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第二章(前面部分)

一、精神分析学派

1.弗洛伊德

心理地形说(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人格结构理论:自我(现实原则)、本我(快乐原则)、超我(道德原则)

评价:把人的心理发展完全归因于本能,完全排除其他因素的重要作用,泛性理论是错误的把意识降低到从属地位,把潜意识放在决定一切的地位上是不准确的

一个人孩提时代的性心理发展决定着他日后人格的发展,这种看法是偏激的

2.埃里克森

把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评价:

优:强调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是对精神分析学派的一大进步。

缺:过分强调情感的力量,忽视人的理智作用;对社会环境的理解脱离人类社会发展中各种社会经济形态而带有抽象的性质。

二、行为主义学派

1.华生

行为主义的诞生:1913年,主编的杂志《心理学评论》中的论文《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

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有关人类发展的结论应该以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为基础,而不是以不可观察的无意识动机或认知过程的内省为基础。

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的作用。“心理学中再也不需要本能的概念”。行为发生的公式刺激——反应。行为的反应是由刺激所引起的,刺激来自于客观而不是决定于遗传,因此行为不可能取决于遗传。

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从行为发生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产生的唯一原因。教育万能论

对儿童情绪的研究:初生婴儿只有非习得性情绪怕、怒、爱。后来由于环境的作用,经过条件反射促使习得性怕、怒、爱的情绪不断发展。

儿童恐惧形成实验

1920年华生和实验助手雷纳进行了小艾尔伯特与小白鼠的经典实验。

评价:过分强调心理发展中环境和教育机械作用。一方面否定了人的主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夸大了教育的作用,使人被动的接受教育的目的,忽视了他们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

2.斯金纳(行为主义集大成者)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一书,唤起了他对行为的兴趣。

斯金纳箱

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塑造、强化与控制,及时强化等原则。

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行为不强化就会消退;要注意及时强化;正强化与负强化

行为矫正:消退原理在儿童自伤性和攻击性行为矫正和控制中的作用。

程序教学、机器教学

斯金纳激烈抨击传统的班级教学,认为其效率低下,质量不好。

原则:积极反应、小的步子、及时反馈、自定步调、最低的错误率

评价:斯金纳的强化手段、程序教学,在教养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他把人和动物等同起

来,把人的心理、行为看成是完全受环境制约的,这种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论是错误的。

3.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和观察学习过程

观察学习: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刺激时的反应和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

观察学习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动机作用过程

相互作用理论(行为、个人认知、环境)

自我调节理论

自我效能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评价:

贡献:发现了认知发展的规律

把儿童看成是充满好奇的,积极能动的探索者,儿童在自身的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指导意义、其他研究方向的影响

挑战:未把表现和能力区分开;忽视社会文化的影响

四、人本主义学派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5

自我实现、尊重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

第六章从众

一、概念

从众:个体受他人行为的影响,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

顺从:靠外在力量而表现出来的从众行为

服从:由明确的命令所引起的顺从行为

私下接纳:由于真诚地相信他人的言行的正确性而顺应他人的行为

公开顺从:在公共场合顺应他人的行为,但在私底下不一定相信他人的所言所行

从众心理:个体在群体中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群体的压力,从而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

二、经典从众实验

谢里夫规范形成研究(1935/1937年)

判断亮点的移动距离。

目的:在实验室情境下是否有可能观察到社会规范的形成。

实验:黑暗的屋子里,有一个小光点,起初什么也没发生,之后光点不规则地动了起来。最后消失。第二天还有两个被试者加入,三个人的团体形成真实的社会情境。

实验中被试明显改变了自己的判断,而且即使在团体实验后再次单独判断光点移动的距离,他们依然明显改变了自己的估计,而给出了先前团体的估计值。其实,光点根本没有动,只不过谢里夫使用了似动现象的视错觉。

阿施(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的群体压力研究

“三垂线”实验,判断直线是与哪条直线等长。

实验:先让被试听到其他人做出判断,然后自己做出判断。结果,其他人一致给出错误答案的情况下,有37%的实验者会从众,其中有33%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了群体压力,做出了从众的判断。

结论:在认知判断情境下,个人的选择将受团体压力的影响,使其自身的自主性与独立性降低。

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1965/1974)

当权威的要求与道德的要求抵触时会发生服从。

服从命令电击他人

该实验的社会伦理问题:

被试的服从使研究者忧心忡忡;认为被试的自我概念会因此而改变

服从的原因:合法权利

责任转移

三、什么因素影响了服从

受害者的靠近程度(情感距离)

当被试无法看到受害者的情况下,其行动表现出最少的同情性

命令者的权威性与合法性

权威者的靠近程度

研究者亲自在场会影响服从。比较:电话下达命令

机构的权威性

权威者的声望很重要。日常生活中有机构依托的权威易发挥社会权利。

群体影响的释放效应

如果有不服从的同伴参与,就会产生释放效应。

被试者的道德水平

对经典实验的反思

服从先于道德的产生,强制人们违背自己的意愿。

行为和态度:当外界的影响作用超过了内在的信仰时,态度便无法决定行为

情境的力量: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触犯了简单的社会规范形成后会发生什么

情境有时会诱使普通人赞同谬误或向残忍屈服。

基本归因错误:低估社会力量

四、什么因素可以预测从众

群体的规模

一致性

凝聚力

地位

公开反应(举手表决与公开投票)

无事前承诺

五、个体为什么从众

规范性社会影响(希望被接受的需要)

社会规范:一个团体可接受的行为、价值观和信念的内隐和外显的规则。

信息性社会影响(情境模糊不清、情况处于危机时刻、当别人是专家)

当我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时他们对我们的影响。

六、谁会从众

与情境因素所具有的影响力相比,个性是个体行为的很差的预测指标

文化变迁

七、我们如何抵制从众的社会压力

逆反;坚持独特性

第七章说服

一、说服的途径

中心途径(控制性思维)

全面系统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关注论据。

外周途径(自动性思维)

关注那些令人不假思索就能接受的外部线索,甚至外部线索可能无关紧要,不关注论据。 两者比较

中心途径:分析具有某种动机、高努力水平、稳定持久性

外周途径:不分析、地努力水平、暂时肤浅

二、说服的要素

传达者

1.可信度

可主角的专家性、可知觉的信赖性

2.吸引力和偏好

吸引力的表现:外表的吸引力、相似性

当主题侧重主观偏好,相似性更具说服力;当主题侧重客观现实,可信度更具说服力

信息内容

1.理智对情感

取决于听众

好心情效应

唤起恐惧效应:恐惧程度越高,其回应就越多

唤起恐惧效应提高信息传达有效性应用到广告中

2.(观点)差异

差异作用的影响大小取决于传达者是否具有可信度

3.单面或双面说服

如果人们对相反的观点有所了解,双面论证更具说服力。

已持赞同态度,单方面论证更具说服力。

对于乐观者,正面说服更具说服力。

4.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最先发生的信息最具有说服力

近因效应:最近发生的信息最具有说服力

两种信息依次连续呈现,并且之后经过一段时间,这时会发生首因效应。

当时间长到足够分离两种信息,同时听众在接受第二个信息后立即表态,这时会发生近因效应。

沟通渠道

主动参与还是被动接受

他人的影响还是传媒的影响?

听众

年龄

听众在想什么

激发人们思考的方法:

反问句

激励思考可以使强有力的信息更加具有说服力,并且微弱的信息不大具有说服力。

三、现实生活中的说服

“天堂之门”教徒集体自杀案件

人类倾向于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

态度依从行为

顺从导致了接纳。“登门槛现象”

有说服力的因素

传达者: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者

信息:生动、感性、温暖和包容

听众:小于25岁,中产阶级者,处于人生转折点

团体效应(提供认同感并界定事实)

宗教邪教的成功让我们见识了强有力的说服过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源于对行为承诺的强调,运用有效的说服原则,将人们孤立在思想同化的团体中。

四、应该如何抵制被说服

态度免疫(防守)

先接受轻微的反对意见,之后能有效抵御更强烈的攻击

有毒寄生者(进攻)

强有力的反驳与用于提出对立观点的线索结合起来

自我说服

自我合理化所造成的长期的态度改变

通过自我说服,说服在个体内部发生,而不是源于外部的劝诱或压力。

强烈的外部理由(严厉的惩罚)激发了顺从行为却阻止了真实态度的改变。

轻微的惩罚随之而来的是价值观的改变;而严厉的惩罚随之而来的却是对自己先前态度的坚持。

第八章群体影响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社会助长、社会懈怠、去个体化

群体互动影响:群体极化、群体思维、少数派影响

一、群体的概念

概念:两个或更多互动且相互影响的人

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互动、依赖的人,他们的需要和目标使得互相影响。

特征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共同的行为能力;有持续的互动关系;有一致的群体意识

二、社会助长作用

概念:他人在场而且个人的表现将受到他人评估的情况下,会引发唤起,而这种社会唤起会提高个体的优势反应,即在简单任务上表现较佳,在复杂任务上表现较差的倾向。

优势反应:我们最习惯采用的反应方式,或是最容易出现的反应。

(扎伊翁茨)社会唤起效应(eg:主场优势)

他人在场的两种类型

纯粹他人在场

在场的他人只是个观众,不具有竞争性,不会奖励或惩罚

拥挤现象

为什么因他人在场而被唤起?

评价顾忌(科特雷尔给观察者蒙上眼睛)

担心他人怎样看待我

分心(桑德、巴伦、穆尔)

纯粹在场

三、社会懈怠

人多好办事?

实验研究:让被试以为和其他人一起拔河,实际上是他一个人。知道自己是一个人会多出18%的力气

是社会助长还是社会懈怠?

他人在场,个人努力未被评估,没有评价忧虑,社会懈怠

“搭集体便车”现象

理论:一旦受他人观察,个体的评价顾忌会有所增加,这样社会助长作用就发生了一旦消失在人群中,个体的评价估计会减小,这样社会懈怠作用就发生了

策略:使个体作业成绩可识别化

四、去个体化(群体中人们忘了个人身份)

一起做单独时不会做的事

引起“去个体化”的环境

群体规模:人越多越容易越可能去个体化

身体匿名性:

唤起和分心活动

弱化自我意识

自我察觉VS去个体化

五、群体极化

有关风险和决策的案例/实验

1.海伦困境,群体决策往往会更加冒险“风险转移”

2.罗杰困境,群体决策往往会更加谨慎

群体极化

概念:群体讨论通常会强化其成员最初的意向。

对极化的解释

信息影响:讨论中收集起来的信息大多有利于大家最初的选择,因此会强化对其的支持。规范影响:如果人们在比较了各自的立场后,惊奇地发现其他人都对自己最初的意向持支持态度,那他们就会表现得比以前的意向更胜一筹。

个体产生群体极化的三部曲

自我服务的偏见:倾向于认为自己要好于社会的普遍期望

但是,开始讨论后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那么出众

于是,开始极端的表达

六、群体思维

在群体决策中人们为了维护群体和睦而压制异议。

群体思维的症状表现:

无懈可击的错觉;对群体道义不进行质疑;合理化;对对手的刻板印象;从众压力;自我审

查压力;一致同意错觉;心理防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