.1.2抽样检验的结果是行政执法的基础,必须严格控制A类错判风险,减少对生产者、销售者的影响。 3.1.3抽样检验的主要目的是发现不合格产品总体而不是验收合格的产品总体,所以,通过检验的产品未必“合格”。 3.1.4抽取样本的检验批不同于一般商(产)品的生产批和质检批,必须满足五个“同一”的条件。 4、本室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的抽样遵循下列基本思路: 根据数理统计理论,对一个确定的检验批,在一定的置信度下,从批中随机

抽取一定数量的商品组成一个样本,对样本进行净含量计量检验,然后以样本的检验结果来估算或推断检验批是否合格。(当样本为送样时,只对其样本单位负责,并不对批作出判定)。这个思路如下图所示: 5、抽样实施程序 5.1抽样人员在抽样工作前必须熟悉所采用的抽样方案中的抽样方法,做好抽样工作准备,如随机数骰子,标识,封样工具,运输工具等,由室主任检查准备工作完善情况,否则不准进行。 5.2确定检验批 根据批的定义和商品生产、贮存地点的不同,批的确定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5.2.1生产线上抽样检验批的确定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生产包装的现场,规定l小时的单位商品数为一个检验批。 5.2.2仓库和零售现场抽样检验批的确定 检验批规定为同一抽样检验地点的相同单位商品的总和,即观察到的相同的商品均为一个检验批。 5.3 确定抽样方案 根据确定的检验批和检验结果的置信度(一般取95%),按下表检索确定抽样方案。

产品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OP.8.2.4-05 版本号:A 1. 目的 指导检验员正确地按 AQL 抽样计划进行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抽样检验,确保物料、成品检验的判定符合 AQL 标准之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封隔器与桥塞产品的进料、半成品、成品检验。 3. 职责 检验员负责 AQL 抽样计划的执行。 4. 定义 4.1. AQL:(Acceptance Quality Limit接收质量限,是供方能够保证稳定达到的实际质量水平,是用户能接受的产品质量水平。 4.2. CR:(Critical致命缺陷。 4.3. Ma:(Major严重缺陷,也称主要缺陷。 4.4. Mi:(Minor轻微缺陷,也称次要缺陷。 5. 作业细则 5.1. 抽检方案依据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及抽样表,其中检查水平为一般检查水平Ⅱ级。

5.2. 样本的抽选按简单随机抽样 (见 GB/T 3358.1-1993的 5.7, 从批中抽取作为样本的产品。但是,当批由子批或 (按某个合理的准则识别的层组成时,应使用分层抽样。按此方式,各子批或各层的样本量与子批或层的大小是成比例的。 5.3. 抽取样本的时间样本可在来料时、批生产出来以后、批生产期间或库存重检时抽取。两种情形均应按 5.2抽选样本。 5.4. 二次或多次抽样如在实际运作中,需要使用二次或多次抽样时,每个后继的样本应从同一批的剩余部分中抽选。 5.5. 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 5.5.1. 检验的开始除非负责部门另有指示,开始检验时应采用正常检验。 5.5.2. 检验的继续除非转移程序 (见 5.5.3 要求改变检验的严格度,对连续的批,正常、加严或者放宽检验应继续不变。转移程序应分别地用于各类不合格或不合格品。 5.5.3. 转移规则和程序(见附件 1 5.5.3.1. 正常到加严当正在采用正常检验时,只要初次检验中连续 5批或少于 5批中有2批是不可接收的,则转移到加严检验。本程序不考虑再提交批。 5.5.3.2. 加严到正常当正在采用加严检验时, 如果初次检验的接连 5批已被认为是可接收的,应恢复正常检验。 5.5.3.3. 正常到放宽当正在采用正常检验时,如果下列各条件均满足,应转移到放宽检验5.5.3.3.1. 连续至少 15批检验合格; 5.5.3.3.2. 生产稳定; 5.5.3.3.3. 负责部门认为放宽检验可取。 5.5.3.4. 放宽到正常当正在执行放宽检验时,如果初次检验出现下列任一情况,应恢复正常检验

抽样作业指导书

分发部门及会[ √ ] [ √ ] [ √] [ √ ] [ √ ] [ √] [ √ ]管理 层 财务 科 行政 科 品保 科 生产 科 营销 科 技术 科 文件更改申请通知单(表号:)No: NFA-WI-0060 申请部门品保科更改单编号(更改序列 号) 申请日期2014-03-07修订版版本/次 文件名称抽样方案作业指导书更改 前 C/0 文件编号NFA-WI-0060更改 后 D/0 更改的原因更改前内容更改后内容完善抽样 方案 见原C/0版见D/0版…

签 说明事项: 1. 文件更改(或新增)应由相关文件的编制部门提出申 请幷填写本表交文管部门;由于本更改引起的相关文件更改应在更改原因之栏填写; 2. 文件更改之更换(或换页)应按规定对发放(或回 收)作好相应的记录; 3. 回收的作废文件应进行销毁(或按规定另行处置)幷 作好相应记录,作废的原件应按规定作好标识幷保留。 会签意见: [ ]可 [ ]否 [ ] 再议 批准 管代审 核 申请人 实施日期:2014年03月07 日 更改标记更改单号实施日期版次更改标记更改单号实施日期版次更改标记更改单号实施日期 版次

1 目的 明确产品最终检验时抽样的水准。 明确产品进料与成品检验(出货)时的抽样水准,使各检验过程均有标准可循。 2 范围 2.1本标准适用于连续批产品进货检验抽样方式、抽样方案和判定方法。 2.2该标准适用于我司进料检验(包括出货),抽样方案请参考表一、二、三、四,其AQL值为MA:0.4, MI:0.65。 2.3该标准适用于生产车间汽车线类产品,抽样方案参见表五,其AQL值为:0.4。 2.4本标准规定了连续批的抽样检验方法。 3 定义 3.1 产品:是指所有需最终检验的货品(包括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 3.2 正常检验:是按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标(GB/T2828.1- 2003/ISO 2859-1:)(等同与美国ANSI/ASQC Z1.4 1993标准)进行的检验。 3.3 加严检验:是按加严检验单次抽样计划标(GB/T2828.1-2003/ISO 2859-1:)(等同与美国ANSI/ASQC Z1.4 1993标准)进行的检验。 3.4 放宽检验:是按放宽检验单次抽样计划标(GB/T2828.1-2003/ISO 2859-1:)(等同与美国ANSI/ASQC Z1.4 1993标准)进行的检验。 3.5 免检检验:当零部件进料无法检测(已经超出我司现有检测水准)时,可以转为免检检验项目。 比如色粉、色母、等。 3.6 C=0检验:当客户有要求为零缺陷时,例如whisper产品—客户要求零缺陷,则执行该抽样标准。 3.7 所有抽样方案均在《GB/T2828.1-2003/ISO 2859-1 :1999 标准》(等同与美国ANSI/ASQC Z1.4 1993标准)基础上转化而来,转化方

VOCs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作业指导书

VOCs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用于规范国控、省控及市控重点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的日常运维工作。 一、编制依据 1、《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修订) 2、《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系统考核办法》(修订) 3、《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技术规范》 4、《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2017) 5、《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要求与监测方法》(HJ 76-2017) 6、《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1013-2018) 7、《上海市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验收及运行技术要求(试行)》 二、作业内容 ●每日运行维护工作 各片区运维管理人员每天必须对所管理的片区在线监测系统进行远程查看: 1、查看数据是否正常上传:(国控和省控企业须同时上传省中心平台和市中心平台;, 非国控企业上传区中心平台。),查看后发现数据掉线,找企业负责人配合解决或到 现场自行解决。保证传输率在95%以上。 上传各污染因子数据是否在合理有效范围内;具体要求: (1)数据是否在合理的变换范围内跳动。若长时间为一个数据,说明监控系统或数采仪死机等,及时与现场人员联系,做简单的故障处理,否则必须在 24小时内及时到现场处理故障并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2)数据是否超标;若数据超标及时与企业负责人联系,找出超标原因并以书面形式及时上报公司技术部和环保局。 (3)数据是否为0;若数据为0,及时与企业现场维护管理人员联系,找出原因。 若企业停产或设备故障超2小时数据不上传的,必须以书面形式上报公司技 术部和环保局。 (4)上传数据的变化范围不能长时间的出现在小数点位上变化。 各片区运维管理人员每天严格的记录自己负责片区内各排污口设备的运行 情况,若发现问题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处理,要及时上报分片区负责人; 若重工问题,必须以书面形式汇报。具体细则: 1、发现故障当天不能及时到现场处理问题的必须上报。 2、设备故障不能在24小时内处理的必须以书面方式上报。 3、设备故障不能在48小时内处理,必须以书面方式上报并写出情况说明和手机数据;及 时更换备机处理故障问题。 设备故障需要更换备件和备机的当天必须提出书面报告,跟踪和督促备件是否到位。数据不能上传或数据有问题要求写情况说明上传环保局备案的,每天必须严格督促并确认情况说明是否传到环保局。 ●每周运维工作 各片区运维工作人员每周对所负责片区的在线监测系统进行至少一次的现场巡检和维护,具体细测和维护工作内容: 1、对监测平台上的烟气采样探头、皮托管探头等相关设备的维护;维护的目的: (1)保证各探头不堵塞。 (2)各设备相关的气管、线路等是否被腐蚀,脱落等。 (3)及时清理设备内部的粉尘和水汽等。

普速铁路棘轮补偿装置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普速线路 棘轮补偿装置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目次 1. 适用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编制依据 (2) 4. 棘轮补偿装置检修指导书 (2) 4.1 准备工作 (2) 4.2 技术标准 (4) 4.3 检修流程 (4) 4.4 处理方法 (6) 4.5 安全卡控重点 (8)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供电段管内普速线路棘轮补偿装置检修和常见问 题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7〕25号 《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7〕25号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3.编制依据 根据《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铁路接触网管理规则》、《铁 路局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段具体实际,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4.棘轮补偿装置检修指导书 4.1 准备工作

4.1.1人员: 4.1.1.1采用作业车作业不少于7人(不含司机)。 4.1.1.2不使用车辆,以人工方式作业的,除具体登高作业人员外,应按《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中的规定设置高空作业监护人员。 4.1.2工具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1 作业车台 1 2 工具包个 2 3 扭力扳手根据实际需要选配套筒把 2 4 钢卷尺5m 把 1 5 水平尺600mm 把 1 6 角度仪套 1 7 套 1 8 手板葫芦3T 套 1 9 紧线器套 2 10 钢丝套根 1 11 活口扳手350mm 把 2 12 木锤把 1 13 断线钳900mm 把 1 14 砂布张 5 15 黄油枪个 1 16 安全工具 17 防护工具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1 钙基润滑油GB491 升 1 2 注油嘴个 1 3 不锈钢铁线¢1.6 Kg 1 4 镀锌铁线¢4.0 Kg 5 5 销钉根据实际需要选配型号个若干 6 开口销根据实际需要选配型号个若干

仪表日常巡检及维护作业指导书

仪表日常巡检及维护作业指导书 1、危害辨识 1.1巡检及维护过程中可能摔倒造成人员伤害; 1.2在交叉作业时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2、准备阶段 2.1物资及工具:常用仪表检修工具,安全帽,手套等; 2.2票证:《仪表工巡检表》、《仪表检修验收表》; 3、巡检内容及重点 3.1巡检岗位或路线:焙烧岗位、锅炉岗位、电滤岗位、净化岗位、转化岗位、干吸岗位、污水处理站岗位、汽机岗位; 3.2巡检重点 3.2.1检查现场仪表有无漏点,特别是蒸汽管道和硫酸管道上的一次仪表和取样点,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和上报。 3.2.2检查一吸酸冷器阳极保护设备的各参数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控参250mV,监参100-250mV),如果超出正常范围应立即检查和上报。 3.2.3检查各现场仪表如流量计、变送器、雷达液位计、调节阀、分析仪等防水、防尘、防腐措施是否完好。 3.2.4检查锅炉汽包现场液位指示与操作室数显仪指示是否一致,液位报警是否正常。 3.2.5检查干吸酸冷器循环水PH 计工作是否正常,指 示是否在正常范围内(7~9),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相关岗位

及车间。 3.2.6检查电除雾及电除尘控制变压器的温度、油位等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温度以用手摸不烫手为标准,油位以能看清油为标准)。 3.2.7检查电除尘及电除雾控制柜各工艺指示是否在 正常范围内(一次电流不能超过45A,二次电压不超过50KV), 绝缘箱加热及温度是否正常(电除雾绝缘箱温度控制在 120?140C,最低不能低于80C ;电除尘绝缘箱最低不能低于100 C)。 3.2.8 检查1.5MW 汽轮发电机联锁装置是否投入并完好。 4、日常维护内容及重点 4.1严格按照车间《定期校验制度》对各温度、压力、液位、流量、分析仪等仪表进行定期检定或比对校验。 4.2定期对各控制设备及仪表柜进行吹灰清扫浮尘。 4.3每三个月要对焙烧热电偶芯进行更换。 4.4每半个月要对二氧化硫分析仪进行校验。 4.5每半个月要对干吸PH计进行标定一次。 4.6定期对各现场仪表的保护箱、盖等进行防腐、保养。 4.7定期对各现场仪表的接线盒螺丝、法兰连接螺丝等进行保养、防腐。 4.8定期对各仪表柜及现场仪表(电滤控制柜、电除雾、电除尘、变压器等)的接地进行检查、测试。 5、交接

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完整版).docx

深圳市 XXXXXXX有限公司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版次: 1.0 生效日期: 2020-1-1 第 1 页共 10 页 1.目的 指导检验员正确地按AQL抽样计划进行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抽样检验,确保物料、成品检验的判定符合AQL 标准之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进料、半成品、成品检验。 3.职责 检验员负责 AQL抽样计划的执行。 4.定义 4.1. AQL : (Acceptance Quality Limit)接收质量限,是供方能够保证稳定达到的实际质量水平,是用户能接 受的产品质量水平。 4.2.CR : (Critical)致命缺陷。 4.3.Ma : (Major)严重缺陷,也称主要缺陷。 4.4.Mi : (Minor)轻微缺陷,也称次要缺陷。 5.作业细则 5.1.抽检方案依据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8.1-2003)及抽样表,其中检查水 平为一般检查水平Ⅱ级。 5.2.样本的抽选 按简单随机抽样 ( 见 GB/T 3358.1-1993 的 5.7),从批中抽取作为样本的产品。但是,当批由子批或( 按某个合理的准则识别的 ) 层组成时,应使用分层抽样。按此方式,各子批或各层的样本量与子批或层的大小 是成比例的。 5.3.抽取样本的时间 样本可在来料时、批生产出来以后、批生产期间或库存重检时抽取。两种情形均应按 5.2 抽选样本。 5.4.二次或多次抽样 如在实际运作中,需要使用二次或多次抽样时,每个后继的样本应从同一批的剩余部分中抽选。 5.5.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 5.5.1.检验的开始 除非负责部门另有指示,开始检验时应采用正常检验。 5.5.2.检验的继续 除非转移程序 ( 见 5.5.3)要求改变检验的严格度,对连续的批,正常、加严或者放宽检验应继续不变。 转移程序应分别地用于各类不合格或不合格品。 5.5.3.转移规则和程序(见附件1) 5.5.3.1. 正常到加严 当正在采用正常检验时,只要初次检验中连续 5 批或少于 5 批中有 2 批是不可接收的,则转移到加严 检验。本程序不考虑再提交批。 5.5.3.2.加严到正常 当正在采用加严检验时,如果初次检验的接连 5 批已被认为是可接收的,应恢复正常检验。 5.5.3.3.正常到放宽

补偿装置检查作业指导书(棘轮)

补偿装置检查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棘轮补偿装置检查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技术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高速铁路棘轮补偿装置检查作业。 2 引用规范性文件 …………… 3 作业目的 3.1 检查棘轮补偿装置各部件标准技术状态; 3.2 通过检查与调整,保证棘轮补偿装置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为接触网提供良好的张力补偿。 4 作业程序 4.1 封锁停电天窗作业时间内,人工登杆检查补偿框架及止动卡块状态。 4.2 封锁停电天窗作业时间内,人工登杆检查补偿轮状态。 4.3 封锁停电天窗作业时间内,人工登杆检查补偿绳在补偿轮上的缠绕及补偿绳本体状态。 4.4 封锁停电天窗作业时间内,地面检查、观察限制导管、坠砣堆码等。 4.5 封锁停电天窗作业时间内,人工攀登检查隧道内槽道(内、外)状态、坠砣限制架状态、坠砣挡板、转向轮状态。 4.6 封锁停电天窗作业时间内,人工攀登检查补偿装置(含槽道)的所有连接螺栓、螺母、垫片是否按标准配置并连接牢固。焊接处有无开裂、脱焊迹象。 5 作业内容与要求 5.1 人工登杆检查: 5.1.1 人员及分工: 5.1.2 工具和材料:

5.1.3 开始人工登杆检查: 5.1.3.1 高空作业人员按标准化穿戴,用脚扣登杆后在合适的位置打好安全带。 5.1.3.2 检查补偿安装框架各部件、各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隧道外 隧道内 5.1.3.3 使用水平尽或角度仪检查棘轮的垂直状态,观察是否与补偿绳相磨,记录状态。棘轮不垂直导致补偿绳磨棘轮边时,按以下方法调整(如下图): 首先检查旋转底座上调节板上的两个固定螺栓是否紧固到位,如果是松懈的,就直接用铁锤垫木板敲击棘轮旋转支架,然后用水平尺靠在棘轮小轮的端面,检查垂直度,棘轮垂直后,将螺栓紧固到位。如螺栓是紧固的,用水平尺靠在棘轮小轮的端面检查倾斜度,然后松开旋转底座调节板上的固定螺栓,用铁锤垫木板敲击棘轮旋转支架,用水平尺检查,棘轮垂直后,将松开的螺母紧固。 5.1.3.4 观察坠砣限制杆顶部是否加装一个限制卡箍,如未安装应加装或做好记录补装。 补偿轮垂度调整螺栓

轨道车辆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190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A Group Or Social Orga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 o Abide By The Rules Or Rules Of Action And Require Its Members To Abide By Them. Different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Rules Of A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s According T o The Plan And Requirement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轨道车辆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通用范 本

轨道车辆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团体或社会组织中,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范了轨道车辆设备日常保养、关键部位保养、定期保养、走合期保养、换季保养的程序和标准。 1.2本规定适用于轨道车辆维护保养和检修作业。 2.作业准备 2.1人员:轨道车司乘人员、轨道车检修人员。 2.2工具:轨道车辆检修工具。 2.3材料:冷却水、燃油、润滑油、电瓶蒸溜水及轨道车辆相关配件。

水在线监测运维作业指导书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维护作业指导书 云南中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作业指导书用于规范国控、省控及市控重点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日常运维工作。 一、编制依据 1.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修订) 2.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考核办法》(修订) 3.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技术规范》 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353-2007) 6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354-2007) 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355-2007) 8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HJ/T356-2007) 9 云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维护作业指导书 二、作业内容 ●每日运行维护工作 各片区运维管理人员每天必须对所管理片区在线监测系统进行远程查看: 1、查看数据是否正常上传;(国控和省控企业须同时上传云南省中心平台和中心平台;非国控企业上传中心平台。),查看后发现数据掉线,找企业负责人配合解决或到现场自行解决。保证传输率在95%以上。 上传各污染因子数据是否在合理有效范围内;具体要求:

(1)、数据是否在合理的变换范围内跳动。若长时间为一个数据,说明监控系统或数采仪死机等,及时与现场人员及时联系,做简单的故障处理,否则必须在24小时内及时到现场处理故障并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2)、数据是否超标;若数据超标及时与企业负责人联系,找出超标原因并以书面方式及时上报公司技术部和环保局。 (3)、数据是否为0;若数据为0,及时与企业现场维护管理人员联系,找出原因。若企业停产或设备故障超2小时数据不上传的,必须以书面方式上报公司技术部和环保局。 (4)、上传数据的变化范围不能长时间的出现在小数点位数上变化。 各片区运维管理人员每天严格的记录自己负责片区内各排污口设备的运行情况,若发现问题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处理,要及时上报分片区负责人;若重大问题,必须以书面方式汇报。具体细则: 1、发现故障当天不能及时到现场处理问题的必须上报。 2、设备故障不能在24小时内处理的必须以书面方式上报。 3、设备故障不能在48小时内处理的,必须以书面方式上报并写出情况说明和手工数据;及时更换备机处理故障问题。 4、设备故障需要更换备件和备机的当天必须提出书面报告,并实时跟踪和督促备件是否到位。 5、数据不能上传或数据有问题要求写情况说明上传环保局备案的,每天必须严格督促并确认情况说明报告是否传到环保局。

棘轮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棘轮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本指导书规定了北京南至天津间棘轮补偿装置的检调及更换作业程序和质量标准。 2、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应于棘轮补偿装置的检调、更换作业。 3、所需人员、工机具、材料 3.1 所需人员 3.2 主要工机具

3.3 主要材料设备 3.4所需资料: 棘轮补偿装置设备安装说明书、温度安装曲线表。 4、检修作业程序 4.1 流程图

4.2 作业程序及方法 4.2.1 作业准备 按规程要求填写工作票并交付工作领导人,工作领导人向作业组全体成员宣读工作票、分工并进行安全预想,检查工具、材料。 4.2.2 完成安全措施 做好安全措施,工作领导人确认完成安全措施后,通知各作业组开工。 棘轮补偿示意图 8WL5070-1 1、轮体 2、摆动杆 3、补偿竖轴 4、制动卡块 6、M24x600 螺栓 7, 8, 9、M12x50六角螺栓、垫片、M12六角螺母 10, 11、垫片、M24螺母 12、5x40销钉 16、防脱螺栓(两侧) 17a、带专用楔子的终端楔型线夹 4.2.3 测量检查

①测量a、b值是否符合标准 用钢卷尺测量b值和a值: 如高处不能直接测量或读数不方便,用皮尺测量棘轮轮至地面的距离d和坠砣串的高度c,计算a=d-b-c。 ②补偿绳 a检查是否存在散股、断股; b是否卡在轮体上或者叠加; ③棘轮 检查转动是否灵活。 ④限制架、棘轮补偿制动装置各零部件 a检查是否按规定涂油; b螺栓力矩; ⑤制动装置 a棘轮补偿制动卡块到棘轮的距离是否符合规定(一般为48mm); b安全抱箍距补偿绳距离是否符合规定,(一般为3mm)。 ⑥坠坨 a检查是否破损; b块数、叠码是否规范; c上下移动是否灵活。 4.2.4 调整 4.2.4.1 a、b值过大或过小: 按照安装曲线重新做回头,调整。 a、操作人员攀登上支柱中部,打好安全带,在适当的高度打上多功能紧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