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化(socializat-ion):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人们解释、分析、记忆及使用社会环境信息的方式。

内隐人格理论( Forming Impressions ):该理论的观点是,某些人格特质伴随有其他特质。

每一个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人格中哪些特质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理解,因而只要认识了其中一个占重要位置的特征,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质,这些理解称为内隐人格理论。

换言之,这一理论由我们关于哪些类型的人格特质会组合在一起的观点所组成。我们常常运用少数己知特征来判断他人具有哪些特点:

善良——慷慨大方、诚实、有责任心

吝啬——暴躁易怒、虚伪、为人冷漠

自我图式(Self-schema):自我图式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

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由于第一印象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住处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刻板印象(stereotype impression):指人闪对某个事物或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群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略了个体差异。

图式( schema ):图式关于一个人、群体、地点或事物的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认知结构。

个人图式(person schemas):对人的人格进行描述的认知结构,一般应用于特殊的个人或者典型的一类人身上。

自我图式(self schemas):帮助人们去组织对自己进行了解的心理结构,它会影响人们所注意到的、所思考的和所识记的关于他们自身的信息。

群体图式(group schemas):关于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或社会范畴的图式(Hamilton, 1981)。刻板化显示出特殊社会群体和社会范畴的属性和行为。

角色图式(group schemas):代表我们对处于某种角色的人们所持有的有组织的、抽象的概念。

原型(Prototypes):是关于图式的抽象的理想化形象。

态度(attitude):包含情感、行为和认知成分的持久反应倾向。

Krech(1948):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

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Freedman(1968) 。

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是一种自发形成的、以帮助他人为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互惠规范(reciprocity norm):对于那些曾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当施以帮助,而不是伤害。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可能是由于旁观者的存在,成为利他行为缺乏的原因,当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别人,其他人越多,利他行为的可能性越小。

责任扩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应该由大家共同承担,即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侵犯行为(aggression):以引起他人身体或心理痛苦为目的的故意行为。

挫折-侵犯理论(frustration-aggression):该理论认为,挫折———人们自己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的感觉——会提高一个人做出侵犯反应的可能性。

挫折(frustration):当一个人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受干扰或破坏,致使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替代性侵犯:侵犯的能量并非直接朝向挫折释放。我们学会了克制直接的报复,特别是当别人会对这种行为表示反对或者进行惩罚时。我们可能会把我们的敌意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上。迈尔斯,28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